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杂志 省级期刊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杂志简介:《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59/TE,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资源勘探、行业动态、气田开发、非常规油气、新能源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3-3177
国内刊号:51-1159/TE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24
复合影响因子:1.2
总发文量:939
总被引量:6194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6.1184
期刊他引率:0.9484
平均引文率:8.2125
  • SSG“B”区块早二叠世欧奈宰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作者:王信; 李书兵; 杨品荣; 汪时成 刊期:2009年第04期

    早二叠世欧奈宰组(Unayzah)是SSG“B”区块的重要储油气层系,其滨岸风成砂丘及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溶蚀孔隙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砂体物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河道间砂体、砂坝及滨岸近滨砂体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总体上属低孔-中孔、低裂缝-高渗型储层,且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纵向上...

  • 川东北HL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地质特征

    作者:孔玲; 赵伟; 何琦; 舒云涛; 顾红卫 刊期:2009年第04期

    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储层纵横向分布不均匀且变化大的典型特征给气藏的储层预测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影响了气藏地质储量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对HL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各时期取得的动静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深化了对生物礁气藏地质特征的认识。图12表3参3

  • 川东北HL长兴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作者:毛成栋; 胡素云; 汪泽成; 王铜山 刊期:2009年第04期

    川东北HL长兴组有着良好的油气潜能,通过对试油资料的分析,发现长兴组的工业产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点的HL1井,HL4井,HL8井,HL10井4口探井上。以此为切入点,探寻构造高点优质储层发育的成因,深入分析储层平面展布及纵向连通的规律性,并结合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沉积相带研究,划分出三类储层,指出Ⅰ类和Ⅱ类储层分布区为有利勘探区,对勘探部...

  • 中拐地区花状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作者:荀威; 刘全稳; 刘思疑; 李理 刊期:2009年第04期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发育逆冲断裂带,同时还发育一系列花状构造。在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依据,对中拐地区断裂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花状构造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双重控制作用,它既能作为有效的运移通道,又能够起遮挡作用而形成圈闭。这一认识对中拐地区及其他与其构造相似地区的油气勘...

  • 川东南西山构造地震资料成像研究

    作者:蒋晓光; 张光荣; 钟子川; 武跃东; 钟萍 刊期:2009年第04期

    四川东部地区地形起伏剧烈、地腹构造复杂,给地震资料的处理成像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全面分析该区地质、地震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野外地质到室内地震资料解释、处理一体化的地震资料成像研究思路,并针对静校正、速度场的建立及偏移成像作了细致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对西山构造地震老资料重新处理中见到明显效果,为复杂构造地震资料的成像积...

  • 高精度三维地震属性识别浅层稀油油藏油水界面

    作者:刘传虎; 王学忠; 乔明全 刊期:2009年第04期

    A油田的油藏属于埋藏浅、高孔、高渗、稀油、边水非构造油藏。针对开发前期识别原始油水界面的难题,以A油田三维地震资料属性分析为手段,利用油层、水层在振幅能量上的明显差异性识别出的原始油水界面,与开发井验证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在A-80井区推广应用,得到了系统试井资料及开发井实际钻遇情况的证实,表明该方法比较可靠。图4参4

  •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及其在缅甸探区中的应用

    作者:潘凯 刊期:2009年第04期

    利用现场录井和声波测井资料,根据等效深度法原理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对中国石化缅甸探区地层压力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及成压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压力系统,为探井或评价井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和平衡压力钻井及保护油气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收到了初步的应用效果。参6

  • 川东石炭系低渗气藏开采方式适应性分析

    作者:张荣义; 张培; 马冠明; 陈凤; 钟英 刊期:2009年第04期

    针对川东石炭系低渗气藏增产措施效果差异大的特点,对低渗气藏常用的几种增产措施进行了增产效果分析,并结合低渗气藏特征,总结了不同增产措施的适应性,提出了根据不同气藏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增产措施的认识。这些认识,有助于避免低渗气藏选择增产措施的盲目性,提高增产措施的成功率及增产效果,对川东石炭系低渗气藏及同类型...

  • 苏里格气田压裂井合理配产研究

    作者:补成中; 邓团; 李洪玺; 刘登峰 刊期:2009年第04期

    苏里格气田部分压裂井在生产中因配产不合理,出现了大量出砂、井筒积液、水淹停产、产量和压力下降快等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气井的生产效果。结合问题症结及气田实际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临界携砂产量、临界携液产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同时考虑延长气井稳产时间,综合多项条件确定了合理配产量,为类似苏里格“四低”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有益...

  • 致密低渗气藏气井动态分析方法

    作者:方全堂; 陈伟; 段永刚 刊期:2009年第04期

    针对致密低渗气藏不稳定流动期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不稳定流动理论的渗流模型描述气井的地层流动,并结合Duhamel原理求解变流量问题,建立了基于生产过程模拟的动态分析方法,可直接利用井口压力和产量进行单井动态分析。针对压力动态拟合中的参数多解性问题,引入Blasingame分析曲线,展现不稳定流动和拟稳态流动特征,提高了参数估算的可靠...

  • CO2气藏开发过程中井筒内流体相态特征研究

    作者:黄小亮; 唐海; 李道轩; 完颜祺琪 刊期:2009年第04期

    CO2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商用价值,也是三次采油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注入剂之一。通过对CO2自身相态特征、开发过程、关井过程中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利用饱和蒸气压和临界条件辨别CO2在井筒内的相态,对CO2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图2表3参4

  • 特低渗透油田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机理探讨

    作者:范耀; 刘易非; 李彬刚; 黄海 刊期:2009年第04期

    由于特低渗储层具有与中高渗储层不同的储层特征,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常规注水普遍存在油藏原始启动压力高、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波及效率差、低产现象严重等问题。从水动力学角度出发,对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的结论能为特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图2参8

  • 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

    作者:彭得兵; 唐海; 吕栋梁; 韩力; 王中武 刊期:2009年第04期

    底水锥进是导致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解放油层生产潜力。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有效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结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5表3参3

  • 低渗透浅油藏水-空气交替注入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闫风平; 乔红军 刊期:2009年第04期

    甘谷驿油田是一个低渗、低压、低产油田,注水开发后见效快、水窜严重、最终采收率低。通过室内岩心模拟实验,研究了水-空气交替注入法的驱油效率、相对流度和施工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空气交替注入法是低渗透浅油藏稳油控水的一种较为有效的驱油方法,且操作性强。图2表4参6

  • 井下节流技术在建南气田的应用

    作者:刘乔平; 廖志刚; 沈金才 刊期:2009年第04期

    建南气田处于高寒地带(最高海拔1647.2m),天然气从井筒采出后需在地面进行节流降压后才能进入地面集输管网。在此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极易形成水合物堵塞地面集输管网,因此必须采取防冻措施防止水合物生成。目前建南气田的防冻措施主要为水套炉加热和注甲醇化学防冻,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能耗高(年消耗天然气近150×10^4m^3)、劳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