天文爱好者

天文爱好者杂志 部级期刊

Amateur Astronomer

杂志简介:《天文爱好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90/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天象预告、新闻速递、前沿·视点、宇宙画廊、宇宙奥秘、星空有约、天文杂谈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
国际刊号:0493-2285
国内刊号:11-1390/P
全年订价:¥ 3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355
总被引量:85
H指数:2
立即指数:0.0031
期刊他引率:1
  • 2017年7月重要天象预告

    作者:晗杰 刊期:2017年第06期

    犹如暴风雨到来前的宁静一般,七月的星空显得异常沉寂。几颗肉眼可见的行星中,水星虽然将在月底迎来大距,但观测条件一般。刚过西大距的金星在日出前可见,木星和土星的可观测时间集中在前半夜,火星几乎无法观测。如果你已经计划好了八月的美国日全食观测之旅,那这个月可以多进行一些相关的观测练习。包括用望远镜找太阳和调焦等。

  • 2017年7月日、月及行星动态

    刊期:2017年第06期

    水星 昏星。日落时位于西北方天空。30日水星到达东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27°,日落时地平高度约12°,不易观测。 金星 晨星。在金牛座顺行。日出时由东南方天空转入东北方天空,地平高度约为30°,易于观测。

  • 双星系统中的行星上可能有外星人

    刊期:2017年第06期

    球大战(Star Wars)电影中描述: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家乡是行星塔图因(Tatooine),他们的天空中拥有两个太阳。也就是说,围绕双星系统运行的行星上生活有外星人。最新研究表明,也许事实果真如此。

  • 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登陆准备计划

    刊期:2017年第06期

    火星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太空要迈出的下个“一大步”。要实现成功登陆这颗红色星球,还有许多“小步”要完成。2017年5月9日,美国宇航局(NASA)负责政策和计划事务的副局长格雷格·威廉斯(Greg Williams)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人类登陆火星”峰会上公布了载人登陆火星系列准备计划。

  • 大量伽马射线很可能与暗物质无关

    刊期:2017年第06期

    银河系中央发出大量仂口马射线。仂口马射线是宇宙中能量最高的辐射。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宇航局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开展研究,发现这些伽马射线很可能是脉j中星发出的。脉冲星是恒星坍缩后残留的密度极高、转速极快的内核。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最新照片

    刊期:2017年第06期

    NASA官网在5月8日消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已完成在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Goddard Spaee Flight Center)的环境测试,被运送到位于德州休斯敦的约翰逊空间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进行低温测试。为保证望远镜能够在100万英里外的严酷太空环境中正常工作,真空环境下的低温测试十分关键。

  • 行星搜寻者入选2017《时代》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

    刊期:2017年第06期

    每年《时代》周刊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选取100名对时代大事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分列在榜单下5个不同的分类中,他们是正在塑造未来的艺术家、时代象征、领袖、先锋和巨匠。

  • 日球层呈球形而不是彗星状

    刊期:2017年第06期

    太阳不断地释放携带能量的粒子,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会一直吹到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之外,太阳风以及太阳延伸出的磁场一起被称为日球层。日球层包裹着太阳系,保护着太阳系内天体免受宇宙射线的轰击。原来理论认为日球层的形状像彗星那样,拖着长长的尾巴。

  • 卡西尼号探测器潜入土星和土星环的缝隙

    刊期:2017年第06期

    2017年4月26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穿越土星和土星环之间的窄缝之后,重新与地面取得了联系。探测器采集到的科学和工程数据,已经陆续传输到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深空探测网。在此之前,从没有探测器距离土星如此之近。

  • 来自超新星的光被星系周围时空曲率弯曲

    刊期:2017年第06期

    由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埃里尔·古巴尔(Ariel Goobar)教授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一颗Ia型超新星在引力透镜效应的作用下形成了多重图像。这一最新观测为研究宇宙加速膨胀、引力和宇宙中的暗物质分布提供了新的途径。

  • 科学家提出解释不同尺寸太阳爆发的机制

    刊期:2017年第06期

    从长长的锥形喷流到太阳物质能量的大规模爆炸,太阳上的爆发有多种形状和尺寸。而每一次的爆发都表现得如此不同,以至于科学家一直认为不同表现形式的太阳爆发是不同机制造成的。近日,来自英国达勒姆大学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提出,可以使用一种统一机制解释不同形式的太阳爆发。

  • 科学家通过微引力透镜效应发现“冰星球”

    刊期:2017年第06期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质量相当,与其中心恒星的距离也与日地距离相仿的太阳系外行星,这颗行星叫作OGLE-2016-BLG-1195Lb。然而,由于这颗星球的中心恒星太过暗淡,行星上十分寒冷,并不适宜人类居住。该行星距离地球13000光年,其中心恒星非常微弱,甚至科学家怀疑它可能只是一颗褐矮星。

  • 打开通向宇宙的电磁窗口——来自太空的超高能辐射

    作者:柯文采; 程思浩 刊期:2017年第06期

    可见光之外 光是穿梭在空间中的波。就像行走在洋面上的水波。海洋中的水上下移动形成了水波,光却略有不同:这里没有什么东西真的在空间中移动,只有电场和磁场在振荡,交替增强、减弱,形成波动。因此,光被称作是一种“电磁辐射”(电磁波)。

  • 宇宙画廊

    作者:卷云 刊期:2017年第06期

    蟹状星云最新靓照 熟悉深空天体的朋友们,恐怕一眼就辨识出了这幅照片的主体。没错,这就是位于金牛座犄角上方的蟹状星云,著名的超新星遗迹。我们熟悉的蟹状星云彩色照片,往往呈现为绿色居多的色调。这幅图的色彩则更为丰富,尤其是其中明亮的紫色给星云增色不少。

  • 探寻宇宙的背景辉光

    作者:谢懿 刊期:2017年第06期

    从射电波到γ射线,宇宙中充斥着来自银河系外的微弱背景辉光。那么它们都来自何方呢?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想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光。在19世纪初,亨里希·奥伯斯(Henrich Olbers)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考虑到散布于无限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为什么夜空没有如太阳表面一般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