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Time +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时代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59/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编者的话、时事点评、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专题:作为城市引擎的总部经济、设计作品、建筑创作、设计与研究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际刊号:1005-684X
国内刊号:31-1359/TU
全年订价:¥ 444.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3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发文量:2290
总被引量:8393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5.9375
立即指数:0.0936
期刊他引率:0.8142
平均引文率:8.8363
  • 编者的话

    刊期:2019年第06期

    自布鲁诺•拉图尔在1979年出版《实验室生活》一书开始,实验性研究的技术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便开始被不断地反思。21世纪初,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建筑机器人技术的快速研发与应用,世界各地涌现出众多数字建造实验室,形成了一种如同当年包豪斯时代的实验设计与建造的社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数字工具的通用性为知识共享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并在...

  • 从拓扑优化建筑形态设计到机械臂大型3D打印建造技术

    作者:鲍鼎文; 严鑫 刊期:2019年第06期

    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设计师以及艺术家们在追求建筑形态美观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结构承载的最佳性能。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们也渐渐将目光投向学科交叉处。在这里,不同专业的观点和思想可以相互碰撞而产生新的火花。基于结构性能的建筑找形设计可以追溯到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的倒挂悬链实验。随后,...

  • 实验建造共同体

    作者:袁烽; 柴华; 朱蔚然 刊期:2019年第06期

    伴随社会中生产领域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数字工具为建筑学的知识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工具与人的关系不断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人机协作新主体已成为建筑学新的数字作者。由工具所推动的一系列建造实验使得众多研究机构成为了社会文化建构的实验建造共同体。这些高校实验室与职业建筑师等构成的共同体在建筑学的知识迭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 人类如何?建筑学中的人工智能

    作者:安托万•皮孔; 周渐佳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人工智能即将重塑建筑学科。在叙述人工智能与更广义的建筑自动化问题之间的关系之后,这篇文章聚焦于人类与智能机器交互的未来前景。机器理解建筑的方式与人类大相径庭。自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学科就将自身定义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建筑师,也包括业主与实现项目的工匠。当智能机器兴起,这种对话将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这个问题不仅关...

  • 数字粗野主义的时代

    作者:马里奥•卡尔波; 闫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数字建造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关注减材工艺,而第二阶段主要探索增材技术。当今,实验性数字设计师的研究兴趣开始逐渐转向自动化装配。从大约15年前格拉马齐奥和科勒的开创性建造实验开始,建筑和工程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创造性运用便开始在建筑层面和技术层面孕育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成果。文章对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数字粗野主义”的理论思辨进行...

  • 身体、(手)工艺、机器社会性实验建造中的感知问题

    作者:闫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文章从(手)工艺的本质出发,剖析了当代数字化实验建造中“数字工匠”概念所映射出的感知机制,进而建构出物质材料操作过程中身体、(手)工艺和工具(机器)三者的相互决定关系。通过进一步揭示工艺和身体的社会属性,作者推演出身体认知在当代实验建造共同体中的组织作用,以及保持共同体社会网络动态性的解域化作用,并最终在更广泛的语境下提出身体...

  • 城市实验室

    作者:阿雷蒂•马可波罗; 詹强; 李明阳; 闫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位于巴塞罗那的研究和教育中心一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实践。该研究所以增强学术研究影响力以及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为目标,将城市本身转变为一个实验和实践的场所。文章展示了其试点项目如何将学术研究工作带出理想封闭的实验室,并从社会影响、经济可行性和文化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从与业界合作的建筑尺...

  • 论实验建造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模式

    作者:梅特•兰斯加德•汤姆森; 保罗•尼古拉斯; 马丁•坦克; 李可可 刊期:2019年第06期

    文章以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建筑、设计和保护学院信息技术与建筑中心(以下简称“CITA”)为研究对象,反思了CITA研究活动的合作方式的本质属性,及其如何推动计算性设计中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CITA致力于产学结合的研究,其研究具有高度的协作性。正是对行业部门间交流的注重,它与众多机构一起建立了新的合作网络。文章介绍了用以拓展CITA研究范畴的三...

  • 行为物质化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斯努克斯实验室的设计实践

    作者:罗兰•斯努克斯; 宋雅楠; 闫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隶属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斯努克斯实验室专注于探索新兴技术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影响。该实验室尤其重视运用算法设计逻辑和机器建造技术来进行建筑形式、构造、装饰和结构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文章通过一系列设计导向下的实验原型和实践项目,探讨该实验室对关于行为的构造学的重视,并反思当下网络化研究环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 渐入遗忘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建筑的未来

    作者:尼尔•里奇; 赵冰; 沈洁; 闫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建筑学科中越来越受欢迎‘、但这种对最新和最先进技术的痴迷背后是否存在危险。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可能对建筑造成什么样的长期社会经济影响。自动化有可能取代建筑工地上的工人,那么人工智能会取代建筑师吗。建筑师倾向于将自己定位成高度原创、富有创造力、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文章旨在对看似未意...

  • 基于工业考古学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

    作者:谭刚毅; 高亦卓; 徐利权 刊期:2019年第06期

    文章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梳理了以工业遗产为主体的“三线建设”的文化线路、建成环境遗产、工业遗产、建筑景观等核心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建设过程、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文化表现形式及口传记忆、集体形制和时代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建构工业考古学视角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路线,引入以价值为中心的遗产认知与保护方法并进行全面综...

  • “三线”时期核工业发展及其遗产价值特征研究

    作者:左琰; 程城 刊期:2019年第06期

    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核工业建设见证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共和国发展史。文章聚焦核工业建设“三线”时期,首先对核工业的建设背景和早期发展做了简述,随后围绕“三线”时期核工业建设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三线"核工业代表性工程——四川909基地和重庆816工程进行案例剖析,最后对核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征和意义进行了认...

  • 自主性的历史坐标 中国三线建设时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BJG20-66 )的编制研究

    作者:朱晓明; 吴杨杰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中国西部多处在黄土地区,黄土遇水湿陷引发了大量建筑工程事故,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工程量剧增,因“山、散、洞”的要求,对湿陷性黄土的技术处理变得越发具有应用价值。文章以1966年颁布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BJG2O-6)为核卜,通过与苏联规范的详细对比,结合具体工程例证,分析了该规范的编制过程及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技术要点。指出中国...

  • 在壮美学与整合式结构设计之间评吉首美术馆

    作者:江嘉玮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委托方与建筑师良好的互动关系之下,一种“壮美学”成为伴随着建筑师早期构思的潜在因素。从美学来到设计,文章首先聚焦于吉首美术馆在“博物馆-桥”类型上所实施的场地策略。此外,基地选址令该建筑在结构上须将混凝土桥与钢桥在垂直方向上叠加,这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通过以“整合式结构设计”作为核心词汇,文章分析该作品在结构选型及优化...

  • 解读湖北龙坝镇菜市场非典型的典型乡建

    作者:万谦 刊期:2019年第06期

    湖北龙坝镇菜市场的设计,以售卖单元作为设计研究的主要出发点,通过对使用尺度的研究,结合日常的身体经验,构建了一套自洽的生成逻辑。在中国今日城乡发展的大体系中,这种设计方法的意义值得反思。菜场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通道,也联系着过去与未来。对于中国的城乡关系,菜场可能是—种值得关注的研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