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99/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外国哲学、老庄新解、中国近代史研究、宋代文学研究、经济与管理学研究、司法人工智能研究、刑...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国际刊号:1006-0766
国内刊号:51-1099/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6
复合影响因子:2.53
总发文量:1385
总被引量:10807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6.3966
立即指数:0.1509
期刊他引率:0.989
平均引文率:26.1132
  • 徐中舒先生遗札考述

    作者:陈力 刊期:2018年第06期

    古文字学家容庚旧藏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教授遗札13通,内容涉及徐中舒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容庚、徐中舒等曾共同组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重要的学术团体“考古学社”,在考古学特别是古器物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由徐中舒经手,为原中央博物院购买了著名的“殷代二玺”,不仅具有印学史上的意义,对于研究从商...

  • 民国时期四川民间慈善组织十全会的兴衰

    作者:徐跃 刊期:2018年第06期

    十全会是清代中叶兴起于四川地区的乡土性民间慈善团体,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活跃于四川乡镇。十全会的兴盛和发展,主要是在1910年代初期到193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间。而十全会在此时期的发展,既与民国以来四川地区特殊的政治格局相关,也与灾荒频仍、弱势群体庞大、社会救助的需求大量增加的社会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同时也是四川地域社会文化、思想、...

  • 无望的困局——美国的控枪政策及其制度性因素

    作者:梁茂信 刊期:2018年第06期

    美国的枪患问题滥觞于近代早期的英国,根植于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中关于公民持枪权的联动保护机制之中,它在法理上封死了通过修宪根绝枪患问题的可能。建立在该宪法基础上的联邦制强调分权与制衡,结果在控枪问题上形成了政出多门的格局:联邦立法隔靴搔痒,掣肘繁多,执法过程中动作缓慢,效用有限;各州立法五花八门,差异悬殊,各类枪展活动有法不依...

  • 资本、现代性与社会建构——基于夏威夷王国历史的考察

    作者:王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资本是消解传统等级制社会结构,并促使新的社会结构生成的强制性客观力量,是现代性生成的根源。资本作用于能动的人,使人发生异化,进而推动社会关系的重构。作为一个殖民条件下的非西方社会,夏威夷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也是资本力量运动的结果。在资本的影响下,夏威夷开始了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建构过程,现代性转化为其内生的胚芽。接着,社...

  •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

    作者:于展 刊期:2018年第06期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从译介到小规模试验这一跨国移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单方面的传播,而是历经了本土化的改造。其中译介又分为初步译介和深入译介两个阶段。在1920年代的初步译介时期,因为缺乏直接接触和深入了解,美国黑人对甘地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比较肤浅,一些黑人把甘地的非暴力思想等同于消极抵抗或不抵抗。在1930...

  • 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

    作者:黄勇 刊期:2018年第06期

    曾经被看作是古代人伦理的美德伦理,在英语世界,经过几十年的复兴,不仅可与在近代世界占统治地位的道义论和功用论并驾齐驱,甚至有压倒后者的趋势。有鉴于此,不少做中西比较哲学的学者也努力论证儒家伦理实际上是一种美德伦理。这固然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真的觉得美德伦理具有优越性,我们应该看古代儒家思想对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能够作...

  • 从见、闻到味:中国思想史演变的感觉逻辑

    作者:贡华南 刊期:2018年第06期

    “道统”意识表现的是思想道路之自觉,思想道路之自觉则使思想道路的内在逻辑一再历史地展开。先秦儒家将“闻而知之”置于“见而知之”之上,表明其警惕视觉思想,明确以听觉超越视觉思想。孟子并未停留在听觉思想,而是最终归向心——味觉思想。孟子“道统”意识以感官取舍为依据,从而使感觉逻辑具有了思想史意义。抑制视觉认知,挺立听觉认知,最...

