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财务管理知识经济条件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顺应知识经济潮流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定位,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断由低级向中、高级过渡已成为会计界和会计领域及会计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要之一。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时间性概念,其职能和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更着。建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围绕经济建设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即培养目标的建立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模式的形成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良好的培养模式下所形成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人力资源群,即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提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的目标,从而形成由“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行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构建新的培养目标”的良性循环系统。 一、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各方面要求在发生逐步的转变和提高,而形成应用型会计人才主要途径的会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会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正确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现行会计教育存在着培养出的学生与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很多大、中专甚至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的会计教育,毕业时却与会计工作失之交臂,没有或不能从事会计工作,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在参加工作时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而在这时会计行业又在呼吁急需会计人才,原因是他们所拥有的会计人才知识结构陈旧,这就出现了会计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会计教育部门因为学生不能就业而简单的判断会计专业面临“萎缩”局面,要减少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招生;而市场中却呈现会计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那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就业?这里就突出一个应用型的问题,也是我们讨论和思考的主要问题,改变会计教育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是我们所必须研究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的这种趋势,我们在这里专门针对会计教育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重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实施应用型会计人才教育的前提。 (一)影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因素 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将知识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为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起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资本市场支配者和企业生命主导者的新型理念。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深化,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在潜移默化的变更着。仅仅核算、反映、监督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过程并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已不再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转变工作理念,树立全局观念,扩展企业理财思路,从微观的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扩展到宏观的全面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去,支配资金运作,增强企业活力,成为企业利润的创造者,资本市场的支配者。 (2)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形成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和运用会计网络传递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使会计由手工记帐的“原始社会”进入计算机会计处理的“文明时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瞬间无误处理,摆脱了繁琐的手工记帐程序,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速度,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突破人工计算对计算复杂问题产生的限制,使原来为追求简便而简单化了的计算得到完善,使之能更准确地模拟和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实施会计网络化使会计信息共享是会计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变革。会计网络化是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的高科技结晶,它会使全世界投资者通过网络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以使企业足不出户而将其财务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 (3)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由核算型会计转变为管理型会计,就是将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对会计信息的加工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运用。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会计的功能不仅仅是反映经营成果,更多的是参与企业管理。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美国大企业只有29%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报表及相关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工作,71%的会计人员从事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等管理工作,而且美国约有70%的公司总裁是来自于财经方面的专家,而且是以会计行业的专家为主。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创造利润的时代,运用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企业创造出不同的利润。 2、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了市场环境,建立和优化了经济行为在市场活动中的“游戏规则”,调整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比例和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对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等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要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直接的传递者。 (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充分考虑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现状。“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就是人,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应用型会计人才,其一是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二,是实施会计教育行为的结晶。考虑和研究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现状,首先可以使社会得到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次,可使学校实施的教育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即使没有眼前的经济效益,也会实现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其他效益的最大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物质资源的一个概念,同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但人力资源的价值是不可估计的,人力资源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2)经济体制改革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学校和用人部门共同确定和研究解决的问题。A、高中教育之后进入社会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其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着眼与如何将培养出的人才推向社会。推向社会是基本的定位,要想推向社会,其方式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社会用人单位和部门对人才的需求,要把学校的培养行为转变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行为,例如由学校招生实施教育,接受教育结束,把学生推向社会这一行为转变为企业定人才类型、人才规格、数量,委托学校招生和教育的“定单式”教育行为或过程。B、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后续教育,其培养的目标的确立要着眼于如何提高被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开拓被教育者的专业思路。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完善是终身教育成为必然,后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有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受者两种类型,然而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是由于用人部门或单位所需的人才和正在拥有的人才产生差距而急需改善人才状况所造成的。 (3)只有完全摒弃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思路,才能真正找到培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途径。学校依托企业办学或干脆转变为企业办学校,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思路,应用型会计人才作为经济活动、经济信息提供的主体,其培养行为的市场依赖性将会更强,例如,现有经济发展条件所需的“收银员”与计算机技术普及前需要的“收银员”在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上的要求就有许多不同之处。 经济体制改革了市场环境中的“游戏规则”。改变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及人才素质的要求,改变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了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1)全球经济一体化扩展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活动平台。加入WTO后,会计作为一种商业通用语言参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会计人才作为经济信息的提供者,市场将由有限的国内发展空间引向国际发展空间,这对应用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语言能力的要求,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从而对作为生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去适应环境的变化等问题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2)随着国际办学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竞争愈加激烈。加入WTO后,我国的教育市场逐渐开放,大量国外的办学机构涌入我国,都来争先恐后地分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无形中对我国教育事业形成了压力。国外的办学机构有着与我国培养目标与模式不同的办学思路,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有着与中国教育机构不同的吸引力。还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他们有着先进的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知识,都会为我国本土化的会计教育带来冲击。 (3)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实现跨国界的转变。外国的办学机构可以进入中国办学,中国的学校也可以走出去;同时,外国的学生也可以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学生也可以到国外去,从而实现会计人才培养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真正的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 (二)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使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既通晓会计理论又善于会计实践,不仅能较好地利用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又能将会计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提升为理论。只不过层次不同其理论升华和实践运用水平不同而已。 1、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成一个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全才。会计行业的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直接接受理论的指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将此种思想与人才培养问题相结合,便会得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目标通过接受教育(学历教育、后续教育)最终要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并能将理论付诸于时间;同时又能将实践转化为理论。通过相互促进,实现人才规格的不断提升。 2、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既是教育目标,又是经济目标,还是市场目标。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的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 3、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个动态概念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才基础上的专才,主要围绕宽口径,即知识面宽;厚基础,即基础扎实,根基牢固;广用途,即不仅仅能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还能介入到其它经济工作中去;多层次,即能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这四个角度为出发点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无论是口径、基础、用途、层次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动态概念。 (三)按人才类型确定各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者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人才分为四大类,即学术性、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我们将从会计职业的特点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特点结合人才的分类也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均为应用型人才,将应用型会计人才分为三类:即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技能类应用型人才。他们应该分别具备不同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和实践技巧。下面的内容中,我们试图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别描述: 人才类型 特点 职称层次 会计教育层次 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 具有将各种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高级会计师 硕士研究生 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 应用智力技能来完成工作 中级会计师 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 技能类应用型会计人才 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工作 初级会计师 中专教育,短期培训 1、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为主,亲自指导会计实践,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一身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类会计人才要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要具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能力;要能依据已搜集到的各种经济资料,设定某些经济参数,采用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对企业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趋势作出事前预测或规划。能融理论和实践于一身;能指导全局性、整体性财务工作;能为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整体规划;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2、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类会计人才,其工作的侧重点仍然是进行会计核算,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注重智能运用,能根据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要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技能性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类应用型会计人才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会计的核算、反映和监督,具备一定会计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技术,能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会计软件,并最终能编报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这类会计人才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从事执行性会计工作,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因此,大量具有一定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专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 三、研究和探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 “模式”词义来源于“模型”。“模型”最初本意是用实物做模的方法。后来,模型由实物模型发展为非实物的形式模型,例如数学模型。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非实物的形式模型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并使用“模式”这一词。例如方法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等。在这个时候,“模”包括了实物模型的意义,“式”包括了形式、样式的意义。“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与形式两大类。本课题研究和探讨的是一个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这个模式不但兼容实物与形式,而且将实物和形式动态化,是一个与人才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目标服务,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的选择,同时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是实现目标的指定路径。 (一)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分析 1、培养模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模式是根据培养目标的提出来并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是指导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活动的依据。良好运行的培养模式能将培养目标渗透到人才培养活动中去,并通过培养活动实现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使培养活动(教学活动)系统化、秩序化。目标是岸,模式是航线,培养活动(教学活动)是舵手,三者缺一不可。在培养模式的规范下,培养活动在系统化和秩序化的前提下发挥自由空间,通过各种渠道,如中专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形成达到的不同目标。 3、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精髓。只有培养目标和培养活动的教育行为就犹如只有躯壳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中枢环节,连接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培养模式体现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教育的目的性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联并产生相互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将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的发展调整教育目的。而培养模式中完全渗透着教育的目的。 (2)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要体现主体多元化特性。社会、学校、学生都将成为培养模式中的主体,强调多元化,坚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培养模式的内涵中要体现层次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4)模式的实践性和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的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 (二)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1、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从一般意义上讲,通才教育是当代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但现实的问题是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教育仍然处在"专才教育"阶段,学校的专业特性不可能改变,社会各行各业所迫切需要的仍是数以百万计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所以,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实施通才教育在理论上虽然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上(无论是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是教育的现实条件)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力所能及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我国高中后教育在"专才教育"模式下,突出的弊端就是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分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适应、掌握发展了的世界,并着力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本领,教学的内容也是一些以知识、技术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忽视了让学生从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以致有许多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却没有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的发展强烈地呼唤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把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成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因此,在应用型会计人才中不仅要进行科学教育,还要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得到统一。 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本要求。那种迎合空谈理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利于培养懂理论、能运用、具有创新能力专门人才的。同时,空谈理论,不谈理论产生的实践根源,也不谈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或者不以适当的实际材料帮助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使理论脱离实际,也是不行的。社会实践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中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劳动观念和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应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导,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实际上是为受教育者构建为达到一定的知识体系、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它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紧密相关。构建应用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全盘否认过去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而是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力求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新审视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摒弃、有创新地构建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研究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培养目标问题。如前所述,培养目标则是由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决定的。这里不再重复论述。 2、素质教育: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基础素质,其中,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居其他素质之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是决定一个民族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根本任务。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变过去单纯地以培养学生“做事”为目标的模式为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模式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处在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促使其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会与人共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去认识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3、拓宽专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方向。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一个学校能否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因此,必须根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拓宽专业口径上下功夫。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招生;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4、课程整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问题,该整合的必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 5、“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 “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产、学、研”结合在新的发展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这一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在大量产业实践中培养的,而产学结合是其实现途径。 四、结束语 培养目标与模式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目标与模式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而,无论是培养目标或培养模式都是围绕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社会需求展开的,具鲜明的时代性和时间性,人才培养问题是人类自有经济生活和教育活动以来永恒的话题,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不但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会计教育,使会计教育先行,真正达到会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是我们的初衷。 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 摘要:知识经济在不断发展,在这个知识全面覆盖的经济时代,能源公司作为一个重点社会行业,它的会计和财务工作相当重要。在各行各业都相继改革的现代社会,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也要有全新的变革和发展。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新时代的新思维,有助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本文就能源公司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在知识经济下的变革和发展做一下探讨,旨在能对行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会计;财务管理 0引言 知识经济管理模式是在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产生的,这种全新的可以应用在能源公司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有其独到的优点和特色。该模式的起点在于高科技的知识以及相应的网络技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该模式也能适应国家目前相当关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使得该模式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社会动力。由于我国经济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大,一些教科书上还是这些陈旧的管理模式理论知识,这对于在能源公司提高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阻力,目前我们需要积极的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去从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开发出一套适用于能源公司的会计财务管理方案。 1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所谓知识经济,主要是建立在信息和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其以高科技知识技术为依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1]。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以及矿藏原料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而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向知识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方向转变。其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而且与之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所以,按照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帮助能源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延长能源公司的发展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当然,这种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最开始都是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科技比较先进,方便各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而且,想要维持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的正常运行,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决策服务。随着发展中国家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而也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摆脱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启了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的新时代。 2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企业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能源短缺以及由于能源短缺造成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例如环境污染问题,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能源匮乏造成的,因此我国对于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重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这些新知识、新技术,也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形成了现代的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能源公司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提高了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尤其是加强了企业会计与财务部门的管理与调整。受知识经济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逐渐演变成知识与技术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足够且先进的知识和经济,同样,对于能源企业来说,决定其竞争资本的已不再是石油煤炭等物质资源,而应该是知识与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与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无形资产”,也就是说,能源企业争夺无形资产的关键已经变成了企业能否顺利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能源企业的所有会计核算都以石油和煤炭为基础,并对其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这些资源的利用价值。而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能源企业将会计核算基础转变到开采与利用技术等无形资产上来,从而计算出能源企业能够从这些无形资产中获取的经济效益,这是能源企业向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之举。然而能源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方式过于落后,不能全面评估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也就不能计算出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当然也就阻碍了能源企业向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转变[3]。此外,知识经济型发展模式要求能源企业在核算无形资产的时候,放弃以往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将会计核算的基础变为重置成本,因为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以生产成本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的方式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 3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加强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树立起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 在传统的能源公司的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其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主要对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中涌现出一大批新的交易模式,因此,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能源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起良好的风险观念。这是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3.2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 在市场日益激烈的今天,能源企业想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注重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以便发现更多具有较高知识价值与科学价值的项目。这样一来,就需要能源企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注意完善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当然,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关系也是会计与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企业财务纠纷的发生率,为此,能源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部门就需要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减少企业的财务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4]。 3.3建立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 在能源公司中建立起将债、权、利三者有机结合的财务管理运行模式,并根据能源公司的发展实际,建立起与之相符的奖惩制度,对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在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员工及时进行奖励,对于给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乃至公司发展带来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处理,视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处以罚款与辞退等不同的处置方式。 4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知识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无法避免,想要在这种发趋势下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能源企业就必须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从而实现企业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目标。传统的会计理论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而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投入仅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的予以列示。在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将变为人的智慧以及人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以知识智力为中心,向着全面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反映和描述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5结束语 知识管理终究会淘汰传统的管理模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且在逐步取代我们传统的经济模式。能源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新型的行业,而知识管理能够适应当前行业发展,并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经验积累。当然这虽然有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我们的能源公司能够迅速转型,强化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执行,这样在强化工作流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执行力,为企业提高了社会竞力。我们将知识管理应用于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有很好的效果,更能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丁英明 单位:青岛奥环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初探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我国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活力及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为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必须要使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地做出创新。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 21世纪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其带来的变革与创新对工业时代下的经济观念及生产方式皆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使财务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就要对其进行不断创新。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的建立以对知识及信息的使用为基础,它一改传统的资源配置结构,将重点放在对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上。就传统的财务管理来说,人们主张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而这也凸显出了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所强调的是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产权合作,这样一来,一方面可平衡甚至消除相关方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在传统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不高,国家也只是通过设备增多、厂房扩张等手段来进行资产运营,无法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力凸显出来,不能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再加上传统的财务管理并未能实现与知识化、信息化的有效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活动有着限制性,不利于经济的长久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身处数字化、信息化发达的社会,相应地对我国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当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一些财务管理方法还流于形式,因此,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迫在眉睫。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财务管理创新的路径 (一)财务管理观念创新 1.财务管理客观判断观念的创新。首先,就时空观念来说,时间观念作为一个对事物变化与发展得到动态认识的必要前提,同时,空间观念亦是对一个事物实现动态认知的必要前提,将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相结合,就是所谓的时空观念,而这两者皆是有限资源,如若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就实现了知识经济时代里我国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其次,就风险观念来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风险都是难以避免的,也正是由于在筹资到投资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伴有风险观念,决定了财务管理创新的一个基本就是风险观念。2.财务管理法律观念的创新。第一,投机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正视市场经济的投机性,同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自己的市场投机行为加以规范。由于投机活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必须强化自身的法律观念,做出正确决策,才能保证操作的稳定性。第二,节税观念。要求我国财务管理工作者除了要对税法有细致的熟悉度之外,还应对财务决策中存在的不同税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以确保能充分利用我国税收政策。同时,理财工作者也应知道,节税应该是有一定限度。 (二)财务管理方法创新 1.网络财务。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财务这一创新性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其基础是计算机应用和财务管理相结合,核心思想在于构建网络财务技术结构。网络财务的出现也凸显出其应用特点,如协同财务与业务,也就是在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根本目的下,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我国业务活动与财务资源的直接挂钩,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代表着我国迎来了全新的财务管理时代。2.财务工程。财务工程的目的在于对价值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财务管理提出的主要要求及发展方向。财务工程的关键在于价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着眼于生产及经营的全部过程,认真从每一个细小环节找到成本最优化、功能最佳化的管理方案,促进我国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工程是进行财务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路径。 (三)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1.调整投资及筹资管理的重点。就传统的财务管理来说,投资与筹资主要指资金的使用与筹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资本范围的不断扩展,资本结构也发生改变。知识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主导,已经取代了物质资本的主导作用。这也要求我国财务管理的投资与筹资应转变为将重点放在投知、筹知上,即运用、收集知识资本的过程。2.转移存货管理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根本就是知识。在工业经济时代,存货管理的目标在于保证生产及销售需要,且将产品价格作为重要考虑内容。但是如果人们拥有了知识产品,那么产品中所包含的知识自然也就可以为人们所广泛利用。因此,人们无需储备过多知识产品,就可以确保生产、经营所需。就此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存货管理的目标应该转移到质量管理上来,也就是产品中所囊括的知识量,这才是生产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对我国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财务管理的核心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基于我国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应通过切实有效的路径来加强创新,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谭海燕 单位:中山市环境监测站 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财务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的领域力求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进行行业的全面改革。会计和财务管理占据时展的重要位置,要积极主动地解决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行业的变化。会计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开拓发展。本文简单介绍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点,分析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能源公司,在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性问题,探讨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创新方法,对其改革的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在科学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一种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知识经济型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运用高科技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活力。具体的知识经济性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我国的企业要在前行的过程中,积极践行这种管理发展模式,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进行具体的实践,进行深入的知识经济模式的改革,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一种建立在高科技知识技术的基础上新兴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经济模式。在能源公司中发展知识经济模式,可以帮助转变其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能促进能源公司优化其生产经营结构,对其管理方式与管理模式进行完善[1]。传统的能源公司在其发展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属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要求通过不断提升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开始出现于经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构建其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开放的信息结构以及有序的维护决策。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在我国上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能源经济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各类能源的总含量在持续减少,而过度的开发自然能源也使得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涌现出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越来越尖锐,这就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反思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由于同一时期内,爆发了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这也就使得知识经济逐渐能够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2]。能源公司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积极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加强其内部管理。首先,就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与规划,尤其是要对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调整。大多数的能源公司尚未建立与知识经济匹配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还处在传统能源经济会计与财务管理到知识经济会计与财务管理模式的过渡时期。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资源竞争转变为知识、技术和管理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煤炭、矿产等有形资产,而是进行无形资产的竞争。能源公司实现从有形资产竞争向无形资产的竞争转变,也是实现其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在能源公司的传统经济发展中,会计对煤炭、石油等有形资产进行计算,并对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进行评估。而在知识经济下,要求能源公司的会计能够对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如煤炭开采技术等进行计算,从而促使能源公司实现转型。但是在实践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能源公司仍旧采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模式,对公司内的无形资产进行计算和评估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不能对重置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估。所谓重置成本,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概念,就是指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能源公司在其传统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入进行评价与评估,但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不能对其无形资产,如技术等,进行证券业的评估,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不能推动能源公司的转型[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也出现了较大的变革与革新,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为了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能源公司在其发展中,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型与管理方法,加强会计与财务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能源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树立起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在传统的能源公司的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其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主要对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中涌现出一大批新的交易模式,因此,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能源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起良好的风险观念。这是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4]。其次,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要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当前市场中的竞争更加激烈,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在其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开发出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知识价值的项目。同时,这也向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处理好公司内部的财务关系,并能同其他的企业建立起良好的财务关系,避免出现财务纠纷等问题,这不仅容易造成能源公司的财务损失,也会影响企业形象。最后,在日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在能源公司中建立起将债、权、利三者有机结合的财务管理运行模式,并根据能源公司的发展实际,建立起与之相符的奖惩制度,对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在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及时进行奖励,对于给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乃至公司发展带来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处理,视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处以罚款与辞退等不同的处置方式。 三、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实现绿色、科学、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知识经济模式推广和发展下去。能源公司要紧紧抓住发展中的机遇,及时的优化产业结构,进行经济转型。能源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也要集合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建立对能源公司的知识资本为中心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能源公司要认识到,实现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化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要对其自身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视,及时的发现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借鉴一些成功转型的能源公司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开展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积极的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管理模式,突破在传统的能源公司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局限性[5]。要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能源公司,在开展其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时,其会计制度是将物质资产和货币作为其工作的服务对象的,把保障和提升业主的经济利益作为其工作的目标与宗旨。并且,其开展会计与财务管理,通常是为了实现出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并能有效的规避其在经营发展中的风险。要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在能源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加强对人力资源价值和无形资产的建设。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将加强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建设,作为能源公司发展的重点内容,可以有效地加强能源公司发展的创新性、灵活性等。在会计与财务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时,要求其能建立在将知识等无形资产作为价值中心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多样化、全面化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科学的反映在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促使能源公司积极优化其生产经营结构,从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且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能源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宣传。这就需要我国的能源公司及时转型,积极转变经济模式,加强其内部管理。根据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进行调整与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应用于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促进能源公司的转型发展。 作者:冯艳 单位:神华销售集团华东能源有限公司 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基本上被股东产权论所操控,大大忽视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现代企业是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制度只重视有形资产的配置而严重忽视了知识资本的科学有效配置,因此形成了企业投资者和企业生产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均衡,从而导致了企业股东、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在知识经济下,企业经营者及财务管理部门应当重视人力资本方面的财务支出,把企业工作人员利益最大化当做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企业财务管理中理财风险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在二十一世纪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财务管理的虚拟网络化,网络电子商务也逐渐普及开来,管理信息的数量增多、速度加快、范围也更加广泛,虽然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财务管理并不能有效应对外部网络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企业追求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将较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无形资产上面,而没有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使得企业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传统的能源工业时代企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各类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商标专利权、知识理论、高科技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软件配备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有所升高。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投资的重点对象。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缺乏无形资产管理和投资的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不适应性。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和管理设备以及技术。财务管理人员未充分接受知识经济理念的影响,财务管理观念和方式均比较落后,理财知识严重欠缺,理财实际操作墨守成规,缺乏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性,财务工作人员对市场环境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对企业本身的情况分析不当,在财务决策方面经常造成偏差和错误。没有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网络化程序。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局限性未全部消除,软件操作技术没有得到较好地普及。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世纪,信息网络技术必然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必然的管理发展趋势。企业财务管理应当与互联网操作平台结合,利用各种财务办公软件实现企业财务与税务、银行、工商和海关的协同联系,不断扩展财务管理网络空间,同时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维护企业的网络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型。 二、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协调企业内各利益者的财务关系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企业基层劳动人员的薪资待遇,提高技术人才的工资标准,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广泛地惠及企业内所有工作人员,而不是单纯地只满足企业投资人的经济收益。增加各种针对员工的福利优惠政策,保证人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风险意识,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不断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信息网络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科学方式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企业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积极参与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深入调研市场竞争合作基本规则,根据市场运转情况,调整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使双方经济利益达到统一。 (三)调整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内容,将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调整并改进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及决策评价的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知识经济型财务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普及,将知识经济型财务管理与企业各项管理相结合,以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投资决策中将无形资产决策列为重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增强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各企业应积极利用知识经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内容、目标和方式的创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使企业获得科学可持续发展。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持续稳定注入新的生命力,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与探讨知识经济下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经营的必然选择。 作者:刘海娟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和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采取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订案例教学方案、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等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3.4 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针对每个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我们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暑期社会实践大纲。学生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及体会写成报告,开学后上交报告及相关材料,指导教师据此评定成绩。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认知和了解了企业及国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探索了一条以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外贸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需求远高于对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上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0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的报告,在2010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列第三,达到了0.93万人。同时,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度的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在本科离校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3%,而本科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为62%。说明培养广大外贸型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国贸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满足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还是套用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通知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其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对于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选取的是研究型的规划教材,或是有部分实训的应用系列教材,没有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或编写配套教材,最终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国贸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从事过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些专业课老师虽然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但由于课程和科研任务较重,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因此他们专业课程的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当代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本条件不足,实训体系的真实性不强,难以达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部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相一致,而使得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二、“工学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的特征是:能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因此,国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能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受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具有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适应新形势下外贸行业系列岗位群工作及相关贸易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而“工学结合”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开始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三年后,也就是在1906年,美国也出现了称之为“合作教育”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法国的“学徒培训”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等主要文件中,“工学结合”才首次成为职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世界合作教育学会给出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增长的知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一解释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针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把应用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如下:(1)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社会考试,取得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货运员等资格证书。(2)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为能适应在企业外贸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企业涉外采购、销售部门工作;能适应在涉外企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物流配送等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三资”企业采购销售部门等从事外贸工作等。(3)毕业生毕业后具有自我生存、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国际贸易相关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涉外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品牌经理、高级主管等。 因此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分三项要求,以体现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类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贸业务的企业中,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和业务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能拥有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结构:(1)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满足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即要有来自校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从业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又有来自校外外贸企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核心课程应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一批适合学校实际教学的立体化课程教材,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契机,整合各网络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教学地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和网络课堂,还应包括实训室、商品模拟交易会、校园文化超市、外贸业务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素材则应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实训手册、真实业务档案等。对于已和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则要利用学校专业化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使得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2)设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能力分块项目实训、虚拟任务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分析,先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专业再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虚拟任务综合模拟操作项目,继而开展顶岗实习等真实情景式实践操作。从而由低到高逐级递进,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从而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特点。 通过上述两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缩短理论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和缩短毕业生进入外贸岗位的时间的效果,从而实现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按照“工学交替”的思想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期间包括政治文化课、通识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采用专业课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三学年将国贸专业课按其所包含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能力进行分块,相对应地进行项目专项实训,并将课堂搬进合作的校外企业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四学年,则通过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和顶岗实习来组织教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到企业中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作学习,在这期间,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同时聘请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兼任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按一般员工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并发给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工学结合”的教学必须以做为载体,在做中教,在教中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专业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情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业务情境中,设计出贸易流程中的真实角色,由学生扮演,亲身感受,增加对业务情景的感受力。还可运用视频教学,将报关、报检、货运、做单等现场中的情境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实训环节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教学软件,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各种类型的比赛,比如国贸案例大赛、商品归类大赛、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交流,提升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效果。 (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顺利的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好,就必须全面提高老师的“双师”素质。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必需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体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措施如下:(1)通过培训与考证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3)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来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4)选派在职的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这样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前沿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5)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6)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他们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为“双师型”教师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创造条件,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外贸工作岗位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岗位的用人要求也有所不同。高职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培养人才,因此,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应该根据各个外贸业务环节的特点及从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加以设计。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结合,是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专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探索课程开发的文献较多,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所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首次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念,书中认为,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知识系统,即在知识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方面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这种独到之处就是由一门门课程有机组合实现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工作岗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大学专科层次文化基础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能在外贸进出口公司、政府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各大中型企业等岗位,从事国际进出口业务、单证、跟单、报关等工作,能吃苦耐劳,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的专门人才。 社会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从业岗位主要有外销、跟单、单证、报关、报检、货运等等,这些从业岗位在工作性质上都属于与外贸业务有关的从业岗位,工作内容会涉及建立业务关系、磋商谈判、货物运输与保险、商检与报关、制单结汇等整个进出口贸易业务环节(如图1所示)。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应该根据各个业务环节的特点和从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加以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要对应不同的能力要求,以相应的课程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获取岗位工作能力。 作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应包括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是高职教育能力体系的核心要素。职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和诚信度、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等。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能力体系的中心。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专业岗位技术人员必备的能力。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外销、跟单、单证、报关、报检、货运等岗位所需的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对国际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的能力,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和营销的能力,各种职业资格(报关员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等)的从业能力等等。 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很快,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备该专业的核心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涉外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能力,调研与公关协调能力,现代办公设备应用能力,公共策划、树立企业公众形象的能力,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一定的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以及开拓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等等。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创新能力是人们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之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运用创造性的劳动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造出能够满足或超越消费者需求或期望的优质产品,为企业成功地驾驭市场提供新的科技支撑点,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上。 上述三项能力构成一个同心圆。其中,职业基本能力为通用职业能力,处于核心的地位,与特定的职业能力紧密结合,形成多方位、多层次有机结合的能力结构体系;职业基本能力是能力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对其他两个能力层面具有辐射作用,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职业能力得以表现。 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途径 职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应确实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发挥其提高、强化、平衡、补偿四个方面的基础功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可以分两大块。一是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入学教育及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体育与健康,以及为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而开设的《应用文写作》、《公共英语》,为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而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口语》,根据专业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开设《应用数学》以之代替《高等数学》。另一块为职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经贸地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管理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及《商务谈判》等。 1.为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国内外经济、法律、政策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分析经营环境的方法,培养对国际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的能力,可先后开设《经济学原理》、《国际金融》和《国际商法》三门课程。《经济学原理》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握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国际金融》主要学习国际货币、汇率、国际银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监管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外汇交易、国际融资和外汇风险防范的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国际商法》主要学习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和商事组织法,这是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必备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体系与调整范围,对国际商务活动所涉及的重要法律的内容有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具备运用法律规范和法学理论对经贸实践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这三门课程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开设,形成培养分析国际经营环境能力的主线。 2.为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国际市场调查、营销策略制定、网络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可开设《市场调研和预测》、《国际市场营销》及《网络营销》三门课程。通过《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信息的基本知识、市场信息收集与加工的基本方法、调研方案设计、实地调查、调查资料的分析预测及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通过《国际市场营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市场细分、价格、广告、销售渠道、销售组合等策划及树立营销者形象和推销技巧等内容;通过《网络营销》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网络营销业务的全过程,能够设计网络营销计划,能熟练掌握每一种营销策略,并能在企业电子商务实践中广泛应用。这三门课程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设,形成培养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主线。 3.职业资格证书是敲门砖,要正确引导学生参加核心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如报关员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必须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应将这些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目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外销员资格证书》、《跟单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货代员资格证书》及《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应课程的关系如表1所示。《外销员资格证书》是外贸行业从业人员的上岗证,是签订对外合同的必备条件;报关是进出口贸易中必须履行的一道重要程序,必须由持《报关员资格证书》的报关员操作。两个证书的内容涵盖了国际贸易业务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及《外贸英语函电》等十几门重要课程。《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是外贸行业中关键岗位的执业证书,由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人事部共同颁发,是外贸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执业资格证书,也是所有外贸类资格证书中级别最高的一张“硬派司”。通过考试者同时还可获得中级职称。考试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及《营销与企业管理》等课程。对高职学生而言,可以推荐2~3个核心职业资格考证,譬如《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和《报关员资格证书》。由于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的考试在每年6月中旬,所以,与之对应的《外贸制单》课程可在第三学期开设;而报关员资格证书的考试在每年的11月上旬,所以,与之对应的《报关实务》课程也只能在第三学期开设。 4.外贸英语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及外贸的基本知识,一般开设《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两门课程。《英语口语》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外贸翻译、管理及贸易实务的潜能。《商务英语》主要使学生了解对外经贸业务知识和外贸交易过程,提高学生对有关外贸文章的阅读、写作能力,初步掌握撰写外贸业务往来书信的能力,培养交易磋商的基本技能。 开设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为社会输送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培养学生具备单证、报关等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体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价值取向。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应基于外贸行业的工作过程,根据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和具体岗位要求加以设计。同时,要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统一,这是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改革的关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及实践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结论 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通院校如何通过培育专业特色,挖掘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在师队资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培育,为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作为对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国际教育部于2001年下发教学的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在3年内用双语英语讲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比例达到10%,并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是国际首批双语教学之一。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不再是单一的人才,而是既要求从业者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流程熟练掌握,同时又应具有国际沟通和写作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理论之外,在教学中还会涉及到国际上通用的统一惯例和规则,这些国际性通用的文件大多是以英文的形式呈现的,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英语和专业课程独立开来,不利于学生对于专业性知识的掌握,导致在实际业务中,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虽然我国已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但整体上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词汇量欠缺,阅读能力较差,加之双语授课并非只讲授英文,而是在此基础上将英语应用于理论知识之中,因此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双语授课时,遇到相对来说复杂的专业语句,往往很难掌握所学知识,这违背了双语教学的本意,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2)双语教材质量较差。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双语教学文件开始,至今十几年时间,我国可应用在教学中的双语教材较少,虽然在出版的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总体质量不高,往往都是将原本中文教材的内容,简单翻译成英文,并且教材的内容上更多是偏向于理论知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而言,实践操作性也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实践性较强,内容难度合理,并且相对价格适中的双语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又一难题。(3)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双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虽然我国教师人数较多,但是能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比例却不高。一方面对于国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教师而言,其对与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教师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在双语授课中更多的是用中文授课,无法更好的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国外回来的国贸教师而言,本身具有良好的英语功底,在课堂上能熟练的用英语传授知识,但是教师本身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差,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溶于英语授课中。最后对于国贸而言,实践性更为重要,但是绝大多数教师理论功底较强,却缺少实践经验,无法贴合实际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指导。 三、推进双语教学的措施 (1)调动学生双语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增设外语课程,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往往缺少专业外语课程,或者开设的课时较少,无法满足本专业对于英语知识的要求,因此,加大外语课程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为以后开设双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其次改变学习方法。在授课中注重课堂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被动转主动,有助于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2)加强双语教材建设。目前市面上的双语教材内容较为简单,并且更多以理论为主。很多高校针对国际经贸专业设置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的教材,这类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并且是很地道的英语表述方式,但很多案例往往都是发生在国外的公司,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在教材的撰写及选择上,可以将国外优质教材内容适当的引入国内,并适当的加入中国的案例,这样既满足了教材的丰富性,内容上也更容易被同学们所接受。(3)注重双语教师的培养。首先增加对国内教师的培养,可以给国内理论功底较高的国贸教师出国深造的机会,在国外的语言环境下,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其次增加对留学归来教师的引进,并对引进来的教师进行集中的理论课知识培训。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将教师派到实际的国贸工作的岗位中,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双语教学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双语教学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笔者希望通过双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为双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见,同时也为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一丝力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一、指导思想与专业定位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抓专业建设,继续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本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特色,全面培养基础较好、商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色人才。(2)专业定位。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各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及母体学校(兰州商学院)的优势教学资源,根据上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要求。第一,知识结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基本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具备系统、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进出口贸易专业知识。三是掌握会计、统计、财政、税收、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宏观政策及微观市场分析能力。第二,能力结构。一是分析研究能力;二是实务操作能力;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3)培养过程。第一,修业年限及学分设置。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最低修业学分不得低于160学分。第二,课程设置。一是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财经应用写作、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二是学科基础课: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三是专业主干课: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国际经营战略、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第三,学分、教学时间分配及实践活动安排。总学分160,其中课内总学分140,教学实践环节20学分。 三、课程建设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一是英语课学习明显较多,而且课程内容也较为丰富。二是注重人文培养。 四、实践教学 (1)社会实践或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院、系部安排集中到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委托实习实训、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且活动由指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实习期满应向院系提交规范的调研报告,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综合打分,并计入综合成绩。(2)专业实习。由院系指定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学生向系部提交实习报告,对于在实习过程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适当给予表彰和鼓励。(3)毕业环节。学生的毕业经过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 五、保障措施 (1)强化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学院院长是本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主持制定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经济贸易系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充分的参观学习、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2)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实行特色专业项目管理、调控、评估制度,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3)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多角度考量,加大培养和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力度,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探讨优化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从社会需求导向的视角,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国际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始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所有教师都想让学生好好听懂重难点时,教师就不自觉的开始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因为我们怕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学懂知识,教师放不开,学生很被动,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2.实践学时偏少,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大 学生没有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知,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课程的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占总学时的1/3,在实验教学上更为明显,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我校是运用世格软件进行上机模拟操作,实验的随意性较大,会让课程之间的实验环节出现重复。 3.大多教师缺乏企业背景的实战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高校教书,缺乏实战的外贸经验。有些老师虽然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外贸业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已经很难跟上实践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很想去企业实战,但因为外贸是流程性事务,而且牵涉到公司的业务秘密,想找一家单位难度也很大,这就出现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应急,考后忘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呈现一套系统的知识,他们总喜欢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割断,这样对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群教学资源改革的思路 课程群是指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单门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之间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有纵向的连贯关系,但各自又自成体系,树立大课程观的一种理念。 1.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构建 面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原则。所以搭建“国际贸易”课程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2.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所有课程分成了两大系列课程,分别是理论课程组合实务课程组。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实务课程组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此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为核心展开。 3.结合专业分流方向构建课程群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将选择专业方向,目前主要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货运方向和网络贸易方向,在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上,每个方向又有各自的专业课程。 4.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根据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于外贸行业中所涉及的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通用岗位种类,考虑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建课程群。 三、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1.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港口经济的特色,从大连中小企业的角度重新对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清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界线,修订教学大纲、授课日历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知识连贯性,目前我专业已启动了课程群教材的编写工作。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实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产品上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对具体产品的讲解。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上课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以达到学生对很多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突出“实务”特点,即应以实践为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单证实验室,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如上述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以“任务驱动”为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局域网条件下能在寝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实践教通过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观摩操作,或者请一些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经验,传授实用知识。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在精讲2—3门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一人多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课程之间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针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情况,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现象,可以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如考试+实验报告;考试+设计性实验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3门课程正以试点班的形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网络课程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在线学习,占考核20%;课堂探究和讲授,占20%;仿真实践环节,占30%;考试占30%。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明显上升,知识掌握的扎实性提高。在今后的课程群建设中,也将实行课程网络化、精品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就业导向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造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供需差距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学知?结构的更新不够。如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早已经实施,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教材还停留在《incortems 2000》的讲解。 2、实践教学方面。一方面,课内实践教学不够充分。比如,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在学生开拓、分析市场方面的实际能力培养应借助项目的完成有待更加到位,就商务单证而言,教师应落实学生的每一项技能而不只提供一些单据和案例样本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校外实训的落实不够到位。由于该专业用人单位分布小而散的居多,很难接受大量学生同时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 3、英语学习方面。外贸工作的涉外性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而目前传统应试英语教育强调“听、读、写”三方面,“说”即日常交流的口语则没有作为重点,导致“哑巴英语”,也成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短板。 4、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指导不到位。目前学生盲目报考国际贸易专业资格证,没有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深度融合不够。 5、职业道德的塑造不够充分。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现状考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岗位群 同时,还可以胜任外贸会计、外贸文员、外贸翻译等外贸相关岗位工作。 2、提高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力的建议 (1)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打破课程设置上沿袭“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高校应参照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善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课时比例,合理增加实务类课程、专业课课内实训及校内外实训环节的学时,开展的课程建设,遴选一些与岗位对接明显实践性强的课程开发“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际单证实务等;同时,加大经费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以课程内容能够在企业进行能力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得到思维拓展的训练并掌握职业技能。 改革以往的考评方法,形成适合课程特性的多样化的考评方法。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考试内容则突出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突出过程考核,加大平时以完成项目实训、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同时在考核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评价,针对学生所取得的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相关科目的免修或抵算学分,以此激励学生对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当今外贸行业,竞争激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日渐提高。企业反映有些高职毕业生职业态度非常浮躁,眼高手低,频频跳槽;且出现“拐单”现象。因此,建议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3)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工作的涉外性强,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鉴于企业反映毕业生英语听说(特别是口语)能力低下的现实,可采取如下手段:一、特别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二、对于有些课程实行中英结合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加强学生英语方面的“考证”指导。三、对于有些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英语渗透。 (4)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可组织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在外贸企业至少实习80学时,这样可以增加对国际贸易的感性认?。同时,每位学生在大三时要在校内外贸实验室独立完成80学时的岗前实训,该实训归纳了目前整个外贸行业的实际流程,学生能在情景仿真中进行业务训练,规范地掌握操作要点。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包括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委派人员培训学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等等,鉴于企业难以同时接收大量学生下企业实训的情况,学校可分批次地进行安排,寒假和暑假期间也可以安排。同时,学校老师也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课题项目研究等,形成学校和企业互惠共赢的局面,有利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5)“课证融合”的改进 第一,“课证融合”。在职业技能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岗位的工作任务,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大纲,制定相关支持课程对应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与支持课程对应一览表 第二,加强考证指导。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进行选择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故应当加强对学生考证的指导工作。可以在新生刚入学时,专业介绍后,安排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宣讲,让学生发现感兴趣的证书项目,了解该证书项目所必要的知?和技能,在日后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报名考试。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时,可能会出现脱离应用背景和技术前沿的问题。对此,应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安排部分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学习,加强授课教师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逐步完善高素质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 (7)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大赛是学校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它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了解企业行业的技术需求与就业需求,了解用人市场的变化,改善学无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情况,学校利用好这一平台也可展示学校综合竞争优势。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期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的局面,及时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实现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更好地对接,达到推进职业教育更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CBE模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 问题的提出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核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导理念和方向。 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cbe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流程组织和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得到每次评价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cbe 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如图1所示 。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与cbe模式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在此过程中,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可以在国贸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cbe模式,切实提高学生从事国贸工作的实践能力。 2.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双师型”教师 国贸实践教学需要的是既有外贸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各高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这些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少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经历。此外,由于实践教学在课前准备、课堂问题的现场解答以及课后的考核评分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专业教师普遍不愿意上专业实践课,实践教学课大多只能流于形式。 2.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贸实践教学中,由于没有摆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课程的设置依然延续普通课程设置的模式,过多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实践教学所占的学时过少。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和评价体系而无法实施,随意变更实践教学的学时、内容和实训要求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只重视理论的传授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3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训和社会实践两大类。实验室实训主要是利用国际贸易实验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这种模式由于其智能性太强,流程中几乎不用学生自己动脑,只要按照提示点击即可,整个流程下来,学生知道的就是流程的顺序,同时模拟平台也只反映一类业务或者公司共性的情况,缺乏针对个性化的指导,教学效果不佳。在社会实践环节,学校虽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有些学校虽然也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一些学校所处地区的外贸企业较少,校企合作难度大以及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等,致使这些学校缺乏真正能让学生进行有效实习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 3. cbe模式下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运用cbe理论,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成国贸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获得该专业上岗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在明确国贸专业性质、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关注行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践课时所占比重,使学生有条件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摆在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3.2加快建设理论知识与实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关键。因此,高校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各高校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的经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各高校应积极与外贸公司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同时,学校应该出台相关配套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提高教师实务能力,拓宽知识层面。同时还应鼓励专业课教师考取国际经贸类相关资格证书,达到国贸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后,还应定期聘请有经验的外贸公司业务人员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做培训。 3.3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在借助模拟软件了解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还应大力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力争实现教学和实践无缝化对接。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如校友、招聘单位等),加强与外贸企业的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通过有效的合作最终实现校企双赢。为此,学校应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入手,除了在学生实习时尽量不影响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外,还应尽力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需要,如输送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国际形势教学和科研支持,甚至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难题等。同时,学校也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大力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施用海在《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06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指出:目前全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510所。根据笔者对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考察结果发现,其中有80%以上的独立学院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据此估计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独立学院为267所。综合以上数据,全国目前开设本专业的中等以上的学校共计1647所。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的结果显示,1990年我国的新生婴儿是2354万,2000年新生婴儿是1379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发现,2010年的新生婴儿是600万。目前,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高考生源的快速下降,从2008年的1050万,一直下降到2011年的933万人。预计新出生婴儿的快速下降,将会使得高校生源的下降态势延续下去。面对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下降的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必将迎来重大变化,而众多的学校开设此专业,更使得重新 “洗牌”成为必然。相对于公立学校,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较为逊色,一些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将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甚至停办的风险。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何培养专业特色,将成为独立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体现在外语加结合专业的培养思路、服务地方的理念、实践课程的强化与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外语加专业的培养思路 通过电话访谈、走访调查和网络资源搜集,结果发现,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全部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院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都可归为培养外向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外贸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外向型主要体现在本专业外语的教学,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程的强化上,复合型主要体现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上,而这三者最终落实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 外语加专业的培养思路,不仅仅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与考核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专业目前实行四种策略:第一,设定双语课程。具体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五门双语课程,今后将继续增设《国际贸易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结算》等双语课程,通过双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第二,加大英文类课程的教学。除由外语学院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外,本专业已开设《外贸会话与洽谈》《商务英语口语》《金融英语视听》等英文教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如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上,同学根据情境,进行进出口贸易磋商的模拟。第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考核中,教师改变以往的试卷考核与口试考核方式,采取模拟面试,由同学作为面试官与面试者,教师来监测、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踏入社会的面试应试能力。 二、服务地方的理念 社会在发展,高等教育在进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独立学院应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紧跟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拓宽专业服务方向。 广东省一直是全国的外贸大省。2011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9134.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5.1%。其中:出口5319.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8%;进口3815.4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1.9%。此外,一般贸易进出口3208.8亿美元,增长19.5%;加工贸易进出口5077.5亿美元,增长13.8%。2011年全年广东外贸顺差1504亿美元。珠三角一向有“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基地”的美誉。而且中国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希望珠三角从“全球制造业基地”提升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纲要》同时也阐述珠三角都市圈的未来产业目标: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905.99亿美元,居全国第二。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制造与吸引外资的区域,并且随着与港澳台与东盟的经贸交往的深入,对既懂经济、贸易,又懂产品知识与企业管理的人才必将大量需求。这种趋势下,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强化学生知识的复合性,因此,根据广东省未来发展的需求,本专业积极与其他学院合作,开设工业外贸方向(包括汽车、机械、化工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方向(商业银行)等,通过选修课增设方向,强化学生的“宽口径”的知识能力。 三、实践课程的强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属于应用经济类专业,经过多年来的办学实践,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独立学院的共识。而应用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应用实践化;专门的实践课程;校外实习。 课程应用实践化主要体现在课内实验的教学上。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在这个课程中笔者与同事设定了以下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一,将同学分成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讲解一个国际结算方面的案例,在讲解之前学生要先将小组的ppt发到教师信箱,以利于教师监控与指导;第二,每个小组根据国际金融形势,写一份报告,加深对宏观金融环境的理解;第三,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知识的训练,如在讲解汇票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出票、背书、承兑、贴现的填写;第四,汇付与托收、信用证这三个基本的结算方式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后,进行相关国际结算流程的模拟,如信用证的开证、审证、通知、核对等;第五,由同学翻译英文的信用证,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针对专门的实践课程,本专业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是一门32学时的课程,在课堂上,学生将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工厂等5个角色,利用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等课程,模拟真实的企业进出口流程,每次在该课程结束前会进行外贸操作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同学们积极参考,效果良好。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认识到,一个没有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经验的学生很难承担社会经济责任,也很难成长为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专业人才。而现在由于企业商业的保密性,学生在企业实习往往接触不到真实的贸易业务,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本专业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创办由商学院教师出资、校方参股资助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小型的跨国公司,可以从事出口、进口、对外投资、跨国经营等业务,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中得到“真刀真枪地干工作”的锻炼,从而大大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新,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网络开店、校内企业、校外企业等多种形式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方式。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超过5%,因此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必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除此之外,参加校内外竞赛,扩展竞赛范围也 是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本专业创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校内技能竞赛: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商业计划书、英文产品会以及商品模拟展览会。特别要求参展商品由各参赛队自行寻找合作厂商,由合作厂商提供的实际商品为展品。通过本次竞赛,同学们商务技能得到了真实的训练,国贸专业技能能力得到了提升,并涌现一批创新的思想,也体现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综合来看,在激烈的竞争中,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若想长久的发展,必须彻底的落实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目标,而从语言能力、实践性课程、地方需求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有专业特色又符合社会需求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探索新的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才培养方式为例,提出了高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烟台大学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国内企业踏出国门,国内外经济互相关联,对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前所未有,从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以求探索新的外向型人才培养思路。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贸易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外资公司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理论与实务并重,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定位则是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方式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而设立的,十多年来,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我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本专业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素质就是要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管理就是要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严格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质置就是要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以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在知识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在素质方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在能力方面,强调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 2.1 基于市场需要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 2.1.1 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 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的学时。如会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统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国际商务英语由4学时减至3学时;现代物流由4学时减至3学时。 2.1.2 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尽管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对于不少打算的考研学生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保留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课首次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层次设置。经济学系列课还另外设置了中级经济学,供准备考研的学生选修。 2.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外语教学: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大双语授课力度,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教育: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 (3)取消部分课程,如外贸会计(不合实际需要)、金融英语(建议教师在讲授《国际金融》时适当补充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增设新课程,如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 2.1.4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方向课,为此调整了部分课程性质。如世界经济概论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学生可从9门课中选修12学分,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修课程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并做出准备,特别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大一、大二闲、大三累”的状况。我们制定了以学生为本的弹性教学计划与方案。如在第六学期同步开设《现代物流》汉语和双语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在双语授课和汉语授课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弹性机制的设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也大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 2.1.5 教学大纲的制定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继续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增加双语精品课的数量,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继续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再出现。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英语演讲比赛提供专门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教师们还积极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及课外活动作品竞赛活动,提升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环节,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建立了稳定的包括海关、港务局、国际贸易公司、外经贸局等在内的实习基地。 2.3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年成功接待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于2007年起每年都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与韩国仁荷大学的系列交流活动为我们实现跨国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台湾东华大学订立交换生计划,使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以双语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其中“现代物流"2009年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双语课主要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双语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的全英文电子课件,统一用英语命题试卷,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英语答题和提交英语作业,做到所有书面文字表达100%使用英语(个别图表除外),课堂讲授和讨论要求使用英语的比例不低于50%。主讲教师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授课,而不停留在语言点的教学上。课程组还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教学内容、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文献及案例资料)、习题等全部上网,供学生下载阅读,促使学生养成用英文思考的习惯,强化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些条件都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我国对外经贸迅速发展,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与领会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体现时代要求与专业特色,全面规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基于烟台大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要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三,围绕“经济、贸易、商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第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要求,重点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材等基本环节加强专业建设。 最后,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优化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探析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因此,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但我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加以全面审视和改革。 一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对于科研能力上不具备优势的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也就是说,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3.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学校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缺少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以致实践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校到政府缺少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热情,以致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动力。大多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指导思想沿袭了公办高校的做法,由于人才的限制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2.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的重点依然集中在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理论方面,实务方面也往往体现为两门课程,即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而对于在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实务、报关实务、商务函电等课程一般都为选修课,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研究型和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国贸专业应根据“三本”的实际,坚持“培养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和改革,以体现与“一本”、“二本”学校培养研究型的和高级管理、经理人才目标的区别。 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各高校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实践,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应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要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 4.师资力量不足 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扩招以后,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实验教师,实验课大多是由理论教师指导,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而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潜在教师主要分布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普遍不具有各学校要求的高学历,即便愿意也无法调入相关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民办高校教师或是从外校返聘,或是新引进的毕业生,教师年龄出现断层,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5.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在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己,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做到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中普遍存在而且表现得尤为突出,需要加以重视。 三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在认识上各个高校基本统一,都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都在充分利用条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浙江大学主要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来完成实践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利用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关系到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宁波大学采用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进行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班,包括物流班、期货班和银行班,把技能类培训纳入学科系统,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赛带练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对于问题较多的民办高校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成绩比较显著。北美地区的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还有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校为数不多。 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借鉴cbe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利用民办高校办学灵活的特点适当加大对校外实践的力度,以此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可以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间断的巩固。 1.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验室操作同步进行 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增长,因此首先应保证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业的最新进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做到课程设置准确。其次准确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了大学4年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实践,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验室操作是校内实践,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较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在该模拟场景中完成相关的国际贸易业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但前提是应保证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因此,我们在校内可以进行课堂实践环节练习和实验模拟,例如:通过案例、习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的初步技能;信用证、商业发票、装箱单、保单等国际贸易业务单据在实验室模拟软件中均应结合真实案例编制,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阶段、外汇交易等这样的实验课程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实验室操作可以克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约束、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所以大多数学校将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在当前情况下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较好选择。在这里,教学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需要学校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 2.课程教学与培训考证相结合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科学正确,实践能力强的标准如何确定,需要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反馈,要经过社会的检验。有资料显示,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1~6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要求获取的证书中,选取几个证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标准,如“报关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和“报检员”,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1个(含1个)以上的专业证书。这样,通过考证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降低工作时的入门门槛。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集中安排专业实习的保障。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实验室模拟操作后,可以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到相关单位的实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认识工作的性质,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实习单位可以是相关的进出口公司、报关行,也可以是每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这需要学校和学院下大力气来联系实习基地,建设过程虽然较难,但效果也是长久和有效的,值得去做。若效果好,这样就可以一下打造实习—就业两个平台。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所起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毕业论文通常放在第四学年,与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考核,使得学生不下功夫去找实践中的问题而流于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如形式上的把握,毕业论文只成为形式上的作业。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视,严把开题关、写作关、答辩关,真正使大学本科4年不缩水。 以上就是笔者对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而紧迫的工程,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摘 要] 打造专业特色是高校取得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对专业特色的理解,认为专业特色建设要在合理定位前提下配置教育资源,软硬件并重。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特色 误区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确立竞争优势,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 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 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教育部2004 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 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 第四,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理论与实践统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很重要但落实困难。我们是两手抓,一手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贸易公司签订协议,供学生全真的实践平台,另一手是搞好专业仿真实践平台建设,近年建成了专业仿真实验室、贸易谈判室、外贸仿真操作室,配备多套实习软件。切实解决了实践的难题,收效显著。 第五,以社团为平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围绕专业支持学生自发组织社团,作为学习交流,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社团由专业老师指导,学校给予大力支持,邀请名家讲座,给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空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摘要: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的探讨,提出适合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方式,即生本教育观。并结合西安欧亚学院学生实际提出了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分析了贯彻生本教育观的课堂教学方式1年多来所取得效果,旨在探寻一条不同以往教学方式的有特色的民办院校人才培养路子。 关键词:教学方式;生本教育;民办高校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 。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焦点,作为民办院校的一名一线教师,我和我们的课题组历时1年时间对西安欧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意义 首先,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互不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学习有自身的特点。(1)广博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普遍觉得知识浩瀚如海,他们渴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2)专精性。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围绕着如何使大学生尽快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而进行。(3)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4)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结论之外新观点的寻求和钻研。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 最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贸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外贸公司、跨国公司及各类企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业务管理、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今后的工作环境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大学生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我们提出了生本教育观。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好具体环节,把教转化为学,以学定教,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此法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预学、尝试练习等途径,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内、外部联系产生直觉地、感性地、综合地认识或疑惑,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达到对知识感悟深刻、易于内化、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如“国际商务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在课前先给学生设置一些商务情景,学生在课下准备。在课堂上采取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讨论,通过学生讲解、角色表演、作业互改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提高英语会话水平[ 1 ] 。为了避免学生准备不充分、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还可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例如,在《公司及产品介绍》一章中,教师先讲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礼仪等理论,然后,通过幻灯片给出一条英语新闻———2008年欧盟对中国贸易出口配额增加,并补充过去欧盟对中国贸易出口政策。学生通读后,给出讨论话题,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国与欧盟外贸公司之间的贸易有好的前景吗?) ,用20min时间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老师讲授,结合课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至少一个理由。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各组中进行引导及答疑。最后每组找1~2位同学将各组观点陈述,教师对其发音、观点等给予纠正和点评。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给学生做出示范。这样,在课堂上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多,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其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师生合作—引导学生小结。又如“外贸单证”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外贸单证系统,给学生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制作单证的理论知识在模拟机上检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单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当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真正掌握了外贸制单的技能,为成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 。 教研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加强实践性教学,比如:在教授“报关实务”、“国际货运”课程时,授课教师与西安海关联系,安排学生去西安海关观摩,并邀请西安海关报关科科长就报关程序和海关法规等知识进行专题辅导。活动过后让学生对此次活动进行小结,并就学生认为的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部分进行讨论,以增学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各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个人解决;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教师起着启发、引导、帮助的作用,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思维互启,创新灵感增强。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自学得到的知识是无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组织课外学生学习互助组, 如“一帮一”等。 三、结果分析 开展“生本教育下教学方式研究”1年余,体会如下: (一)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实践表明:实施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普遍要求老师继续举行生本教学,要求教师多布置任务。 (二)学生从苦学转变到乐学 传统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睡觉也多。由于生本教育体现了为学生为本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所以,他们学习的热情高、主动性强,创新意识强,维特别活跃,学习效率高。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他们欢迎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分组讨论在课堂上的使用。 (三)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以教为主,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视学生为容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记忆,忽视创新。生本教育不是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运用源流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去探究、去品味、去熏陶、去感悟,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生本教育尊重了学生、尊重了学习天性,创设了自由空间,学生创新灵感较强、生命自身提升。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回归了生命本体,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证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普遍达到我要学的境界。生本教育树立了“谁的事,谁来做”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知识层次深、感悟大,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了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浅谈保险业个人营销模式创新:中国保险业个人营销模式创新 摘要:个人营销模式是中国保险业主要业务模式,其在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角色定位不准、培训成本高等种种问题。应建立――收展混合制的个人营销模式,发展保险公司控股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强化行业监管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保险营销;个人营销模式;创新 保险营销渠道的发展和创新是推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在中国主要的三大保险营销渠道(个人、团体直销和中介)中,个人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保费收入的主渠道(见表1),无论是保费规模、从业人员数量(见表2),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是其他营销渠道无法取代的。个人渠道的个人营销模式,自1992年被美国友邦引入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个人人数量增长迅速,目前已突破200万人(见表2),同时实现保费收入的较快增长,2007年为3193.9亿元,同比增长20.48%,占总保费收入的45.4%。然而,随着个人营销模式的蓬勃发展,其本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一、目前中国保险个人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1.角色定位不准。根据中国保险法律法规,保险公司和个人人是委托关系。在中国现行模式中,个人人境地尴尬:首先,个人人接受保险公司管理,如考核、出勤等却又不是公司员工,无法享有公司提供的各种福利保障;其次,人作为一种独立保险中介人,需要进行工商登记和拥有自己的经营场所,并设置账簿,在中国,这些都不具备。而且个人人承担了双重税负(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个人人成为一种谁都无法定位的“边缘人”。 2.人员流失率过高,保险公司培训成本高昂。据统计,从1994到2004年,全国有2000万余人在平安公司接受过培训,超过了整个北京市人口。个人人队伍数量的大起大落势必会影响到保险行业的稳定。随着市场对个人人素质要求提高,保险公司投入的新人培训成本迅速增加,过高的流动性使巨额的新人培训成本付诸东流。 3.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管理。目前中国对个人人要求的最低学历为初中,且个人人从业资格考试层次低。过低的门槛造成了个人人队伍的泛滥,保险公司常常通过泛滥的营销队伍,以人海战术的方式实现规模保费的快速增长,但对营销队伍的管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加强。 4.佣金制度不合理,客户和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现行佣金制度规定:对于长期型险种,保险公司将各年度保费的营销员佣金集中在保单生效后最初几年内(通常为3年~5年)全部付清,以后各年不再支付佣金。这种佣金制度,虽然短期激励效果显著,但长期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一是保单后期无佣金,续期收费无法保证;二是个人人离开公司后,形成了孤儿保单;三是个人人不择手段地促成新单,导致不当销售或劣质保单。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 5.收入不稳定,压力大,缺乏归属感。个人人不是保险公司的员工,没有底薪,不享受公司提供的各项福利。由于个人人佣金直接按照保费收入计算,十分不稳定,因此,最不保险的保险个人人,面对生活的需要、考核的压力、利益的诱惑、归属感的缺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观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对于上述问题,实业界已经迈出了个人营销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开始了创新个人营销模式的尝试与探索。理论界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和创新目前的个人营销模式。 二、中国保险营销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收展混合制的个人营销模式 -收展混合制,是介于制和收展制之间的一种个人营销模式。具体做法是:通过考核将合格的个人人转入收展制,作为收展员进行管理,而另一部分个人人或继续现有的模式或组建成为专业性的保险公司,仍然保持制。收展制,就是由保险公司指派收展员在固定区域内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将客户与公司之间的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长期对区域内客户及潜在客户提供收费、保全、理赔、咨询等相关服务,并进行市场培育和业务拓展的一种保险营销渠道。收展制采用的是区域化管理方式,根据客户数量进行区域的划分和客户资源的分配,采用以服务带动销售的营销策略,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批拥有固定薪酬、学历及素质水平较高的个人营销队伍。 收展制与制有很大区别。个人人法律地位不同,前者是劳动关系,后者是关系;经营理念不同,前者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式经营,后者是攻城掠地的粗放式经营;营销战略不同,前者是以服务为中心,后者是以销售为中心;薪金制度设计不同,前者注重老客户和二次开发,后者注重新保单和增员;团队协作上,前者注重队伍稳定,后者注重队伍扩张。收展制的上述特点,不仅能够使现行制下出现的种种弊端得以顺利解决,而且能够巩固现有的客户资源,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深度挖掘。这种集约式经营模式,有利于保险公司对市场的永续经营。 虽然中国保险市场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市场仍然不成熟,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整体上仍然有较大差距。这就说明中国目前的保险市场发育程度有限,完全的收展制并不合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不一(见表3)。发达地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高一些,在同一地区中心城市比二线城市高、二线城市比农村高。由于这些特点,可以说-收展混合制是最佳的模式选择。在中国营销模式搭建过程中,可以做如下战略选择:在比较发达的地区或城市偏重于收展制,在不发达的地区则侧重于制。这种个人营销模式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保险市场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过渡。 -收展混合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个人制的弊端,有利于形成条理相对清楚、责任相对明确的个人人管理机制。在这种相对有序管理的条件下,有利于增强个人人的归属感,强化长期服务的理念。一些误导或恶意欺骗客户的行为将能得到一定的控制。-收展混合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服务质量、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提升保费收入。随着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终实现完全的收展制。 (二)发展保险公司控股的专业性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取胜,必须构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把其他不重要的业务进行“外包”。中国寿险营销队伍最终走向公司制将是必然趋势,保险公司投资设立或控股销售服务公司应该是一个合适的方向,发达国家的寿险公司普遍这样做。发展专业性的保险公司,可以使保险公司摆脱比较繁琐且不重要的业务流程,集中精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利于保险公司服务创新及经营管理水平的专业化。 在美国,保险公司都要给予人一定的办公费及其他费用补贴,用于支付部分或全部新人的招收及培训费用。因此,由保险公司控股的专业性保险公司,由于以资本为纽带形成血缘关系,有利于保险公司对专业性保险公司在费用、专业性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满足个人人需要,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使实现自我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优秀的人,由于其基本需要和安全需要一般都能够得到满足,此时应通过向人传递公司文化,满足其爱的需要,增强归属感。保险公司还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职业晋升和发展机制,为优秀人提供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改革佣金制度 适当减少首期新保佣金比例,增加续期佣金比例或增加续期佣金支付年限,减少人的短期行为。可在佣金制度中增加增员持续率的考核,解决流动性过大问题。当然,还应在佣金制度里增加如新单回访反馈情况、投诉率、退保率、理赔情况等考核指标,以加强品质管理,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利益,杜绝人违规展业行为。 (五)加强职业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不仅要加强对人营销技能知识的培训,还应加大金融类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还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个人人树立诚实守信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六)加强行业监管 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加大行业协会作用。建议人最低学历提高至高中,提升基本素质;还可以考虑由保险行业协会制定和出台保险行业从业标准和服务公约,以严格的行业行为准则维护行业信誉。 浅谈保险业个人营销模式创新:关于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保险行业属于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保险中介机构总是面临着激烈的人才竞争。为了建立起一支稳定精干的保险营销员队伍,保险中介机构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降低保险营销员的税负,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实际收入。因此,保险中介机构要认真做好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有效控制筹划风险,减少保险营销员的税负,切实维护员工队伍的稳定,推动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保险中介机构 保险营销员 个人所得税 税收筹划 对于保险中介机构来说,保险营销员在拓展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相关保险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险中介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当前保险中介机构于保险营销员之间签订的是合同,保险营销员没有底薪,不能享受保险公司或中介机构的任何福利及待遇等,主要是按照一定比例从保费中获取佣金。因此,保险营销员面临着较大的收入压力,尤其是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的税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保险营销员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保险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着保险营销员增员难、营销员队伍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根据本人在湖南湖南惠民铁路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的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本文主要对当前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扣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若干解决措施,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业界同仁的讨论和思考。限于本人学力有限,文章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当前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扣缴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显著提高,保险事业也迎来了巨大的蓬勃发展的机遇。但是,由于目前保险营销员的个人所得税按照一定的标准由保险中介机构按月代扣代缴,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把保险营销人员的个人所得等同于劳务所得,使保险营销员承受了巨大的个人所得税税负,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税率设置不够合理。一般来说,税率是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会对税制运行状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居民的各种收入货币化、账面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设置又只能依据人们账面化的货币收入,有失公平,进而导致他们力图使自己的收入隐性化,例如将本月可以签的保单推到下月签等。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承担着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在税率设置方面应当符合低税率、宽税基这一基本思路。低税率可以降低纳税人的税负,引导他们自觉纳税,而过高的不合理的税率,会刺激一些纳税人选择偷逃税。 另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营销员的工作费用支出等经济状况。在保险营销工作中,营销员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任务繁重,而且会支出较多的工作费用,包括交通费、电话费以及探视客户的费用等,这些支出很多时候都是由营销员自己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就会明显增加保险营销员的负担。同时,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与个人收入相比,家庭成员的总收入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纳税能力。而对于有些营销员来说,由于家庭成员多,赡养老人的负担重,所以,在扣缴他们的个人所得税时候,就应当充分考虑保险营销员的家庭负担以及工作费用支出等情况,以确保纳税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总之,个人所得税扣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保险营销员的切身利益,会对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营销员队伍建设以及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会对保险营销员的展业带来不利后果,增加了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不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主要对策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具有合法性、目的性与专业性等特征。如何在既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又不增加企业预算的情况下,切实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实际收入,已经成为保险中介机构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保险中介机构来说,只有认真做好营销员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才能吸引并留住保险营销人才。 (一)准确区分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 当前,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营销员主要分为雇员与非雇员两类。根据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雇员的个人所得税主要适用“工资薪金”项目,而非雇员则适用“劳务报酬”项目。从收入项目来看,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除佣金收入之外,还有其它工资福利收入。而非雇员的劳务报酬只有佣金收入。从可扣除项目的角度来看,雇员的工资薪金收入中可扣除的法定费用为3500元,而劳务报酬可扣除的费用标准为800元或20%的比例费用。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收入不征营业税,而劳务报酬所得应征收营业税。而适用税率的差异,正是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重要途径。所以,工资薪金所得的适用税率与劳务报酬适用税率相比较,在较低的收入时,采用工资薪金就可以显著减少保险营销员的税负,在高收入时采取劳务报酬则更合算。 (二)合理安排手续费 在保险行业,支付给保险营销员的手续费属于劳务报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营销员(非雇员)取得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号)的相关规定,保险企业营销员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保险中介机构是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应按月代扣税款并将所扣税款缴入国库。由于劳务报酬属于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手续费支付间隔超过一个月,则按每次收入额扣除法定费用后纳入应纳税所得额。如果间隔期没有超过一个月,则合并为一次,扣除法定费用后纳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保险中介机构应当合理安排保险营销员的纳税时间,并使其每月支付的手续费,可以抵扣法定的定额费用,努力减少保险营销员每月应缴税额,切实降低税率,有效增加保险营销员的实际收入。 (三)最大限度地提高营销员福利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计提的社保基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应当免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因此,保险中介机构就可以考虑为广大保险营销员计缴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并将这些项目在税前列支,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就可以有效减少保险营销员的个人所得税应缴税额,提高营销员的实际收入。同时,保险中介机构也可以增加营销员“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有效规避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风险,最大限度地增加保险营销员的福利,充分发挥对营销员的激励作用。 (四)切实防范筹划风险 保险中介机构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加强自身保护,维护企业形象,努力防范并化解税收筹划风险。首先,要严格遵守税法等法规。保险中介机构对于保险营销员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持会计帐薄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要及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方案进行调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法律及法规也在逐步修订并不断完善。因此,由于各种因素以及法律法规出现变化,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方案就必须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为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营销员带来实际利益,减少个人所得税税负。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由于保险行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以及竞争性强等特征,保险中介机构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保险营销员之间的竞争。为留住营销人才,保险中介机构必须要为员工谋取更大福利。其中,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就可以明显减少保险营销人员的税负,有效维护保险营销员队伍的稳定,有力地推动保险中介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浅谈保险业个人营销模式创新:浅谈财产保险个人营销的发展现状及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已经形成,保险需求趋于多元化。与寿险相比,财产保险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但是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开展建设个人营销业务来加速产险业务的发展,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财产保险的发展趋势的。目前我国的财产保险个人营销业务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并展望产险个代营销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财产保险 个人营销 现状 策略 前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保险业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团体业务为主,特别是在原来人保独家发展的时期,基本是有什么险种、客户就买什么保单,行政干预、强制性经常发生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已经形成,保险需求趋于多元化,集团性业务减少,分散性业务急剧增加。而随着保险竞争的加剧,保险业正从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发展,如何把保单销售出去成为公司能否盈利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下,实行直销与个人营销的同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从国际上来看,国际保险市场上营销业务以及其他形式的中介业务已占业务总量的80%,营销业务可以降低保险的经营成本,提高保险公司的运营水平,提高保险业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实现保险业务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其实,与传统的保险业务方式相比,个人营销让业务人员与保户面对面进行交流,方便保户对险种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加强了保险公司与保户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保险公司的信誉度和客户满意度,也就有利于保险业务的发展和壮大。 与此同时,财产保险的个人营销制度将业务量与业务人员的收益直接挂钩,给业务人员提供了激励措施,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业绩成为衡量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完善了保险公司的内部用人制度,有利于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财产保险个人营销的发展现状 保险营销体制在引入中国保险业之后,在寿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寿险的市场份额一直大于产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个代营销在寿险中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产险个人营销业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 1、观念滞后,认识不足 近几年,产险公司在个代营销的认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还有一定的距离。保险界对产险的个代营销主要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对个代营销持极端的否定态度,认为个代营销不适应产险业务的发展,反对个代营销的开展;另一种持极端肯定的态度,盲目崇拜营销,盲目模仿寿险业务来发展产险业务,忽略了产险业务的特殊性,这两种观念都不利于产险个代营销业务的发展。目前,产险营销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非常小,保费所占份额也不高。 2、产品数量少,范围小 目前产险公司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而且各公司的业务都比较相似,适合个代营销业务模式的险种就更少了,缺乏适应社会发展和保险业发展的新的险种的创新。相比而言,寿险公司开发了大量的寿险新品种,拓展了业务范围,而产险则由于保险标的的多样性、保险期限的短期性而导致产险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为财产保险不允许重复,所以会发生产险的直销人员与营销人员冲突的情况,不利于公司内部和谐发展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而车贷险、房贷险的风险系数又较高,主要由银行兼业,不是保险公司的鼓励项目。所以真正适合开展个代营销制度的保险种类很少。 3、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没有设立专门的产险营销部门,缺乏相关的管理办法。而且鉴于直销人员与营销人员在业务上的冲突,会对营销人员的业务范围包括营销险种、营销区域、营销行业作出许多的限制,不利于营销业务的开展,而且不允许营销人员插手集团客户,来防止营销人员的流动造成客户的流失。这都极大的制约了产险个人营销的发展,导致营销人员收入比较低,阻碍了公司业务链的扩展。 4.、营销员素质有待提高 产险个代营销要求营销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业务能力,而我国保险从业人员整体上学历不高,综合素质不高,虽接受了相关的业务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流动性过高。当前,从事产险营销的人员大多是毕业学生和下岗职工,既未受过系统的保险知识教育,又未通过保险人资格考试,所以专业知识缺乏,业务素质相对偏低。一些业务人员信誉度不佳,影响了整体的形象,也不利于保险业务的发展。 5、激励机制不合理 目前的产险个代营销人员的待遇比较低,论业绩高低领取报酬, 因此没有底薪, 也没有 正常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 全部收入来自其推销保险的佣金。产险公司支付手续费的来源和依据与寿险公司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费标准和给付方式。寿险是将期缴业务的后期缴费提前提取手续费, 在前期预支给寿险人。产险由于多为一年期业务, 所以费支付无法实行预提, 这就影响营销人员的收入水平。 二、产险个代营销的发展策略 针对产险个代营销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其发展,适应经济发展和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要创新财产保险个人营销观念、创新产品种类、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营销员的素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这些途径来促进产险个代营销业务的拓展。 1、创新财产保险个人营销观念 首先要正确认识产险个代营销,发展产险个代营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保险业务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行业内部规律的。针对目前产险个代营销发展滞后的现状, 产险公司必须尽快转变观念, 认真分析研究发展个人营销业务的潜力, 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在营销策略上,要明确个代营销业务范围, 要把发展分散性业务作为人代营销的主要业务范围,产险个代营销人员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开办新的业务,提高市场占有额,促进产险公司的发展和壮大。 2、创新产品种类 目前的产险本来种类就不多,适合以个代营销方式发展的险种就更加少了,所以要开发专属于个代营销发展的新的产品种类,减少直销人员与营销人员的业务冲突,维护公司内部稳定,扩大市场占有。同时,个代营销的专属产品要获得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护,还有行业上的限制,明确发展的规则,维护个代人员的同时也要保护参险人的权利,这样才能保证产险业务的长期发展。 3、完善管理机制 要完善个代营销的管理机制,促进个代营销队伍的发展壮大,同时也要进行有序的管理。个代营销业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营销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等等。在人才招聘上,要注意引进高水平人才,注重“质“的提高,充分考虑人才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等,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培训,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升迁制度,保证营销人员的职业规划能够顺利实现。 4、提高营销员素质 在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公司内部已有营销员的素质进行培训和提高,不能简单的模仿寿险的发展经验。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督促营销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既包括业务能力,也包括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的训练和学习,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以免影响整体团队素质。 5、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体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时间,对营销人员的业绩、客户维护水平、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价和考核,打通营销员职业生涯晋升通道, 依据业绩、服务年限、综合素质等要素动态调整营销人员职级体系, 并对各层级对应的收入水平、培训支持和福利保障予以公开, 为营销人员搭建制度化、透明化的职业发展平台。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稳定人心,减少人员流动,保证产险公司的稳定和发展。 三、产险个人营销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产险个人营销业务的发展范围还比较有限,而且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一发展模式是有可行性的,必将促进产险的发展。首先,财产保险个人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就目前的产险发展来看,家庭保险业务的承保面仍然比较低,户均保障水平也不高,同时城乡居民拥有的闲散车辆也比较多,都是产险个人营销可以发展的方向。第二,营销队伍有了一定的发展,产险公司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经常会面临人员多、但是可用人才少的现状,这就促进了个代营销人员队伍的发展壮大,所以要在营销人员总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和营销策略建设,促进产险业务的发展。第三,财产保险的个代营销人员受益有一定的保障,产险营销业务手续费标准实际上高于寿险,如果从长期发展来看,产险的效益也可以激励营销人员,只是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公司要建立合适的薪酬制度,留住高水平人才,一方面有利于产险公司的发展,也有利于营销人员个人业务的发展。 浅谈保险业个人营销模式创新:“新国十条”背景下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新国十条背景下,加强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建设迫在眉睫。当前,保险业在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工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缺乏法律依据、人才储备以及实务中存在某些问题,导致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主体不明确、体系不完整、指标不科学。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我国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营销员 个人信用 评级模式 监管 保险营销员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在促进保险迅猛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险市场失信行为不断涌现,给保险业长远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建设迫在眉睫。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跟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区别,简称“新国十条”),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用记录覆盖面,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引导保险机构采取差别化保险费率等手段,对守信者予以激励,对失信者进行约束。完善保险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制度、保险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 一、当前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发展现状 (一)保险公司个人信用评级模式 该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寿营销员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有五大类67项指标,主要包括:一是营销员的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二是营销员的个人基本信息,三是营销员的合规情况,四是营销员的业绩情况,五是其他情况。该体系采用五级评分制,将营销员信用等级与客户服务、业务处理及营销员管理等挂钩。以中国人寿营销员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为代表的保险公司寿险营销员诚信评级机制有其科学性,但在推动营销员诚信行为,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主要体现在:一是绩效指标权重过大,二是随着层级往下延伸评价体系执行力、影响力逐渐递减。 (二)保险监管机构个人信用评级模式 该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烟台保监分局保险营销员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录入”、“评价打分”和“记录查询”三大模块。“数据录入”模块主要是采集营销员基本资料、从业经历、投诉记录和业务品质等信息。“评价打分”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根据数据库中营销员的可评分记录,设置统一的评分标准,由系统自动进行打分和汇总,然后根据得分自动对营销员进行评级。对营销员的评级共分为7等,分别为“新入职”、“未达星级”、“一星级”直至“五星级”。评级内容包括13个月继续率、承保率、退保率、回访成功率、保单件数、服务年限、投诉情况等7项指标并设置了不同的权重。“记录查询”模块提供信用评价查询功能。 (三)行业自律组织个人信用评级模式 该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创立的寿险营销员分级管理体系。该体系采用审查评定制,设置三方面十大条件。其中,基本素质方面,设定从业年限、学历水平、后续教育要求;专业能力方面,设定新单首年佣金、新单件数、服务客户数量、续保率要求;诚信规范方面,设定无有效投诉、无回执超期、无违法违规要求。体系将寿险营销员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并在福利保障、产品销售、继续教育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 二、当前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既有建立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宏观环境欠佳的外部因素,也有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机制自身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1.法律基础明显滞后。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个人信用方面的法律规范。目前《保险法》未对保险信用评级做任何规定。即使其他金融行业(比如证券业)有一些信用评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但存在整体性差,针对性不强,缺少可操作性等问题,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合规经营、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管理政策法规仍是空白。法制建设的滞后造成:一是社会整体信用观念不强;二是失信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惩治,失信的成本远低于失信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保险失信行为的发生。 2.缺乏统一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和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一是评级时间不长。发达国家保险人信用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外部评级方法基础之上的。而在我国,大多数保险机构对营销员的内部信用品质评级体系建设起步只有两三年,覆盖全部评级作业的评级系统刚刚或者尚未成形。二是评级质量不高。保险业现有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对象为保险公司,没有将保险营销员个人纳入评级范围。同时,与国际评级业相比,目前,我国保险业评级机构良莠不齐,其评级质量突出表现为评级结果影响力小、缺乏公信力、随意性强、可比性差。三是评级标准不统一。保险业对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所采取的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很不统一,难以形成整个业内对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的完整判断。 3.尚未设计出科学的权威性评级指标体系。一方面,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完善的评级指标体系是保证评级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基础,但受各种因素限制,对评级方法和评级指标体系是否需要统一等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还存在不同意见。另一方面,我国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评级行业与国外同行百年历史相比还是一个新生儿,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我们需要借鉴国外评级机构的先进经验,积极深入地研究评级技术,创造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体系。 4.信用评级人才较为缺乏。保险信用评级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和道德素质。职业素质要求评级人员掌握管理、会计、财务、审计、金融等知识,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道德素质要求评级人员具备诚实守信的基本素质,具有公正、独立的立场和为客户保守秘密的品质。人才缺乏是影响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发展的首要瓶颈因素。 5.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一是信息种类少。保险营销员现有公开信息主要集中在资格证、执业信息等极少数种类上,缺乏教育背景、从业经历、社会荣誉等信息。二是内容简单,信息量偏少。三是披露的失信惩戒信息有限。部分省市虽然建立了营销员黑名单制度,但是因为保险公司不愿意上报负面信息等原因,导致真正纳入黑名单制度管理的营销员不多,制度效果尚未显现。 三、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总体框架 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制度,它可以增加交易的透明度,辅助政府的监管职能。做好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工作需要保险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保险公司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 1.保险监管机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倡导者。主要负责拟定、完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相关规章制度、指导行业自律组织对评级结果进行监督和反馈等。 2.行业自律组织――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执行者。作为建立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体系的主体,主要负责制定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标准、等级,组织开展具体评价工作,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不断完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工作。 3.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重要参与者。积极上传真实、准确、完整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加大对营销员信用管理,主动配合做好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工作。 建立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二是动态情况与静态数据相结合并保持稳定性;三是主观观念与客观数据相结合。 因此,结合保险营销员已有诚信评价工作实际,我们建议:我国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一标准设立,选择业务发展、服务质量、合规展业、社会评价等指标组成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体系总体框架,并在保监会相关营销员信息系统基础上加以优化后设立应用平台,各保险公司拥有相应账户权限,维护上传营销员个人保险信用信息,由各地保险中介协会或行业协会进行审核、管理,同时地方保监局负责监督执行。 四、完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对策建议 1.尽快完善保险业个人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法律上没有依据,信用评级发展道路必然面临重重险阻。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措施,为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提供法律依据,夯实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基础。 2.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设计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一是借鉴国际经验,选取营销员销售质量(如退保率、新单回访等)与服务质量(如回执核销、失效率等)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建立统一、规范、标准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和科学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二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改进评估方法,提高信用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3.完善保险业征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一是建设完备的保险营销员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库一般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信息、社会信息、信用信息、从业信息,并定期更新,动态管理。推动并指导行业自律组织对保险营销员的执业信息进行分析归类。适当扩大保险营销员优良记录的范围。二是完善营销员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4.加强保险业信用评级人才建设。一是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注重吸引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二是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急需的专业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夯实信用评级人才队伍。三是建立信用分析和评级管理人才资质认证、注册和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信用评级自律组织对信用评级执业人员进行专业等级认证管理,流动性注册管理,对评级项目的责任风险进行追究管理。 浅谈保险业个人营销模式创新:论财产保险个人营销的推进策略 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 保险营销,是保险企业在充分了解消费者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利用险种、费率,保险促销等组合手段去满足顾客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一种保险经营活动。保险营销体制自引进中国保险市场以来,在寿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按保费收入计算,寿险市场份额从1997年始就超过产险跃居市场主角,而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个人营销体制在寿险业中的运用。近年来,受寿险个人营销成功经验的启示,各产险公司在坚持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个人营销的力度,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总体上比较滞后。因此,实现财产保险业的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产险个人营销工作,走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险营销路子。 从近两年开展产险营销业务的实践看,适合产险个人的营销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观在:一是可供营销展业的险种单一。消费者所处的地域不同,所面临的风险也就不同,保险需求的差异性要求保险产品日新月异,但由于新险种,新产品开发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险营销工作的推进。二是由于某些险种要求业务员素质高,操作上专业技术强,有些险种保费太少,业务员展业成本大,营销员缺乏推销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营销的抑制因素。三是个人营销业务起步晚,各保险公司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即寿险业务中所说的“基本法”,难以对营销工作进行有效地指导,同一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四是缺乏专职专业化的培训制度和培训力量,培训力量的不足,使营销人员从业生涯缺乏规、划,共同价值观难以建立,增员成活率低,成长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营销队伍的定着率和战斗力,制约了业务的快速发展.五是由于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手续费标准差别较大,同业之间互相“挖角”现象普遍,导致人队伍难以稳定,人员“卖单”和“跳槽”情况严重。六是推行产险个人营销,可能诱发各保险企业竞相压低保险费率,抬高手续费,加大经营成本,导致经营效益的下降。七是由于营销人员的收入与推销的保单直接挂钩,在利益驱动下,以追求业务数量为目标,存在着宽进宽出现象,造成业务质量不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产险个人营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积极功能,处理不善,极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卓有成效的营销策略。 1.制定正确的策略手段正确的营销策略,可以提高营销效率,拓展保险服务领域。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一是要创建企业营销文化。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在营销策略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企业内独特的并得到员工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准则、信念、期望、追求、态度、行为规范、历史传统乃至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企业营销文化是营销企业“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如果营销企业没有一种求生存、求发晨、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个企业就一定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向心力,凝聚力。创建并加强企业营销文化,就是解决营销队伍价值观念,造就和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诚心,爱心和热心的营销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有信心抢占市场,才能有能力参与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它是立企之基,兴企之本,强企之路。在保险企业营销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产品开发和销售,增强社会对营销业务的信赖感、安全感。二是要突出险种策略。根据各目标市场保险需求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搞好险种的分层开发,注意用不同的保险商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在产险营销过程中,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旧险种进行大胆修改,在不违背大原则和公司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注意灵活变通营销险种,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2.组建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营销业务发展的好坏,与营销人员素质的高低,营销队伍发展的快慢密切相关。在营销队伍建设上应量质并举,注重质量。在构建稳定的营销队伍方面,可借鉴国内有些保险公司“宽进严考核”的用人用工办法,防止队伍良莠不齐,充实营销队伍健康“血液”,增强营销队伍活力,走精兵之路,避免人海战术。对新设立的分支机构,产险个人营销应一步到位,走整体营销之路,对原有机构,应当加快销售体制改革。在现有情况下,可逐步将保险职员中的展业人员分离出来,向保险人过渡,使其成为保险营销队伍的“中坚”。培训是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产险营销起步晚,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的情况下,各保险公司必须制定详实的人才培训计划,时新人司人员,着重进行基础知识及业务技巧的培训;对在岗人员,着重进行相关知识及工作心态的激励培训;对优秀业务人员,着重进行专家成长计划培训,将其培养成保险领域某一方面的“权威”,在展业队伍中形成梯级结构。 3.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保险展业是受挫率极高,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激励机制总体上讲是向人员提供“动力油”和“润滑油”。激励机制应包括:业绩考核系统,报酬管理系统,工作环境系统。在业绩考核方面,制定好级别考核,业绩卡考核管理制度和表彰制度,通过组织经常性的业务竞赛等活动,增强员工的争上意识。在报酬管理系统方面,充分发挥手续费在结构调整的杠杆作用,用手续费来调节效益险种与非效益险种发展方向,打破身份界限,实行“效率优先,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在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逐步缩小直销人员与营销人员的差距。对在险种开发,市场竞争,团队发动、爱司敬业等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公司随时进行表彰奖励。在工作环境系统方面,要千方百计为展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外部工作环境;让展业人员在公司,社会受到尊重,受到关怀,受到肯定,受到公平;让每位业务员在公司重大事情表决上,拥有管理人员同样的权力;尽可能的为展业创造愉快的工作氛围。 4.努力创新售后服务 能够把产品销售出去,仅仅是产险营销参与市场竞争的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搞好售后服务不仅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从长远角度稳固占领市场的第二次竞争,也是保证健康经营的主要环节,只有服务做好了,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客户忠诚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产险营销不是纯粹为销售,而是跟进,承保、理赔、续保服务综合体。现代商战的胜利,不在于你占领了多少商场,而在于你占据了多少个消费者的心,因此,在产险营销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务方式,渗情于服务,化情于市场,用诚心与客户成为朋友。特别对一些保费金额较大的重客户,要甘于超值服务,真正成为业务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以此保证业务稳固。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创新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府管理也随之变革,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和创新。多中心治理由于其对公共产品特征的深刻分析、对民主价值的高度重视以及与多元化社会的适配性而成为中国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有益的新取向,是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创新。这种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将有力地促进当代社会基层治理的优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基层公共事务;业主自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事务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以政府为主导且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其中的公共治理变革也旨在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在城市基层治理变迁中,广大物业小区业主演绎了自我治理的民主序曲,其内含的多中心的治理逻辑是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创新,也是未来中国社会基层管理的新取向。 一、多中心治理与单中心管理的对比分析 单中心管理的基本逻辑及评价。单中心管理模式认为:为保证社会秩序的生成和稳固,就必须有一个权力中心,这个权力中心担负着创建和维持秩序的功能。在此体制中,处于权力中心的个人或集团就成为主权者,而其余民众就成为臣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人类没有再大的权力可以交给其他人。最高统治者不必受国内法的约束,因为国内法只不过是他的命令;他可以任意地摆脱其束缚,没有人会向统治者要求财产权,因为所有财产权源于法律,即统治者的意志。” 霍布斯的这种论断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在《国会制政府》一书中,提出的用于行政科学建设的范式所内含的核心理论是:在任何一个政府中总是存在一个占支配地位的权力中心;权力越一元化,它就会受到来自更为负责的单一权力中心的指导。社会学家韦伯所倡导至今仍广泛运用的“官僚制”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只有一个最高权威,命令和控制是其运转的基本的手段和方式。波兰尼认为“一元的单中心秩序”或“设计的或指挥的秩序”被一个最终的权威所协调,通过一体化的命令结构来实施控制。在这种秩序里,存在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并且依赖上下级之间单向的“指挥―服从”的决策与执行链条得以维系自身的发展。 综合而言,此种模式的主要观点包括:社会的秩序与发展需要一个单一的权力中心来维持,这个权力中心具有单一性和垄断性,国家、政府、权力、集体、统一等概念是分析的核心;政府具有无限理性,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社会的各种挑战;越是权力集中的政府就越负责任;政府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唯一生产商和供给者;等级制政府组织能够以最小的投入导致最大的产出。 事实上,这种模式至少有以下缺陷:首先是对政府的信任过头,忽视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普遍规律。政府的权力集中并不必然导致高效率,只有将个人动力激发起来的组织才能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权力集中只是为统治者的意志实现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自上而下的命令结构需要消耗很高的意思传递、行为监督等成本;其次是忽视了民间力量及其智慧,只有切合民间实际的秩序才能获得很好的维持,也只有公民自身才能够了解自身的需求与偏好所在,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对本来可以由民间来做的事情费心地设计一切;第三是对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趋势估计不足。社会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民主化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单一中心的治理结构无疑与民主化存在着无法协调的矛盾。 多中心治理的基本逻辑及评价。治理一般指“在政治系统的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对政务或公共事务作出有效的安排,以达到维护政治秩序和维护正义价值的目的”。[1]“多中心治理”主张同时存在着多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单位,这些单位能够计算受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潜在成本和收益,促进自身利益扩大;另一方面,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受着一般性规则的制约,又可进行调适,使决策者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保证整个秩序的稳定和运行,从而使这一体系成为富有活力的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民众对于政府的期望愈来愈高,也愈来愈趋于多元化,而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中心供给”思路在庞大的需求面前是缺乏效率和回应性的,因此,以支持“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和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为特征的多中心理论就成为满足民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理想模式。 在治理主体方面,有多个权力中心同时进行,社会秩序的生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权力中心努力构建的结果。在秩序生成过程中,来自于基层的力量和智慧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发展了以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为标准的物品分类方式,认为大部分公共物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而表现为具有一定竞争性或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这一特性的区分使得在公共物品生产和公共事务治理上,可以通过产权契约安排使相互独立的分散主体,将传统的铁板一块的公共物品按照地域、特性等方面分散化。每个部分拥有该物品的有限生产权,或公共事务的有限处理权,对自己生产的物品、提供的服务承担责任。每个单位或主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多中心治理试图通过多种参与者提供性质相似,特征相近的物品,从而在传统中由单一部门垄断的公共事务上建立一种竞争或者准竞争机制,公民可以根据各生产者的相对优势,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选择,从而迫使各生产者自我约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回应性。 在纵向治理选择方面,多中心治理强调集体行动应当尽可能在较低的治理层次上得到解决。强调多元、民主、合作、非意识形态化,指向的是政府向社会分权、权力回归于民众,鼓励公民参与地方或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全过程,倡导培育和提升公民的自主管理能力。 多中心治理意味着多种治理手段的综合应用。以政府能力有限为前提,主张政府和市场既是公共事务处理的主体,又是公共物品配置的两种不同的手段和机制,主张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中,既充分保证政府公共性、集中性的优势,又充分利用市场的回应性强、效率高和社会组织的公益性、成本低的特点,综合多个主体、多种手段的优势,从而提供了一种合作共治的公共事务治理新范式。 多中心治理中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公共物品的生命周期中,大致存在着消费者、生产者、中介者三个角色。在公共物品的生产过程中,它们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来扮演。多中心治理既反对政府垄断,也不是所谓的私营化。它不意味着政府从公共事务领域的退出和责任的让渡,而是政府角色、责任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在以往的物品提供方面,政府扮演着公共物品的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参与了整个过程,扮演着多重角色。而多中心治理则主张通过其他主体的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将公共物品的部分生产任务委托给其他部门来提供。政府的管理方式也从以往的直接管理为主变为间接管理为主。政府更多地扮演了中介者的角色,即制定多中心制度的宏观框架和参与者的行为规则,同时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事务的处理提供依据和便利。 多中心治理也意味着权力向度上的改变,即公共事务权力从强调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运作转变为上下互动。意味着有许多在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决策中心,“它们在竞争性关系中相互重视对方的存在,相互签订各种各样的合约,并从事合作性的活动,或者利用核心机制来解决冲突,在这一意义上大城市地区各种各样的政治管辖单位可以以连续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前后一致地运作。”[2]11-12 综合而言,多中心治理包括着以下基本观点:本段归纳参考了黄德发:《政府治理范式的制度选择》[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114页。一个社会的权力中心具有多元性和分散交叠的特质,政府或国家是多极权力中最大的一极;政府具有有限理性,它无法胜任“无所不能”的角色要求,一群相互依赖的人可以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利益;权力越分散,政府就越容易针对不同的公民需求做出有效的回应,越容易进行及时的科学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越容易防止权力的非公共性滥用,反之,集中的权力在信息收集、决策做出、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无法回避的劣势;政府官员和决策机构分享着有限、相对自主的专有权,来决定、实施和变更法律关系,其中没有一个机关或者决策机构对强制力的合法使用拥有终极的垄断权;政府并非是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唯一供给者,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上,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有所作为;从长远看,民主政体的效率必然优于专制或集权政体,因为民主政体可以回避大的甚至致命的失误。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人类在寻求解决社会问题上的一次深刻的认识转折,它拓展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等,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两者的合作过程,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技术,强调管理就是合作。核心思想是要打破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单一权力中心的现状,实现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的多元化。 单中心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的对比。单中心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下表(见表1): 二、业主自治:一种更具有多中心色彩的基层治理 业主自治,是指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民主的原则建立自治组织、确立自治规范、自我管理本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的一种基层治理模式。业主自治强调的是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均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则上国家不作干预,只有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国家才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予以裁决。私法自治的实质,就是由平等的当事人通过协商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业主自治的主体是实行自治的全体业主,组织是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民主;自治的事项是有关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其核心内容包括对业主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以及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业主自治是当代城市社会中带有多中心治理色彩的基层治理,这主要基于业主自治满足了多中心治理的诸多特征(见表2)。 三、多中心治理是当代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创新 业主自治是优化基层治理结构的积极探索。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探索适合的治理模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趋势将不可避免对城市社会的治理能力造成严峻的挑战,城市基层治理的问题将迅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基层自治能力的提高与自治资源的充分利用是缓解政府管理和服务压力、促进公民社会形成的必然途径。探索适当的治理模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事实上,我国诸如公共权力在不同党派之间进行分配、党政分开、落实人大的权力、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分权、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村民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中国政府的努力都可视为多中心治理的有益探索。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讲与国家向社会放权具有密切的关联,也带有与多中心治理内在逻辑相一致的成分。在这里强调业主自治是更多带有“多中心治理”色彩的基层治理主要突出的是业主自治在时下以及未来的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来自基层的强大动力,而且它对于日益庞大的城市公民的民主权利、秩序生成乃至日常生活都有普遍的、切身的联系。而业主自治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为其他领域进行治理探索提供经验和借鉴。 多中心治理契合了当代社会民主化的必然趋势。多中心治理的基本预设是基层社会和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选择来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比较而言,它更是一种自发的秩序或生成的秩序,而不是一种强制的秩序或构建的秩序。“两分法”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管理的本质属性就是执行性。这种理论主张将科层制的绝大多数公务员置于一种缺乏价值追问和感性认知的工具人状态,也人为地加大了由公民诉求到行政执行的流程周期和潜在成本。由于基层组织的回应性缺乏导致了官僚制的尴尬状况――人们已经无法容忍“官僚制”组织的专横、奢华和低效。事实上,随着社会多元化的深入,单一中心总会存在着回应不足的弊病,而熟知基层社会问题和诉求的基层组织却缺乏相应的治理权力。社会稳定与和谐更多地体现在基层秩序的稳健程度,所以,如何给民主化浪潮下的公民意志留有足够的治理空间是政府管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政府治理之道的变革,主要方向是“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行为法制化、政府决策民主化和政府权力多中心化”。[3]而这“四化”本身又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随着这种改革的不断深入,多中心治理将日益显示出其生命力。 多中心治理的深入发展将缓解传统模式的治理压力。中国渐进式改革是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模式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对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前期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在于这种模式确保了改革主体的强势性,它可以有力地打破原有的各种制度和利益结构,可以对改革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强力推进,而且效果的取得也与当时的民主化程度不高、民间社会发育弱小、法制落后、经济发展压力巨大等因素高度相关。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实力迅速提升、民主意识不断高涨、法制环境趋于良好,更重要的是一个强调自我的多元化社会正在形成,这些都使得原有的政府主导型模式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危险,而且改革越是深入,民间的力量就越为凸显,政府的作用领域和程度将越为有限;政府必须探索一种能够容纳和整合民间诉求,并充分利用民间治理资源的新的治理模式,这种压力将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和网络民意的几何级膨胀日趋增加。而多中心治理所持有的是一种和现有政府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的逻辑,它的探索和成熟必然会对未来的政府治理形成一个可替代的或可借鉴的有益进路。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实践及特征 【摘要】大众传媒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众传媒参与社会管理是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对于实现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合作管理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众传媒的自身性质及特点决定了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具有多维性、间接性、有效性和有限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特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如何借助自身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地位,积极延伸其社会协调功能,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出谋划策,奉献力量,已成为一个对于大众传媒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话题。 一、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成功实践 2011年11月2日,《大河报》刊登了一则题为《天冷了,请环卫工进店歇歇脚吧》的新闻,对郑州市环卫工清扫大街劳动中无处歇脚、无热水喝的困境做了报道。报道呼吁:“沿街的单位、商铺,愿意提供‘爱心歇脚点’,麻烦致电96211告诉我们。” 11月3日,《大河报》消息:“本报发行中心愿意开放所属36个发行网点,负责人表示,只要看到‘大河报’三个字,环卫工可以随时进来歇歇脚。”同时报道说“目前已有上百家单位、商家热烈响应”,愿意尽力帮助环卫工。 11月4日,《大河报》报道:“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就此事进行了批示,相关部门表示:将努力挤出地方,增建一批环卫道班房,以解决环卫工常年在路边吃凉饭、喝凉水,无处更衣和存放工具等问题。” 11月8日,《大河报》报道:“热水捧在手,暖了俺环卫工的心。”报道说,管城区市政部门设立了30个歇脚点,环卫工有了热水喝。300块“爱心歇脚点”标牌已经制作完毕,今起全市发放。 毋庸置疑,这是一起大众传媒积极延伸自身社会协调功能,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成功实践。和以往一样,某些问题在舆论的推动下得到了尽快解决,大众传媒的社会协调功能得到进一步验证和彰显。然而,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一案例,发现其中呈现出的三个鲜明亮点: 一是提出新闻诉求。这一新闻报道没有停留在只是单纯传播信息的层面,而是在信息的同时提出了明确的新闻诉求――暴露问题,出谋划策,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并向相关方面发出呼吁。在这一案例中,新闻诉求表现为“呼吁沿街的商家、单位向环卫工提供‘爱心歇脚点’”。 二是承担社会责任。“麻烦致电96211告诉我们”表明了传媒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和决心。把热线电话公之于众,等于把传媒自身放在了一个汇集和沟通信息的中介位置,从而担负起传媒在这一事件发展中的重要社会道德责任。 三是传媒做出表率。在提出明确的新闻诉求和承担社会责任之后,传媒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本报发行中心愿意开放所属36个发行网点,只要看到‘大河报’三个字,环卫工可以随时进来歇歇脚”。传媒用自身行动形成一种榜样和号召的力量,同时也为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从提出新闻诉求到承担社会责任,再到传媒做出表率,这一连串的提出诉求、承担中介与实际参与,最终促成了环卫工“喝点热水歇歇脚”这一问题的迅速解决,进一步彰显了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儿虽不大,却如一股暖风吹在寒冬到来之际,让人暖暖地感受到人性的温情。 二、参与管理――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有效拓展与延伸 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能激励和引导公众,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不良影响和威胁;能形成舆论中心和议程设置,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能传递和规范社会道德,引领价值取向,了解、反映和协调公众的意愿;等等。《大河报》关于环卫工“歇脚”问题的报道及其解决之道,则是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有效拓展与延伸。按理说,报纸传媒通过新闻报道把某一事实公之于众,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新闻本身自然可以反映部分社会群体的意愿和呼声,自然可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自然也可以发挥大众传媒一定的社会协调功能。但是,《大河报》并没有在传播信息,引起社会关注这一传统职能上停留,而是主动将自身置于社会问题之中,先是提出新闻诉求,公布联系电话,承担汇集信息的中介责任,然后又承诺开放发行点,供环卫工“喝点热水歇歇脚”。这一系列行为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协调功能”的约束,从激励引导、设置议程、传递规范、反映协调等一般性社会功能一跃而升至为“提出诉求,承担中介,以身作则,主动参与”的高度和境界。而这一系列行为,则使传媒无形中扮演了一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大众传媒从社会协调功能朝着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也日益显著。大众传媒如果循着“参与社会管理”这一视线望去,其社会功能的拓展延伸将呈现广阔的前景。当然,这需要大众传媒具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通过传播形成影响到提出诉求谋求解决,从反映意愿激励引导到置身其中充当中介,从规范道德引领时尚到积极参与主动承担,这种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拓展延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赋予大众传媒的重要使命,也是大众传媒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 三、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目前,我国社会公共事务呈现出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正在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各方多元参与的开放性公共管理体系。 费爱华博士认为:“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角色意识、发挥着积极的社会管理功能。”这是因为,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功能使它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正是大众传媒能够对公共事务管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动因。而大众传媒与公共事务管理者在维护公众利益、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共同价值取向则成为二者发生联系的结合点。 在社会管理多元化时代,大众传媒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再满足于对民众意愿的一般反映,而是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了。它要参与、要担当、要管理、要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大众传媒的自身性质及特点决定了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多维性。大众传媒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利用自身在信息预警、议程设置、舆论监督、促进沟通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重要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有时是信息引起预警,以减少危害;有时是聚集社会热点,引导舆论方向,引发政府关注;有时是通过舆论监督,暴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有时是通过信息公开,加强沟通联系,加快问题解决。大河报在“环卫工歇脚”这一问题上的新闻实践,主要通过其议程设置和促进沟通等功能,引发社会各界和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最终促成了问题的快速解决。 间接性。大众传媒参与社会管理的多维作用如上述议程设置、舆论监督、促进沟通等,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而间接发生作用的,社会管理的最后决策与直接实施还更多地依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只有在一些特殊事务中,传媒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直接参与管理和处理事务。虽然大河报在“环卫工歇脚”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把本报发行点提供给环卫工歇脚这一主动参与的“示范行为”,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和一种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榜样引领,难以解决所有环卫工的休息问题。最后还是政府出头,决定“增建一批环卫道班房”,才使问题得以彻底和圆满解决。如何使这种“间接性”变得虽然间接但却强烈、虽然间接但却有效,应成为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效性。大众传媒参与社会管理往往能较快取得实效,在我国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及历史条件下,有些极端事件、社会难题一经媒体曝光就可以迅速得到解决。这种有效性甚至导致“媒治”的说法不胫而走,成为网络热词和人们期待通过媒体管理社会的愿景。大河报在“环卫工歇脚”问题上的新闻实践,从消息到促成问题解决只有一周时间,再一次显示了大众传媒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特征。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参与才能较快地得以解决,这本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不高效的表现,这其中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体制和心理背景与原因,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基本事实。正是基于这种“媒体一参与问题就解决”的社会现实,“媒治”才成为众多网民对改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美好期待。大众传媒需要自省的是,传媒人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和在我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支撑下,才有了这种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传媒人应当最大化地利用这种有效性,更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有限性。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虽然有效甚至是高效的,但其参与的领域和作用却是有限的,在许多专业领域、特殊领域以及众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上,大众传媒还难以发挥更有效、更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中,大众传媒只能作为社会事务合作管理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其中,但它缺乏最终的决策权、裁定权以及执行权,因此很难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角和“领袖”。“媒治”一词只是客观反映了大众传媒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人们对传媒参与社会管理的美好期望,但最终“媒治”必须也只能通过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法治”来实现社会管理。这种“有限性”特征将促使大众传媒清醒地认识自身的社会角色和位置,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主动参与,又不越俎代庖;既要合理有度,又不消极放弃,积极拓展延伸传媒自身的社会性功能,科学、合理、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 四、结语 如何明确大众传媒的社会角色定位,合理发挥大众传媒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大河报在“环卫工歇脚”问题上提出新闻诉求、承担信息中介、主动参与解决等一系列行为,无疑为寻求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理途径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这一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新闻实践中,大河报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承担的是社会道德责任,付出的是信息沟通的辛苦,收获的是政府出面解决问题,带来的是寒冬里人性的温情,引发的是人们对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思考,何乐而不为? 管理是一种行为,行为需要谋划,因此,谋划是行为的前奏。出谋划策正是传媒人的强项,通过大众传播暴露社会中的某些问题并出谋划策,提出新闻诉求,甚至以身作则,主动践行,已经远远超出了大众传播的一般意义和大众传媒的一般职责,或许,这正是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理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大众传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公共事务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所体现出的公共性特征使它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正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把大众传媒建构成社会领域的“公共空间”,是充分发挥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众传媒 公共事务管理 作用 大众传媒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在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上的契合之处以及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与公共事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在信息传播机制、社会整合机制方面存在的互补现象,是两者发生内在联系的关节点,而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正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它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也决定和影响着传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预警作用 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而言,大众传媒的预警作用通常体现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对涉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危的紧急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和及时报道,以引起公众的警惕或帮助人们了解突发事件和真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2003年SARS危机之后,我国传媒对此次危机中主流媒体长时间的集体失语失真,造成传媒预警作用的彻底失灵,对疫情的扩散蔓延产生了直接影响的后果进行了深刻反思,在突发事件包括危机事件的报道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做到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公开。典型的是2008年春夏之交我国主流媒体对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地震所作的连续32天的现场直播报道。 事实表明,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公开,是任何负有社会责任的大众传媒所应该葆有的信仰与原则,及时、真实和公开地报道新闻,可以成为社会抵御突发性社会恐慌的预前反应,并且,从效率的角度看,这样的预前反应是成本最小的控制措施。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关涉公众利益,特别是公众的切身利益的负面真实情况被隐瞒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危险,整个国家就仿佛被放在火山口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避免天灾人祸,但是却有可能依靠媒体迅捷的信息传播所产生的预警作用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共同的社会责任。为此,政府在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大众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危机存在的前兆,及早采取预前措施,尽量把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议程设置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是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新闻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新闻传媒选择或突出报道的某些内容会受到受众特别的关注。这一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可以“重构环境”的机构,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式,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但为什么某些潜在问题突然显性化,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并进而直逼决策层;相反,另一些问题却始终寂寞无声,最后不了了之。对比两种迥然相异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不理想的、不规范的、不能令人满意的社会现实状态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要成为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对象,还必须经过一个认识上的逻辑发展过程。这就是社会问题公共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社会问题的标志是出现公意性诉求。而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整体社会发展,充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性诉求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诉求时,公共问题就会变成公共政策问题。而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对推动这个认识上的逻辑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本身,最大范围地接触社会公众,所以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有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首先作出强烈反应的是大众传媒。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媒信息传递的公开性、直接性、迅速性,它能快速把少数人发现和提出的社会问题及对政策的期望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它对社会问题或某一突发事件大规模地连续性地加以报道,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大众传媒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客观报道,而且会加以评论,以引导公众对事件性质的认知程度,引发公众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不断提高公众对政策问题的认知度,这就使媒介议程转化成了公众议程。而公众议程大多是涉及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因而会呈现社会舆论的“焦点效应”。而“焦点效应”又往往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就会促使政府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进而对公共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这正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作用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舆论监督作用 我国党报有自己的舆论监督传统,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受众的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为适应这一新情况,我国新闻传媒开始就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政策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发表各种不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照,也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同时,受众对社会领域中不良现象的批评也常常见诸媒介。由于媒介对社会信息具有放大的功能,加之媒介在我国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具备的社会公信力,受众意见一旦被媒介刊播,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类似舆论的影响力。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栏目较好地发挥了媒介舆论监督的功能。而且随着民众表达利益和要求的权利开始合法化,大众传媒作为公众的代言人,在形成政府与民意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氛围有了很大改变,在一定层次上突破了其固有的一些局限性,出现了跨层次、跨地区、跨类型媒体舆论监督互动的现象。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促进信息更快、更广、更全面地传播。虽然它自身的发展和它与传统媒介的整合仍处在发展变化中,但传统媒介已由开始的如临大敌到目前的和平共处、相互渗透。网络使新闻传播更具活力和张力,也使新闻传播具有了交互性,使受众拥有了发言权和参与感,双向互动促进了广开言路,益于政府决策和对舆情的掌握,及时通过灵活的政策与技巧调控舆论。它推动我国新闻政策走向宽松,让更多的普通人拥有了表达思想与意见的渠道。 近年来,网络传播大大促进了媒介间的协作,媒介之间的融合、交叉拥有正在成为中国新闻业新一轮改革的亮点,政策性的扶持已经有所表现。因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党和政府以及传统媒介都不能无视民意的存在,尽管有时网络受众的意见会千差万别,但正是这种意见市场的存在,一些观点在相互碰撞中进行着“自我修正”,促使人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思考。 有效沟通作用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已经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需要大众传媒发挥其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功能,通过双向对称传播,使民意得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提高政府服务的针对性。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传媒功能曾经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唯上”,它多依附于政府组织,以政府权威的意志为导向来整合社会,而大众话语往往是虚拟的、被悬置的。具体地说,由于我们单纯强调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导致了传媒的泛政治化,舆论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其社会沟通功能被抽除。我们知道,沟通本应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它需要双方彼此平等、相互宽容,这样才能消除误解,达成共识。 而大众传媒在公共空间层面上可改变过去那种状况,对各方意见都给予相应的关注,并使在交往主体之间所展开的平等交流、对话、求同、合作是出于本能、发自内心的活动。让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和以有效的方式公开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社会摩擦与冲突的能量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避免长期压抑和积累而引起爆发式的冲突和震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群众集体上访冲击政府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没能得到充分的机会和以有效的方式公开表达意见。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则有利于群众意见的公开表达,此外也可为政府工作的不断改进提供相应的服务。 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 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决策过程离不开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参与作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后,将一改“拍脑袋决策”为注重通过听政、议政、民意调查、专家咨询、民众参与等行政参与新方式广泛吸纳民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多个决策方案,供决策者抉择,以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水平。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参与作用非常重要:一是在决策形成之前,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和能力素质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公开、公正的讨论,使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政府决策提供资讯和参考,推动政府形成新的决策。二是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可为社会讨论决策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网络平台,在这里,个人、社会组织和团体就政府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交换意见,并提出各自的政见,供决策者决策时参考。大众传媒通过展开讨论,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意见,集思广益,可以启发和促使决策者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使决策更加合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此外,大众传媒还可对决策产生的过程予以监督。三是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大众传媒可通过对决策的解读,深化公众的理解,提高其参与政策讨论的意愿和能力,同时通过公众群体的反映使错误的决策得以取消,使不完善的决策得以完善。总之,大众传媒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和推动政府改革的强大动力源。 结语 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任一国家、任一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旨。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枢纽和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它作为社会公器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和公共品格,决定了传媒因素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党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部门,应懂得善用传媒的力量,充分发挥它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社会领域的“公共空间”,将更完整地发挥其协调、整合社会的功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推进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 编校:施 宇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大众传媒与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 相关背景 众所周知,公共事务的管理最早出现在西方。在现代西方国家,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通常由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采取各种手段,对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管理、公共服务的提供等。 我国对公共事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背景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改革在关键问题上的关键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功能分化,迅速打破了原先的行政一体化结构,形成了市场―政府―社会的三元结构,政府由“无限政府”变成了“有限政府”。在这种背景下, “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关于我国公共事务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认为“公共事务就是伴随社会发展过程发生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利益的社会性事务。公共事务包括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和公共服务的设立与开展”①。而“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机关和非盈利社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公平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正确运用公共权力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②。这些定义基本概括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尽管现阶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政府的公共管理还处于未定型和不成熟的状态之中,但转变传统的政府工作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普遍共识。 而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的平台、监测社会环境的雷达、整合社会的调适器,近年来在涉及我国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住房改革、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与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刻认识大众传媒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下笔者就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作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二者的内在关联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等印刷传播媒介和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以及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其主要功能包括:传播和沟通信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监测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整合、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等。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在以上诸方面的功能特点,使它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成为传递公共信息的平台、监测社会环境的雷达、整合社会的调适器。大众传媒也因此而具有了强烈的公共性色彩和公共品格。这使得它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 价值取向的契合。如前文所述,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维护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公共事务的理性目的是公共事务所覆盖的公众利益的最大化”③。而大众传媒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在信息传递沟通方面的需要。同时,它在监测社会环境、整合社会关系方面的职能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表明,大众传媒与公共事务管理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契合之处,即它们共同的价值目标是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 事实上,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与以公共事务管理为己任的政府行为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在民主社会,政府与传媒都应是公众利益的代表。只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政府与传媒在代表公众利益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目标是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党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运用公共权力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其价值取向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政府传媒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控制是直接的刚性的控制。传媒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喉舌,要求要忠实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维护大局,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党和政府采取的策略是以稳定求发展,这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的现实有关,但其出发点还是为了代表维护人民的利益。 尽管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控制理念(如西方的制衡理念、我国的稳定理念),导致中西方政府与传媒在代表公众利益的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但它们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即政府传媒应当是社会利益的代表,其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当是以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信息传播机制与社会整合机制的互补。如前文所述,大众传媒由于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已经成为社会系统的信息枢纽,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信息本身的意义与价值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在现代社会,由于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接触信息本身,最大范围地接触公众,凭借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大众传媒作为公开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影响越来越显著: 一方面,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直接、迅速、公开的特点,可以弥补政府信息系统的缺陷。一般而言,虽然政府也设置了种种渠道收集民意,但行政系统内部科层制的传递渠道往往具有单向度传递的特点,即信息主要沿自上而下的方向传递,而相反方向的传递则会遇到众多的阻滞,这样就会导致基层民意无法传递或传递失真。而大众传媒信息传递的特点使它成为政府部门收集信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媒能最大范围地接触公众,它对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进行的广泛报道和深度分析,可以成为普通公民向政府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重要方式。这意味着大众传媒作为联系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大众传媒获取决策所需的信息;同时通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递政府运行的相关信息,以争取公众的理解、支持。而公众通过大众传媒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引起政府的关注,以伸张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机制应是政府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有效补充,也是广义上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作为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对公众的认知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来缓解社会利益集团的矛盾与冲突,协调各个部分的利益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表明,大众传媒的整合机制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政府应当意识到社会稳定机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经常把人民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并及时化解。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机制也应是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政府调控机制(公共权力运行)的强制性相比较,大众传媒社会整合作用的非强制性,更容易为社会成员接受,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地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目的。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大众传媒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在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上的契合之处以及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与公共事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在信息传播机制、社会整合机制方面存在的互补现象,是两者发生内在联系的关结点,而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正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与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大众传媒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认识,而且对于现代社会政府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公共管理活动引导、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解析 摘 要: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重要的公共社会关系,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正逐步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职能。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是创新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和“公共事务管理”是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内涵理解的两个重要维度,管理理念、管理实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构成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构框架。本文还探讨了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民族概念含义的层次性以及由其所决定的民族关系的层次性,深刻认识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概念还必须要注意其在当代中国的特殊性。 关键词:民族关系;公共事务管理;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 民族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和敏感性,决定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化的趋势。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里的重要的公共社会关系,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尝试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纳入社会管理的轨道,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使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逐步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职能。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的概念和内容,是实践和创新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民族学和公共管理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公共事务及公共事务管理 理解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首先需要理解公共、公共事务、公共事务管理的含义是什么,这些构成了把握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事务的内涵 公共事务中的“公共”一词,是相对于“私人”而言的,其着眼点在于集体而非个人,强调某一或某些问题是为特定群体中的成员所普遍共有或普遍关心的。具体来说,“(私)是指一种‘以个人生活为中心’的状态,是在个人中心取向前提下所具有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而‘公’则是以集体生活为中心取向以及在这种趋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指向社会或群体的整体利益,强调私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其中不仅包含着收入、就业、住房等实际利益的维度,也涵盖了部分程序性的内容,如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地位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公共性”这一基本特征出发,所谓“公共事务”被界定为“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类事务”[2]。广义上来说,对公共利益的表达和满足,一方面这些利益的表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另一方面这些利益的满足则有赖于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矛盾的及时有效化解、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等。从狭义角度看,公共事务就是指在狭义的社会领域中,公共部门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由此,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对象主要分为两种,即与民族关系相联系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从基本属性上看,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特点。所谓非竞争性,主要是强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同于市场消费商品的非营利性特征,它们的提供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在于满足最广大群众的基本需要,因而,任何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获得都不会降低其他人获得的可能性。所谓非排他性,则是强调所有社会成员都有相同的机会来获得和消费这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不是向市场商品那样将消费对象限定于某一特殊群体,并构成阶级(阶层)区分的外显标志。与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等特点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边界和力量差异十分清晰,各方面发展力量相对占优势的民族相对于发展较弱的民族有着多方位的优势:在资本主义国家,各方面发展力量占优势的民族一般倾向于维持其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排斥这些民族,使其不能顺利享有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在平等理念的指导下,努力保护和帮助各民族地区的发展,使各民族能够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权利的真实性和广泛性的一面。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公共事务管理”?政治学、管理学和行政学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公共事务管理下了许多定义。 公共行政学视角下的公共事务管理往往从政府职能角度着眼,认为公共事务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活动,因而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带有很强的政治性[3]。简单来讲,公共事务管理就是政府“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活动”[4]。进一步讲,公共事务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系统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来管理社会事务,规范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的活动。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主要有三层内涵:第一,是对家庭、社会团体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些事务涉及整个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威加以解决;第二,主要内容是指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具体包括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第三,核心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干预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它决定了政府的其他社会管理手段。社会政策的核心是福利国家或福利社会政策[5]。 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的公共管理往往从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理论出发,认为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发育为第三部门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公民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领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国家和政府为了调和利益冲突和维持社会秩序对社会生活领域加以规范和监管[6]。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管理”[7]。由此,公共事务管理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政府规范有关社会事务,即政府的社会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二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8]。 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概念建立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结构发生分化的基础之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对整个社会的事务的管理,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社会生活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狭义的公共事务管理近似于“社会管理”概念,是指作为对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9]。广义的公共事务管理与狭义的公共事务管理并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只是在相对的意义上进行区分。广义的公共事务管理包括了狭义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需要社会各子系统的管理来进行支撑;狭义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实现需要依托整个社会环境和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公共事务管理“是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10]。具体来讲,公共事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及社会效率,其对象是社会事业、社会事务和社会价值,而其主体是政府和社会组织,这些主体通过综合决策建立起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再分配,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人民福祉,防止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扩大。 总体来看,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它并不局限于政府,而且还包括社会组织、企业和各民族群众。公共事务管理的目标是要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追求社会公平和诚信。可以认为,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政治敏感性极强的一种社会关系,进行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其管理主体不仅需要政府作为管理的主导作用,也需要一些社会组织协调。 二、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并成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分析和理解公共事务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就是指政府、事业团体等组织为了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的处理工作和协调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各民族成员的利益需求,促进民族间的关系和谐,维护民族间的公平与诚信。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民族关系是民族学、社会学两大学科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则是民族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是管理学理论在民族学领域的应用,是对民族学与管理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谁来管理”、“管理什么”、“如何管理”是充分理解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含义时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第一,“谁来管理”是在从管理主体的角度来认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其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社会组织的参与。第二,“管理什么”是从管理内容的角度来认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其内容不等于政府管理的全部,也不等于民族事务管理的全部。由于对政府和民族社会的内涵与外延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在理论上往往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扩展为政府管理或者民族事务管理,从而使其在内容上使趋于泛化;二是倾向于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缩小为狭小的社会生活领域,忽略了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文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使得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变得比较狭窄。第三,“如何管理”是从管理手段的角度来认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在多民族社会中,对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的实现需要依靠社会控制手段[11],但是更多地还是有赖于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这是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灵魂。 具体来讲,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政府发挥其管理职能,对民族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二是民族社会自身进行自我管理。从国家与民族社会的关系来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不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民族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已经逐渐为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趋势。 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是民族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内容广泛,且实践性和实用性都较强,而且,由于民族关系的敏感性而使其充满了挑战性,要求在从事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时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智慧。 三、民族关系中的 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从一般意义上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日常生活诸多方面,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建设、教育普及、文化事业建设、民族宗教事务、国防建设、外事管理等内容。从狭义角度理解公共事务,即从狭义的社会领域出发探讨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的基本内容,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事务。目前,在东西部地区之间、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地区间、城乡间、民族间在公共服务享有方面尚未实现真正的均等化,这一方面会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严重制约,阻碍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另一方面也会因民族间的对比而催生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引发集体行动事件,给民族关系的和睦蒙上一层阴影。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事务。社会保障体系对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各民族成员生活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有助于增进少数民族的物质与文化福祉,更有益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睦,巩固社会和谐安定的局面。三是少数民族就业事务。劳动就业是少数民族成员获得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少数民族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个体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而且在劳动就业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各民族间的交往频率和相互理解。四是民族基本住房和社区建设事务。“作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纽带,社区一方面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其思维与行动提供资源、情境和规则;另一方面,又是构成社会之“器官”,是社会影响个人的中介”[12]。基于社区的这种中观性质,加强民族社区特别是多民族社区建设既是保障民族成员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是理顺民族关系特别是城市民族关系的需要。五是民族社会组织事务。民族社会组织是各民族从本民族利益出发建立起来的利益表达组织,在表达本民族利益诉求、争取本民族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一方面要发挥民族社会组织在调整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合理规范组织建设和行为,化解民族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和误解,防止组织的私利化转向。六是民族宗教事务。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多信仰宗教。宗教是一把“双刃剑”,对民族关系和民族社会的稳定发挥着双重影响,“一方面,宗教通过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引导信教群众的宗教行为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科学与非科学、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非道德相对而言的复杂统一体,因此,它具有滞后性、敏感性、触发性,当它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互动源’和‘感染源’时,宗教会对社会稳定起到负面的制约作用”[13]。由此可知,妥善做好民族关系中的宗教事务,是理顺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之一。七是民族工作与民族社会工作事务。“民族工作是党和政府关于民族地区工作和针对少数民族群体及民族人士工作的总称,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事务等多方面内容”[14];而“民族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依据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民族政策,对面临困境的各民族群体和个人实施救助服务的活动,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民族内部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15],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责任主体,前者单纯是国家政府部门的责任工作,而后者则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协作互补。八是民族人口工作事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较大规模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和迁移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人口流动不仅扩大了民族间的互动面,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复杂化,更是“民族融合的门槛,跨入其中的人们在此熔冶着共性,实现着民族过程的进一步推进”[16]。然而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既会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又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成为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新的表现形态”[17]。九是民族社会公共治安事务。“社会治安作为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是与其他诸多公共产品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公共产品,它覆盖全社会,以其他许多公共产品为基础,同时也保障了其他公共产品的提供”[18]。 四、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构框架 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构框架,具体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实践、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四个方面。 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理念是指公共部门在处理公共事务问题,调整和理顺民族关系时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理念既受到国家性质的影响与制约,也受到民族关系的基本状况的影响与制约。在根本的意义上,民族关系的内容和本质特征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既受社会制度和时展的制约,也与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和解决方式、途径相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9]。相应地,民族社会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理念也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资本主义国家,标榜“自由、民主、人权”,但实质上维持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维护民族间的平等关系是国家的基本理念。在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是指公共部门在管理理念指导下,从社会利益和少数民族群体利益出发,以制度化方式解决影响民族关系的公共事务问题,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各民族成员的普遍需要的活动。简单来讲,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就是要以制度形式来解决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问题。管理理念不同,管理实践活动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在追求稳定和秩序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主要表现在表达民族社会利益诉求、协调民族社会矛盾、规范民族社会组织、维持民族社会秩序等领域。在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更多地表现为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其中,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和民族社会公正的基本手段,也是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领域。在追求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理念指导下,当代中国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管理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和建设民族社区、管理和扩展民族社会组织、管理和深化民族社会工作、管理和创新民族人口工作、管理和强化民族社会公共安全等领域。 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是指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公共部门)之间以及责任主体与服务对象(公共部门与少数民族)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通常管理理念决定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并不断促进管理体制的完善。相应地,管理理念的落实和实践活动的展开也有赖于由一系列组织和机制组成的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在一般意义上,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是指民族关系的社会管理的组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处理具有民族性的社会事务、规范社会组织、协调民族利益关系。在稳定、秩序的理念指导下,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更多地倾向于民族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民族关系危机管理和民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内容。在公平、正义的理念指导下,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则主要是与少数民族相联系的社会保障体制、社团管理体制、社会服务体制、民族社区管理体制和民族社会工作体制。从体制构成内容上看,当代中国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民族社会保障体制、弱势群体保护体制、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服务体制和民族工作体制[20]。 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手段是指在管理和解决影响民族关系的公共事务的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理念的落实、实践的展开和体制的运行,最终都会有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政治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教育手段都是公共部门在管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时通常采用的手段。在多元化的多民族社会,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同时也要及时吸取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补充和应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 五、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 在当代中国的特殊含义 深刻认识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概念,必须要注意这一概念在当代中国的特殊性。这主要源于民族概念含义的层次性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民族关系的层次性。中文语境中的“民族”概念具有四重含义[21]。第一重含义是指作为人类群体形式的民族,例如,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在此种意义上,部分文献和研究者试图用“族群”(ethnic group)来替代民族概念①。第二重含义是指少数民族,即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民族群体,是指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民族群体。例如,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群体,民族教育、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等术语都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民族概念。第三重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境内的全体居民。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那些生活在同一主权国家内、接受同一政府管辖的人们群体可以被称为一个民族。例如,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群体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第四重含义是指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民族形式。中文中民族含义的层次性要求人们在分析具体民族现象时,根据需要来选取适当的含义。民族概念的层次性决定了民族关系概念的层次性,相应地,民族关系的含义也具有四重含义。在本文中,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重含义的层次上来界定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的概念。 理解民族关系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也需要认识目前中国民族关系的现状。当代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趋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形成并且不断得到巩固;56个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所形成的共同因素越来越多,作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变得更高,自觉性在逐渐增强。但是,也要看到当前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不和谐的因素。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是目前比较突出的不和谐因素[22]。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新矛盾的复杂性加大了处理民族关系的难度;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各民族共同因素的增多又提供了精神纽带。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跨区域社会性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提要] 通过分析我国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现状,借鉴国外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先进之处,就未来我国公共事务跨区域管理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提高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词:公共事务;跨区域;管理 一、公共事务及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 (一)公共事务。公共事务从广义上看,它可以被定义为组织的所有非商业化行为;从狭义上看,公共事务指的是组织涉及的政治活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 所谓社会性公共事务,是指不必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又如政府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它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而本文就是基于社会性公共事务展开了相关论述。 (二)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是指在城市群内相邻行政区之间,地方政府以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和协作为基础,以跨区域功能性项目为手段,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双赢或多赢,寻求合作,共谋发展,针对城市群成员政府共同面对的发展难题通过联合管治而开展的持续性活动。城市群政府跨区域合作管理的主体是由不同层次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代表、专家学者所组成的一个“多中心”网络结构体;城市群政府跨区域合作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城市群内政府间多元的合作,破解区域发展难题,增进区域协调关系,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实现共赢利益格局,进而提高公共事务服务的质量。 二、国内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建设现状 (一)为何推行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当今世界步入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原本属于地方政府“内部”的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区域公共事务涉及面更宽,区域公共问题更为错综复杂。显然,单凭地方政府之力“单打独斗”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挑战,又加上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必然会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因此,强调区域政府间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合作,寻求一条由“囚徒困境”向“双赢博弈”转化的城市群公共事务合作治理之路,日益成为政府有效治理的理性回归。 (二)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部分地方政府的跨区域合作观念滞后。在跨区域合作治理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单打独干的意识,以及怕吃亏、怕担风险、怕负责任等思想,同时缺乏信用观念,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突出。这些滞后的观念导致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建设存在一定难度。 2、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管理法律体制不完善。我国区域治理的实践和研究起步较晚,一些相关体制尚不完善、不健全,这极大地阻碍了跨区域合作治理的顺利进行。目前,区域公共治理的制度载体主要为区域政府间合作协议以及区域部门间合作协议等(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皆是如此);相应制度性规范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市圈规划等。由此看出,我国关于区域合作治理的法律缺失,导致地方政府在实行跨区域合作管理时因没有后续保障而不敢大力开展。 3、区域公共治理存在非均衡性。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显著提高、区域拉动性增强。较之以前,区域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加深;但另一方面由于区域间发展不同步,导致区域间发展存在不均衡性。非均衡性使得部分政府不愿实现公共治理和资源共享。 由以上三点可见,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须解决的政府滞后观念、法律制度缺失、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难点问题,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实现政府间跨区域公共治理的重要突破方向。 三、国外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借鉴 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大城市的边缘地带涌现出许多新城镇,地区的政治单元呈“碎片化”状态。为了适应大都市地区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同时又兼顾各市、镇居民的利益诉求,大都市地区纷纷通过政府间合作实施跨区域治理。 跨区域治理主张政府组织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由政府单边管理转向多边(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团体等)民主参与。同时,也代表着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互惠的民众与政府关系,强调政府间在自主性、共同分享、共同规划、联合劝募、一致经营等方面的协力合作。 再者,府际管理提出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与多方协商、调和的合作机制。注重建立合作型的组织结构,既包括政府系统内的各级组织,也包括系统外的企业、公民和非盈利性组织的参与。主张政府协商公民和各种社区团体的利益,营建共同的价值观,建设公共、私人和非营利性机构的联盟,以满足相互一致的需求。在美国洛杉矶,邻里政府和邻里议会的创设为解决跨社区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其被广泛运用于包括供水、跨区域的污水、消防、邻里街道等跨社区问题。 府际管理的兴起打破传统政府管理的区域和层级观念,有助于由传统的较为权威、封闭和狭隘的旧地方主义,转为强调权力或资源相互依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新地方主义,这对国内政府间关系的管理变革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建设思想 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者是地方政府,然而有些时候单靠政府的一方力量毕竟存在局限性,无法真正满足各区域的发展需求。区别以往制度设计中的对象,本模型引进另一方力量,即非政府组织,打破地方政府单一管理体制,并通过建立三个机制,即信息共享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动力激励机制,规范区域合作程序,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信息的共享交流,促使双方利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实现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合理管治,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图1) (一)本模型的相互作用分为6个方面(合作对象) (1)地方政府1 地方政府2 (2)非政府组织1 非政府组织2 (3)非政府组织1 地方政府1 (4)非政府组织1 地方政府2 (5)非政府组织2 地方政府1 (6)非政府组织2 地方政府2 即不再局限于政府间或政府内部的单一交流,而是巧妙依托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然后再加以制度的约束,从而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本模型的合作机制(制度建设) 1、动力激励。制定双方一致认同的奖励协议,各区域提供优势资源共享,取得收益后,根据“投入比例”及“收益原则”,采取成果合理分配方式,从而实现跨区域治理的良性循环。(图2) 2、监督约束。为了防止合作中的机会主义,政府间可以利用权利进行相互监督制约。但涉及到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强制执行力将会使合作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契约来协调双方的合作,使双方在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继续保持一个积极的合作态度,从而贯彻可持续合作理念。(图3) 图3融入美国的府际管理模式,借助第三方力量,将区域治理的合作双方从一种僵硬对抗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实行一种民主积极的合作形式。这里的第三方类似于美国洛杉矶的邻里政府、邻里议会等组织,主要负责协调区域管理双方的合作。故可建立这样一个第三方,作为合作的促成者与协调者。 3、信息共享。在互联网技术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区域间的合作治理,就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庞大的信息数据库,来进行更加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共享交流。(图4)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系统至少应该包括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三个层次。用户层对用户身份进行管理并提供交互界面;应用层是相关应用、服务程序的集合;数据层则是所有数据资源的集合,在此系统中一般是指RDBMS。 此外,根据目前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不难发现庞大的数据资源中良莠不齐,且不能保证用户能够有效甄别信息真伪,因此无法真正保障用户的权益;另一方面数据资源本身的广泛性、全面性又决定了其也必定具有冗杂性,故用户对数据资源的检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即获取其所需信息需花费一定时间。所以,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增加“高效层”,其实质在于希望通过该层次的环节设计,能够有效改善甚至解决以上两大难题。高效层两大任务:①对信息分类整理,尽可能将其细化到各个小的领域,进而大大缩短用户检索时间,提高效率;②对数据资源进行甄别,将一些有危害性或潜在危害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构造一个整洁健康的数据资源环境。 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建设涉及诸多民生问题,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也是各地方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条道路。本文就一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摸索创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从合作对象的选取与制度结构的设计两方面入手,详细描绘了建设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体系的蓝图,借此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或组织提供一些建议。除此之外,解决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根本之处,还是在于提高公民自身的水平,同时再加以政府的合理管治,相信一定能够大大改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效果,进而日趋完美。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新模式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公共事务领域中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用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导致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品供给不足的缺陷逐渐加深。因此,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可从西方国家的改革中吸取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国外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的国家制度,构建出一个适用于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方法。本文构建出一种新的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模式:有效引进第三方部门的力量,实现“多元化治理”,努力加强政府宏观领导能力,促进我国公共事务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新模式;矛盾 公共事务是指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关于个人、集体以及国家共同利益的社会性质事务,包括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和公共服务的设立与开展。社会不断发展,公共事务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个国家的政府已逐渐认识到公共事务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已经将公共事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1 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物质文化水平处于较低阶段,人民的温饱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当时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基本上围绕着人们的吃、住、穿3方面发展。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不满足于吃、住、穿3方面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随着公共生活的逐渐丰富,公共需求也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增长。这导致我国政府偏重于经济发展方向,在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同时由于公共事务膨胀过快,使得政府作为唯一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这一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偏低。公共财政赤字、管理成本不断上涨及官僚主义盛行等现象也逐步显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机构作为唯一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既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不能使得人民很好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发挥社会力量,提高我国的社会自治能力。因此,改革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创建公共事务管理体制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2 构建公共事务管理新模式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因为通货膨胀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受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在众多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的作用逐渐变小,很多非盈利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上的活动频繁,使得政府有着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 改革开放后,我国面临着公共事务需求不断增大,政府供给能力下降的双重压力,客观上使得政府很难对公共事务大包大揽。从我国公共事务发展现状来看,需借鉴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引进符合社会发展的公共事务管理新模式,这对我国的公共事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1 实行公共事务领域的多元化治理 在传统模式中,政府是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也是公共事务的唯一承担者。公共事务管理机制改革就是要打破这一局面,重新调整与审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政府作为社会中唯一权力中心的现状。新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强调多元化管理,管理层面不再限于政府,而是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非营利性组织或机构,将政府、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是私人部门组合起来对公用事务进行多元化管理,改变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的观念。通过授权或分权的方式,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以及提供的权力分化给第三部门,也就是非盈利组织、公民自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多中心组织机构,让他们和政府一起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承担责任。 2.2 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多元化合作 在公共事务的承担过程中,虽然第三部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缺陷,缓解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压力,但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第三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且是非盈利性质的。从公用物品方面来看,第三部门所提供的物品一般属于准公共物品或混合公共物品。从公共服务上看,由于第三部门资金短缺,导致其服务对象存在着选择性和狭隘性,对于较大领域,如果由第三部门来服务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另外,我国政府为给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向第三部门转移一部分责任,但这并不代表责任完全转移。政府转移一部分公共事务的责任,主要是为了可以从具体的、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承担宏观领导的作用。在公共事务的分担层面,政府与第三部门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合作,可有效促进多个主体合作,实现在多个主体合作的基础上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性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2.3 引进市场机制,实现“多层次竞争”的公共事务领域 公共事务领域中的竞争应该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多角度、多主体以及多层次的竞争。首先是政府部门和其他主体的竞争,也就是让第三方部门组织社会主体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为公共事务领域提供公共服务,从而促进有效竞争。其次是主体间的相互竞争,也就是政府要求公民自治组织及非盈利组织之间进行竞争,从而为公共事务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再次是关于政府部门内部之间的竞争,以最终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以竞争机制为导线,鼓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充分利用竞争手段进行优胜劣汰,淘汰服务质量差、价格高的服务提供者,壮大优质服务提供者,实现多方效益合作,最终为公众提供更高效、质量更高、价格更合理的公共服务与物品。 公共事务领域引进竞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公共部门合同制”的全新机制。“公共部门合同制”就是约束公共部门应该履行的公共事务的职责和要求完成的任务,并且针对这些约束协议加以规定,在这些规定中包含所必须的说明书。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不仅要依靠法律或预算等层级权威工具,还要签订合同,也就是谈判或者相互同意。在传统模式中,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以等级为链条的,此链条上的纽带就是命令,强调上级的权威和服从。但在新体制下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合同制,签订合同的双方地位平等,以合同为纽带,签订合同的双方被分为委托人和人。政府部门可作为委托方与第三方部门组织签订公共事务承担合同,从而使公共事务领域的产权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有效减轻政府压力与负担,避免公共事务管理效能低的现象。除此之外,针对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问题,还可以分权的方式解决,有效运用企业部门中先进的管理技术及管理工具,通过公共服务社区化、以私补公以及业务合同出租等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公共事务领域的效率、质量以及创新能力。 3 结 语 目前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公共事务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大环境,必须改革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借鉴西方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事务进行多元化管理,政府在其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我国公共事务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并未明确设定岗位及岗位群,致使培养出的人才“产销不对路”。文章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与市场接轨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对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校企合作的开展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社会需求 公共事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2005年,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后新增了公共事务管理专科专业。然而大多数高校的这个专业办学方向杂,课程设置都是从自身现有条件出发,因此大部分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并未实现本专业初创的预期效果,而且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一、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背景 国外在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始于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的文,其标志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开始。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了“公共服务培训学校”标志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也成了很多国家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 在国内,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有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本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公共事务管理第一线岗位的人才需求,也没有向相关行业、企业岗位有针对性地拓展就业面,大大限制了这个专业的健康发展。 2011年,范瑛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研究》一文中明确地谈到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并指出构建本专业核心能力的六大模块课程体系[1]。2012年,刘玲娅在《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社会迫切需要应用型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并提出了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实践环节[2]。2015年,王绽蕾在《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估――以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例》一文中详细阐明了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及评估过程中去[3]。2016年,李敏在《中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一文中分析了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探究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4]。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显著地改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发展窘境,开设此专业的各个高校也在此专业的发展道路上跌跌撞撞。 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现状调查 经调查,不同高校将此专业设置在不同的院系,包括人文系、法政系、管理系等。与之相关的专业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开设的有不同的方向,例如: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行政人力资源管理;民办南华工商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的高铁管理服务和航空管理服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组织管理;湖南师范大学的安全保卫、行政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这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很不乐观,没有科学的发展体系,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培养方向泛而不专,而且可以效仿和学习的案例很少。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于2016级首次招收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新专业的市场调研不充分。从现有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生来看,他们对所在专业的学习方式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很茫然,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们反映上来的问题大体可以总结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就业对口岗位模糊等等。教授本专业的老师同样也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没有经过系统的公共事务管理学习,对公共事务管理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也在边摸索边学习,很难给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及难题。 三、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一)市场调研不充分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目前在国内发展尚不成熟,各个阶段的培养并未形成成套的体系,因此能够掌握的相关资源少之又少。这个专业在开设初期并未明确地指明发展方向,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课程的开设等问题考虑不足。 (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国内没有系统的、原版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和管理专业相关的教材。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式,以教授理论为主,较少设计实践环节,造成学生综合能力无法提升。市场急需的是具备扎实的复合型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因此只具备公共事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限制了这个专业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也对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办学层次的制约,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入学分数不高,基础比较薄弱。而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多偏理论,又接受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或满堂灌式的教学,所以无论是教学体系的建构、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都不够健全和系统。比如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或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管理理论,然而毕业后实际运用时却无法得心应手,普遍存在管理技能运用低下等问题。 (四)缺乏校企合作的探索 大多数院校并未设置本专业的相应方向,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展开较少。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反馈来看,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希望毕业生上岗即能用,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活动重视和加强模拟实训场所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本专业在校内建设的实训项目明显不足,校外合作的实训基地也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到这个专业的特色教育。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要把以往设置的偏理论化的知识学习转向应用能力的技能培养。另外,在选教材方面,应选择侧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系列教材。例如将社区管理与服务选定为本专业重点发展的方向,除了开设社会工作基础、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还应该开设如社会调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保障实务、社区活动策划、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等课程。 (二)改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 根据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应用性强、交际性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积极合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一种独立自主、积极探索、善于合作、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改革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注意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o本专业的教学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要不断引进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本专业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定期到实践基地或合作企业实习锻炼,熟练业务,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要求本专业的教师定期做调研,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及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的工作中来。大力倡导专业课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扩充自身技能的同时,为学生做好榜样。 (四)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相关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依据,以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社区管理能力和现代化办公技能为核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综合人才。主要的核心课程体系可分为六大块:思想政治素质类课程群、实用法律素质类课程群、现代基础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群以及选修课程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是决定学生是否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需要根据相应的方向确定课程。 (五)推行“产学结合”与“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推行“产学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的领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的学生可以深入社区,亲临现场,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通过深入到一线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巩固所学,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一些企业或社区合作,让学生“半工半读”,这不仅为本专业合作办学开拓道路,还可以加强对学生业务技能的培训。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公共事务管理个人数据法律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入世后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许多运作对于个人数据的依赖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如何能使这些花费巨额成本收集的个人数据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应,已经成为当前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作为个人数据拥有者所热衷探讨的课题。然而伴随这一课题同时值得重视的又极易被忽视的,就是如何在收集、加工、使用这些个人数据的过程中保护数据提供者个人隐私不受侵害。对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个人信息数据作进一步开发利用是必然的趋势,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必须同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重视。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点,一方面使得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现代信息化手段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能使作为其管理和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得到切实的保护,已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对于这个问题的立法和制度建设都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写作的目的也仅仅是抛砖引玉,为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做一块铺路石,为立法者与制度建设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主题词】:公共事务管理个人数据隐私保护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个人数据的运用对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运行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彰显。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个人数据运用所产生的影响与结果不仅关系到老百姓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老百姓个人隐私的保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何使收集的个人数据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应成为管理机构努力探求的方向,即个人数据的充分利用成为热衷的焦点,而个人数据的保护则并未提高到其应有的高度。经过了长期的实践,个人数据的有效利用确实为政府部门的管理、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最初对个人数据保护的缺乏重视,由此也引发了诸多棘手的法律问题。本文试图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加工及使用的整个流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参考意见。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本文所讨论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范围包括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教育机构、公共医疗机构、事业单位和某些特殊的企业单位(如水、电、煤、电信等公司)。我们认为,个人数据在这些机构和单位中的运用将会影响到个人隐私的保护。 一、个人数据流程中的问题探讨 1、个人数据的收集 个人数据的收集大致可分为无条件的收集和有条件的收集两种。前者目前只有通过人口普查这一种途径得以实现;而后者则主要是通过老百姓到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办理各种相关业务等多种方式来获得个人数据,即以业务为。例如我们熟悉的居民去公安局申报户口、办理户口的变迁,办理身份证,办理暂住证等业务就需要填报多项个人数据,而公安局就将这些个人数据输入电脑,汇总到它的数据库中。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个人数据收集的法律依据。然而,考察结果收获甚微,我们几乎没有发现此方面的法律依据,仅有唯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管理条例》赋予了公安机关在办理户口登记业务时收集个人数据的行政职权。聚精会神地阅读这一1958年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条例,我们发现条文上仅只有相当笼统的二十六条,内容上对收集个人数据的具体方式、种类等则完全没有提及,而其中所用辞藻如“人民委员会”等则明显不合时宜。看来,要完全严格地依照此项条例来规范如今的户口登记管理操作已不具可能。据我们了解,当前对个人数据收集的普遍做法是,公共管理机构根据自己的业务工作需要,以现行的政策和惯例来具体操办那些涉及到个人数据收集的业务。由此可知,当前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在个人数据收集方面是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的。剖析造成这种立法上空白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立法本身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新情况出现后要经历长期的立法准备工作,再等到立法时机成熟后才有可能出现一部新的法律;第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以前社会条件下几乎无法预见到今天的网络将得到如此飞速的发展,而当时的个人数据也根本不像今天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并涉及到个人的种种利害关系,所以当这些冲突显现时,今天的信息管理者才会颇感措手不及;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公民的权利意识正不断增强,原本认为理所应当向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提供的个人数据如今也涉及到了隐私权的问题,公民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有可能受到侵害,所以产生了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民法意义上,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包括个人私生活、个人日记、照相簿、储蓄及财产状况、生活习惯及通讯秘密等。并未直指个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而这部分信息在十几年前,甚至在五六年前几乎没有人将之与个人隐私联系起来,而在今天,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信息一旦在网络上传播,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任何人攫取之便捷将无法控制。这些信息原本在其相对人可控的范围内传播不被认为是隐私。而在这种不可控的条件下,这些个人信息对于其相对人来说也就成了需要保护的隐私了。若非迫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于个人的某些特定的权益,个人亦不会情愿提供这些个人数据。虽然现在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所收集进自己数据库的个人数据都基本采取了不对外提供的保密措施,但在获取这些信息时,或者说相对人在提供其个人数据时并没有得到任何承诺和保障,那么相对人在提供自己的个人数据之后对其可能对自己个人隐私权造成的侵害而担忧亦不无原因。我国《宪法》及许多法律中均有隐私权保护性条款,这里不加赘述,但正是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而导致的隐私范围的扩大,对于这些基本的个人数据作为隐私来加以保护的条款却是没有的。对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来说,相对人本来就处于弱势,需要加以保护。而对于相对人的这部分新“成长”起来的隐私的保护却是缺乏法律条文的有力支持的。我们认为在个人数据的收集阶段,一是要尽快填补个人数据收集在法律依据上的缺陷,使收集工作有法可依,得以有序进行;二是要对相对人的隐私加以重视和保护,这样才能鼓励相对人积极、全面、如实地提供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所需的个人数据,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从而保证收集工作和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设想将在下文中加以探讨。 2、个人数据的加工 在进行个人数据的有效收集之后,进行加工整理来使其集合效应的新的使用价值得以体现,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我们稍加分析,却不难发现,对这些数据进行的任何加工整理皆是有明确目的的,而此目的即为了使用,也就是说在对收集来的个人数据的处理有这样一个过程:考虑其用途——以此目的进行加工整理——投入实际使用。由于目前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数据库都仅作本部门业务工作需要的使用,因此对所收集的个人数据所作的加工整理也相当有限。我们认为对个人数据的加工整理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下所作的内部行为,其直接产生法律问题,引起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其真正的实际影响将在个人数据加工整理结果的使用上得以体现。因此我们对个人数据的加工整理这一环节也就没有作过多探讨的必要,而是把目光直接聚焦到个人数据的使用上。 3、个人数据的使用 个人数据的使用多种多样,其引起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也因之而易。因此我们首先有必要对个人数据的使用加以分类,逐个探讨。按使用方向分可分为内部使用、反馈使用(指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在对某特定相对人进行管理或提供服务时使用该相对人所提供的其自身的个人数据)以及外部使用。按使用层次分可分为直接使用、间接使用和混合使用。直接使用指对收集来的原始的、未经加工的具体的个人数据进行使用;间接使用是指对收集来的个人数据进行了批量加工整理后得出的结果数据的使用,而从该结果数据中已经不能通过逆向加工得到具体的个人数据了;而混合使用则是指使用中既有直接使用,又有间接使用。 (1)内部使用。内部使用中既有对个人数据的直接使用,也有对个人数据的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司法机关部门依法行使对某个或某些公民的调查权或侦察权等而对个人数据进行调阅、摘录或复制,这些行为均属于在法律授权的条件下的合法使用。间接使用如根据大量的个人数据的一些统计结果来制定政策,分析研究社情、民情等。在这些情况下,个人隐私权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所依法履行的职权相较,处于下位,相对人不得以保护自身隐私权为由与之相抗。这种观点已经为我国及世界各国立法所采纳,也普遍为公众所接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使用也不存在我们探讨的空间。 (2)反馈使用。反馈使用大体上都是直接使用。由于其个人数据使用的方向性直指相对人本人,因此也就不会产生个人隐私权受侵害的情形。而根据我们了解,这其中产生问题较多的原因是由于个人数据未及时更新或个人数据出现差错等引起的在政策适用等方面关系到相对人切身利益的纠纷。如某知青子女为享受回沪政策故意减小年龄,在回沪后为了找工作又要求上海市公安局恢复其真实年龄。又如某人身份证号码与他人重号而遭银行、证券公司等拒绝提供服务。这些问题虽然不涉及个人的隐私问题,但说明这些个人数据上出现的问题对个人的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第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问题的原因是相对人没有提供真实的个人数据而导致的,而第二个例子则显然是由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工作疏漏造成的。这两个例子是此类使用中的两个典型问题。对于例一中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是否可以因为该知青子女已经从其虚报的个人数据中获利而有权将错就错,拒绝修改其个人数据呢?而例二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又应当为自己的工作疏漏承担怎样的责任呢?我们认为:对例一,应当对没有提供真实的个人数据的相对人处以一定的罚款,并需提供原始证据(如出生证)才予以更正;对例二,有关机构应当自行负责给予更正,而不能叫相对人跑来跑去地搞,必要时要给予相应的赔偿。而另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地从这两个例子中感受到的是:个人数据一旦被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所收集和利用,其性质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带有了一层公共事务管理机构职权所赋予的权威性色彩。该个人数据将不仅是表明相对人某方面特征的符号,而且反过来对相对人产生约束并影响其权益。这些,我们也将在个人数据收集机构与提供数据的个人的权利义务的设想中继续探讨。 (3)外部使用。外部使用也包括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 间接使用如向外部提供一些某方面个人数据统计结果等。由于其中某个具体的个人数据已经不可被推知,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外部使用已经不涉及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而是涉及政府保密部门是否认为这些统计数据本身具有保密的必要,依其政策来决定是否可向外部提供或向哪些外部单位提供。 直接使用中又可分为直接向外提供个人数据和仅提供个人数据服务(如个人数据的比对)两种。其本质在于前者是提供原料,而后者是提供产品,尤如前者是提供核电站用来发电的铀,而后者是提供核电站所发的电。 对于前者,在实际操作中是慎之又慎的。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家信息咨询等公司对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十分感兴趣,试图商洽合作或买断等事宜,但皆遭回绝。由此我们认为,这种直接使用的个人数据的提供当然地涉及到了个人隐私的扩散问题,必须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或者仅限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之间。但由此引出一个在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之间的共享个人数据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共享应当属于合理使用,因为这不仅避免了政府有关部门再一次收集如此海量的个人数据的重复劳动和巨额的成本投入,也使个人免除了再一次提供个人数据的麻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共享也应当有法律依据,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其权限设置也应当不同。这我们也将在下文中继续探讨。 对于提供个人数据服务这一种使用,鉴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认为不能抱着死守的态度,而是要正视其价值,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而我们孜孜以求的在发挥个人信息数据库的社会效应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利益平衡点也必将在这里产生。 首先我们要探讨一下目前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所拥有的个人信息数据库的定位问题。根据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在1996年3月通过的《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TheEuropeanDirectiveontheLegalProtectionofDatabase)中作出的界定:“数据库”是指经系统或有序的安排,并可通过电子或其它手段单独加以访问的独立的作品、数据或其它材料的集合。⑴从使用范围上分,数据库有两类,一类是根据国家、部门和个人的专门需要而开发的专用数据库,也称自用数据库(In-housedatabase)。这类数据库一旦信息泄露或系统被非授权访问,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它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是保密问题。另一类是向社会开放的,商业性服务的商用数据库(Commercialdatabase),这类数据库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收集、组织和整理过程中需要开发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会带来价值增值,因此,它受到适应的法律保护是必然的。以此标准划分,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个人信息数据库显然属于前者,然而再具体地来看,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又并非十分机密的数据,而是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个人数据,只要将保护个人隐私这一问题妥善解决好,其定位向社会服务性方向移动一些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模式要求的,理由如下: ①与商用数据库一样,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集这些原始的个人数据材料,整理并按一定的形式组织编排。以上海市公安局的这个个人信息数据库为例,其建设前后耗时4年,至2000年已投入了1亿多资金,平均每收集一份个人数据就需7元(其中不包括数据维护、更新的费用)。而当前由于种种的原因,其使用仍基本局限于内部,远远没有发挥出其蕴涵的潜在价值,这点不难从众多咨询公司、信息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对它心存“非分之想”,多次试图高价收购的事实中看出。为了使这一巨大投资充分发挥其社会效应,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其投资成果,也为了鼓励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积极从事这一社会受益的工作,有必要对这类数据库的定位作一些调整。 ②该数据库中的个人数据在社会中处于实际的垄断地位。除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外的其它社会组织无能力也不被允许大规模地收集个人数据;一般公民也不会情愿提供;而如果收集的个人数据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也就可能失去其利用的价值。事实上,社会上许多事业对这些个人数据有着迫切的需求,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银行、保险公司、电信公司考查客户资信,咨询公司做市场分析,教育科研机构作教学研究等。美国HowardCoble1997年10月提出的H.R.2652法案(CollectionofInformationAntiprivacyAct)(美国众议院于1998年通过了该法案,并入《数字化千年法案》(TheDigitalMillenniumAct))更是涉及了一系列法定许可行为,包括从数据库中获取单个非实体部分的信息、利用数据库中信息核实一些被独立收集的数据、非盈利性的研究使用等。所以,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缓解对于这部分个人数据的供需困境,也有必要调整定位。 正是基于在这种数据库定位可能发生调整的情况下,个人数据所蕴涵的个人隐私面临被侵害的风险无疑就大大增加了。该类数据库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并没有法律来保护它。美国的H.R.3531法案则明确排除对政府有关数据库的保护,H.R.354法案中进一步指出政府雇员的和其他主要受政府资助机构为实现政府职能,并受合同约束来自政府独占性权利行为所产生的信息库将不在保护范围之列。目前在这类提供服务的使用中,已经有银行、保险公司要求公共事务管理机构进行个人数据比对。我们觉得这是为该类数据库合理开发利用开了个先河,但必须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及时建立规章制度,强化个人的隐私的保护。 二、国外和国内某些地区的立法状况介绍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谈的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权已经与民法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所区别。隐私权的概念,可以分为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前者强调个人私生活事务不受恣意公开、干扰的权利,此亦即民法上所指的隐私权;⑵后者则是指个人资料控制支配权,亦即赋予个人对其个人数据的收集利用的开发权和停止权、更正权等,换言之也就是个人对于其个人数据应有主动积极控制支配的权利,亦即本文所要探讨的隐私权保护客体,有学者将之称为“资讯隐私权”。信息的普及和发达,其影响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利用比以往更为容易,这种趋势已强烈威胁到个人的权利,当个人数据可以轻易地遭受有心人侵袭与操控之后,个人隐私权利不免受到威胁。于是,“资讯隐私权”(informationprivacy)的概念应运而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对隐私权保护的思考,而转向以“个人数据保护”(dataprotection)为重心上,以对抗信息时代中隐私权所受到的冲击。 各国及各国际组织以“个人数据保护”为中心的立法和决议已经陆续发展起来,除了较早的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1980年9月通过《隐私个人保护基准》(GuidelinesontheProtectionofPrivacyandTransborderFlowsofPersonalData),及欧洲议会1981年签署的《个人数据保护协定》(CouncilofEurope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IndividualswithRegardtoAutomaticProcessingofPersonalData)等规范外,欧盟于1995年通过《个人数据保护指令》(EuropeanUnion’sDirective95/46/EContheprotectionofindividualswithregardtotheprocessingofpersonaldataandonthefreemovementofsuchdata),此保护指令于1998年10月25日已经正式生效,该指令要求15个成员国都要立法去管理个人资料,并且特别规定第三国若未符合“适当”标准(adequacystandard),则为保护其人民个人数据隐私起见,欧盟将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个人数据转移至该具有疑义的第三国。保护指令的基本原则大致如下:用途上的限制、数据的品质、安全性的原则、透明化的原则、同意权的原则、个人救济的原则。美国的相关保护除了用其《隐私保护法》来补足其《情报公开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之外,还散见于各相关文件中,如克林顿总统于1997年7月批准并公布的《全球电子商务架构报告》(AFRAMEWORKFORGLOBALELECTRONICCOMMERCE),此报告内容中关于隐私权部分中提到:要想让民众能放心在网络上从事商务活动,确保个人数据不被侵犯是重要的。而中国台湾在其八十四年八月十一日正式公布实施了《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以下简称个资法)。可见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也应当加以借鉴,加快我们的立法步伐,来解决我们在实际中已经碰到的问题,保护我们公民的个人数据。 三、对策和参考意见 在分析研究了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等情况中的问题之后,我们试图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供参考。 基于目前的国情,要建立一部独立的《个人数据保护法》似乎条件还不成熟,但就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来说,个人数据的保护应当纳入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来填补这一领域的个人数据保护的空白。我们觉得要这样做的话,以下几点是应当贯彻的: 1、个人数据首先要确立对个人数据不得任意收集的原则。如《个资法》中规定非公务机关非特有目的的不得进行个人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如有特有目的要向事业主管机关申请登记,核准后发给执照,而申请登记核准后还须公告登载并供查阅。对于大规模的个人数据的收集只能是由法定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如公安机关等,按法定的程序来收集。或者仅限于公安机关,而通过立法规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于个人数据的共享程序来使有需要的部门获得相关的个人数据。而这种在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之间的使用范围的扩大也不得随意,法律应当规定何种情况可以扩大,何种情况不可;按照对个人数据的分类,哪些个人数据可以共享,哪些不可以共享;并对访问权限进行设置。总之,这种获得个人数据的行为,不论是收集还是从他处实现共享,都必须是法律授权的,也就是要有法律依据。 2、为切实保护个人隐私权,在个人数据的收集环节中就应当得以体现并作出相应的保证。明确收集个人数据的使用目的,并且明确告知哪些个人数据是必须要提供的,而哪些是可以选择提供也可以选择不提供的。个人不仅是个人数据产出的最初来源,也是其正确性最后的核查者,所以个人当然地对其个人数据拥有主动积极的控制支配权。当个人将其数据提供给收集机关时,这种主动积极的控制支配权即发生分化和弱化。所以,应当通过制度的方式来弥补这种分化和弱化,而个人也应当成为收集机关对该个人数据使用范围的参与决定者。当个人将其数据提供给收集机关时,当可以视为个人对收集机关所告知的目的的使用的同意,但其他目的的使用则视为不同意。我们认为在此阶段即可通过格式化的行政合同或其它协议来决定个人数据的使用范围并设立救济方式。而收集机关在没有同当事人协商并获得其同意之前,不得将当事人为某特定目的所提供的个人数据运用在另一个目的上。 3、法律应当对所保护的个人数据的客体包括公共事务管理机关可以收集的个人数据的范围加以细数。如中国台湾的《个资法》中规定:保护客体即是个人资料,所谓“个人资料”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及其他足以识别该个人的资料”,亦即可以凭借该资料辨识谁是资料本人的资料。 4、法律应当规定个人与个人数据收集机构的权利义务。对于个人来说,法律应明确赋予其控制其自身数据的权利;在其按规定向收集机关提供其个人数据后享有获得相应服务、办理相关事务的权利等。同时个人又负有按规定主动、如实地向收集机关提供、及时更正其个人数据,保障公共事务管理机关顺利开展工作的义务等。对于个人数据收集机构来说,拥有按法律规定收集、加工、使用个人数据的权利以及维护其收集工作正常进行的权利等。其义务在于告知数据提供人其权利义务;告知所要收集的个人数据的范围和使用目的;保护数据提供人的隐私;维护所收集个人数据的安全和完整;透明化对个人数据的使用状况;接受法定监督机关以及公民的监督等。这里需要另外指出的是,由于个人数据一旦成为收集机关加以使用的数据,即具有权威性,对个人的权益产生影响,所以个人对其提供的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有责任,收集机关亦有在数据的收集、加工、使用过程中避免其出现差错的责任,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应当由过错方承担,如见前述。 5、法律规定应当约束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外提供个人数据,并对公共事务管理机关对外提供个人数据服务树立宗旨并加以指导。对外提供服务应当符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旨,在“三公”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对外服务。避免由于对垄断数据资源获得途径的差异而造成不正当竞争。欧盟指令1992年的建议里有关许可的条款要求拥有任何特定信息唯一来源的数据库拥有者按照公平和一视同仁的条件许可任何竞争者使用该信息。法律应当规定对征信业及以收集或处理个人数据为主要业务的团体或个人、医院、学校、电信业、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大众传播业等行业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和审批程序。 6、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应当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强化个人数据相关工作的管理,杜绝内部工作人员非工作目的的私自对个人数据的处理和泄露。 7、法律应当对个人数据使用的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的范围进行规定,避免个人隐私权的不合理膨胀。 四、结束语 对于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个人数据保护,我们现在所做的研究是肤浅的,许多问题尚未吃透,故不敢妄加评论。尤其是对公共医疗机构的个人数据保护的研究则完全没有涉及,这是本文的一大缺憾。 我国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个人数据的保护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仅将研究中发现的有关个人数据保护的问题突显出来,希望在该问题的相互探讨过程中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为规范和完善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个人数据保护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公共事务管理论文:中国公共事务管理模式革新 公共事务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日常生活中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到市场秩序维护、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公众的财产、人权和自由等权利的实现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在我国,公共事务管理应以专业化管理为原则,建立在合理法律制度之上从而获得合法性已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共识。但当前国内对公共事务管理范式还存在诸多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和争议,从而制约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公共事务管理范式转变溯源 依据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范式的解释,范式指在一段时间内共同体成员所公认的那些信念、途径、技术和方法等集合,它为实践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范式具有优先性,不仅能够提供可供模仿的成功范例,并且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时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主流。当然由于反常的存在和累积,总会出现新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即新的范式对传统范式的替代,这时就意味着发生了范式转换。[1]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公共事务管理已发生了从行政管理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一)行政管理范式的式微 19世纪末威尔逊开创公共行政学研究之初,指出公共行政应是政府、政党等对国家权力机关所制定政策的有效执行。威尔逊所发表的论文《行政研究》,以及古德诺所著《政治与行政》都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所谓行政管理范式早期见诸于伦纳德•D.怀特1926年出版的《公共行政学导论》中,意为行政之管理,即重视政府行政的管理学视角、途径、方法和技术。“所谓行政者,系管理人员与物料,俾完成国家创设置目的也。”[2]怀特此种定义正与同时期威尔逊和古德诺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论”相对应,也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的行政体制相呼应,即将公共事务管理视为高效率行政管理的机制、方法和技术。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行政管理范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暴露出诸多弊端,“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期,熊彼特、杜威、布鲁纳、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等众多著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和论述“公共领域”,其中以哈贝马斯在1961年完成的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最具影响力,他认为凡涉及公共性的产品或劳务的生产与提供都应视为公共领域范围,都应有在法律保障下体现公民参与、合理性而非权威性支配的制度空间。萨缪尔森则在1954年发表的论文《财政支出的纯理论》中对“公共产品”划定标准作出经典界定,其主张凡具有受益上非排他性和消费上非竞争性的产品都应视为公共产品。“公共事务”理论则提出相对于私人事务而言,凡与政治、政府行政、社会责任、公共议题和公共信息等相关,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都应是公共事务。这些理论逐步成为公共行政实践与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渊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公共行政学运动则将公共价值、社会公平、公民参与和积极回应等理念注入传统行政管理范式当中。这些变化使人们对公共行政中的“公共性”日益重视,公共事务管理不再局限于传统行政管理范式,也使之日渐式微。 (二)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学用语较行政管理晚些,在西方国家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开始作为一个专用术语而得到规范的使用。20世纪中期,公共管理理论已经初步形成,并作为对传统行政管理范式加以批判的产物出现[3]。为将其与传统行政管理范式相区别,故将其称之为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起初只是管理主义与新管理主义的体现。管理主义认为通过一组信条或实践所构建优良的管理将是治疗较为宽泛的经济与社会病疾的良药。新管理主义则进一步指出“精髓是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技术运用于公共服务部门”,主张公共事务处理应从行政的传统特征,如官僚制、渐进性、特殊性等,转换成管理主义的新的特征,如经济、理性和普遍性等[4]。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新公共管理运动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新西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香港、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新公共管理理念。基本理念是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重塑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产品与服务的输出,同时将民众视为顾客,尽力去满足顾客的需求[5]。正是由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得到广泛实践,使社会各界得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对其进行评估和完善,使其在与诸多新兴公共行政理论的竞争中受关注程度最高,影响力也最大,进而也推动了公共管理理论发展及其作为挑战范式的兴起。公共管理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开放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汇聚和吸收了包括新公共行政学派、商业和管理学派、公共事务与公共政策学派等大量不同学术流派的观点。当前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使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更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和公众需要。其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也行之有效地解决了诸多传统行政管理范式无法良好解决或者根本无法触及的社会问题。这些都说明了公共管理范式已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新近范式。 二、我国公共事务管理范式转变的沿革与缘由 (一)行政管理范式更适应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召开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上而下以中央政府部门管理体制为主,与计划经济一致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基本模式。随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虽然经历过几次改革,也主要是围绕中央政府的分权和集权改革,行政机构精简和调整展开。这个时期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主要还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并且导致行政机构大量膨胀、职能重叠、人员臃肿和效率低下的问题。1982年的行政体制改革也主要以减少经济管理部门,在城市以打破条块分割、增强企业活力和扩大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为主,在农村则通过改变“”政社合一的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行政权与生产经营权的分离,但此次改革主要是为经济改革铺垫,并未改变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1988年我国虽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加强间接管理的改革原则,但由于改革还是按计划经济模式要求进行,因而政府职能转变未达到预期效果,也未能消除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当中的问题[6]。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共行政学恢复建设时期,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刚刚起步的阶段,政府几乎包办了社会当中的全部公共事务。公共事务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也主要以“行政管理”方式展开,公共行政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也是围绕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展开[7],“行政管理学应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8]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共事务管理实践与研究并没有超出行政管理范式的基本含义,即主要从政府行政的视角出发,以追求行政管理效率为目标管理公共事务。 (二)强调“公共性”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包括资本、人才、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要求。这些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一方面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加强宏观调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信息公开,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推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求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步骤地把企业推向市场,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同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和自谋职业人员的住房、社会保险和医疗制度改革。经济改革领域稳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大流通体制改革,扩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促使公共事务管理日益强调“公共性”,促进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服务对象和内容的拓宽。因此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涉及公民参与的公共领域空间逐渐增大,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出现多样化和多元化,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体现“公共性”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曾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的郭济教授就指出“关于‘公共’,有学者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和私人行政相区别。(2)明确了行政活动的目的和性质。(3)公共的性质决定了它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4)强调了行政活动的公共性。”“由于‘公共’一词具有上述这些主要内容,因此,‘公共行政’一词本身的含义比‘行政’一词要丰富得多。”[9]由此可见,在此时期我国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传统范式受到来自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的挑战,对于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强调“公共性”需要也日渐显现。 (三)公共管理范式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选择 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以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阶段。政府行政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构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等工作全面展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全面转型期,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开始转变,相当部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以及公共事务的处理也已逐渐转移到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全社会在追求奉公守法、和谐共建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应用到公共管理范式的相关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以来,公共管理范式对于我国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提高已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和公众需求日渐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共事务管理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要应对一些新出现的公共问题。故早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确立了“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名称,2001年又将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培养高级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MPA定名为“公共管理硕士”。国内学者刘熙瑞教授也提出:“按‘政府推行政务’这样的涵义来理解‘行政’概念,就隐含了一系列缺失。包括:第一,它不能明确提示管理的目的,因而难以杜绝为私的成分;第二,公民参与与否不明确;第三,被管理的事务性质不明确,并没有强调必须是公共事务,因而难以界定管理的范围;第四,它在行政中是否接受公民的制约,也没明确提示出来等等。这就导致我们在使用‘行政’概念时有多方面的遗憾。”“为了突出民主,我国行政改革中必须采用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概念,而尽量不用行政、行政管理概念。”[10]这些均体现了我国学界对于公共事务管理范式转换的先知先觉。就此来看,公共管理范式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在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的共同选择,我国必须积极推进公共事务管理范式转换———从行政管理迈向公共管理。 三、构建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策略 当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趋势,但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构建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策略包括: 1.明确公共管理内涵与外延。当前社会对公共管理内涵与外延认识不清,不仅导致公共管理实践与科研受到局限,也使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需求受到局限。当前不仅在学术界,更应在社会实践方面明确公共管理是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旨在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而从事的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则是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或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进行管理;行政管理仅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领域或重要手段。明确公共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将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对公共管理范式适用范围更加充分的认识,进而推动公共管理范式的实践。 2.增强公共管理理念的传播。公共事务管理理念不断转变与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公共管理理念传播也是在我国实现公共管理范式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我国应加强建立以合同外包或引入竞争机制的“市场化政府”,建立能够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民参与的“参与式国家”,以及建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等公共管理理念的传播,以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在更广泛公共领域内,结合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 3.加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还主要以偏政府行政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为主,对具备现代公共精神和理念,掌握先进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力度还不足。故当前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应将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平台,开放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边界,将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与方法逐步融合在其中,并应加大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的招生规模。加强对当前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公共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管理理念、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发挥好公共管理硕士(MPA)在培养高级公共管理人才方面的作用。 4.推动公共管理政府实践。虽然公共管理理论在解决我国社会问题方面,经学术界长期研究和发展而日趋成熟,并逐步为大众所了解和熟悉,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也是在不断推动公共管理实践。但受传统政治文化和行政体制惯性的影响,当前在我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传统行政管理范式依然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导致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建设推进缓慢,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形成受阻,民生权益、公民参与、社会公平实现困难。政府积极进行公共管理实践范式,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有利于发挥典范作用,推动公共管理范式在我国全社会的实现,故当前我国急需大力推动政府公共管理范式的实践。 总之,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依然是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形式,相关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还需逐步推进。社会对非营利性组织培育、管理和规范还不够,还需要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相关的理念传播、人才培养以及具体实践。让传统行政管理范式与新近公共管理范式在处理公共事务的相互竞争中逐渐此消彼长,才能在我国完成公共事务管理范式的彻底转变。
1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1.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研发高新技术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团队内各组织成员间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来实现资源、人力等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技术、管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要建立高校与政府采购部门、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间的有机联系,建立共同目标,实现跨领域合作、资源共享,以促进科研技术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实现科研生产应用的一体化发展。 1.2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需要 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本质是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其最大特点就是研、产、售协同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高校知识生产方式的重要需求之一,要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其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强大的推动力。这是因为,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也只能在这种协同新创的前提下方能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打破了不同学科与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在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上进行创新。基于这些需要,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以上所述内容,还要借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以更好地为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发展,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助力。 2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现状 2.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现状。教育与科研工作结合在一起是高校的特点,学科交叉与融合也特别突出,要充分发挥高校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就十分必要。它可以把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科研工作。为此,高校科研团队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方式,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而现实是,这种协同新创的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还没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第二,从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间的联系,考察协同创新现状。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负责着不同的事务,但是,这些科研团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仅凭团队个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协同不同科研团队的力量,就成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高校科研团队协同新创的平台。而高校科研团队的这种协同新创平台根本没有建立。 2.2高校外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科研团队间的协同创新建设方面,考察高校间的协同创新现状。因教育、科研方面的重点不同,各高校的优势有着明显的不同,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的目标也有差异,这就较大地分散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各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实现协同创新,才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高校的人才、学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各高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这种高校间的协同新创机制还没有形成。 第二,在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设方面,考察科研团队内的现状。在传统教学工作中,高校科研团队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协同意识,其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上,有的高校未能准确领会,因而在教书育人决策机制方面,严重缺少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之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的严重条块分割化,更加难以为成员提供多元化的协同培养。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意识里,自我封闭、自我设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外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不能为本校的人才培养发挥作用。 第三,在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要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方式的直接形式,就是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也可以为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但是,高校科研团队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因此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3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的对策 第一,改革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应该以协同创新为依托,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以更好地形成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及项目引导,以国家倡导建立科技研究共享机制为契机,借鉴国内高校比较成功的经验,建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建立高校协同新创资源共享机制,将政府、企业、科研团队等资源有效整合到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全新培养模式。 第二,高校科研团队要以建设开放、协同的共享机制为目标,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校科研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团队应该联合其他研究机构,如建立资源管理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它要包括项目、成果、人员、设备、经费等多种要素,建成共同管理的协同创新共享机制。再如,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互动机制等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研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 第三,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机制。现在,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多元化,基于这种多元化,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研究评价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进取心,使成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选择和自身发展空间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将优秀人才汇集到协同创新团队中来,形成有效的人才合力,在团队里形成以任务驱动的激励机制,从而确立以任务完成的质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社会需求的综合评价机制,进一步整合各个协同科研团队的人才优势,构建具有鲜明特色、衔接紧密的团队组织,为高校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符合当代科研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基于面向市场的“市场型”协同创新管理体系。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全新的市场型的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就应该以契约、信任和混合管理为模式,确立其协同创新的机制。高校科研团队也应该引入契约模式,使得交易各方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增强对交易对象按要求完成交易行为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各方的逆向选择,减少了交易各方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这里也应该注重信任管理的引入。高校科研团队要与社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校企协同创新的契约一般相对简单,交易各方有时以战略备忘录的方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事项进行约定。校企交易双方有意向并会尽心尽力去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期望的目标,避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增加的重新讨价还价成本,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在产学研过程中的协调更为顺畅。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中还要引入混合管理机制。我们知道,契约和信任管理能克服不确定性和交易专用性投入大的障碍,但由于正外部性导致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动机不足的障碍,需要有外部条件加以激励。为了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研团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需要提供事前的激励构成混合管理。通过混合治理,企业能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声誉,或者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补偿,以激励企业与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 第五,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要立足于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乃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研问题,要开展校际间甚至国际间的协同创新。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人才交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同时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机制,借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团队成员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经济基础论文:经济基础统治地位管理论文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内含着一个深刻而重要的思想和前提,即确认和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意味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不只是指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还包括着不占统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的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也就确认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这就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传统观点。实践和理论都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对经济基础的传统观念进行深刻反思,正视对其提出的挑战,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 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抹煞不同社会质的区别 何为经济基础?传统观点认为,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譬如,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照此推论,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反而是其对立物和异己力量。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就难免不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却是不正确的。应当看到,经济基础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等同关系,在一般意义上两者之间只是一种包含关系,前者包括着后者,但不能将前者归结为后者,当然,这并不否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中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在传统的观点看来,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各社会形态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而经济基础的性质则又是由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在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我们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这是正确的。但却不能因此就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传统观点之所以拒绝承认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是认为,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若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纳入经济基础范畴,那就会影响、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从而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或推论是没有根据的。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这并不会影响、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基本关系或原则。根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的性质的确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但就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独立地对上层建筑性质起决定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独立决定,那么一个社会同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这样上层建筑的性质将如何确定?应当看到,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直接决定的是经济基础的性质,进而才是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当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时,这实际上是在表明,这一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是以相对于同时并存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而确定的,它是以经济基础或者说是以同时并存的各种生产关系“代表”的身份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否则,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也就不能以“统治地位”的身份出现。在这里,“统治地位”正体现在它对经济基础性质的“统治”上。我们说,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从而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这并非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基础,而是因为它在经济基础中不占统治地位。由此可见,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这样一种内在联系决不意味着经济基础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能否占统治地位,这是在同时并存的不同形式生产关系之间,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较而体现出来的,这种比较不是在经济基础之外,而是在经济基础内部或本身不同组成部分之间进行的比较。所谓“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只能理解为,一种生产关系当它一经产生作为生产关系而存在时,它同时相对于上层建筑也就作为其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统治地位,这是在确立自身经济基础地位之后的另一个问题。就经济基础意义上,硬要给生产关系加以“占统治地位”的限定,这岂不是画蛇添足!一种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和能够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这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不同问题,不可混同。一个社会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这只是在经济基础内部作为生产关系在地位和作用大小上的区别,而决不是经济基础与非经济基础之间的区别,决不是具有经济基础地位与不具有经济基础地位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同时并存的占统治地位与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一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原理,当把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时,由于它在经济基础内不占统治地位,不是经济基础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既不能改变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能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所以,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并不会被改变,在此基础上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仍会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保持一致。这就如我国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同时承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鼓励其发展,而这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样。因此,在坚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这一关系时,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必要非要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 其次,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抹煞不同社会质的区别。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另一理由是,“只有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看作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才能确定该社会的性质,才能把一个社会形态与另一个社会形态区别开来。”言外之意就是说,若把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那不同的社会,特别是相继或并存的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就没有质的区别了,人类历史就不再有时代、性质的不同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从思想方法上说,要么是过高地估计或夸大了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作用,将其作用提高到了可以改变经济基础性质的程度;要么是低估或缩小了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主导决定作用,似乎是只有当它独立存在时才可能显示或保持其统治地位。若真是这样,其实际情况也许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某种生产关系本不配占统治地位,那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倒是应该占统治地位。 诚然,经济基础是从质上区别不同社会的重要方面,譬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这种特殊性显示着不同社会质的区别。那么,一个社会要体现出其经济基础的特殊性,要使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质上区别开来,是否必须将经济基础归结于或净化为这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若是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包括在经济基础之内,是否就会改变这一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就会抹杀或湮没不同经济基础的特殊性,而不能再将不同的社会从质上区别开来?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无论是否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它都不会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可能具有抹杀不同社会质的区别的作用和能力,这也正是它之所以不占统治地位的基本表现。一个社会究竟存在哪些形式不同的生产关系,将形成怎样的经济结构,何者占统治或从属地位,归根到底要由这个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所决定。但一种生产关系不占统治地位,这并不表明它不是经济基础。我们说,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能使不同社会从质上区分开来,这仅仅是因为这些生产关系不能决定经济基础的基本性质,而决不意味着这些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本身不属于社会经济基础的范畴。应当看到,一种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和能否在其中占统治地位,起到从质上区分不同社会的作用,这是两个虽有联系但又是不同的问题。一种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这是它相对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言的。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存在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只要它客观存在着,那就必然要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不论是否占统治地位,这并不影响它是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是,一种现存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能否具有从质上区别不同社会的作用,这是相对于经济基础中其他生产关系的关系而言的,结果如何,这就看它在与同时并存的其他不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中能否占统治地位,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使事物相互区别开来的是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不同的社会特别是相继的或同时并存的不同社会形态之间,重要的不在于有哪些生产关系,而在于这些生产关系中是何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特殊性主要就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不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才使不同的社会从质上区别开来。至此,必然的逻辑结论只能是:使不同社会从质上区别开来的,不是在于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经济基础,而是在于由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中何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例如,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的,不是因为只有公有制才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是因为在由公有制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二、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有悖于唯物史观 传统观点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在经济基础范畴之外,不仅没有成功的实践根据,而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来看也不能自圆其说。一般来说,在一定社会形态中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同时还有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表现在从前一社会形态中保留下来的旧的生产关系残余和在后期产生的新社会生产关系的萌芽。如在封建社会,除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外,与此同时并存的还有奴隶制的残余,而在后期则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同时还有为几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不论是旧的生产关系残余在一定时期被保留着,还是新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说这都是由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来决定的。就此而言,对一个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不在于有哪些生产关系,而在于哪些生产关系更适合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哪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一种生产关系的主体地位是相对于同时并存的其他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言的,是在这些不同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确立并体现出来的。否则,“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个命题就根本不能成立。的确,哪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这对社会经济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但若把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在经济基础之外,只留下通常所说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或者说,整个社会只允许一种生产关系存在,那么,生产关系的这种“统治地位”就无从体现,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尽管说它是“占统治地位”,可是在经济基础这个意义上它还能统治谁呢?这种“统治地位”岂不是名存实亡!把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论主观用意如何,但在客观上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和肯定,而是在否定或取消这一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 不占统治地位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之间,应该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这两者的具体的存在形式、所起作用的程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看,相互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作为两种处于不同地位的生产关系之间肯定具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否则,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就会被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一种生产关系只有在与其他生产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才能存在。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这种统一性就应在于它们都是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尽管不占统治地位,但却又能得以存在的基本客观依据。若只见其对立,而不承认两者间的这种统一,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这实际上也就是否认了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存在的合理性、客观必然性。如所周知,经济基础,连同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被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范畴来概括整个人类社会现象,并用以揭示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历史理论,这些范畴之间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若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在经济基础之外,那就意味着这些生产关系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产力基础,在客观上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既然它不属于经济基础,它也就不能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发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试想,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它既不能影响或决定上层建筑,也不能受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那么它又何以能够产生、发展或消亡?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在经济基础之外,这就意味着不占统治地位的新的生产关系萌芽只有在取得统治地位后才能转化为经济基础,可是它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连经济基础的资格都没有,它又依赖于什么条件上升到统治地位?可以说,一种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是其取得统治地位的先决条件或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上升或转化到统治地位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生产关系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再到消亡的转化过程,但这只能是在作为经济基础的统一性的基础上,由从属地位向统治地位,再向不占统治地位的转化,是在经济基础内实现的转化,而决不能是在经济基础外,由非经济基础向经济基础再向非经济基础的转化。从经济基础这一范畴的外延来看,肯定不能小于其现实的生产关系范畴的外延。因为,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不能认为还有存在于社会形态之外的生产关系,要么马克思何必要强调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恩格斯在谈到生产资料对社会的决定作用时说:“正如没有自在的资本一样,也没有在社会之外并对社会不发生影响的自在的生产资料。”(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170页。)同理,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也决不会有在社会之外并对社会不发生影响的自在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曾这样说:“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从无中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发展过程内部和流传来的、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内部,并且与它们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35页。)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地位、新旧不同的生产关系,并肯定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事实上,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它客观地存在着,我们就无法,也不能人为地在两者之间筑起一道屏障,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隔离在经济基础之外。一种生产关系不占统治地位,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也决不意味着它不属于经济基础。一种生产关系不论其是否占统治地位,它都会对上层建筑起着一定程度的决定作用,同时还要受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就对上层建筑的作用而言,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关系之间,只有地位、作用程度大小的差别,而绝不存在有无作用的区别,不对上层建筑发生作用的生产关系是根本不存在的。上层建筑并不是只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服务,而必须是为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经济基础服务。否则,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一说。既然存在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就必然作为经济基础发挥作用。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这本来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或“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表述: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151页。)在原始社会中,“原始共产主义占统治地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40页。)奴隶制度“很快就在一切已经发展得超过旧的公社的民族中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生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96页。)等。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还没有看到把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把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的论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是被马克思称之为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由此不难确信这一思想的重要性,以及论述中所用概念和表述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是认为,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的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显然,我们不能把“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理解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将这两者等同起来,而是应该将“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理解为包括占统治地位和不占统治地位在内的各种不同“生产关系的总和”,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才可能成为“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因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完全处于同一个层次和发展水平上,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刚进入新的社会形态时,或者说在它的新社会形态的初级阶段时更是如此。所以,也决不能只用某种单一的生产关系,或者说仅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一般情况下即使是旧社会遣留下来的“残余”,也必须是在伴随着生产力的长期发展过程才会逐步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一定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并不在于是否占统治地位,而在于它是否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马克思在这里说得十分明白,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决不是传统观点所坚持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从马克思这一清楚明了的论述中,丝毫看不出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的含义。可以断言,传统理解是无中生有。不论对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何理解,但其最根本、最重要的含义,就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现实存在着的各种不同生产关系的“总和”,不论它是否占统治地位,都必然地属于这个“总和”的构成部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谈到资产阶级两大集团的斗争时曾表达过这一思想,他说:“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149页。)非常明确,这是把现实的不同所有制形式都视为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也写道:“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情况下)的方式。……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31页。)所谓“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就是指经济基础;而“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显然是指已经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等。恩格斯十分明确地肯定了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的“残余”的经济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其实,从理论上说,经典作家也决不可能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在经济基础范畴之外,若是这样,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又何以能成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因为,若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就意味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无容身之地,因而这种生产关系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在唯物史观中得到科学的说明和揭示。难道马克思在其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会留下如此显而易见的矛盾和问题吗? 三、不占统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属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范畴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的思想,社会主义应该是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生产的社会。但我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邓小平讲:“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所谓“不够格”,主要是指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还比较落后,而这一现实的客观经济状况则又意味着,在我国现阶段,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仍具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合理性,仍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现阶段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必要经济形式。事实上,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很快就能完成的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才能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由过去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转变到从属地位,待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后,才能最终为公有制所取代。非公有制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经济形式的存在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不能任意取消的。恩格斯在谈到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度废除时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9页。)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废除私有制才意味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我们虽一度把私有制消灭了,但结果还得再请回来。实践证明,在我国现阶段就拒绝非公有制经济,这并非是正确的选择。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也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并进入更高级阶段创造物质基础的阶段。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或阶段。由于在理论上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把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并将这种论点“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以至有很长一段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上拒斥非公有制经济,片面追求纯粹、单一的公有制,将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视为洪水猛兽、万恶之源,是社会中具有毁灭性、破坏性作用的因素,被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将其与“消极”、“落后”、“反动”、“腐朽”联系在一起,甚至划上等号。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正本清源,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三个有利于”标准,逐步纠正了过去极其片面的错误观念,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虽不占统治地位,但这决不意味着它没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它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相适应的,还是不能完全取代的可用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形式。只要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就必然地属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范畴,是其重要构成部分。我们必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地在理论上还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关于经济基础范畴的本来含义,确认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能动作用。 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发挥的重大积极作用看,也必须彻底纠正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的极端错误,而确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地位。实践证明,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虽不占主体地位,但却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所指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确认非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合法地位,并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构成与社会阶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最突出的一点是:私营经济在整个经济成分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据《人民日报》2002年9月20日报道,截止2001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423万户,私营企业202.86万户,从业人员达7474万人,注册资金21648亿元,共创产值19878亿元,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9675亿元。在过去十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增长为20%以上。面对这样的统计数据,我们还能否认非公有经济的经济基础地位和作用?许多个体私营企业者不仅重视自身企业的发展,关心中国企业改革,勇于探索、创新,而且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们在为社会提供就业、税收、产品等有形财富的同时,也在探索和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为中国企业的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借鉴,这些无形财富的意义更加重大。 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分析、看待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存在于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政治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社会条件之下的,它赖以存在、发展并为之服务的社会就是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或其他什么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影响、制约着它,公有制统治着它。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①在一定社会存在着的各种生产关系中,必有一种占统治地位,并决定其他生产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普照的光”,必然改变着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十五大报告指出,“只要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就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客观事实,不能对此视而不见。非公有制经济被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并鼓励其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所决定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这本身就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不尽快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将用什么来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和教训就是,未能充分认识先进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发展经济和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问题。非公有制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必要经济形式,在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充分发挥社会人、财、物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在我国现阶段是公有制还无法完全取代的,它还要继续发挥其经济基础组成部分的职能。 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现阶段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必须确认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地位,并切实得到上层建筑的支持、引导、规范和保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现在,有些地方仍不时地发生一些侵害个体和私营企业利益的现象,这与我们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否认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地位不无关系。当然,个别非公有制企业还有违反国家政策,如侵害职工利益、偷税、漏税等现象,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是非公有,而是由于监督管理不力。这些现象在国有企业中也并非不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并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这一思想内含着对非公有制经济基础地位的确认,同时也表明要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不占统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十分正确的。总之,确认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其经济基础范畴,这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基础论文:科学发展观经济基础论文 内容摘要: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而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理论的铺垫和支撑。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人文关怀思想,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文关怀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力量的劳动者的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谈到理想的生产时认为“这种生产,是以满足社会以及每一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造福于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不断创造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实现这一人文关怀所必需的条件。二是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及其需要。三是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人的社会性在人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要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就必须自觉地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所以,搞好人类的制度文明或广义的“政治文明”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完整的人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作为主体的同作为客体的人的统一,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人的完整性。在唯物史观中,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着客观制约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定性的主体,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主体性的客体。 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将使它的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各方面的才能。”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客观趋势”。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物质生产力的限制,取决于物质生产对于个人的完整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础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文关怀思想的极大提升,也是马克思人文关怀经济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一)注重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始终占据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在马克思那里,追求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由此,马克思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继承、坚持和发展这种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就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把人看作是一切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的主体、目的、基础和希望,改变在理论及实践中存在的单纯关心经济客体状态,而忽略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目的的人的关心。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被无止境地放大,导致经济活动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矢量被倒转,主体被客体所湮没,目的被手段所代换。人逐渐变成了经济活动的工具,物质财富的生产和聚敛成为人所争相追逐的目的。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满足的价值主旨日渐远离,甚至两相悖逆。经济活动由人是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异化为人被当作客体和工具手段受到支配和驱使的过程。结果人的发展和人的本质实现问题淡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把人只当作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把经济发展中的物质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都是发展观的偏颇。要坚持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即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从根本上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低层次所需要的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而低层次需要,尤其是物质享受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因人的价值观而异的。只有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转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素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遏止恶性消费和恶性开发,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非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在人的深层意识上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承认人类是自然界的普遍成员,承认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财富,承认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而建立起一种既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又符合生态环境自然客观规律要求的、现代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平等、和睦、协调、统一、相互尊重。这应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视角理解人类生存,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三)正确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了起来,强调人类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目的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但必须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强调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马克思的这些重要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有指导作用。人文精神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把人作为评价价值的尺度和标准。科学精神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科学精神重在“求真”,人文精神重在“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二者是互相统一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要坚持科学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就既要提倡人们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又要大力宏扬科学的理性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就要努力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使得求真、求善、求美之间走向一致和融合,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完善、发展。 经济基础论文: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摘要:正确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现实看,既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完善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从人的异化复归历史趋势看,属人力产权实现条件创造的基本制度建设。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中出现的“两个异化”现象,阉割了两个“毫不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严重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因而,需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意义,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异化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异化”;人力产权 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12.18”讲话)中,再次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之前,他已有多次强调和重申。当然,这都是对十六大提出的两个“必须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精神的一再重申、强调。结合近几年的国内外背景和人力产权异化复归的历史趋势,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党中央这一系列重申、强调的意义。 一、一再重申和强调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再重申和强调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时代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现实背景,二是西方“和平演变”等国际历史教训,三是人的异化复归历史趋势。 第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坚持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党中央对这一重大问题一再重申和强调的国内背景,首先是中国改革开放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严重干扰,致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即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受到削弱,以及相应出现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过分悬殊现象。其次,中国2007年出现了一股咄咄逼人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思潮,用三种手法,企图歪曲乃至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一是歪曲。如把“实行包产到户”、“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一系列新政策,歪曲为“这属于民主社会主义”。二是栽赃。如讲“主政伊始……保护私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踏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其实中国宪法中并没有“保护私有制”的条款。三是恐吓。讲“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种恐吓有两层抹杀:一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使中国处于危险中,需要挽救!从而抹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使中国富强起来的事实。二是社会主义没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转变为民主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得救!从而抹杀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由此足见党中央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性、针对性和迫切性。“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书记在“12・18”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的又一次表达。 第二,一再重申和强调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有深广的国际背景。首先是苏联的教训。当年苏联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放弃马克思主义,以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在改革的经济性质上,放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采取以私有化为主的“休克疗法”;在改革的政治性质上,放弃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走多党制为主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结果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东欧其他各国也多大致如此。苏东各国“改革”的失败,都是“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犯了方向性错误。其次是拉美及东南亚各国盲从新自由主义,致使经济几近崩溃的教训。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国家,包括经济强国如日本等陷入美元“汇率陷阱”,长期不能自拔的教训。中国的国有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命脉,其主体地位已不仅仅关乎中国的金融安全问题,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经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安全问题。由此联系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可以说,这是总书记“12.18”讲话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直接国际原因。 第三,从人的异化复归历史趋势,一再重申和强调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是创造人力产权实现的历史条件,推进人力产权异化复归历史趋势的必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当前的金融危机正在继续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是真理,马克思基于劳动异化理论提示的人的异化的复归,即人力产权异化的复归,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趋势。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继续雄辩地证明:中国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创造人力产权实现的经济基础,进一步确立和推进人力产权异化复归的历史趋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是历史的正道。 应该说,总书记一再重申和强调贯彻两个“毫不动摇”,重申和强调的是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方向,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重大意义。 二、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须全面正确贯彻两个“毫不动摇” 30年来我们党都一再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而,在改革开放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全面、正确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处理好两个“毫不动摇”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但事实上,与两个“毫不动摇”相悖,实践中出现了局部的“两个异化”现象。 其一,是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异化为仅坚持第二个“毫不动摇”,忽视甚至放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只重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些地方甚至 靠牺牲公有制经济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阉割了两个“毫不动摇”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其二,是把“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异化为对非公有制经济只“鼓励、支持”,忽视甚至放弃“引导”。有的地方甚至以发展私有经济为名,纵容甚至制定政策,在国企产权改革的幌子下强制性地把公有企业私有化,鼓励私有制经济侵吞国有资产。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官商勾结合谋攫取国有资产的严重现象,违背了“坚持公有制为主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的党中央一贯精神,阉割了第二个“毫不动摇”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向本质。 总起来看,“两个异化”现象的实质和严重性。在于阉割了两个“毫不动摇”内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毫不动摇”,引向了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私有化。其结果,“2006年我国国内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在三大指标所占的比重大体如下:资本:公私经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8%与52%;就业人员:公私经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2%与68%;国内生产总值:公私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37%和63%”。而且,“全国工商联一位负责人在2006年3月预测:到‘十一五’结束时,民营经济的比重将由65%上升到70%以上。这个预测很可能成为现实”。相应地,“民营企业主阶层在经济上的兴起,必然要求政治上享有相应的地位和权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被削弱,人力产权实现的经济制度条件遭到严重侵蚀。如不及时纠正,后果极其严重。 如果说“两个异化”与苏联“休克疗法”有差别,也只在于是使社会主义渐进式“休克”,还是激进式“休克”。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党政干部异化为私有制经济或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利益相关者!在业主与员工发生矛盾时,完全站在业主一边。这是否表明,他们已在相当大程度上丧失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有立场,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在悄悄地发生部分质变呢?由此再来领会总书记对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一再重申和反复强调,就会更感其现实针对性、迫切即时性之重大。 再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近年来一再出现的公开企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洞化甚至异化的现象。例如有人提出“公有经济为主体是站不住脚的、要突破”;“民营经济已经是党的执政基础,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国有资本占据垄断行业,与民争利”;“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差十万八千里,剩余价值论是个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发展商品经济,按剩余价值规律办事”;“公有经济、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等,不符合中国国情……财产关系清晰化、社会化、公众化,有人认为是私有化,但必须利用私有化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是苏式的、少数人占有的、国家名义的公有制,实质是官僚资本”。还有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韩国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韩国特色资本主义,是一回事”,甚至有人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主张“把这个提法修改为‘社会主义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把‘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等等。这样阉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其空洞化乃至异化的现象,是新自由主义在党中央一再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背景下的新表现,值得重视。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如同前几年一些地方的“产权改革”被异化为私有化改革一样。 三、处理好两个“毫不动摇”的关系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要要求 两个“毫不动摇”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既不能割裂,又不能颠倒二者之间的主辅关系。 第一,两个“毫不动摇”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一方面,只有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在经济上保障中国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不存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上层建筑也就没有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或迟或早要发生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不可能建立在私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更不可能建立在外资居主体地位的经济基础上。苏联解体迄今为止近20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便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西方也不会一视同仁。它们所要的,是经济上、政治上乃至文化上的新殖民地。2003年,曾写过影响很大的《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的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死路、绝路。个别超级大国绝对没安好心,其他国家民族千万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另一方面,只有坚持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保障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对整个国民经济足够强大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才具有“引导”非公有经济朝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根基、资格和实力。公有制经济的足够强大,是坚持和不断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固邦、兴邦之本。 第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必要措施,在两个“必须毫不动摇”中居于附属地位,是辅体。 此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产权制度,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又好又快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但必须明确、必须强调:其辅体或附属地位,是由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定位、由其雇佣劳动制度、由其经济的“自发性”所决定的。那种对非公有制经济只“鼓励、支持”不“引导”,甚至化公为私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做法,是舍本求末,喧宾夺主,不仅仅是忘记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目的,长此以往,还必然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削弱,甚至有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危险。 综上所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坚定地推进人力产权的异化的复归历史趋势着眼,坚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重要原则的结论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指导上,必须切实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改革开放的指导。这要求坚决清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改革开放的误导和民主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干扰和已经造成的严重影响;在改革开放实践上,必须坚决消除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出现的“两个异化”现象。只有消除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出现的“两个异化”现象,防止了两个“毫不动摇”之间关系的被割裂,纠正了阉割两个“毫不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和导向内涵的倾向,才能真正坚持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切实把两个“毫不动摇”的贯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也只有切实把两个“毫不动摇”的贯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才能真正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确保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确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涉险渡难,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保障中华民族一步一个脚印地崛起于21世纪。 经济基础论文: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分析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纪录片退去影院,面临安身立命的发展问题,此时电视栏目化引领潮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认为政治经济基础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支点。 “栏目化”的提出是基于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播出的准时性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节目大量增加,电视作品种类逐渐全面化、细分化、专业化,电视机也大量普及,但电视台的节目播出经常不准时,严重影响了播出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电视节目的栏目和播出时间没有固定化,栏目本身的时间长度也没有规范化。 尤其是纪录片领域,由于纪录片创作的随意性和无规划性,这样的问题更严重。这样,只有将纪录片实现栏目化,才会为广大电视观众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纪录片作品。由此可见,纪录片栏目化是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纪录片节目达到规范化,类型化和个性化标准。有利于组织节目制作与播出安排,便于受众定期、定时收看。以使节目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这不仅对于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发挥其更大的社会影响,都有着现实积极的作用。 一个电视节目形态的诞生与存在,必有它的道理和缘由,就是要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纪录片发展,同样如此。这个需要细分下来,不外有三:“一是政治需要,二是经济需要,三是文化需要”。“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的有机体”。“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才有社会的进步”。同样,对于一个文化形态的纪录片栏目来说,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互为结构关系的政治经济基础。 中国纪录片发展,在它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各个领域重大变革的影响,还有特定自身环境和自身发展规律,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支点。 1、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在纪录片历史始终扮演着浓墨重彩的角色,贯穿着整个纪录片史。国际上看,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到“形象化政论”,从一战到二战的战时宣传工具到20世纪60年代“真实电影”的“如有思想内容。即被排除在外”的政治干预的回避,再到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隐晦政治”的发展。而中国纪录片从受前苏联形象化政论模式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纪录片运动,政治色彩日益淡化,但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仍是丝丝缕缕,涵盖在国家意识形态之下的。这些都是政治在纪录片史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政治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有两点:第一,纪录片以政治事件、政治生活作为题材:第二,纪录片与政治的相互依赖。 首先,政治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成为纪录片的重要题材来源之一。政治题材主要涉及到:“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人物、政治机构、政治问题、政治制度等,这些人、事、活动等集中体现了不同集团、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观念的矛盾冲突,是社会生活的焦点所在”。中国纪录片创作量较大的是政治人物的题材。如《》、《》、《刘少奇》、《》等革命领袖的宣传。政治题材纪录片较大的特点在于直面矛盾,戏剧性强,有利于创作者抓住冲突的焦点,把握人性的凸显点和情感的爆发点等瞬间价值。 中国纪录片创作传统对于政治一直比较保守,当前也存在着将政治抽象化的问题。政治是一个具体的、感性的概念。它的多义性分涉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法律、监狱、军队、医疗、福利、教育”等等,因此,对于政治题材的纪录片来说,开放思路,多层面记录社会现实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当下中国社会改革阶段。各个领域都在作大幅度的质变。这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素材,用镜头记录下现阶段每个领域的真实现状,将政治生活化,深入化才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正确态度,而将政治与生活相剥离。使政治变成标签化、抽象化。最终必然是“只停留在空泛的议论上,只愿意追求声势和气派,节目越搞越长,哲理越来越深,而细致的材料,实际的探讨则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回避了现实的难题。” 其次,政治与纪录片的相互依赖。 纪录片依靠大众传播,记录原生态的现实,从本性上靠近新闻和时事,对现实的关照使它与其他纯粹的象牙塔艺术形式区别开来,对主流意识形态来说。它的存在价值的最大化效果可能会影响到社会高层的决策。甚至还会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稳定问题。首先,当纪录片代表主流意识形态时,它具有文化整合功能。减少文化矛盾,凝聚人心,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秩序:而当纪录片在主流意识形态范围外对其进行反省,批判,意图改良时,它又具有社会监督功能。对现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体制内部的缺陷进行自我批评,以促进其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比如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批纪录片《望子五岁》、《舟舟的世界》、《英与白》、《深山船家》等作品都有穿透生活表层。揭示了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本质。达到对人类生活,对自身,对世界的自审,超越了制度层面去观照人,对社会现实起一定的监督作用。正因为这样的社会功能,政治对纪录片的依赖就显得较为突出。 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一方面。纪录片发展依赖政治的引导。一个电视栏目的健康发展,首先是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立足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与鲜活的素材,反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倾听人民的呼声。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政治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动力。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最重要的是维护党和政府的利益,与人民保持一致。鲜明的立场、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传媒政治属性的重要体现。而传播链条上层层递进的放大效应。使舆论的政治导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政治的宽松度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这一点不言而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纪录片只能以政论性的专题片形态存在,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三分天下,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纪录片运动,纪录片以精英姿态或者与大众文化合流,在电视栏目化的浪潮中求得了一席之地。这无疑是处于中国政治宽松度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发展了自身生产力,作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中国纪录片与政治达成了合谋。1993年《东方时空》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二者调解的结果。其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诞生,凤凰卫视的横空出世。CCTV10的新生。纪录片终于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遍地开花了。 2、纪录片与经济的关系 纪录片作为电视产业中投入周期长、低效益的片种,其创作承受的经济压力往往是最大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与经济的 关系显得较为突出。经济不仅在宏观上如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纪录片的发展水平和走向,而且在微观上如经费和收视等对纪录片的内容,形式,风格。创作者以及制播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 从宏观经济上来看,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纪录片需要,也有着不同的受众群,而时代特征最终是由经济来决定的。这一点不仅表现在经济状况所能提供的物质、技术对纪录片制做有决定作用,也深刻地体现在由经济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面貌、社会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而这些都是纪录片生存发展的土壤。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经济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这个大转变时期,“经济学的概括是从计划经济或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法学的概括是从礼俗到法理或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社会学的概括是从乡村的农耕的社会向城市的工业的社会转型,总的来说,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此次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媒介支持首先从纪录片这里得到呼应”。纪录片通过对平民生活和平民存在状态的关注,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地位。这是中国电视传播平民化的最早的成功尝试之一。其意义在于促进民间社会的自觉意识。对市场经济的意义重大而深刻。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从微观角度以及媒体的区域性发展来看。电视纪录片栏目多建立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水平,居民素质,收入水平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纪录片潜在的目标受众,有了受众就有了市场。“总体而言。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范围越广。其电视收看量越少,但对不同节目或栏目的要求会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喜欢的节目会相对稳定。”而经济落后的中、西、北部地区几乎很难维持纪录片栏目生存的现状。当然。纪录片栏目办好了,办出品牌后。又反过来促进栏目的经济收效。这两者是相互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就是一个例子,“超女”的成功至少说明了这样一点:小至一个栏目,大到一个频道,它的发展离不开卓然有效的经济保障。 当然,正因为纪录片创作资金压力大,所以往往有产业界为纪录片出资。这种现象一方面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但“当这种出资的影响力渗入到某一媒体而排除其他势力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种压力。”一方面它使得纪录片的题材和内容不再单纯。渗透了商业意识:另一方面,它使纪录片精神与艺术理想受到了扭曲。这并不是纪录片良性发展的长久之计。 从逻辑关系上讲,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动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政治是发展的方向,文化则是发展的形态。三大动力形成合力。推动纪录片栏目步入一种良性的发展轨道。但现实是。这三点往往难以同时实现。因为。这三个标准相互依存,不能顾此失彼:政治受经济的制约,又要以相应的文化为其根基。文化与政治同属上层建筑,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关系。厘清这些关系,在电视实践中正确把握并找到一个平衡点,打造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纪录片栏目,这既是栏目决策者的工作着眼点与目标,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政治、经济与文化恰恰是决定一个纪录片栏目产生、发展与评价的关键性因素。换句话说,“政治、经济与文化三要素。对于一个纪录片栏目来说,它们既是产生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动力。同时还是评判的标准。这些构成了一个纪录片栏目战略性定位的基本框架”。 社会所有制: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 摘 要:所有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社会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生产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产权前提、运营基础和制度保障,理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社会所有制;和谐社会;经济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和解决新问题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学术界在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等方面,共识基本达成。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观点差异,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比如,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经济基础;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合作制、股份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笔者则认为,由马克思提出并倡导的社会所有制,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正的经济基础。基于此,本文拟从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所有制诉求的逐层剖析,阐明社会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 一、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理论 社会所有制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历史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关于这个概念最本质的规定性,集中反映在《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之中。在那里,马克思对社会所有制有一段最为概括的说明,“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832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社会所有制的本质规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所有制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所有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普遍建立之前,广泛地存在着劳动者的个体所有制。“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1]83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必要前提就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而剥夺广大劳动者的财产,“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形成了资本的前史。”[1]8301875年,马克思在亲自修订过的法文版《资本论》中又补充说,历史上存在过的劳动者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否定了;共产主义所要重新建立的,不是“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建立社会所有制,就是广大劳动者起来剥夺剥夺者,重新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协作劳动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这是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 其二,社会所有制是劳动者的联合所有制。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有通过将其改造为非孤立的胃鋈说乃有制,也就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才能消失”。[2]从上面的引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不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也不是指生产资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而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个人所有制,即“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可见,劳动者个人孤立的占有生产资料是典型的小生产者私有制;而社会所有制是联合的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不是孤立、分散的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如果没有这种社会联合,那么其就成为私有制了。 其三,社会所有制是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所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建立的、联合起来的社会劳动者与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由联合起来的社会劳动者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条件下,联合起来的个人组成社会集体,在此集体中,许多生产工具应当受每一个个人支配,而财产则受所有的个人支配。“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同时,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4] 正确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理论,关键在于对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解。马克思曾多次提到个人所有制概念。早在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就指出:“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着私有制。”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他又宣布无产阶级要把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里”。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他更指出“资本家对这种劳动的异己的所有制,只有通过他的所有制改造为非孤立的单独个人所有制,也就是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才可能被消灭。”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赞扬巴黎公社“曾想把现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的工具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变成自由集体劳动的工具,以实现个人所有权”。在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的中译本中,马克思也特别强调了“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所有制”,而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因此可见,“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所提出的个人所有制、公有制与社会所有制三类称谓,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三者并不矛盾。公有制和社会所有制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个人所有制则以公有制和社会所有制为前提。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所有制的本质规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社会所有制是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即联合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或个人的社会所有制。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蕴及其所有制诉求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共产党人努力实践追求的远大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阐释,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1.和谐社会是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和谐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中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一种表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连续用了许多“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经济形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 ――人――社会看作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同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矛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在《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等文中,他们写道:“作为共产主义联合体的社会里,因分工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社会鸿沟没有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状况消失了;社会不再是束缚个人而是能够促进自己的成员全面发挥个人才能;取代城乡差别的是城乡融合;教育与福利可使所有人共同享受,等等。”[3]243另外,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恩格斯也指出,在消灭了阶级的社会历史阶段,“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3]244这些阐释都明确地指出了在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乃至文化建设的构建上,应坚持和谐而全面发展的原则。但他们未对怎样建设未来和谐社会提出过具体的途径和措施,这就需要各国的共产党人根据本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各个不同时期或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艰辛探索和长期努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结果。和谐社会的实现只能植根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是乌托邦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又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党的历届大会的文件里,特别是党的十三大以来的各次大会上。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总结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市场取向改革理论,在对国情把握和社会主义阶段性认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而鲜明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入我国宪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建立混合所有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股份制是公有制最主要的实现形式等一系列重要的论断,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科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在党的历史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大飞跃。这种认识上的飞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而且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3.构建和谐社会是消除当前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现实需要。当前,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集中体现在:(1)城乡之间的不和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城镇之间及其内部、农村之间及其内部收入差距日益明显、悬殊较大,城乡矛盾日渐显现。(2)区域之间的不和谐。三大经济地带分化严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政治文明程度、教育发达程度、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较大的层次性,从而引发了一些区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影响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3)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又表现为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之间的不和谐、经济增长与分配相对不和谐、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不和谐、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和谐等等,这些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4)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消耗太多,水污染、大气污染现象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量稀缺性动植物濒临灭绝,各种自然灾害不断、疾病流行,给人类的健康发展带来众多威胁,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逐渐突出。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论述,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艰苦理论探索和努力实践,都对和谐社会及其构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洞见。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实际上是紧紧围绕着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展开的。也就是说,和谐社会及其构建需要相应的所有制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届全会上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创新,同样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开始的。至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实质上其原因都可以归纳为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内部及其之间的不和谐而引起的。因此,和谐社会及其构建对所有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社会所有制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 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建立一种可以容纳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而这种利益诉求机制的建立必须首先具备一个设计良好的经济制度前提或基础,否则这种利益诉求机制就无法建立和实现。社会所有制就是这样的一种经济制度,它不仅能够容纳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具有化解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因而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 1.社会所有制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产权前提。社会所有制是一种在社会成员之间不存在任何排他性的社会占有形式,是一种全新的产权制度安排。除原始公有制之外,以往任何形式的产权制度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在占有上的排他性,实质是对所有物的独占和垄断。私有制是如此,产权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占有产权客体,也不允许别人用它来实现产权主体所追逐的目的之外的任何目的。集体所有制、合作所有制也是如此,对产权客体的占有、处置权力仅限于这个集体内部或合作的集团内部,并且这种权力还不是这个集体、集团内的所有个人都可行使的,只有受这个集体、集团整体委托授权的个人才能行使。国家所有制也不例外,国家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实际上就是授权代表国家的人,也可以通过二次委托的形式把对产权客体的占有、处置权分割、转让他人,除此之外,其他人都在被排除之外。因此,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所有制、私有制等,都无法克服和消除其炔考捌渲间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只有社会所有制才能消除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独占和垄断,消除占有上的排他性,为化解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个人联合占有和分享劳动成果,提供制度可能或前提。 2.社会所有制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运营基础。社会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社会具备自由资本和自由劳动力这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可以说,社会所有制的本质就是劳动者个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自由资本和自由劳动力的共同占有和运营。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工人只有在成了他们的劳动资料的占有者时才能自由,这可以采取个体方式或集体方式;个体占有方式正在被经济的发展所消除,而且将日益被消除;所以,剩下的只是共同占有方式。”[5]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不是要恢复个体占有和个体生产,而是要实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实现劳动者的财产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从“国家本位论”到“地方本位论”再到“企业本位论”,都把企业确立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动者直接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劳动者个人的经济责任和权利问题。因此,要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自由和财产权利纳入社会所有制理论的研究视野,按照财产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结合的原则,使劳动者成为财产和劳动力的产权主体。在资本按份共有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的自主联合和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私人所有制等经济形式所采取的各种运营模式(包括股份制在内),实现以劳动者为本位、以社会企业为依托、以社会资本为载体的新的运营模式,以奠定和谐社会构建的运营基础。 3.社会所有制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源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这些因素中,社会各种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必然性以及人们对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认同这个因素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一种优越的、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制度安排,才能够代表所处社会系统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能较好地平衡和协调社会各方利益;才能够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够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社会所有制就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不仅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客观性、合理性,而且更具有其它制度所不具备的优越性。社会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规定是相一致的,是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作为重建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其主体是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其客体是包括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劳动力在内的一切社会财富。这种个人所有制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比其它所有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就当前的各种所有制,特别是公有制而言,只是人类社会从私有制向社会所有制过渡的一种形式。混合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也只是迈向社会所有制重要的几个步骤,最多只能成为社会所有制存在的初级形式。即使是作为所有制最主要实现形式的股份制,也只是一种过渡的资本组织形式。马克思曾说,“股份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6]可见,股份制为各种所有制的联合、融合和演化发展、资本的社会占有和共同经营提供了组织保证,但也不过是社会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外壳,最多可以说是社会所有制早期或初级的实现形式。 因此,实行社会所有制,不仅能从根本上为解放了的劳动者提供个体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可能性,而且为拥有劳动力主权的劳动者实现财产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奠定了现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所有制能为劳动者在社会化生产和分配的同时,消除自身受奴役状态与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和创造性所需的自主地位之间的矛盾;为劳动者自主决策、自由选择、自在生活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所以说,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只有建立社会所有制,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全方位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制度保障,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 经济基础论文:合理的利益目标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摘 要]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经营观念、品牌形象、医院声誉等的母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至关重要。如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医院文化体系、保持医院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代医院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医院文化的误区,阐述了医院文化的内涵,提出了走出医院文化误区的方法,并认为合理的利益目标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医院;利益目标;文化建设;经济基础;品牌 1 医院文化的误区 在医院的运营实践中,一些医院管理者往往发现医院文化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甚至认为它不过是医院对外宣传的几句口号。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医院文化理论在中国医院现实中被滥用了,这种滥用使人们对医院文化理论认识和探索应用出现了断层――忽视了利益基础。医院文化的构成要素可分为3个层次:最深层次的基本假设、中间层次的价值观和表层的人工制品。很显然,当前对医院文化的追求和理解还主要停留在表层的人工制品上,价值观鲜有涉及,至于最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就更谈不到了。医院文化对大部分人来说仅仅是一些视觉符号,而这些视觉符号的产生本身又缺乏利益的根基,当然难以得到广泛认同,奢求其向产生改变员工行为方式等作用的深层次发展就更加困难。就中国目前的医院和社会现实而言,医院文化绝不能脱离利益实际,想一蹴而就地实现医院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并不现实,在利益基础上,文化才有意义,才能发挥作用。 2 医院文化要走出误区 中国很多医院的文化是空洞的口号文化,它们可能出自对知名医院的模仿,也可能只是来自于医院领导或某个策划人员一时的“灵感”。这样的文化是与医院现实割裂的,尤其是很多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利益现实,而这种利益现实是与员工的自身需求紧密相连的,不仅包括经济利益,更包括发展利益、自我实现的价值利益等。这就是文化不起作用的症结所在。可以想象,在一个分配机制不合理、员工利益无法保证、医院利益与员工利益完全不相关甚至时常发生冲突的环境下,员工如何对所谓的医院文化产生认同。医院文化不能脱离利益而独立存在,单纯地就文化论文化只能陷入更深的误区。从医院运营的角度上说,倡导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文化,这些在精神层面当然是可取的,但没有利益作基础,单靠精神式的说教是无法获得广泛认同的。 人的本性是趋利的,这在商业文化对传统文化已造成巨大冲击的中国现实社会尤其显露无遗,而在伦理约束都已经很脆弱的条件下去谋求小团体文化(如医院文化)的强大作用,显然困难重重。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全面认识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 3 医院文化如何走出误区 第一,构筑个人与医院总体发展相统一的经济利益目标。经济利益是员工的基础利益需求,也是医院为员工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不是指简单的金钱刺激,而是除了要给员工一个适当的薪资待遇外,还要设置相应的经济利益目标,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实在的利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所谓蓝图。同时它又要与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保证员工能够按医院预先设定的方向前进,使医院文化获得有效的着力点。经济利益层面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合理的分配机制,这要在医院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保证相对的公平性,解决员工对医院的基本认同问题。 第二,解决好个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利益与医院整体决策及决策执行的关系。中小医院的决策和相应的工作安排往往出自有限的少数人,甚至是领导个人拍脑袋式的决定,大多翟惫げ恢道已经被分解为具体细节的工作的价值何在,更对所能产生的结果没有把握。这是员工自我实现的价值利益被忽视了的表现,它直接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并造成团队意识薄弱,对医院文化的建设十分有害。要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参与工作目标制定与结果分析、吸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等方式加以改进,将员工置于医院运营与发展的重要位置,使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可,将医院文化落实到日常行为层面。 第三,医院利益必须与员工利益相统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统一关系也符合“非零和博弈”原则。所谓“非零和博弈”是相对于“我赢你输”的“零和博弈”而言的。也就是说希望出现的结局是“你赢我也赢,医院利益与员工利益有效统一才能使医院文化落实,这一方面要求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指导员工的行为和努力方向,并用制度把行为固化下来,以形成习惯,用习惯带动文化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需求,将人力资源管理深入下去,从员工利益出发,在医院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统一层面解决好留住人才和人才培养问题。另外,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医院人才构成的中坚力量,人们必然要逐渐增加对其特征的认识,把握他们的特点,研究更多的利益需求,并把这种利益需求与医院的利益和目标统一起来,使文化基础更坚实并不断传承发展。 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中国医院要建设有效的医院文化,而不是为文化而文化。相于物质层面,作为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应当是“由过去和将来的同时性而造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进步,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要的过去而前进,这才是我们称为‘精神’的东西的本质”。积极的医院文化,它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所有成员的思想、意志和行为,像呼吸一样促进组织自然新陈代谢,像血液一样渗透到团队的骨子里,真正成为卓越医院的行动指南。医院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当然需要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文化并不耻谈经济利益,经济基础支撑了医院文化,注重经济的医院文化也将并且是必然将促进医院的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论文:特朗普上台的经济基础、政策和全球影响 首先我想谈谈特朗普面临的挑战,他的经济政策一定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我一直认为特朗普上台是有深刻的经济基础的。美国的经济正面临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特朗普看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让美国再次强大”的口号点中了这个要害。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什么“让美国再次强大”,美国从来都强大。这是不对的,美国现在正面临一些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我今天想给大家汇报的就是,他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挑战是什么?再看他怎么面对这个挑战,他的政策能不能解决问题,以及其政策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面临的挑战 美国经济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第一,美国经济在继续变轻,危机之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服务业太轻,金融业太高,一定要把制造业拉回来。所以奥巴马上台8年来最大的口号就是,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金融危机以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78.8%,现在是78%,略有下降,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奥巴马让制造业回到美国的计划失败了。与此同时,美国工业产能的利用率在持续下降,产能过剩,不仅是中国,美国的产能过剩也非常厉害。20世纪70年代时通胀非常厉害,然后通胀持续下降,产能过剩当然就有就业的问题,就业的质量提不高,这又是美国面临的很大的结构性变化。同时,因为产能过剩,整个制造业在轻微行业回不来,投资急剧下降。我们对美国2007年投资水平做了一个预测,对比今天和2007年,美国在8年里整个投资丢掉了20个百分点的GDP,这是个巨大的下跌,美国每年因为投资下滑丢掉3个GDP,经济怎么可能强劲增长?大部分的企业投资,32%是居民的住房投资,主要是私人投资。所以投资下降非常厉害,不投资影响美国经济。美国经济活力在下降。什么叫经济活力?我们衡量的标准是工人的跳槽率,换工作的频率,如果经济发展快时,人会不断地换工作。20世纪80年代时这个数据高达22%,在岗工人换工作、换企业、换区域非常频繁,现在只有12%;新成立公司占公司总量的比重,20年以前,在IT行业这个数据在18%左右,制造业在12%左右,此后这个数据直线下降,制造业跌到10%,IT企业跌了一半。我们听到无数硅谷创新的故事,实际上美国新成立的公司数量日益减少,意味着老公司和大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高。10年以上的公司雇佣工人的数目由20年前的80%上升到现在的90%,而新型的公司雇佣的工人从14%-15%跌到10%,下跌了三分之一。工人不愿意移动,新企业成立的数目在下降,工人集聚在成熟的大企业,不愿意到新成立的小企业去,是很典型的经济老化,美国的经济越来越接近欧洲的模式。“不流动”在经济学中是活力和创造在下降的非常重要的标志。所以美国的经济正在丧失它的活力。 美国失业下降是好事,但这背后很重要的是美国的劳动人口就业参与率持续下跌,从2000年起已下降6个百分点。美国的失业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劳动人口的就业参与率也跌了6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失业率下降是因为人不愿意工作,理由可以有很多,社会保险太高、找不到工作,等等。美国人口正在老龄化,劳动人口在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的人又不愿意参加工作,结果就是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在下降。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解释美国人为什么不愿意就业。 由于上述原因,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下降。20世纪80年代时,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0.6%左右,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增长0.9%,2000年-2009年猛增到1.5%左右,现在跌到了0.3%-0.4%。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急剧下降,这是一个很大的迷思。我们天天听到那么多硅谷的故事,用着iphone,但是我们仍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过渡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的运用已经接近尾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化并没有发生,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投资和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就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如此巨大。所以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80年代时达到65%左右,现在跌到了58%,下跌了6个百分点。中产阶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58%下跌到46%,跌幅达12个百分点,中产阶级的收入在急剧地紧缩,因此中产阶级受到了很大的压迫。 美国面临的更大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在经济学中人口结构是最为关键的,是无法改变的,65岁以上人口比上15到64岁工作年龄人口的比例,即每个劳动人口需赡养多少老龄人口,在2016年这个数据是22%,10年之后将上升10个百分点。这将要求劳动生产率急剧提高,因为退休的赡养费用越来越高;还需要投资大幅提高,需要投资来产生新的增长点;第三还需要就业比率提高,这三项美国现在都没有。因此面临着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这三个问题不解决,美国经济的前景一定不会好。 所以特朗普不是共和党选出来的,当然也不是选出来的,特朗普是美国的中产阶级选出来的。40岁-50岁左右的白人蓝领过去的10年里生活在急剧地恶化,他们理解如果美国仍然执行现有的政策,等到他们退休以后,他们的日子会非常非常难过,所以他们说必须改革。 特朗普的应对之道 特朗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第一件事他要减税,他要把居民个人的所得税由7档减少到3档,对富人减税,对穷人增加税率比扣;其次是减公司税,20年以前OECD的税率在32%、33%左右,今天已经跌到了22%左右。公司税最低的是英国和加拿大,只有15%,公司税有全球的竞争性质。公司税降低,可以把全球的资本引入投资和建厂。特朗普现在要把公司税由35%降至15%,现在来看,美国确实有降公司税的空间,共和党也从来是个降税的党,所以共和党赢了,他们应该会支持降税。 他还说要搞贸易保护主义,理由很简单,因为美国出口太少,进口太多,所以美国把工作留给了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其他国家。他说要把TPP停掉,我觉得这是完全可能的,共和党的统治下,TPP大概也通不过。他要停止北美贸易协定,这个比较困难,因为这个协议已经法律化了,他极有可能重启谈判。特朗普当选当天,全球汇率波动特别大,在那一周里唯一跌幅没有变化的是墨西哥比索,下跌了8%,到现在为止下跌了12%,再也没有回去,这12%正好和北美贸易协议的关税优惠相抵。市场就预测到会重启谈判,无论以后要怎么谈,先把汇率降下来。我觉得他一定会指认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这个比较复杂,汇率操纵国的事情可以通过WTO申诉,也可以通过IMF来起诉,也可以单边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比如对中国施加45%的进口关税,这个不太容易,因为中美是双边的进口大国,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特别快,而且中国的很多商品,比如说苹果手机,都是从美国进口以后再出口的,如果征收45%的关税将会影响全球的产业链。我们做过分析,如果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45%关税,中国的GDP会影响2.5个百分点,同时会影响美国GDP1个百分点左右,还会影响全球的供应链。所以这个事情他做不了,即使他想做也做不了。但是他对某个商品征收45%的关税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f钢铁,奥巴马时期对中国的轮胎征收45%的关税,征了3年半以后,现在又逐渐回到15%。所以贸易仗他会打,他为什么打贸易仗――通过减税,把资本引入美国建厂,来扩大美国的出口,然后通过贸易战来为美国的企业出口创造一个空间,所以这两者是有目的地配合在一起的。 第三个政策是对基础设施投资5500亿到10000亿美元,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的。美国的基础设施质量在金融危机以后急剧下跌,我们对全球的基础设施有个衡量,最高值是10,金融危机前最高时达到7,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基础社会下降到5.5左右。美国基础设施质量差是有目共睹的,桥梁不安全、机场码头陈旧,所以对基础设施投资我觉得是靠谱的。美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时达到整个GDP的2.8%,过去的20年里急剧下跌,现在跌到1.4%左右。美国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在20年里跌了50%,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不再履行其维持基础设施的职能。这也是可行的,因为可以增加就业、增加GDP,是需求的拉动,所以他也会做这件事。 因此他总的政策是减税、打贸易战、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组合,他是想通过财政扩张来拉动制造业总需求的空间,其次通过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改公司税,使企业的资金流入美国,增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再通过贸易战支撑新形成的空间和竞争力,以支持美国的出口。所以这三件事其实是配套的措施,我觉得他都会做。贸易政策历来出自白宫,特朗普选了一个特别强硬的反贸易主义者作为新成立的白宫贸易委员会主席,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 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这样看上去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有理由的,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他要怎么做。现在为止没有人知道他的政策具体实施是什么样的,过程会是什么样的,他的班底里大部分人都没有从政经验,但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背景。怎么做不知道,市场就开始猜了,市场一旦开始猜就乱套了。他的政策,特别是其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他要强势美元,货币政策收紧,美联储在今年会继续加息,与此同时,日本央行、欧洲央行仍然在实行零利率和负利率,所以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背离在加大,结果在货币市场上当然是美元走强,所有其他货币走弱。而且市场对于美元走强的预期还在不断往上走。过去的18个月里,所有的货币对美元都在贬值,欧元贬了20%,日元贬了30%,巴西的Real贬了60%,俄罗斯卢布几乎贬了80%,而且美元还会继续走强。这是影响世界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影响世界的第二个很大的因素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从来不相信美联储说的话,市场一直低估美联储的决心,认为利率水平会维持在低位。在特朗普当选以前,市场永远是赢的,因为市场永远以为利率在低位,认为利率不可能会提高,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太弱,政府的债务已经高达100%,利率上升后财政空间立马恶化,因此市场一直按照低利率水平在配置资源。特朗普上台后,整个市场预期改了。特朗普当选以前的24-28个月里,美联储的预期从未实现向市场的预期靠拢,所以这是市场的预期第一次开始向美联储靠拢。市场预期变化,全世界的金融资产必须重新配置。现在不知道的是市场预期以多大的强度和速度向美联储靠拢。这是一件天大的事,2013年伯南克说要放缓量宽政策,全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波动,资本流动大幅增加,无数的股市大跌,伯南克这句话就动了市场对美联储利率的预期。全世界的资产重新配置是必然的,因为现在不是低利率,已经是高利率水平了。 把美元走强的指数与在美元走强时发生危机的国家连在一起,美元走强的第一个高峰期20世纪80年代,很多国家进入危机,这是拉美危机。20世纪90年代,美元进入第二个高峰,又有很多国家进入危机,这是亚洲东南亚危机。现在是美元进入的第三个高峰,还没有达到前两个高峰的水平,在特朗普的紧货币、松财政下美元会继续走强。美元走强为什么会发生危机呢?因为美元走强,意味着公司和国家有太多的负债,就要用更多的美元来付利息,财务负担加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会恶化;美元走强,美国利息走高,美国国内的利息和当地市场的利差会缩小,资本趋于流回美国资本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大幅度依靠美国的资金来支撑,在公司有财务负担,资金就会流出市场,国家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发生危机。这就是拉美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故事。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危机必定发生,但是金融风险的上升不可低估,而且美元今后会继续走强。美元走强会受到的约束就是美国的财政和经常账户赤字。 第三个问题,特朗普要增加开支,钱从哪里来?只有一个办法,财政赤字。今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会由去年的3%增长到今年的4%,相应的经常账户赤字将由2.9%增长到3.5%-4%。也就是说今年美国很可能会重新回到2008年的双赤字,财政赤字、经常账户赤字的高峰。如果是双赤字,市场就会对美元的预期发生波动。 美国的债务占GDP为104%,用于付息的水平占GDP过去是3%,因为利率水平太低,现在降到了2.8%,特朗普很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借债在过去增加了30%多,美国为债务付的利息却减少了。如果利率上升怎么办?现在正是利率上升期,1个百分点的利息上升就意味着美国财政会跌到1个点的GDP开支,这是巨大的数字。所以在利率上升的同时,对美国的财政产生了很大的压抑,美国就会有债务负担,美国的财政按照国会的要求,会逐渐缩小财政赤字,而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债务在不断地上升。特别在特朗普时期,债务上升会更加快。问题还不仅在这里,美国所有的政府债务都要通过国会的批准,国会会给政府一个债务上限,2010年国会就是不批奥巴马提出的债务上限,接下来的两个礼拜华盛顿所有的地铁停开,所有的公园关门,政府关门,这是一个很强的信息,告诉世界美国政府可能会因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美国甚至世界停摆。从这以后,美国的国内投资急剧下滑,因为美国的企业家对美国的政治家丧失了信心。政府能否运作是个很重要的事情。这次又会到来,按照他的计划,他很快就会把钱花完,在今年的3月15号,最晚不会超过18号,他就要去求国会增加他的债务上限。特朗普是否会妥协,还是会设定新的债务上限,这是不知道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政治不确定性。 由此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美国的经济增长会怎么样?我们认为美国未来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会在2%左右,现在的实际增长率已经高于潜在增长率。特朗普说我根本不听这些,为了让美国重新强大,我要让美国经济增长达到3.5%-4%。但是潜在增长水平在这里,他的3.5%-4%是可持续的吗?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第一,美元走强是不是可持续的?然后,美国的财政赤字是不是可持续的?以及美国的经济增长走强是不是可持续的?而从现在看来这很可能是不持续的。所以特朗普的政策对全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会是波动的,美元汇率是波动的,美国的经济增长也会是波动的。因此美国经济会变为2017年-2018年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GDP1个百分点的变动会影响加拿大0.9%的GDP波动,墨西哥是0.75%。影响可以分为直接的贸易、资本流动,另一种是信心和传播的间接影响,在全世界20个国家都会引起0.5%-0.4%左右的GDP变动。尤其是第二种影响,它是传染性的,影响会特别大。法国是个农业国家,因此受美国的直接影响不大,美国GDP下降1%,只会影响法国0.1%的下滑,但是因为会影响到包括欧元区、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又会反过来减少对法产品的需求等,又会拖累法国GDP增长,影响总量会达到0.36%。在今天的世界上,间接影响是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加在一起会达到0.35%左右的GDP。所以,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经济基础论文:夯实经济基础 提升对农舆论引导力 农业类电视节目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村观众为目标受众群,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对农舆论引导作用。但省、市、县电视台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却存在着总量偏少、影响力偏小、对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较弱等问题。笔者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主持的《电视对农信息传播》实证调查发现农业类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收视份额低、知晓度低、认可度低、忠诚度低等诸多不足。 近年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农民与媒介接触使用情况、新闻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也存在一定不足――从政治、文化角度为切入点探讨的多,从经济角度切入探讨的较少。主要表现在:偏重呼吁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增加对农节目(栏目)的投入和播出,对农业电视的节目经济维持与补偿等涉及经济基础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此,笔者结合《电视对农信息传播》中的相关数据,着重就如何拓展农村电视市场,夯实经济基础,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服务作些探讨。 农村电视广告市场潜力巨大 夯实经济基础大有可为 农村受众以青壮年为主体,在家庭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受调查者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的,占98.3%。其中,40-50岁之间的最多,占总数的35%;其次是18-28岁,占22.4%;29-39岁的占总数的21.7%,居第三位;51-61岁的16.4%,居第四位;62-65岁的,占3.5%,居第五位;未填者占1%。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18-61岁的青壮年占本次调查人数的95.5%,占绝对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是当前农村家庭中的“顶梁柱”――主要劳动力、主要经济来源、掌握着家庭的话语权,符合当前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家庭生活的实际。 农村受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呈“纺锤形”分布。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文化程度者占总数的43.7%,居第一位;其次是高中/中专/职高文化程度者占21.0%;小学文化程度占20.6%,居第三;本科及以上者占6.3%,居第四位;未受过教育和大专文化程度者,各占3.8%;未填者占0.7%。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体现出以初中为主的“纺锤形”分布态势,得益于多年来江西省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努力和成果,符合当前江西农村的实际。 农村受众的家庭结构呈现出小型化、年轻化的格局。本次调查发现,从家庭常住人口数量来看,当前江西农村家庭规模以4-5人组成居多,占总数的57.3%,呈现出小型化格局。其中由1对夫妻加2个孩子构成的4人家庭最多,有107例,占37.4%;其次是由1对夫妻加3个孩子或2个孩子、1个老人构成的家庭有57例,占19.9%;而由1对夫妻加1个孩子组成的3人家庭,与由1对夫妻加2个孩子、2位老人构成的6人家庭各有36例,各占总数的12.6%,居第三位。这三类家庭总计有236例,占总数的82.5%。 农村受众的家庭经济状况有较大改观。当前江西农村4―5人组成的家庭居多,占总数的57.3%。事实表明,具有经济创收能力与需人供养的人员数量比,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本次调查发现,江西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家庭中有经济收入或赚钱能力的人员数量增加。调查显示,当前65.1%的农村家庭拥有2-3个经济创收人员,多数家庭成员有经济创收能力。具体数据为:家庭中有2人具有经济能力的,有130例,占总数的45.5%,居第一位;有3人具有经济能力的,有56例,占总数的19.6 %,居第二位;有4人具有经济能力的,有52 例,占总数的18.2 %,居第三位;而整个家庭中仅1人有经济能力的,仅16例,占总数的5.6%。居前二位的,总计有186例,占总数的65.1%;居前三位的,则总计有238例,占总数的83.3%。 家庭中无经济能力、需要供养的人员数量减少。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农村家庭中无经济能力、需人供养的人员一般为1-2人,约占60.5%。具体数据是:2人者有110例,占38.5%;1人者有63例,占22.0%。而有3-6人无经济能力、需人供养的,总计仅64例,约占总数的22.4%;未填者有49例,占17.1%。 家庭年总收入情况和纯收入增加。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98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位。①照此计算,家庭人口以4―5人计算,2007年江西农村家庭年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与我们调查中实际观察掌握到的情况相符。江西省农民收入连续四年增幅超10%,现金收入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三是支农惠农政策效应持续显现。②另有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626.9万人,从农村转移就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奔上致富路,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③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发生的深刻、积极的变化,我国农村电视广告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春天。 拓展农村电视广告市场,夯实经济基础, 为提升对农舆论引导能力服务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农业类电视节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必须着力解决农业类电视节目经济维持与补偿机制的问题。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农业电视的经营者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转变观念,加强市场调研,充分尊重农民需要。拓展农村电视广告市场,首要的就是要转变观念。前文提到,当前农村受众中拥有话语权的是中青年和壮年,这些人群是当前农村家庭生活中的“顶梁柱”,也是家庭经济生活中的决策者,自然应该成为电视广告的主要目标诉求者。随着他们家庭经济结构、文化教育水平、对外信息交流等各方面的不断提高,这些人群越来越具有现代意识、时尚观念。所以,电视传播者在拓展农村电视广告市场时,务必要转变观念,要十分重视市场调查研究,把握农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尊重农民消费需求,决不能把农村作为某些城市滞销商品、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 拓宽广告思路,丰富广告品种,满足农民需要。本次调查显示,农民关注较多的十类电视广告分别是:1.食品类(如米、面、菜类等),75.1%;2.农机具、技术、苗木、化肥等农资类,64.4%;3.药品、保健品,55.3%;4.公益广告,52.8%;5.住房类,43.4%;6.日常用品(如洗发水等),40.6%:7.降价促销的物品,40.5%;8.学习、体育用品(如电脑、书籍、球类等),37.8%;9.贵重饰品、收藏品(如金银珠宝等),32.9%;10.耐用贵重物品(如家用电器、摩托车等),32.9%。 上述数据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农民对电视广告的关注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电视传播者要适时拓宽广告思路,丰富广告品种,满足农村受众需要,同时也有效占领农村广告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数据告诉我们,除日常食品、农资农机农具、药品等日常用品外,与住房、学习、体育健身、贵重物品和耐用消费品已经日益成为农村电视受众的关注点,也应该成为电视广告市场的增长点。 严格广告审查制度,确保广告真实性,维护农民利益和电视广告声誉。真实是广告的生命。为什么很多农村受众对电视广告有排斥心理?主要原因是很多农村受众认为电视广告内容不真实。调查显示,有44.2%的农村受众认为 “电视广告内容不真实"。为拓宽农村电视市场,有必要确保电视广告的真实性,严格广告审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电视广告的声誉,切不可贪图一时的利益而牺牲了广大农村电视受众的利益和电视媒介的长远利益。 改进广告推广策略,提升电视广告在农村的市场占有率。结合我国农村文化传统和当前的现实,在提升农村电视广告市场占有率上,可采取以下组合策略:④ “空中战+地面战”。就是运用通过电视、广播进行广告的播出,结合地面的户外广告媒体包括墙体广告及横幅广告。 “固定广告+移动广告”。固定的广告形式主要有电视、报纸、广播、墙体、展销会等,而移动的广告形式则主要指的是车身广告、流动电影放映、散发宣传单等位置上可以移动的广告营销形式。固定和移动两种形式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农民接触到广告信息。 “媒体+口碑”。电视和人际传播是影响农民购买商品最重要的两个传播渠道。因此,只要覆盖了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和口碑这两个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就可以取得理想的广告效果。 “商业+公益”。投放公益广告和举办公益活动是提高企业声誉,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广告主在进军农村市场的时候,不仅要进行商业上的广告宣传和商品推广,而且应该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些公益事情。只有商业和公益“两手抓”,才能使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利益和形象二者得到兼顾。 “中央+地方”。就是不仅要在省级、县级电视台等地方电视台上投放广告,而且要在央视等中央级的媒体上进行广告的投放。央视的覆盖范围最广,并且在城市和农村都有较高的收视率;另外,在农村消费者的心目中,能在央视做广告的都是有实力的企业,是值得信赖的。因此在央视上投放广告,并配合针对城市或农村不同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广告投放方式,可以达到城市农村全面覆盖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电视广告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城市电视广告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下,适时拓宽农村电视广告市场,为改进对农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水平、提升对农舆论引导能力等,应该会有很大的启发,值得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学界和业界人士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经济基础论文:“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经济基础及其战略意义 摘要: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此项倡议将充分借助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直指世界经济格局的短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我国的发展为基础,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推行下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其战略意义,发现问题与阻碍,并提出相关意见。并达到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以达到促进共同繁荣。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思想 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战略机遇与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巨大转变是我国经过不断努力实现的。我国古代的战略为现代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战略精神。“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发展说明我国初期的改革开放战略得到顺利发展,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实行相应的战略转变。在提出的这一构想时,由于此战略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就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关注。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与其意义 “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必将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为了与各国更加友好的共同发展,互帮互助,紧密联系,我们必须要通过新的丝绸之路构想来实现各国共同进步。发扬包容、友好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概述及其发展历程 1、“一带一路”概述 “一带一路”的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一带一路”战略的涵盖内容极其发展历程 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以经济为基础,增进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2013年9月和10月,在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符合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2014年8月,出访蒙古国时,表示欢迎周边国家“搭便车”。边境地区作为连接国与国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访问意义重大,中蒙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政治、经贸、地区合作等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这不仅为中蒙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也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2015年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5年5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开启对欧亚三国的访问,首站抵达哈萨克斯坦。此次访哈可视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落实之旅,将进一步助推“一带一路”的建设。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此项战略涵盖了东北亚经济整合,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涵盖了18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根据新疆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 1、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根据统计,2014年12月后期我国的外汇储备资金为3万亿多美金,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又将迈出一大步。