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森林灾害防控

森林灾害防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6 09:25:17

森林灾害防控

森林灾害防控第1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 监测 控制 措施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落实在"预防"上,怎样预防灾害?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才能适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必须把握时间、空间和人三大要素。

1、时间要素

把握好监测预报的时间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测报的准确性。按照森林病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才表现出可视症状或前兆特征。如黄脊竹蝗产卵地调查,可行的时间区间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盘枝条受害严重、地上可见到竹蝗尸骸(如头壳、前胸背板、足后腿节等)的地段进行调查,则可以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过早这些特征尚未出现或不显著,而过晚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难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暴发性害虫,如松毛虫、竹缕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据准确的调查和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时发出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因此,掌握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2、空间要素

从空间上来说病虫的发生与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森林害虫防治中有一个"虫源地"的概念,即每一个发生周期或大多数发生周期都起源于数个相对稳定的小面积地域,这些地域上害虫种群的动态往往是监测预测的重要依据,是预报的敏感地带。根据长期积累的调查资料和观测经验,找准"虫源地",设立固定调查样地,定期观测调查,既能为掌握害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积累有用的资料,又能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现在有人从地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害虫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希望找出害虫种群变动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选择观测调查点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会对监测预报工作在预防森林病虫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取严格的组织管理措施,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专职测报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调查统计学等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气象学、系统控制论、仿真动力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森林病虫监测预报做到"耳聪目明"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为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带来了便利,要有跟踪新技术发展并能将之应用于工作中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是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既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又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第三,林农观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占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让林农掌握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基本知识,建立林农报告森林病虫情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就能形成一张巨大的、严密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目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预防灾害的贡献率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程度。要转变"灾来救灾"的意识,将防御灾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二、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森林灾害防控第2篇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并不大,如果按人口平均分配一下那么人均占有率就更低了,虽然近几年随着国民森林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森林的覆盖率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是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并不均匀,大型的原始森林大多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而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也相对脆弱,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如泥石流、沙尘暴、滑坡等灾害,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同样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只有走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持续发展,应该把可持续林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国策并贯穿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之中。

保护森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森林维护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森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工作,维护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具备相应的维护知识,维护森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森林物种的多样性。要发展可持续林业就必须具备对有害物种综合治理的观念,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可持续林业发展的情况下相关人士又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和“持续植物保护”的概念,这一理念的提出表现出了我国对可持续林业发展的重视也表现出了人们的信心,无可置疑,这一理念有利于指导植物的保护工作。造林工作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在全国达成共识,人工造林的面积逐渐增大,但是在已经造林成功的林业中发生了一些灾害,最主要的就是病虫灾害。病虫灾害严重的地区会出现森里几乎被吃完的现象,病虫灾害一直是困扰维护人员的难题。因此,虽然现在的防灾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对森林的病虫灾害不能小视。我国的三北防护林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大多也是由人工造林完成的,因此不免物种单一从而导致了生物群落结构简单的问题,因此要想发展可持续林业,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种的多样性。一些病虫灾害固然是可持续林业发展的重大阻碍,但是一些不当的人类生产活动同样会阻碍可持续林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建设高楼大厦虽然水泥钢筋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但也会用到树木,家具是最耗费树木的,现在人们对家具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另外,现在还存在伐木耕田的情况,因此树木砍伐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森林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来说必不可少,并且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另外森林还具有较好的自我补偿能力但是这种自我补偿的能力也是需要时间的。总体来说,从当前情况来看做好森林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必走的一条道路。

二、如何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是国内林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那个阶段我国的防护林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工造林的面积也逐渐增大,当一些病虫灾害也随之严峻起来。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林业的健康发展有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1、森林保护工作的效益

在文章的上一部分就提到森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一些森林保护工作人员总是希望对森林病虫灾害的防治毕其功于一役,有些急于求成,当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病虫灾害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其他一些灾害又随之产生。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病虫等灾害首先要充分了解自然

2、保护森林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以前对森林病虫灾害的处理往往是发生了再治理,这样一些病虫灾害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应该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前对病虫灾害做好防治工作。

3、防止其他危险性虫灾的传入

或许各个森林都会存在病虫灾害,但这些病虫灾害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其他的森林病虫灾害的传入。

4、利用天敌,提倡生物防治

世界上的物种无形之间存在着一条隐秘的生物链,各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天敌。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就可以引入天敌有益生物来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并且这种方法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当然利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效果能否长久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另外在森林保护工作中还应该注意充分发挥森林物种自身的抵抗性。