  • 经义型塑与经典搁置——啖助新《春秋》学的悖论

    作者:何俊 刊期:2018年第06期

    啖助新《春秋》学以“舍传求经”开启了宋学,但回归经典的诉求却造成了经典搁置,如何解释经学中的这一悖论?以经学与哲学之间的张力为视角,可以发现啖助新《春秋》学中的哲学方法与关怀:啖助新《春秋》学是在经义型塑的过程中,思想同时从经典的自我理解中获得解放,经典因此而被搁置。

  • 齐物知道:庄子“濠梁之辩”的哲学意涵

    作者:蔡林波 刊期:2018年第06期

    庄子“濠梁之辩”旨在从认识论维度来探讨道、物关系,其哲学意涵可概括为“齐物知道”:齐物观之知、致道观真知,达至对“道”的形上认知和精神领悟。基于“知道”之目标,文本铺陈“濠梁游”“鱼乐辩”“循本论”的叙述结构,运用寓言(含“三言”)修辞及“言非言”的语义逻辑,巧妙论证了“知物”与“知道”的认知本质区别,并揭蕴出“不知鱼乐”(不...

  • 论句子最小语义与意义整体论的兼容:公孙龙“‘马’者所以命形也”命题的启示

    作者:刘利民; 潘晓霞 刊期:2018年第06期

    针对语境主义关于语义只有相对于具体语境才可确定的观点,语义最小论提出任何句子都具有跨语境的最小语义内容,即由组成词项按句法规则组合而成的意义。但这一理论要成立的话,就必须回应语义整体论的挑战,即单个词、句不是承载意义的单位,其意义的解释取决于人的整个信念体系。不过,意义整体论与语义最小论并不冲突;前者关于思想,而后者关于语言...

  • 近代“译名”问题:存疑、释疑与设疑

    作者:方仪力 刊期:2018年第06期

    “译名”即“名”之翻译或翻译之“名”。前者作为新语言环境中的“制名”行为,是“未善而有善”的秩序再造和认同重构。后者是思想交互、吸纳、对抗和冥合的结果,是知识生产的缩影。近代“译名”问题以纷呈杂糅的近代思想谱系承继、汉语自身“接触性”演变以及近代知识生产的现代转型为背景,是多向度的跨学科研究,亦是基础性研究。求解“译名是...

  • “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以“龙”和“Dragon”为例的词语文化轨迹探讨

    作者:王晓路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境中需要思考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其基本问题之一涉及语言转换性使用。由于语言本身是文化不可剥离的一个部分,故词语的指涉意义往往与其文化内涵、言语构成以及表述语境等要素相关。重要的是,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往往成为中心词。因此,如果对这些词语缺乏对比性和关联性研究,只是停留在表层转换上并认...

  • 三层四维:家国情怀的文化结构探析

    作者:徐国亮; 刘松 刊期:2018年第06期

    “家国情怀”具有“三层四维”结构。随着历史发展,它经历了“恋家情怀”“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三层次文化发展,可以从文化发生结构、动力结构、关系结构和运行结构等角度对其剖析。它包含着主体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感念、理悟和实践四维结构。它从认知维度体现了主体对家国互利共存、家国一体同构、家国荣辱与共的认识;从情感维度表现了...

  • 展示政治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外传播研究

    作者:陈华明; 李畅 刊期:2018年第06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应对全球风险的先进理论,加强其对外传播与推广,以创造性、多元化的方式促成传播对象国成员的认同和内化,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的重要途径。展示政治作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外传播的新视角,缘于政治中“展示”要素的发现,“展示”不单单是一种行为,更重要的是“展示”本身即蕴含路径选择。“人类命...

  • 特色小镇:思想流变及本质特征

    作者:杨振之; 蔡寅春; 谢辉基 刊期:2018年第06期

    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时期下创新探索和科学实践的产物,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大量分析虽然将指导思想追溯到了埃比尼泽·霍华德,并以霍氏对社会城市的构想作为特色小镇的思想之源,但对特色小镇及其指导理论本身的把握并不透彻。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为核心,追溯特色小镇的思想流变,剖析特色小镇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