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山西农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113/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耕作与栽培、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综述

主管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2481
国内刊号:14-1113/S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6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1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5097
总被引量:30869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6.4792
立即指数:0.0187
期刊他引率:0.958
平均引文率:4.9439
  •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在烟草中的过量表达

    作者:黄春国 马素娴 刊期:2012年第06期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在花色的修饰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烟草植物体内过量表达积累后,可能会使烟草的花色加深或变为红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NtDfr1,NtDfr2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转基因植株烟草的花色为红色,这与试验预期结果一致。

  • 切花百合杂种胚抢救方法

    作者:栗艳龄 梁建萍 罗凤霞 刊期:2012年第06期

    以东方百合杂种系(O)、亚洲百合杂种系(A)、麝香百合杂种系(L)部分品种为试材,采用子房切片培养、带胎座胚珠培养、胚培养3种方法对系间杂种幼胚进行抢救,并对系内杂种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子房切片培养和带胎座胚珠培养可使OA,LA型部分杂种胚萌发,且带胎座胚珠培养优于子房切片培养,采用胚培养可使OA,LA,LO型部分...

  • 次氯酸钠对葡萄叶片组培褐变率的影响

    作者:温鹏飞 王蓓 张建成 牛铁泉 仓国营 邢延富 刊期:2012年第06期

    以美乐葡萄(Vitis vinifera L.Merlot)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次氯酸钠灭菌时间和浓度对褐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灭菌时间为30,60 s,次氯酸钠浓度为1%,2%和3%时,褐变率分别为84%,52%,62%和73%,51%,82%;当灭菌时间为90 s时,次氯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褐变率均在70%左右。综合分析得出,最优次氯酸钠灭菌浓度为2%,灭菌时间为30~60 s。

  • 白羊草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作者:于娜 董宽虎 刊期:2012年第06期

    首次采用白羊草拔节期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情况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较合适的激素组合。结果表明,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愈伤诱导在仅附加2,4-D 2.0 mg/L诱导培养基中的诱导率高于2,4-D和6-BA的激素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入MSB+6-BA 0.07 mg/L+NAA 0.05 mg/L分化培养基中,分化率显著高于其...

  • 穗分枝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优势研究

    作者:逯腊虎 倪中福 彭惠茹 武计萍 张婷 王玉斌 孙其信 刊期:2012年第06期

    对普通小麦和穗分枝小麦杂交种的田间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明确穗分枝小麦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2年度(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穗分枝小麦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单株粒质量的杂种优势在-3.83%~65.43%之间,平均为20.66%,且比对照京411高5.11%,说明利用穗分枝小麦可以...

  • 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品种评价筛选探讨

    作者:马翔龙 郭党 李小东 李建刚 韩卫红 刊期:2012年第06期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分析法,对35个参试杂交种的9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旨在为鉴定和选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性状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行粒数〉千粒质量〉穗行数〉粒深〉穗位高/株高〉穗位高〉株高〉轴粗/穗粗;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

  • 从先玉335成功应用得到的育种启示

    作者:李爱生 侯有良 卢保红 魏荣业 张广峰 杜如珊 刊期:2012年第06期

    先玉335在短短几年内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我国种植的第2大玉米品种,引起了国内广大玉米育种工作者的关注。总结分析了先玉335广泛应用的原因和具有的显著特点,针对传统育种理念和借鉴先玉335的育种新模式,指出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耐密植、生育期、综合抗性和适合机械作业等性状的选育,以期提高我们的育种技术水平,育成高产、稳产、...

  • 山西省普通玉米品质育种分析与评价

    作者:陈保国 白永新 张润生 李鹏 郭盛 刊期: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2006—2010年山西省审定的普通玉米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初步明确了近年来山西省普通玉米品质现状。结果表明,玉米中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起伏中有所下降,2010年其含量表现最低;赖氨酸含量变化不大,籽粒容重有所提高。同时对改善和提高普通玉米品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8744的选育

    作者:张俊灵 孙美荣 张东旭 李岩华 闫金龙 申书珍 刊期:2012年第06期

    根据性状互补和累加的亲本配制原则,以晋麦62号为母本、98-616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组合。早代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高代采用测产、选穗、田间农艺性状和室内籽粒性状考察相结合等方法,使杂种基因型的各种性状得以充分表达和有效选择,使育成品种长8744具有抗旱丰产、稳产广适、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

  • 应用SSR标记技术鉴定强盛16号玉米单交种纯度

    作者:武岩军 许晶 车星星 刊期:2012年第06期

    试验以强盛16号玉米单交种及相应亲本自交系和20对玉米SSR位点引物为材料,筛选出了适合该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位点引物。结果表明,bnlg2331引物的扩增产物呈现双亲互补的特征谱带,易于区分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并通过对单籽粒DNA提取等技术环节的改进,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 晋棉45号的选育及稳产性分析

    作者:杨淑巧 潘转霞 王娇娟 刘巷禄 朱永红 赵俊侠 夏芝 张巨霞 刊期:2012年第06期

    晋棉45号的选育,提出了以抗病为基础、抗旱抗虫为核心、丰产优质为主攻方向的育种思路,对棉花抗逆育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出的水旱交替、多生态区域综合评价的棉花育种程序,将使以后选育的新品种更具有可塑性和广适性。

  • 抗豆象绿豆新品种晋绿豆7号的选育

    作者:朱慧珺 赵雪英 阎虎斌 高伟 张耀文 刊期:2012年第06期

    晋绿豆7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科技人员通过人工杂交技术手段,以抗豆象的野生绿豆资源TC1966为亲本,与栽培种绿豆品种VC1973A,VC2802A和串地龙等材料杂交后;再从杂交后代中选取较为理想的材料与NM92进行杂交,得到53个杂交后代;从后代中定向选择筛选而成。2011年5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高抗豆象。

  • 微波预处理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郝曜山 杨利艳 刊期:2012年第06期

    以冬小麦93-4736为材料,采用2 450 MHz频率下,不同功率及时间的微波对种子进行预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不仅有短期效应(影响了种子萌发),还表现出长期效应(对幼苗生...

  •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

    作者:荆小院 刘金龙 张金桐 刊期:2012年第06期

    沙柳木蠹蛾是荒漠区灌木林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可利用性信息素对其进行生物防治。对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主成分顺-7-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14:OAC)和顺-5-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5-14:OAC)进行了立体选择性合成,其中,Z7-14:OAC采用炔化物反应引入炔基,经过顺式或反式还原得到相应的不饱和醇类化合物,再酯化为所需的乙酸酯;Z5-14:OAC...

  • 家蝇蛋白酶解物体内抗氧化性评价

    作者:陈大鹏 刊期:2012年第06期

    研究家蝇蛋白酶解物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可为家蝇幼虫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试验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家蝇蛋白酶解物低剂量组(200μg/g)、中剂量组(400μg/g)、高剂量组(800μg/g),每组10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及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