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山西农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113/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耕作与栽培、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综述

主管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2481
国内刊号:14-1113/S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6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1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5097
总被引量:30869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6.4792
立即指数:0.0187
期刊他引率:0.958
平均引文率:4.9439
  • 山西省土肥水资源利用问题剖析及应对粮食安全的对策

    作者:李铮; 王晋民 刊期:2005年第04期

    通过对山西土、肥、水现状的分析,剖析了耕地数量和质量、肥料施用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山西耕地生产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差距所在,提出了应对粮食安全的对策,即保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机肥投入,合理施用化肥,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大幅度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

  • 山西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目标与途径

    作者:郭玉爱 刊期:2005年第04期

    从分析山西省小麦品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各种食品对小麦品质的要求入手,提出了山西省小麦品质改良的目标及其途径,旨在为山西省优质小麦的发展提供依据.

  • 吕梁市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作者:孙尚平 刊期:2005年第04期

    小麦是吕梁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以来,全市小麦生产经历了徘徊曲折的发展过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单产由建国初期的525kg/hm2增长到3 600kg/hm2,总产达2.11亿kg,是建国初期的3.1倍.但在发展的同时,小麦生产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山西省小麦专家系统研究

    作者:杨静; 李生海; 杨盘洪 刊期:2005年第04期

    农业专家系统通过模拟领域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过程来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指导生产实践.根据山西省的自然生态和小麦种植特点,研究开发出山西省小麦专家系统.介绍了山西省小麦专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详细论述了知识库的构建与推理机的实现.

  • 优质玉米的主要类型及综合利用

    作者:喻菁 刊期:2005年第04期

    阐述了高淀粉玉米、高油玉米和优质蛋白玉米等3个优质玉米类型及其特点,并针对玉米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大力开拓配合饲料工业,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加速推进现代玉米工业及重视副产品的科学利用等玉米综合利用及产业开发的设想.

  • 转菊芋凝集素基因棉花研究初报

    作者:张林水; 朱祯; 上官小霞; 吴霞; 常团结; 李波; 李燕娥 刊期:2005年第04期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菊芋凝集素基因(Helanthus tuberosus agglutinin,HTA)转入常规棉花,获得转抗蚜虫基因棉花再生株.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在转化棉花受体材料中,转菊芋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棉蚜具有一定的抗性.

  • 强筋小麦新品种临优145的选育与利用

    作者:闫翠萍; 张定一; 姬虎太; 张建华 刊期:2005年第04期

    临优145是以临汾5064为母本,陕优225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一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面包小麦品种.临优145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矮秆、多抗性突出等优点,适于中高肥力水地种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一般产量可达5 880~6 430kg/hm2.

  • 高粱花粉对玉米受体的诱导效应

    作者:刘虎林; 巩昌荣; 王志; 周建萍 刊期:2005年第04期

    利用晋粱5号等高粱混合花粉对农大60、晋单21号等13个玉米受体进行了花期授粉诱导处理.结果表明,诱导玉米当代结实穗率较高,平均为67.2%,变幅为33.3%~100%;结实粒数较低,平均为3.6,变幅为1~6.诱导玉米一代株间性状差异明显,有超自交分离的突变类型,经自交后,诱导玉米二代株间性状趋于整齐一致.

  • SSR标记分析谷子遗传多样性

    作者:郝晓芬; 王节之; 王潞英; 王根全 刊期:2005年第04期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来自山西、西藏、黑龙江等省区的品种共96份,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引用小麦的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多对引物中筛选到5对有多态性、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34个多态位点的平均PIC值为0.7324,96份材料被聚成5大类.

  • 山西省谷子种质资源及抗旱种质的筛选利用

    作者:温琪汾; 王纶; 王星玉 刊期:2005年第04期

    建国以来,山西省共进行了2次品种征集活动,共收集谷子种质5 572份.对3 039份种质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分类研究;对3 761份种质进行了抗旱性鉴定,从中筛选出高度抗旱且丰产性好的58份种质;对58份种质进行了田间抗旱鉴定及多点试验,进一步筛选出6份抗旱、丰产、适应性广的品种提供生产利用.

  • 棉花质核不育三系的生态研究

    作者:袁钧; 石跃进; 潘转霞; 刘巷禄; 李成奇 刊期:2005年第04期

    在三系南北交替选育中,海南冬繁的生态环境,能满足三系繁育的基本要求.除花期低温对不育系铃重有所影响外,其他性状表现正常,均优于山西.通过对比发现,三系表现各具特色.不育系具有早熟、优质和农艺性状较差的特点;恢复系具有农艺性状突出,纤维品质不良的倾向;保持系呈现了生育较迟,其他性状居中的趋势.由此认为,这些特色有利于实现优势组合的性...

  • 棉花“密矮”栽培技术及其增产机理

    作者:咸拴狮 刊期:2005年第04期

    根据山西棉区气候特点、当地的土壤肥力基础、生产条件和棉花本身成铃的时空分布规律,经多年试验研究,形成了棉花"密矮"栽培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并从气候与棉铃形成关系、棉株成铃时空分布与纤维品质关系以及群体株型与高光效效应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密矮"栽培的增产机理.

  • 玉米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及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

    作者:安伟; 樊智翔; 杨书成; 米小红; 马海林; 王计虎; 徐澜 刊期:2005年第04期

    对3个玉米品种晋单45号、忻0003-1×忻9814-3-1、忻单226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及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穗分化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穗分化与外部形态互相协调生长;晋单45号与忻0003-1×忻9814-3-1主茎总叶片数大体相同,幼穗分化时期基本一致;3个品种相同的穗分化阶段的叶龄指数基本一致.

  • 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克恭; 刘恩科; 徐珊珊; 南建福; 王立祥 刊期:2005年第04期

    利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玉米与西瓜间作条件下,研究了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穴密株种植能够协调降雨的不均衡性,增加补灌的人为可控制性,能够利用有限水源实现旱地稳产的目的.试验条件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为M0W4P4500,立体种植效果最好的处理是M1W3P4500.

  • 微生物诱导剂拌种处理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作者:张述义; 邵嘉鸣; 范月仙 刊期:2005年第04期

    利用微生物诱导剂浸种,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促进玉米苗期生长发育,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穗粒重,提高玉米产量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