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Time +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时代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59/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编者的话、时事点评、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专题:作为城市引擎的总部经济、设计作品、建筑创作、设计与研究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际刊号:1005-684X
国内刊号:31-1359/TU
全年订价:¥ 444.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3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发文量:2290
总被引量:8393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5.9375
立即指数:0.0936
期刊他引率:0.8142
平均引文率:8.8363
  • 基础设施建筑学

    作者:卜冰 刊期:2016年第02期

    2015年11月,主题为“基础设施建筑学”的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办。会议探讨了建筑积极整合公共空间塑造、城市地景表达、永续环境营造与城市化构建之可能。研讨会包括联合设计中期评图、青年学者与从业者的主题演讲以及特邀讲座和圆桌讨论。

  • 寻找现代性的参量 基础设施建筑学

    作者:谭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人们对基础设施的认识交织在对现代化过程的体验中,这些体验包括机动、通达与密集。关于现代性的知识定义了基础设施研究的方法论。基于这一假设,文章在两种基础设施观(生态观与网络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四个基础设施议题(边界、地形、全景与触媒)。这些议题定义了建筑学介入城市问题的新前沿。文章的结论是建筑学的目标应该从"物体形式"转移...

  • 行动就是形式 维克多·雨果的TED演讲

    作者:凯勒·伊斯特林 王子耕 安太然 刊期: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自由贸易区及宽带都市主义等全球现象的分析和理解,文章揭示出全球化进程中空间政治的激进改变和基础设施空间在全球政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者通过对基础设施空间的部署和能动形式概念的挖掘,将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延展至针对政治媒介的设计,并探讨了建筑学所面临的转变与应对策略。

  • 快进的城市主义 重新思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作者:黛娜·卡夫 罗杰·谢尔曼 罗旋 刊期:2016年第02期

    结合当代城市性在经济、生态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文章通过重新审视现代主义总体规划的利弊,以包容的、务实的姿态为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及规划者提出了积极的实践策略,以取代原有的与城市自身相抵触的操作方法。

  • 作为城市嵌合体的建筑基础设施 英国伦敦“横贯铁路”系列建筑工程项目(2008-2019年)

    作者:任翔 乔婧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为了进一步驱动城市更新,英国伦敦正在进行名为"横贯铁路"的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及建筑改造与新建项目。文章以该系列中的两个地铁站项目,即邦德街地铁站和托特纳姆路地铁站的建筑及公共空间为例,探讨同时作为概念和工具的"建筑基础设施"介入既有城市结构的立场、策略以及作用与效应,并提出从技术效率至上的标准化物体形式转向渐进式织补并提...

  • 香港沙田市镇中心的新地形学

    作者:谭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从战后欧洲输入到香港的新市镇形式浓缩了一系列麦理浩时期的新设施、新空间与新建筑技术。沙田新市镇的规模同英国的坎博诺德有可比性,但是采用了不同的空间与基础设施组织形式。由此,文章考证了布坎南所提出的高程区隔的"步行专区"的形式转变。在沙田市镇中心的建设史中,这一原型得以演变以适应当地的市场与建筑规范。沙田市镇中心的连续步...

  • 向基础设施学习建构学

    作者:江嘉玮 谭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一直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建筑学领域涉足不深的话题,将它纳入建筑学的视野,有助于扩展学科包容度,使城市规划、基建和对建成环境的空间品质的关注相结合。这次设计教学尝试以"建构学"为导向,引领基础设施与建筑的整合,并同时关注能源、生态与预制工艺这些更具社会性的问题。

  • “A Beautiful Country”三部曲 全球化基础设施议题的再现与叙事

    作者:王子耕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对"A Beautiful Country"三部曲的介绍及其背后所关注的议题的分析,展现了塑造当代城市空间的资本逻辑及其全球化进程。现代建筑的进程从未独立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建筑学科应积极关注空间生产背后的机制和思想变动,并将学科批评放归到更广泛的社会及人文地理层面,使之具备对现实世界更多的理解能力和介入能力。

  • 机动时代的城市街道 从基础设施到活力网络

    作者:许凯 孙彤 刊期:2016年第02期

    街道同时具有基础设施和社会属性,文章通过梳理街道在城市历史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机动车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街道的双重属性是可以调和的,其核心是寻找以城市活力注入为目标的街道模式语言。传统的基于"主干性"与道路分级理论的研究和规划框架,面临着来自于系统学、分形学、拓扑学的挑战和补充,从而向本体拓展、目标转变、方法革新和途径...

  • 内在的结构与外在的风景

    作者:柳亦春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三个临时建筑为例,具体分析了结构在建筑中的作用,从而说明关于结构的讨论可以跨越建筑的不同层面。

  • 大舍西岸工作室侧记

    作者:金秋野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西岸工作室为对象,描述了建筑师如何在苛刻的预算和使用年限的要求下,在小房子里实现精细的构思,将适度的功能和临时结构的美学表现融为一体,实现了一种设计构思上的精巧、空间上的轻盈和建造方式上的轻便的统一,延续了建筑师对结构法则、形式原因、合理性与美的关系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这使物质要素、功能与使用者在...

  • 老白渡码头煤仓改造 一次介于未建成与建成之间的“临时建造”

    作者:李颖春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介绍了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上海浦东陆家嘴老白渡码头煤仓的一次临时性改造设计。在这次临时但真实的建造中,建筑师长期以来对建筑结构/空间表现力的探索,叠加于煤仓固有的"时间性"之上,产生了一种外在而易读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部分地来自于临时建筑在某些方面给予建筑师的设计自由度。因此,"临时建筑"不仅是一种城市更新策略,也可...

  • 新集体 论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

    作者:朱涛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了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1)周边街廓形态/类型。文章将大院放在全球城市设计史的脉络中,检视它与各种城市传统之间的直接、间接的关系,包括它与欧洲周边街廓、中国院落,以及一些后现代建筑师如克里尔、斯特林、罗西的作品的比较;(2)集体语言。文章将大院运用的多种形式语言分为功能主义和象征主义两组,并进一步分析刘...

  • 刘家琨的西村实践设计策略

    作者:华益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以刘家琨在"西村·贝森大院"设计实践中提出的三个策略为线索,分别考察了每条线索下项目的约束条件,设计目标、设计策略及其引发结果,以及与非常规设计操作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三个策略的相互关系。

  • 平田新四合院杂记 院落、开间,身体和土木的思考

    作者:王维仁 刊期:2016年第02期

    平田新四合院的重建打开了住宅隔墙,彰显梁柱间架体系的结构,使得空间超越公共私密的使用功能,成为完全开敞的流动关系。在中性而连续的柱列之间,天井院子光影与温度的细微改变,成为空间与时间经验的重要参照。围合院子的门扇成为重要的建筑表现,强化了建筑界定出的自然天地,也是虚实之间的边界,身体经验的自然延伸。设计透过开窗取景加入立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