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上海文化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Shanghai Culture

杂志简介:《上海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人、方法与文本、文学史、视野、阅读札记

主管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989X
国内刊号:31-1655/G0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33
总发文量:1822
总被引量:1435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10.1937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9444
平均引文率:3.5118
  • 从“回归”到“超越”——五四新文化运动答客问

    作者:陈伯海 刊期:2015年第3X期

    本文通过问答方式,论述了作者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它所揭示的许多思想精义至今尚未失却时效。五四时期先进人物所提出的一系列口号,如"民主"、"科学"、"独立自主的人格"、"改造国民性"等,仍然是我们目前所应该反思和汲取的。五四启蒙的要义在于树立"独立自主的人格"。五四文化革命,...

  • 重读有关《新青年》阵营分化的信件(下)——《新青年》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作者:陈思和 刊期:2015年第3X期

    《新青年》阵营的分化,主要是体现在陈独秀与胡适所代表的两种思想以及人事圈的分裂。本文从阅读王观泉的论文开始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对于近35年来陆续公布的有关《新青年》当事人信件的来源作了综合梳理,并且从"先锋文化"这一世界性因素出发,阐释了《新青年》阵营走向分裂的必然性。文章分上、下篇完成。上篇为《新青年》当事人信件的文献来源整...

  • 权力与革命:当代神话的两个要素

    作者:颜翔林 刊期:2015年第3X期

    "神话"在现代社会中甚至在后现代社会中依然没有消亡,只不过它改变了与以往神话不同的存在形式,由此合乎历史与逻辑地构成"当代神话"的存在模式。当代社会必然性地存在着神话思维和神话样式,当代神话只不过是当代创造主体依据自我的目的与动机进行精心编造的结果并带有工业社会和文化产业的审美特性。权力与革命这两个密切关联的因素渗透于当代...

  • 近10年中国的文化和文化史研究

    作者:朱维铮 刊期:2015年第3X期

    对中国文化和文化史的研究,虽从20世纪初便在中国学术界开展,但一度中断,直到1978年后才逐渐恢复。1979年至1989年10年的文化与文化史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一)从研究的萧索和复苏,(二)由文化史到文化学,(三)整体研究和分别反映,(四)前进中的困惑;四个阶段都取得了成绩,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 理论的症候或症候理论?

    作者: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吴娱玉 刊期:2015年第3X期

    当人们意识到思想是语言的、概念不能独立于语言表达而存在这一时刻开始,这个理论便开始排挤并改写原先的哲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是永无止境地求新,理论发展的历史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构主义——探究概念本身的内在结构;第二个阶段是后结构主义,原先的方式产生转变,概念的研究成为一个语言表述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一个新的并且尚未被完...

  • 德勒兹与加塔利争论《反俄狄浦斯》

    作者:吉尔.德勒兹; 菲利克斯·加塔利; 董树宝 刊期:2015年第3X期

    1972年,《反俄狄浦斯》出版后,德勒兹、加塔利与来自诸多学科的研究者进行了这次圆桌讨论,就《反俄狄浦斯》的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对话,讨论了欲望生产、流、欲望机器、机器无意识、部分对象等。

  • 论葛兰西“民族—人民的”文化观

    作者:陶国山; 付萱 刊期:2015年第3X期

    葛兰西以文艺的批判性研究为立足点,从"民族—人民的"文学中总结民族的、人民的文化,使人民从自己的文学中领悟文化意识。因此,"民族—人民的"文化是指被他肯定并积极倡导的民族的、人民的、大众的文化,是和大众的情感和生活紧密相连并有着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文化。他的文化领导权是要让民族—人民以文化自觉的方式促进形成合理的大众社会。葛...

  • 从波德莱尔到马尔库塞——现代人形象谱系及其审美之维

    作者:杨向荣; 曾莹 刊期:2015年第3X期

    现代性的展开使现代城市成为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在这一语境下,波德莱尔、齐美尔、克拉考尔、马尔库塞等西方思想家对都市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及其审美内蕴展开了独到而深入的分析。对现代人形象谱系的深入剖析可以为现代性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也为反思当下的生存境遇提供有益借鉴。

  • 蒋孔阳学案

    作者:朱志荣; 王怀义 刊期:2015年第3X期

  • 马素与《民国西报》的创办及发展

    作者:徐晨阳 刊期:2015年第3X期

    《民国西报》是民国初期在上海出版的一份外文报纸。这份报纸影响力极大,被作为国民党的机关报。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与压制,中国民主革命家、外交家马素逆水行舟,以其才干和热情创立与发展该报,使该报在当时的对外交涉和反袁斗争中成为主要宣传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 建构融会、超越中西的文艺理论新体系——读王锺陵先生《20世纪中西文论史》

    作者:李勇 刊期:2015年第3X期

    王锺陵先生的新著《20世纪中西文论史》以不同于西方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宏大理论视野对20世纪的西方文论和中国文学与戏剧的文体流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不仅完成了文论史研究的革新,而且也建立起了融合、超越中西的文艺理论新体系。在文论史研究革新方面,王锺陵先生将文论史放在20世纪中西文化思想内在矛盾的运行轨迹中展开论述,揭示了中...

  • 从新生命哲学看陈伯海先生的儒家情怀——《回归生命本原》读后

    作者:刘强 刊期:2015年第3X期

    陈伯海先生的《回归生命本原》一书,延续了以往会通中西古今学术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这一论域,相比以往的论述,似乎发生了一种不易觉察的"认识论转向"。其所标举的"新生命哲学",通过中西文化传统的高层次对话,彰显了中国传统智慧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于人类未来走向的启迪意义和终极价值。尽管陈先生伯海未必以儒家自居,但其学术...

  • 中国诗学的三个界限——陈伯海先生著作三种重读有感

    作者:朱生坚 刊期:2015年第3X期

    陈伯海先生《中国诗学之现代观》、《回归生命本原》、《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界定了中国诗学的基本特征,阐释了它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本文在此基础上勾勒中国诗学的三个界限:一是文学性或诗学与诗教的界限,二是雅与俗或诗人与士人、世人的界限,三是生与死或有神论与无神论的界限。在这三种界限上,中国诗学要求实现个人的自觉,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乃...

  • 透视与展望:当代西方文论的困境与趋势——“当代西方文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阳军 刊期:2015年第3X期

  • 海港都市的文化交涉学——第11届海港都市国际研讨会暨第5届世界海洋文化研究所协议会综述

    作者:李艳丽 刊期:2015年第3X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