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我国受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技术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正是延续着对外开放的思想,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通、生产资源高效配置,实现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相互衔接,进而从西向东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和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平衡。 2、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新的危机,改变过去的格局已经势不可挡。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疲软,复苏乏力,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一带一路”直指全球发展问题重点,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 3、“一带一路”战略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的提出使我国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变得更加坚定。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更进一步的拉近周边国家与我国的联系,促进各国文化、信仰、经济的友好往来和和谐相处。由我国开始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贯穿亚欧地区的部分国家,可以把我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连接起来,把我国对未来的构思与其他国家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连接起来,让其他国家从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感受到友好,并从中获益。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与前景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受到各个国家的支持与参与 2014年3月至6月期间欧亚各个国家陆续在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建设,促进贸易往来等各个领域明确表示支持并积极参与,以期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沟通,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合作共赢的局面。亚欧各国表示,丝绸之路的发展对亚欧国家的经济又着重要的影响。建设新的丝绸之路是促进各国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机会。 2、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坚实 目前,我国与东盟是最大的贸易往来者,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合作关系牢固,个成员国之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促进了成员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二我国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合作申报的“丝绸之路”已经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事件推动了各个国家的积极参与。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前景 “我国提出这个战略思想目的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往来以及人文交流,提升各国的综合实力,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存在差异,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所有的国家都顾及到,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方案,例如在东部地区,应该提高其经济竞争力,二西部地区应迅速发展其基础建设。利用各个国家的优势,吸引区域外的现金技术和管理,促进共同发展,争取实现各国共同繁荣。 三、“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所面临的各国的质疑与实现途径 (一)“一带一路”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1、俄罗斯对“一带一路”的质疑与观点 在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时,俄罗斯对“一带一路”抱有疑惑的态度,有的人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会绕开俄罗斯直接延伸到阿姆斯特丹,可以后来我国公布了初步计划之后,那些质疑不会穿过俄罗斯的人们才慢慢消声。另一方面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重视欧亚联盟,只是把丝绸之路作为有前途的方案,还有一些人认为,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的原因是因为对上海合作组织不满意。面对这些质疑,我国将要解释清楚这些质疑,并让其积极支持此次战略计划。 2、美国对“一带一路”的看法 美国认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因为我国是经济大国,会不断崛起并迅速扩张,当我国的综合力量扩展到一定程度,将会覆盖整个欧亚大陆。此外,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与周边国家密切联系,并且将摒弃与俄罗斯的分歧,联合俄罗斯,重振欧亚地缘战略板块,打造“新的反美轴心”。 3、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反应 从“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目前日本国会并没有针对“一带一路”做出相关审议。由于和美国的关系,日本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态度上不能确保和美国保持一致,虽然这次事件挑动了日本的的神经,但是日本并没有对此事件持续关注。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途径 “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参与的各个国家必须团结一致,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努力打造合作共赢的局面,我国应与中亚南亚国家、俄罗斯、欧盟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形成亚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加强相互联系,加强政策沟通,不断开拓创新。在发展的同时抓住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在的带领下,不断深入扩展了“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有效发展,也有利于其他合作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实施必定是离不开我国政府的支持的,并且需要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参与,共同发展进步。继续发扬我国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壮举,与世界各国联系起来,构建新的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思路。此次根据古丝绸之路建立的新丝绸之路这一举动更是直接的讲我国与欧亚各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着各个参与国的交易,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 经济基础论文:论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辩证解释及文化空间 [摘 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研究文化课题的重要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其中,经济决定论、总体辩证法和多元决定论是阐释二者关系的代表性方案。但是?熏它们并没有真切地揭示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理解。以马克思对该问题的阐述为理论脉络和分析依据,我们认为他分别在起源和内容构成、理论逻辑建构以及推进社会历史变革等意义上,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有着多维度的理解和界定,他所采取的是历史性和结构性相结合的辩证方案。辨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思想背景、理论框架和价值规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当代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问题的深层次课题。当代英国著名的文化学家、文艺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就认为:“任何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解都必须从考察关于决定性的基础和被决定的上层建筑的命题开始。[1]鉴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文化问题理解中的关键性,威廉斯认为必须从两者的关系阐释出发的判断是对的。然而,一方面,威廉斯为了对应于社会经验的本质,把文化霸权视为解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工具,其特点在于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置于文化理论的框架下进行阐释。这样的做法不仅无益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理解①,更无益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建设。我们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框架(之一),而非相反。换言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不能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否就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尽管学界早已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且已作了相关的理论建构工作,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马克思的解释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揭示,而它对于重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理论路径。 一、关于解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诸种方案 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因而需要审慎地对待。这里的复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诸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命题,一直以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石,即使要阐释它,也必须是在既有的框架内进行。事实上,在“正统”与“异端”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和争论。二是思想的变异性。历史地看,关于二者关系的命题和判断会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的变化而不同,无论是经济决定论,还是总体辩证法,抑或是多元决定论,都有其时代特征,不可妄下定论。在此,需要把握的是它们在学理上的关系及其差异;三是概念的模糊性。对二者关系的判断关涉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概念理解上的争议诚然也导致了二者关系理解的差异。认识到理解二者关系的复杂性无疑是必要的,一方面揭示了它们之间关系的限度和范围,另一方面也为它们的时代性阐释提供了契机。 第一种解释方案:经济决定论。在马克思的诸多战友和学生当中,保尔・拉法格对“经济决定论”②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专门对此做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阐述。在《思想起源论》(又名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一书中,拉法格研究了正义、善、灵魂和神等观念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拉法格的经济决定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思想起源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经济生产或劳动过程决定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进程[2];其二,应该从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来解释诸如正义、善、灵魂和神等观念,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决定了思想的性质和形态。可以说,被拉法格理论化的经济决定论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定下了基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阐释,进而在后来的大众化过程中被理解成机械决定论。事实上,拉法格的理论是有马克思的思想根据的,后面会谈到这点。一般而言,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就是被界定为“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正如人们所见,这种解释曾经流行较长时间,后来的各种批评也正是针对它而言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经济决定论忽视了上层建筑的作用,无论是对思想上层建筑、还是政治上层建筑,它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将这种“忽视”演化到现实层面,就是缺乏对意识或工人阶级意识、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关注;第二,正如晚年恩格斯所批判的那样,这种经济决定论并不符合马克思和他的本真意思,他多次指出如果这样把经济理解为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会导致对现实理解的扭曲。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以经济决定论来界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需要重新审视的理论框架,它的固守性、僵化性和机械性已经与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隔阂。 第二种解释方案:总体辩证法。在第二国际内部,经济决定论是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鉴于西欧革命所遭受的挫折,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在当时的理论家们看来,革命意识、文化霸权已成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迫切问题和时代议题。因而,上层建筑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不断得到强调,表现在理论上就是界定二者关系的解释框架从经济决定论转向总体辩证法。在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罗莎・卢森堡和卢卡奇都倾向于以总体辩证法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其中卢卡奇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较为系统。具体而言,卢卡奇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上取得了突破:一是以总体性的历史性的观点取代了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3]在总体辩证法的视域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便是一种历史性和总体性的存在,特别是上层建筑不再是一种被经济决定的角色,它在整体中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在后来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中,卢卡奇认为它们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的界定,还是一种本体论的生成。他说:“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关系在本体论上的形成过程,似乎在每一件劳动事实中,在劳动部门化、精密化的过程中,以及在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分析所表明的劳动职能的演变中,就可以系统的看出来。”[4]历史地看,卢卡奇的观点不仅与他的时代相契合,而且在学理上推进了该问题的研究。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概念不清晰、结构不紧密等问题,一言以蔽之,其宏大的思想远远超过细致的分析。 第三种解释方案:多元决定论。与总体辩证法的历史性阐释不同,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则是从结构的视角来解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建构了“多元决定”的社会历史解释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在他看来,只要承认上层建筑的形式和国内外环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特殊的、独立的和不能归结为单纯现象的真实存在,矛盾的多元决定就是不可避免的和合乎情理的。这里“不能归结为单纯现象”指的是上层建筑不能只是被看作为经济的反映或现象,它们与经济一样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否则,所谓的“多元决定”便是一种虚构。于此,他是不赞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观点的,首先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革命不能闪电般地一下改变现存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因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其次是“由革命所产生的新社会,通过其新的上层建筑形式或特殊的环境(国内外环境),可促使旧因素保持下去或死而复生,这种死而复生在没有多元决定的辩证法中将完全是不可想象的。”[5]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阿尔都塞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逻辑,经济基础或结构与上层建筑是两个独立的、真实的存在,它们共同决定社会历史的进程。如果承认上层建筑只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单纯现象的话,那么“经济一元论”就是无可挑剔的,而这在根本上是与现实的社会历史经验相冲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尔都塞比卢卡奇往前走了一步,它不仅仅承认了上层建筑的独立性,还把它视为与经济基础同时起决定性作用的独立因素。 如果说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拉法格是经济决定论的“始作俑者”,那么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便是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了。在这个意义上,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思想倒是有更值得借鉴的积极意义。事实上,卢卡奇“小心翼翼”的理论变革是多余的担心罢了,拉法格的理解也不是没有马克思的文本依据和思想渊源,而阿尔都塞的结构性反思亦有其可贵之处。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家族内部,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但是大致的趋向是逐步突显上层建筑在这个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思想趋向有关的理论还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以及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鉴于这种思想趋向的现实意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对上层建筑的研究。与此同时,经济基础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重新审视,其中以科恩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所做的工作尤为引人注目。 二、马克思的辩证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所理解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尽管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境况相关,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并非没有依据。事实上,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确实不存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表述,甚至在恩格斯的表述中也不存在这样明确而肯定的表述。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判断是谨慎的。基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解读和思想解析,我们认为上述三种阐释方案并没有脱离马克思的思想基地,只是没有真切的理解他在这个问题上所采取的辩证方案。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宁愿将上述三种方案中展示出来的思想看作是马克思辩证方案中的诸环节。 其一,在现实起源和内容构成的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国家产生于市民社会,并且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现实构成。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③的论断,可以看作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初版本。如果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经济基础,继而把国家或政治国家理解为上层建筑的话,那么这种推论显然是成立的。作为对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命题的颠倒,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有以下两层含义: 国家产生于市民社会。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关系。简言之,以血缘和爱为纽带的家庭被以个体利益为核心的市民社会所否定,而市民社会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则由国家统一。当然,黑格尔所谓的国家并非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一种理念,即理性国家。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以理性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是一种幻想,因而他坚持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裂,并且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指出:“事实却是这样,国家是从作为家庭的成员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这种群体中产生的。”[6]也就是说,对于政治国家而言,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其天然的基础,“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6]11 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现实构成。正如马克思所说:“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现实的构成部分,是意志的现实的精神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存在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它们是动力。”[6]11在这个意义上,与黑格尔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不同,马克思在社会存在的层面上解构了这种幻觉。因为市民社会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国家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者。简言之,在这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现实内容,而政治国家则是一种形式性的存在。这与马克思后来“消灭”国家的思想有着逻辑的一致性。 于此,拉法格的经济决定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马克思的思想根据。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不能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经济基础,也不能把国家或政治国家等同于上层建筑。④马克思在特定的语境下做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具有其特定含义。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受黑格尔“理性国家”的影响,马克思也只是把国家理解为政治国家。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国家还具有经济职能,保罗・斯威齐就认为资本主义体制中的国家是“作为一个经济工具的国家”,一是国家参与采取经济行动以解决其发展问题,二是极力维护资本家阶级的利益,三是为了维护整个制度的稳定和运行,国家对工人阶级采取让步行动。[7] 其二,在逻辑阐释和现实变革的意义上,马克思认为科学的方法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及其关系出发来阐述思想意识的性质和形式,而不能颠倒过来,并且指出后者是前者在观念上的反映,而思想意识的消灭则有赖于现实市民社会或物质关系的变革。 这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制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它进一步推进了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理解。这种理论上的推进得益于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来理解。他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每次]出现的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8]38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在逻辑上把市民社会理解为一个普遍性概念,因为它是一切历史阶段上出现的交往形式,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基础和现实关系。然而,接着他又指出市民社会也有其特定的内容,他说:“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8]146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不仅与交往相关,还与生产相关,指认它也包括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从它扩展的概念内涵来看,马克思此时的市民社会概念俨然成了经济基础概念的前奏。 具体而言,在该文本中,马克思所理解的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与思想意识、观念的关系有以下内涵: 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述思想意识的产生过程及其形式,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他说:“……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8]50与以往的哲学家们从思想意识出发来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在这里颠倒了这种做法。在这里,市民社会作为一切历史的真正基础和现实关系,在逻辑上它也应该是出发点和根基,即思想意识的性质和形式及其产生过程都应该在市民社会中得到阐明。在马克思看来,这才是科学的方法。于此,他在这里所重点阐释的是关于考察市民社会与思想意识二者关系的方法,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思想意识的消灭有赖于社会关系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言:“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幽灵’、‘乖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8]50根据德文原意,这里的“消灭”,应为扬弃之意。倘若把消灭理解为一种“归零”的清洗或去除行为,那么思想意识只具有消极之意。而扬弃的意谓在于,社会关系所要“消灭”的是思想意识对人们的束缚作用和消极影响,当然契合社会关系的思想意识,则是它的予以保留的积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认为马克思对思想意识只有消极作用看法的人,显然是误解了。 思想意识是物质关系的观念反映。“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换言之]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的[思想],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8]66马克思在这里以“反映”的方式来描述的思想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描述。对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为什么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反映”的问题,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知晓,他认为这本就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一个理论问题,即不是一个经院哲学的话题。那些绕着“认识论”的圈子来批判马克思的“反映论”的人,或许是走错了道,因为这样的讨论不在一个论域中,从而无法达致有效批判。 其三,在社会历史构成因素的意义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二者具有“适应”关系,而就推动社会历史变革而言,后者不是仅有消极意义,也具有积极作用。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经济结构与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意识形式共同构成社会历史的组成要素,即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结构上,他指出物质生活是其他生活的现实基础,并制约着他们。同时,生产关系要“适合”于生产力,而社会意识形式“适应”于现实基础。由此可见,阿尔都塞赋予上层建筑以完全独立的决定性作用,对于马克思来说,是一种理论上的过激行为罢了。 如果把这里的“适应”仅仅理解为单方面的、被动的适应,那么事情未免过于简单了。正如马克思所言:“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10]346他举例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10]346在我们看来,这段论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出了物质生产有其特殊的历史形式,而且要从其历史形式来理解,这里的“特殊的历史形式”即是指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社会历史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言,物质生产离开精神生产也是不可理解的;二是在这个语境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在“制约”关系的基础上,两者之间也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是相互适应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卢卡奇给予上层建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非是“完全的”,而是要加上限定词“特定的”或“一定的”。 就第二个方面而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9]33这里所揭示的是上层建筑变革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或快或慢”指的不仅是一种时间性的表述,也是一种对变革强度、深度或广度的体认,例如马克思在论及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时,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11]由此可见,上层建筑的变革亦有它自身的节奏和规律。在变革过程的意义上,它们两者之间并不具有对等性。正是在这里,上层建筑变革的价值、意义及其积极作用才有做进一步的评估的必要。 马克思并没有忘记这一点,他接着又说道:“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9]33马克思在此为什么强调要把这两种变革区别开来?在我们看来,或许是他已经意识到对推动社会历史起积极作用的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同样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后者的变革并不比前者更简单、更容易理解。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相关启示 马克思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来比喻社会经济结构和法、国家、思想意识的关系,虽然形象通俗且容易辨识,但后人在理解这个比喻时也存在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转化为现实的表现,则是对上层建筑的忽视或者轻视,特别是有碍于对文化问题的理解。立足于当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来说,我们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首先,重新审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主要目的,是要将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等上层建筑因素从“经济决定论”中解放出来。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卢卡奇、阿尔都塞的理论意图无不如此。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研究来说,这是一种奠基性的理论工作,理应值得关注。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就得益于这种解放,它至少表明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化维度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而且越来越重要。离开这个大的思想或理论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就显得有些唐突和不解。毕竟,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文化问题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位置。 其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法论。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试图否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分析框架⑤,这是错误的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作为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这个理论框架所关注的是两者的关系问题,而非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也不是把两者割裂开来研究。在这个理论框架中,我们才可能进一步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边界,包括历史的边界、内涵的边界,甚至是地位的边界。也只有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才能得到更好的总结和提炼,从而不至于大而无当,也不至于妄自菲薄。所谓的文化自信便有了根据。 再次,进一步规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也具有规范作用。在这个规范下,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显然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当然也包括相应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精神建设的研究和总结。其实质问题在于,如何规范文化道路与诸多其他维度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这其中便涉及研究立场的选择,及其社会历史意义的揭示或者说其价值旨趣的指认。具体而言,就是要正确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内在联系。为了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冷冰冰的“诸多规律”及其总和,我们认为有相应的规范和价值立场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应该意识到,从马克思出发来重新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仅是诸多路径中的一种。事实上,如果能够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的话,不仅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也能够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根据。须知,这里的“结合”便是相互阐释、相互融合和相互规范。 经济基础论文:探析中美股市联动的经济基础和传染现象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加入WTO经济贸易组织的时间越来越久,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我国正逐步成为一个无可规避的事实。伴随着近五年新型金融市场开放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是金融信息还是金融风险在全世界传播的渠道和效率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这种风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伴随着每一个资本市场互相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而产生明显的叠加增强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索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之间是否存在联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可以通过经济基础进行解释,希望本文可以抛砖引玉,给同行提供一些意见。 【关键词】中美股市 联动 经济基础 传染现象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股市联动理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提出之后,近年逐渐被学术界普遍承认。1995年,美国学者罗晋和索拉里克利用分段检验的方法对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七个主要的股票市场进行了相关性的检验,所选用的周期是1960年到1990年之间的三十年波动。他们发现,在这三十年时间内,七个主要的市场之间股票的波动都呈现出了相关的波动攀升走势。兰格利德在2001年利用动态协整的检验思路对三个欧洲发达国家――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的40年数据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发现这三个市场在1980年之后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协整模型构建,而这也意味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股票之间的联动就逐步出现了增强的趋势。对于中国股市的研究,中国学者驼振心在2008年称,当中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和世界股市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变得尤为显著,而这也意味着股市的联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而费兆奇通过对于时变冲击溢出模型的建立,发现世界因素和亚州本地的区域因素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呈现十分明显的上升趋势。 二、问题的数据描述 (一)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的可行性,下表选用了若干个中国以及美国的股票市场指数,并且对于一些个别的行业指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些数据的样本区间是从2007年的一月初直持续到2012年的6月底共计66个月的全部每日数据,同时本数据对于那些因为不同节假日而造成错位的数据进行了删除。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并且以本币为单位进行处理,数据来源是datastream。如下图1所示,黑色的实线主要表示美国的相关数据对于中国的相关数据的引导关系,而黑色的虚线则相反,表示中国的股市波动对美国股市波动是否造成影响。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的统计曲线数值一直徘徊在0到1之间,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进行检验的期间,中国的收盘价对美国股市第二天的收盘价没有产生引导关系,但是从2007年11月开始,美国股市的变化开始对中国股市的变化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中国在2005年开始进行了股权分置的改革措施,使得利率进一步市场化,这项措施让我们国家的股市得到了进一步的全球化推动;另一方面,2007年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导致美国的进口逐步萎缩,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也受到了出口萎靡的影响,这两方面因素使得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牵引呈现出增强态势。 (二)股市联动的经济基础 下图2为中美两个经济实体一周期为单位的引导关系构建。因为我们所拥有的GDP数据仅仅为季度数据过于含混,因此我们可以选用工业生产增长率来作为经济增长的标志。图中的黑色实线代表美国经济自身对于中国的引导情况,而黑色虚线则相反,代表了中国对美国的引导关系。从图中看到两条引导方向的线条都在临界值1的上方波动,说明这种引导关系对于双方都是明显的。 从市场经济的基础角度对这种情况做出解释,这种经济联动直接导致股市联动的原因就在于,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会对这个国家的企业或者是和这个国家相关联的其他国家的上市公司在未来的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产品的折现率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会直接造成股票价格的逐步统一性。 (三)股市联动的传染现象 所谓的传染现象指的是在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市场与市场之间并不能通过经济基础进行解释的各种相关性发生。因此在下图3中,本文使用了动态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索。黑实线标记的GF统计量代表着种美德经济如果产生联动,那么是否可以构建成格兰杰原因。在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个样本的绝大多数时间,统计量都大于5%的临界值,这个阶段下,经济基础是可以对这两个国家的股市引导关系进行解释的,但是2008年10月之后数值暴跌到临界值的下方并长期在很低的一个界面进行移动,直到2009年2月才回到了临界值上方,这说明在这段时间美国股市向中国进行了传染。 传染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国际上的投资者因为没有掌握全部的信息,经常会因为恐慌而做出大量没有理性的投资决策,并且这种恐慌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进而干扰到其他国家对于股票的预期情况。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发育相对较晚,市场价格机制跟发达国家相比并没有处于十分完善的程度,因此这种冲击就极有可能造成传染的结果,使得股票之间的非理性联动成为必然。 三、结语 随着我国不断开放国际市场,美国股市的收盘价对于中国股市的第二天收盘价具有十分明显的引导关系,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强。但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因此美国股市很容易对我国造成传染效应。 经济基础论文: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比较 【摘要】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在市场层面有着共同之处,他们都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和规定。其差异具体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同,分析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西方经济学是辩护的,马克思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辩证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为指导,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部分。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 市场经济基础理论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决定了马克思经济学必然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行基础――市场经济进行研究,从而与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验总结的西方经济学有着某种相通之处。但由于二者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着分歧,它们的区别则是根本的。 一、两者在市场一般层面存在相通之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市场经济。依据《导言》的思想,市场一般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定,是在思维层面上反映出来的、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体制性特征;市场特殊是指抽象的市场经济与一定生产关系的结合,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特征。在市场一般的层面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存在相通之处。 (一)两者对市场机制的总体描述相似 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沦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而这一原理正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描述:每个个人,“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的同时,却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微观经济学即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的合乎逻辑的表达形式。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都以利己为动机从事经济活动,也即理性的经济人:消费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通过分析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地配置资源。 宏观经济学虽然承认“市场失灵”,承认市场机制未必能使全部资源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但却认为通过宏观调控或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得出市场机制仍然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结论。 马克思经济学也从资本的利己本性出发来描述市场机制。资本的本性就是像吸血鬼一样尽可能地吸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促使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缩减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资本家会竞相采用新技术。一旦新技术被普遍采用,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提高,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就成为一般的生产条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复存在。 (二)两者对某些具体市场机制的描述相似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都同意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都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如,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市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出现供求不一致的非均衡状态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会使这种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实际市场价格将回到均衡价格水平。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虽然经常发生,但由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这种偏离不会长时间持续下去。在这里,“价值表现为价格运动的规律”,使得市场价格在动态中趋于平衡。可见,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认为市场运行是有规律的,平衡即意味着规律的存在。 二、两者在市场特殊层面存在根本区别 (一)二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同 不论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事实上都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西方经济学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作永恒的、自然的生产方式,因此,尽管它事实上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却将其视为一般的市场经济。 马克思经济学则把市场经济看作市场一般和市场特殊的二位一体。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市场一般仅仅是在思维层面存在的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市场经济,因为,“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所以,作为抽象要素的市场经济,只有在与一定经济制度的结合中才成为现实的要素,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经济学所描述的就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特定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劳动力买卖的自由不是天然的市场买卖的自由,而是特定历史关系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工人的消费也不像西方经济学描述的那样是在市场上的自由选择,而是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工资也不像西方经济学描述的那样是市场力量决定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总之,“工人虽然自由,但按照自然规律,他是从属于资本家的。”生产则不仅是投人生产要素获得产出的一般劳动过程,更是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不仅仅是厂房、机器设备等,那只是它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论文:王凯:经济基础会让一个演员戏路更宽 王凯曾体会过为了生活而拍戏的感受,因此,他格外珍惜自己成名后可以根据适合与否选择角色的机会。 《琅琊榜》红遍街头巷尾,王凯也凭借剧中靖王一角为人所熟知。很多演员说自己“演戏不是为了钱”,但大抵只有小有成就的演员才有资格说这种话。至少在七八年前,王凯还没有勇气和底气这样说,因为那两年里,刚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他不仅找不到自己的职业方向而且几乎身无分文了。 又爱又恨“陈家明” 无论是《伪装者》中的明诚,还是《北平无战事》中的方孟韦,王凯创作的形象似乎总是英姿勃发、赤诚果敢的。于是,人们很难回想起他入行的“敲山之作”――《丑女无敌》中娘气十足的陈家明。其实,连王凯回忆起来也承认,如果不是几乎已经身无分文,可能不会接下那个在此后让他纠结了大半年的角色。 初入演艺圈,王凯的境遇并非顺风顺水,这让原本开朗爱笑的他开始变得消沉。2008年前后,他甚至沉迷于电脑游戏,选择了逃避。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王凯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因为现实的问题是,自己已经无法养活自己了。 “当时去《丑女无敌》试戏,开始时不是试陈家明,到了之后导演说原定的角色已经定出去了,所以就试了陈家明。当时我真的快身无分文了,再加上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就接了这个角色。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谢这个角色,它让我成长了很多。”王凯说。 他曾说过,一个新人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而当时的他就是如此。王凯坦陈,追求更好的物质基础对每个演员来说都是必然的,特别是在个人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若是有一定物质基础,接戏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就一定会选择自己更合适的那个,而不是只要有丰厚的回报就去选择。 对“伪娘”专业户说不 在成功地塑造了陈家明这一角色后,快乐与烦恼接踵而至。好的一方面是,圈里开始有人关注他,找他演戏;不好的一方面是,大家都将他定格成一个“伪娘”专业户。所以此后,王凯又有七八个月没有接戏,开始艰难地克服自己入行以来的第一个瓶颈期。 “之所以多半年没有拍戏,并不是因为没人来找我,而是因为来找我接的角色都与陈家明如出一辙。当初饰演陈家明是个偶然,如果再次接演我以后的戏路就将成为必然了。”王凯说。因此,经过深思熟虑,王凯还是将那个阶段和陈家明同类型的角色都推掉了,希望从此能够摆脱这个桎梏。 无规划,有节制 可以说,在《伪装者》之后,《琅琊榜》的上映彻底夯实了王凯人气新人的地位,靖王和所谓“人人都是靖王妃”的种种噱头让微信圈里段子手们妙笔生花。而对于未来,王凯并没有做太多的规划。就如同因为被剧本感动得落泪,他果断接下《琅琊榜》,却未曾考虑靖王一角会为自己今后的演艺道路带来什么。 他说自己不善于规划,对此,他有自己的解释:“我知道变化永远是大于计划的,人们总是现在想得很好,但是,你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不喜欢给自己计划太多。而且,如果到时候事情没有按我们的意愿去发生,我们就会很失落。但是,如果不给自己规划,可能你没有想到的事情它就发生了,这个时候反而给自己一个惊喜,那你是愿意选择失落还是选择惊喜?”试想,如果按照王凯的理论进行家庭财务规划或投资金融工具,结果恐怕很难有他所谓的“惊喜”。 其实,生活中的王凯是一个比较节制的人,从不乱花钱,更不会因为缺乏规划让自己捉襟见肘。对此,他骄傲地表示,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更何况我还有一个非常出色的经纪人。 经济基础论文:经济基础在择偶标准中的重要程度统计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 齐性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方法,对3个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在选择配偶的时候,这3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对方的经济基础在意的程度是否相同,若不同,排列出相应的顺序,进而进行结果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齐性检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法;合理化建议 生活中,婚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对于结婚对象的选择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中,当代的年轻人似乎在选择配偶时考虑的更多,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强烈的攀比心理,使人们都不想生活的比别人差,同时我们也秉持着“贫贱夫妻百事哀”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念,于是,似乎现在的年轻人变得更加现实了,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我们往往比较在意对方的经济基础,是否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稳定高薪的工作。因此,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80”后和“90”的年轻人太现实了,而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似乎更纯粹一些,不太会在乎经济基础,所以,我们常常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选择配偶时对经济实力方面的在意程度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这种观点是社会真实的反映吗?基于这种想法,本文将利用非参数统计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此问题的看法是否一致。 一、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配偶经济实力的在意程度是否一致,对349个人进行了市场调查,并且将被调查者分为了三个年龄段:18岁至30岁,31岁至50岁,50岁以上。同时,我们将这三组年龄段的人对配偶经济实力的在意程度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为:非常在意,一般,不在意。据此我们统计各类结果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二) 齐性检验 根据上述给出的数据,我们来检验一下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配偶经济实力的在意程度,运用 齐性检验法,并且应用R软件来实现,输出了Pearson’s 检验结果,自由度为(3-1)(3-1)=4, 值为9.9143,p值为0.0419,由于p值小于0.05,于是此时我们拒绝原假设,即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配偶的经济实力在意程度不同,具有差异性。 (三)Jonckheere-Terpstra检验 根据上述的 齐性检验的结果,我们可知三个年龄段的人对于配偶的经济实力的在意程度是不同的,那么,到底哪个年龄段的人会更在意呢?与我们之前预期的结果是否会一样,据此,我们希望通过检验来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态度进行排序,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分析,下面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绘制出各组数据的箱线图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清晰地看出了三组数据的顺序,从而,结合上述的检验分析和箱线图的绘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个年龄段的人对配偶经济实力的在意程度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即18岁至30岁的群体最在意对方的经济实力,其次为31岁至50岁的群体,最后为50岁以上的群体。 二、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述的检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配偶的经济实力在意的程度具有差异性,并且随着年龄的递增,人们的在意程度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即年轻人最在意配偶的经济实力,其次为中年人,最后为老年人。以此也反映出了时代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和婚姻观也有所改变了。但是,在择偶时过于注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这种风气当然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对此作出以下建议。 (二)建议 在这个五彩纷呈的社会,似乎我们对一切都很迷茫,我们每个人持有的价值观念都有所不同,也就是我们看中人生的部分有所不同,有人将物质看成是全部,特别是现在的有些年轻人有“拜金”倾向,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出现的较多。例如,众所周知的江苏电视台主办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歪曲的价值观和婚恋观给了我们警醒,物质极大丰富不等于幸福,但是却有那么多人将物质条件和婚姻画上等号,从而引领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而导致最终失败的婚姻,这也是我国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原因。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为何下降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都思考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自身价值观和婚姻观的导向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物质生活虽然重要,但是这并不是全部,我们可以注重,可以为之奋斗和努力,但是我们不应该太在意,以平常心去对待。 在这个浮华的社会,平常心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样奢侈的东西,无论对待任何事,我们都显得很浮躁,很难有一颗平常的心态,对待物质生活,我们现代人往往要求太高,未婚人士更是将未来另一半的物质水平作为首选的条件,于是我们常常感叹现代人的感情不纯粹,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用一颗平和及平常的心态对待一切,不要太在意物质,那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有的时候那只是一小部分。 经济基础论文:中国经济基础不算坏 现在需要担心的,是有可能发生的内生性紧缩,虽然目前看起来风险应该不大。 2012年的经济状况,还要从基本面来看。有三个因素,让我们依然可以对中国2012年保持乐观。 首先,通货膨胀压力的显著下降。本轮通胀,从2010年二季度抬头,到2011年年底才算是被制住。从大的方面看,通胀背后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力量。一是汇率低估引发的净出口,净出口增加了对国内供给的总需求。二是2009年以来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货币供应快速增长,形成了另一个刺激总需求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近几年投资的快速增长。这两方面增加总需求的因素,都对总供给形成压力,供不应求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所幸的是,这两个因素的力量在2012年都会大幅减弱。首先是2012年的汇率比2010年已经升值了6%左右,从净出口来看,可能已经趋近均衡水平,汇率扭曲导致的通胀压力可能已经基本消除。二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2012年的农产品供给因为前两年农产品价格的飙升会较为充足,导致农产品通胀的压力较小,而中国的通胀,主要就是农产品的通胀。通胀压力下降的直接含义是宏观调控的压力减轻,而2011年经济增速的下降,主要是主动紧缩的结果。 其次,目前中国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依然健康。对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担心,与地方政府性债务不无关系。2011年6月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累积10.7万亿人民币,温总理在报告中说2011年新增债务仅有3亿。综合考虑历年的政府收支,政府部门的净资产约为10万亿,负债比率在47%左右,远低于2000年左右70%的水平,实际上政府的负债水平在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在这一情况下,即便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了10%甚至20%的坏帐,政府部门的总体资产负债状况依然可以保持良好。 第三,目前中国工业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依然很高,初步测算的净资产回报率达到18%左右。19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回报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当中。2011年的回报率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高位。投资回报率高的含义是,经济中并不缺乏投资的机会,一旦宏观调控开始慢慢放松,投资将恢复增长,GDP增速将回暖。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房地产调控。这一次股市的巨大反应,大概与温总理的“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有关,于是一切关于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幻想都破灭了。在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房地产行业的联动性高等论点的指引下,一副经济低迷的图景似乎已经描绘形成了。很多评论家都认为,2012年最大的风险来自房地产。 问题在于,没有房地产,经济就不增长了吗?资产负债表和投资回报率不是这么说的。到底什么行业会火,不是书生擅长,那是企业家们的事情。但是关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可以做出的基本判断的是不缺总需求,特别是投资总需求。宏观紧缩一旦放松,经济回暖可期。目前可以看到的,至少是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倘若人均收入再上一个档次,现在的基础设施都会嫌不够。大中城市的拥堵,直接的要求就是多修路,多修地铁。基础设施投资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是外部性高,因而政府应该发挥作用;其二是周期长,相应的举债周期也长,以前借下的短债可以考虑展期。 现在需要担心的,是有可能发生的内生性紧缩,虽然目前看起来风险应该不大。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人,应该对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记忆犹新。那一场通货紧缩,与1992-1994年的经济过热,以及随后的宏观调控不无关系,过紧的政策导致了企业利润下滑和坏账增加,损害了当时的资产负债表和投资回报率,结果导致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 历史惊人地相似。2009年的大规模经济刺激,2010年开始的通货膨胀,以及随后开始的宏观收缩,都和1992年开始的那一轮周期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这一次经济整体的资产负债和投资回报,依然良好,总体风险不大。不过,以史为鉴,把可能发生的内生性紧缩风险列入考虑,还是必要的。作者系北京大学副教授 经济基础论文:中国货币一体化:经济基础\实证研究与路径 摘要:本文利用S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岸四地并不具备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在考察了中国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经济基础后,通过参考、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经验与路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一体化的路径构想:人民币与港澳币以美元化形式,而人民币与新台币间则采用欧元模式,最终实现中国货币一体化。 关键词:货币一体化;SVAR;最优货币区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美国可凭借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转嫁国内危机使得危机蔓延至全球。因此,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成为广泛共识。人民币尚未成为国际货币,无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只能被动承受,因此,对中国而言,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自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多项政策举措,尤其是2009年在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已充分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去由民间市场自发形成力量的薄弱,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始终要依靠官方制度的力量才有望最终实现。人民币非完全自由兑换性的约束使得整合两岸四地(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货币的必要性和战略性得以凸显,即人民币、港币、澳币及新台币的一体化,将不仅弥补人民币非国际货币与不可自由兑换的缺陷,而且也将是促成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二、文献回顾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证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依据不同研究视角可分为:考察经济冲击性、测算双边汇率波动、引入时间动态变化、检验汇率相关性等四个方向。 (一)研究经济冲击对称性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4)首次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将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VAR模型引入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以经济冲击的规模,经济体间的相关性以及国内经济的调整速度,判定组建最优货币区国家的标准。 国内学者的研究在Bayoumi和Eichengreen(1994)基础上,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拓展,如李心丹等(2003)以实际汇率代表货币冲击,靳超等(2004)则采用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来衡量货币冲击构建出三变量模型。崔晓燕等(2007)则借鉴了Huang和Guo(2006)对经济冲击来源的分析,将经济冲击扩展为外部供给冲击、国内需求冲击、国内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 (二)测算双边汇率波动性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7)在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创造了最优货币区指数法,用于衡量汇率波动的不同影响因素下,组成货币区的综合成本和收益。该指标越低,意味着维持货币同盟的综合成本越低,越适合组成最优货币区。万志宏(2004,2005)将该方法用于东亚地区的10个经济体(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结果显示香港和台湾以及新加坡同中国较高的合作成本,两岸四地尚不构成货币区。 (三)引入时间动态变化 Frankel和Rose(1998)提出OCA内生性假设,实证结果证实了原假设的正确性:OCA标准的内生性,使得一个国家更有可能在加入货币联盟后再满足通货区的条件。 国内学者在Frankel和Rose的基础上转而通过VAR模型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检验两岸四地是否符合“内生性”的假设。陈小凡(2006)以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替换了Frankel和Rose(1998)所提出的经济周期相关性,构建了两变量VAR模型,测算需求、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并引入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对冲击非对称性的演变轨迹进行动态估计。就总体而言,两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不令人满意,货币一体化的现实基础较为薄弱。 (四)考察汇率相关性 由于组成一个共同货币区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是影响这些国家的外部冲击因素是对称的,若通过一般购买力平价理论检验发现,这些国家的实际汇率存在趋同,则可证明这些国家是潜在的最优货币区。从这一角度而言,一般购买力平价理论与Mundell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存在共同之处。Hong Liang(1999)采用一般购买力平价理论检验中国大陆与香港是否适宜组建成一个最优货币区。通过协整分析后的实证结果表明,大陆与香港间并不满足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条件,但都表现出与美国和日本具有很强的联系。张明正(2008)以贷款利率作为资产价格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认为香港与大陆间的经济紧密性与互动性已超过香港与美元间的联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需要重新安排。 三、研究模型及数据来源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2,1994和1996)在SVAR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定“识别假设( identifying assumptions )”,从原始数据拟合残差中分解识别出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区分了非对称性冲击和对称冲击的反应,把研究的重点推进到导致价格、产出变动的深层次因素上。 设变量和分别代表GDP和物价水平,为了满足数据的平稳性要求, 和对应于GDP和物价数值的差分数据。考虑如下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 其中, 和为白噪声随机扰动项,代表产出和物价变动中未被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 为阶数为 的滞后算子L的多项式,即 ,其中 为确保和 序列无关而选择的滞后阶数。为揭示结构性扰动,即具有经济含义的供给和需求冲击,有以下关系式: 其中,和 分别为需求与供给冲击,因此,产出与物价变动中未被解释的扰动项是供给与需求冲击的线性组合。用矩阵可表达为:,结构性扰动(经济冲击)矢量 可通过C的逆矩阵求得: 。在 矩阵中,求解矩阵C需要4个约束条件。由估计出的 和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可以提供3个约束条件: 通过SVAR估计,可以得到残差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即上式的左边。而在Blanchard-Quah分解中假设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是正交的,并将其标准化: (1)需求与供给冲击的方差为: (2)需求与供给冲击是正交化的: 因此,上述经济冲击的标准化条件与(1)式联合,可得到关于矩阵C的以下三个约束式: 系数矩阵C的第4个约束条件,需求冲击对产出不具有长期影响。为得到该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将VAR表达式(1)转换为无法观测的结构性经济冲击的无限阶移动平均过程MA(∞): (7)式表明, 和是结构性扰动和的当前和前期值之和。――所谓的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结构性扰动对左边变量期之后的影响。由于需求冲击对产出不具有长期影响,或需求冲击对产出增长的累计效应为零,因此得到第4个约束条件: 若将该约束转换为含有系数和 的表达式,则为 上述的4个约束条件都已得到,可求出系数 得到矩阵C,并通过识别出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 。 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WEO)》1980年至2008年的年度数据,鉴于澳门经济总量微小,在此忽略,同时拟美国为参照国。 SVAR模型可用于说明不同经济体间是否具备构成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变量的选择上尚未取得一致,选取不同的变量所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降低了解释力度。因此,本文将只采用两变量模型,即产出和价格变动:以美元计算的各经济体的名义GDP来描述产出,以1980年为基期的年度GDP平减指数,用来描述经济总体物价的表现。 从产出和价格的相关性指标而言,美国与香港、台湾地区的产出相关性都较高,而美国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由于香港与内地紧密的经贸联系,因此在价格相关性方面,香港与美国的相关性较弱。通过ADF检验,除香港外,剩余经济体供给和需求变化率均稳定,香港的变化率差分后也稳定,表明这些序列都是I (1)序列,可进入 SVAR进行实证分析。根据Schwarz 准则来选择滞后阶数,从而得到四个经济体的阶数为1。 四、实证检验 (一)经济冲击的相关性 表1、2列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受到两类冲击的相关系数。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整个样本期间,内地与香港的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均表现为正向相关,但相关性水平较低;内地与台湾地区的两类冲击呈现负向相关性;台湾地区与香港的需求冲击为负相关,而供给冲击为较高的正相关性;美国与台湾地区间在需求冲击为负相关,而与中国内地及香港为正相关性,其中与香港的需求冲击相关系数最高,美国与中国内地的供给冲击为负相关,与香港、台湾地区为正相关供给冲击,且系数值较大。 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一致性,但相关性较弱,而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间的相关性为负向相关,另外,香港与台湾地区两经济体在供给冲击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需求冲击则为负向相关。美国作为参照国,与香港及台湾地区的相关性较强,这也与现实相符合。 (二)方差分解分析 四个经济体的GDP和物价变动的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数据显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个经济体,供给冲击是导致产出变动的最重要因素,而需求冲击则是导致物价水平变动最重要因素。可见,影响三个经济体产出和物价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表现出一致性、且并无显著差异。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就经济冲击的力度而言,四个经济体的供给冲击均大于需求冲击。其中,内地经历的经济冲击的力度在整体上高于香港,而台湾地区又高于内地;在经济体的调整速度方面,内地经济的调整速度要高于香港、台湾地区,而台湾地区的调整速度又高于香港。一方面,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发,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依然可以保持,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发展;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束缚了经济政策的操作。 随着内地经济进一步开放,其面临的经济冲击力度强于香港,但弱于台湾地区,而对冲击的调整速度方面高于香港、台湾地区,且台湾地区的调整速度高于香港(见表4)。总体而言,三地在在冲击力度和对冲击调整速度方面呈现出非一致性,说明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维持成本较高。 (四)结论 就供给冲击而言,内地与香港的供给冲击在整个样本期间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但极不显著;从供给冲击的力度和调整速度来看,香港经历的供给冲击的力度低于内地,且香港对供给冲击的调整速度相对较慢。在需求冲击的力度和调整速度方面也表现出非一致性,即内地经历的需求冲击高于香港,调整速度也快于香港。在物价波动方面,尽管需求冲击是导致内地和香港物价水平变动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内地需求冲击对物价变动的贡献度较小。 内地和台湾地区的需求冲击为负相关性,且在力度与调整速度方面也表现出非一致性,台湾地区的冲击力度高于内地,但调整速度低于内地。台湾地区的开放性高于内地,且采用浮动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但由于台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且近年来由于民进党的不当政策导致台湾地区经济日益陷入困境,因此在经济调整方面显得乏力。 综上所述,中国内地、香港与台湾地区不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 五、两岸四地间经济基础的考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8%,已仅次于美国,联合国《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去年经济增长约占全球经济增长的17%,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自2003年CEPA签署,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被提升到制度化建设的高度,两地经济融合达到更高层次。香港目前的联系汇率制度是特殊政治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该制度具有相当的弹性空间,历经了多次重大市场考验,就现阶段而言,香港应维持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根据重力模型,地理位置接壤、双边贸易和区内投资比重增加的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建立货币圈,丁剑平(2003)得出结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的维持越来越需要来自大陆的支持,因此当人民币成为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并取得国际货币地位时,港币将放弃美元而改选人民币为名义锚货币,最终实现“人民币化”(丁雪峰,陈,2009)。 台湾地区是一个小型的外向型经济体,经济长期高度依赖美日(李玲瑶,2003),但近年来相对美国和日本而言,台湾地区经济对与内地的贸易依存度的影响更为敏感(何耀,2007),而且两岸间的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丁雪峰,陈等,2009),总体而言两岸经济一体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两岸产业链的结构性演变,已逐渐转变成运用大陆技术与市场的“大陆―台湾”之间的“区域整合模式”;台湾地区经济的“产业空洞化”现象(高巍,2006),使其竞争力从2005年的第11位退至第18位,沦为亚洲“四小龙”之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即将实施,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各经济体(特别是东盟成员)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台商进入东盟市场难度加大,台湾地区在经济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大幅下降。综上各种因素,可以看出两岸经济一体化已是势在必行。 澳门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香港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汇率制度、货币替代以及金融业务方面。在澳门的M1M2中,港币占比接近于50%的比重,超过了澳门元的比重,且自1983年以来,澳门采取的是固定钉住港币的汇率制度,而且澳门多数金融机构是隶属于香港的地区总部。 自CEPA签署以来人民币逐渐加大了澳门流通领域的比重,虽然香港和大陆均是澳门的主要贸易伙伴,但澳门元已经成为肯定澳门的自治特权与区域差异化的一种基本手段的角度,澳门元应保留。多年来平稳的经济发展已证明钉住港币的汇率制度适合澳门的经济与制度体制,未来变化的可能性极小,长期内将一直保持钉住港币的汇率制度。 六、国际比较与中国货币一体化的路径构想 货币一体化按主体货币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单一货币一体化、多重货币一体化和主导货币一体化,而就全球真正意义的区域性单一货币欧元、美元、非洲法郎而言,欧元和非洲法郎属于单一货币一体化形式,美元化则属于主导货币一体化形式。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元的演进路径可概括为准平行货币向单一货币渐进发展,属于发达国家间的合作模式。欧元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是长期、渐进的过程,不仅取决于经贸关系的疏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异同,也取决于政治意愿;不仅涉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规则政策的协调,又触及国家主权向超国家机构的集中或部分让渡(Strauss-Kahn,2003)。 (二)美元化 拉美各国美元化的过程,实际是美元这种良币驱逐各国劣币的货币替代过程。货币合作遵从主导货币区域化,属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发展的路径是以美元为主导货币,不断向北美、南美渗透和扩张,最后形成统一的美元区域共同货币。 (三)非洲法郎 CFA法郎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货币联盟性质,与欧盟是从经济一体化到货币一体化的顺序相比,CFA法郎区则是在成员国独立后越过了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直接进入了一体化的较高阶段(经济同盟阶段),缺乏经济基础保障,货币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不稳定。CFA非洲法郎区带有殖民色彩和外部因素主导的性质,属于不发达金融合作的范畴。 (四)中国货币一体化的路径构想 就中国现有国情而言,可吸取现有国际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经验,转而采取一种复合模式。港澳台与人民币采用美元化模式,而新台币与人民币可采用欧元模式,最终形成以人民币为主导的货币一体化,以下是具体的构想内容。 由于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联系紧密且呈现融合的态势,依据爱默生“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理论,内地和港澳应实现单一货币区;据上述分析可知,鉴于人民币与港澳币汇率制度的特殊性(香港采取的是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而澳门实施的是钉住港币的联系汇率制),随着港澳地区经济日渐融入中国内地,香港将实施钉住人民币的联系汇率制度,而澳门也将间接实现钉住人民币,因而也决定了四地间的货币一体化可采取主导货币一体化模式:类似拉美地区的美元化,由弱小经济依附于强大经济体的经济行为。随着人民币在港澳地区的广泛流通与使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最终将取代港币和澳门元,则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将形成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单一货币区。从长远来看,受到文化、认同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培养对人民币的认同意识和共有观念将是一项必要的长期工作。“骄傲的香港人对港元的感情可能强烈到了无法割舍的程度,就象英国坚持使用英镑而不加入欧元区一样”(Cranfield,2008)。澳门元的例子充分说明,行政手段的作用也将对民众的货币认同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港币在澳门具有更高的民众接受度,而澳门元反而在流通中逐渐被取代,因此澳门政府在1993年通过法例,规定本地企业须以澳门元标明商品价格,并规定信用卡支付及类似的交易必须使用澳门元等行政手段,来提高澳门元在流通中的占比。这些措施最终有所成效,澳门元相对当地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澳大利亚及英国等先进国家的水平。因而未来,人民币实现对港币及澳门元的替代,具备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两岸而言,在目前尚未形成稳定和坚固的经济联系,谈论货币合作是不切实际的。依据Balassa(1961)的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两岸在现有的经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可从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李非等,2004;萧万长,2005;庄宗明等,2005;)打破现有的僵局,再逐步过渡,直至达成两岸货币形成固定汇率,直至形成统一货币。二十世纪90 年代以来,两岸贸易基本上已属于“投资驱动型”,贸易产品交换已由资源比较优势产品逐渐向产业分工型产品转变,当前两岸经济已经出现了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为主的混合模式化整合雏形;而两岸即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这意味着,两岸通过弥补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框架将能较快进入构建共同市场的阶段,朝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休闲体育论文:关于宁波市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体育休闲旅游 发展对策 宁波 论文摘要:宁波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协调性、产品开发缺乏力度、产品规模偏小、缺乏专业化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强化政府主导,创导核心区域效应,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宁波旅游品牌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仅在于观景、观光,而更看重健身与体验,在旅游度假中释放工作压力,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愉悦和舒适,体育休闲旅游已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和时尚追求。 体育休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从事各种休闲娱乐、身体锻炼、运动竞赛、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为主要内容和手段,促使旅游者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休闲旅游活动。本文阐述了宁波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优势,同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南翼,毗邻上海、杭州。全市设有11个县市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闻名全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山地休闲旅游资源、重大节庆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等,是理想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宁波近几年来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3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8.2亿元,同比增长25.8%,占全市gdp的10%。2006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316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市gdp的11%。旅游业成了宁波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宁波体育休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宁波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形成已有10年时间,这里是中国男篮“八一队”的主场所在地,而且是中国wcba八一广博文具女篮主场,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还有蜚声乒乓赛坛的宁波海天俱乐部。10,年来,连续引进的国际与国内系列重大赛事,为宁波竞技体育比赛表演添上了一笔笔靓丽的色彩,使宁波拥有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吸引了大批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观众的参与,为推动大众化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体育场地的资源而亩,宁波有大型的体育馆、水上运动基地、高尔夫俱乐部、网球中心、凤凰乐园、跆拳道俱乐部、溜冰俱乐部等。就可供体育休闲旅游的自然资源而言,宁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里的山谷(如浙东大峡谷)、温泉(如宁海温泉)、河流(如奉化江、姚江等)、瀑布(如千丈岩)、海岛(如大榭岛等)、沙滩(如宁波象山的黄金海岸等)、森林(如四明山等)等极具观光休闲价值。围绕着这些资源,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制定了11条特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包括绿色世界之旅、时尚体育健身、海滨风光觅胜、霞客踪迹寻觅等。除此之外,宁波市政府还推出了5个体育休闲旅游的特色项目,即海滨休闲游、高尔夫健身游、“挑战自我”拓展训练、布龙水乡游与体育夏令营。这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资源,为推动宁波市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二、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的经济中心,也是该地区的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宁波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骨架中,呈明显“十”字形。一条是从舟山向西经宁波、杭州到达安徽的黄山,另一条是分别从上海和苏州越过跨海大桥的沿海大通道,宁波正处于这两条高速公路的交点,南北向沟通了华东和华南两个国内最大客源地,东西向连接江西安徽,扩大了旅游腹地。另外,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直接沟通了沪杭和沪甬高速公路,变以前长三角旅游交通“一条道走到头”为旅游交通的“三角形回路”,实现所有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3小时交通圈。宁波旅游网络区位优势明显,这种地理区位优势对宁波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客源市场优势。宁波市的国内旅游以短程旅游为主,客源市场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二翼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近年来由于假日经济的兴起,宁波往往成为这些城市居民短程旅游的首选点。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宁波与上海及江苏省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陆路距离明显缩短在3小时经济圈内,将使更多的上海及附近游客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到宁波休闲旅游。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t”,型推进战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21世纪中国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旅游业极具活力的增长极,每年出游人口近1亿人次。宁波不断提升的传统旅游资源质量和内涵与不断开发的新型休闲旅游产品,使宁波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更加突出,完全有实力吸引更多长三角区域游客来宁波进行休闲观光旅游,最终宁波旅游市场将会在长三角区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优势,并形成稳定、快速发展的客源市场,也进一步加快和推动宁波休闲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 3、政府的政策支持。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同时,《纲要》把“改造提升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根据2006年公布的《宁波市城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宁波将通过10-15年的努力,使宁波市体育场馆设施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能力,基本满足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训练的需要。在宁波市域,以4处市级体育用地(体育公园)为中心,以11个县(市、区)级体育设施为节点的两级网络格局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在宁波中心城区,要建设以“西片体育中心”和“东片体育公园”为核心的“两核七心多点”的城市体育设施布局,这里的“七心”指7个区级体育中心,“多点”则指的是多个居住区级体育设施。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的体育设施空间框架正在形成。 2006年,宁渡市又公布了《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这一规划,宁波将致力于培育体育旅游市场,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特色项目,加快体育旅游业发展。这些都为宁波体育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有力支持。 三、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协调性。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区域协调、产业融洽发展是其快速发展的主要思路。旅游资源开发时,应联系资源属性的相同与相似特点,打破区域内的行政界线进行整体开发,形成主题形象,从而带动全局。但目前宁波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缺乏统筹性和协调性,各县市往往依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旅游资源,各自为主开发旅游产品,没有与周边环境形成友好集约的联动发展,很少站在宁波市整体高度或某一资源主题形象指导下的资源联合开发。 2、产品开发缺乏力度,特色不明显。近几年宁波已建成具有特色的体育休闲类旅游景区不多,尽管形成以奉化商量岗高山滑雪、象山渔山岛海钓、慈溪龙山滑翔伞、宁海野鹤湫攀岩等体育特征明显的休闲项目,但由于大部分都在初级开创阶段,无法形成本市及在更大范围的足够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象山渔山岛海钓项目,渔山岛是华东地区乃至亚洲最好的海钓基地,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极佳,适合举办高规格的国际性比赛和吸引国外海钓爱好者,是体育休闲特色项目,但由于缺乏开发力度,相关配套系统和服务跟不上,让更多爱好者望而却步,项目资源还处在原始与初级开发边缘。 3、产品规模偏小,与周边互动效果差。宁波近几年新增加的以休闲型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投资资金大部分来源社会民间资本,由于投资主体的发展眼光受到观念、自身实力、运作能力的限制,形成大量民营资本投资的景区和景点发展模式单薄,内容单一,规模较小,与周边环境互融性差。如奉化溪水漂流,尽管开发的漂流点多达4处(还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模式单薄,投资金额规模只有几十万元,没有利用周边“三农”环境优势,将单一漂流融入吃、住、娱、购等游客、体验者欢迎的农家乐内容,扩大经营内容范围,因而制约了资源的利用价值,发展空间被挤压。 4、缺乏专业化管理。体育休闲旅游是以体育为特色。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产生的新型休闲旅游项目,其大部分都属一定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应该纳入专业化管理范畴。但宁波许多景区、景点,尤其规模较小的项目,明显缺乏专业化管理。如奉化溪漂项目,在游客溪漂过程中,保护人员基本为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当地农民,也未形成溪漂专业技术保障的有关操作规则,更缺乏处理高危体育运动项目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最终使这些高危体育运动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处于专业管理的真空地带。 四、宁波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对策 宁波有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但要吸引旅游客源,形成现实的旅游消费市场,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本人认为目前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创导核心区域效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形成理念的主导、政策的主导、规划的主导,创导建设宁波体育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核心区域。要树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开发”的思想,突出体育与休闲与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紧密结合的大旅游概念和产业格局,发展思路要形成在长三角区域具有明显宁波传统人文名胜资源优势,更具有独特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优势和核心区域板块效应。发展形式上要明显区别于上海的都市风光、杭州的湖光山色、苏州的园林水乡景色,形成有宁波特色的“海洋+山水+赛事”的体育旅游主体形象。 ①以象山、宁海海洋资源为平台,形成帆船、帆板、游艇、滑水、海钓和其他海上休闲活动,结合休闲、度假、观光、购物、娱乐及吃、住、渔家乐为一体的海洋休闲旅游板块,打造长三角区域优势最明显、吸引力最强、板块效应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优质海洋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群。 ②以宁海、奉化、余姚、鄞州、慈溪山水资源为平台,形成户外运动、攀岩、拓展、滑翔伞、汽摩运动、汽车拉力赛、滑雪、滑草、溪漂、钓鱼,结合休闲、自驾游、农家乐为一体的山水体育休闲板块,打造长三角区域最具体育特色、项目最多、内容最丰富、配套服务体系最完善的体育休闲产业群。 ③以宁波都市高规格重大体育赛事资源为平台,形成以观看cba联赛、国家女排系列赛、其他重大赛事。利用节假日期间举行的开放式体育赛事形成的城市景观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开放,结合休闲、观光、购物、娱乐、吃、住为一体的都市景观休闲体育板块,打造长三角南冀赛事中心。 2、走集约化经营道路,组建大型旅游企业。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化机制,是开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相关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专门化“集约化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体育旅游的产业化运营机制。以宁波旅游集团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与体育部门联合开发,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大型旅游企业有能力实行旅游资源集约化,产业组织集团化,开发精品休闲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例如,可以利用跨行业的互动开发,建立体育休闲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基地等,对宁波体育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实施转化、优化,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价值发现和价值提升。可以为体育休闲旅游者设计、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产品、新鲜体验和优质服务,充分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潜力。可以利用企业的品牌与市场影响,开发诸如旅游保险、旅游金融、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投资咨询等相关多元业务,占领广泛的市场等。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化管理。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操作上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活动参与时带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项目的管理水平,对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十分重要。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休闲旅游运动的实践和指导、保健与安全、救生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那些危险性比较大的休闲体育项目必须进行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以使参与者的伤害事故最小化。 宁波市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加强体育休闲旅游人才的培养,可根据自身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与市场需求,与省内外相关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体育休闲旅游高级人才。同时,在政府层面坚决实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岗位——教育同步成才机制,形成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的制度,促进旅游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宁波体育旅游品牌。体育休闲旅游项目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营销策划、宣传与促销策略的研究非常重要,政府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对企业的指导。一是宁波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可联合目标市场的相关部门、企业开展联合促销,向客源地旅游消费者传递与渗透旅游信息,引起旅游消费者对宁波体育旅游产品的注意、兴趣,产生好感与信任。二是举办与体育休闲相关的节事活动,加强对重大赛事的宣传营销,烘托气氛,最大限度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扩大影响力。三是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制作一些专题宣传或栏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和介绍宁波的体育旅游产品,扩大体育休闲旅游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而提高宁波体育旅游的市场认知度,塑造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品牌。 休闲体育论文:休闲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休闲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超越精神的对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追求。它既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加快发展休闲体育,不仅有益于民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休闲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构思 休闲和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是追求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过程。社会学家把“休闲”看成一种社会建制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发展人个性的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对休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体育运动方式来进行休闲,是一种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自觉行为,使人能在知觉上感到自由,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在交友中形成信任,对工作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它能使人暂时逃离现实世界、寻找自己的生活空间。 休闲体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子正在加快,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及家庭成员不断减少,这会使以前由子女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社会,而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采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国民体质,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矛盾的积极对策。① 休闲体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都想选择一种让身心愉悦快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健康才是人最大的财富”,“有健康才有未来”。由此看来,体育消费需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有效组织体育生产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条件,可以带动体育市场的发展,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② 休闲体育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质量。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首要要素,其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的提高,进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休闲体育活动来实现。 休闲体育可以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休闲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不但对体育用品需求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能够体现人性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育用品将是消费者的首选。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接受,体育培训、咨询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体育消费逐渐兴旺,体育产业潜力巨大。 休闲体育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开发。休闲服务与其它服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城市化和以物质商品生产为主要基础的经济模式,并依靠自身实现企业化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盲目针对全体大众的经营理念逐渐瞄准固定对象的经营理念开始突现,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来设置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活动环境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越来越多,新的服务理念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经营效果,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体育休闲会馆越来越多。 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长趋缓且不稳定,总体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根据消费的一般规律,居民消费支出按照梯次推进的顺序,依次用于购买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体育消费属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范围,需要的收入弹性较大,因此,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会有较快的提高。另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已全面推开,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体质的改革正在陆续出台。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及子女上学等社会保障,将全部由居民自己承担,影响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居民预期支出加大。同时面对下岗待业、收入增长趋缓且不稳定的情况,人们从紧消费。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使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尤其是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难以形成排浪式、成规模的需求。 经济发展不平衡并带有城乡和地域差异。目前,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与我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差异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从地区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已经成为本地区社会投资的热点,人们对体育休闲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空前高涨,体育休闲娱乐市场空前繁荣,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些都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平、体育消费水平和人们需求等方面的发展。 闲暇时间不足和生活方式制约了居民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要大众化除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之外,还需要有时间上的保障。从经济学上讲,人的自由支配时间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可以自主安排;二是必须有钱充填这个时间。在闲暇和收入之间,人们一般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只有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收入,而更多地选择闲暇,这时体育消费才会有更多的时间保证。③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影响休闲体育的发展。居民体育活动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所,而居民体育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人口众多,场地奇缺。中国的体育场地还有一个特点,即大多数不属于社会,不属于社区,而多属于部门和系统。中国城市中很少能找到社区体育场馆,农村更谈不上体育场馆。对象和场所不足必然会制约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发展我国休闲体育的策略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意识的新观念。体育活动意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体育活动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正确的体育活动意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21世纪,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花钱买休闲”的观念己深入人心。对小康社会的人们而言,新价值观正在取代旧价值观,这一时代的人正处在一个典型的世界观转化过程之中,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一个扎实的基础。 利用多元化投资,大力开发场地设施,提高现有场所、场地的利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大众体育的基础条件之一,体育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体育设施建设除了需要国家加大投入之外,各地区的体育行政部门也要做好引导工作,运用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模式,鼓励非国有投资人与社区联合兴建多功能体育场馆、设施,并以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位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带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④ 充分发挥职能与媒体的宣传功能。在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居民了解全民健身计划,大部分居民对此并不了解。没有意识到自身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针对这些情况,也可以采用一些集体活动,最重要的是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开展一些宣传性活动来扩大社会效应,促进体育本身的发展。广泛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持久的宣传,使体育活动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感召,进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媒体的宣传功能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的积极配合,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居民体育健身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 结语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满足人类追求、体验文化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表现固有精神价值、推动体育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由此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主动参与意识。“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不运动可能会使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疾病越来越多;而运动既可以缓解脑力上的疲劳,获得生理上的平衡,又可以赢得精神上的自由,营造心灵上的快感。因此,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新型健康观的形成,休闲体育将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生命意义,探索生命价值,将成为这段时期人类反思的主题,而人们追求的轻松愉快、健身强体、修身养性、缓解压力与恢复体力的生活方式,将为休闲体育的繁荣架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这种生活方式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大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生活,进而达成实现现代化生活的共同意愿。 休闲体育论文: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 【摘 要】与竞技体育市场相比,休闲体育市场具有市场大、前景好、效益高等特点。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不仅是发展和完善体育市场,积极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既要做到观念更新、与时俱进,又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 【关键词】创新 拓展 休闲体育 市场 一、与竞技体育市场相比,休闲体育市场有显著的特点 体育市场包括竞技体育市场、休闲体育市场、体育投资市场、体育生产与经营市场、体育广告市场、体育彩票市场等等。竞技体育是指参赛队和个人为了一定的荣誉和成绩而进行的竞技比赛体育。休闲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体育。休闲体育市场是指为了满足休闲体育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体育投资、体育用品生产、经营、体育产品广告、体育彩票发行、休闲健身活动、体育服务等开发建设的市场。与竞技体育市场相比,休闲体育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大 第一,参与的人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人是具有专项技能的人,是受技术和年龄限制的,它的参与人是特定的,尤其是消费的主体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是人群的少数;而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参与的人数众多,不受技术和年龄的限制,有老、中、青、少、男、女等,社会各个层面、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是人群的多数。 第二,市场需求大。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目的,概括地说,一是体育健身;二是体育娱乐;三是体育交往。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有各个层面、各个年龄段的人,参与者的动机目的既有共同点也有爱好兴趣的不同,那么在休闲体育活动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体育健身、娱乐、交往中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具有个性和多样性,而且会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增多,增大,由此会推动着把体育生产和经营事业做大,把休闲体育市场做大。 第三,涉及行业多,辐射范围大。拓展休闲体育市场,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要解决众多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人们的吃、喝、玩、乐等物质、精神生活资料的需求,这就涉及到众多的从事体育器械、设施生产和服务行业,包括重工、轻工、机械、电子、建筑、服装、餐饮、住宿、旅游、交通、出版、文化等多个行业和经济领域,休闲体育经济辐射的范围很大。 2.前景好 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小康社会的标志,这个指标指出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用于食物的消费小于40%,相对地说,用于投资和精神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费用就相应的增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据有关方面统计,参加体育活动占人们精神活动的第三位,随着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多,休闲体育市场的需求会不断的拓展;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自身经济条件的收入变化也能够支持人们进行精神文化娱乐和休闲体育健身活动,我国的休闲体育市场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起步发展的。按照恩格尔理论和我国人民群众生活实际情况,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3.效益高 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不仅会产生较大社会效益,而且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社会效益说,“通过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不仅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也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在目前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国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怎么样解决社会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怎么样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和条件,这不仅关系到失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通过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可以为解决再就业提供途径,使一部分人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从事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或从事体育商业经营,或从事体育休闲服务,或从事体育广告传媒等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从经济效益上说,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使一些企业、商家和个体经营户拓展了投资领域,从中获得商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拓宽投资领域,改变投资结构,使我们能利用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发展。 二、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 第一,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要树立服务意识。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就是要拓宽体育消费领域,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消费者是上帝,作为休闲体育市场的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和服务者以及管理者,都要有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要把休闲体育市场的消费者真正的当作主人,要为他们的需要着想,要为他们的吃、住、玩、乐着想,要为他们的安全着想,要使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休闲体育市场是他们休闲娱乐的乐园,是体育健身的好去处。 第二,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体育经济创新体系,支持体育经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体育经济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体育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集聚,促进体育经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三,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还要加快转变体育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体育产业结构、经营结构、服务结构优化升级。在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建设中,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体育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四,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体育经济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体育产品的品牌。 三、以创新为动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的对策 1.对于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国家和政府要制定出优惠政策,要拿出有力度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扶持办法和措施,招商引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休闲体育市场建设。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拓展休闲体育市场是开发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拓展休闲体育市场的重要力量,对他们的作用,既要肯定,又要引导。 2.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拓展休闲体育市场是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组成部分,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要用满腔热情的态度支持和扶植这个新生事物。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对于政府和管理部门说,既要因地制宜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又要有具体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在一些边缘地区建立区域间休闲体育市场也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嘉惠区域各方的利益。 在拓展休闲体育市场时,要防止一哄而起,一拥而上。如何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先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可行的方案和步骤,逐步推行,逐步完善,使其科学发展。 3.在拓展休闲体育市场的建设中,进行休闲体育器械、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者,必须本着对人们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态度,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坚决反对假冒伪劣的休闲体育器械和用品进入休闲体育市场,对此,有关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休闲体育商品和服务的监管力度,依据法律和监管条例,狠狠打击不法生产商和经营商违法行为。而且还要全面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职能,站在新起点,开创新局面,进一步加大对休闲体育活动者的消费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健全消费教育的咨询服务体系,健全消费维权社会监督体系; 4.拓展休闲体育市场,“进行休闲体育市场运作,必须培训专业管理人员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并通过他们来宣传和传授休闲体育活动的安全及专项体育活动的技能知识,使人们能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愉快的休闲体育活动,这样,也可以减少因盲知造成的安全伤害。 5.拓展休闲体育市场,也是推进公益性文化创新,增强公益性文化发展活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也是公益性文化建设,会使社会公益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因此,在拓展休闲体育市场的建设中要注意结合各个地方的具体实际情况、客观环境和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建设,而且要体现出地方文化特点、区域文化特点、历史传统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中华民族历史公益性文化丰厚资源,让人民共享公益性文化发展成果。 休闲体育论文:关于江西省发展休闲体育产业SWOT分析 [论文关键词]:江西省 休闲体育产业 swot [论文摘要]:利用swot法分析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目前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以及威胁因素,认为专业人才匮乏和营销策略滞后是当前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丰富,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消费结构有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人们假日和自由时间日益增多,休闲需求也愈来愈强烈。这些无疑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亚洲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进驻,预示着中国休闲体育的美好前景。能否抓住有利时机,促进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全省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等问题。本文采用swot法对江西省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实用的产业发展对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分析 (1)居民余暇时间增多、休闲观念提升 我国实行每周双休日工作制及“三个长假日”以后,居民全年的闲暇时间已增加到114天左右,每年有近1/3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就为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创造了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竞争和环境变化给人们所造成的压力增大,人们越来越寻求通过休闲体育运动来增进健康、缓解压力、度过余暇。休闲体育将逐渐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进一步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2)体育健身服务市场日渐兴旺 十五期间,江西省体育系统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省广泛开展了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亿万青少年、亿万老年人、亿万妇女、亿万职工、亿万农民),举办了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周、送体育下乡和体育进社区活动,使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全省体育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5.7%。目前,全省地级市以上体育系统向社会经营性开放的各类体育场馆有56个,其中从事健身健美服务的9个,与此同时,民间资本近年来也纷纷投资体育健身娱乐服务场馆和设施,据南昌市工商局统计,南昌市目前登记注册的从事健身服务的企业总计有451家。如果加上宾馆饭店、居民住宅小区内和学校对外开放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南昌市从事体育健身服务的经营性场馆估计超过1000家。体育健身服务场所,以其时尚、新潮的经营项目和现代、灵活的服务方式,在人们恢复心理健康和保健健身热潮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日渐兴旺是江西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3)体育彩票业稳步发展,成为体育事业发展资金的有力补充 在十五期间,江西省体育彩票销售16.59亿元,共筹集体育公益金5.9亿元,缓解了体育资金不足的现象,为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目前全省体育彩票发行量与沿海发达省市相差很远,但从纵向比较来看,全省体育彩票发行量增长速度还是很快,2001年1亿元,2002年1.68亿元,2003年3.09亿元,2004年2.62亿元(受西安宝马彩票事件影响,当年全国体育彩票发行均受影响),2005年8.2亿元。同时相对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与江西风彩比较,2001年体育彩票只占市场份额21%;2003年以后占市场份额50%以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江西体育彩票业稳步发展,成为江西体育事业发展资金的有力补充。 2.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劣势分析 (1)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秩序混乱 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江西省尚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机制不健全,因此发展秩序较混乱。主要表现在:1)休闲体育产业经营部门在总体数量上不少,但价格定位偏高,适合大众休闲的场所反而不多。2)由于投资者缺乏专门的行业管理宏观控制,导致各经营单位休闲项目设置重复现象较严重,缺乏个性与创新,而且在总体空间布局上不尽合理,地级市市区商业繁华地段经营点相对过于集中,而周边县城及新建社区比较稀少。3)缺乏行业管理控制,导致各经营单位休闲项目设置重复现象较严重,缺乏创新。 (2)企业经营状况:整体盈利能力较弱 目前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基本上属于微利行业,体育健身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弱。据调查可知,赣州休闲体育服务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实现盈利大约为3.3元,每百元成本费用实现盈利为4.9元,不少经营者认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利润还不如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据周秋林的调查,江西省的体育消费水平,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11.8%,100—200元的占58.25%,200—300元的占13.5%,300以上的占18.37%。由此可见,受收入水平的预算约束,居民目前只能承受较低的体育消费价格,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利润空间还很小。 (3)社会各行业系统发展不协调 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医疗、交通、商业、旅游、文化、安全等众多部门系统。只有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近两年江西省“假日经济”的火爆消费中,暴露出社会各行业系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休闲体育消费时出现的交通拥挤、餐饮脏乱、住宿不配套、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十一·五”规划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休闲体育活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全省居民的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休闲体育产业将会展现出庞大的需求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到: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城乡基层和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深化体育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科学谋划“十一·五”体育发展,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时期的休闲体育工作,对全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南昌举办2010年城运会的机遇 南昌作为2010年城运会的举办城市,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机遇。1)继2008北京奥运会后,2010年的南昌城运会将进一步掀起江西人民的健身热潮,为休闲体育产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群体。2)江西省良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将成为体育旅游的好资源,吸引国内外众多的外来消费者。3)城运会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必然会刺激周边辐射区域休闲体育经营单位健身娱乐资源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市民休闲健身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4)2010年南昌城运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引导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4.江西省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挑战 (1)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领域的专业经营管理队伍较弱,决策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相对匮乏。现有的产业经营管理者中,许多人是退投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一些无专业知识基础的人员。他们虽熟悉体育工作,但缺乏对市场运作和经济规律的了解,缺乏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知识与技能,因而不能将体育产品或服务有力地推向市场,不能促进体育产业化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一些投资商和经营者虽熟经营之道,但却又缺乏对体育产业的了解,对体育产品及其市场特点、规律等认识不足,无法将体育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2)休闲体育产业营销策略的滞后 休闲体育市场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市场,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谁要成功地占有这个市场,就必须及时开发市场营销组合,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策略与手段,以达到产业市场发展目标。但目前江西省大多数休闲体育经营单位由于营销意识的淡薄,以及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营销策略相对滞后,很少融入现代人文、绿色营销等先进理念,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从而更好地占领该市场。 休闲体育论文:浅析休闲体育社会价值的诠释 论文关键词:休闲;休闲体育;社会价值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社会中时兴的休闲体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详细剖析了它为什么产生以及发展的原因,并结合相关资料和有关专家的论点探讨了它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社会价值,作为抛砖引玉,借此能为以后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1、前言 “休闲”在几千年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中,始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随之产生的社会价值更是被古往今来的人们所推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所以休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合理度过我们的休闲时间、怎样提高我们休闲活动的质量等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件重要事宜,并且它也将成为我们理论工作者重点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休闲及休闲体育的定义和内涵 “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诗·商颂·长发》中释“休”为吉庆、美善、福禄。郑玄笺:“休,美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礼承天之休。”杜预注:“休,福禄也。”“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其次,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人》:“闲有家。’川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因而,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遣”。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文化象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依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而在英文词义的考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暗喻。英文“leisure”一词源于法语,而法语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在希腊语中“休闲”为“skole”,拉丁语为“scola”,意为休闲和教育,认为发展娱乐,从中得益,并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在以上两种层次的提法中其实都隐约提到了体育休闲活动的内涵,只是未加以提炼。)这种精华的涵义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提,至今还存在,并因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而区别于其它娱乐活动。 体育作为当今社会一种主要的消遣、娱乐手段,它是时尚的体现,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在我们休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越显重要。所以如何正确把握和了解休闲体育的理论界定已显得十分重要。国内有学者曾提出:“休闲体育是工作、学习之外参加的各种身体活动。”在此我们先对休闲体育的特征作简单的描述,它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四种特征:(1)可选择性,即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方式有很多;(2)娱乐性,即休闲体育它可以使参与的人们在个人精神和肉体上得到放松、休息和享受,而不等同于竞技体育和普通的身体锻炼;(3)创造性,即休闲体育与运动环境的融合、同伴的交往以及各种活动方式中,其相对开放性的社会空间,就是创造与表达认同感的环境,就是既有延续性又有创造性的过程;(4)探索感、新奇性与冒险精神,即很多当今的休闲体育项目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当其难易程度与行为者相匹配的时候,行为者就会高度投人与享受,从而忘记了时间与周围环境的存在,进人“畅”的最佳状态。根据以上四种特征我们就可以为“休闲体育”作以下的定义:“它是在空闲时间内进行的,是以一定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而产生的最佳的心理体验,这种有意义的生活、运动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 3、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 3.1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健康”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再仅限于生理的指标,而把精神健康和社会性也放在了人的健康标准的坐标系中来。身心健康模式正取代医药健康模式。这一概念就不仅是指身体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情绪、精神、思想和社会健康各因素间的微妙平衡。情绪健康包括:调节压力、缓解情绪波动;精神健康包括:仁爱、意志、意识、情感、反思等;思想包括:教育、成就、事业发展领域的问题以及思与想的能力;社会健康包括:个人与朋友、家庭和社团之间的关系状况以及个体融人社会的能力。有一种普遍性的倾向,认为医药和保健品能够维系人的生命健康,延缓人的寿命,但研究表明,高度普及的医疗服务对于健康只起很小的作用,而婚姻状况、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情况、与周围的人相处是否愉快、是否能得到他人的关怀、生活的环境(生态的和人文的)、受教育的质量、对自我认识的能力等更能决定人的健康状况。而以上这一切在通过休闲体育锻炼后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 应该说,健康和休闲体育有很密切的相关性。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休闲体育是人们在自由支配时间的过程中主要用于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所从事的各种身体活动。但从文化的层面看休闲体育,它是一种理智的精神态度,意味着一种静观的、内在平静的、安宁的状态;是一种沉思的状态并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在以劳动时间为“轴心时间”的社会中,休闲活动的主要功能仅体现在为恢复和补偿劳动体力和精力的消耗而存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化的高度发达,使得人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倒转成为可能,也就是说,人的休闲时间会越来越多,休闲在促进人的健康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按新的健康观来说,其实健康和休闲体育有许多相似之处。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更取决于人的心境。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休闲十分推崇,重视休闲与健康的相互影响。中国人以为“闲能生慧”、“心闲体静”、“心宽体健”,以达到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之目的。古人以为,宁静能容纳百川,当内心宁静时,感知特别的敏锐和细腻,这时,你会听到大山的叹息,流水的欢笑,微风与小草的对话。而置身静境,人很容易进人悠闲,甚至心地明澈。“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琴棋书画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由此可见,休闲体育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休闲体育在人的生命中将越来越重要。要关爱健康,就更要珍惜休闲体育机会,因为,休闲体育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康、更光彩夺目。 3.2丰富杜会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体育是一种超越语言、政治和社会制度障碍的国际交流语言,非常容易被不同肤色、不同种群的人们理解和接受,无论年轻人、老年人、有钱人、贫困人,都能在体育这个广阔的社交圈中无隔阂地自由对话,自.由地追求健美、健康、和谐与快乐的生命、生活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体育事业已经极大的激发了广大老百姓对体育的热情。其中竞技体育所展现的力与智的较量,往往能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威望、荣辱息息相关。由于胜利者被捧为英雄,变为家喻户晓受到尊敬的人物,由于他们超群的表现使人们着迷,因此容易调动广大人民的情感,人们跃跃欲试,产生亲自投身体育行列或督促与自己有关的人如配偶、子女、亲属、朋友投身体育的强烈欲望。自然,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体育竞技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和竞技场上的获胜者,但他们可以把竞技体育当成休养身心的休闲体育,从而可以在休闲健身活动中获取健康、快乐和交际,改造生活环境,获得良好的身体健康水平及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人类有着统治其他物种的能力,而且能自觉地重建自己的生态系统。但是,人类依然受制于物质和资源所确立的法则。我们像所有其他生物一样依靠于其他物种,而且要根据可供的食物能源和营养情况,调整我们的数量和活动,学会生存。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调整自己的社会状态。在越来越拥挤的生存空间,休闲体育运动发挥着稳定剂的作用。地球上的人口有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和瘟疫,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加强人的侵犯行为,而人的攻击性之猛烈,其暴力行为之残酷,是任何动物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随处可见斑斑血迹。人类的智慧,在战争中得到充分利用。到21世纪,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有着巨大杀伤力的核武器,足以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体育场使发泄原始形式的攻击性有了各种形式的替代物,并借助文化性的仪式得以升华。并以此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 人们理想的生活空间,是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享受阳关的照射和绿荫的抚摸,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完善和谐,而休闲体育运动的方式正好给人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它不仅加大了人们微观活动空间,也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宏观的心理空间,在富有田园牧歌的自然环境中从事休闲体育,人们可以重新得到自我,发展自己无所顾及又无所不及的本性。 3.3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格局的变化,在体育休闲业就业的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大。不仅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促进和改善服务,增强了人的休闲欲望,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随着收人水平的增高,体育休闲产业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据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美国人有1/3的休闲时间,有1/3的收人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人“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专门提供休闲的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 据权威部门测算,到今年年底,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800美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的水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已经由生活质量型消费取代了温饱型消费,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先生产、后生活;只有工作创造价值,消费损毁创造价值;以及休闲是资产阶级的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革。随着工作时间的缩短(包括工作形式与工作时间制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出现),人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这对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提高国民素质,都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要求的实现,这种休闲产业的发展随处可见,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体育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各类非职业技能培训式的成人教育,众多高雅艺术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以休闲为依托的经济转变。甚至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其大部分内容同人的休闲有关(比如公园绿地、艺术场馆、社区宁静程度、自然环境状况等)。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那么,对于日后的经济繁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把他们的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 3.4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杜会安定团结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从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质量和精神寄托。它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她给我们一种文化的底蕴,支撑我们的精神。因而,它被西方学者誉为,是一种文化基础和精神态度,是灵魂存在的条件。她还可以愉悦人的身心。建立于休闲体育基础之上的行为情趣,或是休息娱乐,或是学习交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美好感觉。人与自然的接触,铸造人的坚韧、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格;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能变得真诚、友善、和谐、美好。休闲,还会促进人的理性的进步—许多春智、哲学思想得以产生,如:天人合一、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与休闲紧密相连。休闲,还为补偿人生活方式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它通过欣赏艺术、从事科学研究、享受大自然,不仅锻炼了体魄,激发创新的灵感,还丰富了人的感情世界,坚定了人追求真善美的信念,表达和体现人的高尚与美好的气质。 体育比赛靠严格的规则来确定强与弱、快与慢、高与低、多与少、重与轻、长与短、大与小等定量化的等级和差别,然后决定胜与负、名次的先与后,荣誉的多与少,利益的大与小等等。竞赛的过程是直接的对抗,硬碰硬,毫不含糊,立竿见影。国际竞赛一结束,马上就可排座次,奏国歌、升国旗。虽然每场比赛至多几十人出场,但却可以使亿万观众如痴如醉,激动万分。运动场上隆重的礼仪,运动员高超的技艺,惊险而剧烈的竞争场面,无不扣人心弦,使人们原始的攻击本能移情于此,而不至给社会造成危害。这充分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人类借此和平交往,实现人性的升华。休闲体育如同竞技体育一样,都是在具体环境中构造出来的,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存在许多或然因素,因而不存在一个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休闲模式。休闲的效果取决于每个个体的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宗教取向、文化知识背景及类似的因素。因此在个体与个体参与过程中的相互合作、竞争都会促进人们社会交往的和谐性,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休闲体育论文:高校休闲体育课程改革初探 一、高校在进行体育课改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缺失 相比于高校开展的其他课程,体育课程除了具有教育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因此,在进行体育课程的专项改革时就不能够采用简单的课改模式,需要在改革的各个阶段制定针对性的部署,使体育课所特有的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被充分地发挥出来。根据一些高校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许多学校在进行改革时都太过于重视其中具有的竞技性,通过一些体育项目的竞赛来作为日常体育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课改模式忽视了体育课自身具有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这种竞技性的融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小部分体育能力出众的学生自身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来讲,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削弱,这无形中就增大了体育课改的实施难度。 (二)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缺失 对于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各个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实际改革时,忽视了与社会体育之间的有效结合,而实际上社会体育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性更强,更具娱乐性。而在实际的课改过程中,这种社会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都使得无论是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上,还是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都不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的吸引力,使得许多学生在无形中就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本身的兴趣,这样就会对体育课改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其次,由于一些高校在进行体育课改时往往更加注重功利性,高校的管理人员经常将一些具体的课程改革工作当作是一些教育管理手段的示范和管理工作的业绩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邀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整个课改工作实施方法中缺乏对人文性的注入。最后,一部分高校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于体育课程开展的具体过程和形式并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思路,这同样会导致整个课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人文性。 (三)课改的实施效果较差 实际上,高校之所以要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最终使我国青年一代人整体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高校在开展课改工作时并没有取得很明显的实施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度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本身辅助课改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个高校对于体育课改工作的有效落实和顺利实施。 二、休闲体育应用于高校体育课改实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优势 (一)休闲体育具有的教育性影响了课改的效果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其是否具有正确休闲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实施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有效传播,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途经越来越广泛,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果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控制,就会影响到这些学生未来的成长。因此,推动健康、休闲的体育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休闲体育一方面能够树立健康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进而促进学生的自身身心健康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而这同样也是高校进行体育课改的主要目的。通过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休闲体育,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培养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兴趣。 (二)为高校的体育教学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和环境 由于休闲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通过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课改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之间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他们情感上的交流,进而培养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最后还能够帮助高校的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在体育课程中添设一些休闲体育活动,还能够帮助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构建各种情景,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体会到社会不同角色的功能和职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具体需求,同时还能够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体格,保证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休闲体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尤其是一些户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通过一些减压活动的举行,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走进自然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实现高校体育课改和休闲体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模式 首先,加大休闲体育的应用宣传力度,通过适当的宣传来引导学生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和习惯的休闲体育项目,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们加强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这点上来看,休闲体育的融入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兴趣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次,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以及学生整体的体育素质有选择性地、科学地购买一些休闲体育用品。通过休闲体育用品的运用,一方面能够使得整个体育课改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休闲,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体育课本身的娱乐性,实现了学生对于各类体育运动知识的有效普及。最后,帮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高校体育与休闲体育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并能够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对其学习任务的实施进行科学的指导和规划。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体育观,另一方面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的运动能力。 (二)具体结合措施 1.加强休闲体育具体项目的合理化融入 在进行休闲体育项目和高校体育课改工作有效融合时,学校势必会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大众化的休闲体育项目,但是在引入这些具体的体育项目时,学校要参考自身实际的教学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休闲体育的项目合理、有效、科学地融入到体育的教学内容中,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拓展学校所开展的课程空间,保证体育课程的开设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体的合理化融入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学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将休闲体育合理地融入到高校的体育课改过程中,具体要求学校能够考虑到休闲体育所具有的广泛性,使休闲体育有目标、针对性地和高校自身的实际体育教学目标相互融合;其次,学校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课改的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创新,这样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课改的参与度和兴趣度。 2.为学生制定专项的休闲体育计划 在进行休闲体育的有效融合工作时,学校应该在确保学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享受休闲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由于休闲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约束性,需要在一定的监督下进行各项活动的开展,而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际角色的有效扮演,能够让他们懂得如何处理好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学生自身社会适应力的有效提升。体育课改后的新型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对于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学校在进行休闲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科目开设时,可以在学生中进行一个兴趣调查,通过调查的结果有选择性地开设一些可以实施、同时又受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通过一些体育社团的建设来带动学生们对于体育项目的有效参与 在进行休闲体育在学校的建设时,离不开良好的体育文化,对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些体育社团,这些社团可以是某一项具体的体育项目。通过社团的建立,就能够将拥有共同体育兴趣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局部推动该体育活动的建设和发展,并通过这些学生的宣传,带动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这些社团中来,最终实现这些体育项目在该校的快速发展,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就可以更好地将这些流行的体育项目加入到自己的体育课程开设过程中,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4.建立全面性的成绩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成绩考核中,教师经常是以某一种体育项目的具体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而进行休闲体育的课程改革,需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课程开展的重要目标和基准。因此,对于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效果的考核方法应该侧重于学生在参与休闲体育课程之后的收获。对此,在进行实绩考核工作时,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侧重点,从学生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体育成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和积极向上的性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休闲体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课改工作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使学生的体育课程参与度大大提升,同时也实现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这种融合模式值得在我国高校大力推广。但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时,还需要准确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休闲体育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董海洋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休闲体育论文: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浅析 1两种概念由来 在新中国刚成立时,为了使人们的体质得以增强,“群众体育”概念开始出现,该种体育的主要特点为其主要力量是政府管理,将行政手段作为主要保障,主要形式就是单位体育,并且该种体育多是被动参与的。群众体育有着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具有计划经济体制颜色,并且还存在一定政治意义,在改革开放之后,群众体育出现很大程度的变化,从管理方面开始转变向国家与社会联合承办,在性质上开始转向福利型与社会型相结合,在空间上开始转向家庭、单位以及社区相结合,在形式上开始转向多人主动参与,在目标及内容上开始转向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社会体育”概念。 2两种体育概念的异同点 2.1两种概念的相同点 (1)两者的功能相同。任何体育形式以及体育活动在作用人们身体的同时也作用于人们的精神,因此这两者在功能方面都存在健身性以及娱乐性。(2)两者的时间相同。对于这两种体育来说,都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时才参加的,所以这两者在时间都具有闲暇性。(3)两者动力相同。这两种体育在动力上都具有主动参与性质。(4)内容相同。这两种体育概念,无论是什么运动项目都能够将它们表现出来,所以两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方面具有趋向性。(5)两者与竞技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之间有着相同关系。这两种体育与竞技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之间都有互动性存在。一方面,两者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都能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运用,同时学校体育也为其发展奠定一定基础;另一个方面,竞技体育中所包含的运动项目能够休闲化与社会化,同时休闲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也能够竞技化。 2.2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1)两者的性质不同。休闲体育一般会同时发生消费行为,参加者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所以休闲体育属于一种盈利性产业。对于社会体育来说,一般来说都是免费性质的,所以社会体育属于福利性事业。(2)两者有不同范围。休闲体育的教育意义以及产业性质,使之超出社会体育范围,向学校体育以及竞技体育延伸;对于社会体育来说,其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之间是严格根据相应范围来进行划定的。(3)两者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休闲体育一般没有强制性,参加人员没有明显的组织化特征,并且有着十分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但是对于社会体育,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较强组织性的。(4)两者有不同目的。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虽然在健身娱乐方面具有相同功能,但由于休闲的真正快乐就是心理体验,因此休闲体育更多的是在追求娱乐,但并没有将健身作为主要目的,但是社会体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以及防病。(5)两者的分布不同。一方面是两者的人群分布不同,由于休闲体育具有消费性特征,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其主要的参与人群还都是高收入人群,而社会体育所具备的全民性特征也必然决定其参加者是各个收入阶层的人群;另一个方面是两者的地理分布不同,休闲体育的产业化性质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平衡的,所以休闲体育主要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存在,对于社会体育来说,虽然其在地区与城乡之间也有一定差异存在,但其特征决定其在全国各地遍布。(6)两者的运行机制不同。休闲体育的主导就是市场机制运行,休闲体育得以发展的主体就是市场,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手段;社会体育的运行机制就是政府主导,国家与社会结合承办,社会体育的发展主体是政府,同时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手段。 3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有事物的产生以及发展都是以一定社会背景为基础的,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也是一样。在我国社会体育的出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休闲体育的概念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虽然正在快速增长,但是相对其它发达国家来说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在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区域以及城乡之间是不平衡发展的。所以休闲体育在我国仅仅是刚起步,所覆盖的人群以及地区是十分有限的,其发展也将会非常漫长。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社会体育领域内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农村以及西部地区仍然有很多困难存在,社会体育也必然会在我国长期性存在,并且有着十分艰巨的发展任务。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社会体育及休闲体育也必然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与我国共同存在,这两者之间不是替代或者等同关系,也非包含关系,两者之间是一种交叉及重叠关系。 4未来休闲体育的发展对策 (1)要将当前以及长远发展作为出发点,将休闲体育产业纳入到国家以及地方发展总体规划内,要在政策、法律以及体制与机制等方面来进行配套改革,从而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以及扶持;(2)要与地理、资源优势以及市场需求相结合,对休闲体育的相关服务产品来进行开发,使其呈现出多样化,从而使之与休闲体育的多层次服务要求相符合;(3)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一方面要对健身娱乐产业以及竞赛表演产业进行进一步发展;另一个方面要对相关产业进行整合,使休闲体育和其它产业进行协调发展;(4)将人们的消费意识以及消费水平提高,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方法将人们的消费意愿调动起来,另一方面要将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个人收入不断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5)培养有关的各方面人才,一方面高校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相关专业以及课程,另一方面要鼓励有关从业人员对各种进修以及培训积极参加,使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5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观念也必然会有所提高,休闲体育产业必然在我国会有较好的发展。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有着一定差别与联系,辨析两者的异同与关系,对发展体育事业以及休闲体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有关体育专业研究人员,应对其有一个科学正确认识,从而更好服务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在此希望本文的有关内容对体育专业研究人员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广大体育患有研究者能够不断探索,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朱念 单位:凯里学院 休闲体育论文: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休闲体育文化 一、校园休闲体育文化内涵 休闲体育文化指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在休闲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并共同享有的、关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分支。广义的学校休闲体育文化指学生和教师在闲暇时间里,以自身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为手段,以自身获取感情体验为目的,在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文化属性角度看,校园休闲体育文化是集休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复合体,一方面是学生和教师在多种体育活动中自愿选择,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本着休闲娱乐的态度和情感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满足。从文化层次角度上看,校园休闲体育文化包含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精神层面主要指参与者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健康价值观是其核心和本质体现,决定了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占有主导地位;物质层面主要指校园中各种休闲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和体育师资力量的配备,主要起保障作用;制度层面是学校为保障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和休闲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是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校园休闲体育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三个层面相互制约、协调发展。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1.独特性与地域性。地域和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新疆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条件造就了高层冰山积雪与冷湿草原、中层湿润森林与裸岩、低层灌草绿洲、荒漠构成的立体型新疆独特自然生态系统,新疆天山南北形成了两个各具特点的生态区域,天山以北地区,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受北冰洋冷湿气流的部分影响,形成多降雨的湿润气候,有利于森林和草场生长和发育、发展畜牧业。为了适应当前畜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承担起繁重的生产劳动,在平时的劳动和生活演化出了一些骑术类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叼羊、姑娘追、赛马等。受西南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天山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少,夏季漫长,冬季短暂,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主要从事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活动,经过历史的变迁会产生一些民族摔跤、荡秋千、拔河、武术、脚斗士等传统体育项目。 2.民族性。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包含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所属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体育的文化内涵彰显强烈的民族性。新疆每个民族都有内容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牦牛是生活在帕米尔雪域高原的塔吉克族的主要生产生活工具,牦牛叼羊则成为塔吉克民族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哈萨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许多骑术类项目,如赛马、姑娘追等。 3.休闲性与娱乐性。为了达到抒发令人愉悦的情感和健身娱乐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创造出各类体育活动,着重人的情感愿望和身心需要的满足,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赋予民族传统体育休闲项目以娱乐性,在平常生活活动和民族节日中,人们参加欢悦的休闲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 4.多元性与交融性。自古以来,新疆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了色彩斑斓、具有丰厚底蕴的传统多元民族文化,也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在体育间的交融性。如赛马,是哈萨克民族中很有特色的传统体育,经过历史的发展,现在是一项深受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广泛欢迎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新疆马上项目在14个地州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八个少数民族中都有流传,可见传统骑术运动已从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中广泛流传,并影响到天山以南以及整个新疆地区的各民族中。 三、构建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及发展任务中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方面也明确指出,要把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相融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也为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校园休闲体育文化提供了政策和法规,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校园、提升休闲体育文化氛围提供了可能性。 2.有利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是民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原始社会,民族传统文化的承继主要以家庭、社会、民间自发的方式进行。当今社会,学校教育应该承担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利用高校独特文化传承和加工地,运用科学方法有计划地将民族传统体育贯穿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环境。 3.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增进学生民族情感和身心健康。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高校可以使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来自各民族的同学相互学习和了解,依靠民族高校优势资源平台,加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体育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教育的体育课程体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民族传统意识,强化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构建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的策略 1.精神层面上加强学校师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精神层面是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的主导和核心,在校园中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体育行为和学生传统体育文化素养。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和休闲体育文化氛围,大力宣传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健身、娱乐功能,加深学生对少数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解,培养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休闲娱乐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认同,提高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意识与行为。 2.物质层面上加快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和体育环境设施的建设。体育课程方面,现在的体育课程深受体质健康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影响,课程内容主要为西方竞技体育项目,教学从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规格都是竞技和固定化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中很难找到,学校体育课程应确立促进学生科学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和发展蒙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性质定位。合理利用本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优化课程结构。如可把新疆特色民族舞蹈,如麦西莱普等,进行改变创造,使其成为新的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创新课程、具有民族体育特色的课程。器材设施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和资源,加大校园体育设施和器材建设,合理布局健身器材和健身场馆,积极开展丰富的休闲体育活动,在体育场馆和器材发挥健身功能的基础上,凸显校园多元民族的体育文化底蕴,物质层面的文化和学校文化协调发展。 3.制度层面上为保障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的构建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政策。高效、完善而强有力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是校园休闲体育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一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准则。一要建立校园休闲体育文化的组织机制,加强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在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各级单位应成立相应的基层组织及专门的体育领导小组,做到层层落实、层层分抓。二要出台有关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实现体育文化活动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还应注意高校的类型、条件、环境等差异,这决定了体育文化活动的政策、制度应有所不同。三要积极加强并注重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基层组织形式,把学生吸引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组织,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体育工作自然纳入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 五、结语 在新疆独特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环境下,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休闲体育相融合,在提高学生健康体质的同时使现代的休闲体育活动更能彰显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突破思想观念,积极借鉴其他民族高校发展休闲体育文化的经验,才能建设有特色的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的新疆高校校园休闲体育文化。 作者:杨冠强 单位:石河子大学 休闲体育论文:小议古代文学典籍中的休闲体育 一、古代典籍中的休闲体育 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休闲的时间较多,大多数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进行休闲活动,其追求的休闲境界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明朝时期已经开始流行泡温泉养生了,并且根据温泉这一词语,许多文人墨客不得不为之填词作曲。古代杨慎诗人的《安宁温泉》一词曾写道: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礜石池。” 苏轼曾这样评价过:“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鸿带雨来。”清代时期的张凌云曾经给象鼻温泉题过词,他说:“入浴能教人似玉,到来几许貌如花。”还有许多诗人写过有关温泉的诗词,不过最终可以借用张凌云的诗词表达统一的观点便是“春寒我欲频经此,童冠讴歌乐岁华”,即是表达经常来到温泉中沐浴,能够使心态平和,感受到岁月年华的美好。 在古代生活中,养生除了上述的方式还可以通过饮食达到养生的目的,《寿世保元》记载过:食为半饱无兼时,酒至三分莫过频。此句话理解为饮食达到半饱的状态就行,饮酒不要太过于频繁,旨在说明人要控制饮食,不要过量饮酒能达到养生的效果。民间最热闹的场景莫过于逛庙会了,古代妇女的地位普遍较低,女子一般都要做到大家闺秀的标准,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在庙会来临时,女子却可以出门凑热闹,观看各种活动与大街上摆卖的各种商品,出门感受集市的热闹与繁盛,为心灵与眼界平添一丝休闲享受。 《周敦颐集》中记载过周敦颐与朋友或是路人一起结伴至山水间游玩,进行作诗、吟诗、谈诗,并被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住,而连续几个月流连忘返的句子,表现出古代诗人为除去内心深处的烦杂,追求宁静、休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游于山水间也”。 文学经典意识在古代人们对天地、自然、社会等中能够得到彰显,“诗”除了具有政治、社会思想意义,还能表达诗歌所具有的特定规则与法则。古人喜欢诗词歌赋,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光,还能锻炼脑力与思维活力,促进身心健康。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具有较强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的观念与经学的观念出现对立,并且与经、史等具有多种特点的文学相隔离,这样在品味文化经典中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不同学派所秉持的思想以及对休闲的观念看法存在差异,从而帮助我们更容易了解到古代典籍中的休闲娱乐活动之趣味。伦理道德在古代人们心中占有神圣的地位,是不容任何人所侵犯的,而休闲活动便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礼”在孔子的思想以及教育中,能够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包括射箭、投壶、乐舞等多种娱乐项目。 人们在进行娱乐项目时主要是追求清静无为、高雅休闲的生活状态以及愉悦的性情,贴近自然,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在西周时期,“武力征诛”与“敬得敬礼”思想同样重要,人们在休养生息过程中普遍愿意进行“饰之以礼乐”。 二、结束语 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对于休闲体育的形成以及演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其中具有浓郁的民风特色以及象征性寓意的活动在传承中会保留其特征。古代休闲体育的目的主要是让人们学会放松,保持自然、愉快的心情与生活情调,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作者:吴慧倩 单位: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休闲体育论文: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分析 1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基本概念的辨析 1.1户外运动的定义 2003年,时任国家登山管理中心户外运动部主任的李舒平在“登山户外运动在户外运动中的研究与对策”一文中提出:“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群。”可见,户外运动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户外体育休闲,一是户外体育竞技探险。 1.2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关系 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结构进一步的认识其关联。由于户外运动具有探险性,我们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作为基本结构要素之一。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与休闲的结合成为我们常说的体育休闲,它也还包括户外休闲和休闲旅游。这是以休闲学为主体,从休闲学的角度来探讨体育休闲,这是休闲的细分,是以娱乐身心、体验为主。而户外运动是从体育学的视角进行细分的运动方式,它包括体育探险、户外体育竞技和探险旅游,是以挑战身心极限为主。体育休闲条件舒适,轻松自在,通常被称之为“腐败型”户外运动;体育竞技探险条件艰苦、紧张刺激,身心都会承受极限挑战,又被称之为“自虐型”户外运动。 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源优势 2.1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优势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整个四川盆地又可以从西到东又可以分为川西高原地区、成都平原和川东丘陵地区。四川的山地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冷暖适合,湿度适中。 2.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人文资源优势 民族风情浓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4个,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第二大藏族聚居地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休闲方式和体育竞赛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四川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增加了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可能性。人们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和认识度比较高,加上开发商的大量进入以及俱乐部相应的建立,使得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可能变成现实,很多群众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休闲和户外运动。技术力量雄厚。四川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和四川山地救援队有技术娴熟、体能充沛的专业人才;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烹专等院校设置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专业,开设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专业课程;所有这些都为推动四川省体育休闲户外运动顺利开展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 3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走向户外,走进自然,并自觉地与运动健身相结合起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热潮。四川省就成为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一片热土。就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我们在四川省内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获得样板632份,讨论以下的相关问题: 3.1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兴趣 如图2所示,参与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频率每月1次的占总数的12.7%,每月2次的占15.1%,每月3次及以上占17.2%,不固定的占50.9%,1次都没有的占4.1%。从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参与过户外运动,而且多次参与户外运动的比重也非常之高。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户外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且都有参与户外运动的愿望。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得出,人们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浓厚的兴趣,对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3.2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项目的需求调查 如表1所示,人们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集中于登山、野营野炊和徒步旅游,之所以这3种户外项目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总结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出行简单,对场地、装备都要求不高,难度、危险度都不是很大,比较舒适和休闲,适于大部分人的需求。 3.3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需求分析 3.3.1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 本次调查还对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价格的满意度进行了考查,用以体现本文对户外运动市场的全面了解(见图3)。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大多数人认为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偏高,满意度只有7.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之和占总数的4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户外运动装备是针对特殊要求而生产制造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要达到这种功能的良好效果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同样户外装备使用的也是高科技材料,所以制造成本就比一般服装、用品高出许多。再者就是相关部门对户外产品的价格定位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很多定价都是虚标的很高,也就是说其中的利益巨大。 3.3.2购买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的人群分类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属于文化奢侈需要,消费具有弹性程度较高,比较难于达到饱和度的特点,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产品需求”是消费者的心理变数,“购买力”是消费者的行为变数,按“产品需求”和“购买力”,将四川省购买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的消费者进行分类。(1)低需求、低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活动缺乏基本认识和经济能力,认同、接受力低。中低收入者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显示有70.1%调查对象的生活费余额在500元以下,他们的生活依然维持在不宽裕的状态,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进行这个领域的消费。(2)高需求、低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感兴趣,对户外休闲产品认识较专业、品质需求较高,但消费力或对产品的消费价值观较低。这一部分人是目前四川省内以及国内户外运动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主要是大城市内的年轻人、学生以及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善于了解和接受前沿的咨询,关注户外运动及其产品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在消费力上属于中低水平。(3)低需求、高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兴趣一般,对户外休闲产品认识不够充分、产品要求不高,但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类人是专属户外品牌商家的目标群体,是实现商业目标的基础,但这个群体也是其他所有非生活必须消费市场要抢夺的目标群体,所以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如何培养市场,将会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作。(4)高需求、高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活动非常关注,对其产品要求很高,并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一群体是户外休闲产品、户外休闲消费概念的核心受众,对相关产品及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他们容易接受商家设定的消费观念及功能宣传,有能力消费高端产品,是商家借以影响其他群体的媒介,但这个群体是4个群体中规模最小。 4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安全救援 4.1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安全状况 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不断快速发展,在活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也频频发生。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开展体育休闲和户外运动有很大隐患。2009年1月29日,四川省简阳市9名大学生趁春节放假之际,相约前往都江堰市赵公山登山,因不熟悉山区冬季自然气候变化,不知山上积雪后地形难以分辨,冒险从赵公山顶穿越泰安镇。在途中因前路中断,大雪覆盖迷路。同年5月,美国爱德嘉峰登山队攀登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海拔6618m的爱德嘉峰,但在原定的下撤期内,3人未按时返回大本营,由于山区没有通信讯号,大本营队员无法与攀登队员取得联络。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2011年国庆期间,2“驴友”在雪宝顶遭遇雪崩1死1伤,10“驴友”和一名向导、3名背夫穿越四姑娘山失去联系2周。一系列事件为户外运动敲响了警钟,如不重视安全问题将严重影响四川省内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发展。 4.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的现状 户外运动救援机构应该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下,由各地方、各景区具体实施救援的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救援体系。197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登山协会正式成立(后改名为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负责四川省内山难与户外运动事故的处理。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山地救援工作委员会,是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2009年在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区又成立了四姑娘山应急分队,在泸州成立的山地救援队救援犬基地,现有救援犬6只。四川省山地救援队的主要职责是,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省体育局的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主要负责四川省境内的山地救援工作及其他各种地质灾害救援防灾减灾培训等各种救援工作。协会成立至今,共处置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失踪及遇难救援20余起,得到了外交部、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各界及失踪遇难者家属的肯定及表彰。 5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存在的问题 5.1管理关系未理顺权限责任不清楚 政府管理层次过多,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以及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务性工作,继而削弱了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社会社团管理型由于各自特定的利益关系,在管理中的利益分配、沟通与协同等方面也不易能够协调,甚至会发生争执和相互抵制等问题。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是一项集体育、旅游、教育、科学探险为一体的新生项目群,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单单靠政府来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很难得以实现的。 5.2参与者价值观念和安全意识的偏离 一些“驴友”热衷于“穷游”,认为参加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花钱越少就是表现自己水平越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淡漠,必须得装备器材、后勤支撑缺失,拿生命当儿戏,“AA制”结伴出行而无责任主体,进入景区不如实报告行动方案、活动内容和行进路线,由人为失误导致的山难屡在此类人群中发生。 5.3户外俱乐部管理不规范户外专业人员匮乏 在调查中发现,现今市场的户外俱乐部、拓展培训公司参差不齐、良莠难辨,市场门槛过低,准入较为自由随便,缺乏管理监督,有些根本就不具备组织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质和条件;收费无物价部门审定,从暴利到价格竞争无所不有,形成恶性竞争;领队和教练缺乏系统知识的培训,水平难以提高,缺乏资质的“滥竽充数”也不在少数;市场供需双方尚没有意识到活动性服务的质量构成。 5.4户外用品缺少制定标准,产品品种价位过高 户外体育休闲产品呈现为趋同化,产品品种少、质量差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和对产品的深度开发。户外休闲产品价位不够大众化,相关部门也没有对价格问题制定标准,致使户外用品价格一直趋高不下,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围绕着登山、野营和漂流穿越等项目,对消费该服务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知识的挖掘还在摸索阶段,从而抑制了该产业的继续发展。 5.5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存在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救援的联动机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救援的基础配套设施缺乏,以及救援资金无法到位,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造成了断流等,是当前在救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联动社会上的救援组织、医疗、公交消防部门的资源,设立政府统筹联动管理机制,以畅顺解决应急救助、资金垫付、善后处理等系列复杂问题,整合成一套一体化的救援体系,对四川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四川有优秀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四川省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为旅游这个支柱产业带来更多的客源和资金不失为一种创新手段。但是,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中有很多项目属于高危险性项目,5.12汶川大地震”后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安全问题就更为重要。政府要加紧制定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政策法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安全管理,才能促使四川省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科学、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 6.2建议 6.2.1以防为主 大力开展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手段增加参与者和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强化登山户外运动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从而规范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减少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登山户外运动的认识,唤起社会公众对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问题的关注。 6.2.2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政策法规能够从政策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指导登山户外运动从业人员的行为,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实施登山户外运动救援法,从救援主体、责任、义务和救援保险等方面予以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6.2.3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系统 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是指围绕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收集相关信息并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的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做出判断、发出警告的方法。通过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分析,可以探明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给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对政府制定未来登山户外运动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6.2.4研发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网络监控系统 相关的科研单位研发了一批与应急平台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如美国的NEMIS国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FEMIS联邦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CAMEO计算机辅助应急执行管理系统等,包括遥感影像的生成和3D-GIS地图,而有大量真实遥感数据的支持,能够产生高真实感的三维地形地貌,还可利用3G多媒体传输音像数据远程移动传输,可以在现场施救、监控和可视化指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救援队伍找出事故发生地提供了便利途径,大大加强了遇险者获救的机会。 6.2.5强化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预警系统 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预警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系统的行政组织机构应是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系统。应该融合体育局、气象局、公安局、卫生局和信息机构等职能体系。整合信息通讯指挥系统,加强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建设。在安全信息上,要充分利用当前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提前天气预报、疾病灾害、地质情况等的信息,以便户外运动者掌握及时信息,快速调整运行路线和方案,减少因为信息不了解而产生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6.2.6建立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联动 救援联动机制是为了实施户外救援而建立,涉及到与户外安全各相关层面的组织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可以在应急委员会下设置分支机构,并将相关部门的一些机构吸收为常设单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分析遇到的灾难险情,随时修订完善各类计划,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能发挥每个部门的作用。事件发生时,动员各方力量,组织应急反应,进行应急指挥。提供应急经费保障,组织反应迅速的安全救援系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社会需要相一致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门基金,用于进行预防、处置、补偿、设施恢复等项目。除此之外,还要动员社会各机构、各阶层的力量,如民政部门、保险公司、慈善机构等,定期进行资金募捐,以平时备急需,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救援经费,为政府承担一定的经费开支。组织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的安全救援系统,协调各相关层面的组织机构和包括登山户外运动救援的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 6.2.7推出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保险制度 保险对个人来说是风险发生后主要的经济补偿手段,对俱乐部来说是意外事故发生后迅速恢复运转的有力经济支持,而对管理者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保险的设立,为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份保障,为我们的户外爱好者减少后顾之忧,也为救援队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必将推动户外运动的发展,也有利于救援工作的进行。 本文作者:陶宇平、林健聪、李超、段素红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户外运动教研室 休闲体育论文:和谐社会下高校休闲体育教育 1基于和谐社会下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自然、社会和人是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石,其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育活动,增强自身体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锻炼身心,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手段。在和谐社会中,休闲体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对个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文价值;二是对于增进人际关系,扩大内需,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有重要意义;三是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处的自然机制[2]。大学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休闲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和休闲品质,从长远看,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符合时代需要,很有必要。当前我国休闲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对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少,加强对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人本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在构建体系前,首先应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教育课程的程度。因此可将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界定为:教育者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教育,实现休闲教育目标。其中,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由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构成。这些要素构成统一的整体,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实现教育预期目标[3]。 2.1目标体系构建 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休闲需求,通过教育,改善学生的生活品味和质量,明确休闲价值取向和目的,并帮助学生确定休闲在生活中的作用、位置,使其从中受益终生。休闲教育的目标是多方位的,包括普适性目标、个性化目标和终身性目标。普适性目标包括:(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体育观念,提高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2)向学生传授休闲知识与技巧,并使学生认识到休闲在生活中的作用、价值;(3)提倡休闲的大众化、平民化,单户休闲体育的功力心态,注重休闲体育的文化和精神内涵;(4)研究适合大学生的休闲途径、方式,尤其是人休闲体育与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学生对某一项或几项活动感兴趣,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和高质量的休闲体育服务。个性化目标是指以人为本、尊重差异、重视体验、自由选择和生命教育。而终身性目标是指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以及兴趣、习惯和能力一体化。 2.2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在休闲体育教育中,坚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休闲意识,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能力,将育人作为教学载体,并注重向学生渗透休闲体育理念与人文理念。构建休闲体育内容体系,是构建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内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休闲与体育学科系统研究;二是社会生活。在构建教育内容体系前,首先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内容体系与教材内容体系的关系。从文化角度看,休闲体育教育是休闲与教育的一体化表现,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而从教学的角度看,属于以“休闲运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休闲意识和休闲体育技巧。休闲体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主要内容涵盖休闲哲学、休闲文化、休闲基础学和休闲体育技术原理等。休闲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包括理论内容、实践内容和隐蔽内容三个方面。其中,理论内容包括休闲体育技术、休闲体育知识、技巧和技能,与休闲相关的理论内容,比如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经济学等。而实践内容包括:一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舌尖、摔跤等;二是休闲化竞技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田径和健美操等;三是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啦啦操、探险和蹦极等。隐蔽内容是指体育场地、地理位置、空间时间和休闲体育文化氛围等[4]。 2.3体育教育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设计一种具有相应结构与功能的教学活动策略或模型。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多样,但都是基于基本理论上构建的,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据本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一种模式服务于相应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模式的优劣,主要是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为了更好达成休闲体育教学目标,需选取和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培养合作能力,可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体验成功采用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智力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而提高学习技能则采用模仿教学模式。 2.4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进行测量、分析和价值判断,为决策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就是教学评价。休闲体育教学评价也是这样一个过程。高校体现体育教学评价需考虑评价标准、进步程度和是否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等因素。由于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维的,教学目标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所以不能采用单一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而应完善休闲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首先,休闲体育教学的教学情境不确定,用单一的方法或模式无法评定艺术化的教学活动;其次,休闲体育教育评价属于价值判断过程,由于价值是多元的,如量化评定,则意味着否定了教学价值观;最后,采用量化评定方法,忽视了对教学活动的矫正及调节功能,且未对学生的创造性等进行评价。因此,这就要求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等在内的完整评价体系,促进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5]。 3结语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开设休闲体育教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休闲意识、休闲技能和知识,均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在该文中,笔者在分析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完整的休闲体育教育体系。 作者:吕涛 单位:河海大学 休闲体育论文:休闲体育理念之篮球教学论文 1休闲体育理念对普通高校篮球实践教学内容的影响 传统的篮球课教学多数是以传授基本的技战术内容为主,过分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技术的完整性,无论是实践内容还是理论内容都过于竞技化,违背了学生的锻炼需求。在休闲体育理念的指引下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实用性的篮球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理念。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其接受能力也不同。为了把大部分喜欢篮球的学生吸引到篮球场上,只有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教学内容可以以花式篮球为主进行教学。花式篮球是传统篮球运动的一种夸张的延伸,没有固定的战术,也没有统一的要求。花式篮球内容多样,气氛热烈,强调个人技术,侧重表演,对球员要求低,符合现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思想,具备了休闲体育的挑战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将花式篮球融入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篮球球性和基本技术教学模式,是对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有利促进。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往往是被篮球比赛的无穷魅力所吸引,但在休闲体育理念下,篮球教学中比赛不是单纯意义的竞技比赛,而是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享受参与运动和实现自我的过程。篮球比赛中频繁的身体接触和碰撞,使很多喜欢篮球比赛,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篮球比赛中去,尤其是女生,强烈的身体对抗让这些学生成为了篮球比赛的“看客”。在现今篮球高身体对抗的大背景下文式篮球作为一支新生军异军突起,文式篮球的意思就是非身体接触或少身体接触式篮球。热爱篮球,讨厌过度身体接触是每个文式篮球支持者的选择原因。休闲体育淡化竞技要求,注重健身娱乐功能,并不是不讲技术标准,相反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提高。 2休闲体育理念对普通高校篮球理论教学内容的影响 目前,普通高校篮球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篮球规则和裁判方法为主,简单介绍篮球运动的产生、发展和趋势,,内容单一、枯燥,方法简单,学时少,实用价值不高,忽视体育文化的培养,偏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体育课不仅要锻炼大学生健壮的体魄,还要传授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学中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尽量删繁就减,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篮球文化知识和篮球欣赏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技能和规则的同时,还了解不同的篮球文化知识,同时还学会如何欣赏篮球比赛、评价比赛,消除不良的体育观赏行为,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体育水平,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结语 休闲体育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健身是基础,娱乐是核心,符合现代人们的追求。传统的篮球课教学多数是以传授基本的技战术内容为主,过分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技术的完整性,无论是实践内容还是理论内容都过于竞技化,违背了学生的锻炼需求。在休闲体育理念下将花式篮球融入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篮球球性和基本技术教学模式,是对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有利促进。在篮球教学中用文式篮球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完善技、战术运用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作者:王道君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休闲体育论文: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研讨 从古到今,不管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普通民众都是通过歌舞百艺、云游山水、猎奇习武等活动来实现个人的志趣追求,这些追求包括:闲适恬淡、怡情益智、自在无我、修身养性。我国的居民体育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其趋势为: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从封闭保守型向开放进取型转化、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从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化。但“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型,绝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也不意味着社会方式的另建。相反,是在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与继承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的”[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要充分注重本国、本民族优秀休闲体育项目的传承,越是民族的,越是属于世界的,越是传统的,越是有生命力的。不能照搬移植、盲目崇拜西方的休闲运动项目。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休闲体育的内涵独特而又丰富。整理、挖掘我国古老的休闲体育文化对发展各地的休闲经济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这过程中,要考虑到本土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既要吸收西方先进的休闲理念,领会其智慧精髓,更要与我国传统的休闲体育文化精华相融合,使本民族优秀休闲体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也是学者的当下义务。 (一)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市民娱乐生活追溯 自南宋以降,市民日常生活精神的归宿地主要表现在以瓦市勾栏为载体休闲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具有地域特色。南宋都城临安(现杭州),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普遍,这些活动的举办以谋生和营利为目的,娱乐市场发育日趋成熟,多表现为庙会、节庆等娱乐集市的公共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庙会、节庆是一年一次,不乏举行大规模的娱乐活动,形成娱乐“集市”。临安的著名茶坊,比如清乐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具备休闲、娱乐、健身、艺术欣赏等综合功能,顾客云集,茶坊成为市民的休闲公共空间。瓦市是南宋临安市民的主要娱乐场所。在瓦市中举办的影戏、角抵、百戏(杂技)等十种常见活动类型,“勾栏”文化是南宋临安市民的娱乐生活的重要表征之一。“勾栏”因用栏杆或巨幅幕布围隔成固定的表演场所而得名。当时临安城内外的瓦肆多达23处,其中北瓦一处就有13座“勾栏”。[6]南宋临安城因此成为全国的表演艺术中心。通过各种表演,“勾栏”吸引和聚集了临安的大量市民和全国各地的游客,成为市民的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传承与整合:保护与发展浙江省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思考 1.保护浙江省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空间”刻不容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学术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为“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了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所相关的文化空间。所以传统休闲体育存在的文化空间的保护对传统休闲体育的整理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空间的改变,毫无疑问将导致吮其“乳汁”长大的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变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文化的迅速更替和全球一体化的冲击,特别是对于现代化高度发展的浙江省而言,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某些传统休闲体育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必然遭到很大的破坏,同时现在传统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薄,依赖于传统节日的许多传统休闲体育项目也就失去了其生长的土壤。对于这种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无法将那些文化还原,这也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我们要采取的是正确的保护和引导措施,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使传统休闲体育项目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使它以传承整合后的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保护传统休闲体育项目本身就反映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传统休闲体育反映了特定的一些群体的精神内涵,是民间百姓的表达形式,是文化的载体,那么它的存在一定是一种群众化、娱乐化的文化样态。要保护传统休闲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就要避免传统体育休闲过度专业化、竞技化的发展,保持它原有的娱乐性、修身养性的特点。我们要在现阶段的社会文化状态下,找到既能让传统休闲体育项目和谐生存,又能让其很好传承的“文化空间”,对于保护岌岌可危的传统休闲体育,避免传统休闲体育的发展处于边缘化状态,是刻不容缓的。 2.浙江省当代休闲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不能摈弃本土资源由于外界的强势文化的渗入和侵蚀,浙江省原本丰富多彩的传统休闲体育项目,逐渐发生了失真、淡化和衰落,但是浙江省的许多传统休闲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出许多竞技项目的沃土。在现代体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浙江省的传统休闲体育项目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参与这种传统休闲体育的方式主要有民间传统体育节、旅游观光活动等。比如源于浙江余杭翁梅一带的“余杭滚灯”,融健身、舞蹈、曲艺于一体,集力量与审美于一身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深受百姓喜爱。“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其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对滚灯所做的描绘。杭州近郊的余杭,南宋时即为京畿之地,庙会活动频繁,“滚灯”做为俗节迎会仪仗中必出的特色保留节目,十分盛行,历经八百余年历史而不衰,“滚灯”作为一项吉祥之物、强体之器已成为余杭民间历史文脉传承的一项物化之证。随着“”的影响和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传统庙会大多消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滚灯”的活动和展示机会,“滚灯”一段时间遭遇濒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余杭滚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余杭滚灯作为浙江省唯一进京节目参加了表演,70多名滚灯队员在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展示了这项中华民间文化运动的瑰宝。此外,五常十八般武艺在杭州市余杭区五常民间自发操练,群体传承,是中华传统民间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当地人民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具有重要的价值。2004年,五常恢复成立了杭州西溪(五常)民间武术队,全队100多人。当年参加第二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大会,获得34金10银15铜;2007年,在首届全国农民武术大赛上,获得2金1银7铜;2008年,受邀赴巴西,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盛行在嘉兴市南湖区的“嘉兴掼牛”,是嘉兴回族同胞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又称之为中国式斗牛、摔牛或甩牛,掼牛既是力量的交锋,又是技巧的熟练运用,更是胆略和勇气的考量。掼牛士面对犄角似剑的怒牛,镇定从容,以力量加智慧将其掼倒,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充满了阳刚之美。嘉兴在元代时就有回族人聚居,并建有清真寺,历史上嘉兴汉人与回人曾多次共同进行大规模的体育比赛与表演,因此,掼牛是汉、回两族人民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共同发展的见证。经过多年的演变,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嘉兴当地武术、文化、旅游综合并举发展的重要载体。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杆船是盛行于江南水乡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浙北桐乡一年一度的清明“轧蚕花”,高杆船是蚕花庙会的主要内容,该技艺的特点是在水上表演,高杆船最基本的表演形式是船在水中行,杆在船上立、人在杆上翻。有爬竿的和调吊的各种技巧,表演者身着白色服装,形同蚕宝宝绻曲昂首,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高杆船是集强身、耍技、观赏于一体的娱乐性活动,充分展现了水乡、蚕乡的双重地方特色,其传承脉络清晰,在江南水乡旅游胜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西部缙云地区的“缙云迎罗汉”是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中压轴节目是迎罗汉中必演的“叠罗汉”,由身强体健的壮年汉子当罗汉柱,分层叠在下面,前后、左右4人当插翼,上面还有几位小孩子扮演成戏剧人物,高高在上当罗汉顶,亦称罗汉心。众人叠成各种形态,如罗汉井、千手观音等。缙云迎罗汉活动给农民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平台,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为繁荣和发展乡土特色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浙江省丽水地区的景宁以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基地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流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和一流的民族文化弘扬体系,启动畲乡发展的“文化引擎”,利用畲族传统体育古老而神秘的特点,帮组畲族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景宁举办“三月三”赶野猪、操石磉等省级非物质文化传统体育休闲活动中可以看出,畲族传统休闲体育将结合旅游开发沿着商业化之路走下去。通过以上案例的阐释,浙江省传统休闲体育得到了很好的现代演绎,我们发展传统体育不仅忠于它的过去,更要面向它的未来。结合旅游开发、走商业化发展之路既是在解决传统休闲体育的生存危机,又是承担将传统休闲体育推向更加成熟的历史责任。当下,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浙江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刚性增长。浙江的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生活的休闲化已成为社会的一种趋势。发展休闲经济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还可以推进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积极、文明的体育休闲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平衡、校正、补充和协调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10]浙江省会杭州正打造“东方休闲之都”,休闲体育在浙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浙江发达的经济与民间强劲的消费能力为休闲体育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浙江市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群体气质对当代浙江休闲体育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内生效应。浙江省休闲体育文化的本土资源丰富,当代休闲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不能摈弃本土资源,从中挖掘、提炼传统休闲体育文化具有现代生命力的因子,合理传承和整合,并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市民三位一体的主体联动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细分市场,尊重市民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大众性、原创性。 作者:郭怡 单位:江育恒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休闲体育论文:高校亲水管理休闲体育设置的思考 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赢利与非赢利机构等部门得到相当广泛的就业机会,大致可在休闲体育工商企业(如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健身休闲俱乐部、休闲会所、温泉度假饭店、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公司等)、政府或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休闲体育事业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单位就业。亲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有两类:(1)海洋运动休闲指导人才,如海洋运动专业教练和海洋运动专业裁判等;(2)海洋运动休闲管理人才,如海洋运动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人员、主题乐园经营管理人员、休闲度假村经营管理人员。 1学科和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休闲体育是教育学,亲水运动管理是管理学。主干课程:休闲体育:基础休闲学、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指导、体育技能实践课系列突出三个项目群:时尚体育类(游泳与救护、潜水、帆板、帆船、冲浪、轮滑、体育舞蹈、健美运动等);自然环境类(登山、野外生存、拓展运动、场地高尔夫球等);体育文化类(围棋与桥牌、竹竿舞、珍珠球、养生等)。亲水运动管理:(1)休闲管理。包含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赛事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课程。(2)海洋休闲资源管理。包含海洋学、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观光、海洋休闲资源规划与管理、海洋运动俱乐部管理、海洋运动产业概论、海洋运动经营与管理等课程。(3)水域运动专业。包含游泳、水域安全与急救、操艇、浮潜理论与实务、水肺潜水理论与实务、水中有氧运动、冲浪、钓鱼、风浪板、帆船、水上摩托艇、游泳、教练指导实务等课程。 2结果与分析 2.1两个专业的交叉点 休闲体育与亲水运动管理从定义上看是两个不同学科,一个注重体育的休闲;一个是在亲水运动上的管理方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方向。但是休闲体育中的方向其中就涵盖了亲水运动上的管理。是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比较。也是休闲体育与管理专业的交叉点,是边缘学科的体现。体育管理学的出现也扩展了体育学的功能。 2.2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基本相近,注重点有偏差但不大海南岛地处热带,全岛面积约为3.4km2,管辖约200km2海域面积,环岛绵延着1580km2多的海岸线,其间分布着50多个风光旖旎的海湾。所以在海南地区所说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基本上都是亲水运动的项目。培养的人才都是具有懂管理掌握休闲体育(亲水运动)技能,能够去指导、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上的两大类基本相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上有所区别较大。但在就业方向上,基本没有大的区别。 2.3学生来源不同休闲体育招生来源是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而亲水运动管理是普通高考的学生。从几年的招生来看,亲水运动管理的学生报考情况一直不是很好,由于考试对该项不的认知度不够、自身的体育条件不能适应该项目要求。调查发现90%的亲水运动管理的学生是由于报考时服从分配进入到该专业的。休闲体育的报考情况相反,由于新开设的专业名额有限,现在满足不了报考的考生。教学过程上看,亲水运动管理的学生涉及到运动教学课程,达到基本掌握的技术、技能有很大的难度。 2.4体育特长生与普通高考生差异两个专业都要基本掌握和了解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一个是喜欢而且具备体育要求的基本素质;另一个就是不喜欢或对体育有畏惧感,大多是都不具备体育基本素质的要求。愿意和不喜欢二者表现出来的结果差异就有比较明显了。再有我国的素质教育的方式和考核却是应试教育的方法造成体育技术、技能的差异。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从事过运动技术上的学习和训练。更谈不上对体育的认识了。 3结论 (1)在就业过程中,两个专业就业的情况基本相同;出现竞争同一个位置的现象。管理上的能力比较看,各有所长,但差距不大。从体育技术、技能看,差距就非常大了。(2)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体育技术、技能课掌握的情况差距很大。甚至亲水运动管理的学生达到不了基本要求。(3)居于现有的招生情况,能否对亲水管理专业招生时加试体育考核。(4)从就业看,也可以考虑扩大休闲体育招生数目取消亲水专业的招生。减少学校的重复设置,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 作者:付英伟 单位:三亚学院体育学院 休闲体育论文:创建休闲体育实践教学机制 1休闲体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优化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根据各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实现从知识向能力培养、从共性向个性转变,重视理论综合应用与实践综合能力,必须从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实践化改造、专业技能社会化实践教学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等三个层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培养出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的休闲体育应用型专门人才。[6]为了更好地体现实践育人,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将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次构建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见图2)。 1.2合理安排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学生的时间,保证实践教学效果。从大一进校开始到大四毕业不间断地安排实践教学,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连贯性和针对性。第一阶段:实践育人观念的意识培养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初步形成职业发展的基本意向。主要是指大学本科教学的第一学年。入学第一周开始组织学生统一参加学院组织的学业生涯教育,组织休闲体育专业相关专家、教授和主要课程教师主办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休闲体育专业的认知能力,提高休闲体育专业以实践性为主体的意识,让学生从内心切实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休闲体育专业的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的重要性,为今后实践教学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系列讲座等,培养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纪律性,熟悉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第一个寒假社会调查了解所在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岗位需求情况,为专业方向的选择提供现实支撑。在第二学期让学生尽早进行专业见习,让学生与实习单位见面,双向选择,相互了解,让学生进入休闲体育产业实体感受岗位能力需求。前10周组织学生参加岗位认知实习,学期末安排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以及责任意识,确保学生在企业见习期间基本的行为规范,为大二的专业方向选择和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实践育人观念的实践提高阶段,目的是通过教学改革、课内外一体化、工学结合等形式真正使学生具备从事体育产业相关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发现自我优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大学本科教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本阶段主要是专业知识系统学习的阶段,专业课程要根据需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互不分离,采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参观学习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如将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进行课堂教学,将企业化场景搬到教室,让实验引领理论教学,让学生走向企业;教师可利用周末或“五一”、“十一”等假期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微型实践和参观实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教学知识并且通过实践转化成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践提高阶段需要实践教学紧密贴近所学课程,课程联系社会,实现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确保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应用型、操作性以及实践性;通过到企业参观或见习,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中的不同,从而有意识地储备今后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针对性地弥补自身不足。第三阶段:实践育人观念的能力拓展阶段,目的是实现学生休闲体育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转变,这一阶段安排在大学本科教学的第四学年。尽可能根据学生意愿提供实习岗位,由学生全权负责实习岗位的职责,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毕业实习有的放矢,与就业相匹配,实现从顶岗实习到毕业上岗。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实习专业知识学习到专业素质提升,再到专业能力拓展的阶段。第四阶段:实践育人观念的创新创业阶段,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赢得市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可利用高校良好的场馆设施和师资力量为社会提供大众健身休闲、企业赛事活动以及各类体育项目培训等社会化服务。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今后拓展休闲体育产业市场、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防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流于形式,特在培养方案中安排3个学分,以保证学生的参与以及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交流和专题讨论等活动,给予一定的学分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为载体培养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尽可能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开展课题研究,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3拓展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校企合作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应该是休闲体育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休闲体育专业作为一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新兴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可借鉴发达国家在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实施“双元制”,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7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实践计划方案、新生夏季实习计划等形式创造实践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将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8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创建了融合大学实践教学与公民教育有机统一的服务学习教育模式。[9学生通过利用自己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社区服务来服务他人,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和增进学习的相互促进。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以及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才使学生开拓了视野、提高的就业能力,为本国乃至全世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在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企业委托培养与学生顶岗实习相结合,根据学校特点和专业方向,在休闲体育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上选择“工学交替”、“项目引导”、“任务驱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研一体”等实践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完善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除了包括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的安排以及教学模式的设计的总体把握外,还应该考虑到实验室的管理、实习实践的管理以及实践教学的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休闲体育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建设,落实管理职责结构决定功能,从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管理的经验来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对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一般均设有实习生办公室,各系也设有实践学期委员会,负责实践学期的正常进行。[10日本大学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主要集中在学部和各系,实验室无论是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还是实验的研究中心,仪器的使用效益都比较高。[11]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学院可设置“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领导委员会”,并成立“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实践教学文件制定、方案修改以及指导休闲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具体工作,从而使教职员工提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将休闲体育实践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有专人管、有人负责,确保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运行管理,确保各环节协调配合运行管理是组织的运转、活动的计划、指导、控制的过程。强化休闲体育实践教学运行管理首先要求专业负责人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修订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同时要求结合休闲体育专业特点,为学生实践教学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比如积极拓展校内实践实习基地,通过体育单项俱乐部、学生社团、学校创业园等平台为提供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计划、指导和控制。对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系统化的全程质量监督体制,确立实践教学督导制度,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程序。同时,注重协调好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做好实践教学环节不同要素的合理调配,以最大限度发挥实践教学资源的效能,确保实践教学环节与其它环节协调配合。深化制度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实践教学运行制度建设是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在多方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补充和完善各种实践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一套覆盖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管理各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休闲体育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休闲体育实践教学管理制定》、《休闲体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估考核办法》等方面的管理方法。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合理制定实践管理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量。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和学院办学定位,按体育旅游类实验室、健身休闲类实验室、安全事务管理实验室、高尔夫实训中心等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实践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因“室”定“法”,从而确保制度建设贯穿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用制度约束人,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加强休闲体育专业网站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切实做好休闲体育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从专业认知教育、大学生入学教育、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到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每一个环节都可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对实习见习、社会实践以及实验实训环节做好及时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和归档工作,及时向院系和学校有关部门提供实践教学方面的准确数据。逐步构建由校院两级督导组、系部巡查组、学生信息反馈站构成的信息系统,由系教学办负责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核实,及时了解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与服务等各方面的信息。专业负责人应该通过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渠道及时了解实践教学环节的各种信息,并形成定期网上制度。在组织相关专家和同行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课程的课程标准,以及实践教学中听课、毕业设计(论文)合格标准、实践环节检查等各项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标准,通过网络,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休闲体育实践教学管理效能。狠抓安全管理,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休闲体育实践教学无论如何改革,“安全”总是头等大事。只有制订安全教育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准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才能防患于未然。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教育责任书,每次出外参加实践教学活动需要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2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为达到各类竞赛所要求的技能,以学校实训基地为主、社会实践基地为辅,设立不同的实验实训平台,吸引不同爱好的学生在各个开放性实验实训平台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等,从而缩短与未来岗位的距离,加速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塑造。将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推进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的操作模式,推进学生、教师、企业相结合,教学、科研、运动项目相结合。以行业岗位技能要求,指导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努力探索符合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产学研合作,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利用高校优良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资源,通过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体育需求,让部分师生参与体育服务项目的运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参与到体育产业的运营与管理,提高市场开拓意识和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和体育产业企业合作,以重点攻关项目的方式引导和推动休闲体育专业科研发展。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师,特别是能指导体育产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型”教师和能指导新兴运动项目教学的“教练型”教师,逐步形成初、中、高级职称兼顾的实践教学师资结构。 作者:沈纲 董伦红 单位:常州大学
科技管理类论文:计算机技术在科技管理中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革新,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享受计算机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各个行业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不断加快的步伐,唯有不断的加强学习和创新,才能在不断激烈化的竞争中持续发展下去。科技管理工作领域面临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进程,如何积极转变发展模式,紧紧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成为当前科技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科技管理工作的特征 科技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科技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科技信息管理就是人对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信息活动的管理。科技信息管理具有如下特征:(1)管理类型特征:科技信息管理的对象不是人、财、物,而是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信息活动;科技信息管理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2)时代特征:科技信息量猛增;科技信息处理和传播速度更快;科技信息处理的方法日趋复杂;科技信息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 二、科技管理工作领域内计算机科技内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各个行业领域内应用计算机进行各项工作的的管理已经是极为必然的选择,尤其是各大企事业单位和科研管理部门,其工作人员常常要处理大量的业务信息和数据,经过处理的各项数据,同时还要反馈给各个部门以供其参考和决策。这项工作量大,工作强度强,对于工作管理人员是一个极其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广大信息处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让广大信息处理人员从繁锁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普及,计算机管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科研院所,这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科技信息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计算机技术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3.1应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是改革开放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工作 一经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便显示了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计算机技术与科技管理相结合之后,在信息处理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速度,目前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我国的计算机整体水平也居于世界领先行列。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我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推进科技管理工作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成为接下来一定时期内科技管理工作发展的重点。当前,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缺乏统一和规范化的管理,处理一些业务信息,数据过于简单化,粗略化。更没有针对性,因此,无法对现有的科技研发成果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统一管理。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应大力加强科技成果大范围的网络化规范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大科技研究机构以及各大实验室、科技研发人员紧密的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建立科技化市场,从而极大的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效率。 3.2计算机技术运用与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影响信息资源的流畅性 。虽然目前情况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广泛的普及到办公生活领域,而且也正在逐步取代一些领域内的人工信息工具,但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的流畅性,影响了各种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更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过程。加大了科研成果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3.2.2科技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的信息化问题 一般而言,传统的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延续性的的双重特点,科技信息的管理是一系列数据程序的组合,包含着许多个不同的环节。同时,这些不同的流程与环节都内在的存在这一定的逻辑联系,他们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但在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和单位把这几个流程都互相的孤立开来因此造成了信息的互相独立而不成系统,没有能够合理的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所以,应该在科技信息的管理工作中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类通讯技术,实现放开科技管理人员的人工包袱,提高工作效率和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局面,从而实现科技管理工作高效化、科学化、数字化以及规范化的新目标。 四、应对科技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数字化问题的策略 网络技术是当今人们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一个渠道、一个平台、一个工具、一个无所不容的资源库。做好科技管理工作,就要在计算机技术先进基础上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管理部门、各个科研单位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科研管理网络,在立体网络环境下,实施科研管理。比如,通过设立网络科技基金管理机构,对各个科研单位给予资金的支持,扶持科研项目的健康发展。受理相关的项目立项、检验及成果转化。利用网络强大的通讯功能,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对基金项目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提高研究成果的科技含量,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更加方便的实现科技管理机构对科研立项的监管和专家、学者对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审核。网络管理使科研工作更透明,奖励更公正,保证了科研成果的质量,也维护了科研单位及研发者的利益和知识产权,从而增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管理机构要重视科研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合理的数据逻辑关系。制定出数据的录入标准,做好与科研单位信息系统的连接工作,实现沟通和共享,同时,尽量减少数据重复录入所造成的成本支出,从而更加完善计算机管理科研的工作。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信息管理工作也逐步迈上新台阶。在当前的环境下,如何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做好科技信息管理工作,给我们每位科技信息管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作者:王林林 单位: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科技管理类论文:科技管理创新问题探讨 科技管理是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科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普遍,并且也影响着我国科技的创新,因此我们还需要通过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的提高科技管理的质量。通过对科技管理创新必要性的分析以及存在问题的解读来详细说明科技管理创新的相关措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科技管理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及进步的重要内容。科技管理创新使得科技活动的目标、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形成了全新的管理理念。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强弱起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科学精神,使得科技应用到实处,科技成果又为知识和理论找到实践的依据,也为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科技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科技创新使得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越来越显示出主导作用,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的先驱,它能够很大意义上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科技管理创新体系科技管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其自身的位置和管理职能决定的。 2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科技管理涉及部门较多,这些职能部门在创新活动中,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和协调,从而造成科技政策法规实施较困难,科研活动分散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科技、装备、科技文献和科技数据没有很好的实现有效共享,科技经费多头立项、多头管理,科技资源无法优化配置。 2.2重大战略需加强科技预测 由于规划自身的战略性意义,在确定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时,都需要对未来发展方向、需求、能力及手段的预测和评估。目前我们还缺乏高水平的科技预测人才,缺乏长期、系统而又有组织的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战略制定主要是采用多个部门、多个学科与行业的专家会商,最终达成共识。 2.3科技政策、法规缺乏评估与监督 科技政策法规是法治国家保障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实力及其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政策法规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及其政策法规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2.4科技投入不足及不均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对科技的投入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和水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科技投入的巨大差异导致福建区域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其他地级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速度较为迟缓。 2.5人才激励机制不够灵活 科技自主创新,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福建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其他地市科技人才数量较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县级科技人才较少,基层农村更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较少。 3科技管理创新的建议 3.1创新科技管理体制 所谓的体制就是资源如何进行配置,所以只有好的体制,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创新才能顺利进行,创新成果才可以顺利转化。假如体制不好,那么资源无法或不能优化配置,创新也无从谈起。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去配置资源,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所以科研单位在体制创新上,必须坚持。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科研“招标课题制”,该思路已被证明是非常可行的。通过招标、招聘制,进行人才的优胜劣汰,同时也能够为科技人员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得不正之风,开后门现象从人们眼前消失。同时奖励制度也要不断完善,人员的职称晋升、级别评定、各种奖励都要根据这个人的实际贡献,不能走关系,送礼。设立岗位津贴并拉开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使少数有作为、贡献大的科技人才能够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并较大幅度提高生活待遇.推动科研创新。 3.2给予科技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的空间 其更大的工作空间。任何管理,都是管理者与其对象间的一种互动过程,特别是对于新的科技管理范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对科技活动中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外界环境和条件的特点及规律的认识理解程度。因此,调动科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管理人员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同时,必须认识到,形成新的科技管理模式,对我们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探索,其难度不亚于科技本身的创新。我们不仅要宽容科技活动中探索工作的失败,同时也要容纳科技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失败。 3.3加强科技预测的应用和研究 科技预测是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对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科技发展方向、变化的趋势,以及可能的机遇或危机做出基本判断和预见。科技预测是准确地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积极选择和重点突破技术与制定科技政策、法规、规划的基础。同时,通过科技预测工作的开展,扩大科技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交流与沟通,让更多的学者参与科技决策,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4结论 总的来说,科技在进步,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加宽,科技活动也变得丰富起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如何根据我国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条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如何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高技术研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组织资金、人力等各种科技资源等,这些都对科技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只有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不断对科技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研究,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科技管理体系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作者:李刚 单位:大庆驻哈尔滨办事处 科技管理类论文:科技管理的关键要素探析 1、创新 科技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失去了创新性的科技就是“伪科技”,就是古董。人类历史上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在今天看来都再通常不过、已经不再具有科技的意义。科技需要在动态中保持创新活力。企业科技管理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企业科技管理要让企业科技具有先进性、让整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从而突破传统束缚、打破现状的局限。企业在具有稳定利润的前提下,为了保持现有的利润,经常会遵从保守的原则,让企业的各种要素遵从现有的发展惯性。比如,一些垄断性的、传统型的企业集团经常会这样做。虽然美国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没有人知晓,但是从企业诞生至今一百多年来配方始终没变。可口可乐公司算是一个独特的例子。一般情况下,企业保持技术惯性时间一久,自身的发展就会出现瓶颈。企业科技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打造本企业的创新性。在具体实施上,突出表现为“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展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的项目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设备更新、新产品设计,试制新产品等。这些是贯彻科技创新的途径,也是科技创新的表现。 2、效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开,公益是科技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对企业来说,效益才是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按照企业经营规律和科学技术工作自身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科技力量和资源,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在2011年度颁发的北京科技奖中企业占七成,创造的经济效益明显。例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获得2011年北京科技奖的“面向无线城市信息应用的融合业务平台”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2.4亿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张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企业取得自身发展和良好效益的根本途径。 3、安全 科技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科技上的失误也是最容易导致生产事故的。特别是在从事尖端科技的企业,企业科技管理必须要到位,确保企业不因技术问题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事故虽然有天灾的成分在里面,但电力公司在核电站上的技术设计与管理方面也是有诸多不足的。比如,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就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为因素作祟,不重视技术管理,如果能从技术上采取有力措施,好多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企业要依靠科技管理手段,制订和执行技术标准、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4、人本 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人是根本。企业的科技进步需要科技人员的努力,企业的科技管理需要懂得现代企业运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双料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造福,为企业所有员工谋取实际的利益。因而,企业的科技管理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要管理好科技,也要以宏观、全面的视角管理好人,“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知识员工与普通员工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管理应该是服务和引导为主要的手段,让科技的创造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感受到自身在企业里的重要性。知识员工的劳动难以形成流水线,要让知识员工发挥出创造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就应该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性。当个人得到个性满足和发展的时候,也正是企业收获最大的时候,企业的科技水平必然也会上一个新台阶。结论企业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涵盖很多方面,但大致有战略、创新、效益、安全、人本五个关键要素。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有超前性的,企业科技管理是技术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企业科技管理应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考虑要项,但同时企业科技管理要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内进行规划、实施。企业科技管理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企业科技管理要让企业科技具有先进性、让整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效益是企业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企业科技管理必须要到位,确保企业不因技术问题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企业的科技管理还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作者:张敏单位:川庆钻探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科技管理类论文:小议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案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评价、考核绩效评估,是一种正式的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组织成员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是对包括科技管理组织部门在内的人员、组织、制度等因素在内的评估。通过科技管理绩效评估,可以获得相关的绩效数据,从而为改进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而提供有益的借鉴[1]。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基本理论 1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是针对部门或组织而开展的绩效评估,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理论基础之上的评估制度。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分析,这里主要介绍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理论。这种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借鉴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研究模式,试图将政府看成是市场中的企业,而国民则是消费者,作为企业的政府需要向国民提供优质的钢公共服务,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绩效。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对科技绩效评估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比较绩效评估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是比较符合科技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可以说是近几十年西方经济学研究范畴中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由于其提出的比如交易成本等思想对传统研究范式的突破性革新而备受关注。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为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提供的研究框架,交易成本的概念为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和具体权重的确立提供了指导[2]。由于目前影响我国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评估程序和体制的不完备,这种体制上的交易成本如何去除,也可以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 2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技管理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科技管理职能则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本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而履行的一系列职责和功能。一般来说,科技管理职能包括了制定相应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框架,有时还需要直接投资一些高风险性的科技领域,促进科技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在政策或是其他方面对科技产业进行扶持,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科技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科技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测量,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为改进科技管理制度和体系提供借鉴。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案分析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实行和具体的解决,最终都依赖于完善的评估方案。只有设计出完备的,考虑全面,权重合理的评估方案,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的评估,为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做指导。一般来说,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案的确定包括了绩效评估指标的确立、进行评估指标值的确立、绩效评估指标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对绩效评估评价指标的效果分析几个方面。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员的层次,另一个是组织的层次。从人员的层次上来说,可以将评估指标细化为知识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潜力等几个一级指标,在这些一级指标下面又可以细分为技术职称、学历层次、管理知识等二级指标。在确立了评估指标之后,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权重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本部门或地区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突出某些指标,比如知识质素或是工作业绩等,从而有效的提升评估管理的现实意义。就目前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平衡积分卡是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估形式,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在沟通和共识等方面就无法做到完全的无缝连接。在绩效评估的最后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评估结果进行评分和分析,妥善的解决绩效评估中反映出的问题,改进科技管理体系。 作者:朱海锋单位: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科技管理类论文:浅议生物科技现状管理 作者:冯峨董荷娣陈卫高翔徐俊明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科技处 注意综合性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事实上,这种渗透与发展趋势在20世纪就已出现,现代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酶学,没有X射线衍射及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也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如果说过去的生物科技得益于引进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得到长足的进步,那么,21世纪的生物科技研究就更离不开这些相关科学技术了。生物科技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宽厚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物科技工作者中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已知识老化,专业狭窄,与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在国外每年学习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数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在近两年统计的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生命科学占到51%。大量高素质的青年科学家流向生物科技领域,是美国生物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尚不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适应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人才培养计划滞后于生物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国内生物技术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生物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导致相当部分的生物科技人才流向国外。因此,我国生物科技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足的。对此,生物科技管理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上述缺欠与不足,我们认为应采取三个措施:(1)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积极吸引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知识互补,相互协调,联合攻关;(2)根据目前生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时有效地对传统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培养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生物科技人才;(3)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有效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 大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从生物科技的发展来看,生物科技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突破。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观念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科技项目的确立等方面应该尊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科技管理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计划和预测。这种作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甚至扼杀了创新性的思维与工作。按照上述思路,在生物科技领域自主性研究应大力提倡。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能够有充分的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何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研究创造条件,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目前科研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由于基金的申请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加之申请者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课题争取难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地从各个生产应用部门争取科研经费是个好办法。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上海新黄浦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侧重在人类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和上海新黄浦复旦基因有限公司(侧重功能基因的寻找和基因的功能开发)是一个例子。他们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不但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渴望将越来越强烈。管理部门应抓住这一良机,使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使企业设立各类研究基金,使科学研究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增加论文的数量 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检索系统已被国际上公认为评估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由于SCI主要涉及基础研究,而生物科技大多属于这个范畴。因此,目前生物科技的综合水平一般可以采用SCI来评价。1996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编制了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期刊引用报告》(JCR),以此来评价学术期刊的论文被引用情况。所谓影响因子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JCR编制的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见图1。由图1可见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最高,分别为1.959和1.755。从期刊的分布来看,生物学和医学的SCI期刊数量在各自然科学期刊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两者之和占到所有期刊的49%,见图2。这种统计充分说明了生物科技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从199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11584篇SCI论文来看,其中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论文数量仅占5.8%和10.55%。这表明,目前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其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前述的我国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和生物科技产业规模较小以外,我国现有的许多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及跟踪研究上,有创新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很少。由于科学论文的数与量(特别是SCI论文的数与量)综合反映了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水平高低。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还应该集中现有人才和财力,使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贴近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同时努力寻找和开拓新的生长点。由此努力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使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应有的地位。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强化专利保护意识 生物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在加强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国家有限的人力和财力用在能迅速加强国民经济的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方面是完全必要的。目前,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专利保护是实现投资补偿和保证良性循环的有力武器,因此,许多国家都视专利为生物技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前意识,他们采取强占基本专利,先期收购专利等基本战略,唯恐错失良机。作者根据《中国专利年度索引》,按国际专利分类(IPC),对1990~1995年在我国申请并授权的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变异或遗传工程的239项发明专利中的专利权人进行了统计,发现国内单位作为专利权人的仅有95项,约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40%;而国外公司或个人作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为144项,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60%。在我国某些投资巨大的生物技术研究的产业化过程中,已经遇到因国外抢占专利而造成法律障碍与纠纷的事件。目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关以后,如不注重专利保护,此类事件将会大幅度上升。因此,研究专利工作如何介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专利注册与保护方面,外国已有许多经验。例如英国的约翰-英尼斯植物研究中心设有专业公司负责本所基因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研究人员只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其他专利事务均由该公司办理,该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专利商业化机构,其最终目的是发现基因专利的商业前景并推销专利,加速商品化的进程。借鉴于这些经验,我们在大力倡导科技人员研究和开发生物科技产品的同时,应该建立公职发明顾问制度,在较大规模的研究机构内部中建立相应的专利机构,改变过去专利机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脱节的现象,使科研成果处于有效地专利保护之下。 明确研究目标,争取在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 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兴未艾,其触角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由于生物科技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我国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重点的选择若干研究目标,争取在若干个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就显得更具实际意义。对于如何选择研究重点的战略考虑,我们认为应根据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所谓内部标准是指欲确定的重点研究领域的发展是否已具备了取得突破的条件和能力,所谓外部标准是指该项研究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过去,我国许多生物科技方面的研究立项并不是完全依照这两个标准来选择的,许多研究者往往只注重内部标准而不太考虑外部标准,使研究变成了单纯的理论研究,或者只注重科学价值而忽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我们生物科技的发展应该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事关显著提高国家科技实力的要“为”;事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需要的要“为”;具有我国特色、能迅速实现突破的要“为”。有重点的选择若干重大问题,集中财力和人力联合攻关,争取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并形成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已逐渐认识并开始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93年启动的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与“863”计划中有关项目配合,以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和功能基因的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了我国人口和临床上的资源优势,收集、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民族遗传资源,克隆了一批制病基因及其相关基因,在一些相关领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人口与健康是21世纪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们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我国即将启动的“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中已将这一问题列入研究的重点,并希望以此拉动资源、环境、农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一选择无疑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正确选择,其战略意义十分明显。 科技管理类论文:高校科技管理思考 1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校是培育高等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能力、传播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追求。科技管理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客观要求。高校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科技管理创新,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和资本,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是我国知识经济时代来临赋予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使命。其肩负着对全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科技发展的筹划、以及科技管理政策的制定。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将寻找市场信息和追求知识创新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为了建立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模式,我们要把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作为重点内容来抓。 2高校科技管理面临的问题 高校的科技发展与高校的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而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就是调动具有科研能力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创造条件、组织建设和协调好科研队伍,以不断提高研究层次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因此,如何激励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潜力,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当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强化自主创新,优化高校科技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总结出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高校科技管理的行政体制不健全,不利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传统的高校还多沿用学校、学院(系)、各专业教研室的行政管理模式,特点是学科门类比较繁多,科研力量相对分散,学科之间很难融合和交叉。一个任课教师固定隶属于某一个专业教研室,业余时间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小范围的个体交流研究活动,但是在校内外很难进行较大范围的、跨学科的科研交流活动。因此,高校这一体制很难适应当代科学研究团队化、研究对象交叉、复杂化的趋势。 2.2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不利于管理的规范化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近几年,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科技数据的采集、加工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科技管理工作仍然通过基本的日常办公软件来处理数据。没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使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难以保证,另外这些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率低下,数据的规范性也难以实现。由于科技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建设方面进展甚微,师生得不到有效地信息服务,缺少有效的信息资源,导致从事科技工作的相关教师对本校科技资源和科技合作很难达到充分的共享。 2.3高校科技管理没有与市场有效接轨,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我 国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大部分局限在实验室,没有积极主动地的去寻找市场,开发市场,没有与市场有效的接轨。高校没有与市场形成互动机制,高校的科研工作没有实现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市场的发展没有依托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这样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另外,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的创新性不强,市场化目的不清晰,科技成果的适应性较差。许多科研成果理论依据很充分,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在实验室中也能得到有效的验证,但是实际应用起来不方便,不适用于生产实际,所以这些成果只能束之高阁,产业化实施难度大而不能转化。 3强化自主创新。优化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策略 3.1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市场观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尽管我国已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但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仍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观念的束缚,管理人员还是习惯于像过去那样忙于列计划、报项目、要经费,缺乏与市场的有效接轨,长期以来的实践也都是停留在“重成果、轻转化”,“重管理、轻服务”的层面上,多数科技成果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市场、开发市场。因此,科技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在思想上创新,以思想创新带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积极与企业配合,在高校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断提高市场观念。新时期高校必须要以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技术创新、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使智力、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和贡献,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3.2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专利的申请 知识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是高校。从科学发明、科技成果、专利与非专利技术到学术论文、计算机软件、高新技术产品等,几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所有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是知识产权这个无形资产的最大拥有者。但由于当前高校广大科研管理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不到位,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为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学校可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常识的宣传,并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计划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加强对专利的申请、管理与保护,可设立专项或配套资金用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管理以及具体的实施,并建立相应的专利申请与审查制度。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此外,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应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避免教师或协助教师进行科研的学生在离校时带走学校的科研成果或专利。 3.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而高校科技管理是一种管理智力的高级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和人员素质等都有显着的高智力性、高知识性、高创造性,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人才更加丰富。实现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加强基础数据库和办公软件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管理基础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那种认为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自然会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或者加强管理基础就能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加强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提高科技管理基础,保证数据库的及时更新,根据数据本身的特性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归纳,从而保证数据的延续性,这样有利于科技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必将成为管理科学的新趋势,也是科技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3.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好方法,激励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群体成员的激励,是提高全体活动效率的根本前提。”高校在科技管理激励机制中,应体现实事求是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措施的过程中,要应充分考虑到科技管理人员对其“投入“和“报酬“的相对值的衡量,要切实缩小科研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在地位和待遇等方面的差距,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5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对科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科技管理的与时俱进,这必然要求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科技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拥有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结构优、专业突出的科技管理队伍,是高校实施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高校科技管理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和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等现象,首先,要适时引进具备科技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充实科技管理队伍,以增强科技管理创新能力;其次,建立进修和培训制度。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传统的一些管理人员或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在得到进一步的特殊训练和实际锻炼之前是不能有效地行使科技管理这一重要职能的。培训是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学科学、懂科学,掌握科技发展的动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因此,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支持管理人员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同时创造培训和进修机会,尤其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短期培训机会,充实更新其知识,开阔其视野;最后,可以在部门内部实行轮岗制,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合理流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让每位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践,全面、深入地了解科技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对创新体系的重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要实现强化自主创新,优化高校科技管理,就要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创造环境,切实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就要改革现有的运行模式,建立一套适应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开发、竞争、激励”的良性机制和体制。 科技管理类论文:农业单位科技管理创新 1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 生物技术研究所面对新发展形式下的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该所发展的科研管理制度。 1.1立题程序及课题管理 组织生物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对申报者撰写项目申请书进行论证评议,经审核同意方可申报,并将申请书、可研报告提交给业务秘书备案。由主持人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学术委员会随时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于年终召开总结报告会,总结经验教训,并从中发现新的研究亮点,同时确定下一年的工作方案。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科研课题者,课题负责人要写出理由。在项目申报中,该所积极支持和鼓励年轻人申报课题,设立所级课题,鼓励年轻人积极探索和创新,并允许失败。 1.2科技成果的申报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写出课题科研总结报告、课题工作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组织鉴定,并申报相应渠道的科研成果。成果申报按规定填写各种申报表、鉴定证书,并提前查阅检索,材料完备方可申报,同时将申报材料报所科研秘书备案。 1.3科技档案归档 科技档案由课题负责人按时立卷归档。获奖的科研课题,公布获奖等级后,整理立卷后移交所科研秘书保存,同时上交电子版材料。 1.4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科研经费到位后,课题负责人应将计划任务书及批准经费的详细预算交所财务,项目单独立账,并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使用经费,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并由课题主持人、室主任、使用人、所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1.5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发表的论文被SCI等四大检索收录,按院奖励办法执行;在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所里将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由学术委员会及科研管理秘书对当年的论文进行核实确认,于年终总结及下一年科研计划安排的工作会议上进行奖励。 2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与成效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奖罚分明,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承担项目 “十一五”以来共承担了30余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计500多万元。既有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农业部948重大项目,又有国际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地方项目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既有理论基础性研究,也有应用研究。 2.2获得奖励情况 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力求多出精品。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奖励和好评。获得国家级、省级成果19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其它奖8项。 2.3获得专利情况 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项。 2.4及著作情况 近5a百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一级刊物10篇。 2.5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 2.5.1马铃薯脱毒种薯气雾栽培生产技术该技术来源于农业部“948”项目“一种新型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引进”。从1999年起开始在省内外转让和推广该项技术,省内外共转让5家,转让收益为59.5万元。截止到目前,推广该技术的生产面积已经达到12.3万m2,年生产脱毒核心种薯787万粒,推广脱毒种薯2万hm2以上,产值增加6800多万元。 2.5.2黑生101产业化情况黑生1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具有自主产权的花粉管导入技术培养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自1997年推广以来因其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参加了省长创新工程的招标,中标后在建三江地区开发示范,与建三江垦区的4个农场对接,签署了协议。经过3a的实施圆满完成预定指标。其中,高蛋白大豆黑生101的示范推广,实现了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包括建三江农场、吉林敦化大豆加工企业)的结合。仅此一项使建三江七星农场及种植单位年收入增加了近10万余元。 2.6开放联合 2.6.1对外开放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 投资700万元建设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购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199台套,从根本上改善科研条件。2006年11月被科技厅批准为分子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是为全院30个研究所提供生物技术实验平台;为在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提供研究和实验平台;对全省乃至全国全面开放,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目标是在省级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国内一流的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加速争创全国创新型一流农科院的步伐,推动黑龙江省作物分子育种快速发展。仅近2a中,来实验室工作的有30人次、16个项目,他们分别来自经济作物研究所、耕作栽培研究所、育种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苗木脱毒中心、谷物检测中心等10余个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蚕业研究所、黑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另外,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与国家级及省内大学等实验室的对外合作关系。其中有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所、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验所、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及省内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黑龙江大学生命学院等单位。 2.6.2人才培养情况鼓励本学科青年科研人员 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创造科研条件,采取“老中青结对”的形式,按不同研究方向和学术特长,以老带新。目前有2名青年科研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名已获得博士学位;5名青年科研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其中2名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过程中,提倡学术创新,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果优秀的青年人才在职称评审和学术骨干选拔方面予以优先考虑。2006年新晋升助理研究员1人;2007年新晋升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2008年晋升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2a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8名,为生物技术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6.3共建情况该所积极遵循“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通过“走下去、返回来,派出去、引进来” 面向“三农”开放,面向国际开放。积极响应省政府和院党组的科技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帮扶10弱县,派出3名优秀科技人员到经济发展较弱的贫困县担当科技副县长。 3国际合作 先后邀请俄方专家20人次,接待俄罗斯、独联体、东欧国家的专家80余人次。派出科技人员8人次。双方进行科技合作,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80份,经过评价筛选,育成新品种龙引薯1号;引进小麦、小黑麦、大麦种质资源200余份。先后与俄罗斯(亚麻、小麦方面)、美国(生物质能)、波兰(小麦生物技术)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4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审视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同国内生物技术同行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要有长远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同行的认可;二是缺少国家级项目支持,要积极做好储备,争取国家级课题的立项;三是缺乏能在全国占领一席之地的优势研究领域,能得到国家高层次奖励的成果少,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不多;四是省级重点实验室运转资金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运转;五是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物化成果匮乏;六是尚未建立起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管理创新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 5对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5.1从观念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观念上创新。应该注重管理者的思维创新,包括对科研的策略、地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认识创新。科研单位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改掉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科研单位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 5.2从服务方式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服务方式上创新。要注重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两方面的积极性,就科研人员而言要鼓励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就科研管理人员而言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5.3从管理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管理上创新。要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要注重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 5.4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要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必须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负责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档案整理、科研信息公布等。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对重大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并进行监督;协调本学科领域与国内相关的重大学术活动;对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的进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进行评估。科研工作要有专门的领导主管。 5.5坚持以人为本 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科研工作者素质和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上。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培植鼓励创新探索、敢冒风险、宽容失败、尊重不同学术观点的文化氛围。要形成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评价与奖励制度,以此引导科技人员尊重科学真理,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开放理念,打破学术封闭。要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把积极培养、使用、稳定和吸引人才作为科学和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3],充分激发广大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全社会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和创新潜能。 科技管理类论文: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 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m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科技管理类论文:企业全球化科技管理 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 1、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20世纪前,人类从发明到应用电,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20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短短50年里,经历了5次大的科技变革:1945~1955年,人类相继开始利用核能;1955~1965年,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1965~1975年,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1975~1985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扩大了人脑的能力;1985年以来,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新时代。这5次大的技术变革,构成了上个世纪最为壮观又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2、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有60%~70%已经过时。预计今后100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3、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学科的分支已从20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 4、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紧密联系。比如环境问题,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家的技术范围。 5、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得全球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新的、巨大的空间,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研究村。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达国家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是一个挑战。 6、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当代,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出现逆转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而且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比如,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所以,当代重大技术工艺或者工程往往是理论超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高技术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万元,而高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所以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新的理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今后5年至10年,因特网将迅速发展。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软件技术及其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美国的计算机和通信社会的投资占资本设备总投资的40%,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这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变革的影响。 2、生物技术的突破,正酝酿着新的主导产业。20世纪70年以来,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蓬勃发展,全世界每年受益的1万项专利技术当中,有近1/3出自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已在酝酿大突破,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技术、缘于生物技术的新药、农业生物技术,等等。 3、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在过去提到的亚洲四小龙中,台湾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小,新加坡次之,韩国最重,它们的科技竞争力强弱也和这个顺序一致。在科技竞争力的排名表上,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的名次分别是第7名、第9名、第28名。所以,迅速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自强自立的当务之急,是事关民族利益、地位乃至民族生存的迫切任务。 4、在激烈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新的调整。有如下特点:高新技术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生产经营的分工专业化;公司之间强强合并、技术结盟,谋取在行业国际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跨国公司加强网络化和国际化。 5、高新科技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观念和格局。这种国家安全观念有:(1)经济安全。集中表现在对一体化国际市场的占有,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2)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赁借着科技优势,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靠文化传播和渗透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3)国防安全。高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支撑力量,是决胜的关键。(4)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广义的安全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6、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终身职业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信息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人类在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大踏步的跨越。 三、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 首先是要在科技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方面做出必要的调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要更加强调创新和跨越。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抢注专利,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的专利,设置这种专利壁垒,已经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条件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强调原始创新、强调跨越、强调走在人家前面。 2、要更加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和在集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品和产业。注重单项技术,从技术发展角度是必要的,要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但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出发,更加要注意强调在研究开发当中,贯彻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有效的集成。 3、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一是要以产品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我国的力量集中起来,办几件大事;二是把一些创新型的小项目适当分散,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重点。 4、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科技界有些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多问题是可以并行的,不一定哪个就一定是错的,哪个就一定是对的,往往是大家意见都一致的时候,也就是技术发展的机遇或市场已不再存在或没有太大效益的时候。 5、要在应用开发研究当中,贯彻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在今后的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选择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奶业发展、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专项。科技部下了很大的决心,准备投入55亿元,和企业的投入、地方的投入结合起来,在一些重大的产业技术方面力争实现突破,形成新的产品和产业。 四、应对加入WTO挑战,中国的科技工作的重要举措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科技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能否过好入世这一关,主要在于我们能否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 1、实施人才战略。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要在国家科技计划当中,把发现、培养和稳定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尖子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在国家科技计划当中广泛地采用课题制,要大幅度地提高经费当中人员的经费比例,克服科技管理当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更好地利用股权、期权奖励等方式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来体现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 2、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的管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面临着很尖锐的挑战。有两组数字:一是有关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对专利的占有情况。在生物工程领域,美国拥有世界专利总量的59%,欧洲19%、日本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5%;在药物领域,美国拥有51%以上的专利,欧洲33%,日本12%,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当中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二是外国公司在中国抢注专利的情况。根据统计,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国外公司发明专利的占有量大约为60%~90%。这两组数据说明,如果我们要发展自己的高技术产业,就必须跨过国外所设置的专利壁垒,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方面,我们面临着很艰巨的任务。要更多地关注专利,要把专利问题作为重大的战略问题来加以切实解决。 3、加强技术壁垒研究,尽快建立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世贸组织有一个技术壁垒协议,允许各个国家合理地运用技术规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来保证进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的竞争是一个非常尖锐的竞争,而我国在这方面确实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我国缺乏自己的标准,很多是参照国际标准,无法阻止别人进口;而发达国家可以制定很多特殊的标准,以环境、人身安全为由来限制异国的进口。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国家的技术标准体系。 在结束对徐冠华的采访时,我们一同走到礼堂外面的花园合影。这时正值北京的春天,花园里桃花盛开,牡丹怒放,玫瑰艳丽,雪松挺拔。我心中在想,中华民族曾经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人类作出过卓越的贡献,造纸、罗盘、火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对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举世公认,但在近几百年人类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征途中成了落伍者。经过100多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已经赶上了一段路程,但是仍然处在人类之旅的后队。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从能量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竞争虽然激烈但有可能后来居上的时期,对处于经济即将起飞的关键时期并开始融入全球化过程的中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只要我们以百余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沉痛教训为借鉴,结合国家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完全可以把中国科学技术推进到世界的最高峰。 科技管理类论文:旅游科技管理 内容摘要:科技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现实意义。国外科技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而我国科技旅游发展虽初具规模,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发展科技旅游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科技旅游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旅游国外科技旅游特色 所谓科技旅游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各种科技资源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休闲娱乐等旅游需求为目的,融参观、考察、学习、娱乐、购物等活动于一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在我国,科技旅游真正推出的时间较晚,直到2003年年底在广东科技与旅游研讨会上,“科技旅游”的概念才第一次在政府行为中出现。尽管对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都以游览科技景观、追求科技知识等为目的。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就出现了科技旅游的雏形,雷诺、标致、雪铁龙三个汽车制造公司通过组织公众参观其汽车生产流水线等形式宣传企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导致众多企业仿效,科技旅游由此开始盛行。而后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欧洲航天局等也竞相对游人开放,使科技旅游的层次和范围不断深化和拓宽。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旅游市场已经处于相对成熟阶段。而我国的科技旅游产品开发虽然已经起步且发展势头良好,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学习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发科技旅游产品的经验,对于引导我国科技旅游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意义重大。 开发科技旅游的现实意义 科技旅游的开发适应了现代旅游消费多样化的趋势,有效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形成了积极的市场影响,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科普宣传功能 科技旅游增强了教育的科技内涵,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在科技旅游过程中向游客传递科技知识、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是传统旅游形式所不能做到的。 经济效益功能 对于那些实施科技旅游的某些厂矿园区、企业或地区而言,科技旅游不仅创造了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而且还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北京中关村科技旅游活动仅2000年全年就接待了游客250万人次,综合收益约1.2亿元。而浙江省海盐县的“核电科技游”和长虹电子集团等科技旅游资源,亦为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拓展功能 科技旅游是对现代旅游发展模式的革新,是对传统旅游产业空白的填补,它丰富了旅游的产业构成,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领域,有力地推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对传统旅游形式优点的借鉴和继承,也是对传统旅游产业不足的弥补和完善。而且,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观光娱乐旅游需求形式,其颇具知识性的旅游方式正代表了时展的潮流,因而其前景被国内外专家普遍看好。 社会效益功能 科技旅游作为一项集科学性、知识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文化事业,它的开发不仅有助于人们提高思想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且有助于人们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更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社会整体科技水平,实现我国科技事业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形式。 国外科技旅游的种类及特点 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旅游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由于这些国家把科技旅游作为旅游项目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来投资和开发,并且制定了相关政策,因而其科技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国外科技旅游的种类 现代科技园区旅游指以工业厂区、农业园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其科技产品为参观、考察对象的科技旅游,如参观欧洲航天局等。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现代化的科技园区,不断推陈出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和韵味的科技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奇的精神需求。 国外人工科技场馆旅游指以科技观测场所、专题科技会展及科技主题公园为游览对象的科技旅游。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科技场馆,形形色色的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天文台、科技馆等是这些国家进行日常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闲暇时间到科技场馆参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进行科技知识学习。如美国国家航天博物馆、加拿大马尼托人类与自然博物馆、比利时的自然史博物馆等,国外的这些科技场馆成为了这些国家进行全民科学文化普及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成为了公众学习科技文化、体验科技生活无法割舍和不可替代的好去处。 自然科考旅游指以自然状态存在的事物、现象为考察对象,以专业考察结合旅游活动的方式,以了解、体验自然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技旅游。在国外,尤其是那些历史人文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依赖自然资源、着重发展自然景观科技旅游成为一些国家的必然选择,优美的自然景观、奇怪的自然现象、独特的自然资源都被囊括到科技旅游的范围之内。如美国的亚里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夏威夷火山公园、国家黄石公园,以及加拿大组织的近距离欣赏北极熊等野生动植物科考旅游,使游客在体会刺激的野外活动时也感到有所收获。 国外科技旅游的特点 种类齐全,规模庞大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再加上多年的市场深度开发,因而其科技旅游产品类型丰富、种类齐全且规模庞大,凡一切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自然、人文、社会的旅游资源都被纳入到科技旅游当中。再加上科技旅游是这些国家科普宣传的重要途径,因而普遍受到各国重视。美、日、德、法、英等国家经常斥巨资建设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迄今为止,仅在美日两国,专门的科技场馆数量就达到近1000座。 主题突出,形式新颖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其所拥有的不同科技旅游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科学论证和深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开发特色鲜明的别具一格的主题科技旅游产品。如美国的科技旅游以现代科技发明及其应用的展示为主;英国则以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程和成果的展示为主,法国以高新技术的工业旅游为主题,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自然探险、野营等为主题。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选择自己的科技旅游主攻方向时,在表现形式上力求新颖,在表现手段上注重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的高科技设施和技术来包装科技旅游产品,从而使科技旅游摆脱了早期静态微缩、单纯模拟及陈列展示等陈旧模式,以达到在形式上,诱发游客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强调参与,注重体验国外科技旅游产品日益重视游客的参与性,强调观众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和制作活动,如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馆,让旅游者在活动过程中从理论论证到现场实验操作都要亲身经历。由于国外科技旅游产品其表现形式新颖多样,因而游客身临其境感和现场体验感非常突出,从而达到将科普与旅游、娱乐与学习相结合的效果。 市场运作,服务社会国外的科技旅游场所除了依靠政府进行直接投资和设立基金外,其运转经费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社会力量(公司、企业和个人)的资助与支持,一些部门和企业主动与科技场馆合作研究、开发项目,提供研究资金。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建立旅游群落、开发经济产品、开展商业合作、引入社会捐助和推广科技旅游会员制等方式来拓宽经济收入渠道。反过来,科技旅游场所非常注重回报和服务社会,同社会各界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主动开展服务性研究和公益性活动,许多著名的科技旅游景点和场所除了向公众免费开放外,还积极举办巡回展览,将科技展品在一些地方性相关机构展出,受到社区公众的欢迎。国外科技旅游场所和公众社会之间这种互相支持和彼此协助的良性循环在科学技术和广大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科技与公众的紧密联系中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我国科技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科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我国科技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科技工业旅游 主要是一些高知名度工业企业、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高神秘性的军工企业等,如北京、武汉、上海、天津、浙江、四川等地的科技旅游。在我国率先提出发展“科技旅游”的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硅谷”——中关村为中心,观光景点包括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30多个,观光的内容包括现代工农业、电脑网络、古代科学技术等。武汉则以“中国的光谷”——50平方公里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园、武汉大学生物馆、地址博物馆、民族大学博物馆等为主要参观点,涵盖了激光、通信、光纤光缆、电脑软件、生物技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的“光谷科普游”,使科技旅游成为武汉市旅游的新“亮点”。四川则依靠被誉为“科学电子城”和“西部硅谷”的绵阳、我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长虹电子集团等科技旅游资源,自1999年推出了工业科技旅游线路以来,亦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卫星发射技术设备和展示我国高科技空间技术来吸引游客。浙江海盐县,充分利用秦山核电站的知名度和旅游资源优势,与秦山核电公司联合推出了“核电科技游”,开创了一条核电高科技旅游的新路子。此外,天津的夏利汽车集团推出了“工业、科技、传统教育一日游”、上海宇航科普中心和上海航天设备总厂等10余个单位组织科普教育基地、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等,因其各自的科普特色已成为人们进行科技旅游的较好选择。 科学博物馆旅游 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科技旅游。南京市已开通了由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航空航天馆、南京市博物馆、大珍稀动物馆、地质博物馆等景点组成的科技旅游专线。尽管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专业门类的博物馆,但目前由于宣传和展示的形式等方面的不足,博物馆旅游一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高科技农业旅游 随着无土栽培、基因植物等农业科技的发展,各地已经涌现了很多的农业观光园,如陕西杨凌地区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海南等地的热带农业园等。在陕西杨凌,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资源,举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开展农业科技旅游,现已成为陕西著名的农业科技旅游文化名城。在海南省万宁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里,引种了1200余种全球热带植物,游人倘佯在美丽的热带花果林木丛中,不仅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随意参观他们栽培的各种奇花异果,既增长了知识,又有利于身心健康。 另外,中国科学院还成立了科学国际旅行社,开办了科学考察探险旅游项目。游人可以在科学导游的带领下,去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参观高原、冰川、沙漠、戈壁风光,亲身体验野外作业,参加野外探险活动。 从目前国内科技旅游的开展情况来看,成效已初步显现。但是科技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仍然处于探索、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我国旅游业的科技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还较低,低科技含量致使旅游业发展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同时许多旅游区、旅游点不能为游客提供科学的导游资料,而且导游水平也较低。二是不少科技旅游项目并没有太多高科技的特色,而且其中科技成分的渗透还不够深入,真正称得上科技旅游的主题公园景点更是凤毛麟角。三是科技旅游在学术研究上相对落后,没能对实践起到足够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四是科技旅游虽有所发展,但所占比重较低,而且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五是我国科技旅游产品较单一,大批主题雷同的科技旅游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形成“扎堆”现状,没有选择差异化开发主题,特色不鲜明。而在西方国家,避免雷同和模仿、力求特色和创新是他们科技旅游得以成功的重要法宝。六是品牌不突出,目前,在我国科技旅游产品中,找不出响当当的名牌、品牌。 我国科技旅游开发的建议 运用科技武装旅游业,真正提高科技旅游的科技含量 何光炜曾在全国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旅游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高科技,在我国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必须主动占领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于高科技,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包装旅游景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经营旅游业,促成旅游生产力要素的创新和优化。当前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旅游业,将旅游业导入科技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旅游与科技结合的经济价值。 运用现代科技,对科技旅游进行科学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贯穿于国外科技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游客可以全方位地体会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因此,我国科技旅游参与部门和企业应借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在以下几方面作好思想和实际上的准备工作:一是提高企业负责人对科技旅游的认识,不因为其直接收入低、增加管理工作量而反对接待游客;二是科学组织旅游线路,将科技旅游项目纳入学校、团体的旅游内容,让游客在观光、娱乐的路途上有一个知识性的参观点;三是安排专门的接待部门,培训专业的导游队伍,把散客组织成团队以便接待;四是制作必要的说明牌,说明工序工艺(注意尽量通俗化、趣味化);五是作好厂区园区绿化美化工作,制定游客参观路线,必要时隔离出安全的观光通道,让参观不影响生产、让生产不危及游客安全。此外,从业人员的高素质与专业化也应体现出科技旅游管理的现代性。 建立专业镇,带动科技旅游的开发 专业镇是指以镇(区)为基本单位,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较广的镇级政治单元。这些镇大多都有1-2种主导产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有众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主导产品成为支柱产业,市场网络延伸省外以至国外,极具开发科技旅游的潜质。在专业镇开发科技旅游较为成功的为广东省部分城镇,目前开辟了多条组合不同的旅游线路,如“佛山陶瓷、纺织专业镇”、“中山食品深加工、果蔬种植专业镇”、“顺德陈村花卉培植”、“中山古镇的灯饰、东莞的服装业”等,这些特色的专业镇旅游,不仅带来视觉、味觉的刺激,而且更让感叹高科技生产的无穷造化。目前,广东省的专业镇科技旅游以珠江三角洲区域为重点,利用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当地专业镇建设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结合广东省独特的岭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吸引广大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旅行购物、合作交流、业务洽谈等,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众多顾客的不同要求。这对我国其他省市的科技旅游开发是有借鉴意义的。 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运作方式,促进科技旅游的开发建设 国外科技旅游开发的经验表明,我国的科技旅游开发必须在主题差异化的基础上塑造品牌,在表现手段上要新颖化、现代化,提倡参与式开发,并且要深层次、全方位开发科技旅游附属产品,以科技旅游产品为核心,开发食、住、行、游、购、娱等系列延伸产品,建立旅游群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挖掘消费潜力、增加盈利。同时,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拓宽经济收入渠道,开展商业合作并引入社会捐助,在切实提高科技旅游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以自身为平台宣传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吸引赞助经费。 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促进科技旅游的市场建设 国外的科技旅游非常重视通过科技旅游的经济活动来营造全民关心科学发展、热爱科学事业的氛围,并以此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实现科技旅游的社会效益。公众的科学素养一旦提高,就会形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和支持科学的热情,积极地参加科技旅游活动,又能提高科技旅游的经济效益。所以国外的科技旅游那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紧密联系的、也是相互促进的,而这一切与科技旅游面向社会市场、依靠社会力量来发展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是分不开的。因此,要使我国科技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必须倡导学习科学、认识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风貌,使旅游者从多个层面去了解科学,从而促进科技旅游的建设与发展。 科技旅游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它作为各国政府争相开发的一个朝阳产业,在新的世纪里,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科技旅游事业方兴未艾,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要想顺应国际科技旅游的发展潮流,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科技旅游,就必须认真研究国外科技旅游的发展状况,深刻总结国外科技旅游的成功经验,从中汲取和借鉴有益的养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行科学的调整和改革,推动我国科技旅游事业尽快走上科学、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科技管理类论文:乡镇企业科技管理 新世纪中,乡镇企业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剩余劳力的转移、县域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日益依赖于非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受到和将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冲击和挑战,这其中包括国际的、国内的、自身的,研究和探讨新世纪中乡镇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国际方面的挑战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以及加入WTO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布局,人才素质远远无法适应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目前世界排名前500家大公司中已有200多家来华投资。大跨国公司技术水平高,资金力量雄厚、项目规模较大。其投资方向和规模往往服从于其公司的全球战略,目的是要占领中国市场。外商的投资和进入不仅加快了一些行业的集中度,使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且已经控制了某些市场的份额和某些国内空白行业的“制高点”。如在饮料、洗涤剂、啤酒行业。外资进入后,市《石家庄经济》4/2001·46·探索之光场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企业与之合资或不合资而引进其先进技术和工艺,而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另一部分企业则在竞争中经不住优胜劣汰之考验而败下阵来。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同国内一些老企业合资往往成了其进入国内市场的主要形式,特别是他们选择一些我国同行业中的名列前几名的骨干企业进行合资,这前几名骨干企业中乡镇企业恐怕不多或者就没有。长此以往,乡镇企业的竞争对手不但多,而且强,如果乡镇企业在发展上抢占不了“制高点”,市场占有率就会越来越低。 加入WTO也会对乡镇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有人说WTO是一只狼,因此惊呼“狼来了”,我们要认清,加入WTO不是一只狼来了,而是一群狼来了!那么加入WTO到底对乡镇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呢?首先是对乡镇企业中技术落后的弱势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像我国的农业,由于乡镇企业直接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的经营规模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又会使农业处于更加不利地位。因为农业本身土地经营规模细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业科技含量与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态环境不好,大多数农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加上一些国家高筑“技术壁垒”,必然会给我国农业和农村造成严重的影响。 乡镇企业中的其它行业也不容乐观。像建材、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等,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多、高档的产品少,含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更少,这种状况,这种竞争力,怎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呢? 国内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合作合资企业。随着国民经济以数量为主发展阶段的基本结束,以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的到来,国有企业正从前些年的亏损状态逐步走向扭转为盈,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体制创新和资产的兼并、扩张或转让、分立,一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带动为数众多的相关产业的升级、调整,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动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中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技术人员的数量多,职工整体素质比乡镇企业高,这也是乡镇企业不可比拟的。 乡镇企业虽然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经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国际、国内方面的种种挑战,乡镇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性。乡镇企业的一些弱势产业和企业已经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原有一定优势和实力的产业和企业也正面临着兵临城下的威胁。从产业布局看,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的问题相当严重,污染环境,生态平衡破坏大多也是由一些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厂所为,这些企业都是国家三令五申关闭的对象。就拿我市乡镇企业来讲,2000年全市取缔了99家小水泥企业,井陉县依法强制关停了41家灰粉企业;受个人利益的驱动,乡镇企业中的短期行为还是比较突出,中低技术依然是我市乡镇企业的主体。一些高科技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依然凤毛麟角,面对这种状况,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种种挑战,乡镇企业要想在新世纪中更好地生存,更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来适应全球化经济的新形势。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格局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乡镇企业如果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没有自己一席之地的话,是难以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我国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像江苏常熟市的乡镇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由松散型协作向紧密型合作转变,这种合作在不断深化、层次提升、领域拓宽、科企关系日趋紧密。不少企业以把产学研合作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理念。中利光缆、力宝装潢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把科技进步、校企联手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该市的隆力奇集团通过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合作,拓宽了发展视野,创新了产业导向,看到了目前普通保健品的潜在危机,增强了调整结构,科技创新的紧迫感,把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和生物工程产品作为新一轮投资方向和创业目标,把企业兴衰荣辱的命运牢牢拴在科技上。 经济界权威人士曾这样评价科技进步,“对于生产能力的投入,收获的是产能的增长;对于科技开发的投入,收获的是产品和技术的更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产能的增长会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而不能发挥,而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却有无限的市场空间”。 科技进步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个成果能带活一个企业,一项战略能影响一个企业的市场功能定位,这是科技进步给乡镇企业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科研院所通过乡镇企业这个“试验平台”,加快了科技新产品向市场商品的属性转移,提高科技新产品社会化生产,产业化制造的适应力。与此同时,企业也感受到了科技产业化的信息辐射,找到了调整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攻方向,双方收益、各得其所。 乡镇企业是在挤不垮,压不弯的历程中发展壮大的,虽然现在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乡镇企业要辩证的分析别人,也要辩证的分析自己,要审视度势,从战略上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 科技管理类论文:经济科技管理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文章探讨了依靠科技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地方经济 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1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2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 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3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服务于人民大众为宗旨,便科学技术植根于群众,造福于人民。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2.1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该如何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呢?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 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3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一改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2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首先,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其次,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3)实施“金桥工程”。首先,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作用的同时,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其次,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同时,要下大力整合当地的科技资源。当地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来、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第三,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造当地的科技服务机构网络,大胆采取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调动其经营技术成果的积极性,要创新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搜集适用的科技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和农民致富信息。 总之,“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万计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级各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只有不断加强科技重视、科技投入及科技对生产力的转化;才能通过高新技术发展新型工业,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发展特色农业,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网络商店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析 【文章摘要】 随着各种类型的网络商店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在电子商务环境下B2C网络商店物流评价标准的研究,尤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前网络商店发展情况和物流服务类型,分析了不同物流服务类型的优缺点以及针对其进行物流评价的关键点,能够总结出构建物流服务评价标准体系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 网络商店;物流服务;评价标准 1 网络商店物流服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系统的定义 这是导致物流绩效指标体系选取过程中侧重点不同的主要原因。多数情况下,选择以物流服务与物流运作效率方面为考核的指标,而对于物流经济效益、物流成本及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关注的比较少。 1.2 尚未形成统一服务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对物流绩效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在建立物流服务评价指标时,所确定的物流服务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就各不相同。 1.3 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评价标准 只有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才能正确确定评价对象的物流绩效水平,并且对其物流绩效进行正确定位。 1.4 对于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 目前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需较多的数学知识,且在评价模型的建立上,对于一般管理者而言,其建模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评价应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和动态的累计评价,综合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物流服务评价。通过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评价给网络购物上下游用户在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时作为一个有效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给网络购物物流服务商进行了解顾客需求、同行比较、不断改进、提升服务的参考依据。 2 对网络商店物流服务评价标准问题的建议 2.1 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服务评价队伍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时刻牢记尊重客户。充满活力、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比再好的硬件设施更能创造客户满意,这将是建立物流服务评价标准的一个核心因素,所有顾客评价的问题都将有人来进行处理,所以建立良好的服务团队将是重中之重。工作在物流服务评价体系的员工首先要给顾客温暖的感觉,用自己的真心来为顾客服务,然后要积极主动的去为客户服务,不能让客户在一边烦恼,而不知道该找谁处理问题。 2.2 建立服务评价标准模块 建立服务模块标准,对服务品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即时分析优劣趋势,指导决策。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为:订单完成数量、人员沟通质量、订购过程、货品精确率、信息质量、货品完好程度、货品质量、误差处理、时间性等等。 我们可以对于选定的质量特性参数,通过对企业物流战略和客户服务要求的分析,确定既能服务企业物流营销战略,又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确定的标准来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真正客观具体的反应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我觉得凭感觉来断定服务品质是不够精确的,要用科学的标准,用数据建立的模型来做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专业高效的对服务质量从根本上做出评价。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起符合我们现在实情的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同时根据参数收集日常数据,最后进行分析评价。 2.3 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减少后期评价压力 定期进行客户回访、服务质量调查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在不断的自查中总结不足进行整改,更要重视客户反馈的信息,了解客户对我们公司的印象及不满意的地方,将客户提出的建议视为日后发展提升的稳固基石,及时处理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售前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以此来提高客户的口碑、客户的保留率,培养并提高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我建议每季度定期做客户回访,日常中记录客户抱怨内容,分类记录,针对性整改。 3 完善电商企业完善物流服务评价标准主要途径 3.1 与网络软件开发公司合作 不同的网络商店的完善自己物流服务评价标准的能力有限,为了打造一支专业的物流服务评价队伍,可以选择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将物流服务评价的业务进行外包,通过设计专业的评价软件更加方便的服务更广大消费者。 3.2 简化评价模块,方便消费者反馈 良好的物流服务评价体系应该遵循面向电商企业本身是周密全面的,而面对消费者应该是方便的原则。在以构建物流服务评价模块化为指导下,许多B2C网络商店正在一步步地在对自身物流服务评价标准模块进行简化,方便消费者的反馈与评价。具体的评价模块如下: (1)价格水平 此模块主要针对自营物流部分的价格水平和同行业相比是否有竞争优势,是否有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定价出现。 (2)费率的精准率 此模块主要用于监控网店中各卖家采用的第三方物流费率是否合理,以便于消费者及时有效的进行信息反馈,对网店的费用精准率作出评价。 (3)准时到达率 此模块能准确反映出消费者购买产品所选择物流的配送水平,可以对比较影响企业自身形象的第三方物流作出警告或禁用,也可以对自营物流作出完善一举多得。 (4)破损情况 此模块可以反映出消费者购物完毕后实际拿到手中的商品完整度情况,可以对运输途中物品皮损率较高的第三方物流提出警告或者末尾淘汰并及时赔偿消费者,也可以对自营物流作出完善,同样一举多得。 (5)丢失情况 此模块可以反映出消费者购物完毕后是否能将商品顺利拿到手中可以对运输途中物品丢失率较高的第三方物流提出警告或者末尾淘汰并及时赔偿消费者,也可以对自营物流作出完善,同样一举多得。 (6)投诉累计 此模块可以通过消费者的评价投诉反映出网店阶段性投诉率较高的物流服务商进行适当的警告或者禁用,物流服务评价标准完善的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是否有良好的周密的态度去共同去努力,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购物心态和出现问题后反应问题作出评价的心情和预期效果,只有掌握了这些,企业才能通过更为科学先进的手段来优化、简化当前的物流服务评价系统,使其逐渐走向标准化,让政府和市场监管更为得力。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如何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摘 要:目前,我国生鲜物流业中普遍存在着物流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缺陷问题,开展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意义重大。文章从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指标体系涉及的内容及评价方法的选取等角度,对如何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以期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和实际指导。 关键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生鲜食品是指由种植、采摘、养殖、捕捞等形成的,未经加工或经初级加工,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农产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果蔬、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生鲜食品的供给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供给数量,现在人民更多的关注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尤其是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同时也推动了作为生鲜食品质量安全重要保障的冷链物流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缺乏组织协调性,服务水平较低,存在很多服务质量问题。由于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与检测水平低,相应的监管措施和行业标准不到位,致使部分冷链物流企业虽然意识到了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进行改进。因此,确定影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冷链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提高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对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一套完整而全面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长期以来,在对物流服务质量研究的过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发了一系列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比如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UQUAL模型以及LSQ模型等。尽管这些模型都很经典,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但这些模型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因此,我们通过调查北京地区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现状,收集整理有关冷链物流服务流程监控与质量管理文件及资料,比较冷链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造成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差异的原因,从而抽象出评价指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从流程描述中科学的选取指标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涉及众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描述、抽象、概括而得来,其定义要清晰、明确,同时对这些指标的评价也要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因此,要想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必须要对冷链物流服务的整个流程有清晰、全面的认识。然而,全面了解和认识冷链物流的流程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对冷链物流的流程进行描述,对生鲜食品从产地采收到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冷链物流服务全过程的基本作业流程。对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进行细化,并试图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建立不同的作业流程,然后进行对比,探究整个流程的关键步骤。 (2)从流程优化中系统的提炼指标 物流服务质量涉及物流服务的整个流程,不仅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立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采取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的原则,使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情况。 在流程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系统改造的方法,将原有流程中的非必要、非增值性的活动予以清除,比如:不必要的等待、迂回运输与对流、不必要的加工以及反复检验等,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创造提供所需产出的新流程。在优化流程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多个评价指标,但所获得的指标并不是每个都有必要纳入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因此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贡献率大的指标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其所涉及的作业流程中存在不同的环节,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性列于指标体系中。 另外,在分析影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过程因素时,可以引入HACCP理论方法,确定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危害和关键控制点,建立对应每个危害和关键控制点的监测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这是开展这项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一大难点。 (3)合理安排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具有层次性 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分层指标与分类指标兼具,并且二者都要层次鲜明,逻辑关系明确。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应该是在明确分类的基础上分层进行,确定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使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4)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量化指标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评价过程的主观性,对无法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从而弥补单一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的不足,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全面。 总之,在对作为物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系统分析影响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在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的指导下,从冷链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接受者以及专家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当然,其中专家重点评价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具备服务能力,冷链物流服务提供者以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作为评价对象,而冷链物流服务接受者则会对服务结果作出最直观的评价。另外,我们在选取指标的时候,除了注意相应的模型与方法的应用外,还应遵循准确性原则、内部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的原则和经济性的原则。 2 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内容 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要全面地考虑要评价哪些方面的服务质量以及各项服务质量应具体考核什么内容,同时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界定和评价。 关于物流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已有40年的历史了,但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定义还存在着争议,Lalonde和Zinszer将物流服务质量定义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活动;确保客户满意的绩效测量;公司承诺的哲学。而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Perreault和Russ于1974年提出的以时间、地点效用为基础的7Rs理论:货物正确率、货物完好率、准确的商品信息、送货准时率、送达准确率、时间性和价格;以及美国Tenessee大学的学者们通过对大量的物流企业和使用物流服务的企业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总结出的影响物流服务质量9个关键性指标:人员沟通质量、订单释放数量、信息质量、订购过程、货品精确率、货品完好程度、货品质量、误差处理、时间性。虽然这些理论得到很多学者的肯定,但它们毕竟是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建立起来,并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况且他们都只是从单一角度去评价物流服务质量,如7Rs理论是基于物流企业视角评价物流服务质量,而后者则是基于客户角度评价物流服务质量。 本文中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众所周知,生鲜食品本身具有一些特性,如易腐性、季节性、地域性等,这些特点都会对最终物流服务质量的形成产生影响。Verbic教授也曾指出生鲜食品本身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探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从综合角度出发,关注物流服务结果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物流企业应当具备的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二是关于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的评价指标,三是关于物流对象本身质量的评价指标。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所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对影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构造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的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的初步构想如图1所示: 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建立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外,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关系矩阵、确定指标权重,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些指标中既包括定量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并且这些指标由上到下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以前人们大多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或者将两者相结合等方法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但这些评价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方案层的各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这一问题,而忽略这一问题有可能会使我们所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性。因此,在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外,也要考虑综合运用其他分析方法,如网络分析法等。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准则层的各项准则是彼此独立的,且只受目标层的支配,准则层中的每个准则的权重可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或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其次,方案层的各项指标不仅要受准则层的支配,而且要充分考虑方案层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构造方案层内部的网络结构,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要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既能满足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需要,又简单、方便使用、便于掌握。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进行探索。 4 结束语 要以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接合的原则为指导,建立涉及物流企业应当具备的服务能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和物流对象本身质量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HACCP原理方法,准确、全面、科学地选取评价指标。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等一系列数理统计方法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期揭示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与生鲜食品物流服务质量的内在关系,初步形成冷链物流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以指导冷链物流企业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模式。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物流园区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物流园区的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然而,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问题主要表现为低层次重复建设和盲目模仿。基于这一现实,本文在分析物流园区主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建立了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通过该决策模型来分析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式。最后对湖北武汉新港物流园区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这对于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决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流园区 发展模式 指标体系 模型 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 引言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起着促进当地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先后投入物流园区项目。但是,为追求政绩,政府盲目兴建物流园区,忽视了物流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的结果是物流园区建成后吸引投资困难。因此,选择科学且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开发者必须慎重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常见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此外,根据分析出的物流园区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起物流园区发展的决策模型。最后,以武汉新港为例,进行了讨论。 物流园区主要发展模式 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国内外物流园区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当前和未来可能选择的物流园区有四种模式,即物流企业独立发展物流园区模式,经济开发区模式,物流商土地开发模式和PPP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物流企业独立发展物流园区模式 物流企业独立发展物流园区的模式意味着政府将物流园区的规划完全交给物流企业以减少政府投入。在这种模式下,凭着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企业可能会改变土地用途,建设交易市场、会议中心、酒店,甚至房地产后,他们已经得到了发展权。因此,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监督,整个物流园区可能不会形成配套的物流服务能力,更不用谈改善区域物流服务的能力。 (二)经济开发区模式 从宏观发展政策的角度来看,经济开发区模式通常设置了专门的开发机构,并指定统一的物流园区发展战略计划。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具有物流组织管理能力,而且具有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入驻物流企业被统一组织和管理,这有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物流商土地开发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物流园区被作为工业地产项目。各国政府提供适当的土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市政设施等综合配套政策,这就是投资和物流土地开发。 (四)PPP模式 PPP(公共-私营伙伴关系)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格兰。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融资责任和风险由各方共享,以减少公共部门和风险成本。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民营企业的盈利要求,又提高了效率和公共事业服务的质量。 物流园区发展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选择包括多种维度。以相关文献概要为基础,物流园区选址评价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政策、战略定位、发展成本与效益因素;发展风险因素;决策者行为因素。此外,根据评价准则和指标选择原则(如准确性、可比性、直接性、独立性、可靠性以及层次性),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咨询多年从事物流研究的专家,物流园区发展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如表1所示。 物流园区发展模式建立 由于物流园区发展模式选择问题涉及一系列复杂且难以定量分析的因素,本文采用灰色模型多属性决策模型,其隶属度及灰度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综合问题。其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一)确定决策方案 首先,这个问题应该进行详细分析,得到方案集合A=(A1,A2,...,Am)。基于上述说明,方案集A包含四个元素,即物流企业独立发展物流园区模式,经济开发区模式,物流商土地开发模式以及PPP模式。相应地,每个方案的属性集合C=(C1,C2,...,Cm)。 (二)计算主观权重 通过调查,请物流专家对每种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对比以得到每个影响因素的主观权重。为使主观权重合理,用三角模糊数来显示结果。由于每位专家不会有相同的评价结果,对比结果会有某种程度的灰度。根据数据结构的观点不会得到精确的评价结果,因而,需结合语言变量与三角模糊数方法,如表2所示。 最终的属性判断矩阵是: (三)计算最终权重 首先,计算Cn中每个属性的相关属性权重Wc: 然后,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每个属性的权重: ,将属性权重归一化,得到最终权重向量为: (四)构造评价矩阵 评价矩阵被视为属性集与评价集之间的灰色模糊关系。建立了评价矩阵后,三角模糊数可被转化为相应的非模糊数。转化评价矩阵为: (五)计算模糊决策向量 利用模糊复合算子计算模糊权重向量和模糊指标矩阵,模糊决策向量由下式计算得到: (六)计算每个方案的评价结果 假设每个评价集的值为:B1=1,B2=2,B3=3,B4=4,B5=5。F中每个权重的加权平均可计算得到,因而每个方案的评价结果为: 上式中,是一个常数,d(i)定义如下: 实例分析 本文以湖北武汉新港为例,通过分析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建立发展模式选择模型。最后运用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最终确立武汉新港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通过分析以上发展模型影响因素,有7个指标和4种发展模式。通过专家的调查,各属性的主观权重值如下: 然后计算非模糊数值相关联的三角模糊数值。均匀化之后,可以得到属性权值向量: 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具体指标评价集如表3所示。 同样可得到模糊决策向量: 根据设定的值注释:B1=1,B2=2,B3=3,B4=4,B5=5;能计算出 F中每个权重的加权平均,从而得到各方案的最终评价值如下: 把评价结果代入由三个参数区间组成的程式中: 评价结果的分布函数如下所示: 对每个区间值做两两对比排序,排序机率矩阵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矩阵计算的结果,最终计算结果为P23 P13 P14。因此,对武汉新港物流园区而言,第二种发展模式为最优发展模式。 结论 本文分析了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现状。在物流园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最后,以湖北武汉新港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对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在诸如具体的指标选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民营物流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以客户为中心”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在竞争过程中,企业为了有效提升客户价值,需要对客户资源进行合理评价、科学分级与有效整合。文章在结合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客户生命周期理论对民营物流企业客户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构建民营物流企业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民营物流的客户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物流企业;客户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1 民营物流企业现状及客户分级与服务 1.1 民营物流企业现状 我国民营物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民营物流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与国有物流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民营物流企业主要集中于快递、综合物流等领域,数量众多,具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权清晰、经营灵活以及运营效率高等方面[1]。但由于民营物流企业起步晚,在生产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金缺乏,物流服务单一,信息技术与管理水平落后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 1.2 民营物流企业客户分级与服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客户分级服务是民营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所谓分级服务,简单来讲,就是根据客户价值高低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分级服务既可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创建客户分级服务机制的基础是明确民营物流企业的客户。从行业特征的角度出发,首先,物流企业面对的不是最终消费者而是企业用户,主要指实行外包服务的企业。物流企业是连接供应方和需求方的纽带,在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满足现实客户的要求,又要争取让潜在客户成为现实客户。因此,物流企业客户具有双向性[2]。其次,物流企业客户多为团体性组织,所以种类较多,数量较少。除此之外,由于很多民营物流企业资质较低,信誉度不高,相对于国有和外资物流企业而言,其客户规模相对较小,客户资源相对不足。 目前,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并没有对其客户进行开展分级服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没有树立正确的物流服务理念,对物流服务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物流服务项目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机制和先进的设备,无法满足快速反应和货物安全等要求。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民营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客户分级工作的开展,因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客户分级服务机制,可帮助民营物流企业走出困境。 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认为,客户价值评价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对客户价值进行科学评判,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分级服务机制的创建奠定基础。 2 民营物流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 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客户价值是目前客户关系管理中的难点。对客户价值的评价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分为两类:客户角度和企业角度[4]。从客户角度出发,客户为感受主体,企业为客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均是由客户通过其主观评价标准来评定。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为感受主体,客户为客体,客户均由企业制定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来评定。本文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的,重点研究的内容为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体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目前得到学术界认可的是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理论。在对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细化分类上,Verhoef和Donkers认为客户价值分为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从客户的交易额对客户的价值进行衡量[5]。这种描述存在片面性,交易额大并不能表示企业获得的利润多,于是又有学者提出客户生命周期利润(Customer lifetime Profits, CLP)这一概念,这比基于交易额的价值分析更有效。鉴于客户的转换、流失,客户的忠诚度受到重视,客户的忠诚度也成为学者们在研究生命周期价值时要考虑的必要因素之一。 2.2 民营物流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目前,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是针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却很少。本文所设计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适用对象为民营物流企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从客户的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展开设计。 在具体的指标体系选取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首先,在指标数量的设置上,由于民营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突出主要指标,避免冗余指标的出现。其次,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动态性,选取的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客户价值的动态变化。第三,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本文指标在描述和观察方面较容易,操作性较强。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共分3个层级,即2个一级指标体系、6个二级指标体系、15个三级指标(表1)。 2.3 民营物流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涵 2.3.1 当前价值 (1)利润。企业作为一个经营组织,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利润,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利润是其重要的财务指标,它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客户利润进一步细化为2个指标:单次交易额、历史交易额和历史净收益。单次交易额和历史交易额可以体现出每个客户在一定时间段内占企业的业务份额,反映客户的当前价值,历史净收益则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客户带给企业的实际好处。 (2)经营状况。经营状况用客户规模、客户盈利能力和客户其他合作伙伴3个指标来描述。设置这3个指标主要考虑到民营物流企业的客户性质,对于上市公司,由于其财务公开,客户的盈利能力也能及时了解。对于非上市公司,民营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关注客户公司规模和其合作伙伴的变动来间接反映客户经营状况。企业规模上的有效重组,能够提高效益,从而增强盈利能力。 (3)客户信用状况。客户按期付款情况和违约赔偿情况2个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按期付款率越高的客户,违约赔偿率越低,客户价值越大。统一起来都是反映了客户对合同的履行状况。履行状况越好的客户,价值越高。 2.3.2 潜在价值 客户潜在价值,对其进行直接计算则为客户在剩余生命周期中所产生净现金流的大小[6],真正实施起来存在着难度。而运用客户特征描述变量进行间接衡量会更加方便和容易。本文对于客户潜在价值选取合作潜力、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3个指标进行评价。 (1)合作潜力。谭海宁[7]等人在进行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将客户忠诚度作为与客户潜在价值同等级的指标列出,本文将客户忠诚度归为客户潜在价值下的一个指标,因为忠诚度高的客户在未来更有意愿与企业继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有更大的合作潜力,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净现金流可能会更多。随着客户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客户与企业交易量不断增加,客户支付意愿不断提高,间接效益逐渐扩大[8]。 (2)客户发展潜力。客户发展速度可以反映出客户的发展变化规律。客户的潜在价值随客户发展而增大。创新包括管理创新、理念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多个方面。此客户创新能力是一个较开放的指标,虽然无法准确定量化,但是企业在对客户此方面进行评价时,可根据客户行业性质的不同对创新的几个方面有所偏重。 (3)客户社会影响力。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能够被公众接受和赞扬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同样客户对社会贡献度也是如此。这两方面越好,客户价值也就越大。 3 总 结 民营物流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民营物流企业科学评价物流客户的价值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进而为民营物流企业对客户进行合理的分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民营物流企业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企业竞争力。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从第三方物流行业需求现状出发,分析了服务质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意义,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研究为如何判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测定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第三方物流的思想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在我国的经营管理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企业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意识缺位,缺乏完善的服务评价指标和规范的服务标准、信息化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行业的健康成长。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有一整套较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外物流企业不断涌入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并以其优秀的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迅速抢占了市场,使得我国本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本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除了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还要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来赢得市场。但是没有正确的评价和定位,改进就无从谈起。因此,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是除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商流与物流分离,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参与商流过程,而只是专门提供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即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自愿和互惠共赢的原则,在一定契约的基础上,由专业物流服务公司代替生产经营企业履行运输、仓储、包装、采购、销售等与物流有关的活动。国内外实践表明,第三方物流能够促使工商企业集中主业、节约费用、增加灵活、减少库存以及提升企业形象等优点,第三方物流与货主企业建立联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种时尚。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现状 服务需求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生产和流通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的比重还偏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寻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 专业要求高。物流服务涉及不同行业的不同物流环节,其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以及物流管理都应是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和设施都应是标准的。汽车物流、危险品化工物流和食品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应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攻方向。 综合性强。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第三方物流不能仅限于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而应当向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延伸,提供一体化物流和提供增值供应链集成增值服务。 企业资信好。工商企业用于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成本较高,更多的货主企业是通过同行介绍推荐或者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营销来了解与选择第三方物流机构。因此,较高的资信是货主企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分析及构建评价体系的意义 现行物流满意度(服务质量)分析。据《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得知,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贸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表示不完全满意或不满意。如下图1、2所示。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必须找出影响其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的制约因素,这样就需要对其服务质量有一个准确的评价。此外,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进驻,其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雄厚的财力物力,无疑给中国物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从质量上取胜,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显得日益重要。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服务质量所研究出的指标有上百个,既有从顾客角度出发度量的指标,又有从企业角度出发度量的指标。单独一个指标难以充分地描述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水平,需要同时利用多个指标。这些指标被用来描述或反映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这个共同的对象时,就形成了评价体系。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根据系统的思想,利用指标体系与外部的联系,以及体系内各指标问的相互关系来构建,形成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评价指标体系。 (2)整体性原则: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局部的成本的考察和控制,还应当从整体上对物流活动的效率以及顾客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 (3)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涉及到的客户满意度等问题很难进行量化,所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除了要对某些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外,还应当使用一些定性的指标对定量指标进行修正。 (4)简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指标的选取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会有重复性的目标,会有干扰;太少了可能所选取的指标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会产生片面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只要能反映对象的全部信息就可以了。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以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作为整体评价目标,将其客户满意度与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三个流程相结合,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分成四个一级指标层,即业务流程水平、信息水平、成本费率、客户满意度四个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置了多个二级指标,其中业务流程的二级指标下又设置了三级指标。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 表1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权重(系数)用来表示指标重要程度并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国内外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如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这类方法反映了专家的实际经验,但存在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致使排序结果有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事物间的现实关系。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采用数理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虽然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但有些正指标权重可能出现负值,较不合理。实际应用较多的还是采取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考虑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既包含定量指标又包含定性指标,故这里可以将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确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服务质量评价的几个维度的权重,得到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权重(W)及评价得分(X),可得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满意度。其计算公式为: 五、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起步较晚,其服务质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构建其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成本费率、客户满意度等4个维度1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标的应用,可较容易地找出物流企业之间的服务差距,寻找出服务的不足之处。借此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客户,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农业创新论文: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高瞻远瞩,统筹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的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定》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把《决定》要求落到实处。 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均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措施,渗透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要靠科学技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要依靠科技进步。我们必须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与重要作用。 纵观农业发展的历史,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灌溉、良种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国际上农业发展方式大致分三类:一是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二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三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我国农业科技取得辉煌成就。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农村科技转化和推广明显加快,农村基层科技活力明显增强;农业资源利用、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开发成效显著。成功研制了一季单产1400公斤的玉米超高产技术和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三期超级稻育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杂交水稻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6000多亿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超过棉花总面积的90%%;通过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把超过15万项先进适用技术引入了广大农村,加快了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通过30年来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世界农业科技大国行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十五”期间达到48%%,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为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科技发展潮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的面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将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突破和应用,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和食品制造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将推动农业产业化跃上新水平;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全面兴起和普遍应用,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和生态压力;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将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能发挥引领作用,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前沿技术的新突破,必将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挑战和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社区服务等方面提供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先进实用技术及产品,普及科学知识,改进农村生产生活习惯。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科技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历和专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已初步建立,一大批涉及不同学科的科研基地初步建成。农业科研布局不断完善,针对农业领域的国家科技计划由单一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发展成面向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等多层面、多层次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科研机构活力空前提高,企业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热情日益高涨,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实力的增强,为新时期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业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抵御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增收能力,需要加速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 面对如此迫切的科技需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支撑和引领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科研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远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意识亟待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三是城乡科技要素统筹配置有待加强。城乡科技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科技资源缺乏且较为分散,基层科技发展难以满足需求。四是农村科技人才短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市场机制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总体来看,新时期农业农村科技具有坚实的基础,拥有巨大的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发展思路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科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民生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必须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持续提高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心,切实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体现科技发展为了人,落实科技发展依靠人,突出科技发展培养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要让广大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使农民得到实惠,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服务“三农”为核心,在加强农业生产和产业科技的同时加快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农村民生各个方面科技的全面发展。要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快农村基层科技进步,实现城乡科技的协调发展。要在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要统筹兼顾好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有效处理好支撑和引领的关系,突出需求导向,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统筹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机制的作用,既要强化政府引导和支持,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新时期,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责任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必须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科技支持。 (一)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支撑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与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相衔接,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丰产栽培、农田改造等技术的集成,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水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进良种培育、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单产和效益。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机械和装备设施。攻克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保鲜、产后减损、清洁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加快林业、水利、气象、食品产业及农用工业等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领域和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当前农业科技的薄弱环节,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优良品种、丰产栽培、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等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灵的先进适宜技术,进行大面积应用,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加快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广泛应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健全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加快科技成果和信息在广大农村的扩散、传播。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有农场等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示范作用。加强技术集成推广,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强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技术开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坚持立足当前和面向长远相结合,突出解决农民最迫切、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科技问题。加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支撑。加强低成本医疗器械和药物、饮水安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保障农民健康。加强农村住宅、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城镇发展技术在 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应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推进科技下乡,引导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基础理论、重要过程和重要作用机理等研究,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切实加强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在新品种培育、新型农药和新型肥料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把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资源范围作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快资源保护利用、农业节水、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开发,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人才培养,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既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人才大军。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四、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落实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任务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城乡科技统筹,推动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 统筹城乡科技发展,形成城乡科技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合力。搭建政策和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城乡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引导城市科技要素和资源更多地向农业农村转移、集聚,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加强对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的指导和评价,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活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营造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良好政策环境 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切实保障政府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投入规模,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科技要素带动金融要素向现代农业集聚,以金融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12396(农技110)、农业专家大院等新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农业农村一线的科技力量。 (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留得住、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支持县(市)和农村社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现代农业物流和经营信息平台、城乡统筹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农村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的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科研条件。建立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信息与实物共享服务。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提高农村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加快农村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五)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健全联合协调机制,加强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建设、卫生、气象等部门的协作,充分发挥各派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的作用,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资源往一处集成的合力,不断完善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局面。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途径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紧迫性 首先,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改革的深化,加快了我国农业迈向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和支配;一般性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则供应紧缺。其次,推广体系的滞后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既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暴露出了一[:请记住我站域名/]些亟待问题: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有待增强;农业推广的社会化服务范围有待扩大。再次,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价值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部科技司的统计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而与发达国家多的70%-80%却相差甚远。最后,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农民需要面向市场;市场中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热销,使广大农民清晰的认识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这里所指的人员不仅包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者,还包括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的普通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层次,而农民的专业水平高低则最终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 当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以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等为重点的研究单位研发农业技术,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推广机构负责组织、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从农业技术创新到成果推广却相应的要经历4-6年的周期。 2.3管理与服务机制的转变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倡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然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农技推广工作中,仍旧过多的履行其管理职能,忽视农民诉求,导致农技推广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工作直接关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却是管理松懈: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严密,奖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如何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技术推广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对学、用农业科技的兴趣;改变行政管理型的农推模式,积极引导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实现风险共担;努力提高农民采纳农推部门建议、使用农推技术的积极性。 3.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手段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努力使农业新技术简便易行。由于小农思想的存在,新技术出现后,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承担风险;对于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所以,农机推广部门要努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通过鲜实的例证,引导农户采用增产效果好、收效高的农业技术项目;用事实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生产观念,树立科技致富思想,切实为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服务。 3.3创新专业素质教育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通过采取专业能力培训、到农业院校进修等手段,努力提高农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面向农户,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技术知识;对于文化水平不一的农民,要分层次、讲步骤地开展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能力培训;另外,要根据地区实际条件,发放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手册,给农民赠送相关的农业技术书籍,着力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 3.4创新服务理念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注重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专长,使农民在农技推广中得到实惠。在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生产信息和技术;在产中,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产后,要想农户之所想,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努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5创新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农推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敢于创新,要努力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改革以往的推广模式;努力尝试在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新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经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4展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们确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推进和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构画了美好蓝图。在全国广大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逐渐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格局的多元化、手段现代化、服务专业化、行为规范化。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教育体制创新的分析 引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农业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有完善的空间,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面临着观念性、资源性、制度性障碍[2];创新创业教育未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系统研究;管理中行政化色彩仍然较浓,行政推动多,师生主动参与少,创新创业活动多流于表面形式[3]。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近十年来的实践,对构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改革,而且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丰富,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更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教育更注重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这一复合词更便于准确表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4]。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全新阐述。基于整体的、动态的视域,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纵横维度“十字”型特征[5]。从纵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进行全程性教育。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确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细分培养,增强可操作性。从横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则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进行系统教育,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品质等;教育形式上需要各种知识的整合,不仅通过课堂传授知识与能力,还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积极配合,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的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实践,从教育理念、构建要素和运作体系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构思与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体双翼,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一体双翼,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为主线,围绕第一课堂这一主体,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强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双翼”,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通道,把本科生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产学研结合、实习与创业就业结合。两段双强,即依据教学规律,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科学调整低年级和高年级“两段”时空,确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基本理论学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四分双需,即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多样化课程模块,完善辅修专业、双学位、转专业、推免生、顶岗实习等弹性制度,以及选拔学生进入“村官”专业或“创业学院”等,对学生进行细分培养,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着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农业高校应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并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举的原则,以 受教育者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指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思路应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建设;调整教学计划内总学时,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师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加强实践环节,拓展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空间,将课外科研训练、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应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运行机制、制度和措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从1999年始先后五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精理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分段培养、模块组合、打通基础、因材施教、理实并重、三点支撑、四分双需”的人才培养模式[6]3。新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得到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实质上是各种教育理念不断融合的过程。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主要做法:一是以大讨论推进教学不断改革。2002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年举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教育教学重大问题深入研讨,提高思想观念和认识,确立了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不同时期的改革重点。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三同二优”的课程体系[7]。公共课改革针对以往偏重于课堂讲授的弊端,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自学、讨论、社会调查等环节,采用了观看录像和撰写报告的形式,并增设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课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切入点,每一个专业均明确了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并明确了课程学时和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教育特色。选修课按照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三类进行模块化设置,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先后建设了24个校级教学团队,培育了56名省校级教学名师;开展了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系以及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实现制度化,有力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四是以省校级教研立项课题为载体,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立项研究。“十一五”期间,省级、校级立项教研课题达百余项。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创新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针对农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从1999年开始,围绕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构建起了四个环节为一体的“四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得到加强。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切入,整合优化实验项目,吸收学科新知识、新内容;注重课程间有机衔接和新方法、新手段的引入,增加基础训练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规范实习实训环节,强化教学与科研和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实施实验室全面开放制度,给学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6]3-4。二是加强毕业论文环节,对论文选题、指导教师、毕业实习、答辩与成绩评定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流程及过程指导,开展优秀论文和指导教师评选等。三是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制度化,以“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三类活动制度化为切入点,延伸课堂教学空间。近六年,该校每年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创业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节活动的学生达到8600人次,在河南省和全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连续被团中央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同时,结合农业高校特点,建立农业科技“110”热线、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网站,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农村挂职科技副村长,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8]。学校连续19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着力完善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农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坚持实习与创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应把学会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并把它贯彻到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9]。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坚持从新生入校就开始进行“学农、爱农”的思想教育,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在导师制的基础上,农学院启动了“指路明灯”教授导航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名教授值班,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全方位传道授业解惑。该校每年举办“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系列报告活动,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品牌”。同时,该校注重就业与创业教育结合,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十项举措”,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提高班”,每年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选拔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入驻创业园进行培育和孵化。多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30%左右,毕业生考取基层公务员以及被录用参加服务西部、服务贫困县、“三支一扶”工作的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第一。2010年,该校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河南省的唯一高校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五)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因此,必须 按照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保障体系。河南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方面,近十年来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建立了16个国家级、省级和校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与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了83个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分中心和合作基地等;2009年 成立“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设立“村官”专业,并在全省建立了数十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成为探索培养全日制“村官”的基地。在管理体制上,该校全面实施了校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院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两级管理”,使行政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各院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在机构设置上,2010年创建了河南省创业学院,成立了学校创业园,设立了校院二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管理;同时,每年设立10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扶持。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建立了校院两级督导制度、三听一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2010年,实施“创新争优计划”,设立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创优综合奖,以及核心课程优质奖、实践教学组织优质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等单项奖。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提出 (一)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 我国农业商品化程度低,许多地区的农民家庭仍然停留在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状态,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我国各地农村居民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的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以1995年为例,农民家庭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水平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人均达到1514元,最低的是西藏、青海,人均分别只有139元和188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10倍。全国大部分省区(18个)的农民家庭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只有400~700元,还有相当一部分省区(9个)的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在400元以下,而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省区只有3个。 如果把农村居民家庭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与其农业总收入之比,作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一个近似指标,那么可以看到,全国平均农业商品化水平还不到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达到16个,其中商品化水平低于30%的省区有4个。由于农业的商品化水平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最终进入市场交换获取现金的数量少,因此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与此相仿,我国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特别是影响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表3是国家物价局有关玉米、苹果和橘子三种产品1995年和1996年不同产地销售价格的统计数字。数字显示,当年玉米的产地价格,最高为北京的每50公斤77.08元,最低为黑龙江的每50公斤32.53元,两者相差45元。也就是说,每公斤玉米的价格相差接近1元。而苹果的地区价差更为惊人,最高是江苏的每50公斤596.36元,最低是山西的每50公斤49.47元。也就是说,前者每公斤价格超过10元,而后者每公斤价格不足1元。再看橘子的地区差价,最高是广东的每50公斤237.93元,平均每公斤4.76元;最低是四川的每50公斤34.95元,平均每公斤只有0.70元。上述数字表明,由于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使得主产地的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非主产地的价格,严重影响了主产地农民的收入。 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也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美国农业部20__年出版的《农业实况》(FactBook20__)一书反映,目前美国人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有80%是用于农产品产后的集散、批零销售、运输、加工、广告、包装、餐饮服务等费用。在整个90年代消费者增加的食品支出中,约有92%是增加在农产品产后各种营销服务费用上。因此,延长产业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据我国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的一份报告反映,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达到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到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率迄今为止只有40%到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有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只有0.8∶1。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不仅减少了农产品附加值,也相对减少了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于初级农产品大部分属于生活消费必需品,其消费的收入弹性比较低,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而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并不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而导致部分初级农产品在低消费水平下的供大于求,价格下滑,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一种不利的交易地位,这是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农民作为一个初级产品提供群体,其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使之在市场谈判中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交易地位。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来改善农民的交易地位,通过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把农产品加工增值利润保留在农民自己手里,这是被许多发达国家经验所证明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但是,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以来,农户生产规模小、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已经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瓶颈。据农业部合作指导司估计,我国目前共有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约15万个,参加各种合作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左右。这与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都是合作社社员,每个农户平均要参加4~5个合作社的情况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不仅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瓶颈,而且农民在市场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交易商定价的地位,使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所以,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提出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最早是由山东省潍坊市于1993年初提出来的。当时,针对全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出现买难卖难,农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的局面,山东省潍坊市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并对农业产业化作出了24个字的解释,即“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当年7月,《农民日报》对潍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进行了首次报道。 1995年12月,《人民日报》对潍坊的农业产业化经验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并配发长篇社论。按照《人民日报》社论的解释,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从此以后,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开始流行,并得到中央的肯定和重视。 20__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同年11月,农业部等8部委召开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20__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__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引导。” 按照中央的精神和部署,中央 财政、金融等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仅在20__年,中央财政就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8亿元,国债技改贴息项目中安排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31亿元;农业银行安排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贷款227亿元,并将资产超过亿元的1000多家龙头企业纳入农行的重点支持范围。 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通过力量整合,把各方面筹集的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等,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其中,仅四川省就安排了3429万元财政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化项目招商和贴息。江苏省采取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财政投入1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112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8亿元,城乡法人投资34亿元,个人投资75.6亿元,引入外资11亿美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类型和利益结合关系 根据各地的报道和有关案例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五种模式,即:“市场+农户”、“基地+农户”、“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中介+农户”。 1.“市场+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市场+农户”模式中的“市场”,并非一般所指的广义市场,而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是狭义上的市场。这种市场一般是由产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2.“基地+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基地+农户”模式中的基地,又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商品生产基地。这种基地,往往伴有强制性的生产和定购任务,国家指定部门通过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与农户之间签有生产、定购协议,通常对农户生产的有关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收购。 另一种是公司、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这种基地又有两种经营方式。第一种是雇工经营方式,即公司或龙头企业自己建立基地,雇用当地农民从事生产。按照这种经营方式,农民主要是通过在基地打工获取劳务收入。第二种是“反租倒包”经营方式,即公司或龙头企业通过租用农户的承包土地建立生产基地,再通过发包的方式让部分农户按照公司或龙头企业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按照这种经营方式,原来的土地承包户一般可以获得不低于自己耕种收入的租金报酬。新承包户可以获得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上的承包收入。 还有一种是公司或龙头企业通过村组社区或直接通过与农户签约建立的基地。这种基地,通常由公司或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苗、种畜、种禽、饲料、肥料、农药、病虫害防治服务,对产成品实行合同或订单收购,事后结算。按照这种方式,农户通常能够提高专业化生产技能,获得较稳定的产中服务和产品销售收入。 3.“公司+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公司,按照龙头企业资产属性的不同,大体上有5种类型,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私人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集体、私人、外资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方式,按其制度安排的不同,大体上有4种类型:一种是“互惠契约”关系,一种是“出资参股”关系,一种是“市场交易”关系,还有一种是如前所述的“租地-雇工经营”或“土地反租倒包”关系。 其中,所谓“互惠契约”关系,就是上面所说的,公司与农户之间直接签订互惠契约,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承诺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有的还规定公司给与某种价格保证,农户则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所谓“出资参股”,往往是在建立前述互惠关系的基础上,公司再吸收农户参股,使农户成为公司的小股东,年终从公司获取小额分红。 所谓“市场交易关系”,通常是公司通过社区乡、村、组集体组织农民建立生产基地,但公司与农户之间没有任何契约承诺,一切交易活动都按市场规则进行。最后两种关系,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公司办基地的模式。 4.“协会+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协会和合作社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 前者是一种非企业团体,通常是由基层政府中的农业技术部门(所谓“七站八所”)、农村技术员、能人以及一些公司、企业组建起来,以从事技术推广和交流、为农民培训专业化生产技能为初衷,后来逐渐发展到提供专用生产资料、从事农产品销售的中介服务等经营活动。由于协会的组织方式比较松散,因此一般情况下,协会主要靠收取培训费、教材费、从事专用生产资料经营和收取产品销售中介费等来创收。农户则主要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和发展某些特色农产品生产来增加收入。 合作社是一种企业组织,目前国内的多数合作社是由地方政府、社区集体、原供销合作社组建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专业协会发展而来,还有少数是由一些合作社倡导者、国际组织以及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的最大区别在于,合作社本身是一个商业经营机构,它的主要宗旨就是为其社员加工、销售农产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产品交易中,从事中介活动的协会,处于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地位,而从事生产、商品经营活动的合作社,在农产品交易中属于交易双方的当事人之一。它与其他公司、企业的区别在于,合作社出资人的主体是通过合作社进行交易的农产品生产者,合作社是他们的自我服务企业。农户参加合作社除了可以共同加工、销售农产品,共同购买生产资料以外,通常还能从合作社得到股金分红和交易利润返还(惠顾额返还),这样就把一部分农产品产后增值利润留在了农民手里。 5.“中介+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所谓“中介”,主要是指那些为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生产发展的作用,降低了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户所面临的市场进入门槛,减少了自销风险带来的损失,相对稳定了他们的收入。 (二)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状况及其对农民收入 的影响 根据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统计,截至20__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9万多个,比20__年增长41%,带动农户总数达7000万户,占到全国农户总数的30%。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有372家,平均每家的固定资产为2.5亿元,平均销售收入为7.1亿元,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39家,其他龙头企业2万多家,形成了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为核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数万个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群。与此同时,20__年全国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农产品订单所覆盖种植业面积达到3.27亿亩,约占当年全国农业播种总面积的14%,其中近一半是由龙头企业下达的。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究竟给农民收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迄今为止,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详细的农户调查,所有的仅仅是一些典型案例调查、一些龙头企业的汇报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经验总结材料,所列举的农户增收情况不足为据。因此,这里我们只能从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的情况,来间接反映农民收入情况的改善。 表5显示,与1995年相比,20__年全国的农业商品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1995年全国农业商品化平均水平只有44%,到20__年已经提高到48.76%。其中青海、甘肃、湖南、西藏的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较快,但也有部分省区不升反降,其中安徽、广东、江西、贵州、四川的下降幅度较大。根据计算,各地农村居民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的离差系数,1995年为0.58,20__年扩大到0.69,说明各地农村居民在销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差距进一步扩大。 表7显示,玉米、苹果和橘子三种农产品的市场地区差价也有了明显缩小,其中玉米的地区价格离差系数,1995年是0.24,20__年下降到0.11;苹果的地区价格离差系数,1995年是3.04,20__年下降到0.17。这说明,上述农产品的市场一体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当然,由于国家物价部门的统计数据各年度取样不同,致使有关数字的可比性不足,尤其是苹果的价格取样,1995年江苏的价格水平达到每50公斤596元,而20__年的数字空缺,使得前后两组离差系数的可比性大大降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江苏的苹果价格在1997年已经降到每50公斤49.48元,即使把20__年江苏苹果的价格浮动范围估计为1997年水平上浮100%,全国各主产地的价格离差系数也只有0.35,大大低于1995年水平。这种情况还可以用橘子的情况加以佐证。1995年,全国5个样本省橘子价格的离差系数是1.66,而20__年全国5个样本省橘子价格的离差系数是1.33,两者相比,说明国内橘子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全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无疑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明显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链条延长,对于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也有着无可辩驳的正面作用。但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农产品增值效益,大部分被龙头企业截留,较少惠及农产品生产者,这仍然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组织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农户的覆盖面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估计不能太乐观。 首先,据有关方面调查统计,截至20__年,在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41%,合作组织带动型约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约占12%,其他类型约占14%。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是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虽然从199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龙头企业带动型比例有所下降,合作组织带动型比例有所上升,但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转折性改变。 其次,从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结合关系看,截至20__年,采取签订合同契约方式的比例约占49%,采取合作制方式的约占14%,采取股份合作制方式的约占13%,采取其他结合方式的约占24%。由此可见,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方式是比较松散的契约合同型,而非出资入股型。虽然从199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采取合同契约方式的比例有所下降,采取合作制方式和股份合作制方式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改变。而且在合同契约方式中,实行保证价和市场保护价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下降。 上述数字表明,在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龙头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农民组织和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处于依从地位,这种状况难以保障广大农民的增收利益。这一判断从一些案例资料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据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的一份交流材料介绍,全国最大的500家龙头企业之一,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养鸡户,1999年共获利1.7亿元,平均每户可达14000多元。但这一数字来源于龙头企业自己的估计,是否确实可靠,由于缺乏具体的农户成本、收益统计调查,因此难以做出客观判断。按照公司自己的材料介绍,他们实行的收益分配方法是:公司年利润的40%用于职工工资分配,40%用于股票分红,10%用于职工福利开支。在股票分红中,8%用于现金分红,32%只增值不分红。又根据我们过去所做的一个案例调查,温氏集团的股本结构是:参与创业的四大家族所持股份在集团股份中所占比例高达70%,职工股不足30%,养鸡农户基本没有参股。因此,在这样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中,农民的得益仅限于公司为其设定的成本与收购价格的差价,而这个差价是公司事先计算好的,农户并没有选择权。实际上,这个差价也就是除去物质成本以后,农户养鸡的劳务收入,并没有额外的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增收主要是源于依附龙头企业以后,随着商品性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增加的劳务收入,而不是分享产业链延长后的增值利润。 然而,在市场决定一切的前提下,这种依附于龙头企业的商品性生产规模扩大带给农民的增收效益,是否能够持久稳定,仍是一个疑问。近年来,各地农民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毁约事件时有所闻,这就说明“公司+农户”关系的不稳定。 与之相对照的一个案例,是浙江省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__年7月,主要经营西瓜种植和销售,兼营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目前全社拥有正式社员129户,在6个省建立西瓜生产基地6个,总面积13100亩,联结农户总数8200户,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带动温岭市沿海8万亩西瓜产业带的形成,20__年8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试点。这个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和收益分配原则是:按照社员的西瓜生产规模和产品交售量设置股权,合作社经营成本按股(也即按交售量)分摊,所得利润在提取一定公共积累和风险基金以后,按交易额比例返还。20__年,合作社销售总收入3650万元,除去生产、销售成本,利润净值392万,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基金共计29万元,向社员返利363万元。返还社员的利润占到利润总额的92%。尽管合作社的利润返还措施还没有惠及所有联结农户,但至少是合作社内部的所有社员共同分享了销售利润,这种情况,显然比“公司+农户”带给农民的单纯的产品销售收益更大、更可靠。 又如笔者在陕西省洛川县调查的一个龙头企业伊天公司,这是一家日本人独立投资的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这个企业投资总额1.2亿元人民币,其中设备投资690万美元(相当于5700多万元人民币),企业有白领员工30多人,长期工人40多人,季节工人40多人,投产以后,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浓缩苹果汁。假定这个企业的全部投资都是固定资产,并假定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15年,那么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折旧成本仅为0.4元左右。假定企业职工的平均月薪为20__元,年平均雇用人员为100人,那么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人工成本仅为0.12元。按照这个企业的技术常规,每6公斤苹果可以出1公斤浓缩汁,每公斤榨汁原料苹果(疏浚果、青果、落果、残次果)的收购价为0.24元,也就是说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原料成本为1.44元,加上 电力、用水等成本,估计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消耗成本不会超过2元,总成本在2.5元左右,而每桶糖度为70°的浓缩苹果汁出厂价是690美元/270公斤,约合每公斤20元。如果进一步把浓缩汁稀释为饮用果汁(糖度为12°),那么商业价值还要翻6倍。根据上述简单计算可以得知,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虽然公司给农户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入,甚至是额外收入(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果园的疏浚果、青果、落果、残次果可占到总产量的1/3左右,而这部分果品基本不能形成收入),但更多的巨额利润则落入了龙头企业的腰包。如果这个企业是农民自己投资的合作社企业,企业利润按社员交易额返还,那么农民的增收效果就不是每公斤原料苹果1角、2角,而是每公斤好几元。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社企业。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中,政府政策应更多地倾向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不是“公司+农户”模式。只有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更稳定可靠地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教育体制创新分析 引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农业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有完善的空间,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面临着观念性、资源性、制度性障碍[2];创新创业教育未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系统研究;管理中行政化色彩仍然较浓,行政推动多,师生主动参与少,创新创业活动多流于表面形式[3]。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近十年来的实践,对构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改革,而且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丰富,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更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教育更注重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这一复合词更便于准确表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4]。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全新阐述。基于整体的、动态的视域,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纵横维度“十字”型特征[5]。从纵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进行全程性教育。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确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细分培养,增强可操作性。从横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则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进行系统教育,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品质等;教育形式上需要各种知识的整合,不仅通过课堂传授知识与能力,还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积极配合,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的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实践,从教育理念、构建要素和运作体系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构思与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体双翼,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一体双翼,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为主线,围绕第一课堂这一主体,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强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双翼”,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通道,把本科生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产学研结合、实习与创业就业结合。两段双强,即依据教学规律,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科学调整低年级和高年级“两段”时空,确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基本理论学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四分双需,即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多样化课程模块,完善辅修专业、双学位、转专业、推免生、顶岗实习等弹性制度,以及选拔学生进入“村官”专业或“创业学院”等,对学生进行细分培养,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着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农业高校应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并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举的原则,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指向,不断完善人 才培养方案。主要思路应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建设;调整教学计划内总学时,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师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加强实践环节,拓展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空间,将课外科研训练、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应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运行机制、制度和措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从1999年始先后五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精理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分段培养、模块组合、打通基础、因材施教、理实并重、三点支撑、四分双需”的人才培养模式[6]3。新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得到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实质上是各种教育理念不断融合的过程。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主要做法:一是以大讨论推进教学不断改革。2002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年举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教育教学重大问题深入研讨,提高思想观念和认识,确立了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不同时期的改革重点。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三同二优”的课程体系[7]。公共课改革针对以往偏重于课堂讲授的弊端,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自学、讨论、社会调查等环节,采用了观看录像和撰写报告的形式,并增设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课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切入点,每一个专业均明确了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并明确了课程学时和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教育特色。选修课按照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三类进行模块化设置,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先后建设了24个校级教学团队,培育了56名省校级教学名师;开展了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系以及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实现制度化,有力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四是以省校级教研立项课题为载体,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立项研究。“十一五”期间,省级、校级立项教研课题达百余项。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创新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针对农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从1999年开始,围绕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构建起了四个环节为一体的“四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得到加强。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切入,整合优化实验项目,吸收学科新知识、新内容;注重课程间有机衔接和新方法、新手段的引入,增加基础训练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规范实习实训环节,强化教学与科研和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实施实验室全面开放制度,给学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6]3-4。二是加强毕业论文环节,对论文选题、指导教师、毕业实习、答辩与成绩评定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流程及过程指导,开展优秀论文和指导教师评选等。三是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制度化,以“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三类活动制度化为切入点,延伸课堂教学空间。近六年,该校每年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创业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节活动的学生达到8600人次,在河南省和全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连续被团中央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同时,结合农业高校特点,建立农业科技“110”热线、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网站,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农村挂职科技副村长,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8]。学校连续19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着力完善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农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坚持实习与创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应把学会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并把它贯彻到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9]。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坚持从新生入校就开始进行“学农、爱农”的思想教育,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在导师制的基础上,农学院启动了“指路明灯”教授导航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名教授值班,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全方位传道授业解惑。该校每年举办“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系列报告活动,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品牌”。同时,该校注重就业与创业教育结合,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十项举措”,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提高班”,每年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选拔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入驻创业园进行培育和孵化。多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30%左右,毕业生考取基层公务员以及被录用参加服务西部、服务贫困县、“三支一扶”工作的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第一。2010年,该校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河南省的唯一高校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五)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因此,必须按照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 育的支撑保障体系。河南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方面,近十年来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建立了16个国家级、省级和校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与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了83个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分中心和合作基地等;2009年成立“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设立“村官”专业,并在全省建立了数十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成为探索培养全日制“村官”的基地。在管理体制上,该校全面实施了校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院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两级管理”,使行政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各院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在机构设置上,2010年创建了河南省创业学院,成立了学校创业园,设立了校院二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管理;同时,每年设立10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扶持。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建立了校院两级督导制度、三听一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2010年,实施“创新争优计划”,设立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创优综合奖,以及核心课程优质奖、实践教学组织优质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等单项奖。 农业创新论文:增强农业机械创新研究 一、全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目标 1998年全国农机总值2318亿元。农机总动力4.4亿千瓦,比1997年增5.3%,大中小型拖拉机1177万台,比1997年增5.4%,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机耕62%,机播种24%,机收15%,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步改变。目前部分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0%以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部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和方针,提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努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在装备水平上,确保农机总动力不低于3.3%的速度持续增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它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增长应基本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需求,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在机械化水平上,耕地、播栽、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60%和40%,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20%。———在区域布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发达地区要走在前面,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它地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也要使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现状 据统计,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用20~30年便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产业、畜牧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全面全过程机械化。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岛国,人均耕地0.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1980年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全过程(种植、收获、干燥与加工)机械化,机耕98%,机种91%,机收95%。 三、台湾省农业机械化状况 台湾山地丘陵占75%,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与福建相似。从50年代中期引进日本手扶拖拉机后,着手发展农机化事业,用20年时间实现了农、林、渔、牧、副业全面机械化。以下是台湾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台湾对农机化十分重视,把它列为台湾地区12项重要建设之一,从1970年起实施“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促进农业全面机械化”四年计划。至85年共筹措52亿台币,用于农机科研、新农机开发、农户购机补助、农机人员培训等,台湾农业大学农机系和台湾农机研究所,每人每年从政府可获得农机科技经费约折人民币20万元。 四、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技术创新现状 1998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值47.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81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大中小型拖拉机15.5万台,与上年持平。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很低,机耕32.44%,机种0.018%,机收0.01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目前农机化水平仅相当于台湾1970年的水平。当前,我省部分地区围绕科教兴农战略,正在实施农业节本增效示范工程,粮食自给示范工程项目。如连江、晋江、长乐等地开展机械栽植、联合收割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工程;建瓯市是农业部“九五”期间建设的100个节本增效示范县之一,实施示范推广机械化化肥深施,节种和精少量播种10万亩;福清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已到位,国家引进办投10万美元用于引进消化台湾水稻栽培技术与装备。这些示范工程建设成功,将带动全省,提高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我省从事农机创新工作有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及省拖集团等。多年来,我省农机科技工作者,坚持为农机化事业努力地工作,研制开发了手扶驱动圆盘犁(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友5型耕整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农友-90型微型组合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田间直脱收获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用运输车(获省新产品三等奖),抛秧机,饲料加工机械,石材加工设备,粮食加工设备,水泵系列产品,食用菌栽培与加工设备等等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提供技术和机械装备。但是,由于对农机科技创新、农机产品开发生产培训推广扶持政策弱,农机创新手段落后,农机创新缺少资金,试验设备陈旧,农机企业无力开发农机新产品,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结构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省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福建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主要环节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我省农业机械创新工作重点是:研究开发适用我省丘陵、山区、平原的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种植、收获与烘干的技术与装备,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化肥深施、农作物保护技术与装备,农副产品、水产品保鲜、深加工、储运技术与装备,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与装备,城镇垃圾与废弃物无害处理及高效有机肥生产技术与装备,蔬菜工厂化栽培技术与装备,乡镇企业所需新技术与装备等等。面对我省农业机械创新工作艰苦任务,建议如下: 1.扶持省农机化研究所。农机化科研属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对省农机化研究所应视同省农科院,继续给予政策、资金的扶持,使之建成为我省农业现代化装备研究中心和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中心。 2.改善农机科技创新工作条件。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因气候条件、地区差异、农艺要求、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开发推广难度大,周期长,工作条件差,自身效益低。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时,应稳住从事农机创新的科技人员,确保农机科技攻关人员的科研经费和基本工作条件。 3.加强农机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办好福建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二是从实际出发,促进农机科技人员的分流,搞好农机科技队伍的结构调整;三是引进人才,研制开发重点项目,可从台湾省或日本引进农机科技人才;四是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农机科技人员到国外研学。 4.优化农机行业结构,调整农机产品结构。从政策上引导和促进农机企业 研制开发生产实用、先进、成套农机新产品。 5.增加农机创新投资。建立以拨款为主,科技贷款、企业和社会投入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机创新投入体制,建立农机科研、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基金。 6.制定和实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农业机械创新工作规划。 农业创新论文:当代农业市场建设的创新 我国农业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由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制约为主,转变成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为主,农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人,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新的形势下,财政支持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充分利用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品,促进农民收人持续稳定增长。 一、管理创新,狠抓市场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财政部门应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人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以股份制合作、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有效形式,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和农民增加对优势农产品生产的投人,吸纳社会闲置资金、外资等投人优势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财政支农投人机制,使农业的增长向提高投资功效,低消耗、多产出、高效益的状态转变。 二、服务创新,找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着力兴建农产品产业园区,使农产品生产和管理达 到区域性园田式标准,提高产出率,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具体做法上要“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扩基地,突出特色强基地”,并采取资金、技术、政策“三位一体”倾斜基地村。同时遵循地区分工的要求,把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在最佳区域内,做到自然适宜、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二是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加粗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带动效益。充分挖掘龙头企业的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潜力,并通过发展龙头企业把农民和农产品带进国内外市场。同时,加大对优势产区市场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在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选择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扶持或贴息贷款的办法,集中资金扶持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组建各类优势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其在产销衔接、技术服务和协调价格等方面的作用。扶持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促进优势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势互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起到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加大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扶持力度。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 三、科技创新,占据市场体系建设的制高点 一是以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为目标,围绕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加强农村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自身技术能力,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和渠道。二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造符合要求的科研和生产环境,以技术权威机构为依托,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广辟资金渠道,增加农村科技教育投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四是积极推广“公司+科技+农户”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以高科技为手段,精心实施好农业品种、品质、技术等更新工程,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从而使农户的土地资源、公司的效益和科技的成果共同结合,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财富效应。 农业创新论文: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领导创新思维的创建 一、创新领导思维,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地领导谋划农业的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绥化市委领导敢于打破传统的从农业出发思考农业的思维定势,提出了“从农业起跳,把农业和工业统筹发展,用工业化理念规范农业、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农村,用城镇化手段转移农民,用外向化模式打造新的工业格局”的发展方略。 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是绥化市的主导产业。绥化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寒地黑土”这个大品牌。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2008年全市高产高效水稻、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294万亩,优质粮、特色经济作物分别发展到2100万亩、252万亩,畜牧标准化生产小区、专业养殖大户各发展到197个、70394户,奶牛、肉牛、羊、生猪和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9.6万头、103万头、172.7万只、3756.7万只、300万头。同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健康安全养殖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和67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无公害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完成引导性培训7万人,技能性培训2.6万人。增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使绥化市农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二、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绥化市各级领导以工业化思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及增长方式,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农民组织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使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绥化市委各级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略。在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下,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龙头——青冈龙凤,肇东中粮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业,安达龙鹅加工,兰西亚麻城……仅3年时间,全市就引进新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8户;带动全市800万亩耕地、38.4万户农民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改扩新建龙头企业,到2008年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了37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工业带动下,种植和养殖业则成了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通过龙头企业对粮食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绥化市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利税12.7亿元。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49.7%。2007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6亿元,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进驻绥化,重新构筑了以食品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机械为支撑的“1+4”现代工业体系。加工业的振兴不仅破解了农业难题,也使一直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解决。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81元,是2000年的1.6倍。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绥化市把农业基地建设视为工业化链条上的“节点”,视为工业生产的一个车间,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粮食和畜禽产品,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 绥化市处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区,拥有“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等称号。2007年,绥化市按工业加工需求规划整合了水稻、大豆、玉米等等10大优质原料基地,提高了基地专业化经营水平。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与基地签订的订单面积达到836万亩,带动畜牧业生产基地生产奶牛、肉牛、生猪、禽类等6788万头(只),全市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了65.5万户。 (三)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绥化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突出发展“寒地黑土”特色农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06年底,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参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以及欧盟的标准,制定了42种主要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标准。2007年,在全市培养1.6万户农业标准化示范户,制订“寒地黑土”农业地方标准40项,新建2个市级和10个县级“寒地黑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绥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08年肇东市根据《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50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共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0个、小区100个。其中,年存栏150头的奶牛场170个,年存栏500头的规模化奶牛场20个,年存栏8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10个。到2012年,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80%,基本实现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养殖的转变。 绥化市种植业不断趋于规模化。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种植。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业生产互助协会共连片种植高油大豆1500亩,从春种到秋收,可节省成本5.9万元,每户可多增收1100多元,同时可节约50个劳动力,仅此每户可增收近7000元。 三、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机械化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与其他各业的发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统筹协调。农业生产经营要素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组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分额。绥化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组成的现代农业合作制。这种新的经济制度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机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绥化市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规模还需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拉长,使每一种农作物都能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减少废弃 物,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也要求农业的功能多样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者必须具有商人的经营之道,把农业作为一个商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经营,以品牌、包装、宣传等等商业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核心和导向,以农业合作组织的形式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通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与协作,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又便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农户及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绥化市对农业实施的市场化经营策略,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三)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绿色、环保、有机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成为农业产业的第一“车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农作物的高质、丰产,取决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投入和科学管理。绥化市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积覆盖。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绥化市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比较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自主创新成果很少,这也成为限制绥化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业创新论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思路 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撑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天津在农业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研发、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取得科技成果500多项,在黄瓜和花椰菜等蔬菜育种、西甜瓜育种、杂交粳稻和专用小麦育种、生猪育种、动物克隆、转基因农产品检测、全幅玉米收获机研发以及农产品保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的成果,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种科技奖励93项,保持了天津在蔬菜、作物育种领域的优势地位,实现了农业收获机械创新的突破。先后组织2541位专业技术人员实施了150项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共引进推广新品种1021个、新技术195项,建立科技示范户9321户,取得社会经济效益38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4%。 2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 2.1打造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必须依靠科技的引领 按照天津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的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三个高地的奋斗目标,《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天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目标是打造“三个高地、两个基地”,即打造现代农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生态宜居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现代农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要求天津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已有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完善产业技术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升都市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 2.2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依靠科技的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农产品消费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农产品市场秩序的重大问题。保障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选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攻克一批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构建一套完善的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立规模化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可有效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持续供给能力。 2.3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新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天津土地和水资源严重稀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十二五”时期,天津农村城镇化率将达到75%,将步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一方面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农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域污染急需得到有效遏制,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强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 2.4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依靠科技的助推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科技水平,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随着天津农村“三区”联动建设进一步加快,大批年纪轻、有知识的农村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致使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出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发展以设施化、科技化、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外向化为代表的都市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通过采用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转化新成果等实现增收致富。 3强化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途径与任务 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面对都市现代农业的紧迫需求,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仍存在重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尚不完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急需加大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支撑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3.1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夯实基础条件平台 3.1.1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扶持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搞好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设施农业技术工程中心、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中心、非常规饲料研究中心、转基因棉花技术工程中心、国家蔬菜中心黄瓜分中心的实施建设,积极筹建天津农学院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农场、动物兽药与疫苗技术工程中心、葡萄技术工程中心、食用菌技术工程中心、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新建一批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市级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1.2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加快建设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滨海敖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科技型企业,把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3.1.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平台围绕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养殖业示范园区和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内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围绕蔬菜、种猪、奶牛、淡水鱼、海珍品、花卉、转基因棉等优势苗种基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市、区两级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3.1.4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深化与“三院两校”的科技合作机制,重点建设滨海盐碱地生物治理、农产品加工、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及中日食味水稻、中日农村环境资源、循环经济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机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并逐渐深化合作内容,推进与台湾地区、加拿大的科技合作 。 3.2完善关键技术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3.2.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是重点巩固动植物育种、农产品保鲜等已有优势领域,实现做大做强,保持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引领支撑产业发展;二是重点提升动物营养与饲料、盐碱地绿化等潜在优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重点培育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深加工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2.2推进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一是完善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的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形成不同区域和不同专家联合攻关的新格局。二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研究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创新团队的对接机制,形成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协同攻关的发展局面。 3.3壮大提升三支队伍,增强人才保障能力 3.3.1培育农业科研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计划,建设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鼓励采取联合攻关或合作研究等方式,拓宽研究视野,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支持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岗位专家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活动,提高研究水平和影响力。3.3.2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建成天津市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采取学历教育、专业进修、专项技术培训以及经营管理培训等多种形式,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鼓励区县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任职,充实乡镇一线技术力量,稳定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借鉴“村官计划”,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充实基层农技人员队伍。3.3.3壮大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天津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突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有效服务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3.4完善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科技服务体系 3.4.1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填平补齐”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面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建立相对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配置必备的办公、检测设备及通讯、交通工具,对公益性技术推广机构依法给予人员、工作经费保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发挥服务功能,确保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3.4.2构建新型联合协作推广机制积极支持和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产学研联合,探索推进“专家+企业+农户”、“龙头企业+民营研发机构+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效率。3.4.3建立供需对接的科技推广机制调整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观念、内容和方式,以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基础,由科研成果有效推广为目的转向满足产业急需技术问题为目的,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令传达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服务方式,围绕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由传统的单一提供产中技术服务拓展到产前的信息、农资、种子服务以及产后的加工、销售、运输和储藏服务,由单项技术推广拓展到集成化产业综合技术体系推广。 农业创新论文:创新农业培训形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大力培育知识型农民,实现农业生产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针对劳动力素质低、经费不足、培训难度大等状况,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培训机制、组织形式、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 1.1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实用人才 农业科技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技术明白人、发家致富带头人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 1.2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促进了农民增收 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培训形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进程,提高了农民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3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对农民开展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层次,丰富了其知识,使农民学到了致富的本领,促进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4转变思想观念,推动了农村文明进步 农民经过培训后,不仅提高了科技文化水平,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还陶冶了农民的情操,在农村治理“脏、乱、差”,“弘扬传统美德,倡树社会新风,争做文明公民”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农民这个主体的现代化、知识化,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只能是空谈。