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器官移植电子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统计源期刊

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iton(Electronic Version)

杂志简介:《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933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读者·作者·编者、专家笔谈、论著、视频之窗、病例报告、专科护理、综述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2095-5332
国内刊号:11-9334/R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201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8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发文量:1025
总被引量:2058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5.2872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4886
平均引文率:8.7305
  • 《欧洲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性评估指南》解读

    作者:朱有华; 张玮晔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器官移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项医疗技术在多数情况下已经成为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而器官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决定这一医疗技术能否造福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欧盟质量和医药保健管理局于2016年对《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性评估指南》(第6版)进行了更新。

  • 重视DDI感控策略 降低受者感染风险

    作者:张雷; 朱有华 刊期:2018年第01期

    供者来源性感染(donor derived infection,DDI)是指在器官捐献后,捐献者体内存在的病原体通过器官移植过程使受者罹患相同的感染。产生DDI的客观原因是绝大部分捐献者在原发疾病救治过程中可能经历重大手术、持续气管插管或切开行机械通气,留置深静脉导管、导尿管等各种导管,时常需要血液透析、人工肝、体外膜肺氧合等治疗,都曾入住重症监护病...

  • 肾移植供体来源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13例救治经验

    作者:吴佳晋; 应亮; 李大伟; 武昊宇; 邱丰; 张明; 袁晓东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供者来源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上海市3家肾移植中心13例术后发生供者来源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受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受者中,1例为供体血管培养阳性,12例为供体肾脏灌洗液培养阳性。13例受者中,5例未使用阿维巴坦治疗,均引起广泛移植肾周耐药肺炎克雷伯...

  • 临床肾移植DCD供者来源的白色念珠菌感染防治经验体会

    作者:冯豪; 朱兰; 贾金东; 王心强; 徐晶; 蒋继贫; 林正斌; 明长生; 曾凡军; 张伟杰; 陈知水; 陈刚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DCD供者来源的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8例DCD供肾保存液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的肾移植受者手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1例受者未进行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治疗,在术后2周因突发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而行移植肾切除,1例受者采用治疗剂量的米卡芬净预防10天,仍然在术后3周因移植...

  • 供者来源性感染对肝移植受者的影响

    作者:张建蕊; 孙丽莹; 朱志军; 魏林; 曾志贵; 曲伟; 刘颖; 宋伟; 张梁; 何恩辉; 徐瑞芳; 万磊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供者来源性感染对肝移植受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47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器官保存液的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结合肝移植受者术后痰、引流液的培养结果与预后,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的感染与供者来源病原体的相关性。结果 47例受者中,阳性组1...

  • 心脏死亡供体来源的肾脏受体感染

    作者:张景晓; 张玮晔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单纯泌尿系多重耐药菌感染对肾移植受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88例供者以及与之匹配的88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心脏死亡供者血和尿标本中的致病菌,分析受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88例供者中血培养阴性同时尿培养阳性的供者11例。从尿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G-)杆菌占55.56%。11例...

  • 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病理分型和临床表现

    作者:李妍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胆管铸型综合征的病理分型和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铸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根据胆管上皮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1~6型6组。结果 :多数胆道铸型综合征患者表现为黄疸、尿色深、黏土样便、皮肤瘙痒和发热。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

  • 影响DCD供肝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栋元; 许传屾; 李志强; 关鸽; 张斌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影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2014年7月-2017年9月完成的器官捐献并于本院实施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供者资料作为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救治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MI)、脂肪肝程度、白蛋白、血清钠、血糖、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丙氨酸...

  • 围术期血气监测与家兔肾移植预后的关系

    作者:薛帅; 钟自彪; 兰佳男; 胡前超; 向涛; 熊艳; 王彦峰; 叶啟发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家兔肾移植围术期静脉血气值与家兔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家兔在体肾脏低温机械灌注(HMP)方式建立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根据血气分析分为A组和B组,A组为术中血气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B组为术中血气值下降。术中术后统计每只家兔静脉血气值变化情况,分析术后家兔生存率、24小时后肌酐、尿量与家兔血气值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根据...

  • 上腹部器官簇联合肾脏移植治疗多器官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江; 郭庆军; 蔡金贞; 郑虹; 潘澄; 沈中阳; 蒋文涛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部器官簇(肝、胰、十二指肠)及肾脏一期联合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外科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7月对1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肝、胰、十二指肠及肾脏联合移植,受者切除患肝后,原位植入包括肝脏、胰腺、部分十二指肠的器官簇,肝脏移植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

  • 脑死亡心脏供体的评估和管理方法探索

    作者:周巍; 孔祥荣; 王凯; 柴军武; 陈洪磊; 薛奋龙; 王维铁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37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心的评估及维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外科完成的37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心的评估、获取及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供心来源于器官获取组织主导的公民器官捐献,脑死亡供者根据《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进行判定。结果手术方法均采用双腔静脉法原...

  • 供体来源碳青霉烯酶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肝肾移植的差异

    作者:陈小松; 韩龙志; 钱永兵; 申川; 邓羽霄; 张明; 袁晓东; 张建军; 夏强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目前肝肾移植后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感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2017年收治的供体来源CRKP感染的肝移植和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结果 2017年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收治明确诊断的肝移植受者供体来源CRKP 1例,经联合抗感染(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磷霉素)治疗3周后控制感...

  • DCD供者来源感染现状与防控策略

    作者:朱有华 刊期:2018年第01期

    1概述 自2010年我国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DCD)以来,捐献例数逐年增加,累积已超过一万例,DCD已成为移植器官的主要来源,同时存在着供体来源的感染(donor derived infection,DDI)风险。DDI指通过移植过程将供者体内的病原体传播给受者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

  • MDR捐献者受体术后恢复个案报道

    作者:孙笑笑; 范鹏飞; 张玮晔 刊期:2018年第01期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其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3种~([1-2])。P-resisitence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3])。...

  • 1例DCD肾移植受者术后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的护理

    作者:金彦 刊期:2018年第01期

    肾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ca death,DCD)已成为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主要方法~([1])。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艰难梭菌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但当机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时,易诱发艰难梭菌感染,进而出现腹泻、肠炎等疾病,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腹腔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