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与人类

森林与人类杂志 部级期刊

Forest & Humankind

杂志简介:《森林与人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24/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草原动物_动物,让草原灵动、草原植物_植物,使草原多彩、贡嘎山·川西精华、视点、泰加林生灵、草原经典_中国的草原、中国洞穴、川西·美...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
国际刊号:1002-9990
国内刊号:11-1224/S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2423
总被引量:794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居有竹

    作者:胡勘平 刊期:2005年第03期

    竹子因清纯潇洒、婀娜多姿而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竹林是自然生态中的主要绿色植被之一。几处农含、一溪流水、几丛翠竹,人们置身于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心旷神怡。同时,因为它具有坚韧挺拔、虚节中空、冬不凋零的特性,文人墨客还把它视为坚贞、洁雅、谦虚、刚毅等高贵品格的象征。邓拓在《劲竹》中写道:“阶前老老苍苍竹...

  • 神交澜沧江——她从哪里来

    作者:黄光成 刊期:2005年第03期

    古人以滥觞形容江河的源头,说它极浅极小,小到浮载酒杯而已。我们以江河作人待,江河的起源一如人之幼年,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皆有摇篮相伴,需要长辈的呵护。

  • 植物的天堂 动物的王国——澜沧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作者:丁洪美 刊期:2005年第03期

    澜沧江从青藏高源的雪山峡谷奔涌而下,经过急涧险滩、草甸冰川、湖泊森林、丹霞泉华,从高山峡谷的最后一段险阻——横断山脉南端的临沧地区跌入海拔475米的西双版纳坝子,像一条翩跹巨龙,尾部在青藏高原的寒带舞动,头部已穿越温带,深入热带,跃进南太平洋,造就出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 澜沧江流域多样性拯救行动

    作者:丁洪美 刊期:2005年第03期

    据说澜沧江是傣名的音译,意思是“百万大象之河”。如今,澜沧江流域的大象仅剩二三百头,人类的乱捕滥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使澜沧江徒有“百万大象”的虚名。资料显示,大规模商业性森林砍伐、基础建设、经济作物的种植、刀耕火种、薪材过度采集以及砍伐建筑用材等,已经引起澜沧江流域森林结构的显著变化和退化,使流域里的生物多样性面...

  • 澜沧江:多元文化档案

    作者:黄光成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西藏昌都镇东南约12公里的澜沧江西面,一条小小的河流汇进了澜沧江,河不宽,当地人叫它卡若水。在卡若水与澜沧江交汇处不远的第二、第三级台地上,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 神交澜沧江

    作者:汪永晨 刊期:2005年第03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祖尔肯乌拉山然后流出国境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与越南,最后注入太平洋。我写这篇文章前,在地图上想细细地看看澜沧江的流向时发现,不管是西藏、云南,还是中国、外国,上面提到的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再想想,我去这些地方时,没有一次是为...

  • “太阳之子”的沉思

    作者:黄光成 刊期:2005年第03期

    奔腾不息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下来,谷深流急,两旁的支流从高山直冲而下,汇集干流,既短且密,呈羽毛状排列,形成了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是为上游;江水流过云南保山地区的功果桥之后,江面渐显宽阔,山势逐渐降低,从高山、中山逐渐递降为低山,山与水呈扫帚状展开。从功果桥以下到南阿河河口,被认为是澜沧江云南段的中下游河段。

  • 沧源佤族为“司岗里”而狂欢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个古老的民族,虽然没有文字,但代代相传一个传说,记载着民族的沧桑历史。这个民族就是佤族。那个代代相传的传说就是“司岗里”。去年4月,逢沧源佤族自治县建县40周年,沧源举行了隆重的首届“中国·沧源佤族‘司岗里’狂欢节”。

  • 澜沧江的盐、茶和茶马古道

    刊期:2005年第03期

    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滇藏公路入藏后的第一镇盐井村因盐得名。西南偏远地区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许多年里,盐以及针等日用品仍属紧俏货,对产盐地的争夺往往还是地方争端的起因。大型书刊《格萨尔王传》中写到的“姜岭大战”(又名保卫盐海)便发生在这一带。

  • 乡土自然与生态旅游

    作者:张玉钧; 田端英雄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日本,人们把乡土自然称为里山。当初,里山作为农民们维持生计的场所而存在。最初是特指传统意义上的薪炭林,后来泛指农村村落周边的自然景观。可以说,里山所处的是一种人文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既有池塘,农田,又有人们平素生活过程中离不开的林子——里山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日本人创造并营造出传统的半自然文化。就是说在改...

  • 非洲的蚂蚁王国

    作者:林衫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苏丹,当我驱车行进在乡村地区,土路两侧一座座塔形小土山不时地映入眼帘。这些小土山小的只有篮球大小,一般的高二三米,有的甚至高达四五米。既有“单峰耸立,也有群峰相连”。出于好奇,我停车走到跟前仔细一看,发现周围有不少白蚁嘴里衔着土渣,忙忙碌碌从小土山的洞穴进出。原来这些塔形小土山是一座座蚂蚁山。我非常吃惊。我怀疑这些...

  • 中国植物园揽胜

    作者:梁理 刊期:2005年第03期

    位于北京西山脚下,1956年由国务院批准并拨专款建园。全园总规划面积400公顷,已建成游览区200公顷,自然保护试验区200公顷。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植物资源为主,兼顾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它集科学普及、参观游览、科学研究和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为一体,是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

  • 美国的植树节

    作者:张荣忠 刊期:2005年第03期

    美国的植树节是一位名叫斯特林·摩敦的国会议员于1872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率先提议创立的。其初衷是帮助来到美国的移民解决燃料、食品、建筑材料,建立防风林带,同时避免因为移民在利益驱动下的大规模砍伐和破坏森林。据报道,在第一个植树节期间,男女老少倾城而出,到市郊和更远的地区参加群众性的植树活动。他们认为,植树可以改善水质,让...

  • 创业休闲两不误的印度硅谷

    作者:森田优介; 徐新明; 张峻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挣钱最多的行业首推IT产业。在该市,由日本和印度的IT精英们打造的天下,实际上也是日印群体的独立王国。许多外国人在这里英雄既有用武之地,同时这里的异国情调又是创业发展的温馨乐园。越来越多的IT精英发现,这是一座——

  • 森林之神的悲剧——读《地球上的森林滥伐:其历史背景和全球危机》

    作者:方陵生; 陈天龙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这本划时代的著作中,迈克尔·威廉斯综述了7000年来人类对“这份无与伦比的遗产,覆盖全球的绿色森林”所造成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