三、总结

森林灾害防控第3篇

关键词:森林病害生态防治

1.森林病害生态防治的意义

1.1 森林病害和森林病灾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系指病原在环境条件下作用下,使森林植被发病受害的过程,它在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直是长期存在的;后者则指造成经济损失和森林生态破坏的森林病害的大面积发生,它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1.2 森林病灾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森林生态失去了应有的动态平衡,只有恢复并保持这种动态平衡才能从根本上防治森林病灾。

1.3 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及草原生态相比是比较稳定的,它循环周期很长,做到长期稳定和保持森林生态的动态平衡比农田生态系统及草原生态系统要容易些。

1.4 无数实践经验证明,任何一种就病防病的防治森林病害的单一措施,不仅不会彻底防治森林病灾,而且有时还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的恶性循环,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危害。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就是铁的例证。

2.生态防治的基本概念

生态防治森林病害就是以生物动态平衡原理为指导,通过调整或协调森林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生物间保持动态平衡,用这种长期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建设来达到防治或控制森林病灾的目的。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这却是最彻底,最科学,最有利的森林病害的防治措施。它不同于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以防治森林病害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生态防治则是以保持或恢复森林生态的动态平衡为出发点,以防治或控制森林病灾为目的。

3.森林病害生态防治的理论基础

生态防治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动态平衡原理。因为自然界的生物总是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进化的。在此过程中,生物之间的缓冲,选择压力及反更新系统等综合作用,彼此间可以保持动态平衡,从而选择各自的发展和延续,形成相对稳定、共同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各成员的种群数量的此消彼长是随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而在一定的幅度内波动的,它的各个成员也是随着整个生态系统循环而循环的,因而生物间始终理保持动态平衡的。在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病原物、病原物的寄主植物及病原物的抗生体等森林生态系统各成员的种群数量的消长变化也是这样保持动态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病原物不会超越它们的正常波动辐度而增长,所以不会出现森林病灾。只有森林生态平衡破坏或失调以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病原物的种群数量才有可能超越它们的正常波动辐度而增长,从而导致森林病灾的出现。所以森林生态失衡是形成森林病灾的根本原因。

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因森林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招致森林病灾的事实屡见不鲜。东北三省林区人工针叶树(红松、樟子松)幼林疱锈病成灾就是一个典型。五、六十年代东北林区的成片森林保持着原始自然生态风貌。疱锈病在虽有存在,但不成灾。随着大面积的森林采伐,森林世界的动态平衡失调,采伐区域生长出许多阔叶树、(如杨、桦等)灌木类(如茶 子、稠李、杜鹃等)、和草本植被(如芍药、赤药、返顾马先蒿等)等疱锈病菌的转生寄主。这些转生寄主的种群数量超过了它们在原始自然生态林分中的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为后来人工更新起来的红松、樟子松等幼林提供疱锈病菌的来源和大量的中间寄主,便酿成了目前东北林区红松、樟子松等幼林疱锈病严重成灾的局面。这类疱锈病灾害的出现正是由于原始自然生态林衩采伐以后,疱锈病菌中间寄主种群数量增长,破坏了本来的森林生物动态平衡而产生的恶果。所以要根治这种病灾,必须从调整或协调生物的动态平衡着手。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4.生态防治的主要内容

4.1 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1)种植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科学引种--必经驯化,或先试验后推广,以免因树种不适而招致弱寄主菌的危害成灾,甚至酿成新的病灾。

(2)培育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林分结构,以便形成生物种类复杂而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生物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保证种植质量,以促进林分生存发展,防止因树势衰弱导致病灾的出现。

(4)及时合理的抚育、间伐,保持适当的栽植密度和保留密度,以改善林分环境和林内卫生条件,防止有害生物超正常幅度增长而破坏生物的动态平衡。

(5)合理采伐利用,以免因过代,滥伐而破坏生态系统。

4.2 生物控制

(1)采用多品系或品种混合种植。营造混交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栽植诱捕植物、抑制性植物或覆盖植物等,以降低病原物或致病性生理小种数量。

(2)引入病原物的抗生体,或通过适宜的森林培育技术,促使习居的病原物抗生体的种群数量增长,以抑制病原物的种群数量。

(3)实行人工免疫,使寄主植物产生诱发抗病性和交叉保护,以防止病原物的危害。

(4)使用其它有益的微生物如菌根菌、促生菌、根瘤菌等,促进林分生长发育,增强林分的抗病性能。

4.3 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林业生产的管理手段。它是充分发挥森林培育技术措施及生物控制防治森林病害的必要条件,是生态防治的保证。