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农业科技培训上,必须抓好“三个对象”,突出“四个重点”,创建“五个机制”,做好“六项工作”。 2.1抓好“三个对象” 在深化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要抓好“三个对象”培训。一是抓好村、组干部的培训。村组干部是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员村组干部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及农函大专培训,全面提高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二是抓好存量农民的培训。对存量农民,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提升他们在种植、养殖业方面的科技水平。三是抓好增量农民的培训。重点面向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增强其自谋职业的本领。 2.2突出“四个重点” 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今后,农民培训必须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要根据农民的自愿,量身定做培训教材,师资送教上门,使农民接受所需专业培训,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二是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要注重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增强培训的直观性和操作性,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突出针对性和系统性。让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成为授课骨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突出制度性和规范性。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学籍管理,进行严格考核、跟踪管理。 2.3创建“五个机制” 一是创建农业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围绕服务型、配套型、智能型、产业型四种形式和贴近农民实际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落脚点真正落在为“三农”搞好科技服务上,真正为农民科技培训搭建一个社会化服务平台。二是创建各级各类培训资源的准入机制。鼓励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与劳动技能岗位培训,为加快农业科技和职能岗位培训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教学支撑体系。三是创建以技术支撑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要,整合和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集成可利用的优势科技资源、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力度,做到“农民点菜、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确保农村科技培训不收农民一分钱。四是创建科技人员与种养大户挂钩的培训跟踪管理机制。在实施科技培训过程中,要组织协调培训单位有关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对培训对象实行跟踪服务,了解培训效果和存在的不足,改进培训工作方式、方法。五是创建和完善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县、乡党委、政府要制定一些有利于农民参加培训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优惠政策,如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优先承包项目、有偿资金援助、生产资料、物资贴息贷款等扶持优惠政策。用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4做好“六项工作” 以科技入户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科技入户的有效模式,认真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制定并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科技入户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得快捷通道;以提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能力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有真才实学、热爱农民科技培训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并建立农民科技培训师资库,实行县乡联网,有关乡(镇)可以根据农民需求,随时与有关单位联系,调出师资库里的师资进行培训;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 托,以科技入户为手段,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增强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以围绕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民转产转岗就业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城镇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依托专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要和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开展公共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岗位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初探 完善客户营销机制,实施多层次全方位营销模式 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专业性强,涉及行业领域多,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与信息渠道相对单一,单纯依靠基层行开展客户营销难度较大。因此,要努力改变以基层行为主、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首先由省级分行开展全面客户资源调查,由传统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转变,通过上门走访科技、农机等省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贷款项目征询活动等,系统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体系及客户资源情况,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多方联合监管”的政、产、学、研、金合作模式,主动协调各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科研单位,促请其定期或不定期推荐优质农业科技项目,确定营销重点,指导基层行开展营销。应建立内部项目会商机制,对相关部门推荐项目,由分管行领导召集前后台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同意支持的项目纳入项目库专项管理,并按照成熟适用、发展前景、市场需求、资源分布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确定营销次序。对列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各级党政高度关注的大型优质项目,对战略性客户和黄金客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采取高端营销、上下联动模式,确保营销效果。对暂不具备农发行贷款条件但确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要实施跟踪,帮助客户逐步完善贷款条件,努力提高政策性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应积极营销新客户、新项目,保持一定规模的后备梯队,实行分阶段、分批次择优支持,实现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完善有特色的风险管控模式 (一)推动信贷产品创新。1.根据农业科技创新各阶段特点设置信贷品种。如将农业科技贷款细分为农业科技研发贷款、农业科技推广贷款、农业科技转化贷款等,分别制定准入标准和管理措施。要针对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综合性金融服务。2.根据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农业科技企业,探索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处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二)实行分类管理。对于一般农业科技贷款、以财政补贴作为全部偿贷来源的农业科技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对借款人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由财政补贴作为全部偿贷来源的农业科技贷款,可将全部财政补贴收入作为借款人(包括项目)自身综合性收益进行评估,可采取财政补贴收益权质押贷款方式。(三)创新风险防控措施。1.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以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完善林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以及应收账款质押措施,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全方位的增信融资。2.强化外部风险缓释措施。建立投融资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贷款资金与相关涉农产业发展基金、涉农金融租赁、涉农融资担保等业务的对接。建立农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协调政府设立农业科技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探索与涉农保险的合作机制,发挥保险在农业科技推广及产业化中的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3.强化贷款管理措施。坚持将有效防控风险作为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把好贷款准入关,防止“带病入门”。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的审核,确保专款专用。加强贷款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开展贷款后评价,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稳健发展,良性循环。 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完善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经营模式 应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结合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贷款业务流程。既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又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确保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全面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客户评级模式上,要适应农业科技贷款由商业性贷款变为政策指导性贷款的调整,评级授信和办贷流程相应按照新的分类标准进行操作,更应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殊性,实施差异化管理。在服务模式上,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根据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针对部分农业科技产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可根据项目周期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状况,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根据农业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适时调整贷款利率,实行不同阶段、不同幅度的浮动,对效益好、信誉高的农业科技企业,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适当实行人力资源倾斜,强化个性化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服务,在推进信贷制度和流程建设中切实做到“四个同步”,即科技企业营销与授信预调查同步进行、授信调查与贷款审查同步进行、前期授信检查与当期授信调查同步进行、信用评估与额度核定审批同步进行。应积极引进专业科技金融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鼓励探索完善外部评审制度并共享科技专家库,启动科技专家随机参与科技企业决策评审工作机制,切实优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质量。 完善政策措施,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供保障 建议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将这些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 。积极探索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有效衔接机制。应将目前政府财政无偿支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资金作为贴息资金,农发行配套发放贷款,将农发行贷款与财政支农资金结合使用,通过政府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及大力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等为载体,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既扩大了支持范围,加强了支持力度,又有助于财政支农资金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另外建立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用。农发行在内部风险控制由专人跟踪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损失准备金。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补贴专项资金,对农发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所产生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贴,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在其他方面,可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按照市场原则,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农业创新论文: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 摘 要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精细农业”实践的主要目标及其技术思想的内涵。着重围绕其主要支持技术发展,讨论了有关工程技术创新及推动我国开展试验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外对这一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要仍集中在基于GPS和GIS技术应用的作物生产系统精细管理方面,因此本文提出用“精细农作”的译名来表达当前研究目标的内涵,希望引起学术界的讨论。进入21世纪,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必将扩展到大农业经营的各个领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的信息化与知识化,即进一步发展到设施园艺、工厂化养殖、农产品精细加工及农业系统精细经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一个基于农业生物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装备为主导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为建立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服务。 关键词:精细农业 精细农作 GPS和GIS 工程技术创新 引 言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关于国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科技部在筛选“面向21世纪解决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关键技术”项目、组织S - 863农业高技术领域发展计划研究以及农业部948引进项目立项中,也受到了重视。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 加强了和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国内学术交流也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 ┭А⑴┮倒こ獭⒌缱佑胄畔⒖萍嫉榷嘀盅Э浦兜淖樽凹桑溆τ醚芯糠⒄贡亟慌苯用嫦蚺┮瞪哂τ梅竦牡缱有畔⒏咝录际酰纾何佬嵌ㄎ幌低场⒌乩硇畔⑾低场⒁8屑际醯呐┮涤τ茫慌镄畔⒖焖俨杉瞧鳌⑴锔鳌⑼练使芾怼⑴┮├谩⑽廴究刂频仁视眉际鹾团┮倒こ套氨讣捌洳祷际醯难芯坑肟ⅲ酝贫夜谥逗托畔⒌拇撑┮迪执哂猩钤兜恼铰孕砸庖濉?nbsp;“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 Agriculture”或“P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 Farming的研究,基本上仍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精细农作”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 低秤τ醚芯坑胧导薪徊浇沂镜呐锬谛∏魑锊亢蜕せ肪程跫拿飨允笨詹钜煨裕佣岢龆宰魑镌耘喙芾硎凳┒ㄎ弧葱璞淞客度耄虺啤按Ψ脚鳌倍⒄蛊鹄吹模辉谂┮倒こ塘煊颍云呤甏衅谖⒌缱蛹际跹杆偈涤没贫呐┮祷底氨傅幕缫惶寤⒅悄芑嗫丶际酰镄畔⒅悄芑杉氪砑际跹芯康姆⒄梗由习耸甏鞣⒋锕叶耘┮稻斜匦杓婀伺┮瞪Α⒆试础⒒肪澄侍獾墓惴汗厍泻陀行Ю门┮低度搿⒔谠汲杀尽⑻岣吲┮道蟆⑻岣吲┎肥谐【赫图跎倩肪澈蠊钠惹行枨螅熬概鳌奔际跆逑档男纬勺急噶颂跫:M逭秸驡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 铮幻磕甓季侔熳ㄌ狻肮示概┮笛跹刑只帷焙陀泄刈氨讣际醪氛故净幔辉谕蛭仙柚糜卸喔鲎ㄌ馔罚梢约笆辈檠接泄匮芯糠⒄剐畔ⅲ幻馈⒂ⅰ摹⒓拥裙恍笱枇⒘恕熬概┮怠毖芯恐行模枇擞泄夭┦俊⑺妒垦芯糠较蚣芭嘌悼纬蹋蝗铡⒑裙昀匆鸭涌炜寡芯抗ぷ鳎⒌玫搅苏棵藕拖喙仄笠档拇罅χС帧9噬隙哉庖患际跆逑档姆⒄骨绷坝τ们熬坝辛斯惴旱墓彩叮晌兰椭环⒄古┮蹈咝录际跤τ醚芯康闹匾翁狻?/P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内涵及其主要支持技术: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 Linsley和F.C.Bauer 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 Specific Crop Manag 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生成以12-15m2为单元组成的农田小区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 ⒓际醯姆⒄梗炕袢≌庑跋熳魑锷ひ蛩丶白钪帐粘傻目占洳钜煨孕畔ⅲ凳谥逗拖执萍嫉姆植际降骺兀锏教锴谧试辞绷Φ木饫煤突袢【】赡芨叩木貌砍晌赡堋M?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 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 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 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节约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农作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作”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建立一个完整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需要有多种技术知识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集成支持 3. “精细农作”技术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 3.1 3S技术农业应用研究: “精细农作”中的定位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实施,需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的有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美国GPS系统包括在离地球约20,000 km 高空近似圆形轨道上运行的24颗地球卫星,其轨道参数和时钟,由设于世界各大洲的五个地面监测站和设于其本土的一个地面控制站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在近地旷野的GPS接收机在昼夜任何时间、任何气象条件下最少能接受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每一卫星发出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输时间,即可计算出接收机所在的地理空间位置。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使微弱的卫星信号为便携式或掌上型接收机的小型天线所接收。这是一个功能强大、对任何人、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享用的空间信息资源。尽管美国政府对其GPS系统施加了“选择可用性政策”(SA)的影响和卫星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累积误差,但技术上可通过差分误差校正方式及信息处理技术使通用接收机的动态3维定位精度容易达到米级或分米级,测量型GPS接收机动态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要求。近几年来,GPS产业技术发展迅速,若干大公司迅速涉足农业领域,提供了用于农田测量、定位信息采集和与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套的DGPS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均具有12个可选择的卫星信号接收通道、动态条件下每秒能自动提供一个3维定位数据,动态定位精度一般可达分米和米级,并具有与计算机和农机智能监控装置的通用标准接口。如美国Trimble 公司Ag132 12 通道GPS接收机,可接收信标台的地区性差分校正信号免费服务或获得由近地卫星转发的广域差分收费校正信号服务,提供可靠的分米级定位和0.1米/小时的速度测量精度。系统可用于农田面积和周边测量、引导田间变量信息定位采集、作物产量小区定位计量、变量作业农业机械实施定位处方施肥、播种、喷药、灌溉和提供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信息等。配置这一系统需要考虑本地区可能提供的差分信号现有条件,或在缺乏上述服务条件下购置两台Ag132 和配套通信电台建立独立的自用差分GPS系统,另还可配置必要的专用可选件如:基站附件、导航附件、背负式田间信息采集附件、掌上型计算机及必要的联接信号电缆等。Ashtect 公司的Ag Navigator结构设计有些不同,但功能大体相当。DGP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近几年来各国提供局域差分信号免费服务的信标站迅速建设起来,至1996年末,美国这类信标站的地区覆盖范围已接近国土的2/3。信标站差分信号服务半径约计300 km。我国在东南沿海原交通部也建立了近2 0个这类信标站。以近地卫星作为星载GPS广域差分信号服务系统在今后几年内也可望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建立。在竞争中谋求信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商业利益,将是今后GPS技术发展竞争的总趋势。今年3月30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白宫新闻会上,宣布开放GPS卫星的L2频道并进一步开放L3频道民用服务,这将大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GPS卫星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户获得性能价格比更好的精确定位、定时技术服务。GPS用户系统外观结构简单,小型化,操作方便,但技术含量高。现有国外农机厂商配套的GPS产品,大多采用OEM方式引进关键部件进行二次开发后嵌入于农业机械应用系统中,可使性能价格比显著改 善。DGPS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一旦建立起来,即不但可服务于“精细农作”,也可用于农村规划、土地测量、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作业调度中的定位服务,其农业应用技术开发的前景广阔。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用于存储、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平台,技术上已经成熟。它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为分? 霾钜煨院褪凳┑骺靥峁Ψ叫畔ⅰK扇胱魑镌耘喙芾砀ㄖ霾咧С窒低常胱魑锷芾碛氤な圃げ饽D饽P汀⑼度氩龇治瞿D饽P秃椭悄芑髯蚁低骋黄穑⒃诰霾哒叩牟斡胂赂莶康目占洳钜煨裕治鲈颉⒆鞒稣锒稀⑻岢隹蒲ТΨ剑涫档紾IS支持下形成的田间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科学的调控操作。由于农业活动涉及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各种管理信息都有明显的空间随机分布特征,GIS在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形成农业空间信息地理图形时,采样密度、采样成本与信息处理的方法如何能更准确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仍然是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商用GIS系统的功能一般都照顾到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针对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和精细农业实践的需要和农村用户的特点,开发基于GIS设计规范的简单实用、易于向基层农村用户推广、界面友好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FIS)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值得我国农业工程师进行创新研究。遥感(RS)技术是未来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近30多年来,RS技术在大面积作物产量预测,农情宏观预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卫星遥感数据目前尚达不到必要的空间分辨率和提供满足农作需要的实时性,目前还未用于作物生产的精细管理。然而,遥感技术领域积累起来的农田和作物多光谱图象信息处理及成像技术、传感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需求密切相关。RS获得的时间序列图象,可显示出由于农田土壤和作物特性的空间反射光谱变异性,提供农田作物生长的时空变异性的信息,在一季节中不同时间采集的图象,可用于确定作物长势和条件的变化。基于遥感产业界对“精细农作”的商业兴趣,一系列的地球观测卫星将在近几年内发射,到2005年,将有超过40个这类卫星提供服务。大部分这类卫星采集的全色图象,空间分辩率将达1~3米,多光谱图象分辩率预计可达3~15米,扫视区6~30km。由于采用卫星遥感比航空摄影的成本将低一半以上,卫星遥感技术可预期在近3~5年内,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工程师应该涉足这一领域,了解有关的知识,参与应用研究,现在的RS软件已可装载在PC机上使用,性能价格比已可为普通用户所接受。 3.2 收获机械产量计量与产量分布图生成技术 作物产量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结果和评价种植管理水平的基础。“精细农作”技术思想也正是从获得田间小区产量的差异性信息出发,分析原因,指导管理决策。在“精细农业”研究发展中,虽然也有关于甜菜、土豆、甘蔗、牧草、棉花、水果等收获机械产量计量及产量分布图自动生成的试验研究成果,但迄今已商品化的产品仍集中于谷类作物收获机械方面。据报导,美国目前约有20个制造商供应谷物联合收获机产量计量系统,1997年底,全国使用这一技术的联合收获机约17,000台,其中约有一半带GPS定位系统可支持产量分布图自动生成。一个主要生产厂商宣称,至2001年其生产的90%谷物联合收获机将装备产量监视器。迄今已进入商品化的这类产品主要是基于冲击式-力传感技术(如美国John Deree和Case IH)、容积式光电计量技术(如英国RDS产品)和γ射线流量传感技术(如Massey Ferguson产品)等。在谷物流量自动传感过程中,还可同时测量净粮含水量,在小区产量分布图基础上结合定位处方投入的成本分析直接显示小区经济效益分布图(Gross Margin Variability Map)。“精细农作”体系中的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需要解决如下的科学技术问题: 流量传感器的计量精度、稳定性、通用性、标定简便性的进一步改善; 产量计量中同时获得收获机的实际割幅和前进速度信息; 生成产量分布图需要的空间分辨率不大于收获机械工作幅宽的DGPS定位系统; 针对不同收获机械建立谷物由割台至流量测量点的谷物运移过程模型,以校正产量分布信息的动态误差; 研究采集的定位数据和产量数据编码格式与快速存储传输方式。这些数据通常都是存储在软盘或IC智能卡中,能一次存储至少一个作业班内的全部数据,然后再传入PC机进行处理和生成产量分布图; 开发PC上进行产量分布图生成的软件,含文件结构、数据结构、误差校正、数据图形化、显示方式等; 上述技术都还需要继续完善。研究适于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适于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仍然是农业工程师面临的挑战。谷物联合收获机电子装置,包括谷物产量自动计量和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是当代农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应是我国农机装备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研究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于改善易地收获、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作业信息化意识,促进作物生产科学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是世纪之交我国农机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 3.3 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快速、有效采集和描述影响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变量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重要基础。优先需予考虑的主要是土壤含水量、肥力、SOM、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和作物病、虫、草害及作物苗情分布信息采集等。目前田间信息快速采集技术的研究仍大大落后于支持精细农作的其它技术发展,已成为国际上众多单位攻关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的土壤信息采集方法是基于定点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耗资费时、空间尺度大、难于较精细地描述这些信息的空间变异性。技术创新的方向是研究开发可快速操作,有利于提高采样密度,测量精度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新传感技术和进一步改善空间分布信息的定量描述与近似处理方法。部分参数将可用扫描方式通过安装于作业机械上的传感器连续采集和进一步自动生成空间信息分布图。已经取得实用化或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成果,如:土壤含水量测量将在TDR成熟技术基础上,在开发经济实用的基于驻波比、频域法原理、近红外技术的快速测量仪方面拓宽研究领域。土壤主要肥力因素(N、P、K)测量仪器开发方面,基于传统化学分析技术基础上的快速肥力分析仪,目前国内已有实用化产品投入使用,其稳定性、操作性和测量精度虽然尚待改进,但对农田主要肥力因素的快速近似测量具有实用价值;一? 只诮焱饧际跬ü浣右睹娣瓷涔馄滋匦越信锏史柿λ娇焖倨拦酪瞧饕言谑匝槭褂茫胍8屑际醯呐┮涤τ妹芮邢喙兀梢韵嗷ソ杓喙丶际跹芯砍晒灰恢只诶胱友癯⌒в骞埽↖SFET)集成元件的土壤主要矿物元素含量测量技术的研究在国外已取得进展,将是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性研究方向。土壤耕作层深度对评价土壤持水能力和指导定位处方耕作,确定播种深度、施肥用量密切相关,在美、加、澳等已经开发出不接触式、基于电磁场测量土壤电导率用于评价土层深度分布图的仪器已试验使用,可对指导定位处方深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于SOM传感器,早在数年前已有报导,通过 NIR原理研制的可用于田间在线测量的多光谱SOM测量仪已有商品化产品。在作物生长有关变量信息的采集方面,田间杂草识别是“精细农业”支持技术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领域。在杂草识别的光谱响应特性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及参考数据可供借鉴。其它田间作物变量传感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将围绕新的物理原理与数学方法的应用,如多光谱识别、NIR视角技术、图象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方法(ANN、Fuzzy 系统分析、ES应用)、状态空间分析、小波分析、卡尔曼滤波方法等。在实践“精细农作”方面,开发基于新的物? 碓淼慕瓶焖傩畔⒉杉际跤敫纳瓶占涞乩硇畔⒋矸椒ǎ匀皇强萍脊ぷ髡呙媪俚募杈奕挝瘛?/P 3.4 智能型处方农作机械 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机械进入到一个以迅速融合电子技术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新时期。农业机械的设计中,广泛引入了微电子监控技术用于作业工况监测和控制。八十年代后期起,其监控系统又迅速趋向智能化,由单元控制发展到分布式控制,由单机作业系统向与管理决策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这新一代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发展,与过去十多年来基于信息技术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迅速发展,都是近五年来“精细农作”技术得以进入日益广泛试验实践的重要条件。虽然,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的若干主要农机装备,除了如前述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谷物收获机以外,实施按处方图进行农田投入调控的智能化农业机械, 如安装有DGPS定位系统及处方图读入装置的,可自动选择作物品种(二选一)、可按处方图调节播量和播深的谷物精密播种机;可自动选择调控两种化肥配比的自动定位施肥机和自控喷药机;可分别控制喷水量的定位喷灌机均已有商品化产品,并在继续完善。拖拉机驾驶室已安装智能化显示器,在一个LED显示屏上,可随意调用各种图形化可视界面, 监控机器各部分的工况和显示处方作业和导航信息。现代带有多处理器的智能型农业机械,已经引用了工业部门中采? 玫目刂破骶植客芟呒际酰–AN),相互间采用光缆传输信息,建立了工业化设计标准。我国当今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落后了不止20年,需要在某些领域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开发适于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精细农作”的示范试验研究有可能成为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应用信息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切入点。 3.5 系统集成技术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集成系统,它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持,需要学习应用不同子系统已经形成的硬、软件设计规范、标准、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应用已有的单项技术成果,研究建立某些支持技术的新标准。近几年来,国外研究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进行“精细农业”技术体系集成组装的经验。我国科技工作者要研究这方面的进展,参与国际交流。作为工程师,要善于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既能从具体技术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具有不断突破现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与模式的创新意识;又能注意进行项目目标的整体评估,协调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综合优化目标,提出推动技术进步的试验实践方案。 问题与思考 迄今,国际上关于“精细农业”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的幼年时期,支持技术产品也尚待不断深化研究。其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 4.1 加强对国际有关研究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应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性试验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推广的先进农作技术体系。 4.2 在“精细农作”试验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注意组装一批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单项适用先进技术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如:GPS、GIS技术用于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实用技术;面向农业生产者应用的电子仪器、实用监控设备;农业装备信息化技术;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装备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 4.3 迄今国外进行的精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实践,实际上是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Precision Farming)系统。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业产业系统精细经营的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种、养、加,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即过渡到建立“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实际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已优先在发达国家奶牛场根据奶牛产奶量定量配料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十多年来,全自动化设施园艺业的发展和养殖业中动物生长预测模型与配料、环境调控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加工为达到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中,都已吸收了电子信息科技前沿的成就。“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尤应在设施园艺,集约养殖,农产品品质优选、加工增值产业中先付诸实践与推广,这对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农业的结构性调整时期和开始重视强调实现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中,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农业精细经营技术的支持,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4 在试验研究中加强多部门、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攻关.发展学术讨论交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在高等农业工程院系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中,要逐步创造条件开设有关GPS、GIS、RS应用课程,加强必要的实验研究设施与课程建设等。 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近二年多来已经启动了有关研究工作,内容涉及DGPS、GIS农业应用,田间信息采集传感技术,智能型农业机械监控技术,精细农作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发展战略研究。与国外有关研究中心和企业界已建立了比较广泛的联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我们愿意与国内有关单位、企业发展合作,共同为推动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精细农业”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示范与实践作出贡献。 农业创新论文:分析国外加入TPP谈判与农业创新 一、市场透明化和便利化 TPP要求农产品进行自由化贸易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原产地规则。TPP对原产地鉴定进行详细的规定。对于农业这种相对较为弱势的产业而言,更需要明确是否为原产地,以防出现造假现象。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推进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透明化。如此一来,成员国对于彼此之间农产品的总量等情况都十分了解,很好地避免从其他国家购买再伪造为本国农产品的情况出现。农业市场实现透明化,也会促进各成员国更好地明晰市场需求,从而调整农业结构,更好地实现携手并进。所谓便利化,就是农产品流入市场的过程更加简化便利。这就需要各国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简化通关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使农产品流通更为便利。 二、日本加入TPP谈判对日本农业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日本对农业一直持闭关自守的态度。因为日本农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农业保护政策。TPP为贯彻自由化贸易方针,对各国的弱势产业也一视同仁,不允许例外。[2]这就堵死了日本希望农业获得特殊待遇之路。因此,对于加入TTP,日本国内或其他国家都认为会对日本现有农业造成巨大打击,会使日本农业衰退。首先,废除所有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后,国外廉价的农产品将会大量涌入日本,直接冲击其国内农产品的市场。日本长期以来稳定的农产品流通,将会被彻底打破。其次,由于农产品市场份额被抢夺,日本本土农产品会出现滞销状态,直接影响到农户和农协的切身利益。最后,农业的“外溢效益”较为突出,因此在农业发展受阻的情况下,与农业相关联的许多产业(如农资供应产业等)也会遭受重创。TPP对农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其牵涉范围广,各产业之间息息相关,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为明晰加入TPP的得失,农林水产省进行了预估。日本加入TPP后,如果在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的情况下,废除不包含林产品和水产品的19种主要农产品关税,将会导致进口总量扩增,从而使得本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GDP下降1.6%,下降的经济总额为7.9万亿日元,其中单就农业生产而言,其生产总值将会下降4.1万亿日元。[3]农林水产省将日本农业、林业、渔业看做一个整体经济来预估。该预估的前提是,只单一废除关税基础上,并不取消其他非关税壁垒。如此情况下,日本加入TPP,将会为其农林水产部门这个经济整体带来3.2万亿日元的利润,同时该经济整体还会损失约计3万亿日元。总之,该预估方法显示出加入TPP后农林水产部门会获利2000亿日元。[4]由于加入TPP,日本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将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有340万人面临随时失业的风险,而日本的粮食供给率也会在现有基础上下降26%。[5]预估的结果显然会引起农户和农协对加入TPP的不满,而农户手里又握有大量选票,出于对政治利益的考虑,参选人都表现出对农业的保护姿态。安倍政派,为防止流失农业领域的选票,在进行就职演说时,也强调会在TPP谈判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利益。为此目的,相关政府机构还专门成立TPP谈判中旨在争取农业方面特例的机构。最终,提出日本要保留5种至关重要的农产品的关税方案。此外,日本决定修改部分领域(如畜牧业)的相关政策制度,尽快出台具体方案以便于调整结构,应对加入TPP所带来的冲击。农业市场的抢夺,关键在于其质量和价格,其中价格更具优势。日本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劳动效率来削减成本,降低农产品价格。农户作为小农经济个体,看中的是收益。为稳住农户,不因TPP的冲击而恐慌,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户收入。因此,日本制定农业发展方案,如强制规定一些机关如学校,使用本土农产品,或者发展六次产业化,保障农户的收入只增不减。 (二)积极影响 日本加入TPP势必会对农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但是否就一定会是毁灭性的冲击,还是值得考量的。学者们主要担忧本国农产品关税的取消,会致使本国农产品失去“庇护”。日本加入TPP必然会对其保守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业经营方式带来冲击。事情具有两面性,在农业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机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日本通过加入TPP可以巩固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多边贸易化,重整日本经济,使其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因此,加入TPP,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将会是一片光明。 1.加快农业改革进程日本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是必然的。日本加入TPP,将会刺激其加快农业改革进程。日本的农业改革关键在于其农业结构的调整。农协一直把持农业的发展,限制农户种植结构,妨碍其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协作为保守派,也较为满足于农业发展的现状。而TPP的刺激会促使农协意识到农业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农协来领导和推进农业改革的进程,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也是农业改革的一大阻力,农业有强大的政府作为后盾,并不会自主地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不思进取”现象的出现。加入TPP要求农业废除贸易壁垒,农业渐渐没有后盾的扶持,农户就会自发自愿地进行改革。除此之外,外因的刺激,可以迫使本国的利益团体作出让步,逐步改变农业保守型保护政策,扫除全国农业改革中的部分障碍。 2.扩大农业市场日本加入TPP的重要目的就是扩大贸易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农业而言,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其农产品流通市场更加广阔。日本农产品的10个主要出口国中,TPP成员国有4个,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新加坡。其中日本农产品对各国的出口额方面,美国排第二位,越南排在第七位、新加坡为第八位,澳大利亚为第九位。加入TPP就意味着日本可以出口更多的农林水产品到这4个国家,其农产品贸易出口额将增多,农产品贸易市场扩大,更多的农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农业市场。日本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5年的农林水产品贸易都是逆差,逆差额分别为8.20万亿日元、6.22万亿日元、6.63万亿日元、7.61万亿日元、7.47万亿日元。在加入TPP后其贸易有望转为顺差,以促进日本贸易平衡发展。 3.便于农产品的进口日本仅为39%的粮食自给率,决定着日本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因为日本农业的保护政策,日本大米自给率维持在95%左右。因此日本基本不需要进口大米,主要是进口玉米、大豆、小麦、干果及水果、油菜、林产品等。日本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有10个。其中TPP成员国就有5个,分别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马来西亚,其中美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占日本农产品总进口额的比例为19.4%,加拿大为6.5%,澳大利亚为6.1%。[6]由此可知,日本加入TPP对于其农产品的进口极其有利。通过加入TPP日本进口农产品将更加方便,也将享受到更多的成员国优惠待遇。 三、日本农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加入TPP谈判后日本农业凸显的问题 1.农协垄断农业发展,与TPP“完全市场竞争要求”背道而驰农协是日本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机构。农协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环节,产前,为农户提供各种农资;产中,给予各种技术帮助;产后,为农户提供农产品销售的相关服务。农协还提供各种农村金融支持,为 农户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这为日本农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后盾。简而言之,农协是政府与农户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销售的中间机构。农协在农业的方方面面都充当着中介的角色。然而,日本农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业发展受到限制。首先,因为农协的强大影响力,农户会按照农协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如此一来,农户就丧失了部分自主选择种植结构的权利。如农协通过调控大米的种植面积,掌控日本大米的销售价格。其次,农户从农协之手购买各类农资,农协可能从中抬高农资价格,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成本。农协也就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再次,农协帮助销售农产品时,还会对农户收取类似“中介费”的一些费用,这些附加费用最后也转嫁至农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中。除此之外,农协参与形成的“铁三角”关系,干涉政府农业政策,迫使政府在农业保护政策方面不断妥协,[7]如成功阻止农产品关税的下调。由此可知,农协实际上是间接或直接地对农业发展进行垄断。而日本农协的过度干预与垄断农业生产各环节,阻碍农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这与TPP对农业市场开放性要求背道而驰。 2.农产品被过度保护,难达TPP“100%自由化贸易”的要求(1)农产品的关税保护日本农业发展迅猛,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但是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粮食自给率十分低。1998年,日本的综合粮食自给率(以热量为标准)为40%。[8]到2012年日本的综合粮食自给率为39%,而其他TPP成员国如加拿大的粮食自给率为223%,澳大利亚综合粮食自给率为187%,美国为130%。[9]因此日本为保障粮食安全,一直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日本大米的自给率自1998年到2010年基本保持在95%左右,其中用于直接食用的大米自给率为100%。[8]日本主要是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大米供给率,如表1所示,日本大米关税为778%。农业是一国之本,为此各国都通过各种政策、法律、财政等手段实施保护。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农业保护倾向更为突出,各国纷纷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农业发展。在WTO多边谈判中,日本为保护其农业,就一直对打开农业之门的问题采取消极抵抗的策略。从2011年农林水产省统计的各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中看出,日本的平均关税高于除韩国以外的众多国家。特别是远远高于TPP成员国,如日本的关税平均值比美国高18.3%(参见表2)。[10]日本的农产品关税的差别很大,诸如对玉米、大豆等的关税为0,蔬菜类的关税为3%~9%。[11]而表1中的各种农产品其关税均超过200%,对大米的关税居然高达778%。[12]其关税差别如此之大,也间接反映出日本农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已经成为其农业均衡发展的障碍。在TPP谈判之中,日本也未对农产品关税保护作出完全让步。在马来西亚进行的谈判之中,日本同意免除大部分农产品关税,但是对于大米、小麦、蔗糖、猪牛肉、乳制品等5类关键性农产品的关税不肯妥协免除。(2)农产品的各种财政补贴早在1984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就占农业总生产资本的40%左右,再加上对农业发展的各种低息信贷补贴,政府的财政补贴占农业总资本的一半。同时为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农户收入,日本极为重视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保险措施,对水稻等重要粮食作物实施强制保险,2013年日本政府对农业共济保险的投入高达515.88亿日元。[13]长期以来,为鼓励农业生产,提高自给率,政府对农业补贴巨大。农业总补贴超过农业收入,农户一半多收入来源于农业补贴。农业补贴主要是对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农机具以及农产品价格的补贴。其中农产品价格补贴主要是对农产品价格保护。一是,强制管理农产品价格。政府对主要粮食(如大米)设定最低收购价;对其他初级农产品(如肉类)限定价格范围。二是,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价格。政府设立农产品收购与售卖机构。在农产品市场价格较低时,买入农产品,以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户收入。在农产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就卖出农产品,以控制过度通货膨胀。三是,政府对农产品售价的直接补贴。对于低于政府限定价格的农产品,给予差价补贴,以确保农户收益。为应对WTO对农业的影响,日本充分利用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寻求庇护。1997年通过这两项政策,补贴额约计220亿美元,其他涉农总额约为271亿美元。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农户。日本为保障大米的自给自足,对大米种植农户给予巨额补贴:2000年大米种植农户3/5的收入源于政府补贴。对于蔬菜价格的稳定,政府主要采取对生产商的补贴措施,不同蔬菜实施不同补助金。2001年的蔬菜补助金比1993年增加了213亿日元。[14]由此导致日本农户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这极大阻碍了日本农业的独立发展,使得其抵抗风险能力差,在自由贸易中竞争力较低。综上所述,日本农业的过度保护,致使其农业处于弱势地位。导致日本农产品无法进行完全市场竞争、无法与TPP成员国的农产品抗衡,无法进行100%的自由化贸易。日本农业的过度保护是日本同其他各国进行TPP谈判的一大阻力,也是加入TPP谈判对日本农业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 3.农业改革进程缓慢,日本农业市场发展与TPP规范大相径庭日本农业改革进程缓慢是由于内外因素所综合导致的。外来诱因主要是:日本对中国、韩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其总额的比重逐渐增加。2000年,日本的总出口额中有47%是出口至美国以及欧盟,出口至中国和韩国的总量仅为12%~13%。通过10年的发展,到2010年,日本出口到中国和韩国的总份额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美的总份额,其中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比例为26.7%,而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比例已经增加至27.5%。[15]2012年日本农林水产物出口的地域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中国香港,出口金额为986亿日元;美国居第二位,约计688亿日元;中国大陆排在第四位,出口总金额为406亿日元;韩国处于第五位,出口额为350亿日元。[6]由此可知,日本的农产品出口转向中国、韩国。由表2可知,日本的农产品关税低于韩国,而比中国高出一些,因此与中、韩发展贸易,并不会突出其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弊端与闭关锁国性,日本也就不会加快对农业的改革。内因则主要是日本各利益集团为谋取自身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挠农业改革的推进。农业改革的推进会对现有的农业市场形成冲击,农户的直接经济收益将受到影响。而农户占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选票,为谋求这些选民的支持,利益集团会尽量保护农业发展,维持农业现状,不会轻易冒险进行改革。由于内外因的作用,日本农业改革止步不前。而要保障日本农业在加入TPP后能长远发展,就必须推动农业改革。通过改变农业现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日本农业尽快适应TPP对农业市场开放性的要求。因此,日本农业改革进程缓慢,是致使其不能符合TPP对农业市场要求的根本原因。 (二)加入TPP后日本农业的改革方向 1.缓和国内矛盾,促进农业接纳TPP日本虽然已经正式加入TPP谈判,但是其国内的反对呼声仍旧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是持观望态度。2011年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有52.7%支持加入TPP,剩下47.3%持反对或中立态度。[16]若TPP谈判结果未能满足反对团体的最低期望值,可能导致国内政策推行的障碍。“攘外必先安内”,日本国内应增加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缓和人们对于TPP的抵触,逐渐安抚各界的不安情绪。虽然日本国内反对TPP的团体势力较大,曾多次引导 游行集会。但日本政府应和各反对团体的代表进行洽谈,双方都互让一步,达成共同意见,一起制定对策,以便在谈判中尽可能维护日本农业利益。面对社会各界吸纳各种应对TPP冲击国内农业的措施建议,让农户及其利益团体,切身参与。由农协统一各种想法,真正从农户角度出发,制定应对方案。只有日本国内对于TPP有全面认知,并为日本农业找到出路,才有可能使TPP在农业中的推行畅通无阻。[17] 2.提升日本农产品质量,走高端品路线日本对其农产品质量要求严苛,专员监管农产品质量,市场里所有农产品均可溯源。对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要求严格,限制粗糙的初级农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农产品。有专门机构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要求农户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日期、化肥农药使用量与使用时间,最后将生产记录与购买各生产资料情况作对比,看数据是否全部吻合,并将这些记录公示给消费者。除此之外,日本也积极发展绿色农业,认为只有连续3年及以上没有使用过化肥农药的农产品才能称为有机食物。由此可知,日本农产品绝对是高品质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这是日本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为此,日本应好好加以利用,走高端农产品的路线。全面发展各种绿色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迎合人们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需要。许多学者诸如山下一仁、山田久等认为,日本大米一直以来都拥有好名声,具有高品质,因此即使其价格高昂,仍有可发展的市场空间。要应对TPP对农业的冲击,关键就是为农业寻求广阔的市场。日本可以通过提升其农产品的质量,做好宣传包装,专攻高端路线,将来在国际市场中也必然会有立足之地。 3.改革农业政策,逐步实现自由竞争日本农业总体来看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1960年日本粮食自给率为73%,发展至今其自给率呈现下降趋势,至2012年粮食自给率仅为39%。[18]且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许多农户年龄都在65岁以上。到目前为止,日本放弃的耕地面积总共有39万公顷。加入TPP凸显了日本农业发展的诸多弊端。因此,日本必须推进农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TPP允许各国有10年左右的时间来适应调整,最终实现自由化贸易。日本应在这段时期内,逐步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慢慢减少对农产品直接补贴。农协也要放手权力,让农户可以自由选择种植结构,不硬性规定水稻种植面积,不再通过抬高米价获取利益。农户也应逐步独立起来,不能过度依赖于政府补贴来保证其收入。促进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在于农户本身。日本专职农业工作者高龄化现象严重,应该制定政策引导年轻农业工作者回归土地。通过年轻人大胆的创造力谋求农业改革的成功之路。另外,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提高日本土地的规模化生产。日本是典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国,因此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日本农产品价格,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扩大优势。 4.发展六次产业化,保障农户收益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看中的都是直接利益。日本加入TPP影响的就是农业利益,直接来讲就是农户和农协的利益。加入TPP后,日本农产品缺少政府相关补贴,农户的收益会直线减少。要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使其愿意继续农业种植,不至于荒废耕地,关键就是要让农户看到效益。为此,鼓励发展六次化产业,促进农业发展,从而保障农户收入的整体稳定。农协作为重要的利益团体,应引导农户发展六次化产业,提升农业的经济附加值。在此过程中,农协也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巩固社会影响力。TPP限制日本对农业给予补贴,但是通过发展六次产业化,政府可以通过对该产业的各种扶持来间接保护日本农业。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的创新 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标准的、定型化的形式。本文从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的关系入手,旨在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传统会计模式遇到的挑战,从会计目标、会计计量、会计报表、会计教育四个方面提出创新会计模式的几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会计模式 一、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 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多数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上的经济。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处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约束下所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会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必须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这样会计才能反过来促进科研单位知识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科研单位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模式的挑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的理论主要有两大学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面向过去,强调可靠性,而受托责任学派面向未来,强调相关性。农业科研单位会计目标属于决策有用型即为会计目标主体制定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信息的占有是组成财富的重要部分。因此,传统的会计目标主体范围应拓宽,应涵盖知识、信息、资产的所有者。 2、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直接影响农业科研单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在传统会计中,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过小,只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专有技术等;同时,无形资产的计量基础是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内容、范围应扩大,会计计量基础也受到冲击与挑战。 3、对会计报表模式的挑战。传统会计报表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大财务报表为主干的模式,主要对单位已经拥有的资产、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这些过去的信息对农业科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而言,他们更想了解科研成果未来的、非财务信息,因此,必须对传统会计报表进行变革。 4、对会计管理模式的挑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人员参与科研决策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而科研单位现形的管理模式很多是,财务人员中对财政拨入经费负责,对横向科研管理经费只是代管,科研经费的使用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说了算,缺乏成本意识,加上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在经费使用上很随意,造成科研经费监督弱化。因此,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反映和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合理分配资金是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对传统会计管理模式新的挑战。 三、改进现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创新的思考 1、会计思维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会计领域也必须具有创新的观念。首先要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有一个重新认识。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在保证单位价值的最大化上的同时还要围绕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和保证获取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最大化上,从而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二是要以科研为核心改造现行的会计系统。目前,针对科研项目没有单独的会计系统,课题经费往往是通过“合同预收款”核算,无法直接从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科研项目立项、开发、最终实现科技转化的过程,通过会计模式的调整,确立新的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可以将传统的会计模式下许多难以计量的科研项目加以合理的计量、入帐,做到从帐面上直接反映每笔科研项目从申报到项目结束的收入和支出及未来的前景。 2、会计核算创新。随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比例与重要性日益提高,而无形资产会计滞后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会计模式的束缚,提高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创新无形资产会计。同时,随着无形资产主导地位的增强,其内容急剧扩大,包括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组织管理资产、市场资产等。范围扩大后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模式应根据无形资产的特征选用新的计量方法、采用多重计量手段。可考虑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同时提供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信息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信息。 3、会计报表创新。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是开发研究知识产品,为人类造福。知识产品经济要求把人力资源信息作为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借助于人力资源会计科目,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核算体系。在资产负债表中,人力资源的有关数据可列示在损益项下,增设“人力资源投资净增额”;另外,在所得税、留存收益下也应当分别列示。在收益表中,人力资源的有关数据可列示在损益项下,增设“人力资源投资净增减额”。同时,在表外增加对非财务信息如背景信息、经营业绩信息的披露。 4、会计管理创新。农业科研单位往往是有项目就意味着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项目的大小、数量都 直接影响到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践工作中应将会计管理创新重点放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研发和转化的管理上。要制定出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和有利于争课题和争项目的激励制度;要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支出审批制度,杜绝越权批款;要建立健全预算制度,谨防项目经费流失和浪费。其次,要注重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科研项目的核算。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规范、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设计和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知识,还要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能够运用现行的会计制度,合理的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核算,要既符合会计制度,又具备科研单位的特色,特别是注重对科研成果的预期效益进行合理预测及批露,对科研项目风险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城镇化建设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给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对这些机遇与挑战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探索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继续教育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继续教育 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镇化不仅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破除其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支撑,在整体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条件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将是实现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托。云南省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构成,其城镇化是在“山区、民族、边疆、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下推进的,具备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典型特征。因此,选取云南省为代表,对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继续教育发展进行研究,阐述继续教育享有的新机遇、分析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继续教育在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发展策略,这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的城镇化”以及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城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增大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在规模与内容上都在极速增长,这是继续教育发展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机遇。近年来云南省在“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城镇化发展新思路的指导下,人口城镇化增速明显。据统计,2011—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8%上升到40.48%,年均上升12.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16.5%上升到27.2%,年均上升5.35个百分点。①按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全省常住人口达4686.6万人,全省户籍总人口4604万人)计算,云南每年新增576.4518万常住城镇人口和246.314万户籍城镇人口,这些新市民进入城市之后迫切地需要融入新的生活,在生产技能、行为习惯、娱乐生活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这给云南继续教育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 (二)政府政策支持 1.各级政府普遍重视“人的城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突出成就(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左右),但这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并且存在着诸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①等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适时地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肯定了“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并将“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而在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核心”,对“人的城镇化”同样非常关注。人的城镇化就是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市民化,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支持。 2.各级政府关注继续教育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势下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但制定了“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宏伟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继续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由2009年16600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达到35000万人次”②,并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设专章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等发展任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上进行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在地方层面上《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同样的制定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即“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45%③。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同时也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设专章对继续教育发展进行区域规划。从以上政府文件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这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1.政府办学体系不断优化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念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关注程度逐年加深,在这些区域逐渐形成了“由国家教育部统筹、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各办学单位实施教育”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其中有政府主导的办学形式有: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所属的成(继)教院等多种形式。在云南省,经过建国后6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高校成(继)教院为龙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为辅助,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等为重要补充的政府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政府办学体系逐年优化。 2.市场办学蓬勃发展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而以政府为主体办学的继续教育由于体制、运行新模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表现出专业设置较为死板、对社会需求反应过慢等问题,不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在市场广泛需求的支配下出现了大批的市场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各种民办的培训班、总裁班、证书班、职业学校层出不穷,极大地补充了继续教育发展的不足。以云南为例,在2011—2014的三年期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由32358人增至41629人,三年来共增加9271人,平均每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090.3人;而民办中等职业在校生人数由原来的92234人增至102929人,三年来共增10695人,平均每年增加3565人。由此,我们可以管窥边疆民族地区市场办学之蓬勃发展。 二、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特色城镇化建设挑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 在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地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对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不断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云南,人们也取得了众多突出成果:其一、从全省国土面积94%为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云南特色的“山地城镇化”之路;其二、立足于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53.73%的平均水平的发展阶段,提出要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能动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三、从省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聚集的实际出发,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与发展,保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其四、从25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现状出发,提出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如此众多颇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给传统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探索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教育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挑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规模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云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以每年12.3%与5.35%①的速度增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市区,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新的生活,因此人们选择参加继续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生存生活技能。在这些区域,由于少数民族聚集,这就使得继续教育在面临人口城镇化快速增长挑战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团结各民族共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的使命。这一现状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资源,以满足来自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新市民”的学习需求是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挑战继续教育专业设置 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是制约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阻碍,因此不断对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进行探讨,并及时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产业的升级直接影响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度,这给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自身所开专业是“市场所需、人们想学”,这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三、继续教育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独具特色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山地城镇化模式“”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模式”等多种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很显然,成熟于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的传统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不能够满足特色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继续教育为了实现自身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必须积极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二)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口的城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来自农村的人员向城镇流动,并决定在此长期或永久定居下去,这一大批新市民的融入给城镇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挑战,继续教育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因此,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断优化自身的课程与专业设置,切实地为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三)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倡导城镇要延续自身文化特色,反对走“千城一面”错误路线,这在边疆民族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任务面前,继续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继续教育的对象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着民族文化,因此继续教育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点区域,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独立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与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而人们的幸福安康离不开所处社区的和谐发展。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为了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必须重视与社区的合作,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少数民族社区的稳定发展关乎着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边疆的和谐稳定,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社区内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调动社区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社区整体素质,为社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作者:朱胜晖 宁莎莎 潘艾伦 单位: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研究 [摘要] 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加之建筑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在建筑行业的继续教育中变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要求建筑业专业技术在职人员要具备最前端的知识技能,而且更要求他们具备强烈的学习意愿,从而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如何提高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的灵活性,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增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学习的自觉性和效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关键词] 建筑业;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灵活性 一、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概念、意义及发展趋势 继续教育的概念源自于一个多世纪前,开始主要是指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再教育,后来逐步延伸扩展为“完成基础教育以后的成人所进行的教育”。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指对在建筑类专业技术岗位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具有一定学历和职称的,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促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决策因素 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需付出精力和财力,也是自我消费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恩格尔消费者决策模式(下称“恩格尔模式”)来探寻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决策因素。 (一)什么是恩格尔模式 恩格尔模式是目前为止消费者行为研究中较为完整、清晰的理论,此模式是由恩格尔、科特拉和克莱布威尔三人在1968年提出的,于1984年修正而成的理论。恩格尔模式共分为四个部分,即中枢控制系统,信息加工过程,决策过程和环境因素。恩格尔模式的研究认为,在有形、无形等因素的作用下,外界信息被输入中枢控制系统,通过个人经验评价标准、态度等过程的过滤加工,形成信息处理程序,对外部探索进行评估,进而形成决策方案。整个决策、研究、评估、选择过程中,同样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后产生购买过程,并对购买的产品进行消费体验,得出是否满意的论断,再通过反馈进入中枢控制系统,形成信息与经验,从而影响未来的购买行为。 (二)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的类别 1.心理因素:参加继续教育的态度、动机等;2.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3.环境因素:如社会价值观、经济状况等。按照恩格尔模式的观点,从消费者个体行为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这些行为分成两个研究范畴:一是解释性质的,主要研究受外在变量影响之后的建筑类在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个人态度等所产生的决策因素,借助多变量统计方法找出各因素对继续教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二是反应性质的,如人口变量、情境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由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 (三)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1.能力因素:如现有经验、工作能力、学历背景等;2.家庭因素:如生活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居住地点、亲人朋友的态度等;3.上级领导的态度:如支持与不支持的态度,单位考核、管理方式等;4.心理因素:如求知欲望、适应继续教育的能力等;5.单位规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受单位规定的影响大小;6.单位期望:继续教育是否符合单位需要,是否有利于集体的发展;7.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于参加继续教育的看法和观念;8.工作因素:如工作时间、地点、性质等是否与继续教育冲突等。根据进一步调查,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决策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序如下:1.单位规定;2.工作因素;3.家庭因素;4.上级领导的态度;5.心理因素;6.单位期望;7.能力因素;8.社会舆论。 三、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继续教育机制灵活性的必要性分析 (一)工作与继续教育学习的矛盾不易解决 许多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中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加之家庭负担重,难以抽出时间参加集中学习,而目前建筑类继续教育又大都是传统的集中授课的方式,形式老套、僵化,造成学员学习积极性差,常常处在应付或被动学习的状态。 (二)功利心较强,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评职称、加薪升职等功利性目标是参加继续教育的唯一目的,认为继续教育学习中的很多内容与实际工作没有联系,因此不能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对待继续教育。 (三)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现阶段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大多采用“一个老师,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形式,无法满足建筑科技日益发展变化的时代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另外,继续教育学习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因素导致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灵活性的对策、建议 要转变以往对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功利性认识,转变不适应时代要求、不适合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的继续教育模式,建设灵活多样的,形式新颖的继续教育机制。 (一)提高对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筹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基金,坚持继续教育经费由国家投入、单位出资和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好建筑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落实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出国深造、定期进修等政策,完善在职进修、国际合作、交流挂职、岗位实践等多途径的继续教育制度。 (二)建立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和选拔制度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保证。建设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队伍是基本的发展趋势。通过聘任来自建设工程一线的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担任继续教育的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以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方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满足工程实践及建筑科技发展革新的需要,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和灵活性。 (三)建立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教学评估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保证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服务。通过评估还可以发现僵化和薄弱环节,寻求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使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四)严格实行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并进行考核验证 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是加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知识更新,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了解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状况,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为此,要坚持、完善和严格开展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登记、考核和管理,并将继续教育登记作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业务考核、升职加薪、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推动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终身化发展。 (五)创新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探索开展继续教育的新途径 1.改革传统的集中面授方式,学习、借鉴、运用和丰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如,采用合作研究、情景模拟、学术技术交流、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集中+分散”的,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2.研究、开发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数据管理软件,全面实现信息化。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向广大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提供建筑行业主要专业和相关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扩大他们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为广大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条件。 (六)结合实际,探索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的CEB继续教育模式 CEB是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缩写,其含义可概括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EB继续教育模式以满足社会和产业界对继续教育对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和评价标准,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开发课程并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职业能力由易到难安排教育教学计划。CEB继续教育模式摒弃了传统继续教育模式以学历文凭为目标,并将系统知识灌输给学员的弊端,按照企业需求、学员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时代对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我国建筑业要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和技能的技术人才,完全可以借鉴并灵活实施CBE继续教育模式。 作者:张超 单位: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 在进入新时期,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各类会计准则及法规相继出台,会计管理模式也有所更新发展,这都使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能力,以有效应对会计行业基于会计人员的高要求。本文围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析其重要性,探究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类经济业务及活动趋于增多,在此趋势下,社会行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有了更高要求。现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会计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理论及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应得以研究及解决。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阶段,在社会各行业中,会计职能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而会计人员作为行使会计职能的主要载体,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在此背景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就显得必要且重要。具体地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各项会计新准则及新制度要得到有效贯彻落实,需要会计人员在遵循原有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新准则及制度加强学习,及时消化吸收。第二,现代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财会工作在内容及形式上趋于复杂,客观上需要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掌握必要的会计处理技巧。第三,各类会计信息问题频发,反衬出我国会计人员素质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来对其从业行为加以规范矫正。 二、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凸显出的问题和不足 1.基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在2006年颁布实施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当前,多数会计人员能够意识到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基于自身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参与到继续教育中,但也有少数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会计从业人员的部门领导将会计人员的职能简单等同于记账、报账及报税等,从思想上不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时间被压缩。其次,会计从业人员将继续教育视为自身职位晋升的渠道的现象较为普遍,尽管参与到继续教育中,但没有认真领会相关内容,继续教育形式化严重。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内容及形式上过于单一化。 当前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方式主要为网络远程学习,通过下载课件及参与网络测验的方式对继续教育的成效加以考核。在这一教育模式下,虽然相应的教育课件质量有所保障,但过于单一化的教育内容及形式欠缺实效性和针对性,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所处的单位和行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此也导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而过于简单的网络考核,又为会计人员的舞弊提供了机会,考核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市场较为混乱,师资水平高低不均。 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方式上,主要有培训和自学两类。在培训环节,一些不具备会计培训资质的单位及企业通过开设会计人员培训班的方式,扰乱了培训市场秩序,导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市场混乱。此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在师资水平上也呈现出高低不均的现象,外加各类会计考试种类较多,使得相当部门也无法集中精力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加以监管和整治,阻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水平的相关对策 1.转变观念,强化宣传,提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首先,作为会计管理部门来讲,其应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以明确,一方面,要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一起,结合我国出台的各类会计准则及制度,制定出详细的继续教育内容及计划,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要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做好宣传,强化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视性的理解和认识。其次,作为会计人员任职部门的管理者,应认识到会计人员在促进其企事业单位有序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转变对会计人员的固有观念,给予会计人员一定的时间参与继续教育,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作为会计人员自身来说,其应积极响应国家相关的规定,自觉认真地参与到继续教育中,以有效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为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会计工作内容。 2.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方法,注重教育成效。 要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成效,完成继续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对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于单一乏味的教育方式加以补充和改革,在有效兼顾继续教育内容和时间的基础上,丰富继续教育方式方法。一方面,应采用网络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划出培训的重点和关键,结合培训人员的来源、职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案和培训方式。另一方面,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小组交流、案例探讨、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培训内容及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既有效调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的热情,又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及评价制度加以优化。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及评价机制是巩固及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及评价制度加以优化。首先,要严格执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涉及到的关于继续教育考核的相关标准和指标,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权和考试权加以分割,由我国财政部门统一对继续教育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与其本人的职务,岗位流转挂钩,从而起到强化会计人员学习积极性,净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作用。其次,在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果加以考核的同时,针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也要开展相应的资质考察及筛选工作。在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考核时,着重对其师资水平、培训质量加以考察,奖励资质优秀的培训机构,处罚培训资质不足,培训质量差的培训机构。 4.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培训机构师资水平。 首先,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要充分尊重会计人员的自主选择,对会计培训函授机构及会计培训社会机构同等对待。其次,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场进行监管和疏导,一方面对培训机构的软硬件设施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其满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季度及年度考核,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有序竞争创造条件。其次,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加以提高,以省为单位,开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进修班,集中培训师资队伍,通过教学评比,研讨等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培训机构师资水平。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社会企事业单位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的作用及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显现。针对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计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应强化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多方联动,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促进企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提供会计人才保障。 作者:孙海丽 单位:凌源市非税收入管理局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听障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完成继续教育学习成为可能。结合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特点,从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内容设计、交互设计、页面设计等方面对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构建真正的听障学习者无障碍网络课程。 关键词: 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设计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也远远落后。究其原因,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接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少、模式单一,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少、层次低,专业化的特教教师人数少、素质不高等无不相关[1]。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在人道主义、全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现代远程残疾人教育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无障碍的理念也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本文针对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特点,对听障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通过真正的无障碍网络课程,优化听障学习者的继续教育学习。 一、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界定 网络课程是在各种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某门课程的内容、资源、活动、评价、支持等的总和。网络课程具有开放、共享、自主、协作、交互等特点,特别适合时空分离的学习者参加学习。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是指为达到课程目标,针对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旨在帮助参加继续教育的听障学生学习,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总和。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丰富了听障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方式,为听障学习者架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听障网络课程设计与普通网络课程设计相比,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障网络课程设计不仅要遵循一般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而且要特别关注听障学习者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选择、组织、呈现课程元素。 二、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特点 分析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特点,是有效设计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前提。 (一)一般听障人员的特点 听障人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或丧失,以致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不能通过自然声音符号进行交流与沟通的特殊人员[2]。听障人员由于听力受损,在性格、心理、认知方式、行为表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于常人的特点。首先,缺陷补偿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就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听障人员由于听力受损,视觉功能则相对强大。研究表明,听障人员的观察力敏锐,模仿力强,但他们整体认知能力不高,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能力发展缓慢,理解力不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差。与此同时,听障人员虽视觉功能强大,但由于易产生视觉疲劳,大多数听障人员注意力不够集中,视觉分配能力和稳定性不高,注意力的转移不够灵活。其次,在性格与情感体验方面,大多数听障人员由于身体的缺陷,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孤僻、自卑、敏感、多疑且自尊心强、意志力薄弱、自我效能感低、依赖性强等性格特点。由于交流方式单一,大多数听障人员人际交往圈子小且单一,对社会的信任感差,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社会适应能力差。 (二)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网络学习条件及需求分析 参加听障继续教育学习的学习者大多都是专科、本科起点的在职人员[3],据调查[4],听障学生上网基本普及,他们大多数上网方便;上网频率较高,95%以上的人每周都有3次以上的上网机会;上网形式多样,手机上网已被听障学习者普遍接受;不少听障学生具有较强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对当下流行的主流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听障学生上网是以学习和聊天交友为主,他们渴望通过网络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渴望通过网络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他们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由于受身体缺陷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渴望学到更多实用性的知识与技能,特别关注残疾人就业方面的信息。目前,对于特殊教育领域而言,网络上虽然有一些特殊教育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呈现的大多是单位介绍、资讯、新闻类的信息,平台资源建设不足、个性不强、网络功能不完善且内容陈旧,更新迟缓。针对特殊人群,尤其是听障继续教育者的学习资源严重匮乏。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看不懂无字幕的视频和缺乏网络归属感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因此,优化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为听障继续教育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设计 听障继续教育者身心的特点以及听障继续教育者网络学习的条件和需求决定了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要求。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要依据课程目标,根据听障继续教育者的特点,进行专门、专业化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要针对听障继续教育学习者的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 1.缺陷补偿与适度的原则 听障学生听觉受损,视觉发达,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运用缺陷补偿原则,扬长避短。针对听障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差的特点,更多地借助直观、生动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表达抽象概念,运用色彩元素突出重点、难点等。另一方面,凡事都要有度,过犹不及。研究表明,听障人员所获得的感知形象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大量与课程内容无关的装饰性元素会引起听障学生的无意注意,影响学习效果[5]。 2.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直观要求将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现,注重的是感受;抽象要求将知识向纵深引导,注重的是理解和概括。掌握知识不是对事物表象的简单记忆,必须从大量的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6]。听障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发展听障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恰恰相反,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听障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学习的同时,指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摆脱具体形象的限制,不断发展听障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 3.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最基本要求。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学科内容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指内容表现手法和页面结构设计的科学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技术性是指网络课程要有效利用教学设计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课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艺术性是科学性与技术性的辩证统一,是为科学性与技术性服务的,是网络课程的品质保障。 (二)内容设计 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如何呈现所选内容”等问题[7]。听障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除了要求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与未来趋势外,应特别关注听障学生的社会需求,选择他们能力所及的学习内容,如为他们提供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在信息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能够充分利用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表现课程内容。但是对听障继续教育者来说,课程内容的设计有其独特的要求。 1.文本设计 文本是网络课程最基本的元素,通过文本,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高效、信息含量大是文本最显著的特点。听障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能力差,理解力、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大片段、抽象的文本会加重听障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会使大多数听障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再加上他们的意志力、自我效能感差等特点,部分听障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文本设计要重视文本形式的直观和文本内容的直观设计。研究表明,听障人员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注意文字本身(识别符号),因此,文本形式的直观要求网络课程中的文本应给人和谐的美感,在字体、颜色等方面要避免粗枝大叶,在文字段落上应避免没有重点的长篇大论。文本内容上的直观要求对抽象概念的文字描述上,尽量结合与听障学习者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案例、场景,运用比喻、联想等方式,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要有利于听障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图片设计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我们总是倾向于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图片的直观、生动等特点,一方面能够吸引学习者的眼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更毋庸置疑。然而,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并非图片越多、越花哨越好,恰恰相反,若不能正确利用图片,会适得其反。在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图片设计中,首先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只选对的,不选花哨的;只选有相关的,不选无关的。其次,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原则。对于一些必要的、能够辅以文字内容帮助学习者理解的照片,也应注意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的整体性。第三,坚持简洁明了的原则。图片内容、图片的呈现方式都应简洁明了,文字包围式的图片呈现方式会给听障学习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3.动画设计 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中的动画是指通过动画制作软件制作的逐帧播放的一系列画面或画面与声音的组合。通过动画,可以模拟现实场景,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听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中的动画在设计上应该尽量做到简单清晰,动画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学习内容,无关的装饰性、趣味性动画不利于听障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此外,动画的制作要根据内容,合理使用人机交互,方便学习者自由控制学习进度。 4.视频设计 对于大部分网络学习者而言,视频是最好的学习资源,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中的视频资源应针对听障学习者的特点,从画面、字幕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首先,听障网络课程的视频画面应多拍近景和特写,听障学习者通过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唇型等,能够更好地理解讲授内容。其次,对于操作类的课程,可以以实际操作为主,在演示操作步骤的同时,应在画面适当的位置增加文字提示,且文字提示的时间应早于操作时间,便于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第三,由于听障学生存在听力障碍,注意力的分配比较困难,所以,听障网络课程中的视频,要特别注意手语、字幕、画面的有机配合。对于简单的内容,可以考虑用手语的方式,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学习内容,建议用画面(录屏)加字幕的方式。对于字幕的要求并不是要把说话人说的每一个字都呈现出来,而是有选择的根据画面内容加配字幕,字幕的字体、颜色应符合视觉规律,避免视觉疲劳。此外,要充分考虑听障学生文字阅读时间长等特点,特别注意画面、字幕、手语的节奏,给学生预留必要的思考时间。第四,为了方便听障学生反复观看,视频的时间设计要具有可控性。第五,选择大众的播放格式,保证播放器使用的无障碍。第六,视频长度不宜过长,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的微视频是听障网络课程视频设计的不二选择。 5.音频设计 尽管听障学习者听力受损,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耳蜗技术的日益成熟,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学习者能够借助助听器听到声音。因此,听障网络课程中的音频应经过特殊处理,如进行数字化降噪、采用双声道等,使之与视觉元素紧密结合,加深学生记忆,优化学习效果。 (三)交互设计 没有交互就没有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可以从学习内容、学习支持、教学策略、教与学活动四个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两个方面加强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1.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听障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应结合听障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活动内容,有效运用教学策略,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对于实践性、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可以选择典型的课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根据案例制作新的作品、完成新的项目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课程测试的环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分层的策略,对于文化基础好、认知水平高的学习者可以为其设置难度大、实践性强的综合项目,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底子弱,认知水平低的学习者可以采用程序教学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小步子、由易到难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逐个攻破,并注重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确保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2.学生支持服务设计 听障继续教育学习者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参加网络课程的学习,听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网络课程需要为听障学习者提供解疑答惑的渠道,如答疑系统、在线QQ、电子邮件、论坛、自动答疑库等。网络课程的管理者或教师应尽量及时回复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及时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重视听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听障学习者标注网络课程中已学、未学以及正在学习的学习内容。通过为听障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工具,如标注等,帮助听障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此外,在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开辟一定的空间,满足听障学习者聊天、交友的要求,让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 (四)页面设计 页面是网络课程内容的载体,页面设计是保证听障学习者能够准确获取学习资源、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整个网络课程要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无效链接,确保页面与页面关系的正常化。首先,网页设计要遵循自左向右、由上而下的视觉习惯。同时,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在观看平面图像时,对右上方位置的信息记忆尤其深刻。因此,做好导航设计和学习指南设计的同时,要把导航和学习指南放在学习者易于获取的位置。其次,听障网络课程的页面大小要适宜,页面设计应力求精简,过于复杂的页面设计不利于听障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正确判断。第三,由于听障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靠视觉,因此,听障网络课程的色彩设计非常重要。页面的背景色应选择对人眼刺激小、能够缓解人眼疲劳的浅蓝、浅绿等冷色系色调,重点部分可选择具有刺激作用的暖色系色调。第四,页面中文字的大小、字体等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相同层次的文字应尽量做到整齐划一。 作者:梁胶东 邹燕 单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研究 摘要 分析我国执业药师的从业现状,指出执业药师在培养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网络等各种途径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继续教育中临床类知识的培训,发挥网络继续教育优势,建立继续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做好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途径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以来,执业药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与国外相比基础较差,施行时间较短,执业药师队伍的人数、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距离现实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务院2012年1月12日颁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国将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订实施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推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执业药师整体素质,推动执业药师队伍发展。同时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须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并完成规定的学分。”办法还规定“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每年参加执业药师续教育获取的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注册期3年内不得少于45学分。”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中国执业药师现状 1.1执业药师社会需求量大 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所提出“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需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明确目标,否则取消售药资格。根据中国药店管理学院2012年的调查,按照一店一“药师”的要求,即使所有执业药师都配备到药店中去,仍然有18万左右的缺口。 1.2执业药师社会认知度差 虽然中国执业药师需求量很大,但是执业药师社会认知度差,地位尴尬。《医药经济报》在上海做了一个关于用药安全关注度的调查,调查显示,群众虽然对用药安全很关注,但是对药店中的执业药师了解甚少,大部分的病人去药店只知道有药店服务人员为其服务,但并不关心为其服务的是否为执业药师;另外大部分人都认为执业药师确实比普通店员更懂得用药知识,仍把所有的药师当成卖药的。因为医院和药店的药剂师工作仍然是以药品供应为中心,也导致公众对执业药师的认识有偏差,认为执业药师只是“药店营业员”和“处方调剂人员”,甚至仅仅是推销药物的营业员。 1.3执业药师职业素质不高 执业药师的主要工作为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等,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了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执业药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技能。如前文所述,目前执业药师存在地位尴尬等方面问题,除了与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外界因素有关以外,与其自身素质也密切相关。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基本上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药学人员。而我国,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的人员具备5个条件之一者,就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其中最低要求是取得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一定年限。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执业药师的学历门槛要求极低,只要有药学背景的人员,从事药学相关工作,都能参加执业药师考试,通过考试即可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这就造成了我国执业药师的知识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我国取得执业药师资格人员的学历结构、技术职称、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自身素质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以及药师平时相对狭隘的工作内容,执业药师迫切需要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工作需求。 2提升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的途径 2.1充分发挥高校现有课程资源优势 开设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着众多药学知识丰富的专任教师,也有网络和地域资源能够开展形式丰富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可以成为我国开展执业药师教育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可以提供现有的课程资源,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供这部分药师学习,提高执业药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高校应注重发挥现有课程体系的作用,特别是精品课程的作用,向执业药师开放网络课堂,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及学分计算方式,为低学历、非药学专业毕业或毕业时间长的执业药师提供学习便利,提高执业药师队伍的素质。对于那部分学历较低、药学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的时候,充分利用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师、教学资源,查漏补缺,侧重加强知识结构的完善。 2.2加强继续教育中临床类知识的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本科院校不断扩招,预计到“十二五”末,新增执业药师将以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执业药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将逐年提高。这部分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化学为主,即使学了药理、药剂、药分等专业课程也满足不了现在临床药学的需求。执业药师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但是其大学课程体系中,临床专业知识匮乏,导致部分药师甚至连基本的病历、化验单都看不懂,无法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所以,高校必须要对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对于已经获得执业资格的药师,在每年的继续教育中,除了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培训以外,还要强化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弥补执业药师的知识缺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执业药师进行临床实习。 2.3加强执业药师网络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系统的继续教育课程、便捷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途径是获取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发丰富和系统的继续教育资源,加强网络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设和资源整合,必将有力推动继续教育工作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如美国早已通过其先进的网络技术,组织各种培训和学术课程进行药学继续教育。中国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经建成了许多相关网站,如国家级远程医学教育网双卫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药学信息网站《临床药师》,另外,还有很多的交流、讨论版,如国内最大的医药学交流平台丁香园,再有创建于2001年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术站点之一,小木虫论坛。这些网站会员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这里拥有旺盛的人气、良好的交流氛围及广阔的交流空间,已成为聚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资源、经验交流平台。内容涵盖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学科,除此之外还有基金申请、专利标准、留学出国、考研考博、论文投稿、学术求助等实用内容。在这里执业药师在工作中有任何疑问,可以获得大家的帮助,为解决临床药师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2.4建立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评估制度 培训效果是检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优劣的关键。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和研讨课四种,每种类型课程的性质不同,评价体系并不相同。所以应当对每种课程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以促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的提升。培训效果分析是培训体系中最终的成果检验过程,能够起到检验培训实际效果、验证培训内容和培训科学性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培训效果大多数情况下难以量化衡量,所以培训效果分析一直是培训工作中的难点。但从总体来看,可以尝试建立以定量衡量为主,采用四级评估法,进行培训效果的检验:培训效果第一级———满意度(Satisfaction),即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开始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就可以解决。培训效果第二级———学习度(Learning),即学员是否真的掌握了传授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一般考试、面试和课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测评出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培训效果第三级———应用度(Adoption),即学员多大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了。培训效果第四级———绩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学员多大程度地通过自己的知识运用提高了自身和组织的绩效,一般可以应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回顾在培训前后员工的绩效变化程度。执业药师在培养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网络等各类媒介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发挥网络继续教育优势,建立继续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做好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使执业药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患者和消费者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执业药师后备军。 作者:俞迪佳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少数民族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一、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是针对我国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民族教师,本质上是在充分掌握汉语的基础上以汉语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基于其特殊地位和性质,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比一般汉语教师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他们掌握本民族的语言,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对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语言迁移、习得偏差等方面都更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汉语专业知识不过硬,教育教学技能不够强,现代教育技术不熟悉等问题。因而,对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进行富有实效的继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接受继续教育既是广大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广大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师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现行的体制下,教师是继续教育成本的直接承担者,广大教师在继续教育的形式、内容、时间等方面的个性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继续教育方式。但从现行的继续教育模式看,继续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地区,针对学校,基本上没有基于教师的人本需求,广大教师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机会。有的教师希望参加更高级别的继续教育,但此类教育又对教师的学历、职称提出了明确的限制。有的教师已经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参加过不同层次的培训,但依旧要参加统一安排的基础性培训,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继续教育缺乏实效性 虽然教师继续教育让部分教师提高了基本功,比如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的使用等方面。但更多的教师则认为,继续教育不过是走形式,跟教学现实的需求有差距。少数民族学生需要提高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切实的技巧。但继续教育课上,授课教师讲的内容并没有能够给广大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带来多大的实用。继续教育结束后,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仍然只有凭自己的教学经验,甚至是摸着石头过河,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笔者认为,导致继续教育实效性不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尽管大多数培训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但仍然不排除部分培训者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所带来的问题。目前,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实训者主要由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部分实训者在培训中存在培训内容陈旧老化,培训方式呆板单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等问题,很难让参加继续教育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真正学有所得。第二,教育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训者培训中讲授的内容多是死板的教学理论,甚至严重过时。这些理论不能为广大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技巧性的东西,也无法让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将这些理论转化为教学技能,更无法让广大教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第三,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早已将课堂更多地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地位由传统的讲授者、灌输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自觉建构的协助者。在我国广泛推进的新课程理念也有类似的要求。但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时,普遍认为形式太过单一。培训课堂仍然以讲授者为主体,很多培训基本上是一讲到底,参训者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充其量也就只起到了陪衬的作用。培训者多半也不了解参训教师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大而化之地讲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继续教育形式。在信息化程度低的乡下,不应当采用远程教育的模式;在资源丰富的城区,继续教育的形式更应当多元化,不应局限于某种单一的形式。第四,继续教育考核不力。有培训就应该有考核,没有考核就无法反映培训效果。对于当下的培训,不少少数民族汉语教师都认为是在走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或者是为了凑足课时。因而,不少培训基本没有考核。有的多半也是所谓的“考查”,或者“课后论文”。还有的考核的时间和形式安排不合理。一些技能性的培训,参训这不是培训结束后就能掌握的;一些教育理论,教师也不可能再短时间内熟练地运用在教学当中。关键要看教师参训后取得的实效,而不是参训者得到的分数越高,培训的效果就越好。继续教育不能空谈理论,更要讲求实效。 (三)经费保障有待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同时,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但是,随着汉语教学力度地增大,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培训力度地增大,继续教育经费的保障遇到了不少问题。有的培训需要教师自己出钱买单,教师为了职称评定,年度奖惩又不得不掏钱。 (四)教师参训积极性不高 不少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并没有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是自己的义务,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当然,客观来讲,培训实效性差,个人缺乏自主选择权,继续教育与工作矛盾等问题也确实存在。此外,工作和继续教育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学时的规定,教师平时都有教学任务,因而继续教育多安排在节假日。这就造成了培训时间过于集中,培训内容过多,培训难度大的问题。有的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工作中已经非常劳累,再占用休息时间来参加继续教育,心中确实不大情愿。 三、完善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针对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完善组织领导,加强监督管理 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大工程,为有效完成这项关系到整个民族地区的事业,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坚强领导,需要各主管部门的有力组织,需要广大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政府要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加强协调,完善监督,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保证继续教育取得实效。各级各类学校应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大力支持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当下的继续教育普遍存在理论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对此,实训者和主办机构都要多深入教学一线,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调研,认真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多了解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调研信息,准确定位存在的问题,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培训中做到有的放矢,为广大参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三)认真挑选组织实训者 要保证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继续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要让广大参训教师确有所得,首先必须保障实训者的素质,倘若实训者的素质都不高,一切都是空谈。当下的继续教育中,有的实训者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大话连篇,不可能给参训教师多少实惠。在实训者中应当引入竞争或聘任机制,对于不能胜任,或者参训教师反映强烈的实训者应当停止其实训工作。 (四)改进模式,丰富方式 当前,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培训模式以培训机构模式和高校模式为主,这两种模式都是以实训者为本,而不是以广大参训教师为本,严重忽视了广大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高校模式下的培训偏重理论,对教师亟需的东西研究少,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培训机构为本的模式在师资力量、时间安排等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因而,初级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培训应当选取一种更为恰当的模式,首先派选人员深入基层学校,深入教学一线,认真调研,了解情况,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再根据培训计划,聘请适合的专家学者,或者一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其次,还要改革培训方式;改变当下继续教育中一讲到底的传统灌输式培训;采取案例式、调研式、体验式、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灵活多变地适应不同的培训需要,增强培训的效果。针对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问题,可以广泛利用发达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突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与发达地区的资源共享。各级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广大参训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平台,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许晓娟 许海军 单位:西南大学人文学院 和田地区实验中学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研究 一、受训者的个体特征 受训者特征指影响受训者学习效果的受训者个体特征。受训教师的培训态度、动机极大地影响着培训学习的效果。如果受训教师参加培训是抱着一种“既然让我去,那么去学学也没有什么坏处”心理,或是只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一个证书或取得相应的学分,以便将来能因此获得晋升或技术职称的提高,而没有去思考学过之后如何把受训所学用来改进自身的工作行为的话,这样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削弱培训的实效性。即使某些受训教师主观上愿意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但是由于缺乏培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或知识准备,因而只能进行一知半解而非深度理解的学习,这同样会削弱培训的实效性。 (一)培训动机 培训动机指参加培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受训者在培训学习活动中心理与行为情态。培训动机影响着受训者的培训积极性,不同水平的学习积极性又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动机强度取决于受训者个体对于参加培训能够带来的结果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与意义的判断,以及自己取得这些结果的可能性的判断。对受训教师而言,其个人需要是多元化的,但教师普遍珍视的一些需要有:提高教学成绩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需要;得到奖励的需要;兴趣的需要。如果参加培训所带来的结果能够满足上述需要,且受训者认为通过个体努力能够取得这些结果的话,受训者参加培训的动机就高。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也指出,成人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即对直接与工作或生活相关的主题感兴趣,当学习的主题与内容可应用于其工作或其他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时,他们才有学习的动力。然而,现实情况是,教师培训既没有严格的学员学习评价,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兴趣,更无助于提高教学成绩,且在解决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上也无法提供操作性的建议,唯独参加培训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对教师还有一点直接利益,因为这往往与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有关联。对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理想的需求调查中,平均60%的教师有比较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然而这些教师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培训作为一个满足自己专业发展需求的途径。这表明,许多培训无法真正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成人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内部,如兴趣、成就需要等,而不是外部,如各种奖励措施等。因此,在培训无力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的情况下,仅仅靠培训学分这项激励措施往往无法激起受训教师强烈的学习动机。受训教师是否取得学分往往与出勤率、作业完成与否等较为简单的量化指标有关,至于受训者学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则很少被理会。在这种培训目标价值较小,且不需要什么努力就能达到目标的情况下,受训者缺乏学习动机的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专业知识准备 受训者的专业准备指受训教师在参加具体培训前已有的知识储备、技能方法掌握与情感价值观达成的状态。受训教师的专业准备情况与培训学习的效果是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各有不同,他们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方面存在差异。具体的教师培训项目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对受训者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他们具备适度的学习动机之外,还需要他们做好必要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价值观的准备。对于那些准备适当的受训者,在同等的学习动机下,能够取得较大的学习效果。教师专业准备的差异不仅影响着学习的效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给培训教学造成了困难,因为师训教师必须照顾到受训者的个别差异,而这在当前的许多培训活动中是很难做到的。为了使受训者在培训前做好相应的培训准备,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培训者会在受训教师名单基本确定了以后,在培训前告知学员应该做好哪些培训准备,譬如学员理论书籍阅读与思考,课堂教学案例的准备,一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和自我培训工作的反思。 (三)学习风格特征 学习风格指受训教师对不同培训学习条件的偏好或需求。学习方式与学员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习方式的倾向性与其经验和文化背景一致,那么此种培训往往有效,但未必对来自另外一种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学员有效。在对学习风格的分类上,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提出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学习方式:一种是“聆听讲座”的学习,另一种是“注重学习实践”的学习。偏好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受训教师喜欢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偏好“注重学习实践”的学习方式的受训者喜欢亲自体验、实践方式。调查显示,有的学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学得较好,有的学员则在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学的较好。教师的学习方式归纳为活动家、沉思者、理论家和实用主义者四种类型。其一:活动家。受训者总是精力充沛地投入新的活动而且不存在偏见。他们喜欢沉浸于直接的经验中;他们思想开放,对新事物不抱新的怀疑态度,这使他们对一切新事物抱有热烈的欢迎态度;他们的宗旨是:任何事情都想试一下。他们趋向于先动手做,事后再考虑结果;总是设法使自己成为活动的中心。其二:沉思者。沉思者擅长在冷僻平静的氛围中静思、善思。他们会详细而耐心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经验和事情的数据资料,并尽量推迟作出最后结论的时间;他们的宗旨是小心瑾慎;他们在会议场合下,常常选择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倾听和记录他人的声音,结合其要点,构思出自我的观点;他们的行动是过去和现在的经历、别人和自己的观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三:教育家。教育家把教育现象加以梳理,并使其融合为复杂但更完善的理论。他们往往以垂直的、程序化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通过运用哲学普遍联系的原理把似乎不相关的教育现象同化为教育理论;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不把事情搞得妥帖、统整为一个合理的体系就不罢休;他们擅长通过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即理性思维进行理论架构的创建。其四: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头脑中充满他们想要在实践中试行的新念头;他们喜欢践行与操作,遵照想法迅速而自信地行动起来;他们对反思、思考和商讨极不耐烦。具有上述极端表现的人可能很少,一个人的身上往往表现出以一种或两种类型的风格为主,同时综合了其他类型风格的情况。因此,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活动,要了解他们对学习、教学方式的偏好或需求,并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受训者的需要。 二、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课程设计指依据一定的理念,对本次师资培训方案及实施策略作具体的规划。当培训方案的规划注重受训者的主体参与,以对受训者培训需求的深度调查为基础,同时培训方案的内容与实施满足受训者的培训需求时,培训设计最能促进受训者的学习,提高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一)成人学习理论及其对培训设计的启示 在职教师的学习符合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然而,自上世纪成人教育作为一个实践性的专业建立起来以后,至今理论界对此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幅包含了成人学习知识基础的各种理论、原则和解释的拼图。”成为教育学理论的五个基本假设将成人学习描述为这样的人。 1.成人有独立的自我概念并能指导自己的学习 他们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学习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知道学习什么以及为什么学习。成人学习者的这一特点对教师培训的启示有三点:第一,在师资培训中,培训者与受训者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即培训者要从传统培训教学中的以“教”为主的角色,转移到围绕培训对象的“学”而给予引导和服务为主的角色上来。第二,在教学方式上,培训者要避免单向讲授的培训方式,而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使受训者投入到学习中。第三,教师培训的设计以受训教师真实需求为基础。 2.成人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学习来说是丰富的资源,即他们的学习是基于已有经验的学习。成人学习者的这一学习特点对师资培训的启示在于:师资培训要充分利用成人带来的大量的个性化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作为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如何以受训者的某些经验作为培训教学的案例,用这样的案例进行培训,可以使培训更具典型性、真实性和亲切感。在培训形式上,培训者可以采用学员间互动学习的方式,通过经验交流与分享、合作学习等促进受训者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3.成人的学习需求与变化的社会角色紧密相关 成人的学习不是尽可能多地积累知识,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而是需求什么学什么。学习需要既是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又是教书育人岗位的必然需要。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满足岗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我国60%以上的教师认为他们需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而在这些能力中,教师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学能力的提高。这点对于教师培训的启示在于:培训者应深入了解受训者的工作实际和培训需求,按照受训者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培训者个人的主观意志来设计培训。 4.成人以探讨问题为中心注重培训的实践应用倾向 成人的学习是任务导向的学习,当学习主题对成人具有直接价值时,成人学得最好。这对于教师培训的启示在于:教师培训要坚持实践的原则,学以致用。在设计师资培训的目标时,要注意考虑应用性的目标;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尽量与受训教师的工作实际相关,突出实用性;在培训模式上,应多采用“做中学”的实践性形式,让受训教师在体验中学习,把学习过程与应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重“讲”轻“学”,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的倾向;在培训学习结束后,受训者要督促参训教师所在学校为其学以致用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5.成人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内在的诉求而不是外部的压力 成人学习的动机主要是兴趣、成就需要和个人利益。他们的学习动机因对良好的学习情境的主动参与而获得发展与增长。这点对于师资培训的启示是:培训设计要发现与识别受训教师内在的学习需求,然后设计相应的培训,培训设计要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主体参与性。 (二)教师学习特性及其对培训设计的启示 在职教师作为成人,其学习符合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综上所述,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教师学习的具有如下特点: 1.教师的学习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学习 教师受训是以提高绩效为导向的。培训之前,他们会花相当多的时间衡量参加学习的利弊所在,考虑通过学习能够解决自己哪方面的问题。教师这种学习特点具体地反映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实效的愿望,即一种十分执著的学以致用的追求。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以及适应组织、社会的要求而积累知识,更是为了能够及时地把所学到的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现实社会的生活以及实践活动当中去。因此,这一点对于教师培训的启示是,培训设计要以解决受训教师的实际问题,启发受训教师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性思路为指向。 2.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学习 最好的学习环境是存在社会关系及工具的现实社会情境。学习来自于社会实践的参与,来自于与社会中其他更有经验的人的交流。由此可见,基于情境的学习强调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交流、观摩、模仿、操作以及反思改进等方式来进行。教师的学习就是基于情境的学习。那些有成就的教师往往是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专家的引领以及个人的反思性实践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对教师培训的启示是:教师培训要给受训教师提供适当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加强受训教师间的交流,以及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专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受训教师在适当的情境中通过社会性的学习来提高。因此,在培训中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团体学习,其建立在一种共享的文化基础之上。 3.教师的学习是主体自我完善与践行的过程 教师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和简单模仿的学习。教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大量丰富的个性化经验,他们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任何教师培训如果不能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受训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意义,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学习特性对教师培训设计的启示是:培训以解决受训教师的实际问题、启发受训教师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性思路为指向;培训要注重在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让受训者参与研讨、模拟练习、实践应用等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效果;培训形式应注重受训者间的合作学习与对话、交流;培训应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学习积极性,受训者是学习的主体,培训者应发挥帮助、促进、支持与引导等作用。 (三)有效的培训设计的原则 课题组通过对教师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受训教师期望的校外培训的特征如下:(1)培训教师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资深专家,或自己同行中的佼佼者。(2)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非常一致,且能够结合工作实际解决普遍存在问题,并能针对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或具体的方法。(3)培训形式是与培训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场示范或实践,有探讨及相应的专家指导,有相辅的沟通渠道,有充分的时间在培训后及时讨论。(4)培训结束后,在本职岗位上尝试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或技能时,培训专家愿意并能够提供后续指导或帮助。(5)培训是免费的,在教师工作较为宽松时进行且采取脱产的形式,时间不要太长。研究发现,受训教师期望的校本培训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在培训内容上应该关照全体教师均急欲了解的新思路或教法等;针对具体的专业、班级和问题开展个别化的培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分享工作中取得的关键经验;提高教师急需提高的综合素质。(2)在培训形式上,培训后有及时、充分的讨论;采用“研究课+专家点评”的方式;专家上门指导;领导得力且全程参与;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培训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教师有效培训设计的原则如下: 1.培训要重视主体的参与性 在规划培训方案前,培训者要充分调查、识别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要征求受训者对培训方案的意见与建议;在规划培训方案实施中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让受训者参与到培训中来;无论在培训中还是培训结束后,要重视了解参训者对培训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作出调整。课题调查表明,越尊重受训教师的主体性,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师培训活动很少关注到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受训教师在选择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长期以来形成了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受训教师的培训愿望不强烈,视培训为负担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培训要重视实践性原则 培训内容应有助于启发或帮助教师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思路。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的实践性培训形式,通过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的观摩、模仿、练习与应用等,以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培训的实际效果满意度不高。课题组曾对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的各类培训进行过调查:有61.9%的受训者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有16.7%的受训者认为培训对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没有效果,持积极态度的仅占19.5%。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培训内容不实用。各类培训在培训内容的安排方面普遍存在着培训内容“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名目繁多,难于应付”等问题。 3.培训要遴选好优质的培训师资 受训教师期望在具体培训内容方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资深专家或自己同行中的佼佼者来充当培训教师。我国一些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够熟悉。不能较好地组织贴近培训对象实际的教学讨论;因为担心讨论“冷场”,在培训方式上往往选择以讲授为主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建立遴选优质培训师资的机制,按程序来挑选优秀的师资,这直接影响到培训的结果。 4.培训要安排适切时间与地点 受训教师期望校外培训采取脱产的形式,时间不要太长。在职培训的时间不要完全安排在休息日,培训的地点不要离工作地点过远。校内的面向全体或部分教师的集中培训要安排在他们工作较为宽松的时候。在职培训往往安排在寒暑假或双休日。虽然大多数教师表示可以接受这种培训安排,但他们也反映这种时间安排占用了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个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主要缘由是中小学教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工作日要完成教学任务,休息日还要参加培训,缺乏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充分安排工作和调整心态,长久如此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参训压力也就自然出现。 三、培训环境分析 培训环境是培训活动所处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它包括物理、人文;教学、社区等。培训环境间接影响培训活动的质量。 (一)培训的教学、生活环境 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如大小适中的培训教室,强弱适中的光线,冷暖适中的教室温度,舒适的、易于移动的座椅,数量充足、易于移动的桌子,有茶点、休息的空间,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可口的饭菜,舒适的住宿条件等,均会使教师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享受培训的过程,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教师培训的政策、制度 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文件要求之下,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体制在我国正逐步形成。江苏省还提出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学分不低于继续教育学分的50%。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教师培训竞争机制的形成,促进教师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这也使国家对教师培训的政策和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1.培训师资的选用 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校外培训中,教师学院和师范学院开展的教师培训占据主体。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从理想上来说,一个专任的教师培训者既应是教学人员、培训课程的开发人员,又应是培训的组织管理人员。作为教学和教师培训的课程开发人员,教师培训者应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课程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解决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给其提供启发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培训机构的大部分教师并不是从最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中选拔上来的。即使有些教师是从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中选拔上来的,但由于过去学历教育的任务以及促进这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机制的缺陷,他们已越来越远离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跟不上教学实践的发展,自身的知识、技能难以满足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故他们作为培训教师越来越不自信。面对此种情形,迫切需要改变培训教师的任用与培养体制,充实一批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独到之处的教师、校长到专职和兼职的培训教师队伍中来,同时打破培训教师终身任用体制,找准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实际需求的结合点。 2.培训课程的开发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培训内容能否贴近受训教师实际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能否为区域教育服务,直接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好坏。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与内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旧、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实用、课程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不适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课程与内容之所以能够存在,除了培训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外,还与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审定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指出,国家规定课程设置方向,地方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课程方案,确定学时、学分,科学地配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然而,实际课程的配置是否科学,具体的培训内容是否与受训教师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则缺乏有效地的监控与审定机制。此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课程与内容的良莠不齐,从而影响到培训的实效性。 3.培训活动的运行 教师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运作程序及相应的落实措施。对任何培训机构来说,完善以下六个方面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一是培训方案制订的运行机制。培训方案一般包括背景说明、指导思想、培训目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保障条件、师训及受训教师情况分析。培训方案审批的一般流程是师训教师小组向教师培训机构提出申请,培训机构初审,然后交给专家指导小组指定,再然后是培训机构下达通知,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二是师训教师申请课程任教的运行机制。首先由师训教师向培训机构培训处提出申请,任教申请报告应包括本人介绍、研究专长、相关内容研究现状、内容组织设想、受训教师分析报告和师训教师所在小组鉴定意见;然后由培训机构培训处初审,分管领导核定;最后培训专家指导小组核定。三是培训课程设置的运行机制。程序是:培训机构向培训专家指导小组提出申请,然后由培训专家指导小组初审,培训领导小组核定,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门下达通知。四是培训课程考核的运行机制。程序是:师训教师向培训机构培训处提出考核人员安排申请;然后由培训机构培训处做出核定同意,及时考核要求;最后由培训机构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培训课程的考核。五是受训教师选择的运行机制。程序是:首先培训机构核定受训教师学习考勤情况,并对受训教师作出考核评定;最后,培训机构通过网络等途径将培训考核情况反馈给受训教师和其所在学校。 4.培训质量的评估 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估包括办学机构的办学与管理水平的评估,教师队伍与教学水平的评估以及办班质量的评估。对教师培训质量的科学评估有助于我们了解实际的培训效果,反思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造培训方法,使教师培训更好地促进受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服务。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强调,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体系”,各省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工作”。然而,许多培训机构很少对培训方案实施情况、师训教师任教情况等进行有效评估。据了解,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目前也只是对各区和市属中小学校开展的教师培训情况进行评估,还没有组织对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评估。在教师培训中占据半壁江山的校本培训,其质量取决于校长的重视程度、校长领导与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能力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由于各学校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很大,所以校本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急需建立并健全多角度、全方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评估制度,建立有效的、全面的教师培训评估机制。 (三)社会、教育大环境 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重要任务是使中小学教师具备胜任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水平。但是,在素质教育实施多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由于严格的、高风险的中考与高考制度的存在,应试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严格的考试选拔制度下,分数的高低成为决定学生上什么类型的学校,获得什么样的地位和取得多少报酬的职业的主要依据。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业绩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甚至成为衡量教育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种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的考试分数,尤其是升入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极其重视。目前部分中小学校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置若罔闻。在“分数至上”的社会氛围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只选择“实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补课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能力。毕竟,“熟能生巧”是多年来被证明了的应试教育不二法门。有些学校把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目的培训与教育科研工作等视为“务虚”的工作。在此种社会教育背景下,一些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那些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成绩的培训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需要。教师培训如果单纯地迎合教师的此类需要,受训教师的培训积极性比较高涨。但未免会陷入功利主义、只追求短期效应、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应试教育的泥潭。但如果无视教师此类需要,案例从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来组织教师培训,又会影响教师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从而造成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矛盾现象。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培训必须在教师个体的需求、战略层次的需求和组织层次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现实情形是,在课程与评价、培训、教学及科研还无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培训的平衡点,把个体需求与外部需求,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多数培训机构的现实选择是一切按上级的指令行使,无暇顾及各地区、各层次受训者的实际;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应对是,把完成培训等视为完成任务。总之,如果当前我国课程与评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培训整体的实效性将难以真正提高。 作者:茹红忠 单位:淮安市三堡中学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体校科研管理继续教育研究 一、终身学习理念及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涵 (一)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理念是在终身教育提出后出现的,是对终身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1965年,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首次专门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报告。终身教育提出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后终身教育思想开始在世界各国传播。随着人们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学习和理解,终身学习理念接踵而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终身学习理念在原法国总理,著名文化、教育人士埃德加•富尔及其志同道合者的合作研究工作之中正式出现。20世纪70年代初,“终身学习”正式提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倡导“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终身学习是指一生中所需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终身学习具有四个关键特征:它是有目的的——学习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它有具体的目标,这种目标不是那种含糊的概述,如“开发思维”;这些目标是进行学习的原因(学习动机不是简单地出于厌倦生活);学习者有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有目的的自主性学习并贯穿人的一生,是人在未来社会中的一种生存方式。终身学习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 (二)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 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是体育院校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一般来说,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是指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处处长及副处长、科研处其他管理人员、各院系分管科研工作的院长(系主任)及科研秘书,但有一些体育院校并没有设科研秘书,而是由教学秘书或办公室人员兼任。从目前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来源看,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在本校从事专职教学工作,后来转到科研管理岗位的人员;二是在本校其他行政管理岗位或教学辅助岗位工作,后调动岗位转到科研管理岗位的人员;三是应届或往届毕业生通过公招考试或直接考核招聘方式,进入体育院校科研管理岗位的人员;四是在其他高校工作,后调入体育院校科研管理岗位的人员。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教育,通过科研管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和新技能,促进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科研管理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是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终身学习理念下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需要 2013年10月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越来越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战略意义上,继续教育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有着重要作用。体育院校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研管理人员作为现代城市全民中的个体,加强继续教育,重视终身学习,有利于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增强个人能力和社会凝聚力,促进经济和文化繁荣、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知识、技术和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必然要求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加强继续教育,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知识、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二)推进体育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推动体育院校内涵式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体育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体育院校实现变革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管理质量的提升是体育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管理质量必须要促进体育院校管理队伍建设。科研管理人员是体育院校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必然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是更新、补充各种知识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理念与方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素质,以科学的管理态度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体育院校改革,促进体育院校内涵式发展。 (三)促进体育院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体育院校科研事业要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目前一些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专业知识水平低,而往往体育院校对科研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经常针对教师与科研人员举办各种知识培训与交流,却很少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不利于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体育院校应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而科研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学习,积极主动地参加科研管理方面的培训班,或者继续接受高学历层次教育,学习新知识,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体育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四)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知识型管理人员。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站稳脚跟、顺利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是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生涯发展是终生性的,科研管理人员要想在体育院校保持自身的发展,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继续教育,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与管理,针对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确定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最大程度的激发个人潜能,不断提高体育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终身学习理念下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观 体育院校的重视和努力是做好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原动力。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体育院校科学研究水平的发展,影响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体育院校各级领导要转变对科研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科研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政策制度、经费投入、组织规划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科研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观。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要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科研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根据个人和工作岗位需求选择适当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学习更新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在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提高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以适应体育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促进体育院校内涵式发展。 (二)营造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文化氛围 终身学习文化氛围是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终身学习文化包括终身学习政策、架构与制度,以及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态度、价值观、行动与习惯。营造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文化氛围是推进体育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保证,能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终身学习意识,促进其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体育院校各级领导要为科研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一切场合积极建立、维护和发展终身学习文化氛围,让继续教育变成每个科研管理人员自觉的根本要求,让科研管理人员自觉地探索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从而使继续教育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成为提高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要让科研管理人员了解通信媒体、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关场所作为学习空间的作用;为所有科研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和支持,激励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学习;认同在非正式和非正规场合学习的重要性,发展各种学习形式的认可和奖励体系。体育院校应为科研管理人员创造和保障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与权益,促进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确定继续教育内容 继续教育的内容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效果。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要了解科学,要懂得技术,要善于组织管理,要有清醒、敏锐的分析头脑,处事要客观、公正,要熟悉并善于掌握与科研工作有关的国家政策。这就要求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需具备综合素质,因此,继续教育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素质,包括政策知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二是知识素质,包括管理学知识、档案学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知识产权、外语知识等;三是创新素质,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在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掌握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沿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在面对大量的知识信息时,要善于区分并选择合适的继续教育内容。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要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岗位职责,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相结合,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确定继续教育内容。继续教育的内容还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需求。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继续教育形式 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是行政管理岗位,平时工作比较繁杂,工作时间固定化,因此,对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可以采取多途径、多形式进行,主要有六种形式:一是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有目的的推荐或选送思想基础好、科研管理工作优秀的人员到相关高校和单位在职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科研管理能力。二是骨干科研管理人员进修班。利用寒暑假时间,开设科研管理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课程,科研管理人员自己选择时间进修学习。三是短期培训班。举办管理学知识、档案学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知识产权、外语知识等理论知识班,讲授科研管理前沿理论知识和技能,弥补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不足。四是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体育院校可以和其他高校相关院系合作,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科研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并将课程到网络平台上,方便科研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学习。五是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体育院校邀请主管部门领导、科研管理专家或某一知识领域的专家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六是参加学术交流或经验交流会。通过经常性地参加一些科研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或者与其他高校及科研管理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体育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机制 提高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监督机制。第一,上级主管部门要制定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政策和法规。上级主管部门要从体育事业及体育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制定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政策和法规,明确体育院校及科研管理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在政策上帮助科研管理人员清除参加继续教育的障碍。第二,体育院校要建立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和制度。一方面,体育院校要建立继续教育规划,将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另一方面,体育院校要建立继续教育奖励制度,在制度上引导和激励科研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并将其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纳入到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全面工作考核中。第三,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建立与管理。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职务,针对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另外,要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不断促进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质量。 作者:臧娜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科研处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一、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快速崛起并风靡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各种相应的政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每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下发展的重要举措。2001年,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继而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状况都提供了比较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巨大用处的学习的工具。”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原有的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未来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发展将会迎来巨大且深刻的历史变革。继续教育课程的不断革新与变革,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快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余胜泉博士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formationTechnologyCurriculumIntegration)意味着在已有的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被动的加入其中去,而是应该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要应用于教育中去,强调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哪些地方可以最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被自然而然的引入到课程中去,而是课程改革的有力的促进条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在于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构建出一系列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三、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课程传授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化时代下的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洪流中,出现了一种知识快速膨胀的现象。曾经有个人这么推测,在2050年前后,人们当前所获得的知识量将仅仅只是所有知识总量的1%左右,这也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在社会进入信息化,人们将更新创造出大约达到99%以上的新的知识内容。这种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极度膨胀,让课程迈向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景。首先庞杂的新的知识将会被加到课程内容当中去,其次就是不可避免的课程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了,同样的学生的负担也会越来越繁重。但是每节课程所开设的多长时间是固定无法改变的,这就是说教育者不可能随便把学习者的上课学习时间延迟,然而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不断更新,接踵而来的知识的量度也随之飞速增多。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它呢?人们一致同意其最本质的出路在于改革这种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继承。”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课程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能力。针对学习者来说,最迫切的是要学会如何进行学习活动,并且要培养自己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要要求学生最起码具备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的实力。 2.课程培养方式的转变。 未来的社会是以信息为主流的社会,那么它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信息,信息就变成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的核心。第一点,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大潮下,知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着经济的走向,知识经济又是经济的奠基。根据一系列的报道所说的,目前欧盟主要成员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知识为基础的内容。在信息社会的大洪流下,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能否及时的获取并且利用它,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目前位置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迅速的产业。在这一领域中,知识就是生命线,谁能及时地获得并且完善利用知识信息,谁就是胜利者。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是通过对大量并且复杂多样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加以存储重组,最后对其进行利用而得到的一系列信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大爆炸,所以这些信息将会是纷繁无章的,我们只有针对这些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综合提炼和加工,最终才能从其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 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发展的个性化特征 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变革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开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在课程整合的实施与设计方面,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使课程整合设计的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与开阔。其次,信息技术促进了课程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课程的个性化最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个层面上:一层是各个学科课程向其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课程都有不同层面的要求;二层是课程结构的个性化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选修的课程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继续教育课程的四个基本的要素都有了很大的变革,这就是说课程发展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方法到课程的实施手段和结构等,进行比较全面的革新。在当前的教育界中,有一种强烈的呼吁,就是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模式、新课程设计理论的诞生。这对于创新继续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模式拥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不单单是因为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文化基础包含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然而信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明显依赖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而且教育技术理论对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氛围和继续教育的每个学科以及教学的深化改革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展望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在不断更新中,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实现,从而诞生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分支结构。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这种方式应运而生。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快速发展,相继的移动通信设备正被人们广泛应用,手持移动设备的更多的功能正在被不断开创出来,这就保障了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应用它。人们现已不满足于在固定的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进行学习活动了,而是转变于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知识。而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诉求,移动设备的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被人们普遍看好,从而使得人们的这一学习意愿得以实现。在以后的社会发展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会毋庸置疑地被广泛地应用到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 六、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误区及改进方法 在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中,虽然使得教学活动得到了一些改变,然而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可以在课堂中更多的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改变了原来计划好的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学计划,这样做就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使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而开展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也许能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但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说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那么最后总结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最后发现这些原因大多数源于人们对于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概念的理解不正确,往往只一味的追求形式,而不是对于最后课程的真正效果的关注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它呢?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这就是说,教师应该在课程的整合中更加地侧重于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之后的具体所达到的实际课程教学效果,这应该主要体现在更加侧重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最终是否真正的使得学科教学得到了相应的优化、是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整合课程的观念。从以往的只看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思想观念中走出来,真正的关注课程教学自身的好坏。最终,达到逐渐提高每个教师对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正确的意识。 作者:李辉 石瑞祥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高等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研究思路和调研过程 围绕陕西省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的主题,按照研究的目标要求以及预先确定的研究思路,以需求带动和促进资源建设,以需求检验资源建设结果,分析目前以函授形式为主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状况,探求下一步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以确定其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使用的日益广泛,利用网络进行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对继续教育工作来说,如何利用网络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已经迫切的提到了日程上。因此,我们的资源建设研究着重放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网络资源方式的探讨方面。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广泛调查。我们调查了目前省内高校(不含民办民营学校)继续教育资源的占有状况、资源使用情况、资源建设情况、资源需求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走访了外省与本校同行业的高校,系统了解了其资源使用等方面情况。我们还对本省公办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数量和开设的课程数量进行了统计;对2009至2011年本省从初中生源到大学招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近几年本省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招生情况进行了对比,对生源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期望从需求方面来预测继续教育的发展变化,以把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和力度。第二步,实践中探索。项目组成员参与到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的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融入到实践中,并通过具体实际工作探索实施路径和方式,在建设中形成制度,探求筹集资金的方式和路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目标地进行市场调研与建设。针对本校准备从传统函授教学方式向网络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仔细设计函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对接与过渡,使部分学员由函授的面授教学转变到远程网络教学。由此,使我们对继续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有了完整系统的、较深入的认识和总结。第三步,分析评价,形成成果。总结本校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和教育资源建设过程的收获与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并将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尽量形成制度。具体内容如下:(1)本校网络教学及教学管理、学生学习平台建设投入正常使用经历的经验教训;(2)对第一年所开设课程的课件已购置完成投入使用,并对课件建设的过程、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形成了完整资料;(3)课件录制平台论证、实施以及开展课件试制作形成了完整资料;(4)形成网络学习、教学、管理平台的各项制度;(5)尝试在本校小范围建立师资资源库,与其它院系建立教师共用机制,保证继续教育的师资需求;(6)对本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2调研内容和实践情况 2.1陕西省继续教育需求情况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毛入学率提高等因素,对本省继续教育中成人学历教育的影响非常明显。我们调查了2009年至2012年陕西省高中在校生、毕业生数量的变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与毛入学率;同期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数量。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普通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一方面在职人员学历结构发生了变化,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一般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对成人学历教育需求明显下降。2010年到2012年,连续二年成人招生人数下降,同时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从2012年的数据看,成人招生下降7.4%,普通高校招生增长6.3%,说明普通高校的招生增长对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影响显著,并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若干年。这样的形势逼迫成人学历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方式必须改革,否则将很难适应其变化。从近几年陕西省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情况可以明显看出,考生在向教育部所属高校集聚,特别是网络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大大多于函授形式招收学历教育的学生规模。尤其是近两年民办办学机构与普通高校联合举办的函授生规模锐减,反映出函授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呈逐渐萎缩趋势,并且其变化在加速。目前,陕西省成人学历教育已完全形成买方市场。据2011年数据统计,5000人以上成人招生人数的学校有2所,4000~5000人有3所,2000~3000人有3所,1000~2000人5所,1000人以下16所。从规模效益角度看,招生量过小将无法维持正常教学运转,而成人学历教育完全是靠学生学费来维持运行,因此有些学校的成人学历教育面临关门的危机。全省共有31所公办高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共计招生18.5万人,学生大部分集中在10余所有较好资源的学校,特别是有网络教育开办权的高等学校。这种买方市场对学校的资源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质量要求、教学内容要求,而且有学习便利要求、学制要求、学费比较要求等。从需求的角度分析继续教育的资源情况,成人学历教育的市场需求比较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需求因素要多很多,随着社会发展这种需求因素会更多。要想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资源建设必须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从陕西省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数量变化中还可以看出,考生在向教育部部属高校汇集。教育部部属高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数量近几年不仅没有下降,甚至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其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专业在增多,招生区域也在扩大。究其原因,教学资源优势,政策导向是其根本。大部分在陕西的部属高校都设有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学校,网络学校学制比陕西省规定的函授学制少半年,考生向优质资源高等学校汇集是一种必然。这对省属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资源建设提供了很多参考。 2.2陕西省继续教育资源状况 (1)专业资源情况。 通过对西安市17所主要高校2012年招生简章的统计,共开设成人学历教育本科专业164个,专科专业352个;省属西安市内高校开设成人学历教育本科专业102个,专科专业289个;教育部部属学校开设成人学历教育本科专业62个,专科专业49个。但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得到批准的专业比每年实际招生的专业要多很多。没有招生的原因主要是生源问题,如果招生范围扩大,这些资源可以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原因是资源问题,虽然专业批下来,但并没有真正具备教学资源,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也就不招生了。招生的专业有一些学校是相同的,但所有招生专业是否涵盖本省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没有做调查。从部属学校与省属学校本专科专业数比较看,省属学校专科专业数量过大,本科专业数量偏小,因为目前成人学历需求的本科比专科要强烈。教育部部属学校的本专科专业的比例明显比省属学校的比例要合适。另外,经测算平均一个专科专业开设课程17~20门,本科专业开设课程25~30门,以此计算西安市高校一个教学周期需开设总计近8000门课,当然其中有部分课程相同。但这也是相当大的数量,对资源建设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2)教师资源情况。 根据调研陕西高校教师资源总体编制紧张,2012年按同比计算全省师生比接近1∶20,比教育部高校水平评估的师生比标准1∶16要高。同时各学校也存在教师专业结构问题。高校有继续教育学院建制的基本没有配备专职师资,只有个别学校与三本等挂钩的学校有专职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来源基本是本校教师,专业设置大部分与学校统招本科专业一致。各校聘用成人教育的教师的机制不相同,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继续教育学院与校内其它专业院系签定协议,给专业院系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由专业院系指派相关的教师。第二种是继续教育学院在校内自由聘请教师,有时使授课受到影响。第三种是成人学历教育的课程安排完全交给校本部教务处统一安排,继续教育学院只对学生进行其它管理。各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在校外聘教师的数量较少,一般是因为本校无此专业教师。在这种师资情况下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师层次差异较大,较难保证稳定发展。然而,有些教师可能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用以保证成人学历教育开展。高校以外的师资资源没法了解,高校退休教师资源也没有统计资料。据了解民办院校使用高校退休教师的较多,多是口口相传或私下聘请,没有公开市场。 (3)网络教育平台资源。 省内有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的学校7所,部属5所、省属2所,经批准的网络学校3所。在几所高校中,网络学校有较全面的教学课件并对外可以有偿使用的只有一家,课程覆盖的专业与现省属院校开设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有较大差距。陕西教育网有一些课件是属于文化普及和基础教育的课件,没有高等教育所使用的课件。陕西省教育厅于2013年4月成立了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平台和学分银行平台,于2013年7月开始运行,但资源中心和资源建设两项还没有内容。从行业角度,我们联系较多的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还没有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也没有建设网络教学课程资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批准开设网络学校之一,建设起步较早,也较为规范,已形成较为完整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也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资源建设管理体系;从课程设计、规格制订、角本制作、摄制、播放、建设费用、教师的聘请、教师酬金与教师管理的费用、使用费用等已有较完善的制度。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前期购置了40多门课程,已上线供教学使用。在购置过程中,我们经过教学管理剖门与教师多次论证,并按学校购置资产规定程序一项项握关运行,为今后资源购置提供了很好经验。 (4)可用于远程网络教学的课程资源情况。 我们了解到陕西省有网络教育资源库,其中有300多门课程,属于有偿使用,课程资源分别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4门,陕西师范大学133门,西安交通大学46门,西北工业大学80门。课程门类为文科类、数学、计算机及网络、医学、电子、经管。工程类课程没有。网页上没有明确的使用方法,没有价格。陕西省教育资源网有课件较多,但绝大部分为基础教育类;其他内容较少,也属于有偿使用,但没有价格。面向全国的“爱课程”网,资源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是教育部出资建设的精品课程和各省级的精品课程。这些资源分为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可免费观看视频公开课有135门课992集;可免费观看资源共享课有937门;每门课有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教学计划等。这些内容的规格都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的标准制作和,可利用性很高。但由于是精品课程,所覆盖的专业面有限,教学辅助内容不够齐备,与各层次使用的适应性还有很大差别。教师个人建设的教育网站没有看到。据相关资料反映,国外有教师个人的教育网站和教学资料。这说明我国的教育还不发达,能够提供教育资源的渠道很有限。从现有了解的信息看,省内各高校的校园网上都有一些课程资源,但只对校内开放,各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和平台,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发展教育资源,并把网络上众多分散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地运用,这已成为我国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施情况 西安石油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目前已经采用函授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中也碰到诸如工学矛盾、教师派出困难、教学成本高、招生数量大幅度下降等问题。为此经过调查研究,学习有远程教学平台的学校的经验和做法,认识到网络平台的利用对改善函授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极大改变工学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便学生与教师有效交流,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明显作用。因此,西安石油大学从2011年开始论证网络教学平台,2012年初开始建设,2012年底投入使用。具体情况如下: (1)资金筹措。 西安石油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的资金为继续教育学院历年积累的发展基金,在资金使用时经过了校本部批准立项。如果没有发展基金,要学校另外拿出资金可能性很小。其原因:一方面学校资金紧张不可能短期内列入学校预算,另一方面继续教育仅是学校非常小的部分,并且是学校非主流。因此从我们的经验看,继续教育学院要建设发展必须要有自有资金,有学校的政策支持,有对发展前景的充分认识。 (2)调研论证。 教学平台建设前期首先对学校校园网进行了深入调研,因为校园网是远程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西安石油大学有完备的校园网,学院只需要投入少量资金做相应改建就可满足需要。经过论证,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连接,使得费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继续教育学院没有专门网络人员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3)建设过程。 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必须有专业人员,既要懂网络又要懂教学管理,了解熟悉平台各功能模块及其原理。为此学院专门派人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行专门培训,领导分组多次到中国石油大学以及省内有远程教学平台的学校考察学习,请专家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对远程教学平台知识有了基本了解。设备的软硬件购置都按照学校的采购程序进行。平台设备选用经过多次研究论证,要求适合本校的特点,还要考虑继续教育的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从功能上对开发平台设备的厂家提出完整的设计要求。建设过程要协调好厂家、学校信息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几方的关系,以保证进度。要做好验收使用的各项工作,准备各项规范和制度,确定使用平台的学员范围。本院确定,2013年招收学员已全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学习和管理。在具体实施中,事先与函授站进行详细深入的沟通,将管理制度、学习方法、答疑等做了详细宣传解释,进行多次示范,正式开展教学后及时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在运行中调整。目前实施情况基本正常。在本校课程资源尚未开发的情况下,我们与对口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系,建立课程资源的有偿使用方式,解决开办函授网络教育方式无课程资源问题。华东目前有1000多门课程资源,我们经过论证,购买了40多门适合本院专业需要的课程。按照规划2013年暑假开始课程录制资源建设,其目标是达到能够适应网络教学平台需要录制的标准,能与现行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相匹配,能有高质量的录制、编辑、制作,并能方便传播完整的录播系统。同时研究制定录制教师聘请、课件设计、脚本制作录制等一系列课程录制流程的规范。我们讨论了录制经费筹措机制,教师录制课时酬金的标准问题,录制课程工作人员的费用问题以及录制成本有偿使用的价格问题等。截止2014年9月,本校自主研发制作完成一门网络课件,并已上线供学员使用,目前在建2门。目前存在的问题,缺乏录制专业人员和经费,教学辅导和考试机制也在探索中。 4分析与建议 经过调研分析以及参考有关的研究成果,并对学院在教学资源建设实践过程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以下建议: (1)省属继续教育中函授教育的方式已到了必须调整的时期。 函授教育作为最早的远程教育方式之一,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采用通讯方式和技术,目前已明显不适用了。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如果不利用新技术,不进行改革,继续教育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针对目前普通高校招生率不断提高的形势,继续教育的招生政策需要做较大调整。针对目前继续教育对象中的学历教育的需求,调整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调整教育方式和培养规格;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解决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适应社会需要问题和投入问题。面对成人学历招生情况,建议放开招生,不要再进行计划控制。要整合省属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促使各高校继续教育招生达到规模效益水平之上,以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继续教育的自我发展与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应该组织研究成人继续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以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突出其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技术发展实践结合紧密的优势,以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成人继续教育的要求;使已形成和将要形成的教学资源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要求,凸显出继续教育的特点。 (2)加快统一的陕西省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和各校的平台建设,以支持继续教育方式转变。 陕西资源平台从数量、学科专业种类、使用规格、课程内容都无法适应目前函授教育方式向其它方式或网络教育方式转变的需要,省属高校大部分没有建立远程网络教学平台。主管部门应研究出台陕西函授形式向网络形式转变的政策,促进各校网络教育的平台建设。应尽早制订出平台建设的标准规范,以保证平台建设的效果。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共享、联络、管理、运行规范,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建立技术开发基地,推动平台建设与使用。 (3)建立继续教育资源开发机制。 从经费的筹措、录制设施的建设、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师的聘用、设计人员的聘用、课件标准评定、课件的使用、平台建设以及有偿使用的价格形成都需要研究,形成标准。建议引入市场机制,促使现有高校教师或其他有专长的人员,不分履历、不分内外投入这种教学资源建设,促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继续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多种要素参与,资金、技术、各类专业人员,包括授课教师、课程设计人员、课件录制人员、课件制作人员、网络工程人员、设备设施以及各类激励机制和制度等。有效的汇集、使用这些要素,是继续教育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每一种要素都需要深入研究其开发利用的规律。接受继续教育的范围比普通教育要更宽泛,其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实际联系的紧密程度要更强。接受教育人员的心态和认知能力不同,对教育方式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因此继续教育的课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件应有些不同。例如:上海交大李莉、李锋在“中国网络远程教学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一文中指出,学生对网络课件的满意度达0.88,原因是网络课件的可重复性。但普通大学在校生更欢迎面授方式,左证是学校的精品课的课件收看率并不高。因此,对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的特点规律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在观念认识上或教学习惯上都是按照普通本专科教育的模式进行的,很容易将全日制教学的认识和习惯带到继续教育中来,全日制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时间安排的严格规范性与继续教育的教学有很大差异。例如,在本校论证录播设备建设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供了一种录制规则,网络课件的定制是15分钟一个知识单元,30分钟一节课,这符合学习规律。但是,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备课和录制中很不适应,常有冲突,原因教师的备课是按45—50分钟内容设计;当转到录制网络课件时,课程设计人员与录制教师就产生很大分歧。这仅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而内容上差异也很大。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寻找规律。 (4)建立继续教育资源的有偿利用机制。 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供的标准,教育部部级精品课程项目经费30万,学校补助10~20万。学校精品重点课程经费为20万,一般为5~10万。各级别的要求与工作都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内容上的差异。目前陕西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固定经费来源,部属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是按精品课建设渠道来筹集经费,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省属高校中也有这样的方式,但大部分是为本科教学使用,对外很多是封闭的。目前很多公开课以录像方式播放,对一些专业性的学习基本没有用或者是不适应。为了有效推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建立继续教育资源有偿利用是筹集开发资金的有效手段。建立资源市场,形成交易规则,制订课件技术标准,这样可以有效推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5)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建立有偿利用继续教育资源的市场平台是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陕西省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专门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交易市场,制订交易的规则,根据制作成本制订最高与最低限价,由使用方与提供方根据双方的情况在上下限内商议是价格。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对课件的技术标准作出明确规范,建立交易课件的技术与内容的审核制度。同时建立课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制作人、出品人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在校内建立课件交易收益的经费分配制度,除补偿成本消耗外,要建立课件研发基金和新制作设备建设准备金,为课程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建立陕西省教师资源库和继续教育教师公开网络聘任平台。 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基本没有专任教师,在校内聘用教师实际是在校内的市场行为,校内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在校外聘请教师会碰到很多壁垒,如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教师,或各校有自己的要求从而聘不来。还有普通高校教师普遍对继续教育的理解有误区,认为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要低一个层次,这样会出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讲授的编排缺乏针对性的设计,从而对学生的接受、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都有影响。另外,继续教育不仅有学历教育还有非学历教育,所涉及范围更宽,教师需求更是多层次、多种类,有些专业性更强。任何一个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仅靠自己进行师资建设是无法适应发展需要的,因此建立继续教育教师市场就成为发展的必然。建立继续教育教师库,实行资格验证和登记入库方式,形成一个教师人才交易平台,各个继续教育学院可在此聘用教师。同时,教师库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某类学科专业教师的供需情况,由此可以促使教师或有志成为教师的学生向短缺的学科方向发展。这种市场信息的实时和反馈,对继续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会有明显效果。 作者:肖文俊 杨卫杰 谢辉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舞蹈继续教育教材研究 一、融“韵”于“技”,增强学员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风格韵律的把握 融“韵”于“技”,即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学和训练中,将中国古典舞身韵纳入到基本功训练中。中国古典舞是在吸收戏曲、武术等元素的基础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经过提炼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教材,包含着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范式,其风格韵律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中,融入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把身韵所呈现的“形、神、劲、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人体文化在静态、形态、动态上的拧倾圆曲、刚柔相济、阴阳交合、动静交错、气韵生动等融合于基本功训练之中,增强学员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风格韵律的把握,同时达到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由浅入深通过组合的学习,使得身韵与基本功训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融“韵”于“技”,主要是基于继续教育阶段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一般继续教育阶段的教学对象多为在文化馆、幼儿园等单位从事大众传媒普及工作的人员以及舞蹈业余爱好者,她们受身体条件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专业性很强的软开度和技术技巧就不能成为教学重点内容,而应该在一般能力训练基础上注重学生对中国古典舞风格和韵律的把握,以及通过中国古典舞的学习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力求通过组合形式的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基本功、基本能力的同时更加了解中国古典舞的传统文化底蕴,增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可舞性、文化性和审美性,从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形神”、“情理”、“气韵”、“意境”等来学习了解中国古典舞。通过融“韵”于“技”,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既实现了基本的身体技能提升,同时也将重心倾向于学生对中国古典舞风格韵律的把握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认知能力,满足了继续教育阶段特殊教学对象的需求。 二、以“韵”促“技”,增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普适性和趣味性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学和训练,由于自身的程式化和重复性,以及对技术技巧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往往会使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或是感到学习困难和吃力。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在“学习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中,30%的学生认为“扶把动作还可以,而跳、转、翻等动作由于成人自身条件原因不能完成”;28%的学生认为“训练太枯燥”;10%的学生认为“动作难度太大,完成不了”。此外,在“您对中国古典舞基训的兴趣如何?”的调查中,认为“喜欢”的仅为3%;认为“一般”的有50%;“不喜欢”的35%。通过这样的调查数据足以看出,在继续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约有2/3认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存在难度大和教学枯燥的问题。而在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改进方面,约有33%的希望能够更加富有趣味性,43%希望教学更加具有韵律性,提高舞感。以“韵”促“技”,就是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和基本功训练的结合,以身韵独特的风格韵律和审美特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积极性,增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普适性和趣味性。具体来讲,中国古典舞身韵所呈现的“形、神、劲、律”,不只是身韵的内在涵义,从“中国古典舞”的整体形态来看,对基本动作的要求都离不开“形、神、劲、律”。在继续教育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从一定程度来讲,并非要求学生达到多高的技术技巧水平,更多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掌握符合他们需求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通过将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横拧等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元素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相互结合,使原本程式化、单一的动作变得富有韵律,有效地增加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各种程式化动作的可舞性,克服了基本功训练的把上、把下以及一些简单技术技巧训练的枯燥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学和训练。此外,基本功训练是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础,其中的一些动作、舞姿、技术技巧等都是中国古典舞的典型元素。而在学习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仅仅掌握动作的形态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继续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具备掌握具有难度的身体素质训练的能力,因此,对中国古典舞内在风格韵律及审美特征的把握应该是继续教育阶段学习“中国古典舞”的重点,中国古典舞身韵正好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补充,也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突破口。 三、“技韵相融”,提升学员对中国古典舞传统审美特征的认知水平 中国古典舞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提炼了戏曲、武术中的动作和造型的基础上,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元素,如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横拧等,身韵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从反面做起”等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构成了身韵语言的内部结构,加上身韵“形、神、劲、律”的表现方式,使中国古典舞具有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可以说,“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继续教育阶段的教学对象大多是非舞蹈专业及少数具有一定舞蹈专业基础的舞蹈人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用力方法及运动规律,同时体会中国古典舞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审美内涵。因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就必须注重“技韵相融”,在基本功的训练中注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安排上,要考虑到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中要有选择地弱化基训课中软开度和技术技巧的训练,增加身韵课元素,突出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这二者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审美上的神韵与风采,实现“神在中而形于外”,并从中提升学员对中国古典舞传统审美特征的认知水平,这样才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真正“要旨”,也符合继续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技韵相融”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既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审美风格,同时也使学生在身体的素质能力和技术技巧方面得以提高,有能力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古典舞语汇,最终能够使广大学员达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一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艺术修养与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继续教育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和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因为不论是现今舞蹈成人教育的需求还是未来的继续发展,都需要探索适宜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从继续教育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来说,通过“身韵”与“基本功”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韵律性、趣味性和可舞性,提高学习效率。可见,中国古典舞身韵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相融合,以可舞性的组合方式为载体,不失为继续教育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一种较为实用和便捷的教学方法,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既是对当下继续教育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是继续教育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长远发展的可行之路,实施这种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并编写相应的教材,才是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作者:安歌昕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财会专业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一、传统继续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就是以高校为本或以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为本的模式。该模式往往因只重视知识和理论讲授,难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而受到较多批评。近年来,高校或教师进修机构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正采取措施逐步加以改进。比如,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加上外出实地考察、参观或岗位实践等环节,同时辅之以职业技能证书教育(如会计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师、物流行业的物流师、电子商务行业的电子商务师等)。这些改进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技能,还提高了被培训教师所在学校的双师证率,使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焕发新的生机,再一次受到被培训学校的认可。虽然如此,该种模式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该模式的继续教育是上级教育部门为推广某项教育改革或某种教育模式而组织的,虽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却不一定符合各受训学校的实际,结果经常由于受训学校的条件难以达到要求而出现“教师个人业务水平提高了,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用不大”的情况。二是该种模式的继续教育时间大都在1—2个月,用时较长,大多数的教师由于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所碍,不能外出接受该种继续教育;而且该种模式所需经费较多,受经费所限,能接受培训的名额就有限,致使该种模式的继续教育覆盖面有限。 二、校本培训模式 1.校本培训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的校本培训计划由英、美等国首先发起,并很快在世界各国盛行开来。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都开始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培训。校本培训主要有两种界定方式,一种是以培训地点为依据,指完全在学校内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另一种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主要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与活动。无论是完全在学校内进行的,还是在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的,都属于校本培训。第二种定义被普遍认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即校本培训是一种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培训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活动。 2.校本培训模式探讨 无疑,校本培训能有效避免传统继续教育培训的缺陷。第一,它由受训教师所在学校本身发起、组织,方便了解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有利于安排切合实际的继续教育内容;第二,受训教师不用长时间外出,所需经费也会大大降低,受训范围也可大大扩展;第三,它并不排斥高校或教师进修机构所提供的继续教育,只不过是形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从“走出去”到“引进来”。校本培训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不同学校针对具体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摸索出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我们也在力求探寻适合财会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以期在此基础上构建起适合财会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 (1)个体式培训。 据调查,被列为国家改革示范校的中职学校的教师,其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比较高。每位教师都制订了书面的个人成长计划,并按计划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教师们不仅随时关注最新的改革进展、勤练会计技能,而且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动听别的教师的授课,撰写教学日记、教学小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那些没有被列为示范校的教师的积极性明显不够。这就说明,个人的积极性需要一定的外在压力来触发,示范校改革对教师们做出的硬性要求恰好提供了这种压力,同时为教师们的继续教育指导了方向。在没有这种改革的学校,为鼓励个体学习,学校就应采取适当的考评和奖励措施,以及适当的资源支持来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学校定时为教师提供精练技能的训练室、机器、软件、训练用物料等;定期安排一些教师技能比赛并对优胜者予以精神、物质奖励,同时将之作为加分项并与职称评聘挂钩;对考取双证的教师予以费用报销(现在大多数职业学校正在这样做)或一定的物质奖励等。当然,学校还应规定予以奖励或支持的继续教育项目,以使教师们的自主性继续教育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 (2)师徒式培训。 师徒式培训基本上就是一种一对一的培训形式。一般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且愿意指导新教师的教师担当师傅角色,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引导新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与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帮助新教师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过去的账房先生是由徒弟直接跟师傅学习而成,且由于直接在实践环节进行,效果良好。对于财会教师的继续教育,无论是教育教学技能,还是财会学科技能都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方式。然而,在一对多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培训方式越来越被学校所忽视。在很多学校,几乎没有校方指定的师徒式的传、帮、带培训形式。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经验传授一般局限于偶尔的展示课或新教师的主动请教。由于没有校方的强制性约束,老教师自然也就没有主动指导的积极性,这对于校方而言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校方应该重新重视起这种培训方式,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使这种培训方式常规化,在财会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小组式培训。 小组式培训,就是根据教师共同的需要、兴趣及学科等,由教师自愿组成或由学校划分成小组,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的校本培训活动。这种培训在划分小组时主要依据的是小组成员的共同特征,重视组间的特殊性,且其组成以自愿结合为主,这就为教师之间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提供了心理基础,为教师之间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很多学校中,小组式培训主要体现在教研小组活动和课题小组活动上。教研小组的教研活动以教研室为依据简单划分成小组,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组成员的共性,但忽视了个别成员的特殊性,且小组的形成不是教师自愿结合的,自然很难实现教师们的畅所欲言。笔者认为,学校应重新审视教研小组活动,使之成为财会教师们继续教育的平台,比如可设立问题研讨室、教师论坛等专门的小组活动空间,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发挥实际作用。问题研讨室每两周定期开放,设立一至两名负责人,由教师们自愿结合,交流讨论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的方式方法。鼓励大家不论问题大小,不论语言长短,自由发言即可。最后由负责人组织教师们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室内的问题研讨园地上,并以电子稿的形式留存,形成随时可供查阅、学习的资料,要求研讨室每月至少形成一篇文稿。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三次,每学年至少在问题研讨园地上发表一篇文稿,否则不予评优。如此,将会激发教师们参与问题研讨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全员式培训。 这里主要是指针对全部财会教师的集中式培训。比如可设立财会教师学习报告室。学习报告室在教育教学、财会学科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需做专题讲座或外派学习人员回校报告、宣讲所学知识时开放,对全体财会教师进行集中式培训。其中,专题讲座可由走在教育教学前沿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来讲,也可由经验丰富、与时俱进的老教师或外请专家来讲,讲座所用资料力求每人一份,同时保存留档。当然这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要求外派学习人员回校后宣讲所学知识,一方面可以督促外派人员在外出期间认真学习;另一方面既可节约外派经费,又可变相扩大外派继续教育的覆盖面,还能使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外出学习的人员也学到前沿的知识。当然全员式培训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培训过程缺乏互动,效果较差,往往是“听着激动,听后不动或学后不用”,对教师实际教学与技能的提升影响不大。所以,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后续措施,比如小组研讨、撰写培训心得体会、优质课评比、技能比赛等相结合,实现培训内容的内化。 (5)校际式培训。 校际式培训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的校际培训项目和与兄弟院校之间开展的校际合作交流项目。高等院校一般被认为是科研的前沿和知识的发源地,所以教师进修一般选择到高等院校去。但传统的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的这种纵向交流存在些许缺陷,前面我们已述及。要改善这种交流方式,使之能更好地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就要在原来“派出去”的基础上,外加“请进来”。根据教师的需求,请高等院校的教师到中职学校来对中职教师进行培训。当然这种培训会局限于中职学校现有的设备和资源条件,可能不能进行一些较前沿的技能传授,但由于在自己学校的缘故,会使更多教师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对解决教师当前面临的问题更有实效性。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保持“外派”进修的同时,加强“请进来”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横向交流目前也只是局限于落后的学校派教师向先进的学校学习,真正的互利合作较为少见,还在不断探索中。 (6)校企合作式培训。 校企合作式培训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来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以增强教师们的实际会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实际会计能力的学生。所以,当前校方都非常重视这种培训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选择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去实践;校方也会请企业或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到学校来授课。但有时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等原因,可能无法接触到一些核心业务的会计处理操作,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较好方法是学校最好有自己的校办企业、事务所,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资源,也会耗费学校很大的精力,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如果学校能另辟蹊径,选择参股、控股企业或事务所,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既可节约资源,也可节省精力,还能使教师们接触到实实在在的业务培训。 (7)职称考试辅导培训。 财政部门应该允许财会专业教师参加职称考试,而不该限定为在职会计人员。允许财会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便于教师接受财政部门安排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同时,也为教师学习财政、税法和会计知识提供动力。因为能够参加会计职称考试,所以他们愿意学习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愿意接触财会实践活动,从而扩大财会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以上各种校本培训方式各有利弊,学校应统筹安排、综合利用。笔者认为,学校应以传统的外派方式为辅助,实施以学校为主导、以教师需求为方向、以教研小组活动为平台,各种方式综合利用的校本培训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继续教育效果。 作者:万庆平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盲人按摩师继续教育研究 1吉林省盲人按摩师技术特点 盲人按摩师按摩技术扎实,按摩操作专注用心。认真是社会对盲人按摩的评价,也是对盲人按摩行业的认可。对于盲人来讲,按摩是最适合他们的工作,他们大多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和工作机会。盲人因其自身身体特点,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专心致志,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工作中。而按摩这项工作,更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盲人因很少被外界发生的事情干扰,更容易用心专注的努力做一件事情。 1.1盲人点穴精准 触觉是盲人接触外界的主要方式,因为视力障碍导致盲人触觉极其敏感,所以盲人在按摩过程中,手下感觉准确,能够很好地感觉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体会病情的寒热虚实,以采取适当的力度和手法对病情进行调理。 1.2盲人按摩师手法固化,有的有一定技术偏差 盲人一旦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很难改变。对于按摩手法而言,从操作到想法,盲人最初接触和学习到的知识,很多将伴随一生,而实际上不但是按摩,包括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在更新和再认识,而盲人接触新事物的渠道和能力有限,所以对于按摩的技术提高而言,难度很大。很多盲人是“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学出来的,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部分盲人文化底子薄弱、理解能力差,更有一些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只是经过培训班的短期学习,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导致盲人按摩技术提高难的原因。另一方面,部分盲人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多的精力放在手下感觉上,认真体会手感,把精力和想法放在局部,想办法解决局部的肌肉软硬、劳损等,往往注重局部,忽略整体。这种手感的认真体会,容易对疾病整体缺乏认识,不能从整体出发对疾病认知,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精髓所在。 盲人按摩师治疗缺乏整体观念除了个人的技术原因和身体原因外,还有工作性质的原因。盲人按摩更大程度上属于服务性质,盲人每次操作都会追求当次的效果,否则会担心客人下次是否会再来,而忽视了疾病的治疗应该按疗程操作,打乱治疗程序。盲人按摩行业是介于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之间的,它既有别于保健按摩,客人找盲人按摩除了保健的需要,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盲人按摩来解除病痛,而很多客人又不是抱着治病的目的,因为他不完全相信盲人治病,只希望能够得到缓解。所以,盲人在按摩操作过程中,既要依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手法,又要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思路,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治疗思路选择手法,导致盲人按摩技术出现偏差。 2盲人按摩师技术局限性 盲人按摩技术缺乏特色,服务项目单一,是盲人按摩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吉林省,盲人按摩多是三五个按摩师的小按摩店,有规模、上档次的少,而服务项目基本就是简单的局部保健、全身保健、足疗等,有的加上了简单的拔罐刮痧等项目。多数盲人从事的都是既简单又繁重的按摩劳动,按摩店经营单一、技术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导致盲人按摩院经营压力大、盲人按摩师收入低、保障差、竞争能力弱。盲人按摩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就是要分析盲人按摩师技术特点、掌握吉林省盲人按摩行业的发展现状,因势利导,切实提高和改进盲人按摩师的技术水平,使盲人真正做到具有一技之长,健康而有序的发展是吉林省整个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的目标。 3盲人按摩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策略建议 3.1政府扶持 根据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我省“盲人按摩妙手兴业”工作的实施方案,努力做好盲人按摩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培训出高素质的盲人按摩人员,以技能培训为主,以理论学习为基础,采取技能培训与学校教育相互结合的形式加强盲人按摩人员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1)市、县等基层残联必须做好地方城乡盲人生源,特别是农村盲人生源调查、摸底、筛选等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2)扎实做好吉林省盲人按摩师的培训、继续教育工作。这项工作要以国家保健按摩师职业培训标准和培训职业资格教程为指导,依托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各市县盲人学校、盲人按摩机构、盲人职业培训机构及社会盲人职业培训机构,认真组织盲人按摩师做好技能培训,为保证我省盲人按摩师的培训质量,盲人初级按摩师资格培训时间要在240标准学时以上,盲人中级、高级按摩师资格培训时间要在160标准学时以上。(3)吉林省残联的盲人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各市、县残联的盲人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当地的盲人按摩工作人员,每年进行20个学时以上的继续教育,以持续有效提高盲人按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4)吉林省定期选送有培养前途、有组织能力、能胜任按摩教学工作的盲人医疗按摩骨干和高级保健按摩师到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进行培训。(5)吉林省残联相关部门尽职尽责,做好盲人的医疗按摩职称评审和盲人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6)各市、县(市、区)应建立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就业培训实践基地,开展临床实践及教研教学工作,为当地盲人按摩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和就业提供支撑。 3.2鼓励盲人按摩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经营模式 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来看相对落后,省政府、省残联对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的扶持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力度相对较小。吉林省地处内陆,经济、保健意识、消费能力等都与沿海省市相差较大,受这一地区消费观念及经济能力的局限,致使我省盲人按摩行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难以赶上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所以,应该鼓励盲人按摩师走出去,到发达省市学习先进的盲人按摩经营模式,从而改变吉林省现有的盲人按摩经营状况,提高盲人按摩师的技术水平。 3.3做好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对于合格按摩医生而言,真正掌握高超的按摩技术,需要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扎实的技能训练。由于多数盲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上盲人从事按摩行业的门槛较低,导致盲人按摩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另外,我省从事按摩的8000名盲人中受过正规、系统专业教育的人数只占较少比例,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是所谓的“三无”,即无学历、无职称、无医师资格,加之一部分盲人按摩人员学会技能后,大多专注于经营逐利,很少关注医疗按摩方面理论和技术的更新,不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知识储备和技能已经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最终造成盲人按摩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吉林省的盲人按摩教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五年制本科),四平盲校、四平卫生学校等中专学校每年培养出层次较高的盲人按摩人员,为吉林省盲人医疗按摩师队伍不断输送较高层次人才,所以我省应利用此优势,制定鼓励政策,鼓励有能力的盲人接受继续教育或学历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优化按摩医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3.4矫正技术偏差 根据对吉林省盲人按摩师执业技术的分析结果,因为盲人生理和心理因素、个人学习及理解水平因素、工作性质因素等导致盲人按摩师出现技术偏差现象,我们在做好盲人按摩师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针对以上实际情况进行矫正。 3.4.1生理心理因素 要克服盲人摸象这种只看到局部忽略整体的生理缺点,树立中医的整体观,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会中医中的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学会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在按摩操作过程中才能运筹帷幄。 3.4.2工作性质因素 因为盲人按摩师大多数工作在按摩院,他们的工作性质处于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之间,这样很多时候盲人按摩从业人员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治疗思路指导按摩手法,往往会受到患者的感受的干扰,影响治疗效果。要想解决由此引起的技术偏差,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盲人按摩师从保健按摩转型为医疗按摩,从思想上树立治病的信心和治疗的权威,这也需要盲人按摩师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纠正偏差。 3.4.3学习和理解水平因素 各级残联执业培训部门要定期举行盲人按摩技术交流活动,举行盲人与盲人之间,盲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技术交流,从而使盲人脱离坐井观天,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 3.5增加服务项目,康复与按摩相结合 盲人按摩的一个缺点就是项目单一,没有特色。我们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寻找适合盲人操作的特色项目,如按摩减肥、小儿推拿、正脊手法、特色理疗、辅助药物、中风康复手法等,盲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具体情况,增加服务项目,改善自己的技术水平。 4结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盲人按摩师队伍能够提高盲人按摩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盲人就业率,是盲人按摩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我省经济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以上措施,经过盲人自身努力和社会的关怀和支持,盲人的技术必将得到提高,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整个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楚洪波 徐明 单位: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高校继续教育能力转变研究 一、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能力转变的意义 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各种企业的发展,来形成各种产业的链条。当今时代,企业要立足和兴盛,离不开创新的理念,创新需要人才,所以企业引进先进人才关系着成败与否。再者,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也至关重要,这是对知识资源在质和量上的要求,这就要求作为高智力人才培养阵地的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中担负起此项重任。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凭借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理论技术研究优势、技术服务优势而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支撑、引领作用。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梯度转移的逼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不断加大,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与地方经济发展尚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各层次技术型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着力点,一是可以紧贴区域实际设置专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技能型人才;二是可以依据区域发展需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可以利用学校的理论、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为实际生产部门解决技术难题;四是可以凭借学校对周围经济的辐射而拉动相配套的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多元化的创新优势对于转变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意义重大。 二、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继续教育要紧跟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在探索中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要对准地方经济人才需求市场设置专业,使专业与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必须有敏锐的觉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研究市场、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专业。 2.要对准岗位设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岗位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需要”、“适用”,在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考虑职业岗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既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气息,又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区域特色。 3.要对准实践抓教学,使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培养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特色所在。因此,高校继续教育部门的教学必须对准实践要求来抓。一方面是要建设一支水平较高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动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水平。职业技术课教师必须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前沿动态和地方经济发展动态,根据实践要求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抓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具有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或在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动手能力。 4.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要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区域化,学校必须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诸如聘请能工巧匠、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拓展技术技能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的确定、新专业的设置论证、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与教材开发、综合实训指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指导;等等。 5.要实行多层次办学,使高校继续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高校继续教育要坚持兼办中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格局。 三、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就业导向 高校继续教育除了职后培训,还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j。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 1.“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两大体系,即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 2.“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变化的市场,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可针对现有的区域人才市场需求采取一种微观式操作,即“订单式”培养,以期于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但还应有前瞻性的思路,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的宏观的规划,有计划地适量培养一批“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某些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潜在需求。 四、实现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转变服务地方经济方式 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支持下,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主动转变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式,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能,以职业培训、科研力量为依托,以满足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工的成才需求为目的,按照企业的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为提升劳动者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坚持立足区域,积极开展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技术研发和服务,成为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服务基地。要积极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加大高校继续教育科技产业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高校继续教育科技研发与推广指标;鼓励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参与地方经济课题研究,建立适合于高校继续教育部门的科技推广研究基金和课题;建立健全科技研究机构,组建与教学密切结合的科技产业园,使更多的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力度。直接参加地方经济高新技术攻关。高新技术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地方上有很多高新技术项目有待攻关。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有相当的科研实力、拥有很多掌握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家和学者,应鼓励他们直接参加地方高新技术攻关,借以突破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前,高校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工培训是高校继续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校继续教育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大对农民工培训方面的工作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有效地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适应城镇生活能力。 五、调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策略,转变校企资源对接方式 高校继续教育能否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不是“口号”工程,而是要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坚实地贯彻下去,使学校的领导扎扎实实地做好相关调研、制定科学的校企对接渠道,使相关专业教师踏踏实实地到企业进行所涉及专业领域的锻炼。很多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依托本校教育资源,在硬件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并不逊色于一个中小型企业,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样的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就不需要和地方企业进行对接或者不需要与那些规模小的企业对接?其实,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的硬件资源,不仅仅是指各类专业设备,还应该包括这些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有效“合作”,这恰恰是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的硬件资源实现对接的核心。一个规模再小的“麻雀”企业,也是五脏俱全;一个条件再好的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也不可能拥有一个完全真实的企业。至少现状基本如此。明确了这一点,如何实现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地方企业的硬件资源的对接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借鉴企业的经营模式,以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为媒介,将高校的设备(部分或全部,视具体情况而定)打包挂牌,吸引有经验的企业家与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合作,在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前提下办厂生产,营造出近乎真实的企业氛围。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地方企业的软件资源的对接主要是指以高校的专业教师群体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群体的技术与思想的充分交流。在我国师范生培养机制陈旧的现阶段,从事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仍然是来自学校各教学部门的教师,这些专业教师对企业很陌生,在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下,他们与地方企业得不到好的接触。企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师傅,虽不是正规专业毕业,但他们平时长期工作的经验积累尤其显得宝贵。给高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充分接触的机会,才会让学校的教师不断地提升专业内涵。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 1.把教师派出去。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委托一些教师走访地方企业并下到指定企业锻炼,高校要配合继续教育部门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一是给予教师下企业的机会与时间,学校与企业应主动合作,建立交流平台,为其锻炼创造好的机会,减轻教师的课务负担,让其能在下企业期间集中精力学习;--是给予教师下企业学习的工作酬劳,可进行绩效考核,教师下企业学习看似不上课,没有工作任务,但教师所学内容恰恰是明日学生需学知识,应该将其计人工作量。 2.把师傅请进来。企业的技术人员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到高校继续教育部门来为专业教师或学生授课,进行特色教学,事半功倍。要转变高校继续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方式的能力,需要高校继续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目的就是通过二者协调发展,达到高校继续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以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的局面。这种关系的协调对于深化高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和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实现可持续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认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很明显地说明了高校继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部的经济,同时又要发挥自我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作用。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技术难题,不断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工程科技论文:让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 摘要: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这两种文化究竟怎样融合?在什么样的场域中融合?则是问题之关键。本文拟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下,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通过对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内在深层原因的现象学反思,来探寻两种文化在工程这一场域中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科技;人文;工程;融合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c∙斯诺明确地提出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以来,一方面,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两种文化”对立带来的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并努力寻找“两种文化”融合的各种路径。但另一方面,“两种文化”的对立在现实中却更为加剧,这从国外近年来发生的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等可见一斑,现实似乎嘲弄着理论界的努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种文化”分裂的内在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它们究竟能不能融合?如果能融合,应在什么样的场域中融合?本文拟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下,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通过对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内在原因的现象学反思,来探寻“两种文化”在工程这一场域中融合的可能性。 1 “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关于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对立的根源,c∙斯诺本人的描述及众多的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可以说众人皆知,无须赘述。笔者仅就现象学的一些思路来探讨“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早在c∙斯诺之前,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已深刻论述了现代科学的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危机:“科学危机所指的无非是,科学的真正科学性,即它为自己提出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方法论的整个方式,成为不可能了。……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单纯注重事实的科学,造就注重事实的人。……从人们对我们的文化危机的普遍悲叹出发,从在这个方面归咎于科学的作用出发,产生出一些动机,这就是对一些科学的科学性进行严肃的非常必要的批判。”〔1〕在胡塞尔看来,现代科学的科学性已由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所支配,这正是造成科学危机乃至于文化危机的根源。 笛卡儿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确立了主体的存在,同时也确立了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的存在,由此开创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认识论。在这种对象性的二元结构中,包含着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和超越论的主观主义这两个分裂的方向。 沿着客观主义的方向,从伽利略起,现代科学开始了其将自然数学化的历程,用理念化了的自然暗中代替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自然本身就在这种新的数学的指导下理念化了;用现代的说法,自然本身变成了一种数学的流形。……用数学方式奠定的理念东西的世界暗中代替了唯一现实的世界,现实地由感性给予的世界,总是被体验到的和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2〕这样,现代科学以客观化的数学外衣遮蔽了其源发于其中的生活世界,造成了其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伽利略在其从几何学出发,从感性上呈现的并且可以数学化的东西出发,对世界的考察中,抽去了在人格的生活中作为人格的主体;抽去了一切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精神的东西,抽去了一切在人的实践中附到事物上的文化特性。”〔3〕这种将自然数学化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论中的客观主义相辅相成,导致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并逐步成为支配现代科学发展乃至于整个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 沿着主观主义的方向,从笛卡儿本人开始,经过贝克莱、修谟直至康德,都一直企图建立超越论的主体哲学,“这种哲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自我,以及我的思维生活,乃是一切可能的思维成就的、一切有关客观性的意义和正当性的询问的原始基础。”〔4〕但是,胡塞尔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实现“哥白尼式转向”,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研究构造一切存在物的绝对主观性,也没有深入研究把握这种主观性的方法,他认为唯有通过超越论的现象学才能真正克服笛卡儿以来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分裂。 笛卡儿的二元论、修谟的怀疑论、康德的认识论等,由于预设了物理实体或物自体的存在,因而不可能超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不可能真正解决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认识论难题:人的主体、意识如何脱出它的表象的内在性达到外部世界中的超越对象呢?这条认识论的鸿沟是无法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跨越的。因此,胡塞尔的超越论首先指的就是对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通过认识者反思自身及其认识生活的原始发生过程,把构造一切存在物的认识活动追溯到无预设前提的、自明的、活生生的直观体验之境域(horizon),这种通过超越达到的“绝对主观性”已经不再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的主观性,也不是思辨构造的新产物,它是前科学的、前哲学的、非课题化的、奠基性的、主观相对的、显现于境域之中的生活世界本身,它只有通过现象学的悬搁才能达到。 胡塞尔并不是要反对现代科学,而是要现代科学重新植入它本身源发但又被它忘却的生活世界的境域中。正如德国现象学家克劳斯•黑尔德所说:“在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思索中包含着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彻底批判。然而奇特的是,这个批判并不是从根本原则上否定科学。相反,胡塞尔所关心的只是对科学和作为科学一般基础的哲学的更新。”〔5〕胡塞尔从他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观点指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现代科学不仅忘却了生活世界的奠基,而且排除了它自身现实发生的境域,改变了传统科学对境域的依存性质,使自身成为绝对客观性的、与直观境域彻底无关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形下,世界原本作为普全境域的生活世界转变成为客观自在的、无限的科学世界,成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对象化的客体。 在实证主义的观念里,科学世界不仅脱离了境域的束缚,而且反过来要主宰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基础,使生活科学化。但是,这种去除了境域的客观世界是非人性的,它以人的自由的丧失为代价,“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彻着‘自由’的理念。”〔6〕 同样,“对于胡塞尔来说,真正人性的东西是自由,它被理解为我作为先验的原-自我所具有的责任,这种原-自我是无法通过任何对象化来获取的。我对我的行为负有责任,而行为意味着一种对可能性的把握。”〔7〕这种可能性是在境域之中的可能性,境域正是在人的行为中开启自身的,它无法与人的行为分离开来。因此,在去除了境域的客观化的对象世界里,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将意味着放弃人的责任,丧失人的自由,从而丧失了人本身。人的共同体在其历史境域之中原促创(urstiftung) 的并积淀(sedimentierung)下来的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科学传统都将丧失意义。“现代的生存似乎已经分裂为在一个带有自然科学技术理性烙印的世界及其组织中的无精神生活和在一个历史地和个人地成长起来的世界及其文化产物中的充实的此在。”〔8〕这正是“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 胡塞尔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批判并不是要滋长这种分裂情绪,相反,“胡塞尔的思维具有对这两个方面的亲和力并因此体现了对这‘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9〕我们或许可以从他深刻的思想中寻找到“两种文化”融合的思路。 2 两种工程观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10〕提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概念指称的变换。关键在于工程具有不同于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的本质特性。但是,在流行的观点中,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而工程则是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按照这种观点,既使把工程从技术中划分出来,工程的本质仍将遮蔽在技术阴影之中,工程哲学也不可能真正超越技术哲学樊篱,仍然会把工程哲学当成某种“技术的工程哲学” 来建构。把工程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确实存在其词源学的依据。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的词根为engine(机械)和inge-nious(有发明才能的),它们都起源于同一个拉丁语词根ingenerare,即“创造、智巧、聪明”的意思,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engine在古英语中又具有“to contrive”(设计出来、设计做到、发明造出)的含义。随着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工程不仅为技术而且是科学即engineering sciences,于是engineering在原‘活动过程或结果’上又增加了‘学科理论’含义。”〔11〕总之,学界大多数人十分自然地倾向于把“工程”界定为“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建人工系统的活动和结果”〔12〕,属于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 笔者十分赞成“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观点。但对许多人把工程本质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的观点不能苟同,我把这种工程观称之为:“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相应,笔者将依据发生现象学的思路,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尝试形成另一种工程观:“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 在科学技术哲学传统的视域中,实践被理解为人们为了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它作为人类实际地处理自身与世界之关系的活动过程,总是以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范导,是在观念地处理并处理了人与世界关系之后才得以进行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13〕工程实践作为应用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及经验的造物实践活动,首先也要以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前提,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世界展现为客观自在的、数学化的、无限的科学世界,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构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科学、技术的认识活动,工程改造世界的造物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个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进行的。这样,工程本质上就展现为:在科学活动建构的自然图景和自然规律的框架内,遵循技术活动建构的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怎么做”的程序化知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按照数学化的方式去筹划和改造自然、构造人工物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理论向现实的飞跃,实现客体的主体化,从而达到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这样理解的工程实践正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它可以重新把二元分离的主、客体统一起来。然而,“实践”(praxis)一词的含义极为复杂多变,其原义只与人的意志、伦理、道德行为相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 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 。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 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 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其目的是通过获得性的伦理能力导向明智行为,伦理能力只能通过生活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人的个体经验才能获得,这种经验不同于感觉经验,也不能光靠语言来交流,而要靠人的具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14〕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行为。康德也在意志、伦理行为的意义上使用“实践”一词,反对将其扩大化。但如今,特别是在中国,“实践”一词扩大化为指称除理论思维之外的一切人类行为。 这种“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工程观在本质上显然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致的,胡塞尔对现代科学客观主义所造成危机的批判,同样适用于这种工程观。现代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必然也会导致工程对生活世界的背离,加深文化的危机,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性化,从而逃避人类的责任!在这种排除了人和人文文化的工程世界里,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把主客体重新统一起来,更不可能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 发生现象学是胡塞尔后期思想的主要形态,与其前期的静态现象学研究先天规则结构不同,它主要研究先验主体性的自身构造和世界构造的时间过程。这种在时间中的构造是在境域中发生的,境域是人的知觉范围,它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其有限性与知觉的现实性相关,而无限性与知觉的可能性相关;个别的境域显现着有限的事物,而境域构造具有超越自身的特征,通过不断的超越,最终达到普全的境域,构造出世界,即在境域中开启出世界。“所谓的世界就在现象学上被理解为普遍境域,也就是普全的指引联系(verweisungszusammenhang),所有意义指引的个别联系都共同归属于其中,而我们的行为就是由这种意义指引来引导的。”〔15〕可见,在发生现象学中,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不再是自然主义常识观、实证主义科学观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而是境域化关系,这种关系是自明的、非预设的、非课题化的、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关系。 笔者认为,只有把对工程本质的反思,纳入这种存在论的境域化结构中,把工程理解为境域化造物行动而不是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理解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才能真正把握“我造物故我在”深刻含义,从而真正切近工程的本质,避免实证主义的工程观带来的危机。一切思想、文化和行为都是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历史地发生的,并在境域中彼此关联,这意味着存在“两种文化”在境域化造物行动中,也即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这正好体现了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对“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 3 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 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是获得学术界多数共识的主张,但是,怎么才能把它们融合起来?在什么场域中融合起来?学术界目前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思路:其一,主张以科技文化为主体,在其中融入人文因素,萨顿的新人文主义就是这种主张的典型,“萨顿坚信科学史是惟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他最高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他的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要实现‘全部知识的综合’,使科学史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16〕;其二,主张以人文文化为主体,让科技回归人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是万学之母,是一切学问的母亲,也是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的母亲。……我们要不断重申母体性,而且希望这些长得高大威猛的了儿子们要不断回归自己的母体。”〔17〕“科学的人文本性是什么?我认为是自由,近代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就在于科学丢弃了自由的理想,而沦为‘求力意志’(will to power) 的工具。……自由的科学是真与善的统一。……自由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18〕 虽然这些主张都不乏深刻之处,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深入批判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基础,不超越近代以来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结构,那么,无论是在科技中注入人文,还是企图使科学回归人文,融合都是不能真正实现的。按照我们提出的“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工程观,在工程这一场域中,为什么存在“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可能性呢? 从胡塞尔对“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这种分裂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现代实证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要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关键就在于使客观科学重返生活世界,重建生活世界的科学。现代科学因其客观化、理想化的追求,具有了非境域化的特征,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必须重获境域化。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境域化的科学才具备与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在境域中源源发生的其它文化相融合的可能,这种融合唯有通过人的境域化行为才能实现。在胡塞尔的早期思想中,“行为”(akt)概念指称的不是现实的行动(actus) 、活动,而是意识行为,它可分为“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客体化行为”指包括表象、判断在内的逻辑—认识的智性行为,它们是使客体或对象得以被构造出来的行为;而“非客体化行为”则意味着情感、评价、意愿等等价值论、实践论的行为活动,它们不具有构造客体对象的能力,并认为“客体化行为”是“非客体化行为”的基础,但后来,胡塞尔在他的伦理学中承认这两种行为之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19〕。不走出这种早期的意识哲学,胡塞尔是不可能超越这条鸿沟的。这也意味着仅在意识的、观念的层面不可能超越“两种文化”的对立。 在后期转向生活世界的发生现象学中,胡塞尔的“行为”概念扩展为不仅指称意识行为而且包括身体的行为、现实的物质行动,当然,这种扩展是以暗含的方式出现的。“由于旧科学(指传统科学--笔者) 束缚在境域上,因此它们与人的前科学的‘实践技艺’相联结,如丈量术、治疗术等等。希腊人将立足于这种技艺上的知识、熟知称之为‘技术’(techne)”〔20〕这里,胡塞尔暗示着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同样存在对境域化技术的依赖。美国技术现象学家d∙伊德认为:胡塞尔“他的后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 发展了一种高度体现的、知觉现象学。他宣称,科学,特别是由数学化和理想化所驱动的科学,‘遗忘’了在文化和历史的生活世界中的人类身体与知觉的存在。在分析这一危机的过程中,胡塞尔采取了暗含的期待技术哲学可能作用的两个步骤。”〔21〕这两个步骤指的是胡塞尔以铭写技术和测量技术为例,来说明生活世界的境域化技术行动在扩展生活世界境域及知识文化水平中的作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工具分析”、梅洛∙庞蒂对身体行为结构的研究、d∙伊德对技术行为在人与世界境域关系中的居间调节作用的分析等等,都极大地推进了境域化技术行为的研究。由于这些哲学家没有明确区分技术与工程,他们对技术行为的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就是对境域化造物工程行动的分析。 工程作为人在生活世界中构造出人工物的境域化物质性行动,它与人类基于主动性的其它创造行为一样,可称之为胡塞尔的“原促创”,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的共同体的行为。当一项工程完成或一个新工具被发明时,一个“原促创”便形成了,随着“原促创”的被动“习性化”(habitualisierung),意味着原境域的改变,新境域的发生,人工物的建造与使用正是在境域中通过造物行动的“原促创”和使用过程的“习性化”,从而构造出新境域的发生过程。任何主动的“原促创”,都要以被动的“习性化”为前提,“正是主动和被动发生的现象学才系统地将所有构造发生统合为一个总体联系,并且它坚定地提出这样一个思想:意识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境域并因此而构造着世界。”〔22〕同样,工程也不仅仅是孤立地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而是要把人类历史上所“原促创”并通过“习性化”积淀下来的科学、技术、文化融合于境域之中,构造出人类生存的人工世界,科技与人文才能在工程中真正的融合起来。 工程科技论文:浅谈绿色科技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1 绿色科技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主要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从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开始应用含碳类的能源物质开始,无论是科技生产还是工业生产,知道现代的科技,即便是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的大生产,每年都会由于生产而产生数十万吨的co2,这些气体被爱芳到大气中,就是造成温室效应禅城的最根本的原因。而过去并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类问题进行规范,因此很长的一个时期,工厂对大气的这种破坏是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化工企业都开始积极的开展新的技术,通过利用新技术以改善高co2气体排放的现状,随着投入的加大,这种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甚至目前已经在某些生产环节可以达到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生产,以此降低其排放量。比如,尿素的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就可以再生产中将co2进行收集通过一些反应进行利用。这一工艺每年就可以减排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 2 海水淡化预处理中绿色科技的应用 水是生命源泉,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最基础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本身有具有着有限性,尤其是淡水资源。而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淡水资源曾经的利用毫无章法和度,因此世界开始面临了淡水危机这又一环境问题。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因此就需要寻找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海水的淡化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不得不说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海水淡化技术在初期研发阶段的应用成本较高,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有技术以及资金使用,称得上是奢侈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水淡化的应用成本随之降低,其开始作为一种普通技术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引用并应用。 淡化海水本质上就是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或者是化学方法将海水中的盐分以及水分进行相互分离的过程。在对海水进行淡化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并且获取海水对生态也没有造成结构上的破坏,这一点和目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十分吻合,即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给后代留下了能够发展的资源以及环境。这一点就符合了绿色科技的基础理念,所以海水的淡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绿色化学工艺的应用。而将这种绿色科学的理念同化工相互联系的过程实则就是现代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氢氧化镁在海水的预处理淡化中产生,这种物质不但环保可靠,并且成本较为低廉,具有简单的操作工艺,同时不会造成换进的二次污染,在海水的淡化效果上又十分的明显,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 传统香精香料生产中的绿色化工的应用 香精香料不仅仅是我国日常添加剂之一,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我国进行进出口的贸易组成主要内容。作为日常化学产品之一,香精香料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的逐步加深,经济萧条的状况开始蔓延整个世界,因此,随着这一影响的加深,我国在香料香精的出口活动中,由于订单的减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在深入地调查我国香精香料产品出口订单锐减现象的原因之后,不难发现,产品中有害杂质含量超标,是其真正并且主要的原因。造成有害杂质含量超标的原因则在于生产工艺方面的缺陷。例如提取原料的成分在产品中有残留以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不当等原因。其中,提取原料的成分在产品中的残留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提取技术来改变。包装材料使用不当的问题,则应通过加强企业和工厂的监管力度,督促生产商家和企业反复试验,选取符合有害杂质含量标准的外包装物等方法来改善。还要牢牢掌握我国香精香料产品的优势方面,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才能够满足生产出高质量、低能耗的香精香料产品的要求。 4 绿色化学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逐步向前推进 传统的化工生产,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能源。其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的工程中所做的贡献是不不忽略的。但是呢,又由于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过后的残余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又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平衡的失调。这样,就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新世纪,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所提出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道路的选择,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工业,在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之下,最行之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便是绿色化学的开发和利用。绿色化学,不单单是指那些对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小甚至没有有害影响的化学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行之有效的且作用明显的价格平民化的化学化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绿色化学的生产过程只产生非常少量的废物处理,或者不产生废物处理。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资源,使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尽量不产生污染。有利于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道路的切实执行。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化学工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目前已经渗透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当中。化学及化工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严重问题,这与我国现阶段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不符。因此,为了解决化学工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合理应用绿色科技。基于此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化学工程中发展绿色科技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化学工程中绿色科技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绿色科技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科技论文:化学工程中的绿色科技 1绿色科技促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我们所谓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无论是以往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还是现阶段科技含量高,日趋现代化、国际化的社会化大生产,这些工厂每年要向大气排放数万甚至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1]。这些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成为了造成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造成这一现象的那些工厂却不用为温室效应负担任何一点费用。 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许多化工企业正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甚至有一些企业将二氧化碳作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原材料来使用。例如,有的化工企业将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一种原材料来生产尿素。仅这一种工艺,就可以使该企业的每年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减少数十万吨。 2海水淡化工程的预处理过程中运用绿色科技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离开水,水对于每个人的生命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资源。而这种重要的资源,又具有这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淡水的危机成为了世界性的环境难题。而我们中国,又是世界上最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因此,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就成了缓解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现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海水淡化所必须的成本也在逐渐的趋于大众化,使这一技术不再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才使用的起得奢侈的技术。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引进并采用了这一技术。 3绿色化学技术在我国传统香精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在日常化学产品的生产中,香精香料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之一。我国的香精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及全球性经济萧条的状况逐渐加剧,我国的香精香料出口产业收到了很大的打击,产品订单大幅度减少。 4绿色化学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逐步向前推进 传统的化工生产,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能源。其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的工程中所做的贡献是不不忽略的。但是呢,又由于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过后的残余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又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平衡的失调。这样,就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新世纪,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所提出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道路的选择,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工业,在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之下,最行之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便是绿色化学的开发和利用。绿色化学,不单单是指那些对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小甚至没有有害影响的化学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行之有效的且作用明显的价格平民化的化学化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绿色化学的生产过程只产生非常少量的废物处理,或者不产生废物处理。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资源,使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尽量不产生污染。有利于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道路的切实执行。 工程科技论文:浅谈化学工程中的绿色科技 摘要: 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纤维材料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衣着服饰的革命,突破了原有的棉、麻、毛等材料的局限;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发明,给日益严峻的煤炭、石油等天然原料短缺的趋势提供了缓和压力的空间。在化学化工科技发展带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负面效应也随之产生,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废弃物污染情况的加剧。因此,绿色科技的运用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化学工程中的绿色科技的运用给出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化学工程;绿色科技;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1 绿色科技促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我们所谓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无论是以往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还是现阶段科技含量高,日趋现代化、国际化的社会化大生产,这些工厂每年要向大气排放数万甚至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1]。这些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成为了造成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造成这一现象的那些工厂却不用为温室效应负担任何一点费用。 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许多化工企业正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甚至有一些企业将二氧化碳作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原材料来使用。例如,有的化工企业将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一种原材料来生产尿素。仅这一种工艺,就可以使该企业的每年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减少数十万吨。 2 海水淡化工程的预处理过程中运用绿色科技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离开水,水对于每个人的生命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资源。而这种重要的资源,又具有这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淡水的危机成为了世界性的环境难题。而我们中国,又是世界上最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因此,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就成了缓解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现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2]。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海水淡化所必须的成本也在逐渐的趋于大众化,使这一技术不再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才使用的起得奢侈的技术。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引进并采用了这一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指的就是一种利用物理上的或者化学上的方法将海水里面的盐和水进行分离的技术。在进行海水淡化技术的预处理进程中,任何影响环境状况的不良影响都没有产生。并且在获取海水资源的过程中,并没有继续对生态环境构成伤害。我们的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就是指要在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以继续发展的环境状况。因此,将绿色的化学工艺[3]运用于海水淡化的过程中的这一举措至关重要。因此,将绿色的科学理念与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便成为了现代世界化的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海水淡化构成的预处理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氢氧化镁,成为了环保领域新的宠儿,这种物质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良好的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绿色化学技术在我国传统香精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在日常化学产品的生产中,香精香料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之一。我国的香精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及全球性经济萧条的状况逐渐加剧,我国的香精香料出口产业收到了很大的打击,产品订单大幅度减少。 在深入地调查我国香精香料产品出口订单锐减现象的原因之后,不难发现,产品中有害杂质含量超标,是其真正并且主要的原因。造成有害杂质含量超标的原因则在于生产工艺方面的缺陷[4]。例如提取原料的成分在产品中有残留以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不当等原因。其中,提取原料的成分在产品中的残留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提取技术来改变。包装材料使用不当的问题,则应通过加强企业和工厂的监管力度,督促生产商家和企业反复试验,选取符合有害杂质含量标准的外包装物等方法来改善。还要牢牢掌握我国香精香料产品的优势方面,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才能够满足生产出高质量、低能耗的香精香料产品的要求。 4 绿色化学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逐步向前推进 传统的化工生产,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能源。其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的工程中所做的贡献是不不忽略的。但是呢,又由于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过后的残余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又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平衡的失调。这样,就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新世纪,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所提出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道路的选择[5],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工业,在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之下,最行之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便是绿色化学的开发和利用[6]。绿色化学,不单单是指那些对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小甚至没有有害影响的化学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行之有效的且作用明显的价格平民化的化学化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绿色化学的生产过程只产生非常少量的废物处理,或者不产生废物处理。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资源,使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尽量不产生污染。有利于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道路的切实执行。 工程科技论文:测绘工程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思考 摘要: 分析了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写作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思考。结合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现状,特别强调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技论文写作意识和课程教学是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意识,同时建议必须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以使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措施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 科技写作是一项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技写作成果是人类智慧的遗传,是科技交流的工具,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并被作为各国决策科学化的依据。其次,科技写作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复杂的思维活动用文字等书面符号“物质化”“视觉化”,便于反复研究,仔细斟酌,使原来朦胧的意识明确化、疏漏的思想严密化、肤浅的见解深刻化,甚至引发新的思索、认识,找到有重大价值的新研究课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1,2]。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写作最重要的形式,全面体现了上述功效,且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将始终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的能动作用。本科生是未来科技活动的主力军,肩负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3]。强调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除具有以上宏观意义外,还具体体现在:1)促进本科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强调内容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本质是创新性。创新性首先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不断更新的动态知识以及学习中关于理论、技术、方法等的创新思考,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创新想法。这一过程符合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规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指导本科生撰写科技论文已被认为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4]。2)提高本科生的科技交流能力。科技论文是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其特定的逻辑性、简洁性、规范性、可读性等特点。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也是社会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科技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应当作为本科生的一种通识能力[5]。3)培养本科生科学探索过程中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6]。可见,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可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 二、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初步实践 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测绘工程专业是测绘专业类的基本专业之一。目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前者包含政治理论课、科学文化核心课、军事共同课、通识选修课、开放选修课5个课程模块,后者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3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必修、选修、自修、讲座等不同性质的课程。我校对测绘工程本科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求为:能完整、准确、流畅地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熟练掌握科技文献写作规范,具有常用科技文献写作能力。与科技写作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如“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逻辑学概论”等,安排在开放选修课程模块;毕业设计大四上学期开题,下学期6月份进行答辩,毕业设计成果采用学位论文形式。毕业论文是培养和考察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7],其水平基本代表了本科生最终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教育部2004年明确通知要求高等院校进一步认识毕业论文环节的重要性,加大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并特别强调要将毕业论文环节作为教学评估的关键指标[8]。我们在多年指导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一直堪忧。实际上,国内其他院校、专业的毕业生论文质量同样也不理想,具体原因可以罗列很多方面[9],如:论文选题偏大,缺乏合理引导;受考研与就业影响,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过短;论文撰写缺乏基本训练;过程管理不严等。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偏低甚至下滑已经成为目前不争的事实,引起了许多教育人士的担忧[10,11]。基于多年的思考,我们于2013-2014学年在测绘工程专业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大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三《大地测量学基础》)的教学中,引入了论文写作培养环节,进行了初步实践与问卷调查。考虑到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性质及学生前期的知识、能力储备,采用了翻译1篇外文文献(从指定文献中选择)或写1篇创新性论文(从给出的题目中选择,也可自己拟定题目)的方式,由学生挑选后课外单独完成,后者给分权重高于前者,并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目前暂定为百分制10分)。 (一)翻译类题目 从《JournalofGeodesy》等国际大地测量著名刊物下载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80余篇文章,要求学生翻译。目的是熟悉科技论文基本要素,体会论文作者写作思路与论文的创新点,开阔思路,了解英文写作特点。由测绘工程专业方向(2013年下、2014年上)的50名学生抽样翻译情况看,多数学生未采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而仅以截图形式显示,部分学生缺失图(表)标号或图(表)名;少数学生使用翻译工具翻译论文,专业术语使用较少;部分学生不会排版,格式混乱。上述问题可能与本次组织较匆忙布置写作任务较晚、学生忙于应付考试来不及精心翻译有关,也可能与论文内容较深学生专业知识积累不够有关。 (二)写作类题目 结合教学、科研、学术工作,从中拟定了适合两门课程写作的题目(12个),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选题写作,目的是体会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提交满足格式要求的论文。实践中,上述三个班次只有4人选择了写作类题目:坐标转换参数求取的若干问题(选定)、GPS水准拟合方法综述(选定)、整体大地重力场统一归化计算(自拟)、基于GPS水准测量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研究(自拟)。尽管4位学生的学术论文创新性很低,但总体上选择该类题目的学生论文写作态度较端正,对自己要求高,论文较规范,值得鼓励。 (三)问卷调查 在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中引入论文写作环节后,对三个班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积极的方面包括:1)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2)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3)对理论联系实际有了一定的体会;4)感受了专业文献的写作风格;5)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6)了解了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了一些论文翻译技巧。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1)课程学时较少,因应付考试,翻译或写作花费精力较少;2)有些国外论文太过专业,需较多的专业知识,不仅对翻译造成阻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积极性。调查结果还显示了绝大部分学生对引入科技论文培养环节持欢迎态度,证实了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想法值得提倡与坚持。但是,初步实践也暴露了学时压缩带来的学习时间减少以及外文文献专业性较强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结合教学、科研、学术工作,不断挖掘、挑选、积累更适合的题目,因材施教,改进培养方法,让培养更加切实有效。 三、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调查 综合目前文献探讨内容,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要有四个环节。 (一)毕业设计 该环节存在的主要原因与现状已如前述。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文献中提出了不少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加强毕业论文质量意识与重视程度,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2)细化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强化毕业论文全过程的监管;3)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氛围,如加强高校公共资源建设、开放公共实验室、制定有关图书资料借阅等特殊政策;4)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在培养计划中增设读书报告、写作课程、论文指导课程、前沿学术讲座等,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5)毕业论文写作训练前置,适当增加或提前毕业设计环节时间,在不同阶段课程中灵活、适当地训练论文写作能力,使用文字性论述、论文考核方式,将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6)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7)做好毕业生问卷调查工作。 (二)科技写作课程 科技写作是一门文理渗透的边缘学科,对于改善智能结构、培养掌握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好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技写作课程[1]。我国理工类院校开设该课程的越来越多,但很多高校将科技写作设置为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实际中选修的学生却较少;有的大学仅开设了讲座;一些高校则侧重于研究生阶段培养,本科阶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众多理工科院校更偏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没有把该课程提高到研究方法学习的高度;课程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内容偏重单纯的知识讲解,实践环节少,教学枯燥。忽略或轻视科技写作课程的后果是,学生独立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差,很多学生毕业时提不出创新性主题,不会用严谨规范的语言和符合逻辑的论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教师依赖程度大;已毕业学生仍然很多不知道科技论文怎样构思、写作、修改与发表,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规范地撰写科技文体,导致用人单位不满意,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怀疑;缺乏学术道德,拼凑等抄袭现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科技写作规范,而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认为应该在本科阶段加强科技写作的学习[5]。为提高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效果,文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增强学生对科技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可以将其设置为通识教育的必选课;2)调整教学内容,如增加科技(学科)发展简史内容,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重视科技论文规范与发表流程,适当增加与学生实际学习及未来工作有直接关联的写作文体教学内容,将文献检索课程与科技写作课程有机整合;3)丰富师资资源,纯粹文科教师不宜担任科技写作教师,可聘请有突出学术成就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可借助学报编辑讲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图书馆员讲解文献检索方法;4)提倡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或讲义,建议多渠道编写高水平规范性教材;5)多用实例教学、课堂互动、实践操作,多举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问题,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6)分阶段实施教学,以理工科大学的科技写作课程为例,一、二年级开设科技写作基础课,主要讲解科技写作的基本原则和形式,及普遍介绍一些科技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在高年级开设带有一定研究性质的科技写作选修课程;7)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实施教学,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前讲解科技报告和技术说明书,与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讲授与训练。 (三)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本科生学习了一门课程后,专门探讨、研究与本课程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遵从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条理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议论文章。课程论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尝试,还有助于渐进地积累论文写作相关知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12]。课程论文已在不少高校的各种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13,14]:1)学生思想上重视不足,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把精力花在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上,有些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无知更加剧了这种倾向;2)论文质量低,如选题不合理、格式混乱、语言不规范、表达能力不足、逻辑不严密等;3)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查阅科技文献;4)不分专业、课程,被过度要求,学生穷于应付多门课程论文,如有些课程学生本来专业背景知识欠缺,再加上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课程多、课时少的做法,使得学生难以有效、认真地完成课程论文;5)大多数教师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课程论文的意义,重科研轻教学,执行具有随意性,对论文要求含糊其词,或笼而统之,或顺其自然,对学生督促、指导力度不够,对论文评价缺乏客观性、公正性;6)学校对课程论文考核只提原则性要求,闭卷、开卷考试还是课程论文考核并不区分工作量,对教师缺乏激励作用。为提高课程论文质量,文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5,16]:1)指导学生阅读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文件,让学生树立对论文写作意义、态度的认识,要求学生严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杜绝抄袭现象;2)建议以培养本科生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初步的论文写作技能、论文意识、科研意识为主,不强调“高水平”;3)建议对课时紧、任务重的专业必修课程考虑适当减少或取消课程论文,在公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程考核中慎重采用课程论文,并适当把握课程论文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4)建议把课程论文分为三个等级,一类是让学生学会查阅专业文献撰写综述性论文,二类是搞懂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开展实验验证,有详细的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三类是在二类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写第三类论文,其他也可以写一些摘译文章;5)课程论文应该贯穿于教师讲授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过程加强督促与指导,开展选题、文献检索、逻辑方法、格式细节等方面的训练;6)完善课程论文评价手段,注意客观性、公正性,避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7)建立健全课程论文考核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根据课程论文质量考核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教师工作量报酬,建立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立大学生学报,为学生发表课程论文提供途径;8)协调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进行科技写作训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训练体系,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四)科技创新活动 十余年来,为鼓励本科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少高校、教育机构和部门、社会用人单位或单独或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一般要求提供论文,有些本身就是针对论文写作。本科生科技活动根本的意义不在于填补科学技术领域的空白,而在于使学生从活动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其他如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创新能力发展,为今后创造性地独立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奠定基础[17]。但是,当前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如:1)急功近利,对扎实工作没有思想准备,对能力提升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敷衍了事,部分学生仅凭一股热情和兴趣,部分学生则被迫参与;2)部分教师重使用轻培养,仅视学生为勤杂工,只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或无暇指导学生或对学生指导不足[18],学生也不愿意找教师进行汇报交流。科技创新活动若达不到正确的目的,可能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工作态度,适得其反。为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效果,文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评价体系重点应放在鼓励学生运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技术、方法研究专业内容,不能过于强调理论创新性;2)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研究场所、资料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科技活动质量和论文水平,举办“本科生学术报告会”,推动课外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3)设立专门的课程和学分,如作为1学分的选修课程,将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大众化;4)先给学生讲授科研基础知识与方法,然后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5)低年级学生不宜过多参与科技活动,应以资料收集、整理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内容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教师要从研究方向把握、研究结论控制、技术方法指导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6)采用课程组指导模式,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定期交流;7)在多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如结合课堂教学、毕业论文、科研课题等进行;8)利用现代交流手段,增加互动渠道,增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学生接触专业教师的机会。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环节外,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帮助的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导师制等其他环节,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或流于形式,不再详述。总之,关于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环节,仍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与改进。 四、普遍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思考 随着以空间定位、卫星遥感、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等为代表的世界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紧跟这一国际形势,以培养“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19]。普遍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举措之一。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已有论文培养环节设置看,尽管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结合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文献中好的做法或建议,几点看法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加强科学精神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薄弱或缺失,是近年来学术抄袭、剽窃、造假等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笃实的学术德行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务。学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精神支撑。在入学教育、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科技创新、课程教学等活动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精神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 (二)树立人才培养的论文意识,特别是第一篇论文意识。 第一篇论文是打开论文写作大门的钥匙。学生能够完成一篇接近或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正式论文,标志其写作能力基本成熟,今后自主从事写作的动力也由此被激发,他们将不再仅仅满足已有知识的获取,而是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高校管理者、教师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向学生强调进行论文写作的意义,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重视起来。 (三)树立课程教学是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的意识,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不少文献表明了其他论文写作环节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也有不少教师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进行了论文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事实上,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20]。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立足课程教学渐进式地培养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地会有量变甚至质变的可能。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对课程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必须认真规划课程体系,使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更具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二是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任课教师不仅要对自己专业的知识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与掌握,还应有一定的科研实践经验,且必须有论文写作发表经历。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初步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需。三是必须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围绕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有课程应做好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并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所有任课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应用性、前沿性的基础上,能够对课程知识的创新性进行挖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教师可将学生阅读、翻译文献和交流文献内容作为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教师则应结合课程内容,灵活采用翻译文献、交流文献内容、研究进展综述写作、理论技术方法创新写作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之外,文献检索是论文写作必需的、基础的环节,可在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中尽早开设课程或讲座,并作为必修环节。科技文体中的科技论文写作主要立足课程教学进行,其他科技文体,如项目申请书、项目总结书、学位论文、专利申请书、技术报告、技术合同等则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设置讲座单独引入,或作为选修或必修课程引入。 (四)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逐渐完善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的各个环节。 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必然有其一定的规律,国内外好的培养模式要学,但要学实质而非形式。避免形式主义、盲目引进的最好的方式是做好问卷调查。高校管理者要调查影响教师投身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积极性的因素,教师要调查影响学生投入科技论文写作训练积极性的因素。将调查、反馈、落实作为探索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规律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管、教、学的顺畅沟通交流长效机制,是逐渐完善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环节的重要保证。 五、结束语 国家教育部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指导本科生撰写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过程,被认为是全面提高本科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培养初级科研能力的过程,应该是摆脱大学创新教育困境的一个突破口。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现状与其他专业本科生类似,也需认真研究与改进。结合课程教学的初步实践及文献中好的做法,特别强调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技论文写作意识和课程教学是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必须就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的环节、措施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使各个环节、措施更符合本校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 作者:刘长建 马高峰 张西光 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 工程科技论文:设备工程监理科技档案管理 1树立科技档案服务意识,强化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科技档案是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科技档案的质量好坏和完整程度影响到设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设备监理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重要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储运、安装和调试等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实施监督,设备工程质量是对工程性质、品质和安全的综合表述是,对设备工程质量的评价就是以科技档案为基础,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因此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当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上重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注重培养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思想,增强科技档案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把科技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摒弃科技档案工作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思想意识,要注重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科技档案质量,要积极探索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确保科技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设备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利资源保证。 2建立健全有效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科技档案工作 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科技档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和结果都是需要建立真实、完整、系统的工程档案,因而需要从积累、形成、鉴定到整理、归档、利用,所有环节都需要有符合设备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设备监理工作程序,实现动态管理和绩效考评,才能客观反映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的完整面貌,为设备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为此建立档案需要遵循以下要求:①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要体现合理性、有效性。建立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需要考虑设备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②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要体现实用性、科学性。依据GB/T26429-2010《设备工程监理规范》,建立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应当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性和规范性。③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要具有权威性。建立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既需要有效执行就要监督落实,因此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奖赏,有过惩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加强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做好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是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决定着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质量的好坏,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按期参加内蒙古档案局和呼和浩特档案局组织的档案系列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提高理论知识和水平,不断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以适应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②注重加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同时参加设备监理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吸收更好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当中。③注重加强个人素质教育和自身修养的培养,科技档案工作枯燥繁琐,不容易被支持和理解。对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来讲,就需要注重个人素质教育和自身修养的培养,要耐得住寂寞和失落,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为科技档案利用者提供方便,不断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创局面。④注重加强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设备监理科技档案是设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可以为公司质量体系认证提供原始凭证和法律依据,也是公司通过质量体系审核的前提条件和必要的保证。为此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4加强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科技档案的利用是实现科技档案的价值重要途径,也是科技档案发展的力量源泉。丰富的,高质量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科技档案资料匮乏、不专业、不系统、不准确、不完整,就难以保证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如果科技档案放在档案柜里不使用,也会失去科技档案的价值。保管是一种手段,利用才是目的。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价值呢。必须加强科技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①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深入设备工程项目现场,根据实际需要和设备监理工程项目程序和工作规范到项目和制造厂家对各监理项目和监理人员进行指导,了解工程进度,帮助项目部和监理人员做好基础资料的形成、整理、归档工作,确保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保存。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科技档案的基础性工作。丰富的、高质量的科技档案材料是科技档案利用的前提和条件,科技档案材料如果缺乏、不系统、不规范、不准确、不完整、不专业是很难做到合理和有效利用。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了解设备工程技术资料和设备监理工作内容、范围,按照科技档案管理专业方法,开展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鉴定和保管工作,确保科技档案基础性工作,以提高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价值。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宜的科技档案存储空间,配备相应设备设施以顺利开展各项职能工作,建立健全方便快捷高效提供利用科技档案平台等。设备监理单位要根据档案数量和档案内容重要程度,完善科技档案设备设施,争取能够确保有效管理各种载体的科技档案,进而确保科技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促进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与时俱进。④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想对科技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检索、利用公司网络平台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科技档案资源共享。⑤加强科技档案的宣传工作,提高科技档案意识。利用公司的网站、局域网、微信群等现代化办公条件,从档案基础知识、馆藏资源、档案查阅利用等几个方面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从而体现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作用和为公司各方面带来有益的帮助。 5结束语 多方面加强设备工程监理中科技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基层设备工程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以确保设备工程项目文件资料的科学、完整和规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工作发展。那如何提高科技档案的综合利用价值,也是我们在科技档案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 作者:王若娟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机械设备成套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科技论文: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摘要: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人类与自然实现了和谐相处的状态。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和生产方式。就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形势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发展中我们需努力的方面。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化石能源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这会是生态文明创新工程中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在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和资源创造,并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为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各种便利。但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反思的结果,但生态文明的建设仍然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1生态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帮助人提升劳动能力、改善劳动工具,它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间接或是直接的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目前,全球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且这种破坏已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虽然人类采用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随着资源、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关世界资源的报告显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增长。比如,对木材的需求从1961年以来已增长了64%,谷类食物的消费量增加了1倍多,肉类的消费量增加了2倍以上,农产品中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多。此外,全球对有色重金属的需求在逐年增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对该类能源的使用使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球能源消耗量将持续增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将不断增加。以2000年为基准,2010年的碳排量增长了76%,2020年的碳排量将增长36%.此外,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对大气、河流、森林、海洋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当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紧密相关的。人类工业文明主要基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其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忽视了自然环境的多样化,未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进而导致科学技术间接对生态文明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人类不断膨胀的消费观、人类主义中心论的提出以及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也间接加剧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生态文明工程应遵守的原则 基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改变科技发展的方向、及时开展生态文明工程、避免环境的恶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制订相应的环境工程、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目标。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表面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必须实现环境工程具有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的目标,并重视生命周期,建立和形成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环境工程科学体系。对于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确立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优先解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研究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给予重视。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在人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分析该环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最终能否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系统、防止出现污染转移现象、避免出现一项防治污染技术的诞生是建立在其他污染环节之上的情况。此外,环境工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污染的具体措施。 3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 地球系统工程是随着地球系统产生的学科之一,其重点是在运用和研发创新工程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索和改造。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比如,目前我国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造成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在气候的变化下变得更加脆弱,沿海地区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因此,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研发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科技创新内容。此外,地球上不仅生存着人类,还包括很多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已成为国际社会观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此可见,人类必须停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4结束语 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坚持生态文明的科技观念、减缓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欢 闻静 单位:廊坊市环境保护局 工程科技论文:化学工程领域中的绿色科技研究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科技及相关产业都有极大的发展,诸如化工、电气等产业在内的技术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让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有了极大转变。例如,化工肥料、合成材料以及化石能源等在内的化学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然而,就在这项科技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包括大气污染、生态失衡以及能源紧缺等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人类在推动时展的同时也要对持续化发展提起重视,将化学工程与绿色科技结合起来,在实现工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更大程度平衡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1化学工程中发展绿色科技的必然性 1.1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响应 从理论上而言,经济可以无限量的增长,然而,自然资源存在限度,尤其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当我国不断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推进经济发展,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会不断上涨,加大生产成本,反过来对原有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据此,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时,必须对从长远的发展境况出发,把握关键所在,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观念,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是通过完善绿色科技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次利用,以此缓解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低排放和高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固性和持续性。 1.2是实现生态平衡和环境优化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提高了对于绿色科技的重视程度,因为这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国科学发展观的契合。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便是资源的持续化供给,这需要人类减缓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加快对于再生资源的研发速度,保障两者之间相互配合,以此达到持续利用性的目的。一旦出现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的资源断层,不仅会造成经济和科技的倒退,更会影响整个地球生态圈的和谐关系,直接威胁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和生存。因此,人们需要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认识层次,强化对于绿色科技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再生资源的研发进度,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三者之间的结合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2化学工程中的绿色科技 2.1运用绿色科技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活环境 温室效应是威胁地球生态平衡的一个严重问题,引发包括海平面上升、虫害加剧在内多个连锁反应,加重了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程度。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传统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对该现象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当时国家并没有对温室效应形成完善的法律规范,化工企业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置于了严重的危机之下。直到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出现甚至扩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才真正认识到温室效应。就现阶段我国的情况而言,不少涉及化工产业的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绿色生产的问题上,通过对绿色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来改进化工生产,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进行一定的控制。比较常见的一个绿色科技应用过程就是C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并将生产的碳酸盐运用到随后的化学生产当中去,或是供给学校做相应的实验课程,其涉及的反应公式是:CO2+CaO=CaCO3。不但实现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了控制,更对二氧化碳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 2.2运用绿色科技进行海水淡化处理,丰富生活资源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所能运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淡水危机所引发的问题也已经十分严重了。以海水淡化为主的绿色化工技术是现阶段解决这个危机的主要方式,然而,海水淡化技术在推行之初所需的成本较高,难以投入当民用之中去。但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推进,实施成本逐渐降低,在一些大规模的运用当中逐渐起到了一些作用,而这种技术也不断被各国所引入,包括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并在不断创新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该项技术主要目标便是在利用海水获取淡水资源的同时又不造成环境危害,比较常用的做法就是利用氢氧化镁实现。而这项物质不仅环保可靠,而且成本低廉,而且操简单。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实验的实践效果让大多数人都十分满意,也显示出了相当的的应用前景。 2.3绿色科技对香料香精生产的改进作用 香精和香料是人类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物质资源,也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然而,通过传统工艺来生产这类物质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而难以对产品品质进行保障。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工艺在技术和理论上存在较大的缺陷,虽然操作简便,但是往往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最终所生产的香精香料也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据此,相关机构利用绿色科技的理念对香精香料的生产进行了改良,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更降低了包装所带来的材料浪费和污染,最终实现对于产品的质量保障,以此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 3结论 绿色科技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主要是利用绿色环保节约的理念为主导,对化工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良,在化工企业发展的同时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响应。据此,积极创新和发展绿色科技,尽量减少化学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化工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改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仍旧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情,需要我国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结合,不断促进绿色化工技术的革新。 作者:尤唱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工程科技论文:热能动力工程科技创新论文 1.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 热能与动力工程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热能与动力之间的合理转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赖于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热能动力或热能电能的合理转换,以促进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发挥其在提升经济效应水平方面的重要价值。结合实践经验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能源利用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当前实践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多个学科,且各个学科相互关系非常复杂与系统,后期应用中还可以支持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从专业构成的角度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专业模块:第一是建立在热能转换与利用基础上的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包括新能源的开发、能源环境利用工程在内);第二是建立在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基础之上的热力发电机及汽车工程;第三是建立在电能转化为机械功基础上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第四是建立在机械功转化为电能基础上的火力火电与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2.热能与动力工程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1)从经济角度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系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涉及多个相关的行业与领域。包括电力、钢铁、金属、石油,以及建筑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均对热能有着相当大的需求。当前已形成的风力发电技术以及动力发电技术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动力能转化为电力,从而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电能是整个经济发展体系中的基础与支柱,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势必会为电能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社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并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2)从环境角度来说,结合我国各个行业领域对能源的利用现状,发电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煤炭或石油等常规能源来实现。然而,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方式无法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在此类常规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势必会排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产生的物质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对大众的健康造成危害。为了促进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很多时候会忽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终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当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变。而在电力生产中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能够很好地缓解生产中存在的困境,通过对各类清洁能源的综合应用,减少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质,减轻环境污染,不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还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3.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应用 3.1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及热电厂中的应用现状 1)热能与动力工程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其能够被应用在锅炉中。锅炉是由外壳以及锅炉使用过程中的电器控制系统组成,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燃烧的过程,鉴于燃烧使得锅炉产生极大的热能,在炉底安装控制器就是为了能够随时监控锅炉的运行情况,这也是保护锅炉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自身就会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系统,它会将一定的机械热能转化为其他能量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但是,意外在所难免,往往或因为这部分转化的能量而烧坏锅炉,因此,必须要对锅炉的运行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地使锅炉的运行精密度得到提高。2)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节流调节中改变工作状况可能会造成不小的节流损失,但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截流调节的负载适应性明显高于喷管调节,因此节流调节多适用于容量较小的机组;第二,喷管调节是在满足负荷适应性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达到平衡各种不同汽轮机的调节以及变化。 3.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与热电厂中的技术创新 1)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领域中,如何实现对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热能的转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本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中,锅炉的作业方式转变为了智能式,可促进锅炉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同时,考虑到燃烧期间的空气、燃料与锅炉温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预设值的综合比较实现对锅炉性能的合理检测。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准确地评估锅炉内部的气体流动情况,预先设置模拟数值,评估不同速度下所形成的矢量图,以此为边界层分离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领域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重热现象的方式,根据热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科学确定重热系数,以达到减少能量损失的目的。与此同时,从调频角度上来说,相较于一次调频模式而言,二次调频的精确性更高。在电网频率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智能调节的方式对二次调频预先设置对应的方程式,以实现对机组的重分配与组合,满足控制功能的要求。 4.结语 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领域对于能源的需求呈现出了相当显著的增长趋势。在能源生产与利用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建设发展受到了各方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其应用范围也呈现出显著的拓展趋势。为了充分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功效,必须重视对本领域相关知识点的研究,以便真正意义上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精髓,通过积极展开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的方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改善能源利用率。只有做好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方能创造更加丰富的经济价值,同时达到缓解环境问题的目的。本文围绕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方面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来灵活确定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使用方式,正确地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行业领域发展水平的目的。 作者:刘德兴 单位:羲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工程科技论文:土地工程科技创新论文 1加强成果实用性 科技成果的研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如果研究出的成果只能谈资,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那这不算是什么科技成果。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外,还有就是人们观念至今还未彻底转变。大学教育,大部分仍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对实践教育性的方法大都不怎么重视,我国在理论科研方面是走在世界的前面,但取得的科技成果成就并不显著,原因就在于“能说却做不到”,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本身动手能力差,无法在固有的成果上面做出有创意的举动。再加上我国体制和政策的特殊性,科技人员在创新这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先当今社会,我们一直强调理论结合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如果只谈理论,将科技成果理想化,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没有多大益处。所以一定要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际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切不可盲目天真,为现实生活去搞科技,不是为了科技而科技,科技不同艺术,你可以喊着为艺术而艺术,因为艺术本身只具有审美性,不存在实用性。总而言之,要转变传统观念,注重科技的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将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 2加强土地科学建设 土地科学作为重要学科的突出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土地科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社会经济的需求极不适应。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需求迅速扩大。必须有技术和措施的保障,这保障就是土地工程。土地工程就是运用工程手段解决土地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高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3工程学科的重要性 3.1土地工程学科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进程中,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三者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2我国的土地工程学科的相关技术人才 目前仍然很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土地工程学科的建设不重视,这项学科的发展也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支持;其次,学生对这门学科不热心,对我国土地资源缺乏管理和保护的意识,整体意识不高,在如今别的一些价值观的影响下,如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使学生没有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拼搏劲儿不够;土地工程的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相对其他学科,处于发展初期,它的未来前景似乎还没有显露端倪,人们看不到它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似乎觉得由它无它都一样。在理论成果的研究和实践取得的成就方面九牛一毛,不足以引起社会重视。现在人们最多关注的就是环境问题,人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很少有人会想到土地工程以及土地工程科技。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要加大在这方面的发展,让土地工程科技和土地工程学科走人大众生活,为我国土地的利用和以后发展做长足准备。 4工程学科发展与工程人才培养 4.1正确处理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之间的关系 工科注重的是科技成果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在争取科研经费、充实学校财力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方面,都比理科占有优势。发展工科,更重当前效益。 4.2在学科发展上既要扶优,又要扶贫 土地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可以从基础上解决土地工程无学科理论支撑的问题,全面促进土地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科学利用。 5结论 土地工程科技对推动土地工程学科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反过来,工程学科的良好发展尤又为这项科技的发展既提供了发展理论和动力,有提供了专门的专业人才,两者的影响是相互的,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只有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在以后取得很好的成绩。另外,国家和社会也应对土地工程加以重视,加强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为土地工程的长远发展提供结实的物质基础,只有物质有保障,才能安心搞科研,才能真正研发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益的,有实际实用效果的科技成果,才能造福大众。 作者:王雷 单位:孙吴县国土资源局 工程科技论文: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安全生产的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行业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发。建筑行业中的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就是在建筑行业的工程活动中,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和记录的文件,其中主要包括规划文件和设计图纸。本文对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安全生产;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日益兴盛,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科技 档案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顺利完成。 一、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概念及特点 (一)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含义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信息材料,主要是档案管理人员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过程利用文字、图片以及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比如规划过程、施工过程以及竣工过程等,之后会对其进行整理和归档,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的科技档案。 (二)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基本特点 1.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在建筑工程的科技档案中,包括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多方面信息,比如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书、施工图纸设计、工程开工审核以及建筑材料申请等。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2.建立建筑工程科技档案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科技档案是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记录,而且还要随着内容的增加不断扩展和改进。因此,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要想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必须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这也是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一大特点[1]。3.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具有补充、修改的多变特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是设计人员精心管理的成果,属于主观上的物品,它和竣工图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是有缺失的地方,就会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建设情况,随之修改的还有建筑工程的科技档案,因为它主要是记录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不管哪个环节发生变化,建筑工程科技档案也要跟随着发生改变,所以说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具有补充和修改的多变性特点。 二、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收集和归档现状 (一)收集材料不及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科技档案是一项竣工形式的文件,它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要在建筑工程一开始就设置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记录工作。另外,还要安排专人进行整理和收集,并且单位领导要不定期检查,保证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准确性。但是,有一些建筑工程只重视施工的进度,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才开始完善科技档案,这样会使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出现收集不及时的现象,导致档案的内容不完整,缺少准确性,所以也就失去了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作用[2]。 (二)归档的效率和合格率差 在2001年以前,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归档率和合格率都还在90%以上,但2001年之后,这一数据已经不足50%,甚至有部分建筑工程科技档案还出现了丢失和损坏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单位对科技档案的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才会出现归档率和合格率下降的现象,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工程改造、扩建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建筑工程科技档案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各个环节的情况,还能对每个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是唯一一个记录基本信息的重要文件。因此,它具有真实可靠的重要依据和凭证的作用。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一些原本的建筑工程已经不能符合居民的需求,需要及时进行重建、改建或者是扩建。在实施这些项目时,原有的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凭证,同时还能对建筑的承载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地基的基础等进行分析,从而为工程的扩建和改建收集足够的信息。比如,山西某铁路局的居民楼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对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而言,使用面积比较小,室内布局也不合理,所以,为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适应居民的住房需求,在1994年时,山西铁路局对这栋楼进行了扩建。在扩建之前,设计人员对这栋楼之前的设计图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原本地基以及不影响原本住宅结构、美观以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扩建。经过200多天的施工,这栋楼中的每户居民住房面积都增加了5平方米。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科技档案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据和凭证,不仅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对人们的安全生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套精准、完整、有效的建筑工程科技档案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精心创建才产生的结果,它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比如,如果有两个小区的结构非常相似,那么在设计其中一个小区时,就可以使用另一小区的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和设计图纸,只要对地基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改就可以,这样能够大大的节省人力和物力,原本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过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和图纸的共享,能够节省一半左右。所以,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内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工程科技档案是工程事故分析和大维修的依据 目前,一些建筑工程可能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或者是一些工程会发生事故,因此,要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要想充分做好建筑工程的大维修和事故分析工作,首先要做好建筑工程大维修的规划和编制工作。比如,对建筑工程地基的结构、钢筋配制情况以及管道的铺设情况等进行分析,这些如果单纯依靠现场勘测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建筑工程的本身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危险和安全隐患,威胁工程的使用情况。所以,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3]。比如,在1991年山西某个小区内的一栋楼由于当初设计时,给水管道用的是废弃的管道,所以在使用时出现了漏水的情况,给整栋楼带来了影响,使楼体出现了裂缝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负责该建筑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测,又查阅了相关的建筑工程科技档案,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在进行这栋楼的施工时,没有对给水管道进行处理,将其埋设在房屋的附近,从而造成了漏水的现象。之后对其进行了处理,恢复了房屋的正常居住。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科技档案在建筑工程的大维修和事故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建筑工程更好地使用。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主要是通过建筑工程科技档案体现出来的,而且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科技档案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科技档案的作用,促进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 工程科技论文:农机工程科技创新策略探讨 摘要: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农机产业形成和发展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提升,而且对于农业现代化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坚持对农机科技进行创新,也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有更好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将针对怎样提升农机工程的具体科技创新水平展开分析。 关键词:科技创新策略;农机工程;研究分析 对一个国家而言,农业机械化就是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同时也是农业科技的先进应用和推广的载体之一,农机工程的科技水平越高,就越能降低农业生产耗费的成本,同时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继而有效提升我国的农业综合性生产水平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等。 一、当前农机科技现状 农机科技,即是将科学技术同农机生产进行有效融合(或是对于农村经济当中需求的产品发展加工技术和生产手段),科技往往是第一的生产力,也是在劳动生产的时候,人们维持自身发展的一项手段。将劳动生产同科学技术相互融合起来,能够令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农机工程水平不断地提升,在针对农机工程进行科研的工作上也有比较理想的成果,不过大部分成果都没能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自然就无法获得实际性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目前我国依然强调生物科技的发展,因此农机工程的发展尚且没能受到充分重视,而且人才、物力支持也相对比较薄弱。 (二)技术水平滞后 目前针对农机工程的技术研究以及实际应用都相对落后,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农机工程的基础性建设,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水平依然相对较低。虽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在逐渐地升高,不过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农机装备水平依然处在发展阶段,加上农产品的运输制度也不是非常完善,经常会出现滞销情况,针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形成了一定的损伤。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飞速发展,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生产环境都受到了破坏,也会对农机工程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培养人才以及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因为我国目前还处于农机工程科学发展的阶段,因此技术性人才比较匮乏,很难满足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另外,农机工程会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和生物学、机械学等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这都会对农机工程的从业人员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农机工程行业当中对于人才的待遇比较差,很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该领域当中,形成一个人才断层,不利于农机工程的发展和创新。 二、如何创新 (一)建立并完善现代化产业管理系统 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生产和基础性设施、机械设备等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农机工程得以发展,将会对农业生产力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尽快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农机工程的科技发展你知道思想,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的力度,借助农机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优势来带动农机产业发展,有效推进农机工程的科技创新水平。另外,还需要形成系统、规范化的研究机制,有效拉动现代化农机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事业,开发新技术,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管理系统。 (二)完善现有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的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远远超过农机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仅强调育种以及种植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科技创新内容,令农机工程的基础性设施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提升对于农机工程的技术进行研究和支持的力度,给农机工程相关的科研项目适当的经济支持,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另外,针对农机工程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的机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构建和完善,有效拉动农机工程的具体科研成果以及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相互融合,提升现代化农机工程技术在理论性上的发展水平。 (三)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任何企业单位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都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农机工程学科当中,人才也是能够有效促进其科技创新性的发展的力量之一,我国当前阶段急需提升农机工程的学科教育力度,培养出一些专业性的科技人才,在一些重点的高校当中设置专门针对农机工程进行学习的专业或者是科研项目等,组建拥有较高专业水平农机工程的优秀人才团队。比起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来说,我国的农机工程学科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农机工程的人才培养机制尚且不是非常完善,所以还需要国家对其进行扶持,并关注农机工程。比方说,可以实行校企合作的形式,将一些储备人才直接安排到企业当中工作,并且鼓励一些核心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当中进行适当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实现全面的双赢。结语:总的来说,农机工程实现高度科技性,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机工程在技术理论的研究以及应用上都比较滞后,培养人才以及评价的机制都不是非常完善,要提升对其进行重视的程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农机工程更好地发展。 作者:邢湘琴 郭春华 单位:黑河市逊克县干岔子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工程科技论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德国工业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两个思想渊源,一个是洪堡大学崇尚理论研究的教育思想与巴黎理工大学强调技术科学理论体系化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源于十八九世纪德国重商主义的坚定信仰,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带来财富。在这两个思想基础上,德国工业大学形成了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传统。今天,德国工业大学里的课程结构可能就是一种在理论和实践两极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学生必须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主科学习,方可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美的教育。[9]德国工业大学的基础学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意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础学习的技术以通过前期考试为准。前期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在总体上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科学知识。通过了前期考试方能进入主科学习。主科学习包括听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可选课程不管是书目和种类都是大量的,实践环节比重也较大。研讨课及项目设计的题目要求很高,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它们来自并将用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通过项目设计与工业界接触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最后的主科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程度。我国也可以借鉴此法,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效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模式强调统一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精神;而美国模式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可选择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而今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互相向对方靠拢的趋势。可认真研究二者之长处,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学”和“术”,也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本文作者:杨婧蔡立彬工作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 工程科技论文:工程科技测算与研究进展 石漠化综合治理艰巨性与科技支撑 在喀斯特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及其脆弱,决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苏维词[17]、杨胜天[18]通过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指出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易损性强、环境与人口容量小、稳定性低、变异敏感度高、承灾能力弱、自然恢复速率低等特点。覃小群等[19]通过评价广西岩溶县的生态环境,指出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王世杰[20]等则从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角度出发,指出石漠化过程具有区域性、渐发性、潜发性(隐蔽性)、生态破坏性、难恢复性(严重性)等特点。万军[21]、李阳兵[22]等更是指出,石漠化区域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压力大,经济落后,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异常尖锐,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粗放式发展经济、掠夺式开发资源,导致其处于“岩溶生态环境破坏—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如何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针对当前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任务重、难度高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问题突出等矛盾,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消除贫困、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苏维词等[23]指出,要就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及产业化技术、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等与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技术创新、技术集成等工作;李先琨等[24]则提出要抓好实验示范区的示范建设,树立样板,推广成功模式。熊生平[11]提出要确定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对石漠化过程的正负面影响和各自的贡献率,朱文孝等[25]则着重指出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建立适合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模型,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 至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呈现,到现在已经从定义、测算方法、模型、指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已成功运用于环境、农业、交通、化工、建筑、水利等领域。本文选取经济、环境、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等行业研究的科技贡献率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反映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石漠化综合治理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贡献的前沿理论。科技贡献率的测算经历了测算方法建立、对模型进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在测量方法创立阶段,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26]首先阐述了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理论和方法,用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但不能直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后来又研究出现CES生产函数、VES生产函数、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修改阶段,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27]对生产函数做出了重大改进,将科技进步纳入生产函数方程,在中性生产函数假设下推导出增长速度方程,定量分离出广义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完善阶段,丹尼森、乔根森[28]等将资本与劳动进一步划分,并且将索洛剩余中可以测度的因素进一步明确出来,从索洛剩余中剔除,使索洛余值越来越小。1978年,著名的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29]、库伯、罗兹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此以后,国外对于科技贡献率的研究相对淡化,然而国内则处于起始阶段,而且此后的研究大多基于计量方法的运用展开的,创新成果较少。对于科技贡献率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了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理论。狄昂照[30]提出科技贡献率测算与其计算使用的数据不可分割;庞智强[31]则指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展开,而不应是全部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介于[0,1]之间。杨少华等[32]认为在测算过程中,应把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作为一个动态指标来测算,定量地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陈颖等[33]提出单纯地分析和比较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许平祥等[34]通过研究指出各个指标只能做到反映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平均效果,不能反映某项具体的政策或技术措施在短时间内的效果,再者,科技进步指标反映的是趋势而不是状况。在科技比较发达地区,科技贡献率反而会低。丁兴烁[35]针对当前测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运用因素分析法构建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科技贡献率的影响程度,可以分析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寻求提高科技创新贡献效应的途径。在基于环境、农业等视角的科技贡献率测算中,张应禄[36]提出仅从纯科技的角度认识这个概念会产生严重的误解,不切实际地使用这个词也会产生严重的偏差。梁俊芬[37]认为农业、林业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仅给解释变量的设置带来困难,而且使模型自身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程智强[38]、魏邦龙[39]、徐保根[40]、卢亚丽[41]等提出在测算过程中,由于对方法的理解不同,加之对原始数据处理不当,使得同样数据资料,产生的测算结果也会不同,为此应把政策、天气作为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而且,测算目标不仅在于经济效益,还在于生态效益。随着科技贡献率研究的深化,研究行业从经济向农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拓展(表1)。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评价 科技贡献率的测算,需要以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的研究作为支撑。经过长期的研究,岩溶石漠化治理的效益评价基本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一套取得普遍认可的、成熟的、适合于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体系和方法[11]。对石漠化的评价大多为基于统计学的现象调查,评价指标繁杂、获取数据难度大、实用性不强、各因子之间相互交错、信息层次不清[58],使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效益与实际状况可能出现偏移。而且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首要目标是生态环境改善,在工程开展和实施工程中,部分工程不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各研究领域的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大多以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为基础,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且还没有一套测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和模型[46]。科技贡献率测算过程中以直接经济产出作为唯一产出目标,会使测算结果偏小。在数据获取时,属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范畴的社会经济数据获取困难,把生态效益折算为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需建立和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数据库,健全石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监测体系,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发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相关的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取得以下成果:①基本形成了以C—D生产函数、索罗余值法、DEA方法为主导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体系。测算方法科学,能正确反映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环境改善中的贡献。②以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算弹性指标为代表,研究形成了许多基于C—D生产函数、索罗余值法等测算模型的改进方法。③科技贡献率从经济、农业向环境、林业、畜牧业、水利等研究领域拓展,内容全面,能为涉及社区经济发展、林草植被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利实施的综合性工程计算科技贡献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支撑。但是当前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①当前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主要基于经济和农业方向,其他环境、林业、草业、畜牧业、水利等拓展领域研究成果极少。②测算方法主要采用经济研究中C—D生产函数、索罗余值法等测算方法,然而就这些测算方法而言,在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存在测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等问题。③科技贡献率的测算目标为科技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目标单一,目前还没有涉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民生效益等。④国内尚未有一套取得普遍认可的、成熟的、适合于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体系和方法,获取部分社会经济数据超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范畴,科技贡献率的测算以经济产出作为唯一目标,测算结果可能会偏小。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环境、林业、草食畜牧业、水利等领域的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工作,科技贡献率的研究目标从单一的经济发展向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惠及等多维度方向拓展,创建适合于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生态改善、民生惠的贡献测算方法和模型,加强生态效益与直接经济效益的折算研究,建立适合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数据库,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测算和评价科技因素的贡献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文作者:李永垚熊康宁罗娅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工程科技论文:探析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建设 摘 要:科技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效率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科技带动农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由于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机普及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是各种各样。因此,如何加快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建设,成为了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现状;措施 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通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而科技产业化作为一种以技术带动生产的理论,将其应用到农业机械的技术研发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服务上,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农业经济价值,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对于破除城乡二元发展壁垒,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也有积极作用。 1 我国农机工程科技化发展现状 自2004年起,国家连续14a以“三农”为主体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关注。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在农业科技研发上的资金投入比例也不断增加,基本上满足了现阶段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研究的经费需要。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地区并未按照要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也没有为地方农机工程科技研发提供相应的基础支持,农业机械化的研发和应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问题。 2 加强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建设的措施 2.1 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农业工程科技的产业化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力支持,必须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必要的发展保障。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减轻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建设所面临的阻力。例如,可以采取降低税收的形式,减轻农机工程科技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建立健全配套的保障措施,提高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市场风险,使相关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技术研发工作。 2.2 开展农机技术培训 通过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户的农机操作和维护水平。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现代农机设备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在2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许多农户的农机操作水平十分有限,农机设备的功能和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地方政府和农技站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可以通过下地指导或集中教育等形式,使农民掌握新型农机设备的操作要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常发现部分农民群众只重视农机设备的使用,但是并没有定期对农机进行清理和养护,导致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还要注重开展农机设备维护和检修的培训工作,确保农机设备始终以良好的状态运行。 加强技术指导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指导能力。技术指导人员在向农民讲解农机设备的操作规范、养护常识以及进行故障维修时,不仅要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其中的原理,而且要结合农民的知识接受能力,确保技术培训取得实际的效果。技术指导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要过关,要掌握农机工程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充分了解不同农机设备的操作要领、养护常识;要转变服务理念,深入到田间地头,一对一地向农户讲解农机操作注意事项,切实发挥自身的服务价值。 2.3 推进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动过程必须要做好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应该做好设备的研发、设计、组织以及销售整个环节涉及到的工作。必须要不断总结产业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改善企业联合组在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体。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技术的投入,生产市场前景比较良好的产品,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控科技资源,促进农业生产以及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产业化过程必须要确定利益的主体,制定出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追求工程中心、产业部门、个人3者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长远利益以及短期利益的协调,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工程中心必须要考虑农业产品的转化,注意机械产品的维护等多种问题。 3 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维护农民经济利益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是通过实际调查也发现,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政策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建设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促进本地农机科技产业化建设工作优化开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职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营销竞争从一般消费品市场领域及生产资料市场领域扩展到房地产、金融、保险及其他文化、娱乐等市场,已使人感到营销竞争无处不在。因此,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迫切需求已经显现。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现代营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市场营销专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培养21世纪市场营销高级人才以及指导与推动我国企业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自身的优势,突现自身的特色,培养、造就适应市场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高水平、实战型的中高级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1市场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品德。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革命情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 (2)渊博的知识。在当今以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时代,营销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营销人员必须以渊博的科技、文化知识作后盾,其中掌握一般文化知识是基本条件,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是必备条件,并且要具备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与客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3)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特征是:有浓厚的职业兴趣,它可以增强营销人员开拓进取的精神,使营销人员在奔波劳累之中乐此不疲,以持久的热情从事营销活动,探索营销的成功之路;营销人员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这是决定营销工作能否成功的内在力量。 (4)较强的公关能力。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公关能力主要包括:推销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劝说能力、演示能力、核算能力、应变能力、反馈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等,其中推销能力最为重要。 (5)良好的气质。气质在一个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跟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粗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执拗,谦虚而不假装”,这应该成为营销人员共同的信条和宣言。 2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加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各类主要课程,要与相应的经营业务直接对接。如:针对市场调查业务开设“市场调查”课;针对广告创意制作业务开设“广告实务”课程;针对商品营销业务开设“推销技巧”、“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课程;针对销售管理业务开设“销售管理”课程;针对营销策划业务开设“营销策划”课等等。专业学科教师把知识教学、技能训练与承担的企业营销服务业务融合贯通起来。教师针对学生公司业务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技能训练,然后带领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参与企业的实际营销运作,直接参与并完成企业的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宣传、市场铺货、理货、店头商品化、企业广告创意设计、公关、促销设计、营销方案策划等实际营销工作。通过深入业务一线将学生由课堂直接进入企业市场竞争前沿,接触市场上最新的营销策略和部分战法,锻炼实战营销技能。②注重营销教育创新。要采取各种可能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继续强化电化教学方法之外,大力加强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氛围,感受营销工作的多变性复杂性。③增设务实性的营销类课程。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企事业机构中有丰富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2)转变观念,逐步形成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各种应用性经济部门,必须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增强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在市场营销专业中运用实践教学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①要注意循序渐进,以使实践操作的难度逐渐增加、控制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实践经验逐步积累。②要注意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参加营销实践,并积极组织筹划实践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营销实践。 (3)大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①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教学软件,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应用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CAI课件、视频录像、PowerPoint和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CAI课件和视频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进,一方面将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于听课和思考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记录和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则将课堂进行了有效延伸,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BBS课程论坛、ICQ实时答疑和Email等进行自主学习。②21世纪的市场营销教学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方式将更多的被使用。课堂教学要以引导启发、问题研究、讨论为主,系统阐述为辅,从而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要加强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针对性,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选题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4)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学校应要开拓投入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在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又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办学资源,积极争取企业的合作与支持,并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有了经费的保障才能购置先进齐备的教学、实验资源。同时与企业合作也能为优化实践教学提供活动场所和有利条件。新晨 (5)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高职高专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使之经常深入实际,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培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职业学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大量中职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是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寻找建立一个适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实现中职教育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市场营销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职业学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大量中职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规格定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难以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导致社会需求巨大并不断剧增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矛盾与尴尬局面。本文试图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寻找建立一个适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实现中职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出现偏差。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 2.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与普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 3.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4.实训基地建立困难。市场营销专业难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拒绝障碍。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紧张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其本能的自我保护动作。因此,不能要求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甚至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个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它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更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课程。 三、市场营销专业定位研究 在专业定位研究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研究市场营销职业分类,然后找出相对应的典型职位,最后根据中职培养特点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如果我们将“理论”到“应用”作为一个纬度,而“局部”到“整体”作为一个纬度,可以将大多数营销职业分成五类,与之相对应的有五类典型职位。 1.市场营销理论人才。主要是在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研究人员或教师,营销顾问、财经编辑等岗位。 2.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区域经理、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等。 3.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策划总监和其它策划岗位。 4.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推销员。 5.市场营销服务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人员等。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主要培养从事营销理论和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工程设计、规划或决策的人才,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有效的产品营销工作:而前者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因为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重视以职业知识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又要重视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密切融合,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定位构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 1.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与设计。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改革与设计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改革。应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2)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3)教学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志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营实训基地。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职业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4.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职业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专业教师轮流下厂锻炼的办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训环节设置流于形式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实训环节的设置主要有实习与调研,一个认识实习,一个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调研。认识实习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学生主要是看看生产线,了解某种产品的制造过程,听生产企业讲解企业的历史及产品生产销售情况,但很少有对企业市场营销环节的认识。毕业实习与调研大都利用实习基地,部分采取自主实习形式,受实训基地数量和实习现场指导教师数量的限制,在某一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很难学到知识,使得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2.案例教学库的管理与实施不够完善 (1)案例的选择 在案例研讨与分析中,我们将教学班分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参与研讨,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提出组队的建议。由于学生缺乏与案例相关的经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同,就需要可供选择的案例比较多,而且应该把国内外最新的营销案例选择出来,由于教师数量有限以及管理的原因,要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与策划中,并学到相应的技能,解决营销实际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不足。 (2)学生的组织与管理 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都希望能顺利找到一个愿意接受其实习的企业,最好是能帮助实训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种衔接就需要学院能够加以组织与管理。把小组的创业项目的选择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形成模拟策划项目,这样会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与社会连接的平台,但运作起来困难重重。 3.实训教学基地使用不充分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由于投入不足以及管理等诸多原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训基地局限于制造企业较多,由于学生对制造业了解偏少,明显造成学生实训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另外,实训基地联系多是通过熟人关系,投入不足,又缺乏沟通,很难让实训基地长久发挥作用。 4.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利用起来较为困难,就应该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加大投入。然而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低,实验室资源共享困难。另外由于不同专业各自为政,导致实验室在软件、硬件建设上可能存在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 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办学特点,聘请有关领导,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专家和学者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探讨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使实践课程设置更趋合理,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应该经常去各种类型的企业与用人单位交流,定期邀请各种层面的营销人士来校为学生做报告,了解企业对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形成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训的基本内容。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与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各种常规实习和课程实训的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在数量上应该增加到4至5个,类型上应该包括生产制造业、商业企业、服务业、流通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对确定的实习基地应该保持长期联系。学校主管部门应该主动与地方有关单位联系,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要利用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丰富市场营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3.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训环境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在上课时间开放,课余也使学生拥有自己探索和实践的场所,巩固所学的某一门课的知识,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4.构建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课程考试形式,难以反映实训教学的全貌,不利于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合理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实训教学教学效果的日常考核评价和构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的综合素质考评。 5.发挥专业课教师作用 市场营销教师要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素养,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的科研能力水平,积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专业的实践教学。要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激发、吸引和鼓励相关跨专业课的教师参与专业实践教学。 三、营销案例分析法应用的思考 1.分析培养法 该培养法主要有:(1)综合分析法,即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总体内容的掌握,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平时授课是一章一节独立进行的,学生缺乏总体认识和思路。而在营销案例分析中,往往需要把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全面分析运用。这种方法虽然包含内容复杂,分析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它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学科体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单一分析法,即对市场营销中目标单 一、规模较小、事件较简单的案例就某一侧面进行剖析,深入讨论。这种专题式研究,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把握和透彻了解。 2.实景模拟法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性强,必须注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创造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让学生亲临其境,主动参与,模拟操作,这种培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模拟实践是由教师设计出实践的环境和条件。其做法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的不同人物,但在模拟前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要达到的目的,按案例要求活动。演出结束后,由扮演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其他学生可以进行点评,教师进行最后总结。 3.策划方案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分析总结案例,而且还应该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策划,制订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与具体的行动措施。这种策划市场营销方案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局性思维,并且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课堂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解和解释,对高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市场营销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备内容。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模式是以企业锻炼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即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以上两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对于顶岗实习来说,它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日益增多,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认为接收学生实习是一种负担,结果学生到实习岗位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性工作。又如每个企业对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往往较少,每次顶岗学习,学生要么以销售为主,不能够全面了解企业运作流程,要么非常分散,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笔者认为加强与完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的实战技能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实战技能训练旨在使学生在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的前提下,学以致用,对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进行专题培训,紧密结合企业市场和营销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总的来说,课堂教学实战技能训练的主要理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必须突出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及社会适应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必须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使学生通过仿真模拟环境和软件模拟环境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所需的技能,获得该专业的直接上岗能力。再次,必须将营销专业实验、实训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二、建构主义视野下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和内容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老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总之,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倾向,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市场营销课堂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 笔者认为市场营销教学应该回归到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轨道上来,努力使学生成为应用性人才。笔者认为,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目的,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包含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现代商务活动涉及的范围、领域和环节越来越广泛、复杂,即使一项看似简单的商务,也需要商务链的协同,而良好合作的前提是进行良好的沟通。再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研究开发、战略分析、决策、管理、企业策划、形象设计等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市场竞争从产品延伸到工作间的创意和实验室的交锋,竞争成为知识和智慧的较量。因此,各组织都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多年的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市场营销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应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复合型、多元化、全程性设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市场营销学都只安排60~70课时,而教材大多都接近20章40多万字。笔者认为章节过多,分得太细,不仅影响了课程的系统性,而且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学计划很难完成,更不用说进行课堂实战技能训练了。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设计成12章,系统讲解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内容。这12章分别是: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哲学,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组织市场与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预测,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品牌与包装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其他章节为避免与管理学内容重复不再专门讲授。这些章节共用48课时,剩下的课时用做课堂实战技能训练,例如课堂讨论、营销游戏、营销模拟等。 三、建构主义视野下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体验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的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体验式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式的知识教育,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使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 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1]。它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的互动联系,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注重学习者情感的激发和内心的深刻体验,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双向交流,不强求划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各有所获。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原封不动的储存,而是融合知、情、意、行为一体的内化系统,是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去体验事物的一种能力。[论文网] (二)项目教学法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活学生求知欲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成项目,开展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项目教学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项目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现实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要求展示项目成果,小组代表发言,陈述项目任务完成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项目教学通常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参加项目的设计与运作,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集体互动,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首先扮演着“信息库”的作用,学生在做项目时,教师要给学生随时补充必要的信息,在学生有疑问时及时进行咨询答疑,充当参考数据库的作用。其次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教师还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各小组的活动都应在教师的紧密监控与指导下进行。对于各小组工作的进展遇到的难题和最终成果教师都要参与决定和进行个别辅导。在项目实施中教师还应发挥“指挥员”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帮助学生明确各项目的目标,掌握各项目的程序、规范和操作方法,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编制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尽早进入状态。 (三)虚拟公司运作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另外,会话还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与学习群体反复互动的过程;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2]。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鉴于此笔者认为可建个虚拟公司让学生在公司情境中协作、会话和建构。 虚拟公司运作法就是正式上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组建若干个虚拟公司,并按普通公司的运作模式与方法进行运作,以便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策略的教学方法。公司运作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采用虚拟公司运作法要注意的是: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对每一步骤的工作,老师应给予及时的理论指导或帮助。也就是说,老师的讲课内容和顺序必须与虚拟公司经营程序的要求相一致。为体现真实感,虚拟公司所选择的产品或业务必须与本地的实际有密切联系,或者是大家所熟悉的产品,同时老师应给每家公司配备一定的虚拟资金,具体数量视该公司的经营产品和业务的需要而定。 除了采取以上几种课堂教学法提高实战技能训练以外,还可采用讲座式教学、参观式教学、综合式教学等方法。由于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性很强,具体如何操作,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讲座式教学法是指邀请企业界的营销高手或为企业做过营销策划的咨询公司的专家来开设讲座,传授具体实战经验,介绍实战案例的教学方法。这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市场营销体系的知识在实战中的灵活应用,分析各种前沿理论在运用中的适应性和局限性都大有裨益。教材内容讲完之后,还可以采用综合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加以综合分析,从整体和全局来把握,掌握市场营销的产、供、销、人、财、物等各个环节,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知识融会贯通。 四、改革市场营销课程考核办法,强调课堂实战技能训练 市场营销学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实战技能训练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有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但实践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对课堂实战技能训练不够重视,特别是实践环节的考核方法欠缺。实践环节的考核是确保实战技能训练实践质量的重要手段,它的考核方式应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张试卷”的考核。大部分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在结束时的考核一般都会进行统一的闭卷考试。但是单一的闭卷方式只是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难以考核学生的实战技能,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人才。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改革考核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措施。可以采用课堂学生表现、课堂讨论、实践作业、调查报告、促销策划书、期末考试成绩这几种考核形式,分别给予一定的比重。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实行的考核中平时成绩只占20%~30%,这个比重偏低。笔者认为提高到40%~50%是比较合适的。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者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这些观点对改革市场营销传统教学、加强市场营销课堂教学实战技能训练具有重大意义。建构主义教学通过对营销实务工作的模拟操作,训练学生正确的营销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营销意识,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懂经济、会管理、善营销,能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人才,最终体现自身对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职业学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大量中职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规格定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难以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导致社会需求巨大并不断剧增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矛盾与尴尬局面。本文试图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寻找建立一个适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实现中职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出现偏差。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 2.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与普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 3.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4.实训基地建立困难。市场营销专业难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拒绝障碍。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紧张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其本能的自我保护动作。因此,不能要求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甚至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个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它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更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课程。 三、市场营销专业定位研究 在专业定位研究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研究市场营销职业分类,然后找出相对应的典型职位,最后根据中职培养特点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如果我们将“理论”到“应用”作为一个纬度,而“局部”到“整体”作为一个纬度,可以将大多数营销职业分成五类,与之相对应的有五类典型职位。 1.市场营销理论人才。主要是在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研究人员或教师,营销顾问、财经编辑等岗位。 2.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区域经理、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等。 3.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策划总监和其它策划岗位。 4.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推销员。 5.市场营销服务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人员等。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主要培养从事营销理论和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工程设计、规划或决策的人才,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有效的产品营销工作:而前者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因为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 既要重视以职业知识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又要重视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密切融合,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定位构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 1.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与设计。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改革与设计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改革。应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2)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3)教学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志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营实训基地。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职业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4.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职业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专业教师轮流下厂锻炼的办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一、创新教学模式,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目前,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营销专业学制为三年。针对三年制的市场营销专业,采用“1.5+0.5+1”模式,按照“一个主干,多个专业方向”的思路,实施订单培养。“1.5”即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利用这段时间培养强化学生市场营销岗位所需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形成营销职业能力的主干。“0.5”指第四学期,此阶段实施“多个专业方向”的培养,即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细分专业方向,按照企业的需求实施订单培养。“1”是指第 五、六学期,这是为就业而准备的专业实习、职业资格考试、订单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毕业设计等。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培养人才的营销职业能力主线,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的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专业方向模块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教学体系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做到“五符合”即:一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突出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即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发展特长、终身教育;三是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坚持因材施教;四是符合社会和岗位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五是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要求。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创新教育。公共基础课是职业技术所需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以应用为目的,并考虑终身教育的要求;专业基础课是多个职业方向所需的基础课程,要满足继续学习和转岗的需要;职业技术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解决职业岗位中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课程中还应融入如何去学习专业知识、寻找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等思维训练和方法训练的内容,在学习与掌握职业知识过程中强化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培养现代社会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整合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如何强化学生的营销专业技能,提高营销职业素质展开,反映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的要求,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要求。如把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进行整合,同时融入推销员、高级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内容;把《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进行整合,强调《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重在应用这种工具,为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依据。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导,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上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交叉进行的,要将专业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1、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和教学手段组合。 对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适合个体化教学辅导的谈话教学法。谈话教学不同于日常谈话,要有明确的目标,且信息传递是双向的;(2)案例教学法。除了运用传统的文本案例进行教学以外,还可用音像性案例、调研性案例等“活案例”教学法。(3)经典的程序化技能培训。由课前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结四阶段构成。 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则比较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做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1)确定项目任务(2)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4)检查批评(5)归档和结果应用。如要强化学生营销策划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典型产品或服务进行策划,由此确定项目任务;其次由学生制定营销策划的计划,确定策划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认可;再次由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形式,按照已确定的策划步骤进行工作;然后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检查评分,并通过对比师生评分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最后是归档和结果应用,策划结果最好能应用到企业中,或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用以检验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其次在教学的安排上最好能集中进行,以利于学生对整个过程的完整体验,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创新考核方式、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的考试观,既要解决“考什么”,又要解决“如何考”。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考核科目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如开卷、闭卷、笔试、口试、操作、论文、报告与答辩等,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组合。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既有校内老师,又有校外专家;既有他评,又有学生自评和互评,最终形成以“学生为本位”的考核与评价新模式。 3、组建“社会实践部”、“营销实训中心”。 新生入校后,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产品推销等各种实践活动,以期获得感性认识。随着学习的深入,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介入更高层次的营销项目,每次活动后要求做出详细记录、写出感受,并作为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项目之一。组建“社会实践部”、“营销实训中心”,为学生搭建参与社会实践和营销实训的平台。 4、建立实习公司(模拟公司)。 实习公司是由系里组建,模拟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制组织机构,由专业老师指导,让学生自主经营,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实习实训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公司通过招聘的方式,挑选营销专业的学生作为各部门管理层的人员,学生按教学计划分批轮流到实习公司、实习超市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建立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行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把经营管理的课堂教学直接与企业实际经营运作结合起来,实行“课堂+公司”的教学模式。 5、开办“走向成功”培训班。根据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规格,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聘请社会、行业和院里的专家教授,对培训班成员进行“走向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理念、技能、体能、品德、意志等方面的强化训练,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意识及综合职业能力。 6、切实搞好顶岗实习、实训和毕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时按照“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学生管理、教师指导、阶段考核、联产计酬”的二十四字方法进行管理,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从而培养出品德好、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能赚钱、勇创业的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重视订单教育,把改革落到实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必要保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二是根据营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三是通过学校派出进修、个人自学或到企业实践锻炼,致力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四是从校外企业及社会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请他们到校举办讲座、参与实践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各类基地的建设要以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为中心,积极推进“校企互动、区域融合、以基地为依托、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学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和人才支撑,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市场,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动、互信、互利,通过建立紧密型基地,发挥基地建设对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 订单教育是校企合作的最佳途径,订单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全方位互动合作形式。二是定向式定单培养形式。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需要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五、注重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以德育教育为核心,把德、智、体、美相互渗透的素质教育作为校园生活的主旋律,要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依法经营和从业有道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多种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延长”的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 六、与人才市场对接,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在西方许多国家,职业教育从小学就开始,而且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样,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相融的。目前我国高校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一是要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加上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二是要强化提高营销职业能力和技能。三是推行“双证制”,使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获得营销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四是建立和完善职业咨询机构。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教学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教学,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营销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营销环境中,让学生在各种营销情景中去领悟知识、获得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符合学科性质和学生认知的需要,也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陶冶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习等途径实施。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市场营销教学法 市场营销学科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应用性和实战性。但目前许多院校在市场营销学科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授—受教学,偏离了市场营销学科的特性,也与市场营销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营销观念的增强,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但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却和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人才规格不符合企业要求,这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因此深刻反省目前的教学现状,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解决上述矛盾、实现市场营销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体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体验是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是一种亲身经历。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它是包含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体验不仅包括认知,更包含情感和态度。通过体验,认知可以不断进步,情感得到渐次升华,态度得以不断发展。体验所获得的深度认知,尤其是情感的产生和态度的生成,在传统的授—受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在授—受教学中,师生的投入尤其是情感的投入是浅度的,因而教师的教是机械的,学生的学也是被动的、机械的简单重复,教学没有生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学习成了一种主动性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全部参与,身心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因此,对于市场营销这样的应用性学科,传统的授—受教学是不能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只有采用体验式教学,才能符合市场营销学科性质,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市场营销学科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营销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营销环境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营销体验,使学生在各种营销情景中去领悟知识、获得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从而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对营销人才的广泛需求促进了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迅猛发展。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市场营销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这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基于市场对营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绝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专科的培养目标都是应用性人才,而非理论研究人才,这就要求营销专业的教学要紧紧围绕营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在掌握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各种现实的营销问题,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接轨。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各种营销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亲身体会和操作中领悟营销的真谛,掌握营销的技能,培养营销的情感,成为能将知识灵活应用的营销专门人才。 (二)符合学科性质 市场营销学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作为世界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有新的科学能够研究并指导市场,于是,以市场营销学为核心的营销学科群诞生并迅速发展。无论是市场营销学,还是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品牌策划等等,都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形成的,它们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指导着实践。这些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都是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市场营销学科的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科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将知识真正运用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实践,同时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的认识和体会,形成活的技能而非死的书本知识。 (三)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 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的MichaelH.Goldhaber曾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注意力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信息的极大丰富甚至是泛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获取知识成了极为容易的事。人们面对不知道但想要知道的任何知识,都可以迅速地从互联网上获得。而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互联网使用者的主流群体,可以说把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对学生来说,他们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深入思考,是集认识、情感、行为于一体的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体验就是个体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运用单一的感官认识事物,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调动多种感官尤其是情感的投入,则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知识的引路人、技能的培训师、情感的调动者。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营销知识,而是对营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去体会和验证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 体验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调动了全身心的力量,思考、关注某一事物或经历某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产生新的体会,形成新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之内化为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互动交往、亲身经历,不仅能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能有助于形成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实现。另外,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教师对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是一次智慧的旅程,这无疑也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体验式教学也是一个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常用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本身源于工商管理教学,市场营销作为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而然离不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产生来源于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或有价值的企业营销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读、讨论,领悟营销的真谛。因为案例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学生尤如身临其境,可以获得近似于真实营销活动的效果。 (二)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模拟或虚拟再现出来。通过情景模拟和再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营销知识和理论,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同时也能对这些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充当营销活动中的某个角色,用该角色应有的思想、态度、情感、行为、语言等来处理营销问题,使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态度立场等,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会。 (四)陶冶法 陶冶法就是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在营销教学中,可以安排一定的学时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营销的运做情况,和营销人员接触,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专业情感;也可以邀请营销界大师或精英来校讲座,让学生感受营销的奥妙。同时营销大师们成功带来的自豪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决心。 (五)游戏法 游戏法就是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和无比的兴奋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某些知识。游戏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因此,在营销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营销类游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体验式教学方式。 四、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也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启发式提问,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去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探索。因此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便捷的体验教学方式。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案例、小游戏,既避免了课堂教学枯燥单一的说教式局面,又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讨论中、游戏中获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感受。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实验设备,通过动脑动手实际操作,体会知识运用的乐趣,完成营销技能的训练。营销实验可以通过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和设备来完成,比如ERP沙盘模拟和各类营销实验软件;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灵活多样的实验,比如客户投诉的处理、公共关系活动模拟、沟通技巧等等。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市场营销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市场营销教学也是为实践服务的。学生营销能力和营销技能的培养不是在单一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而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接触实践、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专业技能。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方式来完成上述目标。 (四)实习 实习是大学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体验式教学的传统方法。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衔接阶段,也是学生将大学几年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检验自己、获得体验的过程。扎扎实实地完成实习阶段的任务,是大学教育圆满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革新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是独立学院培养人才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独立学院的转型更是凸显了该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科艺学院为例,对科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在转型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革新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各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性意见,为独立学院成功转型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教学革新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现存的一种高等院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创办独立学院,发展至今,独立学院开始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2014年国务院相关文件提出:“独立学院转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这对独立学院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胡荣,刘咏梅,2016)。浙江省科艺学院作为一个典型的独立学院,亦需抓住此次转型的大契机,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当然,成功转型需要独立学院各专业、各层次的配合,现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探究在独立学院转型的背景下,该专业可以进行的教学革新,希望能够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优势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科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入中国,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其注定无法得到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才真正在我国开始了发展之路。本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成立于创校之初,隶属于经管系,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包括营销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等传统课程,以及为了把握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思想指导下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课程。虽然为了积极向“应用技术型”转变,本专业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努力的力度还有待加大,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一)专业培养目标泛化。多数独立院校在办学定位中较依附母体院校(如早期科艺学院专业任课教师多为外聘母体院校教师,办学理念和思想多向其看齐),目标多是建立“综合型、学术型”大学,考核重点放在学术教学质量上;教育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实习实践(王丽,2016)。但现实是,独立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相较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薄弱,他们的优势可能在其他方面,因此适用于本一本二的培养目标并不一定适用于独立学院,这就需要我们将泛化的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化、清晰化、定位准确化,使之符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求(陈伟,2005)。(二)教学模式守旧。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系统主要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成,以教师讲授为主、板书或者多媒体PPT为辅,把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传递给学生,亦可称为“填鸭式”教学法(董甲婷,李刚,2010)。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现代,知识的获取越发便捷,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很多知识可以从网上查到,单纯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更不要说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了。科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转型期也是一步步探索着前进,在“填鸭式”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最终落脚点更多的还是在老师自身,学生的听和记多于参与和思考。(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在培养目标受到母体院校影响明显的情况下,专业课程设置亦能体现出明显的借鉴意味,偏理论化,这就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磨合期拉长。有学者调研,即便很多公司有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的岗前培训,但他们仍需1至2年的时间才能独立承担工作任务(董甲婷,李刚,2010)。此外,科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待进一步梳理,如:课程安排是否循序渐进,是否根据不同年级由浅入深;同一学年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上、逻辑上是否结合紧密等,这些重点部分的逻辑和顺序如果不梳理清楚,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混乱。(四)考核内容和方式缺乏灵活性。不仅是独立学院,一些普通高校的多数专业最终的考核方式也多为一纸试卷,操作确实简单易行,但这种方式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不是他们真正学到了什么。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真正掌握的、被企业和社会需要的能力,这种传统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常被称为“高分低能”,这与独立学院成立的初衷不相符,与独立学院转型期的目标不相符,也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五)缺乏配套的实践环节。独立学院要顺利实现由学术型到应用技术型的转变,必须要增加大量的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韩卫群,2016),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就意味着实训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其建设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但现实是独立院校的专业性实训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数量普遍较少,因为建设的同时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教学成本的增加,若没有国家和地方财政对独立学院的支持,单靠独立学院本身,能够吸纳的社会资金非常有限,且与独立学院对接的企业常常受成本效率等因素影响,配合力度不足(王丽,2016),这些都有碍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综合来看,此次借转型和搬迁的双契机,结合科艺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进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技术型教学革新是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配合整个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举措。 三、教学革新思路 (一)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转型,首要任务是脱离对母体院校的依赖,建立属于自己的培养目标,体现应用型的特色。其次应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专业的设置和定位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熊高强,2016)。此次科艺学院的搬迁可视为一个机会,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纺织、化纤和服装产业都是重点支柱产业,本专业明确培养目标,需考虑所在地的社会背景、企业实际状况和对人才的需求,考虑范围还可扩大至整个长三角地区,重点在于培养目标要建立在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和社会实际需求之上,形成学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地方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帮助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模式创新 “填鸭式”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要求,简单地将板书从黑板上直接搬到PPT上,已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要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或者统一培训都可以达到,多媒体的可用性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PPT。2.善用模块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是学校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开发与学校的教学组织相适合的课程教学模块,同时注重模块间有机联系的教学方法(袁素红,2014)。重点在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既定的模块,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再加上其他辅助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灵活性和针对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多种教学手段的整合使用。可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项目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角色扮演式、参与式、PBL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等。如:营销管理课程可以引入项目式;营销策划可以采用案例式和情景模拟式;推销学可以参考参与式、角色扮演式;品牌管理可以借鉴PBL式;市场营销学适用得则更加广泛。不管如何选择,重点在于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充分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核内容和方式单一的问题。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时,得到的成果就会多种多样。可以是策划书,可以是案例讨论心得,可以是项目报告,总之不再是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考核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更加客观。4.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大前提是培养实战型、应用型人才,包含专业课程安排、课程教材和内容、课时安排三方面内容。一般来说,市场营销专业常见课程有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还有信息时代新兴的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大学六到七个学年如何安排(最后一两个学年通常用来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较少安排课程)必须保证合理性和逻辑性。如:市场营销学可以安排在网络营销之前的学年,学生对市场营销的整体框架和内容了解之后,更容易理解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市场营销有了哪些发展和升华,循序渐进。课时上,课程重要、内容丰富的相应多安排课时,包含实践实验内容的课程,需保证实践操作时间。如果某门课程是实践课和理论课分开进行的,那么这两部分安排的上课时间不应相差太大,否则开始实践时可能理论知识已经不记得多少了。教材上,要注意与时俱进,保证教材的新颖度,牢牢把握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特性。5.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这里包含两个环节:一方面是加强校内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实训平台建设,丰富模拟实训内容,另一方面是加强“校企合作”。首先可以由专业牵头、借助政府或社会的力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现实中检验所学所得,这是单纯的模拟实训无法做到的。其次可以体现在师资建设上,本专业的教师走下讲台,走进企业,在实践中深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将之运用在教学中才会事半功倍,毕竟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教师。可以邀请企业的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走进来”成为学生的实践导师,从而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了解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企业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状况,对高校如何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作者:王路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研究 一、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必要 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市场和认识需求并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来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这样可以带动市场营销相关专业水平的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涉及的相关专业包括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广告管理等专业,每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专业之间在具体理论学习、训练课程、学校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相互联系。市场营销专业群将面向社会需要、面向相关单位企业,考察社会和企业,根据考察的结果运用到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中,设计相关的教学重难点和实训重难点,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当然,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是可以当作公共的资源在各大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利用,长此以往对培养优秀人才和师资团队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专业建设的大量资本。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除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之外,可以利用品牌优势,提升专业群的有用价值。因为市场营销专业本来是一个相对比较老的专业,可以利用品牌优势让市场营销成为品牌专业,这样可以节省在建设品牌时的资金费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革新,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让专业管理走上时代的前列,这是众多高职院校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高校里其他专业都顺应信息发展,走上现代管理的道理,那么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二、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主要内容 1.营销服务对象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必然与社会和企业的营销大方向相联系,那么对高校培养营销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方向把握。当然社会和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应对。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在于培养出一批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服务型人才。 2.营销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群不是简单的服务于几个相关的专业之间的组合,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因此,建设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实地区进行调查和考核,人情社会和企业对市场营销岗位内容和人才结构的需要,认清企业和人才之间的联系变化。其次是要在市场营销专业群中要能够分清主次,要清楚市场营销的核心专业和相关课程设置。最后要明确市场营销专业方向。清楚认识到市场营销各个专业之间的相关性,搭建一个实用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专业共同进步。 3.专业内容建设 假设高职院校职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相关专业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管理等,那么结合专业的课程内容建设应该包括《创业管理》《营销实务》《网络营销》《广告策划与管理》等。这些基本的课程内容设置同样是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然同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课程实践内容,努力明确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内容建设,突出实践能力。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问题探讨 通过对企业和高校实际情况的研究及高职院校近几年来的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得知,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群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市场营销专业群受到了教育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并且让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建设达到一个热度。但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被跟风建设,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样不根据实际情况而效仿反而会适得其反。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内容来说,要考虑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需要考虑本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群的能力培养方向和人才目标建设。如果不全面考虑,那只是学习表象,未涉及根本内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包含的专业不是多而好的,更不是简单的相关专业融合,在专业群建设中一定要体现集群思想。集群思想是在同一集合中的不同部分对集体贡献出有用力量。集群思想体现出在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共享和最优化的思想建设,抓住市场营销专业群的核心力量,并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专业群带来的弱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不是因为几个相关专业的结合而互相分离,市场营销群建设应该是无界限的,无论是电子商务、广告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都是有一定的内部联系,内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联系之间寻找突破,积极运用无界限思想创造事物之间的新联系。我们没有因为专业之间的联系被束缚,可以一分为二看待,也可以看作整体来考虑。 综上所述,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研究,笔者了解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必须跟随现实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要重点意识到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这是建设成功的市场营销专业群的理念观点。对于相关内容的建设,集群思想和无界思想的正确认知并合理运用,促使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者:孙永生 李丽 单位: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经营与管理论文:苗圃经营与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将苗圃的经营与管理进行了分开研究,主要拟从苗圃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苗圃进行合理经营的对策以及苗圃进行有效管理的对策等3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关键词:苗圃;经营;管理;对策 1苗圃经营与苗圃管理的内涵 1.1苗圃经营的内涵 所谓的苗圃经营思考的主要是如何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苗木,如何才能将所生产的苗木快速销售出去,如何增强苗圃的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等这些问题,简单点来说,主要就是考虑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苗圃经营的内容比较简单,不过要使其经营达到合理的地步还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对其加以更深层次的把握。总体来说,包含制定发展目标与做出经营决策两个方面。 1.2苗圃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苗圃管理思考的主要是如何才能将苗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以达到既定目标与任务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将人、财、物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相对复杂。 2对苗圃进行合理经营的对策 保证苗圃经营的合理,归根结底是要从根本上提高苗圃的竞争力,具体是将提高苗圃竞争力的途径归纳为正确选择市场、制定品种策略、增强创新和销售能力以及加强售后服务工作等四个方面。 2.1正确选择市场 市场的选择是要建立在分析国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状况的基础之上的,应该讲,这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更多的因素,以便合理正确地决定哪些市场是可以积极开发的,哪些市场又是必须进行果断舍弃的,这能够避免苗圃经营走更多的弯路。 2.2制定品种策略 苗圃要想取得较好的经营,首先必须在品种上下功夫。尽量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选择苗木的品种,同时及时地进行苗木品种的更新换代与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迅速地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经营范围。 2.3增强创新和销售能力 创新和销售能力主要应该在苗木产品的生产经营方式上得到必要的提升。传统的经营方式无法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提倡“主动出击”式的经营与发展战略。 2.4加强售后服务工作 苗圃应该为消费者作出这样的保证,即保证其所购买的苗木的成活率,亦是不能交易完成就不负任何责任了,还应该在起苗之后,帮助消费者做好灌水、包装和运输等工作,这也是市场经营的一部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有效提高苗圃自身的形象。 在苗圃的经营过程中,一般应该遵循的程序是形势分析、比较方案、择优选择。而在这三个程序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步就是对苗木的市场需求加以调查和预测。对苗木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主要是通过调查与分析手段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定量预测主要是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对事物发展做定量分析。一般来讲,预测的程序有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预测阶段以及评价和检验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预测阶段了,它又包括市场调查、资料搜集与整理以及市场研究与分析等。只有坚持这样的预测程序、预测方法等,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以使苗圃达到合理经营的目标。 3对苗圃进行有效管理的对策 苗圃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暂将其管理划分为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3.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的过程也就是确定目标和方向、降低经营风险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计划管理的目标,同时还包括计划管理的方法。首先,计划管理的目标。其目标当然就是为经营提供可靠的可供参考的方向,以降低风险,减少浪费。其次,计划管理的方法。其方法主要是要遵循一个基本的流程,这个流程共有5个步骤:①进行调查研究,以为计划的确定提供基础和前提;②确定目标,进而制定总体的行动方案;③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合理的具体目标框架与结构;④在完成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下达执行任务;⑤对所确定的目标进行管理,以使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3.2质量管理 在苗圃管理的整个体系结构中,质量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全面的、综 合的质量管理。在对苗圃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比较常见的问题:其一,对苗木种子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把关,以提高出苗的整齐度;其二,对育苗的全过程进行密切管理;其三,对标准化工作加强重视的力度。所谓标准化就是一切工作都要按照标准严格进行。 3.3成本管理 所谓成本管理就是指为了对苗圃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进行科学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预测、分析、控制等工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其原则、内容以及方法3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成本管理原则。对成本进行管理时,有一些原则必须尊循,比如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全面成本管理原则等。其次,成本管理内容。成本管理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几个方面。最后,成本管理方法。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些可行的方法可以拿来借鉴与应用,比如强化成本管理的意识、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推行成本责任制以及加强对成本的分析与考核等等。 3.4内部控制 所谓控制就是对苗圃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监视以便及时对发生的错误进行纠正。有效的控制可以使计划目标等沿着既定的方向顺利快速前进。根据控制与管理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控制分为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等3个方面。在对苗圃管理进 行内部控制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即科学的计划与准确信息的收集。 4结语 作为事业单位,面对市场化冲击的大潮,苗圃也必须采用企业化的方式进行经营与管理,以便更好地融入市场,获得较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本文主要从苗圃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苗圃合理经营的对策以及苗圃有效管理的对策3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在论述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漏洞,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加以规避。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孙肖飞:苗圃经营与管理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 经营与管理论文: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创新 引言 2008年,曾有全国人大代表谈到靠“三八、六一、九九”如何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认为三八、六一、九九不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主力军,农村必须想办法留住人才。那么高投入、低回报、自然和市场风险高的农业,要如何留住人才呢? 农业产业想要留住人才,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强大以及要获得与工业相当的收入和利润,使人才看到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但是,一直为大家推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它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农业发展必须强调农民是主体,而不是政府、企业家等投资管理者。同时,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土地流转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集聚。所以,与农业产业化相比,农业企业化经营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2002年,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中经济协会首席经济顾问小岛丽逸在访问中国时指出,结合日本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教训,走农业企业化之路,是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实力的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和主要途径。因此,农业企业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企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农业企业化的定义。最早开始农业企业化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戴维斯(john h. davis)和其助手戈尔德伯格(ray a. goldberg)(john h. davis,1957)。他们在“policy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和“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中首次提到“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这个说法,同时把它的载体称为“农业综合企业”或“农业综合经营”(agribusiness)。在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在40年代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农业与工业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与优势,但只要它的运输和动力等基础产业已经现代化,就说明它的农业已经“企业化”了。 2003年,李达球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企业化作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主要问题的一个发展策略,是根据市场经济特定的规则运行的。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于使农民从小生产者向现代企业家转变,从而改变农业单一、分散的传统小农经营方式,使其更具规范性和组织性。 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对比。2007年,梁贤等经济学家对农业企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对比,农业企业化组织程度较高,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化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企业经营为核心,属于中观经济范畴。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是企业或政府,大多都有政府的介入,它关注的是产业的联系,是由二、三产业由外向内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农业企业化是以农户为主要经营主体的,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它由内向外带动企业获得整体联结的利益,即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与产业化相比,农业企业化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农业企业化不光是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更是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替代战略,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步改革。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2005年,郭振宗,杨学成指出,国际上,目前农业微观主体的企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营行为的企业化,另一个是组织形式的企业化。而在我国,农业企业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企业化经营农户;具备一定企业特征的农业准企业;农业企业。 企业化经营农户。在我国,企业化经营农户在农业微观主体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由于他们本身不具备大规模的劳动资料和土地,只能保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所以根本无法与具备正规组织形式的其他企业化模式相比,只能另辟蹊径,着力于经营行为的企业化,以这种方式来达到传统农户向企业化经营农户逐渐转变的目的。 农业准企业。第二种农业企业化形式是具备一定企业特征及组织形式的农业准企业。它包括:一是具有一定生产要素,具备一定经营能力的农业大户。二是农户联合经营以及合作经营组织。这两者的基础都是家庭承包经营。其中,农户联合经营是集合多家农户,通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承包权的分离,多家农户共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合作经营组织更为正规,它是以土地、劳力等各种要素在组织中入股,进行生产经营的农业合作组织。