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上海文化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Shanghai Culture

杂志简介:《上海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人、方法与文本、文学史、视野、阅读札记

主管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989X
国内刊号:31-1655/G0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33
总发文量:1822
总被引量:1435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10.1937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9444
平均引文率:3.5118
  • 他们会不断彼此“相认”:谈林秀赫的小说与霍珀的画

    作者:来颖燕 刊期:2019年第09期

    詹姆斯·伍德在谈及伍尔夫的文学批评时说:“批评地描述文学就是再一次描述,却好像是头一次。就是把文学当音乐和绘画去描述,并且好像你可以把批评唱出来或者画出来。”①这句并不起眼的话,却在我读林秀赫的小说时,尤其是短篇时,意外地彰显出力量。他的小说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寂感,影影绰绰,无法捕捉,更无法确切地描述这种沉寂感何以发生,又如...

  • 时间之绳

    作者:程德培 刊期:2019年第09期

    我的这本《黎明时分的拾荒者》,副标题是“第四个十年集”。“第四个十年集”是个时间概念,虽不是个准确的数字,但大致不差。它至少提醒我,十年转眼即逝,何况第四个十年,就写作而言,离终结期不会太远了。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能调度和运用时间,而今轮到接受时间的训策和告诫了。时间带来的教训,只有在时间中才能学会。来日方长和来日不多是一次...

  • “法自然”与“不自然”:论贾平凹小说叙事的说教腔与文艺腔

    作者:王晴飞 刊期:2019年第09期

    贾平凹近年的每一部长篇小说之后都附有一篇披露写作缘起、过程和创作理念的后记,与作为正文的小说本身构成互文关系。说《山本》,不妨从后记说起。据本书后记,《山本》是写山(秦岭)的,小说原定的名字是“秦岭志”,后因种种原因,改为“山本”,取“山的本来”之意。作者的理想也是仿照《山海经》,写一本秦岭草木记,一本秦岭动物记,未遂,却写了秦...

  • 重叠交错中开放或关闭的世界

    作者:赵松 刊期:2019年第09期

    即使是跟一群人走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仿佛是独自一人,可以被忽略,然后在某一个时刻里他会浮现,诡秘的眼光闪动,他说了句什么,但这话的内容会让人联想到之前之后过多的沉默,而不是此刻他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很多时候,他都很像个有些固执而又自然游离于现场的人。他忽然说话时的声音若引发了别人的注意,那也似乎只是为了预示他随后的忽然隐没。...

  • 不安之书:郑小驴《去洞庭》的“暗博弈”

    作者:李浩 刊期:2019年第09期

    郑小驴的《去洞庭》仿佛是一条不断获得交汇的河流,而“洞庭”则成为众多故事的交汇点,在这个交汇点上我们得以认识故事的来路以及它们即将的流向。我们也许不应忽略那个词,“途中”——它不是故事之始,也不是故事之终,它给我们一种“在路上”的感觉,在小说结束的时候依然有着诸多的开放的、发展的可能.

  • 潜在的与缺席的:谈“创意写作”本土化研究的两个方向

    作者:张怡微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一、问题的提出:"个中深浅"的再探索众所周知的是,"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是一个舶来学科。尽管"作家可不可教"曾在"创意写作"专业进入中国时引发热议,"创意写作"作为二级学科成立的历史也遭遇过不小的质疑声浪,但近年来,"创意写作"本土化/中国化的研究业已成为写作学界讨论的焦点,获得了相关省部级社科基金的研究支持。

  • 四十年樽俎之间(二)

    作者:李庆西 刊期:2019年第09期

    1985年10月间,《钟山》杂志组织一次笔会,参会者有湖南韩少功、徐晓鹤,山东王润滋,江苏赵本夫、周梅森.浙江是我和李杭育。在南京丁山宾馆的接风宴上,我第一次尝到闻名遐迩的盐水鸭,果真美味。随后几日,辗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游无锡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石壁前,我与少功有一张合影,拍照时少功故意让镜头避开石壁左侧的“泉”字,以“天下第...

  • 诗歌的艺术:安妮·塞克斯顿访谈

    作者:张逸旻(译) 刊期:2019年第09期

    这次访谈是在八月中旬做的,为期三天。当问及诗集出版或其他活动的具体日期时,安妮·塞克斯顿总是说:“让我想想,我想弄得精确些。”于是,她以女儿的出生日期为参照来追溯问题中所涉及的事件。有些时候,她会把自己真正经历过的事情和那些只在头脑里存在过的相提并论,就好像活在皮兰德娄(Pirandello)①的场景中。她的回答常常如咒语一般,就是那种...

  • 诗中号角:弥尔顿十四行诗浅说

    作者:叶扬 刊期:2019年第09期

    十四行诗(sonnet),汉语一译“商籁体”,源自意大利诗歌。意大利语中原来的术语sonetto本意为"短歌",由13世纪初"西西里派"的诗人兰蒂尼(Giacomo da Lentini,1210-1260)首创,诗共十四行,每行十一个音节,全诗分为上下两阕,由韵脚为abab abab的前八行和韵脚为cde cde的后六行两个部分所组成。

  • 蓝色的神令我们变蓝:希梅内斯的诗

    作者:范晔 刊期:2019年第09期

    这蓝色来自那蓝色,比空间更美的灵魂!蓝色的神令我们变蓝下方此处的万物。

  • 波斯物种笔记

    作者:Ag 刊期:2019年第09期

    在去向拉瓦桑的路上,司机错过了那个不起眼的村口。它渐渐消失在飞驰而过的后视镜中,没人能第一眼就寻到。一个已故电影导演的墓地就在这公路边的某个山村高地上,根据谷歌地图的显示,那个墓地的红色图钉符号刚与我们移动着的蓝点重合,此刻又在迅速远离。我们在前方的U型指示牌处掉头折回,减慢了车速,生怕再次错过它。

  • 海派书画家崛起的经济渊源考

    作者:王琪森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一、从任伯年死于贫困说起1895年12月19日,一代海派画大师任伯年因肺病逝于上海。生前好友高邕之、虚谷、蒲华为其治丧。吴昌硕从苏州赶至上海痛哭于灵前,并书挽联云:“画笔千秋名,汉石随泥同不朽。临风哭百回,水痕墨气失知音。”然而,后世盛传任伯年死于贫困之说,最为流传的记载是郑逸梅在《小阳秋》中所说:“伯年客死沪寓,身后殊萧条。”郑说...

  • “向下飞翔”:季洛杜阅读笔记

    作者:吴雅凌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戏剧出现一种独特现象。好些作者纷纷回归古典,不止于文艺复兴以降的法国古典主义,而是直接追溯古希腊传统。

  • 马拉巴特之我见

    作者:许志强 刊期:2019年第09期

    在《相遇》的最后一章中,米兰·昆德拉以“《皮》:一部原小说”为题评论库尔齐奥·马拉巴特(Curzio Malaparte,1898-1957)的创作,主要谈两部作品,《完蛋》和《皮》。这两部作品都有中译,好像论者寥寥,不大见到有人提起。昆德拉的评论似在告诫,有个叫马拉巴特的意大利作家不可遗漏。昆德拉的论著每一部涉及的作家不多,像马拉巴特那样在其中占据二十...

  • “篇”、“卷”小考

    作者:谢科峰 刊期:2019年第09期

    我们在读古书时,经常能看到“篇”和“卷”这两个词,两者还经常一起出现对同一本古书的描述上,比如《汉书艺文志》记载《尚书》时就说,“《尚书》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这里的“篇”和“卷”指的是什么?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关于这方面的认识,过去由于材料不多,我们的看法不见得准确,现在随着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