事实证明,任何防病技术如不同经营管理相结合,就不能充分发挥其防病效能,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生态防治中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1)实行系统管理与阶段管理相结合,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协调化、系统化、科学化,以保证森林生态培育技术的实施和生物控制技术指标的实现。只有这样,维护森林生态的动态平衡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2)严防森林火灾和其它自然灾害,制止乱砍滥伐,以免因生态急剧破坏,使森林突然出现严重的病灾。

(3)防止环境污染,以免因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造成大面积的森林死亡或衰弱,从而造成森林生态的严重破坏。

森林灾害防控第4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北安市近几年森林病虫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较大范围的森林病虫发生,特别是林场的病虫危害已得到根本治理,全年基本做到无病虫发生。从全市调研及各林场的反映来看,发生危害的主要森林害虫、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1.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误区

多年来化学农药一直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快速高效好方法,平常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一般都是指化学防治,它以杀虫广谱、成本低廉、防治效果好而深受林业工作者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滥用化学防治这一手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害虫种群变化频繁,种类增加,数量增多,用药次数越来越多,用药浓度越来越高,出现森林防治药害及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1.1森林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机制的不健全

北安市在森林病虫预报与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近年随着机构变动,人员外流、经费不足等原因,除市的病防站运转正常外,其他乡镇大多运作艰难,有的已名存实亡停止了此项工作。

1.2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

在防治工作中,森林害虫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①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②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的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③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2.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近年来,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2.3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策

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核心,根据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林业措施和栽培技术,改造森林环境,使其对森林和有益生物生长发育有利而不利于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发育、发展,使病虫种群降低到经济损害水平以下,达到保护森林,提高森林质量之目的。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是以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辅,结合物理机械防治,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由于森林病虫害具有突发、反复、毁灭、常发和长期等特性,因而在防治中应狠抓前期预防,控制中期发展,加强后期防治,把各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综合控制病虫发生,确保森林安全。

3.1完善森林病虫预测预报网络

搭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指导并服务生产。充分利用病虫测报信息,对森林病虫灾害性事件实时监测,对暴发性病虫实时监控,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建立害虫发生的预警机制,为防治工作做前期准备。确立主要、优势害虫,科学制定防治阈值。分析气候环境动态,调查害虫发生基数,根据当地森林病虫档案,抓住森林主要发生的害虫进行密切观察、跟踪,掌握其发生态势,确立主要防治对象,兼顾防治其他害虫。森林中不可能仅仅只有1种害虫发生危害,所以在防治实践中,要以森林虫口复合发生指标来确定防治阈值。

3.2提升林业防治意识,强化林业防治措施

除草、耕翻、整枝修冠、束枝剪梢、挖病株、掏蛀屑、刮虫卵等。把森林病虫防治贯彻营林管理的全过程,将营林管理的各项工作与防病治虫相联结,营造“防重于治”的氛围。

3.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为了防治森林病虫的危害,开发安全、高效的能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杀虫剂是防治害虫的趋势,当然,天敌的保护与利用也必须高度重视。

3.4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

在森林病虫的防治中,化学防治起主导作用,应选择防治森林病虫的专用农药。一是在目前农药市场品牌、品种纷繁中筛选适合森林病虫防治的农药;二是根据森林病虫防治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森林病虫防治专用农药的研发,保证生产安全。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用药,以最小最便捷的投入取得最好的病虫防治效果,由于营林建设的责任制形式,决定了森林病虫的防治必须实行统防统治,统一筹集资金,统一用药,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防治时间,从防治时间来看,能抓住最佳防治适期,从防治空间上看,能增加防治效果。抓住森林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改进喷药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施用率,针对优势害虫的发生,选择对口农药,一药兼治、混配兼治,注意配药对水应严格按照用药数量和浓度标准,规范配制,保证用药量。根据森林不同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及药械、害虫发生部位、农药类别确定施药方法。

3.5提倡应用物理机械法防治

利用害虫对光、温等的特殊趋性和习性,采用黑光灯诱杀、阳光杀虫、食料诱杀、潜所诱系等防治森林害虫。

3.6重视灾害性气候对森林病虫发生预警机制

灾害性气候是指由于气候异常或异常气候条件而使树木生长环境遭受危害或破坏,其主要特点有:①来势比较突然;②发生频率较高;③受害面广、量大。灾害性气候除本身直接危害森林外,由于其对环境的改变,使得森林病虫的发生也出现了异常。例如,一些地区常会出现大范围的旱情,不但影响夏季森林生长,还会引发森林病虫害的暴发成灾。为此,森林病防专业人员必须关注气候动态,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报,特别是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变化,结合当地森林病虫调查基数、可能发生种类,利用森林病防网络及现代信息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准备多套防范预案,服务森林病防工作。