三是不同于合作经营组织的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它是在农业公司中,各农户进行生产要素的入股,从而结成的一种一体化组织。四是农民合作社。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办有实体,组织化程度较高,能够为农民提供各种自助性服务,已经成为初具企业属性的准企业模式。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类型中,一种是农业公司。指在农村地区提供农业产、加、销等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其二是家庭农场。它的基本单位虽然是单一家庭农户,但这些农户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组织规模的农业经营实体,它们可以很好地根据市场经济原则,运用现代管理方式,进行产、加、销等经营活动。另外,目前存在的民营农庄也是农业企业的一种。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与管理创新 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如山东、安徽等地,已经成功实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但还是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下面,笔者将针对农业企业化管理的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留住人才,培养农村企业家。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基础薄弱,加上年轻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外流严重,使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水准的农业企业家严重不足,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困难。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已形成的多家种田大户和正在兴起的各类农业企业,大部分因为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而制约其更好地发展。经营者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否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留住人才,培养优秀的农村企业家迫在眉睫。 管理学研究表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人力资本密切相关。正如拿破仑所说,领头人是狮子,他的队伍就是狮群,领头的是绵羊,其队伍就是羊群。可见,企业家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企业化是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过程,同样,农业企业家这一领头人也必须具备优秀的经营头脑和创新意识。 农业企业家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留住和引入大学生、专科生等高素质人才,以及留住那些在外工作多年,有一定经验和市场意识的外出务工者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方法。 加强质量监督,实现“品牌”管理。目前,我国农副产品普遍存在农药污染、化肥污染、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问题,面对农产品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实现品牌效应,是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山东“寿光”的蔬菜,正是因为“绿色有机”的高质量监督,才形成了目前远销国内外的品牌效应。 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用现代企业标准化经营和品牌化经营来加快企业化进程。具体方法是,首先要采用国际认证体系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与此同时,还要借助名牌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培育开发出高附加值、高效益优良的名牌农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培养专业人才,完善营销网络管理。2011年4月,全国物价特别是蔬菜等价格飞涨,但是山东却出现了0.1元白菜无人收购,“菜农”上吊自杀的现象。强烈的对比之下,说明了农户的市场信息匮乏,农产品的营销网络有限的问题,而营销恰恰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营销网络的构建和管理是其核心和关键。 农产品作为必需的生活物品,有着广泛的刚性需求,这为农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农业作为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每个市场内部的竞争也会相当激烈。因此,除了要加强“品牌”管理之外,还要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管理,多培养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利用农产品批发、集贸、期货和网络等市场来完成农产品营销的多元化发展,完善营销网络。 加强战略管理。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关系着千万人的生计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和谐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业企业化经营中,更要加强战略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调节产量和质量,处理好广大农民和企业的关系,处理好农民土地的流转、流通和入股问题,处理好家庭承包和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从而保障国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经营与管理论文:浅析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韩瑞亭 万春艳 郭秀梅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药品经营与管理 专业实训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由课堂走向实习和就业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的建设,为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依托具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校办制药企业——牡丹江温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起来。2003年11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制药人才培训基地。本专业对黑龙江省的三十多家医药企业进行了职业群与岗位群的调研,了解到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对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根据调研分析,充分挖掘校办企业资源,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提出建立了“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成功构建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新模式。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三阶段”。把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6个学期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4学期为第一阶段,主要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第5学期为第二阶段,主要在校办企业进行药品生产岗位实训;第6学期为第三阶段,主要在校外生产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训练。 2.“渐近式”。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由底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自然规律,让学生的实训由基础到综合分阶段完成,渐近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3.“实训教学”。主要由实验课、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三个部分构成。 二、总体框架 1.目标设计。通过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打破原有各课程实训中的界限,使各门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衔接,实现本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内容的整体化,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基本思路。第一,以各课程实训内容间的纵向联系为纽带,递进式地设计各阶段的实训项目,不断实施与验证,进行实训项目的重组与优化。第二,根据各阶段课程实训内容的特点,依据现有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三,根据各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不同,针对各阶段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技能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考核。 3.实施方法。第一,编制《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标准》,标准包括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及对应的实训内容、实训项目及评价标准、考核方法及依据等。 第二,根据《标准》的总体内容分阶段实施。前4个学期为第一阶段,主要依托校内的24个实训室,在校内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主要进行药物制剂、检测、中药鉴定及微生物培养、发酵等单项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初步的药物生产及检测技能。第5个学期为第二阶段,在校办企业——温春药业进行岗位实训,主要进行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原料药等的生产及检测实训,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生产操作技能,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及质量管理,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训做好准备。第6学期为第三阶段,把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训练,主要的训练内容是药品经营企业的市场调研、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及运行、药品的gsp认证管理、药品的营销及用药指导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采取“实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从理论到技能,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的全就方位立体过渡,真正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距离。 第三,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组织系内技能竞赛,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每年都组织药物制剂、药物检测、中药鉴定、微生物检测及药学服务等技能竞赛,以赛促练,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课程设置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152站)的有利条件,不断拓展职种、职级,实现专业的主要实训项目均有相应的职种与之对应。现已开展生化药品制造工、中药调剂员、药物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药商品购销员等工种的鉴定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从2007年起,规定凡是岗位或技能有相应考核标准和技能证书的课程,相关专业学生必须考取相应技能证书,并作为相应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经过几年努力,实践教学的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基本实现毕业就能顶岗。 三、保障措施 1.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训教学提供人力保障。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既熟悉理论又具备实践经验、既懂理论教学又掌握操作技能。学研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一方面,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本专业建立了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给予经费资助。几年来,本专业教师累计有6人次分别到牡丹江友搏药业、北京养生堂药业、黑龙江泰华药业等校企合作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或担任职务,教师们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职业能力,并能将一线的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聘请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主要承担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实践教学任务,并逐步引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形成了部分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我院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具体思路是:立足校内,充分发挥校办产业的作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本专现设有药物理化与分析实训室、药物合成实训室等24个专业实训室,这些实训室能开展校内实践教学工作,共同支撑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充分利用校办企业——温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该公司成立于1969年,拥有药品生产线5条,有注射液、颗粒剂等剂型,可生产五大系列35个品种,可使学生正确掌握原料药、半成品和成品检验以及工艺过程质量监控的技术,是学院制药技术类各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与此同时,本专业还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黑龙江省佳木斯晨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养生堂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三阳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一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医药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每年为本专业提供大约一百多个实训岗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顶岗实训质量。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建设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还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本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课程改革不够深化,校外实训教学与考核难度大,部分校外企业的合作达不到目标要求等。可见,要想真正开展好实训教学,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实训教学目前存在着各种困难,但是我们坚信,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教学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会进一步完善“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找到一个使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实训教学模式。 经营与管理论文:浅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经营效益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经营效益 论文摘要: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只有正确认识风险,处理好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才能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是协调一致的新理念,并引入raroc指标,引入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发展到“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成为一种普遍认知,可以说是我国金融界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其意义在于,认同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就不得不认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就不得不接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这不仅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而且是我国国有金融资本经营融入全球金融竞争环境的需要。 一、树立风险管理和追求效益协调一致的新理念 所谓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银行经营活动的内在属性,是不可忽视、不容回避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效益相伴而生,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绝对的零风险绝对的零收益。那么,面对效益最大化的市场要求,经营银行就必须树立有关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首先,银行的经营者必须正视风险而不是忽视风险,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巴塞尔协议关于风险种类的划分方法,对所有种类、所有机构、所有环节的风险加以识别;其次,不能一味地同避风险,而是要通过分析、淖估、临控、转移、分解等风险控制机制,将与经营活动相伴的内在风险控制在可以用资本进行补偿的范围之内;最后,发展业务、追求效益不能以牺牲风险管理和控制作为成本,而风险管理和控制也不能以牺牲发展与效益为代价。[11事实上,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撇开风险控制的投机行为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其实是摧毁风险管理机制以致最终影响生存的溃穴之蚁;而不能服务于发展目标、不讲效益比,单纯就风险论风险的风险控制,则无异于抛弃了银行生存之本。 总之,银行经营者必须接受风险、容忍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抑制、转移和补偿机制,从被动的风险接受者转变为风险控制者进而进化为风险经营者,并在经营风险的过程中,追求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追求最大效益的新机制 既然银行经营必须接受风险,那么银行在评价一项经营活动的效益情况时,就必须考虑其效益是在承担了多大的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的。如果某项业务的风险过大,则该项业务为消化其风险损失所占用的资本就较多,这样即便该项业务能带来较大的利润,但与其所占用的资本相比,其资本利润率就不见得很高,即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银行应在一个适当的风险水平上追求效益最佳。关于如何衡量扣除风险因素后的实际收益水平,国际上较多地采用raroc指标,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利润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收入一支出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与传统的资本收益率指标不同的是,资本利润率指标的分母采用的是经济资本,分子中扣除了预期损失。它要求将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业务都视为付出经济资本的风险投资运营,由此计算的资本利润率指标,既考察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叉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资本利润率指标把银行的风险与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银行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成果体现为数值。根据资本利润率指标的这一性质,银行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资本利润率水平来建立一个高效的、自动运转的风险控制机制。 资本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同时取决于业务发展水平(影响利润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影响经济资本),以资本利润率指标为工具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合在银行各项业务中。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项业务都可以计算自己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并且相互间可以直接对资本利润率指标的高低进行比较。这样,以资本利润率指标为基础,银行可以从过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单独分析、孤立管理,转变到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有效资产组合为纽带,将对各项风险的管理联系起来,在银行总体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使在此体系运行的基础上产生的效益,成为真实牢固的效益。 三、引入资产组合理论,保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资产组合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于个人及机构投资管理,其核心理念:一是数量能够带来安全,适当分散投资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从而降低整体风险;二是分散投资不同的组合方式,其风险和收益不同,在一个相同的风险度上可能有多种组合方式,但其中只有一个收益率最高,这就是有效资产组合,至于是否最佳,则取决于不同投资人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它的意义在于告诉了投资者,在可接受的相同风险下,应选择预期收益率最大的资产组合。 虽然资产组合理论多用于投资管理,但由于其在市场价格、利率、通货膨胀以及各种风险方面均有高度的敏感性,对于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市场环境中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而言,借鉴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理念,遵循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原则,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合理安排经营结构,选择适当的业务和产品组合,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闭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创新产品和服务,改变相对单一的资金供给来源和资金运用形式,藉由业务和产品的多样化分散和规避市场风险,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在多年业务数据积累和广泛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在金融监管当局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识别、判断、筛选当前最佳业务组合、最佳资产组合,合理安排自身经营结构,在相同的风险下,将资源尽可能投向高边际收益的方向,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经营与管理论文:对村镇银行管理经营模式与制约因素的探讨 对村镇银行管理经营模式与制约因素的探讨 磐石吉银(原融丰)村镇银行作为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的首批试点之一,于2007年3月1日成立。成立五年来,注册资本由成立之初的2000万元,增加到6500万元,营业收入由2008年的1311万元,增加到为5683万元,增长了3.3倍。 一、磐石吉银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一)银行+自然人模式的公司结构模式 吉银银行是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村镇银行,创立之初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发起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其中,法人发起人为吉林银行,股份总额400万元,占总股本的20%;自然人发起人为88人,股份总额1600万元,占总股本的80%。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2010-2011年该行相继召开了7次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6个议案,逐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梯形递增式资本结构模式 为了有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2009-2011年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的方式增加资本金。目前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6500万元,是刚成立的3倍多。 (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目前,已经开办了个人账户结算业务、对公客户开户、结算业务、工资业务、商铺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小企业融资贷款、个人保证贷款、代交电话费业务、自助银行等业务,业务领域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 (四)“审、贷、控”三分离的贷款管理模式 在贷款管理上,严格贯彻执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磐石吉银村镇银行发放农户贷款采取农户联保及农户联保加企业担保模式,以审、贷、控分离为原则进行信贷发放。 (五)服务定位模式 磐石吉银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亲农、扶农、帮农、惠农作为建行宗旨,目前贷款业务涉及磐石周边14个乡镇,截止到201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为32,951万元,为磐石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六)依托模式 1. 依托银行。作为法人发起人的吉林银行在吉银村镇银行成立的五年多来,在人员、技术支持、业务发展上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2. 依托政府。磐石吉银村镇银行成立五年多来,磐石市政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在市区及城乡的宣传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论文联盟//税费减免方面,磐石市政府对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给予专项补助。 二、经营状况分析 (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指标显著提高。截止2011年末,吉银村镇银行总资产12.95亿元,较年初增加4.20亿万元,增长53.54%;各项存款余额10.81亿元,较年初增加3.5亿元,增长47.06%;各项贷款余额6.38亿元,较年初增加2.45亿元,增长62.50%。 (二)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截止201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07万元,比年初减少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0.17%,比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 (三)主要监管指标持续向好。2011年末,提取贷款呆账准备676万元,拨备覆盖率达到630.32%,比年初提高252.27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26.42%,资产利润率2.12%;资本充足率为17.4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6.45%,分别高出监管标准9.41和12.45个百分点。 (四)经营效益大幅增长。磐石吉银村镇银行成立五年来,利润稳步提高,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2010年年度,营业收入为3380万元,是2008年的2.6倍(2008年盈利13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6.10%;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683万元,比上一年增加2,303万元,增长68.14%;实现税后利润2,113万元,比上年增加975万元,增长85.68%。 三、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缺少配套政策支持。一是村镇银行的税率执行国有商业银行的税率,没有享受农村信用社的优惠税率;二是村镇银行没有金融拆借市场,不能通过资金市场进行拆借,更不能发行债券、票据,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融资渠道;三是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利率偏高,增大资金运营成本。 (二)业务收入单一,中间业务拓展不足。目前,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是存贷利差,占收入的99.2%,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目前只开办工资,免费服务,缺乏基础的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投资咨询、收付、代客理财、发行和兑付证券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中间业务产品。 (三)电子化进程缓慢。目前吉银银行的业务系统只有存贷款等业务的核算系统,缺乏中间业务开发运用系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拓展业务空间。 (四)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由于磐石吉银村镇银行成立较晚,员工较年轻,管理经验相对缺乏,对市场开拓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降低村镇银行资金拆借市场准入门槛,使村镇银行尽快加入资金拆借市场;二是降低税率,享受与农村信用社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人民银行每年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低息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 (二)拓展中间业务,改善收入结构 村镇银行应立足于农村市场,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空间。根据“三农”经济发展资源和特点,加大适合“三农”经济需要的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研究,坚持农村市场发展与客户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开办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间业务产品。 (三)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 村镇银行要高度重视发展金融电子化建设,加强对电子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技术平台。 (四)实施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 村镇银行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实施立足当前和发展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人才引进和培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出适应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队伍。 经营与管理论文:市政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与行业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要求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规则,公平接受竞争和挑战。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主管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经营的局面以极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亏损严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进行有效剥离,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市政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打破行业垄断,逐步向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监管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格局。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业管理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的市政设施、燃气热力、供水节水、园林和环卫等行业,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用性、公益性、垄断性、投资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要求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规则,公平接受竞争和挑战。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主管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经营的局面以极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亏损严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进行有效剥离,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市政公用事业行政管理。 1.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1.1市场化的目标。实现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就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制下,由政府所属机构直接生产供给,向市场上各种所有制主体生产和供给的转变过程。积极稳妥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向市场化进程,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 1.2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设部于2002年了《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建设投资、经营、作业市场、准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各地的企业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市政行业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转换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有力地推动了市政公用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部于2004年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它明确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涉及有关公共资源配置的行业,明确了特许经营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招标投标、中期评估、监督检查、临时接管、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制度。 2.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关系到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维护公众利益。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招标等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投资者或经营者。 2.1特许经营的核心和实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程序,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并以协议的方式,界定政府与被授予经营权的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但可以利用民资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分担一些本来由政府承担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打破政府垄断及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改善政府形象,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实施特许经营的实质意义在于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控制、弥补市场的“无形之手”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 2.2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有多种形式,根据特许经营权取得企业在特许经营权下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投资和经营的双重责任和风险;二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仅承担经营风险。 第一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和经营的责任及风险均由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特许经营权取得人负责与投资相关的资金筹集,从政府或直接从最终用户取得经营收入。较为典型的是bto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适应于基础建设的投资融资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我市利用bto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亿元,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这样既弥补了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设计、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 第二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投资的资金由政府负责、政府享有资产的所有权,政府将特定的市政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委托给特许权取得人进行经营,特许权取得人获取的管理费或直接从最终用户收取费用。 3.市政公用行业的政府监管 由于城市市政行业的公用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一方面要解除或放松管理,以引入竞争,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政府监管,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从2005年起,《青岛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将正式实施,这项规定将使我市市政公用事业在打破垄断、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同时,确保公用事业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下,服务高质量、价格不失控。 3.1监管的目的。政府通过监管一方面确保了被监管企业的投资或管理回报率,为市政公用事业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好公众利益,保证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3.2监管的主要内容。 3.2.1政府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加强对专营权的监管。取得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后,就意味着其在特定区域、特定内容及范围内拥有专营权,政府既要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鼓励长期投资行为,降低投资者风险,避免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又要监督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规定的义务,承担规定的公共服务责任。 3.2.2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一般由物价部门根据行业平均成本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的原则予以核定。价格监管一方面要有利于形成企业降本增效的价格机制,保障公众利益,避免由于垄断经营而带来的高商业利润,另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合理回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对产品、服务、安全等标准方面的监管。市政公用行业具有服务大众的特性,行业监管要使企业达到规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市政公用事业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公共设施的安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转,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监管机构要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保证公共领域产品提供的可持续性。 在推进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市场化进程中,各级政府和市政公用事业部门要尽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推进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政府应重新定位,政府与企业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政府给予企业相当的优惠政策支持,以确保经营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企业实施各种监管政策和进行一定的行为约束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市政公用事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经营与管理论文: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困难时期,如何在改革之后保证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国有物业企业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问题频出。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对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国有物业企业;经营;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有物业管理企业也进入了市场改革的艰难时期,市场化发展将成为其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物业管理企业以往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与市场化的要求必然违背,其中存在的公共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并对具体的改革促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希望能够促进物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 1.国有物业管理模式落后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受国有经济体制的影响,极易受到上级单位的限制,自身拥有的主动权和决定权是非常有限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落后的物业管理模式必然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想要实现发展就要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但当前的国有物业企业在人员、财务、办公用品等方面的核算上还是由企业承担,其只是在表面上进行单独核算,这种面子工程对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2.国有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受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模式落后的制约,物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服务意识不高,自身素质不够完善。因此,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物业人员自身缺乏决定性,严重受制约上级单位,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1]。并且多数的物业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收收费、修修设备设施,并没有形成物业管理的理念,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3.国有物业管理费用没有实现市场化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是为国有企业的住宅和企业职工服务的,而国有企业房屋的福利性,导致物业管理费用多为国有企业来承担,同时采暖费用、卫生费用等也是由国有企业补贴的,职工向物业部门缴纳的费用相对较少。可见,国有物业管理费用并没有实现市场化,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改革相违背,对物业企业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国有物业企业改革促发展的具体措施 1.完善物业企业的管理制度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想要更好的适应改革和市场需要,就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管理规范,严格物业管理活动。在这其中国有物业企业要制定明确的物业管理标准和工作质量标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结合市场需求,深化“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想要促进自身的经营与发展,就要结合市场需求,重视消费方的利益,让消费方来决定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因此,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要充分发挥业主的监督作用,并要树立起“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接受业主的监督和指导,规范物业管理的各项活动,形成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国有物业企业在自律和自我管理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当今的社会中企业的发展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势必会被淘汰,所以国有物业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物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要改变传统统一大管理的模式,实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第一,提高物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能够降低国有物业管理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物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提高物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能够为业主提供更加专业、可信的服务,提高物业企业的信誉。 4.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想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要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利用当前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不断更新技术,完善服务,实现物业企业的智能化管理。第一,智能化抄表系统的应用。智能化抄表系统主要是指居民的水、电、燃气等管理的智能化。将水、电、燃气的使用数据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在固定的物业数据终端上进行显示,然后通过邮件或者短信提醒的方式为业主提供提醒服务,业主可以利用网络或者一卡通进行查询和缴费,为业主提供便利化服务。智能抄表系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要求相吻合。第二,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往的物业管理信息都是通过公告栏的形式传达的,不仅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实效性,也不利于业主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公布,将物业管理与业主联系起来[2]。同时通过微信群、QQ群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更有利于业主和物业之间的沟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基础设备设施是物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中央监控室对小区内的各类设施间监督监控,及时发现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通过报警的方式为物业管理部门提供信号,方便物业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处理。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节约了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对促进国有物业企业改革和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市场趋势,不断改革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促进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在为物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物业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为业主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 作者:孟强 单位: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人事处 经营与管理论文: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将从做好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的措施入手,分析存在于企业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中的问题,研究了企业在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中因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经营投标;施工管理 1做好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但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抢占建筑市场,就需要做好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以便满足建筑市场施工需求。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主要产品是工程项目,特征是一次性,在工程开始以前还需要签订必要的承包合同,做好一系列相关工作。一般来讲,做好经营投标,可以为施工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帮助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施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投标阶段也会成为招标对象的首选,企业获得工程承建权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由此可见,企业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对施工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2存在于企业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管理呈现粗放化,经常出现工程返工,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企业应得经济效益也无法实现。第二,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企业在社会上的课可信度严重下降。第三,缺乏良好的法律意识,合同管理得不到重视,不少施工还无法正确认识原始资料,也无法为工程提供真实报价。第四,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中存在不协调的情况。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发展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企业做好经营投标,促进施工管理,以便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项目经理在施工中得不到重视,并没有高素质管理队伍,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相关规章制度如同摆设,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无论是在经营投标中还是在施工管理中总有人依靠自身经验办事,缺少与实际工程的联系。要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加大对经营投标管理的重视,适当调整与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的开展顺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3做好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的措施 3.1重视企业信誉的建立,强化企业战略资源观念的树立。由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旦管理不慎,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很容易让企业失去良好发展机会,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破产。要促进企业发展,就需要加强信誉构建,通过企业信誉抢占发展市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企业逐渐失去了信誉,导致大量客户流失。作为施工企业要赢得客户信任,就要构建以优质施工项目质量为基础的工程,确保施工安全,按时完工,提供科学合理的造价。对施工企业来说,信誉与工程质量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企业丢失了信誉,不重视工程质量,很容易引起施工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僵局,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加强管理,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好企业信誉。 3.2建立健全经营投标管理机制,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要做好企业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就要联系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联系企业经营发展,构建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经营投标合理,编制好工程投标标书,防止出现重叠管理与虚假管理的情况,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注重奖罚机制的建立,加强与企业自身实际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投标活动成功奠定基础,确保经营投标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还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应用高素质项目经理人,在项目经理任用上,应实行竞争上岗,提高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且通过理论考试与项目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能进入企业工作,这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此外,应用工程监理,重视工程监理人的作用,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这也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措施。 3.3采用动态经营投标管理,关注领导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要做好企业的经营投标管理工作,应认识到经营投标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系统工程理论入手,做到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由于在经营中存在较多变数,这也就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在经营投标中应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因地制宜。对于投标负责人来说,不仅是项目经营投标工程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更是投标活动的策划者,能够影响到项目投标的成败。在施工管理中,重视领导在其中的作用,确定好角色,由于建筑产品与工业产品并不相同,所以,一定要重视施工生产管理,这也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对于施工项目来说,不仅具有设计工程点较多,且覆盖面也很广,如果在工程建设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应用的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或人员素质不达标等都会影响施工建设,所以发挥领导在其中的作用,做到每一个形成领导中都会相应的领导责任人,避免出现一人多则的情况,在管理上也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尤其是针对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领导人员应着重管理,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强化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建设,保证所有施工工作都能达到既定要求,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论 对于企业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来说,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能够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生存情况,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在施工建设中就要联系实际情况,做好经营投标与施工管理工作。 作者:张鹏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经营与管理论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探讨 摘要: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格局,创新了多种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的兴起,已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并以此形成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第三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下衍生的新产业,一经开发,便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势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辽阔,资源丰硕,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丰富旅游产业内容的同时,更能对农村的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加农村第三产业比重,充分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伴随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整体推进,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大步迈进。《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乡村旅游接待的中外游客达到1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1/3,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达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可以说,中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规划,都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的发展理念。在大力开发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同时,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体验。先进的思想和发展理念,随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被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原有的农村封闭的思想意识领域被逐步打破。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无形中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融合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管理农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 (二)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现代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上的投入,在提升旅游品位的同时,使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巨大的改善,客观上实现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很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上,已经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广大农村地区在享受旅游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生产生活质量的彻底转变,这无疑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力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农村市场消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例偏低,导致农村整体的消费需求不足,对农村的消费市场无法实施有效的拉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的市场消费表现疲软,农村整体消费不旺的问题表现突出。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对于刺激农村市场消费,拉动农村市场内需,效果是直接并且作用是明显的[2]。连续几年国内旅游业统计数据已经说明,农村旅游市场的空间巨大,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手段,并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的格局已经形成,必将对我国实施的农村扶贫攻坚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规模。我国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预测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0%。截至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将达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基本水平。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地区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不断发展的农村旅游市场对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壮大必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难题。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整体农村经济效益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更是形成了农村生产力资源的浪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必将带动农村整个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相应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解放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富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 纵观我国各地开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专业的格局。在实际的开发中,各种模式的构建均立足于当地自然的条件进行布局,但依据客观地理条件,文化特色、地域风格又有不同的特色,相关的内容各有不同。比较我国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景观型。这种类型是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中比较多的,就是紧紧依托当地自然的资源,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凸显原始的自然景观,将回归自然作为经营的亮点。自然景观型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具备特定的自然环境,一切源于自然地原始状态,而不是人为的进行构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景致,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态的心愿。 (二)休闲娱乐型。这种类型大部分位于城市的边缘,远离城市的喧嚣,结合优美的自然风光,安静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便于人们假日的休闲,让旅游者体验脱离城市后,心理放松的一个短期的体验。经营重点以休闲和娱乐为主,一般采取野外宿营或休闲营地的模式。 (三)田园体验型。一是在城市的孩子假期被家长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体验,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接触农民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少年励志成长体验。二是发挥本地的特色农业优势,采取各种活动方式,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三是农民将部分土地租赁给经营者,并代为耕种料理,租赁者在假日休闲时到田间亲自参与农业耕作,并与朋友一起分享劳动果实,体验劳动带来的身心的乐趣。 (四)教育学习型。这种类型是将农业生产与现代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一些列过程,让游客了解自身所熟悉的农业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以及所采用的工艺与技术手段。这种类型明显的特点是全部以实物的展示出现,可以直观的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经营者大多设计成农业博物馆的形式进行陈列,以展示区的状态再现当时的场景。加深游客对农业生产建设的了解同时,提高游客对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的认识。 (五)文化特色型。这种类型一般是依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深度的挖掘,民俗文化村模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这里可以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做出历史的还原,让游客回味当时的历史场景。还有就是根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结合当地的历史沿革,对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行回放,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北大荒特色、知青特色等等。这种类型满足了游客历史怀旧的情怀。上述几种类型只是对我国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简单概括,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大部分体现为综合性、多样性的经营开发模式,并且在发展中会不断创新出更加适应本地区的开发经营模式。 三、农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作为新兴的农村第三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条并不完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体系。 (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开发理念亟待创新。在对于整体产业的理论研究上,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导致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定位偏低。简单的将这一产业定位与一般的小型的旅游项目,没有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开发理念上,过多的偏重于短期的、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者说直接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忽略了长远的规划以及今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 (二)监管机制相对缺失,管理行为亟待规范。作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对这一产业的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处于长期脱管状态,经营活动处于无序经营,广大的游客也无法得到权力的保护。大多的旅游项目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使产业的发展没有长远的发展周期,仅为一时的短期利益,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质量相对偏低,总体规模亟待扩张。由于缺乏科学而有效的项目论证和评估,在旅游项目的产品开发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可行性报告,大多为一哄而上,过度追求多而全,结果质量偏低。部分地方政府受观念的束缚,并未将这一产业的开发纳入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中,对项目的安排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局面的形成,使整个项目的开发不能形成合力,无法打造地区的品牌,缺乏明显的竞争能力,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 (四)基础建设相对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中,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但就目前农村大部分的公共事业配套设施状况来看,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的农民,受个人素质的直接影响,并不具备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针对旅游的专业要求,明显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五)经营模式相对单一,产品开发亟待扩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当地市场的深度开发,对于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尽人意,大部分的项目开发仅仅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或者农业资源,不能有效的进行所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规划。相对于部分旅游项目及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创新,开发的渠道过于狭窄,产品开发上应有所延伸和拓展,应该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全面提升竞争力。 (六)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经营手段亟待提升。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开发较晚,专业的管理和经营人才相对奇缺。大部分的地区的经营与管理人员都由当地的农民负责,和专业人才比较,他们缺乏系统的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营销与服务的管理手段,缺乏必要的服务与品牌意识,这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是格格不入的,直接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造成整个经营活动管理层次较低,生产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面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一)科学严谨规划,合理统筹布局。要坚持科学严谨的规划,立足于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合理统筹布局。要结合当地发展特点,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在保持生态和兼顾市场的原则下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建设。对于项目的形成,要严格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在保持成就发展动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行。 (二)保持项目特色,突出文化内涵。要继续保持项目产品的特色,更加突出项目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产品的开发上,要保持原始资源的前提下,更深入的挖掘地区文化的深刻底蕴,保持旅游产品的活力。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要力求统筹兼顾,即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快乐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宣传地域人文景观的特点,展示地方的旅游特色,达到开发旅游项目的最终目的。 (三)健全监管机制,实施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有效的监管,使整体的经营活动在有序的框架下运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多方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彻底改变经营中的无序状态。各级管理部门要把服务职能放在管理的首位,重点是规范、监督、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基础投入,扩大产业规模。各级政府部门要站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的高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起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投资主体参与项目的开发与运作,积极开张招商引资工作,把优秀的企业吸引到广大农村,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中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与经营。通过政府的积极参与,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多元化,既解决了项目开发经营的资金瓶颈问题,又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农村第三产业的生产规模壮大。 (五)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产品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上更要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原生态的竞争优势,要力求做到原始的自然资源与现代的文化气息相融合,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政府部门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对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宣传,多方联动合作,在提升地方整体形象的同时,实现农村第三产业的重新布局,以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经营,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作者:宋菲 经营与管理论文: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建设与经营战略 前言 现代物业管理早已成为房产消费者使用房产后常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物业管理已经逐步凸显了自身的重要作用。开发商在房屋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要充分认识自身品牌建设以及经营的重要性,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做好相应的物业服务,树立并建设企业的品牌、经营之道,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为广大消费者服务。 一、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建设策略 1.树立并建设驰名物业的品牌战略意识 物业管理企业树立并创建驰名物业的战略,要求了必须明确商标的独创性、显著性以及商标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法律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不但要具备创新的策略,即服务创新、战略创新以及理念创新,而且还要兼顾企业发展的各项价值。这就要求了物业管理人员要制定方向正确的战略,更要出奇制胜。因此,物业管理企业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企业的物业服务能力,企业应当以先进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等,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物业管理。 2.制定超越市场竞争对手的战略 现如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金和时间的支持,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服务意识,将企业有限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将其用到合理之处。此外,企业还应当规范员工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时间,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促进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提高管理效率。因此,企业要将自身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时间、地点等差异的完善,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制定相应的求势战略 求势战略主要包含了适势、借势、用势以及转势。其中,适势是指企业发展趋势要与社会以及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用势指的是企业要把握好品牌形象的制胜机遇,借助各种手段、方法等增强企业对公众、对社会的号召力;借势是指企业借助客观的环境来弘扬企业自身品牌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转势指的是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企业的劣势逐步转化成为相对优势或者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4.经营规模化战略 企业建立品牌,离不开规模化的经营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发展的方向,这就使企业品牌的优势得以发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让企业进一步认识到经营规模化的重要性。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将经营逐步规模化,企业品牌的建设更要形成规模化,使企业整体的营销经营走向规范化。 5.提升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品牌的建设与成长 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需要长时间才能得以形成,提别是品牌信誉、品牌质量以及品牌含金量等是经过长时间的经营、服务积累而成,因此,企业要对自身的服务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创新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思想意识,使企业每一位员工能够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服务技能以及规范化的服务项目以及流程等。此外,企业还要对服务设备给予重视,要不断健全服务设备,不断完善收费合理等服务制度。物业公司应当把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和特色理念、人文关系以及社区文化的建设充分结合,积极采用个性化的服务,根据住户之间的差异性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企业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二、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策略 第一,物业管理的经营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通过积极建设企业品牌,然后充分借助名牌带来的市场效应以及市场信誉,将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影响其服务质量的原因就会增多,因此,企业保证服务质量比较困难。特别是客户对企业服务质量难以全面的、客观的进行评价与检查,因此,大部门用户在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的过程总,都会依靠企业的经营口碑与信誉进行判断。第二,物业管理企业还要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合同规则,重视企业信誉,坚决不能出出现任何侵犯业主权益的行为,还要积极维护物管企业的自身形象。第三,企业要对自身的宣传加以重视,积极的进行品牌经营宣传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认同感与知名度,而且还能起到拓展市场、引导用户消费的作用。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很多住房用户长期受到住房免费的影响,导致其对住房消费的认识不足,企业通过示范、宣传以及引导,能够让用户了解健康、文明的住房方式,优质的居住环境能够对用户的生活质量以及素质等形成积极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物业管理的宣传,不但能够使用户的住房消费观念得到提升,增加物管企业的经济收益,且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物管难度,降低用户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纷争。此外,企业还应对物管资源实施战略性的调整,充分结合市场竞争的情况以及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把一些不具竞争或者运作成本较低的业务进行分包,例如:垃圾清运、保洁等业务。这样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成本,使物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与资源不断发展自身优势项目,有助于企业达到良好的经营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业管理及其服务在房产开发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若要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积极建设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是关键。因此,企业应当始终坚持把物业管理以及物业服务等有效贯穿企业经营建设当中,积极维护用户的合法利益,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打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品牌,帮助企业提升其竞争力,有助于物业管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亮明 经营与管理论文:种子经营与市场管理论文 1农业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种子经营单位素质有待提高 除本部设有规范的种子经营点外,还有很多临时的代销经营点。而网点销售多半是小贩小商。商贩们只是在相关季节才进行代销,对种子没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很难对农户购进进行科学指导,更不可能进行优质服务。 1.2农户购种的盲从性与盲目性 从现行的农业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农业都没有专业的知识,仅有的知识是从广告商与种植经验中得到的,在选购种子时盲目,从而也给农业安全造成了很多隐患。认识错误具体表现在:购买新种子,潜意识认为新品种才是好品种,从众心理让看见别人买什么自家就买什么。 1.3种子经营骨干稀缺 从当下的种子经营与管理过程来看:种子市场的管理经费稀缺为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种子管理人员没能时常深入市场进行指导与监管,造成很多不达标的种子上市;由于部分地区没有专业的质量仪器,从而对检验种子质量造成了很多不便,尤其是检验仪器不足,让质量检验人员根本不能及时检查出种子质量好坏,更谈不上杜绝不达标种子流入市场销售。另外,经营单位的人事调整与改革,在压缩编制的同时,让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严重不足,加上个别管理人员素质不够,缺乏对法规法律的全面了解,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很难做到妥善处理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商贩不法行径,对市场管理带来困扰。 2增强农业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 2.1加大队伍建设,增强业务培训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种子管理人员必须主动承担起种子管理相关工作。受种子管理的政策性、专业性影响,在保障种子管理的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专业技能与执法培训工作。这样才能让种子执法锻炼、培训人员成为既懂业务、又精通法律;既能准确执法,又能讲原则的人员。目前,大多数种子经营者都经过了培训,并且拥有种子经营证与上岗证,但是大部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明显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经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例如:在种子销售前,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具体内容由农技基本技能、守法经营,并且要求种子经营人员必须严格根据法规法律要求进行种子经营。对于不满足《种子法》规定的种子,除了不予销售外,根据管理要求做好记录工作,还应该向农业购种用户提供保单,通过健全种子销售档案,对种子经营内容以及标签负责,这样才能逐步扭转种子经营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最后,经营者还应该给每位购种用户提供一定的跟踪与售后服务。 2.2做好宣传工作,提升使用者素质 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农业宣传,尤其是“走进三农”等活动,对普及法律与种子意识,提升使用者法律与质量意识发挥了很强的作用,同时它也让广大用户领会应该怎样使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辨别种子真假,怎样做到合法经营,熟悉种子栽培技术与种子特性,科学购买种子,在选购种子时,查看种子经营者的相关证件等。在种子选定好后,通过查看信誉卡、包装袋、发票等依据,逐步提升农民的自我保护理念与维权意识,这样才能让假冒伪劣的种子经营者没有经营市场。 2.3加强委托与品种管理 为了避免多个企业家共同委托造成的混乱,在种子经营中,除了要增强事前监控,还应该尽量避免多个企业家共同委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同一经营者只能接受1到2个种子公司委托,同时两家种业单位的每批种子都必须分开堆放,这样才能做到档案与经营的有效管理。对于没有经过审核的品种,我们应该做到坚决抵制推广与销售工作。 2.4增强设备建设,做好质量监管工作 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不合格的种子对农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县级单位必须主动承担起本县种子检验监督与栽培工作。受检验经费以及检验仪器的影响,对种子质量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除了购置仪器设施外,还应该适应当地发展,做好加工、生产、检验、贮藏、检疫等相关工作。通过加大对种子市场的抽查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 3结语 种子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直接因素,它对现代化市场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除了要从广大群众利益出发,做好种子应用与调查工作,还必须整合市场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完善改进措施,落实市场监管,推动农业发展与建设。 作者:缪钟程单位:四川省阆中市农牧业局 经营与管理论文:文化业经营与管理 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与特征 在我国,文化产业是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现代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催生的一种新兴产业。关于它的概念和内涵,2003年9月4日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今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作出的定义说:文化产业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则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的界定,并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家统计标准。 依据上述定义和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应该是文化与政治结合并且为政治服务的范畴,它的着重点在于其社会公益性,以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佳化为主,而且这一效益实现的途径,除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自身的艺术魅力,还有政党的意志、政府的行政行为在发挥主导作用;文化产业的着重点在于其经济收益性,以追求经济效益(利润)的最大化为主,其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既要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自身的艺术魅力,还要靠成功的市场运作,靠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来调节。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文化产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基本特性是通过市场化运作与经营,来实现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将经济行为及其产品的文化底蕴有效放大。这种必然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产业便会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所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现代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结果。 文化产业已经被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它的发展表明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文化产业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除了自身利润收益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也是它的社会经济效益吧!况且,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具有文化事业的基本功能。对它的基本要求仍然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通过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 二、满足文化的市场需求:文化产业效益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必须依靠市场来实现。从产业到市场,从产品到商品再到消费品,和一般产业相比,它的产业特性在于有着一条独特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由文化需求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文化产品营销三个互相承接的环节组成,并落实到文化消费市场接受价值检验,最终实现其效益目标。 文化需求是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存在、发展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当代文化市场呈多元化、时尚化,甚至另类化的发展格局,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文化产业提出了不断变化的挑战。处在文化产业链第一环节的文化需求创意设计,就必须关注审美、娱乐、休闲、兴趣需求的不断变化,依特定文化消费指向,设计出相应的文化物品、文化象征物和文化体验,以满足公众的文化消费,适应公众的文化需求,表达公众的文化意志。 文化产业的生产营运过程建立在文化需求创意设计的基础上,有形性、可视性、可体验的各种文化产品是文化需求创意的载体。这些文化载体的生产过程可划为文化物品制造、文化信息传播和文化服务提供三类。文化物品制造主要包括平面出版物、音像制品、工艺品等的印刷、刻录、制造。文化信息传播主要包括平面媒体信息、广播影视媒体信息、网络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制作、复制、传播。文化服务提供包括的种类很多,几乎链接文化产业的所有领域。 文化产业链的第三个环节——文化产品营销包括流通、承销两个环节。在流通环节,文化产品被文化产品发行人、商及经纪公司(人)进行营销传播和分销;在承销环节,文化产品被文化产品营销商购买,并运用各种销售渠道、营销模式和手段将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售让给文化消费者。这样,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在这一链条的终端得以实现了。可见,文化市场的规范、健康、有序、畅通,对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喜忧参半的经营格局:我国文化产业的基本现状 文化产业是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少污染、可以多次、重复开发的产业,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门类,已经初具支柱产业的雏形。它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2004的《200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简况》称: 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7.44亿人)的1.7%、城镇从业人员(2.56亿人)的4.4%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11.69万亿元)的3.1%。就经济总量而言,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总量接进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和“社会服务业”,其中“文化服务”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业”大体相当。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均产出比(人均创造增加值2.81万元)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在第三产业中已经成为“领头羊”。但是,从对文化产业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相当,即二者的比重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为1.7:1左右。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比发达国家平均低50%左右。 另据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共有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34.6万个(其中法人单位31.8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中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属于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资产1.83万亿元,个体经营户共有固定资产235亿元;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72万亿元,其中个体经营户收入426亿元。2005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结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利润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和拥有资产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69%和78%,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收入情况看,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占全部的82%,而中西部仅占18%;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从对GDP的贡献看,东部地区实现的增加值占2.5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28%和1.35%。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较大的发展空间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从总量、质量,还是速度、效益,目前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这除了我们的文化产业起步晚、底子薄的制约,很大程度上还有经验的不足。从目前区域文化市场化与文化产业的竞争格局来看,多数竞争发生在产品雷同、市场粗放和销售集中三个方面。文化产品的雷同主要是因为文化需求创意的不足造成的。由于文化需求创意的不足,文化市场中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的关照,产品定位及功能单一。文化市场的粗放主要是因为忽视专业文化市场调研,没有对密集单一市场、有选择的专门化市场、市场专门化、产品专门化和完全覆盖市场等目标文化市场作相应细分和选择造成的。这样,所有的文化产品销售都集中在了一个看似庞大,实质既散又小的市场上,尽管各路“诸侯”使出了所有的促销解数,甚至不惜犯规违例,但依然是市场总量不大、经营绩效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另外,当前文化市场的混乱无序对文化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的“内耗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突出表现为“苍蝇逐臭”和“饮鸩止渴”两种类型。 “苍蝇逐臭”式:一味迎合低格调的市场文化需求,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舍本逐末”、“舍义取利”,甚至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一些出版商瞄准青少年这一弱势群体,集中“发射”盗版教材教辅、淫秽、色情的“口袋本”读物和有害卡通画册等不良出版物;部分格调低下的网站成为传播色情、暴力、凶杀等有害信息的工具;一些网吧经营业主采取恶劣手段引诱、教唆、容留未成年人长期滞留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脱衣舞和淫秽表演等非法演出有禁无止。这种迎合导致的恶果是社会秩序混乱、社会道德滑坡,青少年成长环境严重污染,对祖国的明天和民族的未来造成严重的威胁。 “饮鸩止渴”式:无视国际、国内各项文化法律法规,大肆从事盗版犯罪,从教材教辅到文学名著,从流行音乐到影视大片,从字典辞海到电脑软件,盗版行为几乎实现了“无缝隙侵害”。加之无证经营等不正当经营与不公平竞争,一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毒瘤”。这一“毒瘤”的猖獗横行,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特别是正当经营商以及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导致违法经营的“暴利”与合法经营的“微利”甚至“无利”的极大反差成为不争之实,严重浪费了有限的文化资源,扼杀了原创精神,削弱了创新能力,萎缩了文化生产力,严重阻碍了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展示给文化产业的前景只能是走向“玉石俱焚”。 四、文化市场的管理失控:文化产业喜忧参半局面的成因 通过上述理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文化产业喜忧参半现状的主要原因,不能不归结于文化市场管理的失控。这种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失当。 发展初期片面强调繁荣。“先发展,后规范”,“先上车,后买票”的管理理念成为“时髦”的口号,光发展,不规范;光上车,不买票的现实成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重要成果。“茅草庄稼一起长”的结果是“茅草”疯长“庄稼”死亡,“秃疮和头发一起长”的结果是“秃疮”把仅有的“头发”也给吞噬精光。营业性互联网及其网吧行业对社会风气特别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危害就是一例。于是,人们又从现实的教训中“猛醒”,认为“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不能不要正常的管理。于是,又片面强调“加大力度,从严治理,严管重罚,不留后患”,结果是“茅草”“庄稼”一起拔,“乌鸦”“凤凰”一枪打。如此“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样的文化市场如何适应新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 (二)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的滞后。 我国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2004年才由牵头,文化部等5部委联合参与启动课题。历时一年,才有了课题组成员单位国家统计局出其研究成果《200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简况》。 此后,才有了2004、2005的相关报告。有了“十一五”规划。在此之前,我国没有把文化产业作为单项进行分类统计,因而难以对市场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对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应有的数量、重点、比重、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娱乐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的状态,政府缺少应有的规划、信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导致市场竞争出现局部无序和混乱现象。 (三)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突出。 音像制品市场走私问题,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赌博问题,娱乐色情陪侍或变相色情陪侍,演出市场的色情淫秽表演等问题之所以有禁无止,而且依然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把这些精神垃圾当做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软环境”加以保护甚至倡导。由于担心影响本辖区的经济发展,有些地方领导成了一些不正当经营的保护伞,纵容、包庇和保护不法经营,增加了整治的难度和阻力。而问题的存在反过来使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压减的政策,造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 (四)文化市场的监管“力不从心”。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市场的急剧膨胀,现有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体系没能实现“与时俱进”,文化管理体制仍然是传统文化事业型,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与文化产业主市场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经费不足,人手不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手段落后,监测水平科技含量低,执法监督和约束机制也不完善,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备,权责不一致,“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等,都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反应能力、威慑力和执法效果。 五、管理与繁荣并举并重: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这是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正确实施这一原则,就必须牢固确立并健全“管理与繁荣并举并重”的文化市场监管格局。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首先,全面倡导、落实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坚持“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准则,不能把“精神垃圾”、“精神鸦片”当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倾入市场;第二,坚守“发展不能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底线,不能愧对国家,愧对人民,愧对子孙后代,成为历史的罪人。第三,发展不能违背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服务,它有着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苍蝇逐臭”,更不能“饮鸩止渴”。第四,发展不能再靠“数字”出政绩。不能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发证”就是“发展”,认为文化经营场所越多,生产能力越大,文化市场越繁荣。以致“门槛”过低,审查不严,把关不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留下了诸多隐患,酿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第五,发展必须有序。事实证明,文化市场的发展不能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完全听命于市场调节。还应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只有从总量、结构、布局、内容上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才是文化市场真正的繁荣。 其次,树立并实践文化市场科学的管理理念。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打击违法经营,就是对正当经营的文化产业的最直接最有力的保护和支持。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管理与繁荣、打击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做到以人为本,以法为据,以社会效益为重。 以人为本:一是建立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二是教育经营者守法守德文明经营。三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以法为据: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强化文化市场监管队伍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强化执法人员的道德水准,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违法必究。以社会效益为重:这里所说的社会效益不是一时一事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区的利益,而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大局利益、长远利益。 做到了这几点,文化市场管理就有可能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管理者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执政观念,自觉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求真务实,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同文化市场的违法经营活动作坚决的斗争;经营者明确树立守法经营、文明经营就是效益的理念,自觉接受文化市场监管部门的依法监管;社会各界形成“文化市场事关你我他,事关国和家”的共识,自觉支持文化市场监管部门的依法行政。在此基础上,作为文化市场监管部门,与时俱进提高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尽快终结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经费短缺、执法手段简陋的现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文化市场的管理水平就会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举并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社会效益和正当的经济效益要靠市场管理作保障;我国文化产业化喜忧参半的现状表明,添喜解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出路在于:树立并实践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市场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与繁荣并举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此为基,我们有理由期待,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擎天之日,就在不远的将来。 经营与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经营的对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当前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下滑,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以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基本依托,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向财务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理念也并没有被广大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来说是一个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在正确认识以及把握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全面诊断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是企业未来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课题。 1企业财务管理对经济效益提升的作用 1.1带来财务收益 企业财务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财务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财务收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中,通过科学的财务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利用闲置的资金进行理财、根据企业经营业务拓展的需要,来对其他企业进行财务投资等,都会产生比较理想的财务收益。 1.2降低财务成本 从成本角度来看,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可以切实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各种财务支出,有的支出可大可小、可多可少,通过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外,财务风险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财物损失,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就可以较好的降低财务损失,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财务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比较普遍以及突出,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内涵的认识不正确,结果没有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从而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滞后的主要表现就是没有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没有树立规范管理理念,同时依然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只重视财务管理的会计职能,忽视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这些落后的理念导致了财务管理水平的走低。 2.2财务风险控制低效 在企业财务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缺失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控制低效是很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不少企业没有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建立起高效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规范、财务风险控制手段落后,对于财务管理中各种潜在的风险不能够及时进行识别,也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应对预案,其结果就是企业财务风险居高不下,并成为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导火索,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财务投资不够科学 企业财务投资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财务投资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工作,从很多企业财务投资情况来看,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财务投资不够科学,其直接后果就是财务投资收益不理想,甚至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物损失。很多企业在财务投资决策方面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拍脑袋决策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看到市场一些投资热点,就在没有进行充分投资前景、收益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投资。实践证明,这种决策模式会直接放大财务投资风险,从而增大企业财务投资失败的概率。 2.4财务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少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基本的成本理念,结果导致财务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成本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在财务融资方面,不注重对于融资成本的分析以及掌控,导致企业背负了较沉重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财务管理方面对于各种支出的控制不是很严格,结果放大了财务成本支出,影响到了企业经济效益。 3企业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经营的具体对策 3.1更新财务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正确的理念引导下规范开展,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带来经济效益的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方面,关键就是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注意对于财务管理内涵的学习,明确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关注财务管理研究领域的新趋势,与时俱进创新财务管理理念,重点是要树立成本控制、风险管理、规范管理等理念,从而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收益。 3.2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力消除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财务风险的控制关键就是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及时识别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同时企业要完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对于识别出来的财务风险,要综合利用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策略进行风险的化解,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实现经济效益的改善。 3.3提升投资收益 获取收益是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企业财务投资中要紧紧围绕收益提升这一目的,合理选择投资项目,获得理想收益。在投资项目选择方面,企业需要做好财务风险控制,考虑项目投资收益、投资成本、直接收益、间接收益等。企业投资要做到重点突出,重点选择那些具有良好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可控,市场规模较大的项目,从而力争能够获取理想的收益。同时财务投资收益方面要利用好时间差,将一些经营中过剩现金进行短期投资,举例而言,可以投资一些流动性强的国债、公司债券等来取得一些收益。 3.4降低财务成本 企业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收益的管理,同时还包括财务成本的管理,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重点是要在融资成本控制方面不断努力,根据企业的财务承受能力,合理进行财务成本分析,确定合适的筹资数额,灵活安排还款方式、周期,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另外,就是要严格进行财务支出的相关规定,大力削减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注重发票的审核,实施各种费用的会签模式,从而合理控制财务费用。总而言之,财务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财务管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在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空前迫切,这要求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逐一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注意行业内外优秀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借鉴,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以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作者:王明媛 单位: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 经营与管理论文:科学发展下水库养殖经营与管理探究 1科学发展水库水产养殖业 水产品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发展水库水产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库收益,同时只有科学合理地发展水库水产养殖才能解决或者避免水库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展开水库水产养殖工作,首先要了解水库水质以及适合水库养殖的水产品种,在此基础上养殖水产能有效地降低水产死亡率。其次,养殖工作人员应利用现代化养殖技术进行水库水产养殖,例如,科学调配饲料;了解各类水产的生活习性,从而为其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等等。再者,在养殖过程当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系统的平衡。 2建立健全的水库水产养殖经营与管理制度 健全科学的水库水产养殖经营与管理制度是保证水库水产养殖能够长久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2.1将水库水产养殖业纳入到社会、经济的大生态系统中。 从水库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及社会经济承载力等方面出发,建立水库水产养殖与自然环境相对平衡的关系,将养殖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损失纳入到渔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为前提,根据水库土地和水资源状况,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确定最佳的承载力与养殖容量。 2.2明确水库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特征、排放量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做好水产养殖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工作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把握水产养殖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摸清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规律,对区域特点明显的养殖模式进行动态监测,为合理规划水库水产养殖布局、指导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和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产养殖业清洁可持续发展。 2.3注重对水库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 只有具备水库经营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创新意识的人才,才有可能将水库建设得越来越好。水库经营管理工作与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分不开的。水库养殖经营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支撑,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理念,完全适用于水库养殖经营与管理的实际当中,并且对之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3科学加强水库养殖管理技术 水库水资源丰富,水域辽阔,阳光充足,水质较好,很适合水产养殖。现以水库养鱼来谈水库养殖的管理技术。 3.1科学加强鱼病防治 要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必须坚持科学管理,加强鱼病的预防和控制。一旦水库病害发生,可能会伤害到整个水库,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水库养殖应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第一,用生石灰、漂白粉在养殖前进行消毒;第二,在鱼病流行季节,多采用药物挂袋的方法预防鱼病;第三,遇到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水质,发现养殖鱼类发病及时对症治疗;第四,养殖中常见的鱼病主要有病毒病和细菌性鱼病两种,但爆发性流行病,肠炎,烂鳃病,赤皮病,打印病、水霉病是最多的,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常见鱼病的药敏试验,以备在鱼发病时能准确用药,快速治好鱼病;第五,鱼病发生后应立即请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治疗。 3.2加强水库的监管监控 水库面积大,环境比较复杂,养殖管理难度大,所以加强水库管理是效益的关键。坚持日夜巡逻,值班看守,消除各种隐患;加强管理进水,防止农药和其他污染物进入水库内。要定期检查水库防逃设施,尤其是在洪水季节要加强守护;加强巡查,随时掌握鱼类的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偷鱼,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捕捞行为。 3.3科学加强水库养殖的经济效益 水库水域资源丰富,而且库湾及空地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扩大综合开发,增加多种经营促进收入。 3.3.1在水库中开展网箱、拦网养鱼,库湾养鱼等。 水库的水体比较大,可以选择在库中架设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鱼、鲶鱼、鳜鱼、黄颡鱼等名优水产养殖品种,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还能利用名优鱼的市场优势增加养殖渔民收入。也可在库汊、库湾养殖名优水产的新品种,利用库汊、库湾等来培育鱼种,为水库养殖提高大规格的优质优品鱼种。 3.3.2利用库边宽阔空地建设鱼类种苗繁育池。 选养亲鱼,来进行亲鱼培育,自行繁育鱼苗,水库水质较好,极利于鱼苗繁育,不仅能直接为水库提供养殖的苗种,还能将苗种出售获得一项收入。 3.3.3利用库边空地来种植农作物以及青饲料。 水库一般水位幅度变化比较大,因此极易形成较大的消落区,可以在消落区种植农作物、青饲料或青菜,这样既增加了种植收入,又可以利用青菜或青饲料来喂鱼、肥水。 3.3.4利用辽阔的库区空间来发展畜牧业。 水库沿岸有开展多种经营的先天条件,可以利用空地种植青饲料来养殖黑山羊、菜牛等,还可以利用水面及空地养殖鸭、鹅等家禽,这样既可增加畜牧业的收入,二且畜牧产品的粪便又为水库养殖提供肥源,实现了渔牧结合,互相促进。 4总结 就现阶段而言,水库养殖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它影响和制约着水库养殖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长远的角度科学合理的经营和管理水库养殖,使水库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林军来 单位: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地方课程论文:把握地方特色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日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社会的需要,学校财务管理专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塔里木大学的地理位置、生源特点、就业趋势等出发,结合新疆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打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008年,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那么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财务与会计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更多从事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其次,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筹措、投资、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根据财务管理本科学生的生源基础、知识水平和在校的受教育时间,这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最后,不同地域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有所不同,为使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同地方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周围经济环境都有明显不同于内地高校的特点,作为一个新设专业,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务必要考虑其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学生水平、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1.适应生源特点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其生源结构与疆外一些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若盲目照搬内地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然出现排异效应。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材施教,本着“大众教育”方针,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般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而使目标定位与其生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此方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2.适应就业趋势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的生源以新疆考生为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新疆就业。据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统计,自2003年以来,毕业生留疆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有大约4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南疆,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则扩大到8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基层的各个团场,为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其定位于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社会评价高、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3.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必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在未来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严格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适度,拓展投资领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等。此外,这一战略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新疆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财务管理人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对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基础,熟悉财经法规,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能,将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地方特色、本位特色。从中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都差不多,部分院校甚至照搬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是不尽合理的。须知不同的院校其生源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培养目标可能也有所区别。各高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务必要考虑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那么作为边远地区的高校,塔里木大学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等明显区别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各高校课程设置大都过分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的文学修养、品德素质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对基础课给予适当的关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塔里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地方和兵团输送人才,结合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企事业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宽泛的知识面等,而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来培养。 三、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充分地发挥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出适应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公共基础课程。如前所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写作、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机操作及外语写作表达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将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主要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 2.学科基础课程。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税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选修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保险学、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专业实践环节。相较于以上的文化理论课,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实践过程中企业现状一定程度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一些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促使学生在下一步更加努力的学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周边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种实习方式。校内实习主要以实验的方式体现,包括会计学原理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即用友u8的系列操作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即手工和电子erp沙盘模拟)实验、以及校内毕业实习等。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质的特殊性,校外实习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进行。通过校外实习,使学习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认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一定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地方课程论文: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地方高师院校 教育学课程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地方课程论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矿石分析课程建设探索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该学院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面向地方经济支柱矿业产业,进行矿石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地方矿业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分析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 一、矿石分析课程开设背景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其应用非常广泛,化工、冶金、石油、药物、材料、环保、食品、生物等许多行业都需要工业分析人才。不同行业的原材料、产品等物料不同,其分析方法、标准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行业根据其生产特点、产品特性等多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工业分析,由于版面篇幅有限等原因,难以将众多的各种分析方法和标准都编入教材,内容不能做到兼顾各行各业,传统的《工业分析》教材内容主要涉及水质、钢铁、煤炭、化工、硅酸盐、农药、石油化工等行业,而矿业的矿石分析等内容未编入教材。河池市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锡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河池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当地矿业企业需求的工业分析人才是能熟练掌握矿石分析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广西“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有色产业成为千亿元产业,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市场对矿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多。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中开设了矿石分析课程。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矿石分析课程建设 (一)《矿石分析》教材编写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源,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源头,没有教材,就难以进行相应的教学。在没有现成适用的《矿石分析》教材的情况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自编教材。对于《矿石分析》教材的编写,该学院通过深入厂矿进行调研,广泛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在了解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等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矿业企业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力求突出高职教育的应用特色和以能力为本位特色,教材主要内容是以地方采选冶矿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分析测定各种矿石主要元素的含量等,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研究,在选取的分析方法上注重实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对于理论知识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教材编入的分析方法具体实用,简明扼要地阐述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等,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灵活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该教材编写得到了地方矿业企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着编写出真正管用、与企业相对接的地方教材的目的,编写过程中充分吸取多年来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企业实践应用的经验,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修改,完成了《矿石分析》教材的编写。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矿石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难以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从企业调入有多年岗位工作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通过严格考核,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引进了3位该专业的工程师。二是安排专业教师下厂学习、调研、参与企业的相关技术工作等。河池市有色行业发展较快,有不少的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产品等的分析检测均采用了可靠的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有的仪器设备许多教师未使用过。专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教师如不继续学习知识将会“老化”,因此下厂学习不仅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更新专业知识,使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与时代同步发展。通过下厂调研,教师可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有利于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教师在下厂学习与调研过程中,可根据企业的实际和自身的能力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生下厂实习时,实习指导教师主要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四是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探讨和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矿石分析的工作任务是分析测定矿石中各主要元素等组分的含量及矿物物相组成等,分析测定的结果都是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因此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矿石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60%,为搞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一是在校内原有的仪器分析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天平室等多个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针对矿石分析的特点,从实用性和先进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新建了矿石分析实验室,使建设的实验室不仅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还具备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二是与河池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及本市内分析化验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岗位工作条件相一致的实训场所,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四)课程教学 在矿石分析课程教学中,注意把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调统一,避免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突出以能力为本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专业理论来指导岗位工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教学内容应适度、简明,以够用为前提,兼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将复杂而繁琐的矿石各组分分析操作过程分解为试样分解、溶液处理、分析等三个模块进行教学,通过学习并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矿石各组分的各个分析操作过程中的相似之处与差异,掌握矿石分析的原理和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适应将来工作中新技术变化。实践教学加强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是强化分析操作技能的培训与练习,打牢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操作基本技能。二是在技能培训中提高“智能”含量,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肢体操作的练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矿石分析过程是由称量、试样分解、溶液处理、分析等多个操作步骤构成,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应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过程的现象及变化等思考其内在的原因,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作用、原理等,学会和掌握操作要领。三是加强生产实践的实训教学,在完成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后,安排学生下厂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矿石分析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一是课程建设立足本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定位准,效果好。针对地方矿业企业生产需要而开设的矿石分析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矿石分析的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已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分析专业高技能人才,大多数学生很快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有的学生现已成为单位质检部门的负责人。二是矿石分析课程自编教材根据地方矿业企业生产的特点进行编写,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到厂就业能很快适应岗位技术工作的要求,学生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三是矿石分析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工作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订单培养”、校外实训基地等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地方课程论文:基于地方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国际贸易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许多涉外贸易的实践环节。但地方高校一般位于内地中小城市,涉外贸易程度不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通过分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探讨怎样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关键词:地方高校 国际贸易 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理论与实务学科,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国际贸易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地方院校,因受经济、地理、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有效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实践教学就更难,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改革和探索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1 进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是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教师队伍虽然学历水平较高,但是大多却都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实际业务中的习惯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缺乏亲身体验,难以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老师们学习、充电和增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过程,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上一个台阶。 其次,实践性学习,会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增进对当前国际贸易人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这也将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获取一些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比如报考报关员、单证员、货运等。这也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择业的筹码。同时,实践性教学还可以扩充学校的教学外延,稳定学校和社会的实践性关系,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再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可将单调的课堂填鸭式教学转化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因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国际贸易流程的生动化,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会提高,学生由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转变为动手操作的主动学习,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2 地方高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 基于内地地方院校的经济、地理以及开放环境,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资源非常有限,全面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验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置是20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办学时间相对较短,而地方高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时间更晚,可做借鉴的经验有限,实践教学只有在综合自己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摸索着前进。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到实践模块、操作流程,都只能不断地学习、改进,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存在着不足之处。 2.2 经费有限 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有限的学费收入,再加上近几年本科教育在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花费较大,导致教学工作上存在着经费上的限制,而开展实践教学就要购买价格昂贵的教学软件或者自筹经费进行实践实习。地方高校面对高额的投资成本,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这在客观上妨碍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形成恶性循环。 2.3 资源欠缺 开展国际贸易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外部资源作为支撑,沿海城市、大城市拥有较丰富的资源:港口码头、海关资源、专业性外贸公司、涉外货代、银行国际业务部,甚至有的还拥有保税区这种专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经济区域,非常便于各大院校开展国际贸易学习的实践操作。但内地中小城市不具备这些资源优势,无法从当地企业获得相关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有鉴于此,身处内地中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就非常有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外联,但这又受到有限经费的制约,有想而不得实。 3 地方高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地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诸多困难,笔者认为应该将地方资源进行整合,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及办学优势,尽最大可能地开展实践活动,笔者试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可通过自我学习、教师间的互相学习集体备课或外出进修,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往届毕业生的资源,从在外贸企业从业的往届毕业生处获取最新的实务单证和案例来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至于缺乏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可通过鼓励教师考证或外聘客座教师的途径解决,缺乏双语型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问题可通过教师自己增强英语学习或同本校外国专业共同培养双语型教师来加以解决。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经费困难等问题虽然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加大力度构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相关企业的走访、调研,遴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外贸企业,并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解决实践教学基地缺乏问题。实在没有办法的进行的实务操作流程,也可以借助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平台(软件)来进行,虽然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但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地方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一大部分是服务于地方,所以地方政府是首先得益人。地方政府应该做高校和本市相关企业之间的纽带,帮助高校建设实践实训基地,为高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开绿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切实地解决地方高校的困难。 师生间要加强互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起到较好的鞭策作用,甚至能帮助学生尽早的订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在就业的时候也能减少学生的迷惘。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在模拟平台上作试验,或者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单证员、货运员等从业资格的考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增强教师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地方高校从长远利益而言更要着重发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本科人才。 地方课程论文:有机化学课程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有机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基础知识为起步,涉及有机化学操作技术的实用型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能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为此,课程组结合《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对课程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贯彻“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的“三赢思想”,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培养为依托,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优化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建立了企业技术服务机制,为社会培养了学以致用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课程的基点应该是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课程组依据企业生产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生)产(教)学结合,优化了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实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1依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课程内容 在不同类型的化工企业就业,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统一教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1.2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 课程组在课程建设顾问的指导下,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开发《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以知识应用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贯穿,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探索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课堂与车间的一致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1.3坚持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很重视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以化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为学习氛围,以真实产品生产过程为学习内容,由学校指导教师、外聘企业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以新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企业把学生当员工来管理,实现课堂与车间、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培养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组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积极进行学(习)研(究)结合探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课程组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前沿知识渗透进日常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革新,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工艺性、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的能力。特别是将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实验,这种近距离对接,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从科研精神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自主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社会培养勇于探索、不畏失败、追求真理的实践型人才。 2.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负责的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申报国家专利;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自主创新完成小发明、小创造,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高校教师的科技研发可以有力的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课程组响应学校号召,与区域化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进行(生)产(科)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1将企业生产难题转化为教师科研项目 与地方小型化工企业相比,化工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院校在智力资源、科研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为地方小型化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可以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对小型企业来说,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独立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委托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借助高职院校教师联合攻关来完成。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查找、样品分析测试、专利申报、技术资料撰写等服务。 3.2利用教师研究成果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来自企业实际需求的横向课题,通过教师攻关研发,获得研究成果,进而又应用于企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对学校来说,通过教师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扩大了学校影响,锻炼了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有效的培养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4、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产、学、研结合,课程组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企业机制得到完善,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4.1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伟高级工程师这样评价,近年来,我公司每年暑假都接收来自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的生产实习学生45-90人,并且每年都留下部分优秀实习学生在我公司就业。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来公司后很快就能承担起有机合成操作等岗位工作,说明了学校教学和就业岗位的对接良好。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或班组长,正在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有机化学》课程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很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2教师队伍的实力不断增强 课程组教师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进行学术研究,参加企业技术改造,进行产学研结合。近年来,主持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完成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延长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北采油厂横向委托技术改造项目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授权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1项。研究制作的部分教学模型、仪器产品投入教学使用,提高了教学效果,推广至附近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孙宾宾老师的部分科研成果被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中的螺共轭效应和异头效应》一书中,转化为教学资料。孙宾宾老师为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横向开发的部分技术成果被企业采用,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4.3产学研结合实现良性循环 如何能够与企业建立稳定、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众多合作企业中,课程组与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公司距离我校2公里左右,是一家地方小型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各种精细有机化学产品的生产。2007年初课程组和该企业合作开始,目前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课程组为企业提供无偿技术咨询、无偿方案设计、有偿产品研发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无偿短期见习、无偿生产实习等服务。双方通过为对方提供服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近年来,课程组老师为地方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收集、产品研发、样品测试等服务三十余次,协助地方化工企业开发新产品2个,其中“光致变色螺环染料合成工艺改进与开发”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研发阶段,进入中试阶段;开发的“一种便携式紫外线监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企业技术人员还积极支持学校老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参与研究。 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合作机制得以建立,初步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三赢的良性循环,有力的促进了《有机化学》课程的建设,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课程论文:锡剧在江南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中地位的思考 【摘要】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2004 年12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师教育锡剧江南音乐文化 2004 年12 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由此展开了高等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和发展新的一页,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呼唤 21 世纪, 是多元音乐教育共存的时代,这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新的倾向。与教育形势相适应,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2003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这两个《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 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理念之一。同时,“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 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原为高师音乐教育)一贯的培养目标是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教育部在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 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区域的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建构江南音乐文化课程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江南地区的不同城镇和区域,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如江苏无锡的锡剧,苏州的昆曲、评弹;浙江宁波的甬剧、湖州的湖剧,上海的沪剧等。 锡剧作为江南音乐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其发源地—无锡的江南大学中纳入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开发和建构中去, 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锡剧艺术起源、形成于无锡,有着其丰厚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 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 教育理念的更新, 锡剧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走进当地高校音乐课堂已非难事。 二、锡剧中丰富的江南文化营养是不可忽视的艺术教育资源 (一)锡剧成形与发展的地域优势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戏曲剧种。锡剧从一种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开始,经历了滩簧阶段和常锡文戏阶段,在说唱小戏的基础上发展成大戏,在这个过程中,与它所处的地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 锡剧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西倚惠山,南临太湖,南北京杭大运河纵贯;京沪铁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这使得无锡四乡民间小调能够流向城市市场, 进而摆脱简陋、粗糙的自唱自娱阶段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娱乐需求较大的城市,是小戏发展为大戏所必须的物质文化环境。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先后进入上海, 得到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滋养, 不久逐渐合班演出。锡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它博采京剧、文明戏、电影、昆曲等众长,融为己用。如锡剧的曲调中吸收了苏滩中的“迷魂调”、申滩中的“三角板”等板式。从剧目上来讲,从宝卷和弹词中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和《潘金莲》,自武林班中引进了《荆钗记》、《白兔记》等,从京剧中移植了《贩马记》、《秦香莲》等,还搬演了文明戏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汶祥刺马》等。表演方面, 滩簧演员纷纷向京剧演员学戏, 这些使得锡剧的曲调形式、剧目戏本、表演程式更趋完善和丰富,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化妆,都已不再是农民小戏了, 其发展势头逐渐超过了苏剧、甬剧、湖剧等滩簧戏。解放后,随着锡剧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越剧和黄梅戏的一大地方剧种。 (二) 锡剧的语言基础———吴方言(江南话)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③ 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戏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多样的的方言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 锡剧,是用无锡地方方言演唱的戏曲艺术,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无锡方言的语言基础是吴方言。吴方言在古代称为吴音,近代以来的白话中称为江浙话或江南话。“吴侬软语”,是对吴方言的一个昵称。吴方言一向有“软、糯、甜、媚”之称,说起来婉转动听,一波三折。婉转柔和的吴语使锡剧里的音腔常呈微波荡漾之势。锡剧以自身特有的语言魅力和音乐魅力展现着江南文化的诗情与柔美。 (三) 锡剧中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体现 1、锡剧的声腔 锡剧,是在坐唱滩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对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它最早出现在无锡东乡杨尖严加桥一带。据徐珂所编《清稗类抄》的记载,清代的弹簧演唱是“集同业者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脚色,唯不加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戏文, 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歌白并作, 间以谐谑。……江浙间最多,有苏滩、沪滩、杭滩、宁波滩之别。”④ 2、锡剧的曲调 锡剧曲调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旋律华丽优美,婉转流畅。 锡剧有三个基本曲调:簧调、大陆调和玲玲调。这三个调的曲式都是上、下句结构,上句称为“起板”,下句称作“落板”, 在两者之间可以插进旋律简单、近似朗诵的“清板”。 簧调是锡剧最基本的,也是最古老的腔调。簧调“源出江南长篇叙事山歌, 吸收溶化‘说因果’及苏州弹词等民间音调而成。”⑤ 簧调包括老簧调、簧调慢板、反弓老旦调、中急板、长三腔等多种不同板式的唱腔。簧调感情奔放,旋律丰富,节奏朴素欢快,是一种带有叙事、叙情的曲调。 3、锡剧的演唱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同时也是这种文化的表达。江南地区人烟稠密,山清水秀,风光明丽,影响到戏曲艺术上,表现为缠绵婉转,秀美细腻。在锡剧不同流派的唱腔中,既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唱腔与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江南戏曲特有的婉转清丽。 旦角中的姚派(姚澄)唱腔音色圆润清脆、咬字准确清晰、运腔委婉多姿, 善于吸收民间小调及兄弟剧种的曲调; 沈派(沈佩华)唱腔运用轻微的“颤音” 来装饰旋律, 真假音结合抒情而轻柔, 犹如小桥流水。锡剧旦行中影响最大的是“梅派”(梅兰珍),她的演唱委婉圆润、音色甜嫩,俏丽明快,富江南水乡灵秀之美。 锡剧中各流派的婉转演唱中,充分展示了美丽、诗意的江南文化特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 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锡剧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锡剧体现了江南地区人民群众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锡剧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地方音乐文化宣传的载体。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 摘要:基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地方入伍大学生进行军事卫勤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以一部分地方入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调查和思考探索适应新形势、符合基层要求的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军事卫勤 军队建设要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对军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着力提高战斗中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培养军队医学后继人才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190名。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②问卷调查法:专家审核,自行设计制定调查问卷,发放已经任职于部队的经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发放190份,收回175份,有效率为91.5%;③数量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开展任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在部队任职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任职教育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但由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装备和师资等因素的影响,被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认为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与工作实际结合度不高,对学习效果感到不满意。部分被调查对象还反映不能学以致用,一是参加了学习回到所在部队后无法进行实施(无装备);二是回到部队后没有从事相关的军事卫勤工作。有12%和8%的人员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任职教育。 3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3.1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校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是中心,课程是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作为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培养,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未来战争对新型卫勤人才的需要,首先要充分认识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 因此,通过对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和思考,以优化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与组织方法为目的,力争制订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卫勤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得以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做好军人技术和战术保障准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2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军事领域的全面渗透和介入,现代战争的节奏和强度大大提高,战争更加激烈和残酷,这对军事卫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有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还要懂得战术。调查表明,地方入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现代战争的需要。这是因为目前该校在地方人大学生任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泛化了培养目标,弱化了教学重点,淡化了办学特色。 4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 4.1设置原则 (1)立足基层卫勤保障、训练任务的要求,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体现培养目标要求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定的部队需求为直接依据。军队卫勤人员任职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满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熟练掌握现代军事医学技术,具有宽厚的军事卫勤理论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实践技能以及过硬的军事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的总要求。这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涵。 (2)必须与未来战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军队卫勤人员的要求相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同以往的战争相比,具有空间大、突然性强、高速度、高消耗、全方位、全天候等特点。战争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作战卫勤人员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设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如果课程设置无论整体上还是局部上,也无论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就成了“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因此,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任职教育院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包括教学队伍的教量质量、开课的能力;教室、场馆、宿舍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等等。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3种关系。根据调查发现,对现有的任职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工具及教学场地等进行评价,被调查者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占77.2%,还有22.8%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要求。 4.2结合实际,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强化面向部队、服务部队的意识,以任职教育的模式主动介入基层部队对军事卫勤人员的“深层次开发”和“连续开发”的过程,变被动适应部队需要为主动开拓进取的任职教育姿态。从而使任职教育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办学效益。最终以形成战斗力为根本任务。构建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实践和参考教材配套的、完整的、适应于部队、贴近实战的军事卫勤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4.3完善课程设置的类型层次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注意区分层次,保障重点。由于受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针对地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4做好任职教育的调研论证,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为了确保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的效果,任职教育的内容要从实用角度出发,加强与基层部队的联系,坚持以基层要求为导向,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局势,按照内容“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突出“四新”的同时,更要强调课程内容的战略性、长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课程教材要加大基础理论课的知识比重,从而适应现代化课程改革的两大潮流,即基础化与综合化;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以军事斗争准备、部队建设和本职岗位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为重点,切实把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军队卫勤人员作为教育要求,注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方面,卫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卫勤人员具备全面的实践技能和各种业务能力。 从调查情况分析,各级卫勤人员希望开展的任职教育学习。主要集中在《基本要求》内容的学习和培训;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军事卫勤的实施训练。总之,在构造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时,要着眼于未来战争的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基层卫勤工作需求、合理的结构尺度、提高整体素质、具有可行性等原则,力求所构建的方案适应新的军事卫勤事业的发展,满足综合性、创新型的高素质军事卫勤人才的培养要求,促进军队医疗人员全面素质的提高。 地方课程论文:锡剧在江南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中地位的思考 【摘要】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2004 年12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师教育锡剧江南音乐文化 2004 年12 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由此展开了高等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和发展新的一页,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呼唤 21 世纪, 是多元音乐教育共存的时代,这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新的倾向。与教育形势相适应,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2003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这两个《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 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理念之一。同时,“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 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原为高师音乐教育)一贯的培养目标是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教育部在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 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区域的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建构江南音乐文化课程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江南地区的不同城镇和区域,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如江苏无锡的锡剧,苏州的昆曲、评弹;浙江宁波的甬剧、湖州的湖剧,上海的沪剧等。 锡剧作为江南音乐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其发源地—无锡的江南大学中纳入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开发和建构中去, 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锡剧艺术起源、形成于无锡,有着其丰厚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 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 教育理念的更新, 锡剧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走进当地高校音乐课堂已非难事。 二、锡剧中丰富的江南文化营养是不可忽视的艺术教育资源 (一)锡剧成形与发展的地域优势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戏曲剧种。锡剧从一种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开始,经历了滩簧阶段和常锡文戏阶段,在说唱小戏的基础上发展成大戏,在这个过程中,与它所处的地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 锡剧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西倚惠山,南临太湖,南北京杭大运河纵贯;京沪铁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这使得无锡四乡民间小调能够流向城市市场, 进而摆脱简陋、粗糙的自唱自娱阶段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娱乐需求较大的城市,是小戏发展为大戏所必须的物质文化环境。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先后进入上海, 得到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滋养, 不久逐渐合班演出。锡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它博采京剧、文明戏、电影、昆曲等众长,融为己用。如锡剧的曲调中吸收了苏滩中的“迷魂调”、申滩中的“三角板”等板式。从剧目上来讲,从宝卷和弹词中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和《潘金莲》,自武林班中引进了《荆钗记》、《白兔记》等,从京剧中移植了《贩马记》、《秦香莲》等,还搬演了文明戏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汶祥刺马》等。表演方面, 滩簧演员纷纷向京剧演员学戏, 这些使得锡剧的曲调形式、剧目戏本、表演程式更趋完善和丰富,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化妆,都已不再是农民小戏了, 其发展势头逐渐超过了苏剧、甬剧、湖剧等滩簧戏。解放后,随着锡剧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越剧和黄梅戏的一大地方剧种。 (二) 锡剧的语言基础———吴方言(江南话)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③ 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戏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多样的的方言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 锡剧,是用无锡地方方言演唱的戏曲艺术,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无锡方言的语言基础是吴方言。吴方言在古代称为吴音,近代以来的白话中称为江浙话或江南话。“吴侬软语”,是对吴方言的一个昵称。吴方言一向有“软、糯、甜、媚”之称,说起来婉转动听,一波三折。婉转柔和的吴语使锡剧里的音腔常呈微波荡漾之势。锡剧以自身特有的语言魅力和音乐魅力展现着江南文化的诗情与柔美。 (三) 锡剧中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体现 1、锡剧的声腔 锡剧,是在坐唱滩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对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它最早出现在无锡东乡杨尖严加桥一带。据徐珂所编《清稗类抄》的记载,清代的弹簧演唱是“集同业者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脚色,唯不加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戏文, 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歌白并作, 间以谐谑。……江浙间最多,有苏滩、沪滩、杭滩、宁波滩之别。”④ 2、锡剧的曲调 锡剧曲调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旋律华丽优美,婉转流畅。 锡剧有三个基本曲调:簧调、大陆调和玲玲调。这三个调的曲式都是上、下句结构,上句称为“起板”,下句称作“落板”, 在两者之间可以插进旋律简单、近似朗诵的“清板”。 簧调是锡剧最基本的,也是最古老的腔调。簧调“源出江南长篇叙事山歌, 吸收溶化‘说因果’及苏州弹词等民间音调而成。”⑤ 簧调包括老簧调、簧调慢板、反弓老旦调、中急板、长三腔等多种不同板式的唱腔。簧调感情奔放,旋律丰富,节奏朴素欢快,是一种带有叙事、叙情的曲调。 3、锡剧的演唱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同时也是这种文化的表达。江南地区人烟稠密,山清水秀,风光明丽,影响到戏曲艺术上,表现为缠绵婉转,秀美细腻。在锡剧不同流派的唱腔中,既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唱腔与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江南戏曲特有的婉转清丽。 旦角中的姚派(姚澄)唱腔音色圆润清脆、咬字准确清晰、运腔委婉多姿, 善于吸收民间小调及兄弟剧种的曲调; 沈派(沈佩华)唱腔运用轻微的“颤音” 来装饰旋律, 真假音结合抒情而轻柔, 犹如小桥流水。锡剧旦行中影响最大的是“梅派”(梅兰珍),她的演唱委婉圆润、音色甜嫩,俏丽明快,富江南水乡灵秀之美。 锡剧中各流派的婉转演唱中,充分展示了美丽、诗意的江南文化特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 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锡剧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锡剧体现了江南地区人民群众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锡剧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地方音乐文化宣传的载体。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 摘要:基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地方入伍大学生进行军事卫勤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以一部分地方入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调查和思考探索适应新形势、符合基层要求的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军事卫勤 军队建设要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对军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着力提高战斗中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培养军队医学后继人才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190名。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②问卷调查法:专家审核,自行设计制定调查问卷,发放已经任职于部队的经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发放190份,收回175份,有效率为91.5%;③数量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开展任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在部队任职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任职教育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但由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装备和师资等因素的影响,被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认为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与工作实际结合度不高,对学习效果感到不满意。部分被调查对象还反映不能学以致用,一是参加了学习回到所在部队后无法进行实施(无装备);二是回到部队后没有从事相关的军事卫勤工作。有12%和8%的人员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任职教育。 3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3.1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校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是中心,课程是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作为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培养,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未来战争对新型卫勤人才的需要,首先要充分认识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 因此,通过对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和思考,以优化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与组织方法为目的,力争制订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卫勤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得以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做好军人技术和战术保障准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2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军事领域的全面渗透和介入,现代战争的节奏和强度大大提高,战争更加激烈和残酷,这对军事卫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有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还要懂得战术。调查表明,地方入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现代战争的需要。这是因为目前该校在地方人大学生任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泛化了培养目标,弱化了教学重点,淡化了办学特色。 4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 4.1设置原则 (1)立足基层卫勤保障、训练任务的要求,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体现培养目标要求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定的部队需求为直接依据。军队卫勤人员任职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满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熟练掌握现代军事医学技术,具有宽厚的军事卫勤理论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实践技能以及过硬的军事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的总要求。这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涵。 (2)必须与未来战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军队卫勤人员的要求相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同以往的战争相比,具有空间大、突然性强、高速度、高消耗、全方位、全天候等特点。战争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作战卫勤人员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设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如果课程设置无论整体上还是局部上,也无论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就成了“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因此,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任职教育院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包括教学队伍的教量质量、开课的能力;教室、场馆、宿舍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等等。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3种关系。根据调查发现,对现有的任职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工具及教学场地等进行评价,被调查者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占77.2%,还有22.8%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要求。 4.2结合实际,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强化面向部队、服务部队的意识,以任职教育的模式主动介入基层部队对军事卫勤人员的“深层次开发”和“连续开发”的过程,变被动适应部队需要为主动开拓进取的任职教育姿态。从而使任职教育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办学效益。最终以形成战斗力为根本任务。构建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实践和参考教材配套的、完整的、适应于部队、贴近实战的军事卫勤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4.3完善课程设置的类型层次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注意区分层次,保障重点。由于受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针对地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4做好任职教育的调研论证,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为了确保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的效果,任职教育的内容要从实用角度出发,加强与基层部队的联系,坚持以基层要求为导向,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局势,按照内容“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突出“四新”的同时,更要强调课程内容的战略性、长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课程教材要加大基础理论课的知识比重,从而适应现代化课程改革的两大潮流,即基础化与综合化;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以军事斗争准备、部队建设和本职岗位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为重点,切实把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军队卫勤人员作为教育要求,注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方面,卫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卫勤人员具备全面的实践技能和各种业务能力。 从调查情况分析,各级卫勤人员希望开展的任职教育学习。主要集中在《基本要求》内容的学习和培训;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军事卫勤的实施训练。总之,在构造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时,要着眼于未来战争的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基层卫勤工作需求、合理的结构尺度、提高整体素质、具有可行性等原则,力求所构建的方案适应新的军事卫勤事业的发展,满足综合性、创新型的高素质军事卫勤人才的培养要求,促进军队医疗人员全面素质的提高。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师院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推进工作已经在全国基本完成,这给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教育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和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为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提出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师资格;地方师院;教育学 2011年,全国教师资格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教育部决定实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国考”),高校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一律应参加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全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推进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这就意味着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逐渐代替了过去的师范生“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和非师范生“省考”制度。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给地方师范院校带来的挑战 (一)师范生丧失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可能会导致地方师范院校生源减少 师范院校是我国教师资源短缺情况下的一个产物,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快速培养出大量的合格教师,国家政策赋予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自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特权。而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教师资源的需求从量的需要提升到质的需要,因此,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应运而生,师范生丧失了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师范生不再是教育领域的宠儿,他们需要和非师范学生站在一起接受检验,面对优胜劣汰的结果。当然,接受过系统专业师范教育的师范生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教师资格证这个教师行业准入的必备条件将使部分带有功利心态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望而却步,转而投向综合性大学,而致使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减少。 (二)为了提高国考通关率,地方师范院校可能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 教师资格证是师范生进入教育行业的敲门砖,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地方师范院校势必要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国考通关率,教师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研究教师资格证国考,学生可能要花更多时间应付教师资格证国考,这样一来原来的师范教育步伐和方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被打乱,势必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而地方师范院校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师范教育优势可能会被忽略,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二、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教育学”课程考核的特点 (一)考试大纲中教育学课程内容所占比重较大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中学教师资格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教育学课程考核内容比重较大。以中学教师资格为例,笔试考试需要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课程。“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大纲规定了八个模块的考核内容,其中有五个模块属于教育学课程内容,这五个模块分别为: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所占比例为所有考核内容的62.5%。“综合素质”(中学)的考试大纲规定了五个模块的考核内容,其中有三个模块与教育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这三个模块为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占比例为所有考核内容的60%。另外,“综合素质”考核的教育类作文的写作也与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息息相关。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与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相比,教育学课程内容在整个教师资格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注重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的融合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考试科目不再按“心理学”和“教育学”进行严格的学科分类,而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中融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强调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例如,2013年下半年国考材料分析真题考核“气质类型”就询问考生:“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2015年下半年国考材料分析真题考核“动机理论”就询问考生:“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这种考核方式就是要打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科界限,注重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考试题型设置灵活,试题难度较大,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察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写作题等等,题目类型多,出题灵活,难度较大。题型设置的灵活性和难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个科目考试中客观题一般占30%,比重较小。主观题一般占70%,比重较大。主观题可以给考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二是对知识的直接考核少,把知识点放在教育教学实际的案例中考核得的多,这就需要考生能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点,死记硬背应付不了考试。例如,在考核“教学原则”时,国考真题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上多次采用实际教育教学情景为线索,2015年下半年真题“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2013年下半年真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然后询问该片段主要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应该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从出题的风格来看,国考注重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 三、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知识轻能力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一直注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课程目标定位为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而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太理解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意义,甚至会觉得空洞、枯燥、乏味。这样的课程目标与地方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合格教师应该具备教育能力、课程开发和理解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师范生在教育学课程中学习不到这些能力,因此觉得教育学课程无用。同时,中小学在选拔教师时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也不满意。 (二)课程内容随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从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到考试评价都由任课教师一手包办,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缺少有效监督,学多学少,学好学坏都由任课教师说了算。部分教师集中多数时间搞科研出成果,而少花时间潜心研究教学,教学内容安排随意增减,课程进度前松后紧,对教育学知识的讲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更谈不上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关注。 (三)课程实施方法单一,没有实效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以绝对讲授为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干巴巴的讲授,唱独角戏,甚至整堂课中一个提问都没有,更是没有精心设计的教学互动环节,缺少学生的有效参与。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完成任务,得到学分的心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没有激发教育情感,甚至还有对教育的失望,这样的教育学课程是没有实效的,是失败的。 (四)课程评价缺少外在监督,没有效度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评价一般就由任课教师组织完成,试卷的编制、考核、批改都缺少外在的监督,有时候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拿到教师资格证,还不得不降低考试标准。而学生毕业后,在教师上岗考试和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又发现自己的教育学课程根本没有学好,这说明学校的教育学考试没有效度,不能真正衡量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掌握程度。 四、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地方师院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 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实行以后,普通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到底应该围绕教师资格考试进行教学还是撇开教师资格考试进行教学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赞成围绕教师资格考试教学的人认为,教师资格证是学生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通行证,没有教师资格证就不可能成为老师。赞成撇开教师资格考试进行教学的人认为,大学不是培训机构,不能以教师资格证为指挥棒进行教学。教师资格证国考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绕不过去的坎,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比不上重点师范大学,光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力量取得教师资格证有一定难度,所以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应该将普通授课和考试培训结合起来,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在基础学习阶段应该采取普通授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资格考试之前可以开设集中培训课程,发挥教育学教师的专业特长帮助学生高效地取得教师资格证。这就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的初期就给予教育学课程充足的课时,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分两段开设教育学课程。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教学观察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获得。教育学教师应改变一讲到底的状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案例教学法,寻找教育教学的经典案例进行解析,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接受知识;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教育学经典著作,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激发学生的教育情怀;主题讨论法,鼓励学生关注教育现实问题,就教育现实中的某一个主题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教育反思和研究能力;片段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设计教学片段,分小组试讲锻炼,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表达能力。教育学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是给师范生一个最好的教学示范,在教育学中感受的教育魅力是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动力之一。 (三)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发挥教师团队力量 教育学课程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学习的学生多,授课的教师也多。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改变教师单打独斗进行教学的现象。教育学课程教研室要发挥积极作用,选取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专题教学研讨会,教育学教师们研究方向不一样,教学风格不一样,大家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另外,教师资格考试之前开设的教育学课程集中培训课还需要教育学教师相互配合,进行集体备课,实现授课标准化和提高上课质量。总之,教育学普通授课,教师要发挥专长,上出特色;考前辅导要统一标准,提高质量。 (四)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 良好课程的教学质量靠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作保障。教育学课程要健全课程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等。教材选用要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教研室和学院二级审核,要选用经典教材。教学过程中实施教研室、学院和学校三级督导。考试管理上,笔试要设置教育学考试题库,批改试卷实行流水作业。同时考试方式还可以多样化,在笔试基础上可以进行命题小论文、教学设计作品、说课、讲课等等方式,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确保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教师资格证国考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地方师范院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教育学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该积极进行改革,使学生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懂得教育知识,具备教育能力,拥有教育情怀。 作者:舒婷 彭海林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摘要]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其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且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在转型过程中的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对课程体现进行整合重构,制定出符合本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发展的核心知识内容。 [关键词]课程体系;重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其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且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一直以来,学术型课程是高等院校的传统课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在转型过程中的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对课程体现进行整合重构,制定出符合本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发展的核心知识内容,并使用符合本专业认知逻辑的教学方法。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课程制定的指导意见以及学院制订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原则,确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通过部分专业基础课完成通识性知识的教授,在专业技能课与专业基础课中主要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专业选修课来适当扩宽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范围,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加强培养人文素养、能力、知识和综合素质素养。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能够做到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创业能力发展有潜力、就业面向可扩展。这样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才是目前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关于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主要表现在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的再确认,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设定,模块化课程之间的内部优化、各知识要素之间的区别等是整合与优化的关键。将专业行业中最新的技术及规范引入课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等整合特点。优化整合后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应着重面向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培养,各个模块之间要在优化内容的基础上做到相辅相成、不重复、互不干扰。 一、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在于如何确立专业核心课程组。第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面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该通过对当地企业行业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紧跟当地市场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需求变化,打破传统刚性的教学培养计划,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总目标,灵活地调整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的运行,其关键是这些课程设置要能够满足本专业职业岗位细化的要求。一次专业核心课程应该能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施工技术,学习材料预决算及材料构造的选择与构造工艺的基本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与绘制施工图纸的能力;具有对室内家居空间以及室内工装空间的整体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并完成项目实训;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如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制图、环境设计专业实训等课程都可以设定为专业核心课程。第二,作为专业课程的开发设定者,必须要站在本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特色、专业个性等角度,以模块化教学的方式,灵活地设置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具体组合结构及顺序特色。“专业”从概念层面分析,是对社会若干职业、职业岗位群的宏观概念,在当今的时代,任何专业都不能与就业的职位实现完全吻合对应,只能是相对的渗透。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主要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力培养单元之间的柔性组合,可发展、可调整、模块化的课程组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树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纲的课程资源观 在课程整合优化的基础之上,应该要树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纲的课程资源观,关于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主要体现在围绕专业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为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各种要素总和,如教具、教材、辅助训练设备、场地等。只有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角度,树立为地方行业技术、产业结构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的观念,以地方高校在当地具有先天特性的角度,树立规范的模块化专业课程系统中教学资源观,与地方企业一起建立行业教材、校本教材、校企共建课程等,教师才能更深刻的改变对传统专业教学资源的固守。随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教材就成为资源要素之一。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模块化的课程学习资源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出发,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特征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将学生定位为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大胆、合理地将各种传统课程教学要素进行重组、打散、升级,以满足当今社会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随着我国转型发展的推进,高等教育在改革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普遍存在千校一面、特色不明,人才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特别是对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面临的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探索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改革,可以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拓宽途径,也可以为同类院校在推进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供些参考。 作者:严明喜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 针对地方高校教学现存问题,我校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通过对教师队伍的优化,达到加速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目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为衡阳地方经济输入行业企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转型发展;地方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大幅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加大步伐,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2014年初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也紧接着提出要推动“1999年以后新建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1]。我国地方高校肩负着全面提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历史重任,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越来越发挥着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应化、高分子、化工、药学、材料等专业学生的首门专业基础实践课,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长期以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问题始终是各高校备受关注的课题[2-5]。 1转型时期地方高校现存问题 1.1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多采用“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高、大、上”路子,培养的是从事理论研究和科研开发的专才,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2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受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授课时主要采取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或称“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模式,不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 1.3师资队伍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教师来自于高校,企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不足,许多地方高校在不断加大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力度,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1.3.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常常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传授,对应用能力、创新等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必须转变。应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我国生产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其它地方高校一样,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了及时的调整。 1.3.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型发展的重点。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地方高校多采用“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相对应的是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的是专才,显然与转型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不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改革。为此,许多高校在不断探索尝试,针对专业设计过窄的现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拓宽专业领域,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加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提出诸如“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多元化”等人才培养模式[7-9]。转型时期,我校适时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提出重视合作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建设,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后称化材院)已在“常宁经济开发区”、“湖南海利”、“恒飞电缆”等24家企业建立了专业实习、见习基地,目前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专业学生在基地实习、见习、实训时间长达5个月,较为有效地使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相对接,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材院拥有“铅锌冶化与新材料”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大学生高校创新训练中心、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利用这些平台,化材院较大力度地开展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还有许多同学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上述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3.3教学模式多元化 教学模式是基于某种教学理论的,为实现给定的教学目标、指导相应的教学实践,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活动进行的程序和方法实施的范式[7]。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虽历经数次改革,仍不尽人意,为此许多高校探索尝试“创新式”、“研究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3,7]。我校也在不断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式”、“创新式”、“基础型+设计型+创新研究型”等教学模式[3],如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围绕氧化剂的选择,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欲氧化二氯化六氨合钴(Ⅱ),可以选取哪些氧化剂?选取氧化剂的条件?为何常选取过氧化氢?有何氧化剂替代过氧化氢?选取的氧化剂有何优缺点?等等,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模式;又如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等综合设计性实验,我们让学生提前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同学介绍方案,以及自己方案的特点,接着分组讨论各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同学们根据优选方案进行实验。如此,双边活动成功,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体验了对问题的发现、分析、探讨、解决的过程,以及团队的合作,采用了“问题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启发式”、“创新式”等教学模式;此外,我校化材院开放了实验室,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等活动,或自选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也可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如“湘江(衡阳段)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风险动态评价”、“电镀污泥湿法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工艺研究”、“回收铅锌冶炼废渣中铅、锌、镍等重金属的研究”、“合成磁性纳米材料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等,此过程较好地实施了“创新式”教学模式。通过上述多元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的引导地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3.4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学术水平,良好的沟通能力。前已提到,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教师较为缺乏实践经验,影响了指导专业实习、专业见习、实训教学的效果。针对此现象,我校出台了《衡阳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从企业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过去我校各学院也陆续做过相关人才的引入,在当前形势下,这类人才的引入力度加大了;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企业技术骨干或行业专家来校承担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专业见习和实训。如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院从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格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聘请多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作为行业教师;派驻专业教师到行业进行挂职和培训,如近年来,我校化材院系每年都有教师到行业进行挂职锻炼。上述措施的采取,有益于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加速“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结语 在转型发展期间,我校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加速“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成效良好。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均明显提升。近两年来,化材院学生获湖南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上举措为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输入行业企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志敏 杨颖群 毛芳芳 易正戟 陈满生 冯泳兰 张复兴 王剑秋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研究 1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地方高校既肩负着培养地方基层专业人才的责任,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国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使命,为全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地基层培养了大批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修订课程方案,切实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2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 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是培养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此为目标的高校被归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居于执行层,从事执行工作或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因此要求既有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总之是应用型的人才。吴国英将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做了清晰地表述。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方案,经过实验、实习、实践,四年不断线地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执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然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方案陈旧,即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 3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为取向。通常情况下,课程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现实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多年如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时,最为重要的课程方案未能同步跟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导致频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流于形式。首先实践课程门数绝对少。以实践性较强的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教学型大学的实验和实践性课程基本为6门,包括2门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一般在10门左右。仅课程数量而言教学型大学就明显少于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时、学分执行最低标准。仍以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教学按32~3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教学型大学执行的都是最低标准,而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相同学时折算的学分要低许多。再次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基本是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平分秋色,导致既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无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3.2模块化课程方案尚未建立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模块化课程更加地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配置过程。每一模块生成的过程,就是对课程与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然需要经历细致地推敲、严密地论证,否则只能是全部知识的拼盘。地方高校模块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4地方高校实践课程问题成因 4.1人才培养目标失准 近些年,高校数量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并伴有结构性就业失衡导致部分大学迷失了人才培养目标,走错了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迷失、学校定位欠佳最明显的是省属本科院校,它们处于高等教育中间层次,前有部属重点大学,后有新生本科院校,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动态与本校的办学情况,很容易被社会风潮带着走。人才培养目标失准,一般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超出了学校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表现在:一是课程方案制订时就已经低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变相或不执行课程方案。 4.2课程方案指导意见的束缚 高校课程方案的结构与设计是经校级最高决策机构确定后再交由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给出课程方案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表”,明确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遵照执行,实际上是对课程决策的指导和框限。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的要求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只能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进行抉择。 4.3利益群体的阻碍 大学课程决策是大学课程运作链条的起始环节,指课程决策主体在遭遇相应的问题情境时,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对课程的有关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即大学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信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选择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构造方案的分析、判断、抉择活动。现实中,在高校课程方案修订时,会被某些教师认作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他们或是课程决策者或是影响课程决策者的人。使得在制订课程方案时课程决策者在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建构的同时,存在因教师设置课程:一是根据专业师资业务能力通盘考虑课程设置,二是根据特定教师设置课程。有的教师因为自己或专业队伍素质达不到课程要求,不去提高自身素质,还阻碍课程改革影响课程设置,以维护自身利益。这样课程方案设置真的就成了教师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步履维艰。唯有立足本校,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克服困难、顶住课程改革的阻力,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因校制宜、保质保量地开设足够的课程,定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踏实敬业、会学善用、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作者:佟有才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地方课程论文:基于地方课程教学旅游文化论文 一、旅游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因此,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规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窦银娣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方向性 一、更加多元 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受教育群体的多元构成决定了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考量多元化的发展和供给模式。学校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最基本单位,其发展目标不能千校一面,学校的同质化势必导致教育资源的同质化,那么接下来,同质化的教育资源与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就会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所以,未来的首都基础教育面貌应该是更加多元,这需要课程改革探索多元的发展策略和路径来支撑。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通过“高端资源定制开发、中端资源评优供给、低端资源上传共享”的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元供给。 二、更加优质 优质应该是首都基础教育的核心追求。优质的教育培养优质的孩子,支撑优质教育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最起码应该有三方面来源:一是现有教育资源的盘活。课改以来,学校自行开发了很多课程资源,但是很多课程开发由于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导致了课程资源分散、质量不高、使用效益也不好。对于这部分资源,市、区县两级教育部门在认真甄选的基础上,应该积极盘活和提高质量,如东城教委推行的“学院制”就带了个好头。二是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随着生源群体差异性的凸显,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能完全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还应该大力开发新的优质资源,如清华附小开发的“1+X”课程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朝阳区教委提出的“课程创生机制”,用意也在于此。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成熟的优质资源不能“孤芳自赏”,应该建立机制让其流动共享起来,才能带动更多学校的发展。北京是国家的首都,首都的基础教育改革深受社会广泛关注,紧迫性、复杂性并存。处于“深水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综合改革,是攻坚战。最近北京市在中高考改革上的突破也体现了攻坚决心。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倒逼”,就是通过考试评价方式变革,彻底扭转评价学生看分数、评价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真正落实到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中央交给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首都教育一定会在全国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线联平 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农业产业化发展 摘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前进,目前在农业中对先进技术及经验成果的引进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有高水平经济管理对农业产业链条进行规范化的管控,而执行这些条件离不开职业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人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及发展,需要注重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经营方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人才;经济管理;农业职业教育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制度为现今农村经济体制及经营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步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满足现代农业对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对自营的农产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依照经营管理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不断的提供农业产品及农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经济经营模式。 1.1创业型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这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依照市场导向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经营,例如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期货交易、农业观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依照市场信息的收集及市场需要来进行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并且职业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对经营管理及市场经济有充足的了解,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开展创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1.2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一项表现就是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也促使农业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体制中其各项工作多数是利用机械进行的,而农民只需提供服务性质的劳动,因此劳动力支出较少。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组建专业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技术、知识及服务,并在经营的过程中依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农村中各类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农业人才,二是通过短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2.1新型农村经济管理类职业人才增量培养不足 受固有的思想模式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一些涉农学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普遍会增设一些热门职业,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较差的现象,再加上一些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因此造成了接受专业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培训率低 在农村中,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培训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资格,再加上农业经济管理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等知识,因此进行培训的人员若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难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培训的农村经济人还需要具有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但是在农村经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及管理技能较差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2.3农村职业教育主体意识不足 在农村中开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阻碍就是农民对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由于现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新型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接受度不足,其不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影响新型农民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3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及“三农”理论的应用,并从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的方向入手,结合农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培养体系。 3.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本质内涵和功能 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转移至城市就业;第二,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及职业技能,从而应用于农业的经营及管理中,以此来服务于农业,这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主力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力地突出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内涵,将根本任务锁定为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2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技术、技能的职业导向性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一,对农业职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内容,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对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第二,在农业部相关的政策下对职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来帮助职业人才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 4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经济管理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经济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人才需要,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对策研讨 [摘要] 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整体经济平稳增长与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手段,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针对农村经济具体发展情况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部署、指导与监督,以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如资金管理不够规范、部分领导重视不够、专业经管人员缺乏等,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需进一步完善农村经管体制、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建设、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等。 [关键词] 市场经济;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1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的管理指的是管理人员针对于农村社会组织成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管理手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内容有:一是对土地管理机制加强完善。构建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加大力度宣传落实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做好土地承转用,用地方面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在基本农田有保障基础上,做好土地增值相关工作,不仅要对近年来用地状况做好规划,还需要有长期规划目标。应让专人负责土地流转,乡镇政府要严格土地使用管理,同时年度考核时也要把土地流转纳入考核内容;二是构建起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机制。目前农村财务管理方面问题还是较多的,想要使财务管理明细公开透明,调解村干部与农民间的冲突矛盾,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应当构建起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监管机制,让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对财务管理要落实责任人机制,推行民主化管理,对当前管理模式加以改革,若区域经济条件好,可考虑尝试电算化管理,开展农村经济集体统筹管理,确保资源整合、合理流动,同时确保农村财产可靠性。此外,还要加强监管农村财务,保证审查手续的完整性,对出现问题要严肃对待,进一步构建起完整的财务管理机制;三是加强农村管理队伍建设。将农村经济管理相关工作做好,这就要求要具备一支清廉奉公、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班子。为此,要安排农村干部多参与不同层级的管理培训,学习其它村成功管理经验,并给予适当待遇与奖励,以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来,农村的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同时经营形式更为多元化,想要确保农村经济靶向发展,制定行而有效的发展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按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情与未来发展态势,确立发展总目标与分目标,不仅要顾及到当前发展状况,还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制定目标不能好高骛远。 2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受农村条件等诸多限制,因而通常农村资金受村干部小组管理,但当前农村资金管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一,对村集体的财产资源租赁不规范,导致集体资源收益率有所下滑,使得集体资产无形中增加很多风险隐患;其二,虽说国家已三令五申集体财产需公开透明管理,但公开制度却并未落到实处;其三,因为很多村干部是毛遂自荐选上的,所以专业能力与素质上还或多或少的存在欠缺,对国家有关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也未能实现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农村经济财产。 2.2专业经管人员缺乏 农村经管专业性相对较强,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现如今农村经管专业人才大量缺失,造成人才缺失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农村生活条件恶劣,因而很多人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其二,农村待遇差,专业经管人员大多数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3.1不断完善农村经管体制 农村经管工作应以经济发展大局为核心,加快促进管理手段革新,将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作为发展突破口,构建同市场经济与竞争机制相匹配的经管体制,并要不断摸索创新型、可行性大经管方法。乡镇领导应当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转变、拓展、提升”三大发展战略。首先,应当转变农业发展观,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此带动农业持续发展;其次,要对农业功能、产业链农机产品市场加以拓展,来带动农村产业改革和升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增;再次,要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农业安全保障与农民自主发展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3.2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建设 针对当前农村经管问题一个有效解决办法便是要做好经管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应当综合管理和培训负责农村经管的干部团队,同时应使管理人员责任心和创新管理意识也得到增强。对农村经管人员方面,要求他们务必起到高效指导和表率榜样作用,要培养先进管理思维,不断丰富管理经验。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乡镇经管队伍,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农村经管持续平衡发展。 3.3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政府应当构建起群众利益保护机制,主要负责县乡一级政府基层管理工作,形成具备利益保障与诉求表述等功能机制,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更好地对农村经管利益冲突与矛盾进行调节,对群众利益不利行为加以纠正或惩处。此外,政府也应当使自身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致力于为人民与国家服务。同时,要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发挥民主监督功能,让更多人加入到农村经管工作当中。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而且农业经济又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将农村经管工作做好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农村经管力度是确保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虽说当前农村经管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农村经管体制、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建设、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等举措,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邹小燕 单位:苍溪县农业局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摘要: 农村经济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对此,为保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科学应用农村经济管理手段至关重要。但从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应用来看,其中不乏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本文以简述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工作为出发点,剖析农村经济管理价值认知不足及发展目标缺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影响,并以解决问题为对策,拟定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优化策略,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应用科学。 关键词: 农村发展;经济管理;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1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工作 分析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之前,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工作有所了解十分必要。对此,本文总结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1.1农村财务资产管理 农村财务资产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其包括对农村财务资产的管理、分配与科学应用。在农村财务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财务资源分配科学十分必要。对此,农村经济管理需站在农村发展的视角之上,科学应用财务资源,并及时披露财务信息,以便农村财产资源应用的科学。 1.2农村土地资源管理 农村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基础,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又一重要环节。对此,无论是土地承包、转让还是用地规划,都是农村经济管理需关注的焦点。科学有效的管理农村土地,确保农村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1.3领导班子培育管理 领导班子培育管理虽然并非农村经济管理的直接管辖内容,但是具有高瞻远瞩的经济发展思维,可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科学。因此,领导班子的经济思维培育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借助各种手段及各项会议学习来强化农村领导班子的经济思维,可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与精准。 2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认知不足 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实地践行存在极大难度。农村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农村人员的经济发展意识欠佳,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举步维艰。其实,如果投入科学的人才便能引导农村经济管理科学发展倒也不难处理,但从现阶段农村人口意识来看,部分人员的发展意识不足往往成为农村经济管理的障碍,直接影响经济管理的效果。因此,若想真正转变农村经济管理开展不畅,首先需科学扭转农村基层群众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认知。 2.2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确定缺失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认知不足前提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发展中呈现出目标确定缺失现象。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时过分急功近利,不管选择目标是否符合农村发展整体情况,都一意孤行的随意指挥,乱用资源,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科学。总体来说,没有认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无法科学拟定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目标,造成农村经济管理开展不科学,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方案策略 3.1提升基层群众农村经济管理价值认知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拥有良好的发展理念,拥有科学的发展手段,可保证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村环境日益优化。因此,现阶段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针对农村基层群众开展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价值普及,无论是通过数字设备、村委开会,还是日常的群内广播,社区公告普及都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价值进行科学解读。此外,为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价值解读的普及与内化,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还可与相应的文体活动结合,以组织上山下乡演出活动、集体读书、文娱活动等为名目,渗透农村经济管理价值相关内容,确保农村基层群众认知农村经济管理价值。 3.2科学拟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目标 在农村经济管理价值得到普及认知的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需静下心来,与基层民众一起,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拟定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目标。要知道,只有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保证农民生活与农村经济的稳步提升。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需走入百姓之中,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并明确认知基层经济发展环境与地理物产优势。在确定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拟定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科学目标,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此,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认清认知不足与目标缺失的弊端,站在普及认知,科学拟定发展目标的思维视角之上,打造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保证农村环境的合理优化。 作者:邹小燕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农业局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问题探究 [摘要] 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新形势下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结构不断完善。但同时,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二者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三农”发展的步伐。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加强发展。 1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一号文件”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加快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1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1.1.1政策措施不配套。目前,很多地方出台的扶持农业发展政策大部分集中在农产品补贴、农机具补贴等财政补贴上,各地出台的具体指导农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政策的引导、目标的规划与制定的不到位,使农业管理效率不高。 1.1.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透明、支出不公开,村民对村级财务不知情,财务审查制度缺位。在村级资产管理上,不能充分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使用,一方面容易造成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容易滋生腐败。 1.1.3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管理松懈,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民缺乏土地流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土地得不到集中利用,制约了经营规模化程度的提高。 1.2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经济管理涉及到财务监督审核、农村土地管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不仅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还关系到行政执法等环节,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和情况。而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无法做到依法行政,在发生诸如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集体财务公开审计等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依据和举措,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1.3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虽然很多农民的祖祖辈辈都是跟土地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对本地的地质、气候以及农作物的特性十分了解。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无法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新管理理念,不能用新的技术来创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专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并重的工作,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财务、审计、管理等知识,还要有跟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虽然乡镇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农村财务,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2新形势下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无法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匹配,这将延缓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2.1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财政投入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但仍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土地流转的流转费过低,无法刺激农民流转的积极性,合作社等组织的扶持和补贴资金不高,不能有效扩大集中化经营的规模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必须一方面提高补贴比例,另一方面通过贴息贷款、小额放贷等形式,增加信贷投入的比例,让农民有钱办事。其次是化解债务,优化财务运行体制。在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村级集体收入入不敷出。沉重的债务负担的解决是村级财务体制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集体资产出租、简化组织机构、降息减负等方式来减低债务负担,使村级集体能够正常运转。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推行村级财务的民主化运转,发挥广大村民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作用,增加公开透明度,让每一笔村级财务收入和支出都在“阳光下”运作,探索实行村级会计专业模式。政府要根据自身职责,加大对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防止出现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的现象,使管理职能与农村工作相适应,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2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职能行使 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配套的法律法规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的、全方位的法律法规能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民的意愿,适应时展的要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来指导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发展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化新农业。要发挥职权的同时,注意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降低农民负担。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为纲,制定本地具体的、可执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台农村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办法,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 2.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2.3.1要加大对农民的素质提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三农”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土地经营者对农村经济发展理念的认同与否。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技术水平的培训。通过到田间地头实地操作、远程网络平台、集中授课培训等形式,将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加快高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2.3.2要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综合能力。经济管理者要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多深入群众,真正了解农村村级集体的运作。同时,要充分发挥监督和审计作用,要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解决问题和困难,确保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 2.3.3强化政府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政府必须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乡镇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要定编、定岗,确保人员的稳定性,并明确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的职责,建立问责机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的重要手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要从农村社会存在的土地流转、财务审计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出发,通过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提高管理水平等有效措施和手段,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从而不断加快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张庆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人民政府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新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分析 摘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深度实施,农村经济问题、卫生医疗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尤其经济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其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但目前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经济管理;问题;有效途径 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使得传统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当下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经济管理模式、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 一、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并且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通过观察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可知,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并且整个管理制度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往往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农村经济问题。 (二)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仍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土地产权混乱,管理机制也不够科学。 (三)资金利用效率比较低。 尽管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但是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依然比较少,况且所投的资金也比较分散,并不能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只是简单的让这部分资金变成了补贴,所以说资金利用率并不高,并不能起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用。 二、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首先应当从提升农民群众和管理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开始,具体措施有:(1)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管理意识,并有效贯彻与落实国家的相关经济管理政策,让农民群众认清经济管理的利好。(2)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当认清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从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中,针对性制定经济管理方案和措施。(3)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组织程度,确保产销实现良性循环。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因此确保农村各种经济成份、各类产业以及交换分配、生产流通等彼此间的平衡至关重要,这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促进农产品商业化、市场化的同时,还应当提高农产品市场组织程度,积极支持各类供销企业或组织的建立、发展,充分发挥经济管理部门的市场调节作用。 (三)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经营管理咨询服务,有效提升农村产业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走市场化的道路既是对农村经济的一种有效推动,同时也使得农业生产者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所以作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我们应当加大市场调查力度,同时面对广大群众和地方重要产业开展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将经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传递给生产者,帮助农民群众有效应对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提升农村产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新形势下,国家应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突出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具体措施有1、国家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农民补贴政策,并将其公之于众,严格落实,让补贴款真正造福于民。2、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应当在认清地区农村经济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性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3、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还应当在农村地区建立合作社,切实增加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且长远的作用和意义。但从现阶段的经济管理工作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相关工作者和职能部门应当认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阿不都外力·艾合买提 托乎提·达吾提 单位:新疆巴州尉犁县古勒巴格乡人民政府农经站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西尼尔镇人民政府农经站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探究 摘要: 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经济活动就有经济管理,目前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 新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是对社会主义农村生产总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管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生产越发展,技术越先进,管理越重要。经营管理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新任务,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经济体制的变化 目前农村的经济体制由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合作化经济体制,替代了大锅饭式的集体化经济体制,农民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方针、能够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直接挂钩,为了发展生产,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农村经济中生产关系的这一重大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2产业结构的变化 目前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格局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蓬勃兴起,已将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这样,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就成为面向多产业的服务了。 1.3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目前农村生产中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由过去的统购派购为导向转向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发展的方向。生产经营方式的这一深刻变化,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成为从生产到流通的再生产的全过程。 1.4农村和农民的本身条件的变化 作为农村经济管理主体的农民,目前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时期中,本身还存在着许多和商品生产不适应,需要我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比较缺少商品生产知识,虽有了经营权,但缺少决策能力;二是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劳动专业化技能较差,虽有积极性,但缺少科学性;三是农村信息手段落后、传递慢,因而经济信息量少,虽有自主权,但应变能力差;四是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差,严重影响商品流通,进而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所以农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但要变成全面的经济优势也并非容易,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这些新形势、新特点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 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任务和方法 我们要根据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科学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我们就是要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努力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切实加强乡镇企业的经济管理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不能搞一刀切,允许各地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自行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存在多元型的经济结构;二是必须搞好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放手让企业真正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要推行层层承包制和岗位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对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行政的、法律规定的、经济的等手段及时解决和正确引导,保证乡镇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的经济方向健康发展。 2.2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促进产销的良性循环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日益提高。如何使农村的各经济成份之间、各产业之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之间保持平衡、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同步地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也就是说,要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各类从事供销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有组织的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逐步在农村中形成一个以中心集镇专业市场与众多农村集市相连接的市场网络。农民可通过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市场经营,产品生产和产品价格策略以及自己产品的营销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方向,改变生产结构,使生产和需求自发地调节。互相适应。 2.3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咨询,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面前,生产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努力改进生产,取得盈利。这既给农村经济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也使每个生产者得冒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我们一定要搞好经营管理咨询工作,帮助每个独立经营者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决策和计划;寻求最佳方案,搞好合同管理。同时,还要把国家计划指导的要求,对经济的客观要求的信息也传递给他们,这样就把局部的利益和全面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以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和流通获得统一,求得最佳的全面经济效益。 2.4加强经济联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不断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以横向经济联系为主,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经济组织体系,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另一重要任务。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面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的激烈的竞争,每个商品生产者要求得发展并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联合。因为只有联合才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使资源、资金、劳力、人才、技术等条件都各得其所,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联合可互相取长补短、拾遗补缺,把各方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以便产生系统效应,起到放大生产力的作用;联合容易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生长点和适应社会需求而组织生产,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联合可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的局面,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观念,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作者:冯艳波 单位:海伦市前进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得到提升,尤其在前几年“三农”战略目标提出之后,农村经济成为了国家与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其中在农村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经济管理,只有保证农村经济管理越好,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序性。但是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整体运行过程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与解决,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村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场所,自古以来,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注与重视。“三农”口号提出之后,农村、农业、农民成为了发展的重点,农业经济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党中央提出“一免三补”政策之后,我国农村经济成为了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制度的制约与影响,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仍旧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另外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没有被人们所认识,甚至有很多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认为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对经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在农村经济管理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处理事情多为应付。此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像农村财务、农民负担等,这些工作在开展的时候需要国家的政策,但是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少,导致诸多土地承包合同所引起的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阻碍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农村债务比较沉重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现实的问题便是债务沉重,如果农村债务则会对整个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由于受到诸多外界因素与内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财政收入比较低,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或者很多农村基层单位还出现新债与借债的现象。各种类型的债务活动致使整个村级管理部门的经费比较紧张,无法将农村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热情进行充分发挥,这种情况则会对农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三)农村土地规模过小,农民收益过低 在当前农村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比如像部分丘陵地区,如今所采取的经营国民以零散为主,这种地区无法利用大型机械进行作业,从而出现劳动强度大,劳动收益小的现象,这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还会影响农民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在近几年我国扶农、支农口号的提出之后,农民都不愿意将土地转让给承包者,这样一来,则无法扩大农村经营的规模,并且也会逐渐形成“农业大国、经济小市”的发展局面,导致农民受益过低。 二、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近几年,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中,各种农村政策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这一类政策呈现出经常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领导人员缺乏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导致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加强当代农业领导人员的认识,要让农村领导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另外,还要积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执法责任制度,或者针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制定相应的法规,从而保证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对农村债务进行合理处理 为进一步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利用精简机构、费用包干等方法减少农村资金的指出。为了避免出现新的经费或者债务,还要实现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需要针对发展需求建设工程,保证管理费用的具体化以及精细化,还要对农村经费支出进行预算与评估,避免出现浪费现象,还能节约公共管理经费。此外,还要采取激励政策,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制定一个科学的激励机制,实现考核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积极建设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要想真正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建设农村经济管理队伍,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道德素养,对这一类人群进行培训与教育,将工作中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解决。另外,还要积极建立完整的工作体系,对在职人员进行合理编排,提高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权威性以及全面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争取让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中发挥出自己的热情,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的越来越好。 (四)积极增加资金投入 在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以高标准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加以重视,我国政府部门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给予经费的补贴。比如像偏远贫困地区,需要给予资金、设备上的支持,鼓励大型机械产品进行作业,将传统格局下农业收益少的局面进行打破,还要给予当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制定特殊的工作要求,争取以经济管理工作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保障农村经济活动的基础,并且也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因素。积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多个角度探析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其中要组建一批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从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等多个方面出发,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作者:徐之坤 单位: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人民政府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管理在以农业为重心的基础上,农业发展道路逐渐走向市场化,虽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地掌握农村经济管理,就需要及时的发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改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分析现状、提出对策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维护农民的自身权益,以更好地开展现代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经济管理;管理现状;研究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从改革开放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农村的生产力,也是的农村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最大的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是稳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扶持农村发展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问题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的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不能保持可持续性,再加上大多数的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发展的文化部分相对落后,由于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亟待治理。 一、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求 1.财务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逐渐趋于复杂化,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逐渐由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农业、畜牧业以及加工产业形成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的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形式使得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大,另外,农村经济对外接点的逐渐增多,各方面的财务交流以及资源流动与市场的发展联系逐渐密切。总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财务需求逐渐增大,也要求经济管理水平的逐渐提升,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亟待提升自身的复杂化程度和细致化程度。 2.土地管理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农村土地流转现象逐渐平常话,虽然这一举动提升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也为土地管理需求和经济管理增加了负担。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土地可以说是一切的根本,土地流转现象的发生必然引起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这种动态化的需求,需要不断的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经济管理之间的联系,将土地流转与经济管理直接链接,以方便农村土地的规划、承包以及转让情况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映。 3.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与传统的农村静止化、停滞化的发展模式不同,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多样化的需求,应该进一步的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领域,以金融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长期性需求,农村已经不再是将农业看做发展的附加物,而是将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融合起来,实现长期化的发展目标。 4.管理人才的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复杂化、动态化、多元化以及长期化要求引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原有的经济管理人员能否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专业性的经济发展人才并非都能够在农村地区工作,目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不同程度的管理人才的短缺现象正在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二、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 1.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机制。 现代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能否因地制宜的建立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机制正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缺陷,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容留传统经济管理方式,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完全不能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矛盾就会日益激化,这也是现阶段农村科学经济管理机制缺乏的表现。 2.专业管理人才的稀缺。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面对当前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下,对于文明执政、执法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管理对于专业人才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不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导致农村经济管理的落后性。 3.缺乏资金支持。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已经亟待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农村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问题,而资金的缺乏导致融资困难,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之又少,使得农业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困难。因为农村基础建设具有周期长、成效慢的特点,不具备融资吸引力,而分散的农户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得农业投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土地为重心,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微博,这也是导致农业投资不能得到良好结果的原因。 三、加强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制。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更为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首先就是要进行农村资金的筹集,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进行资金管理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时清算资金的总数,加强对资金审计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因为腐败最会导致资金的大量流失,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将集体资金激活,盘活现有资金,利用现有资金将现行农村基础建设、教育建设等专项投资项目扶持起来,农村经济管理的加强需要建立资金的科学管理体制,以推动农村经济取得更好地效益。 2.建立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 自从改革开放依赖,农村土地实行的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也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但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的出现,继续建立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搭建科学化的经济管理平台,在国家经济政策的保证下,努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能够带领农民开展更好地农村基础建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道路和技术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需要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经济管理人才,专业的人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稳定性,从不同的角度为经济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 四、结语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管理形势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从农村基础建设开始,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的建立也是构建科学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主要部分,能够及时的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带领农民不断的稳定经济发展,做好农业工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撑。 作者:胡舒瀚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强化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大改造”、“”、“农村生产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变革,这些历程表明在探究农村生产管理方面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现阶段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农村经济的管理和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关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是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经济;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可喜的成就,解决了十多亿人口吃饭的问题,但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迁,使得农村生产滞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那么,如何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改变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管理体制。文章主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着手,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希望给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居民农业发展意识缺乏 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近年来,中央出台了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政策,对农村经济管理财政资金的支持,这些都表明了农村经济管理地位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知道,国家政策只是针对一般情况,对于特殊地区来说,相关政策在面临落实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所以,农村管理体制落实十分困难。这和地方领导的认识程度有直接联系,由于某些地方领导对农村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在落实国家政策的时候不懂灵活运用,从而使得当地农村的农业发展一直滞后,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在意识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1)受到体制观念的影响,我国在建国初期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为了更好的发展工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奉献补贴的状况。(2)在意识方面,由于农村基层领导对当地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这就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对此,我们要求领导在判断调研的过程中要有全局战略性的目标及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 1.2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农村经济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就我国目前现有法律法规而言,相应的农村经济管理配套体系还不健全,某些职能管理权力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面临改革,农村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村利益结构逐渐复杂化,农村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农村经济本身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改革,在农村利益方面会存在严重的纠纷和矛盾。除此之外,在体制上缺乏经济管理的专业人员,这对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现有农村经济管理中,大部分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不能尽职尽责,而且缺乏专业知识素养,加上本身对农村经济结构缺乏实际了解,在做出某些决定的时候,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在健全农村经济体制的同时,要注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养和训练。 1.3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乏 现阶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仍然是经济不可缺少的发展命脉,虽然目前我国相关政策为农村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增加了资金投入。但在实际筹划中,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窄,除了政府会提供一部分的补助之外,很难找到其他融资渠道,这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关。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我们可以不断加大社会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效应,让相关企业看到商机,吸引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宣传工作一定要面向社会,不断吸收社会资源,同时,我们提倡先富帮后富,一些通过自己诚实劳动而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回报社会,帮助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农村经济发展在资金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村集体资金的固定资产不明确,在承包租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很容易造成集体资金的损失。二是农村集体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很多盲区。三是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对于资金固定增产认识比较差,不能使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的利用,缺乏资金管理意识,所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投入多,回报少”的情况。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方面出现的问题。 2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和创新 2.1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较倾向企业和工业领域,此外,在转型时期,人才流动性较强,许多专业管理人才不愿意驻扎在农村,这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更加缺失。就目前农村管理人员来看,其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认知,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农业经济业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等都不是十分了解,在工作中存在很多模棱两可的问题,从而使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下降。我们为了更好地保证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创建一套合理的人员管理方案,争取政策支持,为专业管理人才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进步空间,使农村经济发展中专业能力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要定期组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接受新知识的熏陶,以使其跟上时代步伐,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为农村经济管理注入新的理念。农业发展进入一个现阶段,我们要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更好地培育良种,预防病虫害,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我们要利用农业现代生产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释放更多的劳动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2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一套系统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以保证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完善相关配套体系,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对农村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人员编制,及时对相关岗位进行登记和确认,做到分工明确,使每一个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做到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效率。在涉及农业技术推广中,我们还要把业务经费和业务人员经费归入经济管理的财政预算同时进行公开,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性,提高工作透明度。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农经管理机构,做好对农村经济资金流动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贪污腐败。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法规制度的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规范,以实现制度管人,奖惩得当;二是建立执法责任制度,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和执法责任制,以确保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有效执行;三是建立明确的工作规章制度,比如说土地承包制度,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而使相关人员操作更加科学合理,工作更加有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把国家政策落到实处,实现“三农”目标,提高农村发展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要致力于增强农村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的意识,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村管理机制,从而做到增强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王怡娇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街道办事处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日臻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问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解决对策。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非常关键。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通过深化改革与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经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传统管理体制对农村经济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重视。公开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的土地承包制度等管理措施,对发展农村经济都非常有效。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对这点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心理上觉得这些都是徒劳无用的,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怠工、应付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 1.2法规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任务较重、非常复杂,涵盖内容很广,主要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经营、承包及转让;对农村土地使用等状况进行监督;对农村集体财务状况进行审核等。当前,我国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尚无健全的法律法规,在土地承包方面未能减轻农民负担,土地的承包转让也没有被纳入财务部门监管之中,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3村集体收入少 我国的农村土地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因此土地收益率不高,尤其是在高原、盆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区,土地都是独立经营,大型机械设备也难以利用,因此土地耕种难度较高,土地的收益较小。同时,由于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种地农民能够享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更多的农民都愿意自己耕种土地,对外承包减少,这也使得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收入降低。 1.4债务繁重 债务繁重是农村经济管理中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投资重点工程,不切合实际的兴建农村公益事业,非生产性支出超额等都是农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债务繁重可导致社会不稳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基层政权得不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管理经费紧张,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公共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1.5记账方面 1.5.1思想观念落后,没有正确认识记账工作 在农村推行记账制度,目的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是农村财务人员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但是,由于在农村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记账工作并不是很受欢迎。首先,部分村干部都不能正确认识记账制度,他们认为镇(办事处)记账可以做账,但无权干涉村中的资金收支;从另一角度讲,记账制度使得农村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化,无形中必然会损害某些干部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从内心就排斥记账制度。其次,部分村民也不能正确认识记账制度,没有意识到监督村中财务工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1.5.2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混乱 当前,我国农村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的地方有相关制度,也仅是面子工程,没有有效执行。首先,往来账目处理不当,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没有及时对一些往来账目的坏账、死账等进行处理,或者利用往来账务隐藏收入。其次,支出项目账目不规范。尽管村中财务支出有领导审核签字流程,但是由于审批程序不严格、报销程序不规范等,造成寅吃卯粮现象非常普遍。 2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开设培训班、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农村管理干部及广大农民灌输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2.2健全法制 农村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管理法规、制度,制度内容要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如何加强对农村土地使用状况的监督、农村财务状况的审核等相关内容。健全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问题时有法可依,使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3发展第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农村集体收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培育农村旅游业,把农村具有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培育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通过上述措施,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同时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搞活农村市场,发展集体经济。 2.4科学处理债务 政府参与,通过多种途径科学处理农村债务,如降息减债:对于高息贷款,应降低利息,以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可以,适当减少本息,以减轻农村债务负担。农村集体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尽早偿还清理债务;对村集体与群众之间的连环债务,可以通过相互抵顶方式进行清偿;对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以村集体名义形成的债务,应该划转给企业自身偿还;也可以通过出租、拍卖等形式,对村集体的资产进行承包、拍卖,盘活资产偿还债务;同时,要严格进行费用审批程序,降低非生产性开支。通过这些措施科学处理农村债务,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5完善记账工作 2.5.1提高村干部管理素质、提高村民财务监督意识 要推动记账制度的顺利开展,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对记账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其宣传推广,不断提高村干部与村民对记账工作的认识,使村民能够深入了解财务工作的内容、功能及村民享有的财务监督权利,让财务记账工作深入人心,引导村民真正拥护该制度。 2.5.2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农村财务记账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记账工作有章可循。另外,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会计人员,确保财务记账工作的规范化、独立性;要不断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该制度有效开展。 2.5.3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益 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是村民的权利与义务,要切实落实农村财务公开制度,保证村民的财务监督权。首先,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要严格规范,对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其次,要注重村民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保证村民的监督权。 3结论 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其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虽然在农村经济管理实践中还存在多种问题,但是通过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健全法律法规、发展第三产业、科学处理债务、推进记账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作者:葛运益 单位: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简要阐述 虽然我国一直以“农业大国”自居,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势态极为严峻。以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为例:我国农村地区现阶段的发展中,为了适应国家要求的“缩小城乡差距”,很多的农村地区开展了城镇化建设。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来说,需要农民将其自身的土地退回,或者是将宅基地的使用权转让等。这方面的措施,导致农民可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也致使农村地区不和谐因素的滋生,可以说,很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说,农村耕地以及宅基地的转让或者是退回,农民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笔较大数目的资金,但是以长远目光来说,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农产品的产量也会大幅降低。 2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现存问题探究 2.1农村经济管理中人才短缺严重 要进行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并且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农民群众是建设主体,应当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来说,大多数处于中小学水平,高中以及大学本科的学历占有极少数的比例。而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民群众以及农村干部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中,没有足够的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进行,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大部分农民群众仅仅是发挥着简单的劳动力的角色,而不是主体作用。此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任然需要很多具备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引进,但是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大多数是会偏向于城镇地区,很少的人会选取农村进行农村建设。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管理中,人才短缺较为严重。 2.2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投入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与城镇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造成这一局面的不仅仅是农村自身建设的不足,国家与政府的投入也存在有较多的不足。一方面来说,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较为落后。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区差异较大,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出台的政策等很难同时满足所有地区的发展,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受到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建设来说,更为重视于城镇化转型,因此政府的较多资金都投入到了城市化发展中,因此给予农村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在资金较少的情况下,更难进行农村经济管理。 3优化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路径研究 3.1加大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引进力度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大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引进的力度,尽量可以形成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精英队伍。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够不断的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首先,农村经济管理中,应当适度的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将一些具备有专业素质的知识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管理中,才能够更好的将农村经济进行管理。其次来说,还应当在农村建立起农村村级干部培训机制,对财务以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有利于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高素质的形成。以人才引进为基础,农村经济管理才能够获得进步。 3.2加大国家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投入 除去农村地区自身的发展外,最需要的就是要国家和政府大力的支持,只有加大国家以及政府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投入,才能够进一步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科学合理。第一、国家与政府要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以此来完善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则需要农村地区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健全自身经济管理的制度,这一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求符合农村自身特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急需要农村自身的建设,也要求国家政府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到农村经济管理中,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够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速度。 作者:时圣柱 单位: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乡经管站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研究 1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被动,虽然,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资金扶持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很多基层领导还没有足够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农经管理工作。 1.2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农村自身的情况,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比较复杂,因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较多,涉及的人员也多,同时农村经济管理的政策性又较强,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时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管理有效开展。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仍有可完善之处,导致部分农村经济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的作用。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在很多市场主体中已经建立了有效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然而农村的发展速度比城市慢,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还不够深入,因此,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尤其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和农民收入构成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需要完善健全、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4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管理工作人员是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确保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既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没有思想上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工作热情,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1.5资金管理不规范 目前,很多农村都存在着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所得费用的减少,从而造成集体资产的损失。另外,很多农村财务不公开、不透明,也造成资金管理不规范。同时,由于农村干部缺少理财的概念,很少接触理财的信息,也没有相关的培训,导致对现有资产只会保管,不会投资,使资金(产)的回报率很低。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提高认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领导,要经常督促其抓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而使基层干部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营造全民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氛围,重点宣传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大家对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对自身工作的认识。 2.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2.1健全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推进法治进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对农经管理执法责任权责体系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立完善的追责体系、激励体系,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全程、动态的追踪,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治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作用。 2.2.2规范日常工作 目前很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不够规范,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村级财务管理还是农民相关补贴等都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起来没有制度可循,造成很多工作没有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出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日常工作制度,使日常工作得到更好的规范。 2.2.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畅通基层经济管理的上传下达、意见反馈,应该建设网络平台、数据库系统、监管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反馈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享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诊断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逐渐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2.3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农经管理工作人员要通过考核上岗,对于业务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工作人员坚决辞退或重新学习考核,只有具有资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定期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既包括业务知识的培训,也要包括思想政治的教育。通过树立一些工作典型,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爱岗敬业。同时,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农业经济业务、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等方面,从而使工作人员具有更强的业务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期、系统的规划,才能达到目标。需要领导的重视、群众的参与、工作人员的努力,同时也要配以完善的法律法规、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赵淑芬 单位:抚松县东岗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现代农村经济管理核心 一、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利用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市场环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自觉的和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对农业产品的消费过程进行科学的调配来达到对农村经济的管理的目的。也可以说,农村经济的管理就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以发挥本地区的经济优势为前提制定相关的发展计划,并且对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和管理。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国家和人民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如何建设好“现代农村”就成为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只有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并且在农村经济的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以下为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 农村进行经济管理的大多数工作者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都相对比较低、培训机会少,思想意识比较落后,这不仅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很难带领广大农民走上经济繁荣的道路。因而,这只传统的管理队伍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吸引更多现代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 (二)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随着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民的竞争意识就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村经济分散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就比较缓慢,而且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受到自身素质较低和周围环境等的影响竞争意识就偏低。农民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为主,没有较为深远的发展意识,不想参与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大规模企业经营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农村经营范围的相对狭小,不能将农业产品的原料生产地发展为农产品的加工地,极大地降低了农民收入,也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政策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给予农村经济发展很多政策支持,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的差异性等,就很有可能造成国家经济政策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符。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多数政策支持主要以财政补贴为主,而许多农业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消费的需求。例如,粮食的生产应该从规模的扩大到提高效益的转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达到对农村经济进科学管理的目的,而且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与措施 面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政府和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将市场竞争的需求和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提出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培养一批适应时展的现代农村干部队伍。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要符合当前时展的需要,他们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农村经济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因而农村经济的管理者必须对工作认真,对农民的问题进行耐心倾听和解决,并且在专业能力和思想觉悟方面要对广大农民和下属起到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者的素质不仅体现在文化水平的高低,还包括对经济、法律和“三农”问题的认识和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因此,培养一支优秀稳定的农村管理者就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制定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相关立法机关要把过去制定的一些有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的需要进行结合,对于不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管理者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国家和政府就可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预防和遏制这些新问题。 (三)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民主监督体制。 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的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实施者也是受益者,他们对于农村经济的管理既具有参与的权利,更有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监督的权利,政府和相关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民主监督体制,这不仅有助于及时纠正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可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经济管理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优秀的管理领导者、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监督体系不仅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核心内容,更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农村经济管理者要以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中心,对现有的各种问题进行透彻地分析和探讨,并且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道路。 作者:王健 单位:山东省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1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思想与传统农业生产思想结合起来,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投入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增加,还要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加强对农民的管理约束性,这就要求政府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以及行政执法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三农”方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该突出表现在对农村机体财产的基础设施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层面上。这些工作都体现了党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改革的坚定决心。 1.1强化审计职能,改革财务管理机制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民主管理审计工作上,使审计职能得到强化,并促进农村委托制度的积极推行,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积极改革,保证农村资源要素的安全与合理流动。 1.2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与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结合起来,将经济管理与监督工作做好,同时将农民负担的反弹防治工作做好。 1.3在农村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从提高农民进入农村市场的进入程度着眼,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联系,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积极引进现今的合作经验,促进经济资质专业合作的真正实现。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理解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管理上,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对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因为一些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应该加强村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工作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落后现象得到改变,就要对这些落后现象进行充分认识,对农村经济管理情况展开深入调查。特别是要深入探讨涉及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想将经济信息监测搞好,就需要进行调查体系的改革,对农民收入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经济调查奠定基础。这些工作的落实不仅为政府的农业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贯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要想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将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要求落实好,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相关工作要得到逐步的加强,在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中展开培训工作。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使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得到真正实现。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乡镇地区,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与当地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展开具体的工作,合理编制经济管理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制度,保证所有地区都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大力推行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在经济管理财政预算中涵盖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管理工作与行政监督工作应该由地方农村经济管理机构负责承担,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得到不断改善与强化,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3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加强不可以单纯地从某个角度或者某个层面去考虑,应该从经济管理的大局出发,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方针进行全面的、积极的认识,进而更好地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加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总之,只有取得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甚至达到赶超国外农业发展的速度,才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益更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中,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冲孙玉成单位:榆树市环城乡经管站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研究 1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现在,人们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如何建设更好的新农村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农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1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将这些政策落实到实处,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农村的物质生产水平,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农村经济管理的现况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现在,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同时也出现了极其不平衡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农村经济管理干部队伍素质过低的情况,农村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 1.2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其中,农村经济管理者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通常农村经济管理者就是当地的农民,这样会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两种非常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当地的农民作为管理者能够更好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利用,但是这些人员在知识方面也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无法公正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管理队伍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拥有更多的专业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解决在人力资源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实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虽然国家对三农问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国家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政策不匹配的情况,导致很多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国家在对农村经济进行发展的时候还停留在财政补贴方面,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政策,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无法落实的情况。农民在市场竞争方面意识是比较差的,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非常迅速,这样就使得社会生活中很多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对滞后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竞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2.1制定完善适应农村的法律法规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在农村问题的解决上除了要以德治国更重要的是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来对农民的利益进行法律保障。我国对农业的法律大致有《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农村经济管理者需要切实落实法律的相关规定,保证农村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不良的经济情况,这就要求国家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来遏制,而这些农村的经济问题需要农村经济管理者们及时反馈,国家才能及时了解农村的新问题,妥善解决。 2.2培养一批适应时展的干部队伍 农村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一批适应时展,了解时代要求的管理者队伍。他们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者,主要进行领导、决策的工作,是统筹安排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这批干部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政治觉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农民耐心细致,这样才可以对下属有示范作用。农村经济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不仅包括较高的文化素质,还包括对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特别是与农村、农业、农民相关的经济和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而且农村的干部队伍必须要稳定,要有一套完整的人员流动方案,保证在岗的人员都是有能力能办实事的人。另外,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在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时候要发挥农民群众的力量,多方听取农民意见,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虚心接受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2.3建立健全民主监督体制 农村经济管理要面向群众,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归根到底是为农民大众服务的,要接受农民的监督。完善监督体制,既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又能及时纠正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的民主监督体制能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为农村的经济管理献力献策。健全监督体制,能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在一方面督促管理干部办好事、办实事,另一方面,为构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提供了群众保障。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可以引进信息化的办公模式,信息化的办公模式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统计系统,制作相应统计表格,便于政务公开。另外,信息化办公能够吸收其它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促进本地的经济管理更上一层楼。 3结束语 现代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同时在管理体制方面也要进行健全,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将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进行明确。 作者:张东兴单位:宾县宾州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反思 摘要: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的气候条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气温正在大幅度上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愈加严重。为了有效的减少干旱问题对农民的经济财产损失,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灌溉计划。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乡村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灌溉规划设计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对水利工程的效益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到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更有可能使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影响城市人口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积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乡村水利工作负责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在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设计水利灌溉工程,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1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原则 1.1继承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前,一定要亲临施工地点的现场,对现场的情况做到细致的观察,根据农田的实际结构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方案、保证当地农民在进行生产和生活时能高效快捷的使用水资源,并且尽可能的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针对农田水利利用的现状、结构以及存在的其他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以分析的结果作为水利工程方案规划的基础。 1.2整体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生态服务既建设用地等多种功能。由此可见,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在布局和数量上做到统筹兼顾,继而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确保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1.3动态性原则 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经济和生态有效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继而它的规划工作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其中一项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更,从而维持经济和生态都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 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建设都必须满足当地灌溉面积的要求,当地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应该切实保障好粮食的安全性,积极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稳固灌溉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以灌溉区实际的灌溉量为基础领导农民确立生产的目标。第二,耕地资源的大小要根据该地区现有的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应过度的开采现有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在耕地上进行。第三,灌溉区的灌溉面积和实际的供水量应该在当地水资源管理局能承受的用水量以内。有关部门要明确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且确定一个合理的灌溉数据。最后,小型灌溉区要根据上面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配状况建造合理的节水小型水源工程。 2.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 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小型水库设计一定的去水枢纽,固定水源流动的渠道续建配套设施。第二,小型灌溉区的水泵和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对已经建成的渠道应特殊情况而进行一系列的改善。第三,例如提水设施等水源工程。第四,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最后,排涝泵站的建设。 2.3经济效益 小型水库在建设完工后能给该地区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水源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境,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给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有效的改善了土地的结构和土壤条件,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减少了泥石流等此类灾害的发生,保护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更保护了全体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更净化了当地的空气,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而污染环境,更有效的保护了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对环境建设带来的益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保障规划顺利进行的措施 3.1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 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研发出新的灌溉技术。工作人员在开展研发活动前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对该地区的环境有一个了解。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此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能否承受住后期所要面对的经济压力。 3.2促进水利工程灌溉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灌溉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派人对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管理,并且须提高政府官员对这一技术的重视程度。 3.3建设时和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有关部门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工作时,应该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监督项目的建设工作,严格的把关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最终质量。工程建设完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 4结语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保护好我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方案,建设出更为高效的水利灌溉工程。 作者:刘嘉 单位:乌鲁木齐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分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带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完善。但是在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人们往往只把目光投向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却忽略了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并且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文主要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在水利工程规模的界定中,我国主要从建设规模来进行确认,此外水利工程的影响规模以及建设施工工艺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讲,我们通过工程造价以及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划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等级较低,工程造价也比较低,施工工艺也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我国一些落后贫穷的地区,工程的建设资金通常比较紧张,所需的技术人才也比较匮乏。由于这些问题的困扰,小型水利工程在这些地区进展缓慢,发展空间极小。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1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为了带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大了规划的力度,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仍然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部分地区对本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出了改革和规划,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依旧在使用落后的水利灌溉设施。为了就可能的提高农村人口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没有科学合理的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作出一定的规划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知识水平也相对不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当地农民往往没有自主性,需要由国家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技术人员来带动。由于农村知识水平的限制,具备知识基础和操作技术的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比较紧缺,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也缺少一些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很随意和盲目。这些不利的因素必然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存在极大的问题,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1.2没有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小,投资资金也相对而言比较少,由于这些因素本身的限制,当地的政府并不会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于是这些本来应该作为精细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变成了粗放式管理。通常情况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由当地的小型施工单位来承包修建。这些小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和施工团队,更加缺少相对科学的管理手段,导致了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难以得到质量保证。还有一部分地区没有将水利工程承包给小型的施工团队而是自发的组织群众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这些不具备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普通大众建设出来的水利工程往往质量较差。 1.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较为匮乏 通常情况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都来自政府的拨款或是当地村民的集资,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往往比较匮乏,在具体的使用中会制约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小型水利工程一般坐落在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些水利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器很难运输到施工地点。不单单是施工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抵达施工现场,还有一些比较笨重的施工材料也很难及时的运输到施工地点。这些条件的限制很难保证施工团队能够保质保量的按照进度建设出一个合格的小型水利工程。一些地区由于政府拨款的资金较少,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因为资金匮乏的问题不得不中途停工,这些已经建设完一部分的水利工程变成了废墟,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1.4小型水利工程在验收和移交上操作的不规范 小型水利工程虽然规模小,但是数量众多,并且广泛的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的地点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继而无法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验收和移交的工作。很多地区在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时没有做好移交的工作就急匆匆的开始投入运行,无法保证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 为了尽可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国家不单单需要对这些地区提供资金上的援助,还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上的管理。保证修建完成的水利工程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并且能创造出极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促进农田经济的增长,国家必须加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通常有以下四个改进措施,分别是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安全的管理、对水利工程的设施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加强建设经费的管理工作。明确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可以更好的对水利工程进行依法管理,在水利工程完工并且验收合格后及时的明确产权归属,办理相关的手续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免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水利工程的设施管理和经费管理,都能使水利工程长时间的投入使用而不出现意外事故。 3结语 小型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所以要兼顾水利工程的发展,构建农村水利工程服务,就必须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项目建设工作的发展,按照操作顺序来充分调动项目工程建设,给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让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影响当今时展的重要因素,并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进国 单位:青海锦源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思考 摘要: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的气候条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气温正在大幅度上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愈加严重。为了有效的减少干旱问题对农民的经济财产损失,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灌溉计划。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乡村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灌溉规划设计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对水利工程的效益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到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更有可能使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影响城市人口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积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乡村水利工作负责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在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设计水利灌溉工程,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1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原则 1.1继承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前,一定要亲临施工地点的现场,对现场的情况做到细致的观察,根据农田的实际结构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方案、保证当地农民在进行生产和生活时能高效快捷的使用水资源,并且尽可能的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针对农田水利利用的现状、结构以及存在的其他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以分析的结果作为水利工程方案规划的基础。 1.2整体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生态服务既建设用地等多种功能。由此可见,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在布局和数量上做到统筹兼顾,继而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确保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1.3动态性原则 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经济和生态有效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继而它的规划工作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其中一项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更,从而维持经济和生态都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 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建设都必须满足当地灌溉面积的要求,当地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应该切实保障好粮食的安全性,积极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稳固灌溉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以灌溉区实际的灌溉量为基础领导农民确立生产的目标。第二,耕地资源的大小要根据该地区现有的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应过度的开采现有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在耕地上进行。第三,灌溉区的灌溉面积和实际的供水量应该在当地水资源管理局能承受的用水量以内。有关部门要明确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且确定一个合理的灌溉数据。最后,小型灌溉区要根据上面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配状况建造合理的节水小型水源工程。 2.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 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小型水库设计一定的去水枢纽,固定水源流动的渠道续建配套设施。第二,小型灌溉区的水泵和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对已经建成的渠道应特殊情况而进行一系列的改善。第三,例如提水设施等水源工程。第四,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最后,排涝泵站的建设。 2.3经济效益 小型水库在建设完工后能给该地区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水源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境,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给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有效的改善了土地的结构和土壤条件,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减少了泥石流等此类灾害的发生,保护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更保护了全体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更净化了当地的空气,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而污染环境,更有效的保护了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对环境建设带来的益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保障规划顺利进行的措施 3.1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 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研发出新的灌溉技术。工作人员在开展研发活动前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对该地区的环境有一个了解。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此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能否承受住后期所要面对的经济压力。 3.2促进水利工程灌溉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灌溉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派人对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管理,并且须提高政府官员对这一技术的重视程度。 3.3建设时和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有关部门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工作时,应该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监督项目的建设工作,严格的把关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最终质量。工程建设完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 4结语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保护好我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方案,建设出更为高效的水利灌溉工程。 作者:刘嘉 单位:乌鲁木齐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分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水利渠道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渠道科学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对于确保农田灌溉的科学、合理以及确保排涝等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结合某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实例,论述了渠道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并提出了施工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同类工程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田;渠道;设计;水力;断面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道设计和施工与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系统运行的稳定和高效有着直接的关系。科学和合理的进行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有利于实现农田的防洪涝。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的对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研究,确保渠道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某农田水利工程新建取水坝3座,维修改造取水坝1座,主干渠衬砌15.5km,支渠衬砌10.59km,排洪曹1座,管涵12座,机耕路6.9km。根据该灌区水土资源平衡条件,水源来水充足,在本灌区内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成果,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5003亩。灌区设计保证率采用P=80%。该项目工程分别为多条排灌沟渠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为进水口及渠道。 1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的原则 在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中主要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在渠道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灌溉用水的单位水量能够实现最大的效益,换句话说就是要对单位水量的灌溉面积和灌溉效果进行提高。(2)渠道设计要与除涝、防洪、排渍、航运、水电以及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进行结合,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确保干旱以及洪涝灾害能够得到综合治理。(3)渠道设计要确保在灌溉区域中水资源平衡的基础上,分析灌溉的效益,之后选择合理以及科学的灌溉渠道设计方案。 2渠道设计要点 2.1水力计算 在渠道流量设计中,考虑到其主要任务是灌溉输水,设计流量都是为农业灌溉用水,渠道灌溉方式按续灌设计,流量设计中考虑30%加大流量。同时,考虑工程措施选择,衬砌结构为C15混凝土渠道,糙率取为0.017。渠道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确定: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m3/s);q-设计灌水率(m3/s•万亩),项目区的设计净灌水率为0.61(m3/(s•万亩));A-渠段的灌溉面积(万亩);J-渠道流量加大系数,取1.3;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70。 2.2渠道横断面设计 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对渠道工程量进行减少,进而降低成本,与实际地形以及地质土壤性质进行结合,在原来的断面的情况下,对渠道断面进行优化设计。 2.2.1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的设计主要是渠道底坡的设计,渠道底坡尽量结合原渠道的底坡,有效的避免大量的挖填方的出现;对于续建的渠道不但要避免出现大量的挖填方,还应当对渠道灌溉以及排水的高程要求进行满足。该项目多为渠道改造及防渗衬砌工程,主要采用改造、衬砌、修复以及防渗等措施都原本的渠道进行有喜爱的处理,以此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进而满足下游农业的需求,所以本次渠道的端面设计是将渠系建筑物的进出口高程作为固定高程,以此来推求渠段的纵断面坡降。 2.2.2糙率的取值 渠道断面设计中糙率的取值及其重要,本工程根据相关规范结合实际情况选取15混凝土糙率为0.017,M7.5浆砌石糙率为0.025。 2.2.3流速控制 为确保渠道不冲不淤,渠道断面设计应选取合理的流速,流速过慢则导至渠道淤积,流速过快则会造成冲刷影响,给下一级渠道取水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项目区渠道渠线较弯曲,水流过快将对渠道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渠道断面的设计要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同时考虑,选取最优断面。 2.3建筑物设计 在地质稳定地段采用C15混凝土梯形衬砌断面,坍塌地段采用挡墙结合埋石混凝土梯形断面衬砌型式。各类排水建筑物设计均应做到结构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管理,有条件和需要时,尚可考虑其造形美观。各级明沟排水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其控制面积与产汇流条件,排、灌综合利用的沟道,在满足排水设计流量的条件下,还应考虑其他利用方式的流量要求。根据当地或临近类似地区实践经验,按照治理区的作物种类、土壤特性、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各条排水明沟应根据治理区的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力争自流的原则选择线路。 3农田水利渠道施工管理 3.1现场勘察与临时设施搭建 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施工地质情况,水文等资料,设置合理的试验室,搞好风、水、电系统及临时设施,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搞好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2设备及物资准备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及复查工作,及时索取有关材质单、出厂合格证明等资料,并按规定保存与上报。认真组织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正常检验与保养。严格把好材质关。工程上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加工预制品要坚持检验制度。①要有建筑产品认可证;②要有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③成品或产品要进行标识。从而杜绝不合格材料、产品用在工程上。必要时对已有合格材质证明的材料进行复检,根据使用部位及时转抄材质证明资料,便于追查。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3.3精心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设计 根据工序的性质、规模、特点、结构形式,事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好作业指导书,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进行技术交底,由质安检监人员检查和监督。做好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要求、操作规程、质量巡视检查与隐蔽工程检查工作。例如对混凝土质量提出对策,要求混凝土质量处于受控和稳定状态,制定监控措施。 3.4坚持自检、互检和预检制度的落实 各工种操作员应该自觉进行自检,班组内部成员之间应进行互检;上道工序转入下道工序之前各工种负责人应进行交接检查。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分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清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保证分项工程质量达优达良,从而以分项工程优良来保证总体工程质量优良。 3.5狠抓质量通病的防治和成品保护工作 防治质量通病,结构部分要治“粗”治“裂”;平面立面要防“漏”防“变”。成品保护要采取“护”、“包”、“盖”、“封”等有效措施。“护”就是保护成品不被踩坏、撞坏;“包”就是进行包裹防污染。 3.6施工要点控制 工程所用材料(水泥)应有厂家出据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粗骨料及砂料应进行性能检测,所采用的石料应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A级,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轴线、高程充许偏差应符合要求不能大于或小于10mm;砌筑顺序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基低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基础扩大部份的高度;②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混凝土、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应为合格产品,混凝土拌制严格按照相应规程规范;砂料不得含有有害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5%。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好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砂浆试块强度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色泽均匀有新鲜口面,座板口面宽度不得低于20cm,长度不得低于30cm,厚度不得低于30cm。上下两面平行,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浆砌石砌筑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②采用座浆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5cm,随铺浆随支砌,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用扁铁插捣密实。③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要求布排丁、顺砌石,砌石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cm,丁石的上下方不得有竖缝;④砂浆初凝后,若需移动巳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支砌。⑤砌缝内应砂浆填充需饱满,饱满度不得小于95%。⑥砌筑好后的水池边墙、底板必须平整、顺直,弧弯必须平滑自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是重中之重。为了对整体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保证,不但要遵循基本原则,还需要把握设计要点,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获取最大的保障,进而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杨钦 单位:贵州省锦屏县水务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为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控制;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1施工成本 结合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成本控制计划。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做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针对每一道工序,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目标责任。 1.2施工进度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通过在施工阶段控制好进度目标,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针对进度目标,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期内,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进度,核对施工实际进度,如果两者出现偏差,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调整,进而在计划进度范围控制实际进度。 1.3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就是在组织开展施工作业时,针对施工开展安全管理活动。通过控制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的状态,最大限度减少或规避生产因素不安全行为或状态,防止出现人为事故,尤其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对人(物)的不安全行为(状态)进行控制,这是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事前控制 2.1.1物质 所谓物质是指有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等,施工材料的充足性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 2.1.2组织 通过全面了解施工操作情况,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安排专门的人员实时检查施工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2.1.3现场 现场方面主要准备控制网,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性,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1.4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全面熟悉、了解施工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2.2事中控制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实施事中质量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方案、施工过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在质量检查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对于技术性的操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最大限度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在施工现场,无证人员或者审查没有通过的人员,坚决不能上岗,所有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2.3事后控制 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事后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处理施工现场的剩余施工材料,以及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完工后,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如果施工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整改措施。同时做好项目施工质量评估工作,必要的情况下,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此项工作。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在竣工后,需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优化设计方案,对施工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施工设计质量管理 3.1.1编制施工方案 在确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需要编制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建立项目施工管理体系,施工部署,选择施工方法,编制整体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明确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进入施工阶段后,根据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由技术负责人牵头和各部门共同参与编制施工方案编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的指导性作用。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还要对施工方案实施动态管理,同时确保施工方案的规范化。 3.1.2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图 在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为了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施工图。首先,经济技术指标的选择,选择经济技术指标时需要遵循最优原则,一方面丰富农田水利工程的排灌功能,另一方面减少农田占用面积。其次,将灌溉区的沟、渠、路等标识在施工图中,为了避免部分沟渠、建筑物等产生质量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裁弯取直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最后,结合灌溉面积、排水面积等进一步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同时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对其断面(纵横)进行优化。 3.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操作的优化 3.2.1选择质优的施工材料 首先,在采购环节加强管理,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防止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需要注意材料的运输问题,一般按照就近原则进行采购,以此降低运输成本。其次,施工原材料进场前审批管理,对于进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原材料,工程项目负责人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严格检查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等相关文件。最后,储存施工原材料,在施工现场,为了防止施工原材料发生腐蚀性损害,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分类、防潮处理。 3.2.2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加强监管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配备相应的现场监督人员,其工作职责就是组织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签发施工图,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问题,或者施工图纸设计与施工要求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意见。另外,根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细则,例如工程质量、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监理工作。 3.2.3优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可以从招标、合同管理、监督制度三方面着手。首先,借助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优质的施工单位承接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其次,对施工合同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最后,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基础知识、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2.4提高施工水平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针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作业环节,一般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如果施工作业人员没有相应的证件,或者没有通过相关技能检测,那么这类人员坚决不能上岗操作,所有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4结论 综上所述,对农田水利实施施工质量管理,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操作,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强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 作者:刘毅 单位:秦汉渠管理处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为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遭遇恶劣洪涝、干旱等气候条件时,将会大大降低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与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形式复杂,所以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顺利进行。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所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当地的灌溉、人畜饮水,进而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例如小型水库、蓄水池、水窖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随意性,进而难以统筹工程技术、合理开发、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典型的诸如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问题,在没有经过专家、技术人员核实的情况下,盲目维修,不仅没有解决漏水问题,反而引发枯水期缺水,雨水期出现水灾的现象。(2)重复建设、烂尾等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村与村之间各自为政,为了本村需要,各自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导致重复建设严重,同时一些村子,由于资金有限,在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出现烂尾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进而难以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3)管理粗放、建设标准偏低。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缺少资金,导致一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低于建设标准,并且投入运行后,管理较为粗放,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时,过早失去使用价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产的流失与浪费。(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慢,维护不及时。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无形中人为拖延工程建设进度,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例如,一些村民集资兴建小型水库,由于施工管理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进一步拖延建设进度。 2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需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强管理。(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机制,按照申请——施工——验收的流程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同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广泛宣传,一方面防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遭受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另一方面防止人为破坏。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基础设施,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保证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例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2)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设计资质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首先,设计资质制度,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资质认证制度,利用设计资质的标尺,选择相应的设计单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无资质的单位或者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权力的行为,所有使用的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凡是通过审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一律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遴选优质的施工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选择3家以上有施工准入证的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投标。借助招投标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进行规范管理,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最大限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借助登记在册的方式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管理。通过绘制工程分布图,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类排列,针对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安排专人实施重点管理,全面贯彻落实目标责任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安全性。(4)设置专项资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受益面积和各地的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受益者、受益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成立水利发展基金等,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推广技术、培养人才。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明显,因此,在建设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立足长远。对此,水利部门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业务进行教育和培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符合时展节奏,充分发挥现有、在建甚至规划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6)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需要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竣工报告,并申请验收。对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来说,需要根据竣工报告、施工资料等,组织相关单位(设计、质监等)的技术人员联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全面验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在对所建工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一般按照听取报告、资料查询、实体检测、细查局部等流程进行质量验收,同时对所验项目给出综合性的评定意见。如果工程未经验收,在这种情况下,不准交付使用,以及结算剩余工程款项等。另外,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建设程序,以此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年内新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优活动,对优质的工程项目进行奖励,并对这些优质工程项目进行大力宣传,进而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施工中没有遵守建设程序的施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交由相应的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进行通报批评和备案。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在豆腐渣工程等,要给予严厉打击,从根本上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需要质量作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管,防止出现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最大限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后期维修、养护等管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造福于民。 作者:邓建芳 单位:秦汉渠管理处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三农”问题与民生大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小型农田;问题;注意事项 当前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用水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变革,水利工程施工量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作为民生大计的重要构成元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各项施工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开展。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 1.1水文勘测不到位 水文地质勘察是指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工程施工前的环境综合评价或其他目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而进行的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由于水文环境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地质勘察必然离不开水文地质勘察。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在实际勘探过程中,一些地区小型农田的水文地质勘察很容易被忽视,在工作中往往进行象征性的勘察,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不细致、不到位,一般性评价较多,综合性深入分析较少,水文勘测容易出现缺失。 1.2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合理 我国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在改革初期建立,当时的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乡镇或村组自主建设,属于“三边工程”(即: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有些甚至是无设计、土法上马,建设标准低,配套工程先天设计不足、后天管理不善、灌排设施设备简陋、配置不全,部分地区灌排不分,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执行工程建设“四制”和“三同时”原则(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三同时”原则),出现“三无”(即:无立项、无验收、无管理情况),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同时,处理不好上下游、左右岸各种涉水利益关系,易引发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1.3工程设施和施工设备陈旧 早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相关机械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工程质量的检测和控制能力较低,由于前期经费投入不足,引起水利设备超过负荷运行情况较多,加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营举步维艰,资金紧张,后期维保资金难以到位,最终导致老化设备难以及时更新、调换,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拦水和蓄水能力极大受限,影响了农田水利功能的有效发挥。 1.4对工程的监管工作不到位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施工单位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现象,部分工程未履行审批手续,施工单位资质不全,或没有获得相应工程资质,违规建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1重视水文勘测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研究地下水与岩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地面塌陷等问题,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水文地质勘察内容丰富,技术要求较高和专业性较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化实现水文地质勘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性作用,确保地质勘察预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并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勘察人员。 2.2合理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选址时,工程选点要科学合理不盲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施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工程进度。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变更,遇到设计变更等突发情况时,及时做好设计人员与水利施工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避免二次返工。为避免政策变化造成的影响,在水利施工许可文件下发后方可施工,严禁非法施工。签订施工合同前,水利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个条款严格把关,对争议之处及时协商处理,进行修改完善,并充分调研水利施工环境的水文、地质等环境,对这些特殊环境在合同中明确相应风险条款,对工期、造价等相关条款清晰准确,提高合同的有效性。 2.3加大水利工程设备投入力度 在预算标准的限制下,对水利项目的成本控制往往要求苛刻,难免会以牺牲设备质量来确保成本目标实现。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要注意正确处理好质量与造价的关系,不能有所偏颇。因此,通过有效利用政府补贴、社会资本,通过水利企业多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对水利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换老旧水利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可通过集中招标采购方式,统一物资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又能确保水利施工原材料质量,从而从根本上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2.4加强监督管理 首先,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监督部门要督促工程监理部门对施工单位的有效监管,采取实时监控的方式,将监管工作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实现“无缝隙”监管状态。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该及时移交给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进行运行管理。要根据工程设施的性能特点,定期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问题排查,及时发现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安全运营的因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水利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水文勘测不到位、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合理以及对工程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化实现水利建设施工工程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确保水利建设设计规划质量符合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水文勘测,合理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大水利工程设备投入力度,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水利施工项目的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张萍 单位:湖北新菲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探究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因而在农业发展中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人们基本的农产品需求。农业生产中受自然限制性条件影响较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应用对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水闸设计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中航运、灌溉、排涝和防洪需求。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突出其实际价值,就要根据实际农业发展状况、气候、水文状况等做好基础性的调研工作,在设计建造中处理好相关技术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方法;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在早期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修建多种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以满足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平原面积尤为广阔,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因而在夏季汛期或降雨丰沛的季节,难以及时排涝,继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灾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和建设,满足农业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处理好多种不同技术问题,对水闸建设位置、构造外形和泄洪挡水能力等均要进行分析,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稳定性,减少渗漏等问题。关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与建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分析角度展开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总结和制定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 1.1稳定性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需要重点保证其工程稳定性,水闸在上游进行拦水,上下游水位差容易形成较大的水平压力,水闸受水压力影响可能会向下游方向产生侧滑动。因而在水闸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考虑其自身要具有足够的重量,从而维持稳定性,建成的水闸在无水期或未进行挡水时,容易受垂直荷载影响,基底压力在大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塑性形变,水闸可能会滑动或被直接挤出,因而在设计中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底板面积,使基底压应力减小[1]。 1.2解决渗流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挡水中受到上下游水位差作用,水闸闸基与河岸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渗流,从而对闸底施加压力,水闸重力减小,则抗滑稳定性也降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两岸或闸基为土基时,土层中的细小颗粒会被渗流带走,同时会有翻沙鼓水现象出现在闸后,严重甚至掏空两岸和闸基。[2]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考虑挡水水流量问题,做好水闸与岸坡的连接设计,减少渗流问题。 1.3防止冲刷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开闸泄水时,下游水深较浅或无水,上下游水位差使水流在过闸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流速,能量聚集从而使水闸受到严重的冲刷作用。水流冲刷范围过大,容易发生工程事故。因而在水闸设计中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合理设置水闸闸孔数目,防止闸孔开启时有折冲水流产生,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孔要依据相关工程标准,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保证设计参数科学,减少下游河岸受到的冲刷,增强水闸建设、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内容及方法 2.1结构部分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组成结构部分的设计不需要进行统一的样式规定,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不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进行建设、使用,受到的影响要素也不同,因而需要在地方性的情况勘查中使其外在形式和主体结构呈现适用性和针对性特点。[3]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结构形式设计需要与当地的水流特性、水闸功用和地势结构等相适应,在水闸设计中要考虑其实际负载能力,使翼墙与闸室的抗滑作用稳定,分析水闸地基下沉情况,根据选址状况处理好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现场地基结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分部结构和整体结构要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计算,提高水闸结构功用以及使用安全性。 2.2选址部分 水闸作为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部分,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相关功用分析进行选址,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泥沙、水流量和降水等情况后,坚持经济性原则,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选址可靠和安全。[4]水流相对平稳的状况下,河床与岸坡稳定状态更佳,地基坚实度高,抗滑与抗渗能力均较强,因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选址应该尽量选择在河段开阔地段。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槛高程时,要使其过闸单宽流量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工程布局上做到统一规划,综合性的分析和选择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址和闸槛高程。 2.3抗渗部分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农业生产需求,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水闸需要集中做好抗渗设计与排水设计,结合上下游地基情况和最高水位差情况,应用工程技术等手段,使非渗漏底板和渗漏设施在统一的渗流区域能够形成密闭不透水的边界状态,同时处理好水利工程水闸地下轮廓线等。[5]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确定安全范围内地下轮廓线对应的下降坡度和渗流值,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出抗渗水性和渗透压。要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水闸防渗性,还可以在渗流面上设置排水沟槽、减压井和反滤层等,将渗水安全、迅速、稳定的引流到下流。 2.4尺寸、样式部分 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关于尺寸和样式等部分设计需要参照相关工程指标与要求,结合实际水利工程情况,分析水闸的运用方式以及水流过闸的状态,确定闸孔净宽度。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在尺寸和样式规划中要根据水力学方法计算水位指标等,对于不同工程建设区的水闸建设应用的尺寸标准不同,计算过程中根据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不同类型闸的用途和使用需求,选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也不同。[6]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技术要求较高,保证相关设计合理,能够为后期的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 3结语 我国设计和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历史悠久,在江河灌区和平原地区均有修建大小不同的水闸,在挡潮、灌溉、航运、排涝和防洪等不同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效,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突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类型较多,包括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稳定性问题、渗流问题、冲刷问题和沉陷问题等,在设计修建过程中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勘查结果,做好技术分析,在设计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的尺寸、样式等进行确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有效。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多种工程性资料,重点分析水闸在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中的使用问题,完善设计内容,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作者:窦艳飞 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和对策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是指水库、水井、塘坝、渠道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起着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本文着重指出了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分布不平衡,地域差别极大,降水量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也比较明显,导致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其存在极大的缓解了农业用水的压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和田间灌排工程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其基本作用是调节和改良农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地形条件多种多样,因而建立的耕地和居民区也有多种形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农村耕地用水和人畜饮用水的需求,特别是对地形相对崎岖,不好发展大面积耕地和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村的实际生活,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当前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工作,包括设施的日常维护,建设相关选址、工程投标等问题,未来建设规划等方面。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配套不完善 我国地形多样,使得农田出现在平原、丘陵、山丘等地形上,土地不平整,条田不规范。因此很多水利工程不适用,应先做土地平整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灌溉用水率较低。另外部分水利工程处于报废或半报废状态,出现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的情况。还有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留守的人员不能承担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加大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 3.2管理体制不完善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或只建设不管理的现象。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较粗放,不能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备情况和功能,没有配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检查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使用;农民在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爱护意识;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加严重,使得很多水利工程受损严重,修复工作艰巨;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影响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发挥;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或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修复,在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不能起到蓄水或阻拦作用,出现泄洪等现象,加强了灾害程度。 3.3资金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现阶段来说其资金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和农民集资,而我国的水费价格相对低廉,农民集资的量和方式很难统一,特别是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资金不足就导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程不能完整展现应有的职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 4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4.1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包括管理人员、各级政府和水管部门、农民和水利工程的用户。政府部门要給予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保障;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电视、讲座、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维护的意义;积极举办培训班,加强农户的意识培训,提高建设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农户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管理不仅是政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农户的参与,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管理。 4.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 管理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使用监督、损坏维修等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负责本地区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细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村镇和个人,要注意蓄水工作和漏水现象出现,避免出现丰水期水源泛滥,枯水期却缺水的现象;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护制度,有专门的监督人员监管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以便于及时发现损坏,在洪涝、大风等灾害过后及时巡视,及时修理;制定严格的建设标准和日常维护标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重修成本;明确以政府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农户为支撑的管理形式,实行农户管理有偿制度,提高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3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 因为我国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于“三农”的项目,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属于落后地区,国家要加强对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为工程的管护提供基础;拓宽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加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未参与管理的农户提供补偿;将农业产品生产与工程管理相连接,比如养鱼、种植莲藕产业结构调整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4.4加强水利灌溉技术创新 目前来看,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灌溉管漏水或灌溉方式设计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水平,研究新技术和新灌溉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地域水资源情况实行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灌溉方法,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结语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正常运行,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发展。 作者:单振江 单位:新疆沙雅县水利局水管总站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浅谈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各地的降水情况一直分布不均,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旱涝灾害的发生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降低人们对于自然降水的依赖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所必须的水资源,为农田提供灌溉水资源,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能力,极大的节约水资源。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正文: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长久发展下去,还可能对农村、农田、农民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1.1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也就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甚至有个别地区一直在频繁的建设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对于建好之后的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或者不重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能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缺少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够,大大的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寿命。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产权不明确,其归属的界定范围不明,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管理责任;其次是农田水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导致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严的现象;第三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普遍没有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也一直在前进,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我国今天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制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位,在机构性质和机构职能上存在不清晰的状况,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有行政主管机关和水管单位的性质,又具备管理、维护和运营的职能,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另外还存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负荷过大,任务量过多,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田粮食产量,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变原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金都被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第三是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从这个层面去约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任到人,监督时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和约束,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稳健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除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之外,还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有三种,公益型水管单位、经营型水管单位和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性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管理单位的盈利情况,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为经济来源的是公益型水管单位,通过经营获得盈利的是经营型水管单位,国家财政支持和盈利兼具的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按照这一规定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能够更好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 作者:蔡前炎 单位:商城县水利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项目设施建设。在农田灌溉中,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施工技术 正文: 1.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1.1水利建设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并且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增多,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中,这些都促进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只有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才能够在确保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同时,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1.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不但工程施工内容多,且涉及多种施工工种交叉作业,所需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也较多,由于涉及的施工面积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并且合理的组织施工,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各项工程要密切配合,在进行田间道路修筑、剥离耕作层、修沟渠以及局部切填土过程中,要认真严格进行施工,减少施工环节之间的影响。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还需要监理人员以及业主之间的配合,施工企业要对施工进行精心的组织以及科学的管理,严格根据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来进行施工。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测量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施工测量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放样测量、控制桩位复测以及交接桩施工测量等,另外,水平位置、高程复核以及加密等也属于施工测量的范围之内。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线路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渠系的放样及测量等,由施工管理部门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小组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工作。施工测量工作应该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 2.2施工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对于后续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保证施工主体安全的重点及关键。从这方面来看,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在进行工程开挖之前,必须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施工,这需要根据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情况来进行确定,并且临时性排水设施需要建立在工程施工区域之外,这样能够有利于将雨水以及地面积水及时排除,从而确保了主体工程的施工安全。 2.3基坑开挖施工 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禁止出现弃渣胡乱堆积丢弃的行为。在进行土方填筑试验之前,需要确定测试方法、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施工技术等。如果存在地面起伏不平的问题,其填充层的施工需要根据水平分层来进行,要对分层工作面进行水平碾压,尽可能的减少界沟的存在。在进行滚动操作施工的时候,首先要对各个指标参数进行确定,这里可以利用压实试验来进行。同时,要处理好路基表面,将散土以及各种工程废料清理干净。在进行相邻作业面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均匀上升,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缝以及高度差。 2.4过路涵以及沟渠衬砌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找过路涵以及沟渠衬砌的施工。首先是对过路涵进行施工。一般来说,先进行基坑的开挖,这里需要运用机械设备来进行,之后是进行清坡以及清底,需要人工来完成。在进行过路涵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施工顺序来进行施工。其次是进行沟渠衬砌的施工,具体来说,主要的是处理好沟渠的沟槽基础,其中的各项数据必须与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相符合,然后是安装以及制作渠身。如果是利用标准预制或者预制板来进行明渠段的制作,必须要以设计要求中的混凝土标号来进行预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强度与工程质量要求相符合,并且要以工程设计为依据来进行明渠基础高程的测量。除此之外,在沟渠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制明渠的密实以及平整,并且要将直顺度、高度以及顶面高等偏差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2.5浆砌工程施工 在这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规范来进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单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并要使得浆砌工程每层的宽度相同。在施工完毕之后,要重点进行防渗处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用砂粒径、细度模数以及材料质量等满足砌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要求,并且石料的物理力学强度指标也应当满足标准要求。除此之外,在选择水泥的时候要根据水泥砂浆的具体要求来进行选择,并且水泥标号绝不能降低。 3.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水利工程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农田水利工程则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施工技术,这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主要涉及到施工测量、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基坑开挖、过路涵以及沟渠衬砌、浆砌工程等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 作者:翟正义 徐长征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水利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探讨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因而在农业发展中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人们基本的农产品需求。农业生产中受自然限制性条件影响较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应用对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水闸设计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中航运、灌溉、排涝和防洪需求。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突出其实际价值,就要根据实际农业发展状况、气候、水文状况等做好基础性的调研工作,在设计建造中处理好相关技术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方法;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在早期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修建多种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以满足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平原面积尤为广阔,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因而在夏季汛期或降雨丰沛的季节,难以及时排涝,继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灾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和建设,满足农业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处理好多种不同技术问题,对水闸建设位置、构造外形和泄洪挡水能力等均要进行分析,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稳定性,减少渗漏等问题。关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与建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分析角度展开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总结和制定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 1.1稳定性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需要重点保证其工程稳定性,水闸在上游进行拦水,上下游水位差容易形成较大的水平压力,水闸受水压力影响可能会向下游方向产生侧滑动。因而在水闸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考虑其自身要具有足够的重量,从而维持稳定性,建成的水闸在无水期或未进行挡水时,容易受垂直荷载影响,基底压力在大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塑性形变,水闸可能会滑动或被直接挤出,因而在设计中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底板面积,使基底压应力减小[1]。 1.2解决渗流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挡水中受到上下游水位差作用,水闸闸基与河岸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渗流,从而对闸底施加压力,水闸重力减小,则抗滑稳定性也降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两岸或闸基为土基时,土层中的细小颗粒会被渗流带走,同时会有翻沙鼓水现象出现在闸后,严重甚至掏空两岸和闸基。[2]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考虑挡水水流量问题,做好水闸与岸坡的连接设计,减少渗流问题。 1.3防止冲刷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开闸泄水时,下游水深较浅或无水,上下游水位差使水流在过闸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流速,能量聚集从而使水闸受到严重的冲刷作用。水流冲刷范围过大,容易发生工程事故。因而在水闸设计中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合理设置水闸闸孔数目,防止闸孔开启时有折冲水流产生,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孔要依据相关工程标准,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保证设计参数科学,减少下游河岸受到的冲刷,增强水闸建设、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内容及方法 2.1结构部分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组成结构部分的设计不需要进行统一的样式规定,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不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进行建设、使用,受到的影响要素也不同,因而需要在地方性的情况勘查中使其外在形式和主体结构呈现适用性和针对性特点。[3]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结构形式设计需要与当地的水流特性、水闸功用和地势结构等相适应,在水闸设计中要考虑其实际负载能力,使翼墙与闸室的抗滑作用稳定,分析水闸地基下沉情况,根据选址状况处理好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现场地基结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分部结构和整体结构要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计算,提高水闸结构功用以及使用安全性。 2.2选址部分 水闸作为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部分,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相关功用分析进行选址,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泥沙、水流量和降水等情况后,坚持经济性原则,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选址可靠和安全。[4]水流相对平稳的状况下,河床与岸坡稳定状态更佳,地基坚实度高,抗滑与抗渗能力均较强,因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选址应该尽量选择在河段开阔地段。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槛高程时,要使其过闸单宽流量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工程布局上做到统一规划,综合性的分析和选择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址和闸槛高程。 2.3抗渗部分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农业生产需求,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水闸需要集中做好抗渗设计与排水设计,结合上下游地基情况和最高水位差情况,应用工程技术等手段,使非渗漏底板和渗漏设施在统一的渗流区域能够形成密闭不透水的边界状态,同时处理好水利工程水闸地下轮廓线等。[5]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确定安全范围内地下轮廓线对应的下降坡度和渗流值,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出抗渗水性和渗透压。要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水闸防渗性,还可以在渗流面上设置排水沟槽、减压井和反滤层等,将渗水安全、迅速、稳定的引流到下流。 2.4尺寸、样式部分 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关于尺寸和样式等部分设计需要参照相关工程指标与要求,结合实际水利工程情况,分析水闸的运用方式以及水流过闸的状态,确定闸孔净宽度。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在尺寸和样式规划中要根据水力学方法计算水位指标等,对于不同工程建设区的水闸建设应用的尺寸标准不同,计算过程中根据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不同类型闸的用途和使用需求,选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也不同。[6]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技术要求较高,保证相关设计合理,能够为后期的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 3结语 我国设计和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历史悠久,在江河灌区和平原地区均有修建大小不同的水闸,在挡潮、灌溉、航运、排涝和防洪等不同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效,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突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类型较多,包括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稳定性问题、渗流问题、冲刷问题和沉陷问题等,在设计修建过程中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勘查结果,做好技术分析,在设计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的尺寸、样式等进行确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有效。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多种工程性资料,重点分析水闸在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中的使用问题,完善设计内容,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作者:窦艳飞 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浅析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各地的降水情况一直分布不均,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旱涝灾害的发生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降低人们对于自然降水的依赖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所必须的水资源,为农田提供灌溉水资源,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能力,极大的节约水资源。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正文: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长久发展下去,还可能对农村、农田、农民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1.1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也就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甚至有个别地区一直在频繁的建设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对于建好之后的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或者不重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能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缺少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够,大大的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寿命。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产权不明确,其归属的界定范围不明,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管理责任;其次是农田水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导致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严的现象;第三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普遍没有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也一直在前进,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我国今天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制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位,在机构性质和机构职能上存在不清晰的状况,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有行政主管机关和水管单位的性质,又具备管理、维护和运营的职能,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另外还存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负荷过大,任务量过多,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田粮食产量,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变原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金都被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第三是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从这个层面去约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任到人,监督时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和约束,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稳健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除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之外,还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有三种,公益型水管单位、经营型水管单位和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性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管理单位的盈利情况,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为经济来源的是公益型水管单位,通过经营获得盈利的是经营型水管单位,国家财政支持和盈利兼具的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按照这一规定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能够更好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 作者:蔡前炎 单位:商城县水利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摘要]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经济虽然发展迅猛,但是我国仍然属于一个农田大国,作为我国最为基本的一项国策,科技兴农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面积干旱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我国粮食的产量。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重要性、原则、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对于整个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其前提和基础。就现阶段而言,农业灌溉水利资源日益缺乏,农业水利工程也不断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细致地规划和设计。在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占据着最为重要的显著地位。因此,必然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农业之国,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进步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其核心和动力。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有效进行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必然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另外,利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对于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循环使用,是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特点之一,这项工程所带来的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一,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第二,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继承性原则。第三,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动态性原则。总而言之,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继承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并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上述三个原则,以期达到最好的规划设计效果。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问题 3.1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对其分析不全面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因为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对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忽视,往往后知后觉诸多水利问题尚没有解决。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急于求成,又忽视自然规律和技术规范,导致追求效益而造成诸多问题。在工程资金不到位、甚至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工程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某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又采取教条主义,用生搬硬套的方法强行建设,却不采取能够显著地节省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造价的有效的规划设计,进而造成了经济损失。 3.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前期没有做好规划 规划设计的长期目标不明确,立项不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在初始阶段,如果对其进行的规划设计不够深入和全面,与之相关的部门有没有相应的提高其配合工作的意识,就会更加容易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导致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进而威胁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各方的切实利益,最后造成多次进行复建、诸多建设不能如期完成等严重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诸多水利工程因为其目前的自身质量存在问题,或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维修等保护,最终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发生老化问题,显著地降低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3.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实施中的维护监督力度薄弱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在后期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监督和维护,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的实现。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某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良好的维护监督管理,进而造成了工程施工与实际的规划设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得最开始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也就变成了空谈,失去了其原本应具备的价值。另外,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期间,又缺乏维护和管理,没有按照工程自身的运行荷载和运行特点进行管理,对先关的运作机械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导致工程机械超负荷运行、渠道渗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价值的实现。 3.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技术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虽然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所获得的投资不算太少,但是,依然存在着投资资金不到位或者极端不足的重大问题。于这种资金匮乏的情况中强行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则必然会导致诸多重大问题、乃至于危险情况的出现,最终必然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果,进而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其中的某些规划和设计方案,同样发生了许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将一些从前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技术运用以及实践经验生搬硬套地、不加以实际地考察,便运用到新的规划和设计的方案之中,导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时,不能科学地、正确地分析,不能节省方案的造价,进而导致预算也经常会出现失控的现象。 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解决措施 要想彻底解决上述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棘手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彻底有效地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4.1加强并统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立足于我国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并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对于支撑储水、灌溉改造以及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要结合各个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筛选出最合适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以此来实现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的共同发展。此外,还要在水库、塘坝等诸如此类的水利设施之间建立起互相补充的框架,并且建立起旱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灌溉、涝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泄洪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备体系。 4.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想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必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具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合理的把握和了解。要了解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水利设施设备的情况,其内部的相关节水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区域内的水利灌排体系的情况等等问题,并且结合相关规划和设计对其进行完备和完善。必须要积极地开展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田间管理、末级渠系的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另外,还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配套设施以及其节水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或者扩大建设。 4.3进行工程维护监督设计,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 不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无懈可击,但是,倘若在其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划设计进行,那么再优秀、再无懈可击的规划设计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时候,进行工程维护监督设计,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对于工程维护和监督的设计,不仅仅能够保障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按照原本的要求和规范顺利进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规划和设计的建设水平。 4.4对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灵活运用 在上面已经阐述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缺乏对于技术的分析,因此必须要对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灵活地分析与运用。现阶段,不断地完善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相关的技术指标的标准,并对其进行规范,可以提升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技术分析和灵活运用的水平。虽然,现阶段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能够结合目前的技术标准进行,但是,仍旧不能够提出过高的要求,抑或是应用技术的硬性指标,因此,必须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其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技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灵活的运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迅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也必然存在着诸多新的问题、旧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全局上把控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这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郗增福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我国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要求水利灌溉要节约用水。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设计与后期施工管理问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管理 水利渠道工程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顺应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趋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在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可控或不可控风险造成渠道渗漏和损坏,不仅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使用,而且会造成有限的水资源的浪费。做好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要点 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点涉及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材料、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渠道比降设计3个方面,要对这3个设计要点在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渠道设计。 1.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材料分析 设计材料直接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质量、使用寿命,设计材料的选用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选择材料时,应该选择质高价优的材料,高质量的材料可以保证水利渠道的性能;要充分考虑季节影响,不同的季节对材料的要求不一样,材料的持久性、抗老化性需要重点考量;要选择少接缝,便于安装的材料,不仅减少因为物理因素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能避免水的渗透;要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往往对材料需求量比较大,如果材料价格较高,工程成本将会过高。 1.2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 跌水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因为地面水流变化和地面高差造成的建筑物侵蚀冲刷问题。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时,挖坑均匀可以减少填方渠道,这样能够保证地面和渠道底部保持水平一致。增多农田水利渠道的跌级,可以减少农田水利渠道的地形高差,有效减少渠道维护费用,节约渠道建造成本。 1.3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分析 渠道比降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土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初砌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适当增大,渠底比降越大,跌水的个数与跌水的落差也就越低。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时,调查和研究水利渠道的原始渠道比降,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依据目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接受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为长远经济效益做打算,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从全局考虑渠道比降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渠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施工管理研究 2.1施工材料控制 2.1.1原材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选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标准。起到反滤作用、收集渗水作用、保温作用、抗渗作用的原材料要保证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坚固性。 2.1.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确保其具有耐久性、坚固性能。渠道施工有壁薄的特点,要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要依照不同的工程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 2.2施工工艺控制 2.2.1混凝土 U型槽预制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一般采用U型槽,既可以使渠道坚实,又可以保证排水顺畅。在U型槽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预制施工,以实验的方式确认好混凝土体的配比,完成浇筑,确认硬度后投入使用。 2.2.2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管理 渠道施工时做好防渗工作对整个工程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好渠道基础的施工。根据施工的地形地质进行开挖或填补,处理和维护好地基,保证地基的平整和坚实。为避免渠道渗漏并为混凝土初砌施工提供便利条件,要建设排水系统。其次要做好防渗支模工作。在正式安装防渗模板之前,要进行试拼接,确保模板紧实,对缝隙进行处理。正式安装时,要有坚固稳定的支模地基并确保支模面积足够大。 2.2.3浆砌石渠道施工管理 对于渠道砌石施工而言,预先处理石块,选择合适的石块堆砌方式十分重要。将石块宽面向下、尖面向上可以减少石块缝隙。对于石块之间的缝隙,可以选择合适的小石子与混合砂浆进行搅拌填补缝隙[1]。不可直接用石子填补空隙,还应避免使用溜浆法,防止缝隙扩大,保砌石表面平滑稳固。 3结语 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利渠道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周期,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断创新渠道设计理念。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对修砌渠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农田水利渠道灌溉、排水作用的稳定发挥,促进农业生产。
