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Productivity Research

杂志简介:《生产力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145/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财政金融、财务会计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国际刊号:1004-2768
国内刊号:14-1145/F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9
复合影响因子:0.54
总发文量:7791
总被引量:28332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4.412
立即指数:0.0174
期刊他引率:0.8994
平均引文率:8.36
  • 的“三农”思想探析

    作者:林凤 刊期:2006年第07期

    具有时代特征的“三农”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改革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农业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的“三农”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解读神经经济学

    作者:崔顺伟 刊期:2006年第07期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人是理性的决策实体,个体在决策时依据最大化期望值原则进行选择。然而,行为决策理论与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认知局限与心理、情绪等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神经经济学运用神经科学方法研究个体经济决策行为,寻求揭示经济决策行为背后的神经运行。本文首先介绍神经经济学中运用的神经科学方法与观点,然后概述关于战略选择...

  • 博弈论在中国的传播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尚宇红 刊期:2006年第07期

    博弈论已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对其它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我国的博弈论研究却非常落后。笔者通过对博弈论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历史考究,阐明了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史,说明了博旁论研究水平落后的历史原因。同时指出了目前博弈论研究中存在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 户籍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赵宇; 刘艳 刊期:2006年第07期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户籍歧视的表现、原因及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其深层原因是:制度因素(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导致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而工资歧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理性行为。因此,要消除户籍歧视,必须实行配套改革,降低城市户口的...

  • 新型工业化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及其转变

    作者:广华 刊期:2006年第07期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总结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而提出的工业化的路径转型,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据新型工业化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新型工业化中的政府职能应定位在:促进职能: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创新;保障职能:完善新掣工业化的政策保障体系;服务职能: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服务;管理职能: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管...

  • 关于劳动者参与利润分配的思考

    作者:张琼 刊期:2006年第07期

    劳动者持有劳动力产权是劳动者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依据。劳动者除了凭借劳动力使用权的让渡获得工资收入.还应当凭借劳动力所有权分享企业的利润。企业的初次分配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由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企业的二次分配中。劳动与资本同样参与利润分配。政府应当在劳动参与利润分享的制度安排中发挥积极作用。

  • 城镇国有土地产权市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考

    作者:刘荣春 刊期:2006年第07期

    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产权市场自产生之日起,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多数人以西方经济理论来阐释。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出发。对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产权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理论思考。并力求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书宽 刊期:2006年第07期

    文章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非线性动力系统在经济学与统计学的运用前景进行探讨。非线性方法在经济与统计领域因为未能找到混沌的一致性证据而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AR类过程,制度转换等传统方法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将是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最前沿的领域。对于未来的经济学我们认为将是更自由地探索由适合的数学结构所支持的实验性方法论。

  •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

    作者:黄敬宝 刊期:2006年第07期

    马歇尔、庇古、杨格、鲍莫尔和二战后的经济学家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构成外部性理论演进的五个阶段。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综合再到分散、由静态到动态再到动静混合的过程。对传统的外部性问题处理原则的置疑可能改变外部性理论演进的方向和路径。

  •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

    作者:尹洁; 李丽琴 刊期:2006年第07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施,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因此,本文以西安为例,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目的是想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卓有成效,真正实现城乡经...

  • 妥善解决“新三农”问题的几点措施

    作者:刘逸坤; 安建峰 刊期:2006年第07期

    无地农民、失地农民、外出打工农民构成的“新三农”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群体.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统“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茬组织管理、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生活保障面临困难。本文从加强对“新三农”进城务工指导,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维护失地农民...

  • 从政策的角度解读我国的人口变迁与“新三农”问题

    作者:葛深渭 刊期:2006年第07期

    政策的改变必定会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在我国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引起全社会的分化与重组,在农村造就了三个新的农民群体——无地农民、失地农民和打工农民,他们既有不同之处又有共同的利益,由此产生了“新三农”问题。

  • 中国农村消费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作者:郭广辉; 戎素云 刊期:2006年第07期

    当前,加快农村消费城市化发展步伐,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在准确把握农村消费城市化实质的基础上,依靠政府重视并给予实际支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也需要农村居民在支付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尽快转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

  •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量度研究——以广东当前农业的实际为例

    作者:林政 刊期:2006年第07期

    对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量度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文章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把生产力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新要素学说和广东当前农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衡量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测度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广东农业生产力的指标采集和测算,得出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值,并据此对广东省这些...

  • 农村弱势群体的强势扶持

    作者:盛正国 刊期:2006年第07期

    农村弱势群体的凸显是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矛盾的反映。他们的弱势地位凭借自身能力很难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如何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需要政府更新执政理念,强化第一责任意识,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扶贫长效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等,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强势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