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Time +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时代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59/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编者的话、时事点评、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专题:作为城市引擎的总部经济、设计作品、建筑创作、设计与研究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际刊号:1005-684X
国内刊号:31-1359/TU
全年订价:¥ 444.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3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发文量:2290
总被引量:8393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5.9375
立即指数:0.0936
期刊他引率:0.8142
平均引文率:8.8363
  • 同济建筑之路

    作者:支文军 刊期:2004年第06期

    “同济建筑”意指以同济大学为核心,在建筑教学,科研。创作等活动中,在学术层面上具有某些特征的建筑现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及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学术的重镇,是中国最有影响,最具实力与活力的建筑院校之一。

  •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简论同济建筑之路

    作者:伍江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文章通过历史回顾概述了同济建筑的成长经历和同济精神的形成,并将同济建筑的特点概括为兼容并蓄,博采众长;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 同济现代建筑思想的渊源与早期发展

    作者:钱锋 刊期:2004年第06期

    同济大学建筑系是一所具有现代建筑思想渊源的院系.该系在新中国建筑教育整体转向苏联复古主义和学院派体系之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对现代建筑及其教育进行了探索,体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文章将同济建筑系的现代建筑思想及其教育发展放在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追溯其特点的渊源,并探讨其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的系列发展过程.

  • 原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1942-1952

    作者:罗小未; 李德华 刊期:2004年第06期

    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好几个来自不同院校的建筑学教学部门组成的,其中之一是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文章回顾了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历史概况、教学特点、建筑观点及其教学方法以及系内的各种活动.

  • 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

    作者:卢永毅 刊期:2004年第06期

    罗小未教授在同济建筑系主持外国建筑历史教学50多年,其教学经验不仅是'同济之路'的重要部分,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的建筑历史界.此次访谈既是对这个教学历程的回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几十年里我们对于建筑、建筑历史的种种思考与认识.

  • 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吴志强 刊期:2004年第06期

    无论是起源还是发展过程,同济建筑规划设计教师的来源是所有中国著名建筑规划院校中最多源的,这是同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文化传统中最宝贵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教员的多源性相对应的是学科总体构架上的多学科和多层次,以及空间形态创作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而在教师的多源性,形态创作的多样性和学科架构的多层次、多学科之下,是一个坚定不移的...

  • 同济建筑学教育的改革动向

    作者:常青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文章对同济建筑学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理性特征进行了扼要的评述,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建筑系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向,并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所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建筑观、设计与表达、理论素养、艺术修养以及教学观念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 什么是同济精神?——论重新引进现代主义建筑教育

    作者:缪朴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文章分析了同济建筑教育的特点及其在最近20年中的淡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主义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不是思想方法占据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建筑界.作者提出在我国重新引进现代主义建筑教学体系的必要及具体措施,并指出它们是同济精神复兴的契机.

  • A楼·B楼·C楼——同济校园新建筑评述

    作者:支文军; 宋丹峰 刊期:2004年第06期

    同济大学校园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个性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的文远楼到80年代的建筑城规学院明成楼再到21世纪的建筑城规学院新楼,代表了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并共同坚持着同一种精神,那就是勇于创新、紧跟潮流的时代精神.

  • “同济风格”——20世纪中后期同济四个建筑作品评析

    作者:华霞虹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文章以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叶四个优秀建筑作品为切入点,剖析了同济建筑设计的特点。提出“同济风格“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思想方法,它强调建筑设计不仅是一个理性的推导过程,更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各种元素之间均衡关系的过程,其变化和魅力来源于建筑师独特的个性。

  • “建成”的思考——有关同济建筑师新作品分析

    作者:袁烽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文章针对近年来同济大学建筑师设计作品,分别从'理论研究'、'教学'到'社会实践'的过程;诗意的'工程建造';对于工程建造过程的关注以及'建成'的设计过程载体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师的文化定位与社会实践.

  • 同济建筑国际化教学

    作者:李振宁; 黄一如 刊期:2004年第06期

    充分利用上海、学校和学院的优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建筑院系中率先建立起国际联合建筑设计教学体系.通过教学计划的修改和完善、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相应管理体制的建构、教学设施的加强和更新,将国际合作教学日常化、制度化.文章总结了体系的建立过程、成果和经验.

  • 研究生就业与建筑教育

    作者:陆居怡; 胡玎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文章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同济大学建筑硕士研究生就业中呈现的各种情况,这些情况对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提出应该加强建筑职业教育,传统的就业教育应逐步成为建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短期服务为长效引导,让更多的建筑毕业生顺利地走上施展才华之路.

  • 繁荣之下的盛宴——当设计成为一门生意?

    作者:金可武 刊期: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传统的建筑设计行业出现了新的格局.在同济大学周边,凭借学校的专业品牌效应,聚集了大批的设计及其相关服务企业,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文章对此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希望借此引起人们更广泛的思考和关注.

  • 由学院新厦落成想到的

    作者:冯纪忠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新楼进还没有进去过,能谈什么呢!我认为建筑文化不仅表现在它的功能、造型上,其实更包含在这一建造活动的历程当中,就有精粗之分,文野之分.听说,这座新楼是全院公开竞赛、集体评选,哪个中选就是哪个承担设计,没有论资排辈,没有集中综合,没有外邀评审,也没有热火朝天,有的只是认认真真、平平静静.安静的环境、宁静的情境,凡此种种不正是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