【参考文献】

森林灾害防控第5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监测控制措施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落实在"预防"上,怎样预防灾害?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才能适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必须把握时间、空间和人三大要素。

1、时间要素

把握好监测预报的时间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测报的准确性。按照森林病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才表现出可视症状或前兆特征。如黄脊竹蝗产卵地调查,可行的时间区间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盘枝条受害严重、地上可见到竹蝗尸骸(如头壳、前胸背板、足后腿节等)的地段进行调查,则可以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过早这些特征尚未出现或不显著,而过晚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难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暴发性害虫,如松毛虫、竹缕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据准确的调查和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时发出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因此,掌握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2、空间要素

从空间上来说病虫的发生与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森林害虫防治中有一个"虫源地"的概念,即每一个发生周期或大多数发生周期都起源于数个相对稳定的小面积地域,这些地域上害虫种群的动态往往是监测预测的重要依据,是预报的敏感地带。根据长期积累的调查资料和观测经验,找准"虫源地",设立固定调查样地,定期观测调查,既能为掌握害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积累有用的资料,又能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现在有人从地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害虫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希望找出害虫种群变动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选择观测调查点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会对监测预报工作在预防森林病虫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取严格的组织管理措施,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专职测报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调查统计学等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气象学、系统控制论、仿真动力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森林病虫监测预报做到"耳聪目明"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为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带来了便利,要有跟踪新技术发展并能将之应用于工作中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是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既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又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第三,林农观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占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让林农掌握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基本知识,建立林农报告森林病虫情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就能形成一张巨大的、严密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目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预防灾害的贡献率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程度。要转变"灾来救灾"的意识,将防御灾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二、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

参考文献:

森林灾害防控第6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灾;治理对策

1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在我国现有的森林中,人工造林面积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然而,由于人工林所构造出的生态结构较为脆弱,其防御和自愈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森林病虫害,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袭击大面积的植物。尽管我国的天然林面积较人工林的面积广阔,然而,由于人们的不当砍伐以及过度砍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在迅速的下降。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生态环境也遭到巨大的破坏,病虫害没有了天敌,森林也就失去天然的阻隔屏障,从而导致了病虫害的频发。而且,在我国一些农业生产地区,为了防止有害生物对作物的破坏,以及促进作物的繁茂生长,大量的化学药物被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周围动植物的整个生态链。而且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碍病虫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长此下去,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这样对森林造成的危害将是更大的。

2 可持续控灾的必要性

完整的生物圈生态系统是指森林有害生物源和天敌自然种群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寄主植物和生物的多样性之间达到和谐和平衡状态,进而建立起稳定的多生物的食物链生态结构。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一系列高薪技术的不断运用,森林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人口的增长、水库的兴建、城市化进程、矿产业的开发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等,这些都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对森林中的生物种群生长、繁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的有害生物种群实施有效的、可持续的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引起广大领导层的关注和重视[2]。

3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灾与治理对策

3.1运用营林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较大,人工纯林以及单一品种的人工林所潜在的病虫害危害是极大的,且治理的难度也较大。因此,可以采取科学运用的营林措施,并力求通过采取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以及间伐或者轮伐等的多方面措施,来增强森林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森林生物的多样性,进而抑制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现象发生。此外,还要加强森林的日常保健,从而增强森林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森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3.2尽量采用生物制剂或引进天敌种群,慎用化学农药

生物防治的主要特点就是对人畜不造成伤害,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这样参与了生态调控,保护了生态平衡、可持续控制病虫害。使用生物制剂来防控和治理森林病虫害,其长期效果是化学药剂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于食叶类害虫的防治,要尽量全部使用生物制剂等的无公害防治措施。或者是引进天敌种群,以改换造林树种以及营林措施为主,以发展天敌为辅的防治措施,尽量引进、开发和研究天敌种群,并使用扩繁技术,使其大量繁殖。一定要慎用化学农药,尽管化学防治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但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化学药剂应该在较为急切的情况下使用,且要控制好药剂的浓度和用量,从而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较大,但是,仍然不主张多用化学农药。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化学防治是完全不可取的一种防治手段,而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整个过程中,一旦遇到森林病虫害情况较严重的、种类繁多以及病虫害繁殖迅速的,使用化学防治是必要的。

3.3开展抗性育种模式

目前,兴起的基因工程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森林的病虫害防治中来。基因工程在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转基因抗病虫林木育种作为基因工程中的一种,应该说是防虫治病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森林周期长,森林病虫害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适应和变异,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如何,仍需要时间去见证,而转基因的生物杀虫剂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应用在森林上的范围还较窄,仍需要今后继续的研究。