生态环境论文:社会资本和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论文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整村“公害病”的现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向我们提出严肃思考:我们究竟依靠什么保护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必不可少,但完全依赖政府管理也是不现实的。我国目前农村呈面源污染状况,政府管理难以应付。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只有少数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大多数农村环保管理人力资源奇缺,即使是兼职人员也较少。而且农村社区距离城市越远,政府管理的辐射作用就越弱。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社区而言,环境管理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村民利益共同体)应以社会资本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保护好自己的碧水蓝天。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下文就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1)的有关问题加以缕析。 一、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社会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对社会资本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作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是布迪厄、科尔曼以及布坎南的定义。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组织,本文采用的是布坎南的定义,即从社会组织角度加以阐释的定义。在《让民主有效运转》一书中,布坎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其中包含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它们能够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张文宏,2003)。运用布坎南的定义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两个囚徒被分开审讯,选择不认罪是二者的最优选择,每人将得到最轻的惩罚。但由于彼此缺乏信息,加之不信任心理,每人都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认罪,结果放弃了整体最优选择,每个人得到了较重的惩罚。“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社会资本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首先,信任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合作的纽带,“相信你能遵守规则,我也就会遵守规则”,是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人们的普遍心理,而这其中的基础就是信任,缺乏信任,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很高。其次,规范制约着人们之间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向着有利于社区长远利益的方向演进。尽管社区的规范大都不像国家法律法规那样正式性,但正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代代相传,沉淀到成员的心理,内化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为。再次,农村社区联系人们的纽带是血缘以及地缘,社区人际网络重叠率很高,人际网络具有全面性与实名性特点,不像城市社会中那样片面性与匿名性,人们之间易于合作,这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二)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我国当前,不少污染企业都和政府管理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白天冒白烟,黑天冒黑烟”的情况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被发现概率低以及违规成本低,遵守规则的激励不足。与市场机制相比,农村社区中由于饱含社会资本,在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很多情况下,监督只是一种“顺便”的事情,就像奥斯特罗姆所引案例那样,在旱年取水,每人分配一定比例的水,当一人在取水时,下一个人就在他后面排队,多取水马上就会被发现,这是工作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监督,并且成本极低,而违规被发现的概率极高,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奥斯特罗姆,2000)。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牵涉其中,违规成本是很重的。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违规者所受到的惩罚很少涉及法律与物质利益层面,大多涉及道德与精神层面,这种成本看起来似乎很轻,实则不然。因为在乡土社会,信用与声望等是“社会货币”,失去了信用与声望,也就失去了社会资源,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利益受损。在互动性强的乡土社会,违规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这也能够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三)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生态环境问题表象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本质特征不在人与自然之间,而在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针对自然环境的利益博弈问题。人与人之间关于自然环境利用、分配以及成本摊派等的博弈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旋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冲突与摩擦无处不在,由此需付出巨大的摩擦成本与磨合成本。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社会资本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社会资本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四)社会资本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社区在外来经济诱惑的情况下,急于发展经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碧水青山。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城乡之间生态不平等,社区遭受外界污染转移之苦。无论哪种情况,破解的关键都在于社会资本。在第一种情况中,由于社区资源环境是社区所有人共同的“命根子”,而且子孙后代的福利都与此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信任、规范以及网络机制的存在,使社区成员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可能。这使得不少社区能够抵制市场机制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共同的利益,以及固有的信任格局,使社区成员面临外界污染转嫁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呼百应,予以反抗,极少出现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在我国一些农村社区集体反抗外界污染的环境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这里没有发生。 二、社会资本流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社会资本恒久甚至增值。关于这一点,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给出了极好的阐释。他认为, “除非一个集团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者集团的利益”(奥尔森,2004)。二是历史沿革。一个群体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否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路径依赖。由于社会资本需要时间浸润,一个社区在历史上社会资本生成的状况,对以后社会资本的走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人员固定性。信任、规范以及网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生成,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社区人员相对固定。人口流动过于频繁,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就会失去载体,社会资本将大打折扣。四是社会结构状况。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社会资本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社会资本,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仍从以上四个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趋势。其一,农村社区群体的规模正日益增大。传统的社区是自然村,当前农村社区是行政村,甚至一些农村社区已经演变成“超级村庄”,社区群体规模的增大,对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构成一定的威胁。其二,社区历史沿革的影响日见微弱。随着国家政权向社区的渗透,冲击了社区历史沿革的传承性,尤其建国后的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如、等,对社区历史沿革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现代教育造成农村社区中“代沟”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社区历史沿革的延续,影响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其三,人员流动性加快。目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个缺乏人员稳定的社区中,居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贴现率是非常高的。“我遵守规则,别人不遵守规则,等于我替别人作了牺牲”,信任机制在这里将大打折扣,而且外来人口不一定认同社区生成的规则,规范开始失效,人际网络也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松动,社会资本易于丧失。其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社区社会分化,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传统农村社区人们有着利益一致性,这是建立在人口相对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流失关系很大。这从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反映出来。一种情况是社区的生态公共地遭到破坏。由于社会资本的流失,人们对生态公共地的心理预期变差,公共资源的贴现率变高,个体争先恐后的透支公共资源,“如果现在不用,等想用的时候,也许就没有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公共地悲剧被造出来,公共湖泊、公共山林、公共草场,都在演绎着这方面的悲剧。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在这里,社会资本流失的后果可以更清楚地体现出来:某些案例中,社区中一些“精英”通过出卖社区公共资源,从外界污染中获得大量实利。而为此付出的成本,却由社区全体成员买单,成本与收益被严重割裂。如果社会资本雄厚,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社区有着严格的公共地资源使用规范,这方面的悲剧本应当可以避免。另外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社会资本,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这里,我们运用科塞的冲突理论,可以解释社会资本在抵制外来污染转嫁中的作用——当一个群体面临与外群体冲突中,该群体如果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已经构建起维护自己结构的核心价值并取得全体成员的认同,群体整合的较好,就有可能动用更多的资源;反之,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群体要么反映冷漠,要么加快分歧,要么走向解体。 三、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社会资本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囿,目前就我国大多农村社区而言,我们难以复制传统的社会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利用社会资本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农村社区的过渡阶段,社会资本的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可以得到重构与再生(当然在一些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并没有失去),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路径。我们详细解读与缕析其中的路径,大体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价值理性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雄厚。第二阶段是过渡农村社区阶段,价值理性丧失、工具理性尚未成为人们合作的纽带,特征是社会资本衰弱。第三阶段是现代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重构。第四阶段是未来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得以积累并日益雄厚。 现代农村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奥斯特罗姆将这些条件归纳为八点。一是清晰界定边界;二是占用和供应规则和当地条件保持一致;三是集体选择的安排;四是监督;五是分级制裁;六是冲突解决机制;七是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八是分权制企业。而阿科瑟尔罗德以及沃塔纳波等人以计算机模拟环境“博弈”,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自私的理性人之间也可以合作。在重复进行的无数次“博弈”中,首先违规不合作的人总是被淘汰,“一报还一报”(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你合作,我就合作)的人获利最大。 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应是人们合作的逻辑起点,但并不是终点。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社会资本能够得以培育与再生,从而使人们的合作成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即人们在环保中的合作,一是处于私利,二是本身把环境保护当作一种价值理念,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为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人们也会产生情感上的反映(信任与交流),之后这种情感上的反映又固化了原有的合作,社会资本由此得以重生。在之后的合作中,社会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积累,在社区环保以及其他公共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也随之升华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价值理性)。 当然,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还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如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等。良好的制度设计是生成与积累规范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为社会网络的扩大提供了保障。组织建设是现代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土壤与基石。社区中各种组织(尤其是基于共同利益建构起来的组织),为社区居民交流提供了平台,大量的互动与情感付出,孕育了信任、强化了规范以及丰富扩大了人际网络,使社会资本得以积累与增值。 生态环境论文:水利建构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我省“五小”工程指小水库、小塘坝、小自流(小拦河坝)和小提水站小型水利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中,灌溉面积 1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和水资源概况 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产粮基地,黑龙江省有耕地960.1万hm2,未利用土地474万hm2。耕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未利用土地占全省总面积的10%。全省有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2042万hm2。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26hm2,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2倍。全省有可利用后备耕地资源9.56万hm2。20世纪80年代全省多年平均水资量总量为772.2×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55.8×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273.5×108m3,2004年以后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10.33×108m3,为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86.08×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287.19×108m3。根据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成果:(2003年)全省平原区多年平均(1956~1997年)地下水补给量为193.31×108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3.66×108m3,占地下水补给的74.3%。根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2005年)全省平原区多年平均(1956~2000年)地下水补给量为181.18×108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3.43×108m3,占地下水补给的74.3%。 2黑龙江省灌区基本情况 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五小”工程在农业生产灌溉水资源量中所占比例很大,对农业产值有很大影响。2007年现状,全省设计灌溉面积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23处,666.67hm2~2万hm2中型灌区295处, 3“五小”工程对农业产值的重要支撑 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我省通过“五小”工程对农业灌溉的比例占全省灌溉面积的80%,其中水田占水田实灌面积的73.1%,旱田占旱田实灌面积的98.6%,说明我省灌溉仍以“五小”工程为主。以2010年哈市粮食总产值为例,可以看出“五小”工程在去冬今春干旱的严重自然灾害后仍取得历史上最大的丰收,总产125.9亿kg,同比增长11.3%。由于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比去年减少10%。全市水田总面积48万hm2,2010年降水接近正常,但仍要预防春季旱情和影响范围。灌溉抗旱以打井、建站、补水为主要措施,新打大型机电井318眼,确保了春种用水,使2010年粮食产量获得好收成。 4“五小”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 由于“五小”工程占据黑龙江省灌溉面积80%,可见它对农业的稳产、高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区域的水资源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及所有生态环境的供水、补水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5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协调作用 “五小”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要做好水利设施的加固、维修、清淤,增强对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将雨季相对丰富的降水资源蓄集起来,供工农业生产在需水关键期使用。 依据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应满足有效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实际上是代际间的水资源利用公平性原则,它要求不同时代的水资源利用权利及其效益维持不衰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实际上,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片面地强调经济有效性,很少追求环境和社会有效性,从而造成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恶化,产生资源的无效利用、不公平利用和不可持续利用的严峻局面。合理配置的主要平衡关系,在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还必须保持若干基本的平衡关系,才能保证合理配置策略是现实可行的。 在供水方面,影响供水的主要因素为供水的工程能力和调度策略。供水工程由利用当地地表水的蓄、引、提工程,地下水井群,污水处理与回用设施,以及从区外调水等工程组成;调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来水情况、蓄水状况、供水优先级别及各种综合利用要求下的各种可行调度方案。显然,在发展过程中工程供水能力的扩大要涉及到规划工程的开发规模、开发次序及不同的工程组合方案。同理,在一定的需水过程、来水情况和工程组合条件下,不同的调度策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诸目标满足的程度也不一样。因而找出较为合理的动态供需平衡策略,便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之一。 通过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五小”工程在国家水利建设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要通过调研论证,提出合理优化配置方案,在全省内大力推广,典型区还可以推广至全国。 生态环境论文: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摘要:文章从“良法之治”和 “普遍守法”两个方面来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提出了作者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一些具体设想。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党中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蓝图的实现。对于如何进行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方案固有多种,可谓见仁见智。本文笔者试图围绕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对“法治”所做的经典阐述“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1]的角度,具体而言,即从“普遍守法”和“良法之治”两个方面来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 一、 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前提-“良法之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立法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没有哪一个法领域能像生态环境法那样,几乎年年有法律通过,甚至一年有几部法律出台。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我们就已经十分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法体系。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生态环境立法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里,我国的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却日趋严重。笔者认为,引起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当初在“摸着石头过河”、“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环境立法自身尚存在诸多缺陷,已严重影响到实施的效果,因此必须加以完善。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立法主要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生态环境立法的价值合理性-确立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由于立法时所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环保法》第1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实践中,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准却往往被庸俗化。经济增长的数据成为“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同时也是考核地方官员“政迹”的关键标准。众所周知,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亦能达到,美国、日本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前曾走过这条路,我们在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走得也是这条路。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繁荣”是虚幻的,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基于对人类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长篇报告《我们的共同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进一步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迄今,可持续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不少国家积极采取行动,相继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规范和政策。1994年3月,中国国务院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基本对策和行动方案,并提出要进行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环境立法,将可持续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由于在《环保法》立法时可持续发展尚未为国人所普遍认同,故未能成为《环保法》的立法目的。事实上,在我国很多地区迄今为止还在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事着或正准备从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及时修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立法目的,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使生态环境立法紧跟国际步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提升生态环境法的品性,使其具有价值的合理性,无论是对执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守法及环境意识的提高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生态环境立法的工具合理性-整合现行环境资源立法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一直受到非理性思路的影响,其后果表现为在立法时容易就一时一事做出规定,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体系化的通盘考虑和综合平衡,所立之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操作性不强、法律条文之间互相冲突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实施的效果,对造成实践中的执法困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法律来说,“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3],因此必须对现行生态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 1、注重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保持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本身的和谐一致。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众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地位非常尴尬。《环保法》地位的尴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环保法》是1989年由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与其他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处于同一立法层次,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无法起到基本法的统领作用。其次,从内容上来讲,虽然现行《环保法》在立法体例上包括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两大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由国家环保机构负责起草修订的环保基本法却基本上是一部污染防治法,并没有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因此无法适应自然资源综合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 实践中,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基本上是针对单项污染防治和单项资源要素保护进行的,缺乏对污染的全面控制和资源整体保护,形成了分部门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重重。例如,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这些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环境资源,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必然与环保部门发生权力冲突。生态环境立法上如此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很多部门经常从部门利益出发,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往往互相争夺审批、发证、收费、处罚、解释等权限,闹得不可开交,而无利可图的则往往无人愿意负责,互相扯皮、推诿,人为造成许多工作漏洞,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 针对以上问 题,笔者认为,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当务之急是必须对现行的《环保法》重新进行修订。重新修订《环保法》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增加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与此相应,名称上可更名为《环境资源法》。2、提高立法阶位,改由全国人大颁布,以便与《宪法》规定的“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及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统领地位相符,以利于形成不同层次的法律体系。3、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突出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使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执行有关决策时互相协调,有效防止部门之间的冲突。 2、注重生态环境立法的现实性,使所立之法具有可操作性,实践中能够顺利实施。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立法中,有关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抽象,实践中难以把握。例如《环保法》第29条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但对于何谓“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实践中难以把握。其他的一些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更是充满了弹性,增加了落实的难度。 其次,立法中缺乏程序性规范。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环保程序法,甚至连作为环境纠纷非诉讼处理重要方式之一的环境仲裁制度都无法可依,实践中根本无法操作。而环境自力救济因没有统一、明确的程序,实践中受害者经常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纠纷的解决。因为没有明确、合理、完备的实施方式和途径,环保实体法中的内容便无法落实,其效力便无法得到保障,其中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便成了空中楼阁。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规定了公众参与的原则,但却对公众参与的程序、方式、对公众表达意见的处理、公众意见的效力等均未加以规定,因此,该规定在实践中远未起到立法预期的效果。又如,《环保法》第6条在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时,却未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向何部门检举、控告以及有关部门对检举、控告处理的程序、期限、有关部门不作为的法律责任等等都未做出任何规定,最终使得该规定在实践中根本无法落实,其实际的作用就是除了宣示立法者的立场外,基本上是一纸空文。 针对上述情况,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应注意对其中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以便于在实践中操作。另外,在当前制定统一的环保程序法尚有困难的情况下,应针对环境资源法中实体性规定,通过在本法中或在其实施细则中及时地补充相应的、完善的程序性规范,以确保实体性规范的实施。 3、消除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我国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存在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法律规定之间常常自相矛盾。例如《环保法》第37条规定,“未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安装使用,并处以罚款”。从该条文的表述来看,如果排污单位没有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其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并非违法。但是,依据《标准化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而“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4].因此,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无疑又是违法行为。这种法律规定之间互相冲突的情况,在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中不是个别的现象。由于立法上的冲突,实践中常常让人无所适从,法律的尊严也因此而被大打折扣。因此,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必须尽力消除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以维护法律规定的统一性,便于法律的实施,进而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 我国生态环境法治的核心-“普遍守法” “良法之治”仅是生态环境法治的前提,实现了“良法之治”也仅是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第一步。“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依然不能法治”[5],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法治来说,其最终实现的标志是“普遍守法”的形成。具体而言,“普遍守法”又包括执法和守法两个环节。 (一)、“普遍守法”的关键-严格生态环境执法 学者在分析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实效时严肃地指出[6],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存在普遍不力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出发,没有坚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基本原则,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重开发,轻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的道路,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作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个别政府部门和领导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极其淡薄,以权代法、以亲代法,干预、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对企业违反环保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听之任之,有些领导还为之说情护短,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息事宁人办法,帮助企业和有关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可以说,对于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产生,执法不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治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没有这一原则,就等于什么也没有”。我国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执法不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愈演愈烈的恶果,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动摇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因为民众如果从经验中得出连政府都带头不守法的法律经验,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关于法律的信念,甚至使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心,更不必说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了。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去除那种将“发展就是硬道理”庸俗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在评定干部政迹方面,不能仅以经济增长数据为标准。同时,执法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在环境执法时做到勇于执法、敢于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为此,必须建立一套人民检察院环境司法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各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以切实保障环境执法依法进行。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严格执法的实现,在立法确立生态环境法律中有关规定的实施主管部门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意想,要切实考虑该部门是否适合行使主管职能,在制度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 (二)、“普遍守法”的根本-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 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认为,“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7]学者梁治平先生在论述我国法实施时指出,“中国固然制定了不少的法律,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剧的。而且,情况往往是,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8]而由一群具有浓厚传统意识的人来执行先进的法律,其后果诚如现代化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9]以上学者鞭辟入里的分析仿佛专门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状况而发,我国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现状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公众的普遍守法意识,如果公众还继续把生态环境法看作是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软法”,那么,再完备的生态环境立法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而绝不可能隽刻在公众的心里和落实到他们的自觉行动中。 对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培养,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无疑是一条十分必要的途径。但笔者认为,针对我国民众普遍不了解不关注我国的环境法及环境问题的现状,大力扩展公众的环境权对提高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来说更为重要。所谓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10].其内容包括生态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前者体现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一定质量水平环境的享有并于其中生活、生存、繁衍,其具体可化为生命权、健康权、日照权、通风权、安宁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观赏权、环境美权等。后者则表现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具体可化为环境资源权、环境使用权、环境处理权等。此外,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还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结社权、环境改善权、环境请求权等程序上的环境权。因为环境权的内容十分抽象复杂,因此,必须通过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等部门实体法将其具体化才能切实予以保护,同时,鉴于当前我国环境诉讼对起诉资格要求过严(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要求原告必须与损害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要有具体的损害后果)不利于保护公民环境权利的情况,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11],适当地放宽原告起诉资格,扩大起诉对象,赋予公民对环境管理机关、各企事业单位违反法定污染防治义务(所谓违反,包括已经违反、正在违反以及将要违反)为起诉理由。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实体法上公民环境权的确立和程序法上类似“公民诉讼”制度的建立,才能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并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保护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公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权益,使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与改善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进而将环境守法内化为一种自觉。唯如此,我国生态环境的法治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因为,“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制力制裁的时候,才是有效的”. 生态环境论文:浅论化工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化工建设一直是一个支柱型行业,但是也因为它自身的因素给周遭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损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因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应用而生,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工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发展,并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力图找出一种解决方式完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减少影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对后续的一些影响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以及快速的发展,一些建设项目大肆开发并且得以快速建设,严重忽略了施工之前之中之后各个阶段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则能够未雨绸缪,对于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预测评价监督控制,把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且促使政府在这一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污染之后再治理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则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不会产生冲突。 二、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 最初,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基于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破坏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79年,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接着在试行一段时间之后,在1986年,我国又颁布了新的法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这一阶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婴儿阶段,是一种对于前景的摸索和跟国情的磨合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对我国建设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起到了不可抹掉的重要作用,帮助政府果断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建设项目的正确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一些大型破坏环境的建设项目的实行,成功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二个发展阶段,就是到1998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一阶段,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体系得以不断补充和完善。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实施阶段都做了详细而基本完整的规定,使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有规可循,这也表明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里程碑式的制度的出现。 第三个阶段,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体系从化工建设项目延伸到了更多更广阔的行业,使得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快速更广阔的传播,也加大了环境保护评价的适用范围,是我国立法的一个大的飞跃,也是我国环保理念的成功发展。 根据我国的自身国情,吸取国际环境保护评价体系的先进制度和理念,这一新型的环保体系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越来越快的完整发展。 三、化工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浅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越来越明晰凸现出来的一些环境问题,还有国际环境形势的不容乐观,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相继出台了很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在加强,尤其是在化工建设方面的环保投资。 1.目前,我国的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盛开,而一些小型的化工企业基于领导人的认识或者是本身的理念而只是注重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对其建设项目规划可能产生的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破坏视若无物。 2.我国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于化工建设规划中的一些细节没有进行有效硬性规定,从而使得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出现一些阻力,总得来说,就是形式性太强,缺乏可行的操作性。 3.公众参与并不彻底。化工建设的很多项目都涉及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公众可参与的程序并不多见,出现专业人员一手包办的现象,而在规定公众参与的程序中,对于参与公众的人数和选择以及参与方式内容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说白了,就是一个规定好了的形式。 4.相关部门认识不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不到位。可能由于一些利益上的牵连问题,有些部门受贿而对于化工建设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大开“绿灯”。 四、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的解答及对当今化工建设规划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制度的完善 1.完善法律制度。首先就是完善我国对于化工建设规划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公众参与程序和参与程度问题),组织专家团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进行法律试验,充分了解现实,使得新法能够有效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对于相关人员的工作制度也要严格执行,奖惩分明,人的制度永远是一个不变的主题,要加强监督,防止人为导致的环评报告不准确现象发生。 2.设立专门的独立监督控制机构。鉴于环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法问题得到人员的互相包庇,应该设立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相关过程和人员进行监督和质量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对于化工建设规划的环评有效性和高效性。 3.完善化工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和方法。化工建设关乎所有国人的生活,而化工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应该定期组织专家团对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进行检查和实地考察,及时完善相关技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研究自己的环评技术,对于一些小型但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要严厉果断取缔。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也在逐步的完善,而对于化工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则一直在创新,相信在越来越完整的环评体系下,化工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生态环境论文:生态环境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一、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林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我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1998年,在我国境内,爆发了一场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而我省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同样也爆发了历史上罕有的洪涝灾害。引发这场洪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灾”,即受1997年强势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导致气候异常。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祸”,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致使水土流失的情况非常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江河湖泊,最终导致行洪不畅。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洪涝灾害提醒我们,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不重视林业发展,将会加重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受损失的是人类自己。因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林业发展,已经成为我省抵抗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手段。 (二)推动林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林业的发展状况,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步战略阶段,为了保证这一阶段的战略成果,我们必须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推动林业发展,努力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在为人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之外,也可以从侧面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林业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我省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林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把握历史机遇,稳步推进林业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林业产业无论在性质、定位,以及工作指导思想方面都在悄然发生着重大转变,现阶段,我国的林业产业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过渡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已将生态建设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同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比如积极推进“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这些生态工程已经被列入了计划发展纲要之中,我国政府预计在十年内投入约4600亿元,以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完成。而上述的这些工程几乎已经覆盖了我国的全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足以见得我国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与毅力。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林业单位必须要把握“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从而不断加快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目前,我省已经纳入了国家部署的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中的五项,随着生态补偿基金的到位,相信我省的生态建设必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是按照政府规划进行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出现了种种弊端。回想过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很多领域的经营与管理都陷入了迷茫之中。为了解决人们吃饱饭的问题,各地方想出了很多办法,也尝试了很多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施,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部调动了起来,不但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粮食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并且产量逐年增长。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转变经营理念,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反观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中同样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们的思想未能解放,经营理念比较落后,缺乏开拓与创新的意识,主要表现为:思想守旧,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积极思考,甚至有一种逃避心理,对于那些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缺乏挑战与创新的心理。这些思想层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全面展开。因此,需要我们尽快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同时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率。 (三)放宽政策,完善机制我们知道,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绿化造林的真正的主体,想要实现我国林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利用市场机制,深入挖掘各种利益主体的潜在需求,不断调整所有制结构,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完善现有机制。一是由国家出土地,个人、企业负责投资、造林与管理,然后国家再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二是建立管护承包机制,也就是国家出地、投资、造林,再将其承包给个人、企业,进行后序的抚育与管理工作,三至五年之后,保存率达到预定标准,国家向个人、企业发放相关的费用,再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三是国家可以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个人、企业进行的管理过程中,然后按照股分对林业的收益进行分红。四是国家向个人、企业提供土地、苗木,个人、企业对林场进行管理,收益也由个人、企业获得。同时也有权对这片林地进行继承、转让与买卖。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水平,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相信这些政策推行之后,能够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能够为广大生产经营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四)借助社会力量,努力推动林业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林业不仅仅是一项产业,同时也是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而存在。因此,想要实现我国林业的全面发展,单靠政府投入或者是林业部门自行发展,显然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必须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够实现我国林业的全面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林业工作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性,要切实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将林业划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政策的制定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农民的实际收入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质量。 地方的计划部门对林业投资项目要合理规划,优先安排;财政部门要保证林业投入的资金到位,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增加相应的投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加大对林业重要性的宣传 ,为林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总之,政府部门要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借助社会力量,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论文: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整治 1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物及城乡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害严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普遍。 我国人多地少,近年来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黑龙江省水资源匮乏,每年干旱面积达106.67万hm2。 同时,因不合理不科学用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我国有533.33万hm2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呈蔓延趋势,废污水随意排放,秸秆焚烧,人畜粪便进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每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平均用量在400kg/hm2以上,鹤岗市郊区年化肥用量达到9256t,平均化肥用量高达450kg/hm2。农民几乎不施用有机肥,连续多年使用化肥,化肥应用指标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氮素浪费严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农业污染加剧。 农药污染也十分严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933.33万hm2。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十分混乱,随意添加组合的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鹤岗市郊区每年使用农药达到12t,除30%~40%左右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业生产中由于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而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2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水稻优势产业带的主要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33.33万hm2(2007年),约占东北水稻面积的60%左右,比北方14省市水稻面积的2/5还多,位居全国第九,总产量为1650万t,商品率高达952万t/a。鹤岗市下辖2县1区,区域内耕地面积47.2万hm2(包括绥滨县、萝北县及宝泉岭管局)。水稻种植面积15.67万hm2,其中宝泉岭管局11.67万hm2,县区4.00万hm2。水稻平均产量为7.0~7.5t/hm2,稻谷产量115万t,其中县区27.5万t。 从生态环境上看,黑龙江省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开发晚、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和森林覆盖率高等原因,该地区空气清洁,自然环境优越,稻田灌溉用水质量优良。全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种类少,发生程度较轻,本田使用化学农药数量也少,尤其是对生产绿色稻米影响很大的生育后期农药使用量远远低于南方省市。 黑龙江省生产的粳稻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田有机肥施用少,耕地质量下降十分严重。土壤有机质从5%下降到2%。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出现品质下降而出现卖难的现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促进耕地养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鹤岗市水稻生产已发展成为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水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沟渠不畅,农药化肥的盲目大量使用,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因此,通过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稻生产条件,运用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种稻水平,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发展该区域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环境论文: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广泛关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众多国家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同人口、种族等因素相遇,就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它不但可能影响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还可能导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而影响到地区稳定和国防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加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对我国生态安全现状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醒国人对生态安全问题引起充分重视,积极解决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构成和特点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 生态安全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构成威胁,从而维护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 二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并引发暴力冲突,从而防范生态安全环境问题对区域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第二层含义则是外交、军事范畴新概念。 (二)生态安全的构成 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安全。该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地、水、大气和生物。 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这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并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 与影响国家安全的其他因素相比较,生态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生态环境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平衡的系统。对局部地区环境一个因素的破坏或不合理利用,就会影响到这一地区整个环境的稳定度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二是长期性。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一旦对生态环境施加某种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作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当前条件下,这种影响以负面影响为主。 三是不可逆性。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利用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承载容量,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至少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要想恢复大面积受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的。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如图2所示。 二、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 (一)生态安全问题严重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13亿人口压力,加上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数量的增加,做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我国的生态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在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4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国土资源安全问题 国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08%。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万公顷,平均每年“流失”耕地6.7万公顷,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倍多,并且还在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沙化一个中等县。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砍完,我国草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草地质量也在明显下降,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草地已达1.3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我国湿地资源占世界湿地面积10%,但已有近40%的湿地受到中度和严重威胁。其他生态系统也退化严重,造成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已对国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三)水资源安全问题 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8000~9000亿立方米,现在一年的用水总量达到56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用水资源的极限。我国有660多个城市,其中400多个城市缺水,有110多个城市经常闹水荒,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4000万居民的正常生活。 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发展到整体,由城市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海洋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9年统计,我国近海海域,4类和劣4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东海劣4类海水比例高达53%以上,因此,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 (四)环境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向环境排放的各种废物数量远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20__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7亿吨,市政污水排放量为220.9亿吨,而废水处理率却很低,工业废水处理率小于70%,市政污水处理率在15%以下,许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便排入江河湖海。20__年我国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达l995.1万吨和1165.4万吨。 据统计1999年全国338个主要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余66.9%的城市均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还有137个城市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我国平均每天产生城市垃圾l.5万吨,每年要吞噬掉2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来处理这些垃圾。另外还有一些难解、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引发环境危害,因此,我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五)生物物种安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已有4000~5000种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经过确认的我国珍稀濒危重点动植物分别达258种和354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 国际贸易公约》所列的640个物种中,我国占有156个。 外来物种不断侵入我国,严重威胁我国生物物种的安全。如20世纪80年代初随木材贸易从美国侵入我国的红脂大小蠹,1997年在山西省大面积爆发,使大片油松在数月间毁灭。目前该物种已经蔓延到河北、河南两省,严重危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另外还有美国白蛾、大米草、麝鼠、豚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等外来物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许多地区,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我国生物物种安全问题严重。 (六)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例如: 近年来人人皆知的沙尘暴,20世纪50年代较大的暴发有5次,60年代较大的暴发有8次,70年代为13次,80年代为14次,90年代则多达23次; 海洋赤潮暴发,60年代以前十分罕见,从70年代开始赤潮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80年代赤潮增加到每年平均发生4次,到90年代,有的年份,赤潮竟达到30多次; 土地沙化也在加速,50~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后,则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400平方公里。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正在加速恶化。 三、我国生态安全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态环境安全日益恶化,因而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1986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831.4亿元,而1994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则共计人民币4201.6亿元,接近同年全国gdp的10%;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究其原因也是由于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态安全日益恶化造成的,这次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人民币2642亿元。 上述损失只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无法计算的潜在经济损失,而潜在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该经济损失通常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3倍,甚至上10倍。 在一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安全非常恶化的地区,生态难民已经出现,如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居延海干涸,迫使2.5万牧民背井离乡,青海、甘肃、宁夏、海南等省区也相继发生了因生态安全严重恶化,人口被迫迁移的事件。 四、我国生态安全保护对策 一、进行全民生态安全意识教育,从人抓起 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更主要的原因是广大公民缺乏基本的生态安全意识。因此,应当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从人抓起,积极行动起来,全民动员,人人动手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在全体公民中间进行生态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应当从小学开始开设生态安全课程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公务员应当在思想深处形成一切以生态安全为主的意识,做好维护生态安全的表率。只有重视全民生态安全意识教育,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从人抓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懂得生态安全,个个维护生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生态安全立法和执法工作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制订和完善我国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于各类破坏生态安全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 对于积极保护生态安全的优秀事迹,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并给予重奖。另外,必须认真学习和积极借鉴国有关外生态安全保护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道路 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生态环境指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坚持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决放弃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污染。对于新建项目,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对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绝不允许上马。 生态环境指标应当作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于那些“污染型”领导,要坚决予以免职。 四、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国家应该像重视国防安全一样重视生态安全,建立相应的生态安全系统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于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能够有效地作出预警和快速反应,以减少国家生态安全的破坏,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五、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生态安全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过去违背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所造成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并采取有效措施。必须切实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蓝天碧水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生态重点保护区,对重点动植物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应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功能,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修复。 六、减少农业毒害和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合理调整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产品结构,坚决淘汰那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淘汰那些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化肥、除草剂产品,开发低毒低害及无毒无害的农药、化肥、除草剂产品,同是严格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 七、慎重对待生态技术推广和外来物种的引进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特别是生物物种的安全,对于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外来物种的引进,一定要十分慎重,不能盲目随意和不顾整体利益。特别是对于转基因的研究应当采取“急研究、缓推广”的对策。只有慎重对待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外来物种的引进,才能减少外来物种及新物种对本地牲物种的威胁,有效保护本地生物物种的安全。 八、完善产权制度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许多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皆起因于对自然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及生态补偿制度的未实施。 必须改变目前资源所有权“虚拟”、产权不明晰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所有权制度,严格界定所有权、经营权和开发使用权,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同时有效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征收资源和生态补偿费。 两种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可以促使使用者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只有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和实施补偿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五、结论 1、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3个主要特点。生态安全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2、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分析,有助于提醒人们对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3、针对我国危机四伏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有益探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的难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以期对保护我国生态安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懂得生态安全、个个维护生态安全”的良好氛围,达到真正有效保护我国生态安全的目的。 生态环境论文:谈公路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污染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建设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环境保护 1.1 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 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 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 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 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 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 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 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 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 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工程验收阶段。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宜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生态环境论文: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促发展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和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一些地区毁林开荒,开山采矿,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县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处在起步、规范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执法难度大,这是目前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受到政府的重视程度;企业的接受能力;体制上受块块管理;法制上无强制手段,法律法规难以落实到位等限制了执法工作的进行。例如:在排污费的征收上难度很大,很难足额征收到位。有些企业经常跟执法部门讨价还价,找些种种理由推脱责任。 城区环保管理手段落后,办法不多,城市环境污染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城区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城区环保配套工程设施不全。“两污”处理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品位的关键,加快城区垃圾、污水处理步伐乃当务之急。餐饮油烟污染、金属切割噪声扰民等问题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较低的现状,将势必给我县环境带来污染隐患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做到环境信息公开,通过我县环境保护政府公开网站,公开我县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县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四)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将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五)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就在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和自身环保队伍建设 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严格控制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加大工业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力度。 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角度出发,着力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大部门联动执法力度,依法对县城居民反映强烈的餐饮业油烟物污染、建筑噪声扰民和扬尘等环境问题实施综合治理。 加强队伍建设,在营造“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环保政务环境上再求突破。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行为,简化审批手段,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按照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环保系统工作人员行动准则”及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加强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正、能勤政为民”的环保队伍。 生态环境论文:论自然地理学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空间过程和区域差异,将一定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获得的结果推演到其他尺度,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资源、环境问题。在贵州的喀斯特地区,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塑造了陡峭且破碎的贵州喀斯特高原地貌。在这些地貌上,在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压力,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状况均不同程度的向石漠化演变,在某些地区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如何使这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得到良性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生态环境 石漠化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上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自然地理学具有环境科学的面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地理学上所说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贵州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贵州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并且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3.1 石漠化的成因 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所导致的,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协调岩溶地区的人地关系。 3.1.1自然因素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东部,全省地形多为山区,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西部地势较高,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坡度较大,属中国中部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部分。高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深切河谷和岩溶地貌发育,造成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并集中于夏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与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3.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石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1)陡坡开垦。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数量低,长期以来,毁林开垦,刀耕火种,植被对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弱,土壤流失,造成大量岩石裸露,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2)过度樵采。喀斯特岩溶地区群众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导致石漠化进程的加速。 (3)过度放牧。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牲畜放养,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还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 (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物,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扩展。 3.2 石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 4. 结语 自然地理学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统筹区域发展等的普及起到独特的作用。我国的自然地理学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促进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恶化的趋势。贵州省岩溶地区自然条件特殊,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石漠化形成的主导背景因素,人类活动诱使石漠化加速发展。如何推进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一个重要任务。 生态环境论文:生态环境改善背景下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性 滥用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使得农业污染,尤其是农业水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始作俑者[1]。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污水灌溉、施用污泥等几个方面。目前,我国每年要施用80万~100万t的化学农药,高毒农药占37.4%,其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和含汞、砷等重金属的农药。由于施用方法和农药种类的影响,大约有50%左右的农药会进入土壤中。残留在土壤中的一部分农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人体内并造成危害。长期施用化肥,则会导致农田土壤板结,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由于锌、镉等重金属常与磷矿石伴生存在,极易通过磷肥的施用而被带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中锌、镉等重金属的累积。另外,大量的重金属会随着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而进入到土壤中。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植物吸收后进入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如“骨痛病”、“水俉病”等分别是因镉、汞重金属中毒引起的[2]。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3]。生态、经济及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4]。 1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1.1有机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持和改善 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有机农业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减少了外部物质的投入,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化肥和合成农药的生产通常均需要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和生产量,从而降低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轻化肥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污染。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加快这些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特别是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践表明,在常规农业生产地区开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农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天敌数量和生物多样性也能迅速增加,农业生产环境能够有效地恢复和改善,土地、水资源、植被和动物界所受到的破坏与损害的程度将减轻。 1.2有机农业有利于食品安全和改善饮食健康 常规农业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作物生长快、产量高,但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高农药残留、高硝酸盐含量是对人类健康的最直接威胁。而有机食品质优味好,营养丰富,无污染。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管理者和民众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高质量的安全食品是一种必然趋势。 1.3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出口贸易受到各种绿色壁垒的严重冲击,但生产与出口的有机食品,经过专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检查认证,可以有效地克服国外各种非关税壁垒,更容易参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而且产品价格一般比同类的常规产品高200%~300%,因此有机农业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加有利。 2有机农业的基本特征 2.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在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中,采取的生产措施均以实现系统内养分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为目的,包括:利用系统内有机废弃物(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种植绿肥、选用抗性品种、合理耕作、轮作、多样化种植、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等;有机农业通过建立合理的作物布局,满足作物自然生长的条件,创建作物健康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控能力,以抑制害虫的暴发。 2.2采取与自然相融合的耕作方式 有机耕作不用化肥氮源来施肥,而是利用豆科作物固氮的能力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种植的豆科作物用作饲料,由牲畜养殖积累的圈肥回施入地,培肥土壤和植物。尽最大可能获取饲料及充分利用农家肥料来保持土壤氮肥的平衡。利用土壤生物(微生物、昆虫、蚯蚓等)使土地固有的肥力得以充分释放。植物残渣、有机肥料还田以及作物间作有助于土壤活性的增强和进一步的发展。土地通过多年轮作的饲料种植得到休养,农家牲畜的粪便被充分分解并释放出来。自我生成的土壤肥力并不依赖于代价昂贵且耗费能源生产出来的化肥,有机耕作的目的在于促进、激发并利用这种自我调节,以期能持续生产出健康的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在种植中通过用符合当地情况的方式进行轮作,适时进行土壤耕作,机械除草及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例如种植灌木丛或保护群落生态环境)来预先避免因病害或过度的虫害对作物造成的危害。 2.3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根据土地能承载能力确定养殖的牲畜量。通常来说牲畜承载量是每公顷一个成熟牲畜单位,因为有机生产标准只允许从外界购买少量饲料。这种松散的牲畜养殖保护环境不受太多牲畜或人类粪便的硝酸盐污染,它帮助一个农场的形成并使人们可以采取符合牲畜需要的养殖方式。以上述标准进行的牲畜养殖通常情况下只产生土地能接受的粪便量。饲料和作物的种植处于一种相互平衡且经济的关系。 2.4禁止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基因工程是指人工将一种物种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物种基因中。因基因工程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违背了有机农业与自然秩序互相和谐的原则,且基因工程产品存在着潜在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如玉米的斑腐病病毒等,而基因工程品种对其他生物、对环境和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没有科学结论。因此,有机农业坚决反对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2.5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总之,是要建立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把系统内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同等地加以关心和尊重;采用土地与生态环境均可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 3有机农业的环境要求 有机农业的产品质量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还取决于产地的环境质量,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的主要要求有: 3.1有机农业对土壤的要求 有机农业除了强调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外,更注重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因此,这两方面也是有机农业对土壤的最基本要求。理论上能进行常规生产的田块就可进行有机生产,因为有机农业更多强调的是对农田管理过程和其对农产品生产功能的可持续支持,常规农业通过一定时间的有机操作转换即可成为有机农业,也就是要通过有机生产方法将常规系统逐渐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使退化的土壤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这和绿色食品更强调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是不同的,有机农业更强调的是过程,也就是说强调的是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管理土壤和农业生产系统,使其逐步转变为健康的、安全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因为质量再好的土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对有风险的物质不加以有效的控制,都可能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我国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GB/T19630.1-2005)明确规定,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5]。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3.2有机农业对灌溉水的要求 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第一部:生产》(GB/T19630.1―2005)规定有机生产基地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的规定。另外,由于水的特殊属性和人类监测与认识水平的局限,有机农业基地应避免在有废水或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如废水排放口、污水处理池、排污渠、重金属含量高的污灌区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废化学药品、废溶剂、尾矿粉、煤矸石、炉渣、粉煤灰、污泥、废油及其他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的周围进行生产。严禁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废弃物进人有机农业的生产用地。此外,要求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田的水不会渗透到有机地块。 3.3有机农业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GB/T19630.1―2005)规定有机生产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的规定。同时规定了缓冲带和栖息地;如果农场的有机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或物理屏障,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邻近常规地块禁用物质的飘移影响。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和水一样,空气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各种污染物质或有风险的物质都可能随之移动一定的距离,因此,从空气传播风险的控制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机农业标准都提出了缓冲带的要求。同时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也要求有机农业有自然生物栖息的空间以供有害生物天敌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所以,标准也要求有一定的保护空间。直接与常规农田毗邻的露天食用菌栽培区必须设置大于30m的缓冲带,以避免禁用物种的影响。当然,基地周围,特别是其上风向不能有污染源,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集中的城镇是最基本的要求。 3.4有机农业对生物的要求 环境生物包括所有与人类生存环境有关的生物,在农业生产中除了目标生物(作物)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环境生物,这些环境生物对农产品的生产及产品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机农业对生物也有明确的规定,最突出的相关规定是几乎所有的有机农业标准都禁止在有机农业操作中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因为其潜在的风险尚未得到确认。在种子种苗的选择方面:要求有机作物生产所用的种子和种苗必须来自通过认证的有机农业生产系统。生产性繁殖体应采用经过认证的有机种源,并可追溯性清晰。选择品种时应注意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严禁使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不使用由转基因获得的品种。有机农业强调避免农事活动对土壤或作物的污染及生态破坏,要求制订有效的农场生态保护计划,采用植树种草、秸秆覆盖、不同作物间作等方法避免土壤裸露,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和盐碱化;要求建立害虫天敌的栖息地和保护带,保护生物多样性。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发展有机种植。总之,有机农业对生物或生态的要求是尽量保持其多样性,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采取各种措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3.5有机农业对废弃物处置的要求 有机农业对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有规范要求。比如对畜禽养殖要求充分考虑饲料生产能力、畜禽健康和对环境的影响。养殖数量不超过养殖范围的最大载畜量,要求保证畜禽粪便的储存设施有足够的容量,并得到及时处理和合理利用。对加工废弃物的净化和排放设施或储存设施应远离生产区,且不得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排放的废弃物应达到相应的标准。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土壤农药和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野生资源破坏、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等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而有机农业恰好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双赢之路。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促进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特别是在立体种植、循环农业、有机肥堆制等方面更加具有先天优势,非常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希望有机农业这一模式能够物尽其用,得到长足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论文: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论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破坏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公路立交;景观设计;线形;桥跨结构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明显。所以,只有科学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1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运营与养护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导致饮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下降;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农作物减产,使用消冰雪的盐对水、土壤和农作物都有不良影响;汽车尾气和盐类有害物质影响公路沿线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伤、压死;公路选线不当,会破坏地貌、休息场所、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 1.1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占用耕地,拆迁房屋和其它附属设施,影响沿线生物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长达数十到数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县,路线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农业用地及其排灌系统、林场及水产养殖区等,会造成分割从而影响路线两侧的生物交往及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会活动。还有的会给一些文物、古迹地的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种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另外,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导致种群变小和种群间的交流减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路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基较高,土方量较大,施工期间路堑的开挖、路基的填方对地表的扰动较大,路线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坏,土壤疏松,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对降雨集中季节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弃土,施工前临时占地,使路线所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减少,路线两侧 20~30m 范围天然植被破坏,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施工期临时用地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人员的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复耕后一定时期内肥沃度难以恢复,影响作物生长,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 (2)桥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由于桥梁的修建,使河床过水断面受到压缩形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下沉。桥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局部冲刷。此外,施工期间基坑开挖、筑岛钻孔、打桩,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以及泥浆废碴排放,致使下游局部河段水质变差。 隧道的修建虽对洞身所处地段扰动不大,但隧道进出口两端,仰坡面的开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坏,对局部山体的稳定不利,另外,隧道废碴若处置不当,碴土可能随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沟渠、河道,破坏良田等。 4)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必将污染大气、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特别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于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每日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所产生的扬尘,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所散发出来的气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厂石料的破碎过程,粉尘很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拌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粉尘也较大,近年来采用除尘设备,达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决。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机械如打桩机、钻孔机、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拌和机、路面材料拌和机、压路机及各种运输车辆等所产生。这些机械的噪声源强,一般为 80~100dB(A)。对施工人员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直接操作人员,另外对500m以内的区域有一定的影响。 1.2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通过较低的运输费,能较方便地到达市场、工作地点、购物处及诸如健康和教育设施而给周围社会带来效益。在一些主干公路和高速公路项目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长途运输,而当地的效益可能极小。然后,公路建设与公路改建项目总会改变一些公路周围社区或社会环境、影响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会和经济活动等多个方面。 当公路或其它基础设施截断已有的公路时,就产生了社区隔离现象。在新建的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设计车速较快,又进行了出入口控制和隔离措施,当地出行的路线加长,直接影响企业业务、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连接线的修建可解决公路与社区之间的冲突,减少交通对社区的影响,有时也会给当 地商业业务带来繁荣,同时社区也会担心由于交通分流而损失业务,有时社区活动就会朝连接线迁移,潜在地改变了现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公路建设项目也可能引起地方公路网络上车流量的变化,如果地方交通增加会产生公害。当农田被一条新建公路而分割时,农业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干扰现有的耕种方式以及田块之间的连接。同时旅游业也会因公路建设受到影响,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与快速会对旅游业有利;而如果管理不当,旅游点商业活动增加,会影响旅游的吸引力。 当比较孤立的社区与外部世界的接触联系日益增加时,会产生“文化振荡”,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路建设,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开放程度加大,当地让其它人来开发与居住,从而扰乱了人类与土地之间的脆弱的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人口迁移与当地人口的减少。对于大部分当地居民来说,土地是其本身、其生活方式和其生计中一个珍贵和不可摆脱的部分;确实植物与动物都基本上被认为是受尊重的生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公路建设太容易破坏这种平衡了;新建公路使得当地与外界联系加强,外界人员有的会占有土地种田,有的开发诸如矿藏、森林或野生生物等其它资源;对现有资源的日益增加的竞争,尤其是当居住者引进一种生态上不合适而又未被证实的生产系统时,将可使当地人口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新居民以及公路施工人员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健康与社会问题,包括疾病、生活习性、就业压力等,这些将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易使其受到伤害;当地公路交通改善而提高了其土地价值,将赶走一些低收的租户和住户,公路建设会损害当地一些人的利益。 公路建设必然造成住宅、地产、企业及其它生产资源的被征用,必将引起社会干扰及使受影响的居民遭受损失。征地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而且还是社会和心理方面的;经济影响包括房屋或一个企业的损失、业务收入的暂时或永久性损失,这些都是可以估计和作价的,但是,对这些损失的具体计价却往往是一个相当困难和持久的过程;社会和心理费用更加复杂,有时更加具有破坏性,社区或村庄被分割和破坏,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减少,甚至失去联系,商业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往往在居民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中表现出来。 公路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主体工程占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迁;路堑的开挖,路堤的填筑对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坏,以及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和水系的影响等。 2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所称的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等。 公路应绕避生态环境中所列的保护对象。公路对生态环境中的保护对象产生干扰时,应结合受保护对象的特性提出保护方案,将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条件时,宜进行环境补偿。 2.1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 公路中心线距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缘宜不小于100m 。当公路必须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数量,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林木。公路用地范围内,应按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栽植。有条件时,填方边坡的植被覆盖率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应达到 70以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应达到50以上。 公路经过草原时,应注意保护草原植被。取、弃土场地应选择在牧草生长差的地方。公路进入法定保护的湿地时,工程方案应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施工废料应弃于湿地之外。 在有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路段,应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为动物横向过路设置兽道。 2.2、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应调查和搜集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的地表水资源分布、容量以及水体的主要功能。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不得占用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体;当路基边缘距饮用水体小于 100m、距养殖水体小于20m 时,应采取绿化带或者其它隔离防护措施。公路在湖泊、水库等地表径流汇水区通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公路对地表径流的阻隔。公路经过瀑布上游、温泉区等特殊水体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确定避让距离。在作饮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排、渗水构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时,应采取措施隔离地表污水。应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隐患。跨越溪、河、沟的桥涵的过水断面,应保证泄洪能力。公路跨越山谷时,应根据山谷宽、深及汇水面积等选择通过方式,有条件时宜优先采用桥梁跨越。工程废方弃置应作出设计,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 应充分调查沿线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种类及覆盖率、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采用生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区公路地质病害地段,当采取生物防护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时,应考虑当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山区、丘陵区公路应尽可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减少开挖面、开挖量,注意填挖平衡。弃土场应做好排水防护设计,以避免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点宜选择荒山、荒地。暴雨强度较大、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石质挖方边坡或松散碎(砾)石土填挖方边坡地段,宜采用植物与工程综合防护措施。做好公路综合排水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将路界范围内地表径流引入自然沟中。各种排水沟渠的水流不应直接排放到水源、农田、园林等地。应注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灌木、乔木等植物,对路堤边坡、弃土等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3公路交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外,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体讲,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般有三种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3.1公路交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建设和营运对地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采石取土区、工程施工区以及永久性建筑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对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公路建设和营运还会干扰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有可能对某些珍稀濒危动植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布局,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3.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遵守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规。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野生动物保护法》指出,“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明确保护措施,并经 主管部门审批。2)保护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条例》还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合理选线 公路选线,通常应避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地区。 4)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公路必须通过上述特殊区域时,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如保护网栏、兽类通道及桥涵等。严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车辆运行速度,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必要时,可以对某些受直接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 4结语 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论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将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从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将通过降低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而使生态系统遭受冲击。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破坏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生态环境论文:分析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村能源 农村能源(rural energy),指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与消费,涉及农村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多个方面。农村能源的开发是指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就近开发利用的能源,在中国有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小水电、小窑煤、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多属于可再生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的利用还包括国家供应给农村地区的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因此,农村能源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合理开发农村当地各种能量资源,研究农村各种能量资源在输入、转换、分配、最终消费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等问题,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农村能源分类 1.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物质和其他有机质,可直接当作燃料或转换成气态或液态燃料的载能体。一般指薪柴、秸秆、人畜粪便等。 2.水能:利用水力发电。 3.矿物质能:主要指煤和煤矸石。煤矸石是指煤矿中开采出的低热值的矸石,其热值为3.3~12.5兆焦/千克。可以直接燃烧或加工成型坯等燃烧利用。 4.太阳能:广义的太阳能包括直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和因太阳辐射同地球大气层及地球表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能、潮汐能等,也包括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质能等。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太阳的光、热问题。 5.风能:由于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不同,造成各处温度和气压的差别,促使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空气产生的动能即风能。可用于风帆助航、风力提水、农副产品加工、风力发电、风力致热等。 6.地热能:地球内部包含的热能,或由于地下物质的摩擦、挤压而放热;或由于地球内部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放热。从地表向下,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高。火山爆发、地震和温泉都是地热能的表现形式。据估计,地球内部每小时放出的热量约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优质煤。中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开展了利用地热能的工作,一般用于温室、育秧、育种、孵化鸡、养鱼等。西藏羊八井、湖南灰汤、辽宁熊岳等地建设地热电站。世界各国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较重视,主要是将地下天然蒸汽和热水用于生产和生活。由于有关设施的一次投资较高,地热能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潮汐能由月亮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使海洋中的海水作周期性的涨落运动,由潮汐涨落所产生的位能和动能称为潮汐能。中国潮汐能资源估计约1.1亿千瓦,主要用作水磨、水车、农副产品机械的动力和发电。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我国农村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症结所在,而且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成为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村能源是农村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是农民生活改善的物资基础。然而在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从能源资源到能源的最终消费,各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引起局部的、区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五、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做炊事和供热燃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引起的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小水电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的小水电一般都是利用修建的小水库进行发电,由于水库中的生物质腐烂而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到生物圈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 3.矿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石的移动、矿井酸性水的排放、煤矸石堆积、煤层甲烷排放等。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中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环境问题。 4.太阳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占用土地,另外制造光伏电池需要的高纯度硅,属能源密集产品,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含镉光伏电池的有毒物质排放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公众仍担心对健康有危害。 5.风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风能开发中,风机会产生噪声和电池干扰。 6.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地热水直接排放造成地表水热污染:含有害元素或盐分较高的地热水污染水源和土壤;地热水中的CO2和H2S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地表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陷等。 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生态植被严重破坏 1)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毁林种粮、森林火灾等,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m3。 2)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已有0.87亿公顷退化,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且每年仍以133万公顷的速度继续退化。 生态植被破坏的后果:使农业生产失去生态屏障,是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2.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水污染。 乡镇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垃圾造成的水污染。 3.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 1)一方面,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小,并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 2)目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km2,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km 2,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另外被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4.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1)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日益增大。据统计,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2320.5万t,其中总氮日排放量约为283.1t,总磷约为56.6t。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卫生,而且造成河流淤积,污染水体。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浪费了大量资源,污染大气和水体。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未收集和未处理的垃圾还会滋生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苍蝇、蚊子、蟑螂和老鼠等。 3)粪便及秸秆引起的污染即内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源污染导致5亿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面积不断增加,全国酸雨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9%;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共同污染着水源、污染着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低劣,市场竞争能力差;农膜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 5.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1)农村家庭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低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炤房的排烟设计很差。 2)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 3)拖拉机、三轮摩托、二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尾气废气大量排放。 4)乡镇和村间道路的路况差,灰尘漫天飞扬。 七、农村能源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1、实行节能优先的政策,通过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推广,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农村节能炉、节能灶等节能产品的使用,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原煤和薪柴,也就减少了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薪柴也就等于封山育林,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矿化能源,减少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源。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减少了农村利用煤碳烧水对大气的污染,太阳能是清洁、高效、无污染的能源,使用沼气作炊事燃料,不仅清洁卫生,而且农户人畜禽粪便污水得到处理,净化了环境,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源,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3、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无污染、无公害、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4、利用厌氧生物净化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有利于加快农村水污染的治理,保护农村河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论文: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治理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区别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着特点,其治理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生态环境模式。具有市场治理性质的民事合同治理不仅能够适应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自身特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治理和民间环保组织治理的不足,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共治的善治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治理的有效运转需要建立良好的内外合同关系。立法上需要确立民事合同最低限度的生态环境目的、扩大自然资源权利的市场化配置、明确所有权义务的生态延伸、建立合同生态环境监管、扩大民事合同相关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治理。 【正文】 一、从城乡比较的角度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之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忧虑。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经济,制约社会,涉及政治的重大问题。[1]由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晚发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历史上存在偏差,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城市环境的改善甚至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2]不仅如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也习惯于依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经验而很少采取能反映自身特点的治理措施。因此,本文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逻辑起点建立在讨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自身特点之上。 我国农村范围广阔,汇聚了水、土地、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绝大部分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飞速发展,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以及受农业生产长期破坏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有加剧的趋势。据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2007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森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退化、沙化草原是中国主要的沙尘源;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08%;耕地质量退化趋势加重,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和城市相比,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表现为土壤、水和大气污染,而且还强烈地体现为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下降。自然资源因素不仅是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自然资源的不当利用)也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体现(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下降)。具体而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以下显着特点:一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区域广,地区差异大。农村生态环境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破坏对整个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影响。二是与农村工业比重低、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的现状相适应,农村环境污染源小、数量多、分布广,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比重较大,且有不断上升趋势。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常常发生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如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盐碱化的影响;过度放牧造成草原荒漠化;滥砍滥伐对森林的破坏;过度狩猎造成野生动物种群下降等等。四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农村贫困密切相关。农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往往不得不去破坏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上述特点表明,其治理除了借鉴以工业污染防治主要体系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经验之外,尤其需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广、散,农村生产活动特点和自然资源在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地位。这些条件共同构成了分析民事合同治理的现实基础。 二、民事合同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现实歧向 在环境治理中,合同很早就得到了运用,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创设了“横滨方式之公害防止协定”。如今,行政合同在生态环境管理中被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又提出了环境合同和环境民事合同。根据学者界定,环境合同是指“国家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就环境资源使用权的确立和转移达成的协议”,[4]环境合同概念的提出对于探索环境法上的合同具有重要意义。有疑问的是,环境合同将“国家与私人之间的环境分配合同”与“私人与个体之间的环境消费合同”[5]都纳入环境合同范畴,如何协调现行具有环境内容的行政许可合同与民事合同之间性质和法律适用上的冲突?且“国家意志在环境合同中处于基础性地位”[6]是否能够涵摄环境合同中“私人与个体之间的环境消费合同”也不无疑问。环境民事合同顾名思义就是以环境资源利用保护为目的的民事合同。在张炳淳先生看来,环境民事合同“应用了合同的外观形式,将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及污染损害赔偿等事项通过合同加以约定,以确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7]环境民事合同的提法仍然面临合同目的、性质和法律适用等问题。以张文例举的发电厂与二氧化硫回收单位签订的二氧化硫回收合同为例,该合同的缔结并不一定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完全可能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结果。该回收合同亦属于民法上的一般民事合同而适用民法调整。因此,至少就目前而言,环境合同和环境民事合同的提法有待进一步论证而难以在生态环境治理上与环境行政相提并论。正是基于此,本文将农村生态环境合同治理的探索转向一般民事合同。 (一)民事合同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原因来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是主要的原因。农村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场所,农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有很高的依赖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负外部性,如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因此,自然资源的直接或间接利用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出发点。我国实行的是自然资源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在自然资源二元公有制框架下,自然资源的利用往往是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的利用。《行政许可法》(2003)第十二条将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可以设定 行政许可的事项。但是对于行政许可后是否需要缔结合同以及合同的性质并未做出统一规定。理论上存在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之争。笔者拟从国家的双重身份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家在自然资源的初次分配中具有双重身份即所有者和管理者,国家基于管理者身份体现在对有限自然资源享有的行政许可以及事后监督上,而国家参与有限自然资源许可合同缔结是其所有权者身份的体现,由此形成的合同属于民事合同。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也将土地、林业、渔业、牧业承包合同纠纷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等都列为民事纠纷。自然资源转包、转让、出租等合同的民事性质自不待言。自然资源民事合同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利取得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源头控制目标要求我们在可能危及生态环境的合同缔结时就应当着手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因此自然资源民事合同在农村生态环境源头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民事合同而不是合同缔结后第三方观察到的单方行为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逻辑起点。欲从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角度进行规范以从源头上控制自然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合同的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对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民事合同的绿化和监管就形成了民事合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非因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产生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如农村某些工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和外来生物入侵等,民事合同仍然是其权利的取得、行使和让渡的最重要的形式,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同样可以建立在诸如此类的民事合同之上。 (二)民事合同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不当缺失 基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各国均采取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也概莫例外。从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环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单行法为主干,以及大量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构成的政府主导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内涵其中。这些法律制度规定政府在包括农村在内的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位、职责、基本制度等,确立了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如《宪法》(2004)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1989)第七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分工合作。不过,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上也存在城市化倾向。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虽然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有所涉及,但立法是以城市污染防治为中心,对农村污染严重的化肥农药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养殖业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缺乏具体规定。除了政府主导的行政命令环保监管模式外,民间环保组织是另外一类引人注目的监管模式。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民间环保组织先后在西方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如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等。我国从1978年成立第一个官办民间组织环境科学协会以来至2005年底,共有各类民间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从业人员公有22.4万人。[8]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民间环保组织扶贫解困,推动发展绿色经济等也做出了一些有益工作。然而,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模式重要内容的民事合同治理尚未建立。 民事合同治理的立法基础是现行法律关于市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规定。《宪法》(2004)第九条《环境保护法》(1989)第六条《水污染防治法》(2008)第十条等都对市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具有宣示性。在迈向可操作性方面,《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在这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尝试。 《农村土地承包法》在总则、基本权利义务和合同内容三个方面对土地资源保护的市场化做了规定。在总则方面,该法第八条确立了“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原则,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关系各方当事人行为准则;在基本权利义务方面,该法第十三条赋予了发包方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以及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权利”,以及第十四条规定了承包方“维持土地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义务;在合同内容方面,《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承包合同必备条款进行了罗列,将土地资源保护内容纳入土地承包合同必备条款。《农村土地承包法》既从立法上规范了土地承包关系当事人保护土地资源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通过合同必备条款使土地资源保护的国家意志进入到民事合同,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从单纯的政府职责通过合同形式进入到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市场主体。遗憾的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资源利用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义务的设定止步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没有延伸到土地流转关系。不过笔者在各地政府网上公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都设计了有关土地资源保护的具体内容,如都规定了流出方有权监督流入方依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制止其损害土地资源;流入方有义务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权取得的两种主要方式——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都对合同当事人保护土地资源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值得一提的是,现存的土地承包关系大多是1998年底二轮土地承包的延续,当时《农村土地承包法》尚未出台,原有的土地承包合同中很少直接约定当事人双方土地资源保护权利义务。 《农村土地承包法》将此前一些法律文本中“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宣示性规定具体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关系当事人因而使市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义务具有操作性,推动了农村生态环境市场治理。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上述贡献并未建立起民事合同治理模式。首先,该法没有将土地承包合同置于生态环境治理高度。该法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赋予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有关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对土地资源保护权利义务规定没有上升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高度进行设计。如在民事合同的监管上,该法仍以维护其立法目的将农业部门作为唯一的民事合同监督机关,没有将环保部门纳入民事合同监管机构,更没有明确环保部门具体的民事合同监管责任。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也没有以一贯之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当事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义务有所涉及。其次,《农村土地承包法》也没有建立民事合同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制度。除了民事合同当事人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义务外,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监管机构和职责,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违约责任、救济方式等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主要制度尚未建立。因此,《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生态环境规范尚未自觉地上升到民事合同生态环境治理,以民事合同为主要市场手段的农村生态环境市场治理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三、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理论来源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民事合 同在治理上的理论来源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但如前所述,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存在城市偏向,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注不够。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做出有损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接受甚至鼓励污染产业向相对贫穷的农村转移,甚至在媒体上打出“欢迎小冶炼企业进行异地投资”的广告。[9]抛开实践层面政府治理在农村生态环境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不足,就理论层面而言,政府主导并不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全部问题,政府治理也存在政府失灵等局限性。特别是在农村生态环境领域,要对广泛而分散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政府治理,将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甚至治理缺位。根据《环境保护法》(1989)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等是我国基层环保部门,负责对农村在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监管,乡镇一级尚无相关职能部门。对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污染源分散的农村而言,县级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职能部门往往存在信息、成本、人员等方面限制而鞭长莫及。小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世界趋势,政府不可能为了应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立起足够庞大的行政机构来满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需求。而且,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在乡镇一级建立庞大的行政机构也符合未来扩大基层自治的趋势。因此,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方面需要强化同时也应看到其局限性,以寻找其它治理模式以弥补政府的不足。 而民间环保组织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尚局限于个别典型事例。从1978年成立第一个官办民间组织环境科学协会至今虽然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但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生存尚存在法律、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障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民间环保组织扶贫解困,推动发展绿色经济等也做出了一些有益工作。然而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作用主要反映在个别典型事例上,在对立法和政策的影响以及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普遍性问题上作用还相当有限。 发端于上个世纪末期,以善治为目标取代官僚统制理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化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二元治理困境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现代公共事务治理不是政府的专利,不是只有政府一个公共权力中心而是多中心的,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公民自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也应承担起公共治理的责任,从而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共治的治理结构。“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10]我国目前只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和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的二元治理结构,作为市场治理的重要形式的民事合同尚未建立。因此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治理值得关注。如果说政府治理在制度供给、财政支持和技术研发方面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民间环保组织能够从外部对政府治理和市场主体行为进行监管的话,那么民事合同治理则能弥补前述两者的不足,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源头入手,具有低成本、广覆盖、直接等优势。 (二)生态环境义务:民事合同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石 作为私法意义上的民事合同,合同的私人目的决定了合同主体义务的私性特征。然而,自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包括民事合同在内的整个私法出现了社会化演变,合同的私人目的中也洒入了几缕社会公共利益,民事合同也逐渐被公共事务治理所重视。其实,在民事合同的社会治理方面,有学者早就指出“中国当代农村的承包合同并不仅是民事法律意义上的租佃契约,它实质上还是一种治理方式,并体现着一种总体治理模式的转型。”[11]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问题,民事合同的私人目的再次面临生态环境利益的渗透,所有权负有义务的生态延伸是这一事件的重要起点。 《法国民法典》是绝对所有权当之无愧的代表,它在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指,以完全绝对的方式,享有与处分物的权利,但法律或条例禁止的使用除外”。“一般认为,《拿破仑法典》(与法国革命的反封建性质十分融洽)所推行的与以往的决裂之一是财产权和民事责任的分立。”[12]并由此引起公私法的进一步分离:法国分配绝对财产归私法,限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背离归公法。然而“财产权并不必然是自私自利和责任无涉的。确切地说,财产权刺激了个体的企业家精神,但并不排除业主的义务。”[13]《法国民法典》的绝对所有权观念在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型中遭到了抛弃。这次首先站出来的是德国《魏玛宪法》(1919)。该法第153条规定:“所有权负有义务,其行使应有益于公共福利。”这是所有权在私法王国获得独立性以来第一次调整。其背景是绝对所有权在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面临紧张关系,最终使各国确立了所有权应受到社会利益限制的观念。在人类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人与自然关系处于空前紧张的时候,社会利益已经不能完全涵盖人类的生态环境利益,因此所有权负有义务面临再次第二次调整。对于财产权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制度经济学者环境伦理学者走在了法学的前面。私有财产权应受到生态环境利益限制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国家必须被允许来准许河限制私有财产权,以保障一定的公共物品。更家清洁的水和空气,以及环境质量的许多其他方面就是这样的利益。”[14]后来,法学者也承认,“显然,我们的财产权概念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充分反映了从过去狭隘的机械——原子论模式向意识到自然存在有机因素的思想转变,同时反映了历史的进化让人类达成共识:享有土地本身就意味着对社会与自然承担义务,这种义务即使没有相应的补偿也可以强制执行。”[15]于是所有权所负之义务便延伸到生态环境利益。正如所有权的第一次调整一样,所有权的第二次调整也逐渐从所有权向他物权发展而延伸到整个物权体系,并最终使物权都受到了生态环境利益的限制。自然资源是农村生态环境源头控制的重要领域。笔者认为,基于自然资源的环境要素属性,自然资源物权对物上利益的不完全概括是自然资源所有权负有生态环境义务的一个新的解释。传统民法将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森林等视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普通之物,自然资源物权人行使权利的目的就是实现自然资源上的经济利益。然而自然资源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利益被排斥在自然资源权利理论之外,被置于公共领域交由政府管制。于是造成了自然资源上的私权与公权,政府与权利人,权利人的个人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之间的内在冲突,政府竭力治理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却在私权神圣的笼罩下日渐恶化。因此,必须在自然资源物权理论中留有生态环境的一席之地,以消解上述内在矛盾。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使自然资源物权负有生态环境义务。 权利是可交易的。物权交易使物权上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从静态运动动态的民事合同领域。所有权上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经由一个个民事合同缔结在不同的物权主体之间进行权利义务配置,实现分散市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从而为通过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治理奠定现实基础。这必然会对民事合同的基本理论带来冲击。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民事合同的目的和合同自由理论。当合同的一方向对方转让负载了生态环境义务的权利的时候,一方面受让方获得的权利自然也就内涵了生态环境义务,另一方面转让方保留了监督受让方履行生态环境义务的权利和义务。生态环境的公共性表明,上述民事合同传统意义上纯粹的私人目的中已经加入生态环境公共目的。无论 是权利的转让方还是受让方(很多时候双方的身份是互换的)受个人利益最大化驱动不一定愿意接受上述生态环境义务的约束,于是合同自由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实,合同自由受公共利益限制并非始自生态环境危机之今日,阿狄亚1980年以来合同自由复兴是就指出,“所有私有合同必须符合公众利益只因为他们符合当事人利益。”[16]当然,无论是所有权所负之生态环境义务还是合同的生态环境目的,都不能动摇私法自治,使其本质属性发生根本变化。梅斯特梅克尔在1968年的提醒用在这里也是恰当的,那就是私法自治“绝对不能降至社会功能”。 如果不是局限于财产权视角的话,我们也可以从环境法上的预防原则来证成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义务。在总结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整治”的惨重代价的基础上,环境法理论提出了预防原则。该原则指出,在实施可能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应当预先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损害生态环境。环境预防原则实际上是对行为人苛加了“预防”义务,使行为人的权利内涵了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但遗憾的是其思想没有能够冲破部门法围栏从环境法进入到民法从而影响物权和合同领域。 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的证成,为本文讨论的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搭建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它使民事合同最低限度的生态环境保护目的在私法领域令人信服;另一方面它使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义务在民事合同主体之间进行配置成为可能。因此,只要民事合同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具有一般意义和民事合同关系在植入生态环境利益之后得以重新梳理,农村生态环境合同治理就会变成现实。前者在前文有所论及,下面转入后者的讨论。 四、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中的合同关系梳理 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实质就是民事合同生态环境利益法律调整。与纯粹私人目的的民事合同不同,充当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具的民事合同不仅仅涉及合同缔约当事人利益,而且还与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相关,其缔结和履行也受到代表生态环境利益的国家影响,因此享有公权力的国家也是民事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为此,根据民事合同关系各方主体的相互关系,本文将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中的合同关系分为内部合同关系和外部合同关系。内部合同关系是民事合同治理的核心,它包括了民事合同治理的市场主体、生态保护的内容和方式等,也是决定民事合同治理市场治理性质的关键;而外部合同关系是在内部合同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内部合同关系的形成和履行起着监管和服务作用,同时在政府、社会治理结构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 (一)内部合同关系之合同主体 内部合同关系的主体范围是由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主旨决定的。它是指参与到民事合同关系中且合同的履行可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缔约当事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从事实上划出了内部合同关系主体的主要范围,即自然资源配置合同的缔约各方是主要的内部合同关系主体。 (二)内部关系之合同义务分配 设定民事合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前提条件。民事合同意思自治理论表明,民事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自由意思的产物。然而,当民事合同充当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具的时候,由于生态环境义务具有的不可抛弃性,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的分配具有强制性——尽管合同当事人完全可能通过自觉协商达成。因此,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往往具有形式上的自愿性和实质上的强制性。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其履约行为可能破坏生态环境者承担预防义务,另一方承担监督其履行的义务。 (三)外部关系之合同监管 由民事合同关系所生之效力具有相对性,其生态环境违约责任的追究也系于权利人的主观取舍,国家不能凭借强力主动介入合同责任追究。如果这样,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治理就会因为没有责任追求的强制性保障而落空。因此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在客观上需要将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责任硬化,使其具有可通过司法强制执行。笔者认为,途径有二:一是设立国家对民事合同的生态监督制度,由国家对民事合同的生态环境义务的缔结、履行进行监督。由于自然资源权利交易合同是此处所说的民事合同的主要形式,以及目前国家规定的备案制度,可在此基础上完善备案制度。对于目前尚未开展合同备案或者出于监督成本考虑不宜设立备案制度的民事合同,则可以采取第二种途径,即设立权利转让方对受让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的过错追究制度来促使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义务的分配。 五、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初步设想 (一)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和行使主体 对于国有自然资源,应当区分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和行政管理主体的不同身份;建立国有自然资源公司管理模式,将所有的自然资源行使主体统一为全国性的国有自然资源公司,由该公司作为法定的所有权行使主体代表所有权主体从事活动,国家一般不直接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而是作为享有公权力的行政主体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对于农民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鉴于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可以继续将村委会作为所有权行使主体,未来制度完善的重点是设定农民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其能够享受利益承担义务。 (二)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市场化利用程度 自然资源的市场化利用是自然资源利用制度改革的趋势,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前提。国有自然资源市场化利用的关键是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许可行政行为与许可民事合同进行区分,强化通过市场公开竞争的方式缔结许可民事合同。在国有自然资源许可民事合同中,注重农村生态环境权利义务的配置。对于农民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应逐步扩大自然资源交易的方式和主体范围,兼顾市场主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积极性与生态环境保护义务。 (三)对所有权生态义务的延伸进行确认 就本文主题而言,所有权生态义务延伸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所有权负有之义务应当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及于整个物权体系;三是民事合同最低限度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对第一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对“所有权负有义务”之“义务”进行扩张解释获得确定,并通过所有权的他物权发展延伸至整个物权体系;且应明确此处之义务既包括不损害生态环境的消极义务,也包括在预防原则要求下的某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义务。对第二方面的内容,可以适用《合同法》(1999)第七条规定中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借助司法解释来达致。 (四)通过民事合同范本加强市场指引 尽管民事合同范本的使用不会成为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但出于效率和公信力等考虑,市场主体总是对其青睐有加。我们可以在可能危及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范本设计时,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义务进行公平合理分配,促进市场主体自觉履行民事合同约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同时这也有利于将民事合同置于政府和社会监督之下,减少政府监督的成本。 (五)追究民事合同权利转让方在受让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时的重大过错责任 无论是侵权法还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都将生态环境责任的主体局限在生态环境破坏者身上,贯彻的是“侵权人负担”、“污染者责任”的归责原则。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能适应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建议扩大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主体范 围,追究民事合同权利转让方对受让方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时的重大过错责任(如明知受让方缔约的目的是从事国家禁止污染活动而转让自然资源权利的),使民事合同权利转让方承担起谨慎的选择交易对象、公平设置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认真履行合同生态环境监督义务。 (六)完善自然资源民事合同备案制度 合同备案是现行一些自然资源民事合同的必要程序,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合同备案可以将合同置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促使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义务的缔结和履行。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作为共同的合同备案机关,设立相应的民事合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程序、监管内容。自然资源民事合同备案制度的设置应注意平衡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与交易效率之间的冲突。 (七)完善民事合同生态环境义务履行的配套制度 现行民事合同的违约责任、救济制度等是以财产为中心设置的,不能适应农村生态环境民事合同治理的需要,因此应建立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如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生态环境恢复制度、生态环境状况公告制度等相关制度。 生态环境论文: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应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系统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共存的,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善待好自然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身。水利作为一种全社会使用的公共产品,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全人类、对于全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水利建设者和管理者所接受。如何将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顺势而上,开创水利建设的新局面,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系统的意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非生物部分的地质、水文等构成了生物部分的环境,是生命支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河流,其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旱灾害是最大的生态环境灾难,水利工程对减轻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有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因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造成赤地千里、瘟疫流行、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改朝换代,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和倒退的事累累发生。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作用,本质上就是减轻和防止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水力发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某些高坝水利形成创造了大型人造湖泊,改变了当地环境和景观。同时由此形成的局部气候 ,可以促进栽培结构和周围区域农业和工业化栽培的发展。建设大坝也能改善水生环境和促进渔业发展。因此,通过库区综合的开发计划,有可能提供更好的条件发展新的栽培业和渔业,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发展旅游是水利建设带来的另一好处。许多水库都已成为着名的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参观访问,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利用水库蓄水向湿地、干枯的湖泊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性的水利工程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在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方面的需求。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河流形态的多样性,生境的变化导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其后果是生物群落多样性水平下降。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和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都极易造成负面影响。 库区淤积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滑坡与水库诱发地震;边坡开挖对植被和景观的影响;泄洪冲刷及雾化对岸坡的影响;开挖弃渣和混凝土废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在水库蓄水后,随着排入水库的工业废水的增多,库区水流缓慢,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将逐渐增加,造成水库水质下降;一些高坝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冷侵害;水库蓄水后因河流情势变化会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 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总之,对每一项负面影响,都应该进行科学的、定量的分析。对移民和淹没耕地过多,生态环境损失过大的河段采取避让政策;对一般的生态环境损失通过技术措施加以解决;对不可避免的生态环境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同时,对正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也应该计算其效益和价值。总之,应该通过技术、经济、生态环境比较进行决策。 3.以堤防工程为例,谈如何保护和恢复天然河流形态多样性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进行防洪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但是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指导,在设计和施工中缺乏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河道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防洪保安之外,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以及河流的自然景观。 以堤防工程为例,在规划阶段要改变现行的经济技术评估指标这一单一体系,在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增加环境效益分析,即生态环境效益评估。基本做法是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增加生态系统的调查,重点是生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设计施工阶段在堤线布置时,应遵从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堤防间距的确定,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堤型的选择原则应结合生态保护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同时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河流断面应按照自然河道纵、横断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设计。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应强调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工程施工时,应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相应的辅助保护措施。采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应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应加强生态工程的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4.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特殊意 4.1现代水利的突出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现代水利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展河流航运和治理水灾、促进流域的植树造林和流域内贫瘩土地的合理利用、帮助流域内的人民转变观念、改变生产和耕作方式,并以其自身的发展带动全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4.2现代化水利建设改变城区排水、市政道路建设问题,打破城镇建设封闭和畸形状态,为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3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将防洪安全与城区生态景观环境相结合,通过详细合理的堤线、水系、园林规划,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生态优美、环境和谐的美好家园。 生态环境论文: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 现代法治理论主张,法治的基础得有善法,并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法治的核心在于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法律的执行得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来控制和保障,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法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立法、行政执法、如何依法调整各方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等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措施,已成当务之急。 1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问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国家相继制定、颁布、修订了《农业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从地方来看,也有22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农业(生态)环境条例,但从全国而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综合立法缺位和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 1.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缺位 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分别规定在农业、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之中,这种分散立法与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早在1995年,全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就已达成共识:颁布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势在必行,因为这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全国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武器[1]。但时至今日,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依然缺位。 1.1.2 立法技术滞后 “善法”是法治的必要前提,要制定出好的法律,需要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进行,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体现客观规律[2]。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的难产,与立法技术滞后密切相关。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民主性、公开性不够。主要以政府部门起草为主,很少有公众参与,其内容也主要倾向于规定行政权的便捷行使,而很少关注如何增强行政执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定程序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另一方面,我国地方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仍过于原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规定和政策宣言式的规定无法执行,从而严重影响执法效果[4]。不少地方性法规条文只有行为模式,没有相应法律责任规定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体现不出法律的威严[5]。这样的法律离“善法”尚有距离。 1.2 缺乏符合行政法治要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缺乏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更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症结所在,突出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缺乏法定性,职能或缺位或重叠,导致执法无效;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等。 1.2.1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缺陷 从行政执法主体来看,一方面表现为机构重叠,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下,农业生态环境的执法主体林立(包括环境保护、建设、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统计、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各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权限也不甚分明,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扯皮,争权推责。”[6] 在实践中,各有关机关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出现各部门机关为了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争着管抢着管,甚至越权管理,导致执法秩序混乱不堪的现象[5]。就在农业部门内部,行政执法权分散于植物保护、种子、土肥、环境保护各个机构中,形成了多元的执法主体[7]。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法定职能没能落实到位,阻碍了农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8]。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机构缺位。如:《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至2003年该省在省、市、县3级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农业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及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以至出现污染事件时,未能及时发现,也未能及时制止[9]。 1.2.2 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 程序比目的更重要。没有行政程序,行政职权就难以合法运作。行政程序的基本功能在于:扩大公民行使参政权的途径,监督行政主体公平实施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益等[10]。实践中,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过分强化政府权力的同时,却又缺乏有效的环境行政监督机制。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相关条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行政部门和公民(特别是农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过多地确立和保护的是以维护政府权威及各部门利益,以保证政府集权和经济统制[4]。涉及政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虽有一系列的应然规定(表现为应当如何如何),但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却找不到关于政府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时应承担何种责任的条款。实践中,当前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损害群众环境利益的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进行查处的重点[12]。某些地方政府成污染帮凶 [12],这自然有违公平行政的法治原则。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虽然早在1991年11月和1994年12月就已分别颁布了《山西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实际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农业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存 [13],事实再一次昭示古训“徙法不足以自行”的正确性。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事务制度缺失,对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范围、方式、途径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也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执法的效果。 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缺乏应有的程序性保障。以往大多数环境程序规范具有十分浓厚的管理色彩,它们主要是单方面规定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应负的义务和不履行义务的后果[14]。事实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程序,都可能给相对人设定程序性义务和限制其权利。综观已有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诸如: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时,行政相对人的听证权、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辩解权、申请回避权、时效权等的行使和保障,鲜有规定。这为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提供了“土壤”。实践中,有的地方一些执法人员无任何证件和标志,随意进入现场对排污单位进行检查,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15]。 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失衡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利益冲突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症结所在。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法律调整手段。 1.3.1 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 有的地方,农业执法机构类型多样,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的事业性执法机构乱收费乱罚款,而那些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却不能得到及时纠正[16]。有学者曾尖锐地指出,我国在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主要领域已经基本上有法可依,问题在于执法不严,执法无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部门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生态环境,致使“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17]。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的环境利益。 1.3.2 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禁伐禁猎禁渔,推广应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修建污染防治设施等必要措施,可能会导致部分人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对此,国家尚没有依法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补偿制度。另外,缺乏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保的优惠政策。从法理上讲,优惠政策意在权利与义务的重新配置。在现有的以省级立法为主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中,大多规定“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但无具体的安排,这样原则性的规定,使得国家应给予的优惠无法有效落到实处。 1.3.3 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 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排污企业,多为地方的利税大户,是地方政府的腰包。地方政府纵容恶性污染行为的结果是百姓的性命安危[18]。而且由于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型企业也宁愿受罚不治理,特别在造纸、酿造、化工、冶金、水泥、制药等行业尤为突出[19]。从全国而言,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基地的代价,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各种农业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20]。 2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 2.1.1 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 制定一部反映农业生态环境客观规律,体现民意,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的综合性的善法,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是当务之急。瑞典在1980年以后,相继制定了15个单项的环境法规,1999年1月1日又出台了一部完整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其环保政策和法规有的已被欧盟用作共同准则的样板[28]。瑞典的做法,可资借鉴。 2.1.2 贯彻《立法法》精神,改进立法技术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单一部门难以胜任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建议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农资委和法工委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直接主持起草。当然国家立法机关在立法时也需遵循立法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对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正当环境权益和程序权益的保护。立法中要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外部行政程序规定。如规定严格的告知制度、听证制度、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制度等[21]。其次,应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上的程序保障,赋予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应包括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自卫权、索赔权和诉讼权等[22]。再次,对政府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义务应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凡要求政府履行责任的条款,都应有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时要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应条款。 2.2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行政执法体制 2.2.1 建立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逐步向综合执法体制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并非是指将现有农业部门以植物保护、种子、化肥、农药等监管为主的狭隘的农业生态环态监管体制,而是指在机构改革中,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宏观上的大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将所有涉及农业生态环境监管的行政职能集中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建议考虑组建土地、水利、林业、煤炭和地质矿产、大气、农业、畜牧业、渔业行政、乡镇企业环保等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于一身的“农业生态环境稽查总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综合执法的效能。 2.2.2 强化行政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设,既要加大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力度,又要注意克服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中的随意性,尽量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对于涉嫌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或者环境监管失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而不能简单地以罚代刑了结案件。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程序权益。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应依法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告知制度,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权,依法采集证据,做好行政检查的笔录工作,并规范相关文书。对每一起案件从提起、立案、调查、裁决、执行直到归档,都应依法进行,切实做到依法办案,按程序办案,规 范办案。 2.3 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 2.3.1 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所需的经费 惟有让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都能够吃上“皇粮”,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履行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职责,才能克服“重利轻管,以罚代法现象的发生。”[23] 2.3.2 要依法实施政策、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各级政府应特别重视优惠投入制度的建设。日本政府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以建立环保型农户为载体,从政策、贷款、税收上给予支持,以提高环保型农户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此外,政府还对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也依法在政策、贷款和税收上给予适当的优惠[24]。 2.3.3 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机制 根据WTO“绿箱”政策规定及国外经验,我国政府可对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培训、推广与咨询服务等一般性政府服务,与环保措施挂钩的价格补贴,如退耕还林还草、休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25]。令人可喜的是《退耕还林条例》已对退耕还林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作了专章规定。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行“绿箱”扶持政策。德国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凡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粗放经营的农户或农场主在经济上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一定补偿。……显然,这些补贴措施都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6] 2001年德国对生态农业生产实体的扶持就达6115.4万欧元,平均150欧元·hm[-2][27]。就环境保护而言,对环境有相当影响的德国农业,有近一半的收入取决于政府补贴[28]。我国对于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地区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运用财政补贴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引导企业、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29]。 2.3.4 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和污染责任保险政策 为了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国外主要采取征收环境税和其他环境补偿性措施。欧盟对排放污染物,制造噪音和某些产品如农药和汽油等征收环境税[30]。荷兰政府将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政策的目标,实行生态税制,生态税收主要用于生态目的,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31]。在产生环境污染和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印染、采矿、水泥、造纸、皮革、火力发电等行业,建立强制性污染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也不失为良策。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成本管理 摘要:铁路客运专线是仅供旅客列车实用的铁路线路,分为高速和快速两类。铁路客运专列适用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大、区域跨度大的国情,为跨区域的商务、旅游等人员流动提供了有利支撑。铁路客运专线得劲建设需要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同时要基于现有的铁路线路资源,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因此,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与一般新建铁路线路存在一定差异,其建设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也不同。本文通过分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的组成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规划;控制 一、铁路客运专线的主要用途及规划 铁路客运专线是以高速和快速技术为支撑,实现大运量和高效能的旅客输送,从而为区域间经济、文化、旅游等活动的效益提升提供提供时间和空间基础。2016年全国铁路客运量27.7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14.43亿人次,单日发送旅客最高达1442.7万人。这样的客运规模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布局为“四纵”和“四横”,以及其他几个中重要路段,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有序推进建设,促进了区域腾飞和协调发展,为未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重要意义包括:第一,实现客货分离,大幅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在已有货运线路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规划,新建或拆分实现客运和货运线路的分离,提升客运专线的速度从而匹配两种类型运输需求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线路类型从货运专列为主,发展到客货共线为主,到最后的客运专线为主。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路客运、货运的需求分别将达到40亿人次和40亿吨,但年均增长率上客运为7%,货运为4%,通过客运专线建设能够集中客运班列,提升客运速度,同时也释放出更多空间为货运需求增长提供保障。第二,客运专线能够提升经济核心的辐射能力和要素的流动速度。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发动机是区域核心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只有在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要素集聚和扩散,区域内部以及区域周边的要素交换才能更加密集,从而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越。而其中人和关键物资的交换是关键要素,铁路客运专线能够大大加快人员的流动,从而为制造、商业、文化的集聚带来人口支撑。第三,客运专线建设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能够转化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的产品和服务。客运专线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经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制造国或者技术输出国而言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实践已经证明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能力已经转化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基建、轨道铺设、站点新建或改造、客运专列及相关设备采购。快速客运专线建设可以大范围采用原有的铁路线路,只要在关键交叉路段或站点进行变线控制即可将实现专列的提速,而高速客运专列则由于运输速度的大幅提升,对线路的走向、线路基础和轨道的质量等都有全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大规模新建轨道、控制系统以及站点。影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客运专线的设计规格。客运专线的设计规格决定了轨道基础设施的最小曲线半径、坡度、岩土、用料、牵引电力等项目的标准。按照设计规格以及相应项目参数标准,进行实地勘验后确定的线路,就成为该客运专线建设成本评估的基础。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区域跨度大、载客量规格高,而我国地貌特征包括了平原、丘陵、高原、江河湖泊等,专线各段的成本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用统一的基准价进行评估,而应当分段按照最新的价格基线或者实地考察后获取更加准确的造价基准数据。二是建设技术能力和经验。进行广域高速和快速客运专线的建设,需要以成熟的建设技术和设备为基础,包括桥梁、隧道、环保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我国地理环境复杂的背景下,与平原为主的地域相比,不确定因素对建设成本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建设里程数和区域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建设技术能力和经验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西部、东北这样地理环境特殊的区域,在实际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难关需要去攻克。因此在做客运专线建设成本评估是,切勿一切都已经验而论,必须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三是建设人力和原材料成本。铁路建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投资,在我国这样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和快速客运专线的建设规划下,其投入的人力、资金和原材料是天文数字,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没有过先例。在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还处于低位时,举全国之力进行大规模铁路客运专列建设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做好建设过程中的要素成本管理也是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四是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效率。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贯穿始终,除了保证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外,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也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实际交付成本的偏离值。建造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管理、物料管理、工程计划管理等多个方面,高效的建设过程成本管理能够减少天气、意外、价格变化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甚至能够通过创新管理提升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措施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以及是审批一般都由国家中央层面统一管理,地方政府作为承建方和管理方,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负责。本文认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经过充分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不能仅仅从成本角度去考量,而应以铁路专线假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手,作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依据。只有能够最大程度优化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满足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客运需求,能够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那么该建设规划就是可行的。不能为了某些集团或个人的利益而放松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科学论证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把握。具体而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评估的应将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等作为核心参照,建设成本评估的依据如路线、站点、规格等指标都应与发展规划匹配,并且作为刚性的影响因子。其次,落实充分的实地勘测和成本预估。铁路建设区域覆盖范围广,面对的地质、水文、气候、人文环境复杂,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建设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实地勘测和线路、站点的规划设计阶段,经过反复和交叉的测量、计算和试验论证,才能最终确定建设体量、投入要素规格的计算逻辑和结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何一项成本数据有需要有依据材料作为支撑,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最后,应建立统筹的建设成本管理机制。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尤其是高速专线建设,一般都是多段同时开工,但建设周期仍然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投入要素价格会发生变化,地理环境、气候也会对工程产生影响,此外技术发展带来的设备和工具更替也会影响建设成本。因此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应当将工程、技术、规划、商务、财经等团队的核心人才纳如进来,建立统筹一体的成本管理团队。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将成本管理责任归属进行分散,特别是定位到责任人时,应尽量避免因人员流动而导致无法跟踪回溯。此外,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为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建设方还可以应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引进优质社会资源,例如联合优质民营企业进行联合建造运营。在本管理工具方面,可以探索通过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监控,特别是系统性的成本管理软件的应用上,应当与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结合,实现成本数据以及影响因子变化的实时、远程采集,并能够进行自动化统计演算以及直观地呈现。 作者:杨建军 单位:中国铁路南宁路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论文 1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的构成 铁路客运站交通功能空间既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划分为运输业务办理空间、交通联络空间、交通集散空间;还可以根据交通主体的活动特征划分为运载工具站场、客运业务办理空间、旅客(行包)交通转换空间。后者对于单一交通模式的铁路客运站而言,以铁路站场、旅客站房和站前广场的形式表现;对于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而言,则演化为各种方式的运载工具站场、客运业务办理空间(含候车空间),以及不同方式间的衔接转换空间。 2铁路客运站交通功能分区建筑空间形式演变 19世纪50年代以后,铁路客运站根据旅客活动特点不同,明确划分为铁路站场、旅客站房和站前广场3大功能区域[1-2]。 2.1铁路站场建筑空间形式的演变 铁路站场是铁路客运站设计的基础,是铁路运载工具到发、停留、作业、整备、检修的场所,同时也是旅客乘降和行包装卸的地点,受到列车长度影响,站场形状为狭长形。我国铁路客运站多采用通过式站场布置,如图1所示。为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多设在城市边缘。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采用贯通式,两端连通正线。站场中部为并列布设的线路(主要为站内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及旅客站台(含雨棚),两端为道岔汇聚的咽喉区(连通区间正线),站台之间通过跨线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相连接并连通至站房。多条铁路线路引入时,多利用站外进出站线路进行交叉疏解,合并或并行引入地面车场,站场两端进路交叉干扰严重,站场规模大,咽喉能力紧张。国外大城市铁路客运站多采用尽端式站场布置,可以深入城市中心布设;旅客列车到发线为尽端式,一般多线平行引入,咽喉能力大,站场能力大。早期铁路正线引入城市采用沿地面铺设的方式,铁路客运站站场亦为地面铺设。随着铁路建设工程技术的发展,铁路客运站站场可以采用高架或地下的建设模式以减少对城市的分隔或与城市交通的交叉干扰。由于高速铁路新型客运站衔接的线路方向、列车种类增加,为解决站场内不同线路、不同方向、不同类型列车到发流线间交叉干扰问题,站场设计出现2种趋向:一种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采用多车场单层平面布设的站场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国外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将不同方向线路及车场布设在不同空间层面形成立体站场模式,如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综上所述,铁路客运站站场建筑空间形式可以归纳为单个车场:平面布设(地面站场(传统模式)、高架站场、地下站场);多个车场:单层平面布设(地面站场、高架站场)、多层立体布设。 2.2旅客站房建筑空间形式的演变 旅客站房是铁路客运站设计的主体,是办理售票、候车和行包邮件承运、交付及保管的地点。传统铁路客运站站房内设有客运用房、技术办公房屋和职工生活用房3类房屋。客运用房主要包括售票厅、候车室、行包房、小件寄存处、问讯处、进出站口、广厅等;技术办公房屋主要包括运转室、信号楼、站长室、广播室、电视监控室、公安室及各生产段办公室等。早期的旅客站房以候车空间、售票空间、进站广厅为主体空间,餐饮、商业、旅馆、文化娱乐等服务空间从无到有,设置在进站广厅和候车室附近。随着客运站功能的演变,站房内部功能空间的结构比重及配置方案发生变化,站房由单层平面设置发展为多层立体叠合布局,相对封闭的功能空间向开敞通透的开放式大空间转变,呈现从复杂、大规模朝紧凑、简化、高度复合演变的趋势[3-4]。2.3站前广场建筑空间形式的演变站前广场是铁路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结合部,同时是铁路客流、行包流及城市道路机动车流集散的场所,通常由站房平台、旅客活动地带、人行通道、车行道、公交站点、停车场、绿化、建筑小品等部分组成。早期的客运站建筑设计实践中,站前广场均为露天平面布置,通过前后分流或左右分流的设计手法,分割广场平面来组织站前广场交通,将车流与人流组织到站前广场不同区域。这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会导致人车混杂、交通混乱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我国许多新建、改建的车站站前广场都成功地采用了立交方式,如深圳站、广州东站、北京西站和杭州站等。新建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建设使传统意义的“站前广场”呈现一种新的建筑形态,即建筑内部各种方式间旅客交通集散转换的“换乘大厅”。 3铁路客运站总体建筑空间布局演变 综观铁路客运站总体建筑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即以站场空间为主体的阶段;站房、站场、站前广场平面布局阶段;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立体布局阶段;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城市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均为面向单一运输方式的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形式,是一种相对自我封闭的交通建筑形式。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历程及所处的阶段存在差异。 3.1以站场空间为主体的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最早期的铁路客运站是以站场为主体空间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由于客运站功能单一,规模很小,因而建筑形式也非常简单,以轨道、站台及为旅客遮挡风雨的站棚为建筑特征,基本上没有特定的空间形式可言。 3.2站房、站场、站前广场平面布局阶段 19世纪50年代以后,铁路客运站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城市门户”作用的标志性建筑,并形成站房、站场和站前广场3段式平面布局模式[5]。铁路站场与铁路网相连通,为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布置在客运站远离城市的一侧;旅客站房布置在站前广场与站场之间,一般为位于站场靠近城市一侧(通过式客运站)或一端(尽端式客运站),并朝向城市方向,以方便客运业务的组织及旅客进出车站;站前广场作为铁路旅客集散场所,衔接城市交通工具到发、停留站点及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3.3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立体布局阶段 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由平面布局发展到立体布局经历了平面布局—局部立体布局—立体布局的过程。 (1)旅客站房与铁路站场的空间整合。旅客站房由单层结构向多层结构发展,在站房立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站房高层候车室向站场方向延伸,与跨越站场的天桥相融合,形成高架候车室架设在站场之上的空间组合模式。城市发展过程中,为解决站场两侧旅客多方向进站问题,又进一步形成了在站场两侧分别设置主副站房,中间连通跨越站场的高架候车层的空间布局模式。我国1987年底建成的上海站首次采用“南北开口、高架候车”的线上式布局[6],即为这种布局形式的体现。高架候车厅的设计形式具有缩短旅客进站上车行程及节约城市用地等显著优点,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和特大型铁路客运站的主要设计形式,1996年5月修订实施的《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对此予以确认[7]。这一变化完成了站房的主要空间(候车室)与站场的整合。 (2)站前广场与旅客站房的空间整合。站前广场在由平面布置向立体布置发展过程中,站前广场与站房的界限被打破,站房建筑融合入站前广场的立体交通系统中。这种设计打破了铁路和城市市政在用地之间、投资主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站前广场(包括机动车道路)与站房建筑(包括高架候车室)空间整合。(3)站前广场、站房、站场的空间整合。单一模式铁路客运站各功能区之间的建筑空间整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突破原先因投资渠道不同而形成的条块分割的桎梏,将站房、站前广场、站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利用地下、地面、高架3个层面来组织流线,实现了3者之间的空间整合。建筑师从只承担站房的建筑设计,转而向外——站前广场、向内——站场方向延伸,与城市规划、铁路站场设计专业的沟通和协调加强。“把客运站建筑放在铁路与城市交通这个综合体的大系统内进行思考”、“从方便旅客换乘出发,模糊以致化解站房、广场、站场3部分的界限”[8]。 3.4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使铁路客运站建设纳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更加注重与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的结合[9-10]。为了在较长时期内能够适应多方向、多方式、大规模客流交流的需要,客运站建筑设计上通过立体化布局实现相关交通方式的集中配置,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站场、站房及方式间的衔接过渡空间(站前广场、换乘大厅)都纳入同一大型交通建筑内,从而形成全新的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模式,以单体交通建筑或综合交通建筑群的形式加以体现。我国新建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尚处于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3.5城市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城市综合体建筑是迄今为止铁路客运站建筑空柏林新中央火车站间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国外(西欧国家、日本)的开发项目中比较常见。与交通枢纽型的铁路客运站相比,铁路客运站城市综合体的建筑空间具有复合与复杂的特点,是多功能交叉并存的立体空间系统。除处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旅客换乘问题外,还综合了商业、服务业、办公、居住等功能。然而,铁路客运站综合体的空间组织并不是传统城市交通建筑与其他功能单元的简单叠加,而是重构成为拥有系统、层次和序列的新型复合空间有机体。铁路客运站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效的综合交通转换效率的基础上。 4结束语 建筑的功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稳定,对应的建筑空间形式具有类似的特征,如作为单一方式的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港站,虽然铁路客运站、长途公路客运站、航空机场、港口客运站的建筑形式各异,但具有类似的建筑空间布局,均由客运站场、旅客站房、旅客集散区域3个部分组成。然而,建筑的功能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功能的发展变化味着新的要求与原有的空间形式之间必然要从相对的统一逐渐发展成为冲突、对抗。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最终必将导致对旧的空间形式的否定,形成新的建筑空间形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形式由单一方式客运交通港站发展成为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综合体建筑,其实质是客运站功能在发生变化,并进而导致客运站建筑空间形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作者:夏胜利 杨浩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铁路客运论文:公路运输与铁路客运对比 一、铁路客运服务的现状分析 1.客运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最近几年,国家对高铁建设投资较大,高铁车站环境都很好。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既有客运站,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候车环境、车站周边环境与治安相对较差。 2.客运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铁路客运服务人员主要来自高职毕业生、复转军人及社会招聘人员,员工素质普遍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3.客运服务理念差 到目前为止,铁路部门虽然已经加大了客运服务力度。但随着铁路的六次提速,行车密度不断加大,铁路职工的收入水平较低而工作强度却越来越大,所以有些员工的主动服务意识越来越弱,甚至有些员工的精神状态低迷,在引导和组织旅客乘降方面服务态度不好。 4.客运服务方式落后 每到春运、暑运和节假日,大量的旅客出行会选择铁路,铁路经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因此会依然以“铁老大”自居,不去在细节上改变,服务方式落后。 二、公路旅客运输的优势 我国公路路网发达;旅客可以就近下车,出行方便。并且票价灵活,且根据乘车次数还和酒店预定房间及预定机票相联系,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三、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研究 (一)加强铁路自身建设,提高客运服务 1.调整运输生产布局,提高服务质量 铁路应在不断推进列车提速的过程中,全面调整运输生产布局,促进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列车开行方案、动力资源配置、乘务制度、维修体制改革等有新的突破,以此带动运输产品结构的全面优化。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席别比例;优化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和停站时间;发展电子商务等。使铁路客运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改革运输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票价体系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等有关规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利用票价政策杠杆。根据市场状况,适时浮动票价。如考虑某线客流的变化情况,适当下放该线的客运票价管理权限,以使铁路局能根据客流波动及节假日等不同情况,及时调整铁路客票价格,以适应运输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3.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铁路运能从整体上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购票难的局面。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和开通运营,铁路购票难的局面已逐渐缓解。为此,铁路必须更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传统的客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使铁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大力实施铁路运输市场营销策略 调整营销战略,在牢牢抓住中长途客流的基础上,争取短途客流。铁路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既有线进行改造,最大限度扩充既有线输送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代销点、网络订票、电话订票,使旅客更方便购票,更好地利用铁路短途运输资源。 (二)提高服务理念,进行人性化服务 1.采取个性化服务 铁路运输对中短途客流不具有优势的原因,主要是购票、进站、候车程序繁琐,等候时间较长;并且由于铁路部门经常调图,致使很多旅客对列车到发时间不清楚,直接影响旅客的行程安排。针对这种情况,铁路部门应相应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1)短途旅客实现零距离对接。对车站进行改造,把长短途客流的购票、候车、进站和出站进行隔离分开。设置专用的购票、候车场所及进出站通道,以方便短途旅客的换乘,大大缩短了旅客的乘降时间,实现零距离对接。 (2)针对不同旅客实行差异化管理。在站车服务上实行差异化战略,努力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对来不及购票的旅客允许直接上车补票,且不收取手续费,在旅客心目中塑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良好形象。 (3)方便旅客的行程安排。旅客到窗口买票时,如果难以决定行程方案,计算机系统会根据旅客的乘车日期、到站、返回日期等信息自动生成多种行程方案组合(包含相应的票价)供旅客选择。快车组合票价较贵,快慢车组合则相对便宜。在列车上,旅客可免费获得车次别的旅客列车时刻表。该时刻表的内容包括本次列车所有到站的换乘列车时刻,以及每个到站所能提供的诸如汽车、自行车出租、行李搬运、旅游咨询等各种服务提示,为旅客合理安排行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4)推行沿途发售无座车票。为解决长期存在的沿途上车有座旅客与始发上车无座旅客间的纠纷,对短途线路,沿途车站由一律发售有座车票改为发售无座车票,实行车内座位“先到先得”。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1)开放式的乘降。对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最好设有类似地铁的自助检票系统,列车上有少量列车员查票。使客流上下车、进出站疏解非常迅速。 (2)实用的硬件设施。站台上应设自动售货机、推送行李的小车、SOS求助设施等随时为旅客提供服务。一些车站还配备了行李自动寄存系统、铁路出租汽车服务。车站在醒目位置设有垂直电梯,所有台阶处均有坡道或自动扶梯。列车车厢过道、通过台地面平整,残疾人厕所空间宽敞,极大地方便残障人士、年老体弱者、携带孩子和笨重行李旅客的出行。 (3)提供周全的客运服务信息。一是车站都装有醒目的引导揭示,为旅客提供城市交通、售票、列车编组、列车时刻等各种详细的服务信息,使乘坐列车的旅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运力资源。二是在站台上端显示屏上及时显示将要或目前正在办理的列车信息,包含车次、始发终到站、本站到发时间、列车正晚点情况等,如晚点会显示晚点时间数。三是列车应有醒目的席位使用显示,让旅客一目了然。 (三)发挥综合交通体系效能,实现各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良好衔接是为旅客提供良好服务,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的关键。要主动和地方政府协商,统筹规划城市交通,抓住城市交通一体化机遇,积极与城市交通企业联合,创建零距离换乘机制。实现铁路与城市地铁、轻轨、公交等设施的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换乘,实现快速集结和疏散,通过合作达到多赢,形成方便快捷、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 四、结语 铁路部门如果能够主动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对现有资源进行调整,从细节入手,充分考虑短途旅客对出行的要求,尤其铁路具有的安全优势,同时进行人性化服务,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铁路的。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成本控制的思考 摘要:在目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外出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外出中一般选择的交通工具大多是铁路运输,这样的选择对铁路部门而言确实是增加了客流量。客运量的不断增加给我国的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大城市也是希望通过火车站的建设带动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铁路建设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建设铁路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铁路的兴建需要有严密的规划。也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对铁路建设成本的控制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对于铁路客运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取决于对运营成本规律的把握以及相关成本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在此,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从理论研究入手,阐明了铁路客运成本的相关理论概念。详细描述了明确铁路客运成本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了如何对铁路客运成本进行控制,期望中国铁路客运稳定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铁路;客运;成本;控制 一、铁路客运成本的界定及构成 (一)铁路客运成本的界定 所谓铁路客运成本主要是指客运企业为了能够完成一定的客运运输量而必须要支付的一切与运营有关的费用。 (二)铁路客运成本构成 为了计算,控制和分析铁路客运成本、用于改善管理,铁路客运成本可以划分为可变支出与相对不变支出。 1、固定设备成本 固定设备成本包括线路、车站、桥涵、隧道、通信、信号、电化设备、自动控制等设备的维修费、折旧费。在这类成本中,一部分(线路、桥涵、隧道、接触网等)与运量有关,一部分关系较少。铁路设备的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多样,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各异,使用环境工况不同,因之使用寿命长短不一。当前计算折旧按资产总值规定一个百分数的办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应按不同的资产分别规定其折旧率。固定设备成本应分别摊人客(货)列车成本中。 2、移动设备成本 移动设备成本包括客运机车、客车,客车备品的购置、更新费等。韶8型电力机车每台约850万元。东风4(大力)型内燃机车每台约650万元。25型空调车软卧245万元,硬卧241万元,硬座234万元。一列电力牵引的空调列车购置费约需5000余万元。运营费包括:能源消耗,机车、客车维修成本。客车各项消耗备品和乘务员的工资等项。列车投资的利息也应计算在内。 3、管理成本 为管理、指挥客、货运输,铁路局、站、段等各单位的开支应按规定办法分摊到客(货)列车成本中。 二、铁路客运成本的作用 (一)厘定客运票价 当前铁路客运票价按全国统一基价计算是不合理的。它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办法。完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铁路局实行资产经营负责制和自负盈亏的情况。各局、各线、各区段的造价、维修费、运营费悬殊颇大,成本不同,客运业务怎能按统一票价出售。因之,全国各线应按线路修建成本、维修费、运营成本、能耗等因素划分为若干区段,以平原线成本定为1,将各段成本折算出不同的系数,计算运价时逐段叠加,以符实际。 (二)正确开拓市场 当前的问题是:每次列车上座率达到百分之几才能保本,达到多少才能盈利?只有在弄清各次列车的真实成本后,才能订出合理的运价和计算盈亏。铁路运价的下限是成本,上限是旅客负担能力。运价订在这二者之间才是合理的。亏本的列车要停开。 (三)改进客运收入跨局分配办法 当前客运收入跨局分配办法是按各局的换算人公里计算。并未考虑到各局、各线路,运营工况,能耗等成本的差异和各类(次)列车的差异,仅以列车购置费和能耗两项而论,高速(摆式列车),准高速列车的运营成本与普通客车相比差异颇大。 三、铁路客运成本的计算 (一)实算方法 对于实算方法而言主要是一种逐项分析的方法,把列车中实际发生的不同成本费用数额进行逐一的相加,计算总和,得出的总和也就是列车的开行总成本。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支出和付费支出。运用实算的方法对列车中收入的成本进行计算,由于是对不同事项的汇总,进而更好的得出总的收入成本,在做法方面比较的细致,从一般理论而言,这一方法计算出的结果真是可靠,对控制铁路成本以及制定合理的运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 通常为了获得某项产品就需要有一定的作业过程,作业过程就是将所消耗掉的各种资源价值通过一定方法转换到最终产品中去,因此,作业过程就是联系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间的纽带。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就着重于作业,因此为了计算出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成本,就需要将所有作业所消耗掉的所有资源的成本加起来。作业成本计算法是经济学领域的一种成本计算普遍适用方法,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来的运营成本是动态的、与实际经营活动过程密切相关的一列开行车辆所需要的成本。高速铁路运营支出科目设计内容为线路及建筑物、设备、运输、其他、资本成本五类: 1、线路及建筑物类支出科目 具体包括正线、站线、牵引供电设备、通信设备等的日常和大修维修费用、牵引供电和通信设备系统维护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养路机械日常维修费、道岔日常维护费和更换费用、高架和隧道折旧费、其他固定设备折旧和维修费用、房屋建筑折旧费。 2、设备类支出科目 设备类支出科目包括列车车辆各种修程的维修费、车辆及其设备折旧费、车辆基地折旧费、综合检测专用列车维修和折旧费用。 3、运输类支出科目 包括与运营有关的服务费用、电力支出费用、乘务员工资、列车物资能耗费、综合调度中心运行费用。 4、其他类支出科目 包括车站其他费用、车辆检修作业其他费用等。 5、资本成本支出科目 四、铁路客运成本的控制 (一)建立成本监控体系 在组织构架上,应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机构。这已在成本控制中普遍实行。目前的成本主管因其不是真正的成本控制者而没有真正的管理权限,只是行使成本核算职能,主要工作就是核算成本和汇报成本状况,并不实施监控职能。因此,运营企业不但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更要赋予其相应的监控权限,以保证其行使更重要的监控职能。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监控制度。 (二)精确计算成本 在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中,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一套适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铁路运营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经济效益发展的会计体系,并以此为主轴,重新设计运营指标和统计体系。这样才能从运营指标和统计数字中反映出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达到三位一体,互为表里。 (三)降低用电消耗 影响列车牵引用电的因素主要有列车编组辆数、列车满载率、列车加速起动、进出站坡度等,设计运营组织、设备选型和线路设计等方面。铁路交通系统内部空气环境由通风和空调系统两部分控制,影响环控用电的因素主要有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全年平均温度、高峰小时列车对数与编组辆数乘积等。 (四)实行定额管理 定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标准或者应达到的水平,定额管理是企业参照定额制定的内容和标准来对实际运营操作进行严格控制,使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很好配置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铁路实行定额编制后,企业在以后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定额标准,可以防止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减少原材料、人力、物力消耗,降低成本。通过将企业的实际物资消耗、人员消耗等与定额对比,可以反映企业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参考运营支出定额,结合实际物价水平、劳动力价格、政策因素等,可以对将要建设的项目进行价格评估。由于维持我国铁路交通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一定的政府补助,实行定额管理也可以为政府补助力度提供参考,所以,随着我国铁路交通建设的大发展,实行定额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本身就是一个投资项目,而且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项目,从投入到盈利都要有一个过程,道路客运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客运路线指定不同的投资计划,实行相应的项目管理。而营运企业根据项目的生命周期,从车辆投资开始到车辆淘汰为止,合理的计算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而分析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应重点关注以下因素:前期投资(具体包括车辆购置成本、线路投标成本等);运营成本(包括燃油成本、道路通行费及管理成本等);营运收入;修理成本支出(包括R常保养与维护及大修理支出);车辆更新点时机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树立效益型成本控制的理念,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各自的阶段特点实行不同的方法。另外,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更换车辆。客运车辆在为达到报废年限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更换。因为这要考虑这个行业的特点。车辆累计行驶时间与维修成本成正比例关系,车辆的使用时间越长其维修成本就越高,车辆故障的频率就越高。所以就应该在维修成本和车辆的更换成本两者之间寻找最佳的更换时间,从而降低在这个方面的成本损耗。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总公司的正式成立承担着重要的企业职责,同时也标志着国有铁路改革拉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序幕。在此,相关管理部门也是提出了鼓励和引导能够已发合规的进入到铁路规划的领域。在这样的开放背景下,怎样更好的对铁路成本进行计算以及控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铁路成本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是针对客运业务开展的,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极其庞大和丰富的。要对铁路的客运成本进行精确的计算,对相关的收益好亏损进行计算,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好铁路成本的客运控制。 作者:王双平 单位:武汉铁路局襄阳客运段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一、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的概述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是双线的电气化客运专线,其创造了我国客运专线之最:一是最早利用了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二是其施工技术的时速最长。对于施工过程的钢轨接头,铁路客运专线采用了铺轨机组和长钢轨焊接等的先进技术。采用这一先进的技术——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和施工技术有着很大的优点,不仅仅提高了轨道铺设的精度,还减少了对轨道的振动和冲击力,从而保证了轨道铺设和技术建设的质量。自从铁路客运专线轨道施工过程采用了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和施工技术这一先进技术之后,确保了施工设备的精良和高效,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了200km/h以上,并且铁路客运专线的全部路线都很安全。总而言之,轨道施工设备的配套在铁路轨道施工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 二、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的技术路线 1.移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应有兼容性 移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应该具有兼容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本线旅客列车和跨线旅客列车共线运行要具备其运输组织条件,同样,正线双方向行车也是如此。 2.线路基础设施和不容易改建的设备要适应长远的发展要求 不容易改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该根据近期的运量和其运输的性质设计。对于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物的设计要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比如稳定性、强度、刚度、耐久性等等,除此之外,还要使各类结构物更加协调统一,从而达到车、线、桥的组合具有良好的动力的特性的目的。 3.严格按照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 等有关方针政策执行要合理科学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的能源,做到因地制宜,从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还要做到不仅要满足运输生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要节约用地、科学用地,少占耕地、统一规划。同时,要把重点放在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上,对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污染防治工作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湿地保护引起重视。 4.选线设计时要绕避高填、深挖等有关路基工程 选线设计不仅要绕避高填等路基工程,还要对不良地质条件地段进行绕避,无法绕避时,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例如,采用桥涵通过。要按照行车的速度快慢、沿线地形地质的条件好坏、输送能力的好坏和用户需求等决定铁路客运专线的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动车组类型、到发线有效长度、运输调度方式、列车运行的控制方式,并对其进行经济技术的比较和选择。 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技术的特点 1.建设的标准高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有着标准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所有线路都是是以200~250km/h及以上的标准设计和建设的,甚至有的线路可以达到350km/h的高速。在可以正常运营后,更要达到高速度、高安全、高密度、高舒适度的要求,从而在世界水平中领先。除了优点,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还明显不足,工艺水平跟世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甚至许多关键技术还不成熟,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2.建设的任务艰巨 我国的16条铁路客运专线而且是高等级客运专线只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并且一次性建成开通,这在我国铁路客运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见。由于客运专线的桥梁总长大约占线路的40%以上,隧道则占20%左右,许多桥梁和长大隧道工程都需要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修建,这更增加了施工难度。再加上专线建设项目比较集中,给的建设时间又比较短,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对所需的各种施工检测设备进行制造和研发。这样艰巨的建设任务,对我国铁路客运建设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 3.建设技术的难度大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刚刚起步,跟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很稚嫩,许多新技术和新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使得建设的技术的难度比较大。首先,专线设计的关键技术比较复杂众多,像桥梁隧道结构技术、无砟轨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等等。然后,是技术的标准比较落后,有些技术条件还在在研究中,没有完全编制出来。最后,是专线建设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总之,这些都使得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难度增大。 四、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 1.对路基沉降的控制和填料改良 众所周知,路基在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承受轨道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所以,客运专线对路基的沉降、硬度、耐久性、平顺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除了高速列车作用下时地基的弹塑性和刚度、路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之外,各种不同土质的地基处理和其之后的沉降控制,路桥、路隧和路堤的处理技术都是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技术的关键之处。 2.隧道的开挖和衬砌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和一般普通的铁路隧道有着很大区别,其的开挖断面比较大。所以,铁路客运专线的隧道工程施工的中心环节便是,在不良的地质条件下像易破碎、浅埋的周围岩石等,确保隧道开挖后周围岩石能够稳定,使施工的安全能够得到确保,使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无砟轨道 虽然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都能起到使高速列车安全行驶、运营的作用,但这两种轨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要按照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的道路情况来选择最适合我国的轨道结构,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技术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当今,世界上新建的高速铁路90%以上都是使用无砟轨道。因此,为了与我国国情相符合,并且经过严密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研究分析,从2005年开始,我国铁道部门引进了无砟轨道。 4.高速道岔 除了上述的几种技术之外,高速道岔也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状态对列车的安全和平稳运行、旅客的舒适性有着很巨大的影响。为了满足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的需要,自2005年,我国铁道部门对高速道岔的设计理论和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五、对铁路客运专线轨道技术发展的展望 1.建立覆盖全国的铁路客运网络 我国的铁路客运专线运营里程将高达7000多km,而且其时速都在200km及以上,可见,铁路客运专线网络将初步形成并且即将完美建立。 2.建立铁路客运专线成套的技术体系 随着铁路的实践,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越来越具有了中国的铁路特色,我们要坚持并且发展这种特色,走自主创新之路。把原始创新和引进的创新新技术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实现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创新发展。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的铁路客运专线成套的技术体系。 3.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进展:客运专线轮轨关系、结构物可靠性、车—线—桥动力耦合分析、空气动力学效应分析理论、弓网关系、耐久性设计等等。 4.构建完善铁路客运专线安全技术体系 我国铁路建设全面掌握了多方面的像综合检测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并且综合检测技术在全国铁路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5.加强提高了铁路客运专线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线技术人才是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一大主要目标之一,从而使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在世界达到领先水平。 作者:王宜柱 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专线通信技术论文 一、铁路客运专线的通信网络基础平台 数据网、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平台共同组成了通信网络基础平台,其中涉及多种通信业务,一方面可以发挥传送外部业务系统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供IP数据互联服务,这类服务在实效性较差的特点,但可以保障专业通道服务的安全性能。 铁路客运专线的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中的通信网能够为实现汇聚层的高效连接,不会对接入、宽带共享进行限制,应用环形拓扑设计原理,使铁路两旁光纤形成环形,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而数据网又可以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及骨干层三个部分,接入层及汇聚层的路由器分别设置在铁路通信站、车站站房或枢纽位置,具有接入远端用户数据业务的及汇聚数据等功能[2]。 这些功能都以业务接入网的汇聚及专线透传性能为基础;域名、局域网、广域网及IP地址设计是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关键要素,其中在铁路工作站通过综合布线方式构建的局域网,可以共享通信链路及网络,广域网可以实现客运专线调度所同铁路客运沿线基层站链路的连接。 二、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通道要求与接口设计 在铁路客运专线中应用通信技术,在构建的通信网络平台基础上,可以将广域连接交换变为现实,使得低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视频监控和管理,加强多种业务之间的联系,使信息交换平台、网络互联更加高效化和安全化[4]。 针对网络系统中的可变宽业务、固定带宽业务,前者可以在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中借助传输通道完成,而后者需要将MSTP设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调度及承载性能,GSM-R移动通信平台承载多种铁路业务应用系统,为运输调度指挥、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提供移动语音通信、短消息、电路域及分组域数据传输业务[5]。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通道要求详见表1。 三、结语 通过对铁路客运专线中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平台构架,正确的掌握平台组网方式,并研究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通道要求与接口设计,使通信技术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推动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平台融合的研究,为我国铁路通信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梁奋兴 单位:太原铁路局通信段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性能设计改进 本文作者:齐红军 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性能混凝土是基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来的新型混凝土,代表了近期混凝土的技术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是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了超塑化剂和其它外加剂以及矿物细掺料(如粉煤灰、矿粉等),并采用低水胶比。它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较高的力学性能(如抗压、抗折、抗拉强度)和高耐久性(如高抗渗性、抗冻融循环、抗碳化和抗化学侵蚀等),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小高潮,并提出了“按服务年限或按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的理念。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是要同时兼顾耐久性、强度、工作性、体积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来确定各组分的合理用量,以保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随着混凝土中多种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入,混凝土组分多样化,以及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的提高,相应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亦更为复杂化。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因素与配合比各组成材料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基于经典的半经验半定量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难以配制出组分复杂、具有高性能的混凝土。本文拟寻找新的途径,快速、可靠、准确地设计出满足上述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1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方案 根据客运专线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低水胶比,高流动度,选择工作性最优时的砂率。2)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最大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与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应尽可能低。3)采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一般情况下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20%。4)选用减水效果好及保坍能力强的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5)混凝土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要求。按照以上技术方案和C50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其它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配合比设计试验参数,见表1。 2原材料的试验与检验 1)水泥。试验采用亚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物理性能如表2所示。P.O42.5水泥所有性能均符合GB175—1999及《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指标要求。2)矿粉。试验所采用的矿粉来自武钢华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其性能指标如表3。3)粉煤灰。试验采用阳逻Ⅰ级粉煤灰(干排),经检测其物理性能(如表4)符合GB1596所规定的Ⅰ级粉煤灰的要求。4)细骨料。试验采用巴河河砂,颗粒级配满足要求,筛分试验结果如表5,细度模数为3.0,中砂;河砂的其它性能如表6。5)粗骨料。试验采用阳新碎石,粒级符合5.0~26.5mm的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为26.5mm,颗粒级配及主要物理性能分别见表7与表8。6)外加剂。试验分别选用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减水剂ADVA180,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M-PCA(I)混凝土超塑化剂,上海诚城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LEX-gH高效减水剂(掺入量分别为胶凝材料的0.6%,1.0%,1.0%),其性能指标见表9。此三种减水剂均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产品性能符合GB8077—2000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7)拌合水。采用洁净的自来水。 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案 在进行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时,主要通过调节各胶凝材料量之间的最优组合。在确保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以实现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智能可视化数学模型上,就是以混凝土的工作性为约束条件,强度与耐久性指标为优化目标。配合比主要控制参数:胶凝材料总量、粉煤灰掺量和矿粉掺量(砂率、水灰比根据试配的结果做略微的调整)。以表10的控制参数设计配合比。通过试配,确定了基准配比为胶凝材料∶砂∶石∶水∶外加剂(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单位kg/m3)=462∶692∶1178∶146∶2.31,外加剂选用ADVA180,再掺粉煤灰、矿粉设计了以下12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测试,采集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作为优化设计的样本数据。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以及56d抗压强度的条件下,将降低56dCL-扩散系数和电通量指标为目标值,以充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结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取配合比主要控制参数,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将采集的混凝土性能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利用智能可视化技术,分别以56d抗压强度与电通量值、56d抗压强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为目标值,通过映射得到样本数据的分布和目标函数等值线,确定出一个平稳的最优目标区域。然后,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展现出样本数据集操作空间的特征,预测优化后混凝土的配合比A为,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集料∶粗集料∶水∶ADVA-180高效减水剂=312∶115∶35∶692∶1178∶146∶2.31;配合比B为,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集料∶粗集料∶水:ADVA-180高效减水剂=300∶115∶46∶692∶1178∶146∶2.31。硬化混凝土的56d抗压强度为75MPa,电通量为234.5C,C1-扩散系数为23.4×10-14m2/s,其性能指标达到了充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推荐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客运专线C50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案,为了分析不同掺量下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将粉煤灰、矿粉等量取代水泥分别占胶凝材料总量的15%,30%,40%和50%,并将粉煤灰和矿粉复掺;另外,选掺引气剂,调整引气量(掺量分别为0.05‰和0.10‰)来分析引入的微气孔对混凝土抗渗透性能的影响。在上述原则下进行配合比设计,再结合砂率、用水量、外加剂掺量的调整,进行混凝土试配,以配制出具有良好工作性的配合比,其结果参见表11。5结语高性能混凝土在铁路客运专线中已被广泛采用,克服高性能混凝土引起的性能缺陷,确保客运专线工程的100年使用寿命,意义重大。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宜将胶凝材料用量控制在500kg/m2以下。配合比中水胶比、砂率、外加剂等因素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坍落度等不同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控制措施,使混凝土达到最密实状态,不但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因混凝土内部空隙少,能抵抗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保护钢筋,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浅谈 【摘要】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作为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的基础性法律文件,是铁路局受托开展运输管理工作以及结算委托费用的基本依据。文中从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内涵出发,从协议框架结构、委托内容、经济关系三方面对现行的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委托运输管理工作实际,剖析了现行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协议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协议;思考 目前合资铁路已经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新经济增长点,它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铁路运输供求的矛盾,同时还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为完善全国路网、扩大运能、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原铁道部《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政法〔2011〕149号)要求,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均实行委托运输管理。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作为约定委托方(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和受托方(铁路局)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是开展委托运输管理工作和结算双方费用的基础性依据。规范和完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对明确和落实双方管理责任、减少委托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分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的内涵 ①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通常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授权铁路局作为项目出资人与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铁路客运专线的合资公司,其形式属于合资铁路公司范畴。 ②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是指依据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有关铁路运输管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本着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经委托方(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和受托方(铁路局)友好协商一致,将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生产业务全部委托或部分委托给铁路局实行专业化管理,实现资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相分离,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负责资产经营,铁路局以及下属各站段作为受托的铁路运输生产专业管理单位,根据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下达的预算和生产任务指标,完成受托的运输管理和设备养护维修工作,并收取委托管理费用。 ③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经过近年来的实践验证,其有利于发挥铁路局规模经营的优势,有利于强化专业管理,保障运输安全,已经被2003年以后新组建的大多数合资铁路公司,特别是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普遍采用。 2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实质 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属于委托合同的范畴,是明确协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在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开通运营之前,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作为委托方必须与承担委托运输管理工作的相关铁路局签订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以协议来约定委托运输管理的范围、内容、双方责权,规定收入、费用发生和结算方式,划分安全管理责任,以及双方履责期间的劳动用工、土地管理和知识产权等有关事项,通过协议将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输生产工作委托相关铁路局完成。 3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系统分析 3.1协议框架结构分析 目前,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与铁路局签订的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是依据原铁道部2012年6月公布的《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示范文本》和《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专项管理实施细则示范文本》,并结合各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的具体特点而协商制订的。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内容主要有主协议和附件两部分。主协议包含“委托管理的工作内容、甲方的权利和义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收入费用和结算、安全管理、劳动用工、保密条款、知识产权、其他相关约定、不可抗力、违约责任、协议变更和解除、争议解决、附则”共计十四章。附件包含了《委托运输管理专项管理细则》、《委托运输管理相关资产清单》、《清算项目、单价或金额明细表》、《委托运输管理管界说明》四个文件。其中的《委托运输管理专项管理细则》涵盖了安全管理、行车组织、客货运、调度指挥、工务、信号、通信、供电、车辆、机务、信息、房建、用地、统计、消防、综合治理、收入和费用结算等合计19个专业部门的工作内容。 3.2委托业务范围分析 在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中,委托运输管理工作内容集中体现在协议第一章,主要包含运输组织管理、运输设施管理、运输移动设备管理、运输安全管理、运输收入管理、铁路用地管理、统计管理和其他内容共计8个方面。归纳总结起来,可大致分为四部分内容:一是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委托铁路局开行列车工作(其中包含调度指挥、运输组织、列车开行方案等相关业务);二是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委托铁路局进行设备养护维修工作(包含日常养护维修和单项收费的业务);三是铁路局与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共同委托第三方的业务(公司可直接向第三方委托,亦可由铁路局向第三方委托,铁路局负责安全监管);四是其他委托事项(包含路风、用地、综合治理等)。然而由于此部分表述的较为宽泛且专业性较强,如果没有对应的具体内容作为支撑,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在协议的谈判和协商阶段会很容易提出质疑,从而阻碍双方协商的进程。 3.3经济关系分析 3.3.1铁路局具有多重身份 在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铁路局作为一个运输企业,除了承担自身管辖范围内的运输经营职责外,还具有多重身份:在投资方面,是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的出资人代表,代表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履行出资人职责和保障投资权益;在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层面,作为公司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在委托运输管理方面,是委托协议中的受托方,承担着相应的运输管理和运输安全责任。铁路局的多重身份问题,导致铁路局在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谈判中既是谈判方,又是利益共同体,处于左右为难的被动地位,难以像独立的第三方受托人那样,作为完全市场主体维护自身权益。 3.3.2收入和清算模式 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取得收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公司担当客车,并相应取得票款收入。在此模式下,公司向铁路局支付开行列车和设备养护维修费用。二是由铁路局担当客车,公司收取路网使用费,主要包括线路使用费和接触网使用费。在此模式下,公司向铁路局主要支付设备养护维修费用。因此,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的收入方式也会影响双方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基本内容。 4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包含的工作项目不明确 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虽然在主协议第一章中列出了委托运输管理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基本涵盖了委托运输管理全过程和各专业的工作项目。但是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均认为此部分章节内容还需进一步细化。由于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包含的日常工作项目不明确,导致委托运输管理日常工作项目、单独收费项目以及需委托第三方的工作项目边界不清,此问题已引起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地方股东的普遍关注,在协议实施执行阶段又成为双方的主要分歧点。结合几年来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工作的实践,总结委托运输管理日常工作事项未能及时明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层面尚未印发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包含对应工作项目的指导性文件;二是由于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设备养护维修模式有别于普速铁路,且铁路局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管理工作时间不长、处在摸索阶段,短时间内难以对相关工作予以全面、具体的界定;三是铁路局受托运输管理各系统工作的独立性较强,涵盖各专业的相关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统一和明确。 4.2委托第三方实施的工作项目分散且内容不全 在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中,需委托第三方实施的工作项目分散在主协议和专项管理细则的各专业内容中,表述较为分散,包含的内容不全面。协议中未能约定委托第三方的具体范围,难以约束受托方的行为,增加了委托方的工作难度。鉴于目前尚无准确界定是否归属委托第三方工作范围的评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委托运输管理协议执行的难度。委托第三方实施的工作项目分散和内容不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铁路客运专线属于新生事物,采用的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较多,铁路局作为受托方能够独立承担的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管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界面难以在短时期内全部明确;二是委托运输管理中存在某些工作项目需要相关资质或行政许可等特殊要求,必须选聘具备相关资质和条件的企业承担对应工作;三是受工作强度、直接收益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存在相关受托站段将不愿承担的工作项目交给第三方企业承担的可能性。 4.3涉及单项收费的工作项目不确定 在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中,将“铁路基本建设、设备重点病害整治、大中维修、更新改造、灾害复旧、专项整治以及安全技术设备投入等”列为委托方单独付费的项目,由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与铁路局另行签订协议,委托相关站段组织实施并及时清算费用;公司对铁路局提供的危及运输安全而先行实施项目备忘录予以确认,并支付相关费用。由于单项收费项目的定义和范围难以准确界定,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担心铁路局在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和单项付费项目上存在重复收费的问题,导致铁路局与公司对已发生单独付费项目的定性问题上经常产生意见分歧。单独付费项目上的争议和分歧,已成为影响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的一项重要因素。双方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在运营初期经营结果普遍不理想,而公司年度需要支付的水电费、牵引电费、银行利息等成本财务均为刚性支出难以压缩,并且由于铁路局既承担委托运输管理工作又具有股东身份,往往会导致公司其他股东提出应以铁路局减少收取委托运输管理费用,来支持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发展的不当诉求。二是在财务预算年度中,单独付费的项目能否发生难以准确预测,将适度的费用预算纳入委托运输管理费用科目中难度较大;三是由于在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主协议和附件中,尚无完整的单独付费项目名称,因此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对是否应纳入单独付费项目范围,还是纳入委托运输管理日常工作范围存在不同理解。 4.4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无法提供委托管理相关资产清单 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的委托资产清单是双方签订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与核定基本工作量的基础性资料,是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的基本“家底”。在委托运输管理协议正式签订时应由公司提供给铁路局,并进行资产清点和交接。但目前实际情况是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没有能力提供相关资产清单,这就导致出现公司资产边界不清的问题,给委托运输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费用结算造成了一定影响。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采取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的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机构编制和人员普遍较少,建设期的公司机构编制未将此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同时又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二是提前谋划经营的意识不强,存在认为实施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就是将公司经营全盘交给铁路局管理的认识误区。三是受到国铁项目工程建设后由国铁全盘接管的老旧思想影响,未能实现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掌控经营主导权的市场主体意识和思想转变。 5关于优化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相关建议 5.1将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包含的工作内容、单项收费和委托 第三方的工作事项进行整理并单列为协议附件鉴于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包含的工作内容、单项收费和委托第三方的工作事项是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主要实质内容,是铁路局收取委托运输管理费用的结算基础,也是协议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建议铁路总公司出台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包含对应工作项目的指导意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和归类,列出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应包含的工作内容、单项收费内容和委托第三方工作项目的范围,作为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附件。 5.2利用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开通前的适当时机形成设备清单 鉴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开通运营之前,项目施工单位尚未撤离,设备也尚未交付给受托运营单位———铁路局。这是能够盘清公司设备数量的最佳时机。建议在铁路客运专线联调联试和试运行阶段,由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组织各施工单位按照各标段对拟移交设备进行清点、对账和验收,形成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交付铁路局承担委托运输管理工作的设备清单。 5.3制定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委托单价和清算办法 一是建议铁路总公司出台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指导性清算单价范围,同时考虑地域差异允许一定的浮动,给铁路局与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谈判中留出谈判空间。二是组织对现行的清算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规范透明、符合市场规律的铁路运输和服务清算规则。要把各铁路局作为企业参与清算,而不是把国铁作为一个主体参与清算。三是在收入清算单价、安全投入、养护维修等一系列容易产生分歧的事项上,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可考虑委托专业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委托运输管理费用进行评估、测算和监督。 5.4制定委托和受托方共同认可的高铁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 目前,铁路局各专业部门陆续制定了铁路客运专线委托运输管理各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标准,但铁路客运专线合资公司对这些专业标准并未完全认可,在工作层面上仅可作为铁路局单方确定的标准或规定执行。在委托运输管理工作中双方出现意见分歧时,无法作为公认的依据进行协商。建议铁路总公司在既有专业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整合出台专门的铁路客运专线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作为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的附件来替代目前的《专项管理细则》内容。 作者:罗纲 单位:郑州铁路局企业管理和法律事务处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箱梁预制场设计探讨 近年来,为适应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快速发展,满足建设工期的要求,控制运输费用和其他成本,桥梁建设工程采用的简支整孔箱梁,多数采取以现场制梁场制造、架桥机桥位架设为主、桥位现浇和移动模架造桥为辅的方法,改变了传统工厂化的生产模式。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施工现场建设预制梁场。所以建设现场预制梁场已成为现阶段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的重要临时工程之一。那么,建设现场箱梁预制场如何选址与布置,满足生产箱梁和施工架设的需要,并有效控制建场成本,成为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在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1预制梁场的选址 施工现场建设预制梁场的选址,应在综合考虑预制梁场供应范围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箱梁桥跨与梁型布置、架设时间与速度、地质状况及桥跨两端路基工程等因素。为此,预制梁场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制梁场应尽量选择在孔跨布置较为集中的位置,一般应位于供梁范围的中部。另外,为方便制梁场的平面布置,应尽量布设在桥梁的直线地段。(2)为方便大型制梁设备的进出梁场和砂石等原材料的供应,制梁场应尽量选择在等级较高的公路附近,保证较好的运输条件。(3)预制梁场应尽量选择在地形和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避免产生大量的填挖土方,减少地基处理发生的费用。(4)梁场的供梁半径要合理,减少箱梁的运输距离,有效降低运梁费用,并提高运架梁的施工效率。(5)尽量在铁路用地红线内布设制梁场,减少征地拆迁,并少占耕地。(6)为保证雨季的施工安全,应考虑防洪排涝条件。预制梁场选址在满足以上原则的条件下,还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并通过现场勘察和设计方案比选确定最佳位置。 2预制梁场的平面布置 预制梁场应布设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办公和生活区。其中生产区布设制梁区、存梁区、提梁区;生产辅助区布设砂石料存放区和清洗区、混凝土拌合站、构件存放区、钢绞线存放区、材料库、锅炉房和存煤场、试验室和配电房等;办公和生活区主要布设办公区、停车场、生活区和其他配套设施。 2.1平面布置原则 预制梁场的平面布置,应遵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安全、规模适中,以及能满足生产和供梁要求的原则,并力求结构紧凑、生产工艺流程合理。且满足以下布设条件。(1)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但又能进行有机联系。(2)生产区要结构紧凑,并按生产工艺流程分区划块,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作业量。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活动空间,减少相互间的干扰。(3)为保证安全生产,压力容器、高压变电器和发电房远离人流密集区。(4)预制梁场的建设规模要满足制梁周期和架梁进度的要求,条件许可时可选用双层存梁方式。(5)梁场内尽量减小箱梁的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箱梁数量大于300孔时不宜采用移梁小车移梁。(6)设计时要考虑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运输系统。(7)污水、废水的排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要符合环保要求。 2.2预制梁场规模的确定 2.2.1制梁台座的确定制梁台座的数量取决于制梁设备的配置、制梁工序、制梁周期及制梁效率等因素。目前,通常采用的制梁工艺有外侧模固定式和外侧模移动式2种。根据以往所建梁场统计数据和制梁工艺,每月按30d计算,一个台座每月可以预制箱梁5~7孔,也就是说预制1孔箱梁需要4.3~6d,根据以往建场和运架梁经验,外侧模固定式台座可取5,外侧模移动式台座可取5.5。那么制梁台座数N可按式(1)计算:N=ηT(1)式中:η———按计划确定的一个预制梁场1d预制的箱梁数量(榀/d);T———预制每榀箱梁占用单个制梁台座时间(d•个/榀)。如一个预制梁场计划1d预制2榀箱梁,则一个预制梁场的最少制梁台座数N=η×T=2×5=10(个)。其他数据可按表1查询。表1中的数据是按正常生产条件计算出来的,没有考虑影响生产箱梁效率的特殊因素。实际制梁中,生产效率还与搬移梁设备、气候条件、砂石料质量及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还应根据现场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通过分析计算确定预制梁台座数量。2.2.2存梁台座的确定在制梁台座完成箱梁预制后,需搬移到存梁台座上,然后完成终张拉、压浆、封锚、静载试验以及检验批次等工作,但存梁台座布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箱梁的预制和运架。所以,存梁台座的数量M一般由存梁占用台座的最短时间和架梁的进度来确定。其计算式为:M=ηT''K(2)式中:T''———预制每榀箱梁占用单个存梁台座的时间(38~45d•个/榀);K———存梁系数,单层存梁时取1,双层存梁时取0.6~0.7。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的要求,在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制梁阶段混凝土龄期最小为10d;另从单台座制梁周期考虑,箱梁在制梁台座上完成混凝土灌注及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完成初张拉的龄期为3d,则箱梁在存梁台座存放7d可满足混凝土10d龄期的要求。另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箱梁全长和跨度及梁上拱等指标在终张拉后30d进行测量并验收。终张拉及压浆约1d,同时须考虑静载试验以及检验批次的要求,终张拉及压浆开始后有30d的存储时间要求。所以,计算可得箱梁在存梁台座上最少存放时间T''=7+1+30=38d。根据已建工程项目,箱梁存梁周期可按38~45d考虑。当超过45d时,宜采用双层存量(K=0.65),以达到节约用地、减少成本的目的。综合考虑制梁台座和架设速度的关系,如果每天架设一榀箱梁,则需要5~6个制梁台座。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之间的比例,可根据制梁工艺流程的作业时间以及存梁方式决定。根据对已建工程项目的统计,单层存梁时,制梁台座与存梁台座之比一般为1/8~1/9;双层存梁时,制梁台座与存梁台座之比一般为1/5~1/6。 2.3预制梁场总体平面设计 2.3.1预制梁场平面布置预制梁场平面,应针对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进行布置,其他配套设施应围绕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进行布置。根据国内外铁路建设工程预制梁场的规划布置经验,预制梁场的布置有横列式和纵列式2种方式。横列式布置时,台座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线路方向;纵列式布置时,台座的长度方向顺线路走向。横列式布置的箱梁在上桥前需水平旋转90°,运梁车需调头,比较适合预制梁场距离线路较远的情况,而纵列式布置比较适合预制梁场靠近线路的情况。另外,横列式布置和纵列式布置还要考虑预制梁场的长与宽的比例等情况。不管采用那一种布置方式,台座的具体排列方式主要取决于箱梁移出台座的方式。2.3.1.1采用滑移台车出梁时当采用图1所示,台座呈“一”字形单列布置时,箱梁初张拉后,拆除一侧外侧模,由滑移台车将箱梁从制梁台座上顶起并横移至存梁台座上,箱梁装车另需配备提梁机(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呈纵列式布置)。图1滑移台车出梁台座布置2.3.1.2采用900t轮胎提梁机或轮轨提梁机出梁台座可采用图2所示的单列、双列、三列(也可多列)布置。箱梁初张拉后,900t提梁机纵跨制梁台座,将箱梁直接提吊出台座,并存放到存梁台座上。提吊不同制梁台座中的箱梁时,提梁机需要横移转向。2.3.1.3采用450t轮轨提梁机出梁当预制梁场采用纵列式布置,台座采用如图3所示的双列布置时,2台450t轮轨提梁机可横跨2列制梁台座,将箱梁直接提吊出台座,并存放到存梁台座上。2.3.2存梁台座的存梁方式存梁台座的存梁方式主要有单层存梁和双层存梁2种方式。但取决于采用什么方式移梁,若采用提梁机移梁,2种存梁方式均可采用;若采用移梁小车移梁,只能选择单层存梁方式。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为节省用地,应优先选用双层存梁方式。但需要合理安排存梁位置和顺序,考虑双层存梁方式对施工工序和工期造成的影响,并满足底层箱梁张拉压浆完成后,双层存梁支点位置达到设计条件。同时在双层存梁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控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箱梁质量。总之,存梁方式应结合预制梁场的总体布置、技术条件、用地面积和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比较后确定。 3工程实例分析 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商合杭客运专线)建设工程,为满足桥梁工程建设的需要,经现场勘察拟在商丘至亳州段设一处雷庄预制梁场,下面对雷庄预制梁场的选址和平面布置进行阐述与分析。 3.1雷庄预制梁场的选址 拟设雷庄预制梁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雷庄村西侧,既有京九线和新建商合杭客运专线的东侧,新建亳州特大桥的的直线地段,在供梁范围内运梁距离相对较短。该预制梁场占地面积12hm2,以耕地为主,其他附着物较少,且地势较为平坦,高差较小,基本没有拆迁工作量和填挖土方。拟建预制梁场内的所需道路,可以利用原农田内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既有水泥碎石道路经过整修作为便道,方便运输原材料进场。梁场北侧紧邻011乡道,通行条件较好,可以作为运输道路。经调查拟建预制梁场附近的王楼电力变电站设计容量较为富余,可以架设临时供电线路作为施工用电来源。并调查发现拟建预制梁场范围内有多处原农田灌溉水井,深约20m,经水质化验可以作为施工用水水源,也可以新打水井供施工用水和预制箱梁用水。 3.2预制梁场平面布置 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雷庄预制梁场主要供应亳州特大桥等所需680孔双线箱梁,并确定该预制梁场每天预制2榀箱梁,以满足工期的需要。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平面布置原则,该梁场首设生产区,制、存梁台座按纵列式布置。生产辅助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围绕生产区进行布置。根据以往经验,将制梁台座设计为外侧模移动式,并按5d生产1孔箱梁考虑,共布设10个制梁台座。预制完的箱梁在存梁台座上的存放时间按40d考虑,采用双层存梁方式,共布设52个存梁台座。如果外模板设置数量与制梁台座数量相等,活动式内模板按2个制梁台座共用1台考虑,共设外模版10套,活动式内模板5套。由于亳州特大桥属于长大桥梁,故将预制梁场设置在桥梁中部。配备1台900t轮胎式搬梁机进行移梁,配备2台450t提梁机直接提梁上桥,桥上配备1台900t运梁车运输箱梁。 4结束语 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现场箱梁预制场的设计和建设不仅关系到梁场的建设投资、箱梁的生产质量和施工质量等,还对新建铁路的施工组织、建设工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本文就现场修建预制梁场如何进行选址,如何根据供梁孔数合理确定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数量及平面布置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某客运专线建场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付朝阳 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客运论文:铁路客运专线物资管理论文 1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规范地开展招投标管理工作,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腐败行为的重要基础。在招投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各项招投标管理制度。在招投标工作开展初期,要对招标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在评标的过程中,要采取内部公开的形式,并且积极、主动地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保证阳光招标的实现。在评标的过程中,各个评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心态来做好评比。对于购货商的竞争能力、质量水平、服务能力、信誉等进行综合的考量,真正地将优胜劣汰的原则和市场调节机制的优势进行发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做好有效的监管,并且严格避免出现暗箱操作情况。 2提高质量监管能力 在开展治理监督控制的过程中,要采取阶段性的质量验收制度,严格做好质量把关,提高实时检测力度。在开展施工之前,要对于施工中所选用的物资材料的产地、类别、名称、规格、进货日期、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进行明确,并且填制相关的通知单据(附好相关质量检测验收证明)。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信息的反馈,对于物资材料是否符合施工建设标准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查,与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有效地配合。取样试验部门要在接收到质量检验通知之后,第一时间对于物资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并且确认合格证书无误。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上,还要做好阶段性的验收,提高监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对于抽样检测结果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物资,要执行报废处理,并且落实相关责任,对于抽样检测中出现的不规范与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与问责。对于未通过质量检验的物资材料,要通知供应商,并且根据相关采购合同进行清退。 3动态控制现场管理 在物资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本着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理念,实现跟踪式的管控。在物资入场之前,要对于存储库房进行提取准备和管理,避免出现由于潮湿、淋雨等问题造成物资保管不善。针对于不同类别、规格的物资管理和储备上,要做好分门别类,并且明确地进行标示,避免出现混用与错用的问题。在物资领用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领用手续的审核,并且严格地执行定额的领用制度。在领用过程中,要做好相关材料的记录,并且对领用记录进行汇总,交由专人进行结算和统一管理。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物资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对于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物资进行停工使用。在没有获得确切的质量标准依据时,不得使用质量水平不明的物资。对于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严格对质量问题进行统筹管理,并且明确不同部门的检点和管理责任,分工协作地实现现场的有效控制。 4控制腐败行为 在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腐败行为的有效控制是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过程中,腐败行为极其容易滋生,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律性。对于参与投标和物资管理的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通过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让其认识到犯罪成本,约束其思想和行为,对于招投标与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遏制。各个层级的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设置科学、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物资管理的整个环节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物资管理人员和部门要对于相关纪委监察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并且积极主动地做好申报和汇报工作,廉洁自律。 5加强人才的培养 在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物资管理人员还必须树立集体主义思想,顾全大局,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理念。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不断地参与物资采购管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并且深入到铁路工程建设现场和基层,了解实际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需求。只有打造一支作风硬朗、业务素质高、思想意识先进、公正廉洁的物资管理队伍,才能真正的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 6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是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要想真正的提高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建设效果,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对于物资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隐患进行有效地解决。在客运专线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物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实现对铁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投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和教育,提高物资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水平和业务素质,真正的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作者:刘连涛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客运论文:高速铁路客运论文 1精密测量原理及研究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旨在按照铁建工程的质量要求设计出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精度指标,提高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铁轨的几何线形参数应该符合平顺、高精度的设计要求。因此,在测量铁轨几何线性参数时,轨道的内、外部几何尺寸都应该作为被测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内部几何尺寸是轨道的轨向、轨距、水平以及轨道纵向高低和方向的参数,这是铁轨自身的几何尺寸。外部几何尺寸,顾名思义,是指轨道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和高程。铁轨内、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实际是对轨道的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为了达到平顺性的要求,铁轨必须采用高精确度的几何线形,一般控制在±1mm~2mm以内。测量控制网的精度,在进行线下工程施工放样的过程中,应该兼顾敷设铁轨时的精度指标,尽量缩小铁轨几何参数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误差。这就要借助由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构成的测量系统来逐步实施。另一方面,要严格参照铁轨勘测、施工和运维规范布置精密测量控制网,以确保铁轨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线下工程空间位置坐标及高程要求。 2精密测量步骤 应用轨检小车的传感器、全站仪、0级轨检尺,配合计算机和无线通讯系统,按精度指标测定轨向、轨距、水平、高低等技术参数,对铁轨的实际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2.1工艺流程 2.1.1工前检查观测轨检小车每一次离轨并重新上轨时的运行状态,将轨距测量轮松开,对超高测量传感器进行微调。 2.1.2精测过程 ①调入与管段相关的测量控制点和线性要素数据文件,备作后用。 ②设定全站仪自由设站点的坐标、方位及横轴中心高程。轨检小车距全站仪10m~70m。通过前后各三对连续CPIII(CPIII控制网又名基桩控制网,是高速铁路测量最基本的控制网)基标上的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按指定方位调整测站位置,使之能够对后方两对控制点进行交叉观测。建议布置2台全站仪备用,尽量缩短测量时间。 ③根据观测结果设定轨检小车上棱镜的绝对位置X、Y、Z。 ④全站仪在轨检小车移动到下一测点时,自动照准、施测,并自动记录轨检小车移至该点的钢轨的精确坐标。 2.2注意事项 ①在视域开阔的环境中开展精密测量工作。精测所用设备精密度非常高,白天外界温度及日照条件都可能使精测数据产生误差,因此建议轨检小车夜间作业。 ②仪器应架设轨道中心于小车棱镜在一条线上,避免光学折角产生的误差影响。 ③安装精测系统时,切忌在必须被拧紧的部位安放瞄准器等零部件。 ④轨道内侧的轨距测量轮重约12kg。安装轨检小车传感测量轮时,测量轮一定要完全脱离轨道,现场人员要注意安全。 ⑤严禁使用轨检小车运载重物,以免破坏车体,降低其测量精度。 3精密测量时的精度控制 在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测量精度,比如测量仪器误差、设站精度等,以确保所测数据达到精度要求。3.1控制仪器误差按照精测要求,选择精度等级较高的全站仪施测。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1°,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全站仪先校准再使用。施测前,先在仪器中设定气压和温湿度,实现测量中的气象改正。3.2控制设站精度根据现场条件,采用8~12个控制点自由设站,即便现场条件不允许,也必须选择6个控制点,按照“盘左一遍,盘右一遍”的标准,至少完成一个测回。自由设站后,在具体结果中,对每个测站的精度和该测站所用CPIII控制点位相对精度进行控制。假设某一控制点的X、Y、H其中误差精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偏差,须立即诊断原因,剔除平差,若精度不够,需要进行补测。检查发现现场控制点点位发生位移或破损,应剔除该点。 4精密测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最近几年,精密测量技术发展迅速,测量成果喜悦。随着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化的发展,光学测量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利用光学原理开发的非接触测量机及各种装置非常多。如非接触三坐标测量系统Zip250系一种高速、高精密、高刚性新型测量机。载物台额定载重量25kg,X、Y、Z刻度尺分辨力均为0.25μm。整机装配了DSP处理器和CCD摄像机,充分满足了高速图像测量及处理要求,并且能够和接触式测头配合施测。比如,在线路测量时,通过这些仪器可实时测量并显示所测信息。就目前来看,在铁建工程中应用精密测量技术,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都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在未来社会,精密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其发展方向为:一是测量精度从微米级向纳米级延伸,逐步提高测量分辨力。二是测量范围由点及面,也就是说精密测量会从长度方面逐步延伸到形状方面,整体测量精度大幅提高。三是继图像处理技术在精测工程中成功应用后,会有遥感技术等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将大大改进测量精度。四是随着标准化体制的确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值化,精测的工艺流程将逐步细化,精确度也会逐步提高。 5结论 在全国铁路大提速的建设要求下,高速铁路线路测量系统的科研攻关力度不断加大,对改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来说意义重大。笔者基于精密工程测控要求,对高速铁路线路精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轨测量精度,使其线性参数达到高精密度指标,从构建控制网开始,到精调作业,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密布控,按规定控制测量偏差,确保铁路安全平稳地运行。 作者:王江单位:中国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客运论文:防洪影响铁路客运论文 1壅高影响补偿措施 该桥位附近浦阳江的防洪标准为50a一遇高水位10.16m加安全加高0.80m得10.96m。根据浦阳江该堤段的设计施工图及2013年12月实测的地形资料,浦阳江左岸堤顶(防洪墙)高程在11.05~11.10m,右岸为10.95m左右,基本达到了50a一遇防洪标准,建桥使水位抬升约0.02m左右,控制在堤顶安全超高的10%以内,在左岸已建有0.20m左右防洪墙、右岸也建有1.00m高防洪墙的现状情况,可暂时不考虑对堤防进行加高补偿。根据浦阳江治理工程规划,因桥梁工程建设引起的水位壅高可考虑在下一轮堤防建设或者维护整修时考虑。 2堤脚冲刷补偿措施 桥址断面的冲刷幅度较大,桥址断面的冲刷直接影响河势的稳定以及河道两侧堤防的安全,需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考虑到桥墩对堤脚冲刷的影响以及与主流的关系,边墩离堤脚距离宜为边墩宽度(直径)的3~4倍。以减少桥墩冲刷坑对堤防稳定的影响。桥墩应避开主槽,既有利于通航,也有利于河势稳定。对于桥位断面及其下游河段受冲刷影响的岸滩应采取防冲措施,以确保堤防的安全。采用抛石保护是比较切实可行且经济的措施。在桥位断面下游约120m的冲刷范围内进行抛石护堤脚,根据现状水下地形状况,可在堤脚前沿预堆抛石防护层至高程4.0m,面宽8m,平均每延米需抛石约30m3。同时要求,建桥后加强对桥墩局部冲刷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施工期破坏修复 由于浦阳江特大桥桥墩离堤防较近,施工时会引起堤防护面、堤顶等部分的局部损坏,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破坏情况,桥梁施工期对外坡护面、堤顶路面等局部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修复。对右岸建有堤防的桥墩下游侧堤顶路面采用沥青修复,长度140m,桥墩处堤防外坡干砌块石护面局部损坏进行修复,长度为57m。 4结论和建议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萧山特大桥桥墩占用浦阳江水域引起该河段50a一遇洪水位壅高约0.02m,水位壅高在堤顶超高值的10%以内,且现有堤防高程仍然满足设计高程,对水位壅高值带来的防洪影响可暂时不补偿,待下一轮堤防建设时考虑。桥墩占用河道水域引起最大冲刷深度达3.5m,可通过底脚抛石防冲进行补偿。桥梁建设施工期引起的堤顶路面以及护面的破坏应纳入工程补偿措施。桥梁桥墩占用河道过水面积占整个行洪断面的6.5%,建议调整线路桥墩布置,减少桥墩占用该河道的桥墩数量、桥墩形状,使桥梁的阻水面积控制在5.0%以内。 作者:陈立军杨柏焕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浦阳江流域管理处杭州市萧山区义蓬街道办事处 铁路客运论文:严寒地区铁路客运论文 1施工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箱梁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桥梁的重量,箱梁之间主要是由混凝土连接的,没有接线与隔板阻挡,所以箱梁的整体性不高。在东北严寒地区,预制箱梁一定要把加强箱梁质量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由于箱梁各个部位的厚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所以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改进相关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也要多加培训,使其在建造箱梁的时候能依据不同的气候温度注意创新与改进。 2东北严寒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大吨位施工的特点 东北三省的特点是冬季较长,并且温度非常寒冷,属于我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所以其铁路客运专线的路基由于受到周期性的环境影响,路基很容易出现冻胀的情况。而到了温度上涨的季节,路基上半部分的土地开始融化,下半部分却还是冷冻的状态,使得这两层之间出现了格挡,而这种缺陷很容易使工程出现问题,但是这种气候的影响情况却很难得到解决。由于这种气候的影响,使得东北很多地区的土质并不理想,这些土质在铁路客运专线周围分布的很广,这会使得路基出现下沉的情况,必须对这部分松土软土进行处理,才能保证铁路客运专线大吨位箱梁的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东北严寒地区另一个影响预制箱梁的因素是排水工程,由于天气比较寒冷,如果不注意排水的话,很容易使影响土质,发生冻害,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并且对预制箱梁造成更大的难度。 3预制箱梁施工关键技术 3.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预制箱梁的过程中,要保证箱梁的尺寸大小统一,所以在选择模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刚度、强度比较好,而且稳定性能比较高的模板,这样的模板相对比较容易安装与拆卸,这样可以缩短工程施工的时间,并且比较省力,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后选择的模板要注意满足设计的要求,有允许一定的误差范围便于修改。 3.2张拉台座 20m箱梁设计23根φj15.24钢绞线,单根张拉力195.3KN,整体张拉力P=195.3×23=4491.9KN。重力式台座一般适用于1000~2000KN的张拉力,就张拉力而言,槽式台座较合适,但不利于大型钢模的拆装。故采用重力式和槽式组合台座,即在重力式墩之间设传力柱,并设横向联系。传力柱一部分埋于地下,另一部分作为预制箱梁的底模的基础。这个方案同时解决了地基较软,箱梁自重大,松张起拱容易压坏底模的问题,而且省去了底模基础,节约了成本。 3.3混凝土施工工艺 由于箱梁混凝土为耐久性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高,按标准及技术条件的要求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石、水进行检验,以满足箱梁的各种性能要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按批量测定混凝土工作度,以便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调整。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配合液压式布料机连续灌注,一次成型,灌注时间为6h,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超过30cm,混凝土从梁腹板两侧对称下料,新旧混凝土间隔时间一般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断面混凝土灌注顺序为先腹板根部后底板,再腹板上部,最后顶板,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升、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当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和弹模要求后开始降温。拆除保温设施时,保证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整个蒸汽养护过程采用3台多点全自动报警测温仪分别对梁体芯部、表层、环境温度进行监控。蒸汽养护完成拆模后,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对箱梁顶面洒水并覆盖养护,侧面涂刷养护剂保水养护。 3.4张拉施工工艺 箱梁张拉分几个阶段进行,即在制梁台位上进行预张拉和初张拉,在存梁台位上进行终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整体张拉,双向控制法,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张拉时,应按“对称、均衡”原则进行,相同编号的钢束应左右对称进行。在第一跨箱梁张拉时要对锚头、孔道等引起的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张拉控制力,并与设计单位协商进行修正。 4注意事项 4.1模板 箱梁制定的过程中,模板的选择很重要,并且在按照模板的过程中,要注意箱梁之间预留缝隙,预留压缩量,并且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将侧模的中线位置确定好。 4.2钢筋和钢件 钢筋绑扎时要预留振捣点和各种预埋件位置;各种U形筋制作时要取负误差,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与预埋件、通风孔、泄水孔、锚锭板发生冲突的钢筋,在下料加工时就要考虑调整,改变其尺寸,同时预埋件胎具要加大预留孔;安装支座预埋钢板时要控制好高程,规范要求4块板之间高程误差允许为1mm。 4.3混凝土浇筑 要保证箱梁的质量,就必须选用高效能的混凝土,并且要依据混凝土不同的浇灌位置,并且结合东北地区的严寒的天气选择不同的坍落度。由于东北地区气候非常寒冷,在浇灌箱梁底部时,混凝土坍落度要较上部调大一些。将混凝土倒入模板时,要将混凝土的温度调的稍低一点,而且不能选择温度较高的天气浇灌,混凝土的试验结果没有出来,则不能将其导入模板中,可以安排工作人员检查模板底部浇筑的混凝土是否合格,要保证其呈现饱满的状态。 5结束语 综合所述,东北严寒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大吨位预制箱梁施工的影响因素注意是天气,要注意排水,防止土质发生冻害,预制箱梁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模板施工技术、张拉台座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预应力施工技术等。提高箱梁的施工质量必须不断完善这些工艺技术,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是箱梁更适应严寒的气候。 作者:高辉单位: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客运论文:基于优化设计的高速铁路客运论文 1“空间句法”理论是由英国伦敦大学的比 尔•希列尔(BillHillier)教授及其领导的小组,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空间型态构成分析技术。空间句法理论结合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空间深层的句法特征值,用于评价空间组织的合理性。空间句法可以运用构形关系分析所有空间元素,包括点、线、凸空间和视域范围。以一套普通住宅户型平面分析为例,空间句法模型的建立流程可以简述为以下三步:(a)将平面进行空间尺度划分与空间分割;(b)建立小尺度空间连接图;(c)形态分析变量计算(通常将集成度通过颜色分级显示,颜色越深的线所代表的空间集成度越高)。空间句法中包含有多种分析变量,其中最基本的有五种分别是:空间的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集成度,以及智能值。 2空间句法理论在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中的适用性 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内部空间巨大,功能多样,人流混杂,设计者在处理这类大型交通建筑时,通常只能依靠前人的成功案例和自身的实践经验,遵循规范进行设计,由于在人流组织和空间组构的合理性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势必会造成一些误差。将空间句法理论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分析时,从五个形态变量中提炼出集成度和智能值这两个主要指标,用以量化评价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集成度越大,说明各空间的紧密程度越高,空间布局越紧凑,使用者来往其中就越方便;智能值越高,说明空间易于被认知和理解,使用者在空间系统中就不易迷失方向。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的量化解析,加之其自身具有的实证性与预测性,应用于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客运站中,可以总结经验指导此后类似的设计;应用于方案分析阶段,可以帮助认知空间组织的合理性,预测方案的实际效应,避免客运站建成后无法弥补的设计偏差。 3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内空间组织分析方法 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旅客流线进行分析,由于空间句法只适用于分析同一平面上的连续空间,因此只对建筑主体的站房部分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将各层平面图简化,留下墙体与空间的图底关系;(2)由于分析的对象是客运站内部空间的流线,故运用轴线分割法将各层平面进行空间尺度划分;(3)结合GIS软件计算出各轴线的连接值和集成度,再运用SPSS统计软件得到空间系统的Rn-Cn关联图(集成度integrationvalue和连接值connectivityvalue的关联图)及智能值;(4)根据上述结果,重点对进、出站旅客流线,以及进站厅、出站厅、候车厅和售票处等主要功能空间的集成度和智能值等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高速铁路客运站优化后的空间组织模式。 4实例分析——以广州南站为例 广州南站为华南地区的高速铁路综合客运站,包含有地铁、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以及城际巴士等多种交通转换方式的到达站点,城市人口规模大,日均旅客流量达到74000人次,空间的立体式布局亦具有全国站性客运中心的代表性,故本文以广州南站为例,通过空间句法的方法对其空间组织进行分析。 4.1广州南站空间组织现状分析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本文只选择高架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空间轴线为基本要素,遵循空间句法理论用最少且最长的轴线覆盖整个空间系统,并且穿越每个凸状空间的原则,将广州南站的高架层平面分别进行空间分割,高架层平面分割为75条轴线。通过平面轴线分割图的图面分析,结合GIS软件计算出各轴线的连接值和集成度,得到高架层平面的空间轴线特征值。将数据导入SPSS统计软件,得出空间系统的Rn-Cn关联图(集成度integrationvalue和连接值connectivityvalue的关联图)及智能值。可以发现:高架层的智能值只有0.330,由于安检口将候车厅和东西出入口完全分隔开,导致进入高架层的人流被阻隔,影响了本层空间整体的智能值。但是候车厅内部开敞的大空间中,各轴线连接值与集成度的正比关系较强,即连接值大的空间集成度也大,因此候车厅内的连接性较好。 4.2广州南站空间组织优化设计与验证根据上述分析,对广州南站的高架层进行优化调整,为了加强入口空间和候车厅之间的联系,将安检口的数量增加,并与候车厅的主要通道对应设置,减少由入口区到安检口的空间转折,有效提高了入口区域的集成度,优化后,东入口的主要轴线由边缘单元变为中间单元,并使整层空间的集成度和智能值都得到了提高。优化设计后空间轴线的平均连接值由3.41上升为3.48,平均集成度由1.64上升为2.08,平均智能值由0.33上升为0.362,这说明各方面的指标都有了显著地提升,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内部空间组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功能和流线组织的一般规律进行梳理,再引入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完成了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量化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提取空间句法中的连接值、集成度和智能值这三个评价指标来量化分析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连接值和集成度越大,说明各空间的紧密程度越高,空间布局越紧凑,使用者来往其中就越方便;智能值越高,说明空间易于被认知和理解,使用者在空间系统中就不易迷失方向。利用这三个评价指标可以评价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准确找出可达性高,可理解性好的位置,预测人流的运动模式,再对不合理的位置进行调整,达到优化客运站平面布局的目的。 作者:李哲石磊高视之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铁路客运论文: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下的铁路客运论文 1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功能 1)具有现场监控功能。 全天候对客运售票、进出站、站台组织、平交道口等关键岗位进行适时监控,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违纪现象,及时纠正,降低了较大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具有调查取证功能。 对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之间的票款交易、服务过程进行记录并储存,一旦发生纠纷和事故,方便调查取证,还原真相,有助于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 2客运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效果 1)旅客投诉及违章作业明显减少。 一线人员文化层次、脾气秉性、工作态度各有不同,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的设置,施加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责任心、自控力和工作积极性。 2)管理监督效果明显提高。 监控系统通过不同客运生产处所的摄像机,将现场的视频画面集中传送到监控室,管理人员不用亲临现场就能同时对多处生产现场实时监督和管理,真实掌握一线客运职工的工作动态,监控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便于调查和明确事件主体责任。 由于生产过程录像被存储备份,即使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服务纠纷、物品被盗、运输安全事件,也便于在发生以后第一时间内还原真相,明确主体责任,找出发生的原因,快速解决问题,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4)降低客运管理成本。 远程视频监控减少了客运专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外出费用,同时也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有效降低了各种支出成本。 3视频监控系统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硬件建设范围不普及。 虽说建立了部分客运视频监控系统,但实事求是的说,该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离全方位、立体化监控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在担当的客车上、客流量较小的客运站以及客运站一些偏远关键岗点还未纳入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画面质量、音频效果还需要提高。 2)监控队伍知识不熟练。 在现实中,客运使用人员对监控系统原理、设备构造知识掌握少,操作、维修能力不强,一旦发生设备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恢复正常;维修主管人员客运专业知识不了解,对监控关键岗位、人员、时间把握不准,日常维护维修有时影响正常使用。 3)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涉及众多业务部门,包括公安、运转、客运、货运等部门。由于专业分割明显,关联度较低,功能侧重点也不同,加之投资采取“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因此网络互联不充分,资源不能进行最大化整合,共享程度不高。同时监控方法不科学,主动性差,侧重事后监控。 4视频监控系统在客运管理实践中的有效应 视频监控系统只是为客运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手段,其效果的发挥最终还是要依靠各级管理人员和监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建设一系列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 客运视频监控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建设还很不完整、完善。当务之急是提高科技保安全意识,开拓思路,加大投资。要联合信息管理部门,组织开发担当客车车内、车外视频监控系统,对车内秩序、车门管理、乘务室、行李架码放、车外两侧进行全天候监控;对所有客运站站台、进出站通道、查危作业以及客运站的平交道口等偏远、关键岗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监控;联系调度监控室,进行沟通协调,实现与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并网,统一管理、协调、合作,实现立体综合监控。 2)打造一支精练的视频监控队伍。 有了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并不一定有先进高效的客运管理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对操作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及时的培训。只有我们工作在一线的监控工作人员业务精通、责任心强,才能在我们的实际监控工作当中掌握监控操作技巧,善于发现各种问题,并且及时纠正各种违反我们铁路管理制度的行为,使我们的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作用。 3)建立一套科学的视频监控方案。 要对所有客运站、担当客车进行实时监控,工作量很大,如果不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控预案,不仅监控人员忙不过来,而且监控效果也犹如大海捞针,不能随时掌握和发现问题。因此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现场实际需要的监控方案。比如,不同客运站监控重点不一样,客车、客运站监控内容不一样,对恶劣天气下的监控要求不一样,对关键岗位、关键时间段的监控频率不一样,对重点车站、重点人员的监控要求也不一样等。在制定监控方案中要注意掌握监控规律,提高监控效率。 4)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 要建立专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范围和岗位程序、标准。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包括系统管理、使用、量化指标及考核、系统维护、资料保管等内容。实行监控日志制度,监控中心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客运人员违章行为,除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发出警示信息外,还要向所属车站、车间值班干部通报,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将当天所有客运违章行为、设备的不正常情况汇总,书面通知业务科室和值班段领导。车站、车间接到违章通知后,及时整改并反馈有关信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基础资料,包括例会总结分析制度、提前预警制度等,通过这种环环相联的管理链,保证现场违章行为得以及时发现和查处纠正。 5结语 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对于我段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我们的应用,的确在规范作业、纠纷处理、事故调查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在视频监控系统的新技术的应用上不断探索,还需要加强创新管理的方式。只要不断地去实践和总结,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一定能够为旅客运输整体工作带给更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赵进军刘立宾单位:邯郸车务段客运室邯郸车务段内邱站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电子政府与宏观经济调控 1999年开始,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而我国从2000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高校才获准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 一、电子政府与办公自动化 电子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表述,可以用Webnomics也可以用Cyberhomics等;总之中国政府在入世一年,政府使用InternetEconomy使电子政务更加方便了群众,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了,无疑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加快捷。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共产党代表最先进的文化,而电子政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是文化地最先进部分。当然电子政府的网络成本增加了,但人力的节约从总体来说,符合网络经济的要求。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名称有所不同,但都与其政权性质相适应。按照管辖范围不同,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中央政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政府是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结构,塔顶是国务院,而中间层次是各省、自治区,起着上传下达,充当信息驿站的作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政府组织结构的理解。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把过去承揽的大部分社会事务交还给社会。政府便可以集中精力抓宏观的、长远的、重要的事情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中,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府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沟通等功能的互联网上的迁移。电子政府使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的机关职能由虚拟走向务实,实现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我国的电子政府仍然是人民政府,依据人民的需求,提供个性的服务选择。 如果电子政府不能与人民办实事,如同玩起滑稽的、与爱犬转圈却永远咬不到自己尾巴的相映成趣的逆向游戏。 电子政府仍然需要大量的熟悉电子政务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通过MPA是各国的培养办法。中国的MPA要学习西方的信息技术,同时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二、经济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百多年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过曲折与反复,苏东社会主义的解体,说明经济全球化与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是同步进行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关键时候,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同志的领导下,近十三年来,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特别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中,中国经济增加10%左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巩固,也锻炼了一批经济人才和中青年领导骨干。 当代和未来的电子政府,是要使国家政务融合到一体化的全球活动的地球村中去。因此,电子政府将电子政务作为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宏观手段。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电子政府的内涵、系统、安全防范以及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发展前景与展望等。 电子政务是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行政工作。然而电子与夸克等一样,是肉眼看不见的客观存在,但通过直接经验可以判断政府行政工作的文件在互联网上的传输,一旦文件成为电子邮件,发出去后,对方是否收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没有收到可以再发,一旦网络出了问题,互联网的通讯将被中断。然而,一些哲学家在承认电子、夸克等实体存在的同时,却否认香肠、牛奶之类物质的存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的论文《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刊登在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的网站上,成了原创性的靶子论文。 对实在论(realism)的讨论,牵动过一大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如贝克莱、休谟、罗素、穆尔、胡塞尔、梅洛——庞蒂、帕特南等。 以上是粗略梳理一下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斗争。电子政务长远效率与效率、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封闭与开放,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等的争论,远远没有哲学界争论的激烈。正因为哲学的争论,语言不够流畅、通俗,普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生活中哲学,将赋予MPA的教育对象巨大的任务,不仅要完成电子政府所有的工作,而且要通过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吸引对现代政府管理的关心。 然而哲学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感兴趣的人士越来越多,与中山大学哲学系高稿酬悬赏万字评论有关。笔者也是参与评论的稿约者之一,观点是支持翟振明教授,在哲学上的,与时俱进。西方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被我国哲学家从语言角度分析,划分成“真值实在论”和“指称实在论”两种,有哲学上的创新思维;当然,最终寻求的答案,要待专家评选后揭晓。 三、电子政府开启社会之锁只是一种手段 社会问题的政府行为,大量是微观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管理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也会在实践中得到提高。面对国有企业的转制;社会福利力度的加大,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政府公务员由管理控制的“主人”转变为以服务形式的“公仆”身份来满足社会需求,是公务员生存的社会选择。公务员由追求自我利益转向追求社会利益,体现了政府的经济有效效用函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关注政府工作效率转变到关注公众利益的实现,是动态进化博奕在电子政府中的务实。电子政府由过去“替民作主”转变到“由民作主”,是一种互动行为选择的转轨。 电子政务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政府对公众的要求进行快捷有效地回应,更直接、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随着政府寻租行为的减少,理想政府前景,与MPA教育一起发展,全国的地方政府上网工程,随着经济学利他行为的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源将得到增加。 电子政务是一把开启社会之锁的金钥匙。然而政府行为有大量的以法为基础的、稳定的、富有弹性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并功能互补的运行状态在电子政务实施手段的促进下,达到理想状态。 从哲学上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来谈论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结论应该是:中央政府必须准确地代表全局的利益,这种利益不是虚幻的,而是具体可依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要通过立法化,以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 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老一辈革命家同志所研究的“十大关系”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和摩擦,在我党和中央政府三代领导人那儿处理得十分好。他们重视生活中的哲学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随着电子政府职能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工作成绩,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快步前进。 四、入世后转变政府职能需要行政管理高效,协调运转 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要迅速转变,“全能政府”的形象要改革。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机构,它的维持经费来源国民的税收,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才力支持,因为它要维持其组织机构的运转,给政府工作人员加薪,负责大量社会外部管理,都需要经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7位,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中国入世,对美国来说,可逐步解决对华贸易巨额的赤字问题。 全权主义模式强调和关注的面向主要是国家正式制度、正式组织及其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过程,因而正式的制度与程序、上层精英及官方意识形成的描述,就成为其分配与解释问题的最佳途径(dHalpern,1993)。显然,全权主义模式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国家一维。 “全能政府”受“全权主义”理论影响。其实,有效的政府能力有利于社会整合和对社会资源的提取,从而达到社会的即定目标,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政府处理“”邪教及时、正确。几名“”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自焚事件,再次证明了“”邪教本质。各国政府对待邪教,都是严厉打击的。法国邪教团体众多,信徒至少50万,法国反邪教部际委员会,1999年9月通过马赛法院审理邪教伤人致残的案件,受到美国国务院同年的所谓《人权报告》的指责。打击邪教是各国政府对公民人身权力的保护,形形色色邪教的本质,是威胁人身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个人福利不仅依靠市场交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公共经济最重要的目标,牵涉到政府立法和管理的各种形式,包括一些自我决策的活动。但对稳定社会来说,分配和配置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 回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政府过度扩张导致社会对政府的全面依赖,社会防风险的机制丧失。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和行政管理学家C、V布朗所说:“东亚发展的资金获得方式是高负债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它高速成长时期潜伏和积累了严重的金融问题,繁荣时期必然地递延着在某一个时间上将发生的金融动荡”。 东南亚的那场金融危机,使社会自身发展动力机制丧失,使某些国家的政府在政治统治。经济调控,社会管理方面“疲软”“乏力”。这些经验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入世后,我国政府的需要高效,协调运转的行政管理。而这处决于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是以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为专门业务并为一定阶段或人民的“公共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公务员谋生的手段,广大公务员总是要通过其职业活动谋取自身乃至家庭的生活资料。入世后,对公务员要求更高,监管的力度加大,这都是应该的。 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前,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很少;“三线”工业分布分散,地理位置偏僻,失去了规模经济优势和区位经济优势。这都是失败的记录。 1989年《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若干要点的决定》明确规定,严格限制高耗电产品,主要是空调器、冷热风机、电吹风的生产。但这一产业政策并没有抑制住近几年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大战。 国家公务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其本质是人民的“公共权”。这种权力,首先要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改革的难点之一,加入WTO可以使国外企业和国内非国有企业参与竞争。在公平竞争的促动下,我国物流业无论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方面,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加入WTO后中国物流业的管理办法和竞争规则会借鉴WTO的基本原则和国外先进办法。 政府采购制度将促进中国法治的进步。西方的政府,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为一定阶级服务,并有先进的物流管理与之配套。入世后,我国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经验,使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但个别人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谋取私利,侵犯和损害群众利益。在避免以权谋私,避免自身的行政行为损害人员利益的同时,要同一切背叛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树立大公无私、廉洁奉公、胸怀改革大志,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固执已见,专横跋扈,文过饰非、诿罪于人。 五、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 欧盟从1998年起不再给中国普惠制待遇,中国有七大类,占税则分类近41%的产品不再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对我大宗出口产品征收30~60%的反倾销税,有的甚至超过100%;对我优势产品如丝绸实行歧视性数量限制。发达国家在加强贸易保护的过程中,对我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质量标准壁垒,环境无害化壁垒,反倾销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有所加强。入世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我国将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取消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外国产品和企业更多进入国内市场,冲击我国部分行业,竞争局面会更加严峻和激烈。 一般来说,与公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形成有关的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所谓的“挤入效用”或“拉动效应”;另一个是对私人投资的消极性缩减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或“排挤效应”。 公共需求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关系。公共供给必须与公共需求相平衡;公共需求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政府的公共供给包括法律体系、公民权利保护、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政策;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环保、航天科技等公共服务。所以公共行政法制包括行政法制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与行政救济等。研究政府公共产品提供涉及法制问题与法制保障。社会公共需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例如下水道系统,供水供气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邮政服务系统等的混合公共服务需要等。 依法行政是要求政府通过市场和社会给社会成员满足需求的平等享用公共供给的权利,例如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等政府管制的公共服务。另外,现代社会还要求政府维护公共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给护公民人权、自由等权利。通过政府工作,提供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满足公民的需求,对城镇来说,就是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在进一步提高机关公务员工资的同时,现阶段要把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作为城镇反贫困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对于因企业破产、倒闭、经营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失业、下岗的职工,以及因其他原因陷入绝对贫困的阶层,一方面要开拓就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等的社会覆盖面,并逐步提高发放标准,以提高城镇低收入阶层和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贫困线后,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健康设施、停车场,高速公路和空间探索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将大量增加。 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这一种事务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决定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予头指向中国,加强中国周边的兵力兵器部署、不惜代价扩大亚太的军事基地,不断加大亚太的军事演习,以所谓“中国封销台湾海狭”制订军事战略;美国电子情报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海域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致使我飞行员王伟遇难。 英国C、V布朗认为,政府稳定的职能,是制度使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完美统一⑥。 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政府需要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又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福利、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 入世后,中国政府面对的挑战最大,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参加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是一种体制性的挑战。 英克尔期通过对6个国家的深入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国民收入的相关性正愈益显著。他的成果表明,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与1958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3,与1965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71。结论是,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以后8年到15年的社会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实现现代化管理,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邓小平在我国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看成是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看成是改革的巨大动力。WTO的法委,要求我国改革,处理政企关系,不能沿用国有资产投入。运作的办法,而是用财税返回及贴息的办法;在处理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关系上,WTO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等多款;在现代管理方面,政府服务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外国的贸易优惠政府重要得多;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力结构上,WTO使外资企业和非公有企业依法对政府反控制能力增强,政府管理的难度加大。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宏观经济调控法制定 【内容提要】本文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处理重大经济关系、解决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保障国家计划的实现以及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等方面论证了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且提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和立法原则等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法…… 宏观经济调控法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在贯彻宪法关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尚缺少一部统率各层次和各门类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因而无法从法律上确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权”,无法集中规定宏观经济的调控原则、调控主体、调控客体、调控程序、调控责任和宏观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等基本问题。为使我国现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系统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和持续增长,迫切需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以下简称《宏观调控法》)。 一、《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法 法是贯彻和实现政策的有效手段。从各国的实践看,每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法律作后盾。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为了保障其货币政策的实施,大都制定了反映该国政策的金融法规。如美国1913制定了《美国联邦储备法》(即中央银行法);英国1979年制定《英格兰银行法》;日本1942年制定《日本银行法》;德国1957年制定《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新加坡1970年制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等。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国家通过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不同影响,作用于经济运行,起着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功能。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财政法的宏观调控作用,都制定有预算法、税法等,有的国家还制定了《财政法》法典。 此外,各国还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法和价格法等贯彻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制定的《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即中央银行法)、《税收征管法》、《价格法》等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在贯彻和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仅靠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还不能处理和保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难以克服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难以避免“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因此必须有统领各单项宏观经济法律的《宏观调控法》。 二、《宏观调控法》是处理重大经济关系的法律依据 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提出必须处理好的带有全局性的12项重大关系。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第 一、 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都是涉及到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制定《宏观调控法》。这样,在处理重大经济关系就有了法律依据。 三、《宏观调控法》是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准绳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1995年9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场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所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关系是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政府在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中制定了一些单项法规,如《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衔接办法》等,对合理安排产业结构、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单项法规的权威性比较低,各法规之间也不够协调统一,亟待出台《宏观调控法》。 四、《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可能,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并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及投资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国家的计划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但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使用计划调控手段,必须更新计划观念,健全计划机制。 健全计划机制,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管理、调控的制度化、法律化。善于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现。采用法律形式,主要在于使法定计划能够尊重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使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在法的规范作用下结合起来。更新传统的计划观念,就不能把所有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统统纳入国家计划体系。在法的调整下,使计划关系成为一种计划法律关系,使计划活动成为一种计划法律行为。为此,就必须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法》,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计划原则,建立各项具体的计划法律制度。 运用法律保障政府计划的实现,也是某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措施。例如,法国是采用计划指导经济较早的国家。1946年1月3日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实施中期计划的法令。以法律形式推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计划”。日本在宏观调控方面也使用所谓的“法令性计划”指导市场经济活动。在计划调控的具体措施上,在如何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实现政府计划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济,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 与此同时,为了协调计划调节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关系,发挥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力量,制定一部统领包括《计划法》在内的所有宏观经济调控单项法律的《宏观调控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宏观调控法》是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的需要 笔者认为,国家和国家授权的机关始终是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即调控主体)。而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行为实现的。因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宏观经济调控权应当明确,这项任务必须由《宏观调控法》来承担。 国家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在当前“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①我国制定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之一,是“宏观调控制度和手段比较健全,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控较为灵活有效。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②要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使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就必须通过制定《宏观调控法》,明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活动中的法律地位,赋予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权,确定其可以采取的调控手段,以及所应遵循的程序,才能确保政府作为法定的调控主体依法调控,约束政府必需在法定范围内行使宏观调控权,防范和制止“政府失灵”、行政性垄断等现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危害。因此,《宏观调控法》是政府实施合法有效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依据。 六、《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框架 (一)《宏观调控法》的立法层次和名称。从宏观调控法的实质意义上看,它是调整宏观经济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但从立法体系上分析,宏观调控法体系又是由《宏观调控法》统帅下的《计划法》、《预算法》、《税收基本法》、《固定资产投资法》、《中央银行法》、《金融监管法》、《外汇管理法》、《产业结构与规划法》、《对外经贸法》、《特别区域开发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因此从《宏观调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的立法层次上看,它是国家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基本法。法律名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为好:一是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在经济学中有确切的定义;二是在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已广泛运用;三是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已经使用;四是运用其他名词,如“国民经济管理”、“经济稳定增长”、“宏观经济”等均不能确切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二)《宏观调控法》的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我国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调整对象范围主要包括:计划关系、财政关系、金融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价格管理关系、产业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关系、对外宏观经济关系等。在制定《宏观调控法》时应当确认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平衡优化原则。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谓经济总量的平衡,就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价值总量的平衡,是社会经济运行保持协调状态的前提条件。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诸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经济结构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市场结构等都是经济结构的内容。经济总量的平衡是经济结构赖以实现的基础,经济结构优化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质内容。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要原则。《宏观调控法》必须确认平衡与优化的原则,从而调动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一切调整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法各项法律制度的功能,促进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2.有限干预原则。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国家干预已经成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宏观经济调控法应确认的国家干预原则,即有限干预原则。所谓有限干预原则,其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政府的干预不得冲击和削弱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相反应当促进和保护市场机制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二是政府的干预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依法进行干预;三是政府一般不得直接干预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 3.宏观效益原则。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涉及的经济利益是全局性的、总合单位的利益,如生产者全体或消费者全体的利益,或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单个消费者或某个独立的企业的直接利益。因此,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是如何提高宏观经济效益,而不直接过问某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确定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使宏观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行为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 4.统分结合原则。统分结合原则,即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要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权(包括货币的发行、基准利率的确定、汇率的调节和重要税种税率的调整等),必须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实现集中统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但是,国民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环节和层次,而且国家大、情况复杂,要处理好重大经济问题,必须发挥地方积极性,必须实行分级管理,赋予地方和部门必要的调控权,促进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的发展。统分结合的原则反映了宏观调控体系内部结构的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宏观调控法》确认这一原则,从法律上保障合理分权,既能使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优化和全国市场的统一得到切实的保证,又能充分调动地方、部门的积极性。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宏观经济调控下经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我国是否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方针能否继续推行,以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将如何进行、财政政策的作用该怎样发挥等问题都成为重中之重。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公务员之家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5财政政策应在稳定经济、促进机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经济体增速下滑等,出口形势将会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这时,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用于帮助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比如,采取减税政策、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等举措。值此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贸易条件严重恶化的时候,通过增加税收的政策刺激出口,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办法不是最好的选择。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的可行行论文 摘要: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正当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失灵”;二是宏观调控能够法治化。宏观调控法治化的最终标志,是司法可以也能够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审理与裁判。认为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不可诉性的观点在理论上因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理念而不合时宜,在实践中则可能因应人治的需要而十分有害。虽然要实现宏观调控的可诉性在目前还存在许多障碍,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宏观调控可诉性的理由。通过对现行司法制度的改革,以建立“公益诉讼”为突破口,辅之以“法院之友”等手段,宏观调控的可诉性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治化/可诉性 基于历史的演绎与观念的推导,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市场失灵作为市场的内生品格而不可避免,通过来自国家的干预以有效消除市场的负面效应,也便具有了正当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成了一种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虽然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手段、重点和程度因各国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重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则以“国家经济管理行为的最高形式”,而几乎为当今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所运用。然而,这种隐含了秩序建构主义逻辑的行为,又会因政府的理性不足、能力有限和自身利益偏好等“政府失灵”现象,而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干预异化”,从而对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构成威胁或破坏。因此,构建可控制、可预见的宏观调控制度框架,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运行,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法学界有少数学者却提出了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不可诉性的观点。(注释1: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参见: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J].法商研究,2002(5):64-70;肖顺武.置疑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C].第四届全国经济法博士论坛,重庆,2007.)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至少是对现代法治精神的背离——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对公权力运用的控制;现代法治的屏障在于司法权的独立、权威与有效;现代法治的演进在于尽量缩小政府活动的非法治范围而不是维护或扩张这种范围。在经济法领域主张宏观调控行为不可诉的观点,于目前行政诉讼拒绝接纳“抽象行政行为”的背景下,实质上是将宏观调控推向了绝对的人治化运行的危险境地。诚然,宏观调控的控制与矫正有多种方式,诸如政府内部的监督、人大的外部督察、社会公众的谴责、行为者政治责任的承担等等,但在笔者看来,凭借现有司法制度,实现我国法律中业已确立的基本价值,比其他任何监督与控制方式更具有实质与终极意义。事实上,以“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形态”存在的司法权,因其权威性、最高性、中立性的品性和得到法治国家的普遍推崇的事实,决定了宏观调控法治化的进程绝对不能偏废对司法权的仰赖。“任何权利和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而对此最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莫过于通过司法实现的诉讼法律制裁。”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将宏观调控行为纳入司法权的监控范围并有效克服其“异化”,是宏观调控正当性的法治基础。 一、能否“接近司法”:宏观调控行为属性之辩 宏观调控行为具备什么样的性质,与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不无关系。宏观调控行为作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共同关注并极富争议的时代性课题,我国学界围绕其概念、属性和运行等若干问题,已形成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从经济法学界的讨论来看,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与其可诉性的关系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即宏观调控行为是不是不受司法管辖的“国家行为”以及宏观调控行为是否仅是单纯的决策行为。 国家行为是指“涉及国家或社会重大安全的判断,以及社会安全专业机关的危险预测”的行为。尽管各国对国家行为的称谓不尽相同,但都把国家行为排除在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外。我国学者在论及宏观调控行为不具有可诉性时,也大都预先假定宏观调控行为是国家行为之一种。为了克服这种“对话上的障碍”,本文拟通过界定国家行为的特征的方式,来说明宏观调控行为并非国家行为。 首先,国家行为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或统治性。在日本,国家行为称为“统治行为”,是指关系到国家存亡及国家统治之根本的、具有高度政治性的、国家最高机关(国会、内阁)作出的行为。在法国,国家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不受普通法院监督,不受行政法院监督的行为,由于只受政府管辖所以称为政府行为”。法国法上规定的政府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政府与议会发生关系的行为,如召集和解散议会,提出法律案和公布法律的行为等;(2)政府与其他国家或联合国发生关系的行为,如与外国签订条约、出国访问等;(3)总统根据《宪法》第16条在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紧急措施,以及根据《宪法》第11条所作出的将法律草案提交全民公决的决定。在德国,国家行为是指与国家整体利益、国家目的有关的行为。属于排除法院管辖的“高权行为”。它一般是由最高国家宪法机关(总理领导的联邦各部即整体意义上的联邦政府、联邦总统和议会)实施的行为。由此观之,国家行为是为了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外交、军事机密,由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作出的属于“政治保留”范畴的行为,一般包括国防行动、军事行动、外交活动和戒严、紧急状态、总动员等。而宏观调控行为首先是经济性的,是国家经济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笔者固然不否认经济性问题转化为政治性问题的可能性,但在更多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其次,国家行为不具备司法审查的合理性。美国学者亨金认为,所谓国家行为,“其真正含义是指这样一项司法政策,它宣称某些案件或某些案件涉及的问题不具有可裁判性,即不适宜司法解决,尽管这些案件或这些案件涉及的问题属于宪法或其他法律规定联邦法院的管辖权范围之内,或者也符合法院受理诉讼的各项要求。”笔者认为,国家行为之所以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作为政治决策的国家行为是一国对外的绝对主权和对内的绝对统治权的体现,这些权力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性,司法权本身从中衍生而来,司法权无法对作为它自己源泉的权力进行审查;第二,从策略上看,法院之所以拒绝审查具有高度政治性的国家行为,也是使自己免于卷入政治纷争,从而保持司法独立、维护司法权威的明智之举;第三,国家行为作为体现国家重大主权利益的行为,涉及到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存亡,“其缺乏能被发现和容易控制的司法标准”。而宏观调控行为作为调节和控制一国经济总体的机制和手段,一般情况下和国家主权无涉,更不会引起政治纷争,也具备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自然不能游离于司法权的管辖之外。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是宏观调控权(行为)能不能等同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行为)?因为作为国家主权组成部分的经济主权亦具有不可诉性。笔者认为:一般而言,主权只有在国家间主权相较时才有其应有的意义,因此一国国内事务之间并不存在主权与非主权的可比性;经济主权是国家对本国经济事务的自主权、国家对其境内的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国际经济事务的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等一系列权利,这种权利当然也只有在涉及国家间经济事务管制分野时才有意义。而宏观调控行为是确保一国经济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手段,如果仅仅在国内事务与国内事务之间相比较(如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相比较),说它是主权行为并无必要,也不妥当。二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家行为的实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时国家行为发生,常常伴随着宏观调控行为的实施,比如,因战争引起的经济管制,战时的紧急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等。此时的宏观调控行为已不再是一国范围内常规意义上的经济手段,而是作为国家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在与固有的国家行为发生特定联系时,宏观调控行为才有可能转化为国家行为,从而不再具有可诉性。 涉及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宏观调控行为是否仅仅是一种决策行为。有学者在论证宏观调控行为不可诉时,认为其不可诉性的原因首先源于该行为的抽象性质——宏观调控行为仅仅是一种决策行为。笔者认为,这种将宏观调控行为人为割裂的论证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也与宏观调控行为的实际运行状态不符。事实上,宏观调控行为不仅包括决策行为,还包括执行行为(或实施行为)。(注释2:当前已有学者提出了这一观点,如,杨三正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宏观调控权是由一系列权力构成的权力束,应包括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参见:杨三正.宏观调控权论[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6:29.))理由是:第一,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行为,宏观调控行为的本质属性,当然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剥离了执行行为的宏观调控行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举例言之,央行加息的决策如果不被各商业银行及其所有客户执行,不知这样的决策在实践中还有何价值?事实上,由于目前我国欠缺宏观调控基本法,缺乏对于拒绝执行、怠于执行或歪曲执行宏观调控决策的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有时中央的宏观调控决策在实践中就是得不到全面、准确和及时的贯彻。实践反复证明,任何缺乏实施机制、责任机制的所谓决策行为,都可能演化成“隔靴搔痒”的“口号”。第二,法理常识还告诉我们,法律意义上行为的内在方面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外在方面包括行动、手段和结果。[12](P73-83)宏观调控行为作为法律意义上行为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宏观调控的“行动、手段和结果”,必须通过执行行为来体现。黑格尔说:“后果是行为特有的内在形态,是行为本性的表现,而且就是行为本身,所以,行为既不能否认也不能轻视其后果。”只有将宏观调控行为定位为由一系列行为组成的有机系统,宏观调控行为才能成为真正的“行为”。第三,宏观调控行为的人为分割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因为作为事关全局的经济手段,宏观调控常常表现为一系列行为的连续行使,比如,产业政策需要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的支持,规划政策需要财政、金融的配合等。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社会生活中调控部门之间、调控手段之间的冲突和内耗已经相当严重,如果再对宏观调控行为加以人为割裂,宏观调控行为在实践中的协调运行恐怕永远只是一个良好愿望而已。总之,既然宏观调控行为是包含了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的综合性行为,那么以宏观调控行为仅是决策行为为由否认其可诉性也就没有科学性可言了。 二、为何“接近司法”:司法权是宏观调控行为法治化的根本保障 法治化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一项重要追求。宏观调控的法治化作为政府权力法治化运行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已作为一种普遍诉求得到了表达。在当前有关宏观调控行为法治化的论证中,许多人认为,宏观调控行为之所以需要司法审查是法治和民主的要求。不可否认,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实现具有多元路径,诸如政府理性的良好发挥,国家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调控程序的公开、透明与规范等。(注释3:这些方式的存在,在有些学者看来,又恰恰成为否认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理由。(参见: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J].法商研究,2002:69-70.))笔者认为,宏观调控行为的法治化运行之所以需要引进司法权的控制,不仅是因为法治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司法权具有功能和结构优势——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司法以“最彻底、最权威即最具有约束力的裁处方式……最文明、最公正因而最可信赖的法律机制”成为文明时代解决纠纷、平息矛盾和维护稳定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首先,从实体的角度讲,可诉的宏观调控行为意味着权利因宏观调控行为的实施而遭受侵害的人,获得了公正救济的可能。作为现代国家权力扩张的结果,宏观调控行为的存在尽管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但“权力行使的泛边界与消极不作为亦是执法中的常态”[3](P104)。“在使行政自决权的行使必须与法令的基本原则相适应并为正当的目的而行使而且不能以不合理的方式行使等方面,法庭具有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每一种行政自决权都可能被滥用,而法庭的基本作用,正在于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宏观调控行为的政治控制相比,宏观调控的司法控制具有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不具有分权的特征,它无疑于“自己监督自己”,当深究自己错误的时候难免存在“忍痛而不能割爱”的心态,预示着相对人权益被侵害也总是能够找到种种所谓“正当”或“必要”的理由。与此相反,中立而超脱的司法权,只服从法律而不从属于上级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只服从于法律的要求和良心的命令”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处理宏观调控纠纷时,更容易作出公正的裁决并获得人们的心理认同,更容易消解因宏观调控行为而引起的社会纷争,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从程序的角度来讲,可诉的宏观调控行为意味着个人获得了一种有效的诉求渠道和救济途径。在程序法上,司法的特质并不在于判断,而在于启动判断的程序,即救济(当然包括事先的预防、事中的监督和事后的补救)程序的启动。它为“个人提供了一种表达冤情、诉诸法律的基本途径,使得那些为宪法所确立的公民权利能够得到现实的维护”。在笔者看来,在对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监控进程中,司法权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事后的、被动的裁判,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一条可供人们选择的利益诉求通道,由于“国家行政机关所代表的国家,在法院面前处于和私人一样的地位”的事实,使得个体通过司法这一中介与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平等沟通、充分交涉、对等抗衡等成为现实。 第三,随着现代司法的演进和司法功能的扩张,现代司法所具有的政策形成功能日益凸现,通过对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审查,对于良性公共政策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型法院与古代型法院相比较,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可能要数法院政治功能的呈现。自资产阶级国家确立权力分立的政治体制之后,法院就逐渐从国家事务的后台走向了前台——通过裁判来判断政治行为的合宪(法)与否,并形成公共政策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笔者看来,从现代司法权功能扩张的角度看,之所以需要通过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审查等方式将宏观调控行为纳入司法权的监控范围,(注释4:200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但大家都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司法解释将对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参见:鲁篱.论最高法院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法学,2006(6):107.))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一是宏观调控行为作为最富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的行为之一,其规则形式有诸多的空白条款和一般条款,这就要求法官根据自身的职业思维、职业操守和授权范围,作出合理、妥当的裁判,而这对于促导宏观调控行为的合目的性和妥当性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我国宏观调控立法冲突需要司法权的介入予以消解。当前,在宏观调控法领域,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之间的纵向冲突、同一层次立法之间的横向冲突严重存在的现状,需要法院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予以选择并确定其效力;(注释5:在我国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被称为“2003年最热点法治事件”的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起民事案件的判决中,作出了“《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有关条款因与《种子法》相冲突自然无效”的判决,尽管该判决针对的纠纷并不是宏观调控纠纷,但我们至少可从中看出司法是解决法律规范冲突的有效路径之一。)三是在民主代议制政治体制内,社会公众和集团渴望对公共政策(包括宏观调控政策)的形成发挥其影响力,但公众的积极参与愿望有时并不能通过现存的正常渠道得到满足,“当集团发现正常的政治渠道对它们关闭的时候,它们便可能寻找其他途径去影响公共政策。法庭逐渐成了这种努力的中心。”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健全和人民权利意识的愈发觉醒,个人和集团寄希望通过法院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形成和变革将更加普遍和常见。 最后,从功能来源的角度讲,司法权对宏观调控权的监控优势来源于其具有最高组织化的强制力支撑。强制力的存在是社会控制方式获得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社会控制方式的司法权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强制力的大小常常成为对某种行为能否有效控制的关键。在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控制的各种手段中,司法权无疑是一种最为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控制力量,司法组织历来就是国家中最成系统的、最稳定的体系,法官、检察官、警察均是世界各国官方角色中最引人注目的和最规范的角色;在司法组织系统和司法角色的行为方式中存在着严格的协调一致的规则、习惯等行为倾向,由此所形成的渊源与合法性以及制度的、机构的力量,是其他社会控制的力量所无法比拟的。一如前文论及,宏观调控权作为权力的一种总是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而作为被侵害的个人由于势单力薄,无力与其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相对抗,而借助行政机制,其程序的繁琐和拖沓,以及因权力之间的“亲缘”关系而导致的关联性、倾向性,使得人们难以获得及时公正的救济;与此相反,通过司法的救济之所以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结果,就在于中立的司法不仅能使权利受损人得到公正的判决,而且这种判决又会得到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国家强制力的执行,此时,公权力的行使代替了私人的力量,受损权利的复原也由此变得更为现实和可行。 三、如何接近司法:宏观调控行为司法审查的障碍及其克服 胡肖华教授在论及宪法诉讼时深刻地指出,“无诉讼即无法治”,“无诉讼即无宪政”,宪法诉讼乃法治之精义所在(P105)。笔者认为,将其类推适用于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之价值评判,亦不为过。诚如前文所言,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监控是实现宏观调控行为法治化的终极路径,然而该法治理想的实现,不仅需要理论依据,更需要制度支持。诚然,笔者并不否认当下中国实现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控制所面临的艰辛与障碍,但这不是我们放弃努力的理由。在此,笔者拟通过对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现实障碍及其克服路径的分析,试图让“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这一命题,不至于仅仅是一种虚妄。 宏观调控行为司法审查的障碍分析 1.文化性障碍在中国,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法观念,除“德主刑辅、礼法合一”之外,便是“无讼息讼”观念。从《周易.讼卦》中的“讼,终凶”、“讼不可妄兴”、“讼不可长”,到孔子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崇奉,以及与之相契合的传统中国的自然农业经济与社会结构和当时现实的政治需求,使得人们视诉讼为畏途。近代以来,急剧的社会变革频频发生,但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式,并没有因为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强势文明的逼迫而完全消退,“实际上,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并没有被中断,它们只是从制度层面上隐退了,而以另一种潜在的方式继续存在着,并在实际上决定着制度层面上那些看得见的东西”。这种厌讼息讼观念的存在和延续,是我国宏观调控行为诉讼难以有效进行的主要文化障碍。 其次,吏官文化和人治理念是制约我国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控制的又一文化障碍。“中国有史以来就存在一个统摄一切、高高在上的政治权威,所有活动均以此为核心展开,所有文化的缘起不妨看作是对这种核心的说明和解释”(P398-399)。如前文所言,这种观念主导下的中国大众心理并没有因为“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种种努力而得到根本的消除。与这种观念相伴随的,便是人们对于行政权力的“仰视”和对“民告官”的恐惧,这从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行政审判庭门可罗雀,而上访者如潮涌动(寻求更高级别的行政领导解决问题)的现象中可窥一斑。这种文化观念上的障碍,对于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监控实现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略。 2.体制性障碍当下,司法体制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司法在中国至今尚未获得真正的独立,法院和法官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关于司法不独立的缘由、弊端和危害,我国学者已给予了诸多有益的探讨,本文不再进行学理上的论述。笔者欲说明的是,与普通的私权之间的纠纷对司法权的援引相比,司法权的独立与否,对宏观调控行为纠纷能否公正裁决更为关键。一个显见的事实是,私权间的纠纷仅仅涉及个人利益,而宏观调控行为引起的诉讼需要对宏观调控行为的合法与否、合理与否作出评判,甚至需要相关主体承担法律责任,不独立的司法如何能抵御来自行政的干扰?更为严重的是,司法的不独立必然对司法权威造成破坏,进而引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危机。因此,如果没有司法的真正独立,司法作为依附政治甚至作为行政御用工具的状态不能得到根本改变,那么,企图通过司法权对作为政府权力之一的宏观调控权的规制,只能是一种奢望和空想。 3.立法性障碍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法院不受理“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而引发的纠纷,而宏观调控行为多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方式出现,因此现行法律对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的规定,是我国宏观调控不可诉的立法性障碍。事实上,关于抽象行为是否应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问题,学者们已有精辟的论证,“规范性文件的入讼,能够有效矫治行政机关‘以抽象行为之名,行具体行为之实’从而规避诉讼的侥幸心理,改变规范性文件违法侵权的现状。”(P108)笔者认为,当前一些宏观调控行为决策或实施部门出于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的动机,通过行政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方式滥用权力,扩充、保护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的现象相当突出,而现有的监督方式,其“努力结果非常有限”,“人民代表大会由于缺乏真正广泛的民主基础,也由于受现行政治体制限制,并不能充分行使依法享有的监督职能。”因此,从立法上修正当前关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的相关规定,以克服宏观调控行为司法审查的立法障碍,亦相当关键。 宏观调控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法律构造 1.法治理念的树立著名学者梁治平指出,作为一种指导话语的“法治”,似乎已成为当前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存在(P85)。有关法治理念的问题,我国学者已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其成果也是蔚为壮观。法治理念的确立对于一国法治的实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前文有关传统文化对于宏观调控行为司法审查的障碍的分析,决不意味着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应予以彻底否弃和完全被替代;事实上,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约束对于宏观调控的正当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降低宏观调控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下,中国各种途径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如火如荼,这对于弘扬法治理念,进而整合法治精神和传统道德,当然大有裨益。 2.法院人格的健全司法与行政、立法的分离是现代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要件。当前,我国关于司法体制的改革,更多的是从司法系统内部着手进行,然而这种“细枝末叶”般的修补,无法解决司法作为行政的御用工具、作为国家暴力工具“刀把子”形象这一根本问题。在笔者看来,只有将司法改革与政治体制改联系起来,司法改革的诉求才有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3.宏观调控行为司法审查的具体制度设计宏观调控可诉性的实现除了要仰赖深厚的法治观念和独立的司法体制外,还必须从技术层面找到宏观调控“走入法庭”的具体路径。笔者认为,宏观调控诉讼可以考虑两种路径: 第一,建立宏观调控公益诉讼制度宏观调控公益诉讼制度,是指一定的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认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主体、实施主体或受控主体违反了国家宪法、宏观调控法(现尚未制定基本法)或其他法律的规定,侵犯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宏观调控公益诉讼因其“宏观”,所以其必然首先涉及公共利益,(注释6:从逻辑分析的角度,宏观调控的诉讼应当包括对决策机关的诉讼、对实施行机关的诉讼和对受控主体(宏观调控涉及的具体市场主体)的诉讼,而前两者往往涉及的是公共利益,故主要引发的是公益诉讼。)而公益讼的救济内容,“不仅仅是要求被告对所受的损害的简单的金钱赔偿或修复,还包括要求公共团体、企业以及国家修改、变更有关政策和事业规模,或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损害的出现或扩大,甚至禁止被告再从事有关活动,故而又被称为禁止性诉讼。” 笔者认为,宏观调控公益诉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一是规定宏观调控公益诉讼诉权。立法应当明确规定,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实施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的,公民、社会团体或有关机关具有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以解决纠纷或者保护国家或社会利益的权利。二是宽原告资格,摒弃原有诉讼法理论中关于当事人必须是直接利害关系人的规定,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利害关系人和利益主体。笔者认为,具有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主体应包含以下几类:(1)直接利害相关人;(2)公益组织或社会团体;(3)间接利害相关人;(4)国家机关,比如英国的法务长官(检察长)可以代表公众提起公益诉讼。事实上,这种由国家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因其权威性和公共性,在我国尤其值得推广。三是确定审查范围。如前文所述,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审查范围,不仅仅是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也应纳入其中。四是确立激励制度。如,对原告实施奖励,“尤其是对胜诉的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个人实施重奖,以资鼓励其检举揭发控告经济违法行为”。公务员之家: 第二,建立“法院之友”制度所谓“法院之友”,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是指对法院有疑问的事实或法律上的观点善意地提醒法院注意或向法院报告的人。“法院之友”制度是欧美法院长期以来惯用的手段,其目的是请当事人(含参加人)以外之第三者提供于案件的解决有用的意见和资料,辅助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法院之友”的产生,分为由法院依其权限委托以及由法院根据要求申明己见者之申请予以批准两种情况。能作为“法院之友”的,有政府机关、压力集团,也有专家学者。一般认为,英国是最早将“法院之友”制度引入审判制度的国家;在美国,“法院之友”制度是其法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0年来,联邦上诉法院85%以上的案件都有“法院之友”参与。 笔者认为,在宏观调控公益诉讼制度中,引入“法院之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宏观调控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单纯的法律判断并不一定能得出合理的结果,需要参考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意见才可能作出合乎情理的判决;二是宏观调控具有极强的专业技术性,承担审判职责的法院当然不可能全知全能,相关专业的人员介入并提供意见,可以保证查明案件的性质及真相;三是作为“法院之友”的权威专家的意见,极易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而这作为一种无形力量,可以有效抵御来自行政部门的干预,并防止司法腐败、司法不公等现象的产生。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4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7%,年均增长10.8%,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在2003年至200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围绕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及时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注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促进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避免了大的起落。 进入2008年,我国先后遭遇历史罕见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全国人民同特大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同时,中央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过快增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保持了宏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局面。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6%;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态势更趋均衡,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较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高,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些成绩好于预期,来之不易,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果。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党的十七大科学总结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等等。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在8%左右徘徊,全年预计会高于去年。此次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深层次原因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过快的投资增长和出口拉动;直接原因是成本推动因素和外部通货膨胀输入。近年来,多数时期我国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高于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积累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货币政策导向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已数次提高贷款利率,资金成本呈上升趋势;节约能源资源以及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使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此外,多种因素使得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在较快上升。在国际市场,随着石油、谷物等重要商品的价格急速上涨,不仅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通货膨胀,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为越来越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所困扰。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金融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我国外贸顺差维持在较高水平,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流动性过剩的局面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今年上半年,尽管贸易顺差增长放缓,但大量外汇资金和热钱却在加速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美利差是热钱流入规模急剧扩大的直接原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所释放出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流出监管难度的增大以及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波动,都要求我们充分重视金融风险程度提高的问题。 煤电油运的供应保障工作难度加大。由于国内需求增长过快,相关产品价格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以及多次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一些重要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国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煤电油运供求关系趋于紧张的状况。某些重要产品和部分地区的紧张状况较为严重,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这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抑制物价上涨带来了不利影响。 影响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由于中央采取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有力政策措施,2004年我国农业增长速度达到6.3%,扭转了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粮食产量下降、农业增长缓慢的局面,进而取得粮食连续4年增产的成绩。但近年来农业增长速度持续减缓,特别是今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保持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有利条件 当前,虽然经济运行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但也存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奠定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的雄厚物质基础。这使政府有可能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力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3年底以来实施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快增长拉动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已逐步运行到合理区间,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另一方面,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仍然是平稳较快发展,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GDP增速较上年虽有所减慢,但仍然明显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国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这说明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效益是好的,政府有能力利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在过去连续4年粮食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又喜获丰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增产对抑制通货膨胀、抵御目前世界性的粮价上涨危机、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国现在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不仅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也已经超过了世界7个主要工业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的总和,使我们具备了坚强的抵御外部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能力。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宏观调控方面我们已经经历了特点各异的多次磨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迎难而上,战胜挑战,把物价上涨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 下半年,宏观经济工作应继续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在总体上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握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和节奏,加大稳健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有效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特别应防止出现经济增长速度过度减缓而物价水平仍然居高不下的情况。只要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坚持科学发展,就能战胜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困难。 根据目前形势的特点,当前宏观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控通胀、改价格、稳金融、抓农业。一是把“控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在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水平依然较高的情况下,应千方百计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保障居民生活稳定。二是把“改价格”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不久前进行的成品油和电价的调整,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应该继续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和增产节约。三是把“稳金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要求。面对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复杂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做到有备无患。应正确分析国内金融领域的问题,高度警惕短期资本流动和国际汇率变化的动向,充分认识金融危机的突发性特点,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四是把“抓农业”作为稳定大局的基础工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稳定增产、保障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无论何时都是抑制物价上涨和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应继续认真落实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争取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摘要:进入2008年,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不少新的复杂因素,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又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我们正处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必须正确估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努力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上,继续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半年,宏观经济工作应继续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在总体上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研究论文 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之处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6)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则旨在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总供求的调节,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2)通过对投资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投资的波动;(3)通过对消费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消费的波动;(4)通过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5)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6)通过调节国内经济和汇率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7)通过逆向的经济调节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不同 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出现时间的不同。虽然经济管制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由于经济管制主要导源于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始终存在,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经济管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宏观经济调控导源于宏观经济失衡,在市场经济足够成熟,宏观经济失衡对社会大众的经济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危及社会稳定,而且社会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设施”以后,才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演变历史来看,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市场经济出现之时,经济管制也随之出现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经济管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自然也有经济管制(注:实际上,如果不限于市场经济,经济管制在国家或政府出现之后,市场经济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说,经济管制是随国家或政府的出现而出现的。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垄断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居民的非理性行为等等,在市场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只不过其规模、影响等小一些而已。),而宏观经济调控是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前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也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西方国家,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出现宏观经济调控,如果从16世纪算起,在市场经济阶段,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要比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晚了400多年。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不同 经济管制涉及的具体领域很多,政府部门中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既包括司法机构,也包括行政机构,既包括中央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在行政机构中既包括纯粹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财政部等),也包括其他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如证券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等)、非经济管理机构(如文化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机构、药品管理机构等)以及综合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照颁行的法规在各自管理的领域对被管制者依法进行管制。经济管制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即依照行业性质,由设立的政府主管机构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商业银行一般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投资银行主要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险公司主要由保险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经济管制的行业性并不排斥政府其他管理机构依法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同时受多个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这些管理机构拥有非重复的,但对被管制对象的活动的影响几乎具有同等的制约力和管制权。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则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并且主要是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中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中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的数量远远少于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 5.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实施手段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管制或者调控对象的特征与行为的变化、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演进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主要是行政、司法手段,因此具有强制性,虽然经济管制肯定会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政府主要并不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来达到管制的目的,而主要是通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管制而达到管制目的的。政府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处罚直接减少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并不是来自于市场,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奖励会直接增加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获得的利益同样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这种直接来自于政府的经济处罚或者经济奖励在这里仍应归于行政或司法手段,因为它们是行政管理和监督、司法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主要是“裁判”。需要说明的是,经济管制本身并不排斥经济手段的运用,有的领域也需要政府当“运动员”,最近一二十年来,无论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过去运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进行管制所没有取得的效果,经济手段的运用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但基于经济管制的基本性质,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为主的格局并不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则主要是经济手段,因此具有非强制性。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政府参与市场(充当“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来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持宏观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运用,会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继而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其调整其行为,最终重新恢复市场平衡。在市场经济中,除非是在战争时期,政府是没有理由普遍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为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从根本上是与市场机制相排斥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从而也就必然导致市场优长的丧失,造成社会福利的根本性下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撇开特殊的战争背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也是可以采取行政和司法手段的,例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控制收入增长的收入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类政策的采用除非迫不得已,应该禁止政府使用,并且政府要使用这类手段,也必须获得政府立法机构的授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由于经济管制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多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管制者直接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与监督,而且管制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经济管制主要是直接干预;而宏观经济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并不与调控对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或者引导微观经济单位的调节方式,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对调控对象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注:否则,就属于经济管制范畴,因为如果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即主要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那么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这样的经济也就不再是市场经济了,而是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了。因此,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直接干预是相冲突的,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主要采取间接干预手段。近20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学文献中大量提到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该以间接干预为主(或者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应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理论应该说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是正确的,而且只是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才是准确的。),而且宏观经济调控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注: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经有过还要不要经济管制的疑义。应该说,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经济管制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经济管制的问题。195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与市场经济是相背的,必须对这种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比较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过慢,市场化改革过程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过程,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也意味着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要以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根本改革为前提。但是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与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市场缺陷要求建立经济管制制度,政府的经济管制是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必须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弥补市场缺陷的、有着明确的管制边界的经济管制制度。从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方面的差异远较在经济管制制度方面的差异小,借鉴各国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经验时,选择更困难的是在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各国的经济管制制度相当复杂,而且合理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经验教训时,虽然研究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而研究各国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更为迫切,应该避免(也是在实践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将别国特殊的经济管制制度,并且是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制度当作市场经济的具有共性的一般经济管制制度。对各国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比较、甄别、判断、改造对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6.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方法不同 这里所谓的实施方法是就政府干预的力度而言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依宏观经济失衡程度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宏观经济失衡越严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大,失衡程度越轻,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小。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失衡具有周期性,因此国民经济无法避免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这样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的选择直接与经济的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有关。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会经常性处于失衡状态中,为了防止宏观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逆对经济风向采取经常性的调节政策,这种调节属于微调。相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这种调节属于预防性质的调节。微调是经常性的,大调则不是经常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有时间周期,宏观经济严重失衡才应该进行大调)。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的选择性,针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管制一般来说并不存在微调与大调问题,因为经济管制是依律行事,按照法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就给予什么处罚,应该受到什么奖励就给予什么奖励,同业者间的区别会相当大。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活动,政府是加大管制力度,还是减轻管制力度,也需要政府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与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选择不同,它与宏观经济失衡的程度无关,与经济周期性运动无关,而是取决于公众的认识、技术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力度加大或减轻一般会表现为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性的周期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就能发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运用具有典型的逆经济运行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则不具有这一特点,无论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只要经济管制制度未变,管制政策就不会有变。 7.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相对价格,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改变了相对价格,那就会改变产业的比较利益,从而会引起经济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就其性质而言,可能产生有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出不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不过就宏观经济调控本身而言,其性质、目的等等都与产业政策无关,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为了产业政策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 经济管制则不同,经济管制虽然并不是只服务于产业政策,但是它是产业政策的必备工具,要实施产业政策,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否则,产业政策就是无效的。例如政府要支持幼稚产业的发展,政府就要对外实施进入管制政策和其他相关管制政策;政府要促进一个行业的竞争,政府就要实行反垄断、鼓励进入和促进公平竞争的管制政策;政府要压缩有较大污染的行业生产规模,扶持污染小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就要采取抑制前者、鼓励后者的进入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管制标准与排放数量的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税政策等。 8.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无选择性的,它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宏观经济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虽然市场的影响程度对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会有所差别,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改变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因此任何微观经济单位都难以避免地要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实际上是针对所有的经济主体。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的性质来看,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益,也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损,也可能使一部分经济主体受益,而同时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受损。从社会整体而言,一项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将会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管制的对象则是有选择性的,它所管制的是具体的微观经济单位。例如基于保护环境而实施的污染排放管制的管制对象只是污染排放单位,其他单位则不在管制之列。微观经济单位如果违规,将会受到管制机构的处罚。任何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果不在经济管制的范围之列,它就不会受到经济管制机构的约束。虽然经济管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全局性的,不过一般来说,其影响的局部性更强。 9.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影响。不过两者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原因在于:第一,微调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小,大调才会明显地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大调所具有的周期性的特点,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第二,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改变经济制度,即不会改变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生变化,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就会消失。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因为:第一,经济管制总是表现为一种长期的趋势,一项管制制度确定以后,往往会在很长的时期内运行,有的持续几十年,有的持续上百年,有的经济管制制度一经确定,几乎就成为永恒性的了,这样就使得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第二,经济管制制度的变化改变的是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经济管制制度发生变化,新的制度会在长时期内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持续的影响。 (2)影响的途径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环境,或者说宏观市场结构,从而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来影响经济效率。经济管制既通过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也通过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动力机制和能力,还通过对相对价格或者成本、利润率的影响而影响经济效率。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单方位性,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全方位性。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的全方位性预示着经济管制会通过渗入到经济机体的内部而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经济效率,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济管制制度,低效率社会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应该主要从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入手。 (3)影响的结构不同。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最大,而对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则比较小。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是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下降,也会增加微观经济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增强微观经济单位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使微观经济单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能性,但一方面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变化,从而出现恶化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动性等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并不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能改变的,因此即使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会因为其他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改变资源配置,从而不能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而要具备这些条件恰恰需要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 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样,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与宏观经济调控不同的是,经济管制不只是主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产生影响,而是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管制、过程管制等都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例如,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进入管制政策就造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非国有经济进入金融、汽车等现代产业部门的产业进入管制政策也造成了金融发展能力、汽车发展能力的闲置。一般来说,进入管制的领域越广,管制越严厉,经济资源的利用率越低。其次,经济管制对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经济管制对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可以削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减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也可以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的制度。其三,经济管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既会影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影响产品生产的成本,影响不同产品生产的利润率,还会影响资源的流动性,因此就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经济管制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可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则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4)影响的程度不同。由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时间长短、途径、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两者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别。由于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时间所具有的持续性、影响途径所具有的全方位性、影响结构的全面性,而这些是宏观经济调控所不具有的,因此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自然要超过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 由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管制制度,如果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要改革经济管制制度。 10.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失效的原因存在着差别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存在着共同的原因,但是也存在着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者在被调控对象俘虏的可能性上存在着差别。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不是因为被调控对象俘虏了调控机构,因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机构并不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具有非排他性,因此不存在政府机构设租和被调控对象向政府机构寻租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主要在于政府能力不足,而一般主要不在于政府权力的滥用。而管制者被被管制者俘虏却是经济管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管制机构要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管制的利益是可以排他的,而且管制机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一级管制机构、管制机构的每一个职能机构都有其独享的管制权,并且这些管制权又是被分配给一个一个的作为管制者的自然人手中,管制权都是人格化了的,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得管制具有了一对一的“交易”的性质,这样就存在着管制者设租和被管制者寻租的条件,从而也就出现了管制者被俘虏的可能性,一旦管制者被俘虏,就会出现管制失效。在经济管制中,不仅管制的执行者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而且管制规则的制定者也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在管制规则的制定中,所谓政治上的“看不见的手”(特殊的利益集团等等)发挥的作用往往相当大,这样就使得管制规则本身与管制应该实现的目标相背,即管制规则背离效率和公正而出现的管制规则的扭曲。由于管制规则的制定者被被管制者俘虏而导致的管制规则的扭曲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比由管制者被俘虏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更大。 11.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经济自由是指微观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地做出经济决策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和特征,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市场经济。经济自由使得市场经济具有多方面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可能具有的优越性,但同时无约束的经济自由也会使市场经济难以避免地产生多方面的缺陷。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它们都会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实质上都是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对经济自由施加的约束,但是两者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是存在着差别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是间接的,它并不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它是通过改变宏观市场环境而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的,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除非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直接的经济管制的手段,否则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因此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程度也要小一些。经济管制则不同,它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直接的,因为它要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因此经济管制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差别性的。例如进入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自由,价格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卖方和买方的价格决策自由,出口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出口商的出口决策自由。不过管制也会对经济自由产生间接影响,因为管制会影响产业环境。由此,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要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大。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尤其要对经济管制的边界给予明确的界定,对政府的经济管制权予以明确的规定,否则就会导致经济管制的无限延伸,就会不正当地侵害经济自由,从而损害经济效率。 由上可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但是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相互联系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着明显的、多方面的差异,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两者的联系并没有为将两者混同提供依据,但是明确两者的相互联系也是经济理论研究应该关注的,并且两者的联系也是两者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两者的联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产生的,虽然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相联系的市场缺陷存在着差别,但都导源于市场缺陷。如果不存在市场缺陷,那就不需要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内生的,市场经济内生的缺陷使得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遭到破坏,或者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满足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或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或者低下,从而使得仅仅有市场力量并不能使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不能实现社会在已经拥有的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某些市场缺陷可以由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得到或多或少的弥补,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并不能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因此只能由政府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政府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根据市场缺陷的不同领域分别通过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来实现。虽然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一定能够弥补全部的市场缺陷,但它却是一个社会弥补市场缺陷的最终依靠力量,而且只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就可以与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一道不断增进社会福利。(注:无论是市场缺陷,还是第三种力量的缺陷,抑或政府缺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人类的生产能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因为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以及政府都是人类社会的事情,没有人,便无所谓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和政府。虽然人类的生产能力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改进(简而言之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相对于人类的需要,相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即便是进入到所谓的知识经济社会,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如何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挑战。) 市场缺陷导致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也同时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因此,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不能渗入到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而只能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这从根本上规定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边界。虽然两者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起作用的“领地”有不同,但从它们都只能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这一点来看是相同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主体都是政府,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最终目标都在于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引起的,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尽管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有不同,但都是政府机构。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既不是企业、居民,也不是第三种力量,而是政府。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履行多方面的具体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维护产权;抑制、限制或消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提供和鼓励提供公共物品;提供信息和促进市场信息供应量的增加;补充市场的不完善,提供或鼓励提供市场供应不足的私人物品;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限制非市场品的生产和消费,禁止有害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护宏观经济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结构平衡等。任何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的政府都应该履行上述经济职能。而这些经济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充分弥补市场缺陷,使社会的经济效率达至最优,既需要实行经济管制,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只有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于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经济本身,因而具有长期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离开了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社会的经济效率都会无法达到最优水平,所以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不同,两者的干预对象、方式、方法等等都存在着差别,影响经济效率的时间长短、途径、结构、程度也存在着差别,但是不管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从它们的最终目标来看,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进社会福利。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相互补充的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由于两者导源于市场缺陷的不同方面,由两者的性质决定了两者功能上的差别,决定了各自适于弥补不同类型的市场缺陷,也就是说,应该实行经济管制的就不适于采取宏观经济调控,归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就不应该采取经济管制,经济管制不能代替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也不能代替经济管制,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两者这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决定了只有既能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又能有效地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府才能实现有效地履行政府应该履行的经济职能的目标,市场缺陷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都需要不断地发展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能够进入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领域政府就一定要无条件地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这里涉及到政府的能力。如果政府进入这些领域不仅不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完全浪费,反而因为政府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而损害了市场机制在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作用的充分发挥,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因为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不是增进社会福利,而是减少了社会福利。政府能力是人类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包含着政府能力的增长。政府能力的增长使得政府可以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中的更多的领域,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也因此要相应地发展。 市场力量作为人类生产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这就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与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手段等都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随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发展,人类会发现和掌握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更有效的方法,更有效的具体的手段,更恰当的干预力度和时机,更好的决策制度,更好的机构设置,更好的机构协调机制等等,人类自然就应该利用这些新的知识来改进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有效的必要条件,也只有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手段。 5.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与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1)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会影响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如果经济管制的范围、程度等超越了其应该有的边界,宏观经济调控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如果存在着普遍的市场进入管制、普遍的价格管制、普遍的投资管制、普遍的分配管制,那么无论政府如何努力,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都不可能有效。(注: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一直在努力从改革开放前的直接干预过渡到间接干预,在出现宏观经济失衡时,力图依靠间接干预矫正宏观经济失衡,政府的这种意愿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每次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致于每次都要通过直接干预来最终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市场信号是扭曲的,资源不能自由地流动,微观经济单位应该享有的经济决策权和经济利益都被经济管制所侵蚀或者说被剥夺,应该承担的经济风险也因为经济管制而无法通过新的经济安排而转移或者被经济管制自动地转移到其他的经济主体,这就使微观经济单位对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所传达的信号缺乏反映,因此使得间接干预失效。在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宏观经济调控只有采取直接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间接干预的宏观经济调控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是相背的,因此只有根本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可以作为判断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改革进程的一项指标。)经济管制制度所影响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微观经济单位享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自己承担经济风险,需要有灵活的价格机制,经济资源能够自由地流动,需要有发达的高度竞争性的市场,这些条件在存在普遍的严格的经济管制的经济中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经济管制既可以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可以成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障碍。 (2)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会影响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例如如果国民经济处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政府的反垄断管制政策就难以奏效。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够为经济管制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则会使失衡的宏观经济成为经济管制有效性的不利因素。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本身导致了宏观经济失衡或者加剧了宏观经济失衡,这样的宏观经济调控就成了经济管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 6.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调控目标相关的经济管制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例如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对汇率进行管制,为解决通货膨胀而对利率、银行的贷款规模、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薪酬进行管制,为提高就业率而对雇主辞退在业者进行限制等。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实际上是说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管制手段,而不是说这些管制是正常的经济管制的现成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些管制本身是不应该存在的。因此经济管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是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的,只有在间接干预无法矫正业已出现的宏观经济失衡,而宏观经济失衡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时,政府才可采取管制手段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因此经济管制只能作为市场经济中特殊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临时性手段,而不能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常用手段。经济管制手段的运用应该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有严格的范围限制和时限,一俟危机缓和,政府就应该撤消管制,而完全采用常规性的间接干预手段。 三、关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的讨论,考虑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面,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不能混同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有相互联系的地方,但两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政府在制定经济调控政策时,应该考虑两者的差别,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差别。如果将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混同起来,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就会出现错误的选择,导致的结果要么是经济管制的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无法实现,要么是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反而会强化市场缺陷,而且会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导致效率下降的因素,总的来说会导致政府失效。如果政府失效由此引起,这样的政府失效比市场失效更糟。 2.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对经济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也应该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但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除了受政府政策性质的影响外,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政府实施政策的能力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效力。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在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等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甚至政府制定的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减少错误才能提高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政府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从而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断提高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力。 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应该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与企业、居民、民间组织等不同,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是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它享有立法权、司法权,它是唯一合法享有暴力的机构,它能够动用强制力贯彻它的意志,这为政府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来弥补市场缺陷提供了前提,也是它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的根本原因。但它作为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也同时造成了它不作为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无论是它不作为,还是它滥用权力,都会造成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失效。要防止政府不作为和滥用权力,不断提高政府有效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就应该为此提供制度保障,根本的唯一可行的制度保障就是法治化。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从性质上来说是受托行为,即它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公众赋予其公共权力,它运用这种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贯彻公共意志,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因此,首先应该通过立法明确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无论是政府的行政机构,还是政府的司法机构,其履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政府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权力和应该履行的职责,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从立法上防止政府缺位和越位;其次,应该通过立法和司法对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进行监督,并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处制度,一方面防止政府不履行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政府滥用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权,就及时予以纠正;其三,应该通过法律对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程序予以明确,保障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防止政治中的看不见的手起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政府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而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范围的行为和政府随意制定政策而扰乱经济正常运行的行为。只有将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纳入法治化轨道,方能限制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被限制在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内,才能促使政府切实履行它所应该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才能成为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有益的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电子政府与宏观经济调控论文 一、电子政府与办公自动化 电子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表述,可以用Webnomics也可以用Cyberhomics等;总之中国政府在入世一年,政府使用InternetEconomy使电子政务更加方便了群众,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了,无疑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加快捷。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共产党代表最先进的文化,而电子政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是文化地最先进部分。当然电子政府的网络成本增加了,但人力的节约从总体来说,符合网络经济的要求。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名称有所不同,但都与其政权性质相适应。按照管辖范围不同,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中央政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政府是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结构,塔顶是国务院,而中间层次是各省、自治区,起着上传下达,充当信息驿站的作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政府组织结构的理解。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把过去承揽的大部分社会事务交还给社会。政府便可以集中精力抓宏观的、长远的、重要的事情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中,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府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沟通等功能的互联网上的迁移。电子政府使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的机关职能由虚拟走向务实,实现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我国的电子政府仍然是人民政府,依据人民的需求,提供个性的服务选择。 如果电子政府不能与人民办实事,如同玩起滑稽的、与爱犬转圈却永远咬不到自己尾巴的相映成趣的逆向游戏。 电子政府仍然需要大量的熟悉电子政务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通过MPA是各国的培养办法。中国的MPA要学习西方的信息技术,同时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二、经济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百多年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过曲折与反复,苏东社会主义的解体,说明经济全球化与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是同步进行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关键时候,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同志的领导下,近十三年来,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特别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中,中国经济增加10%左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巩固,也锻炼了一批经济人才和中青年领导骨干。 当代和未来的电子政府,是要使国家政务融合到一体化的全球活动的地球村中去。因此,电子政府将电子政务作为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宏观手段。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电子政府的内涵、系统、安全防范以及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发展前景与展望等。 电子政务是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行政工作。然而电子与夸克等一样,是肉眼看不见的客观存在,但通过直接经验可以判断政府行政工作的文件在互联网上的传输,一旦文件成为电子邮件,发出去后,对方是否收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没有收到可以再发,一旦网络出了问题,互联网的通讯将被中断。然而,一些哲学家在承认电子、夸克等实体存在的同时,却否认香肠、牛奶之类物质的存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的论文《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刊登在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的网站上,成了原创性的靶子论文。 对实在论(realism)的讨论,牵动过一大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如贝克莱、休谟、罗素、穆尔、胡塞尔、梅洛——庞蒂、帕特南等。 以上是粗略梳理一下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斗争。电子政务长远效率与效率、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封闭与开放,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等的争论,远远没有哲学界争论的激烈。正因为哲学的争论,语言不够流畅、通俗,普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生活中哲学,将赋予MPA的教育对象巨大的任务,不仅要完成电子政府所有的工作,而且要通过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吸引对现代政府管理的关心。 然而哲学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感兴趣的人士越来越多,与中山大学哲学系高稿酬悬赏万字评论有关。笔者也是参与评论的稿约者之一,观点是支持翟振明教授,在哲学上的,与时俱进。西方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被我国哲学家从语言角度分析,划分成“真值实在论”和“指称实在论”两种,有哲学上的创新思维;当然,最终寻求的答案,要待专家评选后揭晓。 三、电子政府开启社会之锁只是一种手段 社会问题的政府行为,大量是微观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管理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也会在实践中得到提高。面对国有企业的转制;社会福利力度的加大,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政府公务员由管理控制的“主人”转变为以服务形式的“公仆”身份来满足社会需求,是公务员生存的社会选择。公务员由追求自我利益转向追求社会利益,体现了政府的经济有效效用函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关注政府工作效率转变到关注公众利益的实现,是动态进化博奕在电子政府中的务实。电子政府由过去“替民作主”转变到“由民作主”,是一种互动行为选择的转轨。 电子政务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政府对公众的要求进行快捷有效地回应,更直接、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随着政府寻租行为的减少,理想政府前景,与MPA教育一起发展,全国的地方政府上网工程,随着经济学利他行为的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源将得到增加。 电子政务是一把开启社会之锁的金钥匙。然而政府行为有大量的以法为基础的、稳定的、富有弹性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并功能互补的运行状态在电子政务实施手段的促进下,达到理想状态。 从哲学上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来谈论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结论应该是:中央政府必须准确地代表全局的利益,这种利益不是虚幻的,而是具体可依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要通过立法化,以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 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老一辈革命家同志所研究的“十大关系”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和摩擦,在我党和中央政府三代领导人那儿处理得十分好。他们重视生活中的哲学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随着电子政府职能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工作成绩,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快步前进。 四、入世后转变政府职能需要行政管理高效,协调运转 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要迅速转变,“全能政府”的形象要改革。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机构,它的维持经费来源国民的税收,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才力支持,因为它要维持其组织机构的运转,给政府工作人员加薪,负责大量社会外部管理,都需要经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7位,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中国入世,对美国来说,可逐步解决对华贸易巨额的赤字问题。 全权主义模式强调和关注的面向主要是国家正式制度、正式组织及其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过程,因而正式的制度与程序、上层精英及官方意识形成的描述,就成为其分配与解释问题的最佳途径(dHalpern,1993)。显然,全权主义模式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国家一维。 “全能政府”受“全权主义”理论影响。其实,有效的政府能力有利于社会整合和对社会资源的提取,从而达到社会的即定目标,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政府处理“”邪教及时、正确。几名“”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自焚事件,再次证明了“”邪教本质。各国政府对待邪教,都是严厉打击的。法国邪教团体众多,信徒至少50万,法国反邪教部际委员会,1999年9月通过马赛法院审理邪教伤人致残的案件,受到美国国务院同年的所谓《人权报告》的指责。打击邪教是各国政府对公民人身权力的保护,形形色色邪教的本质,是威胁人身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个人福利不仅依靠市场交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公共经济最重要的目标,牵涉到政府立法和管理的各种形式,包括一些自我决策的活动。但对稳定社会来说,分配和配置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 回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政府过度扩张导致社会对政府的全面依赖,社会防风险的机制丧失。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和行政管理学家C、V布朗所说:“东亚发展的资金获得方式是高负债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它高速成长时期潜伏和积累了严重的金融问题,繁荣时期必然地递延着在某一个时间上将发生的金融动荡”。 东南亚的那场金融危机,使社会自身发展动力机制丧失,使某些国家的政府在政治统治。经济调控,社会管理方面“疲软”“乏力”。这些经验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入世后,我国政府的需要高效,协调运转的行政管理。而这处决于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是以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为专门业务并为一定阶段或人民的“公共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公务员谋生的手段,广大公务员总是要通过其职业活动谋取自身乃至家庭的生活资料。入世后,对公务员要求更高,监管的力度加大,这都是应该的。 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前,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很少;“三线”工业分布分散,地理位置偏僻,失去了规模经济优势和区位经济优势。这都是失败的记录。 1989年《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若干要点的决定》明确规定,严格限制高耗电产品,主要是空调器、冷热风机、电吹风的生产。但这一产业政策并没有抑制住近几年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大战。 国家公务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其本质是人民的“公共权”。这种权力,首先要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改革的难点之一,加入WTO可以使国外企业和国内非国有企业参与竞争。在公平竞争的促动下,我国物流业无论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方面,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加入WTO后中国物流业的管理办法和竞争规则会借鉴WTO的基本原则和国外先进办法。 政府采购制度将促进中国法治的进步。西方的政府,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为一定阶级服务,并有先进的物流管理与之配套。入世后,我国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经验,使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但个别人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谋取私利,侵犯和损害群众利益。在避免以权谋私,避免自身的行政行为损害人员利益的同时,要同一切背叛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树立大公无私、廉洁奉公、胸怀改革大志,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固执已见,专横跋扈,文过饰非、诿罪于人。 五、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 欧盟从1998年起不再给中国普惠制待遇,中国有七大类,占税则分类近41%的产品不再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对我大宗出口产品征收30~60%的反倾销税,有的甚至超过100%;对我优势产品如丝绸实行歧视性数量限制。发达国家在加强贸易保护的过程中,对我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质量标准壁垒,环境无害化壁垒,反倾销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有所加强。入世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我国将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取消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外国产品和企业更多进入国内市场,冲击我国部分行业,竞争局面会更加严峻和激烈。 一般来说,与公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形成有关的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所谓的“挤入效用”或“拉动效应”;另一个是对私人投资的消极性缩减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或“排挤效应”。 公共需求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关系。公共供给必须与公共需求相平衡;公共需求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政府的公共供给包括法律体系、公民权利保护、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政策;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环保、航天科技等公共服务。所以公共行政法制包括行政法制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与行政救济等。研究政府公共产品提供涉及法制问题与法制保障。社会公共需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例如下水道系统,供水供气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邮政服务系统等的混合公共服务需要等。 依法行政是要求政府通过市场和社会给社会成员满足需求的平等享用公共供给的权利,例如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等政府管制的公共服务。另外,现代社会还要求政府维护公共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给护公民人权、自由等权利。通过政府工作,提供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满足公民的需求,对城镇来说,就是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在进一步提高机关公务员工资的同时,现阶段要把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作为城镇反贫困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对于因企业破产、倒闭、经营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失业、下岗的职工,以及因其他原因陷入绝对贫困的阶层,一方面要开拓就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等的社会覆盖面,并逐步提高发放标准,以提高城镇低收入阶层和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贫困线后,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健康设施、停车场,高速公路和空间探索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将大量增加。 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这一种事务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决定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予头指向中国,加强中国周边的兵力兵器部署、不惜代价扩大亚太的军事基地,不断加大亚太的军事演习,以所谓“中国封销台湾海狭”制订军事战略;美国电子情报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海域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致使我飞行员王伟遇难。 英国C、V布朗认为,政府稳定的职能,是制度使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完美统一⑥。 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政府需要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又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福利、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 入世后,中国政府面对的挑战最大,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参加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是一种体制性的挑战。 英克尔期通过对6个国家的深入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国民收入的相关性正愈益显著。他的成果表明,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与1958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3,与1965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71。结论是,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以后8年到15年的社会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实现现代化管理,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邓小平在我国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看成是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看成是改革的巨大动力。WTO的法委,要求我国改革,处理政企关系,不能沿用国有资产投入。运作的办法,而是用财税返回及贴息的办法;在处理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关系上,WTO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等多款;在现代管理方面,政府服务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外国的贸易优惠政府重要得多;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力结构上,WTO使外资企业和非公有企业依法对政府反控制能力增强,政府管理的难度加大。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论文 多年来,经济学界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统称为宏观经济调控,虽然已经有个别学者注意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但至今鲜见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关系进行专门讨论的文献。产业经济学文献中有大量的讨论经济管制问题(主要是产业管制问题)的论著,管制经济学、反垄断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经济学领域的文献也有大量的讨论经济管制问题的文献,这些文献主要讨论的是产业管制、微观经济管制问题,而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则有大量的讨论宏观经济调控的论著。这些论著对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专门领域的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但并没有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政府经济学文献中,也鲜见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的系统讨论。在专门讨论宏观经济调控以及讨论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文献中,流行的观点是将宏观经济调控与政府的经济职能等同起来。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将政府等同于宏观,凡是政府做的事,都成了宏观经济调控;二是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明确区分两者的异同。实际上,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一回事,宏观经济是有确定的涵义的,并不是任何经济活动都属于宏观经济活动,从而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政府对经济进行的任何干预活动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明确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不仅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而且对规范政府政策、规范政府行为和政府有效地履行经济职能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二者的相互联系与差别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之处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6)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则旨在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总供求的调节,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2)通过对投资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投资的波动;(3)通过对消费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消费的波动;(4)通过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5)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6)通过调节国内经济和汇率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7)通过逆向的经济调节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不同 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出现时间的不同。虽然经济管制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由于经济管制主要导源于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始终存在,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经济管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宏观经济调控导源于宏观经济失衡,在市场经济足够成熟,宏观经济失衡对社会大众的经济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危及社会稳定,而且社会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设施”以后,才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演变历史来看,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市场经济出现之时,经济管制也随之出现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经济管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自然也有经济管制(注:实际上,如果不限于市场经济,经济管制在国家或政府出现之后,市场经济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说,经济管制是随国家或政府的出现而出现的。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垄断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居民的非理性行为等等,在市场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只不过其规模、影响等小一些而已。),而宏观经济调控是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前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也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西方国家,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出现宏观经济调控,如果从16世纪算起,在市场经济阶段,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要比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晚了400多年。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不同 经济管制涉及的具体领域很多,政府部门中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既包括司法机构,也包括行政机构,既包括中央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在行政机构中既包括纯粹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财政部等),也包括其他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如证券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等)、非经济管理机构(如文化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机构、药品管理机构等)以及综合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照颁行的法规在各自管理的领域对被管制者依法进行管制。经济管制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即依照行业性质,由设立的政府主管机构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商业银行一般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投资银行主要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险公司主要由保险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经济管制的行业性并不排斥政府其他管理机构依法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同时受多个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这些管理机构拥有非重复的,但对被管制对象的活动的影响几乎具有同等的制约力和管制权。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则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并且主要是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中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中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的数量远远少于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 5.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实施手段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管制或者调控对象的特征与行为的变化、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演进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主要是行政、司法手段,因此具有强制性,虽然经济管制肯定会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政府主要并不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来达到管制的目的,而主要是通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管制而达到管制目的的。政府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处罚直接减少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并不是来自于市场,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奖励会直接增加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获得的利益同样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这种直接来自于政府的经济处罚或者经济奖励在这里仍应归于行政或司法手段,因为它们是行政管理和监督、司法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主要是“裁判”。需要说明的是,经济管制本身并不排斥经济手段的运用,有的领域也需要政府当“运动员”,最近一二十年来,无论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过去运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进行管制所没有取得的效果,经济手段的运用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但基于经济管制的基本性质,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为主的格局并不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则主要是经济手段,因此具有非强制性。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政府参与市场(充当“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来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持宏观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运用,会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继而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其调整其行为,最终重新恢复市场平衡。在市场经济中,除非是在战争时期,政府是没有理由普遍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为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从根本上是与市场机制相排斥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从而也就必然导致市场优长的丧失,造成社会福利的根本性下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撇开特殊的战争背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也是可以采取行政和司法手段的,例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控制收入增长的收入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类政策的采用除非迫不得已,应该禁止政府使用,并且政府要使用这类手段,也必须获得政府立法机构的授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由于经济管制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多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管制者直接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与监督,而且管制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经济管制主要是直接干预;而宏观经济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并不与调控对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或者引导微观经济单位的调节方式,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对调控对象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注:否则,就属于经济管制范畴,因为如果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即主要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那么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这样的经济也就不再是市场经济了,而是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了。因此,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直接干预是相冲突的,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主要采取间接干预手段。近20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学文献中大量提到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该以间接干预为主(或者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应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理论应该说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是正确的,而且只是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才是准确的。),而且宏观经济调控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注: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经有过还要不要经济管制的疑义。应该说,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经济管制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经济管制的问题。195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与市场经济是相背的,必须对这种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比较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过慢,市场化改革过程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过程,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也意味着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要以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根本改革为前提。但是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与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市场缺陷要求建立经济管制制度,政府的经济管制是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必须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弥补市场缺陷的、有着明确的管制边界的经济管制制度。从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方面的差异远较在经济管制制度方面的差异小,借鉴各国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经验时,选择更困难的是在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各国的经济管制制度相当复杂,而且合理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经验教训时,虽然研究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而研究各国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更为迫切,应该避免(也是在实践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将别国特殊的经济管制制度,并且是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制度当作市场经济的具有共性的一般经济管制制度。对各国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比较、甄别、判断、改造对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6.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方法不同 这里所谓的实施方法是就政府干预的力度而言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依宏观经济失衡程度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宏观经济失衡越严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大,失衡程度越轻,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小。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失衡具有周期性,因此国民经济无法避免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这样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的选择直接与经济的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有关。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会经常性处于失衡状态中,为了防止宏观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逆对经济风向采取经常性的调节政策,这种调节属于微调。相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这种调节属于预防性质的调节。微调是经常性的,大调则不是经常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有时间周期,宏观经济严重失衡才应该进行大调)。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的选择性,针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管制一般来说并不存在微调与大调问题,因为经济管制是依律行事,按照法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就给予什么处罚,应该受到什么奖励就给予什么奖励,同业者间的区别会相当大。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活动,政府是加大管制力度,还是减轻管制力度,也需要政府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与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选择不同,它与宏观经济失衡的程度无关,与经济周期性运动无关,而是取决于公众的认识、技术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力度加大或减轻一般会表现为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性的周期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就能发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运用具有典型的逆经济运行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则不具有这一特点,无论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只要经济管制制度未变,管制政策就不会有变。 7.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相对价格,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改变了相对价格,那就会改变产业的比较利益,从而会引起经济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就其性质而言,可能产生有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出不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不过就宏观经济调控本身而言,其性质、目的等等都与产业政策无关,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为了产业政策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 经济管制则不同,经济管制虽然并不是只服务于产业政策,但是它是产业政策的必备工具,要实施产业政策,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否则,产业政策就是无效的。例如政府要支持幼稚产业的发展,政府就要对外实施进入管制政策和其他相关管制政策;政府要促进一个行业的竞争,政府就要实行反垄断、鼓励进入和促进公平竞争的管制政策;政府要压缩有较大污染的行业生产规模,扶持污染小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就要采取抑制前者、鼓励后者的进入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管制标准与排放数量的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税政策等。 8.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无选择性的,它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宏观经济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虽然市场的影响程度对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会有所差别,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改变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因此任何微观经济单位都难以避免地要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实际上是针对所有的经济主体。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的性质来看,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益,也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损,也可能使一部分经济主体受益,而同时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受损。从社会整体而言,一项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将会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管制的对象则是有选择性的,它所管制的是具体的微观经济单位。例如基于保护环境而实施的污染排放管制的管制对象只是污染排放单位,其他单位则不在管制之列。微观经济单位如果违规,将会受到管制机构的处罚。任何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果不在经济管制的范围之列,它就不会受到经济管制机构的约束。虽然经济管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全局性的,不过一般来说,其影响的局部性更强。 9.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影响。不过两者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原因在于:第一,微调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小,大调才会明显地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大调所具有的周期性的特点,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第二,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改变经济制度,即不会改变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生变化,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就会消失。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因为:第一,经济管制总是表现为一种长期的趋势,一项管制制度确定以后,往往会在很长的时期内运行,有的持续几十年,有的持续上百年,有的经济管制制度一经确定,几乎就成为永恒性的了,这样就使得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第二,经济管制制度的变化改变的是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经济管制制度发生变化,新的制度会在长时期内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持续的影响。 (2)影响的途径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环境,或者说宏观市场结构,从而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来影响经济效率。经济管制既通过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也通过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动力机制和能力,还通过对相对价格或者成本、利润率的影响而影响经济效率。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单方位性,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全方位性。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的全方位性预示着经济管制会通过渗入到经济机体的内部而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经济效率,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济管制制度,低效率社会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应该主要从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入手。 (3)影响的结构不同。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最大,而对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则比较小。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是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下降,也会增加微观经济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增强微观经济单位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使微观经济单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能性,但一方面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变化,从而出现恶化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动性等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并不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能改变的,因此即使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会因为其他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改变资源配置,从而不能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而要具备这些条件恰恰需要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 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样,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与宏观经济调控不同的是,经济管制不只是主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产生影响,而是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管制、过程管制等都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例如,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进入管制政策就造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非国有经济进入金融、汽车等现代产业部门的产业进入管制政策也造成了金融发展能力、汽车发展能力的闲置。一般来说,进入管制的领域越广,管制越严厉,经济资源的利用率越低。其次,经济管制对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经济管制对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可以削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减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也可以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的制度。其三,经济管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既会影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影响产品生产的成本,影响不同产品生产的利润率,还会影响资源的流动性,因此就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经济管制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可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则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4)影响的程度不同。由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时间长短、途径、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两者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别。由于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时间所具有的持续性、影响途径所具有的全方位性、影响结构的全面性,而这些是宏观经济调控所不具有的,因此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自然要超过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 由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管制制度,如果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要改革经济管制制度。 10.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失效的原因存在着差别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存在着共同的原因,但是也存在着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者在被调控对象俘虏的可能性上存在着差别。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不是因为被调控对象俘虏了调控机构,因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机构并不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具有非排他性,因此不存在政府机构设租和被调控对象向政府机构寻租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主要在于政府能力不足,而一般主要不在于政府权力的滥用。而管制者被被管制者俘虏却是经济管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管制机构要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管制的利益是可以排他的,而且管制机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一级管制机构、管制机构的每一个职能机构都有其独享的管制权,并且这些管制权又是被分配给一个一个的作为管制者的自然人手中,管制权都是人格化了的,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得管制具有了一对一的“交易”的性质,这样就存在着管制者设租和被管制者寻租的条件,从而也就出现了管制者被俘虏的可能性,一旦管制者被俘虏,就会出现管制失效。在经济管制中,不仅管制的执行者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而且管制规则的制定者也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在管制规则的制定中,所谓政治上的“看不见的手”(特殊的利益集团等等)发挥的作用往往相当大,这样就使得管制规则本身与管制应该实现的目标相背,即管制规则背离效率和公正而出现的管制规则的扭曲。由于管制规则的制定者被被管制者俘虏而导致的管制规则的扭曲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比由管制者被俘虏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更大。 11.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经济自由是指微观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地做出经济决策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和特征,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市场经济。经济自由使得市场经济具有多方面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可能具有的优越性,但同时无约束的经济自由也会使市场经济难以避免地产生多方面的缺陷。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它们都会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实质上都是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对经济自由施加的约束,但是两者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是存在着差别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是间接的,它并不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它是通过改变宏观市场环境而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的,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除非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直接的经济管制的手段,否则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因此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程度也要小一些。经济管制则不同,它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直接的,因为它要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因此经济管制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差别性的。例如进入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自由,价格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卖方和买方的价格决策自由,出口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出口商的出口决策自由。不过管制也会对经济自由产生间接影响,因为管制会影响产业环境。由此,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要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大。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尤其要对经济管制的边界给予明确的界定,对政府的经济管制权予以明确的规定,否则就会导致经济管制的无限延伸,就会不正当地侵害经济自由,从而损害经济效率。 由上可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但是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相互联系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着明显的、多方面的差异,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两者的联系并没有为将两者混同提供依据,但是明确两者的相互联系也是经济理论研究应该关注的,并且两者的联系也是两者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两者的联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产生的,虽然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相联系的市场缺陷存在着差别,但都导源于市场缺陷。如果不存在市场缺陷,那就不需要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内生的,市场经济内生的缺陷使得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遭到破坏,或者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满足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或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或者低下,从而使得仅仅有市场力量并不能使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不能实现社会在已经拥有的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某些市场缺陷可以由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得到或多或少的弥补,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并不能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因此只能由政府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政府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根据市场缺陷的不同领域分别通过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来实现。虽然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一定能够弥补全部的市场缺陷,但它却是一个社会弥补市场缺陷的最终依靠力量,而且只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就可以与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一道不断增进社会福利。(注:无论是市场缺陷,还是第三种力量的缺陷,抑或政府缺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人类的生产能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因为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以及政府都是人类社会的事情,没有人,便无所谓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和政府。虽然人类的生产能力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改进(简而言之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相对于人类的需要,相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即便是进入到所谓的知识经济社会,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如何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挑战。) 市场缺陷导致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也同时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因此,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不能渗入到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而只能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这从根本上规定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边界。虽然两者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起作用的“领地”有不同,但从它们都只能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这一点来看是相同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主体都是政府,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最终目标都在于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引起的,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尽管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有不同,但都是政府机构。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既不是企业、居民,也不是第三种力量,而是政府。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履行多方面的具体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维护产权;抑制、限制或消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提供和鼓励提供公共物品;提供信息和促进市场信息供应量的增加;补充市场的不完善,提供或鼓励提供市场供应不足的私人物品;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限制非市场品的生产和消费,禁止有害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护宏观经济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结构平衡等。任何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的政府都应该履行上述经济职能。而这些经济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充分弥补市场缺陷,使社会的经济效率达至最优,既需要实行经济管制,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只有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于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经济本身,因而具有长期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离开了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社会的经济效率都会无法达到最优水平,所以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不同,两者的干预对象、方式、方法等等都存在着差别,影响经济效率的时间长短、途径、结构、程度也存在着差别,但是不管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从它们的最终目标来看,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进社会福利。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相互补充的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由于两者导源于市场缺陷的不同方面,由两者的性质决定了两者功能上的差别,决定了各自适于弥补不同类型的市场缺陷,也就是说,应该实行经济管制的就不适于采取宏观经济调控,归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就不应该采取经济管制,经济管制不能代替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也不能代替经济管制,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两者这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决定了只有既能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又能有效地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府才能实现有效地履行政府应该履行的经济职能的目标,市场缺陷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都需要不断地发展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能够进入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领域政府就一定要无条件地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这里涉及到政府的能力。如果政府进入这些领域不仅不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完全浪费,反而因为政府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而损害了市场机制在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作用的充分发挥,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因为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不是增进社会福利,而是减少了社会福利。政府能力是人类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包含着政府能力的增长。政府能力的增长使得政府可以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中的更多的领域,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也因此要相应地发展。 市场力量作为人类生产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这就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与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手段等都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随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发展,人类会发现和掌握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更有效的方法,更有效的具体的手段,更恰当的干预力度和时机,更好的决策制度,更好的机构设置,更好的机构协调机制等等,人类自然就应该利用这些新的知识来改进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有效的必要条件,也只有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手段。 5.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与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1)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会影响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如果经济管制的范围、程度等超越了其应该有的边界,宏观经济调控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如果存在着普遍的市场进入管制、普遍的价格管制、普遍的投资管制、普遍的分配管制,那么无论政府如何努力,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都不可能有效。(注: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一直在努力从改革开放前的直接干预过渡到间接干预,在出现宏观经济失衡时,力图依靠间接干预矫正宏观经济失衡,政府的这种意愿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每次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致于每次都要通过直接干预来最终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市场信号是扭曲的,资源不能自由地流动,微观经济单位应该享有的经济决策权和经济利益都被经济管制所侵蚀或者说被剥夺,应该承担的经济风险也因为经济管制而无法通过新的经济安排而转移或者被经济管制自动地转移到其他的经济主体,这就使微观经济单位对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所传达的信号缺乏反映,因此使得间接干预失效。在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宏观经济调控只有采取直接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间接干预的宏观经济调控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是相背的,因此只有根本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可以作为判断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改革进程的一项指标。)经济管制制度所影响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微观经济单位享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自己承担经济风险,需要有灵活的价格机制,经济资源能够自由地流动,需要有发达的高度竞争性的市场,这些条件在存在普遍的严格的经济管制的经济中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经济管制既可以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可以成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障碍。 (2)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会影响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例如如果国民经济处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政府的反垄断管制政策就难以奏效。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够为经济管制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则会使失衡的宏观经济成为经济管制有效性的不利因素。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本身导致了宏观经济失衡或者加剧了宏观经济失衡,这样的宏观经济调控就成了经济管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 6.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调控目标相关的经济管制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例如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对汇率进行管制,为解决通货膨胀而对利率、银行的贷款规模、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薪酬进行管制,为提高就业率而对雇主辞退在业者进行限制等。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实际上是说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管制手段,而不是说这些管制是正常的经济管制的现成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些管制本身是不应该存在的。因此经济管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是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的,只有在间接干预无法矫正业已出现的宏观经济失衡,而宏观经济失衡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时,政府才可采取管制手段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因此经济管制只能作为市场经济中特殊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临时性手段,而不能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常用手段。经济管制手段的运用应该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有严格的范围限制和时限,一俟危机缓和,政府就应该撤消管制,而完全采用常规性的间接干预手段。 三、关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的讨论,考虑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面,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不能混同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有相互联系的地方,但两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政府在制定经济调控政策时,应该考虑两者的差别,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差别。如果将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混同起来,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就会出现错误的选择,导致的结果要么是经济管制的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无法实现,要么是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反而会强化市场缺陷,而且会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导致效率下降的因素,总的来说会导致政府失效。如果政府失效由此引起,这样的政府失效比市场失效更糟。 2.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对经济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也应该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但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除了受政府政策性质的影响外,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政府实施政策的能力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效力。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在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等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甚至政府制定的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减少错误才能提高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政府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从而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断提高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力。 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应该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与企业、居民、民间组织等不同,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是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它享有立法权、司法权,它是唯一合法享有暴力的机构,它能够动用强制力贯彻它的意志,这为政府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来弥补市场缺陷提供了前提,也是它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的根本原因。但它作为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也同时造成了它不作为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无论是它不作为,还是它滥用权力,都会造成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失效。要防止政府不作为和滥用权力,不断提高政府有效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就应该为此提供制度保障,根本的唯一可行的制度保障就是法治化。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从性质上来说是受托行为,即它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公众赋予其公共权力,它运用这种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贯彻公共意志,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因此,首先应该通过立法明确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无论是政府的行政机构,还是政府的司法机构,其履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政府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权力和应该履行的职责,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从立法上防止政府缺位和越位;其次,应该通过立法和司法对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进行监督,并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处制度,一方面防止政府不履行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政府滥用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权,就及时予以纠正;其三,应该通过法律对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程序予以明确,保障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防止政治中的看不见的手起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政府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而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范围的行为和政府随意制定政策而扰乱经济正常运行的行为。只有将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纳入法治化轨道,方能限制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被限制在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内,才能促使政府切实履行它所应该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才能成为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有益的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论宏观经济调控 1999年开始,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而我国从2000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高校才获准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 一、电子政府与办公自动化 电子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表述,可以用Webnomics也可以用Cyberhomics等;总之中国政府在入世一年,政府使用InternetEconomy使电子政务更加方便了群众,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了,无疑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加快捷。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共产党代表最先进的文化,而电子政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是文化地最先进部分。当然电子政府的网络成本增加了,但人力的节约从总体来说,符合网络经济的要求。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名称有所不同,但都与其政权性质相适应。按照管辖范围不同,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中央政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政府是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结构,塔顶是国务院,而中间层次是各省、自治区,起着上传下达,充当信息驿站的作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政府组织结构的理解。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把过去承揽的大部分社会事务交还给社会。政府便可以集中精力抓宏观的、长远的、重要的事情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中,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府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沟通等功能的互联网上的迁移。电子政府使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的机关职能由虚拟走向务实,实现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我国的电子政府仍然是人民政府,依据人民的需求,提供个性的服务选择。 如果电子政府不能与人民办实事,如同玩起滑稽的、与爱犬转圈却永远咬不到自己尾巴的相映成趣的逆向游戏。 电子政府仍然需要大量的熟悉电子政务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通过MPA是各国的培养办法。中国的MPA要学习西方的信息技术,同时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二、经济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百多年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过曲折与反复,苏东社会主义的解体,说明经济全球化与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是同步进行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关键时候,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同志的领导下,近十三年来,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特别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中,中国经济增加10%左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巩固,也锻炼了一批经济人才和中青年领导骨干。 当代和未来的电子政府,是要使国家政务融合到一体化的全球活动的地球村中去。因此,电子政府将电子政务作为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宏观手段。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电子政府的内涵、系统、安全防范以及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发展前景与展望等。 电子政务是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行政工作。然而电子与夸克等一样,是肉眼看不见的客观存在,但通过直接经验可以判断政府行政工作的文件在互联网上的传输,一旦文件成为电子邮件,发出去后,对方是否收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没有收到可以再发,一旦网络出了问题,互联网的通讯将被中断。然而,一些哲学家在承认电子、夸克等实体存在的同时,却否认香肠、牛奶之类物质的存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的论文《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刊登在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的网站上,成了原创性的靶子论文。 对实在论(realism)的讨论,牵动过一大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如贝克莱、休谟、罗素、穆尔、胡塞尔、梅洛——庞蒂、帕特南等。 以上是粗略梳理一下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斗争。电子政务长远效率与效率、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封闭与开放,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等的争论,远远没有哲学界争论的激烈。正因为哲学的争论,语言不够流畅、通俗,普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生活中哲学,将赋予MPA的教育对象巨大的任务,不仅要完成电子政府所有的工作,而且要通过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吸引对现代政府管理的关心。 然而哲学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感兴趣的人士越来越多,与中山大学哲学系高稿酬悬赏万字评论有关。笔者也是参与评论的稿约者之一,观点是支持翟振明教授,在哲学上的,与时俱进。西方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被我国哲学家从语言角度分析,划分成“真值实在论”和“指称实在论”两种,有哲学上的创新思维;当然,最终寻求的答案,要待专家评选后揭晓。 三、电子政府开启社会之锁只是一种手段 社会问题的政府行为,大量是微观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管理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也会在实践中得到提高。面对国有企业的转制;社会福利力度的加大,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政府公务员由管理控制的“主人”转变为以服务形式的“公仆”身份来满足社会需求,是公务员生存的社会选择。公务员由追求自我利益转向追求社会利益,体现了政府的经济有效效用函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关注政府工作效率转变到关注公众利益的实现,是动态进化博奕在电子政府中的务实。电子政府由过去“替民作主”转变到“由民作主”,是一种互动行为选择的转轨。 电子政务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政府对公众的要求进行快捷有效地回应,更直接、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随着政府寻租行为的减少,理想政府前景,与MPA教育一起发展,全国的地方政府上网工程,随着经济学利他行为的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源将得到增加。 电子政务是一把开启社会之锁的金钥匙。然而政府行为有大量的以法为基础的、稳定的、富有弹性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并功能互补的运行状态在电子政务实施手段的促进下,达到理想状态。 从哲学上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来谈论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结论应该是:中央政府必须准确地代表全局的利益,这种利益不是虚幻的,而是具体可依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要通过立法化,以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 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老一辈革命家同志所研究的“十大关系”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和摩擦,在我党和中央政府三代领导人那儿处理得十分好。他们重视生活中的哲学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随着电子政府职能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工作成绩,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快步前进。 四、入世后转变政府职能需要行政管理高效,协调运转 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要迅速转变,“全能政府”的形象要改革。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机构,它的维持经费来源国民的税收,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才力支持,因为它要维持其组织机构的运转,给政府工作人员加薪,负责大量社会外部管理,都需要经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7位,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中国入世,对美国来说,可逐步解决对华贸易巨额的赤字问题。 全权主义模式强调和关注的面向主要是国家正式制度、正式组织及其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过程,因而正式的制度与程序、上层精英及官方意识形成的描述,就成为其分配与解释问题的最佳途径(dHalpern,1993)。显然,全权主义模式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国家一维。 “全能政府”受“全权主义”理论影响。其实,有效的政府能力有利于社会整合和对社会资源的提取,从而达到社会的即定目标,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政府处理“”邪教及时、正确。几名“”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自焚事件,再次证明了“”邪教本质。各国政府对待邪教,都是严厉打击的。法国邪教团体众多,信徒至少50万,法国反邪教部际委员会,1999年9月通过马赛法院审理邪教伤人致残的案件,受到美国国务院同年的所谓《人权报告》的指责。打击邪教是各国政府对公民人身权力的保护,形形色色邪教的本质,是威胁人身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个人福利不仅依靠市场交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公共经济最重要的目标,牵涉到政府立法和管理的各种形式,包括一些自我决策的活动。但对稳定社会来说,分配和配置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 回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政府过度扩张导致社会对政府的全面依赖,社会防风险的机制丧失。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和行政管理学家C、V布朗所说:“东亚发展的资金获得方式是高负债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它高速成长时期潜伏和积累了严重的金融问题,繁荣时期必然地递延着在某一个时间上将发生的金融动荡”。 东南亚的那场金融危机,使社会自身发展动力机制丧失,使某些国家的政府在政治统治。经济调控,社会管理方面“疲软”“乏力”。这些经验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入世后,我国政府的需要高效,协调运转的行政管理。而这处决于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是以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为专门业务并为一定阶段或人民的“公共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公务员谋生的手段,广大公务员总是要通过其职业活动谋取自身乃至家庭的生活资料。入世后,对公务员要求更高,监管的力度加大,这都是应该的。 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前,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很少;“三线”工业分布分散,地理位置偏僻,失去了规模经济优势和区位经济优势。这都是失败的记录。 1989年《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若干要点的决定》明确规定,严格限制高耗电产品,主要是空调器、冷热风机、电吹风的生产。但这一产业政策并没有抑制住近几年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大战。 国家公务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其本质是人民的“公共权”。这种权力,首先要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改革的难点之一,加入WTO可以使国外企业和国内非国有企业参与竞争。在公平竞争的促动下,我国物流业无论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方面,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加入WTO后中国物流业的管理办法和竞争规则会借鉴WTO的基本原则和国外先进办法。 政府采购制度将促进中国法治的进步。西方的政府,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为一定阶级服务,并有先进的物流管理与之配套。入世后,我国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经验,使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但个别人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谋取私利,侵犯和损害群众利益。在避免以权谋私,避免自身的行政行为损害人员利益的同时,要同一切背叛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树立大公无私、廉洁奉公、胸怀改革大志,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固执已见,专横跋扈,文过饰非、诿罪于人。 五、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 欧盟从1998年起不再给中国普惠制待遇,中国有七大类,占税则分类近41%的产品不再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对我大宗出口产品征收30~60%的反倾销税,有的甚至超过100%;对我优势产品如丝绸实行歧视性数量限制。发达国家在加强贸易保护的过程中,对我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质量标准壁垒,环境无害化壁垒,反倾销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有所加强。入世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我国将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取消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外国产品和企业更多进入国内市场,冲击我国部分行业,竞争局面会更加严峻和激烈。 一般来说,与公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形成有关的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所谓的“挤入效用”或“拉动效应”;另一个是对私人投资的消极性缩减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或“排挤效应”。 公共需求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关系。公共供给必须与公共需求相平衡;公共需求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政府的公共供给包括法律体系、公民权利保护、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政策;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环保、航天科技等公共服务。所以公共行政法制包括行政法制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与行政救济等。研究政府公共产品提供涉及法制问题与法制保障。社会公共需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例如下水道系统,供水供气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邮政服务系统等的混合公共服务需要等。 依法行政是要求政府通过市场和社会给社会成员满足需求的平等享用公共供给的权利,例如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等政府管制的公共服务。另外,现代社会还要求政府维护公共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给护公民人权、自由等权利。通过政府工作,提供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满足公民的需求,对城镇来说,就是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在进一步提高机关公务员工资的同时,现阶段要把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作为城镇反贫困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对于因企业破产、倒闭、经营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失业、下岗的职工,以及因其他原因陷入绝对贫困的阶层,一方面要开拓就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等的社会覆盖面,并逐步提高发放标准,以提高城镇低收入阶层和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贫困线后,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健康设施、停车场,高速公路和空间探索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将大量增加。 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这一种事务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决定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予头指向中国,加强中国周边的兵力兵器部署、不惜代价扩大亚太的军事基地,不断加大亚太的军事演习,以所谓“中国封销台湾海狭”制订军事战略;美国电子情报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海域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致使我飞行员王伟遇难。 英国C、V布朗认为,政府稳定的职能,是制度使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完美统一⑥。 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政府需要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又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福利、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 入世后,中国政府面对的挑战最大,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参加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是一种体制性的挑战。 英克尔期通过对6个国家的深入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国民收入的相关性正愈益显著。他的成果表明,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与1958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3,与1965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71。结论是,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以后8年到15年的社会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实现现代化管理,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邓小平在我国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看成是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看成是改革的巨大动力。WTO的法委,要求我国改革,处理政企关系,不能沿用国有资产投入。运作的办法,而是用财税返回及贴息的办法;在处理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关系上,WTO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等多款;在现代管理方面,政府服务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外国的贸易优惠政府重要得多;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力结构上,WTO使外资企业和非公有企业依法对政府反控制能力增强,政府管理的难度加大。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试论土地管理如何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福建日报社) 【摘要】土地管理作为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若干途径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 宏观调控 土地 1 引言 自2004年开始,中央提出将土地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国土部门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对土地总量和利用结构进行干预,以加强对经济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转折c,体现了中央决定通过土地闸门(又称之为“地根”)实现对经济调控、土地保护等多重目标,这是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宏观调控措施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措施。今后,必须从站在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重要的调控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定具体的土地管理政策时缺乏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主要是由于将土地管理作为国家或地方宏观调控手段还处于摸索阶段,既缺乏理论研究成果,又缺乏实际经验。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要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功能,不仅要求土地管理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市场混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违法现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求土地政策能够从战略层面上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通过不同地区的土地政策来引导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2 中央和地方土地管理目标相互博弈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则一味地追求GDP第一,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土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博弈,才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政策时,存在着相互打架的现象。众所周知,由于土地是不动产,加上土地利用的不可逆性,中央政府牢牢把握着土地的监控权和审批权,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则在地方手中。一旦等到中央查出地方政府在具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时,土地用途已经发生改变。正式由于上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存在时间差,才导致地方政府一味地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领导个人政绩而乱占滥用土地,尤其是大量占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耕地,使得土地“闸门”长期控制不紧而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效果。 2.3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0%要上缴中央财政,70%要留给地方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但事实上这70%的有偿使用费由于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在现实中往往不能完全做到“专款专用”,实际上被大量地被挪作他用,而中央政府显然不知情。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就是由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收和出让行为,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这种不完善的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到位,甚至“阳奉阴违”。因此,要使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政策真正能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首先就必须要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土地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也要更进一步地加强对土地收益分配的监督。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未发挥“龙头”作用 从我国前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在实际中落实,使得规划只是流于“手上画画、墙上挂挂”。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现行体制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力不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经过多方论证并由上级政府严格审核批准并实施的,从法律层面来说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而现实情况却是现行的规划大多数反映的是地方政府部分领导的意图,一些领导一味地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而无视规划的严肃性和其法律地位,使得规划在执行中权威不够、约束力并不强,难以操作;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上下级衔接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前期基础工作不扎实,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不实和缺乏深入调查研究、评价反馈及论证等步骤,导致基础数据不详实、上下级沟通不畅、相互衔接不力,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3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途径 3.1调整土地供给结构,优化土地利用配置 如何有效实现土地管理积极有效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引导和调节宏观经济总体运行,首先要看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否起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土地供给政策不同,则其所产生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也会有所差异,会导致土地利用主体、相关利益主体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选择结果,从而会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及配置效率。运用土地供给政策实现参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调控,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总量的控制和和土地利用的直接干预,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化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配置,进而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统领”作用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自身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客观上要求中央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我国《土地管理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及其严肃性,根据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功能分区和控制不同用地类型的数量,从而达到从宏观上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以及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今后,要更加突出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区域宏观调控的作用,继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坚持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轮规划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严禁修改调整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对于确实需要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务必要从严审查、从严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 3.3构建土地政策调控体系,强化其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策、土地供给政策、土地市场政策、土地税收政策、不动产登记政策等。今后,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就要努力构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体系,加强在不同的土地政策之间、不同的土地政策与外部实施环境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与互动关系,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的属性,要充分地意识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不仅是调控土地资源、土地资产,更是调控土地资本。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各项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因此,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就必须要坚持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步伐一致、协同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如果完全采用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难以有效完成现阶段宏观调控目标。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有效推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善、有效发挥调控功能的同时,要强化土地政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这就要求未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国家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统领,既要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又要能够及时与其他政策协同一致;又要适时考虑自身角色,既不能“失位”,也不要“错位”,只有如此真正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浅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下的区域经济增长 摘要: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经济管理手段,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导致经济投资过热,从而致使我国经济出现波动,在这其中涉及到了行政的因素,如何科学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政府必须要在调控的过程中,辅助一些行政手段,从而保证调控行为的有效性,最终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增长 引言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往以来,地方政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对于当下我们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经济现状 1.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发展的问题,中国过去一直是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从人口的迁移和城乡空间的格局变化,一直被集权政府所制约。另外,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域在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自然资源、历史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都需要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资源分配利用。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其优势是能够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基本上保持平衡,实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计划经济存在的缺点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等。 2.宏^经济性质及其管理局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其基本的运行模式可谓已经渐趋完善与成熟。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也应该是一种管理经济,管理就离不开政府。在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中,强调的是政府干预。我国实行的是以计划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宏观经济计划是对包括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经济总体的计划。“管理失效”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市场机制被弱化,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力被弱化。 (2)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认识大数据时代特征方面仍处于初期阶段,使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统计分析模型的构建面临重重困难。 (3)政府决策大部分的做出所依据的是一种经验式的总结,然而当信息片面失真时,将导致政府作出错误决策。 二、政府如何做好宏观调控的建议 1.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在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 其次,要合理确定政府不同部门的权力,做到不同部门科学分工,尽量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现象,防止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不负责的情况,以精简、统一为标准,协调政府组织部门,科学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最后,针对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对宏观调控的政策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和判断,政府对市场全面的、系统的、适当的操纵,它承认市场的基础作用,放弃了计划主义,但又不介意对市场,主要是价格进行干预和操纵,来实现短期目标。 2.抑制地方政府经济过热投资 在财政利益和政治提升双重因素的激励以及督促作用下,地方政府往往非常热衷于进行投资,当然,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理智的、违规的投资行为。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中央的政府在监察上并未投入过多,从而更进一步深化了投资的热度,当然,持续的投资过热势必会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宏观的经济波动有很大程度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所造成的。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状态,必须要采用一些辅助性的行政手段,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进行督查和引导。 3.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有利时机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穿等基本需求,还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对国民的工作进行调整,然后宏观经济调控要把握好有利时机。主动性调控建立在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准确认识、及时判断和决策的基础上;而被动性调控往往建立在调控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认识、判断和决策,不准确、不及时的基础上。只有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对国民经济运行做出预期的和前瞻性的调控,才能主动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有效地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 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三、结语 综其上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久,在这个经济转型期之间,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地方政府的官员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追求发展地方经济,盲目的进行投资,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形成影响,政府必须要在调控的过程中,辅助一些行政手段,从而保证调控行为的有效性。我们在未来要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建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最终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金融危机的发展,现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后危机时代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深思,要积极的调整经济结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抑制通货膨胀,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本文就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 一、引言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始探索国际合作道路,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经济环境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宏观经济调控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主要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后危机时代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暴露出来许多不足,而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宏观调控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方向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度都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加以完善。 二、后危机时代的概述 所谓的后危机时代就是指在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由于危机之时出现了缓和,造成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消除,危机也没有结束,从而使得经济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危机还有可能会再次发生,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故此,在后危机时代里,我国应当居安思危,深刻保持清晰的头脑,要审时度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整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当前社会里,民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后危机时代里,政府要加大和支持对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的保障力度,要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社保法律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的让群众享受到国家的福利,让人们对未来有较为明确的预期,安抚民众,从而争取民众的力量,公共致力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的增长。 2.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 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众多原因中可以看出,房地产调控的不合理是造成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不到位,造成了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直接引起了危机的爆发。在后危机时代里,我国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的调控,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重视对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监督,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加强贷前审查,降低风险。另外,国家应当征收房产税,通过征收房产税来抑制投机倒把的行为发生。 3.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就金融危机问题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与金融监管工作的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后危机时代里,我国政府部门就应当重视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作为政府部门,要对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管,要定期对金融市场进行排查,了解金融市场发展状态,及时发展问题,及时解决,促进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成立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 4.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为转变外贸出口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从2008年9月开始,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拉动内需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出现了全球性的通过膨胀。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就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科学的调整,由自由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文件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处理好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控制信贷规模,环节通胀压力,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容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5.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 在后危机时代里,人才显得越发重要,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途径就是教育,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要严格办学条件,加快九年义务教育向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转变,加大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结语 后危机时代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策略也暴露了许多的不足,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后危机时代里,就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战略,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强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有根据时代形式来对宏观经济策略进行调整,才能推动经济的更好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从宏观经济调控浅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摘 要]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我国宏观调控需要将区间调控,相机调控,定向调控以及精准调控有机结合,并将调控重点由需求适当转向供给侧改革,以促进经济的恢复与新增长。 文章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探讨了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调控原则及宏观调控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宏观调控;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升的方针,体现了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需求和供给是经济中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政府的调控职能在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过去,经验较丰富、较成熟的是总量型的“需求管理”,以抽紧或放松银根、对总需求刺激或抑制实施“反周期”操作。被人们长期忽视的,是供给管理,其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定向调控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理性掌握的难度也比需求管理大得多。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从2015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突出表现为增速稳、结构优、就业好、国际化等几个方面的特征。 从增速看,2015年宏观经济的平均增速为6.9%,GDP规模为676708亿元,约合10.8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总量为16.4万亿美元,中国GDP总量约相应于美国的66%。而从GDP的增量来看,中国2015年的增量约为7500亿美元,而美国则仅为4300亿美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的1.75倍。 从结构看,2015年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关系表现为9∶40.5∶50.5,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并较第二产业高出10个百分点;在城乡结构上,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56.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2014年缩小0.02;在动力结构上,2015年资本形成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6.4%、32.3%和1.3%,最终消费在GDP增长中发挥了支柱性的作用,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在区域结构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缩小;而在居民收入结构上,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较2013年的0.473和2014年的0.469明显减少,居民间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从就业看,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就业形势的稳中有好,2015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统为30.6%,较2013年的31.2%和2014年的31%持续明显下降,在居民收入达到35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同时,消费结构也远超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从国际化看,2015年,我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和发展,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风险分析 就目前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一直将确保就业市场稳定作为重要管理指标。