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通报

土壤通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杂志简介:《土壤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172/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专题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国际刊号:0564-3945
国内刊号:21-1172/S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8
复合影响因子:1.48
总发文量:2805
总被引量:49420
H指数:71
引用半衰期:7.0566
立即指数:0.0442
期刊他引率:0.9344
平均引文率:19.9864
  • 平原区土壤质地的反射光谱预测与地统计制图

    作者:王德彩; 邬登巍; 赵明松; 张甘霖 刊期:2012年第02期

    基于地统计方法的土壤属性制图通常需要大量的采样与实验室测定。本研究提出利用可见光近红外(visible-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VNIR)光谱技术测定替代实验室测定,并与地统计方法相结合预测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通过建立砂粒(〉0.02 mm),粉粒(0.002-0.02 mm),黏粒(〈0.002 mm)含量的VNIR光谱预测模型,将模型预测得到的质地数据和建模...

  • 甘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石培基; 董翰蓉; 潘竟虎 刊期:2012年第02期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信息熵理论,以甘州区为例,对其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以及2005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进行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均较高2;005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较大,...

  • 耕地质量构成要素间的影响分析——以吉林省前郭县为例

    作者:张晓沛; 彭茹燕; 海; 郧文聚; 白荣杰 刊期:2012年第02期

    耕地质量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影响,决定了耕地质量的外在表现。从构成耕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入手,研究具体区域耕地质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便针对耕地质量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利用方式。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地球化学评估成果,分析该研究区内耕地质量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 基于工作流的TVDI网络服务设计与实现

    作者:陈家赢; 张海涛; 谷建立 刊期:2012年第02期

    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计算得到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能够较好的反映土壤干湿情况,是土壤湿度检测的重要指标。现有的TVDI计算的实现是针对特定的遥感数据,采用了不同的编程语言和运算环境,当出现新的算法和遥感数据时,就需对TVDI计算进行重新编码,因此不能很好的借助已有的信息资源。其次土壤信息本身内容繁杂,尤其在进行海量时序数据分...

  • 基于水稻冠层植被指数的龟裂碱土盐碱化信息预测研究

    作者:贾科利; 张俊华 刊期:2012年第02期

    土壤盐碱化是危及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植被冠层光谱来估测土壤的盐碱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与ESP(exchangeable sodium saturation percentage)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水稻冠层NDVI逐渐增大,RVI逐渐减小,孕穗期水稻冠层NDVI值最高,RVI值最低。从拔节期到乳熟期的水稻冠层NDVI和RVI与相应时期...

  • 青藏高原中部BJ站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作者:万国宁; 杨梅学; 王学佳; 陈晓磊 刊期:2012年第02期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在高原能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GAME-Tibet期间观测的青藏高原中部BJ站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00:00~230:0逐时高分辨率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4~210 cm深度土壤湿度的日、季节和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显著2,0~210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微弱;土壤湿度日振幅...

  • 藏北高原土壤湿度MODIS遥感监测研究

    作者:宋春桥; 游松财; 柯灵红; 刘高焕; 钟新科 刊期:2012年第02期

    利用Terra与Aqua两颗卫星的MODIS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数据,分别构建LST-NDVI与LST-EVI共四种不同组合的Ts-VI特征空间,并依据该特征空间提取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反映土壤干湿状况的指标,探讨一种合适的遥感监测藏北高原土壤湿度的方案,并基于同步的实地土壤表层含水量采样数据进行验证评价。研究表明,四种数据组合方案提取的TVDI分布图...

  • 基于AMSR-E数据估测华北平原及东北地区土壤田间持水量

    作者:杨绍锷; 吴炳方; 闫娜娜 刊期:2012年第02期

    对田间持水量的遥感获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传统的田间持水量测定方法--围框淹灌法的思路,利用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即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数据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AMSR-E数据估测田间持水量的方法,并采用2003~2007年的AMSR-E数据制作了我国华北平原及东北地区的田间持水量分布图。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北部...

  • 农田河道河岸土壤含水量变化特性分析研究

    作者:金树权; 周金波; 朱晓丽; 胡杨; 陈若霞 刊期:2012年第02期

    河岸土壤含水量是选择农田河道护岸植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根据2008年10月-2009年9月对宁波农村地区3条典型农田河道河岸土壤含水量的周年监测结果,同时结合同期的降水量数据和河道水位数据,开展宁波农村地区农田河道河岸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河道河岸不同位置的平均土壤含水量顺序为位置3(常水位至洪水位河岸区域...

  •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对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作者:罗珍; 朱敏; 线岩相洼; 张宇亭; 郭涛 刊期:2012年第02期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白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为宿主植物,在两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球囊霉素相...

  • 几种土壤及黏土矿物对多氯联苯吸附特性的研究

    作者:司雄元; 王寅; 陈倩倩; 司友斌 刊期:2012年第02期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及长黏土矿物对多氯联苯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多氯联苯浓度范围为0.25~5.0mg L-1时,不同土壤及黏土矿物对多氯联苯的吸附均能用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随着溶液中多氯联苯浓度的增加,土壤及黏土矿物对多氯联苯的吸附量增加;几种土壤对多氯联苯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粘粒等对...

  • 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碳分布特征

    作者:苑亚茹; 韩晓增; 丁雪丽; 李禄军 刊期:2012年第02期

    以大豆(S)、玉米(M)、小麦(W)和草本植物(GL)的根际土和裸地(BL)作为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团聚体结合碳的分布。结果表明,草地以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占绝对优势,比例达85.9%;与草地相比,农田三种作物处理显著降低了大团聚体的比例,质量分数为68.7%;裸地大团聚体比例(55.7%)最小,尤其是〉2 mm...

  • 高寒草原坡面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刘合满; 曹丽花; 赵世伟; 蔡晓布 刊期:2012年第02期

    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土壤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西藏当雄高寒草原坡面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高度坡位上表层土壤(0~10 cm)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高度坡面不同位置上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小,标准差分别为0.0273~0.1642和0.0301~2.2835之间;土壤活性...

  • 辽宁地区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静; 张玉龙; 张玉玲; 苏敏; 虞娜; 范庆锋 刊期:2012年第02期

    在对辽宁省主要保护地蔬菜生产区生产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自蔬菜保护地和与之相邻的露地大田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点,分析了改作保护地后种植年限、有机肥施用量等因素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已经显著高于露地大田土壤,且这一差异0~20 cm土层明显大于20~40 ...

  • 新垦灰钙土蚕豆/玉米间作系统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时空变异研究

    作者:夏志敏; 梅沛沛; 王平; 桂林国; 李隆; 周建斌 刊期:2012年第02期

    以宁夏新垦的淡灰钙土为对象,研究了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新垦淡灰钙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及可溶性有机碳、氮(SOC、SON)等活性有机碳、氮含量较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SMBC含量显著增加;玉米收获期土壤SMBC、SMBN含量显著高于蚕豆收获期;土壤SMBC、SMBN含量空间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