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学研究

吐鲁番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urfanolog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吐鲁番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5-126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洋海墓地研究专栏、吐鲁番文献研究专栏、新疆石窟研究专栏

主管单位: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4-2893
国内刊号:65-1268/K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2008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新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4
总发文量:409
总被引量:294
H指数:6
  •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陶(泥)灯研究

    作者:鲁礼鹏 刊期:2015年第02期

    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来,在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进行了十三次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各种遗物。文章尝试对阿斯塔那古墓出土陶(泥)灯的型式分析入手,探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陶(泥)灯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建立起陶(泥)灯发展的时空框架和标型器。

  • 中国与世界的早期接触:以彩陶、冶铜术和家培动植物为例

    作者:宋亦箫 刊期:2015年第02期

    文章选取水洞沟文化勒瓦娄哇技术、彩陶、冶铜术、家培动植物中的绵羊(世系B)、黄牛和小麦等文化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它们来自域外,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最早一批证据和联系纽带。以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播为代表的早期中外接触通道,在中国北方以北的欧亚草原,而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绿洲丝绸之路。

  • 吐鲁番地名的开创期——吐鲁番地名研究之二

    作者:陈国灿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两汉至且渠大凉王国(公元前48年—公元460年)为吐鲁番历史上的地名开创期,分为四个时段,一、车师王国时期有交河城、石城、兜訾城及万度、其养、乾养、柳婆、摩诃演、阿虎、喙进等地名。二、戊己校尉时代为汉语地名奠定期,有高昌、柳中、高宁、横截、白艻等诸壁的出现。三、高昌郡时期建一郡五县:高昌、田地、横截、高宁、白艻等县。四、大凉...

  • 唐五代敦煌说唱伎艺的戏剧化转向探考

    作者:喻忠杰 刊期:2015年第02期

    敦煌所见说唱类作品客观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伎艺与戏剧艺术之间逐步转化的轨辙。唐五代戏剧的生成与发展并不仅仅止于敦煌写本中所载述的与戏剧相关各类演艺形态,联系其他相关文献中所见唐五代戏剧的表演场所、表演艺人史料,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见出这一时期的戏剧是综合的、立体的表演,而非简单的舞蹈、俳谐或弦索歌唱。唐代寺院演出的...

  • 古代双陆游戏小考——兼论敦煌、吐鲁番的双陆游戏

    作者:丛振 刊期:2015年第02期

    双陆是流行于中国古代的一项博弈类游戏,因其胜负的偶然性而使参与者倍感刺激,乐此不疲。利用敦煌、吐鲁番的文献、图像资料及其他史料,对双陆游戏的起源和游戏规则进行讨论,有助于加深对双陆的形象认识,还原双陆在丝绸之路各民族盛行的场景。

  • 心道与民国时期敦煌法幢宗始末

    作者:武海龙 刊期:2015年第02期

    心道是一位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有一定影响的高僧。然而其在当下无论是研究学者还是佛教信徒,对这位高僧都了解不多。特别是其两次来到西北学密弘法,尤其是第二次西北之行,曾在敦煌停留月余,在此期间弘扬法幢宗、兴建法幢宗寺院、广收弟子,把敦煌地区的佛教引入正信佛教。通过对心道在敦煌地区弘法活动的研究,可以对民国时期敦煌地区的佛教情况有...

  • 雅尔湖石窟抢险加固工程纪实

    作者:徐佑成 刊期:2015年第02期

    雅尔湖石窟古寺名为西谷寺,位于亚尔果勒村亚尔乃孜沟西侧台地上,石窟坐西朝东,窟区东西长达40米,现有7个洞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9世纪中期回鹘人人居交河,曾再度修缮重绘。它是丝绸之路上佛教交流与演进的有力证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经国务院公布,并入雅尔湖故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

  • 浅谈突厥碑铭中“tiyin”一词——兼论现代突厥语之“dap”一词

    作者:李刚 刊期:2015年第02期

    "tiyin"一词由动词词干ti-"说"+-yin(副动词的附加式)1,在整个阙特勤碑铭中总共出现过六次,在暾欲谷碑铭中出现过三次,且含义不尽相同,而在现代突厥语中,ti-"说"的副动词形式为"dp",并且使用的范围和含义十分广泛,本文将通过古今突厥语言的对比研究去探索tiyin一词的用法及其功能,试分析该词与现代突厥语dp之关系。

  • 政治的隐喻:岩山寺金代鬼子母经变(上)

    作者:李翎 刊期:2015年第02期

    岩山寺金代"鬼子母经变"是中国仅存的一幅鬼子母因缘经变画。虽然此画发现已有四十多年,但并没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多是以剥离单幅内容的方式,进行图像志的辨识。但由于方法问题,辨识多有失误,主要是这种误读忽略了当年画家设计整铺壁画的意图。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以图像学的阐释方法,对此壁画作出了全新的解读,即这是一...

  • 敦煌吐鲁番摩尼教文献研究述评

    作者:杨富学; 盖佳择 刊期:2015年第02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敦煌、吐鲁番等地相继出土了多件摩尼教文献,既有汉文,也有回鹘文、摩尼文、粟特文、波斯文等,为丝绸之路沿线摩尼教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涌现出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界对汉文写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敦煌三经,即《下部赞》《摩尼光佛法仪略》和《摩尼教残经》,此外,则主要关注于《老子化胡经》和...

  •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吐鲁番文献目录(上篇)

    作者:包晓悦 刊期:2015年第02期

    日本书道博物馆是由书画家中村不折建立的一所私人博物馆,其中收藏着他自1912年前后到1943年三十余年间所收集的一批敦煌吐鲁番文献。1945至1955年间,中村不折长子中村丙午郎以其父著录的写经目录为基础,编成《经卷文书类目录(中国及本国)附解说》(以下简称“《旧目》”),油印发行①。这份目录在每一件文书之下著录名称、字体、尺寸、行...

  • 唐代西域史地研究之力作——读薛宗正先生《安西大都护府治所考》

    作者:张弛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12年2月15日,笔者在新疆博物馆有幸聆听了薛宗正先生关于“安西大都护府治所考”的报告,颇有感触。后来按图索骥,在《史学集刊/2011年第5期上披读一过,获益良深。薛宗正先生为新疆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 吐鲁番市军事设施遗址考古调查发掘记

    作者:王龙 刊期:2015年第02期

    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设施。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中已明确提到"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于汉代,一直沿用至明清。

  • 吐鲁番地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工作情况概述

    作者:路莹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13年12月,随着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圆满结束后,2014年,新疆进入到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即文物信息登录工作(下面简称第二阶段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馆藏文物的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影像信息、收藏单位情况等四部分。其中馆藏文物基本信息作为第二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总登记号(或辅助帐号)、文物名称、...

  • 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考古新收获

    作者:丁晓莲; 王龙 刊期:2015年第02期

    吐峪沟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地处火焰山东段吐峪沟大峡谷南端。洞窟群以分布在峡谷东西两侧断崖窟群及周边零星的地面建筑为代表,是新疆东部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群。吐峪沟石窟是佛教石窟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处十分重要的佛教遗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