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就容易影响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因为,“去产能”政策的实施要求进行国内过剩产能问题的化解,需要完成“僵尸企业”的处置,因此将会给企业所在地的就业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就实际情况而言,国内的钢铁、化工、煤炭和船舶等行业都是容纳大量就业人数的行业,但是这些行业同时也都是产能过剩的行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容易导致企业和政府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就目前来看,房地产、钢铁等制造行业都属于资金密集行业,拥有着较高的负债率。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将得到不断扩大。但在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也将产生财务风险。而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讲,这些企业是核心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上下游的企业运营受到影响,继而导致所有相关企业的银行贷款出现问题。此外,某些地区的地方政府拥有着较高的负债,一些市级和县级政府的负债率甚至高达100%。在供给侧改革实施的情况下,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过去积累的巨大金融风险将得到释放,从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事实破产”状况。 三、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调控原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的主要目标,是调控产出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从运行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需遵循几大原则: 第一,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的关键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对市场运行产生引导和促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和价格机制设计政策体系。 第二,稳中求进的原则。我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但仍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的进程中要坚持稳中求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型调控之中,也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策略。 第三,结构性调控为主的原则。尽管稳中求进是重要的基础要件,但在实际调控中,仍须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主要调控对象予以应对。 第四,注重政策效益和调控质量的原则。要建立政策工具的筛选机制,工具包的设计组合机制,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机制等,从而提升政策的效益,并增强调控的质量构成,既避免政策缺位,又防止政策力度过大,引发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 四、宏观调控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我国从强调总量的调节,发展到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带有结构性地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足以见得需求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需求侧管理的宏观调控需要。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经济治理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管理,这是国家经济治理思路从凯恩斯主义转向供给学派主张的表现。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端入手,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通过调整经济要素比例实现改善效率的目的。与扩大内需的“需求刺激”相比,“供给侧改革”呈现以下两大特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如今,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就目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大环境来看,如果要发挥我国经济的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就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不断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但是,发挥我国巨大潜能和优势存在一定的阻碍,因为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持续发展,往往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阶段。 结束语 总体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实践创新,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现阶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抓好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降低企业负担、强化风险管控等重点工作。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挑战及机遇 【摘 要】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进一步深化,在这一重要发展过程中,就要能注重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的优化。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下,对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影响,民营企业就要利用此次改革,全面优化企业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就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分析,然后对民营企业应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宏观经济调控;机遇 一、引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群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注重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顺利。在新一轮的经济改革的环境中,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实施,对民营企业就会产生一些影响,民营企业就要利用这次时机,发展自己的企业。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研究,对实际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 1.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分析 宏观经济的调控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对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使得民营企业从低端向着高端化的方向迈进,在技术优势方面的发展就会愈来愈突出,在市场中的发展前景比较鲜明。再有就是对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度有了加强,开始向着研发型的方向迈进。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对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着积极作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些发展的机遇民营企业要能牢牢的抓住,只有在这些机遇方面得到了重视,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挑战 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实施下,对民营企业就带来了诸多的发展困难,其中人民币的升值就会使得民营企业的利润遭遇下滑的情况。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的影响下,各国间的利益博弈会引起争执压力等,这就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这样就会使得出口型的民营企业出口乏力,在经济利益上也会出现下滑的问题,严重的就会造成民营企业的倒闭以及外迁等后果。 再者,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实施下,在劳动力方面的涨价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对民营企业的用人成本也提高了,并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以往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出口的企业,在这一形势下就会出现亏损以及倒闭的现象。宏观经济的调控实施下,在原材料的涨价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些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宏观经济调控下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度也增加了,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宏观经济调控下民营企业的应对策略探究 第一,为能使得民营企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就要能在宏观经济调控下,注重发展策略的科学实施。民营企业要能从分散竞争向着联合竞争的方向迈进,对企业的集合度要能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从而有效的实施生产的规模化,民营企业要在资本的集聚方面进行加快,在规模化的生产基础上能进行强化。民营企业要能从生产导向向着市场导向的目标转进,引领社会消费,在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创造上能进行加强。 第二,民营企业要充分注重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要能加快步伐。民营企业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所以企业要能从整体的发展上进行着眼,在宏观的经济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加强。民营企业的经营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在核心竞争力上加以明确化,避免盲目的扩张以及多元化的发展倾向,要能紧密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相结合。 第三,民营企业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中,充分注重企业改革的措施落实,和市场的发展进行结合,以及注重对企业的产权制度的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还要能够在自身的创造能力上不断的加强,以及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上进行加强,将科学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在管理的体制上加以完善化,在管理中的专业化以及品牌化等目标加以实现。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就要能充分注重自身的发函思路的调整,民营企业要能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中从新的角度思考,对发展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在产品的质量上能有效提高。还要能充分注重自身的建设工作,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比较关键,加强自己优势的充分发挥,在产业的强势上得以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下要充分注重方法策略的科学实施,只有注重民营企业的发展策略科学实施,才能真正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民营企业在宏观经济调控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的分析,对实际的发展就能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论文:关于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市场机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偏向出口。出口作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高度依赖出口打破了原有经济结构的平衡,其弊端终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展露无余。本文结合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提出若干针对货币政策的建议,并简要探讨了运用货币政策这一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对改变中国经济窘境,实现经济增长路线回归正常运行轨迹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一、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窘境 1.经济结构中需求结构失衡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三者间的结构比例合理与否关乎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仍停留在以政府和国有资产投资为主要视角,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重点的经济低龄化阶段,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在总体份额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而言,消费需求的弹性较弱,其对GDP的拉动幅度远不及投资需求所产生的经济带动效应。但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长期作用的结果,短期内难以加以平衡与改变,使得需求结构的调整成为一大难题。 2.巨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 (1)外汇储备脱离最优规模。2012年是我国自1999年持续保持双顺差以来首次实现贸易结构的“一顺一逆”。但好景不长,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再次陷入严重的双顺差泥淖,终使2012年的“一顺一逆”成为昙花一现。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市场所需要的最优储备量,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高效的配置,进而造成大额的外汇浪费;相应地,外汇储备失控的波及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外汇资源的闲置,其对央行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的发挥同样形成了不可低估的阻力,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形成巨大的负担。 (2)货币升值预期持续走高。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以及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升值压力一度形成了人民币升值不足的预期,由此引发各路国外资本纷纷涌入中国资本市场,企图分刮人民币升值所造就的大蛋糕。而反观消费者的投机行为也是导致大量货币流入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混杂便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引起国内经济增长速率过高,偏离稳步发展的轨迹,一旦资本撤离中国市场,便会极大可能地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的瘫痪,加速经济泡沫的破裂,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3)货币流动性过剩。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作为通货膨胀的一大诱因,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国内物价的涨势;市场上资金过多、储蓄利率过高、外贸顺差增长迅速都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 二、应对经济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行为,其主要涵盖回购、现券交易、发行银行票据及吞吐基础货币等形式。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央行通过公开业务操作回笼币值高达2000亿元,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资金流动的有效控制。可见,央行通过合理运用公开业务这一手段,对降低货币供应量,为国家经济政策目标的完成具有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2.存款储蓄准备金率 存款储蓄准备金率制度是中央银行为协调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促进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的一项措施,其主要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能力来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实现银行、企业、股市等机构之间稳定和谐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从成立至今,累计调整了三十次有余,从2007年到现在就调整了将近二十次,而其中调整幅度最高的一次是由2011年4月的20.5%上调到6月份的21.5%。 3.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调控上将逐渐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央行主要通过利率政策来对市场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加以调整,使得利率逐渐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为进一步推动并深化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央行自2013年起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使得利率的市场化实现成为可能。 三、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现状的建议 1.以消费需求来稀释投资浓度,实现投资消费的合理配置 在投资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扩大需求的方式往往是协调投资消费关系的有效途径。而在消费需求结构的盲区,中低收入阶层具有较强的潜在购买力。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内部需求的可行方式有二:一为采取较为消极的储蓄利率政策,适当缓解居民的储蓄动机,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二为实行信贷消费政策,为居民的消费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 2.平衡国际收支状况,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结构性调整 要改变我国国际贸易双顺差的局面,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加强进出口贸易额间的协整关系,实现进出口总额之间的长期均衡。同时严格限制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从源头上将我国外汇储备稳固在有效范围之内,防止人民币的增值幅度脱离预期掌控,避免资源利用的非效率。同时适当降低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刺激项目建设贷款,实现外资的再投资与再利用,间接影响国际国内的货币供需,使货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分散外汇的持有风险。 3.促进经济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应该改变过度依赖出口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双向平衡,同时继续采取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改善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非效率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要素及路径的良性转变。合理应用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存款准备金工具)来调控就业结构、产出结构,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时积极迎接新经济的严峻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以及相应的市场体制形成过程中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过程。首先,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初步成功,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的时候,变动巨大的经济环境给予具有灵活体制的乡镇企业以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在中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消化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为国家和地方,尤其是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因此,发展乡镇企业,曾一度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外部环境不断恶化,乡镇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也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分部胜和粗放性所导致的巨大的环境成本也逐步显现出来,对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就促使我们要重新思考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并力图探讨一条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乡镇企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迅猛发展原因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从社队企业开始的,从1979年到1983年期间,社队企业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忽明忽暗、躲躲闪闪的现象,变得相当明确具体,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这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制度基础。从1984年1月1日开始,中共中央即用第1号文件的形式开始为社队企业的大发展鸣锣开道,“现有的社队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开始“选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文件,同意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指出:“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地“鼓励农民兴办乡镇企业”;1986年国家开始实施“星火计划”;1987年国家开始建立乡镇企业实验区……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直接改善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同时,几年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农村的生产力从旧的体制束缚中脱离出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1984年中国粮食总量达到4.07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油料、生猪等农畜产品也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经济的大发展直接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刺激了农民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欲望。1985年,全国每个农业人口从乡镇企业中得到的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每月20.l元增加到了每月133.79元,增长了5.7倍;农民从乡镇企业取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匕%增加到了1985年的34%,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比重甚至高达70%- 80%(2)。农民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他们致富的诀窍:“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要想富,农工副”。这表明农民不但有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希望,而且也总结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发展经验。 除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具备良好外部环境以外,乡镇企业的内部机制也是其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其发展的先天特征就是模仿国有企业,以便实现低成本、低门槛进入市场。据测算,80年代末乡镇工业与国有工业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7539,其中,制造业0.8767,轻工业0.9160,纺织、食品和机械三大行业达到0.98511[3]。这种高度的同构现象,使得乡镇企业在许多市场上与国有工业形成竞争。由于乡镇企业灵活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机制,同时因为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尚未完成,国有资产产权虚置严重,转制的整体环境给予了乡镇企业极大的发展空间。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期,大量的中小型联户及个体企业相继产生,成为这期间乡镇企业发展的明显特征,也大大推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1984年,乡镇企业数达606.52万个,其中,户办、联办企业占69.3%,总收入1537.08亿元,比1983年增长65.5%,其中,乡村两级企业增长36.5%;1985年乡镇企业总收入又比上年增长66.9%,其中户办。联户企业总收入增长1.85倍;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中,户办、联办企业数占88.6%,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8%。同样,这一期间,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也增长很快,1984年增长61%,1985年增长34%,1986年增长13.7%[4]。在这一期间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农村劳动力总数超过3亿,按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估算,起码有近一半的劳动力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5]。然而,此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全铺开,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极为不充分,就业吸纳能力不强。这些劳动力若向城市转移必将影响到城市的稳定发展,虽然这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资源。因此,当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人们便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以期乡镇企业的发展既能解决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也能避免西方国家城市化之初的大量的城市问题的出现。 二、 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八十年后期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发展势头受到了遏制,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同时其发展所造成的环境负效应也对其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外部环境看,首先,乡镇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比较严重,国有银行的乡镇企业贷款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比重1993年只有8.5%,而1994年则下降到5%左右,1995年虽然回升到了10%,但仍是一个很小的比重,与其快速发展的状态极度不匹配;另外国家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专项贷款的到位情况也比较差,只有规划,而资金却得不到及时落实。其次,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直接影响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没有国有企业就不会有乡镇企业,往往是国有企业形势好,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是气。因为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雷同,国有企业目前经营上的困难也同样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再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出口下滑,也造成乡镇企业出口竞争压力增大,增长速度下降。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我国周边国家的货币贬值,虽然有利于其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但是却给我国出口同类产品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乡镇企业产品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剧了贸易摩擦,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加大了乡镇企业出口的压力。此外,乡镇企业所承受的税负不断加重,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减弱。在1994年国家推行新税制,并开征了新税种,同时取消了乡镇企业减免税的优惠政策,使得包括流转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土地增值税在内的企业实际税额明显增加。乡镇企业除了应缴国家税企业下岗人员的增多和职工自我风险意识的增强,城乡居民还将会出现节约支出、惜购消费品的现象,乡镇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重重。 从乡镇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乡镇企业的滞缓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乡镇企业产权结构存在着一些缺陷,这是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规范的根源。乡镇企业的主体是乡镇集体企业,而集体企业的产权虽然归社区农民所有,但实际上由社区政府所控制,所以,真正的财产所有者并不具备选择经营者的资格。使问题严重的是社区农民是以集体的名义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在这其中,个人权利被取消,因而导致了整个社区农民对社区政府的监督失去有效的动力。社区政府虽然被国家指定为农民集体利益的代表,但它不可能真正完全代表农民的利益,因为它的成员同样是具有自利动机的经济人。同时,因为社区政府只是控制集体企业的剩余分配,而不是完全占有,所以它也缺乏尽心尽责挑选经营者的积极性。经营者是企业权威的中心,他作出生产计划,直接指挥生产经营,决定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技术进行生产,并且监督企业内部生产人员的行为,对他们的生产绩效进行评价,决定报酬的支付结构和支付水平。经营者在企业中的突出作用意味着对他的监督和激励同样至关重要[6]。然而,在乡镇集体企业中,作为所有者的社区政府不能让经营者获得的权益与他所承担的职责密切相关。社区政府不能让经营者安全拥有集体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为如若如此,乡镇企业将成为经营者所有的企业,而不是集体所有的企业。所以,社区政府必须与经营者就企业权益和责任的划分不断地进行协商谈判,并最终付出高昂的监督成本及部分企业财产和利润损失。最终乡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就出现了极大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损害所有者的行为更容易发生。如果再考虑到社区政府不是集体企业的财产所有者,企业的经营人员有时就是他自己的亲朋好友,社区政府有可能与经营者合谋等现象,那么现今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混乱、集体财产流失严重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乡镇企业的产权安排中具有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这直接导致了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而同时我们还看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自身出现了问题,同时,其与环境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突出表现就是乡镇企业布局极其分散,“村村冒烟”,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199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国的2079万家乡镇企业中约有1900多万家分散地建在自然村里,占92%;7%的企业建在建制镇里;只有1%的企业建在县城里。这种分散布局的状况目前仍然没有什么改观,而布局的分散性直接造成了乡镇企业污染的点多面广,难以治理。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大规模、高速度,给环境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1985年,国家曾做过一项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当时乡镇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0.7%。9.3%和11.l%。1990年这一比重分别为7.2%。12%和1.6%。除废水排放比重有所下降外,其它两项的排放量都大为提高;另据调查,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目前已达到2800万亩(大工业污染耕地约为6000万亩)。而据预测,到2000年,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就将达到120-220亿立方米,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高达270亿元左右[7]。淮河流域小乡镇企业的污染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许多耕地将永远失去生产能力,正是这一趋势的突出体现。 三、乡镇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这~概念是于1980年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首次提出的,当时只不过是环境保护主义急进分子的一个“说法”。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广泛接受并使用该词是1987年以后的事。在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描述成“既满足现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过得到普遍认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即基础广泛的经济发展,是指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及高效的、节省自然资源的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协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中,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其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乡镇企业这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重新焕发无尽活力的必经之路,具体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一) 应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打破地域界限,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社区性和封闭性,这不仅造成了乡镇企业的分散化发展,大面积恶性影响环境,甚至也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设置了重大的障碍。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无偿量化给职工和经金外,还要承担以工补农等各项社会性支出,以及多达上百项的基金、收费等额外负担,所有这些,都使企业在经营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消费市场的不景气也影响了乡镇企业的正常发展。国内消费需求从1999年以来持续平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幅都有所下降。此外伴随着城乡营者的股份是不能买卖、抵押和继承的。个人出资购买的股份虽然可以流通,但是也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这一制度安排,结果将使得企业越来越走向封闭。这种封闭性不仅不利于企业吸引外来的资本,从而阻碍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且也木利于本企业内部要素的优化组合,对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很大的障碍。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股份合作制也不利于防止环境外部性。环境外部性指的是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它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环境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承受环境负面影响的通常不是造成这一影响的行为主体[8]。乡镇企业的封闭性,在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仍不能改观,也使得受其环境污染损害的个人或经济组织无法对其生产经营施加影响,这就把收益者和受损者完全割裂开了。因此,环境污染的排放量,最终将由收益者(乡镇企业)和受损者之间进行谈判协商确定。但是,受损者由于比较分散,不是根据其经济实力形成的一定组织,而同时乡镇企业由于能够给社区政府带来不菲的财政收入,因此社区政府将在这一谈判过程中会给予乡镇企业显性或隐性支持[9]。社区政府在社区中具有很大的决策权,因而,不难看出,这~谈判过程终将导致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决定,环境污染因而日益严重。这也就是当前许多地方的乡镇企业造成污染,但最终却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彻底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些规模小、生产不稳定的集体企业,最简洁的办法就是以公开的市场竞价的方式进行拍卖,这样,一方面企业由独立的经济人所有后也就完全按市场规则进行生产和交易,从而克服了原来集体产权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本来提升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10]。对于其它大部分乡镇企业,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允许股份跨地区流动,这样,将有利于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将有利于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流通的股份就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提供了对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施加影响的机会,因而也为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可能性。受害者与收益者同时持有乡镇企业的股份,将有利于他们之间降低谈判的交易费用,从而将有利于乡镇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 培育法治精神,注重科技投入,提高文化素质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知识和技术将成为决定现代竞争的关键。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以农村为依托,大部分生产的是初加工和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这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将逐步显示出其劣势来。另外,乡镇企业中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素质也决定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未来。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性和地方宗族观念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法治精神极为缺乏。然而法治精神对于现代社会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市场交易中的木确定性日益增强,要消除木确定性需要花费巨大的交易成本来搜集信息费用,但信任的建立可以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为市场交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11]。乡镇企业的主要经营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法治精神的缺失,使得乡镇企业在大范围市场交易过程中承担较高的信息成本,也使国家相应的区域性发展政策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在乡镇企业中加强教育投入,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技术水平,将成为乡镇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保障。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摘 要: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具有大量社会资本,这构成其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乡镇企业的社会资本开始下降,社会资本在传递信息、构建信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乡镇企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再造社会资本。 关键词:乡镇企业;企业社会资本;社会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度在国内工业生产中占到半壁江山。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快速回落,经济效益整体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关停并转”。尽管后来全面“改制”来努力实现产权的明晰化,乡镇企业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乡镇企业奇迹般地兴起曾激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而其又迅猛回落更是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纷纷从产权、市场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内源发展等角度人手,对乡镇企业展开全面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条件变化,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植根于乡村社区,其发展历程深深地受到乡村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乡镇企业发展中社会资本的变化,力图从新的视角研究乡镇企业的发展轨迹。 一、企业社会资本的涵义 一般来说,社会资本是指嵌入在社会结构或人际网络的社会联系中,为个人或组织所控制和利用,有助于实现其行动目的的显在或潜在的各种资源。企业社会资本就是企业从各类社会网络中获得的、用于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资源集合。 1 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 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主要由企业、经营者的社会地位决定。企业的社会地位体现在企业与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关系,由此产生的社会资本就是从“上边”获得稀缺资源。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尤其明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都掌握大量的公共资源,这些资源的分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能给一些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使有的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尽管市场经济中企业与政府的结构较为松散和间接,但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经营者社会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社会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前者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制度化关系的位置,如政治身份等;后者则指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属性,如个性类型、道德素质等。经营者通过各种方式(如继承、制度分配、社会化、创造性活动等)而获得、占据各种社会地位,与此相关的权利就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调动社会资源的途径和动力。 2 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 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则更多地源于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内部的信任、规范等。企业社会网络是指企业在产品的产购销过程中与其他贸易伙伴所发生的一些长期性和重复性的社会联系,如业务关系、协作关系、借贷关系等等。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这些联系多而广,企业就可能获取大量社会资源:从相熟的、信任程度较高企业迅速获得真实信息,在降低信息的搜寻、甄别、选择成本的同时,及时得到有效信息,拓展企业的选择余地;影响其它企业的行为选择,增加交易的机会;在交易中增加信任,提高交易的成功概率等。 企业内部关系(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内部关系协调、和谐,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行,人们之间团结,相互信任,认可并遵守共同的价值规范等,能够提高人们对企业的忠诚,降低监督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 二、充裕的社会资本:乡镇企业兴起的重要基础 在发展初期,乡镇企业虽然缺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却存在丰富的社会关系,具有大量的社会资本,这构成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乡镇企业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密切联系,关系性社会资本则是由经营者的社会关系和企业内部相互信任产生的, 1 与地方政府的紧密联系 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个体私营企业在经济条件、政治地位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乡(镇)办和村办的集体企业形式,这种情况在以“苏南模式”著称的江苏最为典型。集体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具有密切关系,能够获取种种优先权甚至特权,有机会得到地方政府所控制的短缺资源,这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第一推动”的原动力。如,乡镇企业创建时所需要的土地、机械设备、厂房等,很大一部分由当地政府半送半卖取得,价格很低或者是免费的;企业资金大部分源于银行贷款,往往是采用集体担保或集体贷款的方式取得的;乡镇企业的交易常常以集体信誉为保证,以此增加企业的信任程度,等等。 创办企业是一个风险选择。但在现实运作中,乡镇企业不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承担各种结果,其发展中的种种风险转嫁给了集体。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声誉和经营风险都有地方政府担保,集体性质使之一开始就没有后顾之忧。 2 企业经营者的社会关系 乡镇企业的经营者一般是农村中所谓的“能人”,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开拓,在本地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改革开放之前就由于做工等原因走出乡村,不但富有闯荡经验,对外面世界有更多的理解,而且把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延伸到乡村之外。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在信息交流、信息服务还很不发达时期,社会网络成了人们了解外面的重要途径。经营者可以通过社会关系,搜寻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供求信息、企业融资信息、生产技术信息等;甚至在普通的人情交往中,也能发现和捕捉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信息。 虽然经营者的大部分社会关系是弱关系,不能产生强烈的信任,但在企业交易没有其它可凭借的情况下,也会以这些弱关系为依据,提高交易成功率,并有效节约双方的交易成本。这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没有信用历史可供查询时的市场交易中显得尤为突出。 3 企业内部的信任 我国乡村是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熟人社会,个人、家庭的社会关系深深扎根于社区,人们之间相互熟悉、了解,因此,人们认可名誉、地位的约束力,自觉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这对乡镇企业的经营者形成了特殊的激励和约束:从激励来说,企业家所获得的经济性和社会声望的回报是丰厚的,并且他所经营的企业可以向社区转嫁风险;从约束来说,经营者必须考虑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别人的评价,努力表现出对企业的忠诚,在经营中自觉地尽职尽责。 乡镇企业的职工绝大部分是本地人,社区知识和传统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也产生决定性影响。他们都比较熟悉对方的个人能力、信用、道德等,能够依靠以前经验做出合理判断,因此,他们决定合作,就是认为对方值得信赖,可以给予充分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在监督较弱或没有监督时仍然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劳动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管理中的监督需求;同时,他们基于互惠回报及“共同富裕”的期待,也愿意对企业发展主动付出。所有这些,无形中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社会资本下降及社会关系负功能的凸现:乡镇企业开始回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革;而乡镇企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实力大大增强、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内部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的社会资本开始下降、贬值,社会关系的负功能日益凸现,其发展速度快速回落。 1 乡镇企业社会资本的下降 (1)依靠政府部门调动资源的可能大大降低。市场经济要求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与此相对应,政府要真正转换职能,不再对具体的经济行为直接干预,而是突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因此,政府对资源垄断被打破和消解,其掌握的物质资源、社会资源迅速减少,地方政府尤为如此,因而乡镇企业从政府部门获得的直接支持越来越少。同时,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增强,并未对乡镇企业产生多少的促进作用。如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职工在退休养老、停职失业以及患病、工伤期间得到生活保障,发展和完善与有关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对国有企业或城市内的企业有明显的减负效果,保证企业把主要精力运用于生产、经营;但是,乡镇企业植根于农村社区,这些社会支持和保障本来就是由社区内部提供,乡镇企业并不能从这些改革中得到多少新的发展动力。 (2)社会关系传递的信息价值减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量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快速增加,企业利用市场获得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多数乡镇企业已具备相当实力,普遍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收集、处理的内部机构或部门。通过这些正规的信息渠道,乡镇企业获取的信息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具有更大的可信度、有效性和系统性。社会关系带来的有效信息则较少,也比较零散,可以说,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信息匮乏的情况下,它可能对企业确定生产方向产生重要乃至决定性的影响(企业规模小,技术低,设备简单,通用性强,转产的机会成本很小,即所谓的“船小好掉头”);但在乡镇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它对企业的作用无论是从相对角度,还是从绝对角度来说,都是明显减小,企业不可能再根据一些偶然信息而改变既定的发展战略。 (3)企业内部信任的弱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积极追求利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甚至有的人把经济利益当作了唯一目标,有意无意地忽视价值、信任、声誉等情感需要,更多地表现出“理性人”的一面。同时,乡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社区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侵蚀,人们有了新的选择,交往范围扩大,因而不能完全预期重复博弈,社会流动速度加快,社会资本赖以存在的相应社会结构瓦解,社会关系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下降,社区团结力显著减小,另外,在一些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快速扩张,职工的来源早已不再局限于本地,企业内部成了雇用被雇用或劳动分工的经济互动,人们没有共同的生活基础和邻里、朋友、熟人等人际关系。这些变革导致乡镇企业的内部信任弱化,消解了企业原有的激励约束机制。 2 社会关系负功能的凸现 在乡镇企业规模壮大、结构趋于复杂的同时,其社会关系的负功能也日益显现出来:一方面,一些社会关系不但不能产生效益,而且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对无用甚或有害的社会关系,企业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进行维持。 (1)社会关系对企业利益的可能损害。波茨明确提出,社会关系可能产生四个消极后果:排斥圈外人、对团体成员要求过多、限制个人自由和规范消除异己等。乡镇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迅速兴起的同时,无形中也限定了发展的方向,即出现“路径依赖”现象,且企业发展越快,发展程度越高,企业的关系网络越难以改变。第一,尽管经济社会环境和乡镇企业自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仍倾向于利用即有关系进行业务交往,遇到问题常常依照原来解决方式和解决途径,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不熟悉领域,对引进人才和技术缺乏积极性,没有动力甚至没有意识去主动接触、开拓更大市场等;第二,有的社会关系不再促进而是干扰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企业的自主性受到影响,如企业内部熟人关系形成非正式群体,他们可能偏离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如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特殊联系,这时反而成了企业深受“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之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解决社会问题甚至是追求私人利益,常常动用乡镇企业资源、挪用企业资金、要求企业安置就业等。 (2)维持无用或有害关系的成本。对乡镇企业来说,虽然一些社会关系失去了价值,甚至是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往往不能采取措施切断这种关系,而是仍付出一定代价来维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企业无法脱离这类联系,或者代价太大。对乡镇企业来说,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任意改变。如果企业强行摆脱这些关系,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毫无疑问,乡镇企业断然拒绝地方政府的无理要求,可能一时保证了企业的利益,但在行政执法还不规范、尚未有效监督时,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合法伤害权,或者是其侵权行为迟迟得不到纠正,企业会面临更大的麻烦。结果,乡镇企业利益得失权衡时“两害相权取其轻”,维持原来的社会关系虽是次优选择,但也是最不坏的方案,是一种避害性的非制度化生存。二是这些关系将来可能有用。社会关系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其价值具有滞后性且难以事前评估和判定,因此,当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宁愿平时多保持一些社会关系,以备不时之需。避免到时无法补救。 四、乡镇企业社会关系的重构:再造社会资本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乡镇企业全面“改制”,力图实现“二次创业”。然而,实践效果不尽人意。事实上,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不可或缺,乡镇企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重构社会关系,创造新的社会资本。 1 “改制”为什么没有使乡镇企业再现辉煌? 乡镇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制”,它最初指改革企业的产权制度,后来在实践中逐渐明确为“改三制”,即改革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不可否认,“改制”确实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乡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是,仅仅通过完善制度并不能真正解决乡镇企业的关键问题。在现代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分离带来了委托一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有机会主义行事的倾向,即“道德风险”,如可以更努力工作却偷懒,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追求自我目标而不是实现企业的目标等。如果对企业家的行为进行监督,就要花费很高成本,甚至一些信息无论花费多大代价都无法获得。 事实上,制度建立和实施是嵌入社会文化系统、交往系统之中,社会关系的功能不可能被制度完全替代;乡镇企业即使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仍要借助社会资本来促使制度执行、弥补制度缺陷,如通过企业文化、人性化管理等,提高人们遵守制度、努力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重构社会关系的原则 不同的社会关系能够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企业向社会关系投资有多种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状况来确定社会资本重构的方向。当前,乡镇企业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点要实现三个转变: (1)关系网络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闭合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形成稳定、有效的共同准则,产生相应的责任和预期,保证对不讲信用者共同制裁,但是,关系网络自成体系,限制了他人的加入,影响社会资本的增殖,一些社会资源甚至越用越少而得不到补充。另外,从整体角度来看,这也抑制他人对网络内社会资本的涉取和利用。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准则、信用、信任等可以通过市场来实现,封闭关系网络的效用越来越小,而其负面效应则越来越大。因此,乡镇企业应着重社会关系的开放性、普遍性,努力扩大社会关系的范围,对所有可能的联系都开放,而不是仅限于特定的成员或组织,拓展社会资源的来源。 (2)由强调先赋性社会关系向后致性社会关系转变。先赋性社会关系指企业建立时固有的社会联系,如企业与管理部门的关系,它不易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和企业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后致性社会关系指企业通过各种活动建构的社会关系,它是企业选择和努力的结果。先赋社会关系使企业起步时优先获得一些社会资源,顺利进入市场,掘取“第一桶金”,乡镇企业兴起时的社会资本主要由这种关系带来的。但是,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先赋社会关系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其中一些关系已失去作用甚或有害,因此,乡镇企业要积极实现后致性社会关系,保证关系网络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且随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 (3)重点由强关系向弱关系转变。强关系能够提供可预期的经验和信任,动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强,但它数量少,传递的信息和知识重复性高。弱关系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可以充当跨越社会界限的桥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正规渠道传播的信息往往是公开的、共用的,乡镇企业应该通过关系网络,从不同群体得到更多的差异性、独特性信息。弱关系不仅仅充当“信息桥”。它还连接着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有效地利用弱关系进行资源的交换、借用,也是乡镇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 3 重构社会关系的可能途径 乡镇企业关系网络的重构,就是改变原来社会关系的组成和结构。当然,不是全部重新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而是在原有社会网络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关系网络,是对既有社会关系的“扬弃”。 (1)改造现有社会关系。对于失去效用或妨碍发展的社会关系,乡镇企业不可能轻易摆脱,也不应该采取简单摒弃的态度,企业要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有效降低可能损失和维护成本,努力从中发现新的社会资源。乡镇企业更多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其新的利用价值,因为社会关系具有通用性,为某种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可以传递其他内容。如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长期形成的联系,虽然政府部门直接掌握的稀缺性资源锐减,但它们仍有多种方式支持乡镇企业——安排技术改进资金的投放,加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协调租用土地、基础设施改造等。 (2)提高企业关系网络的中心性。中心性是表示个体或组织在关系网络与其他成员直接关联的情况,一个行动者与许多他者有直接联系,他的中心性就高。伯特把社会网成员之间关系间断的现象称之为“结构洞”,它为中间者提供了保持和控制信息的竞争优势,因此,结构洞带来的是机会,是第三者获得中介的好处,它与合作和信任相冲突。乡镇企业要利用各种机会,在关系网络的互动、交往中建立更多的直接联系,减少“结构洞”,加快网络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降低中间人机会主义的风险,使关系网内互惠规范不断加强,集体合作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所有成员共享网络带来的社会资源。 (3)积极构建新型关系网络。现在,乡镇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随之提高,企业要借助于丰富的业务交往、信贷交往、相互协作等,构建新的社会关系;企业家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传递信息和信任,积极宣传自我,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企业关系网络的异质性,提高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内部关系来看,乡镇企业要超越乡村社会的熟人认同和信任,积极构建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乡镇企业为内部成员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利用其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有效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使员工互相信任和团结,形成强大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镇企业论文:浅议乡镇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 乡镇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发展 [论文提要] 在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乡镇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部份也越来越发挥作用。但乡镇企业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实现对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是促使乡镇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的必然。 一、乡镇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乡镇企业在激励机制在制定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其主要表现:制度建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强,建立激励机制很少作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论证,到真正付诸实施时,才发现制度的系统性差,可操作性差;制度的建立缺乏长远的规划,朝令夕改现象相对严重,有时对于同一种事件,今年一套激励法,明年又是另一套做法,搞得大家无所适从,不知后年又将如何。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建立制度必须一成不变,但也不应变化太剧烈、太频繁,变化应该是个别的变,而不是大方向的变。 2、激励机制的制定缺乏公平性和公开性 这里所谓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指的是激励机制的制定是否真正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的意图,还是只是老板个人的意愿。因此,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代表老板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但是实际上,在很多企业里,员工“主人翁”的地位并没能得到保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往往只是一句空话。从理论上分析,激励机制在制定时应经过董事会的讨论和认可,并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最终予以贯彻执行。但在民营企业很难做到,因为老板说了算,老板的利益高于一。激励机制的制定仅仅是老板个人的意愿,企业职工并没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而是成了老板的“打工仔”。 3、激励约束机制往往成为“特权等级”的工具 激励机制的内容特权等级严重,这是中国社会长期特权等级观念在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观念在中小企业打下了落印。如,奖惩不当。即对经理层奖励过重,对下属员工奖励过轻;对经理层惩罚较少,对下属员工惩罚较多。在一个单位里每年评选优秀员工,这个奖项按理说是一个比较高的荣誉,但优秀员工所获得的物质奖励是很少的,就连少的奖金,有时也往往评上先进而充当了请客的资金。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者市场 经营者特别是优秀的经营者,即一般所说的企业家,在我国是一种很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包括经营者资源的配置,都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因此,要搞好中小企业经营者制度的创新,首先必须培育和建立一个有利于选择经营者优化配置的市场。否则,没有一个职业企业家的队伍成长和企业所有者采取开放式办法选择经营者的环境,而对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也缺乏一种有效的衡量标准。综观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标准,无论是年薪也好、奖励也好,还是期股、期权等,一般都不是在上岗以后才定的,而是在市场选骋过程中的市场约束。因为,一个经营者只要过去的经营业绩好,其市场信誉就高,在市场上就有人或单位愿意以更好的职位和更优厚的待遇去聘请他,反之就可能做个一般成员也没有人要。其实,任何一个优秀经营者,主观上都希望实现经营者的自我价值,这就足以说明,尽快培育一个经营者市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要实现企业经营者的制度创新和建立起一套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与约束机制是很困难的。 2、建立一个直接监督的约束机制 客观地讲,中小企业的运行机制是较大企业灵活的。但实际上,在“灵活”中又显得有一些“松散”。正因为如此,企业老板要对企业实行有效监督控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实现企业信息对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最佳办法,就是实现委托人通过监督人获取更多信息。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对经营者行使监督职能,在发现经营者偏离股东目标时,有权决定减少其各种形式的薪酬甚至予以解雇。二是必须建立可控性财务体系。财务体系可控性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具有高度相关关系,企业的理财人员对其能够控制。从种意义上说,对企业目标管理的控制就是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的控制。因此,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制,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一种责任约束。不过,财务管理目标量化标准要科学。三是必须建立独立审计制度。在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独立审计制度,出于以下三方面理由:会计目标的多元化,提高了审计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增加了审计的法律责任;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备和它天生具有的“畸形”,使得内部审计成为经营者的附庸。因此,中小企业审计应独立于董事会之外,直接向老板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直接监督作用。 3、建立一个人性化的人薪酬激励机制 与外部竞争性市场相比,人薪酬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手段。人性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把人放在企业核心地位。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下显性激励的机制安排主要是在传统的短期固定工资基础上,根据经营者的工作业绩,以经营者参股、股票期权、效益赠股连动等方法对其进行长期绩效奖励,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通过上述激励制度的安排,可以将人的自身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将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从而促使人和委托人的利益趋于一致,避免人出现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而侵蚀委托人利益的现象。这一机制可以引入到中小企业。但是,激励标准以什么作为参数,到底订到什么样的水平为好,也是一个很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订低了,起不到有效调动和发挥优秀经营者的作用;订高了,企业本身难以接受。这就需要企业老板们综合权衡,主要是考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企业财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等因素。 4、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激励机制 乡镇企业可以试行推行年薪制,对员工除注重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外,还要积极探索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其中一种较好的方式就是给高层管理人员以管理股份,这不同于一般的股份,只要员工在公司干下去,管理股份永续存在,如果员工离开公司,管理股份仍然归还股权所有人。有人提出是企业就可以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本文认为,乡镇企业不适用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激励,事实上也难以有股票。股票期权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旨在激发和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能动性、以提高上市公司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益的一种激励机制。在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给予企业的管理人员一种权利,允许他们在特定时期内(一般3-5年),按某一预定价格购买本企业普通股,这种权利不能转让,但所购股票仍能在市场出售。根据我国乡镇企业的情况,可以做一些变通,其具体作法是经股东大会同意,将预留报酬中的一部分,无偿但有条件地分配或奖励给公司高管人员。这种激励制度将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所得与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资本升值及广大股东的利益得以很好地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高管人员经营管理的能动性,更有利于提高乡镇企业的质量和素质。 5、要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要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问题。这不仅是公司制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者制度创新能否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因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其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四方都必须到位,并形成一种既能互相协作,又能互相制衡的机制。即股东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所有者对企业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这是企业发展的保证);由董事会负责实施决策(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由优秀的经营者全权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并且,由监事会专门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活动,只要发现企业有可能亏损或者有某种违规和违法行为,就随时提出警告,甚至可以向股东会提出改组董事会,或向董事会提出改聘经营者等建议。也就是说,不仅必须采用制度性的方法来解决老板对经营者必不可少的监督问题,而且可能减少甚至基本上避免因为经营者经营不善和失误而导致的企业损失。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集体资产流失的成因及对策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企业和经营者钻政策的空子,侵占国有资产的现象和行为已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但是,“先行一步”的乡镇企业改制也存在着类似问题。由于乡镇企业转制面广量大,很大程度上侵占国家、集体资产的现象比国企改制侵占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同样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以确保国家和集体资产少受和不受损失。 确实,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搞活了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和十分正确的,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乡镇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地方因对政策掌握不准,导致操作程序失误和处理不当,急于求成,为改制而改制,产生了“名售实送”等问题。如此“转制”不仅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要求不相符,而且也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如果继续听之任之,熟视无睹,不切实加强管理,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纠偏和解决,势必违背改制的初衷,造成集体资产更大的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乡镇职工的就业和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风气和党风廉政建设,甚至影响到改革的成败。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经济领域一些存在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出来。乡镇企业转制是经济领域改革的必然产物。但是,在乡镇企业转制过程中,一些企业和经营者侵占国家和集体资产的现象和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现已“浮出水面”。据了解,这一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普遍性,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针对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存在的侵占国家、集体资产的情况和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的问题,日前,我们对乡镇转制企业进行了“回头看”、“回头算”的审计。审计发现,乡镇企业改制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侵占乡镇集体资产和资产流失的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和突出。 一、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集体资产流失的现状 一是对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低估,对无形资产不评估或低估而造成资产流失。有些乡镇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对企业估价过低,导致低价出售,使集体资产流失。如某乡服装厂未按程序进行资产评估便被乡政府以70万元出售,后购买方请中介机构评估,资产达200余万元,可谓一夜成了“合法”的暴发富户。 二是在企业资产出售过程中,未按资产的市场价格出售而造成资产流失。一些乡镇为照顾企业内部职工或者其他关系而有意不按照清产核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或打折出售企业,更不采取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决定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而是低价发包,低价租赁。如某镇造纸厂固定资产890万元,承包给私人每年只“象征性”地收承包金10万元。 三是对出售收入管理不严,缺乏制度,使用不当而造成资产流失。不少企业资产出售款回收大都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对到期回收款该收的不收,或者收不回。如某镇企业改制已经4年多时间了,但是应收转制款还有1000多万元至今未收回,虽然也在着力催讨,但企业以经营困难为由,一拖再拖,迟迟不想交,说穿了就是想抵赖窃为己有。有的未到期的回收款也因当时改制时留下的“后遗症”,企业经营者千方百计找借口到时想拒交,因此这些款项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是乱上项目,盲目投资,经营决策失误而造成资产流失。一些乡镇领导为了政绩和面子,不顾市场需求,自以为是,仍逼着企业上项目,搞建设,在“一亩三分地”上“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干预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一些企业急于发展,“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无视自身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不切实际,贪大求洋,对市场缺乏可行性研究,投入资金“打水漂”,甚至于企业开张之时,也是企业关门之日,损失和浪费严重。 五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政府到企业乱报支而造成资产流失。企业虽然改制了,但有些乡镇政府及领导还是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以父母官自居,仍念念不忘向企业伸手,要这要那,一些不合理的开支“习惯成自然”地放到企业开支,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以此而拒交或少交应交的转制款项和各项规费。 六是变卖企业,急于兑现而造成资产流失。一些企业资产明显低估,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一些原企业经营者更是心知肚明,捞肥了一把,但生怕夜长梦多,便找出市场不景气等借口,急于变卖企业,急于兑现,而后拍屁股走人,把企业职工“扔”向社会,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后进行查处时,已是人去楼空,往往是“老牛过河拉尾巴——无济于事”。 当然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原因还有许多,且形式多种多样,但以上这些不能不说是最主要原因。 二、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集体资产流失的成因 1、评估业务不专业。由于转制企业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对企业资产清查评估不得不临时抽调“人马”搞突击,而这些人根本不具备资产评估资格,加之当时能参与资产评估的社会中介机构少,资质低,经验缺,对企业资产评估不按规定操作。有些中介机构为了图省事,评估少规范,导致评估草率。 2、改制程序不规范。一些原主管部门过分强调企业转制速度,放松标准,为动员和鼓励企业和经营者“吃螃蟹”的积极性,手续一减再减,条件一宽再宽,速度一快再快。有的人“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用原则做交易,对国家和集体资产少评、低估现象“睁只眼,闭只眼”,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 3、财务账目不清。少数企业在改制前财务不经过审计或不全面审计,不清查企业的往来,不核实企业的资产,弄虚作假,企业有隐形的账外资产。如有的企业将购置的小汽车、摩托车等贵重商品只作费用列支而不作固定资产登记,甚至将这些资产处置后的资金转到账外,形成“小金库”;有的出于小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千方百计压低企业资产,想方设法夸大企业负债,故意隐匿企业资产,借机达到以少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企业改制时对一次性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不作实物登记。 4、资产评估不实。乡镇企业的资产评估一般由乡镇资产评估小组操作,评估结果由乡镇政府确认。由于种种原因资产评估不够全面,往往只注重对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的评估,而忽视对企业品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评估,造成评估后企业资产低值、减值,无形资产无价值。 5、资产审批不严。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和评估人员及有关主管部门出于种种原因,轻信企业或经营者的偏面和不实之词,未经有关部门的核准同意,擅自将一些企业应收款项作为不良资产(呆帐)给予核销,将一些应付款(有的实际上已不需要支付),也虚列帐目,同意支付,从而减少国家和集体资产。相关的部门为了使企业改制后能“轻装上阵”、“无后顾之忧”,对企业申报的损失额悉数审批,甚至对某些不符合核销条件的呆账、坏账也大开“绿灯”,大开方便之门。 6、产权界定不明。由于乡镇企业产权关系不够明晰,产权边界模糊、债权债务不清、产权归属含糊、产权责任不明。因此在产权界定方面表现出随意性。各方面不是想给企业“输血”,而想给企业“抽血”,都想分一块、占一股,形成了许多“名堂股”、“花样股”,变相减少了集体资产,给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来带来难度。 7、产权交易不严肃。有的企业在产权出售或转让时,忽视了无形资产的转让,对资产过多地剥离,或凭藉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及销售渠道而压价购买,造成了存量资产在转让、出售过程中的流失。 8、改制费用大。改制费用无章可循。招待费失控、办公费用、旅差费、补助费、电话费报销无节制,有虚假发票,白条列支的现象;一些中介机构、主管部门不执行对改制企业的优惠政策,高标准和重复收取费用,使改制企业“雪上加霜”。原因在于:一是改制经费开支、使用、管理等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二是改制是完全彻底转换产权关系,因此许多人视企业的资产为“唐僧肉”,且认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于是“借此机会”过来分享“最后的晚餐”。 三、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集体资产流失的对策 1、改制目标应明确。乡镇企业的改制不是为了改制而改制。改制起到什么作用,改制须解决什么问题,在改制前就应明确,否则,盲目地改制,效果不但不好,负作用也大。如有的乡镇企业改制,职工入了股,实行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但改制后与改制前没有多大变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明确改制的目标非常重要。改制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总的目标,使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经济主体。改制中,首先要明晰产权主体,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弄清谁是集体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企业的所有者是集体,但应明确这个集体是由哪些自然人或代表组成。其次,确立企业法人产权,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乡镇企业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建立法人产权制度。 2、产权界定要合理。在很多地方乡镇企业改制时,把乡村集体企业资本的大部分或全部界为乡村集体股,在产权形式上与原有企业形式其实别无二致,意味着集体存量资本仍然没有实现人格化。原因是,若集体股占大股,那么乡村政权就会控制企业,又形成政企不分的情况。另外,集体股的股权又有谁来呢?所以,针对目前的情况,集体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乡村集体企业改制时,集体股设置比例不能过大,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尽量将企业的存量资产部分或全部量化给个人,避免由集体组织继续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将集体资产量化给个人,把“分”与“卖”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即所说的“配股”或优惠购股。考虑到企业职工的长期积累贡献,有条件的企业应在资产评估后,将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费、遗属抚恤金等从资产中剥离出来,作为职工的专项资金,以保证退休职工过去对企业的贡献仍能有相应的回报。对剥离各项资金后的企业净资产,应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根据企业中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原始投入及历年形成之价值来划分股权。 3、资产评估应客观。乡村集体企业资产低估出售在一些地方企业改制中比较普遍,如有的乡镇企业改制后的年红利率达40以上,在企业没有较大的技术创新举措,产品不是市场上的奇缺产品的情况下,如此高的红利率只能由改制时企业资产严重低估来解释。因此,企业改制资产评估应重视下列问题的处理:一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程序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所、和资产评估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二是评估要严格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资产评估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经营往往最清楚,这就为他低价购买集体资产提供了条件,因而评估后的资产折股应通过公开招标,用竞争拍卖的方式进行出售,防止一部分企业经营者通过隐瞒企业资产为其低价购买企业资产。三是评估时应考虑到企业的无形资产。 4、法律手续需完备。改制企业必须完成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注册资本验证,转让(租赁)协议公证,工商变更登记和银行债权、债务落实,劳动合同重新签订,帐务调整等法律手续。但由于一些地方改制比较匆促,一些企业相关的法律手续没有办好、办齐,应该予以完备。在其中要特别抓好四方面的法律文书的完备:(1)股东亲自填写的股份认购书;(2)全体出资人共同签名的出资协议书;(3)股东会议通过并且股东或股东代表亲笔签名的企业章程;(4)股金到位后由企业董事长签发的股权证书。这四项材料是确认股东资格,股东权利和义务,股东承担投资风险的最终法律依据。没有这四项材料的企业“改制”,只能是一种“改制包装”。有的企业正是忽视了这一点,或在此“关键”上弄虚作假,造成企业改制后因内部权益关系缺乏法律依据而引发种种矛盾,甚至混乱和分裂。 5、审计监督需加强。应当对改制企业要全面进行资产清查和财务审计,严防企业隐匿资产,逃债赖账。做到未从事清产核资、未落实金融债务、未进行财务审计的企业不得进行改制。要加强对改制企业的审计监督,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找出企业资产、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有效地防止和遏制集体资产的流失,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6、新企改制应规范。一是加强评估管理,提高评估质量。由于乡镇企业的资产评估缺少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法规,可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进行操作。要加强对乡镇评估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对资产总额较大的企业,要委托具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可的有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质量。二是加强资产管理,履行审批制度。对企业申报的财产损失要按程序、按权限严格审批。对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坏账、呆账核销时,要做到账销案存,特别要防范和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把好资产损失审批关。加强集体资产的投入管理、存量经营管理和权益分配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三是加强市场管理,规范交易行为。要加快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搞好闲置资产的合理流动。对“先售后股”和售租结合的企业,其资产在转让、出售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并做好产权转让、出售资产的回收和管理工作,回收的资金应由乡镇集体资产委员会管理。通过产权市场转让、出售,使集体资产向高效益领域转移,为集体资产的最佳优化组合和配置提供有利的条件。实行有偿使用,规范集体资产营运和管理。 四、解决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乡企改制是必要的,但改制不应该成为政府甩掉财政包袱的工具,既不应该是新经营者的免费午餐,更不应该是政府的免费午餐,而应该是造就新制度的过程。改制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能否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否有利于当地的就业和社会稳定,能否有利于小城镇建设。改制不是人为地造就富翁,这一原则应该遵循。有些乡镇集体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存在着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和错误,往往忽视了企业集体资产是属于所有权主体——全体农民的这样一个事实,把集体企业明售暗送,有的企业仅以集体投资的增值或折旧来简单地确定企业的资产净值,出现了很多的“一元钱企业”、“零资产企业”。这里虽然有企业负债仍至资不抵债等原因,但更多地还是由于未评估或评估不准造成的。从改制的程序要求来看,对企业资产的净值必须有严格的评估,要按评估程序办,同时还要把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品牌、商标、商誉、知名度等都计算在内。有些乡镇企业在转制前是以承包形式经营管理的,很多人包括社员和职工对这种承包的理解为上级把企业承包给了厂长、经理个人,除了我们的福利待遇外,增加的部分都是厂长、经理个人的。其实,这种承包只是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承包是针对整个企业的,企业不但要对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而且还要向上级经济组织按合同交纳承包金,企业增值部分仍然是集体的,不能认为除了职工工资待遇,除了原集体资产和上交的承包金外的资产都是厂长、经理的。这样认识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因此,要杜绝通过承包转制把集体资产堂而皇之的变成原厂长、经理个人的资产,进而使原企业承包人和转制后的所有人借转制之机把其拥有资产合法化。而那些把“企业一卖了之”、“一改了之”的甩包袱“转制”,根本上是侵占国家和集体资产的违法行为,与企业产权合法改制不能等同视之,相提并论。 五、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产权改制的检查监督 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因此,为维护乡镇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很有必要加强检查监督,对改制企业进行“回头看”,“回头审”,并采取有力措施,努力纠正存在的问题。虽然企业已经转制,行政部门似乎“不便插手”,但是,对于企业违反财经纪律,侵占国家和集体资产的现象和行为不能等闲视之,“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有错必纠,有误必改。对侵占国家、集体资产和资产流失的现象和行为,不要以为企业已改制了,政府不能出尔反尔,不能“越位”、“越权”,进而麻木不仁,袖手旁观。其实,这是一种政府不作为和少作为的行为,不仅是管理上的缺位,而且也是对法律、法规的缺失,更是对应负责任的缺责,同时对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事实上,乡企产权制度改制后,政府虽然不能平白无故地干预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但并不是说可以放任不管,放任自流,对企业违法乱纪,侵占国家、集体资产的现象和行为,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是不能管,而是有权管、有权查。这不仅是法律之必须,而且也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之所在,更是一种责任政府、勤政廉政政府的要求。某市审计部门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转制企业侵占国家、集体资产的现象开展了专项审计,通过“回头看”、“回头算”收到一定成效,企业也对此监督心服口服。这虽然是一种事后监督的措施,但也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亡羊补牢”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乡企产权改制存在的问题和集体资产流失的实际情况,各地不妨借鉴,以此进一步规范产权改革,减少、挽回和避免国家、集体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流失,确保国家和集体资产增值、保值。 不难看到,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一些企业经营者出于小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一再强调客观,千方百计压低企业资产,想方设法夸大企业负债,故意隐匿企业资产,因而对企业应收款左一个理由,右一个原因,“怎么也收不到”;对企业应付款左一个因素,右一个客观,“想赖赖不掉”,以此“浑水摸鱼”。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和评估人员及有关主管部门出于种种原因,轻信企业或经营者的偏面和不实之词,未经有关部门核准同意,擅自将一些应收款项作为不良资产(呆帐)给予核销,将一些应付款(有的实际上已不需要支付),也虚列帐目,同意支付,从而减少国家和集体资产。企业转制以后,利益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受利益驱动,有些企业和经营者认为“婆婆”现在再也管不着了,感到时机成熟,便迫不及待,挖空心思把原来“做手脚”的所谓“呆帐”变“活”,“积极”催讨应收款项。通过“努力”有的部分或全部收回了应收款项,有的以物资抵入应收款项;一些应付款或所谓的应付款不少根本用不上支付。而这些应收已收,应付未付的所谓企业“负债”原本就是国家和集体资产,转制“一转”、“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企业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某审计部门在对几家并不“起眼”的转制企业进行“回头看”、“回头算”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这些企业和经营者已经收回应收款项(有的以物资抵入)和确实不需要应付款项竟高达311、26万元。据了解分析,这些企业和经营者仍在加大应收款催讨力度,“积极组织入库”,而不少“负债”纯属纸上谈兵,子虚乌有,如不加强检查监督这些国家和集体的资产又将堂而皇之占为己有。某市根据群众举报对所谓的几家“一分钱企业”进行审计,结果大相径庭,令人惊讶的是,最多的一家企业资产被低估300多万元,被检查的企业中根本不存在“一分钱企业”。检查还发现,某市有乡企4600余户,固定资产原值12.4亿元,三年中资产流失高达2.5亿元,如此“蒸发”,用不了多年集体资产还有几何?!因此说,对改制企业“回头看”、“回头算”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 实践证明,对乡镇企业产权改制的主流要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总之既不能因噎废食,半途而废,也不能无计可施,放任自流。对乡镇产权制度改革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对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妥善解决,既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做到边改边纠,边纠边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乡镇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有序发展。 乡镇企业论文:更新理财观念 发展西藏乡镇企业 摘要: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自治区,全区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西藏经济能不能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能不能进入小康,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新理财观念,变更理财管理方式,将有助于促进西藏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自治区,全区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西藏经济能不能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能不能进入小康,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全区经济的战略突破口,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制定了“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发展乡镇企业的总方针,提出了2000年乡镇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现已成为西藏农牧区经济中最有生机,最有活力的新增长点。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94年的1.9亿元增加至5亿元。①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全区总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经济活力,同时也使全区加快了脱贫致富,走向富裕的步伐,无论是发展市场经济,消化吸收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收入,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还是加快农牧区小城镇建设,完善公共设施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牧区工业化进程,乡镇企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区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都产生了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对西藏乡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方式的改革。然而,历史经验与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西藏乡镇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以其理财观念的更新为先导。如果不从根本上抛弃与小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落后理财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的理财观念,西藏乡镇企业将很难跳出“穿新鞋,走老路”的框框,进而有效地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乡镇企业财务管理方式。那么,西藏乡镇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更新理财观念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10个方面改进: 1、市场观念。企业筹集资金,购买原材料、设备、销售产品,都离不开广阔的市场。企业上规模,进行资金投入,更要预测市场变化。企业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就很难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西藏乡镇企业的理财活动,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法人的“血”,而资金运动则是法人的“脉”。乡镇企业的理财活动,实质上就是对资金的跟踪活动。西藏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企业自身和农民集资,另外就是银行贷款。而目前银行贷款数量很小,满足不了乡镇企业的需要。投资不足,流动资金缺乏,是当前西藏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所谓企业资金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问题。目前,西藏乡镇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陈旧滞后,一些乡镇企业负责人不是花大精力去进行市场调研,而是忙着找政府要钱。二是乡镇企业受到民族小手工业观念的制约,从规模和产品上都没有大的革新,多数乡镇企业只满足于墨守陈规,赚一点算一点,企业规模小,市场应变力差,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一些乡镇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乏力,有钱时无计划乱花钱,遇到困难就缺乏后劲,一蹶不振。由于企业没有进入市场,造成乡镇企业三部分资金(即产成品,发出商品,应收及预付款)占用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寄生在乡镇企业身上的一颗恶性“肿瘤”,不解决市场问题,银行资金投入越多,占压越多,浪费就越大。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应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市场观念,实现乡镇企业与市场的有效结合。走向市场,是西藏乡镇企业的根本出路。为此,乡镇企业应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市场,摸清市场需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并以此获取最大利润。因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是经营,经营的关键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在预测,预测的前提是市场调查和分析,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所说的:“一个企业的成功主要不在于内部的组织力量,因为它不能给你利润,只能给你工作。只有通过外部顾客的需求,内部工作或成本才能变成利润”。商品经济是信誉经济,只有以市场为中心,全心全意去满足多层次的不同市场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西藏乡镇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效益观念。乡镇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其最终目标是以尽量小的耗费获取尽量多的收效,提高经济效益,即尽可能做到投入少产出多,这集中体现在企业获利多少上。对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乡镇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应视同企业理财活动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理财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讲求成本效益,都应通过会计核算来反映情况,所提供的数据都要靠企业理财去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筹措资金时,要讲求筹资的成本效益,以尽量少的代价获取尽量多的资金使用权;运用资金时,以尽量少的耗费创造尽量多的收益,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收益率;收回资金时,收回速度越快越好。一句话,应做到不浪费使用一分资金,不闲置一分资金,每耗费一分资财必有所图。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从西藏乡镇企业内部来说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做好降低产品成本这篇大文章,不仅要明确规定成本管理的目标、动力和考核标准,而且在经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控制;要由从前事后记帐,算帐报帐和分析,转变为事前预算、决策、计划、确定目标成本,进行目标控制,最终达到考核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目的。要把企业职工纳入成本管理的行列,以实现全员成本控制为目标,使企业产品成本达到最优化。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应吸取西方管理会计中的有益成分,从而使成本决策达到更大范围的系统优化,要加强宏观成本管理研究,力求从宏观上解决诸如物价上涨等因素对企业微观成本的影响,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序进行。二是要加强控制期间费用。期间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对企业各种期间费用,必须采取各职能部门提出,财务部门核定,厂级会议审批,财务部门监督与反映要以系统管理方法来控制。企业要用系统观念来进行该项工作。 3、负债经营观念。企业负债经营是在负债的状态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适度的负债经营,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资金的收益能力。一个合格的理财工作者,除应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外,还应具备金融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及时抓住市场上的有利时机,有效地筹措外来资金,保证企业理想的盈利水平。因为,借入资金能为企业带来一笔额外收益,这笔额外收益无疑增加了自有资金的获利总额,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负债经营也有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的一面,一旦经营失误,市场转向,营业毛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则负债就将使企业承受一笔额外损失;若负债比率过高,也会使企业无力偿还本金及利息,而陷入倒闭困境之中。因此,企业不能盲目地负债经营,而应根据企业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实际而定。当经济景气时期产品销路畅通,利用贷款扩大生产规模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只靠企业自我积累和从利润中提取折旧费的方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就会失去竞争机会,市场占有率也要下降。所以,即使这时贷款利率高于平时,依靠贷款进行设备投资也是值得的,因为销售额和生产规模成比例地增长,所获得的利润会大大超过利息。在经济低速度发展时期,产品销售遇到障碍,就要实行减量经营,这时就应避开贷款的依赖,主要依靠企业自我积累进行投资,以减少风险和增强应变能力。 4、资金时间价值观念。资金是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资价值货币表现,是表现再生产过程中物资的价值运动或运动中的价值量,它既不同于货币,也不同于物资。资金虽是物资的货币表现,但不等于货币。没有投入再生产过程的货币只能是货币,只有投入再生产过程,并与物资紧密结合的货币才能转化为资金,资金虽然是物资的表现,但并非所有的物资都是资金,只有经过货币交换投入生产的物资,垫支了货币资金的物资,其价值表现才是资金。企业资金运动的初期,要靠把货币资金投入生产,启动生产和价值的运动。从静态看,企业的资金运动主要指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收回资金和分配资金的全过程。从动态来看,企业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金由国家无偿供给,企业不考虑占用资金的利息问题,也不考虑多占用资金闲置不用的浪费问题,认为资金只要保存在企业就没有损失,使用资金只要不亏本就是合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资金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如借入资金必须按一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接受投资必须支付利润,而企业的多余资金可以对外投资,获得投资收益。那么,同样的资金量在不同的时间取得或支付,具有不同的价值。企业所从事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以资金作保证,都是与时间因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用经济学眼光看时间是一种财富,时间是企业经营中极其重要的资源,企业拥有的资金,能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把握好最好的资金配置时机。企业市场竞争,说到底也是一种时间上的竞争,谁得到的信息快,谁的分析路子准,谁的投资对头,谁就占据优势。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增值。企业的理财只有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才能正确地筹集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将有助于理财者比较各种资金的取得成本,各种投资方案的成本效益,以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财务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资金营运决策。 5、风险观念。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乡镇企业的供销体制统购统销,财务体制统收统支,乡镇企业无任何风险可言。企业理财者只是对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的支出进行记录、汇总,对未实现的收入和未发生的支出不予考虑,形成了一种不过问风险,不敢冒风险的保守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使乡镇企业的理财活动客观上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是一种与损失相联系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的或可能发生的损失。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它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的特征。理财风险是在各项理财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原因的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简言之,理财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表现。乡镇企业的风险包括:产品销路风险,长期投资收回的风险,应收帐款拖欠的风险,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等。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在财务上都会有所体现。面对风险,企业既不应退缩,也不能轻举妄动,厌恶风险,逃避风险都是不现实的,不客观的,而为了获取更大收益去盲目冒风险也是不可取的。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勇于正视风险,妥善处理风险,敢冒风险。从理财上讲,风险往往同收益成正比,风险与收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般而言,风险性愈大,风险收益也可能愈大;风险性愈小,风险收益也可能愈小。只要企业立足于市场,有效地预防财务风险,在风险发生时才能使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西藏乡镇企业应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一套风险防范机制。当产成品库存数量过多,或新产品销路不畅,资金周转不灵时,除一方面广开销售门路外,财务部门还要从筹资和挖潜两方面着手,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以避免产品积压的风险;当应收帐款长期被拖欠时,应以各种灵活的方式收回帐款,同时,进行产品销售时应对购货方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合理利用现金折扣手段使客户及时付款,同时还要加强对销售贷款的催收,以减少应收帐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当企业举债比重过高时,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做好定性与定量分析,测算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减少失误带来的风险等。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藏乡镇企业必须具有风险与收益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细微、周密的工作(如概率系统等数学方法),绕过风险,分散风险,使损失最小,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来增加和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6、管理决策观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要人、财、物由国家供应,企业生产产品由国家包销,企业实现利润全部上交,理财者不过是企业财产的“保管员”而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本质上要求其人、财、物、产、销自主,需要理财者回归企业,同所在企业溶为一体,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当好厂长经理的参谋助手。比如,参与企业经营目标决策。在市场经济中,由独家经营变为多家经营同一产品,竞争激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企业必须对经营目标进行决策。理财人员应积极参与市场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从经济效益上进行测算、论证,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供厂长经理参考。又如,参与企业资金筹集与运用决策,资金的筹集与运用是企业重要的决策活动理财人员应根据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与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筹资结构,以便既能稳定财务状况,又能提高盈利能力。合理安排企业资金运用,以提高资金的综合收益水平。再如参与成本控制及分配决策。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途径。理财人员参与价值式程流动,制定标准成本,以控制成本的发生和成本的降低。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理财者应参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形成,承包指标,考核方法与分配方案的制定,建立健全各职能科室的核算制度,使之与内部经济责任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7、理财工作即创造财富的观念。应该承认,西藏乡镇企业的广大理财人员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因此,目前西藏乡镇企业的理财思想和方法还比较落后,其职能并未能得到充分展示;一些人也忽视理财工作在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视理财为雕虫小技,无学识可言。理财工作者成为“小气”的代名词,理财工作创造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理财不被重视的深层原因是理财工作不创造财富的观念所致。这是一种误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理财工作有着天然的联系。搞商品经济,就要讲市场运作,讲究经济效益,讲究成本利润,讲究公平交易,平等竞争,而这一切都和理财工作分不开。理财工作者根据其所掌握的财务资料,不但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可以控制成本的发生,减少浪费,可以通过观测,为企业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筹集资金时,比较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选择耗费成本最小的方案;产品生产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成本,控制生产成本的发生;产品销售时,通过市场预测,制定科学的销售价格,选择适当的销售方式。可见,理财工作绝不是简单的写写算算,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增加利润,创造财富。在当前形势下,企业除了采取各种可行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理财管理的水平外,更要在思想上摆脱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积极理财,讲求效益,理财工作创造企业财富的新观念。 8、信息观念。在具有开放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它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包围中开展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企业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资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流。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种社会财富,一种最新的生产力,成为企业经济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信息社会里,企业理财离不开信息,企业理财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企业理财的重要特征。企业理财必须提供满足各方面需要的基本信息。一是为企业提供宏观管理需要的信息,理财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汇总分析,理财信息必须规范化;二是提供组织市场活动需要的信息,各种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资金、物资、劳务、技术等进行交换,必须依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而提供这种信任和了解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以财务会计报表为载体的财务会计信息。如供货者必须了解购货方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财务活动是否有效率的信息,从而确定赊销风险,并据以作出销货决策;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时,必须了解接受投资单位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盈利情况等信息,以决定是否投资。企业理财既要对外提供满足各种需要的信息,又要对内部提供管理需要的信息,如成本信息,价格信息,负债水平信息,盈利能力信息,需求信息等,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加强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的搜集、反馈和传播,有效地监测和适应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理财环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公关观念。理财环境的复杂多变,使现财关系日趋复杂,树立理财公关观念,正确处理好财务关系,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理财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理财公共关系观念主要包括:重视形象和信誉的思想。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一个现代乡镇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珍惜形象,重视信誉成为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要求企业采取开诚布公的态度,以诚相待,用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与双方交流,为社会各界树立诚实可信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积累无形资产。如前所述,西藏乡镇企业资金要靠银行贷款,但银行信用利率与企业信用素质关系很大,信用素质良好的企业不但有优先取得银行信用的权利,而且支付的贷款利率也比较低,反之,信誉形象不佳的企业,向银行借款比较困难,即就是能够得到,也将承受较高的利息支出。互惠互利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企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动机,既非一味地“利己”,也非无原则地“利他”,而是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以“利他”的方式“利己”,推崇“大家都赢”的原则。这也是公关关系与投资取巧,坑蒙拐骗的区别所在。一个出色的企业理财人员,除了自己心里装着“算盘”外,还应是一个公关专家,一个具有良好的公关素质的理财者在任何财务环境都能做到随机应变,通过公关知识对自己的上司的“口谕”做合理的调整,以争取盈利机会。理财的功能之一是向外界报道财务信息,在这方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财务人员对信息不能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使用者一视同仁,势必会影响使用者在使用信息上的效率,甚至产生误解。同时,财务信息提供多少有一个“度”的问题,提供少了,对方因信息不充分而发生交易费用;提供多了,往往会因将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泄漏,给对方以可乘之机,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公共关系开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企业乃至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公共关系状态,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优化的社会环境。 10、道德与法制观念。市场经济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平等竞争,提高效率,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市场在其孕育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负效应,这就要求企业理财者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包括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观念,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等,市场竞争意味着你上我下,有你没我,竞争手段千奇百怪,但高层次的市场竞争则讲求韬略计谋,讲求道德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多元的经济活动主体要自主地为着自身的利益从事经济活动,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否则就会出现混乱并最终导致各方利益的损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制经济,其核心就是保证每个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持平衡,一方面在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认,并尊重对方独立决策权力;另一方面,各主体必须对自己决策行为产生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要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活动主体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规范自律的必要性,从而产生规范化处理相互关系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要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与其他企业既相互依靠又相互排斥。这种依赖性与排他性,要求企业在经营中,严格依法经营,遵守合同协议,服从工商税务部门的管理。理财人员要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理财,依法治企,不仅要了解、贯彻有关会计法规,使理财行为能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进行,同时又要善于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从而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乡镇企业论文: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资金 一般人可能以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从统计资料看,到2000年我国共有2000多万家乡镇企业,其中92%分布在村及村以下,7%分布在乡镇,只有1%在县及县以上,所以,乡镇企业与村社区大体具有地域重合性,以乡镇企业为主解决村社区建设的资金,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我们认为问题并没那么简单。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农民办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出资建设村社区的模式还具有经济合理性和道义正当性,那么,这种传统的村企关系的法理基础目前在沿海地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异。这些地区的乡镇企业普遍经历了股份制改造,目前在正常情况下多数都按照公司法运作,其中一些著名企业甚至已经成为规范的上市公司,还有更多一些企业也有望成为上市公司。沿海地区这些现代化的、规范意义上的企业的兴起,意味着原来具有特定历史印记、特定历史内涵的乡镇企业基本上不复存在。仅仅考虑到这些企业的成长历史、所处区位以及叙述的方便,本文在此将转制前的乡镇企业称为传统的乡镇企业,把实现了规范转制后的企业称为现代化的“后乡镇企业”。换句话说,随着乡镇企业普遍转制,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农村经济事实上进入了一个后乡镇企业时期,所谓村企关系也就早已经不是原来的含义了。它必定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村社区建设尽管急需资金,但是村社区却不能像乡镇企业时期那样直接到转制后的乡镇企业抽取资金,否则不仅有违公司法运作,并且可能损及企业生存。轻则重新产生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之前的毛病,重则导致竭泽而渔,使村、企两败俱损。 然而,推进村社区建设是党和政府的政策,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要求,如果不能有效、恰当地落实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村社区改造与村民自治的运作都将变成无源之水。因此,政府和学术界显然都有必要面对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新情况,重新认真审视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等问题。本文就此进行讨论。 二、90年代末以前的村企关系模式及其依据 对于后乡镇企业的崛起,目前国家法律系统、政府的政策选择都显得估计不足,基本上还是把问题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的背景上来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对乡镇企业有明确的规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1996年,第二条)“乡镇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提供社会服务,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援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三条)(注:统计口径上,原来将乡镇企业按行业划分为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及其他;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则除了乡镇和村这两级举办的集体企业之外,还包括联户办及个体私营企业,即统计上所说的“村以下办企业”。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统计口径亦作了相应调整,现将乡镇企业分为集体企业(包括集体独资企业、集体控股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和个体私有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有企业)两大类。)这个定义与更早一些时间由农业部颁发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农业部,1990)、《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农业部,1994)保持一致。它不仅包含了对村企关系的规定,而且认为,同期发生的乡镇企业转制并不应该影响这种村企关系模式。因此,村社区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项目,理应由乡镇企业来承担主力后援。 首先要肯定,这样看问题当然自有其经济合理性、道义正当性的依据。我们从乡镇企业兴起的历史中大体可以捕捉到其中的具体依据。 按照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研究中所提出的意见,我国的乡镇企业有两种典型的代表模式,即“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另外还有一种珠江模式。三种模式的基本差异表现在,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珠江以外资经济为主。就村企关系的紧密程度说,后两种模式故且不论,最值得分析的显然是苏南模式。90年代初,苏南模式因最具有社会主义因子而在众多的模式中脱颖而出,被深入研究和重点宣传,并推出了华西村、张家港等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这样,苏南模式成了“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工业化样板”。样板意义上的苏南模式,以权威的“三为主、二协调、一共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即:集体经济为主、乡镇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城乡经济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村社区建设上也是如此,以集体经济即社区所属的企业投入为主的社区建设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形成了建设新型村镇必须依靠集体经济的共识(费孝通,1998、1984;顾建平,1998)。《乡镇企业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显示,20多年来乡镇企业直接在农村社区内部支援农业投入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基金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村投入的80%。所以,总的看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和这个时期的村企关系模式,特别是苏南模式的确提供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目前在沿海和发达地区以乡镇工业为载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乡镇企业特别是苏南模式的企业在80年代初兴起以后,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经历了内部产权结构的变革(王元山,1995;范从来等,2001)。它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承包经营时期。80年代初,乡镇企业最先引进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验,实行“五定一奖”(定人员、任务、资产、利润、消耗和超利润奖励)。1984年,在城市开始推行“放权让利”的改革时,乡镇企业就创造了“一包三改”的经验,把改革从单一的经营承包推进到干部、劳动和分配制度的综合改革。1991年,乡镇企业又将经营承包推进到生产要素领域。据统计,90年代初以前(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采取承包经营的占60%以上。 2.股份合作制时期(首次改制)。对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兴起于80年代中期,在90年代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直到1993年以后才全面推开。股份合作制的实施,目的是改变乡镇集体企业在实行承包制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扭转政企不分、集体企业难以代表广大的资产所有者即农民群众利益(也就是集体资产的所有权虚置)的问题。 3.二次改制时期(1997年至今)。二次改制主要是指在已经改制的企业中进一步调整集体资产在企业中的比例,其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集体股权退出,转让给经营者,价格主要按照账面净资产确定;二是集体股权转变为不动产,租赁给企业使用;三是租赁资产再转让。其中,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是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两种模式,但研究表明,在改制过程中,即使是在原集体经济很发达的苏南,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选择了公司制,而不是人们所预期的股份合作制。(范从来等,2001)在公司股权的安排上则遵循着两大原则:经营者持大股和集体股权退出越多越好。 以上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不仅意味着原来三种乡镇企业模式在产权制度方面趋同,更重要的是,由于村集体在企业产权系统中的地位变化,实际上也意味着苏南模式原来的村企关系的法理基础悄悄地、逐渐地发生转变。它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以公司制为主的后乡镇企业群是否还有义务像苏南模式一类的乡镇企业那样以工支农?如果有某种义务,具体是指什么?如果这义务就是《乡镇企业法》规定的那些任务,那么,具体的操作规程又是什么?如果这些规程与其他法律(比如《企业法》)有冲突时怎么办? 《乡镇企业法》实际上已经表达了这样一种立场:保持后乡镇企业对村社区的支持总体上是正当的。事实上,还有一种代表性意见对此立场作出了具体诠释。这类意见首先是从改制前乡镇企业资产原始积累的来源来分析企业为什么应该担负支持村社区建设的责任。例如,按照温铁军的分析,乡镇企业资产在原始积累阶段有四个来源:1.土地资本的转移收益。城市企业创办投资的30-40%为土地占用开支,而乡镇企业在80年代创办时,农村土地从第一产业转化为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几乎无偿或低偿被乡镇企业占有,这部分土地资本的利润也不断被转化为企业积累。所以,乡镇企业创办投资的30-40%应属于企业所在地的农村土地所有者,亦即归社区成员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那些仅仅挂集体名义的乡镇企业在改制时也理应考虑到这部分股权。2.福利和社会保障转化。在农村办企业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职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开支转化为企业积累。城市企业创办投资的30-40%是为食堂、宿舍、办公楼等非生产性开支,以及劳保福利、医疗、退休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开支。乡镇企业没有这些社会开支的原因是农村人口绝对过剩条件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以及农民在分户经营之后以土地为社会保障基础。因此,这部分未开支的社会保障基金转化形成的企业积累,理应属于社区或企业职工,可以在改制中按工龄和贡献占有。3.负利率与税收减免。银行信贷利率在80年代低于物价指数条件下形成“深度负利率”,在那时的政策条件下只有以集体经济为名才能从银行贷款,大多数企业借款是以乡村组织出面承贷并承担风险。还有,乡镇企业因为解决了农村就业和“以工补农”责任而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也转化为企业历年积累。因此,企业占有负利率和税收减免优惠形成的企业资产并非企业家创造的。这部分约占企业资产的10%,如果企业改制后不再承担上述责任,这10%的净资产就应属地方政府或乡镇集体所有。4.企业家的风险收益和管理者的劳动剩余转化而成的企业资产。这部分约为10-20%,应归企业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所有(参见温铁军,1998)。 也就是说,在乡镇企业改制中,清产核资以后以净资产按照“谁投入谁所有”的原则,企业家和技术骨干应有10-20%的股权,普通劳动者即农民和职工应该占70-80%的股权,地方政府或乡村集体组织应占有10%的股权。所以,即便完全不考虑国家能力、后乡镇企业与村社区的地缘重叠性等因素,仅仅基于村社区在乡镇企业资本积累的特殊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乡镇企业无论怎么改制都应该继续通过恰当方式从资金等各个方面扶助农业、支持村社区建设。(注:当然,人们也批评说,集体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社区公共福利设施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甚至在乡镇企业高负债表中乡、村的“非生产性”开支占用较大比例等现象,也就不难从此找到解释。) 三、后乡镇企业时期村企关系方面的困难 在经历了产权制度改革以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传统乡镇企业对村社区的支持方式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传统的乡镇企业的三种模式中,苏南模式在村社区建设方面作了最大的贡献。这一方面归因于温铁军指出的农村社区在乡镇企业资本积累的特殊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则应归因于“社区政府公司主义”(注:它主要是指苏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始终是行政强势力量自上而下的单一整合。有关这个名词可参见新望的文章《“社区政府公司主义”应当终止》(2001)。),即所谓社区政府和企业不分的情况。苏南乡镇企业是在地方政府的直接推动下产生的,社区政府多数是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的直接或间接提供者、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以行政放权和财政包干为特点的分权式改革,造就了各级地方政府新的利益构成和竞争意识。这种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发展社区经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市场转轨初期,市场秩序尚不完善,乡镇企业也有寻求地方政府和社区保护的内在需求,这种保护为企业节约了大量外部交易费用。因此,从理论上讲,村社区建设的投入主体包括政府、村社区、乡镇企业和村民个人。而由于苏南模式“社区政府公司主义”的特点,在村社区建设上就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区三者目标的一致性;并由乡镇企业承担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甚至是全部费用。实践结果则表明,这种模式在村社区建设上有三大贡献:1.迅速促进了村社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打破了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各自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封闭,促进了二者的相互开放和协调发展。2.为村社区建设,尤其为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3.乡镇企业以其强劲的经济势头整合农村各种社会力量,同时也开始了对村社区传统、文化、生活交往方式等的重新构建。 然而,苏南模式在村社区建设上的历史优点(社区政府公司主义),同时也是其企业发展的缺点所在。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乡镇集体企业的上缴利润是地方政府自筹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村镇社区组织行政职能的经济基础,乡镇政府与村社区组织在保护企业的同时又必然向企业索取,企业内部的责权利的制约链条受到破坏,从而直接阻碍乡镇企业的发展。第二,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预算机制阻碍了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弱化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第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受到地方本位主义的制约,要素流动性低,块块封锁,区域经济结构雷同,产业结构单一等。总之,旧苏南模式在促进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又导致了企业经营目标多元化、政绩化(基层政府把政绩目标都压在企业身上)和失血过多的新困境。正是这种困境迫使乡镇企业进行了改制(参见新望,2001)。 因此,乡镇企业的转制也就主要是朝着分离企业与社区的方向推进的。如前文所述,乡镇企业的改制尤其是二次改制基本上是采用了“公司制”。认真读一下《公司法》就可以知道,乡镇企业并不像国有企业那样是该法的主要施用对象。至少《公司法》没有涉及、区分城乡两种企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即,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的资金要素长期以来高度稀缺,乡镇企业不得不以劳动和土地投入替代资本投入而完成积累过程,形成企业资产。对此,《公司法》基本没有涉及。这就在客观上不利于在乡镇企业改制过程中合理处理集体资产的转换、防止农民利益受损。更重要的是,公司制的改革以及在改制过程中的“集体股权退出越多越好”,实际上在法理上切断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按照《乡镇企业法》,乡镇企业应履行支农义务。但转制以后按《公司法》转制企业,可以不再向社区组织上缴利润,这样村社区的基本建设和农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难怪随着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乡镇企业的定义、作用以及作为一种特定的农村企业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某种质疑。人们甚至提出应将乡镇企业与城市的中小企业并称。这种要求实际上意味着要求乡镇企业不再承担支农义务。虽然有些地方在集体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将企业的上缴利润改为“社会公益金”,但在具体执行时仍遇到很多问题。这种情况就使得目前的村社区建设只能求助于企业家的个人人格、乡土情节或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 有些研究者因此对解决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资金问题抱深切悲观。理由是,乡镇企业创办的最大动机是社区就业最大化和福利最大化,不是一般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农业部,1998)。90年代中期以后以“卖”为主的产权改革,客观上排除了乡镇企业本来应对农村承担的解决就业和以工补农等责任,其正面作用是改革者们期望的企业成为独立于农村社区之外的经济主体,其负面作用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企业目标机制转变之后追求的资本增密、排斥劳动。这当然也就同时断绝了村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所以,乡镇集体企业转为股份制导向的企业或大股东控股的企业之后,原先较强的社区性(主要体现为本社区劳动力就业最大化和社区居民福利最大化以及承担支农义务等)必然要被削弱,企业必然要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张晓山,2001)。至于怎样解决转制后企业社区性削弱,张晓山认为让乡镇企业承担支农义务,实际上是通过农村和农民内部的收入再分配来解决农业发展的问题,这种状况还是维持了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因此,这个问题应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以解决(张晓山,1999)。 这种意见是否合理暂且不论,它至少提出了两个问题:1.随着后乡镇企业的崛起,在村企关系上的关键问题不是企业应不应该根据历史起源、道义原则继续支持村社区建设,而是能否找到合法、合理、合情的办法。现在的有关法规、政策,还不足以及时提供完整的应对办法;甚至,《乡镇企业法》和《公司法》之间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提供了某种不统一、不协洽的尺度。2.解决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资金,客观上似乎存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向,其一,企业直接出资;其二,政府行政干预;其三,制度干预。目前看来,前两种方案本质上仍是传统苏南模式的翻版,它们在后乡镇企业时期已经失去了合法性依据。所以,我们认为,确立专门的制度、探究可操作的规则是更重要和惟一可行的合理办法。从各地的实践看,农村的村、企、政三方实际上都已经感受到用乡镇企业时期以工补农原则和处理办法,完全不能有效面对后乡镇企业时期的实际情况。因此,探索此问题显然具有紧迫性。也许,村、企、政三方如何协同解决村企关系,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这些区域的村治、企业发展以及政府工作中的基本命题之一。 为此,我们考查了江苏、浙江农村的一些地方,发现江苏省常熟市白茆镇的康博集团、康博村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案印证。 四、康博:一项研究个案 康博集团与康博村(原山泾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过程,几乎就是被称为“苏南模式”的缩印版。人们的记忆以及现存的资料都表明,1976年前的康博村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农业村,村内最大的集体“工业”是一个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的缝纫组。1976年,现任康博集团总裁的高德康接任了缝纫组组长,两年后把缝纫组改组成校办企业“山泾村服装厂”。1982年该厂开始为一些规模大、技术强的国有大企业做配套加工;1987年独立运作为羽绒服装企业;1990年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波司登”;1991年又创办了“康博工艺时装厂”;1992年在204国道旁的白茆镇工业开发区先后投入资金2000万元,兴建了占地7万平方米的厂房、办公楼和配套设施,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奠定了一座现代化的羽绒服生产基地;1993年企业更名为“康博”。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2-1994年,当“苏南模式”中的发展乡镇集体工业、以工补农等传统办法还在被大多数乡镇村继续沿用时,康博在企业、村集体和白茆镇党政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比其他大多数乡镇企业先行一步探索企业股份制改造,于1994年改组建立了“江苏康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又按照《公司法》规范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把企业升级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此后,康博数次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设备改造。同时,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由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质的提高为主,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经营结构上,则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方向扩张,从有形资产运营向无形资产运营方向拓展,在结构、规模和效益各个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注:1999年,经常熟市经委、统计局、乡镇工业局核准,康博集团已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4亿元;2000年创年销售收入22.8亿元,利税2.61亿元;2001年年销售收入达到31.58亿元,利税4.65亿元。自1999年起,康博集团的综合效益已列江苏省服装行业首位,列中国服装行业前五名、常熟市工业百强企业首位。康博的波司登已连续七年代表中国防寒服流行趋势,成为防寒服的领军品牌,1999年12月起由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起,康博集团在服装生产方面进行第三期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正在形成工艺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服装生产基地,并且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努力实现产品开发国际化、技术装备国际化、市场开拓国际化、管理模式国际化。2001年,康博的注册资本增至11180万元,企业更名为“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按计划将于2002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成为一个按国际惯例和标准运营的国际化的、标准的上市公司。) 按现在的说法,康博集团在1996年后的跃进,是成功的企业经营与成功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协洽共振的结果。不过,这也就自然地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从企业角度看,康博集团的规模和效益都在节节攀升,但是,在企业完成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并进一步成长为标准的上市公司的过程中,最初的一些乡镇国有股份、村集体股份以及内部职工股先后按照规范标准实现了正常置换。因此,康博集团日益增长的利税与康博村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关系。特别是从校办工厂开始,原山泾村集体在很长时期内实际上处在一个“挂牌”的位置上,受本身的经济实力限制,对康博集团并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支持。所以,企业一方甚至有理由认为,康博集团置换村集体股份时对村集体的资产作了发展和保有,此后的康博集团是独立的法人,从事的是企业经营,康博村则是一个村民自治的实体单位。另一方面,从村社区的角度看,康博村作为康博集团的最初母体,毕竟对康博集团的成长有特殊的贡献,特别是在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之前,为迅速扩张企业,村集体支持企业把企业收入长期主要投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在实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当地镇政府和村集体也给予了全力扶持。也许正因为这样,相比之下原山泾村在社区改造和建设环节上反而长期投入不足,而村民的村社区建设要求却在日益增长。此外,原山泾村集体也兴办过另一家集体企业,但是由于产权体制和经营不善等问题,村集体的投资基本失败,集体经济困难。因此,在康博集团最终成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之后,原山泾村集团甚至倒欠了原村支部书记四年的工资而无从偿还。如果没有村集体之外的资源,原山泾村集体本身根本没有财力去独立重建一个崭新的村社区。这样一来,尽管在法理上说,康博的村和企业已经是两家人,但是在历史渊源和情理上说,两家人的事似乎也不能说毫无相干;至少,离开康博集团的支持,一下子很难设想村社区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 这些情况表明,随着康博集团成功地实现从传统的乡镇企业到现代化的后乡镇企业的转型,康博集团和康博村遇到了典型的后乡镇企业时期村社区建设中的村企关系的再塑问题。 康博集团的决策层以及当地乡镇党政一致认为传统的以工兴村的模型面临转折,应该切实寻找新的应对办法来处理村企关系,既不简单地把企业发展、村社区建设视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但是也不认为可以袭用乡镇企业时期的以工兴村、以工扶农的机制和办法。康博集团决策层特别强调,一方面要估计到康博集团的发展已经给康博村带来的各种收益;(注:比如因为以工富民使康博村实现了充分就业,1999年劳动力实际就业率已达98%以上,2000年村民人纯收入所达到的8800元也主要来自村民在康博的就业收入。此外,康博集团还为常熟市其他乡镇及周边10多个省市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渠道和文化、技术培训的机会,带动了100多个原辅料生产企业和300多个外加工企业的生产发展,并且促使这些企业在生产、管理、设备等各方面都迅速进入一流规范状态。)另一方面,康博集团依照它已经取得的社会信誉、社会影响力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有责任、也有能力去主动为整个康博村的发展作更多的贡献。困难在于具体办法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康博集团总裁高德康认为,主要矛盾在于康博集团看上去手握支援村社区建设的财力和主动权,但是作为一个按照公司法组成、并规范运作的股份制公司,于法于情都必须首先维护公司之独立法人地位、保障股东的合法收益,绝对无权随意调用公司资金、任意分配公司利润。因此,康博集团必须主动会同当地政府、村社区各方,在支援村社区建设方面另辟途径。经过充分酝酿,康博集团对村社区建设的定位、规划、资金规模等提出意见,并提出了村社区规划建设所需资金的四条找寻途径:第一,提议将康博改制前多年累积的减免税,依法投入村社区改造资金;第二,提议将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置换出来的村集体所有的现金,依法投入村社区改造资金;第三,提议将康博按国家规定每年上交地方政府的费用作适量分流,部分规费依法作为乡镇财政规费的转移支付,投入康博村改造;第四,高德康本人提议将当地政府每年依法可以给予他本人或企业的上缴税费奖励,直接投入康博村社区;第五,为有效管理、用好上述资金,高德康本人经过慎重考虑,要求参加竞选兼任康博村党支部书记,如获选任,他本人不在村内列支费用或补贴,但要切实参与领导村党支部的工作,切实负起领导村社区改造工程的责任。 这些提议获得了白茆镇党政部门的全力支持,也得到村民赞成。高德康也按党章规定程序顺利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至1999年,康博从上述四项资金渠道中共筹得资金1亿元,经常熟市政府批准,全部投资在康博村,建设了占地23.4公顷的康博苑,其中居住用地16.3公顷,规划建造423幢别墅式住宅供村民居住,康博村成了一座集住宅、道路、给水、排水、电力、液化气、消防、电讯、广播、有线电视、村委、小学、医务室、物业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超市、文化走廊、书报亭以及1.46公顷的公共绿地广场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实现了所谓“村庄集镇化、经营集约化、口粮商品化、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至此发生了各种巨大变化。按照规划,康博村的村民各户出资约8-11万,入住了新宅;而原来分散的旧住房则在3年内被逐步拆除,以便实现土地复耕,重新连成大规模的农田。因此,作为一项副产品,康博村社区的现代化建设在提升村社区的集镇化水平时,反而为农村增加了大量耕地。这种有益尝试,为常熟市小城镇建设提示了一种新鲜样式。 五、小结 康博固然只是一个个案,并且其中包含着一些独特的个人人格因素、企业文化因素、地缘特色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康博处理的问题印证了前面所述的原苏南模式所在区域的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在普遍要素的意义上分析,康博个案提示了我们,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所谓村企关系问题在内涵上有两个关键性变化:首先,乡镇企业时期的村企关系已经不合时宜。或者说,在完成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后的农村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村企关系问题已经很难在法理上存在;至少,在后乡镇企业时期,村社区建设即使涉及村与企业关系、即使企业以某种合法合情支持村社区建设,这也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村企关系的命题所能简单概括的。其次,一旦后乡镇企业时期来临,村社区建设本身可能会发生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大部分村社区以前都未进行较大规模的集镇化或小城镇化改造,因此,村社区改造往往首先要重点考虑如何集中一笔资金,在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方面力争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有效提升村社区的集镇化水平;二是实现上一个台阶的目标之后,由于村企关系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转换,村社区还需要考虑如何为村社区的长期发展而落实相对稳定的财源。 这些变化当然意味着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的难度可能大大超过了乡镇企业时期。可是,康博的实践和经验本身又表明本文前面表达的意见:只要后乡镇企业时期的企、村、政各方协同共治、妥善处理,完全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在探索有效途径方面,我们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问题。 1.现代型的后乡镇企业,决策层应该明确认识到企业已经不能简单地把支持、参与村社区建设(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等同于企业或企业决策者做善事。企业虽然应有继续支农的道义和行动,但却要以合法和保护公司法人地位、股东利益为前提。所以,企业能不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适度点,同时能不能找到一种制度化、程序性的可操作常规,可能是解决后乡镇企业时期新的村企关系、并为村社区建设解决困难的关键之一。换句话说,对于一大批在1997年后转变为股份制公司(且集体股退出或不占大股)的原乡镇企业,虽然在实践上可能已经突破了“乡镇企业”的界定,从而需要依据《公司法》来维护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以及股东的利益,但是这些企业首先应该在认识和态度上明确,自己仍应有继续支农的道义和行动;其次,则是要根据各地和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在维护股东利益和支农这两者之间寻找到一种制度化、程序性的可操作常规。这应该成为转制后的原乡镇企业的自觉承担的任务。只要企业采取主动,在帮助村社区改造方面就会有许多可作为的。 2.村社区应该以全力支持这些企业依法独立经营为前提,来积极寻求企业、政府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应该在寻找村社区公共开支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源方面做进一步努力。目前,大多数村社区一般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在股份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制公司中保存村集体股份;另一种则是再兴办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实体,村集体从这两种经济来源中获得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日常经费。但是,大部分地方的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案还很难稳定保障村社区长期建设所需。后者似乎不能与近10年来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相适应;前者则意味着把村集体与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营的不可测风险过紧地捆在一起。对此,白茆镇党委王书记认为:要有效提升村社区的集镇化水平,首先要重点考虑如何集中一笔资金,在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方面上一个台阶。在这方面,康博的办法显得较为可行。但是实现上一个台阶的目标之后,由于村企关系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转换,村社区要及时转向考虑如何落实相对稳定的财源。在经济发达地方、乡镇政府在有经济实力的情况下,不妨考虑对各个村社区组织适度“托盘”,即从日常经费上给予村社区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实质性支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理顺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新的村企关系,另一方面也才能真正帮助农民和村社区顺利走向集镇化、小城镇化。基层干部的这个思路又引出了下面一个问题,即在处理新时期的村企关系、村治工作方面,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应承担什么职责。 3.由于绝大多数转制后的股份制企业的性质规定,这些企业与村社区之间不存在传统乡镇企业时期的那种隶属关系、工作联系机制,因此,在协调村企关系、推进村社区建设方面,农村乡镇党委和政府必须代表国家更多地担负起社会管理责任。在这方面,康博的实践表明乡镇党政有很多责任要尽,有很多办法可想。当然,从全局上看,今后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农村费改税面临实施,则白茆镇所采取的乡镇政府财政规费的转移支付方式也势必要放弃,相应的,以后村社区建设也就无法从此途径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有必要尽早考虑采用什么有效替代方法来支持村社区建设,这势必成为一个有全局影响的严肃问题。从我们的观察角度上看,一个成功的费税改革方案必须是一个能够妥善解决这种替代办法的方案。 4.国家有必要在整体上重新思考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问题和新的村、企、政关系问题,力争在税收、法律等方面形成一致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新的方案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支持后乡镇企业合法维护企业法人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更长期的发展上也要考虑如何切实鼓励、支持后乡镇企业合法合理地参与村社区建设、社会公益行动。目前看来,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政府的财税制度改革,来确定企业和政府在村社区建设当中应承担的份额。至于在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会不会因此产生政府主导社区和企业主导社区的情况重演,从而影响村民自治,这当然也是另一个亟需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乡镇企业论文:湖南省乡镇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分析 一、当前湖南省技能人才短缺状况 (一)湖南省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2008年,湖南当地私营企业用人需求环比下降8.57%,同比骤降17.11%,但是在这种对劳务人员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湖南省乡镇企业却急需高技能人才充实本土的各个产业,湖南的土地上堆满了需要上岗就业的人,但同时又缺乏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来为企业注入高效益血液,因此湖南省产生了就业压力与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二)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紧张情况 不可否认,企业用工紧张、招工不足的现象在湖南省一些地方,尤其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据长沙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统计,在去年,企业登记的总空岗信息为19.23万个,介绍成功13.2万,岗位空缺数5.8万个。长沙市2582家规模以上企业缺口产业工人3万名。第三季度长沙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与分析表显示,制造业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位工种分别是,加工中心操作工、缝纫工、车工、机电产品装配工、针织工,这五个工种缺口达到1万余人。 (三)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 随着湖南省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有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而市场能够提供的只是“有力气,愿意干活”的普通工人。据长沙市劳务市场反馈,全年企业需要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3万人左右。问卷调查数据更是表明,有75.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技工,而只有2.6%的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普通工人。 (四)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一方面目前技术工人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缺口严重,比例严重失调。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40%左右。而湖南省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占整个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6%,技工使用过程中以低代中、以中代高的现象非常普遍。另据长沙劳动社会保障局对1115名技术工人的调查,其中高级技师33人,技师51人,高级工56人,分别占技工总数的2.9%、4.6%、5.0%。熟练技术工人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总之,据上述调查,尽管目前湖南省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确出现了“招工难”,但并不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逆转,紧缺的只是技术工人,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继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力要素之后,现已成为制约湖南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因素。 二、湖南省技能人才用工现状的调查 笔者对湖南省技能人才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抽样对湖南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地区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其中张家界的桑植县和岳阳的平江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代表了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用工现状,因当地经济水平各只发出30份问卷,全部收回;邵阳的武冈和岳阳的汨罗市属于发展中的地区,代表了湖南省一般水平的用工现状各发出50份问卷,全部收回;长沙城区和株洲城区代表了湖南发达地区的现状,各发出100份问卷,全部回收;另外为了对比起见,还特意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温州和广州东莞发放各30份的问卷,全部收回。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即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比例也不超过85%,在湖南更是平均水平低于80%,而且对技能人才的应用和薪酬待遇也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度成正比。综上看出,即使以沿海地区85%的技工应用比例作为上限,也可以看出湖南省技能人才的应用空间还很大。 三、湖南省乡镇企业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分析 (一)“轻视工人”的社会倾向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社会舆论、教育、价值导向出现偏离。 (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普遍存在偏重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忽视了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现象。一边是大专院校合并升格,不断扩招,毕业生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另一边却是职高、技校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有的甚至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三)没有形成技能性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 尽管现在技能人员资格实行“五级制”,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但据调查,湖南省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评聘工作,青年职工在技术上并没有晋级加薪的机会,于是,企业一线工人普遍没有钻研技术业务的上进心。 (四)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民工中大批技术工人的产生 当前,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湖南省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长沙、株洲、岳阳等制造业相对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企业50—70%以上员工是务工农民。由于历史和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原因,进城务工农民一直被排斥在市民之外,与所在城市市民在福利待遇上存在重大差距,这一切使得民工一直无法作为产业工人在城市安家,更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阻碍了民工中技术工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法制环境不健全又加剧了企业普遍不愿承担工人培训的责任和成本,致使技术工人短缺成为必然。 (五)劳动输出使湖南省技能人才的流失严重 湖南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人才的分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湖南省技能型人才的潜在供给,使得湖南省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更加明显。 四、总结 导致目前技能人才短缺的除了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性诱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供需传导机制不太畅通、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等体制性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对技能人才供给产生有效激励的制度安排。技能人才短缺的本质,是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滞后和制度创新的短缺。因此,从城乡统筹视角研究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与劳动就业政策调整问题,不仅对于尽快解决当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也可以从一定的角度进一步破解劳动力结构优化、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应对巨大的就业挑战这些长期伴随和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切入点的研究 [摘 要] 文章提出了面向乡镇企业的信息化评价指标和意愿调查指标体系,并使用此指标体系分析了某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指数和意愿指数,从而找到该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发展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乡镇企业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帮助企业找出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时的切入点。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评价指标 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各行业显现出来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手段用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乡镇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大型企业和城市中小型企业,有多种因素制约了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诸多影响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当中,尽快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瓶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的乡镇企业在制定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时,首先要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水平,然后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规划,在企业现有条件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重点突破,这样能较快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切入点的选择源于企业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定位和对信息化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意愿强度。 一、乡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可以使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年底推出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但是该体系主要是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基本是针对大型企业进行设计的。由于乡镇企业具有不同于大企业的特点,自身在资金、人才、管理者信息化意识、经营管理制度和外部环境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因此设计面向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企业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1.乡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近几年国内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所加强,我们参照这些研究,结合北京市乡镇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和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乡镇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评价指标的说明 由于乡镇企业在地域差异、信息获取渠道和能力、企业办公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不同于城市中小企业,因此我们在指标中对已经研究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了一些修改。乡镇企业不同于城市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支持优惠政策的施行,农村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增加了环境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并调整了部分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专家结果的基础上,辅之我们的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确定。确定权重时着重考虑了乡镇企业首先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长远的观点来对待信息化建设产生的效益问题。 对指标1,由于乡镇企业普遍在信息化投入上不足,所以在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中仅比较占上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投入就能反映出该企业的投入情况。对指标2,把人均拥有计算机台数这一指标的重点转移到办公室工作人员,不计算车间等部门的一线工人人数。指标11和指标13同样以办公室人员为基数进行评价。对于指标6,由于企业进销存业务实现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对于乡镇企业来说也比开展erp等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故增加了这一指标。对于指标15,由于乡镇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资金运转和库存周转的影响普遍较小,我们将其调整为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办公强度的降低,这样能更接近于乡镇企业的现实情况。在一级指标环境因素中,突出了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在我们的调研中,北京市对乡镇企业信息化的支持是推动和促进调研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同一乡镇或临近地区类似规模的企业之间交流频繁,其信息化建设情况彼此会互相影响。 我们用此指标体系对北京市远郊区的一个制造业乡镇企业进行了调研。分值一项是该企业不同层次多人调研结果的平均值。利用线性加权计算得出该企业的信息化评价指数是37.15,数值表明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二、乡镇企业信息化意愿调查指标的设计 1.乡镇企业信息化意愿调查指标的组成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各方面的意愿方向和意愿程度,我们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意愿调查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意愿调查指标的说明 我们根据征求意见的问卷结果和企业能自我解决的一些方面设计了意愿调查指标。由于外部环境的情况非企业能够解决,且多数属于不确定因素,在指标中未加入相关内容。因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析企业近期的信息化建设意愿强度,故对未来一年内的预期进行意愿调查。意愿指标的权值参照评价指标设定并参考了调研数据平均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了经验调整。每项意愿的分值项是对乡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信息化相关部门经理进行意愿调查后得出的无量纲数据的平均值。 根据意愿指数计算公式:eiwi=∑piwi 可以计算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愿指数。其中eiwi是企业信息化意愿指数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wish index,pi是第i项指标的调查结果,wi是第i项指标的权值。对计算出的意愿指数进行评定,依据表3。 对上面的制造业乡镇企业调查后,该企业的意愿指数是53.49,表明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愿属于中等强度。 三、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切入点的研究 参考分值较高的意愿指标,可以确定企业近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若干个工作方向。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在这些方向中找到比较适合企业情况又能较快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方向和切入点。 对我们调研的某制造业乡镇企业,从其上面的意愿调查指标中分析出该企业具有强烈改进愿望的前七项指标(分值大于60),其结果如表4。 表中的权重a是意愿调查指标的权重,分值a是意愿调查的分值。权重b是评价指标中二级指标乘以一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分值b是评价指标的分值。在“相关的主要评价指标”中只列出了相关指标中综合权重最大的一项。 在上表中,意愿指标“对it应用技术人员的聘用”反映的意愿强度是第三位,对应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最大,得分却很低。同时此指标分值的提高也会提高评价指标11和13的得分。调查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仅有一名兼职的信息技术员,没有独立的信息技术部门。 意愿指标“对企业网站的投入”对应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第二位,同时对评价指标8、10和18也会产生影响。 对“仓储部门信息化的投入”、“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对销售部门信息化的投入”三项主要意愿指标,也需重点考虑。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给出如下的发展建议:从引入1~2名信息技术人员入手,定期开展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仓储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员工。以企业网站建设为切入点,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以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为企业近期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有所发展之后,可以重新进行评价调查和意愿调查,开始寻求新的信息化建设瓶颈问题并据此找到解决方案。 四、总结 如何在诸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找到着力点,较快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工作水平并取得实效是困扰很多企业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把指标评价和企业意愿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一个乡镇企业为研究目标,为该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本文的研究目的也正是寻找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并为此提供一个制定解决方案的途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情况的不同对分析方法进行调整,使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解决方案和建议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工作。 乡镇企业论文:再论新时期宁夏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论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 市场 经济 的发展 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 环境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企业 原有的市场、政策、机制、资源、劳力等方面的优势相对减弱,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乡镇企业的产值增幅逐年下降,相当多的产品价格下降,销售困难,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对此,我们认为,尽管宁夏乡镇企业发展中目前 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这些困难和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和不懈努力都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只要下决心抓,必然会加快发展。怎么抓,抓什么,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应解决认识问题 我们很明显地感到目前对发展乡镇企业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甚至对乡镇企业的概念都有漠糊认识。比如有的认为乡镇企业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现在市场充裕了,它的 历史 使命就完成了;有的认为乡镇企业不应再承担支农义务了,主张乡镇企业应当“脱农”;有的认为,乡镇企业就是单一的乡办、村办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不是乡镇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其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不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改制以后或者进城以后已不再是乡镇企业等等。针对种种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对乡镇企业的概念,1996年颁布的《乡镇企业法》和1997年中央下发的8号文件都有明确的界定。1998年江总书记在江苏考察乡镇企业时又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江总书记指出:“多年来,乡镇企业一直是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即所谓‘四个轮子一起转’,现在又加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动了亿万,农民和 社会 各方面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乡镇企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有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又有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而是内涵和外延更广泛的非国有经济主体。大量事实也使我们认识到,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 农村 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作用巨大。就宁夏 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来看,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全国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中,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适应这一战略调整的要求,不仅要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各产业的关系,还必须把农业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谋划。因此,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从现在开始应把各方面的认识统一到《乡镇企业法》和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从建设有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带动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对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仍然存在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乡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从而使乡镇企业发展更加迅速,规模不断增大,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镇企业;现状分析;企业管理 一、乡镇企业现状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乡镇企业通常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务农人员个体投资建设,在乡镇地区建立的支援农业生产的中小型企业,是我国乡镇地区形式各异、层次不同、经营品种多样的个体企业或合作企业的统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施行了城市一体化的重要建设方针之后,我国乡镇建设异常迅速,乡镇企业的建设也日趋完善,其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丝毫不逊色于城市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经营目的也从支援农业建设转变为全方位、跨领域,将产品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许多很早以前建立的小品牌也已经成为了其行业领域的领军企业,例如恒安纸业、双汇肉业等。这些小企业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管理,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价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才获得了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乡镇企业一般建立在乡镇、农村地区,不仅管理者有着农民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而且大多数员工也既是农民,又是工人。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时效性,务农人员在农忙时节时需要回农田完成农活,同时也在工厂里按时上下班,这种生产模式不仅给了务农人员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使企业生产适应了乡镇和农村的运营环境。虽然在经济投入方面,乡镇企业的资本并不雄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较低,对产品的推广、销售方式也不成熟,但使用这种灵活的生产用工方式使其在乡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可以雇佣较为便宜的人力资源,各类生产原材料也可以在周边农村进行采购,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为乡镇企业家在乡镇市场站稳脚跟提供了帮助,为其进入国家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经验。同时国家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使乡镇企业有更加充足的资本进入国家、甚至国际市场。 二、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式 (一)盲目管理 乡镇企业虽然相较于城市企业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但是与城市大型工业形成良好的互补,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产业主要涉及纺织、食品、五金机械等日用生活品,而城市大型工业生产的大多是电子设备和高级工艺品,因此,乡镇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乡镇企业管理者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但事实上,由于乡镇企业家大多是由务农人员个体出资建设,其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为低下,不能对市场进行很好的把控。一味盲从某些工厂的生产方式或某一产品的市场利润,不考虑市场变动,将资金盲目的大规模投资于某些在市场上有着崛起迹象的产品。长此以往,这样的资金投入方式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影响企业的资本和经营,导致乡镇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事实上,乡镇市场环境与其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乡镇企业所处的地域环境都有所不同,不管是当地农产品资源、交通运输情况和人力资源情况都会影响到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而经营模式又由生产成本决定,所以在乡镇企业经营时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制定适合企业的生产、运营方式,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力适应市场经济的,使企业资本得到积累和发展。 (二)思想观念保守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很多乡镇企业都开始向城市的大型工业企业学习,引入先进的生产机械,雇佣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为了发展企业经济,使乡镇企业更快融入城市,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但实际上,城市企业的建设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器械和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而很多乡镇企业家思想水平较为落后,受到老观念、老传统的限制,同时自身的管理意识也存在缺陷,尽管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机械和专业人才,但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管理,导致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产品生产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在企业还未发展之前,有些不合理、不科学的运作模式就已经在企业中根深蒂固,管理者也没有相应的意识进行改进和修整,对员工的管理也较为松散,员工在这样自由散漫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不仅无法保证生产质量,而且也对生产危险不够重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管理者对自己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而国家监督部门也要对这类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并监督其严格执行,不仅要对其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进行把关,还要对相关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培训教育,使其能够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并将这种管理模式更好的运用到生产管理中去。 (三)员工素质和管理能力有限 虽然我国城市化建设较为迅速,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务农人员和农村数量较多,要将所有农村进行城市化建设,并提高所有务农人员的教育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差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显得缓慢、生产力低下、经营效益欠佳,究其原因是缺乏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员工,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由于目前我国教育水平两极化较为严重,农村的教育水平较城市相对较低,而务农人员的收入大多来自务农和打工,大部分农民因微薄的收入,无力将子女送进城市进行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务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也较为保守,没有长远的眼光规划自己和子女的未来,不注重技能的培训和培养,只是简单地靠体力赚取生活费。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乡镇企业的员工素质不高和企业生产力的低下,企业的发展前景得不到较为有效的改善。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帮扶政策,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年轻的高素质人才进入乡镇农村,深入乡镇企业帮助建设,同时派遣专业人员对乡镇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系统的管理培训和生产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工作素质,使生产力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对乡镇企业施行资金帮扶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镇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使其有更多的资金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聘佣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总结 就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虽然生产力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不管是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都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要想改变乡镇企业在生产竞争上的被动局面,乡镇企业家必须对自己和员工有更严格的要求,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更加有效率的进行工作。同时乡镇企业家也应该学习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效率更高的现代生产设备,让机械代替人工,使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我国在乡镇城市化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为了把握住这个机会,需要乡镇企业家有敏锐的商机嗅觉和广阔的市场视野,从而更好的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借助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和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的步伐,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为建设美丽家乡增光添彩,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光添彩! 作者:王为民 单位:山西省新绛县中小企业局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经济影响思索 本文作者:李新源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西芹镇人民政府 乡镇企业是由镇、村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联合企业组成的,具有规模小、投资少、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中乡(镇)、村民群众联办及个体劳动者兴办的企业,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其前身是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明确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中国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实际中,所有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都被称为乡镇企业,即乡、镇、村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一翼,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我国乡镇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乡镇企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乡镇企业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3)乡镇企业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内容;(4)乡镇企业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的基本途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对乡镇企业十分关心、十分重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学者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改革和制度管理、发展战略和上市融资、企业体制和产业结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对乡镇的具体的贡献分析等。西芹镇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区西郊,距市区10km,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实施“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战略中西拓的中心腹地。自唐五代建制镇系闽北千年古镇之一,原称西津镇、三芹镇,因址在延城之西,清代时更名西芹至今已有1104年的历史。自古商贾云集,商贸繁荣,为闽江上游主要商埠。东邻夏道,西交沙县,南接塔前,北连来舟、茫荡。境内青山叠翠,自然资源丰富,沙溪、富屯两大河流贯穿全镇。西芹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距北面205、316国道、福银高速公路和待建成的浦南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5km,东、西两面有绿水、西芹两个火车站,数个水运码头,500t级货轮可直航省城福州。全镇共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7个自然村,1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万人,其中镇属人口3.5万人。全镇土地面积251.1km2,耕地面积1400hm2,林地面积1.7万hm2。西芹镇是福建省重点工业卫星镇、省明星乡镇、省乡镇企业百强镇、省文明乡镇、闽北十强乡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南平市西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具有“亚城市文化圈”美誉。 1西芹镇乡镇企业组成与发展现状 西芹镇主要产业有加工业、种植业、畜牧业、流通服务业。全镇现有18家林木加工厂、8家笋罐头厂、56家竹制品厂、6家机械制造厂、5家饲料加工厂、3家建材厂。全镇果树种植面积约866.67hm2,其中种植早种六号枇杷、日本板栗等优质果品种面积约200多hm2。蔬菜基地面积174.4hm2,稻菜轮作面积270hm2,年上市蔬菜总量达2600t,产值3000多万元。全镇有规模养殖企业20家,其中万头猪场2家、800头奶牛场1家,年出栏生猪6.8万头、家禽50多万只、蛋品700多t。流通服务方面,现全镇从事流通专业户达400多户,在省内外设有20多个流通窗口,建有延平区最大的笋菜批发市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芹镇加快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努力拓宽商品流通的渠道。20多年来,全镇建成一大批设施比较完备、大中小衔接的商品交易体系,形成以西芹车队、龙盛运输、公交运输为依托的汽车运输业;以广本四位一体专卖店为龙头的汽贸业和以新力量医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仓储服务业等工业产业化集群。特别是“十五”期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事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及其他行业的个体工商户有741户,有以服装鞋帽为主的前溪路商业步行街,里面有才子、红豆等驰名品牌专卖店。又拥有品种齐全、种类繁多、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的西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面积达1.52万m2,历来是闽北农副产品集散地,集聚了延平、建瓯、尤溪、沙县、将乐、顺昌6个县市近40个乡镇农副产品,并被列入全国“万村千乡”市场改造工程。同时西芹镇将在近期内启动建设闽北最大西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西区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建成一个集订单处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捡货配送于一体的中心,使之成为福建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结点。 2乡镇企业对西芹镇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西芹镇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的变化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 (1)1996~200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个体数在正负增长率间波动,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总收入也处于振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在西芹镇刚刚开始起步,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还不成熟,导致了这种增长率的正负波动。但工业总产值的正负变化也引起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正负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时期乡镇企业已占据相当的比例,农业不再是经济的绝对主导因素。 (2)2001~2003年:西区开发大潮中,西芹人民思想解放,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迈着开拓创新的坚实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步入了快车道。这一期间西芹镇的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幅分别为21.92%、16.09%、9.23%。经济总量(GDP)居闽北各乡镇前列,集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购买力和实际消费超过闽北各乡镇平均水平。仅2003年,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纯收入支持率分别为41.18%、20.11%、10.54%,均达到10年来的最大。这一时期是西芹镇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奠定了西芹镇乡镇企业的坚实基础。 (3)2004~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缓慢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只有14.29%、12.05%、7.69%,比2001~2003年显著降低。到2006底,西芹镇固定资产投资13815万元,工业总产值57680万元,财政总收入1713.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19元,这表明乡镇企业是经济快速成长的主导因素,并在高速成长中伴随有不稳定因素。 总之,从2001~2006年来看,由于“十五”计划在西芹镇得到高度的重视,政府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资,为发展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地方经济,西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鼓励优惠政策,促使了乡镇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个体数稳定增加,从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总收入亦稳定增加,特别是2003年之后,乡镇企业在西芹镇的发展已趋于成熟稳定,农民年均纯收入趋于稳定的增长。同时地方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减缓,也暗含着乡镇企业在西芹镇增长潜力的下降。可见,乡镇企业产值激增和乡镇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地方政府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乡镇企业是西芹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分别建立财政总收入(x1)、地方财政收入(x2)、农民人均收入(x3)与工业总产值(y)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经检验,所建立的模型均达到极为显著的水平,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充分说明乡镇企业的崛起在西芹镇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乡镇企业总产值是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的核心动力,极大地带动了西芹镇经济的发展。#p#分页标题#e# 3结论与建议 1996~2006年这10年期间,西芹镇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直接拉动了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为西芹镇地方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研究中也发现西芹镇的乡镇企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企业资金投入盲目,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降低,员工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低,甚至个别企业为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惜以破坏西芹镇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合理投入资本要素。西芹镇乡镇企业必须抛弃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增加拉动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道路,应依靠技术进步,把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转移到技术更新和改造方面来。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要积极发挥乡镇企业外部的管理人才的作用,为乡镇企业管理现代化献计献策,努力实现西芹镇乡镇企业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西芹镇乡镇企业不能只靠单纯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数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产值。乡镇企业应该提高企业职工素质,要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将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对新增的劳动力进行就业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提高本乡本土的人才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推动乡镇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 (3)依托本地优势,以本乡本土的人才和可再生资源为依托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本土的技术能人。善于挖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巩固原来效益好的乡镇企业的,并可以利用西芹镇的地理环境优势,开发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等因地制宜地走环境友好型和有自身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同时,西芹镇乡镇企业发展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不能以牺牲西芹镇的自然环境资源为代价。只有这样,西芹镇乡镇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政府应该是为乡镇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要对那些管理不善的企业给与帮助,对那些浪费西芹镇自然资源、破坏西芹镇的生态环境甚至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企业予以严厉的管制和处罚。 乡镇企业论文:乡镇企业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唐细语 乡镇企业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改革及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它是不同水平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多种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乡镇以下(含乡镇)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在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尽管乡镇企业的发展建设和经济效益相比以前都有所降低,但是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因此,关注中国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研究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带来的农村生态问题不可或缺。 一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一)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1.“三废”污染。大多数乡镇企业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排放的“三废”没有做任何处理,从而导致土壤、水质、空气中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残留量普遍超标(超过国家标准3-5倍),对当地农产品、水产品的品质与产量以及人、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湖南岳阳汨罗江一带曾是一个“水清澈见底,鱼虾清晰可见,鸟儿满天飞,花草飘香”的地方,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受其排放的工业三废的影响,江、河、小溪的水、土质、空气被严重污染,很多地方蔬菜无法生长,果树得病,鱼虾灭绝,地下饮用水也受到严重污染。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己经十分严重。 2.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乡镇企业的生产加工引起的,其次,是交通运输与建筑施工引起的。乡镇企业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采用的设备都比较落后,据调查,发现有93%以上的工厂设备噪声级大于85分贝,有48%以上的工厂设备噪声甚至大于100分贝,远远超过标准分贝(30分贝)。这样,不光使操作工人身受其害。而且厂外群众正常生活环境也受到严重干扰。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资源浪费。许多乡镇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都选择了所谓“投资省、见效快”,但污染严重、资源能耗过高的产业。第一、过度透支土地资源。一方面,很多个体乡镇企业占用了大量耕地面用于建造厂房用于从事生产加工,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农业耕地面积;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己经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空气被严重污染,从而导致农、林、牧、畜、水产品产量骤减、质量骤降。由于污染许多地方寸草不长,大片耕地变成了“死土”,失去了生机,这种工业污染治理的难度和成本也是巨大的。长此以往将导致上万农民丧失了维持生存和养育后代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源与环境。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或农业大省来说,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和耕地质量的急剧下降,意味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将受到巨大冲击。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企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过度耗费能源。乡镇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与设备、采用的工艺流程都是相对落后的,而且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中能耗大、产品合格率低;有些企业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甚至私自占用或偷用农用电,不考虑节电节能,以上种种因素,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甚至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乡镇企业发展中生态问题的根源 1.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缺乏环境保护与监督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认识上的问题,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同时也不能意识到环境污染会对经济发展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使得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不强、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农民急切致富心理和地方政府GDP政绩观的诱使下,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不惜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经营条件的限制。乡镇企业虽然是改革开放的意外收获,国家对于它的发展还是给予过相当大的扶持,但由于范围广,环节多,加上制度本省的缺陷,导致扶持力度不够、落实难以到位。另外,由于财税制度的变化,使得乡镇企业从前享受的部分优惠政策逐步被取消,加重了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融资困难,从而导致乡镇企业发展所需大量资金无法在短时期得到满足,造成乡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困难,进一步阻碍了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因此,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之初,在行业、技术、设备、资金的选择上空间非常小,许多乡镇企业由于受到以上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都选择了所谓“投资省、见效快”,但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业。所以,乡镇企业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在逐渐加重。事实上,许多乡镇企业产生的绿色GDP值为负,因为这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其治理与恢复的难度和成本将是巨大的。 3.环境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第一,环境管理难度大。“原子型”的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很多乡镇个体企业的生产没有得到相应部门的许可,且生产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排污地点分散、单位排污量较小、转产频繁。使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管理难度大,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环境管理部门自身也不愿意把乡镇企业和大企业的污染治理投入等量齐观。第二,环保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由于地方政府缺乏“城乡一体化”的意识,认为城市的环境保护比农村重要。事实上,城镇是所在区域的核心,而乡村是城镇经济、环境和生态的腹地,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我国对环境的整治仍然是重城市,轻农村。据调查统计,我国的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入到城市和及其工业,而对农村环境和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对污染的防治投入也非常小,导致乡镇企业工业污染日趋严重。第三、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把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以往己经制订的许多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主要是针对城市以计划经济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显然不完全适合农村集体与个体经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乡镇企业。一是制度不健全。在我国现有的各类有关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法规中,专以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为目的的立法较少,而且缺少规范化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较差。二是执法监督乏力。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乡镇环境管理网络体系,缺乏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执法不严,处罚程度过轻,并且有些环保部门只收治污费,不治污。农村环保部门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另外,乡镇环保部门人员素质较低,其专业能力与执法能力难以适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需要。三是政绩考核的错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反复要求各地切实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很多地方的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但现行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主要依据的是经济增长率,至于环境保护则不在考核之列,使得环境问题被忽略。#p#分页标题#e# 二加强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对策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走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是促进乡镇企业可续持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 解决我国农村最重要的乡镇企业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污染的危害性及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同时,还应向农民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引导农民成为环保卫士。另一方面,需重视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进而增强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环保意识的树立,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二)强化科学的绩考观 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在资源日益溃乏与环境日益恶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如果单纯以经济增长率作为现行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那么都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树立全面的政绩考核观,建立环境保护政绩激励机制,要全面、综合评价政府部门的政绩,推动政绩评价的绿色化,把资源节约与环境的保护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能协调一致,关注绿色GDP值的增长。 (三)多元扶植 乡镇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许多方面都较为缺乏,而解决生态问题,需要资金与技术,但是目前仅仅关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缺少与环境保护政策的相互配合。因此,建议政府的经济发展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努力实现乡镇企业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机结合,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走新型农村工业化的道路,达到效益高、污染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乡镇企业的生态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融资担保、技术服务、信息提供等角度给予大力支持,并且将相关的政策落实到位,提高操作的透明度。合理规划,完善工业园区建设,降低乡镇企业尤其是个体企业进园门槛。使分散的“原子型”乡镇企业集中于工业园区内,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产生治污的规模效应,降低治污的相对成本。 (四)引导规治 通过政府正确引导,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升级、调整乡镇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力求所需能源及其它资源的输入最小化,减少废物排放,并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取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乡镇企业,帮助他们解决污染问题,从而使乡镇企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加大环保监察力度,乡镇企业的环境整治管理,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性监测,落实和完善资源及环境保护税费制度,强化税收对节能减排的调控功能,加强对乡镇企业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监督检查,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
数据分析论文:关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探讨 为了验证所提炼的因子影响程度及重要程度、检验问卷结构效度和后续回归分析的需要,本文首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题目,最终得到问卷;然后,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描述性统计、方差和相关分析;最后,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 1因子分析模型及其统计检验 因子分析是一种通过显在变量测评潜在变量,通过具体指标测评抽象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目的即在找出量表潜在的结构,减少题目的数目,使之成为一组数量较少而彼此相关较大的变量。在本文中以主成分因素抽取法抽取共同因素,根据kaiesr(1960)的观点选取特征值大于1.0以上的共同因素,再以最大变异法进行共同因素正交旋转处理,保留共同度大于0.6以及因素负荷量大于0.5以上的题目。因素负荷量为硕士论文因素结构中原始变量与抽取出共同因素相关,负荷量越高表示该题目在该共同因素的重要性越大。共同度和特征值是因子分析的两个重要指标。共同度是每个变量在每个共同因子的负荷量的平方和,也就是个别变量可以被共同因子解释的变异量百分比,是个别变量与共同因子间多元相关的平方。特征值是每个变量在某一共同因子的因子负荷量的平方总和。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统计检验描述如下: 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则模型(4.1)称为正交因子模型;相反,如果公共因子彼此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则称为斜交因子模型。由于斜交因子模型比较复杂,在本文中只考虑正交因子模型,而且假定各公共因子的均值为0,方差为1。 模型中的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因子载荷阵的求解方法有很多,本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求解载荷阵得到仅包含m个因子的因子载荷阵。主要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的分析来估计因子载荷矩阵a,负荷量大的指标给予保留,否则剔除。保留下来的指标所构成的体系就是本文最终研究得到的指标体系。关于因子载荷的检验有:模型的标准化,这主要是为了得到抽象的因子含义,即对因子各维度进行命名;变量共同度检验,变量的共同度越高,说明该因子分析模型的解释能力越高;因子的方差贡献检验,用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来确定公共因子提取的个数,也就是寻找一个使得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较大百分比的自然数,即最终提取方差贡献大于1的因子作为公共因子。 由于本文的论题是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主要运用平衡计分卡把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18个二级指标作为18个因子,按照因子分析法来选取有效指标,各项指标在选取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该指标在以前的研究中出现的概率,二是指标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潜在相关性。本文在四个方面的指标的选取上,另外考虑了①全面性,要求所选的指标能反映企业的经营、客户、企业学习与成长、财务方面的状况;②有效性,要求选择那些能够对预测企业的整体状况有指示作用的重要指标;如,若各项指标的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5,则能有效的反映企业的四个方面的状况,反之,则是无效指标,应剔除。③同趋势性,即当各项指标增大时,表示企业的整体状况改善,反之当各项指标减少时,表示企业的整体状况恶化;④可操作性,采用易得到的数据。 2信度、效度、描述性统计、方差和相关分析方法 信度分析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衡量回收问卷中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它主要考查的是问卷测量的可靠性,检验每一个因素中各个题目测量相同或相似的特性。本文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 a)一致性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和各分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问卷的理论构思效度进行验证。首先,必须对题目的结构、测量的总体安排以及题目见的关系做出说明,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从数据中得出基本构思,以此来对测量构思的效度进行分析。用于评价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有累积贡献率、共同度和因子负荷。累积贡献率反映公因素对量表或问卷的累积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由公因素解释原变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原变量与某个公因素的相关度。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各维度中的测量题目的均值、标准差、方差等描述性统计量硕士论文进行统计,了解各维度中题目设置的水平。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其目的是推断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方差分析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行依存关系的分析,主要刻画两类变量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其两个变量全是随机变量,且处于平等地位。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绘制散点图或计算相关系数来反映。 3回归模型及其统计检验 现实世界中,一个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与其他事物相关联。其中,有的还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有的是线性的,有的是非线性的。当预测对象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线性的,且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时,就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其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来表述和分析其因果关系;当有两个或多个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于一个预测对象时,则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本文就是以多对一的关系,因此,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统计检验描述如下: 当预测对象y同时受到多个解释变量x1,x2,...,xm影响,且各个xj(j=1,2,...,m)与y都近似地表现为线性相关时,则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模型为: 3)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检验 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包括两个方面,即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 性检验。 (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用于检验被解释变量与所有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回归模型总体函数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其实质就是判断回归平方和与残差平方和之比值的大小问题,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f统计量来进行检验,f检验是用来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效果。 (2)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总体显著并不意味着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都是重要的,还需要对每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通过构造t统计量来进行, 4)残差正态性检验 残差e是随机扰动项ε的体现。对残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检验随机扰动项是否服从经典假设。残差分析的内容包括残差正态性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检验等。本文应用残差的累计概率散点图进行残差正态性检验。 5)异方差检验 异方差常常表现为残差随某个解释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检验随机扰动项是否存在异方差可以通过绘制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散点图来简单的判断。如果散点图呈带状分布,则不存在异方差;如果随着解释变量的增大,被解释变量波动逐渐增大或减少,则很可能存在异方差的现象。实践中,常常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 7)多重共线性检验 所谓多重共线性是指各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或接近线性关系的现象。多重共线性常常会导致回归系数方差增大,从而使得t检验难以通过。用spss检验多重共线性共有四种方法:容忍度、方差膨胀因子、条件指数和方差比例。本文选用条件指数和比例方差这两种方法来检验共线性。 (2)方差比例 通过对解释变量协差阵进行矩阵分解,协差阵的每个特征根可以解释各个解释变量方差的一部分。若对于几个不同的解释变量,某个特征根能够解释的方差比例都很高(一般认为都超过50%),则可以认为这几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共线性。 需要注意的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中,可能会遇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如果变量完全相关,则不存在,最小二乘法失效。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自变量之间为不完全的线性相关。如果这种相关程度较低,其影响可以忽略;担任若高度相关时,则回归系数无效或无意义,因而所建模型无效或无意义。这时应该选择其他新的自变量以替代相关的变量或采用其他方法来建立模型。在本文中就是采用其他新的自变量,从模型中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在这里剔除的是意义相对次要的变量。 数据分析论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内容提要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资料,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区别一般迁移理论的独特之处。伴随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改革程度和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决定人口迁移基本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将起到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促进持续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市场化改革 改革以来中国发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围绕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推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引导资源配置,因而必须通过计划分配的机制把各种资源按照产业发展的优先序进行配置。由此,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代表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既无必要,也不允许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因此,随着20世纪50年代这种发展战略格局的确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安排把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按照地域、产业、所有制等分类人为地“画地为牢”,计划之外的生产要素流动成为不合法的现象。其中把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隔开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等,阻碍了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域上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在这种制度下,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农村居民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可能向城市流动,劳动和人事部门通过计划来控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 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使农户成为其边际劳动努力的剩余索取者,从而解决了制度下因平均分配原则而长期解决不了的激励问题(meng,2000)。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价格进行改革,诱导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后,非农产业活动更高的报酬吸引劳动力转移(cook,1999),从而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的劳动力开始向农村非农产业、小城镇甚至大中城市流动。 由于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尚未拆除,以及政府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政策引导,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劳动力转移以从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为主,主要是在乡镇企业中就业,即所谓的“离土不离乡”。但随着乡镇企业遇到来自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因而乡镇企业资本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吸纳劳动力的速度相应减缓。农村劳动力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跨地区转移的压力。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公司等其他非国有部门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扩大了对劳动力需求,并成为消除制约劳动力流动体制障碍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渠道日益狭窄,1983年政府开始允许农民从事农产品的长途贩运和自销,第一次给予农民异地经营以合法性。1984年进一步放松对劳动力流动的控制,甚至鼓励劳动力到临近小城镇打工。1988年中央政府则开了先例,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到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采取一系列措施,适当放宽对迁移的政策限制,也就意味着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许多各种规模的城市很早就实行了所谓的“蓝印户口”制度,把绝对的户籍控制变为选择性地接受。此外,1998年公安部对若干种人群开了进入城市的绿灯,如子女可以随父母任何一方进行户籍登记,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可以调动到一起并得以户籍转换,老人可以随子女而获得城市户口,等等。虽然执行时在一些大城市遇到阻力,但至少在中央政府的层次上为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城市福利制度的改革也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了制度环境。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如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粮食定量供给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分配制度、医疗制度及就业制度的改革,降低了农民向城市流动并居住下来和寻找工作的成本。 与其他方面的政策改革相比,户籍制度改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所有在就业政策、保障体制和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对外地人的歧视性对待,都根源于户籍制度。随着时间推移,两方面的因素变化推动政府对迁移政策进行改革。一是城市户籍制度不再拥有外部或隐含的福利,也就是地方政府不再根据个人的户籍来提供就业、社会福利等各方面保障。这样,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不会给地方政府增添额外财政负担。二是地方政府意识到,劳动力流动不仅带来资源重新配置,而且也是城市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样,市场化发育水平相异的城市根据各自目标来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可见,通过户籍制度及一系列其他阻碍人口迁移的制度因素的改革而推动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变的重要进程,并且以其他领域改革的进展为前提。这个转变或改革的结果便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地由市场来配置。而在整个经济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人口迁移也表现出转轨时期的特点。这是中国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的特殊性所在。本文旨在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来分析人口流动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一、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和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是劳动力市场在空间上从不均衡向均衡转变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刘易斯(lewis ,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几乎等于零或为负值,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中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直至城市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在刘易斯的模型中,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显著的制度性障碍。城市现代部门的较高工资水平和传统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驱动力量。在托达罗(todaro,1969;harris和todaro,1970)两部门模型分析中,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迁移取决于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当城市的预期收入水平和农村的工资水平相等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分配和迁移都达到均衡。 由于城市经济存在着现代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之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首先进入非正规部门,然后才有可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城市正规部门就业创造率越大,越有利于将更多的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转入正规部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从农村流向城市非正规部门劳动力数量越多,城市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规模也越大。由于城市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率取决于工业产出增长率及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城市工业的快速增长将有利于提高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率,从而减少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规模。但是,这个效应有可能被城市工资增长所诱发的大量新增农村劳动力流入所抵消。因此,城市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结果带来了城市失业率的上升。 费尔茨(fields,1974)认为,托达罗模型中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正规部门寻找工作的概率问题。由于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获得正规部门就业机会的相对概率较低,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只能滞留于非正规部门。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主要是在于他们预期能够从得到的城市正规部门工作机会中获得补偿。在托达罗模型基础上,费尔茨引入了搜寻工作机会的观点,一方面强调了城市制度工资和相对就业概率对迁移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出,非正式部门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保证了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时的失业率低于托达罗模型得出的估计。非正式部门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失业问题。 随着劳动力流动,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相互作用。但是,根据托达罗理论,城市失业率上升将起到减缓人口继续向城市迁移。如果依据费尔茨的观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似乎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不大。相比之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城市的失业率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托普尔(topel ,1986)利用美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发现,1970~1980年,美国东部、中部和北部各州的平均失业率相对于全国水平上升了23%,同时西部和西南部各州的失业率却显著下降。同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流向恰好与此相反,人口净流入地区为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东部、中部和北部均为人口净流出地区。 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征,而且还有经济体制转型的独特之处。如前所述,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及其改革过程,为人口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择业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也是研究其他国家人口迁移的理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各项市场化改革措施必然对人口与劳动力迁移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城市就业环境变化也为我们观察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条件。 首先,不仅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驱动人口的迁移,市场化水平在城乡和地区间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从而形成特定的迁移流向。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丰富。因此,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由于政府采取人为扭曲资金价格的方式,在资金密集型产业上投资过多,抑制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扭曲,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经济改革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资源配置逐渐转向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较好地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带来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改善,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cai 等,2002)。由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上在地区之间不平衡,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2000年,92.1%进出口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3%和3.6%.同年,86.5%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别为8.9%和4.6%.因此,劳动力迁移在东部地区更为活跃,迁移的流向也以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为特征。 其次,正如在其他国家观察到的那样,较大的迁移距离增加了交通成本、弱化了社会网络关系和目的地的就业信息,减少了迁移者的收益预期,因此,迁移距离上升降低了迁移发生概率。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信息获得的不确定性,不仅造成了迁移流向是一个从县内流向县外,从省内向省外的渐进过程,而且使得亲友等社会网络成为迁移者获得非正规部门就业信息的主要方式。格林伍得(greenwood ,1969)认为,迁移存量对人口在地区之间迁移扮演着社会网络的作用。先前的迁移可以为后来者提供信息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减少迁移风险,从而对后期的迁移产生影响。蔡f ǎng@①(cai ,1999)研究发现,75.8%的省内迁移者、82.4%的跨省迁移者的就业信息获得是通过住在城里或在城里找到工作的亲戚、老乡、朋友获得的。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通常受到距离所反映出的社会网络强弱的限制,形成分阶段迁移。 第三,尽管户籍制度继续阻隔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但市场化改革使得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融合,城市就业环境变化必然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带来影响。随着国有企业亏损和非国有部门扩大,越来越多的原国有企业职工开始和迁移者在非正式部门展开就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是走还是留”,取决于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的就业状况,而且其决策通常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这与harris和todaro(1970)模型中所讨论的情况(迁移者在非正式部门临时就业、等待得到正式部门就业机会),以及sethuraman(1981)观察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大多数迁移者将他们在非正式部门就业视为永久性的)都有显著差异。一个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通常具有季节性特点,最多以年为单位在原住地和迁入地之间往返,呈现出“钟摆式”的流动模式。正如solinger(1999)指出的那样,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外商投资较快的地区,市场力量日益显现,迁移受到鼓励。 二、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同时,要素市场发育及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越来越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东部地区不仅对外开放时间早,而且市场发育迅速,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消除了劳动力等要素跨地区间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以至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吸纳地区。而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反过来也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善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cai 等,2002)。表1显示了人口迁移空间分布状况的长期变化。1987~2000年,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地区内部迁移(其中主要是省内迁移)比例始终高于地区间的迁移比例。但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迁移比例则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提高,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下降。而中西部正好与此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趋于下降,中部向西部、西部向中部的迁移比例也在下降,而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入比例不断上升。 注:(1)从统计口径上看,1987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市、镇和县之间的迁移人口;1990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1年以上的市、县之间的迁移人口;1995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市,区、县之间的迁移人口;2000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乡、镇、街道之间的迁移人口。(2)全部迁移人口包括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不同年份在迁移时间规定和迁移范围上的差别对地区之间分布会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比较不同年份之间迁移流向的变化。 资料来源:《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资料显示,全部迁移人口数量为1246万,占总人口的10.6%,其中省内迁移为7.7%、跨省迁移为2.9%.在总迁移人口中,省内迁移的比重始终很高,为73.4%.当我们描述跨省迁移的流向时,其主要以东部地区为迁移目的地的倾向更加明显。表2给出了三类地区跨省迁移比例的空间交叉分布。2000年,东部地区跨省迁移近65%集中在东部其他各省(市),中部地区跨省迁移超过84%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迁移超过68%集中在东部地区。从时间趋势上看,1987~2000年,东部地区内部跨省迁移比例上升了近15%,而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比例上升将近24%,后者比前者高出9个百分点。 从流动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看,迁移可以被划分为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农村到农村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四种主要类型。从这种类型划分来观察地区间迁移的流向,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转轨时期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从全国来看,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是目前迁移的主要形式。2000年,两者合计占总迁移人口的77.9%,而且农村到城市迁移的比重(40.7%)大于城市到城市的迁移(37.2%)。农村到农村的迁移比重较低,仅占全部迁移的18.2%.而城市到农村的迁移比例最低,不到总迁移人口的1/25.从时间趋势看,城市到城市的迁移所占比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类地区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比重略呈下降趋势。 三、迁移的决定因素:计量分析 在迁移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早期的迁移模型将重力迁移模型和就业为目的的迁移模型合二为一,假定迁移数量不仅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和迁移距离有关,而且取决于两个地区之间的工资和失业率的比较。通常,采用下列双对数模型来分析这些因素对迁移流向的影响(lowry ,1966;greenwood ,1969;fields,1979)。即:。式中,m 为迁移率,x为影响迁移流向的各种因素,d 为迁移距离,i ,j 分别为迁出地和迁入地。 舒尔茨(schultz ,1982)认为,人口变量反映的是其他影响迁移而没有在模型出现的社会经济变量的作用,它没有行为学上的意义。由于迁移是人口增长的一部分,在迁移实证模型中引入人口规模会带来计量上的共同偏差(fields,1979)。而且,由于迁移存量实际上是人口规模的一部分,如果在实证模型中同时引入这两个变量,将带来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大大降低回归参数估计的效率。因此,通常做法是在实证模型中不引入人口变量。 在回归方程的函数形式选择上,费尔茨(fields,1979)认为,迁移决策本质上是在相互排斥的替代方案之间的一种选择,非对称模型比对称模型对人口迁移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此外,双对数线性回归方程还能够消除奇异值和异方差对估计效率的影响,满足理论上就业机会与工资之间的乘积要求,以及提高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等。他选择了滞后解释变量办法来消除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我们也采用了所有解释变量数据均为1995年数据的办法来解决迁移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本文数据来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资料(10%样本)和微观数据(长表1%样本),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及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在数据处理上,正式出版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资料没有农村向城市跨省迁移劳动力数量及其失业率数据,我们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微观数据计算了这些数据。用于回归分析变量的统计值见表3. 表3用于回归分析变量的统计值 注:*根据微观数据计算。 迁移率的计算,我们采用格林伍得(greenwood ,1969)的定义,用1995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0日从省迁到省的人口数,除以1995年11月1日以前住在省的人口数。根据长表计算得到的迁移率,包括了所有年龄段跨省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农村的四种类型迁移人口;用微观数据计算15~64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率。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两个迁移率的平均值都不高(见表3)。 迁移距离为省会之间铁路公里数。中国地域辽阔,铁路是中国跨省迁移的主要交通方式。这点可以从每年春节农民工返乡造成的铁路拥挤状况中得到印证。迁移距离不仅反应了用于直接交通费用的高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迁移所带来的心理成本大小。随着迁移距离增加,迁移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迁移风险也会上升,迁移成本随之增加(schultz ,1982;greenwood,1975)。这在劳动力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直接用城市工工资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来作为工资率的变量显然不合适。随着收入多元化,相当于实际收入的部分并没有反映到名义收入之中,城乡收入在可比性上也存在一定问题(solinger,1995;jefferson ,1992)。奥尼尔(o'neill ,1970)建议采用消费指标来克服收入指标作为工资率变量上的不足。我们利用各省城乡人口作为权重,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各省的工资率变量,预期工资率对迁移流向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其中,迁入地为正向效应,而迁出地为负向效应。 1995年全国1%抽样调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都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1995年调查问卷中有三项指标用来测度劳动力在调查前一周是否处于失业状态:第一项是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第二项是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第三项是企业停产等待安置的劳动力。2000年人口普查只包括前两项。据此可以计算得到1995年和2000年城乡劳动力的失业率,分别为2.2%和3.6%.由于城乡劳动力的失业率包括了农村劳动力,这低估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了分城市、镇和农村的经济活动人口资料,据此计算的城市、镇和农村的失业率分别为9.4%、6.2%、1.2%.利用2000年微观数据计算的城市本地劳动力、城市向城市迁移劳动力、农村向城市迁移劳动力的失业率,分别为9.1%、7.9%和3.6%.如果在迁移模型中忽略了迁移存量,将导致高估其他解释变量对迁移的影响(greenwood,1969)。按照格林伍得的方法,迁移存量应该是以1995年为时点,计算出生在省且居住在省的所有人口。由于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只提供了出生后一直住在本地和1995年11月1日之前迁入本地等资料,因此,我们采用1995年11月1日之前迁入本地人口指标作为迁移存量的变量。本文中长表的迁移存量包括所有人口,微观数据的迁移存量只包括15~64岁的人口。我们预期迁移存量对人口迁移有正向效应。 在分析地区人均收入差异和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程度通常被看做是影响地区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barro 和sala-i-martin ,1995;cai 等,2002)。贸易开放程度越高,参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也越高。但是,扭曲的贸易和发展战略也同样起到扩大出口,提高gdp中的贸易份额比重。相比之下,外商直接投资是国外投资者的选择。从长期来看,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和规避风险,国外企业在其投资过程中要对各地的产品和要素市场发育情况、体制与政策的透明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最终做出投资选择。外资企业进入之后,它利用劳动力市场来解决用人需求,这与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我们选择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市场化程度的变量,来分析它们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改革以来,虽然所有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都在增加,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与东部地区对市场化改革程度较高是分不开的。 四、回归结果与讨论 方程1~3是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资料得到的回归结果,方程4、5是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得到的回归结果。由于海南、重庆、西藏与其他省会之间距离未能得到,在回归中剔除了这3个地区,长表资料中实际用于回归的样本数量为756个。在微观数据中,由于有些省份的迁移率或农村向城市迁移劳动力数量为零,取对数后,这些数据变成缺省值,所以用于回归的样本数量为506个。 从表4回归结果看,利用长表资料得到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大约60%的所有人口跨省迁移的行为;用微观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大约30%的跨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行为。表4的非对称双对数迁移模型估计结果也表明,迁入地社会经济变量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于迁出地这些变量所发挥的作用。 回归方程1~5中大多数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t 值,如迁移距离、人均消费水平、失业率、迁移存量等,都达到了1%或5%的显著性水平,并且作用方向上与前面的理论预期结果也基本一致。 表4中回归方程1和2的区别是采用了不同的失业率数据,前者是1995年的失业率,后者是2000年的失业率。使用1995年失业率数据虽然有助于克服内生性问题,但方程1中迁出地失业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迁入地失业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这个结果可能与现实情况并不吻合。 1995~2000年,中国城市就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社会福利体制改革,企业大量富余人员被释放出来,城市失业率迅速上升。为了解决本地城市职工就业问题,不少地方政府采取了城市就业保护政策,这势必对以就业为目的的劳动力流动产生较大影响。迁移者是理性的,如果目的地的就业机会较小,迁移者将选择不流动,以减少迁移风险和成本。这样,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就显得更为重要。 表4迁移决定因素回归结果 注:(1)采用异方差检验方法(breusch-pagan/cook-weisberg )发现,表中回归方程的依次为:7.85、1.54、1.38、2.80、4.85.我们对回归方程1、5采用robust估计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2)方程1和5的括号内为robust t值,方程2~4括号内为t 值,*代表5%显著性水平,**代表1%显著性水平。 考虑到2000年失业率真实地反映了就业环境的变化,我们以回归方程2为基准,分析不同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迁移距离上升1%,迁移率下降1.08%.受迁移距离的影响,2000年跨省迁移人口比例不到30%,绝大多数迁移人口选择了省内流动。迁移距离在空间位置上是固定的,但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制定合理的交通价格有利于减少迁移者的迁移成本,促进劳动力流动。 在做迁移决策时,潜在的迁移者不仅要考虑两地之间直接的收入差距,而且还要考虑到就业机会大小。在回归方程2中,迁入地人均消费水平回归系数在绝对值上是迁出地的近4倍,但迁入地失业率回归系数在绝对值上是迁出地的3倍以上。迁入地失业率对迁移决策较大的边际影响与迁移者面临的选择有关。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是既定的,迁移者对它别无选择。相反,迁移者对迁入地劳动力市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失业率越高的地区,迁入数量就会下降。 目的地的就业信息提供和帮助,对迁移决策有重要作用。迁移存量的回归系数也证实了这一点。社会网络等非正规信息渠道虽然在迁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 将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2,就得到回归方程3.引入这个变量之后,迁移距离和失业率等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变化不大,而人均消费水平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发生较大改变。从绝对值来看,方程3中的人均消费水平回归系数小于回归方程2中的回归系数估计值,迁出地人均消费水平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有所下降,主要是人均消费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关系导致的结果(注:人均消费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56.)。跨省人口迁移比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它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注:外商直接投资与迁移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之后,迁移存量的回归系数数值下降约50%.为了观察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我们利用微观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回归方程4引入了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失业率,回归结果进一步支持上述发现,即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对迁移者来说更为重要。回归方程5引入了城市劳动力失业率。结果表明,城市失业率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率有显著性影响,其回归系数在绝对值上不仅大于回归方程4中失业率的回归系数,而且大于回归方程2中的回归系数,这说明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确实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重要作用。改善城市就业环境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起到加速城市化的作用。 五、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出现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现象,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性。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助于考察中国独特的制度特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又能够通过对中国案例研究来拓展迁移理论。 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决定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不仅是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而且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迁移。既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仍然有赖于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从而劳动力流动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注:约翰森(johnson,1999)认为,在今后30年,如果迁移障碍被逐渐拆除,同时城乡收入水平在人力资本可比的条件下达到几乎相等的话,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可以对年经济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加快中西部地区市场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可以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使其不仅具有微观理性,而且具有更加理性的宏观后果。市场化改革措施(如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将有助于获得“一石二鸟”的功效,也就是讲,它为劳动力流动不断营造同样的发展环境,并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数据分析论文:浅议现金流量表的财务数据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使企业有盈利能力,但若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也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偿债能力的弱化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因此,现金流量信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日益受到企业内外各方人士的关注。 一、现金净增加额的作用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首先应该观察现金的净增加额。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正常,投资和筹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现金净增加额越大,企业活力越强。换言之,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来自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以反映出企业收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其营销能力一般较强;如果企业的现金净额主要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甚至是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而增加的,这可能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削弱,从而处置非流动资产以缓解资金矛盾,但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走出困境而调整资产结构;如果企业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筹资活动引起的,意味着企业将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利,它未来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必须更大,才能满足偿付的需要,否则,企业就可能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 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也可能是负值,即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这一般是不良信息,因为至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且数额较大,而企业整体上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它长期资产引起的,或主要是对外投资所引起的,这一般是由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或扩大生产能力或投资开拓市场,这种现金流量净减少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能力不佳,而是意味着企业未来可能有更大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由于偿还债务及利息引起的,这就意味着企业未来用于满足偿付需要的现金可能将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变小,只要企业营销状况正常,企业不一定就会走向衰退。当然,短时期内使用过多的现金用于偿债,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二、对企业现金流量来源和现金流量用途及其风险性,偿还债务和支付股利占净现金流量的比重分析 (一)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总额。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越强,财力基础越稳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从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等途径取得现金流,但企业债务的偿还主要依靠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二)企业偿付全部债务能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这个比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每1元负债由多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补充,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还全部债务能力越强。 (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四)每股流通股的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能力越强。 (五)支付现金股利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现金股利。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能力越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每股股票就可以获取许多股利。股利发放与股利政策有关。如果管理当局无意于发放股利,而是青睐于用现金流量进行投资,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股票市价,那么,上述这项比率指标的效用就不是很大,因此本比率指标对财务分析只起参考作用。 (六)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总额。公式中“资本支出总额”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而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这个比率主要反映企业利用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其值越大,说明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该比率也可用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当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于维持或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本支出时,其余部分可用于偿还债务。 (七)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累计数/经营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累计数。这个比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满足其所需现金流出的程度。一般而言,该比率的值应大于1,这样企业才能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维持简单再生产,它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正现金流量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盈利水平高低。其值越大,说明企业上述各方面的状况越好,反之,则说明企业上述各方面的状况越差。 (八)净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净收益 折旧或摊销额)。这个比率表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偏离正常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平程度,其标准值应为1.该比率说明企业在存货、应收账款、负债等管理上的成效。其值大于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等方面措施得当,产生正现金流量;其值小于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措施不力,产生了负现金流量。 三、结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运用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但由于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纽带,利用现金流量表内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能够挖掘出更多、更重要的关于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信息,从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更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一)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比较分析 1.偿债能力的分析 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总负债 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并非比率值越大越好,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得能力。 2.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 由于利润指标存在的缺陷,因此可运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的补充。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股本。这一比率反映每股资本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资产。这一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 (二)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比较分析 将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与损益表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之比若大于1或等于1,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利润质量较好;若小于1,则说明会计利润可能受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利润质量较差。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较。收现数所占比重大,说明销售收入实现后所增加的资产转换现金速度快、质量高。 3.分得股利或利润及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现金与投资收益比较,可大致反映企业账面投资收益的质量。 综上分析,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构成了企业完整的会计报表信息体系,在运用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意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才能对所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出较全面和较合理的结论。 数据分析论文:电子商务网站营销数据分析技术初探 论文关键词:日志数据 信息技术 数据仓库 联机分析处理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ec)在现代商务企业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掌握更多的商务信息已备受商家们的关注,站点分析技术正是为商家和网站提供了这样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本文讨论了一些站点分析的相关技术信息和几种网站分析浏览者行为的理论与算法,及数据仓库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站点日志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指出了站点分析技术发展的方向。 一、绪论 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与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革命,从而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真正属于自己并面对广大网民的信息载体,企业通过这一载体,可以自由地将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其他相关信息在线。 电子商务就是网上实行各种商务活动的总包装,种种所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实现各种网上商务活动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它将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电子商务的主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人们的生活、企业的运行的一种模式的一个巨大改变的过程。对于进入虚拟世界的商家而言,仅仅吸引注意力还不行,对它们而言,站点的访问率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还是一种信息,如果网站能够从网络中获得网民的信息并从中分析其行为诱因,那么就容易掌握网民的需求,从而利用互联网去创造更多商机。 电子商务站点用户行为的分析这一问题也因此成为现如今的热门话题,被人们普遍关心起来,尤其是被众商家所重视。web站点的日志数据正以每天数十兆的速度增长。如何分析这些数据,如何从这些大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的、重要的知识(包括模式、规则、可视化结构等)也成为现在人们最关注的信息。 在此情况下,站点用户行为分析就可为网站或商家提供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包括站点的受欢迎度的对比、商业广告点击情况总括、产品的反馈信息、站点各种信息的点击情况等等。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页面内容来分类浏览者,以便做出更合理的页面分类,促使网站逐步向个性化、最优化状态发展。这一技术对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它的发展对信息技术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早期阶段时,web站点数据流分析通常是在主页上安装计数器以及在一个外部日志文件上运行简单的统计程序记录点击率。但是,简单的点击计数既不准确也远未达到营销目的所需的详细程度。因此,各公司开始寻找更先进的分析工具,这类工具可以提供谁在访问公司web站点以及访问者一旦进入站点后将做些什么的全面信息。站点开始分析的地方是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每当用户在站点上请求一个网页时,这个请求就被记录在访问日志中。如:目前有多少用户正在访问站点、他们正在看哪些网页以及他们在站点中呆了多长时间。显然,日志分析和行为概况的正确组合可以对web站点的成功产生直接影响。此外,从日志分析中得到的信息是很难从真实世界中捕获到的,但这些信息却可以较容易地在线收集到。web数据流分析工具的这些最新进展可以使网站获得有关上网客户和他们习惯的详细报告。 二、站点信息统计方法 web页面数据主要是半结构化数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半结构化数据呈现日益繁荣的趋势。半结构化数据,是一种介于模式固定的结构化数据,和完全没有模式的无序数据之间,在查询前无法预先确定其具体的类型和格式;同时它们相应的数据结构是不固定、不完全或不规则的,即这些数据有的本身就没有结构,有的只有十分松散的结构,有的数据的结构是隐含的,需要从数据中进行抽取。而有时,尽管数据本身是有精确结构的,但为了一定的目的,而故意忽视它的结构。半结构化数据具有以下五方面的 主要特点: 1.结构是不规则的。包含异构数据、相同的数据信息用不同类型或不同的结构表示。 2.结构是隐含的。如电子文档sgml格式。 3.结构是部分的,有时部分数据根本无结构,而部分数据只有粗略的结构。 4.指示性结构与约束性结构。传统的数据库使用严格的分类策略来保护数据。而指示性数据结构是对结构的一种非精确的描述。它可接受所有新数据,代价是要频繁修改结构。 5.半结构化数据通常在数据存在之后才能通过当前数据归纳出其结构,称之为事后模式引导。模式有时可被忽略,同时数据与数据模式间的区别逐渐消除。 三、数据分析的方法 web页面的数据通常是利用统计模型和数学模型来分析的。使用的模型有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连续回归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统计分析工具能提供可视化功能和分析功能来寻找数据间关系、构造模型来分析、解释数据。并通过交互式过程和迭代过程用来求精模型,最终开发出最具适应性的模型来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仓库的大量数据中筛取信息,寻找经常出现的模式,检查趋势并发掘实施。它是分析web页面数据的重要方法。知识发现与模式识别的算法有以下几种: 1.依赖性分析 依赖性分析算法搜索数据仓库的条目和对象,从中寻找重复出现概率很高的模式。它展示了数据间未知的依赖关系。利用依赖性分析算法可以从某一数据对象的信息来推断另一数据对象的信息。例如:在杂货店中,一堆椒盐饼干放在陈列饮料的走道上,这是因为经过依赖性分析,商店认为:很大一部分买饮料的顾客如果在取饮料的路上看到椒盐饼干的话就会购买,因而此种分析影响了商店布局。 2.聚类和分类 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界定要分析的数据类,用聚类算法发现一些不知道的数据类或怀疑的数据类。聚类的过程是以某一特定时间为依据,找出一个共享一些公共类别的群体,它称为无监督学习。分类过程,这是发现一些规定某些商品或时间是否属于某一特定数据子集的规则。这些数据类很少在关系数据库中进行定义,因而规范的数据模型中没有它们的位置。最典型的例子是信用卡核准过程,可确定能否按商品价格和其它标准把某一购买者归入可接受的那一类中。分类又称为有监督学习。 3.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待分析数据中的模式来构造模型。它对隐式类型进行分类。图像分析是神经网络最成功的应用之一。神经网络用于模型化非线性的、复杂的或噪声高的数据。一般神经模型由三个层次组成:数据仓库数据输入、中间层(各种神经元)和输出。它通常用恰当的数据库示例来训练和学习、校正预测的模型,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4.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关联规则反映的是数据间的定性关联关系。如一个商品交易数据库,一条记录表示用户一次购买的商品种类,每个属性(a、b……)代表一种商品,每个属性都是布尔类型的。一条关联规则的例子是:{a、b}{d}[2%][60%],规则的含义是“如果用户购买商品a和b,那么也可能购买商品d,因为同时购买商品a、b和d的交易记录占总交易数的2%而购买a和b的交易中,有60%的交易也包含d”。规则中60%是规则的信任度,2%是规则的支持度。数据挖掘就是要发现所有满足用户定义的最小信任度和支持度阀值限制的关联规则。数据只是定性地描述一个交易是否包含某商品,而对交易量没有定量描述,这种布尔类型数据间的关联规则被称为定性关联规则。但数据记录的属性往往是数值型或字符型的,这些数据间也存在对决策有帮助的关联规则,相对于定性关联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定量关联规则。 另外,数据挖掘目前仍面临着数据质量的问题。由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自多个数据源,而在合并中存在很多障碍,如:没有建立合并视图所需的公共关键字;数据值相互抵触;元数据的说明不完备或丢失;数据值的不洁净等等。数据挖掘是在标准化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的,因而这些都会严重破坏数据的准确性,导致最终决策的失误。所有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着人们去发掘更好的解决方法。 数据分析论文:色谱数据分析在变压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摘 要】变压器油的特性之一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分解出不同的气体,因此对于运行中的油冷却变压器,色谱数据必须加强监测。油色谱分析是从运行的变压器油中,提取气体的组分和含量用来分析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一种手段。通过色谱数据分析可以提早发现和解决变压器存在的故障,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变压器 色谱分析 气体组分 故障 一、色谱数据分析原则 变压器故障大体分为放电性故障和过热性故障,变压器油的分解是由于温度高产生的,不同的故障会导致油不同的温度,而分解的气体也有所差别。 由于故障原因当局部油温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可分解为分子气态物质,如甲烷、乙烷产生在100-150℃以上,乙烯产生在300-600℃以上,而乙炔产生在800-1200℃以上,氢(h2) 多属于故障产生其它气体的“附属品”,有故障便产生氢。 在变压器故障中,只有火花放电或电弧放电时,其局部温度可达1000℃以上,因此我们称c2h2为放电故障的特征气体。 由于种种原因设备内部异常过热,当温度达到300-600℃以上时产生乙烯,且随温度的升高而产生乙烯量也增高,因此我们将乙烯看做过热性故障的特征气体。 变压器所用固体绝缘材料是碳氢氧化合物,在受热时分解产生co、co2、h2,所以把co、co2看做固体绝缘老化的特征气体。通过对变压器油色谱数据分析,分析产生气体的不同组分,进而判断变压器故障的类型,以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处理和解决方案,维护和保障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秦山二厂2号主变a相总烃高的处理 2号主变a相在线色谱装置监测的数据在2011年2月色谱出现增长趋势,甲烷、乙烯、总烃等含量增长趋势明显,增长数值较小,且均在国标注意值范围以内。为确保在线数据的正确性,增加了离线取样的监测,在2月11日和12日两次取样,试验室分析确认色谱数据确有增长,从两天的趋势来看,增长速度并不快。经过讨论,将离线色谱分析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半个月,密切监测色谱数据。根据此数据,绘制趋势图1如下: 图1 2号主变a相油色谱数据趋势 (一)故障原因分析 从系统运行来看,2月6日秦山三厂2#机组主变至500kv联合开关站之间的架空线受山火影响,导致a相接地故障。2号主变a相同样也承受短路故障,从故障录波来看持续时间57 ms,运行电流700a,故障时的电流突变量达到1875a。短路故障发生后,2号主变a相总烃及其它气体有所增长,之后的取样数据又基本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分析故障应该不在主回路,短路时的电动力应是造成某些结构件的松动,导致其接触电阻变大,变压器内部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环流在高电阻回路中发生过热。 (二)内部检查处理 根据故障的分析情况,决定在207大修期间对a相主变进行了内部检查,并进行低电压阻抗测量以判断绕组是否存在变形现象。 2号主变a相排油结束后,工作人员进入变压器内部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与试验,导电主回路未发现异常,绕组外部的绝缘纸板也没有发现变形。发现的主要缺陷有两个:铁芯夹件与衬板间过热和磁屏蔽多点接地。 (三)处理后运行情况 经过处理后的2号主变a相大修结束后投入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在线色谱数据和离线取样色谱数据均表明油中分解的各气体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增长的趋势,缺陷得到了消除。 三、秦山二厂1号主变b相总烃高的处理 2012年5月16日早班化学人员在巡检主变在线色谱时发现 1号主变b相的气体含量突然出现上涨趋势,在109大修冲击送电前总烃约5ppm,4月12日冲击送电,5月20日已经超过了国标的注意值150ppm达到163ppm,5月28日总烃达到360ppm,在7月2日总烃曾达到最高值423ppm,目前总烃值在400ppm上下浮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一)故障原因分析 2012年4月12日1号主变109大修后冲击送电,冲击时b相励磁涌流最大达1950a,4月13日在线色谱显示出现乙炔,总烃由冲击前6ppm升至8ppm,4月30日机组并网开始升功率,5月4日晚机组达满功率,5月5日在线色谱显示b相总烃增长较大,5日一天从凌晨1:50到晚19:49 b相总烃由14.25ppm增长到41.69ppm,在线色谱中乙炔含量自产生后无明显变化,试验取样化验乙炔含量有增长趋势,24日早总烃含量己达304ppm。从色谱数据分析的结 判断可能的故障在铁芯框架,冲击引起松动,从而导致接触电阻过大,漏磁产生的环流使内部局部温度过高。判断造成总烃升高的原因为,冲击送电时励磁涌流造成铁芯振动,引起铁芯结构件松动,进而使铁芯结构框架各支路中的电流分配不平衡,造成某点过热,引起总烃升高,保变专家分析认为故障点很可能存在于铁芯拉板与夹件间的导电铜螺栓。从总烃的趋势及组成分析,缺陷不在铁芯和主电气回路上,缺陷不涉及固体绝缘。和前述的2号主变a相总烃的原因类似,运行过程中过热点的阻值很不稳定,极有可能变化,目前1号主变b相总烃值趋于稳定,表明内部过热点已经转变。 (二)后续行动 总烃值还应加强监测,看是否还有变化,另应做好下次大修进行检查处理的准备工作,消除缺陷。目前已做好内检的方案和相关备件的准备工作。 四、结语 在油冷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在线色谱监测及色谱数据分析对于油气中各种组分的分析能够真实有效反映变压器的内部过热或放电性情况,这对于尽早发现设备内部过热或放电性等潜伏性故障以及预防变压器内部过热或放电性故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数据分析论文:通信网管数据分析与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设备品种逐步增多,容量迅速增大,网管信息化的应用,积累了海量数据,本文结合自己在实际网管数据分析与应用中的经验,针对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存储与查询、数据挖据三个过程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网管数据;数据挖掘;物化视图 1 引言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设备品种逐步增多,容量迅速增大,网管信息化的应用,移动通信行业信息化进程得到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运营网络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大量的历史数据。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海量数据在原有的作业系统中是无法提炼并升华为有用的信息并提供给业务分析人员与管理决策者的。因此如何应用这量信息,给信息化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我作为一名移动行业信息化工作者,结合自己在实际网管数据分析与应用中的经验,主要在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存储与查询、数据挖掘三方面与大家探讨一下。 2 数据采集与整理 2.1 文本格式ftp传输 网管系统在每天定时将前一天的数据文件上传到指定的ftp服务器。数据文件为后缀txt的文本文件,指标之间的间隔符为“|”,指标按照第三节模板中定义的顺序排列,一条记录为一行。因为网管数据往往较大,为了提高传输速率及节省空间,建议将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2.2 数据按接口规范导入数据库 应用程序定时将网管数据解压缩,通过xml配置文件制定数据导入的规范,如下: 配置文件中规定了读取字段位置及存入数据库的字段名称,同时check中制定了数据的验证规则。如rang min=“0” max=“22”表示取值范围为0—22,如果超出该范围的数据则直接丢弃。 2.3 数据处理采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 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来执行它。他有如下优点: ⑴提高数据库执行效率。使用sql接口更新数据库,如果更新复杂而频繁,则需要频繁得连接数据库。 ⑵提高安全性。存储过程作为对象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对其分配权限。 ⑶可复用性。 3 数据存储与查询 网管数据往往是海量的,每一统计数据的一天数据都能轻易达到千万级,因此在存储过程中要重复利用数据的技术性能。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应用了oracle数据库。下面简单介绍我们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 3.1 表分区 区致力于解决支持极大表和索引的关键问题。它采用他们分解成较小和易于管理的称为分区的片(piece)的方法。一旦分区被定义,sql语句就可以访问的操作某一个分区而不是整个表,因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分区对于数据仓库应用程序非常有效,因为他们常常存储和分析巨量的历史数据。 ⑴增强可用性:如果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表在其他分区的数据仍然可用; ⑵维护方便:如果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需要修复数据,只修复该分区即可; ⑶均衡i/o:可以把不同的分区映射到磁盘以平衡i/o,改善整个系统性能; ⑷改善查询性能:对分区对象的查询可以仅搜索自己关心的分区,提高检索速度。 如我们可以按时间字段对导入数据进行分区,网管数据较大,一般一个月就需要一个分区。 3.2 索引技术 在关系数据库中,索引是一种与表有关的数据库结构,它可以使对应于表的sql语句执行得更快。但对于现在的各种大型数据库来说,索引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的性能。有两种类型的分区索引,全局索引和本地索引,使用本地索引,不需要指定分区范围因为索引对于表而言是本地的,当本地索引创建时,oracle会自动为表中的每个分区创建独立的索引分区。 3.3 物化视图 物化视图是包括一个查询结果的数据库对像,它是远程数据的的本地副本,或者用来生成基于数据表求和的汇总表。物化视图存储基于远程表的数据,也可以称为快照。使用物化视图可以实现视图的所有功能,而物化视图确不是在使用时才读取,大大提高了读取速度,特别适用抽取大数据量表某些信息以及数据链连接表使用。 4 数据挖掘 4.1 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数据的 元线性回归 最小二乘法可以用来处理一组数据,可以从一组测定的数据中寻求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经验公式。能够寻求x与y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时的经验公式。假定实验测得变量之间的n个数据(x1,y1),(x2,y2),…,(xn,yn),则在xоy平面上,可以得到n个点pi(xi,yi)(i=1,2,…n),考虑函数y=ax+b,其中a和b是待定常数。如果pi(i=1,2,…n)在一直线上,可以认为变量之间的关系为y=ax+b。但一般说来,这些点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记ei=yi-(axi+b),它反映了用直线y=ax+b来描述x=xi,y=yi时,计算值y与实际值yi产生的偏差。当然要求偏差越小越好, 但由于ei可正可负,因此不能认为总偏差 时,函数 就很好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每个偏差的绝对值可能很大。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就考虑用 来代替 。但是由于绝对值不易作解析运算,因此,进一步用 来度量总偏差。 因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可以保证每个偏差都不会很大。于是问题归结为确定y=ax+b中的常数a和b,使 为最小。用这种方法确定系数a,b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4.2 数据自动修正算法描述 首先选择时间上最接近当前的14天的数据,加权平均为x,然后按照1.2x x 0.8x的约束,进行筛选,这样新建站、数据异常等影响就会被消除。预测使用修正后的数据进行计算。 4.3 本地网预测修正 在本地网总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同期的趋势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修正。 4.4 单小区预测修正 在小区预测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网总趋势进行修正。修正过程为小区预测话务量与本地网预测话务量已载频数做加权平均。 5 技术架构 5.1 多层分布式架构方案 系统采用三层结构,将不同模块分别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共同来精算系统的功能。每一种模块还可以再拆分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运行实现负载分担,因此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和用户的使用模式进行定制。这种结构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系统功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可以分模块单独部署,减少后期维护开发的工作量。 5.2 j2ee主流开发技术 表示层为整个系统提供外部展现,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定制程序的操作流程。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跨业界最广泛的操作系统环境,提供全j2ee编程模式,包括ibm os/400,linux,ibm aix,microsoft windows,hp-ux及sun solaris操作环境支持。最新的j2ee开发框架,大量的实际开发案例。系统符合最新的web 2.0规范,提高系统的相应速度。通过简单的应用编译和部署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要求。 数据分析论文:1996-2004中国面板数据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1996—2004年中国31个省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养老金支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西部地区养老金支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而中部地区,养老金支付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都呈“塌陷”态势。因此,根据地区特点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相当重要。 关键词: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区域经济增长 一、引言 长期以来,有关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清晰地分为两派:奉行“瓦格纳法则”的公共经济学派和遵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派。前者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如其他财政支出一样是一种行为变量,会随产出增加而增加;后者则认为社会保障支出是外生的公共政策工具,转移支付完全可以成为抑制短期经济波动的稳定器。从一般意义上讲,实施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并不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改善经济运行为目标,其主旨在于保护弱势群体,构建社会安全网。但只要可能,都会考虑最小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在不牺牲社会保护目标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只有运行良好的经济才能提供足够的老年保障。 当中国经济经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高通胀、高增长和软着陆后,政府尝试各种手段拉动内需。1996-2004年,全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由1797.69亿元增加到4814.85亿元,年均增长13.60%;离退休退职人员离休金、退休金、退职生活费用(下统称养老金)总额由1552.20亿元增加到 4249.75亿元,年均增长12.50%;人均养老金由4923元增加到9090.20元,年均增长率9.41%。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似乎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身的需要。1996年起,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养老金的转移支付性质进一步加强。为保证所需资金,1998年起,中央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地方财政对基本养老基金收支缺口给予补助。1998-2004年,中央财政列支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14.15亿元增长到 195.66亿元,地方财政列支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 135.86亿元增长到1328.84亿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其人均保险和福利费用以及人均养老金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东部。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相同?我们有必要弄清以上问题并展开地区间的比较研究,这对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意义深远。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概述相关理论和文献;第三节描述1996-2004年中国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工资替代率及经济增长指标的地区差异;第四节构建模型、分地区检验模型及系数显著性;最后在第五节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主张。 二、现有理论和文献 狭义的社会保障是指老年、遗属、伤残等社会保险缴费与收益计划,且鉴于时间和截面数据的可获得性,多数国外理论研究都以公共养老金水平代表狭义的社会保障水平(galenson,1968;feldstein, 1974;bellettini和ceroni,2000;等等),并常用工资替代率即养老金水平与工资水平之比进行定义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平程度。由于社会保障在重新配置资源的同时调整了人们的消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因此关于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研究众多,其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讨论集中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社会保障产出效应是否存在程度差异。 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的主线之一是社会保障——消费与储蓄——经济增长。自harrod(1948)谈论“峰值储蓄”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在工作期间为退休时期的消费进行储蓄的重要性。社会保障的潜在效应虽然被ando和 modigliani(1963)生命周期假说所忽略,但他们已经将社会保障财富变量加入消费方程。feldstein (1974)则运用该假说,通过构建包含持久收入、未分配利润、不含社会保障财富的家庭财富和社会保障家庭财富变量的消费函数分析了美国1929-1971年(不含1941~1946年)的社会保障、个人储蓄和资本形成关系,认为: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具有“资产替代效应”和“退休效应”,个人净储蓄取决于两者之和,社会保障会通过挤出私人储蓄减少资本积累。不过,社会保障通过挤出私人储蓄减少资本积累并不能直接说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何况feldstei。(1974)的研究遭到了质疑和挑战 (leimer和lesnoy,1982)。smith(1975)认为实际人均gdp的增长与除去转移支付的公共支出存在负相关,如果考虑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公共支出的话,相关关系微弱且不显著,但至少说明一个国家征税并进行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无害。singh和 sahni(1984)尝试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 1950~1981年印度的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溢出和反馈两重效应,“瓦格纳法则”和“凯恩斯主义”均不适用。自ban。(1990)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研究政府消费性支出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后,不少经济学家又从社会保障收入关联缴费受益机制寻觅到另一条研究路径,那就是,社会保障——代际转移支付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becker(1990)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契约,年青一代向老一代转移资源回报老一代曾给予的人力资本投资,而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很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bellettini和 berti ceroni(1999)认为,在财政政策是代际博弈所内生决定的情况下,与工资指数挂钩的养老金收益会激发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热情,因为这种投资会增加私人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进而增加养老金。而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能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对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正的动态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lambrecht(2005)在蕴含教育投资和遗赠的叠代模型研究了非基金制社会养老保险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当家庭面临预算约束无法实现最优教育投资时,非基金制社会养老保险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异同,学者们莫衷一是。galenson(1968)研究了20个发达国家、10个次发达国家和10个不发达国家 1955~1964年的数据。就20个发达国家看,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非常显著,它们可以解释一半以上的经济增长,且劳动的贡献率大于资本的贡献率,但很难判断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就10个次发达国家看,资本变量对经济增长更具解释力,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相对明显,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体系都在趋于成熟,最容易创新和从人力资本投入要素增长上获益;就10个不发达国家看,资本、劳动和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不明显。其结论就是:当经济处于发展的较高阶段时,国家完全有能力提供社会保障,但并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贡献;当经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时,社会保障难以被提供,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小;当经济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对那些已经实现自我持续发展的国家来说,社会保障对提高生产力具有巨大潜力。实际上国别研究的结论极为不一致。比如同是研究oecd国家,都是把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作为因变量,一些研究就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smith,1975;landau,1985;hansson和herrenkeson,1994),一些研究则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显著相关(sala-i-martin,1996;bellet- tini和ceroni,2000)。到底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仍无定论。sala-i-martin(1996)在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趋同和趋同问题中考察了初始gdp水平、政府支出占gdp比例、总投资占gdp比例、除国防和教育以外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比例以及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占gdp比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bellettini和ceroni(2000)分析了61个国家1970年到1985年的截面和面板数据,考虑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政府消费支出占名义gdp的比例、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占名义gdp的比例、用于描述被扭曲程度的黑市贴水对数、投资(包括私人和公共)占实际比例、按当前国际价格计算进出口占比例等多个变量,认为只要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统计相关,那一定是正相关,但相关程度不一。在贫困国家,社会保障支出较低,相关系数更强。可见,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经验角度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没有定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社会保障产出效应差异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gupta等(2005)在研究低收入国家财政政策和公共支出结构时引入转移支付变量,认为增加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工资和公共转移支付,至少在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的经验研究多集中在如何以一定的经济增长保证社会保障改革,甚至于认为要求gdp增长的压力之一来自社会养老保险,因为未来25年养老金缺口预计将达到1.8万亿人民币,年均缺口 700多亿(周天勇,2004),而对于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也存在产出效应研究不足。不过,有关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逐步增多,总体结论都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和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郭杰,2003),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欧阳志刚,2004),且教育投入、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陈浩等,2004;王远林等,2004;胡永远等,2004)。同时,少数学者也开始关心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林治芬(2002)研究了全国各地区的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财政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两项指标,发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其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名次与其经济实力排名顺序基本一致;辽宁、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青海等地,其经济发展的名次靠前,但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名次却明显靠后 (比重庆);西藏、贵州、广西、四川、甘肃地区,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却跃到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数值区间。数据表明: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一个因素,与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关联度也很高。尽管理论界没有论证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但通过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国内消费的观点却相当盛行。政府部门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9日)。国家制定的“两个确保”的方针——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仅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描述性统计 如同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一样,中国的老年保障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不过并非由东至西梯度递减,而是呈u型分布,中部地区明显塌陷。这可以从区域间差异、省份间差异以及区域内的省际间差异进行分析。 区域数据表明(见表1):就相对待遇水平看, 1996-2004年8年间,东中西部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平均数分别为63.37%,76.63%和79.93%,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工资替代率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梯度递减吻合工资替代率随经济发展、工资水平上升而自然下降的规律;但就绝对待遇水平看,东中西部离退休退职人员人均保险和福利费用水平分别为8262.23元/人、6767.09元/人、 8844.93元/人,人均养老金水平分别为6907.67元/人、5900.71元/人、7714.40元/人,经济发展水平(以实际人均gdp简单衡量)在西部之上的中部其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离退休退职人员人均保险福利水平和人均养老金水平均低于西部。可见,工资替代率递减只是中部地区工资水平和养老金水平“双低”的结果。 研究各省份数据发现(见表2):就离退休退职人均养老金看,1996年到2004年,西藏、青海的最高,其次是浙江和新疆,中部省份最低;就工资替代率看,由高到低,排名前三位的是新疆、西藏、贵州,分别为88.52%、88.13%和86.90%,上海最低,为 41.99%,其次是广东和北京。全国31个省份的平均工资替代率为72.44%,东部12个省份中除河北山东外有10个省份工资替代率低于全国平均资替代率;中部9个省份除黑龙江和湖南外有7个省份的工资替代率高于全国平均工资;西部10个省份除重庆、四川、宁夏外有7个省份的工资替代率高于全国平均工资。这既是国家给予西部政策倾斜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长期以来,国家在部分西部省区实施“高工资高福利”政策,比如:国家财政一直对西藏进行补贴,西藏是唯一实行全民医疗保障的省份,其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待遇水平和养老金居全国第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待遇水平也一直较高。如果剔除西藏,西部的工资替代率迅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同时,标准差、峰度系数、偏度系数也显示西部省际间的差异最大、而中部最小(如表1)。进一步研究工资替代率的变化还发现:1996—2004年9年间,全国的工资替代率平均下降1.55%,东部和中部平均下降速度相差不大,西部下降最慢,仅为1.38%。显然,工资替代率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如同经济水平的差异一样是不争的事实。值得研究的是,欠发达地区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四、计量分析 对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经常从生产函数入手,从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各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到的因素有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积累、劳动人口数量、劳动力质量、经济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等(bellettini,c ceroni,2000;barro, 1991;dewan。2001;等等)。多数研究选取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构建线形、对数线形或双对数线形模型,运用ols、gls、gmm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主流研究,选取下列控制变量,建立经济增长(以gdp的增长率来衡量)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a1到a7均为待估参数,εi,t代表随机误差,各变量的含义说明(见表3): 因为只根据样本本身对其自身特征进行分析,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到区域内的省份间差异存在,异方差很可能对估计式存在影响,序列相关可能导致估计式有偏,因此,采用广义最小二乘 (gls)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 如表4,由于兼顾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及样本数量关系,全国的回归方程的系数稳定性较好。政府支出占总产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进出口总额比例、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经济增长在1%水平显著相关,各变量的系数的符号都符合经济预测。其中,经济增长速度同政府干预负相关,与投资率、开放程度、就业率等正相关。而社会保障水平在1%的概率下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就分地区数据看,在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投资率、人力资本存量、就业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其系数均在5%以下的概率水平上与 gdp增长率正相关,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而养老金总额占cdp的比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在各控制变量中,投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最为显著,其次是地区开放程度,在 10%概率水平上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考虑到社会保障水平,在西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而在中部,社会保障在1%概率水平上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且其回归系数远大于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相对于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而言,社会保障对中部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经验研究一方面验证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下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这一命题;一方面更引发了如何缩小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异的理论思考。我们熟知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在不同水平上起步的,经济增长的区域差距长期存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经济发展更成为一个“零和博弈”,在增长的同时,经济个体的贫富差距和经济总量的区域差距逐渐拉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因此从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角度出发,根据地区特点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相当重要。 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也最快,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成熟。尽管工资替代率是一个随工资水平上升而自然下降的过程,部分省市的工资替代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是一个无可厚非的正常现象,但在社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特别关注老年人贫困,在政策重心应放在“低保”人群的同时,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水平偏低,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偏高,大量就业集中在政府部门,因此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高。“吃饭财政”从某些角度讲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过高的工资替代率很有可能滋生劳动力市场的败德行为。目前,中部的问题最为严重。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中部地区逐步丧失了原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体制优势、地域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等,成为政策边缘化地区。其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也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社会保障看,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是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联动效应还是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中部均成“塌陷”态势。分析这种“塌陷”的根源和内在机制,是研究中部振兴的重要方面。虽然中部崛起理论已经被明确提出,但短期内构建新的发展优势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在加大二次分配力度的同时,更需要做大整个财富蛋糕。这才有可能真正构建区域结构的和谐发展。 数据分析论文:探讨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内涵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解决管理决策或营销研究问题所需信息的过程。所谓的数据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工作中,数据统计分析能使我们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并以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指导决策的制定。 二、数据统计分析的原则 (1)科学性。科学方法的显著特征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客观性,数据统计分析作为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具有同其他科学方法一样的客观标准。(2)系统性。市场调研是一个周密策划、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并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步骤、活动和成果组成的过程,而不是单个资料的记录、整理或分析活动。(3)针对性。就不同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而言,无论是基础的分析方法还是高级的分析方法,都会有它的适用领域和局限性。(4)趋势性。市场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实用性。市场调研说到底是为企业决策服务的,而数据统计分析也同样服务于此,在保证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现实意义。 三、推论性统计分析方法 (1)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看作是t检验的一种扩展。它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比如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性、关联性的程度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检验各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存在着大量的一种变量随着另一种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这种对应的因果变化往往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数据的统计工作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从定量的角度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归纳。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描述两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事物之间有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仅仅是伴随关系;但如果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则两者必然存在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在大部分数据统计分析中,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人们自然希望找到较少的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信息。所谓的主成分分析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很显然在一个低维空间识别系统要比在一个高维空间容易的多。(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使数据简单化,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对变量进行分类。这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而原先的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4)聚类分析。在市场调论文联盟//研中,市场细分是最常见的营销术语之一,它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分割为不同的族群,并使族群之间具有某种特征的显著差异,而族群内部在这种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聚类分析就是实现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聚类变量将样本分成相对同质的族群。聚类分析的主要优点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归类比较客观,有利于分类指导。(5)判别分析。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若在已知的分类下,遇到新的样本,则可利用此法选定一种判别标准,以判定将该新样品放置于哪个类中。由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判别分析区别于聚类分析的地方,而在判别分析中,至少要有一个已经明确知道类别的“训练样本”,从而利用这个数据建立判别准则,并通过预测变量来为未知类别的观测值进行判别。与聚类分析相同的地方是,判别分析也是利用距离的远近来把对象归类的。 数据分析论文:环境空气检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而来的是环境质量的下降,现在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屡亮红灯,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的质量。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在环境空气检测方面人工检测的越来越少,自动检测的越来越多,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本文分析环境空气检测的数据,对一些异常数据的检测判断分析,以及对这些异常数据该如何正确的处理。 关键词:环境空气检测;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异常数据 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早已在空气质量检测中运用娴熟,在我国的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检测得到广泛的运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基于干法仪器的生产技术,利用定电位电解传感器原理,结合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研制、开发出来的最新科技产品,是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理想仪器。 目前,我国有上百个城市都运用了此系统来进行城市空气质量的检测。但是,这个系统也并不是百利无一害的,因为检测中会面临一些气候异常现象、还有设备的维修、断电现象,诸如此类的现象会导致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出现一些异常数据,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这些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的标准化。 1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可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自动连续检测。该系统由检测中心站、检测子站和质量保证实验室组成。其中空气环境检测子站包括采样系统、气体分析仪器、校准装置、气象系统、子站数据采集等。子站检测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送至环境检测中心站进行实时控制、数据管理及图表生成。 检测的项目为:so2、no、no2、nox、co、o3、pm10、气象的五个参数(即: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子站计算机可连续自动采集大气污染监测仪、气象仪、现场校准的数据及状态信息等,并进行预处理和贮存,等待中心计算机轮询或指令。采样集气管由采样头、总管、支路接头、抽气风机、排气口等组成。远程数据通讯设备由调制解调器和公用电话线路组成,有线调传或直接使用无线pc卡(支持gprs)。 2异常数据 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在24小时无人值班的情况下检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数据。据统计,我国每年实时检测的上万个检测数据中有0.95%——3.18%的异常数据,这些数据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可预知的异常数据 有的异常数据是因为仪器自身出现的故障、断电等问题产生的,这种可预知的数据一般而言是不需要进行分析的,这种可预知的异常数据被视作为无效数据,不参与均值计算。 2.2数据出现负值 出现负值的数据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检测的环境中气体浓度极低,接近于仪器的零点值,这个时候会因为仪器的零点漂移而产生负值的数据。第二种是因为仪器本身的故障导致的负值,这种就作为无效数据,不予分析。 2.3数据在零值附近徘徊 单个检测子站的某项污染物的浓度出现极高值时,就会导致数据在零值附近徘徊5个小时以上。这个时候,要根据周围的环境、气象、风向等来分析判断。 2.4突然产生的异常数据 有的时候,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时就会导致检测的数据突然的发生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发生突然的空气污染问题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是空气中某一 或者几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突然的急剧增加。这种情况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的环境和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分析数据,对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正确的取舍,将无效的数据不参与均值计算。 3处理方法 子站临时停电或断电,则从停电或断电时起,至恢复供电后仪器完成预热为止时段内的任何数据都为无效数据,不参加统计。恢复供电后仪器完成预热一般需要0.5~1 小时。 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应该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1/2 数值,作为检测结果参加均值计算。 有子站自动校准装置的系统,仪器在校准零/跨度期间,发现仪器零点漂移或跨度漂移超出漂移控制限,应从发现超出控制限的时刻算起,到仪器恢复到调节控制限以下这段时间内的检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不参加均值计算,但要对该数据进行标注,作为以后的参考数据保留。 对于手工校准的系统,仪器在校准零/跨度期间,发现仪器零点漂移或跨度漂移超出漂移控制限,应从发现超出控制限时刻的前一天算起,到仪器恢复到调节控制限以下这段时间内的监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不参加统计,但对该数据进行标注,作为参考数据保留。 在仪器校准零/跨度期间出现的异常数据作为无效数据,不参加统计,但应对该数据进行标注,作为以后仪器检查的依据予以保留。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的保护很重要的根据就是环境空气检测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而在环境空气检测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数据。对这些异常数据,先判断是否是因为仪器自身的故障而产生的数据,排除这些无效的数据之外的异常数据,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出出现异常数据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保证环境检测系统能够健康安全的运转下去,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数据分析论文: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摘 要 题】青少年社会调查 【正 文】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统计表明,2003年中国14~35岁人口有4.65亿,占总人口的36.25%。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青少年都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在的青少年是变革的弄潮儿、受益者和风险承担者,他们正在经历着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现状,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政策,从而正确引导青少年,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报告主要是依据统计数据对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为撰写本报告时(截至2005年7月31日)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在本报告中青少年采用14~29岁和14~35岁两种年龄统计口径。 一、青少年人口状况指标 1.青少年人口总数及比重 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4~29岁青少年共有311,217,923人,占总人口的24.25%。其中男性158,338,086人,女性152,879,83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2.34%和11.91%,性别比为103.57。14~35岁青少年共有465,259,674人,占总人口的36.25%。其中男性235,453,157人,女性229,806,51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8.34%和17.90%,性别比为102.46。 2.青少年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分性别年龄结构反映的是男女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2003年中国青少年分性别人口的年龄分布基本一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其总人口中都是30~35岁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14~20岁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在20~30岁之间出现凹陷,除了自然的人口变动规律(如受人口惯性发展的影响)以外,与该年龄人群的漏报也有较大关系。因为这一年龄段人群处于流动活跃时期,而流动人口的漏报是统计中很难避免的。同时,我国军人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而军人人数是不在统计数据中反映的,这也加大了凹陷的程度。 3.青少年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的分布状况主要由地区构成和城乡构成两项指标来衡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4~29岁的青少年人口广东省为最多,达2900万人,西藏最少,仅为82万人。各省市青少年占总人口的比重集中在24.01~34.03%区间范围内,广东省比重最高,达34.03%,最低的为江苏省,占24.01%。14~35岁的青少年人口数分布与14~29岁的青少年人口数分布接近,比重略有差异。各省之间青少年人口差异与各省总人口和它们过去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率的变化都有密切关系。 2003年14~29岁青少年人口31,122万人,居住在城市的有7817万人,占青少年人口的25.12%,居住在镇的有4718万人,占15.16%,居住在乡的有18,587万人,占59.72%。14~29岁青少年人口城镇化水平40.28%略低于我国40.53%的城镇化水平。14~35岁青少年人口46,526万人,居住在城市的有12,165万人,占青少年人口的26.15%,居住在镇的有7234万人,占15.55%,居住在乡的有27,127万人,占58.31%。14~35岁青少年人口城镇化水平41.69%又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青少年人口的迁移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迁移人口有12,466,250人,其中14~29岁6,749,193人,占迁移总人口的54.14%,14~35岁8,396,246人,占迁移总人口的67.35%。迁移原因以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婚姻迁入为主,占迁移总人口的七成之多(见图1-3a和图1-3b)。从全国迁移情况来看,学习培训、分配录用、婚姻迁入、务工经商主要是以青年人口为主,均占80%以上。 5.青少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14~29岁青少年人口有98.33%受过小学以上教育,14~35岁青少年人口比例略低一点(97.14%),但仍以初中教育程度为主,分别占55.13%和50.34%。这与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求知年龄不无关系。从全国总人口受教育情况来看,青少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好于其他年龄人口,初中以上各级文化程度人口中,14~29岁人口基本占40%左右,14~35岁人口基本占60%左右。 6.青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青年人正处于组建家庭时期,15~29岁青年未婚人口占64.03%,有配偶占35.5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配偶的比例逐渐增大,15~35岁青年未婚人口占43.36%,有配偶占55.02%。青年人口婚姻关系比较稳定,无论是在15~29岁青年人口中还是在15~35岁青年人口中,丧偶、离婚和再婚有配偶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0.7%和1.62%。 7.青年人口生育状况 青年人口不同于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熟,开始组建家庭哺育后代。从生育的年龄分布来看,青年正处于生育高峰期。根据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一般生育率为38.01‰,总和生育率为1.4‰,29岁组累计生育率为1164.79‰,35岁组累计生育率为1375.93‰。 8.青少年人口死亡状况 青少年人口处于风华正茂、生命力旺盛、死亡率水平最低时期。青年人口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基本在0.28~1.38‰的小区间范围内波动增长。根据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死亡率水平为6.05‰,青少年人口死亡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9岁的死亡率仅为0.85‰,14~35岁的死亡率为0.95‰。 9.青年人口的民族状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青少年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仍是我国的主体民族,14~29岁青少年人口中有90.58%为汉族,9.42%为少数民族;14~35岁青少年人口中汉族比例略高,为91.09%,少数民族占8.91%。少数民族中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数最多,人口比例均占0.5%以上。 二、青少年受教育状况指标 1.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2003年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1552所;普通中等学校89398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065所,普通中学79490所(高中15779所,初中63711所),职业中学6843所。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72.5万人;普通中等学校专任教师502.5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19.9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53.7万人(高中专任教师107.1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46.7万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28.9万人。 从招生情况来看,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82.2万人;普通中等学校招生3353.4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83.9万人,普通中学招生2947.4万人(高中招生752.1万人,初中招生2195.3万人),职业中学招生222.1万人。 从在校学生数来看,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108.6万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学生9613.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502.4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583.2万人(高中在校学生1964.8万人,初中在校学生6618.4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528.2万人。 从毕业生数来看,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87.7万人;普通中等学校毕业2737.7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148.4万人,普通中学毕业2453.7万人(高中毕业458.1万人,初中毕业1995.6万人),职业中学毕业135.5万人。 2.各级各类学校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90年到200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增加了近一半,由1990年的1075所增加到2003年的1552所,平均每年增加37所普通高等学校。近十几年间,在普通高等学校规模增加的同时,普通中等学校的规模却在不断缩减,已由1990年的100777所减至2003年的89398所,共减少11379所普通中等学校,其中主要是初中学校数的减少造成普通中等学校大规模的减少,初中在1990年到2003年十四年间减少了8242所,占所减少的普通中等学校的72.4%。 3.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 与各级各类学校规模变化不同的是教职工人数的总体增加。1990年到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由100.6万人增加到145.3万人,增加了44.7万人,增长了近一半。普通中等学校规模虽缩减了,但教职工人数仍增加了,由1990年482.6万人增加到2003年624.4万人,增加了141.8万人,增长了29.4%。值得关注的是,普通中等学校教职工人数的增加主要是以普通中学教职工增加为主,而社会所需的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教职工人数却是在减少。 4.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的变化主要是专任教师数的变化导致的。1990年到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由39.5万人增加到72.5万人,增加了33万人,增长了近一倍。普通中等学校专任教师也由1990年的349.2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502.5万人,增加了153.3万人,增长了43.9%。同样的,普通中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的增加主要是以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增加为主,而社会所需的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专任教师人数却是在减少。 5.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自从2000年扩招以来,我国无论是普通高等学校,还是普通中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都有了显著增长。2000年到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由556.1万人增加到1108.6万人,增加了552.5万人,增长了近一倍。普通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增长幅度虽不如普通高等学校,但也由2000年的8518.5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9613.8万人,增加了1095.3万人,增长了12.9%。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普遍增加的情况下,中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000年到2003年间,减少了16.9万在校生,2003年在校生数仅为2000年在校生数的78%。 6.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2000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的招生规模都有了很显著的扩大,分别由2000年的220.6万人和472.7万人扩大到2003年的382.2万人和752.1万人,几乎都翻了一倍。初中和中等师范学校的招生规模却在缩减,尤其是初中,由2000年2263.3万人缩减到2003年2195.3万人,缩减了3%的招生规模。 7.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 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学的毕业生都有所增加,分别由2000年的95万人和1908.6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87.7万人和2453.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几乎翻了一倍;而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毕业生有所减少,分别由2000年的150.7万人和176.3万人减至2003年148.4万人和135.5万人。 8.研究生和留学生数 从2000年开始我国加大了研究生培养力度,扩大了招生规模,增加了在学人数。2000年时,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为301239人,招生128484人,毕业58767人;2003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已为651260人,招生268925人,毕业111091人,都增长了一倍之多。 2000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显著增多,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也略有增多。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38989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9121人;200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加到117307人,比2000年增加了78318人,是2000年的3倍,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增加到20152人,比2000年增加了11031人,是2000年的2.2倍。 9.技工学校和学生数 2003年以来,技工学校规模一直在缩减,与此相反,技工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经过一段低谷后又开始缓慢增多。截至2003年我国有技工学校2970所,在校学生193.1万人,毕业生45.3万人,招生91.6万人,教职工20.2万人。 1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2003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0.2%,2000年到200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明显提高,仅用4年的时间就提高了10个百分点,1990年到2000年同样是提高10个百分点却用了10年的时间。 11.各地区按城乡分普通中学学校及在校学生数 2003年,我国共有普通中学79490所,49.74%集中在农村,有39539所,31.03%在县镇,有24662所,19.23%在城市,有15289所。普通中学中的高中有15779所,主要还是集中在城镇,农村甚少,只有2288所,占14.50%,而城市有6300所,占39.93%,县镇有7191所,占45.57%。在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中,河南省普通中学最多,有6363所,西藏最少,仅有105所。 2003年,我国共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583.2万人,其中39.27%集中在农村,有3370.8万人,39.14%在县镇,有3359.4万人,21.59%在城市,有1853万人。在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中,河南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最多,有750.5万人,西藏最少,仅有11.4万人。 三、青年劳动就业状况指标 1.经济活动状况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计算,我国15~29岁人口31390.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22615.4万人,占72.05%,失业人口1573.6万人,占5.01%。15~35岁人口47127.1万人,其中就业人口36864.2万人,占78.22%,失业人口1976.1万人,占4.19%。 2.行业分布状况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青少年人口主要从事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15~29岁青少年人口从事这三个行业的人员分别有13058.6万人、4015.1万人、1687.4万人,分别占57.74%、17.75%、7.46%;15~35岁青少年人口从事这三个行业的人员分别有21686.2万人、5870.3万人、2780.0万人,分别占58.83%、15.92%、7.54%(见表3-1)。 表3-1 全国青少年各行业人口 单位:万人,%行业 15~29岁 15~35岁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总计 22615.4 100.00 36864.2 100.00 一、农、林、牧、渔业 13058.6 57.74 21686.2 58.83 二、采掘业 210.6 0.93 403.0 1.09 三、制造业 4015.1 17.75 5870.3 15.92 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1 0.66 258.5 0.70 五、建筑业 629.6 2.78 1122.4 3.04 六、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22.0 0.10 42.0 0.11 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616.1 2.72 1080.7 2.93 八、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1687.4 7.46 2780.0 7.54 九、金融、保险业 147.6 0.65 268.1 0.73 十、房地产业 51.9 0.23 84.7 0.23 十一、社会服务业 656.8 2.90 972.1 2.64 十二、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252.2 1.12 394.9 1.07 十三、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610.7 2.70 981.0 2.66 十四、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38.4 0.17 72.9 0.20 十五、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421.8 1.87 764.3 2.07 十六、其他行业 46.4 0.21 83.2 0.23 (资料来源:b) 3.职业分布状况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青少年人口主要从事的三大职业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和商业服务业,15~29岁青少年人口从事这三个职业的人员分别有13086.7万人、4917.1万人、2368.4万人,分别占57.87%、21.74%、10.47%;15~35岁青少年人口从事这三个职业的人员分别有21728.9万人、7508.9万人、3828.5万人,分别占58.94%、20.37%、10.39%(见表3-2)。 表3-2 全国青少年各职业人口 单位:人,%职业 15~29岁 15~35岁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总计 22615.4 100.00 36864.2 100.00 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32.7 0.59 346.8 0.94 二、专业技术人员 1427.0 6.31 2333.2 6.33 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666.8 2.95 1091.3 2.96 四、商业、服务业人员 2368.4 10.47 3828.5 10.39 五、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13086.7 57.87 21728.9 58.94 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4917.1 21.74 7508.9 20.37 七、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16.7 0.07 26.4 0.07 (资料来源:b) 4.未工作状况 2000年普查时,15~29岁青少年中未工作的人口有8774.6万人,其中主要是在校学生,有5417.7万人,占61.74%,依次是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1256.5万人,占14.32%,料理家务1163.1万人,占13.26%,其他518万人,占5.9%,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317.1万人,占3.61%,丧失工作能力102.1万人,占1.16%。15~35岁青少年未工作人口有10262.9万人,仍以在校学生为主,有5421.8万人,占52.83%,依次是料理家务2008.3万人,占19.57%,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1361.5万人,占13.27%,其他690.3万人,占6.73%,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614.6万人,占5.99%,丧失工作能力164.6万人,占1.60%,离退休1.7万人,占0.02%。 四、青年公民参与状况指标 1.青年党员状况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青年有很大的吸引力。截至200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6960.3万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580.9万名,占总数的22.7%。青年党员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有较大的增长,与上年相比,发展学生党员增幅最为明显,共增加了19.5万名。 2.共青团组织基本情况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发挥着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发挥着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188万人,为历史最高水平;基层团委21.2万个,团总支23.4万个,团支部254万个;专职团干部19.1万人。学生团员总数为3492万人,约占团员总数的49%。全国各学校中共有基层团委5.9万个,团总支7.1万个,团支部89万个。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及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共有团员为610万人。这些行业中,基层团委达3.6万个,团总支3.5万个,团支部30万个。在农、林、牧、渔业中,共有团员2145万人,基层团委5.4万个,团总支7万个,团支部88万个。第三产业及其他行业中,团员总数为941万人,建立了基层团委6.3万个,团总支5.8万个,团支部47万个。与2003年相比,全国团员人数、团委数和团支部数都有一定增长。 全国少工委2004年6月公布的数据称,目前全国有1.3亿少先队员。在学校的少先队大队53万个、中队1500万个。现有的1.3亿名少先队员,主要涵盖了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中二年级的一部分学生,个别也有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近80%少先队员在农村,涵盖各个地区和民族。目前,全国有专职大队辅导员和专职少先队干部约40万名,中队兼职辅导员350万名。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约有80万名志愿辅导员。1984年成立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简称全国少工委),是少先队的最高领导机构。全国大部分县级以上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成立了少先队工作委员会。 3.全国青联委员构成状况 全国青联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7月召开,本届委员会委员共1380名,平均年龄35.49岁。本届全国青联委员的界别构成情况是:科学技术界129名,教育界81名,农林牧渔界50名,社会科学界47名,工交商贸界93名,企业管理界135名,金融界64名,政法界30名,文化艺术界157名,新闻出版界61名,体育界43名,医药卫生界69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界45名,宗教界41名,海外学人华侨界48名,公共管理和其他界168名,台胞和港澳特邀人士119名;民族构成情况是:55个少数民族委员共217名,占委员总数的15.72%;性别构成情况是:男委员998名,占委员总数的72.32%,女委员382名,占委员总数的27.68%;党派构成情况是:中共党员683名,占委员总数的49.49%,8个派成员123名,占委员总数的8.91%,无党派541名,占委员总数的39.20%,共青团员33名,占委员总数的2.39%;文化程度和职称情况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31名,占委员总数的96.45%,其中,研究生学历754名,占委员总数的54.64%,副高以上职称669名,占委员总数的48.48%。 4.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状况 截至2004年初,全国累计已有1.5亿人次以上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了超过5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和2/3以上的地(市)及部分县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或志愿者协会,建立社区服务站8.9万个,注册志愿者超过1379万。 在13天报名时间里,全国共有49615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2004年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远远超出6000人的计划招募数,也超出了2003年43763名的报名数。通过西部计划的动员、招募工作,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正在校园里唱响。它的实际意义已远远超过具体有多少人报名。无论最后他们是否去西部,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已激起了一次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贡献的热潮。2003年,全国700多所高校参加了招募工作,而2004年增加到1203所。 在2004年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毕业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有19415名,占总数的39.1%,较2003年28.1%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党团员又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比例高达98.2%,其中中共党员有7945名。 5.青年网络参与和应用状况 网络在现代工作和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对青年生活影响很大。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5年7月21日公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台数为4560万,上网人数达10300万,其中18岁以下网民占总网民的15.8%,18~24岁网民占37.7%,25~30岁网民占17.4%,31~35岁网民占10.4%,35岁以下网民共占81.3%,达8374万人。网民中男性占59.6%,女性占40.4%,未婚者占59%,已婚者占41%。网民上网前三位的目的是休闲娱乐、获取信息和学习,上网目的继续多样化发展。 五、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指标 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称,当前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与2000年相比,有75%的年龄组呈下降趋势。反映腰腹力量的仰卧起坐(女生)水平,与2000年相比,7~12岁、13~18岁、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下降2.8次、3.7次、3.4次;二是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7~18岁男女学生分别下降了168毫升、78毫升。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情况基本相同;三是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中的肥胖检出率,在2000年比1995年上升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上升最快,其中10~12岁由1995年的6.05%上升到2000年的11.68%和2002年的14.46%。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均有年龄提前的趋势,这提示营养教育应从低龄抓起;四是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6.96%,初中生为53.43%,高中生为72.8%,大学生为77.95%。 在第1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2004年10月10日),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透露,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并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0%。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达13.47‰,共有精神病患者1600万。儿童行为问题、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调研,中、小学生精神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据估计,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至10倍。此外,有16.0%到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是我国首家直接干预自杀行为的专业机构,服务范围是抑郁症和自杀干预。据该中心2004年底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在15岁~34岁青壮年中,自杀在死亡原因中排首位。 数据分析论文: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基于对句容市古村 延福村 太平村的调研数据分析 作者:覃雁君 岳林璐 王继超 论文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困境;农民养老 论文摘要:农村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其生产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土地也长时期扮演着保障角色,为农民提供相关生活与养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承担的养老保障功能日益受到冲击。该文通过时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的江苏省句容市进行实地调研,揭示了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困境的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率高的地区,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行为的影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结合调查研究,提出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农民就业市场等4种途径来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 1、农村土地“保障困境”分析 从理论上看,农村土地“保障困境”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和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的矛盾。温铁军在其文中强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土地扮演着保障功能的角色。这种保障的功能主要建立在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之上。赵海林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设计的分析也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突破了集体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有限使用权,但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现状。相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经营、转让及收益权赋予农民,从而为土地保障功能的实现莫定了基础”。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的设计决定了其保障功能。但是这种保障功能设计的愿景由于社会的变迁而受到冲击,这就是农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出现。农民往往将承包土地当作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这道防线对于农民的保障功能是有限的。正如刘书鹤在其文中阐述的农民将由于劳动能力下降以及土地的收益的减少而使得这种保障无法有效实现。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主要体现在农民从业特征和农户的收入结构变化等方面: (1)农业对于农民从业的主体性地位发生改变。农民从事农业主要就是指通过土地生产来获得收入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分析户主从事的工作类型来看,犯户的户主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务农,占调查样本的30.2%,低于以打工为业的户主数量。38户户主的次要工作是务农,占调查总体的39%。从事农业为次要工作的户主超过了从事农业为主要工作的户主数量,农业在农村的主体性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 (2)农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收入的绝对数降低,占总收入的相对比例也降低。以户为对象,2009年每户的农业收入平均为4214. 2元,2008年平均为5059. 59元,2007年为5307元。2009年每户平均农业收入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 16. 7 % , 2008年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4. 6%;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而2009年的农民总收入与2008年相比呈现增长的趋势,可见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下降,非农业收入的增加。通过对106户农民2009年收入结构调查数据的分析,非农业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农业收入,平均为84%,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均值的5. 2倍。 农业对于农民从业的主体性地位发生改变及农民农业收入下降的趋势,表明了农村土地的生产功能弱化的现实,但是这种现实并不能断定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丧失。农民对其土地的保有量及其变化就充分显示了农村土地仍然具有保障功能,显示了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农民保留口粮田地的行为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在长期有非农业工作的前提之下,村民流转土地的意愿明显高于没有稳定非农工作时的意愿。前者愿意流转出土地的比重平均为70%,而后者为40%。同时从这些数据分析中也可以看出,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土地依然承担着农民的就业保障和其他的保障功能。 2、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的影响 2. 1土地流转对土地保障功能的影响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土地资产转化成为土地资本。从土地流转的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分析,土地流转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为14. 59%,占总收入的比重为0. 65 % 0 2008年土地流转的收入平均数(以户为计量单位)较2007年上涨了66. 4元,上涨率为13. 06% , 2009年土地流转收入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低,土地流转收入不能对农业收入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对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在非农就业收入高的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对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直接影响水平更低。相反,非农就业对农民总收入的增长影响较大,非农就业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更明显。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的另一个层面,就是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非农就业方面显示出来,但是在土地约束劳动力的机制已经不明显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也不太明显。 2. 2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的养老保障行为影响保持在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调查的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参与流转土地的42户农户,其中有15户(占调查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33 %)担心土地流转会影响到养老。9户农户主认为土地重要,其他的则认为土地升值流转后则体现不出来或认为劳动能力下降等原因。67%的农户则认为不会影响到其养老水平。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一是土地到期后使用权依然归自己(持此看法有7户,占16. 6% );二是土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高,(持此看法有18户,占42. 8 % );三是通过流转后获得租金(持此看法有3户,占7. 1 %);四是认为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和子女赡养来实现养老(持此看法有6户,占14. 28%),与土地流转的关系不大。 (2)从土地流转户与非土地流转户家庭的参保率(此处的家庭参保率二实际参保人数/应保人数x 100%)比较分析来看,土地流转户42户的参保率与非土地流转户64户的家庭参保率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利用stata软件,做两样本的参保率均值t检验。我们将土地流转与否变量表示为traps,土地流转户该变量取值为1,非流转户为0;家庭参保率变量表示为join。 从表2可以得出,土地流转户与非流转户的家庭参保率差异并不明显,标准差也较小。由于流转户与非流转户在参保率取值上的分布的方差并不相同,因而采用添加unequal选项的均值t检验。过程与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显示,土地流转户与土地非流转户的家庭参保率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在目前土地流转发展的水平上,土地流转对农民的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并不突出。 (3)在研究中“假设租金上涨”,有25%的被调查村民愿意增加参保人数或缴费额,有50%的农户则认为,其不会增加参保人数或缴费额,还有25%左右的农户则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农村的土地流转与农民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4)从养老保障的支出来看,土地流转的所得小于参保支出。89户家庭的土地流转所得均小于参保支出,占调查总户数的83. 9%。由此可推断,大多数农户的土地流转收入无法支撑参保支出。同时由统计表可以计算出土地流转收入占参保支出的比重为25. 8%,无法维持一户家庭的参保支出。所以可以推断土地流转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很小。 3、农民养老意识和认可的养老方式的变迁 3.1农民的养老意识已发生改变农民的养老意识则主要是指农民选择养老方式的观念。我国农民传统的养老意识倾向于家庭养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养老意识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访谈数据的分析,农民的养老意识已有两个方面的转变:(1)被动性的养老观念向主动性的养老观念转变。从对参保户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84户被调查农户中,有79. 2%的农户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可以减轻儿女的负担,老有所养”,与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依赖向对社会投资来达到养老的转变,开始了由家庭式的养老意识向社会化的养老意识过度。(2)静态的养老观念向动态的养老观念转变。农民的养老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土地,社会化的养老途径增加了农民养老的可靠性。有15户(占回答此问题户数的30%)表示适当条件下可全部流转,不留存土地,因为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会减弱。 3. 2农民认可的养老方式更加倾向于养老保险在对“农户认为最可行的养老方式”的调查中,有70. 75%的被调查农户认为自己以后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养老保险养老,而传统的“土地+家庭(儿女养老)”的养老方式只占18. 87%。农民在养老方式上的选择更加倾向于通过养老保险的途径来实现养老保障(见表5)。 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的运行状况 从句容市三村的调查结果来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三村的试点时间短(2008年试点),发展较快,截止2009年底参保率达到27.5 %。通过调查发现新农保在句容市三村的运行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 4.1农民对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不清楚养老金水平的户数占调查总户数的65 %(见表6);当问到养老金是否合理时,61. 32%的农户都选择了“无所谓合不合理”这一选项(见表7)。 4.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际的运行中.多层次、差异化的缴费制度设计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缴费的档次上,只有一个档次设计,年均缴费438元。这种硬性的缴费没有顾及到农村人均收入的差异性。农村人均收入差距的存在,显示了这一制度的设计不完善。一方面是由于新农保增加了农民的现实的负担,另一方面就是缴费额度的设计,没有设计出适合不同农民群体的缴费标准。 农民对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不足和多层次、差异化的缴费制度在实践中的缺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推行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土地保障困境背景下的农民养老保障出路设计 农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存在,一方面表明农民养老保障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来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农村土地“保障困境”所显示的另一种现实,即土地仍然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在“保障困境”的背景之下,结合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促进农民养老保障的发展和完善。 5. 1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农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出现,呼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也要基于这种现实考虑,这样的制度设计才能确保其适应性。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定位要明确,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水平因受到国情的影响必然是低水平的。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必然要考虑到公平的要素,其受惠的普遍性、公正性应当得到重视。三是要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农保这一制度的科学认知水平,提高村民参保的积极性。四是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农村人均收入的差异性的存在,多层次缴费的保障制度设计有利于确保不同收入群体支付保障支出的可行性。五是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长期性缺位,农民的年龄结构也处于不同的层次,设计时应当注重灵活性。六是由于农村土地保障困境显示,农民通过保留口粮地来实现保障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意义。可以考虑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成为农民养老保障的一个补充,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是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必然选择。 5. 2保障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保证农民选择的自主性一方面要严格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充分尊重农民的自全陛,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只有在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行政干预、集体流转这些流转途径的存在,可能出现对群众自主性的践踏,因而要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有效参与。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民生活生产的实际情况,科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土地“保障困境”所显示的农民保留口粮地的行为,应当值得关注。农村土地承担着生产和保障等多重功能,甚至还是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以“土地换保障”的做法应当慎重从事。 5. 3通过土地流转市场的完善和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从目前来看,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机构欠缺,流转方式单一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实施,甚至导致不能有效地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活跃土地市场,特别是将土地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建立土地流转的交易平台,有效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市场化,为农民的养老保障提供相应的物质补充。同时,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市场,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土地流转的绩效。比如农村土地合作社的建立,就可以使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在合作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 5. 4扩大农民就业市场第一,加速农民的非农就业,完善农民非农就业市场,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农民非农就业的稳定性。非农就业可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但要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要意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第二,加大农业开发和投人,发展特色农业。传统的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受到了土地产出的制约。农业开发可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从而改善农民的农业就业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村土地尤其是荒山、荒地、地产林地等的开发,促进其流转,并在此基础上就近安置农村劳动力,形成以开发促流转,以流转促就业的新局面,从而推动浓拼寸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提高土地的保障水平。 数据分析论文:电力自动化中的数据分析与特点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要处理的数据流,数据的结构也更加复杂。所以只有进行合理的部署,数据流才可以逐步的提高其传输的效率来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不同行业以及各地居民对于电力系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其作用就是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于运行状态的集中展示以及及时的监控,并且可以对之进行优化,同时提高安全运行的性能。一些高新技术,比如计算机或网络通讯技术等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让其数据处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可以快速以及准确的获取和处理数据是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 1. 数据采集 一般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首先要做的是数据采集。采集数据,指的是电力自动化的输入,分为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和转发等三个环节。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相对应的就是数据的传输是采集的关键。目前来看针对数据的传输,主要有有线以及无线两种主要方式,有线传输的方式包括了光纤和电缆等,无线传输的方式有微波以及无线扩频等。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主要采用的传输方式是有线传输,但是无线传输在一些特殊区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为无线传输具有减少铺设线路的优点所以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电网数据采集来说就具有较大优势。 2. 采集数据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实时数据,指的就是在现场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其特点就是数据量特别大,因此对于此类数据的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就是基础数据,指的是电力设备数学的一些数据,其属于设备管理的基本范畴之内,例如线路或者发电机等。第三就是日常的运行数据,主要有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记录的数据以及各种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处理的数据。最后就是市场数据,因为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进行,所以将市场数据纳入数据分类中也是适应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3. 在收集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3.1数据的分析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数据的唯一性。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子系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这些数据也会包含其他子系统中的大量数据,所以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会存在交叉现象,如果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妥善处理的话就会出现数据冗余的问题。一旦出现了数据的冗余很可能导致系统在处理数据时能力降低湖或者更新速度较慢,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系统数据的可信度降低。所以说为了能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就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日常维护工作。通常来说对于离线数据库可以比较容易进行管理,实现其唯一性难度不高,但是针对实时数据库就需要将数据库的信息映射到不同工作站的内存中,就需要在线进行统一管理来确保不同子工作站的数据库进行更新来避免重复性。 (2)数据的共享性。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进行以及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以及角落,网络带宽也越来越大,网速也逐步提高,这就使得web数据共享方式变得更为可行。跟其他的数据共享方式比起来,基于web的数据共享技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 (3)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要处理的数据流,数据的结构也更加复杂。所以只有进行合理的部署,数据流才可以逐步的提高其传输的效率来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数据流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就是要解决系统的统一接口的问题以及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互联。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流优化策略。 3.2随着电力系统中数据的存储了急剧增加,互联网中的病毒等也开始泛滥,但是碍于一些硬件设备的限制导致了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备份等还是不够完善,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数据丢失的风险。数据丢失很可能会导致电位运行的不稳定甚至是瘫痪。所以说数据的安全问题成为了现在电力自动化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其核心就是数据的处理。正确有效的数据处理是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有效运转的必要手段。 数据分析论文: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与数据分析 摘要:牵引变电所预防性试验是判断电气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对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数据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预防性试验;综合分析 一、前言 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判断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及系统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在预防性试验中每一项试验项目对反映不同绝缘介质的各种缺陷特点及灵敏度各不相同。通过试验,掌握设备的绝缘状况,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避免设备绝缘在长期运行中老化或是系统因过电压的作用被击穿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为了防止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事故,应定期对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 二、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简介 (一)预防性试验分类。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可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绝缘试验又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类。 1.破坏性试验(耐压试验) 这类试验对设备绝缘的考验是十分严格的,它能够暴露出那些危险性较大的集中性的缺陷,并可以保证设备的绝缘有一定的水平和裕度。其缺点是有可能在测试时给设备的绝缘带来一定的损伤。 2.非破坏性试验 这类试验是指在较低的电压下或是采用其它不会损伤设备绝缘性能的办法来测试设备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别绝缘的内部的缺陷,例如测量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测量绝缘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绝缘油的物化特性、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等。非破坏性绝缘试验对于检查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缺陷的有效性比较表,如表1所示: 由于变压器内的油和固体绝缘材料在电或高温的作用下裂解产生各种气体,进行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试验分析这些气体各种成分,有助于判断运行设备的状态。对判断故障有价值的气体有甲烷、乙烷、乙烯、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正常运行的老化过程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油质绝缘中存在局部放电时,油裂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氢和甲烷。在故障温度高于正常运行温度不多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随着故障温度的升高,乙烯和乙烷逐渐成为主要特征。在温度高于1000℃时,油裂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乙炔。如果故障涉及到固体绝缘材料时,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根据绝缘油中溶解的气体的组分和浓度含量,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可能存在的潜伏性故障。在实际中,根据烃类气体、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几种气体特征来判断故障性质。如表2所示: 绝缘特性以外的试验统称为特性试验。这类试验主要是表现设备的电气或机械的某些特性。例如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试验、变比试验、连接组别试验以及断路器的接触电阻、跳合闸试验等。牵引变电所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判断变压器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焊接不良、套管的导电杆和绕组连接处接触不良的重要依据。对于断路器导电回路的接触电阻主要决定于每相动、静触头间的接触电阻,其大小直接影响通过工作电流时发热,以及通过短路电流时的开断性能。 三、试验数据的分析判断 在分析判断试验结果时,现行标准中有规定值的设备,应按照规定来判断。无明确规定的设备,与同一设备相比较、与历年试验数据或出厂值相比较,与同型号设备相比较,最后依据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由于温度、湿度、外电场、磁场、试验仪器、试验电源等多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对试验值的影响较大,造成试验数据的误差和波动。将历年春检中的试验数值换算至同一温度,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各项试验数据在规定范围内,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2007年度,该变压器的高压对低压、高压对地、低压对地和高压对低压线圈间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突然下降。其直流泄漏电流增大,而变压器高、低压线圈的介质损耗tgδ值无明显变化,且符合规定。由此可初步判断线圈绝缘存在较严重的集中缺陷,但仅依据常规的绝缘试验,并不能足以说明变压器内部有异常,通过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数据,见表5。 由以上分析甲烷、乙烯、乙炔、氢气、总烃含量均超过注意值数倍。判断故障类型为高温过热故障。委托牵引变压器生产厂家开箱检查故障原因是:c相器身下部的铁轭下夹件的拉紧螺杆绝缘损坏,拉紧螺杆穿过铁窗形成短路匝,在夹件和螺杆之间起弧放电造成拉紧螺杆烧损。经维修后,通过各项试验和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各项数据均合格。 四、结语 牵引变电所预防性试验是判断电气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验结果时,除应注意试验条件和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外,还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档案资料,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历史的综合比较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对被测设备的缺陷性质做出科学的结论。
景观类论文: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 摘要:指出了园林景观在提升房地产价值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例,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期为开发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引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增幅比上年提高30.7%;商品房销售额11442.80亿元,增长35.2%,增幅比三季度回落4.4%,比上年提高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6%和43.2%,分别比上年提高36.1%和50.1%。可见,广东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励,那么如何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了开发商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景观房产应运而生。景观房产是一种房与景混搭的房产开发模式,其具有分组团开发、景观占地超过30%及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特点。为了实现景观房产的价值最大化,笔者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浅析地产类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供参考。 2 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 目前,我国房地产景观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工程设计不当。据此,笔者主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角度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 2.1 优化整体布局 房地产公司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评审由设计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深化方案,注意突出评审的侧重点:①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比如功能分区、项目布局规划等;②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③景观路线的分级处理与布局;④软景植物与硬景的比例;⑤景点分布的主次之分;⑥景观的均好性,即:楼宇的方位、朝向及环境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布局上保证景观的均好性可优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2.2 从经济性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来提升房产的价值,其中房地产公司更看重的是景观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经济性角度权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选用本土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和突出地域特征;②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适度选用高档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③坚持控制使用的原则,控制天然石材与木材的使用,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及降低房产的性价比,对此,可选用塑木等材料来实现同等的功能与视觉效果,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目的。 2.3 提高设计与概念的结合度 针对房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概念不得相互脱节,同时房地产公司在评审工程设计方案时,应重视植物配置与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①生态概念是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一般称之为生态设计。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按美学原则配置的植物群落虽然满足大众对自然的普遍认知,但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更迭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按美学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一些植物难免会慢慢衰落,亦或为了维护这一造景效果,需投入更大的养护成本。总之,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主义的应用不得浮于概念或表面上,而应通过协调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②在设计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要素时,应注重美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以突出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人性化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师却过度追求表面的美观,而未将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地产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小区人群,则景观设计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小区居民对其空间的参观要求,具体做到人与景观的互动。另外,在地产景观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小区居民对景观的使用要求,而不应过度承担文化宣传的责任。 3 地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 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房地产公司的技术部门应按要求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注意在这一审查过程中,首先应从成本角度对施工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往经验表明,地产景观施工图一般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区人行道的基层设计用厚300的C30标号混凝土,这一设计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园林景观会用到给水、排污、雨水、消防、暖气及强弱电等管线,因此在对这一类工事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检查交叉部位的布置及建筑与管线的找坡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管线设置是否会对周边功能区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等。总之,审查施工图是房产景观施工之前的必要步骤,理应加以重视。 房产景观的品质是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对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据此,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然后再据此选择景观施工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3.2 健全材料验收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在材料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材料的种类较多,②苗木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应严控材料质量的验收,这是保证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房地产公司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景观材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以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3 执行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的保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受此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也在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继而推动了工程施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提高了房产的价值。 3.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房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事,其中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这一工事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①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②组织开展园林养护技术培训,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及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③密切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以便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为建设优质的园林景观提供保障条件。 3.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13年8月,笔者有幸担任了《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总工,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旅(三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其施工难点主要有景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景观区域分散、河道穿插、多家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等。为了顺利成功的做好本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将施工范围划分六个区域施工,采用分区、多点同时施工的办法展开流水性作业。 该工程在施工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施工材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用树根伤口处理和防腐促根技术,土球挖好以后,对切断的根系伤口施用杀菌防腐的药剂防止伤口感染腐烂,同时在栽植前施用促进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尽快使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应用土壤透气技术,用特制的透气渗灌管,在土球放入树穴之后盘在土球周围,管头露出地面,这样既可透气,还可接上供水管,直接地供给根系水分; (3)应用营养液滴注技术,在大树移植初期,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方式向树干的韧皮部缓慢地滴注营养液,利用非根系吸收的方式向大树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刺激生长的其他物质,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应用生物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料,该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保水保肥等特殊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其完成效果充分体现了设计意图,实现了高品位、高要求及精致的项目定位,达到了园林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及完美融合。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开发商也不断追求园林的品质,来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观房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许多楼盘通过打造优质园林景观来提升档次。换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价格上和市场需求度上明显占有优势。比如,深圳优质的园林景观楼盘比一个普通的园林景观楼盘售价普遍高出1000~2000元/m2,可见,园林景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景观房产行业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上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客观因素,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的品质和价值。 景观类论文: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以顺应时展潮流为基础、以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高校职业教育特征为核心对景观规划类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基础内容。在这类专业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自身特色,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精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我国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简单阐述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工程;艺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日趋成熟,并在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景观规划行业对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给高校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贡献,我们也有必要对已有专业内容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在强调专业基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教学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 一、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景观规划专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时至今日我国景观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景观规划专业,以缓解该类市场人才的需求量,当前景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学校现状以及教学认识的差异影响,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开设景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包含有: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大学。 1、景观规划专业内涵 景观规划本身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涉及到许多建筑知识、艺术知识和一些专业性内容,还具备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如土工学、地质学以及美学等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校性质的不同,景观规划专业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专业侧重点、名称以及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在多数院校景观规划专业的设置中,往往都是按照本院校擅长专业为指导开展的,但由于院校教学特色、侧重点的不同造成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林学院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它通常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以及配合等方面,注重景观规划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景观内容。建筑学院的景观规划专业又是以景观建筑作为整个教学主体,重在分析建筑结构对景观的影响,并将整体环境布局作为重点。由此可见,我国不同性质的院校所培养出的景观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差异也很大。 2、缺乏课程设置标准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国内有关教育工作者已经提出了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标准要求,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管是对建筑院校、林业院校、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景观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应该采用一种统一、系统的标准来开展课程,要做到课程布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以及核心课件统一的标准化要求,这也是目前景观规划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这一问题被业界重视,但时至今日仍然未曾产生一套系统、规范的标准化专业体系。 3、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目前的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就连最基本的景观规划专业名称也不够统一。在林业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通常称为风景园林,建筑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则叫风景建筑,艺术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又叫环境艺术设计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采用的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给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选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各自为政局面十分明显。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点 在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强化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正确认识,要顺应时展潮流的需要并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景观规划专业的自身特色,做到从专业定位角度去分析,从而有针对、有目的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对于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言,开设特色专业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的品牌所在,它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用人单位对学校技术人才的选择有着指导作用,更让学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培育特色专业决定着学校综合发展进程,也关系到学生的生存。高职学院应面向市场培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在当前景观规划专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应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景观规划行业高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为主线,努力办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高校只有精心构建景观规划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拓宽专业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彰显自身特色。 2、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专业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将“市场跟从”变为“市场导向”、“就业引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立一定的地位,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优化专业结构 进入“十二五”,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消费情况有两个转变:一是就业已经实现了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的转变;二是教育消费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应把握这种变化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加强专业群的培养,以龙头专业为依托,将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宽口径结合多个专业方向,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存在把景观规划专业提升为专业教学的问题,结果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根据我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将景观规划专业分为景观规划、景观绿化、景观工程监理、景观建筑等专业方向,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深化改革措施 4.1、根据行业市场调查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景观规划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体系。其中文化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景观规划专业的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则根据各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有相应的专业方向技能。 4.2、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培养行业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该坚持将动手实践和认知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点。 三、结束语 高职景观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工程一线的,因而景观规划职业教育应结合工程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加强对学生景观规划相关知识、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让学生明白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及本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 景观类论文: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 [摘 要] 绿色是国内目前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地城市建设本色,它的应用受到国内各大城市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且将其作为城市环境改善的主要措施。在目前城市建设中,以景观规划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开展工作势在必行,这也给相关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景观规划类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构建要点,仅供有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培养;绿色;互动机制 根据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数据得出,我国每年竣工的房屋建筑总面积高达20多亿平米,而在这些建筑面积中绿地建设严重不足,景观规划规范制度欠缺。在如此庞大的建筑市场下,景观规划事业必然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也会更近一步提升。基于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做好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并就其互动机制的构建工作做简单探讨。 一、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景观建设与研究领域得到大范围扩展,各种研究新内容、新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景观规划类专业,并拓展了行业需求的固有观念及其他概念,同时由于我国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注,很多工程建设单位都将工作重点只放在提高景观规划与设计水平上,这也给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的限制,我国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景观设计人才培养 景观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将其作为一个美丽而又难以阐述的概念,也就是我国过去教学中一直所说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学家通常都将景观作为一个现代化科学名词,也在其中列入了学校教学当中,并逐渐形成了一类新型专业。在景观设计规划专业中,整个学科都是围绕着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它是建立在自然学科和艺术学科基础上形成的,工作中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与利用,也就是通过土地作为主体进行一切改造活动。因此,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要将建筑专业知识、市政学科知识、环境艺术等有序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各种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技术人才。 2、景观规划专业人才需求 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中景观规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景观规划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的追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得景观规划施工、绿化养护和花卉苗木生产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 3、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国内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了校内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新策略,这种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方法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将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综合起来,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仅仅依靠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钻研的素质,让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后就业机会,并形成学生特色鲜明的规划思路。 4、专兼结合教学新方法的应用 在过去教学工作中,景观规划教学工作者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以及措施积极鼓励并且推动教师队伍的进步,并逐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新思路,且在这种教学策略下还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多方位的教学服务体系,鼓励并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实训与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景观规划专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且有效的落实了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要求,并且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经济能现代化景观规划技能人才。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建设要点 景观规划是我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所在。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全新学科,它的教学重点在于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和新颖化的方式表达有关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对景观规划知识的认可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构建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势在必行,也是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 1、构建内涵 一般来讲,培养机制就是在培养过程中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依赖于人才培养的特定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同时也受其培养环境――“政府”、“社会”、“企事业”的影响。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政府、高校、企事业社会市场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构建要点 2.1、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但仍离不开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指导、监督;同时高级专门人才的就业、创业与国家的宏观发展、市场调控、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三者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才更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特别是有优势教师、教学资源的艺术类高校,必须结合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市场又快又好地培养出景观规划工作中紧缺的人才。 2.2、科学合理整合资源,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 学校多年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多层面的改革与实践。由于高新技术在景观设计工作发展中介入的层面不断拓宽,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人才培养中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相关各专业的综合分析和资料处理能力,为多学科协同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提供保障。 2.3、创新开放式实践互动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层次性实践互动机制 在教师们景观规划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相关景观设计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意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层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主要包括: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初步的创业能力体验等等。 三、结束语 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着眼于建设高效的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的问题,那么“培养得怎么样”就是景观规划专业有关高校人才质量评价的问题,三者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探索培养平台中的互动机制,提升景观技术人才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景观类论文: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摘要 将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按照不同植被覆盖分为6类景观,以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定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类景观土壤盐分含量,水域景观含盐量最高,草地景观含盐量最低;6类景观土壤盐分离子含量中,Cl-含量最高,K+、Na+次之。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特征 干旱区荒漠化过程中,最敏感、影响最强烈和变化最显著的地段是边缘带,其对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反应迅速且幅度巨大。在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区比其他地区更加敏感,具有“指示”和“预警”的意义。也是进行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研究的关键区。因此,对湿地边缘带土壤的研究意义重大[1]。 艾比湖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湿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2]。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植被条件下,湿地土壤有着独特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不同于一般陆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功能,这些性质和功能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和演替有着重要意义。王勇辉、郭双双等人针对艾比湖地区的土壤盐分做过许多研究[3-4],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扩散和堆积进行观测和取样,分析了艾比湖周边盐漠区盐尘的时空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危害强度[5]。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综合应用土壤地理学、分析化学、统计学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从而了解艾比湖湿地边缘带的土壤盐分分布情况,以期为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沙化研究及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艾比湖湿地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最低洼地和水盐的汇集中心,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90.9 mm,蒸发量高达3 790 mm。年日照时数约2 800 h,温度在-36.4~42.2 ℃之间。主要地貌为湖泊沼泽、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和湖积平原等,土壤类型属水成土、盐碱土和荒漠土等土纲。植被也由此形成旱生、超旱生、盐生、沙生等多种植物群落[6]。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本研究采用GPS定位技术,依据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分布特征,采集不同景观类型下26个土壤样点,共148个土样,同时对采样点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情况等要素进行描述,并获取采样点坐标(图1)。每个土壤剖面采集6层,分别为0~5、5~20、20~40、40~60 cm。采样时间为2014年8月。 1.2.2 样品处理与分析。野外采回的土样经过风干、磨细、过筛处理后,装入自封袋并标明采集地点、土样编号之后备用。土样在实验室自然风干后,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杂质),将风干磨碎土壤过1 mm筛,取10 g土样与50 g蒸馏水(水土比5∶1)混合,经过振荡和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土壤盐分的测定。总盐采用质量法测定;HCO3-、CO32-采用双指示剂中和法;Cl-采用硝酸银滴定法;SO42-采用容量法;Ca2+、Mg2+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K+、Na+用差减法计算求得。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制图,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研究区地处干旱荒漠区湖泊湿地,景观类型包括人类活动景观和部分自然景观,分类以湿地边缘带植被为景观标志,同时也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状况,将研究区分为灌木林、水域、草地、芦苇湿地、棉田、裸地6个景观类型。其中灌木林景观包括以柽柳梭梭为主的灌木和覆盖有盐节木、盐穗木、黑枸杞的少量灌丛;水域景观是被湖水覆盖的区域;将罗布麻、盐穗木、猪毛草、骆驼刺、花花柴、盐节木、猪毛草等草本植物大量生长的区域划分为草地景观;芦苇湿地是大面积长有芦苇的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区域;棉田景观包括新庄五队棉花地、蘑菇滩七队棉花地和九十团棉花地;几乎零植被覆盖的戈壁裸地和基本被砾石覆盖的戈壁划分为裸地景观(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分布 依据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单元构成,将研究区景观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是棉田景观、裸地景观、灌木林景观、芦苇湿地、草地景观和水域景观,由于采样点的选取并非均匀,因此对这6类景观的土壤盐分总量做标准差,从而得出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占总盐含量的比例图(图2)。可以看出,水域景观的土壤盐分含量最大,占总盐量的50.7%;灌木林景观的土壤含盐量居第2位,比例为12.1%;芦苇湿地景观占到总盐量的10.4%;棉田景观和裸地景观的含盐量居第3位,均为9.5%;草地景观的含盐量最小,占总盐量的7.8%。 2.2 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分析 6类景观类型的阴阳离子中,灌木林景观中各盐分离子的含量为Cl- K+、Na+ SO42- CO32- HCO3- Ca2+ Mg2+;水域景观中各盐分离子的含量:Cl- K+、Na+ HCO3- SO42- CO32- Ca2+ Mg2+;草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大小为Cl- K+、Na+ SO42- HCO3- Ca2+ Mg2+ CO32-;芦苇湿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大小为Cl- K+、Na+ SO42- HCO3- Ca2+ CO32- Mg2+;棉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为Cl- K+、Na+ HCO3- CO32- Ca2+ SO42- Mg2+;裸地景观中盐分离子含量的大小关系为Cl- K+、Na+ SO42- HCO3- Mg2+ CO32- Ca2+。由图3可知,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中,Cl-含量最高,K+、Na+次之,灌木林景观土壤盐分离子中CO32-和HCO3-含量基本相等,水域景观中SO42-和HCO3-的含量相差不大,Mg2+含量最少,为0.36 g/kg,草地景观中CO32-和Mg2+含量最少,SO42-和HCO3-含量持平,裸地景观中,Ca2+和CO32-含量基本相等,裸地景观中Ca2+含量最低,草地景观中CO3-含量最低。 2.3 土壤盐分离子在不同景观中的分布 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在各类景观类型中,CO3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景观 裸地 水域 棉田 草地;HCO3-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草地 芦苇湿地 棉田 水域 裸地;Mg2+含量为芦苇湿地 灌木林景观 草地景观 水域景观 棉田景观 裸地景观;Cl-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景观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Ca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K+、Na+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SO4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景观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水域景观 棉田景观。从图4可以看出:Cl-和Ca2+以及K+、Na+的含量在各景观土壤中体现为一致性;在芦苇湿地景观中Mg2+含量最高。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土壤含盐量:水域景观 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棉田和裸地景观 草地景观。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分布情况:Cl-含量最高,K+、Na+次之。各土壤盐分离子在各景观中分布情况:灌木林景观中Cl-、K+、Na+、SO42-、HCO3-、Ca2+、CO32-含量均为最高,芦苇湿地景观中Mg2+含量最高。 景观类论文: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摘要:在园林景观中,竹子造景可谓是景观设计师最为青睐的造景方式之一。由于竹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极大提升园林的文化和艺术品味,基于此,主要针对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竹类植物;园林景观;应用 前言:在我国,具有传统色彩的观赏性植物有许许多多,然而其中的竹类植物最属特别,它聚集了传统文化的美学,是观赏性极高的一种植物。在古代,竹类植物就早已出现在园林中,在现代,竹类植物依旧是人们最喜欢的造景植物之一,因为竹子造出来的景色给人一种历史感,具有极高的传统艺术美感。在我国园林的不断发展下,竹类植物被更多园林景观设计师所采用,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让人们研究讨论,研究成果对今后的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 运用竹子在园林中造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往往给人们一种对美的无限憧憬及向往,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竹文化就是一种人生的思考。一般情况下,所讲的竹子哲学与竹类植物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景色,其方式有 3 种:(1)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构建园林景色。竹不仅有端正的形体,还有深藏的寓意,把竹子的特殊形体与人们理解的寓意相互结合。(2)竹子的历史感渲染整个园林环境。把竹子的年代感引用到一些名胜古迹当中,可以激发起游客们无限的遐想,从而使竹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北京的紫竹公园就是借此来吸引游客,主要是用君山的斑竹为主题,营造出美不胜收的景色,在公园的山谷中、假山上、种植池中都栽种了斑竹,再加上娥皇、女英等景观,使其景色更加美丽。把悠久的历史融入竹文化中,再把传统的竹文化与其景色相结合,更进一步地提高竹文化含义,激发出人们的遐想,给园林观赏带来不一样的乐趣。(3)有着传统的诗、书、画、印 4 种文化气息。竹文化的艺术作品也是园林造景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在北京紫竹公园的八宜轩景区中,一边是竹子所构建的美景,一边则是以竹文化为元素的诗、书、画、印等艺术展览。在竹文化的作品中感悟竹子的气息,具备观赏性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更多乐趣。 2借物抒情在景观效果营造中的应用 当所要栽种植物的面积有限时,可以栽种较少的竹子,借助周围的环境带给人们一种想象,实现以小见大的造景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3 种方式:(1)把竹子投影在白粉的墙壁上,这种组合形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白粉墙壁上投影几棵竹影,竹子在这白色的墙壁上会显得格外翠绿。当人们站在远处观望时,白墙像纸一样,上面画着一棵棵“墨竹”。(2)“移竹当窗”。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在自己书房的窗外种上竹子,然后通过窗户观赏美丽的竹景,就好比一幅水墨画镶嵌在窗框上。把竹子移动到自己的窗前是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做法。现代园林中应用这一手法,游客可以通过一排的窗口去观赏窗外的美景,在游客移动的过程中,眼前的景色也会随之移动,带给人们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除了窗景外还有一些门洞、天窗及围合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造景方式。(3)竹石艺术,就是借竹子在奇峰怪石间构建美景,这种造景方式,竹子一般在古典园林中扮演配角,种植在墙角,它能独自成景,还可以掩盖一些生硬的景色。把它应用到空间压抑之处或者一口井旁,“一方天井,修数棵竹”从而在狭小的面积中带给人们自然万物的景色。 3丰富多样的造景手法 把竹子应用到园林造景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有几种方式:(1)大片面积种植竹子造竹成海。主要种植散生竹子,在大面积的竹林中建造一条悠长的小径,给人带来深邃的感觉。(2)丛植。将丛生竹按照一定的距离栽种,使得栽种的极有层次感,也可以将丛生竹栽种在河水边,竹影倒影在水中,又是一种美景的呈现。(3)列植。把竹子按照一定的行间距种植在道路两旁,构成一条竹景走廊。(4)散点种植。在一些假山旁边或者园林墙角、窗户旁种几棵竹子,以便更好地凸显出园林的主题。(5)混合种植。在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种植形式,比如,矮的菲黄竹构成地被,把一些中等高的竹子,比如观音竹构成绿篱,把高大的竹子采用丛植的方式,这些可以根据造景需求去科学地搭配,构建一个别具一格的竹林景观。除此之外,有些竹子还适合盆栽,放置在建筑物的两旁形成对称的景色。 4竹子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实践 竹子在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广泛,特别是近 10 年来,随着竹子研究的逐步深入,引种、栽培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把竹子研究成果、单纯竹自然景观和渊源流长的竹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造园特色,丰富了竹文化内涵,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4.1 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竹子入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带出了无限美感与神往,且上升为人生哲学。竹子造景的意境创造是以竹类植物为载体,以竹文化为基础,通过诗词、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运用比拟和联想等手段创造园林意境。表现形式通常为“以竹比兴、以竹比德”、“历史典故”、“诗书画印”等。 4.1.1 运用比拟手法创造园林意境。人们喜爱竹子不仅是由于它得自然外观,更多的是由于它“比德”的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人得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4.1.2 以竹的历史典创造园林意境。历史典故应用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启迪人的想象,深化园林意境内涵。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斑竹麓”以君山的斑竹为主要造景元素,在两山对峙的山谷中,以自然式假山,园路围合的种植池内栽植斑竹,结合抽象的娥皇、女英雕塑,造景点题。以历史典故为主题,将渊源流长的竹文化与以竹造景融合,深化园林文化内涵,启迪人的想象,增加观赏情趣。 4.1.3 运用诗、书、画、印四种文化艺术。以竹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是园林造景创意的宝贵资源,紫竹院公园的八宜轩景区正是利用竹的自然造景,以竹文化为题材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表现形式浓缩竹的四种时态景观的一处范例。从竹文化艺术作品中联想到竹之自然美,进一步增加对竹的审美情趣。 4.2 竹类植物用于园林造景的典型模式 4.2.1 专类园。集秀园作为收集展示竹亚科植物为主的专类园,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竹林景观。形成一座集展示、种植、收集竹品种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 4.2.2 竹林大道、竹林绿岛。竹子作为行道树,作为道路隔离的材料,营造出片片浓荫。如历史上的紫竹院路和现在的西直门以东小街桥以西主干道南侧是北京市很有特色的以竹作为分道植物的道路,在紫竹桥至今仍采取竹林绿岛的形式,结合中国绘画艺术的竹叶图案进行绿化美化,竹成为该条道路的明显标志。 结束语 构建园林景色要有合理的植物搭配和文化底蕴,文人墨客构建的园林提高了竹文化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同时竹文化也影响着园林的发展。基于此,从竹文化去研究讨论竹类植物,对我国的竹文化和园林造景具有深远的影响。 景观类论文:高职艺术类院校景观设计的教学建议 【摘要】鉴于我国各类高职院校的性质、基础以及对专业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使得在景观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差异。笔者根据多年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期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 景观设计 教学建议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大多开设了景观设计专业,只是称呼有些不同,侧重点不同。农林、园艺或生命科学等农科类院校的景观课程设置则侧重植物应用和生态效应,开设的植物基础课程过多并重复交叉,多停留在园林种植上;建设类理工院校课程设置则一般注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艺术院校中的景观设计存在于环境艺术专业,其课程设置注重场地规划等硬质景观形态,强调设计的视觉美感和设计的艺术表现。 在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中规定,目前我国艺术类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以素描色彩为主。第二学年上半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巩固、深化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加入初级的专业设计课内容。第二学年下半年开始真正接触所属专业,熟悉专业特点,掌握一般性的专业设计方法和规律,同时开始专业理论、专业材料和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设计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往往在前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前面大量的美学基础训练的功效并没有完全在后面的设计课程中反映出来,看似紧凑的课程安排,设计课程环环相扣,但是由于每轮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再加上相关课程如园林美学、中西方园林历史知识的缺乏,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触及该专业的核心,所以设计没有灵魂没有创新成为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学生虽然会画两张效果图却往往把握不助设计真正的命脉和关键,正是这种对设计的不敏感和设计精神的缺失,使得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毕业生尚不能满足社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我们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将无法面对未来的挑战。面对城市大规模膨胀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诸多威胁,作为一个专业设计人员,他所承担的责任已不再仅仅是处理一个视觉上的美学空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自然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交融的物质体系,远远超出于划分几个功能区,规划几条道路或是建造亭台楼阁、种植花花草草的界限范围。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建议和构想 (一)基础设计学习阶段 在学习基础设计阶段,不着重特定具体的环境课题,籍由一连串的练习作业激发初学者对造型、视觉的表达及创造能力,抽象的分析思考习惯,尤其培养他们对环境空间的敏锐度。训练学生表达及思考的能力,除了制图训练使他们熟悉图面尺寸外,更籍由徒手画与模型制作强化他们对空间造型的感知能力。相反,对大量的美术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等则需要压缩减量,取而代之的是对设计形式构成要素与三度空间美感的大量练习。 (二)专业设计学习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基本设计的学习,学生对环境设计的敏感度以及各项专业基本技能、美学欣赏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专业设计学习阶段分两个层次完成。 第一个层次是进入到景观设计实际领域的初步设计。不仅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通过接触真实环境设计,来加强各项环境资源、景观元素的认识和设计的基本训练。如以培养空间尺度感和环境感知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设计元素和空间形式”课程;以满足特定对象空间需求的“小型主题场地设计”课程以及通过植物配置设计进行的“园林美学训练”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锐度以及空间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课题以假想的基地来进行景观配置或者是以某个场地环境为例来观察解读空间。这些课程都是从景观设计最真实的服务对象出发,通过研究各类使用对象的需求,切实可行的从精神上把握设计的关键。同时加强理论修养也是这个层次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高职特色的的园林、景观史论课程应体现出知识面广泛、针对性强、更为实用的特征,使理论知识真正的为设计实践服务,学为所用。 第二个层次是进入实际环境设计阶段。景观设计课程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该阶段的设计题目尺度与复杂度较前期有所增加,并开始进入环境规划的领域,涵盖了小而精的环境设计课题和毕业专题设计。一般来说,从课程到作业都是虚的,只有把课程变为课题,作业变为项目,才能加强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顺利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的过渡。在课程的主题选择上应与目前社会所热门的行业项目设计紧密联系,可以有所侧重。如与都市生活密切相连的街道与交通的专题;或者是社区住宅景观规划设计等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设计能力的前提下,还可以开设一些能体现不同内容范畴的设计鉴赏课程,如以体现历史文化的景观专题、体现都市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设计专题,以期丰富学生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层次。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专业教学实施的建议 合理的景观设计课程安排是一方面,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当特别注意设计的练习题目,要随着年级进阶而增加难度和复杂性,强调可实施性与现实性。这一点在高职教育中犹为重要,“设计”是指通过理性思考严密企划的行为过程,专业实践是学习设计的必然途径,特别要注重学生在设计实践考察、园林植物实践考察等课程中的主动性学习,只有这样,理想才能从平面设计落实到真实环境中。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当重视“设计笔记”的工作。“设计笔记”是学期中的学习记录,包含着设计思考过程,评图及总评心得记录(可为文字记录或手绘设计草稿),最后计入课程成绩。这项内容的积累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对以往设计工作的总结能力。还需要提到的是作为具备综合能力的高职学生,语言组织和沟通能力也是将来踏上工作岗位适应与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在每次课题设计之前必须要组织交流会,上交设计成果时必须要上台报告,以组为单位,给予一定的时间要求,将设计的内容和文书的大纲汇报给老师和同学,达到教学双方互动的效果。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设计人员的摇篮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而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根据景观专业建设方向合理进行课程设计还要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而定,这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景观类论文:梅花观赏特性及专类园景观营造 摘 要:梅花香幽、色雅、韵胜、格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梅花在枝干、叶、花、果方面的观赏特征,提出了梅花专类园景观的设计要点以及传统梅文化的展示方式,最后介绍了以此为依据设计的燕郊植物园梅花专类园,以期用项目实践为此项工作做出更有意义的推动。 关键词:观赏特性;梅花专类园;梅文化 梅花原产中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名花和著名的观赏植物,是先花后叶的珍贵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人们借梅抒情,以梅寓意,将梅花与山水、植物、建筑及自然景物巧妙结合,形成各种各样“情”、“景”、“意”、“趣”相互交融的环境,让人回味无穷。干百年来,梅花及其所衍生的“梅文化”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怡情励志,陶冶心性的社会功能。营造梅花专类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有利于更加广泛深入的发展弘扬我国传统的梅文化。 一、梅的分类 从应用观点和演化过程出发,梅可分为果梅和花梅。而现代园林造景中应用最多的是花梅品种群。陈俊愉先生用“二元”分类法将梅花品种分为3系、5类、16型,分别为真梅、杏梅、樱李梅三个系,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杏梅类和樱李梅类五大类[1]。目前我国花梅栽培品种有300多个。 二、梅的观赏特性 (一)枝干观赏特性。直枝梅类枝条直上或斜出,老干铁骨风傲、遒劲古朴,给人以坚强、力量和希望;垂枝梅类树冠像把撑开的伞,枝条自然斜垂或下垂拂地,洒脱飘逸;龙游梅类植株矮小,每个枝条各节间成“之”字形或自然扭曲生长,犹如无数条小龙蜿蜒盘曲,风姿奇特俏丽[2]。 (二)梅叶观赏特性。梅花顶端嫩叶的色泽有紫红、红、浅红、浅黄、绿色等,与其品种的花色有很大相关性,花色为红色品种其嫩叶的颜色也偏红,花色越深其嫩叶颜色也越深。 (三)梅花观赏特性。梅树的花是我们栽培和欣赏的主要对象,相比很多花木,其花朵小巧玲珑,花瓣多近圆形且呈同心圆紧紧围绕着花蕊规整层叠排列,整齐而不纷乱,简明而不单调,从现蕾、露白、含苞及怒放,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样美的情境之中再增添嗅觉上的感受,让人只觉心为之净,神为之爽。 (四)梅果的观赏特性。梅果为核果,其中结单个果的占大多数;有的品种能结并蒂果或叫鸳鸯果,有结品字型果的,还有极少数品种可结田字果,新奇有趣,具较好的观赏价值。 三、梅花专类园的景观营造 所谓梅花专类园,是指以梅花为主题植物材料,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或者制作精工的梅花桩景,从而微观品味梅花姿韵美;从多角度、多方面宣传中国丰富多彩的梅文化,将之建设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专类花园。 (一)孤植和丛植。直枝梅苍劲挺拔,疏影横斜,多在常绿树丛前散植,最能体现 “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意境;主干略为倾斜栽植于流动的溪水泉边,最能体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佳境[3];垂枝梅最适宜与水景相配;龙游梅和各种盆景造型梅,最适宜在园林中的花台或小庭院中3~5株成丛与适量的堆石搭配,形成如诗似画的境界。 (二)梅与其他园林植物的配置组景。陈俊愉先生认为:“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或深色的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4]梅与松、竹配置,可呈现出“岁寒三友”图的景观;梅、兰、竹、菊自古就被称为“四君子”;梅与柳的组合,一刚一柔,相得益彰;选择与梅花花期相近的花木,可形成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春景园”。 (三)梅与自然景物的配置。《梅品》有云:“梅在淡云、晓月、薄烟、细雨、清烟、佳月、夕阳、微雪、晓霞中观赏格外传神;尤其月夜、雪中赏梅,韵味别具。” 梅与山石配置,刚劲简洁,最能表现梅花的刚劲品格;梅与水体的配置,营造出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梅与雪的搭配,雪的洁白晶莹冷冽之气更加衬托出了梅的高洁冷峭与傲骨。 四、燕郊植物园梅花专类园 (一)设计理念。梅花独特的色、姿、韵,造就了人们以特殊的心态去认识梅花的审美,从而咏出赞美梅花的千古绝唱。设计以人们从赏梅到咏梅的一种认知和历程作为串联整个梅园,提纲挈领的线索,组织梅园的设计。 (二)设计结构。围绕赏梅的主题,以“问梅――寻梅――品梅――咏梅”为全园的线索组织游线,按不同的展示方式,将全园划分为“燕郊寻梅、精品展示、梅林草坪、滨水梅影”四大区域,展示梅的姿、色、韵,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处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梅花专类园,丰富燕郊植物园的冬季景观,同时为游人提供赏梅游玩的场所,更可以发展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 (三)设计说明。燕郊寻梅区:包括入口处的“问梅”和向内延展的“寻梅”两个主题,以突出梅的独特姿态为主,展现梅花特有的品质和价值。为了符合寻梅的氛围,此区郁闭度较高,只给梅留出一个个自然的展示单元,道路也迂回曲折,为游人带来寻梅的欣喜之情。 精品梅展示区:位于专类园中部,为对应“品梅”的主题,将北部的水体引入园内,同时加入传统的亭廊元素,周围遍栽梅花,形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此区梅花以素雅为主,突出梅的“暗香”,并打造制作精工的梅花桩景,微观品味梅的姿韵美。 梅林草坪区:作为全园的高潮部分,此区旨在让游人置身于梅林花海的包围之中,视野开阔,展现“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诗情画意。梅花品种以花大色艳为主,渲染花海气氛,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为对应“咏梅”的主题,加入条石铺装场地,置石及附有诗词的园林小品等,展现梅文化。滨水景观区:临水一侧,结合滨水小路,打造水边赏梅的环境。 五、结语 梅花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十分宝贵的园林造景资源,我国北方营造梅花专类园,不仅可以丰富北方城市冬季景观,为人们提供赏梅游玩的场所,更可以发展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如何更好的在我国北方城市的梅花专类园中进行景观营造,仍需要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努力和探讨。 景观类论文:类型学在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与前景 摘要:类型学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无法直接从城市空间形态组合里体现风土人情的营造意图,因此本文试图从景观规划类型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将景观类型学和城规类型学实际操作进行对比,总结出几种适合城市景观的景观类型学设计理论与手法,从而论证景观类型学在跨专业合作时的结合点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对比;景观;类型学;使用价值 1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建筑学中一门特殊的学科,而景观规划,作为对建筑主题辅助设施的统筹和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景观也属于符号的范畴,因此景观规划就属于一门镌刻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白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的实践活动。 2 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还是有区别的。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划人员通过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手段,对城市空间进行部署和安排。城市规划旨在实现人工与白然完美的结合,并呈现出知性之美。相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景观规划则更重注使用者在景观三维空间中的艺术感受。在此空间中,景观的柔性相较冷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落显得更为突出。打个比方,如果说城市规划是让人体会社会发展高度的气质的话,那么景观规划是让人领略白身发展环境中的博爱与进取精神。 3 城市规划类型学 城市规划中比较多用到的设计手法是类型学。类型学认为:研究者可以以研究目的出发,引出一种特别的次序,然后将这种次序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并将其作为主线,从而对其它非主线因素加以限制利用。也就是说类型学“试图通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深层结构”。此手法使人们进行城市规划时有了新思路。相较于过去的规划手法,规划之后再剖析,汲取从前现有片段的时候,做到了有据可依,并且新的东西,除整理的手法外,还可以继续发扬。 现今的城市规划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开发。但是即使有了类型学初步指导思想,规划者也不能随心所欲,或者说直接决定开发方向。如今的城市规划不仅是一项传承的工作,更是一项投资。所以,一旦城市规划的方案确定后,随之的规划意图就会被精确地量化,随后参与分析的非专业投资者也更多,众多决策会被不同程度的修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完全实现类型学的转化意图相对困难。 4 景观规划类型学 景观设计中的类型学的运用,由于参与者相对较少,项目限制少,因此,绝大多数的景观规划的出发点,都是从景观最本质的原型要素――自然中汲取丰富的形式语言,可以这么说,类型学源白建筑,但是非常适应景观规划。 5 景观规划类型学与城市规划类型学的对比 相较城市规划的类型学,景观规划类型学手法并不局限于“具体――抽象――具体”的传统步骤。例如,城市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导人类型学,那么设计者就需要立足当地资源,对当地历史的解读,给设计对象一个城市定义,此手法意图在于使规划在城市历史文脉中能站得住脚,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结构。城规类型学并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发现某些已经存在的新东西。 相较于城规类型学传统的一元秩序,景观规划在类型学则具有先天优势,简言之,设计者在景观类型的设计编排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景观规划类型学也具备2个属性,即历史的内涵和抽象的特性,但它的多重运用手法却能揭示更多样的白然法则,而非仅仅展现城市生长总体上的一维趋势。 6 景观类型学的几种设计手法 可以这么说,景观类型学的核心是“多元营造”,下面就介绍几种景观类型学的运用手法。 6.1 多元设计 多元设计要求景观规划者在类型分析的时候,违背主流意志,赋予途径给假定某些群体有更多的空间话语权,由于传统城市规划的类型学设计手法很难顾及弱势群体,因此多元设计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城规类型学的缺憾,从相对微观的景观编排出发,从另外一个角度创造公平环境,让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弱势使用者能够站在主流规划的层面上,赢得相对更多的环境体验权。 6.2 生态设计 城规类型学非常注重文脉保护,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关注建筑主体或者城市空间形态,以至于忽略了风土人情及当地白然群落特征,类型学的景观规划通过将生态系统的秩序及复杂性作为关注焦点,能避免城市规划中一些苍白无力的保留及模仿。这种对景观生态秩序发掘的手法更像是规划人员对白然界系统的深层理解。而正是类型学沿用这种操作手法,很好地找到了城规与景规之间的结合点,因为类型学认为“如果不根植于过去,不根植于历史和传统,要建立一个有着坚实基础的未来,或是一个能够真正保证人类文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就以褐地为例来解释生态设计。褐地在城市规划类型学中属于传统的不利因素。城市规划类型学分类时将其视作非主线因素,做次要分析甚至可以剔除。但是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却可以将其归类为束缚生态设计创造里的不利方面,只是在褐地的改造与整治中,适当地减少创造灵感。景观类型学中将其看成需要整治的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即成了可以发挥的主题。 又或者,城市类型学很难处理土地沙漠化这个问题,城规不处理沙化问题。但生态类型学则在微观上,提倡采取各种生态措施作为生态退化激烈化的手法,在改造的同时,有可能发掘出新技术来遏制不良因素的发展,它比城市规划类型学更重视环境价值。不回避恶劣环境是否能具有使用价值,拒绝宏观上的直接推翻,而是将场地的特殊性看成秩序产生的主线,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3 场所设计 城市规划类型学往往用地表或者人工场所来成就空间,烘托设计的意图,使感受到精神与情绪的共鸣。但景观类型学更关注社会价值,它往往提炼出一种直白的叙事手法,即场所精神作为空间秩序,左右人的情绪,利用花灌木石墙等非封闭空间,白然而然地引导人的深层次感官体验。 6.4 演替设计 城市规划利用类型学的最后结果都是将秩序抽象成建筑语言。但景观规划的成果不同于城市开发,其成果具有演替的特征。因此类型学的基调完全可以由大地侵蚀,物种演变等白然规律来奠定。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堡斯公园。设计师杰克帕直接将建造新公园作为设计秩序的蓝本,将建造公园的设计类型归于一种生产过程,实现了形式到生产过程的主题,真正做到了实体要素的变更和重现设计;按照随机的网格平面交替布置2个类型的树种,它们分别是速生的先锋树种与永久的慢生树。这样的安排下,早生树可以给慢生树提供保护,这种类型学的设计手法充分体现了过程设计的内涵,并且很精致地体现了景观规划类型学的抽象手法。可以看出“多元”的景观类型学设计手法在实际操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7 景观规划的意义 (1)景观类型学的运用需要几个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合作对象协作完成,并且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不同行业间的反馈与深层沟通。(2)景观规划类型学的运用能使开发商、政府和当地居民都成为受益者,相对的,设计师的写作环境虽然相较城市规划类型学更复杂却更宽松,类型的提炼与选择既有据可依又不脱离现实。因此,随着景观规划的发展,原先产生于建筑中的类型学手法,在实际操作中,与景观规划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为,景观师的工作本质和建筑师一样,都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宜人居的有意义空间。 8 结论 通过对城市类型学及景观类型学之间的对比及一些小案例的分析,阐明了景观类型学的现实可行性,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实践的深入,景观类型学能不断日新月异,成为指导景观开发文脉保护的一件指导利器。 景观类论文: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摘要:归纳总结了景观构筑物的定义与分类,着重解释了景观中常用结构,并分析它们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对比了各类结构的优缺点。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景观;构筑物;结构 1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1.1景观构筑物的定义 景观构筑物作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指在景观环境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要素,具有引导性、艺术性与功能性,且能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1.2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景观构筑物通常分为台阶、坡道、墙以及停留休憩类,如花架、岗亭、休闲亭等。 2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2.1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分类 在整个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施工图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景观设计的实现效果,更关系到人在景观空间中的使用安全。按目前国内景观建造材料分类,结构分别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 2.2各类结构的解析 2.2.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石子和水以一定的配合比生产的人造石料,经过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为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景观工程中。景观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是指没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则是指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承受拉力与压力。 2.2.2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景观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由型钢、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各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 2.2.3木结构。木结构是我国使用历史最为久远的建造结构,是用木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木柱、木梁、木衔接构件及木装饰构件,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2.2.4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砌体、石砌体或者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广泛,可就地取材。 2.2.5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是指由多种结构形式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有砖砌与混凝土混合、砖木混合、钢木混合及钢材与混凝土混合等。 3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3.1混凝土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通常主要用于道路基础,台阶基础,坡道基础。承载道路或坡道的素混凝土基础在全年不冻土区域通常为150~200mm,强度为C25,而非承载道路通常为100~200mm,强度为C15。台阶基础在不冻区域通常为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还常用于景墙、围墙、亭廊等构筑物中,景墙或围墙,通常需根据其长度、高度、厚度确定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顶梁及地梁基础;对于亭廊等较为大型的构筑物,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顶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的埋深则需要根据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及荷载确定。混凝土结构其优点在于耐久性、耐火性较好,整体性能强,缺点在于自重大,抗裂性差。 3.2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钢结构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强以及更灵活的造型能力和可塑性。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景观构筑物的美感与品质,实现了许多传统材料不能实现的造型。钢结构通常用于岗亭、钢结构亭廊、雕塑、灯、栏杆、桥等,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被设计师们广泛用于现代风格的城市景观空间。其中在景观工程中最常见的型钢有角钢、工字钢、槽钢、钢板、钢管、圆钢、方钢等。 3.3木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木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是最为环保与天然。木结构常用的木材主要有圆木、半圆木、方木和木板等。木结构通常在风景区或者较为自然、中式的景观空间中较为常见,在景观构筑物中常用于木廊架、木平台、木栏杆等。木结构给人的感觉较为亲切、舒适、自然、缺点则耐火差、可塑性差等。 3.4砌体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砌体结构在景观中通常用于种植池、低矮的围墙、景墙及挡土墙等,同时也常与钢筋混凝土柱搭配建造一些构筑物。它具有耐火性好、耐久性好、施工技术要求低、价格低等优点,缺点则是自重大、强度低、砌筑量大等。常用砌体材料有普通砖、烧结砖、其他废料制成的砖类,常用的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3.5混合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合结构通常用于建造景墙、景观廊架、岗亭等。景墙,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梁形成的框架结构结合砖砌体结构填充,岗亭也是如此;景观廊架通常使用混凝土结构柱结合木结构、钢结构,或者钢木混合结构等。钢木结构是指运用钢构件与木构件相互组合的方式建造的构筑物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比纯钢结构更加丰富多彩,被广泛运用于景观设计实践中。 4小结 通过分析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可知,景观构筑物中的结构设计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景观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结构的特性,才能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景观构筑物。 景观类论文: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 【内容摘要】文章系统梳理了西方文化景观研究以及景观文化遗产概念产生和演进的历史过程,阐述了文化景观遗产是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从人类文化产生的内在机理上研究和把握景观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分析了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景观人类学 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 空间 文化记忆 景观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构成的生存环境,又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互动的结果。景观文化通过人类世代的创造与积累,形成了景观文化遗产。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传承了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多种形态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保存了人与环境互动的文化记忆。因此,景观文化遗产在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一、景观与景观文化遗产 景观是欧洲古老的概念,最初指可以证明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所拥有的土地,后来在荷兰风景画派的影响下,景观被赋予了具有欣赏价值的自然风貌的涵义。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洪堡从地理学的意义上,把景观界定为在某一地表所能看到的所有地貌。由此,景观在地理学意义上被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综合体;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加工形成的景观。但是,地理学上的景观涵义更多的是指地貌的自然状态,而没有与文化产生关联。1863年,奥姆斯戴德(F. L. Olmsted)把景观学与建筑学进行了理论的整合,提出了“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理论。1974年,美国的麦克哈格(I. L. Mcharg)在 《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生态与人文的双重视角,提出生态设计的理念,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Sauer)被认为是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第一人,他有力地推进了把景观的研究中心从自然风貌向人类文化活动的转向。他在所著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由此,文化景观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索尔把文化景观理解为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提出文化景观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赋予了文化景观以历史的时间维度的内涵;并给出了文化景观的定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在这一定义中,文化景观从地理风貌延伸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长期积累的结果,沉淀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记忆,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景观。他指出,“就像历史事实是时间事实,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时代概念一样,地理事实可以看做是地点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景观概念来表达。”①因此,文化景观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的烙印,为景观文化遗产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美国地理学家特惠尔根据文化景观的概念,在1929年提出了景观文化的“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论说,即每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文化景观。这一观点,已经触及到了景观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1963年,英国学者斯潘塞与豪沃思通过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农业景观文化的考察,提出了构成农业景观文化的六个要素,即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法国学者戈特芒则提出,文化景观是识别一个区域的特征的重要标志,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有无形文化景观。这一学说丰a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与当代景观文化的内涵已经基本一致,或者说成为了当今景观文化概念的重要来源。上述这些学者对文化景观的不断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对景观文化研究的视野,直接启发了当代国际社会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从上述西方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都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景观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景观的概念是从自然概念向文化概念逐步演变的过程;景观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景观形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类活动本身是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景观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决定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内容;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每一种文化景观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文化内涵。其中,索尔是景观文化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把文化景观阐释为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体,在方法论上为当代景观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没有在理论上深入展开,尤其是对不同形态的景观构成研究方面涉及不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文化构成方式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索尔对景观文化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提出的文化景观命题开启了现代景观文化研究的路径,使人们对景观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文化景观理论的产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把握和理解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对于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景观的概念开始流行,更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视角,并在实践上开展了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应用,使这一理论与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文化景观理论有力的推动下,根据文化景观学者的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全新的视角开始高度重视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文化景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内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在《世界遗产公约》上描述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它体现了人类社会与居住区的长期演变,这种演变是在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或机遇的作用下,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势力不断的影响下发生的。由此在原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五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认定文化景观时,确认了三种文化景观的类型,即人类有意设计与建筑景观,如出于审美需要的园林;有机进化的景观,如化石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如西湖景区。这类文化景观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对其保护的主要根据是:是全人类公认的世界罕见、目前无法替代,并具有普遍的价值;具有明确的地理――文化代表性;独特的文化因素能力;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我国已有江西庐山(1996年12月)、山西五台山(2009年6月)、杭州西湖(2011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四处文化景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二、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说文化景观是作为一种与自然景观并列的景观类型的话,那么,景观文化则是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考察景观现象,更关注景观背后的文化生成机理,或者说景观在某一文化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学视角的景观文化的研究,深化了对景观的文化传统及其本质的探索。 景观与文化景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们对景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景观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断地用景观文化理论去指导景观设计与创造的实践,丰富与完善了景观文化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理论与学说,包括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农学等,但由于这些学科都属于自然科学,缺少社会人文学科的视角,即没有从人类文化的维度上去阐释景观生成的肌理,因而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虽然索尔已经意识到人类文化是景观文化构成的重要基础,并提出了文化景观的命题,却没有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持续研究为景观人类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景观人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理论,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景观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为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按照日本景观人类学家河合洋尚的解释,景观人类学中的“景观”不同于设计学或地理学中的景观,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意象,而是借助于意象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是嵌入于文化意义中的环境,本土的居民对这种景观环境的“景观”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合洋尚对我国梅州地区的客家景观文化的实证性研究,充分说明了景观文化涉及到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问题。梅州的客家人聚居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梅州本土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很低。90年代后,梅州政府重新修建了孔庙、义冢、三山国王庙等客家文化景观,但当地宗族认为,这些文化景观是新造的“假景观”,难以唤起客家人文化的认同感。于是,梅州的宗族开始修建自己的内部文化景观,以唤起梅州客家人的本土化文化认同。因此,景观人类学中“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他者如何描述和塑造异文化意象,他者因景观的文化差异,能够清晰地识别景观的异质性文化内涵与特征;其二是这种景观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形式,如何影响了现实的景观建设。景观人类学的这一视角,对我们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景观的外在形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景观内在的文化机理的把握。 “空间”与“场所”是景观人类学着重研究的两大核心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又在时间的维度上与文化传统形成交织,共同构成了时空双重维度的文化空间。虽然景观人类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一样,也使用甚至强调“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等概念,但是对这些概念理解的视角与方法完全不同。设计学和艺术学往往是从物质形态的视角去理解“空间”与“场所”的,景观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生成机制角度来理解“空间”与“场所”的,因此,景观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嵌入了文化意象、装入了特色文化容器之中具有边界的形式,这种边界主要是文化的要素构成的,或者说,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景观文化的空间的边界。而“场所”则是被嵌入了历史与文化记忆,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这种“场所”的空间,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话语、共享文化记忆、建构文化对话的内容。 从西方早期对文化景观的关注,到现代景观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条景观文化研究的清晰脉络。或者说,景观人类学学科的构建,与欧洲200年来的景观理论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拓展,注入了人文学科的新鲜营养。事实上,景观人类学从文化的视角,赋予了景观概念以全新的涵义,它不仅延续19世纪初洪堡以来西方建立的古典景观理论,也融合了上世纪70年代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和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现代景观文化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在列斐伏尔看来,“环境的组构、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是根据空间生产和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②景观人类学对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文化景观概念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欧美国家将景观人类学应用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 西方在景观人类学学科创立之前,已经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来探索景观文化的人类学问题,可以说是景观人类学理论的萌芽,为景观人类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斐伏尔把空间生产界定为人的生产实践产物,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打破了传统上把空间仅仅看作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观念,构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复合维度,提出了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再现性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三大范畴(1974年)。德波把景观描述为“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1973年)。他们都把景观视为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外在形式。怀利把景观作为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 是一整套关联的文化价值、实践、管理及聚落(2007年)。菲利普斯认为,文化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否则会破坏对文化景观理解的完整性(2007年)。欧维葛认为景观不仅是空间概念,而且是长时期积累的习俗和文化的概念(2003年)。索尔认为文化景观的产生,有自然景观与民间或国家文化之间双向的交互作用(2001年)。阿什莫和克纳普从后现代主义立场,提出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意象,其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够创造可供“阅读”的形象或文本(1999年)。欧洲理事会出台的《欧洲景观公约》,强调文化景观不仅是物质载体或空间,而且与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遗产紧密相连(2000年)。现代西方学界对景观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把景观看做是一种外在的意象的传统,而是把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纳入到景观文化之中,强调了景观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联,这一视角本身就是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景观文化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丰富了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内涵。 欧美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解,强调了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空间和意象的景观与人类精神活动密不可分;文化景观充满了人类的体验,是一种文化表征体系;文化景观遗产能够唤起“记忆”与“回忆”,是可“阅读”的文本或形象。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景观研究注重文化景观变迁及其解释性研究,强调“景观文化变迁是环境中的自然力和文化力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表现”③。但是西方景观研究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地域、民族的维度重视不够,缺乏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理论建构上有明显不足,这对于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是有明显欠缺的。河合洋尚对中国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超越了西方景观文化研究的窠臼,更注重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核心构成要素,对保护我国形式多样、地域分布广阔的景观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 景观文化遗产是浙江的独特资源优势,以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浙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然风光迤逦、景观形态多样,是我国景观文化遗产大省,尤其是拥有一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的景观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浙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因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环境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文化也对环境起反作用。”④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端、东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浙赣山脉贯穿全境,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楠溪江、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文化景观,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到南宋迁都临安,几千年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浙江留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2011年,杭州西湖获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称号。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世界遗产的湖泊文化景观,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赢得了殊荣。 浙江省丰富的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西湖获得世界景观文化遗产后,更引发了国内外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并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开展了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艺惠从传统乡村地域景观研究的视角,以浙江省古龙门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的课题研究,并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这项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导致文化景观遗产地商业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文化景观保护和持续利用带来了严重威胁等问题(2009年)。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文化表征给予高度关注,提出“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水空间”是其重要特色,“传统村庄的原有属性和历史记忆亟待保护”,“乡村聚落遗传因子,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寄托,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和归属感”,但“中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丧失了个性”(2010年)。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则着重系统研究了浙江海洋文化景观,阐述了海洋文化景观保护的机制、分类、开发与模式,提出浙江海洋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思路(2011年),但他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地域特点的梳理不够深入。倪琪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出发,研究了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结合西湖的园林、建筑、山水、历史遗迹、景观题名等物质与精神元素,探究了其文化表征方式与价值(2012年)。这些研究方法借鉴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充分结合浙江景观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形态,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西湖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如何保护的思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学者指出,目前,地方政府“更加侧重保护物质文化景观,且保护尺度常以小场地和建筑空间内部的保护为主,甚至狭义地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⑤。就浙江省而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物质景观,轻非物质景观;重文化景观开发,轻景观资源保护;重城市景观,轻乡村聚落景观;重单一性保护,轻综合性保护。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对浙江文化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因此,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保护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笔者认为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景观文化中的建筑、自然风景与历史传说及其多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完整的景观文化空间。因此,必须把建筑、自然风景等实物形态的景观,与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文化统筹加以保护。比如,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除了闻名遐迩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外,还有与西湖密不可分的诸多传说,如被称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的白蛇传与雷峰塔,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文化景观空间整体。传说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来许仙的儿子祭祀于雷峰塔,雷峰塔倒塌,白娘子获救。2000年,浙江省政府决定重修雷峰塔,却没有把这一流传千年的传奇充分地整合进去,同时,也没有从口头文化遗产的角度系统地对白蛇传与雷峰塔传说进行收集和整理。事实上,自古以来,白蛇传就有镇江说书版本和杭州说书版本,但在国家级“非遗”申报中,镇江市作为第一申报单位成功申报了《白蛇传》,杭州却成为了第二申报单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省对雷峰塔的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缺乏整体观的。 第二,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将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风格有机地统一起来。浙江地理环境以山水著称,江河湖海环绕全境,形成了以水为特色的景观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一批在历史上著名的水乡聚落,如乌镇、塘栖、西塘、南浔等,同时也保留下来一批附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格的水建筑,如廊桥、水上凉亭、水街、水码头、滨水别墅等。这些水文化景观不仅能够充分凸显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也彰显了江南水乡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浙江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指出:“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并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的文化遗产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这些遗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⑥ 第三,要坚持对文化景观遗产实行多元化保护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保护。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或建筑的保护,忽视了对乡村聚落的景观遗产保护。这其中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缺乏对乡村聚落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事实上,许多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由于远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破坏,仍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景观,在整个景观中是难得的资源。孙艺惠认为:“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并流传了众多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Mac Antrop(2005年)指出,存在于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护乡村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乡村景观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⑦笔者曾考察了安吉县山川乡的文化景观,在这个偏僻的乡村聚落中,有魏晋时期阮籍后代聚集的村落,也有唐代的寺庙,村民的生活保持着淳朴的状态。这样的乡村聚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十分罕见了,有着不可替代的景观文化价值,体现了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景观文化遗产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传统文化景观意象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等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旅游开发,新建了许多仿制古建筑,甚至改建古建筑,对景观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景观文化的保护规划,在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排队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把有价值的景观资源统一纳入到规划保护的名录中,对条件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以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外,应尽快出台景观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浙江省景观遗产资源给予有效的法律保护。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景观类论文: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实际的景观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景观学专业当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和教授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景观学专业中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政策,针对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及其在改革方面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实施改革对景观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景观学专业中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景观学;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不断的加快,我国居民在其居住环境的建设以及管理的工作当中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和危机,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比例严重失调,自然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自然文化遗产遭受蚕食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给景观学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干扰因素。自2004年12月开始,我国高校景观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在2007年开始,都相应的设立了景观学相关的专业并正式开始招生。我国安徽建筑大学早在2000年到2008年这八年的原理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依据传统的优势学科针对性的设立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景观学实用性人才,并且积累下较多的教学经验。为了更好的开展传统的优势学科,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实用性人才,对景观学专业的设计课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类专业在景观学中占据这重要地位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景观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规划设计;第二是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第三是建设和管理。每个国家的在景观规划方面的设计师人数以及专业水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该国家人民居住环境的质量高低,它同时也是人居环境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二十一世纪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引导性学科。我国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多都集中在农林元宵,在对相关课程进行编制的时候,对建筑类院校中有关景观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比较大,景观学的办学理念和背景主要涵盖了建筑类、艺术类、农林类以及地理类这四个大方面,从而产生了设计风格多样化,每个学校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和设计风格,针对培养层次较高的景观学专业性人才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在农林院校当中,在软质量景观上的师资力量相比其他的工科类的院校有着较大的优势,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社会需求当中,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对建筑类的工科院校来说,它在景观的规划方面。管理方面、设计方面以及研究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而且具备了国土和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和场地的规划、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设计和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所以说,在当前的景观教学和实践当中,设计类的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设计类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断的完善教学的方式以及对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强化,争取在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教学和科研相融合,老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在能方面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类的教学更加具备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二、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景观学理论和普通的理论性课程以及生物学科中的课程相比,其设计类的课程具备非常明显的特点,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着较为独特的地方。设计类的专业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即形象化的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所谓的设计就是将设计者本身的思维和设计思想通过其所要设计的物体或者是景象,让人们从视觉感官上去了解设计者的索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这首先就要求设计者的自身需要具备非常清晰的设计框架存在脑海当中,要是本身对自己的设计结构了解不够充分,那在观赏者的角度上对其所涉及的作品就更加无法理解,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是在想象能力方面较差,那样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景观学的设计活动中 在进行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对学生在设计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设计类的课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设计能力,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欠缺往往会对所设计的事物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做出必要的示范,很多时候会遇到用语言无法表述的问题,但是通过实物的演示和具体的操作就会让学生一目了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充分的参与到设计和讨论的过程中去,这样才会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景观学设计类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 教学课程的性质直接关系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形式,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和双向交流,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景观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到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去。学生由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转变成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学习模式,这时候教师也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特性进行因材施教。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计项目,无论是真实的工程项目还是人为设计出来的虚拟场景,从其本身的性质上来看都属于同一种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景观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再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所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方案最终必须要通过具体的图纸展现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是一个设计人员,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大胆的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将其所学的概念、原则以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对实际的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 设计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针对景观设计工作,它要求设计者必须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同样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景观设计理论,学生也要对设计方面相关知识进行积累,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建筑工程技术以及生物方面的知识。 三、景观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模式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景观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模式可以总结为:“引导、示范和实际操作”。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可以得出这种模式的教学是切实有效的。人们通常都认为景观专业设计类的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并不是通过一种设计类的课程进行教学,其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师具体讲授给学生多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到的知识是否可以真正的理解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学生需要学会独立的思考,还要具备自己的思想,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会消化和借鉴。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对学生进行引导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其目的主要是指引学生去充分了解设计课程的特性以及教学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没有对其进行大概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只能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走,在这种状况下,要想使教学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就会非常的困难。 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景观学在其所学专业中的重要位置,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特点和修完所有相关课程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事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阶段首先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 教师示范,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阶段的初步操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示范:首先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具体例子对其进行分析和讲解,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演示一种具体的操作,并且在相关的演示过后分析和总结出与其相关的普遍性原理,然后在通过进一步的不同设计的实例对相应的原理加以有效证明。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这是景观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通常采用以下集中方式进行,第一,课后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实际动手操作的任务。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适当的加以“压力训练。第三,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项目训练。第四,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快题考试。以上所述的教学模式经过实际的应用证明是切实有效的,但是个人的教学方式还是不能充分的弥补整个教学体系,在以后教学体制的发展中还是需要不断的完善整体的教学体制,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出最高质量的景观学设计技术的教学。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在实际的景观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景观学专业当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和教授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提出了景观学专业中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政策,针对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及其在改革方面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实施改革对景观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景观学专业中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所以说,增强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水平,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景观类论文:遂昌县景观林建设的类型及关键技术 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遂昌县的森林生态环境,提出了构建森林生态景观大框架,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建设 “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以更好地为促进遂昌县旅游事业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景观林;类型;技术;遂昌县 1引言 遂昌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甜槠、木荷最为典型。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有次生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中山矮林和灌丛。根据2006年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全县共有木本植物100科,348属,1036种,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良乡土造林树种100多种,花卉、绿化、观赏树种300多种,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2生态景观类型 根据生态学、植物学和景观学原理,遂昌县现主要有常绿阔叶林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针阔叶混交林景观、落叶阔叶林景观、针叶林景观、经济林景观、竹林景观、灌木林景观等多种森林生态景观类型,但其各生态景观类型面积分布不均,色彩变化不大,视觉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少,针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大,林相单调或破碎、季相变化少、树种分布不均或单一、层次结构简单、林分稀疏等方面。根据规划区域生态景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形态、季相变化、层次变化等多种生态系统和空间类型出发,按照规划原则,通过在各景观类型中进行目的树种的培育或改造,逐步提高规划区域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减少针叶林景观面积比重,调整森林生态景观面积,丰富森林生态景观树种,增加森林生态景观层次,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 2.1景观保护型 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域内现有郁闭度≥0.5的乔木林,所有经济林、竹林、特殊灌木林以及未成林造林地(针叶林除外),苗圃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等均纳入森林生态景观保护型。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森林生态景观价值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对这些景观,应采用限制采伐的方式进行严格的保护管理。其中,《遂昌县林木资源限制采伐工作方案》划定为禁伐区的林地面积,要严格限制采伐;对于非禁伐区的林地面积,原则上禁止采用皆伐和大面积择伐;对于林业生产经营区的人工商品林基地(含工业原料林、合作造林、世行贷款造林)可准予皆伐,但要控制采伐区块面积,避免集中成片采伐,尽量降低其对生态景观整体形象的破坏。 2.2景观改造型 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域内现有郁闭度 2.3景观营造型 对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荒山荒地等,根据立地条件分别宜树、宜灌或宜草等进行绿化。现有未绿化的宜林荒山荒地,基本上立地条件都较差,难以营造成较好的森林生态景观,因此要以种灌及种草来绿化为主;对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荒地,选择木荷、甜槠、栎类、枫香、榉树等树种营造阔叶林景观。今后采伐等形成的迹地,要及时并按照规划的生态景观建设方向造林绿化;坡耕地利用杨梅、厚朴、柿树、毛竹、茶叶等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经济林景观。 3生态景观建设技术措施规划 3.1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规划区的地貌、海拔、坡向、土壤、土层厚度等对树木生长影响的分析,确定以海拔、坡向、土壤为主要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并拟定各立地类型的主要适生树种。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郑慧萍,等:遂昌县景观林建设的类型及关键技术资源与产业 3.2树种选择 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观赏价值和生态效能高,并有成功种植经验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生态景观改造和培育,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既能适宜林地的立地条件,又能满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求,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景观美、地方特色鲜明的目的。此次规划主要选择以下树种。 3.2.1按生态习性分 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有香樟、浙江樟、楠木类、细柄蕈树、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米槠、罗浮栲、栲树、南岭栲、乌楣栲、杜英类、猴欢喜、香港四照花、木莲类、含笑类、杨梅、冬青类、桂花;落叶阔叶乔木树种有枫香、缺萼枫香、毛红椿、连香树、秀丽槭、檫树、小果冬青、南酸枣、马褂木、银杏、榉树、黄连木、柿树、蓝果树、无患子、光皮桦、黄山栾树;常绿灌木树种有构骨冬青、毛瑞香、浙江蜡梅、栀子花、杜鹃、茶叶、鹿角杜鹃、云锦杜鹃、夹竹挑、女贞;落叶灌木树种有满山红、丁香杜鹃、毛黄栌、美丽胡枝子;常绿藤本植物有常春油麻藤;竹类有毛竹、遂昌雷竹。 3.2.2按主要用途分 浙南及遂昌特色树种有遂昌冬青、遂昌大果油茶、遂昌雷竹、九龙山榧、浙江蜡梅、伯乐树、乐东拟单性木兰、闽楠、凤凰楠、细柄蕈树、毛红椿;观赏树种有伯乐树、含笑类、木莲类、浙江红山茶、遂昌大果油茶、香港四照花、毛瑞香、常春油麻藤、美丽胡枝子、杜鹃、满山红、丁香杜鹃、鹿角杜鹃、云锦杜鹃等;春―色叶树种有黄连木、刨花楠、红楠、闽楠、细柄蕈树等;秋―色叶树种有枫香、蓝果树、毛黄栌、秀丽槭、银杏、榉树、山乌桕、黄连木、香港四照花等;常色叶树种有栲树、米槠、罗浮栲、南岭栲、杜英类、猴欢喜等。 3.3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前的林地清理与整地,无论是无立木林地的造林,还是林分补植改造,都不能破环周围的森林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所以,只对造林地劈除草灌与清理树根、石块等杂物,并保留目的树种。整地方式采用挖大穴,穴的规格一般为50cm×50cm×40cm,容器苗可适当减少挖穴规格,挖穴后及时回填,以免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3.4造林密度、种植季节与种植方式 景观营造,造林密度为2100~2700株/hm2,其中大苗造林密度为1500~1800株/hm2,小苗造林密度为2500~3000株/hm2。景观改造,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补植密度以600~1500株/hm2,灌木林地补植灌木树种密度以1200~1800株/hm2,乔木树种补植密度以900~1500株/hm2为宜。为提高成活率,需选择春季或冬季植苗造林,即在树液流动前的雨后无风阴天定植。种植方式采用植苗种植。栽植时应严格按《造林技术规程》要求进行。苗木尽可能当天栽完,当天栽不完的必须假植。苗木在起运时要带泥球。难成活苗木,栽前可用ABT生根粉、GGR植物生长素蘸根造林等先进技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所有苗木装车时,必须认真检查,不得压伤苗木,并用湿草覆盖其根部,以防水分蒸发。 3.5补植与幼林抚育 种植后必须对幼林采用除草、松土、培蔸、扩穴、除萌、修枝等抚育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种植后死亡的幼树及时补植,保证成活率达到合格要求。抚育次数为种植后第一、二年各1次,第三年1次,抚育时间为每年6月或9月。为防止水土流失,抚育方式采用块状抚育。 景观类论文: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针对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方面,主要针对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从新技术的应用、景观生态分类在实践中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景观生态分类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而可供利用的土地则越来越少,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合理的安排环境、人口的关系,使人口与环境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景观生态,主要是指以天空为顶,以大地为底,在一定区域内的户外所有空间之中所包含的有机物、无机物,有形之物,无形之物之间所构成的互动关系,进而产生的自然效应组合。景观生态强调的是景观的生态学方面,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景观分类的研究,前人在城市景观生态方面进行过很多研究。但是对景观生态在一定区域内、一定范围内的表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对景观生态进行分类,并对分类进行研究,这对于促进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促进以景观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 景观生态分类通过建立等级分类系统,能够全面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是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分类的知识面涉及的非常广,是一门非常明显的交叉学科。正因为景观生态分类相关知识作为一门交叉的综合学科,所以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也比较多。但真正将景观生态分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展研究,则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从国外对景观生态分类及相关内容的研究来看,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流行两个学派,即以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学派,还有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北美学派。这两种学派虽然都是基于景观生态分类进行研究,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其研究的方向差异很大。欧洲学派,相对来说对于景观规划的实践更为重视,而北美学派则对于景观规划的格局和功能更重视。两种不同学派的研究各有千秋,但初衷都是一个。尤其是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给景观生态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两种不同学派的研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国内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要比国际上大约晚20年到30年左右,从起步上落后了很多。我国真正开始对景观生态分类开展研究要追溯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景观生态室”和景贵和主持的“吉林省西部沙地生态建设”课题的立项。从这个实体研究机构和课题的立项开始,我国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步入正轨。后来出版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等多部相关著作。整体来看,我国的景观生态分类理论研究起步晚,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的划分;(2)综合考虑自然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的划分;(3)以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强度或从景观功能入手进行的划分;(4)直接依据遥感手段获取地表覆被物的景观特征数据进行的分类。 2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趋势 目前,快速的城镇化以及过度膨胀的人口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生态变得更加脆弱,生态平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此,在新的环境下,面对新的挑战,重新对景观生态分类进行研究,也是未来景观生态分类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定位系统、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且掌上电脑、GPS 定位仪等被广泛的采用,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目前,景观生态分类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究与应用的整合,并相应地推进时空尺度匹配、多学科的整合,以及研究者、决策者和景观利用者三者的整合。更多的将景观生态分类中各项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探索景观过程的物理学表达方式,逐步减少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和景观动态预测的不确定性,发展和建立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提高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土地利用与覆盖,生态恢复与生态合理建设,景观动态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地利用景观生态分类的知识进行研究。 3 结语 总之,景观生态分类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一门新的知识,在未来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必将有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为此,我们还需要对景观生态的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探讨新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景观类论文: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街道景观是反应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因而加强城市景观的设计对生态和谐的现代城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其次就城市街道景观进行了分类;再次就如何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出来。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特点;分类;设计策略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街道景观的分类,且做好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彰显城市文化的内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设计。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性 文化性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特点之一。城市街道的建筑系统与道路系统的有效规划形成了城市的街道景观,在物质实体的背后其所承载的是城市文化内涵,能在了解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对城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 1.2视觉传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街道两边的住户以及街道上的行人,其视觉感官和使用感受是做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因而仅凭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与哲学美学是难以将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有效的设计并体现出来,所以作为设计人员必须从住户与行人的角度去做好城市街道的设计,妥善处理街道环境与行人间的关联,并确保街道景观能有效的合理的将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传递出来[1]。 1.3整体持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连续性较强,同时也是构成城市线性空间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的环境、建设的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持续性的特点。 2.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分类过程中,主要分为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交通类街道即城市道路,主要用于城市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承载着整个城市运行的重要功能,常见的交通类街道景观主要有城市的主干道、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隔离带等。 生活类街道作为最常见的街道类型,其对居住空间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延生,组成的元素主要有两侧的建筑物、绿化、地面以及公共设施等,与交通类街道相比,其不仅车流量小,而且形成速度较慢。步行街在城市中主要是供人们购物的街道,因而此类街道往往集中在商业区,所以其安全性十分重要,为城市人们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文化街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性的街道,因而具有较强的传统地域文化,因而此类街道主要用于对街道文物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滨水区则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主要是指与河流、海洋和湖泊等与水体区域相接的土地[2]。 3.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 某大道工程是近年新修建的综合性干道,由于因尚未全线拉通,所以此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由于路西的绿化景观带是市民的聚集地,而路段内仅设置一处过街天桥,大量人流往返道路之间,对此路的车辆通行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分流工作。以下结合本工程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 3.1交通类 在交通类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鉴于其流通性较强的特点,因而一般应采取直线的方式进行道路的设计,当道路需要转弯时,必须确保转弯半径的合理性,尤其是转弯半径之内严禁设计遮挡视线的物体,在沿街建筑设计时,应确保街道宽度与树木高度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性,所设计的街道不一定非要等宽,但应采取放大局部空间的方式,把城市的绿地和广场等引进街道空间之中,从而不断丰富街道空间,提高交通类街道空间的形象。由于交通类街道包含了诸如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标志广告牌、安全护栏等设施,做好此类设施设计,能有效的完善和补充道路的功能,并达到美化街道的需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设计人员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应对其视觉效果进行强化,切实做好快速路的修饰与美化设计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街道设施之中,给在快速路上的人们带来一种城市的温情。对于高架桥、立交桥等较为特殊的交通类街道景观的设计,由于其与地面存在高差,正是由于高差的存在形成了立体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相应的攀爬类植物,使其更好地绿化高架桥、立交桥的桥体的外侧,亦可在桥的两侧设置固定的盆栽,以更好地形成立体感较强的绿色景观[3]。 3.2生活类 对于生活类街道景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活性街道景观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注重生活类街道的邻里感与场所感,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形式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与居民需求相符的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区域,例如生活超市、购物广场、菜市场等,再结合生活类街道功能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街道空间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美感,并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元素去丰富空间,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交流场所,加上此类街道的行人较多,因而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应精心选择行道树,既要在夏季达到遮阴的效果,又要确保冬季日照的足够行,亦能选取花坛与花池等方式为街区的景色丰富带来更大的可能。 3.3步行街 在步行街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安全性,并集文化识别性、需求性和便利性为一体。因而首先必须在确保步行街街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即尽可能地避免和预防机动车的进入,而这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以最大化的确保安全隔离效果。但是由于步行街的人流量较为密集,在行走时难以察觉周边的危险因素,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街道地面铺装具有较强的平坦性,尤其是在井盖口周边不得出现高差变化,并充分考虑所选铺装材料的性能,并结合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的不同,针对性的选用材料。 3.4文化街 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具体可以通过选取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题材的元素并应用到街道小品中,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以文化街中心的雕塑设计为例,城市中的雕塑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的文化素质及修养,好的雕塑品必然与环境协调并形成城市中标志性的象征。雕塑与环境相结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气氛和氛围,创造一种精神生活空间,使观者在这一精神生活空间或崇敬、或恐惧、或愉悦、或轻松,产生各种情感和联想,从而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优秀的建筑与雕塑组合,不但装点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城市街景,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5滨水区 滨水区的街道景观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从而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切实做好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等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最大化的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以精心的设计提升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品位。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 一、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在农业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性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特质。不管是从农业科技推广理论角度,还是从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来看,其教育性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主要表现在:针对农民,立足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2.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本身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过程就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过程。它唯有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最主要目的,帮助农民获取信息、知识和技能,更新思想观念,其所推广的技术信息及相应载体才有可能最快地在最大范围内充分发挥效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必然成果。 3.反过来,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加强,将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更易于接受。 (2)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势必大大缩短新科研成果、技术的传播推广过程,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 (3)较高的农民科技素质也加大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需求,从而极大推动农业科技发明、创新。 二、当前农业推广中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不足、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而是农民的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根据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每亩耕地平均拥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而我国目前每万名农村人口中平均只有6.5名农业技人员。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六到七年,其中还包括大量文盲。这种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相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事业来讲是不容乐观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事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农村教育落后。