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

探索与争鸣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杂志简介:《探索与争鸣》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20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栏_圆桌_碳达峰与碳中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行动、专栏_特稿_重识中国与世界(三十一)、专栏_特稿_数字时代平台反垄断的国家行动...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4-2229
国内刊号:31-1208/C
全年订价:¥ 556.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
总发文量:3510
总被引量:20602
H指数:53
引用半衰期:4.0789
立即指数:0.0564
期刊他引率:0.9739
平均引文率:5.6541
  • 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

    作者:阎云翔; 杨雯琦 刊期:2017年第07期

    基于近三十年的追踪式田野调查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对中国北方一个村落里代际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孝顺观念的再定义和下行式家庭主义的兴起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可以发现,非常规家庭构成的变化模式,导致合二为一的代际关系中产生结构性团结和功能性团结;村民开始重新定义“孝而不顺”的孝道规范,并为代际亲密关系的确立铺平道路。追踪代际...

  • 上海大学哲学系(专业)成立15周年暨当代哲学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作者:张亚月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17年6月9-11日,上海大学哲学系(专业)成立15周年暨当代哲学发展论坛在上海大学害山校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哲学院系领导、学界名师前来参会,况贺上海大学哲学专业成立15周年,并在“当代哲学发展论坛”和“当代哲学教育及创新发展专题会议”上发表关于哲学发展、哲学教育的最新观点和思考。

  • 反思现代性:梁漱溟论世界文化的过渡时代

    作者:罗志田 刊期:2017年第07期

    梁漱溟在后五四时代曾提出一种关于世界文化过渡时代的构想,这一富含想象力的认识既有空想成分,也饱含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后现代思路。与梁启超所说从中国向西化的过渡时代论不同,梁漱溟的过渡时代是从西洋到中国化。这是一个长程的时段,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存,会让当事人充满困惑,却也是理解梁漱溟整体思路...

  • 敬告作者

    刊期:2017年第07期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也是国内唯一一本以“学术争鸣”和关注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系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 三重政治经济失衡与全球化的未来

    作者:包刚升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16年以来,世界政治中的“黑天鹅”现象频现。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化正在发生逆转?全球化不仅是指经济全球化,而且是指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但三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潜在的冲突。从历史经验来看,人类自19世纪以来曾经历过三次全球化浪潮和一次全球化退潮。国际体系的不稳定、主要大国之间的冲突、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是全...

  • “关系权”:关系与权力的双重视角——源于实证调查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作者:徐勇 刊期:2017年第07期

    “关系权”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关系即权力;权力在关系中。前者是对借助特殊关系获得特殊权力的现象的概括;后者是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强调权力在互动关系中运行。血缘关系和农业文明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底色。从实证调查看,传统农民并非孤立地存在。其生产生活必须借助关系而进行,由此形成“关系社会”,并孕育出“关系政治”。私人领域...

  • 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成立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17年6月21日,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立法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出席了立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并致辞。

  • 新公共空间:时代精神与个人表达——以微信公众号为例——知识人的标配——作为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

    作者:蒋原伦 刊期:2017年第07期

    微信和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现象和信息方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生态,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在微信时代,个人的意见表达、相关群体的互动、社会各种话语体系的整合、大众情绪的展露等也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态和风貌。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承担了资讯和知识传播的功能,为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提供了...

  • 微时代的伦理退化症——微信公众号与经验型知识大众

    作者:周志强 刊期:2017年第07期

    微信公众号无疑是微时代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学者公号、媒体公号、政府公号、商品公号……不一而足。无论什么样的微信公号,都存在一个力争公众认可、博得巨大阅读量的意识。或者说微信公众号之创生,

  • 如何在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学术话语再生产

    作者:赵勇 刊期:2017年第07期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年初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次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一批又一批的微信公众号也随之诞生。2016年3月,我所在的学术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今年4月,我本人也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 意淫与电子书写时代的自我调适

    作者:张跣 刊期:2017年第07期

    自媒体时代对意淫的重构 作为自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一种新的承载方式和表现方式,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感受世界、塑造自我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各类微信公众号的数量早已超过千万,并且以每天增长2万多个的速度快速增长。公众号之火爆,可见一斑。

  • 自媒体、瘾及欲望生产力

    作者:张念 刊期:2017年第07期

    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的技术平台之一种,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自媒体(WEmedia)。汉语翻译中“我们”被“自”这个字所取代,更准确的翻译应该综合两者。一个代数式表达的就是,媒介提供了已知条件:自发、自主、自编、自演,全部的个人主义内涵已经外化成技术了——精神就是实体,黑格尔应该喜欢我们这个时代——现在要求解的X即“we”。一个未...

  • 由陌生社会回归熟人社会:微信中的新圈子文化

    作者:曾一果 刊期:2017年第07期

    在今天,以微信、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介,不仅从信息的传播模式、个体之间的交往行为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手全面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而且也建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和精神状况。我们对自我、他人乃至世界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多地源于微信、微信公众号之类的新媒体。就像孙玮说的那样,微信是中国人的“在世存有”...

  • 超越孤独:微信公众号里的个人公共生活

    作者:柳珊 刊期:2017年第07期

    网络时代个人公共生活的变化 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曾把西方对公共生活的理解归纳为一个精神的等边三角形。其中一条是哈贝马斯的边,“公共”的构成要素就是人们试图超越他们自身的物质利益的斗争;第二条是阿伦特的边,“公共”由一些特殊的市民组成,这些市民彼此之间进行非人格的、平等的对话;第三条则是他自己代表的边,即“公共”是形象...

  • 毒鸡汤:速朽媒体中的时代景观——以“咪蒙”为例

    作者:许苗苗 刊期:2017年第07期

    对互联网文章挑战并扭转传统流行文体的现象,如今人们已见怪不怪,连一贯以安抚和激励为主的励志文章都不再是暖心的滋养,而极尽刻薄奚落,成为辛辣酸爽的“毒鸡汤”。毒鸡汤以文字写就,却通篇俚俗口语,骂别人不善、怒自己不争,攻击范围囊括每个普通人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方方面面。它虽然粗鄙,却很流行,特别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获得了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