3.4 提倡工程治理

首先,继续并不断开展重点的森林病虫害的工程治理工作,以可持续控灾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控制为基础,以病虫害情况监测为实际依据,并辅以生物防治为重点,做好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灾和治理工作;其次,就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加强森林的营林措施,尽量突出森林的无公害治理,适时建立森林病虫害预警机制,实施实时的动态监测;最后,就是运用工程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昆虫性激素、3S技术以及生物导弹等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建立良好的生态控制示范区,为森林的可持续控灾提供良好的框架。

参考文献

1 李占虎.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灾与治理[J].农家之友,2010 (4)

森林灾害防控第7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是通过各种措施控制病菌侵染和害虫繁育,使之在一定的措施下,还长,中断或停止,最后达到消灭的目的,尽一切可能提高林木抗病虫性能,从病虫种源方面着手,能通过各种措施控制病虫的侵入和传染。

1.林木病虫的危害

由于林木枯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时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病害和虫害,病虫会侵害到种子,苗木,幼树或成林,轻的能够降低林木的生长量,结实量和木材的质量,降低森林的防护效能,重的能够使大片森林,幼树或苗木枯死,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1)林木病害会有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两大类。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病害,并且能够传播蔓延,侵害到其他的健康森林,属于非传染性病害,而这些具有传染性病害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林木本身生长的具体情况,病害菌的数量,及林木生存的周边环境是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2)林木虫害的发生主要是林木所生长的环境和林木的品种。

2.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毓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瓣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期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虹,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4.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1)综合治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2)综合治理的原则。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5.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

(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适度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6.解决问题的措施

(1)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惩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物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学适生寄虫。

7.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以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蓄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4)改进农药施用技术。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人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库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

8.结束语

我们在对森林虫害进行治理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森林灾害防控第8篇

关键词:森林火灾;特点;控制对策

1 我国森林防火现状

1.1 传统森林防火逐渐被现代森林防火所代替

根据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将森林火灾定义为传统和现代森林火灾。所谓传统森林防火仅仅是以木材持续为指导思想,来保护林业的经济价值为目的的防火手段,从它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火灾明显存在缺点,它忽略了森林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性质。所以与它相比,现代森林火灾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核心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参与和支持为前提,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来进行管理,因此,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火灾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现代防火技术取代传统森林防火技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2 初级科学管理逐步取代

建国时期到1987年,在这段时间里,森林防火管理阶段的初始部分有许多缺点,如:森林防火机制不健全、专职消防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差、能力较低、基础设施差。这严重阻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

从1987年“5.6”火灾至1994年8月,在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期间。在这段时间属于森林火灾预防阶段的整体发展阶段,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森林防火问题,开始加大扶持力度,为各方面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防火设备。同时成立了专业扑火队伍,充分培养专职消防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

1994年8月至今。在这个时期,属于科学治理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管理,还是员工培训都在一个新的水平上。

2 火灾控制对策

2.1 相关指挥系统

相关指挥系统的加快建设,使得防火工作的能力可以应对各种火灾出现。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相关要求,实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灾害管理系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有关部门需要设置指挥链的命令,以及完善程序系统,这将大力推进森林防火工作的不断提高,使各部门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2 建立合理的野外火源管理体制

使用各种管理手段,对野生火源起到一个合理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从而做好转移防灾工作,这属于完全放弃了一刀切以及死看硬守的管理方式。在使用火源的高峰期内,必须通过用火火警报告批准来控制使用量,有计划、有目的的让有关干部发动群众开展各类秸秆、杂草焚烧清理工作,所以从源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控制森林火灾,同时促进了农民的生产工作,使防火工作和生产工作同时进行。

2.3 加快森林防火科学化进程

森林火灾的理论基础是利用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全面的前沿科学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的理论。森林防火科研工作必须关注到它的重要作用,学会创新、学会参考。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去,从而加快科学森林防火的进程。

2.4 提高监控系统

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为每个区域加强巡逻保护的关键领域,尤其是要加强保护盲目区域,定期检查这些领域,使有关森林保护工作人员在这些领域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且应该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检测发生各种灾难和危险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救火工作,此外,还要对那些欺骗和漏报的人员进行追究和惩罚。

2.5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森林防火工作而言,全年的检查和预防在整个保护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消防宣传力度的加大,将极大地减少森林防火的任务,而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将消防认识提高到较大程度,从而起到强化防火概念的作用,所有人都加入到防火工作,将会使有关防火工作取得非常大的成果,有效地从源头上遏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总之,加强森林防火的重点管理,不仅会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会促进森林的林业发展,保护森林植物群和动物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