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农村教育的人员结构和数量约占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9940万)的79%,但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教育不尽如人意,高中程度则是凤毛麟角了;根据社会科学院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人口数9.2亿,而以农民学校培训、资格证书和转岗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仅为29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0.32%,约300人中只有1人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数为583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9.2亿)的6.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劳动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农民科技培训渠道、形式单一。据调查,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以及部分职中。这些培训机构一般只集中在县城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深入农民群体,甚至大部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形同虚设。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我们得知,当前农民接受科技培训渠道主要是自学和农技推广机构(包括农技推广部门、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培训。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课堂授课为主。调查还表明,不足三分之一的农民会一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更是不足3%。 3.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农业推广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早在1950年我国就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后续有1972年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1993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法》、1999年的《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规定,再到地方出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办法等,都从法律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制定,但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与法律和政策配套的实施机制,在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上被边缘化。 (2)以政府指令为主导。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基本以行政指令为主,习惯于下计划、要项目、等任务,为推广而推广。 (3)以技术为导向。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科研成果的市场性和实用性,但多凭主观推测,在传统推广模式引导下,无论科研人员还是推广人员,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把技术成果本身推销给农户,而非市场需求和农民对它的接纳程度 三、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首先要从法制的基础上重视农村教育。其次,要加大农村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民科技培训预算,从政策、资金、科技人员等多方面支持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级体系,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2.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功能。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中等农业学校和市、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以各大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科学研究院为科技依托和教育阵地,建立一批省、市、县逐级推进的农民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完善农民科技教育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为例,“双百”工程是由湖南农业大学选派优秀科研人员组成一百个科技服务小组,在全省选择相应的一百个农业专业户或涉农专业组织、企业作为示范基地进行对接,组织技术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示范,探索并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入户率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知道,单纯由政府组织的以技术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是必然选择。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如图2所示)建设应以大力调动农户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为目的,坚持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当然,最根本的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科技素质还不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客观实际,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应始终坚持以利益引导为主,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便捷有效途径,重点培养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兴趣,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积极的科学技术态度和科技意识,锻炼利用新技术、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作者:陈献群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我国品农产品的安全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仅威胁了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也严重的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给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农产品无法正常销售,部分农业产业的发展遭到重创。通过推广和应用新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的加强对农产品全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保证我国农产品的安全。 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地多元化,但农产品的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通过推广新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培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在不断地融入到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之下,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存在着以下问题: 1、思想意识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受长期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意识还是比较保守,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距。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研工作者一切以农业增收作为农业科研的唯一指导思想,忽视了农产品品质改良以及产量稳定的要求,没有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指导来进行农业科研,导致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农产品的季节性和结构性的剩余,不利于市场需求的满足,也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实现。 2、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成熟 农业科技要想发挥其真实的作用,必须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基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技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成熟,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很多农业科技的推广都必须以政府的推动作为动力,这就导致农业科研成果不能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均在70%以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0%。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很不成熟,农业科技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大大的降低了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效率和作用。 3、信息化建设落后,农民新技术接受能力低下 当进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高科技手段。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仅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各环节的无缝对接,还可以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利用信息平台了解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十分落后,不能为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平台。同时,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为低下,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 4、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构成不合理 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人才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环境,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头脑,能够准确的看到市场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论是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以及专业背景构成来看,都不尽合理。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46岁以上的占整体队伍的90%,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建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也不断的融入到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也必须符合当今经济发展潮流的需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所遇到的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解放思想,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也必须解放思想,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还要积极改良农产品的品质,结合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规律,积极推广反季节农产品种植技术和生鲜农产品保鲜物流技术,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证农民的增产增收。 2、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和应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不仅仅严重的浪费了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也大大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市场的需求为引导,合理的分配国家农业科研以及农业科技转化经费的投入,积极研究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让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主要牵引力,保证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有效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成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志和依托,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明显滞后,没有形成完善的物联网体系,农业的生产、流通以及最终的消费各环节相互脱离,农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低下,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监督缺失。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现代化的综合信息平台为依托,一方面利用信息平台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平台来推广新技术,让农民能够更加方便的了解国家政策的导向,了解国家最新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方便农民对国家政策以及最新农业技术成果的学习。 4、完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基本人才保证。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农业推广人员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国家需要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对的培训教育资金的投入,让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能够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能够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年轻化的速度,在相关高校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课程,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综合素质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投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当中,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作者:彭吉萍 高泉 单位:昆明市北郊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与思考 一、面临的问题 (一)推广经费不足 乡级农技人员工资较低,外出考察学习的经费不能保障,知识难以更新,影响推广积极性,更不能在生产中搞好技术指导。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差,推广难度大,必须加强技术培训与长期技术指导,才能使他们掌握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但经费问题日益突出,难以保障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更难以改变服务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农技推广形式单一 豫东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已由增加产量向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转移,并逐步发展到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作为农技推广的总目标;推广工作的内容将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纵深拓展,并逐步拓展到农业推广咨询服务等。但商丘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形式还比较单一,服务内容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田间指导上,很少触及产前、产后服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多凭农技人员的个人经验而为,很少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推广新技术。 二、思考 面对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我们作了以下思考:问题的核心在于推广体制不健全,推广机制运行陈旧,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 (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在健全和巩固国家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各级推广部门主动改革,实行推广方法、机制和体系的创新。采用公开应聘、竞争上岗等方法,选录自身有尖端技术的推广人员,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鼓励他们领办创办建立在农户基础上的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产业服务中心等,让科技与生产结成利益共同体。 (二)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推广事业干部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追究制。促使推广人员加强学习和实践,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深入农村,同时采取激励机制,让农技人员主动承担农业技术承包,服务社会。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科研与农业推广的结合 以推广部门为纽带,将农业教育推广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真正实行“农、科、教”三结合的体制,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政府对农业推广的保障与支持 政府把基层农业推广站纳为全供事业单位,保障推广人员的工资,解决后顾之忧,稳心工作,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及经营管理水平。 (五)实行农技推广多元化 政府应牵头搭建信息平台,设立信息服务站。按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通过一户带群户,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园区带整体,鼓励农业企业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政府调动种养大户进行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作者:王一尘 单位: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商丘市分校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摘要:为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应大力推行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当前农业生产市场化主要面临着贷款融资难、农业保险少、农业科技人才不均衡及农业科技信息发展慢等问题。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在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体系组建和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等方面存在着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因素。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体系应从履行政府公共职能、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功能等方面推进,实行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市场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市场化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重要特征,市场经济也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手段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政府包揽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面临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等其他主体更多地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过程中。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始了向市场化方向变革。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相对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言的,它是在由市场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配置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交易主体为载体,通过市场经济活动来传播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供给模式。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面临的难题 当前的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却无法解决的。它们直接制约着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一)农业保险覆盖面低 农业保险是我国政府继减免、取消农业税后的又一项惠农政策。与其他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保险不同,农业保险属于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推动的政策性保险,是降低农业自然灾害损失、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农业保险面临着承保险种的覆盖范围较低的难题,一些如水产品、食用菌、禽蛋、烤烟等在广泛生产、种植、饲养的农产品仍未列入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范围。与此同时,农业保险也面临着理赔手续繁杂的问题,而保险的道德风险也困扰着承保公司。[2]水产品、食用菌、禽蛋等是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构成,也是很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的主要农产品;同时,这些农产品不仅对种植、养殖的农业技术要求较高,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而且能够通过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利润。因此,如果这些农产品不能纳入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覆盖范围,将对这些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形成障碍,并最终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农民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并制约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转。 (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不均衡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科技的人才培养却并不均衡。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中种植业大多集中于传统的“粮棉油”方面,养殖业的多集中于生猪和渔业,一些新兴的、特色的、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如食用菌、有机蔬菜、烤烟、茶叶等种植业领域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并不充足,导致很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招聘到合适的农业科技人才。很多种植有机蔬菜、食用菌、烤烟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不高薪聘请相关专业的农技人员,这样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也延缓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随着蔬菜、食用菌、紫薯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内的广泛种植,这些农产品种植所需要的相关农业科技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而且不少学历高、知识新、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人才更愿意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到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去发展;而愿意进入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发展的农业科技人员又往往达不到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因此,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均衡,将对市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形成深层次障碍。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较缓 农业生产经营已经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因此更需要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让农业企业和农民能够及时地搜集分析市场交易信息,获取学习农业新科技,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信息化能够大大降低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的成本,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更直接、更便利、更迅速地将农业种植、养殖信息传递给加盟农户,从而使农户更有效地掌握农业新科技、更及时地把握农业市场信息,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成效,并使得农业发展能够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当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并不高。目前只有少量的农业科技是农民直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获取的,而绝大部分农业科学技术还是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传递到农民手中的。因此,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低、速度缓慢,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瓶颈。 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市场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收入,市场化服务理念和机制都将逐渐进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也需要在市场体系中发展壮大。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出现种种问题,则表明在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体系组建和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等方面存在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因素。 (一)原有的政府引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政策无法满足市场化服务体系发展 为服务农业发展,我国在县区级政府设立了农业科技推广站,随后逐渐增加投入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队伍并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尤其是乡镇农技站的办公条件,从而逐渐形成了包括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水利技术推广体系这六大体系在内的、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但随着市场体制的确立,农业生产和经营也实行市场化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由政府包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滞后于市场变化和农民多样需求的形势发展。而且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出现经费缺乏、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员老化、知识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多样的农业技术指导需求,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持续发展形成了障碍。 (二)农业市场体系机构不够健全导致农业科技市场化推广发展缓慢 农业生产与经营也逐渐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科技推广也需要在完整的市场体系环境下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我国农业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健全,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发展。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业科技商品和农业科技生产要素市场,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金融、信息、劳动力等市场要素均应发展以使得农业科技资源市场主体和客体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并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发展。在当前农业科技资源市场中,政府机构包办太多,农业科技资源市场的主体不够明确;立足于城市工业发展的金融、信息、劳动力等市场体系与农业发展存在较大隔阂,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意识和动力不足。农业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位使得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的步伐。 (三)农业科技企业未能对农业科技推广发挥积极作用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以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主,能够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以企业研发成果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应在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中承担农业科技资金融资、农业产品研发和农业产品市场化的职责,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引领农业科技发展,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但在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的严重程度已经制约了农业科技企业的正常经营。农业科技企业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扶持资金,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成功几率也没有工业和信息产业的企业高,再加上研发产品不能被长期进行定式农业生产的农户接纳,不少农业科技企业发展陷入两难困境。市场机制的竞争性迫使这些面临发展难题的农业科技企业进行生产模式转型,脱离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科技推广实为无奈之举。但不少农业科技企业没有积极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却是事实。 三、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整个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体系中,农民满意并能够得到实惠是一切措施的实践准则。 (一)政府履行公共职能,促进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当前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最关键的任务是重构现行农业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整合涉农各部门、聚集政府的农业资源,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业市场运行的成本。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政府公共职能的履行,应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将资源向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主体———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并通过行政服务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引导、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长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机构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推动市场化的农业科技资源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通过修改农业金融政策,提高贷款金额、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信贷手续,降低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个体农户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政府也可以设立农业科技项目、农业示范项目等方式,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申报获取经费支持,示范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政府还可以引导和支持涉农院校和农科机构,按照农业种植、养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同时通过资金奖励、政策鼓励的方式,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到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农技机构工作,并支持各基层政府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推动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农产品市场发挥功能,需要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供价格、竞争、风险、信贷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农产品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生产过程后,能够快速转化为市场所需要的商品,还需要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建设农业信息平台,能够提高农业新科技的传播和推广速度,并让农民更快速、更便捷、成本更低地获得各种农业技术指导;而且农业信息平台也能够将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从而能帮助它们更为直观地了解农业市场行情、更为准确地判断农产品交易时机,以提高经济收益。因此,在未来的现代农业建设和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构中,通过加大对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政府承担农业中介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功能,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科技企业,既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市场交易的主体,是农业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市场交易中“前线”。因此,农业科技的资源和投入,应该向农业科技企业倾斜,强化其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交易的”双主体”的科技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农业科技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科技研发、科技服务和成果推广等任务,增加农业科技研发、试验和示范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支撑推动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企业通过专项资金招投标、农业实验项目奖励、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式吸引农业高校、科研院共建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平台,以农业科研基地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桥梁,构建“农业科研机构十农业科技企业”协调联动的农业科技资源流动机制。农业科技企业购买农业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发明专利,或与农业科研机构共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从而更为有效的实现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农业科技企业以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或通过吸纳个体农户加盟,或通过示范点的辐射效应,为个体农户实现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指导等服务工作。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也可以将急需的农业科技信息向农业科研机构反映,以此促进农业科技的研发、转化和应用。由此,通过市场经济的渠道,将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转化应用难的问题。 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平等自愿的、双向选择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政府还需要要强化市场准入机制、市场运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的职责,履行农业市场的公共管理职责,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才能够真正地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助力。 作者:贺景霖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分析 摘要:农业科技是优质、高产农业的保障,在推进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型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而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而言,农业科技是农业高效、优质发展的保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农业科技机制的创新有助于促进高产、优质农业目标的实现。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科技推广组织机构不合理 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还没有固定的科技推广组织,大多是国家科研机构在取得相应的科技成就后才举行科研宣传活动,而这种活动具有不定期性。另外,在科技推广工作中,组织松散,各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进行指导,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2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占有率低 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业科技市场较小。农民在作物栽培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种植经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他们存在一定的质疑,接受程度较低,缺乏市场;另外,科技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造成科研工作者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科研模式上,与生产脱节,同时造成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难以形成科研市场。 1.3专业人才不足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专业技术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专业农业推广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在推广工作中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1.4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目前来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监管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地监管体系;另一方面,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尤其是那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根本没有农业技术服务的存在,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的创新 2.1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机构 我国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为农业科技推动工作提供支持和依靠,成立专业的、合理的科技推广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要加强科研部门与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保证科研成果的共享。 2.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宣传 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业科技的宣传工作。要善于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向广大农民、种植户宣传农业科技,提高他们对农业科技的认识,促使他们接受农业科技成果。同时,推广部门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在线24h科技服务,为种植户、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科技服务,解决农民在应用农业科技过程中碰到的疑问,促进农业科技的更好应用。 2.3加强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推广人员专业水平、职业素质的高低都将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为了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就必须重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要强化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人员的管理,要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强化责任制,以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如物质、精神激励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去。 2.4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监管,既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要重视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要建立全面的城、乡推广体系,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机制,可以促使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科技真正地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所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刘新颖 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档案晋级的思考 摘要:笔者通过市级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档案晋级实践,凝练出通过档案晋级、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黄金六条”。同时,对档案晋级后,如何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笔者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档案管理持续改进方略。 关键词:科技推广单位;档案晋级;思考 我站是隶属于宜昌市农业局的正科级全民所有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主要承担辖区有害生物、病虫抗药性防治、农业植物检疫、农药质量检验、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和农药登记管理服务工作。2015年以来,我站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理念,既重视各项业务工作,又重视档案晋级工作,在全面出色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站档案管理晋升为湖北省档案管理AA级。 一、我站档案晋级的“黄金六条” 今年1月7日,宜昌市档案局组成专家组,对我站档案规范管理AA晋升进行了评审。评审组通过对照《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等级考评办法》,通过“看、听、评、议”一致同意我站通过省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评审,并于1月28日获得宜昌市档案局审核批准。我站档案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晋升省AA级,主要得益于我站的“黄金六条”。 1.全员“洗脑”。在档案晋级工作过程中,我站领导首先所做的事就是给全体职工“洗脑”。即站领导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档案知识、强化档案管理的意义、档案管理晋级的有关政策要求,并采取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化全站从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一线职工对档案是什么、档案的重要性、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意义认识。实现了站长、书记,到分管领导,到站内一线员工形成共识,认为档案是单位改革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服务今天、服务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全体职工对“档案管理高低影响单位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档案升级达标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一致认同。 2.领导重视。领导为引领、引导之意,是档案管理晋级成功的关键。2015年初,为实现档案管理晋级目标,站成立了档案管理晋级工作的总指挥部——领导小组,站长主动作为,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书记和三名副站长担任副组长,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办公室及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谋大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在档案晋级工作的重大问题决策、组织协调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同时,站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年工作重要议程,要求全站上下,通过晋级活动,加强档案工作,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领导引导为档案晋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确保投入。投入是档案晋级成功的物质基础。在档案晋级过程中,站领导在年度经费已经下达的情况下,调整预算方案,多方筹措档案晋级达标所需经费达万元,占全站公用经费总额的%以上;在单位面临搬迁,办公用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从单位仅有的10间办公室中,腾出2间,其中一间13平方米办公室按晋级达标的要求改建成综合档案室,另一间作为专职档案人员办公室。并按照要求安装配置了“三铁”(铁门、铁窗、铁柜)和相关防护设施。 4.建章立制。建章立制即建立制度和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的方法和制度,是我站档案晋级、提高档案水平的根本。在档案升级达标过程中,我站依据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站档案管理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档案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销毁、保密、库房管理等一整套管理规范,除按规定上墙外,还编成小册,印发给全站每位职工,以便档案管理制度“深入人心”。同时,我站还建立了档案移交、借阅等多种登记薄册,将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到行动之中,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有效运行。 5.巧借外力。“借船好出海”。档案专业服务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全面精深、专业服务能力强的特点,在档案晋级过程中,我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档案整理服务外包给了我市一家颇有实力的档案专业服务机构。共整理档案2793件,其中:文书档案件,人事档案件,科技档案件(含基建档案)。借力专业机构,不仅为我单位提供了高水准的档案整理范本,加速了档案升级步伐,还为我站培养了一支“永久牌”档案管理专兼职队伍。6.全员参与。档案管理涉及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单位每位职工。因此,我站档案晋级实行全员参与战略。一是明确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就分管工作中涉及的档案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负直接责任;二是充实力量:我站配备专职档案档案管理人员1人,每一科室配备了2名兼职人员,并明确了分管领导;三是与档案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档案管理队伍“传帮带”关系。 二、档案晋级后的思考 档案升级达标不是目的,而是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一条“高速路”。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长期且艰巨;档案晋级成功,是档案管理工作一个新的开始。档案升级达标后,档案管理工作仍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1.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整改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付诸实施,是我们改进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一大有效途径。我们的档案工作虽然达标了、升级了,但仍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标准、认真查找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才能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如:电子档案资源等的档案资源的收集,又如:档案的综合利用率低等等,都是我们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短板,我们要通过“补短板,见长效”,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坚持目标导向,向更高层次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迈进。目标管理是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工具,我站档案管理工作晋升为湖北省AA级,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应借助目标管理工具,将省级档案管理AAA和更高层次的目标确立为下一阶段的目标,齐心协力,实现这一目标为之奋斗,以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3.坚持运用导向,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档案的价值在于应用,目前,档案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现象,我们应将此作为我们加强和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需求调研,确定重点,加快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应用步伐,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档案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显现度。 4.坚持人才导向,建立一支与现代化档案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事在人为,人是根本。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如此。档案管理工作对人认识误区很多,认为“什么人都可以从事档案工作”的领导大有人在,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档案兼职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也是普遍现象。因此,档案主管部门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查检,督导单位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稳定性,单位应提高对“档案人”的认识,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履职提供条件,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强化全员档案意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作者:尚静1姜会2 单位:1.湖北省宜昌市植物保护站2.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作用研究 1新媒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新媒体处于尴尬的发展处境,存在意识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1.1新媒体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认识不到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普遍使用,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技术传播成为时展趋势。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媒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比较片面,想当然地认为新媒体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在于引进一些信息化的设备,如在各个村里简要配置计算机、传真机等硬件设施,这些简单的措施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实质性作用,忽视了新媒体在农村的建设。 1.2缺乏新媒体专业性技术人才 农村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还要懂得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善于在浩瀚的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中筛选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新技术,从而完成农业信息技术的搜寻、收集、整理和工作。然而当前,我国教育制度无法满足农村对新媒体专业性技术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讲授的知识具有滞后性,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农村发展新形势,无法快速适应农业的发展变化。此外,新媒体的基层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整体较低,对网络知识的了解甚少。 1.3新媒体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其中大部分的网络设施都是为政府服务的,网络媒体信息比较少,且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2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2.1提高农户的媒体化意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千年的农业种植历史,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已成为我国农业特色形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强化农户利用新媒体的意识,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观念,使农户真正意识到媒体信息就是资源,媒体信息就是财富的意识。意识是改变行为的基础,只有农民从心里真正意识到新媒体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学习和驾驭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提高新媒体技术对农业经济作用的宣传 当前,电视仍为我国农村最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是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因此,新媒体技术宣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视这一媒介在农村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捷的优势,结合当前作物,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和传播。此外,利用农村赶集、庙会、聚会等人群聚集形式,开展新媒体作用宣传,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3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 当今社会是新媒体教学和学习的时代,正可谓“处处点击皆学问”,政府在提高新媒体宣传的同时,应积极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手机短信咨询、论坛等反馈渠道,及时有效地将农民接收农业科技信息的情况反馈给传播主体。这样有助于专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通过新媒体途径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宣传反馈的问题。这样即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也克服了大众媒介反馈不及时的缺点,有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快速高效传播。 3结论 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农业要想走向世界市场,获取更大经济利益和品牌知名度,更及时、快速、准确地掌握国际农业前沿发展动态。手机、网络、微博、淘宝、阿里通和亚马逊等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为农业信息的快速传播架起了桥梁,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产品信息、发展趋势等信息的获取,由此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规模,优化农业结构布局,调整农业收获时期,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新媒体能够及时反馈农民需求的信息,扩展政府组织部门与农民快速联系的渠道。因此,我国在充分挖掘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势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构建我国农业信息快速传播渠道。 作者:胡芳华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问题分析 1.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及研究的意义 1.1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手段要靠技术推广,因此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联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示范应用的纽带和桥梁。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优化农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内容、形式不断更新,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职责也随之扩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肩负着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还是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的参谋助手。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有关农业的各种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时,需要了解、掌握农民及农业科技的实际情况,科技推广人员处于农业前沿,知悉“三农”的第一手资料、信息。因此,要求农业推广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1.2研究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国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农业丰,则天下兴;农业强,则天下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发达的、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管理组织,在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状况如何,往往会决定农业技术推工作成效。因此,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通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探究并加快实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刻不容缓。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与效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蒙自农业的竞争力,开创蒙自农业、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未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2.蒙自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 蒙自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主管部门是农业局下属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专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人;乡、镇农业技术站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人,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计***人。据笔者调查,农业技术职员在编不在岗达到的问题十分突出,占28%。近年来,蒙自市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广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了一些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积极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尤其在指导广大农户提高农业科技知识和使用水平方面,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高和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今后加快全市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蒙自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农业时代的到来,蒙自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在机制、手段特别是人员素质方面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的需要。特别是当前不少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运转困难,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令人堪忧,对于推进蒙自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2.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蒙自市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除了受想认识、工作方法、管理体制、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外,还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周期长、更新慢等影响整体素质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全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仅5人,占3%;35-45岁的28人,占17%;46-55岁的53人,占32.1%;55岁以上79人,占47.9%。农业技术人员老龄化、后继无人现象相当严重,年轻有为技术人员断档,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在岗农业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达94人,占57%。高学历人员十分奇缺,高素质的人才严重匮乏,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很不合理,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与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 2.2.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知识退化。 目前,现有的镇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远远不够。蒙自市已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农业种植主导品种变成了水稻、石榴、甜椒等,畜牧以生猪为主的多种经济种植养殖并举的新格局,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现代农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滞后,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要求。 2.2.3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机构徒有其名。 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自收自支,在经营与公益之间徘徊,不少乡镇尤其是不发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有的被卖掉,有的被迫解散或放任自流,基本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有些好的乡镇情况虽然好些,但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的定位不准、非技术人员占用编制、推广经费短缺和推广人员待遇、收入比较低的问题,不少农业技术站靠从事经营性活动增加收入,很难留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2.2.4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机制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乡镇站、所由事业单位转为乡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之后,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量大大削弱,主要反映在:一是单位的性质没有明确。现在的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落了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不是事业单位,又不是企业;既不是国有,也不是民营。责任主体不明确,处于四不着边的游离状态,给资产、产权、债权、债务清算处理造成障碍,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在基层得不到迅速、有效的落实。二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在编的国家干部变为受雇佣的社会人群,失去了维系安稳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有利条件和强力支撑。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弱化,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淡化,农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潜能严重不足。三是农业技术推广资产流失,家底越来越薄。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为了分流、安置原有人员,农业技术站、所原有的办公用房差不多快变卖光了,或用于买断身份,或用于偿还债务,或用于的安置,原国家对乡站建设投入所形成的资产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农业技术站、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基本成了空壳,靠“一个牌子、一张嘴子和两条腿”工作。如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从事推广工作,更谈不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了。 2.2.5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断档严重。 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站所根本就没有人员更新,加之无力进行人员再教育和充实新生力量,致使全市有影响力的科技拔尖人才较以前在数量上大幅下降。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中,非专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文化水平差距大,大中专毕业的居多,文化知识远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年龄普遍偏大,45至50岁的科技人员占比过重,结构极不不合理;技术老化滞后。学科带头人和业务尖子等高等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断档,有些乡镇甚至严重缺乏、屈指可数,给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区域技术的开拓创新和农业科研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提高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的建议与对策 3.1全面提高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力军,其素质如何事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笔者认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大农业综合基础知识,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以及熟练的实用技术,包括土壤农化、果树种植、蔬菜和作物栽培、农业机械、农业气象、畜禽饲养、加工贮存、病虫害防治、家禽疫病预防、遗传育种等专业素质外,农业推广人员还一是要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工作精神;二是要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要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坚持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去,亲自动手,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自己了解当地情况,积累工作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农村和农民的不断发展进步。 3.2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内部管理。 目前,推广站由乡镇自主管理,面临资金、设备、人员等诸多因素制约,拆东墙垒西墙已很难为继,也不利于其人员流动和规范化。具笔者所知,乡镇推广站已配人员80%都在做与农业技术推广不相干的事,经常被乡镇政府抽调打杂。致使一些有较好技术的农业技术人员,一旦到了乡镇其专业就荒废了。因此,加快全市特别是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根据蒙自市的实际,借鉴农业发达地区的经验,建议乡镇一级的推广站最好能归县级直接管理。一是科学合理地恢复和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为产业服务。二是发挥农业技术优势,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延伸和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是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3.3切实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 根据蒙自市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尤其在主导产业方面更应加强,以加快蒙自市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广机构应采用多种形式、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业推广人员创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机会,使他们的技术、能力、素质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按照发展需要,科技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培训,3年进行一次有3—6个月时间的知识更新,个别人员还须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要更多地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创造学习、“充电”的时间、空间和条件,各级政府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真心爱才,善于护才,广为求才,精心育才,大度容才,取于护唯作用的社会氛围。如目前正在实施的农业配方肥料项目,蒙自市已选择特色产业水稻和甜椒两大作物推广,对所确定项目负责人、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使之充分认识作物配方肥的重要性、主要养分含量、培肥比重和方法,充分调动示范户参与项目推广的积极性。 3.4真正健全提高素质的考评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必备素质一般包括:热爱农业技术推广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胜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教育的综合能力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农业推广工作的全局。在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考核上,由于历史原因,笔者认为目前县级单位还不具备考核农业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能力和条件。建议有关考核工作由省级以上单位负责,让农业科研单位专家把关。这既能体现技术职称评定考核的严肃性和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尊重,又能切实保证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的质量与过硬。 3.5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人事改革,下力解决人才断档问题。 现代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应该高门槛、高素质、高考核,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最好是本科以上文凭,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严格执行,透明公开并形成良性循环。据悉,以色列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没有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就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农业专业中专学历的学生所学知识很多知识初级的,也可以说非常肤浅,在实际操作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这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的甚至不如种田农民的经验丰富,很难起到技术指导和示范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当与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条件相一致,而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聘任的具体条件,在实施工作中,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由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职责任务、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这不仅与现行职称制度的相关规定相一致,同时也能较好地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并与行业特点紧密结。一要靠有一套吸引人才的好体制、好机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让大学生扎根乡镇,安心从事农业公益性推广事业和农业技术工作;二要靠合理的经济、政治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三要彻底改革目前涉农高校本科生的招生办法,可实行定向招生、定向输送,由市(县)报用人计划,参加统一高考,单独录取,学费减免、学生毕业后回原地工作。同时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班招生数量,这些学员毕业回村服务3-5年后,优秀者聘用一部分补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探析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国际做法 (一)印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006年开始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使得印度的农业总体效益和农业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为此,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且实施多种农村发展战略和计划,促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政府、科研部门、农业大学相结合,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印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国家农业科研和教育系统(NARS)、农业推广系统两个部分,形成了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以及其他部门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主要特点如下: 1.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印度政府的推广体系和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脉相承,目的在于农村的综合发展。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银行顾问丹尼尔•贝诺尔的指导下印度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系统,成立了专职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和考察体系。这样一个体系的建立,使得印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成为了一个专门的体系。 2.职能分工明确,效率较高印度的科研单位的推广活动主要以国家农业科研委员会为主,各大学通过设立学术、研究和推广教育3个委员会来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国家农业科研委员会主要负责科学研究、教育与培训、技术推广等3个方面的事情。包括在全国选出典型地区作为新技术推广示范点,将研究成果从研究所转移到农村进行实地试验;并且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培训中心和农业科学中心来专门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农业院校主要通过专家培训计划,每年培训500名左右专家;对农民及推广员进行培训,以及参加全国性的示范活动,用向农民提供咨询和示范服务等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 (二)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也被称做合作农业普及事业,其最初目的在于通过普及农业科技来弥补农村老龄化和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问题。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以都道府县为普及指导中心、试验研究机构、农业研修教育机构配置普及指导员,开展地域农业技术革新。在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日本政府及相关合作社起到了沟通和桥梁作用,通过建立农业者合作组织的体制支援经营管理和农业生产。切实起到了提高粮食自给率和农田收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了农村经济。日本政府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资助力度非常大。2011财年,日本用于合作农业普及事业的资金为562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23人民币,2013),用于各种农业科技普及活动。日本普及指导中心共369个,普及指导员6996人,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科技推广,实现了农民、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等的合作与发展。 二、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作经验 1.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因为它与资源环境、国家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等紧密相关。以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那些推广难度大、投资大、风险大、社会生态效益好的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效提高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满足了各地区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效果。 2.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可以保证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进行。为此,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和准入资格,培育了一支精良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精良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位,并且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而且要懂生产和技术、市场和加工以及现代管理方式。 3.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如日本的项目推广方式、美国“三位一体”的推广方式,具有区域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这种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形成了综合性、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推广内容,延伸到涉农的各个方面,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 4.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保障为了给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保驾护航,各国都具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各国通过确立推广机构的法律地位,并运用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行财政拨款,这是各国一致规定。政府的财政支持就成为各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使农业科技推广具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作者:李海舰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上海农业科技推广策略 一、上海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一)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 近年来,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化,上海郊区奶牛、生猪良种率达到100%,水稻和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郊区水稻平均亩产达到或接近550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过科技兴农,培育了新品种,推广了新技术,促进了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郊区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如嘉定马陆葡萄,南汇西甜瓜、青扁豆、水蜜桃,金山蟠桃,青浦草莓、茭白,崇明花菜、蟹,奉贤黄桃、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成为郊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蔬菜和畜牧等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通过建立农业科技下乡长效机制,采取合作共建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结对帮扶等多种保障措施,促进了这些获奖成果绝大部分都在农业生产中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呈现多元化态势 上海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以政府为主导,近年来呈现了多种形式,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中介服务组织等都参与到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上海市鼓励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创建区域性技术指导站或研究所,开展专项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上海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高校主动参与型”、“非农企业介入型”、“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室通过创建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创立工作制度,实现了高校与政府、推广机构、农户的零距离对接,走出了一条以高校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的新路,使高校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 (三)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首席专家技术负责制、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绩效评价制等制度,逐步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2009年,除了浦东、金山、崇明实施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外,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稻、蔬菜、园艺、生猪、渔业、果树、白山羊生产的科技入户工程,累计组织了524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培育科技示范场(基地、社)723个,科技示范户3825个,重点示范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基本达到100%,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农业示范基地对科技的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依托科技兴农基地,示范带动郊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建立了一批以西甜瓜、草莓、鲜食玉米和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进程。上海汇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汇区,是重要的瓜果生产基地,通过大规模选用国内外优质杂交良种,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源,采用标准化、科技化的生产技术实施生产,该公司已经成为上海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在长江农场、跃进农场、崇明新河镇现代农业基地,实施“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集成应用水稻新品种、群体质量平衡栽培、农机农艺配套、机械插秧、病虫草害防治、精准农业等八个方面的技术,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引领了全市水稻高产创建活动。 二、上海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需求存在不对称性 一是农业技术的实用性不强。由于农业科技项目都是由政府主导,所设立的科技项目能够保证符合政府目标,而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很多项目负责人更关注政府对科技的偏好,而忽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上鉴定专家大多是官员和学者,长期就会导致科研立项、鉴定、推广程序化,农业科技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二是农民能够获取的农业技术不多。作为政府和科研机构,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比较容易,而农民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能够获取的农业技术不多,加上农民文化层次水平较低,获取的农业技术信息很难有效消化和吸收,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 (二)农业科技服务难以满足农民需求 农业科技推广一般由政府主导,在农业科技推广思路和内容方面,政府计划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些农业科技不一定是目前农民特别需要的,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市场需求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满足。由于乡镇农技人员数量有限,加上乡镇合并,农业技术服务的范围扩大到2~3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从乡镇到村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过去村一级负责农业生产的队长负责本生产队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且生产队(村民小组)长就是生产技术的指挥员,但现在全部由乡镇农技人员负责,农业科技推广的难度比过去更大,农业科技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随着农业科技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掌握高科技农业技术和设施知识,还需要掌握和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物流、信息等多学科知识,但农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女性化、知识水平偏低的现象,不能适应都市农业发展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需求。近年来,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由区县干部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已经多年不招聘农业科技人员,没有新鲜血液充实,因此农业科技人员中年轻人的比例逐年下降,知识储备老化,实际业务水平难以提高。 (四)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职能定位不清 上海已经形成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但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使得各推广主体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原来的农技站、兽医站、植保站、农机站、农业公司、副业公司合并而成,镇一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内容庞杂,除了做好技术服务的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许多行政性工作,如水稻补贴的落实、外来农民的摸底调研等,还有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造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无法专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强 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对于上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有的农业科技需求从对种子、栽培等硬的生产技术拓展到对市场、经营、管理等软技术的需求,从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转向对农村全方位服务的技术需求,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大多定位在大宗农作物上,对具有特色农业出现的技术问题关注不够,在技术服务中注重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前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对产后的产品储藏和加工及农产品的销售信息等重视不够,难以有效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体现不足,有些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 (六)劳动力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失衡日益凸现 2008年,由市农委组织的以639个经济薄弱村为重点的调研显示,被调查村农民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75.9%,务农人员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岁~6O岁的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崇明的调查情况为例,55岁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占被调查总数的70%。此外,农业知识结构不适应都市农业的要求,在现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有60%以粮、油为主,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园艺、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动植物防疫检疫、市场流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三、加快上海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一是对农技人员进行定期轮训,使他们适应当前都市农业发展中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等的要求,积极推进包括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展示示范等方面的培训,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领先一步掌握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二是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优化农技人员的人员结构。三是继续加大“科技入户”工作力度,提高科技兴农效果。“科技入户”工作是从2005年起在全国推行的一种成果转化方式,是当前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的重要手段,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将项目性做法变成常规做法,建立科技入户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推广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 明确基层推广部门的职能,同时建立乡镇到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网,完善推广环节。明确专人负责全村农业技术服务,联系农民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保证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开花结果”的整体环节的完整。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技术服务人员的工资、业务经费应纳入财政管理范围,并不断充实其业务经费,提高人员工资待遇,免除其后顾之忧,更好地调动他们开展各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重新核定各级推广机构编制,达到既精简机构、优化队伍,又能使农技推广机构运行有效,促进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思路,充实农业科技推广内容 随着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及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传统观念、内容和方式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应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令传达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服务方式。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需要广泛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还需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产业链,由传统的单一提供产中技术服务拓展到产前的信息、农资、种子服务以及产后的加工、销售、运输和储藏服务,充实农业科技服务的内容。 (四)进一步深化基层衣技推广改革,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要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改革,稳定基层农技队伍,优化农技队伍结构,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让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真正有“归属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乡镇农技中心的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推广工作经费,让乡镇农技人员能够”安居乐业”;其二,要打破身份限制,在乡镇农技人员中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让多年来推广成绩显著的乡镇农技人员能够有“奔头”,能够得到交流、提拔、重用;三是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技推广体制。通过深化改革,使乡镇农技中心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更加便捷、高效、具有可操作性;四是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引进人才、促进人才流动,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整进人专业结构,择优录用,每年招聘3个~5个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和“三支一扶”大学生,解决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五)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拓展农业技术推广市场 培养镇村农业信息和科技示范户队伍,鼓励其它经济实体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支持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同时加强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完善信用自律机制,拓展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依托产学研联合,探索推进“科学家+企业+农户”、“龙头企业+民营研发机构+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并在更大范围推广,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效率,力争使一批专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脱颖而出,并以此带动农民增收。 (六)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针对目前农业劳动力面临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失衡的现象,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为重点,大力推广专业农民“百、干、万”培训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综合素质,使其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二是制定扶持政策,通过定向培养、“三支一扶”大学生和务工青年返乡创业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新型农民投身到都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来。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 摘要: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大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对农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是各级农业推广组织联系农民的纽带,与农民关系密切,在农民中有威信,是农业推广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的问题不少,已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时期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新要求,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探索并制定合理的策略对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形势;对策;长远性 近二十年来,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很多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当今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行政式推广方式,剥夺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技术,造成推广效率低下。 1.2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由于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其表现:一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科研单位长期处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之需要,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不多,造成大量农业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而对于农业推广部门来说,不了解农业科研进展情况,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二是农协组织、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关系问题,目前农协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1.3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运行机制是农业科研机构只管科学研究,很少考虑研究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应用后会产生多大的效益等问题。加之政府倡导科学决策及受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主义甚至泛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者的建议往往成为决策的依据。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均是在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见解、观点带进决策中,研究的优先领域实际上是由专家而定。专家则偏好“高、精、尖”研究项目,往往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精、尖”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从制度安排上诱导科研人员去选择“高、精、尖”研究项目,这也是农业科技研究脱离生产实际的原因之一。各级各类农业学校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以理论为主,特别是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最好也就是介绍一些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而已,至于如何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多数教师自己心中也没底,而且对动手操作一类的实用技术不屑一顾,这样必然导致农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此外,在现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自主性很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什么样的新技术不是由这些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的,而是由政府决策,但政府的驱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偏差,造成所推广的技术与农户生产需要的技术不一致;二是由于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还不具备综合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自主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应当是应用研究的继续和延伸,但是受到人员素质、科研手段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主研究难以展开。这种状况势必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1.4以推广“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为中心 由于缺乏诱导和激励机制,推广人员的推广结果,往往与其利益并不挂钩,使推广部门及推广人员在方法上只注重“推”,忽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致使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使推广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2.1优化推广资源 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工程,以公益性为主,必须依靠财政投入支持。各级政府每年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村建等方面的投入,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补助农业科技推广。要通过现有的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科技函授学校等,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帮助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2.2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和规范 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的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这应该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目前,适应市场要求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公司或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与农民行为相结合,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政府部门的推广体系,要转变观念,改变等任务、靠项目、要经费的做法,主动适应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4实行分类推广,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鉴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必须进行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由不同的推广组织进行承担。对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农产品,可由生产者或企业出资进行推广;对于弹性比较小,又涉及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必须由政府进行承担。 2.5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鉴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联系松散,甚至脱节的现象。可设立推广委员会或联络办公室,由从事科研、教学、推广、农民、企业有关人员代表组成,加强联系,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实施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实现第一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实践中,平利、石泉等县在实施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活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科技队伍作用,提高农业效益作了一些思考。 一、有益探索——科技推广机制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经济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一系列创新。作为对农业发展起科技支撑作用的科技推广体系也不例外,从机构、队伍、推广方式等方面必须适应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 1、机构建设——适应专业化、产业化要求 过去,我们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原则上实行上下对接,一个模式,主要是农技、畜牧、农机、农经四大块。这两年,随着各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优势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一些县开始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平利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提出一业率先突破,建立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的目标。为了适应这一产业的发展需要,该县按照精简、便民、高效的原则,理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把原由林业部门主管的茶叶工作划归农业局主管,建立了县政府直属事业局茶叶产业局,成立了茶技中心,在茶叶基地乡镇设立茶叶站;并建立了绞股蓝研究推广中心,保障了产业发展技术体系和技术需要。 2、队伍建设——向优势产业、生产一线集中 在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最终必然落脚在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上。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业科技推广采取的是行政加技术的方式,这种推广方式多依赖行政命令;加之权责不明,经济效益与个人利益脱钩,严重影响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推广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科技人员只有沉下身子,走典型示范、效益引路的推广途径。平利、石泉两县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机关,在广阔的绿色田野中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平利县支持科技人员带资创办龙头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并享受政府对龙头企业和农民办企业同等优惠政策,收入归己;允许科技人员带资在企业工作,并在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给在农牧三场改制中入股的科技人员优先配股。仅县直农业部门就有23名科技人员创办领办龙头企业或在企业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在主导产业基地抓点示范,将目标任务与干部工资、奖金挂钩。农业系统共抽调232名技术干部,抓各类示范点88个。石泉县按照“两区两带”发展战略,确定把国道沿线农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川道地区建设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带,为此,将分散在农业、畜牧、林业、蚕桑、水利等大农口系统的科技人员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实行单位委派和科技人员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资金在高效农业示范带内跨专业、跨乡镇承包农业科技项目。参与科技承包的人员在原单位一切待遇不变,编制保留;对承包项目实行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承包中获得合法收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优先晋级晋职。2003年共有46名科技人员,承包了14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县农业局组织40余名干部职工创办科技示范园,直接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占县级农业科技人员的63%。 3、推广模式——科技经济一体化 面对传统的推广模式不适应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情况,石泉、平利两县大胆探索,引导科技人员融入市场经济大潮,采取多种途径,使科技和产业、科技和经济有机结合。一是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这种方式主要是由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个人租赁土地,投资入股,引进优良品种、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通过效益示范推广先进技术。近两年石泉县农业局干部职工集资入股59万元,创办了三个科技示范型农业企业,由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承包管理。投资23万元建成50亩设施农业示范园,投资23万元建成100亩观光莲藕示范园,投资13万元建成以奶牛为主的畜牧良种示范场。二是创办领办龙头企业。平利县围绕畜牧业、茶饮业两大主导产业,通过职工入股组建了牧工商有限公司、女娲茶叶有限公司、农盛绞股蓝饮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万元的平利县牧工商有限公司,立足于全县养殖业发展,提供畜禽良种、优质饲料、畜禽药品、饲料加工设备等配套服务,年营业额60万元。拥有50万元固定资产的女娲茶叶公司,主要履行对全县茶叶统一品牌管理、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化质量管理及产品宣传和市场开发等公共基础工作职能。依托种植加工大户成立了女娲银峰、女娲绿茶、八仙云雾三个品牌经营公司,并为三个公司提供统一品牌包装,为打响女娲品牌奠定了基础;以加工大户为依据,组建了48个名优茶加工厂,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申报取得了5000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女娲茶叶公司已成为全县茶产业的龙头。平利农盛绞股蓝饮品有限公司,开展了绞股蓝产品开发、质量认证、产品营销、宣传推介等工作。取得了3000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建立了72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建了12个绞股蓝加工厂,年均销售优质绞股蓝255吨,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三是技术入股。平利县牧工商、女娲、农盛三个龙头企业分别从农技、畜牧、茶叶、绞股蓝四大中心聘请技术顾问22人,女娲银锋、女娲绿茶、八仙云雾三个民办股份制企业也分别从茶叶技术部门聘请了技术专家,取得一定的技术分红。石泉县农业局干部职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杨家坝农民合伙,建成了100亩优质西瓜、名优特瓜果蔬菜及花卉、盆景等示范基地,参与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全过程。四是内引外联,推行订单农业。石泉县农业局引进山东国泰公司的“两瓜一菜”生产技术和订单农业机制,由县农业局和镇政府组织农民集中建塑料大棚,每亩年付给技术指导费500元,国泰公司全部回收产品。引进的汉江置业公司投资1600万元新建池河农科园,通过“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带动周边村组发展养殖大户300余户。引进的浙江草莓能手何发新租赁城关镇堡子村土地20亩种植草莓,并通过农业局与58户农户签订了草莓种植技术指导与产品销售合同,带动农户发展草莓120亩。 二、初显成效——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双赢 从两县的初步尝试和探索的情况来看,推广模式的转变既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又使农业干部在亲身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了产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双赢。 1、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化进程。机构重组,使农业技术干部专业对口,用有所长;技术推广方式的转变则使科技经济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平利县在成立茶叶局和绞股蓝技术推广中心并实行机制创新后的短短三年时间,茶叶和绞股蓝产业从基地到加工、到品牌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茶叶面积从3.2万亩发展到7.6万亩,产量从324吨发展到1000吨,面积和产量接近全省的1/6,居第三位;绞股蓝人工种植面积从2000亩发展到1万亩,龙须茶从50吨增加到400吨,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70%以上。兴办龙头加工企业90余家。并从统一品牌入手,实现茶饮业四统一,既统一品牌、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包装,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和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基本形成,绿茶实现订单接近全县的50%,绞股蓝接近70%。石泉县池河农科园在建园期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将可带动全县出栏优质商品猪10万头,产值过亿元,推动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石泉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和观光莲藕示范园带动了全县特色农业和蔬菜产业的发展。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推广机制创新,发挥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利县2003年茶饮业综合产值实现6000万元,规模、质量、效益均较2002年翻一番,全县仅此一项增长1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元。石泉县2003年通过科技承包引进重质的反季节大棚西瓜、蔬菜、草莓平均售价高出常规种植的2倍以上,西瓜、蔬菜平均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草莓平均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引进种植的莲藕平均亩产值达5000元左右,相当于4亩粮油作物产值。在整个“高效农业示范带”中,建成示范点30个,培植科技示范户20户,示范面积2000余亩,示范带内农业产值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增收2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27元。 3、农业科技队伍得到锻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人员自身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思想保守,面对市场经济无所适从;二是技术陈旧,只适应传统的农作物大田技术,产业化要求的市场知识、信息知识、现代农业知识十分欠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光靠教育和培训远远不够,只有在市场中、实践中去搏击,承担风险,增加压力,迎接挑战,更新观念和知识。平利县、石泉县通过机制创新,使大批科技干部在艰苦的岗位、复杂的环境和亲身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科技人员通过参股、创办、领办龙头企业或创办科技示范园,开展科技承包等方式,使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产业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新信息的自觉性显著提高。石泉县农业局干部王良全等在科技承包中,不仅承担田间技术指导,还要带领村组干部外出寻找产品销售市场。平利县科技干部在协同搞好茶叶、绞股蓝生产加工销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申请原产地保护。绞股蓝原产地已获国家认证;完成了绞股蓝和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绞股蓝国家生产标准已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家初验,绿茶系列规范标准以为世纪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茶认证通过省级验收,女娲银峰2003年在西北五省获全国唯一金奖。 三、存在问题——机制障碍和思想障碍 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我市农技机构队伍建设、机制体制、推广模式、农技队伍的现实状况与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行调整改革,使队伍建设与产业建设、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1、机制体制不顺。一是机构设置和产业发展不适应,没有按产业建设需要对口设置机构。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没有选人用人的自主权,一方面大量非专业人员挤占专业编制和专业岗位,另一方面农技人员大部分忙于包村抓中心工作,不能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农技推广上。三是推广模式不适应。量大面广仍采取的是面上培训,走村串户,田间地头宣传,或在“第一车间”抓点示范的老的推广模式。这种方式与市场不对接,与产业不对接,与农业科技人员责任和利益不对接。 2、观念不够解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农技队伍总体上讲思想不解放,观念保守,计划经济、产品农业的观念浓一些,市场经济、商品意识淡薄,对传统大田技术关注多,对农业高新技术不掌握,对延伸到二、三产业的相关技术更是不了解不熟悉;思想上缺乏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敢在市场中去搏击,不敢试、不敢创,安于现状。 3、投入不足。一是农技队伍长期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科技干部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办公室里,这对人才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二是投入的方向和重点不明确。微薄的资金投入集中在面上培训、下乡检查大田生产上,没有把投入重点放在市场培育、龙头建设、标准化生产上。三是缺乏农业产业化建设风险防范基金。农业生产是在“露天工厂”进行的,受自然因素的制约,风险比较大。农技人员自主投入承包时,一次性投入过大,一旦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农技人员将无法承受。同时,由于机构改革频繁,农技人员担心创办科技实体一旦得取效益,怕减少财政拨款甚至“脱钩断奶”。 4、产业发育不足。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虽有所进展,但与发达地区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势头相比还很落后,除茶叶、蚕桑、黄姜、中药材、绞股蓝等产业雏形初现外,其他的更多还集中在大田,且规模不大,分布不集中。产业发展与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产业发育不足,科技人员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农技人员的不适应又不能保证和促进产业发展。 四、完善思路——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双管齐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大田栽培向产业发展链条延伸,从小而全的家庭模式到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都需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农技队伍去适应并促进。调查中我们感到,必须从思想观念、机构机制、队伍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使我市的农业机构和队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进程。 1、适应市场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为主转为以龙头企业、中介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和承包大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在服务内容上,由原来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转为以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由原来的单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转为生产、加工、流通一起抓;三是在服务目标上,由单纯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在方式方法上,由原来的面上指导为主转为搞承包、办示范园、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2、适应产业需要,建立适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全市和区域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全市的蚕桑业,平利、紫阳的茶叶,旬阳、白河的黄姜产业,平利、镇坪的中药产业等,产业布局和产业化雏形已初步形成。但总体来看,全市农业产业化程度还很低,应按照建设绿色**发展战略,围绕“药、水、游”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明确重点,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并积极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产业化进程,为全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为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当然,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我们对农技机构和推广体系及人力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其调整的方向应该是根据各县的产业变化,各县的特色和主导产业应该建立全县性的技术推广体系,下设机构不宜实行乡镇均衡设置,也应按乡镇产业布局针对性设置,甚至可以按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域设置专业技术推广机构。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争取项目资金和上下对口,形成技术推广的合力出发,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应逐步理顺,把蚕、茶、果、药划归农业部门主管。 3、适应科技推广需要,理顺人财物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农业系统人财物以块块管理为主,这虽然有利于加强基层政府职能,但不利于科技推广工作。我们认为理顺管理体制应与乡镇政府职能转换和乡镇机构改革的远景目标相统一,总体应坚持双重管理的模式,在财政管理上以乡镇为主,在人事、技术、项目资金管理上以县局为主,并逐步根据业务和产业发展,强化县一级,弱化乡一级。对一些区域优势产业凸现的地方,可以打破行政区域设置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促进产业稳步发展。在农业系统内部,按照“责、权、利”相配套,管人管事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创新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奖惩机制职能。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系统内的人事管理与调配权,在总编制的范围内,由农业行政部门按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系统内灵活高效地调配力量,实施竞争上岗,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优胜劣汰,奖勤罚懒。 4、适应发展需要,建立有利于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平利、石泉两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政府重视科技人员并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科技人员就能够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大显身手,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才建设的双赢。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干事创业。对领办、创办、参与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农业科技人员实行“三放宽、三不变、三优先”的政策,即放宽管理权、放宽经营权、放宽经营项目审批条件,同时大力支持他们向各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其工资、隶属关系、福利待遇不变;在机构改革中优先招聘留用、优先晋升职称和评定岗责优秀、优先外出进修学习。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为科技人员干事创业提供支持。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政府应该给与一定的资金扶持,采取重点扶持、扶强扶优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实业家。还要从政治生活待遇上关心他们,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光荣的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依然以政府为主体并与科研单位、学校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也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管理万式陈旧技术人员不足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其管理体制也是由行政管理机构来制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农业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通过对现如今各地区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调查技术人员的配备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常稀少 1.2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现如今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万面的倾向了非常强这也就造成了早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科研成果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轨科技的创新、推广不能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的院校研究与农业现状不相适应的现状 1.3条块、部门、地区分割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是由专人对这一地区进行推广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本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条块、部门、地区的分割使得技术不能相互借鉴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速度和推广质量 1.4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下政府依然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这种推广形式已不能买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往往政府很好的构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1.5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 在当前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人才力量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过程中现买情况却是农业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 在现如今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消除掉并能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鼓励企业、科院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科院、农民相互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现如今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不断浮现我国继续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因地制宜并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建立科学的推广机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利用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多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将农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联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2.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科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基层组织进行技术培训、法律支持、科技推广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买际出发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调控合理部署各部门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工作中来通过技术革新、人才调配、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手段逐渐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马素梅单位: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农经站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策略 一、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农业科技推厂发展现状分析 1.1.1我国农业科技推厂体制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厂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政府主体是的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一乡镇五级农业科技推厂组织体制政府主导其机构设置、运行万式。 1.1.2我国农业科技推厂的投资体制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厂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三个万面一是来自政府财政一般性农业科技推厂事业费二是专项推厂项目经费三是非政府来源的推厂经费如农业科技推厂机构创收收入等[4j213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厂模式随着体制变迁和买践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推厂模式内容和万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主要推厂万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项目推厂型(2)示范农场及科技园区型(3)技术承包型(4)技物结合型(别咨询服务型。 1.2我国农业科技推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推厂体制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厂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陈旧的组织管理万式科研、教育、推厂与买际生产脱节各部分割据协调不利资金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市场化太低农业技术推厂人员分布不尽科学技术推厂队伍素质不够高现行农业技术推厂体制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等 1.2.2推厂经费不足 虽然农业技术推厂工作历来收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厂投资占。尸的比例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1.2.3人员素质问题 农业技术推厂队伍专业技术不过硬缺乏精兵强将从业人员不足平均每个农业技术推厂人员服务708名农业人口每个种植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2436公顷耕地说明我国专职农业技术推厂队伍由于人数不足而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1.2.4农民的文化素质低 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种种原因我国农民素质在整体国民中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多数农民仍然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万法这其中主要原因与农民对于新技术新经验的接受能力太差有着直接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不能为其所用。 二、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2.1加大农业科技推厂经费投入力度 依法保障农业科技推厂工作的基本经费是各级政府应该首先做到的除此之外考虑到我国农业的生产现状多数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较为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厂大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厂缺乏正确充分的认识以止匕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农技推厂经费投入以克服种种不足通过重大推厂项目以促进科研成果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从而买现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帮助农民致富。 2.2健全农业科技推厂体系 在西万发达国家中由上到下的改革方式正逐渐被有下到上的推厂万式所取代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具体过程表现为由科技人员根据农民或者基层组织提出所需求来决定技术推厂项目的万式而不是依靠政府和科研单位来决定技术推厂项目的万式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厂模式应该着眼于这万面的改革与转变。 2.3加大培训提高全员科技文化素质 只有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培训使得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厂大农业科技推厂人员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在培训农业科技人员时可以对我国现有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不断提高从而使他们采纳、应用、并受益于先进科技成果。 2.4加强科学普及宣传力度和人才管理 在宣传工作中政府部门应该做到利用各种渠道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如发放农业推厂技术系列丛书开办农业厂播学校组织开展不同技术推厂示范基地间的相互参观学习和交流在人才管理万面要通过农民科技企业家培训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进行大力培养。 作者:杨帆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建议及措施 一、临夏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职责不清,知识老化从近年来的推广工作情况看,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职责不清,知识老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不顺;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亟待提高;四是农村专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㈡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推广力度不够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技术力量薄弱,而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设施简陋,有相当数量的乡镇推广机构有办公场所,但无必需的仪器设备,没有稳定实验基地,科技推广仍处于眼看、手摸、耳闻的阶段。乡镇没有专业科技人员,科技推广更无从谈起。 ㈢科技推广后备人才不足现有在职人员素质不高,后备人才不足。据了解,目前,很多职业学校虽然设有农村急需的种植、养殖等专业,但学生毕业后都会被送到大城市的企业去打工,基本上没有实现学有所用;又由于编制有限,非专业人员充斥着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同时,推广工作比较辛苦,许多大中专毕业的农业专业学生很少选择到基层推广部门工作,这使得农技推广服务部门人才断档,后继乏人。 ㈣技术服务方式落后实地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少,大部分仍停留在走村串户、田间地头等传统农技推广模式。农民急需的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等方面的科技人才缺乏,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滞后,对新技术、新方法不了解、不掌握,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道的很少,导致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㈠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技队伍素质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的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根据情况分类处理,对空缺的岗位及时补充人员,对长期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归位。不能归位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予以执行。对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在认证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鼓励涉农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 ㈡加大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一是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做好科技示范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增强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本领。二是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特别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方面的培训,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㈢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对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充实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载体,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依靠。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二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三是解决农技人员的下乡补贴等,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四是转变观念,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五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市场信息服务;六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 ㈣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有效整合各种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全方位对农民特别是产业大户进行分期全员培训,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组织短期培训,发挥城郊乡(镇)村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州农业科技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开设专题讲座,把农民迫切需要的新技术送到他们手中,运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部门建立“临夏农业科技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多形式地向农村干部群众推广科技知识,传递科技信息,及时提供农业政策法规、病虫害情况通报、市场行情和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技术信息等,建立咨询信箱和联系电话,方便广大农民学习和查询,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库等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和临夏农业科技信息网,及时为农民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总之,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须及时调整和深化这项工作,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宗彩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学校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探微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依然以政府为主体,并与科研单位、学校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也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管理方式陈旧,技术人员不足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其管理体制也是由行政管理机构来制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农业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通过对现如今各地区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调查,技术人员的配备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常稀少。 1.2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由于我国现如今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方面的倾向了非常强,这也就造成了早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科研成果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轨,科技的创新、推广不能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的院校研究与农业现状不相适应的现状。 1.3条块、部门、地区分割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是由专人对这一地区进行推广,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本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条块、部门、地区的分割,使得技术不能相互借鉴,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速度和推广质量。 1.4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下,政府依然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这种推广形式已不能实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往往政府很好的构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1.5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在当前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人才力量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过程中现实情况却是农业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在现如今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消除掉,并能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鼓励企业、科院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科院、农民相互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随着我国现如今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不断浮现,我国继续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因地制宜,并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建立科学的推广机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利用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多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将农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联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2.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农科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基层组织进行技术培训、法律支持、科技推广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3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调控,合理部署各部门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工作中来,通过技术革新、人才调配、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手段逐渐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马素梅单位: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农经站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摘 要: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出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思路,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从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训练式教学、校企合作双元教学以及课程学习达标检验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实施模式。提出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持续改进课程体系的流程模型。最后提出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措施,以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模式 0 引 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种类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5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达1: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主线,“智慧、高效、安全、环保”成为主题,各种新型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建立一套更具有工程实践特点,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从行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符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1]。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 总体来看,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其次,国外大学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此外,随着全球化发展浪潮,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职业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缺乏衔接[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措施。张兰[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对形成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市场机制的导向及导师的作用等。徐巍华[4]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陈志祥[5]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姚王信[6]提出基于生源差异的课程设置模式。马健生[7]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刘国福[8]以微弱信号检测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浙江大学[9]以学科文化为核心,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2.1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分析 首先,基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以及全球化发展格局,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经济新形态(互联网+、工业4.0)对交通运输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特点。比如调研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设施、设备、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动向;采用座谈、问卷调查、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岗位规范、职责和技能。 其次,调研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发现其成长内驱力;按照研究生自我成长的意愿,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 然后,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逻辑,结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和职业能力,归纳梳理形成满足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建立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匹配矩阵(如表1所示)。 2.2 课程体系设计 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定制化培养思路,研究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等课程模块,体现服务行业特殊需求的特色。此外,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模块,打造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课程体系实施模式研究 一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职业认证、企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资源平台(包括实用教材、开放性实验和案例库)。二是采用训练式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螺旋互动转化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建立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结构化配置关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以及项目演练等手段,使课堂教学项目化、情景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训练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三是引入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商学院资源,在企业学习内容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交通运输设施设备运用、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等。四是建立综合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评价等在内的课程学习达标检验体系。课程体系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2.4 持续改进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对课程实施过程持续跟踪,采集有关数据,进行效果评价。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改善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型。具体做法如图3所示。 3 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制度、流程,创新服务形式、内容和手段,逐步建立服务主动推送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作共同体。其次,高校应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合理配置,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条,以项目研发、技术培训以及人才输送等多元合作形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再次,为了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研究与设计能力,高校应利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采用工读结合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教育认证理念,创新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并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创业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课程认证模式探索 摘要: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在界定课程认证的概念与操作流程基础上,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及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课程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卓越计划;课程认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专业课程教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培养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推进“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进行专业课程认证的新模式。 专业课程认证是保障卓越工程师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宗旨在于充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认证指教师依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参与由学校教务处或者二级学院组织的课程认证过程,认证结果达到或高于相应标准即视为课程认证通过。 一、专业课程认证流程 每年度符合任课条件的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目录,提出相应课程教学申请,并提交课程教学初次认证相关材料。如果目录中的某些课程此次无人申请,则本年度不纳入改革范围,下一年度继续在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遴选教师;如果某些课程仅有一人申请,则该申请教师将结合专家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如果某些课程有多名教师同时申请,则首先由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对申请的多名教师进行协调,协调成功将由申请教师共同组建该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协调不成功则根据初次认证结果选择认证最优的教师承担本年度该课程教学。 本年度课程结束,任课教师须提交课程教学目标评价材料,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该课程下一年度教师人选。如果评价结果为“合格”,则教师获得该课程长期教学资格;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少,则教师在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中须结合评价意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多或评价结果为“不合格”,则教师失去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资格,该课程将重新出现在下一年度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供教师申请选择。具体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二、课程认证内容 1.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驱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产学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项目式、问题式、研讨式、辩论式和换位式等方法改革,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 2.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前学科、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围绕学生和社会需求,突破现有教材体系,采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可来源于最新教材、期刊杂志、专业网站等。 3.师资安排。鼓励采用“多主讲教师”制,可根据课程专题内容合理安排多名主讲教师,各门课程应聘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主讲,并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梯队。有条件的课程可根据需要聘任1名企业主讲教师,以专题的形式讲授课程相关应用与发展情况。 4.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具有探索性大作业,如调研报告、论文、设计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考核方式。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单一笔试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努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核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从“注重掌握知识”向“注重发展能力”的转变。课程成绩应由学生出勤、随堂测验、实验、大作业、期末考试等部分成绩组成,明确各部分比重,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不超过总成绩的40%。 三、课程认证目录 根据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确定现代综合运输系统、机械工程概论、批判性思维、汽车构造理论与原理、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学、交通枢纽与场站、交通运输商务、交通与能源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认证目录,各课程具体情况见下表1。 四、结束语 结合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要求,提出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观点,明确了专业课程认证的概念及认证流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考核方式5个维度研究了课程认证的核心内容。建立了适合课程认证的课程名称目录,为开展课程认证提供参考借鉴。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和今后10年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校企联合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推行卓越计划的目的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将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压力转化成高等教育汽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很重要的课题。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在专业改革建设过程中,应率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二、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满足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在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设置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但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相似性大,没有很好地突出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尤其是体现交通运输特色的物流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薄弱;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上仍然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不足;三是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交通运输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实践环节,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原有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以车辆使用与维修为主线,而与运输组织、交通规划相适应的实验与实习则很少,以现代高科技汽车产品为主的实验、实习也较少;四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缺失。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均实行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虽然有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但实习过程与就业相脱节,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没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建立试验室投入较少;五是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将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我校交通运输专业还缺乏这样的“双师型”教师。 三、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者对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确定科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应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对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力需求,围绕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及现代管理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的基本要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具备汽车服务、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保险理赔、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汽车生产与流通企业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贸易、车辆保险等行业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设置系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交通运输卓越工程人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以下三方面:(1)注重交通运输领域工程素质培养。基础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要突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如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工程师的基本品质;在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下,进一步拓宽学科的知识范围,加强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列课程,使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具有必备的自然科学和相应学科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交通运输领域工程师应具备的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素质。(2)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突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和综合实践类教学环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涵盖交通运输主要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沿,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以及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能从事汽车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监测维修、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工作,从而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工程人才。(3)注重工程研究能力培养。开设文献检索、课题综述、专题讲座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倡导探索,强化实践;实践环节加强企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并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使学生具备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建交通运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根据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现实情况,可采取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和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1)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一是创建校企双导师“2+2”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进行两年的学科基础教育,由学科建立的专业导师进行学业的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实施校企教师联合指导的模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由企业导师指导,要求学生有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二是创建校企“3+1”订单式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研究能力,为企业输送迫切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基于问题式、探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式学习等。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入学生学科竞赛机制,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1)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其培育目标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有计划地选派在职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使教师深入生产实际,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使教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三是聘请企业合作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校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或实践教学工作。(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企业独资或与企业合资等方式为学校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解决实验室设备陈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或每年向投资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企业也可在这些地方安排合理的经营项目。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省级以及市级政府的产学研基金,利用该项基金购置一批研究项目所需的设备,这些设备将成为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一部分。(3)通过校企合作推行校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生产现场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学生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并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学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实现综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完成实践教学,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资压力,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交通运输工程行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高等学校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成长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探讨了交通运输工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成长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潜在的特征和外在的特征两个方面。其中潜在的特征是指难以用外部具体指标量化衡量与评判的特征,是一个创新型人才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讲,是指一个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多方面内在品质。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潜在的特征,才可能转化和表现出外在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外在特征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学习到的创新知识、所掌握的创新方法以及通过这些知识和方法所取得的创新性的成果。创新型人才具有的这两个方面的特征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潜在的创新素质、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才能学习到创新的知识、掌握创新方法,做出创新业绩,反过来讲,凡是表现出外在创新特征的人,必然具备潜在的创新素质,同时外在的创新业绩也会反过来激发和加强其潜在的创新素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拓展思路,勇于创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要传授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坚持将实践课程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始终[1]。比如,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将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协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还要建立长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在社会各大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相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制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关注创新型人才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国内各高等院校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交通系或者交通学院来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招生与培养。由于各个院校的历史背景不同,优势与特色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个院校在二级学科和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会不同。国外高校的学科划分一般没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也很少设有交通运输系,交通运输工程人才通常在土木工程或者环境工程院系中培养[2]。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战略上向交通运输倾斜,逐渐加大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因此,当时需要大量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并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要求,这就对当前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校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素质的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3]。 三、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复杂的、交叉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1.培养理念的创新。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工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任务,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对历史、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应该革新培养理念。 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合作、新产品及新系统的开发需求。“COID”教育理念是世界上最新的工科教育研究成果,它的研究载体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强调理论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与学、教育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和谐统一。在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应当积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尝试性地将“COID”教育理念引进到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之中[4]。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现有的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师生互动,与此同时培养计划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将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实践教学包括多个方面,具体的可以从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开始训练,然后在毕业设计和社会实习环节重点加强。 应该尝试创新型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是度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和考核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此外,考试还是质量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反馈环节。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系统的构建能力是重要方面,所以应该考虑将这两方面设置到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各门课程的性质不同,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从技能、知识、协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根据学生的实结、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遵守学校制度的情况等,以专业知识点的考核为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由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多方评价。 专业设置要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创新,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要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和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不断淘汰或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更多的新型专业,培养满足现代交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观察学科发展动向,跟随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应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面借鉴学习国外的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国外交通运输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有如下特点:(1)课程内容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加强方法论的学习和数学建模的培训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学习。(2)课程设计注重增强学科间的交叉,学生课程学习中应根据学科交叉的需要,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学科的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属于工科类学科,我国高校普遍将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培养按照普遍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设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忽略了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叉的经济类和社会科学类等课程的设置[5]。(3)加强对学术类讲座和专业知识研讨会的重视程度。国外的高校将这些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定期安排相关的学术报告,邀请行业内学科或技术带头人到学校授课,使学生了解到交通运输行业学科的最新动态。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国内的院校要根据交通类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实时更新前沿知识和创新方法,定期安排学术论坛或者学术讲座以便让学生紧跟世界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兴趣,开发创新潜力。 3.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这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应将综合实践能力列入学生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课外活动,例如建立学科兴趣小组、成立交通类社团、举办趣味学科知识竞赛和专业知识能力创新大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养成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习惯。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与企业建立对口的创新实习基地,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创新。常规的人才培养评价的重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创新型能力的评价,也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并行,避免常规的用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尺。打破传统的单一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察和能力评价,建立以培养过程为载体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结合理论授课、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创新成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包括实践教学单位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系统的、综合性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授课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面对着新的挑战,国家与行业不仅需要能够解决本行业基本问题的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解决和其他行业交叉相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拘泥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模式,要打开思路,放远目光,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从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培养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引入国际最新的工程教育培养理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本文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系统工程学课程建设中,分析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提出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CDIO;应用型本科;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仍然大多仍侧重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系统工程学的具体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往往在学完系统工程学后仍然不能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考虑专业问题。 1 系统工程学教学难点 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教学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具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系统工程技术,如系统分析、系统预测及系统评价等;课程设计则是综合利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具体问题。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诸多原理的学习以及模型的计算(如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等)对学生来抽象且枯燥,自然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虽然相对具体,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但这两部分内容在传统设置中往往比较零散,仅针对单个知识点,而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实践体系,因此学生虽然可能掌握局部知识点,但无法构建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完整全局体系,从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总会呈现或多或少的形而上学问题。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合称,且将其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旨在通过项目带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1,2]。CDIO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是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CDIO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系统的思想培养人才。CDIO模式打破学科、专业、文理之间的限制,在教学工程中首先统一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工程师的目标与技能,界定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在特定要求下实现对行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2)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CDIO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将培养目标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协调能力。 (3)以产业需求为基准。CDIO模式要求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真实的项目实施中。CDIO模式中所运用的项目均来源于行业产业,因此是不断满足产业变化的工程教育模式[3,4]。 3 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方案 (1) 基于项目的课堂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系统工程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方法往往按照课本顺序依次讲解,教师以实践案例为基本时间轴,依次讲解实践案例所用到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具体技术。例如,通过针对公交车服务质量评价实践案例的讲解,重点依次讲解公交系统与要素、公交系统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公交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理论教学中所讲解的实践案例均来源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更加注重使得学生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运用。每5人一组,为每组分配不同的项目,要求每组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对课堂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验证及运用。 (2) 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同样采取分组形式,为各组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各组之间互不相同。系统工程学实验目前共6学时,均为验证型实验,要求所有学生独立完成。而课程设计中,为每组分配的项目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项目,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内部合作完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通过内部协调,获得各自不同的具体分工,完成1-2个知识点,最后所有人的完成内容综合成课程设计报告。 (3) 成绩评定 依据CDIO思想,将系统工程学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者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2:3:5。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以及实验成绩;阶段考共有2次,分别通过项目的形式,随堂让学生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地计算。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在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时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 4 结论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深刻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具体项目实施也有了贯穿全周期的实践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具体项目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相互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更能快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岗位的专业需求,因此CDIO模式可以在应用型本科中工程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作推广。 作者简介 包旭(1982-),男,汉族,副教授,博士,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研究 摘要:基于同济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规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构建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企业实习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色和近年来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卓越人才培养 一、引言 同济大学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划中强调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教育的传统特色,构建以“三大联盟与三线联动”为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以培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与技术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该专业实践性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未来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者,学生们必须提前掌握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自觉形成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通过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输企业实习,让企业直接对未来所需人才进行引导,将使本专业培养出来的运输管理人才更容易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能够“适销对路”。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必备知识,实践环节则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锻炼学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是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好的“模拟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和锻炼出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要求。 二、交通运输专业传统企业实习存在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只有两周,一周在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另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实习效果和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 1.在企业实习时间短,对企业生产实践了解少。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企业实习仅占用两周的时间,且其中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这样的安排显然不能使学生对企业生产实践有全面、细致而深入的了解,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快速,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近年来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大批新技术运用于轨道交通运输的规划与管理。通过企业实习能让学生了解与学习新技术的运用,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3.校企联合培养不足。改革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学生只去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一个部门实习,实习面窄,实习岗位过少,上海铁路局的其他部门未能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需结合交通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为依托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卓越实习要以运输生产环境作为支撑,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开展实习工作的保证。上海铁路局是教育部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由上海铁路局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专家组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审核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工作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以此为依托,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选取了铁路编组站、高铁客运站、高铁客运段、调度所四个单位作为校企实习开展的对象。系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上海铁路局人事处共同确定了南翔编组站、虹桥高铁站、上海客运段、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作为实习基地。上海铁路局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指派了实习组织领导、兼职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同时,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基地,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二)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构成 根据本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企业专业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拓展。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的特点及主要专业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是一个有机体系,其中包括: 1.校内实训部分。校内实训包括列车接发实训、Railsys实训等综合型实训,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完成电话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自动站间闭塞法的实操学习,并学习利用Railsys运行图软件编制及管理运行图。校内实训为后续开展企业实习做好过渡准备。 2.企业实习部分。企业实习内容包括两大板块:铁路运输企业实习和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前者是主体,在总计六周的实习时间中占4~5周。 (1)铁路部分: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工程人才,需要对车流汇集、列车生成、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清晰了解,通过生产实习可以把交通运输专业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系统集成,因此在铁路运输企业实习中设置了多个实习项目。 ①铁路编组站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南翔编组站。学生主要了解编组站运输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输岗位职责,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关于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有关规定,学生在跟班实习中需要系统了解编组站到、解、编、发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流程等。 ②铁路调度所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学生主要了解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上海铁路局调度所生产组织系统及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对行调、货调、机调等调度员岗位跟班实习,了解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实习岗位的计划内容、编制办法。 ③铁路货运中心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货运中心北郊站和杨浦站。学生主要了解货运调度室内车站调度员和货运调度员的岗位职责,铁路货运改革后综合服务窗口办理货运作业的流程,以及货运员的岗位职责。 ④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实习地点为高铁列车。实习以跟车、跟班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重点了解高铁动车内主要设备设施、高铁列车动车组营业规章、乘务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高铁列车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内容,完成高铁列车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 ⑤高铁车站客运服务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虹桥站。实习以参观结合形式开展,学生主要了解上海虹桥高铁站服务设施布局、客流到达及出发特点、站内中转、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过程中的流线组织,掌握高铁客运站客运组织内容、岗位设置及岗位责任。 (2)地铁部分。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则主要依托上海地铁调度所OCC以参观、模拟、实训形式开展,学生将系统了解地铁生产组织系统架构、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重点关注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预案要点及地铁施工作业管理规定及流程。 (三)实习保障体系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保障体系。每次企业实习前学院教务主管领导都亲自做实习动员,院办领导安排好后勤工作,系领导部署实习计划并安排带班教师,带班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按时参加。上海铁路局和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指导实习工作,各一线实习单位均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与实习带队老师对接,双方畅通联络、紧密协作。应该说整个实习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第一”是运输实习的首要原则,每个实习单位在同学到来的第一天都组织了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有规章学习还要进行安全防护能力训练、这为确保现场实习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运输管理工程系为了保障实习有序,精细编制了教师值班表,确保每日都有教师在现场。学院安排了接送车辆,保障每日在铁路现场交接班后规定窗口时间准确到达,以减小对铁路现场工作的影响。铁路局则安排了站内短驳车辆,安全快速地将学生送达站内各实习岗位。至今,交通运输专业已有3届同学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参加了企业实习,实习全程未发生一例安全事件,同学经过现场观摩、实践、听讲较好地完成实纲任务并全部通过实习答辩,实习内容逐年拓展、深化,实习组织工作获得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和实施效果 运输管理工程系将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抓,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及其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实施效果。 1.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出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让学生通过现场实习、调研,分析总结相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企业生产实习内容组织创新,实习对毕业设计选题支撑效果凸显。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实习内容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铁路实习项目关联紧密。首先,实习让学生系统地观摩了铁路运输设备的全貌,特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速列车装备和集各类先进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调度指挥中心让同学增强了专业自豪感。第二,先编组站和货运站,后调度所的实习安排使学生对铁路既有线车流汇集、列车生成、到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了清晰了解,有利于学生把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串连起来,为来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和高铁车站实习安排紧凑让学生系统了解高铁客运“站、车”服务之间的接口关系,对旅客出行全程服务质量的影响要素有了亲身体会。第四,铁路调度所与地铁调度所OCC实习紧凑安排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比了铁路和地铁行车环境、调度信息系统和调度职责的差异,也让学生对未来的论文选题乃至毕业择业有了感性和理性支撑。 3.形成了双导师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了专业实习组织管理体系,实行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双轨制,聘任了一批企业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精心设计了企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导书,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铁路局兼职导师结合实习进度组织了多次分专题讲席,学生获得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 4.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推动本专业就业率的提升。交通运输专业改革后的企业实习,为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系统了解铁路运输专业现场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提升了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去铁路局和地铁公司就业的人数。 5.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以工程实践为驱动的企业实习计划得到了上海铁路局企业高管和同行业专家的支持,同济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议,逐步打开思维、活学活用专业理论,用人单位上海铁路局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了肯定。 五、结语 交通运输专业的企业实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理论教学上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各个课程间更加协调,也为实践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环节不断增加企业实习的单位和内容,力求符合交通运输专业本行业生产工作的实际,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企业实习工作扎实开展,继往开来,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企业实习工作还将谋求更大的创新,为交通运输卓越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毕业设计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不仅是能够保证教学效果,也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但目前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可知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指导教师本身。首先分析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问题产生原因提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一些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工程教育认证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更多突出“培养质量”,故教育部自2006年起启动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以来,其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认可[1]。目前很多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都在积极申请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以使专业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标准为“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2,3]。这与工程教育认证所给出的标准相同,即实现了毕业设计的初衷也就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环节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个人问题,又有管理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指导教师本身所造成。因为这个环节不同于理论授课,理论授课面对的经常是超过60个人的教学班级,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及时掌握。但毕业设计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经常是一对一沟通、交流,只要指导教师能够在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认真辅导,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那么如何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从而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使交通运输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交通运输专业办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目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指导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教师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设计的现象。认为毕业设计就是给学生出个题目,完成过程就是在学校各种规章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催促和检查,进入最后阶段重点要求学生一定要格式正确,至于内容和完成质量则不是非常重视。很多情况下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原因出现毕业设计环节存在“前松后紧”现象。在开始阶段学生为了就业、考研或其他原因不能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且指导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进行督促和检查;后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学生才紧张起来赶任务,但由于时间紧,且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毕业设计草草收场,其质量很难不能保证。在答辩阶段,很多答辩小组的老师为了同事之间的面子或其他主观因素对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出的问题也非常简单,没有深度。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指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等,表现不够不严肃。这些都是因为思想上重视不够所造成。 2.毕业设计选题本身存在问题。①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现在很多选题都要考虑如何应对日后进行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为更简单地应对检查和评估,很多院校都对各种教学资料的格式进行了硬性规定,比如:试卷的内容按照统一格式、毕业设计按照统一格式等,很少考虑学科差别。就像每年毕业设计检查时注重检查论文的格式,而对毕业设计本身质量较少涉及。为应付各种检查,某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为方便只出一些东拼西凑就可完成的综述性题目。那些真正付出很多,进行认真撰写的毕业设计却仅仅因为一些格式的不正确而必须重新修改或装订,从而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冷水泼头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说这些格式检查不应该,而是更应该在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这些。那么如何要求内容呢?只有从评价指标中来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做到。②毕业设计选题缺少新颖性和可行性。现在很多指导教师都会采取一些以前选题,尽管很多高校也允许选择一些非更新选题,其初衷是希望新一届的学生能够在以前的基础上将这个题目完成得更加合理和完善,比如我校每年就允许有40%的非更新选题出现。但学生的实际结果却是和往年的成果一般无二,鲜有创新;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毕业设计中的恶性循环,质量很难保证。还有一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题目过大,带来的好处是学生查找资料相当方便,因为很多资料都会与该选题相关;但是哪些是重点,该怎么写,作为本科生心理未必就清楚。所以让其良好地完成这些题目也就勉为其难。③毕业设计选题数量不够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一名指导教师指导10人以上学生做毕业设计并非新鲜事情。很多指导教师不能给出足够多的题目,只能出现多人共做一题的事情,加之指导教师不能在学生内容不雷同方面做出有效的规定和区分,从而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雷同的现象更是存在。上述现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言过其实,但必须承认,部分指导教师并未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与重要性。从思想上产生了麻痹、糊弄,答辩结束就算了事的认识。尤其是在扩招后,一名指导教师需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时,上述现象就有了存在的借口。但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到来,指导教师必须正确面对毕业设计的质量问题。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我们根据自身指导毕业设计的亲身体会和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的认识,从选题、组织、撰写、答辩四个阶段共19个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由表1可知,对教师评价的重点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和组织阶段。只要指导教师在这两个阶段工作到位,剩下就是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学生在一个好的选题和进度合理、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再加上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和良好沟通,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就绝非难事,那么顺利通过答辩更是水到渠成。在选题阶段,很多高校都采取由该学科的专家或者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选题评审委员会对选题进行审核或指导教师汇报、答辩的形式决定选题是否通过。在选题阶段的8个指标中,有些指标应该一票否决,比如不符合大纲要求;多人共做一题,而指导教师又不能保证内容不雷同;选题难度过大;选题工作量过小。有些指标要有一定制约措施才可通过。比如选题若为非更新题,则该选题学生的成果若和以前成果一般无二或区别不大,则学生的成绩最多为及格或者不及格,从而就要求指导教师在给出该选题时一定要在任务书中给学生的要求和以前有较大变化,而且在撰写过程中时刻加强对该学生的检查和督促;所以指导教师在决定是否采用以前的题目时也会认真考虑。若选题为综述题,则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一定要在结构或思路上有所创新,如果内容仅仅是多篇资料的东拼西凑,则在评定该生成绩时应着重考虑。这些制约措施的目的是使指导教师尽量少用非更新题和少出综述题,多出一些有一定创新性和与工程相结合的且工作量和难度适中的题目,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最后环节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组织阶段给出的三个指标可以说是指标“指导教师对选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细化,也是在论文开始之前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再次进行一次保证。设计撰写阶段的五个指标主要是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进行的考核。这些指标应该由被指导的学生或者相关同学进行反馈。设计答辩阶段的三个指标主要是对答辩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应该有答辩委员会和参加答辩的学生共同掌握。 四、结论 交通运输专业为迎接工程教育认证,在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上提出了一些措施,较以前使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尽管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家之言,是建立在交通运输专业实际情况与毕业设计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但本文的部分指标可以为其他高校或专业在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时提供参考。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摘 要]依托行业、立足区域,服务地方,推进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加强校企融合,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学示范作用将起到深远的意义。基于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的探索对于进一步明确基地的运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校企协同创新的构建将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依据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形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立足交通运输行业,紧密加强校企合作,为工程一线或企业输送培养具有较强高级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综合运用开发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技术管理水平的专门人才。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工程实践应用问题。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大学生学习期间与企业结合,了解企业岗位工作特点,掌握企业工作流程,进而实现在校期间接近工程,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养成工程意识[1]。本文依托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探索总结,进而依托实践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使之成为共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基地,达到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科技进步,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1、基地的建设思路 (一)总体思路 建立深层次、双向互动、互惠共赢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造出符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依托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工程训练环境,通过学生创新活动资助、贫困学生资助等项目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依托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以及技术服务,并有义务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2-3]。 (二)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选择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坚持人才培养为主,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以及工程能力训练,合作中采用如下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基地的建设任务 根据黑龙建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借助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契机,结合黑龙江龙运集团的运营业务,借助双方合作基础,建立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力争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我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 建设的基本任务有: (一)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践教学理念,依托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行业实践教学特色。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和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逐步建立 “一条主线、四层次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培养素质与提高学生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分别是:专业基础技术应用实践、专业技术应用实践、岗前实践。具体内涵见表1: (三) 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建立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化到能力培养。 (1)除教学大纲上已明文规定独立的实践课程外,配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修订教学计划,重点解决实践课及实践学时的安排与设置问题,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实践内容重复、实践方法简单的问题。 (2)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逐步建立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报告批改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3)修订和完善各门课程对实践课的教学要求,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进而实施实践教学目标管理,最终形成教师为全面培养而教,学生为全面发展而学。 (4)建立和完善实践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实践基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5)逐步施行实践教学及实践技术成果奖励制度。为了鼓励教师能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和实训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使实践技术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不断增强实训教学工作活力。 (四)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从实践教育基地生产、科研第一线聘请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实践教学。以此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双方共同建立和投入进行道路运输资格证、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为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提供支持。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均为紧缺人才行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就业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提前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状况,更快进入岗位角色。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工作;力所能及承接合作基地的生产任务;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为解决企业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提供支撑平台。 三、基地的运行管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正常运转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实现建设目标,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促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全面规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也要制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职责、企业的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协议签订、组织与管理、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选聘、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制度的规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如:校外实训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实训现场纪律、实训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通过完善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探索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环节、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规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的工作。 四、结论 通过“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重点建设内容,将基地建设成集教学、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技术应用实践、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也在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可利用实践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方面的资源保障,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依托基地通过不断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合作设计产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让老师和部分学生参与进去,逐步推行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新模式,学生和老师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分析 摘要: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工程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三峡主体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永久性工程,它直接为三峡工程服务,在三峡工程整个十七年中发挥交通大动脉的作用;从长远来讲,它对沟通三峡地区交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措施。 关键词:对外运输;交通条件;运输方案 1施工运输任务与特点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m,坝顶高程185m,需混泥土总方量2820万m3。在三峡工程17年施工期间,需从外地运进各种物资材料设备4025万t,其中:商品材料1350万t,砂石料2675万t(天然砂石料1093万t,人工砂料1582万t)。高峰年运输量424.5万t(商品材料160.4万t,人工砂石料264.1万t)。并有直接施工的人员交通1971.0万次,高峰期每月达6000人次。客运估计每月单程3000人,往返6000人,总客运量1971万人次。 在1350万t商品材料中,重大件运输量总计约4万t,其中:200t以上水轮发电机重大部件和变压器2.32万t,超限界(宽高5.1m以上)的金属结构大件1.68万t,铁路、公路均不能承运,所以只能水运。 2工程修建前的交通条件 宜昌的水运、公路、航空设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葛洲坝枢纽工程建设时已经形成交通网络: 2.1公路 宜昌至三峡工地约40km为崇山峻岭地段,交通设施简陋。 在左岸仅有一条葛洲坝至陡山沱三级公路,全线翻山越岭总长29km,标准很低。 从陡山沱至坝址下游的乐天溪距离3.2km,原为5至6m宽的乡村道路,1986年开始改扩建为路面宽12m,路基宽14m的超二级公路。并在乐天溪河口架设了一座钢筋混泥土大桥。乐天溪桥桥西至左岸电站厂房长9km,区域为三峡工程工区。右岸无现成道路。 三峡工程准备工程开工以来,进三峡的机械设备和大批量各类物资,绝大部分都是从险峻陡峭的宜莲公路拉进去的。时任总理李鹏1994年12月14日在坝址中堡岛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后,宜莲公路承受的运输压力迅速增大,日均通车高达 3000多辆,堵车严重,交通事故频繁。短短的40km路段,原本2小时内抵达却因赛车或交通事故延续半天甚至一天。 2.2铁路 国家铁路干线已通至宜昌,并经葛洲坝工区外缘延伸到小溪塔和官庄。 2.3水运 水路十分便利,三峡工程水运条件优越,长江水运上通重庆,下达武汉和上海。葛洲坝至三峡坝下杨家湾航程34km,为葛洲坝库区的深水航道,航道宽度在200m以上,石排湾最小弯道半径500多m,可通万吨船队。 3对外交通运输方案 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是指宜昌至坝址的交通运输方案。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施工任务艰巨,工期紧迫,设备器材多,运输量大,为此,对外交通方案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如期建成提前受益的关键问题。根据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施工队伍技术装备条件,多年来反复比较过多种方案: 3.1八十年代 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国内国外大中型水电工程施工都以铁路运输、三峡地区水运条件优越等因素,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研究报告》和“加拿大扬子江联合企业(CYJV)审查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结论”等讨论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中,分别提出了铁路为主,辅以公路和水路方案,或公路为主,辅以水路方案,或水路为主,辅以公路运输方案,三个方案长期争论难以定案; 3.2九十年代 问题出现了转机,在我国出现了封闭式高速公路,从根本转变公路运输的形象,使水电工程开始重视公路运输。 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又进行了大量方案设计论证工作,集中为:公路为主,辅以水运或铁路为主,辅以公路和水路运输两个运输方案。赞成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长江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专题研究报告》的结论:公路为主的铁路为主的两个方案作为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多可满足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的要求。但两者在建设条件和运营条件及经济比较等方面差别是明显的。公路为主方案总费用比铁路为主方案总费用省4.4亿元;施工工期公路比铁路短1.5年,能更好适应加快三峡工程建设提前发电的需要;铁路为主方案多一条铁路,多一个运输渠道,但总的年运输能力比不上高等级公路的通过能力;公路为主方案运营条件好,但与长远结合,铁路专用线三峡工程竣工后,用途不大。因此,不赞成铁路为辅以公路和水路的方案,建议采用以公路为主,辅以水运的方案。 3.3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决策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认真听取了三峡工程施工重大技术方案专家座谈会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专题审查会,“建议采用公路为主方案,并尽快实施”的意见。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在1993年3月11日最后决策,“采用高等级公路为主,辅以水路的运输方案,并付诸实施”。 4对外交通方案的实施 以公路为主、水路为辅的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包括:专用公路一条,在坝区与江峡大道相接,至宜昌市沙河与汉宜高速公路相接。起始点从宜昌夜明珠开始,至大坝工地止;专用港口两个,在大坝下游右岸修建杨家湾专用港口,在左岸修建坝河口重件码头;跨江桥一座,在船闸引航道段横跨长江修建西陵长江大桥。这四个部分的工程在坝区贯通一气,便能将水路两路的物资已及时有序地运到工地。 4.1三峡专用公路设计 根据对外交通运输方案要求;专用公路将承担三峡工程施工期运输总量达2652.3万t,占总运量的65.9%,并负责90%以上的客运任务,公路运输的最大年运输量为426万t。专用公路全线总长28.66km,设计标准为为4车道山岭重丘准一级全封闭汽车专用公路。桥梁的设计荷载为汽车-36级,验算荷载为2000KN平板车组。设计交通量9000车次/昼夜和900车次/h。 专用公路设计中大量采用新设计、新工艺,它的设计和施工代表了当时的国内的先进水平。 黄柏河特大桥和下牢溪大桥( 100m),结构形成基本相同,主跨均采用上承式倒悬链无铰钢管混泥土供,净跨160m,净失高32m。两桥设计新颖,采用9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同类型桥梁中属全国之冠。 莲沱特大桥主桥采用38+114+38 m中承式钢管混泥土连续拱,竖转合拢,用全桥通预应钢索平衡水平推力,构思独特,造型优美。钢管拱表面防腐采用热喷铝长效复合涂层。 乐天溪特大桥预应力采用无粘结工艺,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冷挤压接头。全线桥面铺装采用C50钢纤维混泥土,全线T梁采用部分预应力理论设计。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木鱼槽隧道,仙人溪2号隧道选用射流风机,诱导式纵向通风。隧道照明采用高压钠灯、新光源、新灯具、发光效率高、透雾能力强。隧道内设工业摄像机构成闭路电视系统,隧道外设中央控制室,可实时接收洞内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器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 4.2三峡专用公路施工 三峡专用公路沿途跨许多溪涧,穿过很长的不良地质段,其中桥梁隧道总长11千米,约占公路总长的40%。由于沿路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造成施工难度很大,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桥梁、隧道多。全线有特大桥4座(黄柏河特大桥、下牢溪特大桥、连托特大桥、乐天溪特大桥),总长1297.8米;另有大桥7座,总长1276.54米;中桥23座,总长1218,34米。双管隧道5座,以单管计算,总长14634.29米。其中仙人溪一号隧道为短隧道;仙人溪二号隧道为长隧道;渣盐山隧道为中隧道;天柱山隧道为长隧道;木鱼槽审于带为特长隧道,是目前国内高等级公路中最长的隧道。这些隧道主要集中在仙人溪至莲沱范围内,隧道一个接着一个,构成公路中西游的隧道群;且与桥梁项链,出洞即过桥,过桥又进洞,洞桥相接,密集很大;最长的木鱼槽隧道出口与天柱山隧道进口仅相距30多米。 第二个特点是桥梁设计新颖,多彩多姿。莲沱特大桥在桥梁建筑上的学名叫“中承式钢管混泥土拱桥”,两个墩台之间的主跨有114米。它位于西陵峡左岸支流――磨刀溪入江处,桥身造型像一只桔红色的彩蝶展翅飞舞。黄柏河特大桥和下牢溪特大桥是“上承式钢管混泥土拱桥”,主跨度均为160米,这两座拱桥位于三游洞风景区附近,宛如一对孪生银龙,飞跨在百丈绝壁之上,十分壮美。这3座拱桥主跨结构都是钢管内灌注混泥土。钢管、混泥土这两种材料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的潜力。全线桥面及部分路面采用钢纤维混泥土新型路面结构。这些桥梁创造了许多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之最。 第三个特点是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地质方面,天柱山隧道和渣盐山隧道都要通过100多米厚的古滑坡堆体。莲沱特大桥基础要进行软地基处理。乐天溪特大桥要通过流沙层施工。在公路沿线外观上有5个高;高开挖边坡(60多米),高边坡防护(47米),高填方(46米),高挡墙(23米),高柱墩(59米)。 尽管这3个特点都不利于施工,但由于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能适应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因此,施工部门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在1996年10月实现了通车。原来从宜昌市区到三峡工地约40km的公路,通常行车需1.5小时,开通专用公路后仅需30到40分钟就可以到达。这条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建成的公路,因施工特点突出而更有特色,已成为西陵峡山地上一道十分壮观的人文风景线。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部集中整治水运工程围标串标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围标串标问题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即日起至2016年底,对水运建设工程围标串标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和专项打击,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建立预防和治理围标串标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围标串标行为表现形式复杂,除投标人外,还涉及招标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等单位和人员,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一是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一般由一个投标人或法人同时借用多家企业资质投标,有的组成相对固定的投标联盟相互陪标,有的通过与投标人谈判购买投标权进行围标等;二是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通投标,一般为招标人通过预设资格条件、透露招标信息等提高投标人中标概率;三是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之间串通投标,一般为投标人买通评标专家,评标时通过倾向性评分或对其他投标人废标,谋取中标;四是投标人与招标机构串通投标,一般为招标机构为投标人预设资质资格条件、透露招标信息等。 《通知》明确,有以上行为的,按《招标投标法》第五十条、五十二条、五十三条、五十六条,以及《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七十一条、七十二条、八十一条的相关规定,从严处理。按企业信用评价规则相关规定,投标人与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串通投标的,其信用等级直接定为D级。 根据《通知》,集中整治将分为四个阶段:今年8月底前,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通过座谈调研,形成符合本地实际与特点的细化方案与举措;9―12月,相关单位应进行自我排查,依法处理存在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2016年1―9月,交通运输部将根据各省、部属单位的检查整改报告进行实地督导抽查,并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10―12月,将评估治理工作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有效做法和经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预防和治理围标串标的长效机制。 《通知》提出,要改革招投标相关制度。改进资格审查方式,工程建设项目宜采用资格后审方式;采取资格预审的项目,尽可能采用合格制;采用双信封形式密封投标文件,使得投标人无法确定能够通过“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评审的投标人名单,难以形成围标串标利益团体;探索招标标段随机分配的新方式,提高投标人围标串标难度和成本;鼓励采用电子招标投标,通过企业专业电子账号管理,预防从业企业出借借用资质围标串标;要求评标委员会对是否存在围标串标行为进行专门评审,并在评标报告中明示。 《通知》强调,要通过罚款、取消资质资格、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依法从严对围标串标企业和人员进行处罚;要公开围标串标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录,及时调整信用等级,加强信用引导和行业自律;要推行对资格审查、开标以及评标全过程录音录像“三记录”的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及时曝光典型违法违规案件和涉案单位、人员。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建设方案研讨 [摘 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具体项目设计内容,阐述了实验室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建设方案。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1 引 言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于交通运输决策、规划、建设、组织、指挥、运作、维护及管理的需求。 与一般工程专业一样,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而鉴于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其中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设一个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建立一个科学、先进的实验平台,层次结构分明,系统功能合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管理与运作,方便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能以焕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需求及发展方向。 2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 交通运输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了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组成部分,现代交通运输工程还涵盖了智能交通系统(ITS),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也在交叉融合中迅速发展。 鉴于交通运输工程的广泛性,每个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目标及研究重点,策划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的一般化或同质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和具体的专业课程紧密配合,又要满足系统化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战训练,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基础认知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通过一系列演示性实验,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初步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 理论验证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课程的专业理论,通过验证性实验,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操作应用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即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引入成套的、系统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软硬件,运用真实的作业流程和数据,开设操作型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各组流程及作业方法。 2.4 设计研究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四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入设计型项目和研究性课题,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提出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 3 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验项目的设计 构建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实验教学体系及其涵盖的实验教学项目,应以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依据;同时根据本高校的专业重点,系统策划实验内容,以编制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教学方案。以东南大学为例,我校交通运输专业采用“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工程为重点、物流工程为延伸、汽车运用工程为补充,以培育具备客货运输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能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决策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其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的名称及类型见表1。其中,旅客运输的培养重点是道路运输体系,货物运输则结合物流学和国际贸易,侧重于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系统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围绕上述目标,面对若干具体专业课程,本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3.1 客运管理模拟实验 该类实验项目的开展以道路运输体系为主,内容包括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客运,通过eBus客运管理系统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运用,认识和体会城际公路客运站和城市公交调度系统平台的系统功能、运营计划、调度、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终端远程管理、票务管理、车队管理、结算管理、参数配置等环节。 3.2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 运用本实验室配套的货物运输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多方位的实验项目,内容包括:集装箱码头管理、堆场管理、货物海运业务、船代业务、电子口岸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环节。通过该平台,模拟国际货运系统的各项作业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本实验室还具备SQL SERVER、ACCESS等开发平台,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货运及物流系统的功能定位、设计,并最终完成所需的软件开发项目。 3.3 物流和供应链实验 现代物流工程是货物运输业务的延伸。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南大学努力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本科生的就业面,本实验室设立了适应于相关专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的一系列实验项目,包括认识实验演示、系统流程分析、物流理论验证、物流系统设计等环节。应用Arena、AutoMod、LOGWARE、CAD、MatLab软件,学生可进行物流系统的分析、验证和设计。 3.4 载运工具运用类实验 本校交通运输专业,载运工具的运用以汽车教学实验为主。实验室配备有实验车辆、模拟驾驶仪、侧滑台、灯光仪、尾气分析仪、震动与噪声检测系统等设施,可进行相关课程实验、SRTP实验和本科生学科竞赛等实验项目。 研究型大学的交通运输实验室,既应围绕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体系而构建,又要具备高层次、多样化、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实验室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能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项目提供条件,为师生提供有利于知识沟通和学术交流的优良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工作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围绕目标,服务教学 实验室的规划和布局要紧紧围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要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项目,布局清晰合理,主导方向明确。例如,以载运工具运用和汽车构造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重点建设汽车实验教学平台,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运用等;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则以铁路机车设备、信号设备和铁路运输组织为重点。 4.2 实验系统软硬件配置均衡,设施功能适宜 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系统既需要配备合理的硬件设施,进行相关的演示、操作、研究、功能设计等项目,也需要构建配套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局域网络,便于进行流程仿真、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等实验环节。 4.3 确保实验室设施的维护保养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必须在注重建设的同时,注重设备、设施及其软件的维护保养。应对现有的实验设施,建立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操作,制定并实施维护保养计划。实验室每年应能得到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4.4 实验室设施的定期升级 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更新,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应定期升级,以便能跟上科技及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时俱进,持续为学生提供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实现实验室的高层次、创新性进步。 4.5 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 现代的实验室,应实践开放化管理,“服务于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提供实验室的实力”,通过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运作,打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构建工作,根据本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和结构,近几年来,陆续建设了客运管理模拟实验室、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室、汽车运行性能检测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共建),且日臻完善。同时,本实验室又配置了认识实验演示区,包括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模型、综合物流园区模型、立体仓库和堆垛设备、自动化分拣线(共建)等。学生在参观认识实验演示区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原理、操作、使用,可增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实验室结构和功能见表2。 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实验条件还相对薄弱,实验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充实实验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开展设计研究性实验,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 结 语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实验室的结构和具体功能及实验室建设的构想。 交通运输工程论文: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与步骤 摘要:交通问题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发展之中重要问题,做好交通运输业的规划,可以促使交通运满足人们对于交通业的需求,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以及相关步骤。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划;特点;步骤 引言 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特别是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分析预测多采用“四阶段”预测,该法以机动车出行起讫点调查为基础,包括交通量的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以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公路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模型预测项目影响区域内交通的产生、分布及其在路网上的分配。 1、交通量的概述 交通量是交通运输的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了交通量这个概念对于交通工程的规划就有了科学的变量进行操作,所以这里要讲一下交通量。交通量一般可以分为,正常趋势的交通量,转移的交通量和诱增的交通量。正常趋势的交通量就是在包括低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上,交通量按照固有的发展的规律,自然的增长的一种自然增长的状态。转移交通量就是在新的道路或路线的投人使用后,对交通量会造成的影响,即向新道路或新路线转移的交通量的数额,就是转移的交通量。诱增的交通量则是在原有道路或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道路或设施得到改善,速度增快,很多就向这些道路和路线转移,这一部分就是诱增的交通量。后面两种诱增的交通量和转移的交通量十分相似,容易混淆,一个是在原有道路上进行改进,而另一个则是进行新道路的修建,两者的区别就在这。 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相关问题 2.1、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使交通运输系统得以改善并且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科学分配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首要目标,在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一定要从国家、地区和城市所具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除此之外,对于交通运输系统当前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应加以考虑。以下是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所应满足的条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应该与社会、人口、经济以及国防等种种方面的运输需要相适应,所制定的交通运输规划不能脱离国家的社会经济规划;要对交通运输整个系统及其子系统所具有的技术要点以及环境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使其所拥有的运输效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一定要重视对其运输能力的提升,这样交通运输系统才能获取更高的效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进行规划时应该对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运用,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发展方案;尤为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时,一定要使其达到整体上的协调,网络同各个枢纽系统一定要得到合理的衔接以及优化,使多种运输方式均能够取得有效发展。 2.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所包含的内容 以下是交通运输规划所具有的具体内容:建设数据、建设资料等的建档工作;对环境现实情况所做的调查分析工作;对交通运输系统相关政策、规划原则以及方向的确立工作;对交通运输体制以及当前财政状况的分析、预测工作;对运输组织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手段来进行改善,提出科学的交通运输系统方案;对于供给短缺项目所进行的分析评估工作。 2.3、规划的特点 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是建立、维护和营运一个系统,它能高效率、经济和安全地适应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交通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随着经济(生产)、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增加或改善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设施,提高其服务水平,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否则,便会由于交通运输能力或效率的滞后而制约经济(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工程设施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因而,需要较早地预计到交通运输系统对交通运输需求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处,及早提出规划方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增添或改善工程设施,使之不出现交通运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阻滞情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的投资量都很大。它们对土地使用和周围地区的经济开发或发展将会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妥善的计划和安排,将不仅会造成投资的浪费,而且会带来直接(建设者和使用者方面)和间接(社会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不利的社会和环境影响。而规划便是为交通运输设施准备计划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提出经济合理地扩充交通运输设施的容量(通过能力)和提高其服务水平的方案,以适应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进行交通运输工程规划,首先要对现有交通运输系统及其相应设施的现状,他们的性能、状况、服务水平及其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满足程度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又要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有恰当的预估。因而,规划工作是一个有组织地、合理地采集和分析有关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各项设施各方面数据和信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把交通运输系统和设施的现状同当前和未来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系统或有关设施当前和未来的新建和改善或改建的需要,并把可筹集到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分配给交通运输系统中最需要、最薄弱或改善效果最佳的方案或工程上。 3、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步骤 综合上面总结的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特点,笔者对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步骤进行了一下探讨,认为规划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3.1、收集整理数据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数据,这里的数据包括对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和设施的现状的分析数据,以及对现在的交通运输现状的分析数据等等,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起来以备后面进行深人地分析。因此这第一步的收集整理工作就是整个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工作的原点和重点,是为后面整个规划工作的一步步展开做基础的。 3.2、分析数据确定目标 在完成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之后,就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诊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分析统计工具得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出来的现在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来确定这个要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解决的现在的交通运输的问题是什么。 3.3、分析工程的可行性 分析工程的可行性主要是要结合目前规划人员手里所掌握的建设交通运输工程的资料来进行,要结合这个工程的资金多少和规模大小,以及这个工程建成后所能提供的服务性能和水平是怎样的。这个工作是要综合来考虑的要平衡工程建设前的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和工程建成后的效益水平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3.4、分析社会和经济要求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使建设工程尽量能够满足现在以及短期未来内的供给分析供给是指交通运输系统的物理实体(包括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所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供给分析即是分析所能提供的服务性能和服务水平。上述第一步所采集到的系统现状数据,为供给分析提供输入和分析基础,而第二步所提出的存在问题报告以及所制定的目的和政策,为供给分析指出分析的重点。供给分析是规划工作的一个技术分析阶段,为规划过程的后续步骤提供输入和分析工具。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建立交通运输需求同产生这一需求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交通运输服务之间的关系模型,以便利用所建立的关系模型来预测对未来交通运输的需求。方案制定、分析和评价针对所存在的不足和所设定的目标,提出3~5个改善方案供分析比较后选择。会和经济对于交通的要求。 4、结语 科学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工程进行规划,对提高我国交通事业的质量和解决交通事业中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送更加快捷通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生活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所以说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是函待交通运输部门的人员认真对待的问题。只有将交通运输的工程规划好,才能促进整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摘 要: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出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思路,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从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训练式教学、校企合作双元教学以及课程学习达标检验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实施模式。提出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持续改进课程体系的流程模型。最后提出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措施,以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模式 0 引 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种类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5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达1: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主线,“智慧、高效、安全、环保”成为主题,各种新型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建立一套更具有工程实践特点,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从行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符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1]。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 总体来看,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其次,国外大学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此外,随着全球化发展浪潮,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职业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缺乏衔接[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措施。张兰[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对形成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市场机制的导向及导师的作用等。徐巍华[4]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陈志祥[5]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姚王信[6]提出基于生源差异的课程设置模式。马健生[7]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刘国福[8]以微弱信号检测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浙江大学[9]以学科文化为核心,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2.1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分析 首先,基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以及全球化发展格局,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经济新形态(互联网+、工业4.0)对交通运输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特点。比如调研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设施、设备、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动向;采用座谈、问卷调查、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岗位规范、职责和技能。 其次,调研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发现其成长内驱力;按照研究生自我成长的意愿,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 然后,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逻辑,结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和职业能力,归纳梳理形成满足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建立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匹配矩阵(如表1所示)。 2.2 课程体系设计 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定制化培养思路,研究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等课程模块,体现服务行业特殊需求的特色。此外,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模块,打造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课程体系实施模式研究 一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职业认证、企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资源平台(包括实用教材、开放性实验和案例库)。二是采用训练式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螺旋互动转化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建立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结构化配置关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以及项目演练等手段,使课堂教学项目化、情景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训练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三是引入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商学院资源,在企业学习内容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交通运输设施设备运用、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等。四是建立综合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评价等在内的课程学习达标检验体系。课程体系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2.4 持续改进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对课程实施过程持续跟踪,采集有关数据,进行效果评价。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改善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型。具体做法如图3所示。 3 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制度、流程,创新服务形式、内容和手段,逐步建立服务主动推送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作共同体。其次,高校应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合理配置,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条,以项目研发、技术培训以及人才输送等多元合作形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再次,为了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研究与设计能力,高校应利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采用工读结合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教育认证理念,创新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并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创业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课程认证模式探索 摘要: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在界定课程认证的概念与操作流程基础上,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及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课程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卓越计划;课程认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专业课程教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培养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推进“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进行专业课程认证的新模式。 专业课程认证是保障卓越工程师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宗旨在于充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认证指教师依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参与由学校教务处或者二级学院组织的课程认证过程,认证结果达到或高于相应标准即视为课程认证通过。 一、专业课程认证流程 每年度符合任课条件的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目录,提出相应课程教学申请,并提交课程教学初次认证相关材料。如果目录中的某些课程此次无人申请,则本年度不纳入改革范围,下一年度继续在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遴选教师;如果某些课程仅有一人申请,则该申请教师将结合专家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如果某些课程有多名教师同时申请,则首先由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对申请的多名教师进行协调,协调成功将由申请教师共同组建该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协调不成功则根据初次认证结果选择认证最优的教师承担本年度该课程教学。 本年度课程结束,任课教师须提交课程教学目标评价材料,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该课程下一年度教师人选。如果评价结果为“合格”,则教师获得该课程长期教学资格;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少,则教师在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中须结合评价意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多或评价结果为“不合格”,则教师失去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资格,该课程将重新出现在下一年度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供教师申请选择。具体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二、课程认证内容 1.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驱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产学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项目式、问题式、研讨式、辩论式和换位式等方法改革,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 2.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前学科、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围绕学生和社会需求,突破现有教材体系,采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可来源于最新教材、期刊杂志、专业网站等。 3.师资安排。鼓励采用“多主讲教师”制,可根据课程专题内容合理安排多名主讲教师,各门课程应聘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主讲,并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梯队。有条件的课程可根据需要聘任1名企业主讲教师,以专题的形式讲授课程相关应用与发展情况。 4.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具有探索性大作业,如调研报告、论文、设计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考核方式。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单一笔试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努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核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从“注重掌握知识”向“注重发展能力”的转变。课程成绩应由学生出勤、随堂测验、实验、大作业、期末考试等部分成绩组成,明确各部分比重,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不超过总成绩的40%。 三、课程认证目录 根据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确定现代综合运输系统、机械工程概论、批判性思维、汽车构造理论与原理、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学、交通枢纽与场站、交通运输商务、交通与能源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认证目录,各课程具体情况见下表1。 四、结束语 结合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要求,提出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观点,明确了专业课程认证的概念及认证流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考核方式5个维度研究了课程认证的核心内容。建立了适合课程认证的课程名称目录,为开展课程认证提供参考借鉴。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和今后10年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校企联合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推行卓越计划的目的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将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压力转化成高等教育汽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很重要的课题。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在专业改革建设过程中,应率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二、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满足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在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设置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但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相似性大,没有很好地突出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尤其是体现交通运输特色的物流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薄弱;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上仍然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不足;三是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交通运输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实践环节,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原有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以车辆使用与维修为主线,而与运输组织、交通规划相适应的实验与实习则很少,以现代高科技汽车产品为主的实验、实习也较少;四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缺失。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均实行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虽然有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但实习过程与就业相脱节,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没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建立试验室投入较少;五是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将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我校交通运输专业还缺乏这样的“双师型”教师。 三、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者对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确定科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应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对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力需求,围绕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及现代管理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的基本要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具备汽车服务、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保险理赔、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汽车生产与流通企业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贸易、车辆保险等行业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设置系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交通运输卓越工程人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以下三方面:(1)注重交通运输领域工程素质培养。基础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要突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如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工程师的基本品质;在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下,进一步拓宽学科的知识范围,加强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列课程,使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具有必备的自然科学和相应学科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交通运输领域工程师应具备的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素质。(2)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突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和综合实践类教学环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涵盖交通运输主要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沿,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以及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能从事汽车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监测维修、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工作,从而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工程人才。(3)注重工程研究能力培养。开设文献检索、课题综述、专题讲座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倡导探索,强化实践;实践环节加强企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并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使学生具备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建交通运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根据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现实情况,可采取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和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1)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一是创建校企双导师“2+2”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进行两年的学科基础教育,由学科建立的专业导师进行学业的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实施校企教师联合指导的模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由企业导师指导,要求学生有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二是创建校企“3+1”订单式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研究能力,为企业输送迫切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基于问题式、探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式学习等。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入学生学科竞赛机制,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1)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其培育目标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有计划地选派在职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使教师深入生产实际,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使教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三是聘请企业合作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校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或实践教学工作。(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企业独资或与企业合资等方式为学校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解决实验室设备陈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或每年向投资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企业也可在这些地方安排合理的经营项目。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省级以及市级政府的产学研基金,利用该项基金购置一批研究项目所需的设备,这些设备将成为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一部分。(3)通过校企合作推行校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生产现场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学生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并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学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实现综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完成实践教学,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资压力,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交通运输工程行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高等学校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成长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探讨了交通运输工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成长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潜在的特征和外在的特征两个方面。其中潜在的特征是指难以用外部具体指标量化衡量与评判的特征,是一个创新型人才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讲,是指一个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多方面内在品质。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潜在的特征,才可能转化和表现出外在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外在特征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学习到的创新知识、所掌握的创新方法以及通过这些知识和方法所取得的创新性的成果。创新型人才具有的这两个方面的特征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潜在的创新素质、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才能学习到创新的知识、掌握创新方法,做出创新业绩,反过来讲,凡是表现出外在创新特征的人,必然具备潜在的创新素质,同时外在的创新业绩也会反过来激发和加强其潜在的创新素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拓展思路,勇于创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要传授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坚持将实践课程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始终[1]。比如,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将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协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还要建立长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在社会各大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相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制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关注创新型人才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国内各高等院校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交通系或者交通学院来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招生与培养。由于各个院校的历史背景不同,优势与特色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个院校在二级学科和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会不同。国外高校的学科划分一般没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也很少设有交通运输系,交通运输工程人才通常在土木工程或者环境工程院系中培养[2]。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战略上向交通运输倾斜,逐渐加大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因此,当时需要大量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并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要求,这就对当前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校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素质的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3]。 三、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复杂的、交叉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1.培养理念的创新。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工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任务,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对历史、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应该革新培养理念。 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合作、新产品及新系统的开发需求。“COID”教育理念是世界上最新的工科教育研究成果,它的研究载体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强调理论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与学、教育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和谐统一。在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应当积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尝试性地将“COID”教育理念引进到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之中[4]。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现有的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师生互动,与此同时培养计划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将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实践教学包括多个方面,具体的可以从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开始训练,然后在毕业设计和社会实习环节重点加强。 应该尝试创新型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是度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和考核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此外,考试还是质量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反馈环节。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系统的构建能力是重要方面,所以应该考虑将这两方面设置到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各门课程的性质不同,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从技能、知识、协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根据学生的实结、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遵守学校制度的情况等,以专业知识点的考核为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由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多方评价。 专业设置要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创新,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要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和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不断淘汰或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更多的新型专业,培养满足现代交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观察学科发展动向,跟随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应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面借鉴学习国外的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国外交通运输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有如下特点:(1)课程内容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加强方法论的学习和数学建模的培训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学习。(2)课程设计注重增强学科间的交叉,学生课程学习中应根据学科交叉的需要,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学科的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属于工科类学科,我国高校普遍将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培养按照普遍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设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忽略了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叉的经济类和社会科学类等课程的设置[5]。(3)加强对学术类讲座和专业知识研讨会的重视程度。国外的高校将这些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定期安排相关的学术报告,邀请行业内学科或技术带头人到学校授课,使学生了解到交通运输行业学科的最新动态。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国内的院校要根据交通类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实时更新前沿知识和创新方法,定期安排学术论坛或者学术讲座以便让学生紧跟世界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兴趣,开发创新潜力。 3.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这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应将综合实践能力列入学生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课外活动,例如建立学科兴趣小组、成立交通类社团、举办趣味学科知识竞赛和专业知识能力创新大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养成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习惯。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与企业建立对口的创新实习基地,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创新。常规的人才培养评价的重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创新型能力的评价,也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并行,避免常规的用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尺。打破传统的单一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察和能力评价,建立以培养过程为载体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结合理论授课、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创新成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包括实践教学单位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系统的、综合性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授课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面对着新的挑战,国家与行业不仅需要能够解决本行业基本问题的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解决和其他行业交叉相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拘泥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模式,要打开思路,放远目光,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从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培养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引入国际最新的工程教育培养理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本文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系统工程学课程建设中,分析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提出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CDIO;应用型本科;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仍然大多仍侧重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系统工程学的具体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往往在学完系统工程学后仍然不能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考虑专业问题。 1 系统工程学教学难点 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教学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具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系统工程技术,如系统分析、系统预测及系统评价等;课程设计则是综合利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具体问题。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诸多原理的学习以及模型的计算(如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等)对学生来抽象且枯燥,自然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虽然相对具体,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但这两部分内容在传统设置中往往比较零散,仅针对单个知识点,而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实践体系,因此学生虽然可能掌握局部知识点,但无法构建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完整全局体系,从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总会呈现或多或少的形而上学问题。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合称,且将其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旨在通过项目带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1,2]。CDIO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是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CDIO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系统的思想培养人才。CDIO模式打破学科、专业、文理之间的限制,在教学工程中首先统一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工程师的目标与技能,界定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在特定要求下实现对行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2)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CDIO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将培养目标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协调能力。 (3)以产业需求为基准。CDIO模式要求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真实的项目实施中。CDIO模式中所运用的项目均来源于行业产业,因此是不断满足产业变化的工程教育模式[3,4]。 3 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方案 (1) 基于项目的课堂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系统工程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方法往往按照课本顺序依次讲解,教师以实践案例为基本时间轴,依次讲解实践案例所用到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具体技术。例如,通过针对公交车服务质量评价实践案例的讲解,重点依次讲解公交系统与要素、公交系统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公交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理论教学中所讲解的实践案例均来源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更加注重使得学生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运用。每5人一组,为每组分配不同的项目,要求每组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对课堂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验证及运用。 (2) 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同样采取分组形式,为各组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各组之间互不相同。系统工程学实验目前共6学时,均为验证型实验,要求所有学生独立完成。而课程设计中,为每组分配的项目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项目,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内部合作完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通过内部协调,获得各自不同的具体分工,完成1-2个知识点,最后所有人的完成内容综合成课程设计报告。 (3) 成绩评定 依据CDIO思想,将系统工程学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者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2:3:5。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以及实验成绩;阶段考共有2次,分别通过项目的形式,随堂让学生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地计算。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在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时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 4 结论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深刻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具体项目实施也有了贯穿全周期的实践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具体项目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相互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更能快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岗位的专业需求,因此CDIO模式可以在应用型本科中工程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作推广。 作者简介 包旭(1982-),男,汉族,副教授,博士,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研究 摘要:基于同济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规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构建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企业实习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色和近年来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卓越人才培养 一、引言 同济大学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划中强调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教育的传统特色,构建以“三大联盟与三线联动”为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以培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与技术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该专业实践性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未来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者,学生们必须提前掌握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自觉形成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通过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输企业实习,让企业直接对未来所需人才进行引导,将使本专业培养出来的运输管理人才更容易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能够“适销对路”。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必备知识,实践环节则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锻炼学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是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好的“模拟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和锻炼出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要求。 二、交通运输专业传统企业实习存在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只有两周,一周在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另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实习效果和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 1.在企业实习时间短,对企业生产实践了解少。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企业实习仅占用两周的时间,且其中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这样的安排显然不能使学生对企业生产实践有全面、细致而深入的了解,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快速,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近年来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大批新技术运用于轨道交通运输的规划与管理。通过企业实习能让学生了解与学习新技术的运用,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3.校企联合培养不足。改革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学生只去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一个部门实习,实习面窄,实习岗位过少,上海铁路局的其他部门未能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需结合交通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为依托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卓越实习要以运输生产环境作为支撑,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开展实习工作的保证。上海铁路局是教育部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由上海铁路局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专家组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审核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工作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以此为依托,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选取了铁路编组站、高铁客运站、高铁客运段、调度所四个单位作为校企实习开展的对象。系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上海铁路局人事处共同确定了南翔编组站、虹桥高铁站、上海客运段、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作为实习基地。上海铁路局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指派了实习组织领导、兼职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同时,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基地,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二)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构成 根据本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企业专业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拓展。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的特点及主要专业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是一个有机体系,其中包括: 1.校内实训部分。校内实训包括列车接发实训、Railsys实训等综合型实训,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完成电话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自动站间闭塞法的实操学习,并学习利用Railsys运行图软件编制及管理运行图。校内实训为后续开展企业实习做好过渡准备。 2.企业实习部分。企业实习内容包括两大板块:铁路运输企业实习和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前者是主体,在总计六周的实习时间中占4~5周。 (1)铁路部分: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工程人才,需要对车流汇集、列车生成、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清晰了解,通过生产实习可以把交通运输专业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系统集成,因此在铁路运输企业实习中设置了多个实习项目。 ①铁路编组站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南翔编组站。学生主要了解编组站运输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输岗位职责,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关于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有关规定,学生在跟班实习中需要系统了解编组站到、解、编、发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流程等。 ②铁路调度所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学生主要了解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上海铁路局调度所生产组织系统及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对行调、货调、机调等调度员岗位跟班实习,了解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实习岗位的计划内容、编制办法。 ③铁路货运中心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货运中心北郊站和杨浦站。学生主要了解货运调度室内车站调度员和货运调度员的岗位职责,铁路货运改革后综合服务窗口办理货运作业的流程,以及货运员的岗位职责。 ④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实习地点为高铁列车。实习以跟车、跟班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重点了解高铁动车内主要设备设施、高铁列车动车组营业规章、乘务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高铁列车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内容,完成高铁列车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 ⑤高铁车站客运服务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虹桥站。实习以参观结合形式开展,学生主要了解上海虹桥高铁站服务设施布局、客流到达及出发特点、站内中转、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过程中的流线组织,掌握高铁客运站客运组织内容、岗位设置及岗位责任。 (2)地铁部分。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则主要依托上海地铁调度所OCC以参观、模拟、实训形式开展,学生将系统了解地铁生产组织系统架构、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重点关注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预案要点及地铁施工作业管理规定及流程。 (三)实习保障体系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保障体系。每次企业实习前学院教务主管领导都亲自做实习动员,院办领导安排好后勤工作,系领导部署实习计划并安排带班教师,带班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按时参加。上海铁路局和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指导实习工作,各一线实习单位均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与实习带队老师对接,双方畅通联络、紧密协作。应该说整个实习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第一”是运输实习的首要原则,每个实习单位在同学到来的第一天都组织了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有规章学习还要进行安全防护能力训练、这为确保现场实习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运输管理工程系为了保障实习有序,精细编制了教师值班表,确保每日都有教师在现场。学院安排了接送车辆,保障每日在铁路现场交接班后规定窗口时间准确到达,以减小对铁路现场工作的影响。铁路局则安排了站内短驳车辆,安全快速地将学生送达站内各实习岗位。至今,交通运输专业已有3届同学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参加了企业实习,实习全程未发生一例安全事件,同学经过现场观摩、实践、听讲较好地完成实纲任务并全部通过实习答辩,实习内容逐年拓展、深化,实习组织工作获得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和实施效果 运输管理工程系将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抓,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及其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实施效果。 1.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出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让学生通过现场实习、调研,分析总结相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企业生产实习内容组织创新,实习对毕业设计选题支撑效果凸显。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实习内容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铁路实习项目关联紧密。首先,实习让学生系统地观摩了铁路运输设备的全貌,特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速列车装备和集各类先进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调度指挥中心让同学增强了专业自豪感。第二,先编组站和货运站,后调度所的实习安排使学生对铁路既有线车流汇集、列车生成、到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了清晰了解,有利于学生把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串连起来,为来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和高铁车站实习安排紧凑让学生系统了解高铁客运“站、车”服务之间的接口关系,对旅客出行全程服务质量的影响要素有了亲身体会。第四,铁路调度所与地铁调度所OCC实习紧凑安排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比了铁路和地铁行车环境、调度信息系统和调度职责的差异,也让学生对未来的论文选题乃至毕业择业有了感性和理性支撑。 3.形成了双导师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了专业实习组织管理体系,实行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双轨制,聘任了一批企业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精心设计了企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导书,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铁路局兼职导师结合实习进度组织了多次分专题讲席,学生获得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 4.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推动本专业就业率的提升。交通运输专业改革后的企业实习,为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系统了解铁路运输专业现场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提升了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去铁路局和地铁公司就业的人数。 5.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以工程实践为驱动的企业实习计划得到了上海铁路局企业高管和同行业专家的支持,同济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议,逐步打开思维、活学活用专业理论,用人单位上海铁路局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了肯定。 五、结语 交通运输专业的企业实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理论教学上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各个课程间更加协调,也为实践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环节不断增加企业实习的单位和内容,力求符合交通运输专业本行业生产工作的实际,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企业实习工作扎实开展,继往开来,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企业实习工作还将谋求更大的创新,为交通运输卓越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毕业设计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不仅是能够保证教学效果,也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但目前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可知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指导教师本身。首先分析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问题产生原因提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一些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工程教育认证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更多突出“培养质量”,故教育部自2006年起启动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以来,其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认可[1]。目前很多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都在积极申请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以使专业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标准为“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2,3]。这与工程教育认证所给出的标准相同,即实现了毕业设计的初衷也就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环节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个人问题,又有管理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指导教师本身所造成。因为这个环节不同于理论授课,理论授课面对的经常是超过60个人的教学班级,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及时掌握。但毕业设计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经常是一对一沟通、交流,只要指导教师能够在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认真辅导,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那么如何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从而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使交通运输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交通运输专业办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目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指导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教师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设计的现象。认为毕业设计就是给学生出个题目,完成过程就是在学校各种规章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催促和检查,进入最后阶段重点要求学生一定要格式正确,至于内容和完成质量则不是非常重视。很多情况下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原因出现毕业设计环节存在“前松后紧”现象。在开始阶段学生为了就业、考研或其他原因不能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且指导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进行督促和检查;后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学生才紧张起来赶任务,但由于时间紧,且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毕业设计草草收场,其质量很难不能保证。在答辩阶段,很多答辩小组的老师为了同事之间的面子或其他主观因素对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出的问题也非常简单,没有深度。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指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等,表现不够不严肃。这些都是因为思想上重视不够所造成。 2.毕业设计选题本身存在问题。①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现在很多选题都要考虑如何应对日后进行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为更简单地应对检查和评估,很多院校都对各种教学资料的格式进行了硬性规定,比如:试卷的内容按照统一格式、毕业设计按照统一格式等,很少考虑学科差别。就像每年毕业设计检查时注重检查论文的格式,而对毕业设计本身质量较少涉及。为应付各种检查,某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为方便只出一些东拼西凑就可完成的综述性题目。那些真正付出很多,进行认真撰写的毕业设计却仅仅因为一些格式的不正确而必须重新修改或装订,从而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冷水泼头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说这些格式检查不应该,而是更应该在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这些。那么如何要求内容呢?只有从评价指标中来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做到。②毕业设计选题缺少新颖性和可行性。现在很多指导教师都会采取一些以前选题,尽管很多高校也允许选择一些非更新选题,其初衷是希望新一届的学生能够在以前的基础上将这个题目完成得更加合理和完善,比如我校每年就允许有40%的非更新选题出现。但学生的实际结果却是和往年的成果一般无二,鲜有创新;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毕业设计中的恶性循环,质量很难保证。还有一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题目过大,带来的好处是学生查找资料相当方便,因为很多资料都会与该选题相关;但是哪些是重点,该怎么写,作为本科生心理未必就清楚。所以让其良好地完成这些题目也就勉为其难。③毕业设计选题数量不够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一名指导教师指导10人以上学生做毕业设计并非新鲜事情。很多指导教师不能给出足够多的题目,只能出现多人共做一题的事情,加之指导教师不能在学生内容不雷同方面做出有效的规定和区分,从而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雷同的现象更是存在。上述现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言过其实,但必须承认,部分指导教师并未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与重要性。从思想上产生了麻痹、糊弄,答辩结束就算了事的认识。尤其是在扩招后,一名指导教师需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时,上述现象就有了存在的借口。但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到来,指导教师必须正确面对毕业设计的质量问题。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我们根据自身指导毕业设计的亲身体会和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的认识,从选题、组织、撰写、答辩四个阶段共19个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由表1可知,对教师评价的重点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和组织阶段。只要指导教师在这两个阶段工作到位,剩下就是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学生在一个好的选题和进度合理、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再加上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和良好沟通,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就绝非难事,那么顺利通过答辩更是水到渠成。在选题阶段,很多高校都采取由该学科的专家或者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选题评审委员会对选题进行审核或指导教师汇报、答辩的形式决定选题是否通过。在选题阶段的8个指标中,有些指标应该一票否决,比如不符合大纲要求;多人共做一题,而指导教师又不能保证内容不雷同;选题难度过大;选题工作量过小。有些指标要有一定制约措施才可通过。比如选题若为非更新题,则该选题学生的成果若和以前成果一般无二或区别不大,则学生的成绩最多为及格或者不及格,从而就要求指导教师在给出该选题时一定要在任务书中给学生的要求和以前有较大变化,而且在撰写过程中时刻加强对该学生的检查和督促;所以指导教师在决定是否采用以前的题目时也会认真考虑。若选题为综述题,则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一定要在结构或思路上有所创新,如果内容仅仅是多篇资料的东拼西凑,则在评定该生成绩时应着重考虑。这些制约措施的目的是使指导教师尽量少用非更新题和少出综述题,多出一些有一定创新性和与工程相结合的且工作量和难度适中的题目,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最后环节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组织阶段给出的三个指标可以说是指标“指导教师对选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细化,也是在论文开始之前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再次进行一次保证。设计撰写阶段的五个指标主要是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进行的考核。这些指标应该由被指导的学生或者相关同学进行反馈。设计答辩阶段的三个指标主要是对答辩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应该有答辩委员会和参加答辩的学生共同掌握。 四、结论 交通运输专业为迎接工程教育认证,在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上提出了一些措施,较以前使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尽管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家之言,是建立在交通运输专业实际情况与毕业设计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但本文的部分指标可以为其他高校或专业在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时提供参考。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摘 要]依托行业、立足区域,服务地方,推进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加强校企融合,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学示范作用将起到深远的意义。基于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的探索对于进一步明确基地的运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校企协同创新的构建将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依据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形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立足交通运输行业,紧密加强校企合作,为工程一线或企业输送培养具有较强高级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综合运用开发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技术管理水平的专门人才。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工程实践应用问题。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大学生学习期间与企业结合,了解企业岗位工作特点,掌握企业工作流程,进而实现在校期间接近工程,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养成工程意识[1]。本文依托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探索总结,进而依托实践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使之成为共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基地,达到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科技进步,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1、基地的建设思路 (一)总体思路 建立深层次、双向互动、互惠共赢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造出符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依托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工程训练环境,通过学生创新活动资助、贫困学生资助等项目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依托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以及技术服务,并有义务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2-3]。 (二)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选择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坚持人才培养为主,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以及工程能力训练,合作中采用如下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基地的建设任务 根据黑龙建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借助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契机,结合黑龙江龙运集团的运营业务,借助双方合作基础,建立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力争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我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 建设的基本任务有: (一)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践教学理念,依托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行业实践教学特色。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和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逐步建立 “一条主线、四层次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培养素质与提高学生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分别是:专业基础技术应用实践、专业技术应用实践、岗前实践。具体内涵见表1: (三) 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建立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化到能力培养。 (1)除教学大纲上已明文规定独立的实践课程外,配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修订教学计划,重点解决实践课及实践学时的安排与设置问题,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实践内容重复、实践方法简单的问题。 (2)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逐步建立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报告批改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3)修订和完善各门课程对实践课的教学要求,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进而实施实践教学目标管理,最终形成教师为全面培养而教,学生为全面发展而学。 (4)建立和完善实践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实践基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5)逐步施行实践教学及实践技术成果奖励制度。为了鼓励教师能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和实训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使实践技术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不断增强实训教学工作活力。 (四)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从实践教育基地生产、科研第一线聘请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实践教学。以此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双方共同建立和投入进行道路运输资格证、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为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提供支持。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均为紧缺人才行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就业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提前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状况,更快进入岗位角色。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工作;力所能及承接合作基地的生产任务;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为解决企业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提供支撑平台。 三、基地的运行管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正常运转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实现建设目标,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促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全面规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也要制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职责、企业的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协议签订、组织与管理、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选聘、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制度的规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如:校外实训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实训现场纪律、实训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通过完善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探索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环节、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规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的工作。 四、结论 通过“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重点建设内容,将基地建设成集教学、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技术应用实践、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也在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可利用实践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方面的资源保障,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依托基地通过不断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合作设计产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让老师和部分学生参与进去,逐步推行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新模式,学生和老师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分析 摘要: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工程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三峡主体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永久性工程,它直接为三峡工程服务,在三峡工程整个十七年中发挥交通大动脉的作用;从长远来讲,它对沟通三峡地区交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措施。 关键词:对外运输;交通条件;运输方案 1施工运输任务与特点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m,坝顶高程185m,需混泥土总方量2820万m3。在三峡工程17年施工期间,需从外地运进各种物资材料设备4025万t,其中:商品材料1350万t,砂石料2675万t(天然砂石料1093万t,人工砂料1582万t)。高峰年运输量424.5万t(商品材料160.4万t,人工砂石料264.1万t)。并有直接施工的人员交通1971.0万次,高峰期每月达6000人次。客运估计每月单程3000人,往返6000人,总客运量1971万人次。 在1350万t商品材料中,重大件运输量总计约4万t,其中:200t以上水轮发电机重大部件和变压器2.32万t,超限界(宽高5.1m以上)的金属结构大件1.68万t,铁路、公路均不能承运,所以只能水运。 2工程修建前的交通条件 宜昌的水运、公路、航空设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葛洲坝枢纽工程建设时已经形成交通网络: 2.1公路 宜昌至三峡工地约40km为崇山峻岭地段,交通设施简陋。 在左岸仅有一条葛洲坝至陡山沱三级公路,全线翻山越岭总长29km,标准很低。 从陡山沱至坝址下游的乐天溪距离3.2km,原为5至6m宽的乡村道路,1986年开始改扩建为路面宽12m,路基宽14m的超二级公路。并在乐天溪河口架设了一座钢筋混泥土大桥。乐天溪桥桥西至左岸电站厂房长9km,区域为三峡工程工区。右岸无现成道路。 三峡工程准备工程开工以来,进三峡的机械设备和大批量各类物资,绝大部分都是从险峻陡峭的宜莲公路拉进去的。时任总理李鹏1994年12月14日在坝址中堡岛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后,宜莲公路承受的运输压力迅速增大,日均通车高达 3000多辆,堵车严重,交通事故频繁。短短的40km路段,原本2小时内抵达却因赛车或交通事故延续半天甚至一天。 2.2铁路 国家铁路干线已通至宜昌,并经葛洲坝工区外缘延伸到小溪塔和官庄。 2.3水运 水路十分便利,三峡工程水运条件优越,长江水运上通重庆,下达武汉和上海。葛洲坝至三峡坝下杨家湾航程34km,为葛洲坝库区的深水航道,航道宽度在200m以上,石排湾最小弯道半径500多m,可通万吨船队。 3对外交通运输方案 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是指宜昌至坝址的交通运输方案。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施工任务艰巨,工期紧迫,设备器材多,运输量大,为此,对外交通方案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如期建成提前受益的关键问题。根据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施工队伍技术装备条件,多年来反复比较过多种方案: 3.1八十年代 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国内国外大中型水电工程施工都以铁路运输、三峡地区水运条件优越等因素,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研究报告》和“加拿大扬子江联合企业(CYJV)审查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结论”等讨论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中,分别提出了铁路为主,辅以公路和水路方案,或公路为主,辅以水路方案,或水路为主,辅以公路运输方案,三个方案长期争论难以定案; 3.2九十年代 问题出现了转机,在我国出现了封闭式高速公路,从根本转变公路运输的形象,使水电工程开始重视公路运输。 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又进行了大量方案设计论证工作,集中为:公路为主,辅以水运或铁路为主,辅以公路和水路运输两个运输方案。赞成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长江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专题研究报告》的结论:公路为主的铁路为主的两个方案作为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多可满足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的要求。但两者在建设条件和运营条件及经济比较等方面差别是明显的。公路为主方案总费用比铁路为主方案总费用省4.4亿元;施工工期公路比铁路短1.5年,能更好适应加快三峡工程建设提前发电的需要;铁路为主方案多一条铁路,多一个运输渠道,但总的年运输能力比不上高等级公路的通过能力;公路为主方案运营条件好,但与长远结合,铁路专用线三峡工程竣工后,用途不大。因此,不赞成铁路为辅以公路和水路的方案,建议采用以公路为主,辅以水运的方案。 3.3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决策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认真听取了三峡工程施工重大技术方案专家座谈会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专题审查会,“建议采用公路为主方案,并尽快实施”的意见。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在1993年3月11日最后决策,“采用高等级公路为主,辅以水路的运输方案,并付诸实施”。 4对外交通方案的实施 以公路为主、水路为辅的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包括:专用公路一条,在坝区与江峡大道相接,至宜昌市沙河与汉宜高速公路相接。起始点从宜昌夜明珠开始,至大坝工地止;专用港口两个,在大坝下游右岸修建杨家湾专用港口,在左岸修建坝河口重件码头;跨江桥一座,在船闸引航道段横跨长江修建西陵长江大桥。这四个部分的工程在坝区贯通一气,便能将水路两路的物资已及时有序地运到工地。 4.1三峡专用公路设计 根据对外交通运输方案要求;专用公路将承担三峡工程施工期运输总量达2652.3万t,占总运量的65.9%,并负责90%以上的客运任务,公路运输的最大年运输量为426万t。专用公路全线总长28.66km,设计标准为为4车道山岭重丘准一级全封闭汽车专用公路。桥梁的设计荷载为汽车-36级,验算荷载为2000KN平板车组。设计交通量9000车次/昼夜和900车次/h。 专用公路设计中大量采用新设计、新工艺,它的设计和施工代表了当时的国内的先进水平。 黄柏河特大桥和下牢溪大桥( 100m),结构形成基本相同,主跨均采用上承式倒悬链无铰钢管混泥土供,净跨160m,净失高32m。两桥设计新颖,采用9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同类型桥梁中属全国之冠。 莲沱特大桥主桥采用38+114+38 m中承式钢管混泥土连续拱,竖转合拢,用全桥通预应钢索平衡水平推力,构思独特,造型优美。钢管拱表面防腐采用热喷铝长效复合涂层。 乐天溪特大桥预应力采用无粘结工艺,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冷挤压接头。全线桥面铺装采用C50钢纤维混泥土,全线T梁采用部分预应力理论设计。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木鱼槽隧道,仙人溪2号隧道选用射流风机,诱导式纵向通风。隧道照明采用高压钠灯、新光源、新灯具、发光效率高、透雾能力强。隧道内设工业摄像机构成闭路电视系统,隧道外设中央控制室,可实时接收洞内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器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 4.2三峡专用公路施工 三峡专用公路沿途跨许多溪涧,穿过很长的不良地质段,其中桥梁隧道总长11千米,约占公路总长的40%。由于沿路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造成施工难度很大,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桥梁、隧道多。全线有特大桥4座(黄柏河特大桥、下牢溪特大桥、连托特大桥、乐天溪特大桥),总长1297.8米;另有大桥7座,总长1276.54米;中桥23座,总长1218,34米。双管隧道5座,以单管计算,总长14634.29米。其中仙人溪一号隧道为短隧道;仙人溪二号隧道为长隧道;渣盐山隧道为中隧道;天柱山隧道为长隧道;木鱼槽审于带为特长隧道,是目前国内高等级公路中最长的隧道。这些隧道主要集中在仙人溪至莲沱范围内,隧道一个接着一个,构成公路中西游的隧道群;且与桥梁项链,出洞即过桥,过桥又进洞,洞桥相接,密集很大;最长的木鱼槽隧道出口与天柱山隧道进口仅相距30多米。 第二个特点是桥梁设计新颖,多彩多姿。莲沱特大桥在桥梁建筑上的学名叫“中承式钢管混泥土拱桥”,两个墩台之间的主跨有114米。它位于西陵峡左岸支流――磨刀溪入江处,桥身造型像一只桔红色的彩蝶展翅飞舞。黄柏河特大桥和下牢溪特大桥是“上承式钢管混泥土拱桥”,主跨度均为160米,这两座拱桥位于三游洞风景区附近,宛如一对孪生银龙,飞跨在百丈绝壁之上,十分壮美。这3座拱桥主跨结构都是钢管内灌注混泥土。钢管、混泥土这两种材料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的潜力。全线桥面及部分路面采用钢纤维混泥土新型路面结构。这些桥梁创造了许多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之最。 第三个特点是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地质方面,天柱山隧道和渣盐山隧道都要通过100多米厚的古滑坡堆体。莲沱特大桥基础要进行软地基处理。乐天溪特大桥要通过流沙层施工。在公路沿线外观上有5个高;高开挖边坡(60多米),高边坡防护(47米),高填方(46米),高挡墙(23米),高柱墩(59米)。 尽管这3个特点都不利于施工,但由于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能适应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因此,施工部门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在1996年10月实现了通车。原来从宜昌市区到三峡工地约40km的公路,通常行车需1.5小时,开通专用公路后仅需30到40分钟就可以到达。这条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建成的公路,因施工特点突出而更有特色,已成为西陵峡山地上一道十分壮观的人文风景线。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建设方案研讨 [摘 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具体项目设计内容,阐述了实验室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建设方案。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1 引 言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于交通运输决策、规划、建设、组织、指挥、运作、维护及管理的需求。 与一般工程专业一样,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而鉴于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其中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设一个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建立一个科学、先进的实验平台,层次结构分明,系统功能合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管理与运作,方便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能以焕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需求及发展方向。 2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 交通运输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了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组成部分,现代交通运输工程还涵盖了智能交通系统(ITS),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也在交叉融合中迅速发展。 鉴于交通运输工程的广泛性,每个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目标及研究重点,策划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的一般化或同质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和具体的专业课程紧密配合,又要满足系统化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战训练,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基础认知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通过一系列演示性实验,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初步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 理论验证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课程的专业理论,通过验证性实验,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操作应用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即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引入成套的、系统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软硬件,运用真实的作业流程和数据,开设操作型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各组流程及作业方法。 2.4 设计研究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四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入设计型项目和研究性课题,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提出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 3 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验项目的设计 构建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实验教学体系及其涵盖的实验教学项目,应以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依据;同时根据本高校的专业重点,系统策划实验内容,以编制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教学方案。以东南大学为例,我校交通运输专业采用“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工程为重点、物流工程为延伸、汽车运用工程为补充,以培育具备客货运输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能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决策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其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的名称及类型见表1。其中,旅客运输的培养重点是道路运输体系,货物运输则结合物流学和国际贸易,侧重于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系统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围绕上述目标,面对若干具体专业课程,本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3.1 客运管理模拟实验 该类实验项目的开展以道路运输体系为主,内容包括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客运,通过eBus客运管理系统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运用,认识和体会城际公路客运站和城市公交调度系统平台的系统功能、运营计划、调度、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终端远程管理、票务管理、车队管理、结算管理、参数配置等环节。 3.2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 运用本实验室配套的货物运输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多方位的实验项目,内容包括:集装箱码头管理、堆场管理、货物海运业务、船代业务、电子口岸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环节。通过该平台,模拟国际货运系统的各项作业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本实验室还具备SQL SERVER、ACCESS等开发平台,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货运及物流系统的功能定位、设计,并最终完成所需的软件开发项目。 3.3 物流和供应链实验 现代物流工程是货物运输业务的延伸。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南大学努力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本科生的就业面,本实验室设立了适应于相关专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的一系列实验项目,包括认识实验演示、系统流程分析、物流理论验证、物流系统设计等环节。应用Arena、AutoMod、LOGWARE、CAD、MatLab软件,学生可进行物流系统的分析、验证和设计。 3.4 载运工具运用类实验 本校交通运输专业,载运工具的运用以汽车教学实验为主。实验室配备有实验车辆、模拟驾驶仪、侧滑台、灯光仪、尾气分析仪、震动与噪声检测系统等设施,可进行相关课程实验、SRTP实验和本科生学科竞赛等实验项目。 4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方案 研究型大学的交通运输实验室,既应围绕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体系而构建,又要具备高层次、多样化、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实验室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能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项目提供条件,为师生提供有利于知识沟通和学术交流的优良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工作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围绕目标,服务教学 实验室的规划和布局要紧紧围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要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项目,布局清晰合理,主导方向明确。例如,以载运工具运用和汽车构造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重点建设汽车实验教学平台,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运用等;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则以铁路机车设备、信号设备和铁路运输组织为重点。 4.2 实验系统软硬件配置均衡,设施功能适宜 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系统既需要配备合理的硬件设施,进行相关的演示、操作、研究、功能设计等项目,也需要构建配套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局域网络,便于进行流程仿真、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等实验环节。 4.3 确保实验室设施的维护保养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必须在注重建设的同时,注重设备、设施及其软件的维护保养。应对现有的实验设施,建立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操作,制定并实施维护保养计划。实验室每年应能得到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4.4 实验室设施的定期升级 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更新,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应定期升级,以便能跟上科技及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时俱进,持续为学生提供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实现实验室的高层次、创新性进步。 4.5 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 现代的实验室,应实践开放化管理,“服务于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提供实验室的实力”,通过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运作,打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构建工作,根据本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和结构,近几年来,陆续建设了客运管理模拟实验室、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室、汽车运行性能检测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共建),且日臻完善。同时,本实验室又配置了认识实验演示区,包括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模型、综合物流园区模型、立体仓库和堆垛设备、自动化分拣线(共建)等。学生在参观认识实验演示区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原理、操作、使用,可增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实验室结构和功能见表2。 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实验条件还相对薄弱,实验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充实实验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开展设计研究性实验,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 结 语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实验室的结构和具体功能及实验室建设的构想。 交通运输工程毕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与步骤 摘要:交通问题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发展之中重要问题,做好交通运输业的规划,可以促使交通运满足人们对于交通业的需求,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以及相关步骤。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划;特点;步骤 引言 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特别是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分析预测多采用“四阶段”预测,该法以机动车出行起讫点调查为基础,包括交通量的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以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公路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模型预测项目影响区域内交通的产生、分布及其在路网上的分配。 1、交通量的概述 交通量是交通运输的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了交通量这个概念对于交通工程的规划就有了科学的变量进行操作,所以这里要讲一下交通量。交通量一般可以分为,正常趋势的交通量,转移的交通量和诱增的交通量。正常趋势的交通量就是在包括低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上,交通量按照固有的发展的规律,自然的增长的一种自然增长的状态。转移交通量就是在新的道路或路线的投人使用后,对交通量会造成的影响,即向新道路或新路线转移的交通量的数额,就是转移的交通量。诱增的交通量则是在原有道路或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道路或设施得到改善,速度增快,很多就向这些道路和路线转移,这一部分就是诱增的交通量。后面两种诱增的交通量和转移的交通量十分相似,容易混淆,一个是在原有道路上进行改进,而另一个则是进行新道路的修建,两者的区别就在这。 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相关问题 2.1、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使交通运输系统得以改善并且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科学分配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首要目标,在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一定要从国家、地区和城市所具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除此之外,对于交通运输系统当前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应加以考虑。以下是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所应满足的条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应该与社会、人口、经济以及国防等种种方面的运输需要相适应,所制定的交通运输规划不能脱离国家的社会经济规划;要对交通运输整个系统及其子系统所具有的技术要点以及环境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使其所拥有的运输效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规划时一定要重视对其运输能力的提升,这样交通运输系统才能获取更高的效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进行规划时应该对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运用,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发展方案;尤为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时,一定要使其达到整体上的协调,网络同各个枢纽系统一定要得到合理的衔接以及优化,使多种运输方式均能够取得有效发展。 2.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所包含的内容 以下是交通运输规划所具有的具体内容:建设数据、建设资料等的建档工作;对环境现实情况所做的调查分析工作;对交通运输系统相关政策、规划原则以及方向的确立工作;对交通运输体制以及当前财政状况的分析、预测工作;对运输组织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手段来进行改善,提出科学的交通运输系统方案;对于供给短缺项目所进行的分析评估工作。 2.3、规划的特点 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是建立、维护和营运一个系统,它能高效率、经济和安全地适应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交通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随着经济(生产)、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增加或改善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设施,提高其服务水平,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否则,便会由于交通运输能力或效率的滞后而制约经济(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工程设施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因而,需要较早地预计到交通运输系统对交通运输需求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处,及早提出规划方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增添或改善工程设施,使之不出现交通运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阻滞情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的投资量都很大。它们对土地使用和周围地区的经济开发或发展将会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妥善的计划和安排,将不仅会造成投资的浪费,而且会带来直接(建设者和使用者方面)和间接(社会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不利的社会和环境影响。而规划便是为交通运输设施准备计划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提出经济合理地扩充交通运输设施的容量(通过能力)和提高其服务水平的方案,以适应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进行交通运输工程规划,首先要对现有交通运输系统及其相应设施的现状,他们的性能、状况、服务水平及其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满足程度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又要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有恰当的预估。因而,规划工作是一个有组织地、合理地采集和分析有关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各项设施各方面数据和信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把交通运输系统和设施的现状同当前和未来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系统或有关设施当前和未来的新建和改善或改建的需要,并把可筹集到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分配给交通运输系统中最需要、最薄弱或改善效果最佳的方案或工程上。 3、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步骤 综合上面总结的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特点,笔者对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步骤进行了一下探讨,认为规划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3.1、收集整理数据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数据,这里的数据包括对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和设施的现状的分析数据,以及对现在的交通运输现状的分析数据等等,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起来以备后面进行深人地分析。因此这第一步的收集整理工作就是整个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工作的原点和重点,是为后面整个规划工作的一步步展开做基础的。 3.2、分析数据确定目标 在完成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之后,就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诊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分析统计工具得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出来的现在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来确定这个要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解决的现在的交通运输的问题是什么。 3.3、分析工程的可行性 分析工程的可行性主要是要结合目前规划人员手里所掌握的建设交通运输工程的资料来进行,要结合这个工程的资金多少和规模大小,以及这个工程建成后所能提供的服务性能和水平是怎样的。这个工作是要综合来考虑的要平衡工程建设前的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和工程建成后的效益水平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3.4、分析社会和经济要求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使建设工程尽量能够满足现在以及短期未来内的供给分析供给是指交通运输系统的物理实体(包括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所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供给分析即是分析所能提供的服务性能和服务水平。上述第一步所采集到的系统现状数据,为供给分析提供输入和分析基础,而第二步所提出的存在问题报告以及所制定的目的和政策,为供给分析指出分析的重点。供给分析是规划工作的一个技术分析阶段,为规划过程的后续步骤提供输入和分析工具。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建立交通运输需求同产生这一需求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交通运输服务之间的关系模型,以便利用所建立的关系模型来预测对未来交通运输的需求。方案制定、分析和评价针对所存在的不足和所设定的目标,提出3~5个改善方案供分析比较后选择。会和经济对于交通的要求。 4、结语 科学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工程进行规划,对提高我国交通事业的质量和解决交通事业中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送更加快捷通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生活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所以说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是函待交通运输部门的人员认真对待的问题。只有将交通运输的工程规划好,才能促进整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政府管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摘要]政府管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经济、社会、垄断三个方面来探讨政府管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通过规范政府管制的依据、方式和标准使得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有效功能,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关键词]政府管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失灵 反垄断 一、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作为行政机构依据法律对企业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与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政府管制包括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和反垄断。经济性管制是以某个具体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社会性管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环境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制。反垄断主要研究对象是具有市场垄断力量的垄断企业及其垄断行为,特别是市场集中形成的经济性垄断行为。 二、政府管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一)政府管制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失灵的手段 市场失灵包括自然垄断、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方面。 首先,自然垄断方面政府管制的作用。不被管制的垄断会造成社会损失,因为垄断者凭借垄断地位通过提高价格剥夺消费者的福利。对自然垄断企业的某些决策行为尤其是价格行为进行政府管制是为了防止垄断企业利用其市场支配力可能造成的资源无效配置。 其次,不完全信息方面政府管制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不完全信息对交易的双方都是存在的,而在政府管制领域里讨论的“不完全信息”,则强调的是一种信息偏在—即消费者对企业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的缺乏。一般而言,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位置。政府管制的目的是降低得到信息的成本,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提供公共信息来降低交易成本,创造出理解、信任和安全的环境。 再次,外部性方面政府管制的作用。负外部性的经济后果是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产生很大的偏差,没有排污装置的企业和个人为了降低成本而污染了环境,但他们不会承担周围受害者在防治污染、医疗等方面的损害费用,其结果造成污染者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当消费单位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该单位的消费,而且取决于其他单位的效用时,就存在着消费中的外部性。政府管制可以使外部成本和外部效应内部化。如知识产权方面,政府管制通过建立专利法和专利制度,让应用新技术的人向发明新技术的人付费的方式使科技进步的收益部分地内部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最后,公共物品方面政府管制的作用。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管制对于公共物品提供很有必要。政府收入中有一部分用于公共物品提供,为社会公众服务,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市场经济中实行经济管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缺陷。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和发达,有其特殊性,在我国政府管制更是进行经济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政府管制在社会领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性管制不是以特定的产业为研究对象,是以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进行全方位、跨行业的管制。政府管制在社会领域主要是作用于如食品卫生、工作场所和环境安全等与生活息息相关方面。 社会性管制在食品卫生方面作用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较为普遍,一般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信息不完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强药品质量监督,提高食品卫生方面进入门槛,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工作场所安全与居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是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场所安全主要体现在矿产工作场所。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政府管制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积极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环境安全方面的社会性管制主要原因在于外部性。负的外部性在环境污染表现最为典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管制体现出其重要作用。环境管制主要有制定标准等手段,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和防治,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环境。 (三)垄断行业进行政府管制是必要的。 政府管制主要适用于全部自然垄断和少数合理性的行政垄断行业。因为完全靠市场化不合适,政府管制仍必须存在。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垄断性行业市场体制的建立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部分,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改革目标考虑,建立比较完善、规范的政府管制制度是必需的。 三、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构建规范的政府管制 规范的政府管制对于完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科学的政府管制依据。政府管制依据科学合理,才能保证政府管制的执行和结果的有效。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和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科学合理化,使得我国政府管制能够更为规范的执行。 (二)建立规范的政府管制方式。政府管制方式有进入管制、价格管制等。进入管制的形式有国家垄断、营业执照等。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进入管制。政府管制方式规范能够更好实现政府管制的目标。 (三)建立合理的政府管制标准。政府管制达到的效果有赖于合理的政府管制标准。标准有悖于公平原则,就会违背政府管制最终目标的实现。合理政府管制标准的制定需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政府管制标准应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符合其发展的目标。 四、总结 政府管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体现在它对经济、社会、垄断行业的作用。经济性管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失灵的手段,社会性管制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反垄断解决垄断行业存在的资源配置失效问题。政府管制有科学的依据、规范的方式和合理的标准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构建规范的政府管制,发挥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 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如今存在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应用,所以对其进行创新则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过程。经济管理制度的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必然的。经济管理内容创新的概念,从收入分配方面来定义,则是创造的价值在初次分配中的成果,也就是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独特的经济功能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则在日益彰显。 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新中国成立以来显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经济总量,人民的生活标准,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存在有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穷人更穷,富人变得更富”的现象更加的显著。这一差距的产生是受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的,这些差异的存在是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的。因此对于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今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因此对于它的创新必然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系统的过程。由于中国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仍然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社会主义还是被世界资本主义所包围。旧体制下的经济管理理念并没有改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新概念尚未建立,创新管理体系的国家制度是很难启动的。 创新管理体制管理方面的一个经济概念 管理内容的创新经济概念。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的主线是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输入和输出,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的天然资源及采矿,国家的物力,国家的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以及股票存款总量和结构的全国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存量,主要是集中在如何调动物力以及如何进行货币的流通。对于管理的人力资源一般是在货币基金和货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劳动和物质资源的配置。经济管理的概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调动和配置。然而,在一个以知识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不再是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当今时代人类的知识和创新已经成为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符合人力资本的输入输出的系统主要是围绕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配置,将货币资本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经济管理是以人力资本作为主线的。经济管理首先应要考虑的就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有多少,创新的潜在的知识资源有多少,知识和管理业务的创新构成国民经济的核心,人力资本的潜力的开发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线。因此,看一个行业是否存在主导产业,已经不再是简单地看放入材料和金额的多少,而且还要看寻找到的知识有多少,人力资本投资有多少,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才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经济中主导产业的排行。 国家经济管理视觉观念的创新。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的空间视野,主要包括经济管理和国家管理的时间跨度。从空间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国内范围,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目前的主要表现是视野比较窄。从的空间状态来看,在传统的工业结构运作中虽然也存在有进出口,但在未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仍然大多从事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国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的外国企业和大批的外国公民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开始大量的进行边境贸易。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开始具备了参与国际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开始完全融入到全球经济网络体系之中,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较量主要集中在从事经济创新,在信息经济中,国家的经济管理和知识管理越来越受重视,经济的管理必须从一个纯粹的国内角度转向国际化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的规划,目标是提高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从国际创新的高度出发。 从时间的状态进行分析,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工业结构的传统管理的运作,传统产业结构所具有的技术条件都比较落后,传统产业的经营效率和体制结构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对于经济管理或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主要是对材料的货币流通,或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国家经济管理主要是模仿,总是处于跟进状态,未打破时空格局,主要是引进跟进。经济管理不只是专注于技术的现状,资源的当前状态以及现在的制度状态,当前的系统状态质量,而应该是注重对所引进技术的发展,了解未来的技术状态,进行原始创新,力争再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寻找更多的未来的资源,不单纯是着眼于现有的天然资源,物质资源,对于人力资本也要通过创新活动,重新生成更多的新经济资源,发挥知识和人力资本等主要经济资源的生产潜力,从而创造在传统的模式下令人难以置信的生产力,创造未来质量的状态,改变为外国品牌服务的状态、OEM的地位,努力创造中国品牌创造知识产权,用自己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竞争,注重从世界强国着眼,需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并进行创新探索,寻求未来的系统状态,将不利于创新转化的体系变为有利于创新的体系,提供激励机制,打破传统,鼓励创新,将经济管理系统的创新作为主要宏观管理的中心任务,坚持创新导向,而不是简单的坚持传统的类型。微观主体的创新可以继续被认可,宏观体系机构将给与更多的支持,宏观本身主要包括创新预知,鼓励创新,宏观能够在微观主体战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创新的预见规划方案是一个新的国家的经济管理功能。 国家的概念,创新管理体制运行链接 政府组织的变化。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治和经济的分开。政府组织和商业组织,经济组织合理的分离,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应该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退出对直接的经济活动的管理,使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的经济活动自由化,最大限度地鼓励公众创业,为组织创新消除障碍。特别是政府组织领导人可以通过组织结构革新从经济中退出,打破行政垄断的现象。国民经济管理结构改革要求政府的其他组织能够到位。若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活动过多,就会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阻碍人性化功能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人们可以自由退出竞逐的经济部门,进入政府支持的经济部门,这样就直接创建了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如对公共机构的支持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公共业务平台支持公共组织的生产和创新,例如,创建中小企业支持基金,基础设施用于公共消费投资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投资。 社会自组织系统建立。社会自我组织的兴起是国民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这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型是系统的行政组织,从企业到各级政府出现了行政层次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便于中央政府发出的行政指令从上到下的执行,这种组织的基本形成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时期是比较适合。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要求行政组织结构类型的人力资本的集中,向自主权横向合作发展。管理层致力于对国民经济和国家组织之间建立了大量的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律师协会、文化组织和其他非营利性的第三部门都是自组织网络,其主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建立经济的法律和经济秩序。这样政府的宏观责任可以由非政府的第三部门承担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扩大了经济和政治的民主,法治,是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发展和形成。因此就必须有一个社会自组织系统。企业和国家机构之间存在的社会自组织,是国家的经济管理的组织保证。新的国家管理机构的重点不仅仅是对下级领导,更注重创新的活力,微观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棋子,组织结构不仅要对上级的意图进行执行,而且也是聚合微观和宏观的主体使其能量达到最大化。 权利和权利部门协调制衡的组织结构。在自组织网络的基础上,设立的国家经济管理机构,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都是权利制衡和平衡协调的组织结构。政府是从事行政组织的主体,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后,也有一个新的组织功能。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管理任务,但它不能由行政部门完成,但通过立法,行政,司法共同完成的。因此,在新的国家经济管理机构中,权力指向应该更加明确。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本质上是创新管理体系的概念链接 国家创新管理理念的功能。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国民经济的管理主要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微观管理职能,是建立经济主体的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财富的需要,实现在宏观层面的供需平衡。为了达到这个平衡,经济管理就需要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进口和出口的平衡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这种物质财富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管理职能,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能够满足供应需求。有效的经济管理,不仅涉及人民的物质需求,而且还关注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物质的材料供应和产品需求的一个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民的需求平衡的基础之上的,以建立社会精神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了解人民的物质需要,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不断地引导和挖掘人们的物质需求,以便指导和挖掘人民的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 特性的经济概念,创新管理体制。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具有非常明显的行政管理特点,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级别的管理体系。宏观经济管理是行政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的部分,行政的上下级关系是从宏观和微观上构成的主要关系,经济管理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管理,行政命令,成为最常用的和最好的宏观调控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既与中国的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重合,也与我们现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一个以现代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传统的转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管理的行政特征。 宏观管理功能变动的同时,而宏观主体的和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宏观管理机构,已经不再是单纯使用上级行政机关控制下属的经济活动,但在微观经济权利的经济实体的基础上成立一个谈判体系,微观和宏观的主体意图在谈判中达成一个统一的格式建立契约,运用法律规范对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也就是说,宏观微观主体的权威主要是来自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使得行政机关具有了权威,行政权威在法律的权威之后。宏观调控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依靠过去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而是要依据法律规范,在调节国民经济的管理时必须采取行动,是依据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做为法治监管的基础,即使在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必须是在明确授权立法的基础上实现。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分析 摘 要:在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对于国民经济的管理在促进经济复苏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大环境下,国民经济管理更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本文根据我国环境下国民经济的现状,总结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以及常用手段,并对其具体的实施方案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民经济 经济管理 实施方案 1.我国国民经济的现状分析 1.1国民经济的概念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进行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等,产业、行业间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一般地,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主导是工业,然后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结构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也代表着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 1.2我国国民经济的现状 (1) 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获得相当显赫的成就,不管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发展速度方面,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过快的发展会导致原有的经济体系更不上时代的变化而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 (2) 过度自由的经济已经无以为继 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金融危机的产生于是着粗放经济将要走向尽头。虽然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不赞成在经济活动中加入政府的调控,但是事实证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开政府这只“有型的手”的控制,经济有可能会走向崩溃的极端。 (3) 不协调状况日益加剧 我国原来实行“以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弊端现在已经凸显无疑。贫富、城乡、区域发展之间差距越来越来大,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治安。 2.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以及常用手段 2.1国民经济管理的概念 国民经济管理,就是要国家这个社会经济体出发,对全局进行统一的控制管理,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畴。这要求管理者有很好的大局观,有扎实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宏观经济调控的常用手段,才能对国民经济进行高效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向上发展。 2.2目前国民经济管理常用的手段 (1) 财政手段 这是国家对于国民经济管理最常用的手段,常利用国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影响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在金融危机中,国家就是采用增加在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政府也会采用对某一行业的补贴等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2) 金融手段 这一手段,我国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的是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都是“重料”,见效也比较快。在国际方面,多是控制汇率以及购买其他国家的国债。 (3) 政治手段 我国对国民经济管理的政治手段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政策法规。我国不仅控制了对市场经济制度如工资制度等的管理,而且会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实现对市场的调控。第二,采用政治强压的方法实施某些经济上的管制。我国的社会权利距离比较大,在某些时候,政府在管理经济的时候会采取强制干预的方式。 3.国民经济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 3.1对国民经济的整体监督协调和调控 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下面有很多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各自运行。国家和各级政府管理的根本就是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监督、协调和调控,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良好沟通协作,在个体最优和总体最优方面进行权衡。现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由于体制的落后,也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在管理国民经济的时候,就是要利用国家机关的力量,尽量消除这些隐患,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2对国民经济内的各部分进行管理 只有保证每个子系统自身都能良好的运营,才能去支持国民经济整体的良好发展。 (1)市场管理 首先,政府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资本、劳动力市场,使得市场交易能够顺利地进行。然后,要建立并且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两只手”来控制。“看不见的手”是潜在的经济规律,而政府就是要很好发挥自己“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了解市场动向,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 产业管理 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现代化运作,产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国家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剔除一些对环境污染大、效益低得产业。第二,国家要提高国民经济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一直以来我国依赖低成本的制造出口来赢得市场份额,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没有发展潜力,政府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调整。 (3) 区域经济管理 现在通过中国版图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程度相差是很大的。为了达到平衡协调的发展,国家一方面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经济体制,实现内部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优先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吸引资本的流入,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4.总结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实属不易,是全国人民几代人艰苦奋斗出来的结果。如何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地管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这个成果延续下去,值得后来的人们不断地研究和改进。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浅析轻重论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管理的现实意义 摘要:轻重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封建垄断的专制主义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形成后,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从分析轻重论的概念、内涵入手,着重分析该理论指导下的汉朝经济改革实践及其特点,最终落脚于探讨轻重论的演进对我国当今经济管理实践的现实意义及启迪。 关键词:轻重论;经济改革;宏观调控 一、“轻重”概念及轻重理论概述 “轻重”是《管子》轻重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定概念。它最早是指金属货币分量的轻重,后来渐变为价值大小即贵或贱的同义词,即由表现货币价值的概念演变成表现商品的贵贱的概念。 延伸到轻重理论,其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通过垄断工商业推行经济上的专制主义。正因为这种理论是研究市场上商品供求和物价“轻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封建国家如何利用商品货币的“轻重”变化,对商品货币流通进行调节、干预,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故称之为轻重论。 二、西汉武帝时期轻重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 轻重理论早期最深入的实践运用要追溯到汉王朝时期。它直接指导了桑弘羊主持的经济改革,有力地扭转了汉王朝财政收入不足的局面,促成了汉朝的鼎盛发展。当时桑弘羊对轻重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整顿和发展盐铁官营。盐铁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汉初在“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盐铁生产放任。到了武帝时期,为解决财政不足问题,桑弘羊呈诸武帝批准,对盐铁官营进行整顿。他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区主管各郡国的盐铁、均输,代表朝廷贯彻和执行有关经济政策。在整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盐铁官营事业。从此,盐铁官营以更大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 第二,推广均输。试行地区以赋税形式交给政府的物资,定为一向由工商奴隶主运往外地销售的那些土特产。上交后有多余的,由政府收购,由均输官将其运往贵价地区出售。朝廷所需的物资则用钱到价钱低的地方购买。这种办法既克服了贡输中存在的中途损耗、运费高昂等问题,还限制了工商奴隶主的投机活动,又使国家获得商业利益。 第三,实行平准。平准就是政府在京师和各商业城市进行商品买卖,“贵即卖之,贱则买之”,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成功,在京师设“委府”(商品仓库),贮存大量商品,作为调节物价的后盾。 桑弘羊实行的这三项政策,进一步打击了工商奴隶主的掠夺和兼并活动,使封建国家占领了主要工商业阵地,促进了在封建国家控制下的工商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制的经济基础。而又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源泉的充裕。国家呈现“民不益(加)赋而天下(国家)用饶”的繁荣景象。 三、从管仲时代到桑弘羊轻重论呈现出的新特点 从管仲时代到桑弘羊,轻重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的同时,也经过一系列的演进和发展,从而不断呈现出与《管子・轻重篇》即前期轻重理论不同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心不同 前期轻重论认为,货币和粮食是封建王朝控制全国经济,夺取“轻重之势”的关键。但是,这种把货币和粮食视为重心的思想,并不完全适用于封建国家经济管理实践。一方面,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粮食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二者的轻重变化对国计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封建国家人为地制造货币流通量的时多时少,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落,以操纵物价,谋取暴利,必然会引起市场活动的严重混乱,引起国民经济的剧烈的震荡,其结果弊远大于利。历史上,汉武帝几次在货币上做文章,实行货币减重。但事与愿违,却方便了富商们浑水摸鱼,是个严重的教训。另一方面,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尽管在西汉时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商品交换在整个封建经济中仍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很小比重的粮食进入市场,转化为商品。 鉴于封建国家通过垄断货币来掌握粮食并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故而,桑弘羊把国民经济管理的重心转向盐铁、均输和平准,以达到控制工商业,打击富商,增加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 (二)对盐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实行全面控制 前期轻重理论提出的“官山海”,主要是对盐铁的流通方面加以垄断,通过盐铁专卖,增加财政收入。他们不主张封建国家直接控制和经营铁的生产,而是提出与私人三七分成。 桑弘羊的盐铁官营,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进一步发展到干预和控制盐铁的生产过程。当时工商业中的奴隶主残余势力,不仅在盐铁的流通方面采用奴隶制经营,而且驱役大批奴隶,从事盐铁生产,而封建国家垄断经营后则用“发征”、“更徭”等徭役取代了奴隶劳动。这更彻底的铲除了奴隶制残余,使封建生产不仅在盐铁的流通领域,而且在生产领域均取得统治地位。桑弘羊的官营盐铁工业,还是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生产,人力、物力、财力都有较好的保证,有雄厚的资金和齐全的生产设备等,因此官营盐铁工业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起私营有更大优越性。 (三)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前期轻重论虽然提出了调节物价的要求,“贵贱可调”,以打击富商巨贾的投机活动。但是他所着重分析的是封建政府如何人为地造成物价的涨落,掌握时机,贱卖贱卖,以增加国库收入,稳定物价毕竟居于次要地位。 桑弘羊的经济改革,实质上也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产品,增加财政收入。但是,他比较重视稳定物价,保持市场上商品供求平衡。即使对盐铁这样为广大人民所必需的东西,也不任意加价,而是主张平价销售。更重要的是,桑弘羊建立了平准机构,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使“万物不得腾涌”。同时沉重打击了富商豪民的不法投机活动。他关于平衡物价的改革为封建政权经营商业,获取巨额盈利,提供了更稳定更充分的基础。 (四)在国民经济管理中,比较注重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搭配使用 《轻重篇》极大夸大了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作用,认为借于号令,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实际上在前期轻重论中,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并没有很好结合。 桑弘羊担任经济领导职务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在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把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结合起来。一方面,主要是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桑弘羊取消了告缗令,盐铁、均输等方面的经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桑弘羊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和法令的权威作用,采用行政命令、规定等强制性手段,垄断工商业,有效地实现了西汉王朝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 四、以古鉴今,轻重论的演进对我国当今经济管理实践的启迪 轻重论在汉武帝时期经过桑弘羊的充实和推广,已扩充为包括轻重之势、轻重之学和轻重之术的封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他还提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轻重论,因为“时世不同,轻重之务异也”,“轻重之制导,而利害之分明也”。轻重论虽然不可否认地存在一定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对今天仍有启发。认真剖析轻重论的思想内核,对我们当今的市场经济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国家的有效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轻重理论的实质便是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轻重论者也论证了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首先,宏观调控是平抑物价、富国富民的需要。“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余。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同时,也是消除贫富对立,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最后,轻重理论者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是减免百姓赋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措施 第一,轻重论要求封建国家掌握流通手段――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也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从而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轻重论主张国家掌握货币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现代经济保持货币稳定也有类似意义:首先,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和换算手段,便于企业换算成本和盈亏,有利于国家测算和确定主要经济比例,促进经济协调增长;其次,为商品交易提供稳定交易手段,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顺畅流通;再次,提供一个有效的支付手段,组织国民收入再分配。 第二,轻重论主张封建国家对盐、铁实行集中控制,实行国家经营,依靠官营工商业控制市场和物价。在现代社会,国家必须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及某些重要行业加以控制或垄断,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国有经济,以此确保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 第三,轻重论主张国家通过高价收购来调节供大于求的商品的供求关系,用低价抛售来抑制求大于供的商品的价格的飞涨。现代经济中,这同样是政府影响和干预市场价格形成和价格水平变动而采取的一项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例如,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在粮食收获季节,我国政府总是要求固定价格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在农产品市场供求矛盾较大时,通过政府吞吐储备的农产品缩小市场供求缺口,稳定市场价格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一、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反映国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如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中的比重、劳务支出指标等。这些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作为国民消费支出核算的原始数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另外,消费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费中的构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类的支出份额。有了这种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导居民进行适当的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详实科学,能够促进我国的税务改革,了解当下消费热点,树立居民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在国民经济中,投资储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前的各种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我国的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地位,以及储蓄对投资的贡献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政府投资与居民投资的比例关系,更科学的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际上,储蓄、投资、税收是联系很密切的三个环节,对储蓄与投资信息的严格审读,有助于税务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除此之外,储蓄的变化状况还可以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40%、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120%。 预期心理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工人就业状况糟糕、医疗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居民对未来隐忧加剧而让银行储蓄增加。对此,相关的部门对我国的各个体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让居民放心消费。虽然,我国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毕竟居民的消费心理需求有了适当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统计部门与政府部门有很好的参考依据,各个职能部门也据此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居民储蓄与投资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可以让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国民经济的循环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生产只是一个阶段,对于最终成果的消费才是目的。不过,成果的消费并不是生产者一个人“享有”,而是要经过“分配与交换”的多个环节,才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国民经济的核算就是要对消费品在“分配与交换”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与核算,这其中也包括对最终产品的使用情况。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与科学,提升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层展开,有次序的进行。为了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核算的信息应该包含更多的机构部门,应用SNA在核算整个收入分配时,就应该按照“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两个阶段进行。在收入分配增长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让宏观收入分配的结构更好的得到调整,初次分配可以让收入结构得到很好的转移,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结构状况。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与对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也就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例如,联合国根据连续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世界银行业根据相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享受到相应的优惠待遇。所以,国民经济核算还深层次的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间接影响到了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对投入产出分析的贡献很大。也有相应的投入产出方法,用于国民经济的核算。投入产出方法又称为投入产出分析,以一定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比例系数与结构分析,从数量上研究经济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相关的经济模型来分析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原因和影响。投入产出的方法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有一个漫长的历史。1950年,投入产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议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1968年,SNA就吸纳了投入产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产出纳入到了整个核算体系。实际上,我国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了。1974年,我国就编制出了第一张实物性的投入产出表,涵盖了61种产品。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更是编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更是让投入产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投入产出表考虑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来源”与“使用去向”,是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同时能够很准确的表明“投入的来源”与“产出的去向”。另外,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很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投入产出表也能够很好的把握。投入产出表的样式多样,分类齐全,结构清晰明了。如“实物性”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就充分考虑了计量单位的特点,便于审核统计工作。另外,也有根据地域划分的投入产出表,如“全国投入产出表”与“地方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数据结构表”,可以直观地反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对称性投入产出表”用于预测和制定计划。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 宏观经济效益能够很好的反映各个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一味追求GDP的量与速度,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会总产出。一定的情况下,GDP的数字越大,就代表这个国家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财富数字的增长来衡量GDP。如果牺牲了环境与浪费掉了大量的资源,虽然换取了经济财富的增长,GDP指数的上升。但是,GDP并不体现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实际上,这种GDP的数字是一个虚假的数字,过度的夸大了“财富”,却忽视了对成本的折算。鉴于此,一味的追求财富GDP的增长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要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因素,减去相应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这样一个概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一个“绿色GDP”概念的产生,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也是人们在权衡了环保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以及利弊后的一个结果。 二、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及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基础 在宏观的经济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统计数据以及模型,而国民经济核算就可以为这种数理统计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础。作为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确定了很多宏观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指标设置以及基本分类。这样的功能让经济统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的提高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效率,增强了其应用功能。 三、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国民经济计划涉及到很多的宏观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现象,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经济联系。为了更好的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计划与规划的指标数量也必须满足这种经济联系。国民经济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学,也正反应了这种内在的经济关系。因而,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四、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地区间货物及服务的流入流出问题是很多的核算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它主要涉及到支出法计算GDP核算的一个准确性问题。此外,近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统计部门缺乏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主要表现在核算的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另外,因为缺乏年度财务统计,推算系数使用时间过长。针对流入流出核算等长期估算和推算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核算人员应该考虑国家各个部门的实际核算状况,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国民经济各个系统的不同,核算实际状况的差异,“自上而下”的提出相关的要求。当地的长驻单位要向统计部门提供相关的统计报表与财务指标,解决上级部门的资料供应问题。此外,加强完善服务业的统计工作,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中出现的难题。服务业市场增加值核算分为市场产出、自给性产出、非市场产出三个部分。关于市场产出,如金融保险产业,应该建立起它的财务指标统计制度。对于自给性产出和非市场产出,要积极的研究改善统计工作的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数据搜集方式,让数据更好的反映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作者:许妲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充实和完善路径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结构,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等,均与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设计直接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相应地改变发展战略,更新发展观念,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以符合新时展的要求。 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现实性 (一)社会问题的突出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 总体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包含有直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经济活动,又包含对生产力进步起间接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或曰非经济活动。前者主要指全部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生产性消费以及所有与此有关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后者是指与物质生产只有间接联系和非物质的分配、交换和生活性消费活动,以及与经济活动在形式上全然无关的其他活动[2]。这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整体内容,当然也内含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人类社会发展都要求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必须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是一种相辅相成和彼此依赖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经济活动是各项社会活动的源泉,社会发展总是依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看,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同时,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又有自身特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取代。所以,二者之间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同步协调的,相反,社会活动同经济活动则往往保持着超前、同步或滞后的关系[2]。不管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时期,还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都可以看到二者协调与非协调关系的存在。 尽管理论上讲,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应该同步发展、协调运行,但现实中真正将二者很好地兼顾起来则是较为困难的,多数时间往往是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结果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历的道路来看,这种情况不乏其例。迟至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才日益意识到社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才把包括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相继召开了一系列涉及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如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的开罗世界人口大会、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尤其是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定为此次会议的议题,尽管会议只是通过了没有约束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文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分歧也未因此完全消除,但是这次全球性的会议无疑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发展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重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诸多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化与转型。虽然我们在“六五”计划以后就将社会发展计划从原有的经济计划体系中划分出来,计划名称也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但实际工作中仍未将其置于与经济计划同等重要的位置,人们的认识也未真正到位,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不明确、全面,措施更不得力,以至于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改变经济与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社会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已成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瓶颈”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均离不开资源与环境的因素。资源是人类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可持续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要求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社会发展更要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并从环境的质量改善中得到进步。因此,从完整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共同构成了含义更加广泛和完整的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 与上述轻视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样,长期以来,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样没有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如此,甚至还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持所谓的高速度,这种增长实际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极端不平衡的基础上,使全球资源和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浪费和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环境噪音、气候变暖等,不仅使当前人类的现实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加剧了代际公平的矛盾。西方国家长期实施的发展战略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已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治理难”的惨痛之路。这本是前车之鉴,应当汲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挤压下,众多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赶超型战略,国民经济发展多以极端追求高速度、高增长为目标,其结果是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也日益付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沉重代价,诱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经济结构仍旧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缺乏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问题困难重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曾通过环境道琼斯指数──“生命地球指数”①来反映环境破坏的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人类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2]。 人类为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反过来,环境污染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工业革命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以西方为代表的全球性工商业扩张活动热衷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很少有人认识到人类也只是自然的一体和组成部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与自然失衡的加剧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才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迫切与重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现的前景和途径。9年后即1987年2月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才对人类发展及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用我们现在公认的表述就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见,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要为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考虑。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已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它要求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游离于管理者的视野之外,必须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我国长期以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以往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比例分配失调,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缺乏环保指标等的约束,使得诸如“生产挣钱,环保花钱,经济上不去,环保搞得再好,也不能算政绩”的竭泽而渔式的观点在地方发展中流行。结果是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十一五”规划前,虽然也召开过数次全国性的环保大会,制定了若干个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或计划,但总的来说,落实效果非常不理想,一直到“十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等指标都完成的较好,但唯独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未完成。近几年我国才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将其提到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并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严重滞后 人们一般把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急剧变革;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世界经济更趋于一体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高变动率这两大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如早期的威廉•配第,后来的克拉克,近代的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且观点较为一致。但触及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学家则出现了较大分歧,以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总量增长比结构变化更为重要,后者是依附于前者的;而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则把结构变动的过程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认为结构比总量更重要,离开了结构分析,就无法解释总量为什么增长和如何增长[4]。 表面上看这种孰轻孰重的争论意义似乎不大,然而,这场争论的焦点绝非仅仅停留在国民经济的技术剖析层面或方法论意义上,其现实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启发我们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的辩证关系和交替演进中来寻找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这自然便是与现代经济发展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总量问题,但它又不仅如此,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人们就难以正确解释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总量变化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总量与结构本身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共同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及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其中总量是结构的基础,而结构则是总量扩大的必要条件。但是,二者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所以把总量与结构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般是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进行:一是由新增投资的边际推动所引起的结构变动;二是由传统产业的存量衰减而导致的结构变动。当一国结构变动以前一种方式为主时,宏观经济的总量变动与结构变动便出现不等的非对称性,且结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作用要大于总量变动的作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动基本上是以后一种方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调控的重心必须移到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上,否则,就会影响调控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技术创新对总量增长的作用只有通过结构的关联效应才能实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新的技术引进一般只能是在某个或某些产业发生,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之间同时平均分布。因而技术创新也总是首先在特定产业内部出现后,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向其他产业不断拓展,这样就会猛烈激发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如果一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小甚至产业链条断裂,那么就会使技术创新的扩散受阻,也就不可能对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决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可束之高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来进行调节,它实际上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而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控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中,否则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进一步的发展。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当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的反思,笔者认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对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现有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四个内容,仅充分就业目标部分反映了社会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三个基本上都是反映经济方面的,这是造成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并逐步将其量化,以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当然,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方面的,难以通过某一单项指标来反映,开始可以选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其主要方面,如国民受教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收入差距、国民享受医疗保障率、国民社会保障程度等。随着发展逐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计算“国民幸福总值”①来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以及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程度。 2.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如果说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涉及社会发展某些方面的指标(如充分就业)的话,那么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指标则基本上是空白,上至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所制定的目标,下至对各级政府的具体考核目标,均未考虑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环境保护程度,只重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总规模的扩大,而并不关心取得这些成果背后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密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增加这方面的指标,可遵循“先单项,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首先考虑采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待条件成熟后,也可考虑用上述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所倡导的“生命地球指数”来衡量。只有加大对各级政府环保方面考核的力度,才能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3.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正因如此,各国都把结构是否优化作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中仍只有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缺乏反映结构性变化的指标。对此,应增设此方面内容。经济结构的内容也很广泛,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可先考虑选用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反映区域结构变动的“三大地带经济占全国经济比重”来作为此方面的代表性指标,今后可视发展再进一步细化。(本文作者:胡荣涛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论文 一、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 国民经济还要能够将创新融入进去,使我们的社会各个方面,体现着健康的创新气息。它还要能够在一些新产业新产品爆发出巨大经济力量的同时,凸显出文化的内涵,甚至于让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真正的主导产业。另外,我们希望,将传统的一些产业也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时代内涵以及意义。就拿农业来说,我们要以信息化,生态化,知识化,自动化来改造,并且寻找合适的切入口,与主导产业链接,使之在总体上,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才能让它维持作为最基础的产业的地位,让它不衰落下去,还能在这个社会获得好的发展。不过它已经获得了新的面孔,有了新的面貌了。我们认为,现代社会的转型不应该彻底抹杀以往的旧产业,旧产业应该存在,只是它存在的方式较以往已经有了巨大的不同。我们当然也不能以这些传统产业尚存在,尚落后为借口,去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这个必然趋势。之所以会有人否认,是因为先前的旧观念实在是太过于根深蒂固并且强大了。 二、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 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有着一种历史的惯性与沿袭。所谓历史的惯性与沿袭指的是和我国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有一定的继承,与我国传统工业经济粗放式的经营相匹配。仔细看就能发现,行政指令几乎是宏观调控中十分常用和十分好用的手段。缘何?因为我国这一套国民经济管理几乎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向里追溯又能发现,因为我国的经济管理系统是带有很强的封闭性的,类似于行政登记管理系统。现在,我们站在的是现代新经济的高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行政惯性特征。在能够把握这个特征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提出切实的解决之道。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们的政府将服务两个字提出地很多,尤其在与经济层面,政府确定了自己的职能不是管理,而是服务,不是主导,不是上位者,它应该放权,在保留必要的法制管理,契约管理的基础上,将权力大胆地交给市场,交给企业。这样的理念无疑是正确的,它能够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比的优越性。并且,它也和西方以前鼓吹的政府只要当好守夜人,政府无用的论调不同,我们的政府并不是在现代的经济管理中将行政管理彻底放弃,而是要在法治的前提下。这是依法的,合乎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的。因而现在宏观调控的主体该明确了,只能是立法,执法,司法这三者。与之一起改变的,还有一些关系的变化。比如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再也不是类似于行政管理的那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宏观主体不会再有那种上级的权威,而微观主体将得到充分尊重,它再不是被控制的对象,它有充分的自主权,有充分的的空间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天地中一展手脚。因而我们能够预料,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将被或者正在被建立,这个协商谈判程序,类似于契约的形式。那么现在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清楚明白了。宏观主体能够对微观主体产生规范的,唯有法律手段,而不是先前的行政手段——这体现出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健全,法治社会更加健康发展——进而,我们能够以更加深层的角度来看待二者关系。他们之间关系的第一个进步是先前所说——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第二个进步,则是由第一个进步衍生的。因为宏观主体是政府,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授予,微观主体的经营者是来自于人民,那么,现在的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有了那种委托人与人的关系。宏观主体自然要依照法律程序对微观主体进行管理和引导,而微观主体却也自然拥有监督宏观主体的权利了。有了这样一层关系的回归(说回归而不是出现,是之前这种关系本来就存在,只是长期被淹没在旧的体制之下),将会比较有效地促进宏观主体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因为现在这个创新是来自于人民的诉求,是人民为了自身利益的呼声。那么这样的创新则势必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要对经济管理制度做一个创新,进行一个突破,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李闯 单位:黑山县委党校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的创新重要性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 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 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二、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宏观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一、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分为直接指标以及间接指标,如产业结构、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GNP)等,如表1所示。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反映国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如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中的比重、劳务支出指标等。这些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作为国民消费支出核算的原始数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另外,消费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费中的构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类的支出份额。有了这种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导居民进行适当的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详实科学,能够促进我国的税务改革,了解当下消费热点,树立居民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在国民经济中,投资储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前的各种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我国的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地位,以及储蓄对投资的贡献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政府投资与居民投资的比例关系,更科学的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际上,储蓄、投资、税收是联系很密切的三个环节,对储蓄与投资信息的严格审读,有助于税务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除此之外,储蓄的变化状况还可以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40%、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120%。预期心理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工人就业状况糟糕、医疗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居民对未来隐忧加剧而让银行储蓄增加。对此,相关的部门对我国的各个体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让居民放心消费。虽然,我国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毕竟居民的消费心理需求有了适当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统计部门与政府部门有很好的参考依据,各个职能部门也据此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居民储蓄与投资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可以让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国民经济的循环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生产只是一个阶段,对于最终成果的消费才是目的。不过,成果的消费并不是生产者一个人“享有”,而是要经过“分配与交换”的多个环节,才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国民经济的核算就是要对消费品在“分配与交换”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与核算,这其中也包括对最终产品的使用情况。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与科学,提升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层展开,有次序的进行。为了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核算的信息应该包含更多的机构部门,应用SNA在核算整个收入分配时,就应该按照“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两个阶段进行。在收入分配增长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让宏观收入分配的结构更好的得到调整,初次分配可以让收入结构得到很好的转移,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结构状况。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与对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也就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例如,联合国根据连续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世界银行业根据相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享受到相应的优惠待遇。所以,国民经济核算还深层次的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间接影响到了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对投入产出分析的贡献很大。也有相应的投入产出方法,用于国民经济的核算。投入产出方法又称为投入产出分析,以一定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比例系数与结构分析,从数量上研究经济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相关的经济模型来分析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原因和影响。投入产出的方法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有一个漫长的历史。1950年,投入产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议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1968年,SNA就吸纳了投入产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产出纳入到了整个核算体系。实际上,我国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了。1974年,我国就编制出了第一张实物性的投入产出表,涵盖了61种产品。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更是编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更是让投入产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投入产出表考虑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来源”与“使用去向”,是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同时能够很准确的表明“投入的来源”与“产出的去向”。另外,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很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投入产出表也能够很好的把握。投入产出表的样式多样,分类齐全,结构清晰明了。如“实物性”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就充分考虑了计量单位的特点,便于审核统计工作。另外,也有根据地域划分的投入产出表,如“全国投入产出表”与“地方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数据结构表”(见表2),可以直观地反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对称性投入产出表”用于预测和制定计划。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 宏观经济效益能够很好的反映各个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一味追求GDP的量与速度,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会总产出。一定的情况下,GDP的数字越大,就代表这个国家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财富数字的增长来衡量GDP。如果牺牲了环境与浪费掉了大量的资源,虽然换取了经济财富的增长,GDP指数的上升。但是,GDP并不体现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实际上,这种GDP的数字是一个虚假的数字,过度的夸大了“财富”,却忽视了对成本的折算。鉴于此,一味的追求财富GDP的增长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要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因素,减去相应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这样一个概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一个“绿色GDP”概念的产生,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也是人们在权衡了环保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以及利弊后的一个结果。 二、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及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基础 在宏观的经济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统计数据以及模型,而国民经济核算就可以为这种数理统计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础。作为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确定了很多宏观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指标设置以及基本分类。这样的功能让经济统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的提高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效率,增强了其应用功能。 三、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国民经济计划涉及到很多的宏观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现象,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经济联系。为了更好的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计划与规划的指标数量也必须满足这种经济联系。国民经济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学,也正反应了这种内在的经济关系。因而,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四、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地区间货物及服务的流入流出问题是很多的核算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它主要涉及到支出法计算GDP核算的一个准确性问题。此外,近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统计部门缺乏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主要表现在核算的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另外,因为缺乏年度财务统计,推算系数使用时间过长。针对流入流出核算等长期估算和推算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核算人员应该考虑国家各个部门的实际核算状况,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国民经济各个系统的不同,核算实际状况的差异,“自上而下”的提出相关的要求。当地的长驻单位要向统计部门提供相关的统计报表与财务指标,解决上级部门的资料供应问题。此外,加强完善服务业的统计工作,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中出现的难题。服务业市场增加值核算分为市场产出、自给性产出、非市场产出三个部分。关于市场产出,如金融保险产业,应该建立起它的财务指标统计制度。对于自给性产出和非市场产出,要积极的研究改善统计工作的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数据搜集方式,让数据更好的反映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作者:许妲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理念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 论文摘要: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制度理念需要系统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职能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特征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理念的创新。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官商勾结,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公务员之家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二是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模式是行政组织系统,从企业到各级政府基本上形成行政等级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便于中央政府从上到下的行政指令的下达,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时期比较适合。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本的集约经营需要的组织结构不是行政等级型,而是横向合作的自治契约型。国民经济管理致力于在企业组织和国家组织之间,建立大量的行业协会、行业商会、法律社团、文化社团等非营利的第三部门为自组织网络,承担建立法治经济秩序的责任。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宏观秩序责任可以交由非政府的第三部门承担,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扩大了经济和政治民主,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一定要有社会自组织系统。企业与国家机构之间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依法进行国民经济管理的组织保障。新型国民经济管理组织注重的不单是上级对下级的领导,更注重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微观主体在国民经济管理中不再只是被动的棋子,组织结构不只是为了贯彻上级的意图,而是为了微观与宏观主体的聚合能量的最大化。 三是在社会自组织网络基础上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是包括立法组织、行政组织、司法组织,权利分割与权利制衡相协调的组织结构。政府从事国民经济管理的行政组织本身,也在政府职能转变之后有了新的组织特色。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经济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任务,但却不可能由行政部门完成,而是立法、执法、司法共同的责任。所以在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力可能分得更明确,同时,在只能分得更明确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国家机构的各部门统筹运行的综合部门,国家机构之间的扯皮现象应该减少。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文化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当代世界的文化产业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向前发展,引起了各国之间新一轮的文化和经济的竞争。这一总体的态势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进步。但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制约或阻挠着这一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假如在20年前,某一县市提出以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那简直是天方夜谈,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今天,它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比如从日本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90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韩国最近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在美国,资料显示,过去一年内新经济已为其140万“知识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NP的70%,加拿大GDP的60%。1997年世界超大企业500强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美国的广电、娱乐、报刊杂志的总收入在1000亿美元以上。前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15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仅一部影片即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敌,且预计收入可达50亿美元,其中索尼公司单靠发行其一首主题歌原声带已收入2亿美元。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元的国际性大企业。至于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来势如虹,在97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强。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60年代以后,美国顶着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坚持进行产业调整,将发展高科技高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越来越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好莱坞大片《豪门恩怨》之类的肥皂剧、迪斯尼乐园、流行音乐、全球传播业、《时代》杂志和《读者文摘》......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席卷这个世界,甚至抵达非洲最贫困的角落。再加上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牛仔裤,美国文化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迪斯尼的主题公园甚至比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更令人神往。1997年到迪斯尼乐园参观陆游的人数达到3800万,而同期到英国旅游的人数才1920万。所以英国记者迈克雷指出,“美国真正的优势是文化与知识财产这两个非常人性化的资源”。英国也不示弱,其文化产业在80年代便已达到170美元的年产值,仅次于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 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传统观念中根本无法被称作产业的行当,今天已是世界顶尖级的跨国企业。娱乐产业迪斯尼,1994年以190亿美元收购ABC(美国广播公司),1997年其产业规模及赢利稳入世界企业500强中的前十强。当年的沃尔特•迪斯尼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卡通画家,在家徒四壁、困苦无依之际,一只在墙角爬来爬去的小老鼠成了他的安慰。于是,这只小老鼠在他的第一部配音卡通片中亮相,从此风靡世界。谁能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竟然造就了一个如此庞大的集娱乐、影视与零售于一体的跨国集团。迪斯尼的经营策略说起来也简单,这就是不断创造明星品牌然后授权开发,它仅靠收取版权费就已财源滚滚而来。今年,他们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文化,已经在发掘“花木兰”的经济价值了。 NBA不过是美国国内的篮球联赛,而它现在已无疑是超大型的“跨国企业”。这个每年经营几十亿美元的巨型企业,运动队是其小小的核心部分,它的周围是一些更大得多的信息业。比赛是核心企业,但周遭的信息企业则更具发散力。这些信息企业包括发放零售业执照,家庭录像和光盘,生产电视节目,出售比赛活动,出售广告权、版权、转播权等等。过去,乔丹每年从公牛队获得3500万美元的年薪,而这一令人心惊的数目竟然还远远不如他将自己的形象卖给耐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来得多。易言之,作为CI的乔丹要比打球的乔丹更有价值。今天,姚明所经历的一切,已经更清晰地揭示了文化作为产业的秘密,这就是文化作为经济的现实,这就是所谓文化心理学要替代经济学的所指。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推进的历程,大致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从1985年到1991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准备阶段。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这就表明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的“产业”性质。从1985年到1991年,我国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和文化服务、消费场所。如唱片公司、歌舞厅等。这一阶段以文化流通领域的发展为标志,特别是由港台歌曲的进入带动的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着我们既有的文化观念。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 1992-2000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酝酿探索的起步阶段。1992年,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其后,以国有大型文化单位的转轨或转型为标志。1996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先后成立的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深圳特区报4家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从多种所有制企业向国有骨干企业延伸,从较小规模的事业单位向大的文化企业集团扩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也都在增强。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文化产业界逐步转变了观念,初步探索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从历史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讨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但在观念上却徘徊多年,造成实践上长期犹豫不决的局面。欧洲、日本和韩国90年代中期先后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其后,韩国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方针政策确定之后,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振兴本国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讨论并不迟缓,《中国文化报》早在1994年就率先举办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征文和讨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但我国总体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文化体制和观念的陈旧滞后,严重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呈现为徘徊不前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至今,以中国入世为契机,以文化产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标志,以不断加深和推进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期。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令人瞩目地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有关文化产业的说法达六处之多。2001年3月,这一建议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采纳,并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这个频频出现于报端的概念,才第一次正式进入了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1月,党的16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它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并把文化产业定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产业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与突破:“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报告还指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总体指导意见,明确地将文化产业纳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16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贯彻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定》指出,要“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这是继十六大之后,中央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作出的又一战略部署。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再次突出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004年3月29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正式由国家统计局出台,不仅是首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概念和范围所做的权威界定,而且为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推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紧接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系列思路。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化)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才能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没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 纵观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走过了一条曲折徘徊但不断推进的发展道路。应当看到,从某种程度讲,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至今仍不是十分雄厚,市场程度不高。但是,1.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为我们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逼迫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现实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需求;3.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文化产业需要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4.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也提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形成阶梯式发展与跨跃式发展同时进行并行不悖的格局;5.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5000年悠久的文化的确是我们最足以援用的真正的财富,5000万全世界华人及亚洲汉语文化圈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在市场;6.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同时实施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保护的双向对位性互补的策略。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获得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开拓,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呈现出充满矛盾又充满生机的新的发展景观。其基本态势是积极、稳步、适时、渐进,发展势头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市场。音像市场最早脱颖而出,初具规模;演出市场(以至商业体育比赛)渐趋成熟,冷冷热热;图书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工艺美术品市场沟通海内外,机制健全;而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则从无到有,起点不凡;电影电视市场起起落落,交易热烈;娱乐、旅游市场遍及全国,迅速壮大;文化广告传播市场,异军突起势头凶猛,特别是与网络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游戏、手机增值业务等一系列文化市场的建立健全,开拓了文化发展的现实途径,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准备了现实条件。 其次,与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相适应,我国一大批文化产业也逐步建立起来。他们要突破改革初期以文补文,以多业助文作为文化“谋生”的权宜之计的思维框架,而开始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网游业、广告业、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电影业、电视业、信息内容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为创作演出和制作主体的传统格局已被打破。过去在舞台演出和影视制作领域中,国有文化单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由它们确定创作项目,申请国家经费,组织艺术生产,通过上演、播放推出作品。现在,这种单一的所有制方式已经改变。一大批民营机构凭借资金、机制特别是人才优势,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摄制的电视剧和电影在影视作品总量中的比率越来越提高,已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与我国其它产业门类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不仅有与其它产业相同的资金筹措、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还受到原有的“计划”文化观念的影响制约,因而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我国经济领域其它产业相媲美,尚不具备市场化的强大的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能力。 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各业经纪人、制作人、拍卖人、人等新的文化经营者和经济流通经营环节逐步产生和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多种文化经营的运作方式也开始大胆探索、实验。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又生机无限。 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2004年,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新的发展时期的第一年。从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一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依照产业发展下游化与需求的上游化、高档化、文化化的规律,将逐步向发展型、娱乐型升级,将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成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基本也最可靠的推动力。 《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披露,根据2004年初的2003年的数字,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结构都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1.6%,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5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于首位。尽管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后,这一增长具有恢复性质,但仍能说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增长开始提速。当然当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主要集中于教育、旅游和餐饮娱乐服务费用支出,适时调整消费结构,解决当前教育收费等问题,城市文化娱乐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状况也有较大改善。2003年人均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2004年上半年人年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最多的一年。 据《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从总量上看,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7.44亿人)的1.7%。如果按照GDP增长持平计算,200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将接近3900亿。 从结构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万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为主构成的“外围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行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的几个行业部门。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一半。 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实施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我国当代文化的更新发展,创新扩容,转换生成为与当代高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新艺术。从科技方面来看,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已部署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在科学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了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教育部推出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985工程”。这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似乎被遗忘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工程之外。文化似乎与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无关。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思维误区。难道当代文化产业不是创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难道文化的发展不应包括在国家知识创新的体系之中吗? 实际上,如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同时,文化也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所以,实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产业中提高高科技含量,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观念、形式、体制、管理到操作实践全面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文化领域必须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参考借鉴科技创新工程的成功经验,建设国家文化创新生成体系,丰富、扩大和补充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容与含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风行的经济类著述,都没有把文化产业列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范畴,知识经济所指的高新科技也仅仅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等硬科技,而没有把社会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等软科技包括在内,它所标榜的高科技产品也主要是指物质产品等硬产品,而没有把体现“软实力”的社会产品、精神文化艺术产品等软产品包括在内。这是西方传统的科学主义——实际上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物。其经济观念无疑也是狭隘的,仍然没有超越物质经济的片面认识,没有深入到大经济和大生产力观的层次。这不仅是从事经济、科技工作的人们必须注意的,就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和决策责任的人,也必须认真注意,更新观念的。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经济管理论文:拖累国民经济的“利润” 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绝大多数来自政府垄断行业和公司。对于这个经济现象,读者怎么看?我个人的看法是,政府垄断行业的巨额利润,拖累国民经济的增长。 利润是他人的成本 让我从一般的道理下笔:天下所有的“利润”——不论来自什么行业、什么部门——统统构成他人的成本。这个论点不容易反对。不是吗?你在报摊上买的这份《21世纪经济报道》,市价2元,是你获得阅读满足的“成本”;这2元钱进了卖家的口袋就是“收入”,减去开支,就是报社的“利润”。很清楚,报社的利润构成读者的成本。 买报如此,买其他产品和服务也如此。燃油公司购买油轮的运输服务,所付费用当中,含有后者的利润。航空公司购买燃油,燃油公司的利润因此打进航空服务的成本。电力公司的老总乘飞机出差公干,他的机票费用是电力成本的一部分。电力公司再向燃油公司卖电,顺手把电力利润又“装进”了燃油成本。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市场里,上述游戏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节日期间外出旅行度假吗?车马费用、住店开支、饮食购物等等,就是我们获得闲暇的代价。不要说休闲不是生产就谈不到成本:上班时间一到,你我要工作就不得不放弃闲暇。因此,闲暇为工作之“成本”,其中包括了旅行社、交通运输公司、饭馆商店等等机构和个人赚取的利润。 卖家利润以少为佳 如此说来,卖家的利润怎么可能是“好事”?从买家——包括为卖而买的买家——的角度看问题,最佳境界是天下卖家的利润全部为零。不但利润为零,最好他们的成本也为零,买家可以免费得到产品和服务!两年前“免费经济”大行其道,欢呼者众,是有道理的。 遗憾的是现实世界不是理想国,免费经济不能普遍而持久——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然。退而求其次,我们希望卖家的成本和利润小一点、再小一点。要是你象我一样对减少卖家利润念念不忘,靠什么可助我们如愿以偿? 市场拉低利润 中外经验的答案是一致的。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卖家要谋得利润——全部经营收入比开支多一点——殊为不易。好不容易争得了利润,要保住更是难上加难。合并起来,市场竞争好象是优先保佑买家的。 先说市场竞争中卖方的利润来自不易。试想诸多卖家彼此竞争,物买价廉的供应商为胜,哪里轻易就要得一个好价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当年的掌门人斯隆先生有言在先:在商业世界里要创造滚滚财源,首要的法门是“与众不同”。这就是现在大家朗朗上口的“创新”。不错,创新可能获取特别的报酬——所谓“创新利润”是也。但是商场很无情:标新立异固然不难,但在市场上要人买帐的创新就绝不容易。 让市场买单的创新可遇而不可求。世人英雄惜英雄,所以总把眼光盯着商场上最成功的企业家。可是,怎么可以忘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教训?每一个成功的商界故事背后,有多少雄心勃勃、富有新意的商务计划泡了汤——血本无归,到哪里去谈利润?打平了算,市场给“独到”付报酬的时候,吝啬得很。 更多的情况,还是我们山西前辈商人讲的“省下的、就是挣下的”——通过不断降低成本获取赢余。不要以为这一套很“土”,它与斯隆先生另外一个现代赢利策略——成本优势——暗合。也不要以为“不断降低成本”很容易,在保证产品和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成本领先是大学问。无论如何,卖家争相节约成本来图利,对买家是好事。如果下周每份报纸的利润提高5毛、但成本降低1元,你不会不赞成吧? 最重要的是,无论因为独到、还是成本优势取得赢利,市场总会把信息透露出去。由于市场是开放的,利润信息就刺激别人进入市场争利。就是说,竞争把卖家的利润不断往下拉,直到“平均利润趋近于零”。1985年前,在北京随便开一间小饭馆的毛利率总在50%以上,现在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另类“利润”拖累经济 但是,政府垄断行业产生的“利润”是另外一回事。利润在这里被打上引号,不是说它就不是经营赢余。而是说,行政垄断下收入大于支出的的赢余,产生的根据及其变动的逻辑,自成一家。严格一点,这不是什么利润,而是“行政垄断市场权力的租金”——实在过于拗口,我们还是叫“行政垄断利润”吧。 “行政垄断利润”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实施市场禁入或限入的产物。在政府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在位卖家的地位非常特殊——远离价格竞争压力,无须不断节约成本,也可以将“平均利润趋向于零”的市场威胁屏蔽在经营活动之外。在这些约束下,希图卖家利润小而又小,等于与虎谋皮。市场的禁入和限入削弱了竞争的压力,行政垄断利润哪里会有“趋向于零”之理? 拖累国民经济的“利润” 这不是说行政垄断改变了市场供求规律。只要买家拒绝购买——因为买不起、或者买得起也不买——行政垄断利润是无法找消费者报帐的。几年前我在中部地区农村看到拉上了电线的村子不点电灯,知道当地农民对付高电价使的就是“不买”这一招。问题是,“不买”意味着放弃消费——进而就无法从事相应的生产,对经济的损害很大。 消费者也可以买替代品。广东、福建沿海的乡镇企业,家家有自用柴油发电机——高价电的替代品是也。不料许多电厂并不好惹,他们要政府发文、以环保名义禁用柴油发电机。类似的戏文——行政垄断部门“打击”替代品——在许多地方时有所闻。要是替代竞争的大门不能洞开,可选的替代品质过于低下,对经济还是有损害。 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还有两处。其一,许多行政垄断部门在设备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依然不降价、不让利。典型如民航运力供大于求,管理当局还是坚持机票禁折令,好象誓与降价为敌。其二,政府垄断的行当多为国民经济的上游、上上游,现在这些部门成了“创利和资产增值”的主力,一大块硬邦邦的“利润”要下游千家万户买单,把国民经济顶得浑身难受。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行政垄断利润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现在论千亿人民币计的燃油、电力、通讯等国有部门的巨额利润,不是国民经济之喜,而是国民经济之忧。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弹性理论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数学经济理论有非常多的分支,弹性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经济理论当做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和理念。文章在探讨弹性的应用的时候,分了很多方面,包括利率弹性、税收弹性、价格弹性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明确地得出结论,国民经济的管理发展运用弹性管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弹性管理;国民经济;税收弹性;贸易条件 一、前言 除了可以作为基本理论基础,还可以将经济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度量指标,来评价现代经济决策的各种活动,经济决策的很多不合理性需要用弹性管理来弥补。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一项不同于原来的崭新体系。经过优化的各个领域都应用了弹性管理。虽然弹性管理应用的时间并不早,但是弹性管理这个概念提出的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是由法国的古诺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可以说1838年就已经有了经济理论。 二、对于弹性的理解 弹性理论可以分为三种,首先就是交叉需求弹性,其次是价格弹性,最后是需求弹性。在运用弹性理论之前,需要明确弹性理论的内涵,这样才能在企业实践中将弹性理念当做工具,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应用提出已经是一种新的尝试了。弹性实际上就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描述的是一种敏感程度,也可以说描述的是一种反应,简单的理解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互相影响。需求弹性就可以理解为,需求弹性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敏感程度的表达式就是用需求变量的百分比作为被除数,将影响需求变量的百分数作为除数,所得结果就可以表示弹性敏感程度的大小。 三、国民经济的作用 国民经济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方面就是在宏观经济循环中的应用,第二就是核算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第三就是在构建宏观经济模型中的应用。 1.在宏观经济循环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其实是设立了许多目标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正在慢慢改变方向,所以在国民经济的管理方面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计算,全面的描述。宏^经济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内在联系都可以通过国民经济管理发现规律。 2.核算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的系统性安排都是有预算的,对于目前形势的分析主要有国民经济综合性生产分析,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分析,国民经济消费支出分析,国民的储蓄与投资分析。在宏观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生产的分析是备受关注的,因为它牵扯到了国民经济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反映了经济的主要内容。收入分配主要包括结构方面和增长方面,在分析各个阶层的收入时要制作成动态的分析,国民经济核算其实只要核算主要经济体就可以,而主要经济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结构分析主要是从结果入手,然后多次考察增长的趋势。 3.国民经济核算在构建宏观经济模型中的应用 在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时,其实是一个变化过程,由定性到定量的变化过程,并且需要不断地精化发展的方向,数据基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了,宏观经济需要的是内在平衡、有逻辑、思维谨慎的系统。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管理有自己的模型,主要模型就是投入生产模型,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最优化模型。 四、弹性理论应用的三个方面 1.需求收入弹性 在需求收入弹性这一方面,我们需要用到控制变量原则,前提就是假定其他的变量不变,之前提到过的弹性系数大小也就是弹性的敏感程度,需求收入又可以继续细分,主要是收入单位弹性、收入富有弹性、收入缺乏弹性、收入负弹性、收入无弹性。对于富有弹性这一类,这一类包括耐用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品。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收入弹性的商品就包括衣服等。缺乏弹性的这一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最后一种负弹性就是一种呈下降趋势的劣质产品。 2.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各个百分比之间的比率,都是反应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互相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正常情况下,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得知,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商品的卖量减少,从而使需求量减少。相反,当价格降低时就会使价格产品的需求量上升,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国民经济管理。但是价格的上下浮动,并不会影响总收益的太多变化,价格高卖的少喝和价格低买的多实际对于国民经济而言都是一个意思。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就是把产品分类,文章在这里将产品分为了互补品,替代品与无关品。根据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带动产业的影响对于国民经济来讲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种产品迅速收到大家的欢迎,那么这个产品的有关产品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但是对于与从产品有竞争关系的产品,需求量就会大大下降。我们将互补品和替代品都看作分析国民经济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 五、需求弹性在决策中的应用 弹性需求在国民经济中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主要体现在给产品定价,对产品的新开发,确立主要的竞争关系都非常重要。 产品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价格定位方面,有些需求量特别大的产品,最好不要最易变动价格,尽可能维持住价格。比如有些产品缺乏弹性就应该相应的提高价格,然后是价格具有弹性变化条件。产品的开发方向非常多,所以弹性需求有助于确定一个主要方向。 六、结语 综上所述,弹性管理在国民经济中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国民经济这个抽象性的全貌被弹性管理系统而生动的描述了出来。经济运行过程的平衡与否和结构的合理性都可以通过互相比较体现出来,既可以跟国际从横向对比,也可以跟中国自身的发展进行纵向对比,从而使我国的经济管理得到发展。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民经济核算的价值分析 摘 要: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调控的作用,其也是保证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宏观经济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使其稳定、快速的发展,而国民经济核算也直接影响了宏观经济管理的进行。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国民经济核算所具有作用,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分析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存在价值,并从几个方面论证了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核算;价值;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社会资源、投入产出等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总和的核算,也是各个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由于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生产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宏^经济管理体系,而这离不开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其实际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展开。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 为了更好的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国民经济的价值进行核算,我们必须要首先准确的了解并且掌握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综合生产形势。众所周知的是,如果我们要评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综合生产形势的所有成果,以及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状况,我们就必须要首先明确国民经济的具体价值,然后根据国民经济的具体价值确定出一个合理的经济评估指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决定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市场经济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这一因素更是不能忽视的。通过对国民经济价值进行核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并且掌握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状况。由于是国民经济价值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进行国民经济的核算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核算的基础,即总需求决定了总供给,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需求和总供给永远是相同的。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需要对投入产出进行平衡,目前我国对于投入产出制定出了许多相应的政策,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有一部分是对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核算,通过对经济产业的分类核算,确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所占的比例数据,利用这些信息对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中还可以对国家经济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确定,以此来对国家经济结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而在使用投入产出方法进行国民经济价值核算的时候,投入产出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价值核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在使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国民经济价值核算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投入的来源和投入的使用方向。这种投入产出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并且掌握我国所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经济投入以及经济产出,同时,通过这一投入产出表,我们还可以更好的准确了解各个部门经济投入的来源以及经济产出的方向。 三、国民经济价值核算对于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 宏观效益分析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宏观经济效益的分析可以对我国的经济产业的运行情况、投入产出等进一步的了解,以此来确定宏观经济管理的走向。宏观经济效益内容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国民经济价值核算主要就是宏观经济效益中的总投入与总产出之间对比的核算,其也是进行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 当今社会,宏观经济已经成为了评价一个国家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之下,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很好的衡量一个社会的总产出,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越大,也这个国家相对应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增加值也就会越来越大。目前各个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与其它资源的价值,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不能只注重社会经济效益的价值,还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环境与资源的效益,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以及资源等其他因素,并且减去相应的成本。 四、宏观经济管理中国民经济价值核算的重要意义 1、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有一部分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管理工作,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得到国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指标,其所产生的各项指标数据可以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真实的、有效的、原始的消费支出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中国民消费支出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国民的消费水平,并且通过核算数据可以分析出我国居民各部分消费占比,例如日常食品、休闲娱乐、生活通信等方面所占比例,利用消费支出的占比可以有效的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对各项产业的生产进行调控,扩大内需,从而促进消费。同时也不能一味的以发展经济为前提进行投入产出,还要提倡居民进行适当消费,形成适当的消费观念,这样才能保证消费支出的合理性,使国家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2、核算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居民在进行储蓄与投资时可以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了解对我国经济形势、资金储备量、储蓄率及固定资产等进行分析,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信息中的各项指标及资产形成总额等进行储蓄及投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中可以提供国家经济动向的各项指标,这样可以使居民对国家经济有一定的了解,在储蓄及投资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并且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对居民所产生的投资及储蓄情况进行统计,以此来掌握居民在经济活动中储蓄及投资所占据的比例,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所得出的信息数据,可以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对货币供给及需求进行更好的控制,并通过对相关财政政策的调整,增加居民增加储蓄与投资量。储蓄与投资与税收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居民储蓄及投资信息的确定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更为合理的税收政策,帮助居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国家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3、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增加了收入分配的科学和合理性 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现出的一种特有性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来进行收入分配可以保证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呈现出更健康的发展模式。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再生产,使其可以正常的运行,其内容则是通过生产增加消费,再利用消费刺激生产。在生产及消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的环节,其最后部分才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享有,而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核算,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相应的数据进行收入分配,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生产活动的进行,并且还可以更好的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 结语:从经济形势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可以看出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国民经济核算是建立国家经济分析模型及宏观经济体系的基础,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宏观经济管理的运行。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保证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需要有完善、高水平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此来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分析在其中起到的价值,从而促使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下可以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简介:赵航澜(1994-),女,四川合江人,学生,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1303,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会计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祈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不可缺少,会计行业的崛起也经历了两个高潮和低谷阶段,这对会计行业来说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摆正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国民经济;地位;作用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形式和内容在逐渐发展、丰富。在资本主义社会,会计是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管理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讲求经济效果的基础,比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在今天,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人们所充分认识、重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一)会计可以维护我国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奉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国的所有制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公有制经济下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通过税收的形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这些国民收入又将以财政分配的形式分配到国家的各个行业,以促进国家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缴纳税收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偷税漏税或隐瞒真实收入的情况,这就要求会计行业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严格的进行会计检查,将一些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情况间距揭发出来。比如一些公司或者企业只顾自身的利益,使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来增加自身收入,截留、挤占财政收入或者滥发奖金、补贴等。此时,国家应该在会计检查过程中对一些违法的企业进行严惩,同时制定相应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如果企业或公司违反了该条例,则会依次为准绳给予其严重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会计行业维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重要手段的职能。 (二)会计可以加强 国家或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且提高其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除了国家会设立专门的会计检查部门,各个公司或企业也会设置会计财务部门。因此,我们可知,会计除了帮助国家审查一些非法公司偷税漏税的情况,还可以帮助各企业进行成本预算,经济预测,促进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等。我国的各企业先前对会计行业的重视不足,因此导致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资金消耗高、收益低等情况,但好在后来国家以及各企业在不断探索中了解了会计对于降低运行风险,控制成本的重要作用,开始设立会计部门,加强对其的管理。充分发挥了会计行业的加强 经济 管 理、提 高 经济效 益 的重要职能。 二、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会计可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计划性作用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发展和资金投入,如果超出了规定的比例,就会为社会所不允许。在这种全面的计划的管理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的在发展过程中最不可能缺少的部分就是对经济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算监督。这样的经济体制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列宁看来,要想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要做好经济的控制和安排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核算和监督控制要精确到每一件衣服,每一份产品,每一份粮食。将列宁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如果我们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要进行精确的核算和严格的控制监督。然而当前,我国已经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而采取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条件下,会计行业有了其存在的必要,会计能够对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进行仔细的预算,对企业的利润成本等指标进行计算,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产量等进行调节。总的来说,会计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其的重要功能,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部分,会计部门应该得到企业的支持和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需要会计行业进行国家审计,企业也需要会计部门对公司运营情况进行计划。 (二)会计对于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贯彻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所有部门一直坚持着勤俭建国,勤俭办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为了保证和促进我国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发展,每年话费了数以亿计的国民收入在这些方面,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国民收入都被充分的运用到了所需的地方,一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放弃对国家的政策的执行,对国家发放的资金进行了挪用或是不正当使用,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国家的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因此,国家设立的会计审计体系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对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进行审计,是监督各地方部门彻底贯彻和执行国家政策的有力手段。可以防止一切贪污、盗窃和侵吞社会主义财产的破坏活动。 (三)会计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计行业不再是依靠传统的手工作业的形式来实现工作,转而会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把整个企业联系成一个组织,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的预测和重要决策方面,如此,会计将会在企业和国家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房地产开发论文:经济技术比较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1、经济技术比较的概念 经济技术比较属于技术经济学的范畴。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确定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最优经济状态。技术经济的产生与西方的管理科学和工程经济、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曾先后产生了对工程项目和生产经营决策进行分析计算的一些方法,如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等。 2、经济技术比较的目的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建设,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产力的综合论证。 技术经济学把研究的技术问题置于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 技术经济学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经济技术比较在实践中通常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3、经济技术比较涉及的内容 经济技术比较的内容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也涉及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 从全局的范围来看,经济技术比较用于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结构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佳关系问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合理转移问题;投资方向、项目选择问题;能源的开源与节流、生产与供应、开发与运输的最优选择问题;技术引进方案的论证问题;外资的利用与偿还,引进前的可行性研究与引进后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技术政策的论证、物资流通方式与渠道的选择问题;等等。 从部门和企业范围看,经济技术比较用于厂址选择的论证,企业规模的分析,产品方向的确定,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与更新的分析,原材料路线的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经济效果分析,新产品开发的论证与评价,等等。 从生产与建设的各个阶段看,经济技术比较用于试验研究、勘测考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综合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与评价,等等。 4、经济技术比较的基本方法 经济技术比较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统综合和方案论证。系统综合即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对技术的研制、应用与发展进行预测与分析。 方案论证是技术经济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对完成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效果分析是通过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分析,效益与费用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效果最大原则。 5、方案论证的主要类型 项目实践中,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单方案论证,即只有一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对候选方案是否可行进行论证就可以决定方案的取舍;一种是多方案论证,即有多个技术方案可供选择,这是就需要对进行多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以选择技术上先进使用、经济上合理有力、社会效益大的最优方案。多方案论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互斥型,即在多个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方案必须放弃。多个方案不能同时存在,方案之间的关系具有互相排斥性质。 (2)独立型,作为评价对象的各个方案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都不影响其他方案的是否采用的决策。即方案之间不具有排斥性,采纳一方案并不要求放弃另外的方案。如果决策对象是单一方案,则可以认为是独立方案的特例。 (3)混合型,在方案群内包括的各个方案之间既有独立关系,又有互斥关系。 在具体的住宅小区开发项目中,项目的单一性决定经常遇到的是互斥型方案比较。 互斥型方案进行比较时,必须具备以下的可比性条件: ① 被比较方案的费用与效益计算口径一致; ② 被比较方案具有相同的计算期; ③ 被比较方案现金流量具有相同的时间单位。 在住宅小区开发项目中,上述条件表现为:满足功能需要可比,产生效益可比,投入成本可比,使用寿命可比。 6、经济技术比较在住宅小区道路设计方案比较中的应用 下面以住宅小区道路设计方案比选为例,探讨经济技术比较在住宅小区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中具体路段的道路设计方案是比较典型的互斥型方案比较。上海泗泾颐景园二期小区主干道路宽7米,可选设计方案有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天然石材铺装道路、砂砖铺装道路。 上述方案各有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繁重交通道路。但需设置许多接缝,这些接缝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并且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接缝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应合理设计、认真施工,否则,容易出现唧泥、错台等危害。 沥青道路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沥青路面的缺点是温度敏感性较高。夏季强度下降,若控制不好会使路面发软泛油或推移剪切破坏。低温时沥青材料变脆可能引起路面开裂。 天然石材铺装道路景观性好,档次感高,造价也高。选用花岗岩等材料,厚度达到5cm或以上,能作住宅小区主干道路面,承载力没有没有问题,维修时需采用同规格、型号、颜色的面层石材,可能会比较困难,维修需保证必要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养护时间。 砂砖铺装道路景观性好,造价比天然石材铺装道路低,烧结砂砖本身强度较低,导致路面承载力较低,平时通过小型车辆没问题,搬家、装修送货等车辆通过易损坏路面,维修时需采用同规格、型号、颜色的烧结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延,可能会比较困难,维修需保证必要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养护时间。 无论是从技术方面分析,还是从成本方面比较,很难通过简单分析,从上述互斥方案中选出一个综合最优的方案。采用经济技术比较的方法则能合理选出综合最优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各方案的特点及泗泾颐景园的项目需求,对方案的满足功能需要、投入成本、使用寿命、维护保养等作评价描述或计算; 2、根据评价描述,采用强制评分法对评价描述的对象进行打分; 3、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根据上述步骤,各方案经济技术评价得分如下表: 方案二的综合得分最高。经经济技术比较,沥青混凝土道路是上海泗泾颐景园二期小区主干道最优方案。 经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各负其责,严格把关,泗泾颐景园二期小区主干道沥青路面基本没有出现波浪、壅包、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早期破坏现象,使用情况良好,有利于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5、结语 多方案比选是项目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决策事项,大多数比选方案难以简单地从技术上或经济上予以取舍。经济技术比较通过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有机结合、综合比较,有助于我们选出综合最优的方案,做出合理的选择。 房地产开发论文:浅议房地产开发中运输环节营业税的流失与对策 房地产开发业的税收收入在地方税收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该行业经过地税部门的几经整顿,在施工环节和销售环节应纳税上已基本理顺,但在运输环节上,还普遍存在着偷漏税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一、房地产开发业中运输环节营业税流失的现状 房地产开发包括房地产的建筑施工和销售两个环节,但在建筑施工中离不开大量的材料运输,从材料的采购到施工,每一块砖、每一立米沙石、每一吨钢材、每一吨水泥,都离不开运输,但目前,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节省成本和费用,不养运输车辆,而以雇佣车辆运输为主,与此便相应产生运输业营业税。以富拉尔基区为例,开发一万平米建筑,需要红砖400万块,钢材150吨,河流石1600立方米,江沙4500立方米,水泥1800吨,其中红砖每块运输费用0.02元、钢材每吨10元,江沙和河流石每立方米8元,水泥每吨10元,总计需要运费165700元,每万米的建筑应产生运输环节营业税4973元,富拉尔基区在20__年房地产开发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按测算总计应产生运输环节营业税74145元。在多年的税收征收管理中,房地产开发已缴纳的运输营业税很少,甚至没有,税款流失较为严重.在今后几年中,房地产开发业将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逐年上升,因此,此项运输营业税的流失在今后的几年中也会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必要针对流失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 二、房地产开发业中运输环节营业税流失的原因 (一)部分开发商存在偷逃税思想 房地产开发业属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其开发项目的经营运转周期较长,开发前期资金投入大,收益主要集中在后期。开发投入期间,资金往往较为紧张,尤其房地产企业在经营初期资金不到位,在投入开发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及规划定点等其他前期开发费用后,在进行建造工程时以感到“气喘”。为了不影响开发进度,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经营利益考虑,纳税不积极,在少申报税款、拖欠税款甚至偷逃税上打主意。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支付运输费用时,直接扣缴了运输业户应纳的营业税以及相关税收,但在财务核算上却不体现运输费用,也不向税务机关缴纳扣缴的税款。 (二)车辆运输营业税税收难征难管 房地产开发商为减少材料运输成本,大多雇佣不需要发票的个体运输业者运输材料。而从事运输业的个体营运者,大部分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纳税意识极其淡薄,缺乏纳税的自觉性,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税法于不顾,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达到不纳税或少缴税的目的。相当一部分车主利用车辆流动性强、运输场所不固定的特点,不办理营运许可征,不在税务机关登记,抱着“查着了就缴,查不着就跑”的态度偷逃税款。有的车主采取更为隐蔽的做法,将私营车辆挂靠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名下,逃避国家税收管理。而且房地产业本身也存在成本核算混乱,运输费用大都采用现金直接交易,或者将运输费用直接打入材料价款中核算,造成征纳双方严重脱节,税源失控,应纳税款也随之流失。 (三)政策法规不尽完善 1.政策可操作性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从事运输业务的纳税人应当向机构所在地地税机关申报纳税。从事个体运输业的纳税人一般无固定经营场所,流动性大,车主在一地办理工商及税务登记手续后,可持证到外地经营,登记地税务机关空有其名,查无其人,税款没有着落;经营地税务机关一经查出,又认为其应在登记地税务机关纳税,不便越界进行管理,使之处于“两不管”境地,钻了税收管理的空子,逃避了纳税义务。 2.税务人员无上路检查权,税收执法行为缺乏刚性。按《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检查。但为防止公路“三乱”发生,各级纪委、监察部门都明确规定税务机关不准上路检查。这与《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相抵触,因为车辆的经营场所就是公路。税务机关虽有《税收征管法》赋予的纳税检查权和强制执行权,但在执法时却缺乏刚性。一部分收费部门可以上路检查,对不缴费或违章的,交通部门可以扣证、扣车,工商部门可以吊销执照,而税务机关面对偷逃税行为,按目前规定所能采取的手段却缺乏力度,长此下去,使一些车主形成了先缴费后缴税或不缴税的观念。 (四)征管手段不力 虽然各基层征收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摸索出了不同的车辆的交通运输营业税的税收征管方法,但各种方法都难以从根本上堵塞房地产开发中的税收漏洞,遏制税款流失。 三、遏止房地产开 发中运输环节营业税流失的对策(一)进行有效的税法宣传 税法宣传,是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促进税收征管的有效手段。要加强税法宣传的针对性,以税法宣传的有效性促进纳税意识的提高。在房地产开发中从事运输的个体业户,大部分对税法缺乏了解,对违反税法的偷逃税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不清。针对房地产开发中运输环节营业税的流失,要加大对从事运输业的个体业户的税法宣传,而且要常抓不懈,不能一阵风,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与交通车辆管理部门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把税法宣传工作做深、做透、做细,在运输业纳税人中早日形成一种依法纳税是义务、偷逃税收是犯罪的共识,促使他们自觉纳税。 (二)实行源泉控制 针对运输市场情况错综复杂,问题五花八门的实际情况,要真正堵塞房地产开发中运输营业税的流失,必须强化日常管理,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共同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为此,要注意加强同工商、交通运输以及各种材料产地、来源地的信息交流和控管。针对房地产开发商将砂、石、砖、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运费与价款混在一起结算,漏掉了运输部分营业税税款的情况,要对房地产开发业的财务核算进行统一规定,规定凡运送砂、石、砖、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结算时,必须使用统一的发票,其它票据一律无效,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建立委托代征制度 对采用现金结算的房地产开发商,要采取委托代征的办法,对运输车辆运输营业税进行代扣代缴。