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技与经济

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杂志简介:《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397/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水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水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水利科技与经济管理、水利规划与设计、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土保持与防洪、排灌技术与方法、施工技术与应用

主管单位:哈尔滨水务局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水务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水利学会
国际刊号:1006-7175
国内刊号:23-1397/TV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水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6
复合影响因子:0.27
总发文量:5191
总被引量:10440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4.8578
立即指数:0.0042
期刊他引率:0.8701
平均引文率:4.6271
  • 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思路

    作者:杨平富 刊期:2006年第06期

    客观分析了影响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当前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思路。

  • 浅谈设计单位转企后的经营管理

    作者:赵钢; 马龙军; 苏仲静 刊期:2006年第06期

    我国加入WTO后,外国设计公司进入我国市场,使设计单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建立现代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竞争力,是设计企业的必经之路。在这之前,水利设计企业必须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求得生存和发展。

  • 空间数据线要素综合的经典算法及其实现

    作者:熊国华; 周世健; 童小华; 周俊 刊期:2006年第06期

    随着地图学家们的不断深入研究,已产生出各种新的地图综合算法,而线要素的综合算法是地图综合的最重要的算法,其中的经典算法且具有代表性的有Douglas-Peucker算法和Li-Openshaw算法。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其在VC环境下具体的实现方法。

  • 游泳馆池设计中节能问题的探讨

    作者:张志刚; 李颖莉 刊期:2006年第06期

    针对游泳嬉水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从如何降低工程造价及水耗、电耗、热耗几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游泳池设计中循环周期、充放水时间的设定、池水的消毒、进出水口、溢水沟的设计等提出建议。

  • 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及其评价

    作者:何湘春; 程朋根; 林子瑜; 周万蓬; 雷天赐 刊期:2006年第06期

    在给出小波分解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进制小波变换法、多进制小波变换法对SPOT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和LandsatTM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理论和实验表明,基于多进制小波的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可用于广泛的研究领域。

  • 土壤溶质运移研究现状

    作者:刘霄; 熊耀湘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介绍了土壤溶质运移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学者数十年来关于土壤溶质运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参数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基于循环经济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作者:李莉; 秦大庸; 张占庞; 靖娟 刊期:2006年第06期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了以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积极探讨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采取基于循环经济各种切实可行的有利措施和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

  •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陈腊娇; 冯利华; 毛小军 刊期:2006年第06期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度量,对于区域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有重要的意义。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以浙江省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可以归为3类:社会经济因素、水资源开发利用...

  • 淠史杭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

    作者:檀祥云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对淠史杭灌区可用水资源现状的分析,从加大水土流失保护力度、加快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灌区工程管理和增建水源工程5个方面来分析可持续利用对策。

  • 建设群力新区水系工程的初步设想

    作者:郭双 刊期:2006年第06期

    就水系工程水源的选择、规划设计要点,提出了初步设想。

  • 山东东明黄河宽河段“二级悬河”综合治理浅议

    作者:付帮勤; 侯典坤; 王宗波; 朱丙军 刊期:2006年第06期

    东明宽河段正处于黄河有名的豆腐腰地段,“二级悬河”正在发展,存在险点隐患多、主流游荡多变、“横河”、“斜河”诱发滚河等问题,黄河大堤仍有溃决的可能,防洪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淤滩淤填堤沟河、生物防护、修筑潜坝、透水桩坝、完善加固控导和滚河防护工程、加快滩区安全建设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主动措施与...

  • 黄河奇观

    刊期:2006年第06期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水的含沙量奇高,特别是汛期洪水的含沙量更高,从而形成了黄河特有的奇观。

  • 辽宁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措施体系

    作者:谢立亚; 郑国相; 王辅强; 李广 刊期:2006年第06期

    阐述了辽宁省在数十年水土保持实践及3a的生态修复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与总结,得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措施体系,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 可持续发展与防洪减灾关系及应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

    作者:吴煜楠; 徐仁福; 姜继先 刊期:2006年第06期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防洪减灾关系密切。防洪减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它可以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经济社会愈发展对防汛减灾的要求越高,若防洪减灾的能力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如何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

  • 侵蚀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索

    作者:温国敬; 于建海 刊期:2006年第06期

    针对山区大系统的特殊性,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5个方面阐述了侵蚀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应遵循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