同时,要在房地产开发业中建立健全运输环节营业税的代征代缴制度,明确房地产开发商的权力和义务。 房地产开发论文: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浅析 (一)税务筹划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降低税收负担的必然要求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偏重,税收种类众多,包括契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同时,由于房地产交易金额大,开发企业所缴纳的税收金额随之较大,税务筹划对税额的影响也就很显着。此外,近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受到国家抑制房价上涨宏观政策的影响,获利空间大大缩小,迫使房地产开发企业需求成本优势。因此,需要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来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税务筹划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多变政策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繁复多变,这就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遵守多变的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寻求竞争优势。通过税务筹划既能帮助开发企业降低税收成本,又能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筹划的过程中实时掌握当前的宏观政策,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有利于使企业经营紧随国家政策、降低企业风险。 (三)税务筹划是税务主管机关健全房地产行业税制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康、公平的市场规则为房地产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税收筹划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利用政策空间或通过平衡税负来实现企业效益。税务管理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选择的分析和判断,发现政策漏洞,有利于健全我国税制,符合房地产行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二、不同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策略 (一)前期准备阶段税务筹划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前期准备阶段的税务筹划主要涉及企业组织形式和项目开发方式等。首先,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导致税收处理差异很大。企业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分为子公司和分公司两种形式,从而产生税务筹划空间。其中,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亏损时不能从总公司获得抵亏收益。相对于子公司,分公司亏损时则可以抵消总公司的利润总额以降低应纳税款,但是总公司对分公司的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根据分支机构的盈利能力来选择正确合理的组织形式。其次,土地获取来源不同,项目开发方式就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从政府一级市场直接通过招拍挂购买土地,也可以从自然人或非政府单位等二级市场购买。从非政府单位购买土地时就涉及直接购买还是转让合并的选择问题,前者发生土地使用权的转移需要缴纳契税,后者不涉及土地所有权转移,不需要缴税。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倾向于以转让合并的方式来获得节税效益。 (二)开发建设阶段税务筹划 开发建设阶段的税务筹划主要包括施工设备的筹划和利息扣除方式的筹划。第一,在可以规避甲供材料税务风险的情况下,建设方采购设备优于施工方采购。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开发周期长、项目金额大等特点,其施工设备的采购金额也很大,涉及的应缴税款也就很多。如果施工设备由建设方采购,而非交由施工方自行采购,就可以避免缴纳营业税,虽然建筑施工合同金额减少,但是双方收益都会有所增加。第二,权益资本筹资优于负债筹资。负债筹资中,企业采用据实扣除方式,借款利息费用较高;权益资本筹资中,采用比例扣除方式,利息费用低。 (三)商品房销售阶段税务筹划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房销售阶段的税负主要是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选择交易方式上存在税务筹划空间。如果企业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这些税收无可避免,但如果采用转让子公司股权方式就可以规避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从而合法减少纳税支出。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可以在不降低企业收入的前提下对房屋销售价格进行分解以减少税收支出。这样做的依据是开发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广泛性,既包括房屋销售业务,又有装修业务,若将二者价格分开计税就可以在装修业务中免去土地增值税。 (四)物业持有阶段税务筹划 在物业持有阶段,通过对持有方式的合理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一是通过从房屋出租业务转变为投资业务。房屋出租需要缴纳营业税以及附加税费、房产税和企业所得税,而将房产用于投资,则不征收营业税、房产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二是通过合理分解租金收入。如果出租房屋包括家具、家电以及电话费、水电费等代收费用,应当分别进行核算,使房屋租金仅包括房屋本身的使用费,将家具、家电的出租改为出售,将电话费、水电费改为代收,就可以合理降低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以及附加税费。 三、房地产行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 虽然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能够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成本,但具体的纳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对税务筹划认识不足 房地产业内长期以来对纳税筹划问题重视不够,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对税务筹划认识不足,不能清楚地区分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和偷税逃税的非法性,甚至有一部分企业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偷税漏税,这也是现实中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偷税漏税现象的原因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在过去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具备产生企业纳税筹划的前提条件,客观上限制了理论研究的发展,企业的纳税意识也相对薄弱。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专业人才缺乏 税务筹划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税收、 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而且要熟悉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同时还要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税务筹划方案。因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在税务筹划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方面就有所欠缺,税务筹划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我国的现实需求仍有差距。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 税务筹划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节税效益,但不尽合理的税务筹划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了的风险。税务筹划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由于税务筹划方案本身存在问题或者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预期的目标,导致企业未来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导致税务筹划风险的原因可能来自外部的客观环境因素,也可能来自企业制定和实施税务筹划方案的主观判断失误。实际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只重视节税利益的多少,而忽视了对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规避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真正从税务筹划中获益的有效保障。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意识 要想增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筹划意识,首先要明确税务筹划和偷税漏税的区别,确保税务筹划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拒绝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要认识到税务筹划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正确理解税务筹划的含义,提高税务筹划的意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不仅要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依法纳税、合法节税的观念,还要对企业税务筹划活动予以支持,设置专门的税务筹划机构、从外部聘请会计事务所的专业服务和设置专职的税务管理人员,以便于税务筹划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二)重视培养税务筹划的专业人才 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加大对税务筹划人员的培养力度。不仅要加强税务筹划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还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监督检查,必要时要从外部聘请专业会计师处理复杂综合性税务筹划业务。另一方面,还要加快提升税务筹划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处理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过程当中,税务筹划人员应当坚守职业道德;在制订与执行任何税务筹划方案过程中,要坚持合法原则,不可因企业的私利损害国家利益,应立场鲜明地维护税法的权威性。 (三)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管理 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筹划达到预期节税效果,因此,风险意识应当贯穿企业税务筹划的整个过程。首先,企业应树立税务筹划风险管理的理念,制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目标,其次,建立健全税务筹划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制定风险控制方案。最后,建立税务筹划风险管理考核制度,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此外,对税收政策变动的准确把握、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也是降低税务筹划风险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当前房地产行业纳入“营改增”的宏观背景下,关注实时政策显得尤其重要,这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定期更新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知识。 房地产开发论文:浅谈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 1.前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因而房地产园林景观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园林景观作为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其任务就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在房地产行业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管理的经验,详细分析了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意义 2.1 政府的各类相关要求 1993年建设部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 2.2 对于房地产企业 低碳、生态、环保现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宣传的热点、销售的卖点,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品牌地产的一张名片,从客户的角度来讲,它是第一关注点;从销售的角度来讲,它是最大的卖点;从策划的角度来讲,它是最好的炒作点;对于开发商来说,它是利益的增长点;。是否有良好的小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成为人们选择房地产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对其是否购买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居住区园林景观对房地产商或购房者来说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 对于小区居民 居住小区绿地是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最为居民经常利用和享受的最经济的一种绿地。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合力绿化,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放松环境,而且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需要。而绿化植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也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小区内容,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绿地还能起到防火抗灾的作用。 3.房地产园林景观元素的应用 园林设计师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进而更好地总结它们美的本质,才能把它们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放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在不断的设计中,只有充分运用各设计元素的要点,才能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精品,对于设计元素我们经常用到的有植物、庭院理水、石头等等,最常用的为以下两个元素: 3.1 植物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其植物的品种多样性、色彩丰富性和景观季相性能将园林中的乔木、灌木、草花以及其它造景因素调和成色彩纷呈、高低错落的多层次立体植物景观。同时,地被植物亦能充分满足生态城市的需要,其强大的覆盖功能对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削减噪音污染起到了其它类型植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并显着提高了城市绿地的绿量和绿化覆盖率。 3.2 庭园理水 如果说植物是园林景观的灵魂,那水就是景观的魂魄,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也把水体景观的营造作为提高项目品味的重要手段,比如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人工开挖的琥珀,以及借助江景、湖景等自然景观,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 4.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结合房地产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功能要求进行设计,使其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比如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不能为渲染“热带风光”、“欧陆风格”,在北方地区盲目引种南方常绿树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这都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仅仅从形式上拥有自然的景观是不够的。 4.2忽视人们的需求。 在做园林设计时没有充分调研、考虑人们对于功能及景观的实际需求,只是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回头审视这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景观时,却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在小区比较偏远的地方设置休息厅,但是没有很好的设计通行道路,导致很少人到厅休 息,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曾有时我们觉得植物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密植树木。有些小区为了寻找一个卖点,也许是哗众取宠,把整个小区的树木栽种得密不透风。周密的考虑,不生搬硬套,才能达到园林景观的最高境界——生态型、宜居型小区园林景观。 4.3 施工及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居住小区的绿地 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坪退化严重,杂草混生,病虫害防治跟不上,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5.结束语 今天,通过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都对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共识,也把房地产景观作为提高品质和品位的主要选择,这也就确定了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怎样才能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景观规划与建筑规划同步;第二,景观规划与房地产的策划同步;第三,景观规划与房地产的销售同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更好的做好房地产开发中的景观设计,将更好 的景观呈现给人们。 房地产开发论文: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 由于房地产行业利润丰厚,因此近年来投资者逐渐增多,各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实行成本领先的经营战略。因此其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深刻理解新政策、新法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需要。 一、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内容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其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费用及建安成本 土地费用作为房地产开发成本中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之一,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以及与此相关的税费、拆迁补偿费用等,同时其也是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有预期利润的最主要经济指标。在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建安成本的支出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二)基础及配套设施费用 主要包括水、电、燃气、通讯、道路、绿化以及与小区建设相配套的停车、娱乐设施及教育、商业、饮食等各种公共建筑设施。 (三)管理成本及其他不可预见成本 针对房地产开发行业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开发企业来说,仅依靠自由资金来解决资金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就需要通过借贷来满足资金需要,从而产生较大的资金成本。因此,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准确核算融资费用就成为计算开发成本的关键。任何一项品牌的成功推广都离不开广告宣传,路牌广告牌、报纸杂志、网络平台、电视广告费用的支出都构成了房地产行业重要的营销成本。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施工变更的不确定性还会导致房地产经营运行过程中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成本。如何加强相对可控成本的核算,对合理控制开发成本、体现经营成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商品房交易市场化不断深化,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作为影响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成本,却没有得到众多房地产企业的足够重视。在现行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房地产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成本管理处于粗放状态,即使有部分企业建立了成本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形同虚设,责权利不相对应,没有真正落实到公司规章制度及日常工作管理之中,达不到成本管理目标。 (二)成本管理意识上存在误区 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还没有实行“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全面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意识缺失。房地产行业正在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任何微小的成本要素都应该纳入成本管理范围。 (三)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传统的房地产企业只注重事中、事后管理,而忽视了创造价值最大的事前管理;另外,过程控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相对缺乏,这与现代房地产企业管理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成本管理组织和控制体系 房地产企业应健全成本管理制度,组建成本管理组织,加强认识,落实责任,配备精良而优秀的技术管理干部和人员,组织其学习和培训,提高内部的整体素质,使成本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首先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阶段的成本管理任务。其次将内部成本管理制度落实到公司规章制度及日常工作管理之中,对各部门、岗位的人、财、物耗费实施量化标准进行考核,根据执行情况实行与之相匹配的奖罚措施,通过与各自经济利益挂钩,达到对各部门、各岗位管理控制的目的。第三在成本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应不断总结、修订,使之更适应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 (二)加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对开发的项目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仅依赖于决策管理层,还需要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有清晰的认识,应使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开发项目始终,其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 在该阶段开发商必须对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总体控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编制投资估算形成初步的成本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成本分析、项目风险分析。 2、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项目设计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而且也影响项目的使用价值和投资效益,因而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是进行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设计方案应实行招投标方式,选择规定功能下的低价标,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美观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工程造价作为设计方案评标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应采用限额设计方式以保证有效的成本管理。 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1)施工单位的选择与管理。应通过建设项目招投标,选择报价合理 、信誉良好、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的承包商作为合作单位。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承包单位的管理与服务。 (2)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 现场签证主要指房地产企业与承包签订工程合同后,由于工程设计变更、现场施工需要及其他可变因素导致原施工流程及合同约定的变更,是工程承包合同的补充内容。首先应明确签证各职能部门、各相关负责人的签字权限,避免结算时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其次应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减少和规范现场签证;第三应加强现场签证时效性,避免签证久拖不决,为结算带来麻烦。 (3)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一方面设计变更是由设计团队整体的水平、能力、素质决定的,所以选择优秀设计团队是控制设计变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设计变更是由房地产公司管理团队的水平、能力、素质决定的,应使公司编制的策划书、设计委托书科学、准确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更好的控制设计变更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工期和造价的目的。 4、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最终环节,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应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结合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 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是一个多阶段、动态且复杂的过程,要做好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本管理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企业成本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运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及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企业赢取较大的赢利空间。 房地产开发论文:浅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技巧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1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含义 目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有许多,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但归纳起来,其内涵其实是大体相同的,通常是指介于政府与营利性企业之间,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它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企业单位,它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2 应从税法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 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本身应该是出于税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中的非营利部门是因税法而形成的。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还没有统一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也就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在选择上呈现多样性、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一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含义。从税法角度考虑,给予非营利组织以税收优惠政策,至少应当对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明确的界定。 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非营利性,二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特征是指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但并不排除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公益性特征是指非营利组织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他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的。 只有真正从税法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才会使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更加有针对性,从而也防止了税收政策被滥用。只有这样,非营利组织才有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3 应按行为而非主体标准制定税收政策 针对非营利组织,单纯以“主体”为标准来确定税收优惠政策是不尽合理的。所谓主体标准也就是说,组织一旦通过了主体标准的认定,就自动获得了相应的税收优惠待遇,而不再具体区分其所从事的活动领域,进一步细化税收优惠政策。其实,不应该单以主体标准来进行判定,更多的是应该以主体所从事的活动领域为标准来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这样才能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平市场竞争秩序所造成的损害,从而也能促进市场中组织的发展。所以,对于非营利组织,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不能单凭组织的主体标准就盲目地给予其税收优惠待遇,而是视其行为,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上给予区别对待。 二、非营利组织的“盈利”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非营利领域的知名学者塞拉蒙教授就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作出了这样的界定,他指出,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在于:“非营利”应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即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组织的根本宗旨;二是不能进行利润分配,即非营利组织允许从事一定形式的经营活动赚取利润,只是赢余收入不能在成员间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三是不得将组织资产转为私人资产,即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是属于社会的,不归任何个人所有。由这样的定义看来,非营利组织完全可以开展一定形式的经营性活动及产生利润,只要该活动遵循上述“非营利”的原则即可。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项目对全球22个国家的统计结果显示,各国非营利部门的平均收入来源是:会费和其他商业收入占49%、公共拨款占40%、慈善捐赠占11%。调查结果也证实,商业收入是当代非营利组织不可缺少的资金来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市场驱动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介入营利领域,以商业收入来支持公益事业的做法日益普遍。这是因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靠传统的资助模式已不足以维持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们必须自谋生路,全力寻求资金来源上的自给自足。在我国,慈善捐赠尚不盛行,政府投资能力也十分有限,那么,非营利组织介入营利领域的经济活动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发展公益事业所需的资金将更多地依赖服务收费和商业运作的收入。 目前,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都在积极寻求通过商业化的渠道筹款,以维持组织的运作和提供服务,保证完成组织的社会使命。有调查显示,在相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中,能够较容易获得资助的总是那些筹资能力强、社会影响大并能使捐赠资金不断增值的非营利组织。正向弗斯顿伯格所说:“现代非营利机构必须是一个混合体:就其宗旨而言,它是一个传统的慈善机构;而在开辟财源方面,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组织。当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营利组织内相互依存时,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 三、通过税收政策的合理制定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活动 由于非营利组织介入营利领域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都越来越重视对非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规范。 具体来说,为确保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公益性宗旨不偏离,防止税收的流失,相关的税收政策至少应该解决这样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一个非营利组织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开展商业经营活动; (2)对与组织宗旨相关的商业收入和无关商业收入应该怎样进行区分; (3)对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收入应该给予怎样的税收优惠待遇; (4)对经营收入的资金流向要怎样从税收上加以管理。 关于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性活动的税收政策制定其实是个难点。它既要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又要体现出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还要使政策的执行具有简易、经济的特点。目前,我国在税收立法上,显然还没有明确上述问题的做法,针对上面几个问题,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相关做法,并寻找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制定方法。 首先应该明确界定一个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范围,在这一点上,各国的做法不一,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比如,日本法律规定,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性赢利活动所占的比例应低于50%。在美国,虽然税法没有特别规定免税的非营利组织可开展商业活动的限额,但是,当不相关商业收入达到相当程度,该机构的免税资格就会受到威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其实也应设定一个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范围。比如,可以规定,在设定的合理范围内,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 动是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的,而一旦超出这个比例,则要就其超额部分或者全部商业 活动收入缴纳税款。与此同时,也应规定,非营利组织不得从事一些高风险的商业经营活动。这是从保障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虽然非营利组织可以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但其毕竟与一般营利性企业有本质区别,所以必须对其可以从事的商业性经营领域也进行一个严格的限定。 在明确了上面的问题之后,再来看对于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具体应该怎样对其征税’这也是税收政策制定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规定。当前,国际上关于这一问题的做法,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对非营利组织从事的一切经济活动生成的利润实行全面征税制;第二类,对商业活动的所得全面免税,而不需考虑产生收入的活动是否与非营利目的相关。但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有收入必须全部用于非营利目的;第三类,是只对与非营利目的无关的商业收入征税,也就是将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分为与免税目的相关而免税的收入以及与免税目的无关而征税的收入;第四类,非营利组织参与营利性活动的收入有权享受低于企业所得税率的税收优惠。 上述几类税收规制方法其实是各有利弊的,比如,第一类做法,虽然确保了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防止了国家税收的流失,但它使非营利组织缺乏独立性和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抑制了组织规模的壮大。而第二类做法,与全面征税制相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但是对非营利组织所得全部免税很可能误导组织的投资选择,使大量资金流向营利领域,造成不公平竞争并助长逃税漏税的不良风气。后面两类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非营利组织因免税待遇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及国家税收的流失,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使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其在营利领域的创收很少。那么到底哪一种税收规制方法才是真正适应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的呢?一般而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社会环境较好,筹资渠道较多,资金较充裕,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和数量较大,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会对营利组织构成竞争上的威胁。反垄断、消除不平等竞争、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政府首要的经济责任,因此,它们针对非营利组织,通常对其采取与普通营利组织一视同仁的税收政策。而在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环境较差,非营利组织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且非营利组织规模较小,参与竞争性商业行为对市场有效竞争的影响也比较小。因此,发展中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性活动应采取减免税的方法以支持其快速发展。鉴于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尚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全面的征税制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类做法,显然不利于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与之对应的全面免税制,却有可能误导组织的投资选择,有可能致使组织的公益性宗旨的偏离。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能够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税收规制方法,应该是一种折衷的方法,应注意区别与非营利事业相关的商业活动和与非营利事业无关的商业活动,实行差别对待。比如,对非营利组织向全社会或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的活动,给予免税待遇;对非营利组织与收益人之间虽然存在金钱或其他利益的给付现象,但收益人的给付与获得的利益无等价关系的活动,也可给予减免税;对非营利组织与收益人存在服务,买卖关系的活动,与组织公益性宗旨无关,视同普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征税。 最后,就是要如何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对非营利组织商业经营所得资金的使用进行限制。目前,为保证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收入尽量用于公共目的,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限定非营利组织每年最低的公益性支出的比例,以保证资金尽可能地用于与其宗旨相关的活动。毕竟立法允许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性活动是为了使其具备为社会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而不是使其财源丰厚,更不是让其利用减免税的特权进行投资经营,使个人受益。要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首先要做的是区分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类别。按其性质,支出可以分为公益性支出和非公益性支出两大类。公益性支出是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公益宗旨而发生的各种资金支出;非公益性支出是其他方面发生的各种资金支出。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目的和宗旨,公益性支出应当在非营利组织支出中占绝对大的比例,而非公益性支出则应当被限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那么在税收政策的制定层面上,应该怎样来贯彻这一思想,使非营利组织最大限度地将资金用于为其公益性宗旨服务的活动上。其实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就是限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与其公益性目的不相关的渠道。那么从税收政策制定的角度考虑,是不是可以对非营利组织的非公益性支出征收一个“支出税”呢。这样使得组织的非公益性支出的成本加大,从而也就必然会降低这部分支出的比例。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其实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比如,怎样正确划分公益性支出与非公益性支出;“支出税”具体的征收方法应该是怎样的,是全额征收还是对超额部分征收,具体的税率应该如何制定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合理性,都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抑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另外,限制非营利组织与关联性的营利单位进行关联交易以及限制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等做法,也都能有效地控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 四、结语 如何制定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政策,其实也就是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权衡的问题。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绝不能以破坏市场的效率与公平为代价。当然,税收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激励作用始终是有限的,非营利组织真正的发展壮大,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相关的税收政策只是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项措施,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是需要多方面的创新和努力的。 房地产开发论文:解析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投资决策风险的论文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社会财富的半数之上。其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热门投资理财产品,为大众追捧。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大,开发周期较长的产品,自身具有较大的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和其他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行业中存在的风险有相应的认识以及时对其进行规避。 1.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简要介绍 房地产开发分为四个阶段:投资研究决策阶段、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建设阶段、租售管理。房地产投资决策阶段是房地产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不确定性最大、风险性最高的阶段,因此,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实现相应的预期目标,通过相应的方法,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数据分析,通对政策法规、开发区域的经济环境、地理环境进行相应研究,考虑市场供求提出开发策略,并正式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项目可行性的研究论证,最终分析出最佳的投资方案的过程。 想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就要求决策者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并依照风险的程度对项目进行筛选和调整,来得到最佳方案。 2.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及相应要点 2.1重视项目区位风险 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程度不一,经济环境大相径庭,消费水平、物价水平有异这使得不同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开发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伴随着不同的风险。由于经济环境不同,同一风险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及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或地域性。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以及其不可逆性,对于开发房地产项目所选区域的风险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项目区位风险主要包括政治政策、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交通环境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无论哪种因素进行了调动,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地产的开发及销售,并给开发商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 其中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包括新政策的制定、区域土地价格的影响、社会环境、社会安全性。等因素衣食住行,房地产占了其中的住,自然与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政府必然会对其进行监管和调控。其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是全面的,土地政策、公积金政策、住房补贴政策,税收政策、城市规划政策、环境环保政策以及影响原材料价格的相应政策,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相应层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未完善的今天,政策风险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可见十分巨大。 其中地理位置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所要进行投资地区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安全稳定因素、经济状况、周边的自然条件、土质的条件以及人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带来的。具体来讲,我们要考虑目标地区的交通环境,人口密集度,城市规划,土地价格,地质条件等。这些影响了该项目的收益,决定了是否能给开发商带来高额回报。 2.2加强项目可行性的论证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主要是指,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认真调查拟建房地产项目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并结合项目区位风险进行分析,认真地分析和比较不同方案,以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对拟建房地产项目进行动态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和论证,并以此来判断决定采用相应的方案并对相应方案进行改进或将探究结果作为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其中,要注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调查是一切分析的前提,错误的信息或者信息不对称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其与真实的结果大相径庭,一定要保证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是准确的,否则将会使公司效益大大折损,甚至造成相应的损失。 2.3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投资决策风险管理 房地产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它有着开发周期长、投资金额较大这两种非常明显的高风险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巨大的风险将贯穿在整个房地产项目投资中。但是,高风险带来高利润,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投资日渐增多的原因。因此,我们不能因风险大而不投资,放弃其中高额的利润。为此,我们要做到相应的风险管理。 合理的降低风险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相应的风险管理中,我们可以用接下来的方法来有效地降低相应的风险: 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稳健的投资方法,通过分析相应的项目区位风险后,放弃一些风险巨大的投资项目,来选择相对稳健的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稳中求胜,虽然没有超高额的利润但是胜在稳妥。 采用投资组合的方式,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采用证券投资组合的方式规避风险,我们也可以将它运用到房地产项目开发上。按照风险的不同程度以及利润要素,对一些合理的项目进行筛选,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使风险大大降低。这样可以相应地降低风险并带来较高的利润,只是对于人员需求较大,要做的相应决策也相对较多。 3.结语 综上所述,各类风险伴随着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全 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并面对风险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全面的监测,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贯穿全过程的相应的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中必须要做好项目区位风险和项目可行性等要点的监测和论证以及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来增强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给企业带来高效益,并促进企业良好、快速并持续的发展。 房地产开发论文: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探微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向前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产业发展日趋多样化。老式的项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用户对居住质量、内部风格等各个方面多元化和品质化的要求。需求的复杂化,生产竞争的白热化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产业规模、内部配置、科技含量、产品创意等多方面的优化完善。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发展优先权,企业就必须要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改变自身原有的落后管理体制,消除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不良影响,以新型精细化管理模式带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1]。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繁荣,对房地产行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总的来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不变,企业间竞争的是专业的品质,这些专业的品质主要体现在细节的设计和服务上,在这一方面的优胜,其实就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就必须要对细节性的东西逐步重视起来,将自身的产品做得更加完善,最大限度的体现产品的诚意和企业的实力。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不二之选,精细化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细节的完善,逐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在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上,许多的企业都注意到了这一管理模式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关键作用,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能不能将这一管理模式做好也就成为决定未来房地产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本文首先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让使用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精细化管理。然后详细的介绍了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和实施,明确了在房地产项目中使用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在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关系重大的成本、质量、工期、安全和环保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将精细化的管理与这几个方面的控制紧密结合,使这一管理模式形成一个闭合的体系,综合的发挥作用,从而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也提高了管理者对这一特殊管理的整体认识,并为今后这一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成功的模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范围内,也有不少的专家对这一管理方法进行了探索,他们研究的时间更早,获得的成就也更多,所以,积极地参考和学习国外的一些管理理念和方式,对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19 世纪 80 年代初,泰勒成功研究出了精细化管理[2-3],并被誉为科学管理的先驱,国外通过对房地产实际操作过程的分析,发现了工人在进行作业的时候,有一些流程并不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降低成本,可以将这些步骤省去,因此,他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总结,最终得出了结论,找到了一条成功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捷径。20 世纪初,泰勒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着书,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本研究相关领域的着作,书中主要研究了工作定额原理、挑选头等工人、标准化原理和建立专门计划层。该书中诸多前所未有的新理论一时间获得了广泛地关注,是研究精细化管理的开端。 二战之后,学界对于如何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由此出现了一大批有益的成果。对于科学化的管理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诸多管理理论的成熟的体系。目前为止,许多的管理方法已经成功的运用到了实践当中去,并成功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的企业就是得益于管理方法的创新为企业谋得了更好的发展。 精细化管理理念已经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了,它最先由日本的企业家提出,在 20 世纪,就有一位日本的企业家通过学习福特汽车的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他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节约成本这一基础之上,力图在企业的员工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找到捷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缩减工艺步骤和生产材料,从而大大的节约生产的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一理论力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经验。在这之后,许多的日本的生产企业都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了管理中去,并在生产的过程中践行节约的理念,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日本业界不断发展,带动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成功的实践经验也逐渐传播开来,许多国家采用了这种生产方式[4]。 第 2 章 我国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2.1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基本特征 房地产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发展对土地和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较高,基于房地产之上还存在着许多利益分配和归属的问题,因此它具有很大的价值,它又被称作是“不动产”。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运行的今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必不可少的活跃力量,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证[11]。 2.1.1 项目位置的固定性 对于房地产的建设来说,它的位置具有不可变性,也就是说对这一项目的位置的确定十分关键,因为后期不会再有机会进行变动。这就提醒房地产商,在进行选址时,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考虑,选择最佳的地址,并考虑到周围地区的未来发展对房地产的影响。在选址完毕之后,还要对该地段的收费标准以及消费水平进行调查,将各种信息综合起来考虑,为房地产的建设谋划更好的发展方向[12]。 2.1.2 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成本控制难 房地产项目开发实际就是在土地上建设建筑物。建筑物一般体量都较大,而且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环节、面对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复杂繁多,所以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会很短。此外,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还要办理许多繁杂的手续,这同样影响着项目的开发周期。完成一个项目的全部开发工作一般会花费一到三年的时间,有的可能还会更长,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对其资金的投入是巨大的,不论是从买地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建设成本的角度来说,房地产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因此,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一定要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且能够保证资金灵活的周转。否则,一旦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房地产的建设就无法再继续下去,并且由于房地产的建设具有很长的周期,因此,短期不可能回收成本获得利润,这样就会导致房地产项目陷入停滞,给企业带来 较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建设房地产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对资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严格控制好资金的使用,特别是在成本上,一定要严格控制,避免资金的使用大大超出预算的成本,减少企业的风险。 2.1.3 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的约束性和调控性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特殊的经济活动,它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还和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只有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才能健康蓬勃的发展。 房地产开发论文:试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 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仍处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由此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着较多问题,就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目前适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如何在门类众多的制度、准则、规定之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改进现有会计核算方法,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目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1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的复杂性 房地产商品的销售包括两种,一种是自行开发并销售,另一种是事先与买方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进行开发。对于后者,应按照建造合同的标准进行收入的确认。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商品,由于其开发的周期较长,耗资巨大,其商品具有较高的价值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商品销售往往采用预售、分期收款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房地产商品销售的前提是首先取得预售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在此基础上,一般要经过签订预售合同并预收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确认、收取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销售环节。因此,房地产收入的确认同其它的生产收入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以结算账单提交买方并得到认可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标准,该规定比较简单,宜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但没有反映销售的实质,理论上不够合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规定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运用这一标准则比较混乱,核心问题在于应在哪一环节确认为收入,其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 1.2 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短则1~2年,长则4~5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其次,房地产开发商品的成本载体是整个建设工程,而销售则是按楼层或户型为单位,这样就造成单个楼层或户型的售价明显与其成本不配比。如同一结构的房屋,低层建筑施工成本低于高层建筑施工成本,但销售时低层售价却高于高层售价;又如“丁字形”楼房虽然同楼层成本一样,由于朝向不同,其售价相差也很大。 通常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结转方法是:按当期竣工后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除以总开发建筑面积,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然后再乘以销售面积得出本期销售成本。这样均摊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房屋楼层、朝向的因素,得出的经营成果不具有真实性。 1.3 收益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业绩 房地产企业投入产出周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表现在会计年报中往往是业绩波动较大——项目建设期内业绩不佳,验收售出后,大量预收款确认为收入,期间间隔在一个会计期内还好,但一个项目往往要跨4、5个会计期,故不适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指标就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其真实经营情况,尤其是上市公司,极可能误导投资者。一个经营情况很好的开发公司,其净利润可能很小甚至是负数,但有大量的在建工程和很好的预售情况,现金流状况极佳,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同理一个盈利的公司也可能正危机四伏:面临着因施工质量导致的巨额赔偿,大笔银行贷款到期而无力偿还,尚未结清的担保金,由于市政规划调整,地价变化导致的土地风险等等;故此,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绩,千万不要以指标论好坏,应透过指标看实质,看其资质信誉、实力、现金流量、资产质量,还有更重要的表外风险等等。当然,这有赖于我们会计界同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与充分披露。 2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对策 2.1 正确确定和应用收入确认标准 房地产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即法律标准和专业标淮。 (1)法律标准。法律标淮是指我国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房地产销售必须符合的条件或标淮:如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进行投资开发的,以及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买卖。凡是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即使房地产商品已经开发完毕,甚至取得了相关报酬,并转移了风险,也不能作为收入予以确认。法律标淮是专业标准的前提条件。 (2)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淮,即收入确认的4个必要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企业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规定中,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实质的转移为标准,理论上比较合理,但由于房地产业销售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际工作中收入确认带来了困难。 笔者认为,房地产销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的预先销售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了款项,均不属于实际发生的销售业务。因此,签订预售合同并收取预收货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作为销售实现依据;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则如同一般工商企业产品销售合同一样,从法律意义上讲也只是一种合约,房屋未经买方验收认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买方,不符《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有关规定,故也不能确认收入;购买方取得商品房产权证的环节较为特殊,尽管房地产商品最终是以产权证上权利人主体的更替为所有权变更的主要标志,但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根据规定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证,并办理领取预售许可证、在工程获得有关部门竣工验收领取销售许可证、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并向客户收取房款、交付买主办理入住手续的情况后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且产权证的办理涉及到房地产管理、土地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办妥产权证书的时间并非开发企业所能控制。如果此时确认收入,会导致收入滞后,同样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所以,尽管房屋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的标志,但并非是确认收入的必要条件。 2.2 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使销售收入与成本配比 建议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解决销售成本结转错位,与销售收入不配比这一特殊问题。即当开发的房屋达到可销售状态时,企业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 (1)实际售价成本率法,是在季度前两个月按实际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等于季末销售成木的方法调整。具体操作顺序是:分类明细账按开、竣工时间相同或相近且一并办理决算的项目设置账户,在此分类明细账基础上,再按计划价格相同的房屋分类设户,价格不同的分别设置。季度前两个月可按分类明细账结转成本,即按分类明细账记载的当月实际销售额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成本结转数,对销售房屋只登记数量,待季末将未销售房的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月末留存成本,用倒挤的方法结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优点是可以减少工作量,缺点是季度前两个月受房价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且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较详细的成本资料。 (2)计划售价成本率法,就是始终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进行结转。只要是开发建设工程已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就可以把商品房成本按楼栋、楼层、单元予以确定,甚至可以计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因此可以按单元设置账户,也可以把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相同的商品房归类计入同一账户。销售成本按单元设置账户的房号直接对号入座结转,按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归类设户的,可按销售面积乘以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得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结转工作量较大,但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提供信息可靠及时,并能将结转成本工作量分散在日常工作中,适用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 2.3 扩大信息披露内容,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含量 (1)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的信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的比例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能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土地储备的成本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拥有大量优质低价的土地储备的企业来说,土地成本低本身隐含着巨额的利润,在土地出让市场向招标拍卖过渡以后,相对于其它公司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良好的增长,从而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信息使用者通过企业披露的土地使用权总额无法判断其土地储备的信息。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土地储备量及取得成本情况的披露是必要的。 (2)增加分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我们建议应在其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即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产收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 (3)重视质量保证金及风险的披露。房地产开发行业特性——具有高风险,应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得到充分的揭示。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为房地产商品的质量提供保证,但鉴于房地产商品的长期性、高价值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质量保证金与一般工商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不同之处在于其保证金的数额更大、保证期限更长。因此,应由企业根据所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取质量保证金,计入工程成本,以提高应付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在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揭示其各种风险,而不应仅限于抵押风险,即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应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就企业尚在开发的土地、工程项目等面临的开发风险、筹资风险、土地风险等进行说明,提高风险的透明度。 房地产开发论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策略及操作 摘 要 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两大核心:资金和土地。而资金在其中更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就新形势下的融资策略及方法进行分析及介绍。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 融资策略 融资操作 项目贷款 2005年房地产行业进入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商的经营环境日益艰难,先是不允许建筑商垫资建设,接着对土地全面实行招、拍、挂,买块地动辄数亿,且交的都是真金白银。而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又在已提高首付比率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核,增加房产销售资金回笼的难度。这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陡增,一些原本以自有资金运作的开发商也不得不与银行联络寻找资金支持。许多已拿到项目的开发商因贷款困难而被迫将优质项目转让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建设或缓建,有的被迫终止项目开发。 上海亿邦置业有限公司在此艰难环境下,仍成功地以基准利率贷到银行规定的开发贷款的最高限额。这一方面得益于项目优质,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正确的融资策略及操作。下面将依次分析: 1 定位银企关系,选择融资时间及融资行 1.1 建立合作互利的银企关系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资金供求关系,更是一种紧密的唇齿相依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市场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两者所处的市场优劣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融通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项目的盈利性是融资行关注的核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务必有切实的措施使此“三性”得到保证。如在贷款资金困难时期,可以追加自有资金或采取抵押加担保的方式保证等——因为银行通常只做“锦上添花”之事,不做“雪中送炭”之功。对没有效益和资金发展的企业,银行是不愿提供服务的。现各大银行及二线银行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拥有较大的上下浮动空间,而且金融产品没有专利可言,可以说不存在垄断价格,所以银企之间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的关系。 1.2 时间安排留有余地 正常的贷款周期为1~2个月,(当然,加急的15~20天也能办好)由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影响因素较多,能否成功贷款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宏观政策、银行自身的贷款结构、资金成本等。为保险起见,应在用款前3~5个月开始联络办理。 1.3 挑选合适的合作银行 在银行市场化的今天,每家银行都有自身的优势及擅长的领域,同时受各自的政策及资金的限制,相同信贷品种的条款设置上均有差别,如整个贷款价格的设定,体现了银行长期利润最大化还是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故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基本户开户行时,应挑选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做得比较成熟的银行。他们熟悉房地产行业的开发过程,不仅无须企业花大力去讲解,而且还可让企业在与他们的合作中得到许多业内相关信息,学到许多知识和理念。同时,他们对行业动态及走势的判断比较恰当,一般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最终目标,经办人做起来会相对轻松顺利。选择融资行时,应先联络基本户开户行,一般基本户开户行觉得项目可行,会留下来积极地去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基本户外,还可根据需要另择银行开立1~2个一般账户。俗话说“货比三家”,融资行的选择也是同理的。一个项目上亿或数亿的贷款,实际利率差1%,每亿元的利息差则为100万元(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及付息方式),还有贷款的手续费,如评估、公证、保险、抵押登记等费用。故融资成本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2 明确融资途径及所在企业的优势条件 房地产开发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内外部的大量资金支持。港资大型房地产商资金的重要来源是上市筹资和抵押融资,如新鸿基、和记黄浦。国内的房地产商大多使用自有资金及银行抵押融资,海外融资都还处于初试阶段,操作存在较大难度和不确定性。另外是目前在部分大城市出现的房地产信托投资项目。 我们选择的是常见方式——抵押融资,也称抵押贷款。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人员操作开发贷款前要先准备哪些方面的资料呢? (1)项目情况。房地产企业事先准备一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招标书附件中计划、规划、住宅、环保等主管部门的复函文件中有相关指标及资料、市场分析、建设设计方案、主要财务效益分析指标等。不必写得细,择其要点写得有共性即可。这有利于银行对项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激发银行兴趣和贷款意向。 (2)“四证”办理。“四证”依序指《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现银行的操作方法是:二证受理、三证审批、四证放款。二证受理就是企业办理完毕第二个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银行可受理贷款申请,第三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完毕可送银行贷审会审批;第四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在第三证办理后一周内可办出,而贷审会审批完毕一周内即可放款,就是说贷款手续可与公司四证的办理同步。 (3)公司情况介绍。这些基础资料可由公司的相关证照、验资报告、公司合同章程、历年的审计报告等资料取得。另补充说明公司自有资金能力,开发历史,公司的诚信度,企业的文化、背景、理念等,以全面展示本企业的优势。如展示得充分,会得到银行的信任,增加融资的成功率。 (4)企业需求,即企业找银行的目的。包括需求的贷款额度、时间、使用方法及贷款成本范围等。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及银行的实际操作,项目贷款一般是自有资金占项目预算投资总额的35%(要求在使用贷款之前投入项目建设),银行贷款为35%,余下的投资由销售回款解决。 3 贷款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 3.1 接触 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人带上前述四方面的资料就可以与银行接触了。双方先面谈了解,对利率、还本付息方法、资金运作方式、贷款的限制条款等有个初步的印象后,再进行综合权衡比较,选择确定合适的一家银行进行融资。 3.2 提供银行需要的资料 确定融资意向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可按融资行的要求准备并递交相关的资料,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地税登记证、法人代表证明书、房地产企业的资质证等。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会指定专人负责办理及跟催,银行方面也有专门的信贷人员专案负责本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料提供完毕后,就可以协助或跟催客户经理写银行内部要求的贷款评估报告。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人如果了解贷款评估报告构成的主要内容,就能在融资活动中更快更准地找到工作的切入点。贷款评估报告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借款人的资信调查。包括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如营业执照、验资报告等证照上的主要内容,房地产商的开发资质,以往的开发成绩和现在的开发能力,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股东的基本情况,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理念等。企业简介上就有大部分资料。 (2)项目概况及报批情况。包括项目的具体地理位置和规划等。数据及资料大部分来源于招标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而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进度和用款计划则根据以往经验或公司要求由相关部门列出。报批情况如实列出即可。 (3)项目的分析评价,包括市场分析评价及财务分析评价。市场分析具体包括周边已建或潜在楼市情况,项目周围的交通、市政配套等,同时结合拟建楼盘的品质结构房型分析及定位,再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分析及考察。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银行的经办人可到项目所在地周边进行实地考察,也可到政府的网上房地产查找相关资料。用这些第一手资料,对项目的竞争优劣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市场目前最高或最低的可售单价及销售状况。 财务分析评价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在市场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销售收入测算,然后根据项目预算投资成本测算出投资回收期来评定项目的流动性(如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就是货币资金流入额累计到等于原始投资的年数),另用投资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来评定项目的盈利性,还可用盈亏平衡点、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来评定项目的安全性(盈亏平衡点的销量=总成本/(预计总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安全边际=预计总销售收入-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预计总销售收入)等。 例:A项目的预算投资总额3亿元,第一年投资期无货币资金流入,第二年开始预销售,货币资金流入2.6亿元,第三年流入2.1亿元,则: 回收期:2+(3-2.6)/2.1=2.2年 预计综合税率:营业税及附加5.5%+所得税为预计税前利润15%×所得税率33%+土地增值税3.3%=13.75%. 项目投资利润率:[(2.6+2.1)×(1-13.75%)-3]/3=35%;年投资利润率12%。 销售利润率:[(2.6+2.1)×(1-13.75%)-3]/4.7=22%,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3/[(2.6+2.1)×(1-8.8%)]=70%,盈亏平衡点时无所得税。 安全边际率1-70%=30%,安全边际为 4.7×(1-70%)=1.41亿元 3.3 跟踪沟通与配合 贷款评估报告写好送到基层贷审会约10天左右。上会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银行还需对贷款融资的主要条款进行确认,同时,经办人还需再做一次了解分析,检验容易在贷审会上遇到质疑的问题是否采取了切实并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最近有传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对此我公司的准备是追加初期股东投入。除会前准备外,银行经办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是重要的。基层贷审会后可能有修改及补充的要求,按要求操作完毕约3~5天。 一般而言,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皆做项目贷款处理,基层贷审会后还需上级贷审会审批。上级贷审会的业内资深专业人士再对项目进行质疑评审,一般修改及补充总是有的,关键是看项目本身是否优质,还有银行经办人对政策的理解对项目贷款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预测是否准确把握到位,措施是否得当。如果基本通过或补充资料后基本通过,拿到贷款批件,开发商和银行经办人前阶段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汗没白流。现在可以进行下一步也就是放款前的操作了。 请专业评估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抵押贷款额以评估价值为基础计算),贷款合同公证(看是否有必要),购买抵押物的财产保险,到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抵押登记备案是接下来的工作,按办事机构告知书上的条款操作即可。要说明的一点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办人先对当地同类收费行情进行了解后操作,节省数万元是很轻松的事。 做到这里,再确认融资行是否已经有贷款账户,如有,就去贷款账户里数钱吧。 4 结语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经办人必须先清楚融资项目的概况及报批情况,市场分析及财务分析,融资规模,当地的融资环境,银行的办事流程及其对项目关注的核心等。这是融资成功的基础。 (2)讲求效益,达成目标。因房地产开发贷款数额大——以亿计数,时间长——1年以上,故时间成本效益应综合考虑,在保证时间性的基础上,每年少花费数十万至数百万是平常事。 (3)要有恒心、耐心、信心。做房地产开发融资工作忙碌近1个月后,被银行拒贷是常有的,这就是本文前面选择2~3家银行开户的原因之一。此时应检讨调整贷款策略后立即换融资银行。这与做生意失败一样,只说明经营眼光有限,并不说明经营能力差。试想,当初花费数亿买土地,不就是看到它能产生效益吗?十足的信心也是成功的保证。 房地产开发论文:万泰房地产开发项目税费负担的个案调查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然而一些房地产囤地、投机行为严重泛滥导致房价上涨过快,不但抑制百姓购房需求,而且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政府采取了如“国八条”和“限购令”等多项措施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同时,房地产税费负担过重也是房价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减轻房地产税费负担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 税费负担 税收筹划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税费负担进行调查研究,能够更好了解房地产行业税费负担状况,并利用税收筹划等方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这对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意识,减轻税费负担,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可以使税收政策的制定者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和征收管理体制;最后,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完善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万泰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分析 (一)万泰房地产有限公司及其开发项目—万泰·锦绣嘉园 万泰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 “万泰·名城”、“万泰·都市银座”、“万泰·阳光花园”等项目。 (二)万泰·锦绣嘉园税费负担 (1)万泰·锦绣嘉园财务状况。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及各种附加费、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及印花税。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费用和事业性费用。 其中, 万泰·锦绣嘉园作为万泰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小区开发项目涉及的税费主要包括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及各种附加费、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项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因为房屋全部用于销售,项目暂不涉及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其适用的税种、税率、计算公式如下(见表1) 由于行政性及事业性收费种类较多,统计较为麻烦,通过估计,行政性及事业性收费约为1500万元。 (2)万泰·锦绣嘉园税费负担分析。根据万泰·锦绣嘉园财务数据,当期实际营业税税负是5.55%,项目综合税收负担率为16.62%,项目房地产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5%。由于万泰·锦绣嘉园该项目为万泰房地产的主打项目,可以看出该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是比较重的。 三、当前房地产税费负担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万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费负担分析、对房地产行业的了解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当前房地产税费负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房地产税费项目繁多、开发经营税费负担较重 据统计,房地产开发经营需要缴纳的税费及相关费用高达116项。以上税费主要发生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环节,而在房地产保有期间房地产税费非常少,且免税范围极大。这种典型的窄税基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税负不公平状况,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房地产税费设置不合理,计税依据不合理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费设置不合理,特别是一些费用不合理。如房地产销售房屋时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其实这两种税都是房地产增值缴纳的税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而企业把税费转嫁到房价上,就造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下,任何土地、房产都有一个时间价值,市场机制越完善,这个价值就越容易体现,越容易得到认可。 (三)房地产税费征收管理混乱 房地产行业的税费征收制度不完善,并且管理混乱,一些地方出现重复征收税费现象,并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税费征收依据和标准不完善,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不能够做到更好的有法可依,而且一些税务人员存在滥用职权,从中获取灰色收入等现象,从而加重房地产企业的税费负担。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缺少对税费的筹划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掌握国家和地方的税费政策、征收标准,不能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税费政策,导致企业只能按照当地的税费政策进行缴纳,多缴纳了一些地方不合理的收费,增加企业的税费负担;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税收筹划的知识 和意识,缺乏对公司的税费负担进行管理,不能够利用相关的税收筹划方法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费进行筹划,从而增加了经营成本,降低了公司的效益。 四、减轻房地产业税费负担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减轻房地产税费负担的措施 第一,改革房地产税费体制,完善房地产税费种类,合并相关费用类型,从而减轻房地产行业的税费负担,降低房地产经营成本,稳定房价。第二,加强税费征收管理,制定完善房地产费用征收标准,降低税费征收标准到合理水平。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采取的措施 首先,充分了解房地产税费相关政策,按照最新政策缴纳税费,减少不合理的地方收费;其次,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财务管理水平;最后,根据相关税费政策,制定公司的税收筹划策略,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在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费种类多,负担重,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显得尤为必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现行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对其经济业务进行事先的税收筹划,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营业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房地产开发论文: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房地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房地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有数万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当多的企业规模小,只重视项目开发而不重视管理,更不重视风险的管理,使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项目的失利。为了有效地规避风险,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风险的措施,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1 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风险概述 1.1 房地产投资开发风险的含义 由于房地产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样性等特性,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活动面临众多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是对未来行为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致后果与预定目标之间发生的多种负偏离的综合。 房地产投资风险是指从事房地产投资而造成的不利结果和损失的可能性大小,这种不利结果和损失包括所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 1.2 房地产投资开发风险的类型 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对风险作出不同分类。按照风险来源,可以将房地产投资开发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1.2.1 房地产投资的系统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系统风险是指对市场内所有房地产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投资者无法避免或者消除的风险,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周期风险、变现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或然损失风险等。 1.2.2 房地产投资的非系统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非系统风险是指只对市场内个别房地产投资项目产生影响,投资者个体可以设法避免或通过投资组合方法消除的风险,主要包括收益现金流风险、资本价值风险、机会成本风险、时间风险、持有期风险、未来运营费用风险等。 1.3 房地产投资开发风险的特征 1.3.1 客观性 房地产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自然灾害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市场供求风险、政策性风险等。管理者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1.3.2 不确定性 通过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知道某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但是无法预知风险什么时候发生,这种难以预知的特性就造成了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 1.3.3 潜在性和可测性 房地产投资风险具有随机性并且不是呈现在表面的东西,但它是附着在某些确定事件上表现出来的,人们可以通过以往发生事件的统计资料,对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作出判断。 1.3.4 损益双重性 风险往往也意味着对应的收益,如果能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风险,就有可能增加收益,因此要积极面对风险,将风险当作经营机会。 2 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各阶段风险内容 2.1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主要有开发区域风险、开发物业类型风险、开发时机风险和开发项目的定位风险、项目的资金管理能力风险。 2.2 土地取得阶段的风险 土地取得阶段的风险主要是土地购买和征地安置风险。土地购买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开发商应该具备预测获取土地增值潜力的能力。购买了土地使用权后,还有大量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往往会遇见极大的阻力,从而给项目开发带来风险。 2.3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主要来自建筑物设计理念落后导致的实用性差、承包商建筑技术落后、施工管理不合格、偷工减料以及项目监管不负责任等导致建筑物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拖延工期造成成本增加、错失销售黄金期的风险。 2.4 租售管理阶段的风险 这个阶段的主要风险有销售时机的风险、租售合同的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3 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3.1 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 由于房地产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为了有效应对风险,企业需设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风险和分析风险,将房地产投资开发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设立一个健全、权责分明的风险管理组织是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3.2 编制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加强项目风险计划管理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计划是以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为对象的计划安排,是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任务、程序、责任、措施等一系列内容的全面说明书。房地产 企业通过风险管理计划,建立整个企业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确立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协调企业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识别投资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防范与处理的方法及其选择使用,确定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标准,通过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可以做到事前计划,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系统性的管理。 3.3 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形成动态风险监控报告 信息是进行科学的房地产投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当设立信息收集和处理的专门部门或者购买专业性的行业信息系统。一来可以日常性的收集国家或目标城市、区域的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城市规划、土地招牌挂信息、项目资料、市场供求情况等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报告,使决策层及时了解市场风险和机遇。二来可设立企业开发项目的定期房地产市场报告制度,为企业决策层和相关部门提供项目所在地的市场月报、季报、年报,及时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和房地产政策的出台情况,通过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各项政策对市场未来走势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竞争项目销售策略及效果、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情况,为项目开发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4 加强风险管理的系统培训,强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可开展内部定期培训或者通过外部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员工的管理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度,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风险管理教育,使他们了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掌握风险防范和处理风险的方法,强化风险意识,从而提升整个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3.5 采取投资分散策略和联合策略,分化和降低风险 投资区域分散: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由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经济环境、投资政策、市场供求等情况不同,对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房地产投资分散于不同的区域,就可以避免某一特定地区某一特定时期的市场不景气对房地产经营的影响,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投资种类分散:不同类型的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在房地产投资种类上分散,可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整体风险。 投资时间分散:是确定一个合理的投资时间间隔,从而避免免因市场变化而带来的损失。 联合策略就是多个房地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共同对某项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降低独自经营项目的风险。 综上所述,房地产投资开发全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开发企业必须实行动态的、系统的、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各部门风险管理人员的责、权、利,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协调,采用各种风险防范的措施,主动性的控制风险,增强房地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开发论文:试析新准则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以房抵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摘 要】本文根据债务重组准则、收入准则及相关财税法规的有关规定,通过对三种情况以房抵债行为的实务财税处理分析,解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产品抵偿债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关键词】债务重组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一、新准则下以房抵债业务会计处理探析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以资产清偿债务;②债务转为资本;③修改其他债务条件;④以上三种主式的组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转让资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存货抵偿债务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可见,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产品抵偿债务行为,只有在符合债务重组定义并满足债务重组条件时,才能按照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前述第①、②种情况的以房抵业务,由于其符合或基本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按照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实务中不存在任何争议;即:在协议生效或商品房所有权转移时确认收入实现,按照以房抵债协议确定的所抵债务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科目,将照商品房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将商品房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借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同时结转商品房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同时按照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金额,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而对于第③种情况的以房抵债业务由于在相关准则中未对其会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务处理就出现了二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①按照所抵债务的账面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不确认开发产品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即:按照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将开发产品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捐赠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上述二种处理方法,第①种会计处理方法明显不符合收入计量的有关规定,混淆了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的区别,因此不正确;而第②种会计处理方法则更符合该项经济业务的实质,因为开发产品公允价值高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的部分实质上是一种无偿赠与,按照捐赠支出对其进行会计处理是合理合法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③种情况的以房抵债业务采取该种处理方法是正确合法的;即:在协议生效或商品房所有权转移时确认收入实现,按照以房抵债协议确定的所抵债务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科目,将商品房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捐赠支出,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科目,将商品房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商品房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同时按照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金额,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 二、以房抵债业务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处理探析 根据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产品抵债属视同销售行为,应按规定计征相应的税款。营业税方面,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的规定,视同销售的应税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当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下列顺序核定其营业额:①按纳税人当月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者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②按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者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③核定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可见,对于前述第①、②情况的视同销售行为,由于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小于或等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因此按所抵偿债务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应税营业额,按销售不动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在实务处理中不存在任何争议。而对于前述第③种情况的视同销售行为,如何确定其应税营业额在实务处理中则存在二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大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但由于以房抵债行为是因企业资金紧张等原因引起的,不属于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应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营业额的视同销售行为,因此应按照所抵债务账面价值确定其应税营业额;第二种观点认为开发产品公允价值高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实质上是一种无偿赠与或利益输送行为,属于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应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营业额的视同销售行为,因此应按照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应税营业额;对于上述二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的法律依据比较牵强,存在一定的纳税风险;而第二种观点则更符合该项业务实质,且与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时的应纳税额一致;因此对于前述第③种情况的视同销售行为,应按照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应税营业额,按销售不动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视同销售的应税收入按下列方法和顺序确认:①按本企业近期或本年度最近月份同类开发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确定:②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同类开发产品市场公允价值确定;③按开发产品的成本利润率确定。开发产品的成本利润率不得低于15%,具体比例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规定:债务人(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债务人(企业)应当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相关的税费)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见,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产品抵偿债务的视同销售行为,其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应按照从高适用的原则确定,即:第①情况的视同销售应按照所抵债务的账面价值确定应税收入;第②、③种情况的视同销售应按照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应税收入;对此在所得税实务处理中不存在任何争议。 综上,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产品抵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上,只有紧扣业务实质,准确把握相关财税法规的内涵,才能做到合理合法、有理有据,从而避免无谓的财税风险。 房地产开发论文: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探究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管理 资金 融资 税收筹划 论文摘要:房地产行业深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才能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增长点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引言 房地产开发从立项、审批、建设、预售、验收到交付使用,开发周期通常为二至五年,项目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性高等特点。同时,房地产行业又深受国家法规与政策的严格调控,为了确保项目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按期完成,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才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国有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一是财务收支审批流程不规范,存在审批人员没有在授权的权限范围内审批,经济业务办理审批手续不齐全等现象。二是费用开支标准混乱,没有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常常按领导的意图办理。 第二,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一是虽然制定了年度建设投资计划,却没有把计划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出季度、月度计划加以控制管理。二是公司内部资金余缺不匀、配置不平衡,存在某些子公司资金闲置,而另一些子公司却资金紧缺的情况,无法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第三,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银行融资监管趋紧,信贷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 第四,房地产行业的平均税负高于其他行业,然而很多房地产企业由于对税法和会计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合理合法地运用税收筹划的手段来推迟税款缴纳的时间,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化,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第五,审计监督不到位。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部门,制定了监督制度,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监控不力。 三、国有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第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责,加强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人员除了进行会计核算外,还要参与项目预决算、经济合同的会审,监督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等。二是规范主要经济业务的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明确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依据和审批人员的责任。三是制定费用开支标准,以控制项目投资和费用支出。此外,根据业务需要还可以制定专项费用管理办法,完善核算办法和监督手段。 第二,完善资金管理体制。一是编制包括经营、建设、投资、筹资等在内的全面资金预算。在此基础上,每月末还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以及完成的工程量编制次月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计划表。计划表应优先安排关键节点、重要项目、重要设备的资金支付,确保重要项目的按时完成和重要设备的安装到位。二是根据“有计划不超支,无计划不开支”的原则,按计划用款,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严格限制超计划的资金支出,对超计划的资金支出要有特别的授权与审批程序。三是财务部门专门设置台账,定期对项目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若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向项目部和有关业务部门反馈,待违规情况整改完毕后再继续支付下一笔资金。 第三,优化融资方式。一是依托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对资金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利用各子公司的闲置资金进行内部调剂使用,不仅可以使房地产企业相当于获得无息贷款,也提高了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二是借助集团综合优势,银行给予集团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优惠利率,由集团向银行取得统借统还贷款后再向房地产企业分拨借款,付息期间按银行贷款利率向房地产企业收取借款利息后统一归还银行。此外,房地产信托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又一重要融资渠道。 第四,合理运用税收筹划手段。一是在土地增值税核算中房地产开发费用有两种扣除办法,利息支出如果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准予按税收有关规定据实扣除,其他开发费用按土地成本和开发成本两项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如果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土地成本和开发成本两项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因此,比较两种办法的扣除金额孰大,选择对企业有利的扣除方式。二是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为开发产品未完工前按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预征企业所得税,待完工结算后按实际毛利率计算企业所得税。由于计税毛利率比实际平均毛利率小的多,因此,应根据开发产品完工的确认条件,选择最佳的完工时间点。同时完工到竣工结算之间还有一段时间,会计上由于未取得全额发票,此时发票不足金额可以预提(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据此计算企业所得税。因此合理推迟竣工结算时间,将延迟缴纳的税款转化为企业无息贷款,获取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减轻资金紧张压力。 第五,加大审计评价力度。一是审计部门除了项目完工后的全面审计外,还要在项目建设中实施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项目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建立完工项目后评价制度,组织各业务部门对项目完成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新项目开发的投资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管理体制、优化融资方式、合理运用税收筹划等措施,以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房地产评估论文:浅析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商业房地产评估,是专业的评估人员在综合分析了商业房地产的几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及估价经验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商业房地产的价值进行判断和推测。它是一种通过实时价格来反映商业房产价值的技术经济活动。本文在根据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然后通过简要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对策及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商业房地产评估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优化改进,完善体制建设,健全准入制度,进而从最基本上将问题解决好,使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能够更加完善地发展。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评估;现存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商业房地产行业也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这也为我国的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等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商业房地产评估,经历了十多年的创新与发展的历程,也逐渐走向了正常发展的轨道。然而,纵观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的现状,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商业房地产评估尚不能完全地适应商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因此,要想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并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尽快缩短与国际之间的行业差距,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现有的商业房地产评估业,就必须正视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一、商业房地产评估现存的问题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商业房地产评估,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仍没有一个较为健全的市场体系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在这种环境下,商业房地产评估不可回避地存在着很多问题。 1.商业房地产评估方面的法律制度欠缺 虽然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基础,由《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等规章构成,以房地产评估师注册两项行政许可和房地产评估机构资质标准为核心的房地产评估法律体系,对房地产评估人员、评估机构的管理进行了规定,但仍然缺乏相关的实施细则,同时,关于商业房地产评估的专门法律却一直尚未出台。而对商业房地产评估的程序、规范以及执业的道德标准等提供系统和权威的法律依据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以及规章制度中也缺乏相关的规定。因此,使得房地产评估师由于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在执业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评估过程中的作用,导致很难获得社会认可的评价结果。 2.商业房地产评估中易出现连带责任 虽然评估机构已经实现了脱钩改制,但大部分估价人员仍然受原来的主管部门的管理,甚至一些人员的主要业务来源仍然是原来的主管部并且还在其中担任职务,这使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仍存在着“人情交易”,这就避免不了连带责任的出现。 3.商业房地产评估师执业资格水平欠缺 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是严肃和权威的。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有一部分人,虽然根本没有真正领悟到商业房地产估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没有商业房地产评估方面的相关经验,但通过出具假的资历证明取得报考资格,然后通过强行记忆理论条文通过考试,再者,获得评估师资质的人员也并不一定是可以从事商业房地产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像不是专业从事商业房地产评估工作的评估师也可以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这就使得行业管理的难度增大,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整体形象。 4.商业房地产评估中存在不正当竞争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商业房地产评估在整个商业房地产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由于目前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在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这就使得委托方经常在评估业务中制约着评估人员或机构的工作,使得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得到很好地遵从。譬如为了使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在商业房地产拆迁补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委托方“给商业房地产估价师回扣”的现象,从而导致估价人员的评估和判断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建立的评估机构准入制度方面要求比较低以及日益增长的评估需求,使得评估机构数量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众多评估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增多,背离了评估行业的一些基本原则,从而使执业风险增加。因此,商业房地产评估风险成为影响商业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商业房地产评估中现存问题的原因 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并且各方面的建设和工作目前还尚不成熟,必然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时间较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开始发展商业房地产评估业,所以相对来说发展历史较短。因此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来对商业房地产评估的实施细则进行完善地规定。同时,针对评估师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同样匮乏。目前,商业房地产估价的盲点随着商业房地产交易种类地增多也逐渐增多,从而导致了许多由估价不合理引起的法律纠纷。 2.商业房地产评估管理体制欠缺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机构管理体制欠缺。虽然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制这两种组织形态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为了避免出资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现实社会中,大多商业房地产评估机构都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够保障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评估过程中的连带责任便会大大增加。其二,行业管理体制欠缺。目前“政府主管、协会自律管理”成为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主要管理模式。因此,作为非自发性的行业自律,靠着政府推动,效果较弱,这便造成了目前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市场的紊乱。 3.商业房地产评估的准入门槛较低 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不够健全,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和完整的针对人才培养、准入以及晋级的机制。这导致了许多并非相关专业出身,学历层次也相对较低的人员进入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对商业房地产评估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职业道德的遵守情况也较差。同时,目前我国一次性的房地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制度,由于只有一个注册级别,很难使评估师的水平高低和资历深浅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很多评估师都不愿继续学习和深造以提升业务水平或执业资格。 三、解决商业房地产评估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在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许多机遇,要想战胜挑战,把握住机遇,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对策去解决当前商业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1.建立健全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是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和发展的保证。为了确保商业房地产评估的健康顺利发展,国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出台专门的《商业房地产估价法》。该法除了应该综合现有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还应该完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行业标准。制定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操作规范和规程并强制推行。二是规范收费标准。应该详细地对项目收费档次进行划分并适当调整其收费标准。三是制定职业道德标准。出台《商业房地产估价师守则》等相关规定来规范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评估行为。四是提高商业房地产估价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要解决评估结果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就必须对商业房地产评估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和完善。 2.加强对商业房地产评估市场的监管力度 由于在不同的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使得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间的竞争一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为了使房地产评估机构能够成为真正独立的中介机构,今后应加快评估机构的脱钩改制工作,使得各评估机构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靠质取胜,这样才能使商业房地产评估行业的估价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对于商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工作,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避免干涉,以防止保评估结果完整性或规范性的缺失。商业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组织对商业房地产评估市场的调查研究,制定评估市场监管规则,明确评估的违规性质,制定评估的惩罚机制,追究违规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3.加强商业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和后续教育 要想使商业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行业的整体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一方面,应该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加强对商业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实行动态的两级管理体制,即根据商业房地产估价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执业能力的强弱、等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执业等级标准,做到有升有降、动态管理。同时,要提高商业房地产估价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包括:(1)适当地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将报考人员的学历要求提高。规定报考房地产评估师的专业人员应该至少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2)严格执行注册制度。加强对该制度的执行力度;(3)适当加大考试的难度,同时扩大考察知识面,选优录取。最后,为了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及时地更新专业知识,相关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也将成为房地产评估行业协会的重要任务。 四、结论 商业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对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房地产评估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全面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推动商业房地产经济趋于规范化和稳定化的进程中的价值也不可替代。我国商业房地产评估作为新型产业,发展劲头十足。虽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结合我国的国情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规范,商业房地产评估会日趋成熟,将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房地产评估论文:基于收益法的房地产评估案例研究 【摘 要】我国一直奉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在这样宽松的经济政策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原有的房产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收益法应运而生,虽然对收益法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但是它已经表现出来莫大的优势。 【关键词】收益法;房地产评估;具体案例 说到收益法,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成本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同样作为房地产的评估方法,经常会被拿来做比较。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收益法作为三大基本评估方法之一,正在迅速发展,在房地产评估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什么是收益法 1.收益法的定义 收益法不仅是对评估对象当前收益的评估,更是通过对评估对象的能力的了解来对其未来的纯利润收益的评估。因此又被称作收益还原法或者收益现值法。收益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所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资金,更是将房地产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纯收益进行折现处理(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到还原利率)。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评估出房地产的真实价值,不论是对于委托方还是对于评估对象,这种评估方法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收益法的适用对象 预期收入或者说未来的效益是收益法适用的基础。收益法的落脚点实在于未来收入,在考虑所有综合条件下,对被评估对象未来的净收益做出的一个评估判断。它的理论基础是利用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原理,将在合理推算下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也算入评估对象的价值之中,利用复利折现公式进行运算。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收益法适合用于在未来时间内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房地产产业之中,比如酒店、宾馆、写字楼、商业大厦等这种类型的房地产是适合使用收益法进行评估的。比如说学校、公园、政府用地等没有经济效益的发那个地产产业,运用收益法来评估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种类型的房地产业根本就不存在经济效益。 举例来说,若委托人要求就对商业用地比如店铺店面的房地产评估拿出评估报告,这样的情况下就适合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比如要综合店面所处的地段,繁华的市中心和偏远的郊外其价值当然是不一样的。这里还有一个公式,即土地价格=地租/还原利率。所以说类似这种情况的房地产评估是适合运用收益法的。 3.收益法的作用 收益法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来评估出房地产的真实价值。而且它具有未来的预期性,是对被评估对象长远价值的一个全面评估。比如对一个楼盘的价值评估,按照传统的成本法来评估的话,只是根据他的成本来进行价值评估 ,完全没有考虑到楼盘周边的环境,楼盘所处路段,国家的政策的影响,是很片面的一个价值评估,不能够评估出被评估对象的真实价值。而利用收益法进行评估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反而能够客观的估算出楼盘的真正价值。 二、收益法的评估步骤 1.搜集关于评估对象的信息材料。在进行评估开始时的首要工作就是对评估对象材料的搜索,包括评估对象的投资费用和房地产的收入情况。只有全面了解被评估的对象才能准确的用收益法估算出房地产的价值。 2.测算房地产的正常费用。进行估算是不能单纯地相信书面上的材料,还要实际去求证一下,准确测算出房地产的前期的投入资金,这对房地产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3.测算房地产的正常收入。这个正常收入指的是在房地产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通过商业活动或者其他活动带来的收益都叫做正常收入。 4.计算房地产的纯利润。在了解了房地产的投入费用和正常收入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出房地产每年的大致纯利润,这个纯利润是对评估对象收益能力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5.确定房地产的收益年限。一般来说,房地产都是有使用年限的,就像我们居住的房子有产权期是一样的。但收益年限跟房子的产权期又是不一样的,它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经济使用年限。所以在进行评估的时候一定要确定房地产的收益年限,这个数据会直接影响整个房地产的价值。 6.选用适当的还原利率。在推算出房地产的纯利润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复利折现公式即F=P(1+i)^n(F是终值,P是评估价值,i是折现率,n是计息期数)来推算出房地产最终的价值。 7.估测并确定房地产的评估价值,形成书面报告。在完成所有的数据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估价值之后,要出具书面报告使委托人信服。至此,评估工作才算完全结束。 三、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现状分析 1.收益法的运用有牢固而科学的理论基础。预期理论是收益法的依据。将被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算入房地产的总价值中,并作为现在的价格。相比于市场法和成本法来说,成本法只着眼于费用,通过费用来确定价格,这种方法不能说是错误的,它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它的限制性比较强。比如对于不可再生的土地就不能准确的估算出其价值。市场法就更不用多说。因此,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收益法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具有收益性或者潜在收益性的房地产来说,收益法的评估方法都是使用的,这在上面我们已经讲过。另外,评估对象的价格能够通过收益法比较真实可信而且直观的现金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符合房地产的本质需求,因此这种评估方法很容易被买卖双方所接受,故而能够被广泛应用。 3.收益法虽然能够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其行业发展现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制约收益法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专业性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评估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近10万人,乍一听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据,但是使用收益法对房地产进行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求有精确的计算能力,还要求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能够有一个清晰而长远的了解,对国家政策的走向和影响作出准确判断。因此,能够熟练运用收益法的评估人员还十分匮乏而且因为我国的评估行业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更加剧了这方面人才的流失。 其次收益法的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评估报告质量不高而受到社会质疑。具体体现在数据不够准确甚至是直接编造数据,严重脱离实际情况,参数确定不准确直接影响总体价值的评估等。质量不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评估人员不能熟练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工作,因为收益法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运算方法,很多数据也不好确定,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二是太过机械,直接套用书本上的公式,忽略实际情况。同时一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存在问题,容易导致低价竞争、行业内部不正当竞争,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4.收益法最早用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体制比较完善,而且收益法的应用也是应该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之上。而我国的经济体制虽然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但终究存在不成熟性和不发达性。这导致收益法进行的评估,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被评估对象的客观价格,是制约收益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收益法在房地站评估中的发展方向 1.评估行业加大人员培养力度。目前评估行业对专业的能够熟练运用收益法的人员需求量很大,这就要大量培养专业人员,提高测评人员的业务素养,要求能够准确定位净收益、资本化率和效益年限,进行准确评估。 2.不可否认,在评估行业也存在着恶性竞争,因此要建立健全的评估制度。严格按照程序的设定,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估工作。减少在利益驱使下引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我国房地产估价是顺应经济的发展在短时间内迅速兴起的一个行业,因为发展过快,所以很多地方都存在弊端。照搬照抄过来的评估方法并不完全的适应中国国情,因此收益法虽然在美国被广泛应用,我们国内应该多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而不是单纯地只借鉴理论。同时也要将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一套新的符合实际国情的收益法。只有明白了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准确运用方法,才能改变目前收益法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评估和评估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被评估对象的真实价值,并且能够详细的列举出推算方法,增加说服力。因此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虽然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但相信它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房地产评估论文:探讨房地产评估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 要】房地产评估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发展,并且作为房地产评估有关机构一定要转变自身的定位方向,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推动自身业务转型,从而更加适应新时代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房地产评估概念,阐述了房地产评估的发展机遇,对房地产评估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房地产评估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发展、机遇、因素、对策 现阶段房地产评估机构经营发展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房地产评估,针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需要采取对策,这样才能适应房地产发展需要,从而不断的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就房地产评估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房地产评估概念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被叫做房地产评估,与其他行业一样房地产行业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工程质量、周围环境、价值、贷款风险等是房地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评估行业除了其行业本身特有的特点外,还有高风险性和高技术性的特点。 二、房地产评估的发展机遇 1、国家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仍然处于持续推进中,城镇化的建设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利好,同样也会带动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城镇化建设步入高潮,房地产评估将会持续稳步发展。 2、国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房产评估作为房地产的重要中介行业,国家在政府工作规划中对房地产评估也有明确的文件,要求推动包括房地产中介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虽然略有波动,但是总体形势却是良好的,再加上国家的产业支持,将会对房地产评估的发展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 3、开征房产税势在必行。房产税是我国税制改革以及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而且在一些城市已经试行了房产税,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主要是以房地产的评估价值作为依据。因此,房产税的开征必然会大量扩张房地产市场评估的业务量,对于房地产评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需求不断增加。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行业对于市场风险的控制管理力度越来越大,房地产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押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进而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基本做法,这也就直接增加了房地产评估的评估量。 三、房地产评估发展的制约因素 1、房地产评估机构盈利能力不强。当前在我国房地产评估存在着严重的高成本低收入的问题,造成了房地产行业机构的盈利能力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评估内部竞争无序、激烈。特别是由于房地产评估结果与委托方利益息息相关,一些评估机构为了生存不惜采取恶性竞争手段,放弃原则、拉低价格,造成房地产评估行业机构盈利能力普遍不高。 2、房地产评估部分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较差。提高房地产评估质量,首先必须确保独立客观的开展房地产评估工作。然而一些房地产评估行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委托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违背房地产行业评估原则,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房地产评估,造成了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损害了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形象,更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房地产评估的整体实力不足。在我国房地产评估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数量迅速增加,但是具有一级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数量仍然较少,存在着大量的实力不强、管理松散的小型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评估产业的整体实力不足。此外,在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中,执业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数量少,从事房地产评估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与业务能力不高,人才成为房地产评估稳定发展的制约。 4、房地产评估业务方式有待完善。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房地产评估业务开展方式也各有不同,一些现代化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已经采取批量评估以及自动评估等先进的业务方式,但是大多数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仍然是采用传统的人工评估方式开展房地产行业的评估,完成一次评估的程序烦琐,需要时间长,因而房地产产业的评估效率不高。 四、房地产评估发展的对策 1、推动行业立法增强房地产评估的客观公正性。为了确保房地产评估业务能够客观公正的开展,必须结合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控制房地产评估内部无原则的恶性竞争行为,有效地约束房地产评估产业内部的不正规行为,进一步地减少在房地产评估过工作中外界的干扰,确保房地产评估业务客观公正的实施。 2、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房地产的评估,都应该广泛的收集最新的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评估监管的工作更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在评估时要运用真实的数据来进行评估。在评估时,要采用先进的方法借鉴好的经验来进行评估,使评估机构的各个部门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是各部门合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3、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房地产评估行业机构的整体实力水平。对于房地产评估的发展,应该结合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行业以及房地产评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对于房地产评估机构资格以及房地产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进行规范,可以采取进阶制度管理房地产评估从业机构以及从业者的整体资质,进而确保房地产评估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升房地产评估的整体实力。 4、创新房地产评估业务的工作模式。对于房地产评估业务,应该逐步依靠技术实现房地产评估工作的业务升级,尤其是积极地在房地产评估业务中引进自动评估技术、批量评估技术,通过计算机模型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得出规范化的数据,提高房地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房地产评估的业务开展上,同样应该积极应用好大数据,依靠数据的积累,不断升级评估技术,准确地改进房地产行业评估方式,把握房地产评估的发展方向,增强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5、优化房地产评估产业机构的盈利模式。对于房地产评估而言,应该逐步地对盈利模式进行改革,对服务内容进行拓展,特别是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相关数据的积累与研究,逐步地将房地产评估业务向评估业务以及咨询业务方向拓展。首先,应该逐步地扩大房地产产业评估业务客户群体,吸引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等大客户群体,提供优质的税基评估以及押品评估管理。其次,应该注重房地产评估行业业务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平台化服务扩展,通过研究报告等方式,不断提高评估机构的影响力。第三,应该注重对房地产评估业务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房产信息数据,进行数据供应服务,尤其是提供风险管理以及房产定价等方面的业务服务。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丰富房地产评估行业的盈利模式,提高房地产评估机构的生存发展能力。 结束语 近些年来,在我国随着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评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房地产评估所在的机构已经成为服务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中介,对于房地产行业市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评估论文:中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对比 摘要:资产评估在我国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相应的准则体系正在日益完善。国外资产评估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各方面均较为成熟。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发现其差异之处,并给出我国评估准则完善的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的完善,推动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实务和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评估准则 指导意见 一、投资性房地产含义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范畴,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范围。2000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IAS 40),将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为:为赚取租金或为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但不包括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或用于管理目的的房地产,不包括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房地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在SSAP 19中和中国香港在SSAP 13中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是指对有关土地和建筑物拥有的权益,这些土地和建筑物必须是:已完成的在建工程和开发项目,是为投资目的而持有,并且其租金收益可以公平协商,不包括企业为自己的目的拥有和占用的房地产、出租并由集团内另一公司占用的房地产。 二、中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 评估准则的制定与会计准则制定关系较为密切,尤其是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引入,国际会计界在对公允价值确定以及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等方面与评估界进行沟通交流,以增进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正确认识和促进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推广,同时这也促进了会计界对评估行业的认识,对提高评估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样,在制定评估准则时,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欧盟等一些国家的资产评估协会也会十分关注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部分关注度更高,比如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的制定。 (一)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 IVSC对投资性房地产制定了相应的准则,即《IVS 233在建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针对在建情况,但仍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一般情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This standard examines the matters to be considered when valuing investment property that is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on the valuation date and identifies appropriate valuation approaches。 (二)英国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操作规范,对涉及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等方面均做出了专门的规定,也就是说英国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是在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规范中规定的,并没有专门的评估准则进行规范。 (三)中国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 投资性房地产是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也是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发展起来的新兴资产评估行为。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或准则对于适应会计准则的变化、规范执业行为、指导实践、提高执业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适应会计准则新变化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适应市场和提高执业水平的需要,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于2008年3月成立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项目组,收集、翻译了国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方面的大量资料,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涉及的重要名词、术语、价值类型、评估方法及评估理论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国内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规范――《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突出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的特点,并参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满足了会计信息的需要。 三、中国与国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对比 (一)相同点 1.理论来源相同。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理论来源是《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国际评估准则中的《IVS 233在建投资性房地产》部分理论源自通用准则和不动产权益准则,不属于《IVS 230不动产权益》准则范畴。同时,IVS 233必须遵循《IVS 300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的原则,在IVS 233注释3中其将财务报告作为评估目的,在注释12中将财务报告列为特别注意事项。 2.评估目的相同。《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三条和第十条分别指出,“对符合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评估基准日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一般等同于资产评估准则中的市场价值”。IVS 233注释4明确写明,“此准则提供评估在建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时应遵守的原则,市场价值是指在市场中模拟交换的价格”。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都侧重于对其公允价值的评估,即市场价值。 3.相似的估值方法。资产评估的估值方法常用有三种,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对于投资性房地产而言,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投资性房地产不适用于成本法估值,市场法和收益法能够很好地对其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而国内外也都是优先考虑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来评估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四章评估方法中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的使用情况等做了详细描述,而国外IVS 233同样也十分强调投资性房地产市场法和收益法的运用,在IVS 233注释6中指出,“在缺乏直接可比的销售证据时,评估价值必须使用一个或多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估值方法”“关键投入的可比市场数据用以支持贴现现金流量预测或收入资本化的计算”。 4.参数选取类似。用市场法评估资产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可比案例的选取,案例选取的越具有可比性,评估结果越接近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对于用市场法评估投资性房地产价值亦是如此。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十五条、十六条明确指出了可比基础选择的重要性,并对相关比较因素比如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容积率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方便评估人员据此选取可比案例。IVS 233同样在注释6中表明了可比案例选取的重要性。同样,在使用收益法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评估时,收益法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收益额、收益期限和折现率的选取国内外也都给予了相似的规定。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十七条至第二十条从“净收益”“收益期限”“折现率”三方面对收益法三大参数选取进行了规定。IVS 233则在注释11、注释9中分别阐明了对收益、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的规定。 (二)主要区别 1.投资性房地产概念不同。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其中,“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而IVS 233中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土地、建筑或部分建筑,不包括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在日常业务过程中作为存货销售的房地产。IVS 233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较为详细。 2.专业术语表述略不同。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对评估方法分别以市场法、收益法等文字进行定义和描述,而IVS 233中并没有涉及“市场法”“收益法”等类似字眼,相反是用“现金流量预测”“收入资本化”等专业术语来描述。不过这些并不能造成国内外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的实质性差异。 3.准则的详略程度不同。我国的准则倾向于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而不仅仅是一个导向性作用。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上,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在有关概念的解释上较为详尽、具体,而IVS 233则是给出了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中的原则性指导。举例而言,在运用收益法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评估时,关于对租约条款因素选取数据,IVS233要求用租约条款的可比市场数据进行计算,而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则对租约条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如租金及其构成、租期、免租期、续租条件和提前终止租约的条件等。 4.准则体系结构不同。为符合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采用了与国内其他准则相似的结构体系,分为“引言”“基本要求”“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估披露”和“附则”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具体操作要求、评估准则、评估方法以及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分类等。IVS 233准则则是采用了国际评估准则的通用惯例,准则由正文和注释两部分构成。 5.侧重点不同。《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估值时侧重于对土地使用权和区间值等有关事项的规定,例如在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时,指导意见对土地使用权的分类、剩余使用年限等方面做出了多方面说明。区间值是我国评估准则的创新部分,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二十三条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市场法和收益法无法得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时,可以采用符合会计准则的其他方法。如果仍不能合理得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经委托方同意,还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区间值,得出价值分析结论,并提醒评估报告使用者关注公允价值评估结论和价值分析结论的区别。”国际上,IVS 233则较为关注在建工程评估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说明,另外还特别指出了财务报告、收购、兼并和出售企业或部分企业、诉讼等评估注意事项。国内和国外准则的重点关注点不同,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等国情的不同导致的,并不影响它们在实务中的运用。 四、借鉴与启示 (一)评估方法方面 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加入假设开发法评估方法的使用。因为在建的投资性房地产往往可以作为抵押标的物进行抵押借款等,而此时的投资性房地产处在在建状态,很难采用以往常用的市场法和收益法进行评估,因此就可以用假设开发法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评估。另外,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不动产的一部分,我国准则在运用市场评估时严格对可比案例的地点、时间和交易情况进行限制,而实际上,投资性房地产往往缺乏实际交易可比案例。通过对比国内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中市场法的应用条件,笔者认为,我国的指导意见可以借鉴国际做法,放宽市场法的应用条件,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评估工作。 (二)注重评估准则与会计准则的衔接 投资性房地产不仅属于评估行业术语,也是会计行业的常用概念,并且《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专门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会计处理、后续计量模式等方面做出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而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评估人员对其发表专业的估值建议,这一点上,国内外评估准则都与会计准则做了很好的衔接。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二章明确要求评估人员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时需与委托方及会计师进行充分沟通。未来,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行业中的兴起,评估人员在进行评估业务时会涉及到更多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比如在企业合并或进行减值测试时就可能会涉及到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业务,但是目前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并没有对这种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估值进行说明,指导意见可以依据会计准则对相关部分进行完善。 (三)完善评估目的 与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相比,我国《投资性房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缺乏对投资性房地产特定评估目的的说明,指导意见主要明确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并没有关于抵押、诉讼、收购合并等特定评估目的的说明。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抵押、收购兼并等经济业务频繁发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单一评估目的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我国评估准则应该顺应经济潮流进行及时修订,将符合经济行为的特定评估目的加入指导意见中,以使指导意见更好地指导评估实务。 (四)及时进行修订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并在2010年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业务的复杂多变,国际化的进程也让我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资产评估作为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鉴证服务行业在我国经济腾飞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指导评估行业实践的评估准则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为更好地服务资产评估实务工作,评估准则的实用性和国际性异常重要,因此及时修订资产评估准则很有必要。作为指导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实践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是在2009年颁布的,有些评估方法和评估目的等规定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评估实务需要,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地进行修订完善,以使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服务我国评估实践。 房地产评估论文:房地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其中的房地产估价方面,所以需要针对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主要是对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措施 当前,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房地产用地大量的征用、拆迁、补偿等日益普遍。同时,房地产交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这促进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房地产交易错综复杂,我国房地产估价方面的不足越来越明显。总之,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时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文将对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应对及其应对措施进行论述。 一、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估价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中国房地产评估业的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时间较短。当前最早颁布的法律是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其中提到了房地产估价制度和估价人员资格认证制度。随着各种各样房地产交易增多,房地产估价的忙点逐渐增多,由于估价不合理造成了很多法律纠纷。如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拆迁补偿存在的估价问题一直寻求法律的依据。 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的房地产评估实行执业资格制度,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全国统一考试方可取得执业资格。但由于我国的房地产评估起步较晚、考试频率低等原因,目前有评估执业资格的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专业人员总共不超过 6万人,而实际办理人事并在房地产评估的各类机构中工作的大概只有不到4万人,以至于有的地方如按照有关规定尚不具备法定的专业评估人员,无法成立评估中介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对专业人员数量上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只要求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评估人员,就可申请机构资质。即使如此有的地方主管部门在专业人员的数量要求上也未严格把关,以至于有的评估机构只有一名专业人员,也同样取得了估价资质,有的评估机构甚至只有一人,是名符其实的一人公司。尤其是在中介评估机构脱钩改制期间,各地普遍存在政策偏宽现象。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规定数量、专职技术人员没有按规定与政府有关部门脱钩、没有委托人事、在注册资金上弄虚作假,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评估能力和评估质量。 3.有争议的评估结果得不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 当一份土地评估报告有争议时,其他房地产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无法对其进行评价,因为它们没有土地估价资质。而目前同一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土地估价机构还很少,故对这些有争议的报告进行处理比较困难。 4.中介机构不按核准的资质和范围执业 客户一般只注意评估机构有没有评估资质,但对评估资质如何分级及其意义却不甚了解和关注,这一方面是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另一方面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将评估资质种类、级别和执业范围划分得太细,并且这些划分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超出了一般客户的认知程度(绝非指客户弱智)。众所周知,律师有级别之分,但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基本是相同的,没有划分为涉外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事务所等系列,更没有划分为A、B级或甲、乙级等级。所以客户需要服务时,不需要对律师事务所作较多的了解,而是注重所选律师的级别和业务能力。而在房地产评估中,客户则需仔细了解有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否则就可能费时费财还办不了事。有时即使机构资质符合条件,但由于主管部门的关系,而使下一步工作开展艰难。这些情况往往是多数客户不可理解也无法充分理解的。当然,有人会说房地产具有地域性而不同于其它行业,就同一资质级别而言不宜再对执业范围细分。我们将评估机构资质人为地复杂化,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倒是造成了评估市场的混乱,造成了评估机构大量超资质、超业务范围执业。 二、完善房地产评估的措施 当前,我国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所以需要针对问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建立健全房地产评估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需要建立健全房地产评估法律体系。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市场的完善,评估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国外房地产评估机构慢慢在中国发展,其法律制度对中国制定房地产评估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房地产评估机构和人员准入制度、房地产评估机构不正当竞争等,具体到如贷款抵押、拆迁补偿等等法律纠纷比较多的评估业务上,制定评估细则,从而使中国房地产评估行业真正实现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房地产评估法》的指导下,各个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更加具体、更加实际的规章制度。此外,各个地区还需要建立适合本土拆迁补偿的房地产评估的规章制度,大大减少拆迁补偿中引发的法律纠纷和社会矛盾。 2.培养多种资质的复合人才 (1)提高房地产估价师专业水平 房地产估价是智力型行为,房地产估价师的专业素质是其执业的技术保证。伴随房地产估价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房地产估价师的专业水平也必须不断改进、提高、创新,要通过房地产估价师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对旧有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经验进行更新,帮助房地产估价师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培育当地的房地产估价师和估价机构;另一方面,要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引进外地估价队伍,特别是 品牌估价机构,服务于本地市场。 (2)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积极培养高层次的房地产估价人才,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房地产估价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重视人才,评估机构的人才很重要。多种资质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水平高、实践服务能力强的人才正是行业缺乏的。因此应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机构内的人员素质。房地产中介机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知识,如房地产法律、法规知 识、心理学、公关学、组织管理、业务知识等。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各种优秀人才提供良好开放的交流平台,对于员工有一套完善的培训系统,不断培养和挖掘专业人才,使公司具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 3.实现评估方法的科学化 房地产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当前,房地产评估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市场法。该方法的核心就是依据真实的房产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房地产评估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成本法,其使用房产主要是针对市场上找不到参照案例,又不能通过收益来评估房产,如公园、学校等。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调整房产成本因素,比如依据材料、人工等上涨比例进行调整。对于收益法,其收益和折现率的确定都存在很大的难点。评估时,主要在行业平均报酬的基础上确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在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针对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评估论文:房地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在不断的进步中,房地产评估也在不断的崛起中,但就当今房地产评估的形势而言,过度的经济膨胀,极易让房地产评估行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本文就当前房地产评估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评估机构;评估师 一、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机构产权不明 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房地产评估机构以及评估人员没有进行实质上的脱钩改制,二是房地产评估机构还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制中的私有产权。前者具体体现在评估人员都是依据人才交流中心进行委托保管来了解档案关系,在这当中,人事合同的标准化缺失,实质上只浮于表面,在形式上进行了脱钩改制。再者,评估机构即使完成了脱钩改制,也没有摆脱和主管部门间的阶级关系,这让评估人和主管部门的领导有一种交易的认清关系,使得评估机构在脱钩改制后仍不能完全独立。后者表现在评估机构产权在私有化中,出资人站在连带责任的立场都会选择有限责任公司。 (二)评估员素质不高 我国出台了评估师执业资格证的考试策略,如果评估师没有通过考核,将无法正常上岗。但实际情况下,评估师考试一般偏重于理论知识部分,而不太重学历高低、实际工作年限。导致许多应届毕业生在理论知识掌握上比较得心应手,考试通过相对较简单,反而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评估师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全,考试通过较困难。另一方面,房地产评估师所设置的级别对新生力军的初级资格认定缺失,仅仅设置了中级职称的评估师。我国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整改中,意味着对房地产评估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不断的深化自身的学习,跟上时展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更要不断加强其继续育,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评价技以及指标,充实自身技能。但我国现在并未达到这一标准,对评估师的育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比如对其育管理的手段,培训内容,形式都是虚有其表,而这种华而不实的局面则会让我国房地产评估师严重滞后,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公信力不足 在一些较发达的国家中,房地产评估发展迅速,有关法律法规都十分完备,甚至还有行业协会来加以规范以及监管。较之国外评估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评估便立刻相形见绌,不单法律体系没有完善,技规范也没有落实到位,而且针对一些违法违规现象也没有行业规则来引导,社会公信力严重缺失。如房地产评估机构在实际作时,极易被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分控制,时而遭到房地产商的威逼利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罔顾职业德,迎合强制拆迁行为,让房地产评估质量下降,严重妨碍市场价值的统一。这样不单侵犯到当事人的利益,甚至会危及国家利益。 二、房地产评估中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房地产评估行业组织建设 房地产评估行业组织是基于房地产评估机构意愿之上,从而构建的管社会团体,它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进行行业规范组织。行业组织必须自身具备健康良好的机制。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以及各区域学会都要学会全方位思考问题,有效解决房地产评估机构脱钩改制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为政府政策,宏观调控力度以及有关措施、评估师以及评估机构提供双向沟通平台,促进信息在各中的传递中畅通无阻,相互借鉴经验,优势互补,锦衣推动行业进步。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要想保证房地产评估的实施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健康化,就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用规范,制定有关技标准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约束,从而防止房地产评估中出现恶性竞争、职业德素质低、评估师危机感不强的局面,另外还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满足房地产评估中的技要求,进一步实现房地产评估方法以及程序的标准化。 (三)严格控制房地产评估执业资格认证 要想达到全面提高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自身评估水平,必须要进一步控制房地产评估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同时还要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房地产评估行业准入原则。在资格认证上可以适当的引进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经验,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国评估师的实际能力的执业资格等级,至少有两级职称。而对于准入原则,可以从根源着手,严格控制房地产评估师的德素养。将考试人员的学历水平设置为大学本科以上,并加大考试的难度系数,结合实践经验来进行双面考核。 (四)健全房地产评估的公信力建设 形式上而言,诚信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还缺少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其社会效应是不容小觑。要结合我国房地产评估的发展,进一步规范行业作流程,将行业服务体系标准化,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设房地产评估诚信档案,全面提升房地产评估公信力建设,维护个人和集体乃至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结语 房地产评估做为房地产行业中十分重要的节,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在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评估机构的产权不明、评估员的素质不高、评估体系的公信力不足都影响着房地产评估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规范房地产评估体系,加强房地产评估行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严格控制房地产评估执业资格认证,加强房地产评估的公信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房地产评估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维护人民利益,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房地产评估论文:房地产评估假设开发法的应用解析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房地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假设开发法在房地产评估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假设开发法的含义及应用条件、理论模型、应用流程,然后分析了假设开发法在房地产评估的应用模型,最后结合应用实际探讨了假设开发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难点。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假设开发法 引言 随着我国房地产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扩大,房地产不断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确保房地产市场合理健康的发展,房地产评估也随之兴起,其业务也不断增多,人们也更加关注和研究房地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可以采用市价法、成本法、收益法以及假设开发法等来进行评估[ 1]。作为房地产估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假设开发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范围较大的特点,能够为房地产的评估和项目投资评价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为房地产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1 假设开发法的基本理论 1.1假设开发法的含义及应用条件 假设开发法(Hypothetical Development Method)又可以称为剩余法,余值法或倒算法。根据《房地产估计规范》中对于“假设开发法”的定义,假设开发法是预测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然后从开发完成后的价值中扣除开发成本、税费和所得开发利润等,以此来测算估价对象的权益价值[2 ]。 假设开发法主要是适用于待开发的土地、正在建的地产等具有投资开发的或待拆迁改造等具有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的估价。待评估的房地产应具有投资开发或再开发潜力,这潜力是指该房地产在未来具有可盈利性的可能,这种可能性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来对盈利机会进行定性分析描述;待评估的房地产未来的价格可以预测,待估价房地产是需要再市场上经营出售的,应当结合市场行情和供求状况,正确有效的预测待估价房地产未来的市场租售价格;社会经济环境的好坏也将影响假设开发法的估价效果,有效的评估需要较明朗长远的房地产政策、健全的房地产法规、稳定清晰的房地产的税费等[3]。 1.2假设开发法的理论模型 根据假设开发法的含义,其理论模型为: 房地产价值=开发完成后当地产价值-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费-投资利息-开发利润 简化的公式为:V=A-(B+C) 式中:V―待估房地产的价格 A―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总价值 B―总的开发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费、投资利息之和) C―开发利润 1.3假设开发法的应用流程 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运用假设开发法: (1)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 首先需要调查待评估房地产的位置、规划限制和现状等基本情况。待评估房地产的位置信息主要包括土地所在区域的性质、具体坐落位置、交通条件、环境情况等;现状只要包括土地用途、使用者及使用权性质、面积、基础设施等方面;规划限制主要涵盖了区域规划、建筑性质、建筑容积率、绿化比率等情况。 (2)最佳利用方式的选择 在规划许可范围内,选择待评估房地产的最佳的用途。为了确定最佳用途,需要充分分析当地市场的情况,考虑区域情况和社会对于该用途的需求及未来发展,分析市场最需要哪种类型的房地产。 (3)开发经营期的估算 确定开发经营期是为了了解开发成本、管理、销售费用等情况,测算开发后房地产的售价、投资利息等。待开发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期是以取得估价对象的时间作为起点,房地产预计开发完成后经营结束的时间为终点。 (4)开发完成后价格的测算 一般是以开发完成的时间来测算该房地产的价值,结合待评估的房地产的最有效利用方式(出租、出售)和市场情况变化等,利用多种方法来综合确定价格。 (5)开发成本的测算 房地产开发成本不但与开发周期有关,还需考虑投资进度。结合相关的经验和规定,利用成本法来测算出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相关税费、开发利润等。 (6)房地产价值的具体计算 正确利用现金流量法或传统法来具体计算出待评估房地产的价值,测算出的结果一般有楼面地价、建筑面积单价和地价等。 2房地产评估假设开发法的应用模型 2.1房地产项目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测算 根据待评估的房地产的最有效利用方式(出租、出售)和市场情况变化,利用市场比较法和长期趋势法确定用于出售的房地产的价值,测算出租或自营的房地产价值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和收益还原法[4]。 (1)市场比较法和长期趋势法 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已经发生交易案例的价格和近年来同类房地产的价格变化趋势来估算出待评估房地产开发完成后的现房价格。通过区域因素、交易情况和个别因素等来修正市场比较法,不同的区域、个别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 长期趋势分析是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房地产过去、现在的价格指数和未来的变化趋势来推测,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是通过比较单价并不是总价。 (2)收益还原法 对于写字楼、餐旅馆、商店等出租和营业的房地产,先要预测出出租或经营的收益,然后再通过收益法将收益转换成价值来测算待评估房地产开发完成后的价值。通过市场比较法和长期趋势法来确定租金。例如,根据目前租金水平和未来趋势来预测出某写字楼未来的月租金为50元/m2,可用于出租的面积为30000m2,出租率为90%,其中租金的30%用于运营费用,报酬率为10%,运营期为50年,改写字楼的未来总价值估计为: 50×12×30000(1-1/(1+0.1)47)=11211(万元) 2.2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的测算 (1)土地成本 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不同的土地性质和国家相关政策来确定土地成本。土地成本一般包括土地出让金、地价评估费、土地补偿费、耕地开垦费和占用税、房屋拆迁费用、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征地事务管理费、场地清理费等。 (2)建造成本 测算房地产项目的建造成本相对比较复杂且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需要明确该评估项目的最佳用途,项目的品质和档次将直接影响到建造成本的测算;其次需要根据市场情况来测算建造成本,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设计费、招投标服务费、环评费、勘察费等这系列的前期工程费可以类似工程经验和相关收费标准来进行测算,建设安装工程费(土建安装成本、工程监理费、质量监督费等)可按照地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计算,根据当地具体标准确定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测算成本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因为原材料涨价、工程量增加等不可预知的因素来产生的费用[5]。 (3)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开发周期、复杂程度和参考房地产类似项目的管理费用,一般可以通过土地和开发成本的一定比率来确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的投入作用相当明显,这将会对项目销售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销售费用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3%,但具体的还需要合理的分析市场状况。 (4)投资利息 因为房地产项目存在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为了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需要测算投资利息。投资中的地价款、开发成本、管理费和其它费用是预付资本,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利息的,计算利息期按照开发周期、资金投入情况来确定,可以采用静态和动态投资来计算投资利息。 (5)税费 销售税费应考虑周全,主要包括了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还需要考虑到房地产享受的税收优惠。其中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的预测是相当关键的,它们的预测是以项目整体能够准确合理地预测为基础。 2.3开发利润的预测 开发项目利润是以项目价值或开发成本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利润率来计算的。利润率一般采用当地近年来类似项目开发的平均利润来确定的,需要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的利润率存在差异性。 3假设开发法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难点 因为假设开发法的原理简单、运算方便等特点而备受欢迎,是现阶段房地产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不太理想,其中有几个难点和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下面就简要探讨: (1)市场信息的准确性 假设开发法是在获取类似项目交易信息的基础上来测算待评估项目未来的价值和开发成本,然而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并不能保证。这是由于每个项目均具有独特性,同区域内很难找到类似项目,其次就是市场交易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还有政府相关的信息也不够完善,因此评估所需的市场信息需要进行修正。 (2)开发利润计算方式的误用 一般计算开发利润都是将计算基数乘以一定利润率,理论上是没有错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些错我。首先,在测算利润率的时应该考虑到开发建设期这一隐含的因素,如果开发期不同,投资收益率相同的房地产项目的利润率也会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这是经常被忽略的。例如,某个项目的开发期为一年,它的成本利润率为5%,如果开发期为两年,应为资金占用期增加了,其成本利润率按照单利率来算至少为10%,通过这种方式的计算才能保证收益率相同。其次,由于性质不同的资金的占用期限可能不同,所以需要计算出综合成本利润率。笔者认为如果采用年收益率的形式计算开发利润,既利于项目间的比较又方便理解,还可以有效避免错误。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评估理论的迅速发展,深入研究假设开发法的理论,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假设开发法对于房地产估价和项目投资决策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应多加注意评估的重点和难点,确保评估的准确合理性。 房地产评估论文:浅析我国房地产评估现状及方法 摘 要:目前,房地产估价行业运行情况已经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加入WTO后,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市场的开放,房地产评估行业面对的国际、国内的竞争和挑战更加严峻。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只有从现在起就直面自身的不足,提高管理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树立行业品牌,迅速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无情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本文对我国房地产评估现状及方法的比较进行了简论。从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出发,着重论述了房地产评估的常用方法,以及使用房地产评估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我国房地产评估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现状 房地产评估方法 一、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房地产评估行业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行业,是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房地产评估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千年前就产生了有关房地产价值及其评估思想的萌芽。当时伴随着土地和房屋买卖、租赁、课税、典当等活动的出现,房地产估价活动应运而生。但在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这段时期,随着废除房地产私有制,禁止房地产买卖、租赁等活动,中国房地产估价活动基本消失。直至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屋商品化的推进,中国房地产估价活动开始复兴。特别是1993年诞生首批房地产估价师以来,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快速发展,估价队伍迅速壮大,估价法规不断健全,估价标准逐步完善,估价理论日趋成熟,估价业务持续增长,估价行业的社会影响显著扩大;基本形成了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和监管有力的房地产估价市场,逐步建立起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监管体制;房地产估价在解决房地产市场失灵,将房地产市场引向理性,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护房地产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房地产评估市场现状 在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房地产评估市场也有较明显发展。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于其长足发展的不利因素。 1.管理体系交叉,不利于估价行业的发展 从我国目前管理体制来看,评估业有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和资产估价,且主要分属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相应的估价人员也分为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和资产估价师,各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制定的管理办法多从本部门出发,未经过很好的协调与沟通。这样限制了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不利于估价行业的发展。 2.估价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房地产估价实行执业资格制度,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全国统一考试方可取得执业资格。但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估价起步较晚、考试频率低等原因,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前的资格审查各地松紧不一,考生做假现象严重。房地产估价师考试不能体现估价师水平高低和资历深浅,不能激励估价师为提高业务水平而继续学习和深造。 3.自律不够 国外房地产估价一般是依靠估价师协会管理,一方面在培训、考试、资格管理和提供信息等方面协会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方面在技术规范规程、行规行约等方面有较强的约束力。这几年建设部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估价师学会,但这个行业学会远远没有到位,还没有承担起行业管理的重任,各地也只有少数省市成立学会,多数还是空白,地方上的行业自律差距就更大了。 4.制约力不够 对房地产评估的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职业道德标准至今仍停留于理论探讨,没有出台一部有权威的系统科学的法律或法规,因此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没有一个遵循的规则,全凭个人悟性或自由发挥,往往同一宗或条件相似的房地产评估结果相差甚远。有的评估报告其评估价值即为财务报表的帐面值,有的标的权属不清就估出价值,有的把地价漏算或多算,更有甚者有的项目具有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价值,其评估报告只有一张纸,没有评估程序,没有计算过程,令人啼笑皆非。有些机构和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有的收取礼金,有的超越资格限定承揽业务,有的出卖评估机构的资格(即为没有资格的机构或人员所做的评估报告盖章收费),有的甚至搞欺诈,使其从事的评估业务偏离了公平、公正、科学、合法的轨道。而对于低劣的评估报告和不正当的经营行为没有评判的依据,更无处罚的手段,搅乱了评估市场,禁锢了评估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房地产评估方法 1.成本法 适用于旧房地产的基本公式是:旧房地价格=土地的重新取得价格或重新开发成本+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的折旧。我认为以上的公式存在问题,现在土地出让是有期限的,缺少剩余使用年限修正;并且土地的重新取得价格或重新开发成本是土地开发完成后的价值,而房地合一项目土地的重置成本应该是到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包含建设期的贷款利息和开发利润。 所以我认为这公式更明确:旧房地价格=土地的重置成本×剩余使用年限修正系数+建筑物的重置成本×成新率=(土地取得价+附属费用+有关税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开发利润)×剩余使用年限修正系数+(前期工程费+工程造价+工程附加支出+配套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单位管理费+开发利润)×成新率。 2.市场法 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和估价的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方法。 比较法适用于本身具有交易性的房地产,该方法是不适用很少发生交易数量比较少的房地产。 3.收益法 按照我国目前的土地出让政策,应对土地使用权价值进行分析,否则得到的是一种不完全的会计利润,实际上跟用加和法得到的还原利率口径是不一致的。若收入、费用发生的时间和其折现期一致,不应该考虑利息费用,正如假设开发法中的折现法公式中不存在投资利息和开发利润一样,因为它正以恰当的收益率,恰当的折现期折现到评估基准日。收益法评估往往是假设收入费用发生在某一个时点,实际发生时间与这种假设有偏差,这样才可以用利息费用作调整。例如客观租金收入发生在期末,费用在期间均匀发生,而评估时假设收入费用发生在期末,这时应考虑期间发生费用的贷款利息;租金收入发生在期初,费用在期间均匀发生,而评估时假设收入费用发生在期初,这时应考虑期间发生的费用进行折现。收益法实际上是一种动态法,而考虑利息费用是一种静态法,将两种方法混在一起,显得不严谨。因此,运用收益法要尽量将收入、费用发生的假设时间与加权折现期一致,而不必再考虑利息费用。 3.4假设开发法 运用该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房地产开发收益率和房地产经营收益率的不同。资本化率是将房地产的净收益转换成价值的比率。而对假设开发法中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中的折现率,教材中说,与收益法中的资本化率原理相同,具体应等同于同一市场上类似房地产开发项目所要求的平均收益率,它包含资金的利息和开发利润两部分。教材中所说的折现率实质就是房地产收益率,只不过房地产开发的收益率不同于房地产经营的收益率而已,因此称房地产开发收益率和房地产经营收益率,更能反映其本质,更好理解。即房地产开发收益率运用于开发完成后价值和开发成本费用的折现,房地产经营收益率运用于通过租赁经营形式对房地产价值的求取。 四、结论 科学实用的估价方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能反映现实交易行为。房地产估价的对象就是房地产。从实物形态上来看,房地产存在三种形态,即单纯的土地、单纯的建筑物以及房地合一的复合房地产。另外,房地产估价是评估待估房地产的一定权益的价格,因此,估价对象也涉及到物权。依据房地产估价的需要及其特点,这里将按用途将评估对象划分为居住、商业、工业、其他用途房地产及土地五种类型,并分别介绍它们的估价特点、常用方法及主要注意事项等。 房地产评估论文: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的认识 【文章摘要】 目前,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评估,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已经成为我国资产评估界的一项新兴业务。本文就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的背景、投资性房地产评估过程中的关键事项、不同会计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谈谈看法。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评估;背景;关键事项 1 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一些企业与很多发达国家企业一样,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一些企业甚至把这种投资行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国内会计准则),使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国内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并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有限度地进行了创新。它的要点是:一将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核算并在报表中单独列示;二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期末以公允价值在会计报告中反映。 投资性房地产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中内容有所区别。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是能够单独计量、单独出售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为资本增值而长期持有的土地(正常经营中持有短期出售的土地不包括在内);未来用途尚未确定的土地;主体拥有或在融资租赁下持有并在一项或多项经营租赁下租出的建筑物;准备出租的空闲建筑物。在国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是能够单独计量、单独出售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而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是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也可以是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对于用于出租的建筑物,必须是企业拥有产权的。 “公允价值”这个概念,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中有不同的表述。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在国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尽管表述有所区别,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计量模式,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借助于独立第三方――资产评估师的评估结果,这是大部分企业和注册会计师的首选。 为了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行为进行规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于2007年、2009年先后制定并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和《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这两部规章的实施,对于规范评估人员的评估行为,维护资产评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投资性房地产评估过程中的关键事项 下面是评估人员为满足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需要而进行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评估业务,我们以此为例,就评估范围的确定、评估基准、评估方法和评估假设及评估初稿的提交等问题进行探讨。该上市公司为基建行业企业,拥有多达近二千多项的物业,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就有约50项,分布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众多的二线城市。 2.1确定评估范围 在这项评估业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投资性房地产本应由企业自行确定,但因为投资性房地产是新兴事物,企业对其认识不到位,所以投资性房地产范围往往由注册会计师协助确定。注册会计师会根据自己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理解确定投资性房地产范围,但这个范围往往因为过大过多而不被企业所接受。企业认为持有房地产的目的不是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尽管目前正在出租,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则认为,他们的识别过程严格地遵循了会计准则的规定。双方博弈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做出了让步,将位于一线城市且全部或绝大部分已经出租的写字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在确定投资性房地产范围的过程中,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各有各的判断,评估人员本身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是被动的,但评估人员必须参与其中,并且了解双方对投资性房地产范围确定不一致并各自坚持的理由。客户认为自己是基建行业的上市公司,若持有大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被认为不务正业,而且投资性房地产在每年都需要评估太麻烦,但是注册会计师则认为自己有责任判断企业的分类是否合理,这是职责所在。所以要求评估人员要对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必须熟悉。 2.2明确评估基准、评估方法和评估假设 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基准是市场价值,虽然会计准则要求的是公允价值,对于本例中的投资性物业,市场价值与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市场价值就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就是市场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方法可以是市场比较法,也可以是收益法。以市场比较法为主,兼顾收益法。 评估假设方面,主要问题是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时租期内外租金如何确定问题,特别是如果租期内的租金与市场租金明显不同时如何处理的问题,这方面需要评估人员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2.3提交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初稿 评估人员在完成了评估过程之后,要将评估初步结果告知企业。因为评估结果对企业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企业不愿意看到过高或过低的评估结果,所以需要评估人员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 评估人员应当明白,企业对其物业的了解有时比评估人员深刻。当然评估人员不能因为企业的特殊要求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公允,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对于确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必须保持评估的独立性。 3 投资性房地产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下的评估 3.1国际会计准则下,评估范围、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国际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投资性房地产评估通常是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需要:一是企业在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要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并在审计报告中加以反映;二是融资租入的投资性房地产要按照最小租金支出现值与公允价值孰低的原则来确定其初始成本时;三是以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需要以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成本;四是企业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应按转换之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入账成本;五是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其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需要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或该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原因。 在评估实务中,以第一项和第五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业务居多。为了顺利地进行评估工作,评估人员事前要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评估的目的;要熟悉会计准则的规定,具备相关的会计知识;要熟悉财务报表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反映方式;要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及假设;要关注投资性房地产的产权情况;要了解投资性房地产实际出租情况及相关的租约条款。 3.1.1事前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评估的目的 评估人员在接受了业务委托之后,应提议召开注册评估师、委托人和注册会计师三方参加的沟通协调会,以了解评估报告需要满足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3.1.2 熟悉会计准则的规定,具备相关的会计知识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逐步实施,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会成为资产评估行来的一项新兴业务。所以评估人员应尽可能对相关会计准则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与注册会计师有“共同语言”。 3.1.3熟悉财务报表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反映方式 注册会计师运用评估数据是为恰当地计量或披露,所以评估人员应该熟悉在财务报告中评估对象的原始数据内涵。比如,投资性房地产账面记录的数据是“房地合一”的价值还是仅仅是房屋或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不会简单地给出房地一体的评估结论,不会对报告使用者产生误导。 3.1.4要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假设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中应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和重要的评估假设,需要说明所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有充足的市场证据还是依赖了其他因素,即在财务报告中要将评估人员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和所依据的评估假设都进行披露。所以,评估人员必须将评估方法和评估假设等内容与注册会计师沟通并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以便于注册会计师引用。 3.1.5要关注投资性房地产的产权情况 与企业的其他资产不同,房地产是需要产权登记来确定权属的资产。房地产的产权是否完整、是否有瑕疵对其公允价值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评估人员必须弄清楚待估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权属状况,以确定其在现况下的公允价值。 3.1.6了解投资性房地产实际出租情况及相关租约条款 一般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均是有租约的,评估人员应了解现有租约中的租金是否公允。如果存在租约租金与市场租金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分别租期内和租期外进行考虑,在租期内按照租约内的租金进行计算,在租期外则按市场租金计算。 3.2投资性房地产在国内会计准则下的评估 3.2.1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国内会计准则增加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从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需要满足的条件看,国内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法以外的其他评估方法的使用。因为其他的评估方法通常有较多的假设,主观性较大,容易产生争议。所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使用条件上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的可靠性。 3.2.2对评估的影响 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在后续计量、评估方法和周期性评估等方面都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产生影响。 后续计量方面。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国际会计准则更倾向于公允价值模式,而国内会计准则以成本模式为基准模式,公允价值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使用,是一种可选模式。其原因是公允价值下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变动直接进损益,容易带来利润操纵,进而影响所得税。 评估方法方面。在国内会计准则下,首选的市场比较法。而国际会计准则下,收益法也是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 周期性评估方面。国内会计准则下,并不需要在每个会计期末都确认公允价值。但在国际会计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需要每年评估一次,以满足会计报告计量或披露的需要。 房地产评估论文:房地产评估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房地产评估是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重要行业,房地产评估的发展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评估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主要对房地产评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研究 一、引言 近些年来,在我国,随着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评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房地产评估所在的机构已经成为服务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中介,对于房地产行业市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房地产评估机构经营发展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房地产评估,针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这样才能适应房地产发展需要,从而不断的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评估概念概述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被叫做房地产评估,与其他行业一样房地产行业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工程质量、周围环境、价值、贷款风险等是房地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评估行业除了其行业本身特有的特点外,还有高风险性和高技术性的特点。 三、房地产评估的发展机遇 1、国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 房产评估作为房地产的重要中介行业,国家在政府工作规划中对房地产评估也有明确的文件,要求推动包括房地产中介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虽然略有波动,但是总体形势却是良好的,再加上国家的产业支持,将会对房地产评估的发展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 2、开征房产税势在必行 房产税是我国税制改革以及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而且在一些城市已经试行了房产税,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主要是以房地产的评估价值作为依据。因此,房产税的开征必然会大量扩张房地产市场评估的业务量,对于房地产评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行业对于市场风险的控制管理力度越来越大,房地产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押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进而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基本做法,这也就直接增加了房地产评估的评估量。 4、国家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仍然处于持续推进中,城镇化的建设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利好,同样也会带动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城镇化建设步入高潮,房地产评估将会持续稳步发展。 四、我国房地产评估发展制约问题分析 1、房地产评估的整体实力不足 在我国房地产评估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数量迅速增加,但是具有一级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数量仍然较少,存在着大量的实力不强、管理松散的小型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评估产业的整体实力不足。此外,在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中,执业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数量少,从事房地产评估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与业务能力不高,人才成为房地产评估稳定发展的制约。 2、房地产评估业务方式有待完善 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房地产评估业务开展方式也各有不同,一些现代化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已经采取批量评估以及自动评估等先进的业务方式,但是大多数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仍然是采用传统的人工评估方式开展房地产行业的评估,完成一次评估的程序烦琐,需要时间长,因而房地产产业的评估效率不高。 3、房地产评估机构盈利能力不强 当前在我国房地产评估存在着严重的高成本低收入的问题,造成了房地产行业机构的盈利能力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评估内部竞争无序、激烈。特别是由于房地产评估结果与委托方利益息息相关,一些评估机构为了生存不惜采取恶性竞争手段,放弃原则、拉低价格,造成房地产评估行业机构盈利能力普遍不高。 4、房地产评估部分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较差 提高房地产评估质量,首先必须确保独立客观的开展房地产评估工作。然而一些房地产评估行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委托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违背房地产行业评估原则,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房地产评估,造成了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损害了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形象,更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五、房地产评估长远发展对策分析 1、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房地产评估行业机构的整体实力水平 对于房地产评估的发展,应该结合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行业以及房地产评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对于房地产评估机构资格以及房地产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进行规范,可以采取进阶制度管理房地产评估从业机构以及从业者的整体资质,进而确保房地产评估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升房地产评估的整体实力。 2、创新房地产评估业务的工作模式 对于房地产评估业务,应该逐步依靠技术实现房地产评估工作的业务升级,尤其是积极地在房地产评估业务中引进自动评估技术、批量评估技术,通过计算机模型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得出规范化的数据,提高房地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房地产评估的业务开展上,同样应该积极应用好大数据,依靠数据的积累,不断升级评估技术,准确地改进房地产行业评估方式,把握房地产评估的发展方向,增强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3、优化房地产评估产业机构的盈利模式 对于房地长评估而言,应该逐步地对盈利模式进行改革,对服务内容进行拓展,特别是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相关数据的积累与研究,逐步地将房地产评估业务向评估业务以及咨询业务方向拓展。首先,应该逐步地扩大房地产产业评估业务客户群体,吸引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等大客户群体,提供优质的税基评估以及押品评估管理。其次,应该注重房地产评估行业业务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平台化服务扩展,通过研究报告等方式,不断提高评估机构的影响力。第三,应该注重对房地产评估业务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房产信息数据,进行数据供应服务,尤其是提供风险管理以及房产定价等方面的业务服务。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丰富房地产评估行业的盈利模式,提高房地产评估机构的生存发展能力。 4、推动行业立法增强房地产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为了确保房地产评估业务能够客观公正的开展,必须结合房地产评估产业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控制房地产评估内部无原则的恶性竞争行为,有效地约束房地产评估产业内部的不正规行为,进一步地减少在房地产评估过工作中外界的干扰,确保房地产评估业务客观公正的实施。 5、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 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房地产的评估,都应该广泛的收集最新的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评估监管的工作更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在评估时要运用真实的数据来进行评估。在评估时,要采用先进的方法借鉴好的经验来进行评估,使评估机构的各个部门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是各部门合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评估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房地产评估产业的跨越发展,并且作为方地产评估有关机构一定要转变自身的定位方向,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推动自身业务转型,从而更加适应新时代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变化。 房地产评估论文:剖析如何做好房地产评估管理工作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评估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房地产评估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如何做好房地产评估工作。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存在问题;方法;对策研究 1、房地产评估存在问题 1.1 不公平竞争和恶性竞争同时存在。现有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分为两类:①原各级房管部门成立的评估机构,脱钩改制后成为股份制公司。然而,虽然虽然与管理部门脱离了联系,但管理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把业务交给这些公司来完成。②没有政府背景,按市场化运作的评估公司。它们中有些依附于前者公司,赚取部分利润,有些则与前者公司在本就“凄凉”的市场上展开竞争。为了多争取业务,迎合顾客的不合理要求,各评估机构和人员多置评估规程和规范于不顾,或过度降低收费标准,或给客户主管回扣。这样的过程既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导致国有资产、资源的严重流失,使得资产评估行业产生时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得不到实现,同时扰乱了市场秩序,违背了房地产评估行业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1.2 评估机构所出具评估报告的可信度降低。当前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专业注册估价师和估价人员;二类是非专职的注册估价师。自从房地产评估机构成为合伙制企业后,正式注册的房地产估价师大多成了评估机构的领导者或合伙人,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上,对自己的评估能力要求降低,在评估报告模板上进行修改,由此出具的房地产评估报告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1.3 国外对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冲击较大。中国加入WTO后,加大对外开放程度,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有大量国外的评估机构进驻国内市场。由于国外资产评估行业起步早,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对评估行业非常重视,业务渗透至各行各业,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思想体系还是方法理论,都较国内的先进,并且国外机构还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先进的理念,对国内机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 2、房地产评估的方法 2.1 市场比较法。采用市场比较法必须要求房价相对稳定。在市场比较法中,房地产商估计的房价取决于他们对市场走向的预期。如果房地产市场比较稳定,那么房地产商会在当前房价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设定房价。如果市场不稳定,房价暴涨暴跌,那么采用市场比较法的困难就很大。在出现房地产泡沫的时期,采用市场比较法就有可能高估房价,放大房地产泡沫。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比较法完全丧失了用武之地。 2.2 收益还原法。估计房地产在各个时期将要取得的纯收益,然后采用适当的还原利率将纯收益折算到现在,各个时期收益的总和就是房价。如果在未来的纯收益和还原利率这两个环节上没有意义,那么收益还原法是最理想的房价估计法。事实上,人们的预期往往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化。倘若在某些时期房价突然暴涨,再加上新闻媒体的炒作,许多人会随着潮流改变他们对住房增值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购买住房看起来要比租房合算得多,从而越来越多的人由租房改为购房。 2.3 成本估价法。成本估价法又称承包商法,是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时地重新构建价格,然后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采用成本估价法看起来比较简单,建造成本加上各项税费和正常的利润就是房价。成本估价法特别适用于房地产交易较少,无法采用市场比较法的情况,非盈利建筑物由于很少有交易实例或者不能交易,也往往采用成本估价法。 2.4 假设开发法。房地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之前,首先要估计出它的销售价值,然后扣除正常的土地开发费用,勘察、设计费用、建筑施工费用、销售费用、资金成本(利息),税金等,最后扣除地价,剩下来的就是房地产开发商预期的利润。倘若这个利润是房地产商认为能够接受的,他们就会积极投入这个项目。否则,房地产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手这个项目的。预先估计房价,然后再决定是否开发,这样的房价估价法称为假设开发法。假设开发法经常被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做好房地产评估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行业管理。 ①实行政企分开。行政行为与评估业务如果混合在一起,评估机构就变成“阴阳脸”,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大量的评估业务就难以走向市场,房地产评估行业就永远跳不出怪圈。因此要实行政企分开,与房地产评估相关的行政职能,如房地产交易,土地出让、转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行使,或由政府委托下属事业单位行使,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应将行政行为与从事评估的经营行为严格划分。 ②加强法制建设。首先要加强评估的立法工作,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相比,我们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立法工作任重道远,因此要尽快制定房地产评估的法律法规,并将一些法规规章上升等级形成法律法规。其次要加强执法监督,现在评估市场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不合格的评估报告屡见不鲜,不正当的经营行业屡禁不止,这就迫切需要发挥行政执法的作用,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罚,将评估市场存在的问题降低到最低限度。 3.2 强化行业标准。 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标准。最近几年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评估职业道德都有所涉及,但都散落在有关条款中,内容不系统不完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执行。国外对房地产估价师职业道德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如估价师守则对估价师行业有详尽的规定。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制定“房地产估价行业职业道德标准”,“房地产估价师守则”等规定,规范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行为,让他们明确应该怎么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错了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从而形成一道“紧箍咒”,凡是不能为的就不敢为,约束估价师的行为,使行业自律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评估行业的信誉。 3.3 建立竞争机构。 ①开放市场。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房地产评估市场的要求,在前述政企分开的前提下制定市场竞争规则,要取消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承接评估业务要由委托单位依据其业务大小和难易程度自由选择相应等级和信誉高的评估机构。尤其是管理部门或有行政职能的评估所不得指定评估机构,不得刁难其他评估所所做的评估报告。特大评估项目可以选择几家相应等级的评估机构投标或议标,将投标单位的等级、业务水准、经营实力、业绩、收费、服务等条件以打分制的形式进行综合评标,高分者中标。 ②机构独立。根据“公司法”和“房地产法”的要求,所有评估机构必须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中介组织,第一步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待条件成熟时可过渡到无限责任公司。现有事业性质的评估机构应与行政部门脱钩,推动评估机构走向市场,让他们独立地承接评估业务,在市场竞争中或生存发展,或落伍淘汰,让强的更强,差的消亡,通过市场竞争促使评估机构及估价人员提高其业务水平。 ③责任加大。与评估机构的法人地位相适应要建立赔偿责任和保险制,并应允许注册估价师实行高薪制。如果评估所作业失误给委托单位造成损失,委托单位可以依法上诉要求赔偿损失。评估机构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追索有关估价人员责任,但是赔偿责任必须以评估机构和估价人员向保险公司投保作为保证。由于估价师个人难以全部承担责任,而评估机构全部承担又不利于估价师责任到位,因此应规定如果评估出现失误评估机构和估价人员各承担一定比例的保险赔偿,具体比例可商定。这就要求评估机构和估价师除完成资格登记和注册登记外,还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签约,而保险公司一般不会与未经登记素质不高且经常出错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评估机构及其估价师签约,委托单位也不会委托不投保的评估机构评估,这就迫使估价师提高专业水平,敬职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同时也促进评估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业务水准,约束估价师的执业行为,这就有利于评估机构和估价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房地产评估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因此,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更要认清房地产评估行业目前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合理的应对,使评估行业平稳、和谐、健康的发展。 房地产评估论文: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开放,房地产估价行业面对的国际、国内的竞争和挑战更加严峻。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只有从现在起就面对自身的不足,提高管理、专业、人才优势,树立行业品牌,迅速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取胜于人。基于此,本文对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行业问题 对策 房地产估价是房地产中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壮大,房地产估价在我国从正式出现到现在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还不完全适应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 1、制定了房地产评估的有关法律规章 国务院和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首先制定了房地产管理基本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房地产估价规范》、《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及《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管理办法》、《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房地产评估行业及估价师的地位,完善了评估行业的相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形成了统一开放的房地产评估市场和行业自律标准 从2000 年6 月国务院提出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的要求开始,涉及中介机构的管理部门,包括房地产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的规定,开展原有房地产评估机构与部门的脱钩改制工作。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已经开始承担估价师资格考试、注册、再教育以及估价机构资质评审、违规行为查实等工作,房地产评估行业的自律机构基本建立,对估价机构的自律作用日益强化。 3、房地产评估服务领域逐步扩大 在房地产估价机构发展初期,主要服务内容是房地产交易管理,防止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隐价瞒价、偷漏税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评估业务已经逐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行业,如银行、城市建设、土地管理、司法、保险、税务、投资咨询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评估机构的产权问题不明确 我国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和工作人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钩。估价机构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主管部门任命,主要的业务来源依旧是原来的业务部门,与原来的主管部门依旧有着联系。现实社会中,房地产估计机构几乎全部是有限责任公司,因为,只有这样,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不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我国的房地产评估机构的经营效率低,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有限责任公司体制的影响。出资人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红,那些出资少的人,在公司占的股份也就比较少,因此,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很难做到尽职尽责。这样就导致了当地产评估机构的运营效率不高。 2、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房地产评估产业虽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评估机构是由政府房地产评估机构所改制而来,它们借助政府的关系垄断了市场,因而不能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去获得业务。目前,针对评估师,没有一部有针对性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在房地产评估的各项法律法规中,实施的细则还不健全,对不同用途的房地产,也没有相应的针对性强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估价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1)估价师考试较注重理论考核,对学历要求较高而对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和从事评估业务的年限要求较低,因此应届毕业生的考试通过率较高,而许多真正多年从事评估工作的业务骨干却因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不能通过估价师资格考试。同时房地产估价人员受所从事业务的限制,一般只掌握与自身所从事业务相关的评估业务,对其他类型的评估业务不熟悉。 (2)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设置单一,虽然设立了相当于巾级职称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但却没有设立对应于新人业人员的初级估价资格,以及可晋级的高级估价师和机电、设备等配套专业的估价师。 (3)估价师再教育缺乏。我国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房地产评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房地产估价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估价师再教育才能使评估人员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评价技术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但从现有房地产评估业再教育的情况来看,估价师再教育在管理方式、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缺陷,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使得房地产估价人员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脱节。 4、社会公信力不高 由于房地产估价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和规程,同时房地产行业协会缺乏自律,对违纪、违规等行为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导致社会公信力不高。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评估机构容易受到政府或银行等机构的干预、开发商的利诱等影响,或迎合被拆迁人的不合理要求,导致评估结果与市场价值严重背离,损害了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或者为了交易双方不合理的避税要求,使得评估结果损害国家利益。 促进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市场环境监管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管力度。通过整顿和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为房地产评估市场创造一个公平和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护房地产评估活动的独立性,保证房地产评估活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确保评估结果的龚振兴和独立性。努力完善房地产评估市场的监管规则,针对违规的行为,制定相应的严格的查处办法。针对那些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的机构,取消其房地产评估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为了保证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合理健康发展,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房地产评估行业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从而解决房地产评估在相关行业的技术需要;解决房地产评估行业的不平等竞争问题,实现真正的脱钩;解决估价师职业道德问题,提高估价师的责任和风险意识;解决评估结果与社会发展相协调问题,规范房地产评估方法和程序。 3、加强房地产评估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 为了提高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行业整体水平,一方面应加强对房地产评估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并设置至少两级房地产估价师。可以参照日本的不动产鉴定师资格三级考试制度以及美国的资深、非资深二级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制度,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实行动态的两级管理体制,即根据房地产估价师的执业能力强弱、评估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评估报告的技术含量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等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执业等级标准,做到有升有降、动态管理。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房地产估价师队伍的技术水平,促进房地产估价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要从源头控制好房地产估价师的素质。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提高报考的学历要求,至少应该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第二,严格实行注册制度。目前我国的注册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但执行力度不够,估价师的挂靠现象非常普遍,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制约作用,所以要严格执行注册制度;第三,提高考试的难度,择优录取。如扩大考试相关知识面,实行定量录取等。 4、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一级房地产估价机构的信用体系已经在国家和省级房地产估价协会建立和使用,但是二、三级房地产估价机构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整个信用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只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才能精确了解整个房地产估价行业的信用状况。对各级估价机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实行诚信预警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估价行业优秀的信用基础。督促估价行业遵守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营造依法、独立、公正的评估市场氛围。 总结 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而且随着评估业务量的显著增长,房地产评估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当然只有完善对房地产评估行业的管理,才能使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交通管理论文: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当前我们公安机关正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我也积极的参与到这次教育活动中,认真的学习有关文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道是学以致用,作为一名交警我想就如何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表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 总书记曾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国家各项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方针,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干好本职工作所必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对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来说,如何正确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如何正确的干好相关工作,如何使交通管理工作适应时展的需求,都必须全面的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二,用科学发展观来认清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交通的压力急剧增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于我们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我们如果只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看待问题,判断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形势,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工作,我们将措手不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只有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动态的,有预见性的认识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 第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们交警的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工作内容上不用我说,只要看一眼公路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就可以明白,我们的工作内容可以说越来越“丰富”了。在工作的方式上,从过去的偏三摩托车、各式表格加钢笔,到现在性能优良的警车、电脑加网络,我们的工作方式可以说越来越现代化了。在工作要求上,无论是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还是在执法质量上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党和人民对我们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如果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预见性的去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科学合理的积极处理新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我们将无法满足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将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的,有预见性的学习新业务,新知识,为适应人民的需求,工作的需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交警。 科学发展观是指引我们正确开展各项工作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每一名交警一定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去,为我们伟大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而努力奋斗。 交通管理论文: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和发展。与此同时,各类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给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因此,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认真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谐稳定应该放在第一位,只有和谐稳定,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火灾、煤矿事故、交通事故等接连不断的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我们看到,在所有安全生产涉及的领域中,交通事故的发生居于首位的,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得到国家安全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交警部门所承担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做好“一降两保”刻不容缓。 二、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但是,我们却能够发挥自身部门的功能,全力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安慰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认真做好管理和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把事故降下来,还广大群众一个安定和谐的安全生活和出行环境。对此,作为每一位交通民警要深刻认识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广大群众生民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给社会稳定和谐造成的危害。我们知道,在社会的发展中,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这两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交通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方便、快捷、效率是当前的特点,机动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出行,或者经商,旅游等都离不开机动车,极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生活效率。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机动车上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道路里程的不断增加,远远跟不上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因此,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同时,在机动车迅猛增长的同时,驾驶员队伍不断扩大,而驾驶员队伍素质却远远达不到要求,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看到,随着驾驶员队伍的扩大,安全问题越来越显现,特别是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越来越严重,闯红灯、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断发生。这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仅拿城乡结合部来说,广大农民群众是参与道路交通的主力军,他们在搞好种植的基础上,又把眼光投向进城经商和务工。于是,大量的农用车辆浩浩荡荡来往穿梭在城镇的大街小巷,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又极大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一个一般的农村家庭,一年的经济收入本来就不高,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对于事故受害双方打击是非常大的。一起死亡交通事故要赔偿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这些对于他们来讲无疑是天文数字,即使是倾家荡产也是无力承担的。因此,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极大地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从影响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讲。当前,从国际和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发展是主题,和平稳定是保障。但是,国际国内形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构成威胁,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也在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发展。藏独疆独分子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妄图瓦解中国。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和平稳定,国家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为交警部门承担着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我们知道,交警部门是政府部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一线窗口单位,要做好这项工作,信访工作非常重要。事故处理工作是焦点热点问题,交通事故发生后,作为事故受害人从精神和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情绪不稳定,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一点处理不好,群众就可能情绪失控,出现上访问题,就会造成警民关系的不和谐。由于大多数群众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认为事故处理就是交警部门一家的事情。由于受事故带来的危害的影响,人们就可能转移矛盾,认为是交警部门处理不好才造成的这样,于是,就把矛头指向交警部门,甚至出现上访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交警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既然交通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和稳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作为交警部门就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忧患意识,全力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放宽思路纵观大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与信访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我们交警部门在尽最大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这项工作。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不要只是把交通管理工作放在狭小的范围内予以考虑,而是要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来考虑,在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在这方面,领导干部要站在全局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是,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一些敏感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社会稳定大局的问题,诸如信访问题,要认真研究对策,要从维护全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来认识,防信访问题的发生。二是,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具有其社会功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于工作中存在问题而带来了的一些问题。诸如“三乱”问题,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对于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地方形象,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履行防止“三乱”问题职能部门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打牢宗旨意识。交警工作肩负着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其宗旨就不言而喻。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把树立宗旨意识放在首位。一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第一位,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深入一线了解广大群众在办理业务中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增加服务项目,改善服务态度,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交警工作真正宗旨,真心实意的支持我们。二是,实际工作中要突出服务。在事故处理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做好事故认定,并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尽最大努力使事故双方达到满意的效果。在一线执勤工作中,要做到严格履行法律程序,要以广提高大群众认识入手,在做好处理的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处罚,以及违法的危害性。同时,对于影响当地经 济发展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在办理车管业务中,要热情服务,笑脸相迎,把有关规定上墙,让群众心知肚明,不跑冤枉路。三是,要走出去,深入下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深入到群众中间,用拉家常,聊天的形式进行接触,询问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对公安交警工作的看法。同时,积极利用警营开放日活动,让群众走近交警工作,了解交警工作,以便提出好的建议和措施,利于制定出有效措施,改进工作方法。 (三)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彻底整治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这些问题的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是,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根据各自辖区的实际,各地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有力措施,针对车辆以及驾驶员队伍的实际状况,深入进行摸排,将车辆数、驾驶员队伍人数进行详细的登记,做制作档案,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管理。同时,做好培训管理。利用交通安全学校,法制宣传等部门的优势,积极进行宣传教育,抓好源头预防工作。二是,做好各种严重违法行为的整顿治理工作。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和方案,利用当前开展的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的契机,大张旗鼓的开展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活动。要在重点路段设立检查站点,设立流动检查组,做到动静结合,流动与固定相结合,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警力,加大对过往车辆的查处力度。同时,要做好对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重点车辆的管理整治力度。要加大对闯信号、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同时,要着重加大对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的整治,做到逐车登记,发现问题车一辆也不放过,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新闻报刊和电视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以案说法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宣传影响力。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作用,争取让更多的群众通过网络了解交警工作。在此基础上,深入到学校、农村和商店,以及车站、集镇等重要地点和单位进行重点宣传,真正做到把交通安全宣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总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发展进步和安全稳定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每一位交警要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落到实处。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 1.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设计 1.1技术方案和线路技术方案:充分调研社会对全国民用机动车和驾驶人登记信息需求,集成以机动车和驾驶人登记信息为主的交通管理信息,通过内外网接入平台,进行数据的隔离交换,补充部分交通、汽车生产和销售、保险、税务、人口管理、法人单位管理等部门相关信息,实现关联信息的整合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规范、挖掘、加工,制作满足各种需求的数据产品,并通过灵活的信息与查询、比对手段,向各类数据需求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技术路线: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建设专门的Web服务平台,设置专用的服务平台服务器,为各外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在外网上服务系统软件,交通、汽车生产和销售、保险、税务等单位实现对业务信息的采集,再通过内外网接入平台将外网采集的信息交换至公安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WebService)实现与公安外网各类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访问服务。WebService在外网专用服务器上,对服务申请进行身份和安全认证,并详细记录访问者身份和访问内容,如图2所示。其中:(1)考虑到现行的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数据安全,在建设本项目时,公安交通管理数据和外网机构数据均储存在公安内部网络上的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通过安全隔离设备隔离公安内外网数据和应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数据库仅储存系统管理、接口管理、安全监控等数据。(2)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应用软件部署在内外网安全接入平台的应用服务区,市场化应用平台应用软件通过接入平台的消息服务模块实现实时的数据查询和更新功能。(3)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访问方式及相关管理功能实现与外网机构的数据交换及管理。数据交换访问方式包括文件打包传输和接口访问两种方式,其中接口访问采用Web服务技术,数据交换格式采用XML文本方式。1.2WEB服务平台设计根据信息服务和共享需求,市场化应用平台主要模块功能包括信息查询、接口管理、安全监控和系统管理等。主要模块功能如下:(1)信息查询提供机动车和驾驶人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主要包括:机动车基本信息、驾驶人基本信息、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驾驶人交通事故信息、机动车交通违法信息、机动车交通事故信息、机动车业务办理信息、驾驶人业务办理信息、机动车告知信息、驾驶人告知信息、营运车辆和营运驾驶人信息、驾驶学校信息、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客货运场站信息、车辆生产和销售信息、整车及零部件特征信息、二手车交易信息、车辆保险信息、车辆出险信息、车辆理赔信息、机动车购置税、车船税、车辆发票信息、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核查和解析信息等。查询时提供导出EXCEL和XML文件功能。各查询按权限实现分等级查询,即查询结果返回部分字段信息或字段信息的部分内容。各查询按服务对象实现分对象查询,即查询结果返回的整合信息中只包含该对象需要的信息。(2)接口管理实现对各信息接口使用的管理功能。包括:接口分配功能,实现接口的注册登记、申请、审批;安全访问控制功能,实现接口授权码的分发、验证和接口权限取消等;接口应用情况查询统计功能,实现接口分发、使用、数据访问交换情况的查询统计;访问日志分析功能,实现接口使用情况的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和跟踪接口使用的异常情况。①查询类接口此类接口仅供查询使用。查询结果返回内容同信息查询。②写入类接口此类接口仅供市场化数据关联部门调用,用于补充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关联信息。如交通部门写营运车辆和驾驶人、驾驶学校、汽车维修企业和客货运场站等基础信息,汽车生产和销售部门写车辆生产和销售、整车及零部件特征、二手车交易等信息,保险部门写车辆保险、出险、理赔等信息,税务部门写机动车购置税、车船税、车辆发票等信息,人口和法人单位管理部门写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核查和解析信息等。(3)安全监控实现对市场化应用平台全方位的安全监控功能。包括:系统运行监控,主要是监控平台的软硬件情况是否正常,平台的安装信息等;后台任务监控,主要是监控后台自动运行任务是否正常,查看后台任务的相关日志信息,并通过该模块实现任务手工启动、运行等;接口运行监控,主要是监控应用平台提供的接口是否正常、是否有被非法调用、高频访问等情况。日志查询,主要是查询应用平台提供的各类业务操作的相关日志信息。(4)系统管理主要包括部门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系统代码参数维护等功能。 2.应用实例 为说明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的运作方式,我们以“车辆保险业务系统”为例,该系统运行在保险公司(外网上),利用此平台与运行在外网上的车辆保险业务系统交换数据,协同工作,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如下:(1)投保人(人)到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强险或商业险,业务人员登录车辆保险业务系统,输入车牌号,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查询接口,自动获取机动车基础信息、被保险人情况、保险公司出险记录、续保前该机动车发生的事故、最近三年的机动车事故和交通违法记录等信息。业务系统只需很短时间即可计算出保费,出具正式保单,(上接第203页)置、称量台车操作状况;测温取样装置的上下限位到位信号、称量台车限位,测温取样装置精确到毫米的实时位置信息,测温取样装置实时取样温度,称量台车铁水重量;变频器的故障复位。 3.结论 为了充分利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存储的交通管理信息,更好地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广大民众服务,全面推进交通管理工作市场化进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建设专门的Web服务平台,通过WEB服务(WebService)实现与公安外网各类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服务。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会提高交通管理工作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从优化交通管理相关资源配置,充分培育和发掘市场潜力等角度来说,其间接经济效益更加显着。该平台主要用于各级政府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生产和销售企 业、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租赁公司、科研院所和征信部门,市场覆盖面非常广泛,市场容量巨大。尤其是顺应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征信政策等趋势,政府和社会需求量大,成长空间无限。 4.结束语 本文将西门子PLC应用于铁水倒罐控制中,实现了倒罐站的自动监控和设备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可靠性。目前已在济钢4#210t转炉投入运行,运行情况良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提高了监测精度与工作效率;使用方便、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写入接口,将该车辆的保险信息交换至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2)投保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业务人员接到报案电话后,输入车牌号调取机动车保险信息,核实情况后,输入该机动车的出险记录,并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写入接口,将该车辆的出险信息交换至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3)投保人(人)到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业务人员登录车辆保险业务系统,输入车牌号,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查询接口,自动获取事故车辆的基本信息,车辆多次理赔情况,出险驾驶员情况,机动车交通事故记录、事故责任认定记录、报案人情况,第三方车辆的情况、汽车修理机构的资质、维修发票等信息,核实相关材料后,进入理赔流程,理赔结束后,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写入接口,将该车辆的理赔信息交换至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探析 1关于空域规划关键技术的分析 1.1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技术分析空域规划主要以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作为基础。该技术从定义上看,主要指工作人员以空域基础数据作为出发点,在数理统计方法提供的帮助下构建完整的空域运行特征量化和预测模型,对空域运行时产生的流量分配以及空域结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合理的分析。空域运行特征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多个特征,但重要的特征有3个部分,分别为空域服务质量、飞行航迹保持能力以及空域结构技术性能。当中的空域服务质量主要指像终端区、飞行情报区以及航路点等每个要素流量,同时还包括噪声系数、潜在冲突系数以及运行成本等内容;而飞行航迹保持能力的内容主要指处于空域飞行状态中飞机的侧向以及垂向偏差概率分布统计;空域结构技术性能主要为空域利用率、网络连接度以及网络可达性等内容。目前效果比较理想的空域性能数据分析与报告系统主要由FAA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达到对飞行程序设计进行指导、合理控制空域运行、客观分析空域噪声以及正确评估和分析空域流量等效果,当前主要应用在FAA的下属办公室、终端管制中心以及职能部门中。1.2终端区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技术分析合理对终端区领域中飞机每个环节空间飞行路线开展设计,从而达到飞行程序各要素模块化绘制和自动生成等效果,可以被称为对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工作人员经对导航台、机场以及定位点等每项飞行程序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构建其和点、线、面等图形图素之间映射关系,从而取得飞行程序每要素模块化绘制与参数配置的效果。科学构建障碍物对设计模板影响关系模型,再根据终端区中机场附近具体地质条件。对设计模板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可以对飞行程序实施有效的设计。国外研究的飞行程序设计与空域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将地理信息技术与计辅设计技术聚集为一体,包含大量飞行程序设计标准,能够达到仪表和目视进离场飞行程序设计效果,现阶段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多个国家的航空领域中。1.3高空航路网设计与优化技术分析对高空航路网进行设计与优化的目的在于构建依托点为国家和地区综合枢纽机场的高空主干航路网,同时达到对进出终端区过渡航路以及支线航路网进行设计的效果。以现行航路网运行特征分析为背景的前提下,制定航路网设计目标。航路网中每个网络节点根据具体层次对其连接提出各种要求。以节点重要程度为基础,构建完整的航路网层次划分模型,合理对国家航路网络进行划分,将其更改由区域支线航路网、区域干线航路网以及枢纽主干航路网这三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内的航路网和终端区飞行程序两者当中的过渡航路便转变为高空航路网设计与优化的内容。每层次过渡航路与航路网设计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初始化设计、网络拓扑优化设计以及三区避让设计这三个阶段。该技术的设计目标以确保航路网运行安全为基础,在增加航路网运行效率的同时影响航路网运行成本,使其呈现减少的趋势。通过网络规划技术等提供的帮助下建模与处理每层次各个阶段航路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存在的问题。1.4通信导航监视保障能力评估分析该能力评估主要以空域运行对通信、导航以及监视这三个方面性能的需要为出发点详细评估空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航路以及飞行程序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通信导航监视保障能力评估需要按照实际通信导航对台站进行监视,也就是其需要具备电波传递特性,同时还详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客观构建每种台站信号传播距离模型与观测误差模型,进而对地基范围中的导航台站信号作用空间、侧向容差以及沿航迹容差进行分析。由FAA研究的RNAV-Pro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对终端区飞行程序障碍物开展评估,同时还能够对监视通信台站覆盖进行分析。 2我国空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 现阶段我国民航可用空域资源非常少,连全国空域总资源20%也打不到,但是飞行流量却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存在缺陷的空域结构直接对航空运输业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顺利举行后,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给空域运行造成严峻的形势,因此对空域资源做出优化配置迫在眉睫。当前,国家不断提高空管科研力度,并且构建大量的空域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课题,以自主研发为出发点,通过航空发展需要推动空管技术发展,统筹我国优势力量,促使我国空域规划技术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给我国空域规划技术规划和设计提供大量理论依据以及技术,使其被广泛应用在民航空域建设领域中。 3结束语 由上可知,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的空域规划关键技术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较深,直接关系到其发展方向,对此专家们需要发扬积极探索和不怕艰苦的精神,不断研发出新技术并将其投入到应用中,为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作出贡献。 交通管理论文:对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其经济效益探究 [论文关键词]信息管理 智能交通 交通管理 经济效益 [论文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增长中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比较系统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充分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怎样使用现代信息资源,将影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在计算机被用在管理数据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的停车场系统管理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二、中国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不足19%,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30%,预测2010年将接近50%;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达到13亿多辆。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虽然有较大改观,但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应。 三、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聚集。人口、车辆数量不断的增长,但是有限的可用土地以及经济要素的制约却使得城市道路扩建增容有限,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当今世界各地的大中城市无不存在着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堵使得人们每天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路上、车中,同时也导致商业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延误,增加了运输成本。交通事故率也不断上升,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它是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通过系统集成将道路、驾驶员和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借助于系统的智能技术将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及道路状况进行登记、收集、分析,并通过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将这些信息实时提供给需要的人们,以增强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时间,并指导行车路线。 四、智能交通管理的应用方案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1.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它应用RFID技术,通过路侧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专用短程通讯,在不需要司机停车和其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不停车收费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使用中收费卡的用量又很大,因此各个国家都优先投入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且积极推广,目前在欧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普遍,我国也已经在广东、四川等地的高速公路上投入应用。通过应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提高通过效率,防止收费站交通“瓶颈”的发生,同时通过RFID技术实现无人为干预的收费,有效地遏制了偷逃过路费,收费人员玩忽职守、循私作弊等行为,同时降低收费站的管理成本,更快地收回基础设施的投资。 2.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TMS)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收集道路交通的动态、静态信息,并进行实时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出行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了解车辆运行情况,加强车辆的管理。 应用RFID技术作为交通调度系统信息采集的有效手段。比如利用将RFID应用于公交车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公交车进出站,信息自动、准确、远距离、不停车采集,使公交调度系统准确掌握公交停车场公交车进出的实时动态信息。通过实施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公交车的管理水平,对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掌握车辆运用规律,杜绝车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同时采用RFID作为技术手段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相比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成本低,车辆无需改造等特点。同时一些地区和城市也开始将RFID应用于垃圾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等特殊服务车辆的调度和管理。通过在车上安放电子标签,在特定路段的监控点放置识读设备来 监控车辆是否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在有泄漏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发现事故车辆。 3.电子注册管理(EVR) 车辆的注册登记以及牌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黑车、假牌照等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根除。但是新技术也许会变得简单,采用RFID技术实现车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就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车辆注册登记后加载RFID电子车牌,由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所以可以实现防伪功能。同时标签可以被远距离识别,无需停车及人为干预就可以监查,因此可以规范车辆管理手段,加强对车辆的监查力度,实现车辆年检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非法车辆的打击力度。现在该系统已经在军车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交通管理论文:小议雾天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已经逐渐成为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动脉,我省地处华中腹地九省通衢,在全国高速公路交通网中处于中心枢纽位置,但是,与通车里程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特别是交通管理部门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处置,基本上仍然依靠着历史经验和人海战术,效率不高。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大雾天气特别是团雾突发的天气如何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以期抛砖引玉: 一、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一)什么是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二)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三)雾的种类: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四)雾出现的特点: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二、雾天容易引起事故的原因 (一)驾驶员方面存在的原因:1、大雾阻碍视线,驾驶员缺乏对前方路面信息的有效判断;2、超载、超员、超速车辆发现前方情况异常后,不能有效制动;3、大雾多发在早晨,部分驾驶员经过一夜的长时间驾驶,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注意力不够集中;4、遇到前方堵塞,大部分驾驶员停车后采取措施不够,容易引发二次事故。 (二)路面设施方面存在的原因:1、监控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对路面的全天候监控;2、引导设施不足,出现大雾天气后,在来车方向缺乏必要的可变信息板等提示设施,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经常分流的地点缺乏路面广播等指挥引导手段。 (三)交通管理部门存在原因:1、应付大雾等恶劣天气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强,采取措施相对滞后;2、路面管控存在漏洞,依靠人力巡逻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缺陷;3、遇有大雾等恶劣天气,路面巡逻民警能够采取的措施较为单一、低效,例如:路面巡逻当中发现前方有团雾,巡逻民警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向前巡逻查看路况,同时向上级汇报;二是马上停车,先在雾区后方采取紧急交通管制(封路)阻止后方车辆驶入雾区。两种选择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选择第一种方案,极有可能也被大雾包围,遇到堵塞则进退两难。选择第二种方案,则对前方路况不能有效掌握,并且与关闭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相抵触,当事民警思想上有一定的顾虑。 (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按照目前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恶劣天气情况下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时有以下几点不足。1、指挥调度环节过多。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牵扯交警、路政、经营等部门,各个部门再层层上报,等候命令,环节过多;2、相邻部门、单位之间联动机制不健全。分流、封闭等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往往需要相邻几个基层高管大队和相关部门共同配合,这中间的协调指挥环节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部分单位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对驶入管制区域的车辆远程控制不够,路面滞留车辆仍然可以源源不断驶入雾区。 三、通过“四个提高”,积极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高速公路经营部门“遇有公路损坏、施工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等影响车辆正常安全行驶的情形时,在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备,并在收费公路入口进行限速、警示提示,或者利用收费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板等设施予以公告……”和“收费站入口处及高速公路上设置电子信息牌及时交通管制信息和交通运行信息”。 国内外其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健全路面电子监控手段,做到对路面全方位、全天候的电子监控,使监控信息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反馈,增加监控信息的利用效率;利用可变电子信息板,及时路况信息,在路侧设立大功率高音广播提醒司乘人员提前做好应变准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也是相关法律明文规定采取交通管制时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2、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努力提高各部门快速反应能力。组织人员认真开展恶劣天气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专题调研,详细分析一线民警和不同的基层大队在恶劣天气处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制定详细周密的措施,使一线民警和基层大队在处置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各种“突发情况”开展贴近实战的演练,一方面警钟长鸣,提高一线人员的快速反应意识;另一方面使各个部门和人员熟练掌握遇有恶劣天气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3、加强沟通,努力提高相邻单位的协作配合能力。针对采取分流、封路等交通管制措施时,部门之间存在的配合不力问题,一方面应从管理体制等方面查找深层次原因,经过上级部门的充分调研和论证,以行政手段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应在目前状况下,研究具体可行性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弥补在指挥调度环节上普遍存在的滞后现象。 4、加强 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驾驶员雾天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宣传,增强交通参与者对恶劣天气情况下安全驾驶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把雾天以及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安全驾驶技能列入驾驶员培训内容,做好源头化管理。进一步加大超员、超速、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减少路面交通违法现象,避免加重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后果。 交通管理论文: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河东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和深化我区"畅通工程"工作,全面提高我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建设"平安河东"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交通综合协调部门职能作用和公安建设部门的主力军作用,重点解决城市交通的堵点、乱点、事故黑点等突出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交通文明素质,为我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二、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2008年河东区确定在全区普遍开展畅通工程活动。总体工作目标是:构筑起社会化的城市交通文明建设和实施"畅通工程"的工作框架。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软、硬件投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改革城市交通勤务工作,建立科学、高效、文明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指挥、疏导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全方位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畅通、快捷、安全、环保的绿色交通系统。达到B类城市三等管理水平。 三、评价项目 2008年评价围绕"交通有序畅通,管理科学高效,执法严格文明,设施齐全有效"等方面的要求,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版)为主要依据。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与附加指标两大部分,基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城市,附加指标适用于对应类城市。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工作进展和效果。 四、实施步骤 (一)实施阶段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和创建目标,要按照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及畅通工程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完善城区各类交通设施,搞好城市综合执法活动,共同整治维护城区交通秩序,达到预定的创建目标。 (二)初评阶段 各部门根据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做好自评工作,自评结果和自评的文字材料于2008年7月5日前报送到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迎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初评和省级评价验收。 (三)总结阶段(2008年10月-12月底) 根据检查结果和各单位全年的创建活动,对实施畅通工程效果显著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工作措施,解决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畅通工程"作为形象工程、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公安、建设、宣传、规划、教育、交通、环保、工商、广电、安全等多个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抓好"畅通工程"。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交通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及时报道实施"畅通工程"的情况及效果,要针对不同对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使交通法规家喻户晓,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的意识。 (三)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再分解,加强量化考核。结合本单位的职能作用,认真分析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畅通工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再分解,逐一落实。要精心部署,量化考核,抓好落实,及时纠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各单位要把交通管理科技化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要以提高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交通管理示范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加大科技和设施投入,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提高管理效率。要将近期的工作措施同长远的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快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要认真抓好驾驶员信息卡发放工作,确保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的落实。 (五)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要集中力量打通一些卡口和瓶颈,使城市交通局部路段拥阻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公交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认真落实公交优先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要发挥城建监察队伍的作用,加强执法检查。要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重点整治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在城市道路或沿线乱搭乱建广告牌、不按规定挖掘和占用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的规范营运等问题。 (六)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确保畅通工程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活动,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减少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实施畅通工程,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六、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宣传、公安、交警、交通、公路、财政、建设、规划、教育、工商、安监、综治办、文明办、人保公司、人寿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河东交警大队,大队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工作。 交通管理论文:创建中国特色空中交通管理理论体系 【摘 要】本文提出了我国空管体制改革的思路,揭示空管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研究提出制度完善、运行顺畅、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中国特色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空管理论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国特色 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一、我国现行空中交通管理体制的弊病 1.政令不统一 上级空管局对下级部门业务性管理指令,民航地区管理局向地区空管局行政性管理命令,因此总局空管局需要以行政手段推行一项行业管理标准时,必须通过民航地区管理局。 2.设施建设管理不统一 空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所作的建设规划,项目安排在向上申报逐级审批的过程中,下级空管部门的信息分别通过行政和业务两条渠道上报,使各个渠道所获得的信息事实上不精确、不完整。空管部门所获取的仅仅是一些业务统计信息,而某些对空管非常有价值的管理信息都不能直接地、及时地获取。在管理体制不顺,信息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各级空管部门既要对空管系统的安全运行负责,又要开展行业管理,这实在是有违科学决策、政令统一、责权利统一的管理原则。 3.投资管理不合理 国家对空管的投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通过行政管理主线实施的。对于民航建设基金的投资,空管部门只提出需求规划和投资建议,并对已明确的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实施管理,而没有投资决策权,也不承担投资的风险责任。使得有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没有投资风险意识,对投资额很高的进口空管设备只重视购买,而不设法提高其利用率,造成投资效率十分低下。对己购置的空管设备,不注重管理和维护,致使许多空管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大为降低,造成国有资产的不必要浪费。 4.空管设施资源配置不合理 民航总局统收统配国际航班的航路收益,各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独立统计结算国内航班的航路收益,因此各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与负责管理维护航路设施的民航部门之间,存在着航路费收益的分配问题。并且,航路设施的产权采用自然归属的方式划归原来负责管理维护的部门。维护管理部门对于航路设施未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证维护质量和运行可靠性,严重影响了精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状况。 5.空域划分不合理, 航路设置未体现经济性原则, 空域利用率低 由于大量公布及未公布的危险区、限制区, 不仅现有民航航路多曲折设置, 不符合“尽可能减少飞行里程”的航路设置规范, 而且新辟航路困难,造成少数航路容纳不合理的高飞行流量。 6.军、民航飞行隔离方法原始 当军航特殊任务飞行时,军航指定的协商方案多为空域隔离, 由于军事飞行的突发性,民航避让的初期必然产生混乱, 后期由于空域使用限制往往必须进行流量控制。并且, 目前我国军、民航飞行间隔标准不同, 造成空域大面积的浪费。 二、中国特色空管理论体系框架 1.中国特色空管体系的定位 空中交通管理是建设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民用航空安全、高效和公平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空中交通运输方式是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民航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大,成为长途旅客和高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发展的瓶颈在空管”,我国民航在空管领域投资、建设和行业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空管系统开发建设是提升民航基础性运行体系的关键举措,可以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核心工程之一。 2.中国特色空管体系的框架 (1)改变以往的“两条主线,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为直线制管理体制。直线制空管体制改变了业务部门必须通过上级行政主管局对下级业务部门实施管理的现状,形成了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的空管行业管理职能与运行职能实行分离,行业职能交由总局和地区管理局行使;民航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行使业务管理与运行职能,实行垂直管理,实现一体化运行。实现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统一。 (2)在空中交通管理的责任区域设置管理机构。这种管理体制突破了以往计划经济模式下以行政管理为纽带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有利于各级空管部门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空管辖区的实际业务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有效地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机场飞行区设施建设,忽视航路设施建设的状况,有利于航路设施的合理配置和完善。 (3)以国家重大技术专项和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等形式确立中国特色空管体系技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寻求国家支持、国民关注,集中国家各方面资源获得技术突破。 (4)从机制上建立跨行业的协作平台以及行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从建立系统性能需求(目标)、完善技术政策、调动行业外可用科技资源等方面开创民航技术开发的新模式,开创民航宽阔的发展格局。 三、构建中国特色空管理论体系的政策建议 1.军民空管制区域应尽可能一致 从国家空域资源的整体考虑,科学、统一地划分管制区,达到军民空管制区尽可能的一致,这是提高空域利用率,利于军民航相互协调的有效办法。 2.合理改造航路(航线)结构 我国航路(航线)结构,是随着民用航空运输的需要逐步发展形成的,其走向受到军用机场训练空域的限制,转弯较多,航班飞行不够经济。近些年,对北京、广州、上海等繁忙地区的进离场航线进行了调整优化,收到了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修改航路(航线)要着眼于国家的经济效益,实行整体规划,使城市间的航程尽可能缩短。 3.建立统一的全国流量管理系统 实行总局和地区两级流量管理体制,在民航总局建立全国流量管理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在各地区建立流量管理机构或席位,根据全国流量管理中心的要求实施对区内的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各类飞行计划的审批、飞行流量的安排、航路空域的灵活使用以及飞行冲突的临时调整,都将通过统一的流量管理系统来实现。统一的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将为实现集中统一、安全高效的空管运行目标发挥巨大的作用。 4.改进管制方式 加强空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改变现行的程序管制方式,实现自动化的雷达管制,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加大飞行流量。 5.在空域管理上要灵活 在军用机场训练空域没有活动时,应允许民用飞机使用,以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在空域的管理上,国家政策及军民航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议 [关键词]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财务管理 [摘 要]本文依据内部控制原理,结合交通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阐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交通管理单位是负责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对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进行调控的行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有效,对其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理有效的使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1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交通管理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多,支出频率高、会计业务种类多。根据《会计法》中关于职务分离的规定,在这些业务处理程序中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记账与货币资金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复核的职务要分离。 2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其资金类别和核算业务种类较多,各项资金的日常收支决策权应当集中在财务负责人手中,未经财务负责人批准,不得动用任何资金。由于资金种类多、核算业务量大,需要将各类业务分别设置会计岗位,根据财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分配岗位,每位财务人员可从事一岗位或几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以形成分工合理,各负其责、职责权限明确的管理机制。 3 业务处理程序化、规范化原则。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是明确业务处理责任,执行财经纪律,防止在资金取得和使用上感情用事、以权谋私、贪污舞弊的有效手段。会计业务处理规范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应达到的标准或要求,会计业务的处理规范化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具有重要作用。 4 计划管理和例外原则。资金收入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资金收支进行的事先安排。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对资金收支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责任,作为资金收支和考核责任的依据;二是控制资金支出的标准。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年度预算、计划等编制本部门的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和月度资金收支计划,该计划应业务类别和按资金类别编制。对于超计划的支出、计划外的支出必须事先由单位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支付。 5 稽核的原则。稽核是由稽核人员对单位一定时期的会计凭证资料进行审查、核对,检查财务各项收支和会计处理是否真实、合法、合规,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在每一会计期间终了对日常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后,必须进行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核对账目的基础上对每类资金进行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告,作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 6 重大资金收支事项商议的原则。重大资金收支事项是指在正常财务收支以外发生的、对全局或今后有重大影响的一些资金收付事项,如数额较大的计划外或预算外资金收支、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额借款和还款、给所属单位的贷款、重大的对外投资、金额较大的设备机具购置等。这些重大资金收支事项应事先提出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必要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办理。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1 岗位设置与分工。 交通管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应设置财务负责人岗位、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和稽核岗位。其中会计核算岗位应根据业务种类及业务量大小和会计人员数量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会计核算岗位。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必须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财务负责人不得直接办理资金的收付及填制记账凭证等业务;需经授权或批准后方才能办理的业务在未经负责人授权或批准之前,执行人不得办理该业务;财务印件、银行予留印章应由财务负责人、稽核人和经办人分管,不得将财务印章、银行预留印章交由一人保管;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必须分开,会计只对本岗位的业务进行核算,不得兼办该业务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兼办会计核算业务。稽核人员不得兼管货币资金收付和记账报账业务等。 2 资金收支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资金收入业务中应主要抓好银行开户环节控制和收入存款环节控制。交通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和各项资金管理的要求在银行开设账户,银行开户应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允许未经批准擅自开户。银行户头要保持稳定,若需变动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关于收入存款控制,凡属单位的资金除国家规定应由有关部门单独管理的外,其余资金都应由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收入款项要及时全部交给财务部门,其他部门不得私收私存;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于收到的款项也只能存入规定的账户,不允许私设户头私存私放。 资金支出业务中应主要抓好支出计划环节控制和支出审批环节控制。年度资金支出计划是对年度内资金支付的统筹安排和平衡,以对资金支出进行总的控制和考核;月度资金支出计划是依据年度资金支出计划的要求对月份内资金支出的具体安排。对有所属单位的交通管理单位来说,资金支出计划应按支付项目、收款单位等编制,其中对拨款计划应确定拨付的时间和金额。年度资金支出计划应经过单位负责人批准,月度资金支出计划应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对于各种拨款,应依据单位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批准的月度资金支付计划进行拨付,经批准的月度支出计划在正常情况下应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得出现多付和少付的情况,遇有特殊情况时应按例外原则处理;对机关本身发生的费用应以单位负责人批准的凭据进行支付。 3 业务处理程序和标准。 对资金收支业务来说,通常有计划、审批、收支、稽核等程序;对会计核算业务来说通常有审核原始凭证、设置账户、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等程序。 交通管理单位资金收支业务主要有交通规费资金收解业务、交通基础设施维护资金拨付及报批业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和拨付报批业务、交通行政事业经费领拨、支出和报批业务、预算外资金收支业务、国有资产管理业务等。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及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每一类会计业务规定明确具体的业务处理程序。 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及内部管理要求制订业务处理标准或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标准主要包括:应执行的会计制度、应执行的财务管理规则、业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等。交通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多,资金种类多,管理要求严,政策性强。每一类会计业务国家都规定了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每一种资金国家都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定。财务会计人员应按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如果交通系统有一些特殊业务国家尚未规定其具体管理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应与财政部门协商并征得其同意,制订一些具体的核算办法和管理办法,使所有会计业务的核算和资金管理都有相应的规范。 交通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必须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不论是自制原始凭证的设计与传递、会计账务处理、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编制,还是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档案管理等都应当尽力作到规范。 财务会计机构在对外编报会计报告的同时,应当设置和定期编报本部门的财务会计报告,以供单位领导和财务负责人了解和掌握本部门各项资金的收付和结存情况、有关计划的执行情况。 4 稽核与监督。 稽核应以财经纪律、内部控制制度、经批准的资金收支计划等为依据,对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对。日常业务审查的重点应是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在会计凭证审查中要特别注重原始凭证的审查,在会计账簿审查中要特别注重银行存款收支及结余的审查。在日常审查的基础上定期审查会计报告,审查时既要审查每一笔资金收支业务的真实性、手续凭证的完备性、业务处理的合规性、账簿和报表数据的正确性,也要审查单位总体的财务状况,注意检查资金的流量和流向,评价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各项借款合同的履行情况等。在核对账目方面,在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中特别要注重银行存款账目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有价证券账目和有价证券实有数的核对,借款合同与借入款项的核对、资金拨付数与资金支出计划的核对,往来款项与债权、债务方定期核对等。 在财务部门内部稽核的基础上,交通管理单位应定期接受内部审计部门和国家机关等监督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纠正,保证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真实、合法。 交通管理论文:道路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遭遇“电子狗”法理性探讨 一、电子狗概述 电子狗的背景。近几年来一种号称电子眼“克星”的反监控设备在全国各地市场上出现,这种名叫“探测狗”的无线侦测设备虽然价格在千元上下,但一面市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据“探测狗”的发明者清华大学安全技术实验室的工程师说,他发明这一项技术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电子眼的滥用以保护个人隐私。应当看到,“探测狗”这种反监控手段的出现,源于保护个人隐私的一种私力救济手段,其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它同时也可能会对国家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造成影响,事实上,这种装备目前已被一些机动车驾驶人用于针对“电子警察”的反侦测中。那么法律对此应当如何看待呢?从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和公共管理实现两个角度出发,不宜采取一概禁止“电子狗”使用的做法。 电子狗的定义。狭义的电子狗。是指以早期无线发射及接收原理制成的反测速产品,现在在黄河以南地区还有大量销售,只能在一些地区起有限的作用。广义的电子狗。是指许多人习惯上将所有的反测速产品统称电子狗,这种产品现在一般叫反测速雷达,产品包装上写的是安全驾驶仪或雷达警示器。此类产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全频反测速雷达。全频反测速雷达是伴随雷达测速仪大量使用而产生的一种车用设备,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2)gps反测速雷达。目前世界大约80%以上城市测速采用的是压感线圈方式测速,这种测速的方式是在路面上埋上感应线圈,通过计算车辆通过线圈的时间来计算车速。(3)gps全频反测速雷达。gps全频反测速雷达将前两类反测速雷达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既能对固定雷达测速器的准确预报,也能预报流动测速,全面解决了前两类产品的不足。 电子狗的原理。1、萝卜机是靠预埋发射机来提前预警的。厂家在需要提前预警的地方埋放有无线微波发射器,这无线发射器只有一固定的频段。同时它也销售只能接收这一频段的接收器。2、gps机器是通过采集坐标经gps定位来提前预警的。也是厂家把需要提前预警的地方的坐标采集后,以数据的形式储存在gps存储芯片内。 二、使用电子狗法理性分析 使用电子狗非法的理由。尽管没有现有国家法律明确禁止车辆安装电子狗,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车辆不得安装妨碍交通监控技术取证的设备。而在地方法规上,则有些比较严格,像《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对驾驶机动车有这种行为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0元罚款。据此,广东省内东莞、江门等地目前已明确表态安装电子狗违法。四川、浙江、福州、海口等地也明确规定:安装电子狗等干扰交通监控设备的装置属违法行为。国家安装测速仪、监视器是为了有效地加强交通管理,但是这种反抓拍探测设备的出现助长了一些违法司机的违法行为,这违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管理原则。对于那种能够反电子眼拍摄的设备,电子监控设备除了能有效制约超速行为以外,还能监视路面交通状况。 电子狗合理使用的作用。(一)减少司机违章 。从客观效果上看,安装“电子狗”,对交通秩序基本上是有利的。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和警方在路口安装“电子眼”设备等特殊装置,目的是为了减少超速、违章行为,而“电子狗”能够提醒驾驶员不要超速、违章。(二)补充取证效力 。作为违法行为取证设备的“电子眼”,本身的合法性尚值得考量。而“电子狗”的使用将有力补充“电子眼”所取证的证据效力。(三)不碍交警执法。安装在车内的电子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线电波接收装置,能“接收”到电子眼附近的发射装置发送过来的电波,并提醒司机。就象收音机一样,收音机接收电波,并不会影响广播电台技术设备的正常使用,“电子狗”也不可能“影响”或“干扰”交警安装的“电子眼”的正常使用。 三、电子狗国外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在韩国,公交车上都装有电子狗,而在日本,也有近50%以上的汽车装了这种产品。在美国等国家电子狗已为合法科技产品,在美国50多个州中仅有3个州不合法。雷达超速探测器在结构上和功能上而言是属于一种无线电信接收机,被定位为交通电信器材,在不妨碍国家安全以及破坏电波秩序的大原则下可以自由使用,其功能仅限于接收,不会涉及干扰频道。依据美国fcc制定之频率,为合法接收法定频率。使用目的仅为事先接收警方之雷达频率,并对警方取缔超速产生预警及提前警示、告知功能,为避免取缔而送到减速之目的,与道路旁所竖立前有固定测速照相警示牌有相同之意。 电子狗科技发展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分别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为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狗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000亿元。作为当前汽车功能和性能提高的重要部分,汽车电子狗产品应用将更为广泛,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得到更多的重视。自主品牌与自主核心专利技术是有区别的,国内企业在目前已经保持的成本竞争力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创新,一方面研究现有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另一方面研究下一代可预见技术,争取在今后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机会。 四、中国加强电子狗立法的建议 “电子狗”一旦将其合法化,它将肩负减少交通事故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时刻注意行车安全的安全卫士和杜绝违法的重任。我们必须以立法立法形式明确“电子狗”的技术标准,各项电子信号参数,从“电子狗”的生产、安装、使用等环节进行立法探索。目前大多数销售地区没有制造“电子狗”的厂商。在各地出售的“电子狗”主要是经销商从广东等地买入的。由于很多这样的公司处于“地下状态”,产品没有保修期,很容易产生消费纠纷。规范了“电子狗”的合法生产,并且将“电子狗”的合法化才能使该产品作为一种法律允许的商品进入市场,并使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能有所保障。为此,只有通过全国性立法,确立“电子狗”的合法化使用,那么将更有利于交警部门的行政执法,使行政执法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也将使“电子狗”的使用更趋规范,“电子狗”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通过全国性立法确立“电子狗”的合法安装使用规范那么,将有效监督交警部门的行政执法,使行政执法公开化,透明化,也将使“电子狗”的安装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为立法规范“电子狗”的生产、销售是规范其安装使用的重要保证,所以一旦完成对“电子狗”的各项合法化规范化进程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透明的行政执法以及交通事故数量的降低,更可以使得警力的大规模节约,由此节约国家财政,而且可以通过对电子狗的特许生产、销售经营权的有偿发放促进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税收就更是情理之中。这样做既增加了财政又达到了行政执法的透明,促进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交通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推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助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我国交通行业才能适应交通建设、生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必须加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在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广纳贤才,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结语 交通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交通管理论文: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经济学浅析 摘要:空域一词,在空中交通管理文献中被定义为“地球表面以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一定范围的空气空间”。空域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陆地资源、海洋资源以及其他空间资源共同构成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总量,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空域是固定的,之所以能从曾处于闲置状态自然资源转变为创造市场价值的经济资源,凸现稀缺性特征,是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崛起。本文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空域资源的研究状况,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我国空域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空中交通管理财务方面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空域资源 现状 解决方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国家空域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关于国家资源数量及其用于国家安全的比例的研究,从经济思想基础看,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福利经济学思想、凯恩斯(keynes)有效需求原理及乘数原理,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希奇(xejy)有关管理思想均有涉猎;此外,美国国防经济学家施莱辛格(sylejenc)提出的按照“替代成本原则”和“边际效用原则”配置经济资源的理论等,亦有论述。 在美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对国家空域资源利用及其管理的研究。例如,在充分认识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方面,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民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天然的空域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限制军方使用,规定其固定使用的空域只能占全国空域的7%。此外,提出空域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政策主张,认为实行“空域管制一体化”,有助于公民享有平等使用权,从“空尽其用”中获取最大效用;这种“大一统”思想,在实践上表现为联邦航空局拥有空域使用的最高决定权。而且,积极主张“开放天空,放松管制”,进一步促进民航运输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二、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率每年都保持另人可喜的增长水平,民用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低空的开放等都切实有效的利用了我国的空域资源,但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国空域资源的利用仍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民用航空运输压力持续加大,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 近十几年来,我国空中交通运输事业飞速发展,每年航班架次增长率都在15%以上,民航运输机队每年增加飞机150架以上。目前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90个左右。到2020年,国内的运输机场数量预计会达到250个左右,运输飞机总数将会达到近2600架,航班起降总量将会达到近1000万架次。在我国少数机场和航路上,空中交通拥挤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北京地区、京广航路等;随着空军建设在国防安全中地位的提升,空军飞行训练任务的增加,加上我国军民航机场分布极不合理,有的机场为军民航合用机场,导致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空域资源更加紧张,常常造成飞机不必要的空中盘旋等待、地面延误。这不仅造成运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加重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和飞行人员的额外负担。 (二)空管基础设施不能及时跟上空域资源开发,资金滞留严重 造成空输压力大,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问题主要是我国空管系统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资金滞留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兴建无法及时跟上空域资源开发利用所致。由于空管建设项目一般都涉及很大的资金数量,国家在项目安排上相当谨慎,很多项目都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各环节上的审批检查也比较复杂,容易导致空管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投入无法及时到位资金的严重滞留等问题。再者,空管项目建设要经过规划、国内分布,地质勘探、测量、设计、招投标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工期能否按计划进行。 (三)空管自动化系统过于依赖国外企业,升级成本高 空管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是显示飞行目标、识别飞行目标、冲突监测和告警、飞行计划处理等,能帮助现代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员实施空中交通管理,对保障航空安全、提高航空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机场、空中区域管理中心等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因此,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市场份额主要为:海外供应商法国泰雷兹公司的欧洲猫产品占全部区管中心大型系统、美国德雷费尼克公司占有多数中小型系统。由于空管自动化系统属于极高壁垒行业,行业准入条件较高,且空管行业关乎国家安全,一般企业进入需要很长的时间,导致竞争企业单一而且如果要升级,就需要重新做,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来系统上增加软件功能模块,所以,空中管制自动化的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率,空中交通管理局无疑要付出很高昂的财政代价。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大规模新建、扩建和迁建机场 目前我国机场空间性与相对时间性严重分布不均是造成空管难度大、流量控制难、航空保障问题严重、空域资源状况紧张的首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的、体制的原因造成的。根据民航总局空管局统计,因空管原因(流量控制和航空保障)造成的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达到15-20%左右。针对种情况,我们应该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借着国家为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的东风,在原有机场的基础上,视情况而定扩建机场。在空域资源宽裕处,根据统一合理的规划,新建或大规模新建机场。对于空域资源分配不合理,起不到积极作用,或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机场,则要进行拆迁整改,将其迁建到更适合的地点。 (二)简化审批手续,解决资金滞留 目前我国对空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审批手续过于繁琐,是造成大规模资金滞留在企业手中,“有钱不敢动”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简化对空管部门的资金审批,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利用效率更高。 (三)空管重大系统实现国有化 空管系统关乎国家安全,国家对空管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十分迫切。而重大系统若能实现完全国产化自主生产,不仅可以节省空管财政的支出,降低成本,对空管系统的即时换代更新,乃至对我国惶恐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向工作在空管第一线的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你们的努力,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的明天会更美好。 交通管理论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其经济效益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增长中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比较系统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充分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怎样使用现代信息资源,将影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在计算机被用在管理数据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的停车场系统管理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关键词:信息管理 智能交通 交通管理 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二、中国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不足19%,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30%,预测2010年将接近50%;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达到13亿多辆。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虽然有较大改观,但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应。 三、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聚集。人口、车辆数量不断的增长,但是有限的可用土地以及经济要素的制约却使得城市道路扩建增容有限,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当今世界各地的大中城市无不存在着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堵使得人们每天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路上、车中,同时也导致商业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延误,增加了运输成本。交通事故率也不断上升,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它是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通过系统集成将道路、驾驶员和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借助于系统的智能技术将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及道路状况进行登记、收集、分析,并通过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将这些信息实时提供给需要的人们,以增强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时间,并指导行车路线。 四、智能交通管理的应用方案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1.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它应用rfid技术,通过路侧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专用短程通讯,在不需要司机停车和其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不停车收费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使用中收费卡的用量又很大,因此各个国家都优先投入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且积极推广,目前在欧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普遍,我国也已经在广东、四川等地的高速公路上投入应用。通过应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提高通过效率,防止收 费站交通“瓶颈”的发生,同时通过rfid技术实现无人为干预的收费,有效地遏制了偷逃过路费,收费人员玩忽职守、循私作弊等行为,同时降低收费站的管理成本,更快地收回基础设施的投资。 2.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tms)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收集道路交通的动态、静态信息,并进行实时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出行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了解车辆运行情况,加强车辆的管理。 应用rfid技术作为交通调度系统信息采集的有效手段。比如利用将rfid应用于公交车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公交车进出站,信息自动、准确、远距离、不停车采集,使公交调度系统准确掌握公交停车场公交车进出的实时动态信息。通过实施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公交车的管理水平,对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掌握车辆运用规律,杜绝车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同时采用rfid作为技术手段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相比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成本低,车辆无需改造等特点。同时一些地区和城市也开始将rfid应用于垃圾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等特殊服务车辆的调度和管理。通过在车上安放电子标签,在特定路段的监控点放置识读设备来监控车辆是否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在有泄漏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发现事故车辆。 3.电子注册管理(evr) 车辆的注册登记以及牌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黑车、假牌照等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根除。但是新技术也许会变得简单,采用rfid技术实现车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就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车辆注册登记后加载rfid电子车牌,由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所以可以实现防伪功能。同时标签可以被远距离识别,无需停车及人为干预就可以监查,因此可以规范车辆管理手段,加强对车辆的监查力度,实现车辆年检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非法车辆的打击力度。现在该系统已经在军车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交通管理论文: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架研究 摘 要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城市智能 交通 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的可能性进行了 分析 ,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及gis平台的基本功能,指出系统存在的 问题 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gis 共用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1 背景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 科学 的管理手段,把 现代 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的信息需求复杂多样,但有一些信息是可以共享的,通过共用信息平台可以使这部分信息增值,而且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通过共用信息平台的统一存储、组织、处理,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避免数据冗余,提高系统中信息的利用率和传输速度。 2 以gis作为共用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 电子 警察系统、110/122接处警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路口控制系统、公共交通系统、gps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对整个系统而言,应充分发挥子系统的作用,并做到无缝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作为一种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建模、分析和输出。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交通信息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利用gis技术构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不但能够使交通信息在空间上直观明了地显示出来,并能为这些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后续信息服务及辅助决策提供空间属性上的支持。 信息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元素,也是联接各个子系统的纽带。通常把交通信息划分为两类: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静态交通信息是指包括道路信息、交通附属设施信息、停车场信息、车辆管理信息等随时间变化较小的信息,它又可以分为基础数据(如道路路网数据等)和 历史 数据(如车辆违章历史数据等);动态信息主要指各类实时采集到的交通信息,如交通流量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公交车位置信息等。利用gis可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集成管理。针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信息要求的特点,建立专属的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 网络 互联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建立gis平台。gis作为整个系统的协调者,对数据和 应用 进行管理。图1所示为地理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下的集成。 3 系统的技术框架 3.1 系统的总体架构 根据信息平台的一般架构,结合考虑gis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共用平台的要求,系统可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1)客户端。指的是信息平台的用户主体,包括道路使用者、道路建设者、交通管理者、运营管理者、公共安全负责部门、相关团体等。具体的服务对象由系统的建设者决定。 (2)应用服务层。以gis作为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的信息平台,由各个交通管理子系统采集交通数据,将这些原始数据以规定的格式返回,再对数据进行分类、抽取、挖掘和融合等处理,在数据存储的同时,将不同的信息按照规范的协议给相应的应用子系统。同时提供多种静态和动态交通信息查询接口,满足这些外部系统的交通信息需求。 (3)数据管理层。存储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提供平台与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接口。 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3.2 gis共用平台的基本功能 各个子系统由于功能的不同,获得的交通数据也不同,但大多具有信息量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将这些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的大量信息融合在一起,从中提取具有更多特征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并最终在系统的管理决策核心中得到应用,是维持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信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综合利用如图3所示。 gis共用平台作为整个智能 交通 管理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信息汇总、融合和中转的职责。其基本功能表现在: (1)信息采集功能。从各子系统按规定的格式提取共享数据,完成对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的重组,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读性,避免大量数据的冗余。 (2)信息融合功能。根据各个子系统间的功能要求和内在联系,对采集来的信息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分类、统计、关联,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以用于交通管理决策。 (3)信息提供与功能。按各子系统的要求,以规定的格式向子系统传输所需信息;根据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提供给客户数据、图形或图像等信息。4 主要 问题 与解决对策 以gis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时性和数据量过大两个方面。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要求共用信息平台能够实时刷新数据用于交通管理(如决策、指挥和调度等)和信息,从而对gis平台提出了实时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允许将高精度的gis数据刻入光盘,相当一部分地理信息基础数据需要通过无线下载方式获得,导致各子系统与平台间的数据交换量庞大, 影响 gis平台的有效工作。 针对上面的两大问题可将地理信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道路位置信息、单行道信息等)和交通属性信息(停车场位置、建筑物位置等),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通过gis共用信息平台通过专用短程通信(dsrc)方式下载至车载装置的内置内存介质,少量的属性信息从智能交通系统实时,通过多种通信方式送至车载设备。 对于数据量大的问题,可考虑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少数据量,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数据以分担数据存储的空间,降低 网络 堵塞的可能性。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通过网络在gis平台和各子系统中传送,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对数据定时传送到平台的数据库中。 5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架问题,主要讨论系统的技术框架与主要功能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 方法 ,对系统中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研究 。 交通管理论文:浅析解决我国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措施 论文 关键词:城市 交通 问题 原因 结构 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 科学 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 现代 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总体水平与畅通工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2000年全国“畅通工程”工作组检查的138个城市中,42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只达到畅通工程11项要求中的5项要求,20个城市仅满足4项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面远远滞后于现代道路交通发展的要求。 城市 网络 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往往由多个管理策略、管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管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如将一条路的某个路段改为单行道或单双号通行、将交叉口的类型改变(无控制改为信号控制)、将某路段改为公交专用道、打通某条路或拓宽某条路等,都会引起整个城市80%~90%以上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的改变。因此,交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交通管理需要做规划,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所实施的有些管理措施,都是做过规划的,只是不太系统、全面而已。 2 我国当前交通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局面产生的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2.2 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广州市近10多年来机动车每年增长速度为17%,其中轿车19%,摩托车35%。汕头市近三年增长速度为30%,仅1993年一年,比上年增长39.2%,摩托车增长90%。1994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941.95万辆,城市地区约占其一半,而且大城市增长势头还在上升。北京1995年末由于传言要收车辆增容费,仅12月份就卖出轿车2万辆,占全年销售量的13%。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 交通 恶化。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 现代 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2.3 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 经济 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公共汽车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建有67公里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出租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容纳量有限,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结果,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 2.4 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 历史 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北京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每年500人左右,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约6人,而日本东京为1.9人,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均为1985年数)。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2.5 缺乏整体的交通 发展 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 科学 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有一些大城市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出现了许多立交桥、高架路和城市环路,以为只有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交通问题,实际上这种办法只能缓和暂时矛盾,拥挤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诱发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结构性的“负效应”。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几项大工程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长期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其实,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3 解决措施 加密城市支路网,为提高公交网密度、缩短步行到站的距离创造条件;用gps手段在公交车站上公布行车时刻表,缩短居民候车时耗;改善道路交通和车辆,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车的行车速度;各种公交线路站点间在时空上衔接好,换乘便捷;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由于轨道交通网造价高,线路网较稀,居民步行到站点的距离远,步行时耗长,抵消了轨道交通车速提高所带来的效果。为此,要在轨道交通站点上做好与公交车的接驳;并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使远的居民能骑车到车站、存车换乘,节省到站的时耗,同时也扩大了乘公交出行的比例。反之,若城市道路交通混乱,公交行驶车速和运送车速低,则居民出行的旅行速度将更慢,城市交通会进一步恶化。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调查资料、城市远近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资料,可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确定该城市自己的交通方式结构,从而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交通管理论文:浅述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 论文 关键词:城市 交通 ;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预测 论文摘要: 现代 文明城市的创建,交通管理是关键。随着现代城市步伐的加快,交通管理滞后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规模的项目建设搞好后,更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 发展 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 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 一、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厦门、大连、南京、青岛,济南、杭州等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均很有成效,先后被评为畅通工程“优秀管理水平”。 1、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大城市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3、大城市作为区域交通的枢纽作用日益明显。 二、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14公里下降到5~10公里,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票价政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 历史 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 科学 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6、长期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三、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 1、目的: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是解决要不要管、什么时间管、怎么管、管什么地方等问题。通过规划,人们能预先知道管理策略实施后的效果,避免由于盲目管理而带来政策上的失衡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2、城市 交通 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通过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 计算 4)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方案,往往是由多种管理策略和数种管理措施组合而成的。 5)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通过方案评价,分析交通管理措施是如何影响交通流的,预测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下的交通运行指标,分析是否达到了管理目标。 四、城市交通的几点措施建议 1、坚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公路、交通、安监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预防交通事故合力。 2、广泛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教育 ,提高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公路沿线村民、中小学生及摩托车、农用车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对客运 企业 、客运车辆和客车驾驶人的管理,落实安垒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4、全面排查、整治辖区事故多发路段,消除事故黑点。 5、提高民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加强公路巡逻监控,对车辆违法行为做到见违必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加强城市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建立大城市的交通委员会。 7、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 8、疏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 9、落实优先 发展 公交的政策,调整过低的公交票价。优化公交运行条件。 10、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适应私人小汽车的需要,车和路的发展相互协调。 11、加强 经济 可行性研究,重点发展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 12、广开渠道,多种形式解决资金来源。 13、加强 科学 技术研究力度,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五、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 现代 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该是,建设大城市现代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 网络 系统,其面积率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旅游模式探讨 摘要高科技农业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科单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在转变观念、培训队伍、配套建设、狠抓管理、开拓市场、争取政府和行业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已成为投资省、风险少、见效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大有发展前途。 一、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项目的起动。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珠海是座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的海滨旅游新城,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而珠海“农科奇观”位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优势,背靠碧波荡漾的梅溪水库,环抱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珠海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并拥有“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最近又被联合国授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98年“农科奇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学生市场,作为珠海市学生农业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学生就达6万多人,有不少幼儿园也组织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活动。珠海市有中小学生十几万,澳门也有十多万,香港则有百多万,邻近的广州、中山、深圳的学生市场更为广阔。目前已与港澳及广州、中山等地的教育部门达成了学生到“农科奇观”学农实践的意向。98年接待澳门学农学生4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现有各门类的科研人员70多人,建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65座,可种植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获得35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省、市一等奖5项,特别是无土栽培项目,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属国内先进水平。基地引种的是世界各地的名优品种主要是创造新、奇、特效果的观赏类作物,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连忘返。而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传统农具展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植物“克隆”工厂,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4、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游客在“农科奇观”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开心,还可以吃得惬意,满载而归。农科餐厅出品的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产的产品,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回头客大增。不少旅行社把我们的农科餐厅作为定点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游客吃饱喝足,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让亲朋好友分享。 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起动是在科研基地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二是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农业高科技演示厅、双龙山庄等;四是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走廊、农家作坊及车水抓鱼、点瓜种豆、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五是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六是对科研基地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并适度对外进行推介。 三、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 农业科研基地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特点和优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既有朴实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奇特的动植物群落生态景观。既有科研实验、科教培训设施,又有接待服务设施。整齐的生产大棚,整洁的组培工厂,典雅的接待大楼,那成林的果树,葱笼的茶园,墨绿的蔬菜,盛开的鲜花,以及珍 禽园地,青青草坪,营造了一派田园风光。所以,无论是旅游参观还是考察访问的客人都认为基地是闹市中的田园,繁华中有野趣,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都市村庄。 农科基地内上千种、上万株植物吐泻着人体所需的新鲜氧气。这里鸟语花香,月朗风清,行云流水,安宁幽静。先后建起的“神奇的瓜果世界”、“农科之窗”、“荷塘观鱼”、“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蝴蝶兰园”、“沙漠植物园”等一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正在开发的还有“百鸟园”、“蚕桑园”、“药用植物园”、“茶文化庄园”等生态旅游项目。 农科基地不但有农大毕业的专业讲解员导游,还将所有的花草树木、农作物挂上说明牌,标明品种、属性、原产地、功能、栽培要领及注意事项,游客每来一次,便受到一次深刻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亦成为人们喜爱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四、加强管理与营销,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1、抓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旅游资源开发科,下辖导游部、餐饮部、客房部、产品展销部,并相应培训了导游接待、厨艺、服务、营销和园艺工程等旅游专业职工队伍;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国内外考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组团参加了96、97、98年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和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98广东人游广东嘉年华”、“江苏、淅江旅游推介会”等学习和促销活动,提高了旅游专业管理水平,拓展了客源市场。 2、抓接待设施配套。建起了环保停车场、接待楼、卡拉OK歌舞厅、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大厅和学生绿色营地、双龙山庄别墅等,大力开展旅游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建凉亭6座,铺草坪2万多平方米,建大型花坛和天台花园多处,种果树3000多棵,其他绿化树1万余株,铺设双车道水泥环园路4.5公里,在排灌河道两岸砌花岗岩石雕护栏,安装新颖别致的行人道路灯,种植高大挺拨的大王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科技旅游景点建设。在无土栽培65座大棚设施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了中心实验室、组培工厂、全光雾快速扦插育苗工厂、图书室、信息中心,以农业的高科技吸引游客。占地20__多亩的“农科奇观”拓展工程,也将在99年完成总体规划。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开创了高科技农业旅游的品牌,中央、省市和港澳等地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竟相报道,大大地提高了基地的知名度。几年来,我们先后接待了78个国家首脑、专家的参观访问和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了60多万国内外游客及8万多学农学生和各省市区兄弟单位考察团数万人。在旅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98年旅游收入305万元,比97年增长两倍多。现与港澳及周边城市80多家旅行社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还针对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对象适时推出“蜜瓜品赏团”、“龙眼荔枝团”、“学生套餐团”,学农欢乐一天游及二天游活动等促销措施,收效甚佳,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4、合理利用资源,狠抓节流增效。农科单位底子薄,资金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元去搞景点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高科技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内功的锻炼,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作文章: 4.1转变观念,注重开发观赏实用型科研项目。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人们喜爱的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让游客既可观赏,又可品尝,亦可买下带走,如玩具南瓜系列、无土栽培的盆花等。此外,应不断更换作物品种,引进新、奇、特异的品种,同时不断变换栽培方式,如无土水培改无土基质栽培,基质也不断变换,如今有砂砾、珍珠岩、椰糠、锯末、石子等等20余种,使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回头客愈来愈多,有的港澳游客甚至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今年初,我们又开发了无土立体栽培项目,可节省土地25以上,提高产量50以上,且植株上、中、下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4.2培训队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例如对专业讲解员采取请资深导游员现身说法,到旅游社跟团实习,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等方式,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又如餐饮部采取与市旅游职业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餐厅实习,学校和学生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餐饮部节省了人力费用,学生又学到了新的菜式和烹饪方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此外,我们还坚持干部职工每周两天义务劳动制度,要求员工个个成为多面手。基地内的园林绿化、水电工程大多数为我们自己动手建设,既有农科特色,又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游客爆满时,其他部门员工自觉到旅游部门当导游、售货员,端茶传菜,洗碗扫地,既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节省了人工费开支。 4.3配套建设,不断推出新的旅游服务项目。我们刚开始开发旅游时,只有旅游接待部从事专业讲解导游服务,之后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服务日趋配套。97年成立餐饮部,开设了农科餐厅和卡拉OK歌舞厅、烧烤场及钓鱼走廊。98年初成立产品销售部,开设了农产品商场、客房部,使基地逐步建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服务配套成龙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 4.4开拓市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中心原是以珠三角及港澳团队游客为主,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港澳团队客人有所下降。97年3月,我们成为珠海市学生农科教基地后,打开了学生这一个大市场。98年除拓展了澳门学生市场外,又通过学生带动了散客市场。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开拓了会议团和培训班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5狠抓管理,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首先建章立制,年初制订了2万余字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权责利落实到人,奖罚兑现。其次是狠抓环境卫生管理,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人的心。再次是建立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牌,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间和凉亭、护栏、宣传栏,设立投诉电话和意见箱,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遂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行得安心,杜绝了宰客现象,保持了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它投资省,风险少,周期短,见效快,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党的 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管理。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农委,特别是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国家、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的肯定和支持,在98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检查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地是“珠海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之一”,并将99生态旅游年珠海开年仪式放在我中心隆重举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中心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创收又为科研加大了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中心科研等各项事业和发展。 五、今后的发展设想。“文秘站”版权所有 生态旅游农业,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将成为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给人是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而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的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和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感力和吸引力,因而则更具发展前景。难怪有不少港澳游客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与主题公园景观相比较,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富于创意与变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开展农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通过社会各层人员的观光、旅游,可更好更广泛地普及良种良法等农业科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参观者的科技和环保意识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科技,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资源、生态、旅游等为支柱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更可以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合理地统一起来,必将为本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我们拟将“农科奇观”建设成为既是农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中心,又是珠海市的动植物园;既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风景区,又是学生农业科学教育的实践基地,力争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50-100万人次,旅游利润创收超过500万元,树立起珠海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的品牌,创出珠海市旅游拳头产品,为特区二次创业,再造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改革问题与措施 1.当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仍然是以小规模生产和松散型合作经营为主,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但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这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农业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过渡期。因此,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 1.2农业科技创新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剧烈,灾害频发。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也呈高发态势,加上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农田污染等生态环境急速恶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对土壤、肥料、水分、光热资源等提供高效利用技术、耕地保护与替代技术、精确施用技术、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生态农业与环境工程技术等,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农业可持续生态体系。 2.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创新存在思想认识偏差。我国现在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民族,科技创新在目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人们往往认为科技创新是一种很神圣的、高不可攀的事情,认为科技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实则不然。从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社会的作用看,创新可以分为重大创新和一般创新。重大创新是对旧事物的破坏与颠覆,是新事物的创生,具有革命性,因此创新难度极高。一般创新是对旧事物的边际改善,具有改良性,创新难度相对低一些。所以,重大创新很难发生,一般创新更容易出现。从科技创新的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创新都是一般创新,而重大创新,特别是那种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是非常少的。所以,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是一种“偶然”事件,而一般创新才是技术创新的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人人都具有创新的可能性。 2.2人员的创新时间急剧减少。农业作为公益性、基础性的产业,本来应该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众所周知的是,一直以来,政府对农业的科研投入就偏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财政基本支出严重不足,保障不了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和机构运转费用支出,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也过低,科研人员忙于“揽活”。另外,项目主持人在申请课题、应付各类检查等方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据相关调查,近20年来,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科研的时间比以前减少了23%。我国科研人才疲于争项目、揽活干,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处于“创收大于创新”的尴尬境地。 2.3研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涉农科技职能部门,中央层面有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水利部、全国供销总社、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商务部、民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粮食总局、中国气象局等十余个,在省区市也有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畅。一是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课题组)之间分工不明确。国家部委对科研项目进行过程性的具体管理,取代了科研单位、课题组的管理责任;科研单位对项目不能有效发挥其指导、监督和管理作用。二是科研项目多头管理,导致课题重复,资源浪费。农业研究课题来自多部委,缺乏统一协调,课题重复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课题组同时承担多个相关类似的课题,出现“一果多用”的现象。三是“节点式”经费管理不适应农业科研要求。财务部门没有考虑农业科研工作特点,而是按照工程技术经费的管理方式对农业科研进行“节点式”管理,结果经常出现经费拨付不及时,农业科研项目很难按照国家财政经费预算制度执行,或是经常出现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 2.4技研发缺乏“协同创新”平台。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实行以课题制为主的管理方式,课题组多为“小团队”、“小作坊”,缺乏协同创新组织与平台,这不利于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内部,多数成员没有真正参与科研活动,研究任务实际上落在课题负责人一人肩上,科研多是单打独斗,难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协作效应,这种现象特别突出。这种以课题制为主的管理模式导致科研资源和力量分散,难以形成跨专业、综合性的协同创新团队与平台,引致科研效率偏低。 3.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应对策 3.1想认识,树立“创新就是改变”的新理念。对于技术创新,必须提高对它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推进我国技术创新步伐。根据前文对创新的分析,可以认为,创新就是改变。因此,普通人也可以创新,当然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基于此,一是要加强宣传,让“创新就是改变”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要强化企业创新,特别是要提倡企业生产一线人员搞技术创新与发明。在注重高技术人才创新的同时,也不忽视基层人员的创新发明,这样才能使我国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3.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201 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因此,国家必须稳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按照农业科技的性质定位建立财政投入体系:一是人员经费要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分类投入,将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中央财政予以全额保障,然后逐步向社会保障过渡;在职人员财政投入要保证其工资待遇,并且其收入不低于同地域同类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二是全额保障农业科研机构正常运转费用,并提高农业科技稳定投入的经费比例。同时,制订鼓励私人及企业投资农业科技的政策,大力吸引民间资本与外资进入农业技术创新领域,并充分发挥税收与金融对农业科研的大力支持。只有经费保障了,科研人员才能安心从事科技研发。 3.3制机制,统筹管理经费与立项。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协调与会商制度,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力度。根据农业科研活动的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经费预决算和使用制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管理与分类评价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国家科研课题制度:严格课题申报与结题,坚持以质取胜;在课题申请环节坚决杜绝人情关系,以课题所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作为课题的结题依据,而不仅仅是看发了几篇文章。 3.4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协同创新作用,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一是加强中央层面科技管理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和各部门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就重大政策制定、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建立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打造一支稳定的农业科研基地和研究团队。三是增强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建协同创新实体平台。 3.5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显然,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创新性人才更是匮乏。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农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着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努力抓好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工作,不惜花重金吸引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端科研人才。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科研人才的收入应在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的基础上,突出岗位绩效激励,真正按照科研人员的贡献取酬。同时,建立强的科研奖励制度,对于真正做科研的和好的科技成果要实行重奖。 农业科技论文:“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与普及的信息技术将推动人们在科学利用资源潜力,发展节本增效生产方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过程管理决策方面,突破许多传统的模式和观念,开拓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体系,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当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九十年代初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思想,已经引起一些国家政府和科技决策部门的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为此曾专门立项组织了一批多学科著名专家对有关发展研究进行了评估,研究报告经过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估组进行审议后,于1997年发表了“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研究专著,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力,阐明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支持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机遇。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对国外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 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组装集成,其应用研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与工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推动我国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传统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 Agriculture”或“P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如译为“精准农业”、“精确农业”、“精细农业”等。 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 Agriculture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业”或“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实践的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诚然,当今实践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系统的精细经营管理方面,而形成为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国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 Lins ley和F.C.Bauer 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 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 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 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 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 m2, 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 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 加强对国际有关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部分大城市郊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现代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作技术体系。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中信息技术存在的实用性 1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中使用情况 1.1首先是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设施的投入,还有就是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且对于其中的专业要求也更为严格,这些因素就对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中的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1.2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缓慢,没有实践性的作用,技术生产也比较落后,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调整政策来改变现在的形式,加强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对于农业设备加强资金的投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付出和回报不相等,所以就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投入,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没有专业性的人才进行帮助,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的运用不太理想。 2我国农业技术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分析 2.1加强农业机械中的通信技术拖拉机是我国农业中最常见的使用工具,这也就要求其他的机器也要实现智能化的发展,当然还是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良好的设计。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机械的设备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安装智能终端,利用光纤来连接其他的设备,所有的机器零件和电子零件都要和总线有准确的接口,这样才能保持数据的畅通和交换,能够第一时间拿到指令进行工作,完成数据和零件间的交换和传播,使得农业机械和电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彼此间的通信和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2.2农业机械中电子设施的技术支持现在的农业设备渐渐的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拖拉机设备一般都装有电子产品,也就是有一个可以单独处理信息的电脑智能终端,通过不同的农业环境进行计算和设计,都有相应的标准接口。在国外的农业中在一些大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监控中都有电子装备技术的运用,每个零件都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控制单元,通过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和农业作业的运行,还可以与外部保持联系,对于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更新内容。 2.3加强机械和人之间的技术交流现在的农业器械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是需要人从一旁进行监控操作,原来的驾驶室里是用的仪表盘,现在换成了电子监控技术,而且原来是数字来表示的,现在是智能化的显示终端,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使得人和农业机械间的交流更加的深入,智能终端的主要界面是采用液晶显示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调控,也就是虚拟操作的方法,实施者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选择,根据这些设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图案和声音进行工作的调整和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很高的效率。 2.4对于机械进行调整和管理现在有的农业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和农业作业之间的机械,采用无线的信息化技术为传播媒介,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播,这种方式使得农场工作和管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中心的那台计算机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每台机器的操作情况和数据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在农场的计算机管理中还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建立相应的管理决策系统来对农场实行最佳的管理,通过计算机得出的数据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无线通信也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强化农场的管理,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实现农场的全面发展。 3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应用,我国现在的国情是人口多、农业发展缓慢,因此急需要在现代的农业中加入科学的因素,让信息化融入到农业发展中去,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我国的农业机械中去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作用。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措施 一、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院所在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病虫害防控、科学种养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建立起了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领域,纵贯中央、省、市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广大农业科研院所在优化学科布局、健全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国1000多个农业科研院所共有科技研发人员6.4万人,占全国农业科技研发人员总数的60%;育成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数占国审品种总数的80%以上,占省审品种总数的70%以上。农业科研院所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力量。同时,与农业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与国外先进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于我国科研领域的老问题,也有在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凸显的、在农业科研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的新问题。 一是科研机构布局和分工不尽合理。当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以中央、省、市三级农业科研院所为主体,基本按行政区划设置,不能充分体现农业生态特点和农业区划要求。现有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学科专业设置雷同,研究内容趋同,不同层次上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上下一般粗”问题突出。分属不同部门的农业科研力量条块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二是科研经费支持总量不足,结构问题尤为突出。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反映,随着近几年国家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院所“找打仗钱”的压力大为减轻,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科研院所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据对农业部部属三个研究院的调查,2009年在职人员经费实际支出为7.4297亿元,而财政拨款为2.6834亿元,仅为实际支出的36%。 三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由于相关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研究所的微观管理依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政府对科研院所干预过多、科研院所自身行政化倾向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科研院所自身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体现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实现,科研院所管理还没有真正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 四是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在改革过程中定位不够准确。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初衷是把需要政府支持的公益类研究机构与应该面向市场开发的应用类研究机构分开,采取相应的支持和管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简单的“一刀切”或者按比例来确定非营利科研院所数量的情况,一些拟转制农业科研院所因为定位不准,不仅没有能转型为现代农业科技企业,而且其基本发展能力和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在“八连增”新的高起点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水土资源和环境生态刚性约束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必须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上找出路,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做文章,在创新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机制上求突破。要通过深化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激发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好农业科研院所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骨干和主导作用,为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思路 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工作要求。前不久,国务院专门组织开展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深化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要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在措施制定和方案设计上,坚持和把握以下三个要求: 一是坚持和把握中央改革政策的原则性。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把促进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科技需求作为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办分离、事企分离,建立健全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政策,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科研院所的后顾之忧。 二是坚持和把握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性。要遵从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普遍要求,从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和保障条件入手,夯实科研院所的发展基础,增强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化人才的主体作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农业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农业科研条件建设,按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科研的上中下游,合理配置科研资源,确保农业科研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鼓励联合协作,打破部门、区域、行业、单位和学科的界限,强化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涉农企业、科研院所与推广体系的有效联动,推进大联合大协作,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三是坚持和把握我国农业科研的特殊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科技工作服务“三农”,其科研成果惠及亿万农户,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性和社会公益性特征。同时,农业科研的对象是动植物、微生物及其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风险性特点,投资回报率较低,社会投资相对不足。 特别是在当前条件下,企业还难以离开科研院所而独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坚持和把握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突出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特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把服务农业发展作为科技活动的出发点,把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科技成果的检验标准。 三、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政策建议 深化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出发,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立足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需求,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通过剥离、整合、转制、转型等方式,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努力为各类科研院所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造和积累有益经验。 一是科学分类、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特征。对目前一些定位不准确的农业科研机构,要抓紧完善改革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对于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公益性职能任务的研究所,要明确其公益性质,按公益机构管理和运行。对以公益性科研为主,同时兼有经营开发活动的研究所,要将其经营开发活动剥离出来,实行分类管理。对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任务,按公益机构管理和运行;对其剥离出的经营开发活动,要走企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生产经营机构管理和运行。同时,要按照农业科技创新不同环节的特点,科学布局创新力量,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市等不同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任务,形成既有分工、又互相协作的创新格局。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配套措施。农业科研院所主要承担公益性科研任务,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政府公共财政是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要针对目前农业科研投入总体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尤其要大幅度增加科研院所的人员费用和基本公用经费,保障科研院所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条件能力和基础公共平台及野外科研设施、基地建设,保障运转经费,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要尽快落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离退休人员待遇政策,对改革前的离退休人员,无论是非营利科研机构,还是转制科研单位,按政策保障其离退休经费,同时加强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加快推动农业科研院所进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与地方社会保障对接。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转制单位的政策扶持,在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调动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转制积极性。 三是创新机制、提高效率,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的运行制度。按照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农业科研的特点,抓紧建立健全农业科研院所运行制度,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决策机制上,完善院(所)长负责制,建立决策、咨询、监督工作机制,形成健全规范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在人员管理上,健全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中长期聘用和项目聘用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方式。在收入分配上,坚持按岗位和业绩的定酬原则,建立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办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技评价上,按照分类评价原则,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定位、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研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在科研立项上,强化产业需求导向,发挥技术用户在立项论证和成果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实行择优稳定支持与公开公平竞争相结合,对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中周期长的科研领域建立连续稳定支持机制。在成果转化上,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试行科技成果定期制度,探索建立公益性科技成果社会共享、盈利性科技成果拍卖转让等运行模式。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为生产实践服务探讨 农业科技只有为农业生产实践服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保障作用。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抓住创新成果的适用性、推广方式的有效性和技术应用的主动性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把科技人员引入生产第一线,把科学技术引入农村第一线,为现代农业提供持久强大的发展动力。 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多出农业生产真正实用、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自主创新成果。农业科技创新要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面向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不断推动科研单位与成果应用主体之间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促进农业科技上中下游的紧密对接,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使科研课题切实来源于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集中力量创造出更多有用的科技成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千万家”,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又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难以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机制不活、手段单一、投入不足、科技与生产脱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科技成果就难以更好地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就难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必须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加快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模式,加快适用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推广示范,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 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大力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吸纳能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他们理解、掌握、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特别是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农民队伍结构急剧变化,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现出结构性下降趋势。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显得更为紧迫。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加培训投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接纳和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应心系农民,强化服务意识,带头深入农村,切实解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实际问题。要树立贴近生产、贴近农民的良好风气,在政策、信息、技术等服务方面,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良好作风,力戒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多办实事。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英语的论文 一、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难点 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给它的翻译带来了很多困难,导致译文含糊不清,甚至错误的现象很普遍。以前对其翻译的研究多停留在句子和术语的翻译上,认为只要把术语看懂了就能翻译准确,而没有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使很多人认为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是一件很头疼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译者的知识结构 在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科技术语,虽然术语在整个文献当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这些术语的翻译往往影响到整篇译文的质量。因此,对原文文献的理解可以帮助译者节省时间,避免语言含糊不清而导致误解。这就要求译者最好是既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又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这样的译者目前仍然比较短缺。因此在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译成“对环境友好的农业”,而实际意义是“生态农业”。 (二)词汇多重含义 英语词汇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多义词,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或上下文特定的术语,其含义各不相同。而很多词汇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技术文本中的意义往往和普通词义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这个词通常使用的含义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译为“容器”,它在运输货物时则被翻译为“集装箱”,这就为翻译造成了困难。 (三)词汇空缺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很多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的词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些表达独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国词汇在其他语言无法找到其对应的单词。例如,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三农问题”。这些特征词都很难找到适宜英文单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这是很容易出现的词汇间隙,增加了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的难度。 二、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农业科技英语主要关注的是描述一个过程或现象、澄清的原理,或传递信息。此外,非语言表达,如图形、符号和公式,往往用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张迎梅,2011)因此,根据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提出以下翻译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动句使用 被动语态是农业科技英语的写作传统。被动句通常比主动句更短,更简洁。因为科学家们对行动和事实更感兴趣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发出者大多数情况下被忽略。使用被动语态,确保实现更清晰的意义和更简洁的结构。采用被动语态倾向于传达客观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可在开始的时候通过被动的方式引入。因此,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通常可以采取几种方式。 1.保留原文中的被动语态的主语,把句子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通常在句中有“被……”“给……”“由”等字样。例如:PeopleaffectedbyE.Colibacteriaoftensufferfromuncontrolledexpulsionofbodywastes.被肠病原性大肠杆菌病毒感染的人经常会腹泻不止。 2.把原句中被动语态的主语转换成宾语,把被动语态成主动语态,并转化为一个句子没有主语。例如:Differentformsoffoot-and-monthdiseasehavebeenidentifiedinAfrica,Asia,EuropeandSouthAmerica.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已经确定了不同种类的口蹄疫病毒。很显然,被动语态在表达客观事实的时候非常有用,因此,为了实现客观性,被动语态在农业科技英语文本当中被广泛使用。 (二)名词化 名词化是农业科技英语的特色之一。名词化即把形容词、动词等非名词性的词语转换为名词,但表达同样的意思。名词化后的词语既可以起到名词的作用,也可以表达原本谓语动词或者形容词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使表达更客观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词化后可以在名词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加入定语修饰成分,从而可以使表达的信息更饱满更丰富。因此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中,名词化的现象广泛存在。作为一个名词短语包括多个单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很复杂,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结构。例如:Polycultureisthedominantfarmingsysteminmanyareasoftropics.这个例子当中,polyculture这个词的解释,简洁明了。 (三)广泛使用 一般现在时与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通常是阐述科学发现、客观事实、原理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这就不需要用多种时态来表达,而多用一般现在时。例如:Farmersalsofacethechallengeofkeepingtheirlandhealthy.这个例子当中,表达现在的事实和存在的问题用的是一般现在时,而要表达以前发生的事前则可以用一般过去时,不需要使用其他时态来描述。这样显得更客观不包含感情色彩。 三、结语 随着农业科技迅速发展和交流的增多,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从农业科技英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其特点,造成翻译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希望对从事该领域的读者有所借鉴。但是这些对于解决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语言和科技工作者能够把语言和农业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从而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农业科技论文:重视农业科技 发展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组成的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文秘站:)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 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 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础理论 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国家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 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 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全国范围。 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使用农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为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并辐射全国。 农业科技论文: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议 1存在问题 1.1传统农业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小而散的分散经营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还相对偏低,小而散的分散经营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根据多年来的推广实践分析,一些规模化生产者和经营组织,具有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农业科技成果在他们之间往往容易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一些小而散的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贡献率并不在乎,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不强。因此,小而散的分散经营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1.2农业生产者接受能力和有效需求不足,没能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接受主体目前,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者以“3860”部队为主,由于年龄老化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影响,加上几十年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性经验,对新生事物往往有一种不信任感和排斥感,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和有效需求不足,没能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接受主体 1.3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相对不足,加剧了科技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相对偏少;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也只是个小头,而民间资本则由于没有很好的回报机制,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状况必然会使科技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无法有效形成投入产出增值再投入的有效机制。 2对策建议 2.1建立有效保障机制,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研发,解决“转什么”的问题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科研人员无力解决、科研单位无法解决、基层农技推广层面也难以解决的,而政府有着无法替代的资源动员能力。政府要在宏观调控、完善制度、提供服务等方面建立有效保障机制,以多种方式示范、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注意协调政府各部门、各计划之间的关系。鼓励科研院校强化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科研成果更贴近于农业实际生产。 2.2落实《农技推广法》,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解决“谁来转”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农技推广法》,从人力、物力上真正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变当前农技推广队伍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待遇,达到留得住人,用得着人,并制定有效机制,推进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链。 2.3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新的推广模式,解决“怎么转”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尤其是传统农业,培育新一代有知识的农业生产大户和经营主体,使农业生产向种养大户和能手集中。 (2)针对当前传统农业的分散生产现状,要采用参与式推广、农民田间学校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主体的素质,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受体的接受能力。 (3)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总量不足、产业化回报率不高等问题,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抓典型、搞示范;并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构建研发和转化的多元化投入融资体系,大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要积极探索产学研、院地合作等推广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互动效应。形势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应与时俱进,新的农技推广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索。近年来,浙江湖州等地在探索“1+1+N”的院地合作推广模式,即1个科研院校专家(团队)+1个(组)本地专家+N个示范某地(种养大户或经营组织),实现成果、信息共享,技术共推、共同解决生产实际难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升。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农业科技论文: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及形式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模式 纵观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践,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机制主导型、科技教育主体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等转化模式。本文结合我国农业实际,重点对政府主导型和市场机制主导型转化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1.1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政府主导型指以政府设置的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其目标和服务对象较为广泛,具有政府主导、自成体系、自上而下和社会公益性等特征,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没有中间环节,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直接向需求方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和先进的适用技术。 1.1.1科技+基地(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转化模式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等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有关国家、部分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加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支撑计划)。“六五”至“九五”期间,实施科技+基地转化模式,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重大科研成果,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着。中低产田治理与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将黄淮海平原、北方旱区等中低产田治理与区域农业开发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由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组织,有关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持,先后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51个综合试区,开展科技攻关。3000多名科技人员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北方旱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38%的0.38亿hm2耕地,由土壤干旱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在“六五”时期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后,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科学院、甘肃农业科学院以及宁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等共52个单位750人联合攻关,“七五”、“八五”10年中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7项,推广适用技术198项,辐射面积644.6万hm2,增产粮食4536kg,取得经济社会效益44.2亿元。 1.1.2科、教、推三结合转化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主持,相关国家、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单位参加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六五”至“十一五”期间,坚持实验室、试验场、试验基地三结合,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1991年转基因抗虫棉在国家“863”计划专项和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重要进展。199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出单Bt转基因抗虫棉。1995年,构建了双价抗虫(Bt+CpTI)基因,我国第二代抗虫棉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选育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基础上,又建成“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实现了棉花转基因规模化和工厂化,使得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逐年上升,2002年为38%,2004年为60%,2007年为90%,2008年为93%,2010年则达97%以上。近10年来,利用国产抗虫基因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已达200多个。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使每年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下降。棉农劳动强度和防治成本显着下降,棉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基因研制,科研、教学单位基因转化和新品种选育,推广单位推广,发挥各自优势,转化转基因抗虫棉成果,实现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经营,为棉花增产、棉农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1.3科技+企业结合转化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是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机构,坚持立足产区、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以特种经济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发掘、利用、保护珍贵、稀有、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家养、家植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深入开展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十一五”以来,共承担科研课题94项,取得获奖成果19项,专利21项,审定品种4个,新兽药证书4个,并通过组建的“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科技型企业,分别建立东丰梅花鹿高效养殖基地、北方毛皮动物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北五味子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基地、野山参繁衍护育示范基地等,仅研制并生产的毛皮动物疫苗,在吉林、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省推广应用,为水貂、蓝狐、银狐等饲养业保驾护航,每年可为产业减少损失5亿元以上。产品得到了行业认可,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1.2市场机制主导的企业转化模式 农业企业为中心的转化模式是指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动力源,其农业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试验基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里指的涉农企业包括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与农业相关的跨国企业和外国公司等。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科教企结合或组成企业联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先选择可物化为新产品的高新技术,或者可建立稳定的优质原料供应基地的农产品生产技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得以互动交流,同时,企业要利用社会资源向农民提供相关成果及技术服务,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发展壮大农业企业。 1.2.1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转化模式陕西华农园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贸易出口的农业科技型综合性企业,选择世界优质苹果产区陕西省富县作为苹果生产基地。生产符合安全食品 卫生标准的有机食品“绿冰苹果”。该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世界苹果优生地———富县苹果为主,抓生产,搞经营。公司建有苹果交易市场、自动化储藏冷库、加工厂,配备选果线等设施;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果品加工厂和466.67hm2基地果园已被国家检验检疫局备案、登记,并予以编号,符合出口欧盟标准并得到各级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公司2007年被评为全国苹果经营优秀企业。2008年国家扶贫开发办认定为第2批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08年实现苹果总产量23万t,优果率70%以上,产值5.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将达到2560元,果区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3750元。 1.2.2企业科技一体化转化模式广东省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大规模产业化条件下优质肉鸡品种繁育、饲料营养和生物安全3项技术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以商业育种为龙头、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为核心、家禽生物安全为重点、养殖环境工程为保障的优质肉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群。建立了完整的家禽繁育体系,在黄羽肉鸡育种中全面进行白痢和白血病净化,优质肉鸡商业育种育成优质肉鸡配套系3个,其中2个通过国家级审定,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获得授权专利6项。开发并推广了RT-LAMP疫病快速检测方法,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公司+农户”大规模养殖模式下四级防疫技术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鸡病的发生和流行,家禽主要疾病监控与防治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的技术成果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四川、重庆、河南、江西、湖北和湖南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10多家温氏一体化养鸡公司得到了推广应用,建立了亚洲最大的优质肉鸡生产基地。2004~2009年共上市肉鸡12亿只,产值达180亿元,带动农户增收近20亿元,成功创建了一条优质肉鸡新配套系的选育与产业化的新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3中外农业企业合作转化模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利用他们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依靠地方政府,与中方有关企业结合,转化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如河北省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保铃抗虫棉种。20世纪90年代,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特大虫害爆发并迅速向长江流域棉区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棉农高浓度、高频次施用杀虫剂,加剧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并频繁出现棉农中毒事件,影响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1996年11月,在河北省农业厅授权下,河北省种业集团公司和美国孟山都公司及岱字棉公司合资成立了河北省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加工、销售美国保铃抗虫棉种,形成了覆盖河北省的种子经销网路,将保铃抗虫棉种带入了中国市场。棉农在使用保铃抗虫棉种后,种植成本降低了20%左右,安全性也有了显着提高,棉农又恢复了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此外,科研教育主体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转化模式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转化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应予以重视。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展望 未应用于生产的农业科技成果还只是潜在、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方法,将其注入到农业生产中,发挥其提高农业产出率和优质率等作用,才真正转变成为现实生产力。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因此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从发展来看,政府主导型转化模式仍然是主导转化模式。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各级政府实施的科技计划都是指令性计划,具有一定权威性和较高的有效性,组织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单位按照预定目标,自上而下的转化与推广科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转化模式在成果转化与推广中有了新的快速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还有科技教育主体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多元化的转化模式,也是在新形势下,适应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各自优势,在转化与推广科技成果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值得重视与提倡。总之,政府主导型、市场机制主导型、科研教育主体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转化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模式。积极探索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一步规范与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农业科技论文:关于农业科技培训的思考 1健全机制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举措 农业科技培训是一项基础性、长效性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重点围绕协调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惩等环节,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1.1健全管理机制 农业科技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面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培训工作应重点抓好县、乡两级的培训。目前县级的农口部门基础较好,一般都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乡镇不平衡性较大,基础较差,有的乡镇甚至很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健全农业科技培训的管理机制,县级主要是完善提高,应重点抓好协调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统一管理的角度,可建立由农口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挂靠在主要产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做好全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意见的制定和协调指导。县级重点抓好乡镇、村级农技人员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的培训。乡镇要打好基础,可建立由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牵头、农口各站所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协调指导全乡镇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主要抓好广大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由于乡镇师资力量不足,县级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强化对乡镇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农口各业务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的科技人员要积极参与到乡镇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去,每年承担一定课时的授课任务,并常态化地坚持下去。 1.2健全投入机制 要认真落实国家对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扶持政策,对各种培训专项资金一定要确保落实到位,严禁挪作他用。有些地方,在农业科技推广上仍然是简单的层层行政推动,往往到“最后一公里”就推不下去了,效果甚微。县、乡两级要更新观念,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减少一般性的会议部署,把重心放到培训上,把资金投到培训上,农民真正地掌握了农业科技知识,不用“催收催种”,自然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农业科技培训投入要有制度保障,不能仅靠哪一任领导重视就多投一点,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增加投入的民生工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各方面都要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形成合力,积极给予培训设施、场地等物质上的帮助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提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县、乡财政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将农业科技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投入。各级农口业务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要认真抓好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包装、立项、实施工作,对其他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也要安排一定的培训专项经费,通过农业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能力。 1.3健全激励机制 各级要制定农业科技培训的中长期计划、年度实施方案。要明确责任,建立考核制度,把农业科技培训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考核之中,纳入优质服务部门的考评之中。要建立督查制度,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建立奖惩制度,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业绩与农业科技人员的提拔使用、技术职务晋升、各种评优、继续教育等结合起来,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对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培训工作,发放一定的补助费,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加大典型培植力度,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推动农业科技培训的深入开展。对农民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在种苗供应、农产品销售等农业专业化服务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农民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不断创新是提高农业科技培训水平的重要保证 农业科技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区域性、季节性、操作性都很强。提高农业科技培训水平离不开创新,需要立足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创新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做好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要体现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培训方式既要实用有效、切合农村实际,也要跟上现代教育理念,积极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 2.1贴近产业特点开展培训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要突出重点、抓出特色。在做好各项常规技术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特点,紧紧围绕传统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推进培训工作的开展。一个地方的优势产业一般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也较高,因此不但要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更要重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营销技术的培训。要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进展进行培训,随着品种结构的变化,对配套技术的应用也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农业科技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不断充实、不断更新。 2.2鼓励专业大户现身说法 农民渴望致富,希望掌握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各类专业大户实际上就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是最有说服力、最有可信度的人。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在农业科技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现身说法作用。让不同类型的专业大户承担起“土专家”、“土教授”的角色,在乡镇农业科技培训班上为广大农民传经送宝。同时,专业大户的“三亩二分地”也是乡镇农业科技培训班最好的“实习 工厂”,乡镇、村要善于做好协调引导工作,让“农民学员”在“实习打工”中增强信心、取到真经、学到真本领。 2.3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 在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既要重视集中办班培训,也要发挥好报刊、广播等媒体,特别是数字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作用,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开放式培训效果。现在传媒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运用到培训中可使培训具有更大的覆盖面、更强的便捷性。虽然现在不少地方从事农业的农民年龄偏大,更愿意接受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但年轻人总归是承载着农业的未来,年轻人的文化程度较之以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接受能力较强,现代传媒的应用更符合青年人的特点。把年轻人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做扎实了,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农业科技论文: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缩小与国际农业差距 朱总理说:“入世后,我最担心的是农业。”入世后中国农业科技机遇和挑战并存。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挑战将大于机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农业科技要融于世界农业结构的大框架中,只有改变中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实现从粗放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才能支持市场准入,加强出口竞争抵御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相对而言,我国比发达国家的基础差,用于科技投入也较少,虽然20年来在国家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下,农村的联产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但依然对农业科技革命的认识、成果应用、转化与推广不够,例如信息不灵、品种不优、质量不高、市场不畅等等。近来还出现了低水平的农产品过剩,劳动力无出路等问题。 中国主要农产品尤其是有比较优势的水果、水产品、蔬菜产量曾在世界保持着领先地位,但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人口的制约以及农业生产规模太小,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信息、品种、质量、市场的滞后等影响,入世后将受到国外农产品的强力冲击。因此,为改变现实和迎对挑战,我们应尽快提出农业科技方面的应对措施,以解决我国农业入世出现的诸多问题。 中国农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减少与国际农业的差距。加强农业科技进步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制度上创新,从政策、管理上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在推动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中,除国家、省、地方农业科技院所挑大梁外,还需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农业科技专家相结合的民间农业科研机构参与(最近台湾农业企业优立集团在昆山国家农业开发区投资2万亩土地,发起国内外农业专家组建农业科技研究所,这是一种新的机制)。利用粮食以外的畜牧水产品和包括苹果、梨在内水果的国际市场潜力,大力发展小杂粮(花生、芝麻、油料)、中草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加强政府对农业科技服务、资金倾斜;加强各种农业科技机构的科学研究、病虫害防治培训、科技推广与咨询;加强对产业协会的组织、支持、补贴的力度。为调整农业生态环境,将“绿箱”政策用足用活,加强农业科技化、工业化、企业化、高效化和对农业保健食(药)品的科技示范和优先审批。其措施、建议如下: 1.农业科技需要重点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果蔬、水产品新品种,特别需加强在生物育种转基因克隆、快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2.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网络建设。随着农业信息产品、生态、高效的农业技术在网上,利用以上新技术在农业科技中的应用水平,建设人才多元化队伍,形成多样化的推广体系。 3.精准农业技术,建设和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协会、创立品牌,规范品种,防治病早害,加工外销一条龙。 4.加强深加工农副产品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特别要加强农副产品超微细加工技术和产品的设备、技术开发与营销。 5.大力发展无公害与环境相容的农业科技,保证绿色、无公害与环境相容的动植物保护药品和重大病害防治技术的创新、研制、开发与应用。 6.加强绿色农业科技对农产品、水果、水产品、蔬菜、保鲜技术的研究,使之达到延时、延地、常年供应贮运、拉开上市差距、操作方便、增产增收。 7.实行节水农业,包括基因抗旱、抗寒、抗盐碱、抗风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8.农业科技的科技人员应具备为农业作贡献,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希望我们在团结国内外农业科技精英,实现上述将推出的具体项目和措施的基础上,为中国农业科技应对入世挑战作贡献。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抉择 一、文献回顾及概念界定 (一)中道思维蕴含的决策思想 “中道”在东方文化中有明确记载和论述,有适度、合理、和谐的意思。中道强调考察矛盾的两个极端,倡导凡事要适可而止,努力追求整个系统的协调均衡、机动灵活和统一一致,强调要在坚守中正协同之道时注重权变,亦即要“执经达权”,采用灵活多变但又有延续性的策略,使之实行最新的形式变化。受中道思想的影响,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以其作为决策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可以在战略决策和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得到较好体现。技术创新及其管理模式得到高层管理的关注,这正是本文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主要原因。中道思维是东方文化中个人与他人在互动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隐含了个人的自我感受,也隐含了他人所给予的外在要求,最重要的是此思维特质还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情境网络。准确的说,它是在动态复杂的情境中,个体通过挖掘自身和外部需求,综合内外部环境各项因素(如相关利益者的感受等),力求找到措施方法来调和内外部落差,追求协调平衡状态的思维过程。中道思维以“保合太和”作为决策的终极目标,以“权变管理、人为为人、刚柔相济”为决策原则。大陆学者苏东水和台湾学者曾仕强对中道思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其引入管理学领域。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中道思维定义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中,为达到“保合太和”的目标,依据“权变管理、人为为人、刚柔相济”的原则,整合企业所在的外在条件与其内在的各项需求,所采取的适当行为和方案的思维方式。 (二)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技术能力演化轨迹模式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该模式从本质上阐明了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基本过程。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高层管理者决策思考思维的影响。中道思维的提出,不仅充实了决策理论,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基于中道思维的技术创新管理决策是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决策模式,是基于经验及心理活动规律与认知的结果。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研究上,揭筱纹和徐彬通过对全国各地农业科技企业的研究,结合地域、行业及企业特征,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三个维度:外源协同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勾勒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三种组合(弱能力组合、类型能力组合及综合能力组合),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的特征和运作机制,提出了基础型、类能力组合型、战略规划型三种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弱能力组合对应基础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类型能力组合对应类能力组合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而综合能力组合对应战略规划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基础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企业内部重点考虑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制度为指导,规范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企业外部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使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提供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撑性服务。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外源协同能力弱,成果转化能力弱。技术突破型管理模式:本身的技术能力强,需要借助其他的企业来合作开拓市场。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外源协同能力弱,成果转化能力强。市场引导型管理模式:借助外源科研院所和大学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资源的高效利用。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外源协同能力强,成果转化能力强。战略规划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产品技术逐步进入成熟化,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以相同或相似的资源技术优势逐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以战略调整、战略的重新定位作为实施管理的主导方向。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外源协同强,成果转化强。 二、中道思维下的决策模式分析 2004年,lisaSayegh,WilliamP.AnthonyandPamelaL,Perrwe在《危机下管理决策:情感在知觉决策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受制于可供决策时间及信息量的多收,决策者在这类资源相对稀少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依靠个人经验与习惯思维进行思考决断,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理性决策。本文借鉴其理论研究成果,提炼了中道思维下的管理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并对其中的决策过程进行延伸,分析了其决策过程。中道思维通过作用于决策者的经验(包括二手经验和直接经验),改变了其显性知识及认知模式,并影响决策效力和情感记忆能力,进而通过隐性知识作用信息收集与决策过程,情感反馈作用决策过程,显性知识与决策环境一起作用于信息收集的方式影响决策结果的达成。系统科学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一)建立决策框架 建立相对系统的决策框架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全面完整的把握决策方向并管控实施,进而实现既定目标;制订科学的决策框架,对于避免上述弊端也不可或缺。根据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决策团队其认识和能力对于所面对的决策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二)采集与分析信息 采集、分析与应用新兴的能力是现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选择信息的采集渠道与方式、获取并核实信息、对信息进行预处理、分析与检验信息。信息的充分、准确和实时是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与保证。其中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与此相关的专门人才和技术处理系统的匹配与应用是这一步骤的关键要素。 (三)拟定并选择方案 可供选择方案的数量及方案的设计质量往往决定了决策方案的最优化程度。因而如何最大化的获取较多数目且质量较高的方案是高层管理者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如充分交流和激发成员的创造性思维,依据某种评估准则从其可行性、可接受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筛选。 (四)反馈与改进 一般情况下,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通常是一次性的。但对方案的实施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验收评估,可以极大地促进决策过程的优化,进而提升决策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通常要采取渐进式决策方式(“反馈-改进-反馈”的过程),从而形成更加有效和满意的最终方案。 三、中道思维对管理者决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决策框架 通过对中道思维的决策模型及程序等研究总结,在对现有决策模式和战略决策过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过程和模式进行提炼,提出了中道思维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中的选择框架。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主要有三 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以对决策结果与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第一个层次是模式的基本决策过程,即图4中的最下一层。这个层次是中道思维决策的基础,象征“地”。第二个层次是高层领导团队,处于中间位置,是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对整个决策过程起关键作用。高层领导团队的决策是以第一层次的决策过程为基础,并受到更高层次的制约,象征“人”。第三个层次是保合太和,是中道思维决策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决策目标,象征“天”。根据中道思想,农业科技企业要实现决策的最高目标“保合太和”,必须充分发挥“人”顶天立地的作用,通过人的不断努力,来确保战略决策过程的顺利进行。“保合太和”是一个理想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人的不断努力,一方面,决策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决策素质,另一方面应该遵循科学决策程序的基本规律。同时,与图1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框架图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决策过程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动态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互相影响着,并时常产生反馈。因此,在上述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中,决策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是相互联系、交错重叠的,在决策的时候,不能将决策的各个步骤截然分开,而且每一步都不可缺少。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的决策过程,依旧沿用传统的决策程序,因此其决策过程与传统的战略决策模式没有很大区别。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做为战略决策的原则并以保合太和做为最高决策原则和最高管理目标,将中道思维的管理精髓运用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管理之中,即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三个过程以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为决策原则。归根结底,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是从人性角度完善了传统的科学决策程序,将人性因素加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中,因此其决策不单纯是理性和知识性的,也是智慧性和整体性的。 (二)决策程序 虽然众多学者对决策程序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然而这些不同的观点背后也有相似的地方。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保留了传统决策模式的决策流程,吸收其简洁、易于决策主体理解和使用的优点,也肯定了原决策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效,同样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主客观矛盾的外在表现,决策问题是人们能清楚表达的问题。决策者素质的高低、决策思维的内容及其遵循的决策原则直接决定了能否及时准确的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理解认识、表达梳理。首先表现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同样的问题,决策素质高的人会发现,决策素质低的可能不会发现。同样,不同的决策思维方式也会造成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认知结果。发现、分析、归纳、研究问题,开发出问题的实质,把它变为明确清晰能够表达的决策问题。在决策问题提出以后,还需提炼概括问题的本质,按照决策原则来制定决策目标。 第二阶段:综合研究,拟定方案。首先,评估可行性,即通过对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水平等因素的评估,全面深入的分析决策目标的约束因素,以此来判定检查目标是否现实、合理并能够实现。其次,评估必要性,亦即依据目标论证和评估有无拟定方案的必要性,明确可供选择的方案数目(两个及两个以上)。在方案能够达成目标的前提下,还需继续考证其是否具有替代条件,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与企业是否相宜,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还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再次,进行方案设计,对于相对简单的决策,方案设计通过大脑想象或经验判断即可当场做出决策;对于繁琐复杂的决策,则要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逐步完成决策。最后,择优改进,亦即要对最优方案中的各项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实现方案的内部优化,使该方案在约束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有效达成既定目标。应该说明的是,对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方案形成,首先,保合太和是需要考虑的核心约束条件;其次,要以保合太和为核心,在企业信息、高层领导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集成优化,以制定符合中道思维要求的战略决策方案。 第三阶段:审校方案,择优执行。中道思维下,决策者对方案的审校和择优就成了关键的步骤。它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要点一,严格检验已有方案是否符合科学和谐的准则,有无客观依据以及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筛选剔除不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的方案。要点二,重新审定方案设计时的决策原则,再次检查确认,以免出现源头的错误,并为择优提供依据。要点三,重新审定目标,明确既定目标的可行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并将其纳入方案抉择的考虑要素。要点四,综合考虑各项方案,比较利弊,做出决策决定。如有必要,还要进一步进行方案的小样本试验实证。但是,在考虑社会绩效、人性因素后,决策目标和决策的原则都有了新的变化,方案择优是相当复杂的,仅仅依靠现有的现代决策技术和决策理论是难以实现的,它还依赖于决策者的综合素质,对客观条件和组织条件的准确把握,有时还需要强调决策者的非理性因素。第四阶段:实施反馈,修正决策。当方案一旦被决策,就进入了执行实施阶段。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科学的进行考评管控,并根据最新的信息,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修正决策,尽可能的预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新的问题超出了应变措施的范围,则要进入新一轮决策,或者为重新决策,或者为追踪决策。 结束语 本文在对中道思维概念及其管理内涵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中道思维追求的目标“保合太和”及三大决策原则引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过程。分析了中道思维对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选择的影响机制,为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中道思维及其管理思想在企业实践特别是农业科技企业中的运用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真正将中道思维思想的精髓运用到企业实践中的属凤毛麟角,因此本文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模式是属于前瞻性的研究。本文对中道思维在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中决策作用机制研究视角尚不够开阔,从比较单一的视角进行挖掘,因而,该框架体系的应用性验证案例研究根基尚不够牢固。如何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中道思维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特别是在决策程序中的作用机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科技资源公共性研究 一、农业资源的稀缺性:凸显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农业大国的基础产业,担负着长期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其数量、质量和位置都直接制约农业生产。但自然界中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近些年,尽管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耕地保护制度,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出现“三少”,即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并且减少趋势日趋加速,最终对农业生产用地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未来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径,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来突破农业资源的约束。 二、农业科技的社会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社会性,通常是指那些对人类整体运行发展有利的基本特征,如利他性、服从性等。农业科技的社会性是指农业科技和农业本身一样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社会功能。国家粮食安全是政府维护社会治安,保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政府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多年来,粮食安全和增产增收一直是“三农”问题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将“米袋子”、“菜篮子”和“钱袋子”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米袋子”实行省长负责制。由于各部门重视农业、支持农业,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产量创新高达到11 424亿斤。但2012年面临新挑战:从国内看,主要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保持刚性增长。人口数量增长、农民进城务工增多、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全国粮、油、肉的年消费量分别达5.5亿吨、2 400万吨、8 000万吨左右,并以粮食每年250万吨、植物油100万吨、肉200万吨的速度继续增长。另一方面,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受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紧张的影响,波动大,稳产增产难度也大大增加。从国际看,国际市场无法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一是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屡创新低,粮食供给紧张状况难以缓解。二是世界主要产粮国强化了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给我国粮食供给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无粮不稳”,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业,政府必须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排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三、农业科技的公共性:财政承担主要责任 财政是政府施政的基本物质手段。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决定财政承担主要责任,主要原因是:第一,农业科技具有非竞争性。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是利用生物有机体的自身繁殖功能进行的生产。那么,当此类技术被提供,并不会因为增加农业技术的使用而增加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从而很难为其提供者或拥有者带来收益。这就使得农业技术产生的利益与其高成本不对称。一项农业技术的研发,需要科研单位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研发活动存在着有可能失败的风险。因此,对于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个人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提供此类技术。第二,农业技术具有非排他性。农业生产主要是在露天大田进行,一切生产过程和技术要领都是公开的,很难对农业技术进行保密,阻止农民相互学习利用新技术。即使有明确私人产权的专有性农业技术,也很难排他。如农业技术专利权,由于专利技术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必须公开,这就为其他企业免费获取信息进行模仿提供机会。此外,农产品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容易产生“谷贱伤农”,使得部分农民认为采用新技术产品供应量增加自己收益反而可能降低,进而抑制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因此,财政必须承担主要责任,保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四、农业科技支出管理创新 (一)重构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体系 我国农业科技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不尽完善,科研管理多元化,致使横向管理缺乏协调,纵向管理信息不畅,科技投入浪费严重。因此,应对现有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套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事权,按照事权与财力统一的原则,划分财力,从而确保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支出集中管理、使用。首先[:请记住我站域名/],打破现行单一按行政区划实施分级管理的模式,改按农业区域性特点和行政区划相结合划分农业生产区域。其次,农业部设立农业研究服务局,并在各个农业生产区域设置由其直接领导的科研服务机构,科研服务机构再根据本区特点下设不同数量和规模的试验站、示范点或研究所。侧重于基础研究,探索新知识或解决长期性、全国性重大战略问题。再次,设立农业部推广局,负责指导各省制定和执行推广计划,协调各省间的合作交流,不直接从事具体的农技推广工作。 (二)加大财政用于农业科技的支出 我国农业科技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1991—2006年农业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一直低于1%(笔者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并与国际惯例 的收支分类标准具有可比性,2007年我国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由于财政支农支出的统计口径尚未完全确定,2007—2009年只公布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额,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细化了农林水事务支出项目。在此,将2010年农业支出中的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占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视为原农业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有关数据计算,该占比为7.19%。比例虽有大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缺口较大,在以后多年内财政应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支出。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一方面,加大农业科技支出总量。税收收入作为财政经常性收入,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 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以此为标准,各级财政在确保持续加大用于“三农”支出前提下,重点加大农业科技支出,保障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另一方面,在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资金,保障农业科技支出结构合理。农业科技支出主要用于研究开发、推广服务和教育培训三个方面。因此,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兼顾研发、推广、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予以统筹安排。 (三)建设公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果,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但还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农业科研主要依靠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立项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项目经过评审就算完成了,后续的推广应用没有受到重视。“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推广度仅有2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研究开发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更多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财政应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支出,建设公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那些公益性的技术推广。目前急需利用现有推广资源,即各类农业院校,让他们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核心力量。各类农业院校教师身兼教学、研究和推广三任,既能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传播给农业生产者,又能在推广中进一步完善其研究成果,了解农民的需要并从中筛选新的研究课题,从而使教育、科研、推广相互促进、互相协调,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可喜的是2009年5月27日农业部和教育部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国农业大学等八所高校及开展相关工作的协议》,农业高校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与作用已引起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另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29日报道,科技部将联合教育部鼓励高校农科教授走出校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以保证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四)加强农业科技资金的监管,提高支出效益 随着财政对农业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机制的形成,做好监管工作,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资金的规范管理、高效使用。首先,科学立项。项目选择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社会效益优先与兼顾经济效益、专家评审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杜绝重复立项。从源头上为提高农业科技资金的效益打好基础。其次,全程监管。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周期比较长,一般在10年左右。这就使得一些项目的资金被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出现,导致农业科技资金的支出效益低下。因此,对财政用于农业科技的资金使用实施全程动态监管,确保农业科技支出的高效利用。当立项资金投入后,从项目的研发、成果转化直至推广应用每个环节均规定各自监督的重点,确保实现其预订的目标。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一定时期后对项目实施后评估,为后续管理提供经验或教训。 (五)完善相关法律,保证农业科技支出的稳定增长 发达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目标及其措施,一般都是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的,并且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修订。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依据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动而不断调整农业法,先后制定颁布了各个时期的农业法。在我国,1993年7月颁布并实行《农业法》,至今近20年,只有2002年予以修订一次。总体来看农业立法还很薄弱,更多的涉农规定是以文件、条例等形式,随意性强,缺乏稳定性、可操作性。对于农业科技,《农业法》第七章有8条相应内容,但针对农业科技投入的项目、金额、使用原则、资金来源等均没有规定。因此,我国应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修订现行《农业法》,建立完备的农业法规体系。将具有战略意义的涉农规定内化为法律法规,针对农业科技支出,将各级政府支出职责、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支出的项目、金额、使用原则、资金来源等纳入法律规范,用立法形式在制度源头上保持其稳定性。 (六)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理想状态。因此,在农业科技投入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比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有能力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视为公益性捐赠,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农业科技论文:新型农业科技系统创建思路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提升区域农科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把江西数量众多的农业科研单位简单的整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单位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与联合共享机制,研究力量相对分散,缺少统一规划和调控,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科技体制层次不清、力量分散,创新效率有待提高;②受地域和行业局限,科研院所条块分割、重复研究,造成人、财、物浪费;③科研、开发与生产相互脱节,造成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不畅,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科研定位集中于产中阶段,而产前基础研究与产后加工环节科研力量薄弱。大力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则有望解决以上这些长期困扰江西农业发展的问题,从而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江西是农业大省,农业在江西的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江西农业的发展对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推进江西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长期紧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江西省政府的相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江西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整体来说,现阶段的江西农业现代化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 构建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 今年中央一号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地位,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江西省有不少地方农科所尤其是农业厅下属农科所都是事业与企业混合体制,不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中央要求“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地市(厅)科研院所首先应彻底改变小科研大农场的不良结构状况,将科研部分从大农场中剥离开来,按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纳入到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统一管理。各级主管部门应站在有利于全省科技资源有效整合、有利于提升区域农业科技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全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摒弃部门利益,加强资金投入,科学制订方案,切实推动江西省农业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分类改革、优化整合现有的农业科研开发机构的工作。由于农业科技事业的公益性特征,农业科研机构的改革总体上宜实行非营利机构的运营管理方式。但对不同研究性质、类别和不同级别的研究所、学科、室(组)等,应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改革力度,进行结构性调整。对于农业基础性工作,应由政府根据工作重点、方向和实际需要,通过专项建设、基地建设、运行费补助和项目等形式给予长期支持和保障;在科研机构改革过程中,对于市(地)级农业科研机构,除少数具有明显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区位特点的予以保留,进行整合、重组外,原则上应按自然区划、生态类型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同一自然区划、生态类型区内各保留一个,并把主要力量放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二级开发及技术引进、开发、服务与推广工作上。县级农业科研机构,除少数改建为区域农业研究开发中心的科研示范开发基地外,应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并,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是构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农业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调整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以省和市两级为重点的全省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省级层次科研机构要重点支持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机构群体;地方层次应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以及自然、经济区划,以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为重点,给以重点扶持,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江西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江西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建立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着江西农业主导产业组建若干个创新团队,设置一批科研创新岗位和成果转化岗位,建设一批综合试验站。要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要以岗位设置和实施重大项目为手段,不断抓好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与不同层次的农业科研院所与单位沟通与合作,积极深化改革,打破现有的体制障碍,通过以产业为导向的创新团队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实现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有机结合。要明确省级创新中心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与管理关系,根据各地市所的现有优势,规划建设综合或专业试验站。各试验站归属于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管理,创新中心在各试验站设置科研创新岗位和成果转化岗位,明确责任任务,全面带动地市所的科技创新工作。科研单位的定位。地级市农业科研单位不可搞“小而全”式的“综合性”科研所,应分析自己的特点,通过科学客观的论证,集中才、财、物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来突破和发展。 只有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并在优势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才有竞争力。建设好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扶持好各地市的优势学科建设,地市农科所应纳入全省农业科技创工作分工合作体系,根据各地市所现有的优势规划建设专业试验站和综合试验站。这样有利于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项目重报,设施重建,机构重设,不会造成经费、人才、物资等资源浪费。农业科研机构的整合与区域分工。从架构和运作机制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涵盖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和实用性技术研究领域的复杂大系统。各区域、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优势互补、相互协作,有效促成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目前我省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学科专业过窄、缺乏计划和协作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我省必须优化整合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明确、优势资源互补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3.1.3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打破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低下,学科设置陈旧,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的状况,要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优化配置。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内容。要推进灵活、公平竞争、蓬勃向上的运行机制建设,实行公开招标、竞争立项,人员自主结合、竞争上岗的办法,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作用。 保障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经费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政府是农业科研的投资主体。长期以来,江西省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多数地级市科研单位来说,获取科研经费渠道很少,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举步维艰。所以,政府应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强 化农业科研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经费保障。应建立和完善年度预算拨款制度。依据国家的预算法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通过主管部门向国家财政报送“年度预算申请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执行。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应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对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常规技术研究给予预算拨款支持,同时,鼓励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科研机构通过合同方式,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接受企业社会的委托研究,并按规定使用和管理经费。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机制。江西省应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稳步增加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与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强度,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和农业科研经费占国家总科研经费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科研人员和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引导、激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社会投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高效的创新投入体系。应改革国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将公益类农业科研涉及的基础性工作、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技术攻关和重要应用技术研究等课题,以合同的方式定向委托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中心及试验站)承担;其余的应用性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等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提高农业科研管理和运行的总体效率。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宽农业科研经费的来源,鼓励企业和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金融管理论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摘要: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四条对策,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骗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总结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金融管理论文:浅析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摘要: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四条对策,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骗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总结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 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金融管理论文:规范地方金融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地方金融以其定位于区域、服务于微小、成长于地方的特点而受到当地政府的特别青睐,各地相继成立专门机构,出台相应法规推动其发展。在促进地方金融发展壮大的同时,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金融管理基本情况 1、地方金融管理范畴 地方金融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并主要为当地居民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地方金融管理对象看,包括以下三类机构。 (1)地方正规金融机构。此机构是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非中央管理金融企业,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该类机构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相对健全的监管制度。 (2)地方准金融机构。此机构是指经营业务具有金融性质,但不受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直接监管。近年来,为弥补“三农”、中小企业等领域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国家降低了地方准金融机构的设立门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准金融性质的机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目前,该类机构一般由地方政府负责监管。 (3)其他地方性机构。此机构是指以合作制形式存在,主要为合作会员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如在民政或扶贫办登记注册的农民资金合作社或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社。该类机构通常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业务发展上也欠规范。 2、地方金融管理特点 随着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目前“一行三会”和全国性金融机构均已实现垂直管理的格局下,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归纳来看,地方金融管理呈现以下特点。 (1)管理主体上。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信用联社、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由“一行三会”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实施管理。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则以出资人身份,通过选派、任免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负责管理地方金融机构财务;小额贷款公司由省金融办负责机构准入和市场退出,有关重大事项和高管层任职资格也由金融办审核;担保公司的审批和日常监管由省经信委负责;典当行则归口省商务厅管理,并由商务厅对其进行年审评级。 (2)管理手段上。一是根据法律规章对地方金融直接进行监督管理,如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的管理。二是通过财政部门,以出资人身份委派高管人员积极参与到地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事务中。三是充分利用其行政管理职能,如出台指导意见、发展规划等,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四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如为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地方政府在资金组织、优质项目推荐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积极进行政策扶持。 (3)管理方法上。地方政府以整治信用环境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辖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湖南省政府一直以来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近十年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政府主导、人行协调推动、部门参与的创建模式。 3、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 (1)职责重叠,易形成工作推诿。如部分地区明确规定金融办负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与变更审批及监管工作,但目前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批和日常监管仍由经信委负责。由于职责存在重叠,在以后工作中易形成工作推诿。 (2)制度缺陷,准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目前,对准金融机构如担保公司、典当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法规,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造成准金融机构运作比较混乱,一些准金融机构偏离主业,进行高息借贷、变相融资。 (3)条块分割,部门沟通协作不充分。如各地虽已建立金融稳定联席会议,但联席会基本没有召开过,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一行三局”虽也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但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很难保证。 二、目前地方金融管理模式及利弊分析 1、地方金融管理模式 (1)“分类管理、专办协调”模式。分类管理指的是不同类型地方金融机构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负责,各职能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各自行使监督权。专办协调指的是地方专设的金融办代表地方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部分金融办还被赋予对地方特定金融行业进行指导和监督职能。目前,绝大部分省市采取的是这一模式。 (2)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其行政管理职权,通过成立金融办,授予金融办相应职责来主导地方金融管理。这一模式以上海市金融办和宁夏金融办为典型代表。而两地金融办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又有所区别,上海市金融办接受当地国资委的委托对市属金融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事实上已具备“金融国资委”的职能。 (3)金融控股集团模式。这一模式以天津泰达和重庆渝富两大控股集团为代表。天津泰达控股集团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授权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重庆渝富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功能是对银行、投资公司等的不良资产进行重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属于典型的股权控制管理。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控股集团整合地方金融和产业资源,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现了对地方金融的掌控。 2、利弊分析 (1)分类管理模式的利弊。分类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适应错综复杂的金融资源配置国情以及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但随着监管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这种模式日益暴露出问题。一是不利于统筹规划,制约了地方金融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和部署。金融办虽然具有协调职能,但各地普遍存在级别定位不明晰,履职能力有限的问题。二是导致“风险大锅饭”局面,可能出现谁都行使监管权利,谁都不担监管责任,金融风险遭到漠视,出了问题财政和央行兜底的局面。 (2)上海模式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的利弊。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实行大金融监管战略,具有规模效益,能有效节约成本。上海模式下,上海市金融办通过国资委授权管理资产,集资产、人事、业务管理于一身,既是国资出资人,还具有金融市场监管职能,由此变成一个复杂的利益体。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下,虽然避免了金融办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但一般对于服务于地方、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三农的地方性微利型金融机构和民间草根金融组织兴趣不大。两者在功能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上海市金融办具有行政监管职能,是一级政府机关。 三、规范地方金融管理的政策建议 1、健全地方金融管理制度 针对地方金融快速发展的局面,首先,国家应出台地方金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地或各区域发展重点,加强对地方金融发展的引导,防止出现一哄而的上局面,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管理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标准,加强对地方准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的管理,规范地方金融机构发展。 2、明确地方政府行为边界 地方政府要真正树立起科学合理的金融发展观,明确地方金融管理的行为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争取资金投入转为协调和服务,以市场化的金融资源配置为主导,不干预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操作,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本地区的金融业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建设,为地方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机制 因掌握的资源较多,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金融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由于地方金融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内容较丰富,地方政府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一行三会”、工商、税务等部门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合作,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4、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职能 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分支行与地方金融机构联系紧密的优势,继续加大差别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二是密切关注地方金融发展态势,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及时向有关部门提示风险,切实维护辖内金融安全和稳定。 金融管理论文:浅析用新的金融管理方式平定金融风险 论文关键词:金融风险 债券 利率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本文简单阐述了金融风险的概念,并对金融风险的九种类型分别进行了简单说明,然后列出了平定金融风险的措施,指出了金融风险可能产生的原因,并应对金融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什么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企业或者机构的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 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会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金融风险分类 1.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位于绝对主导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在资金流转困难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同时,居民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使得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边际储蓄率也在不断提高。 2.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一直未建立金融与财政间风险隔离机制。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中央银行在资金运用存在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因此金融风险不断向财政转移。同时,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普遍偏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因此财政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的趋势。 3.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 由于中小金融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非常困难,就被迫要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 4.机制转化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突出 首先,由于国内银行业缺乏竞争,创新能力差,管理方式落后等,因此银行业风险比较集中,资产质量令人担忧。其次,保险证券业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有待提高,有一定的累计风险,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 5.严重弱化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 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的严重弱化会导致不正常的资本流动,比如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和资本外逃。资本不正常的大规模流动,会增加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6.人民币汇率机制缺陷导致国民福利损失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激化国内发展模式的矛盾,引发国际经济摩擦,导致低价值链增值模式,危及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增大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造成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 7.日益凸显的利率风险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的程度还不够,政策环境还不宽松,商业银行不能自由调整利率,面临很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同时利率的波动不断加剧,而大部分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8.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个不容忽视的是事实,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中约有一半是以房地产贷款或其相关的形式存在的。房地产行业存在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突出;假按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问题严重;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明显;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新法律法规可能限制贷款抵押品的执行,法律风险增大等不足。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很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9.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拉美化”风险 所谓金融“拉美化”,主要是指国内金融活动越来越依赖国际资本,因此导致本国的资产定价权、证券服务业、投资收益等等大多为国际投资者和外国金融服务机构所控制或支配的一种现象。这些直接表现为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权的丧失;股市并未真正与国际接轨,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融资能力逐渐降低,导致国民财富流失,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就会存在很大风险。 三、平定金融风险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基于风险机制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有风险的,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场的风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一是通过放开股票价格,减少行政干预,增强股票风险意识,提高股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允许股市价按照市场规律变化,从而以便投资方正确认识股市,掌握股市运动规律,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二是通过政策鼓励公有股适当上市。公有股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总称,通过共公有股上市,促使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的流动中实现增值,缓解股票市场供需关系,违规操作。三是扩大股票试点范围,适当增加证券交易机构。由于一些地方存在内部股票,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将这部分定向募集公司批设为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上市股票数量还很缺乏,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地方适当发行上市股票,同时加快改制步伐,提高上市企业在改制企业中的比例。 2.银行业面向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一直是作为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的身份出现的,自然其本身存在很多弊病,承受外界风险的能力很弱。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通过引进相关行业的战略投资者或者通过上市等途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增强自身盈利能力。通过与国际接轨,可以拓展银行的业务能力,激励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中国银行业通过进入市场,将会与实力雄厚与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发生正面冲突,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变得越来越强大,将会有助于改善国内银行存在的诸多弊病,如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盈利单一,股份单一等。同时,假如银行上市的话,就必须如实的披露公司的各项信息,这样有助于加强银行的管理和盈利目的性,也提高了经营的透明度,自然就增强了银行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通过以上分析,中国银行业适当的开放.积极的挺进世界资本市场,可以快速优化企业机构,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充足企业资本,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各项素质。 3.开拓并利用债券市场筹资。债券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债券筹资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筹资范围很广。与股票的股利相比较,债券所付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因此企业在税收上可享受到一定的收益,故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券成本比股票成本要低;同时,无论发行公司的盈利多少,持债券者一般只按照协议收取固定的利息,若公司盈利丰厚,增加的收益远大于支付的债券息额,则会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由于债券持有者一般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发行债券一般不会失去公司的控制权。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偿付本金和利息,假如某个时间财务有困难,而又必须偿本付息,因此,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同时,债券的发行规模受到政策的约束,一般只能筹集一定额度的资金,而且债券的发行与贷款,融资等相比较,其限制条件更多也更严格,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使用。 4.利率调整逐步市场化。所谓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引起利率的上下波动,利率市场化将是我国金融管理改革的必然方向。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速度发展比较快,市场化的程序已经很深。我国根据国际汇市的变化,不断地适时合理的调整利率。通过调整利率,银行就具有了定价权。即使这样,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注意。首先,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应该迅速,因为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流动的流动是双向的,就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撒走存款。否则,就会引起一定的危机,时间越久,危机的程度机会越深。其次,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金雄厚,客户多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就会越来越强大,这些优势是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就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最后,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展开,会使一些中小型金融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平衡与健康。 四、小结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认知能力,严格规范与约束相关的金融活动,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金融环境。目前,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逐步开放国内的金融业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在整个阶段,时刻要注意金融风险的严峻性,对它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金融管理论文:论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摘要: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四条对策,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骗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总结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金融管理论文:浅探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 摘要:阐述了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提出了新形势下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 风险 管理 服务 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没有彻底消散的今天,金融企业作为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受害者,加强金融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手段,对于提高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分析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准确把握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意义重大。 1.金融布局与发展单一扩大银行风险。尽管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中小金融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小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没有改变。广大百姓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同时,随着衣食住行教医保成本的不断攀升,老百姓只有选择将钱放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度很高,在直接融资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结构的失衡与融资形式的单一化发展,加大了银行风险。 2.地下金融规模庞大危及金融安全。随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一些人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老百姓手中的资金,用于发展地下金融服务。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往往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地下金融服务由于不具合法性,缺乏有效监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庞大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已经成为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甚至会危及金融安全。 3.利率风险影响日益显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而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或投资者造成收益或价值的波动,这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 4.信用风险时刻存在。信用风险由来以久,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由于政策、业务扩展等的推动,导致银行领域积累大量不良贷款,往往会自然抬高银行信用风险等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扼制,就会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使银行面临经营困难的境地。因此,信用风险时刻存在,是金融业要时刻认真关注的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强化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5.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风险、操作规程不规范、合规性差等方面。比如: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导致假按揭现象的发展,增加银行的风险;对抵押品的审核把关不严,有可能使银行蒙受损失等。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强化对操作风险的防范,重点是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通过规范有序的常态性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胜任新形势下金融发展的本领。同时,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和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防范金融犯罪。 二、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探讨 金融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除了要强化金融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外,还要积极开拓视野,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以创新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创新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1.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金融机构面临市场多元化,客户需求多层次化,金融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起“面向市场,了解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的经营策略,将“以客户为本”落到实处。要通过创改变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来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而获得企业的收益。客户是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基础,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就离不开客户。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2.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金融工具是金融产品的一部分,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各种劳动,为客户获利、避险、支付便利提供帮助。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服务产品与 领域,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远不止金融工具,还应当包括咨询、信息服务等,并进下发挥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支票、汇票、银行卡、保单、期货等的作用,以新的模式促进服务的增值升值。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尽可能为客户提供舒适、整洁、大方、美观、庄重的服务环境,提升金融企业服务形象。 3.创新金融管理。管理出效益、出战斗力。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金融管理服务激励机制,创新为提供更有效地金融产品和服务所需的组织、岗位、流程、培训与考核,以及市场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积极探索设立独立的信用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引入风险管理一票否决制、贷款终身责任制。信用卡的收费模式要打破传统的向受益客户收费的模式,转向了以向商户费为主的商业模式,扩大信用卡的使用范围,使信用卡像手机一样普及和便捷。同时,要加强金融技术创新,采取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个人金融业务的科技投入和项目开发力度,使个人金融业务电子化服务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金融管理论文: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 [摘 要]阐述了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提出了新形势下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 风险 管理 服务 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没有彻底消散的今天,金融企业作为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受害者,加强金融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手段,对于提高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分析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准确把握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意义重大。 1.金融布局与发展单一扩大银行风险。尽管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中小金融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小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没有改变。广大百姓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同时,随着衣食住行教医保成本的不断攀升,老百姓只有选择将钱放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度很高,在直接融资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结构的失衡与融资形式的单一化发展,加大了银行风险。 2.地下金融规模庞大危及金融安全。随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一些人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老百姓手中的资金,用于发展地下金融服务。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往往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地下金融服务由于不具合法性,缺乏有效监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庞大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已经成为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甚至会危及金融安全。 3.利率风险影响日益显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而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或投资者造成收益或价值的波动,这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 4.信用风险时刻存在。信用风险由来以久,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由于政策、业务扩展等的推动,导致银行领域积累大量不良贷款,往往会自然抬高银行信用风险等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扼制,就会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使银行面临经营困难的境地。因此,信用风险时刻存在,是金融业要时刻认真关注的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强化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5.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风险、操作规程不规范、合规性差等方面。比如: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导致假按揭现象的发展,增加银行的风险;对抵押品的审核把关不严,有可能使银行蒙受损失等。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强化对操作风险的防范,重点是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通过规范有序的常态性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胜任新形势下金融发展的本领。同时,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和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防范金融犯罪。 二、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探讨 金融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除了要强化金融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外,还要积极开拓视野,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以创新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创新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1.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金融机构面临市场多元化,客户需求多层次化,金融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起“面向市场,了解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的经营策略,将“以客户为本”落到实处。要通过创改变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来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而获得企业的收益。客户是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基础,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就离不开客户。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2.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金融工具是金融产品的一部分,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各种劳动,为客户获利、避险、支付便利提供帮助。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服务产品与领域,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远不止金融工具,还应当包括咨询、信息服务等,并进下发挥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支票、汇票、银行卡、保单、期货等的作用,以新的模式促进服务的增值升值。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尽可能为客户提供舒适、整洁、大方、美观、庄重的服务环境,提升金融企业服务形象。 3.创新金融管理。管理出效益、出战斗力。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金融管理服务激励机制,创新为提供更有效地金融产品和服务所需的组织、岗位、流程、培训与考核,以及市场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积极探索设立独立的信用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引入风险管理一票否决制、贷款终身责任制。信用卡的收费模式要打破传统的向受益客户收费的模式,转向了以向商户费为主的商业模式,扩大信用卡的使用范围,使信用卡像手机一样普及和便捷。同时,要加强金融技术创新,采取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个人金融业务的科技投入和项目开发力度,使个人金融业务电子化服务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金融管理论文: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管理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以网络金融管理概述作为出发点,分析了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多方面探讨了具体解决措施,以期为完善金融管理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经济;金融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金融已深入各行各业,且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是支付宝还是P2P网贷平台,都对传统金融的地位有着较大冲击和影响。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给经济、社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需要相关行业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处理和解决。 一、网络金融管理概述 (一)金融管理 所谓金融管理是指组织和指挥人们按照一定的规章或者规律,计划信贷活动和货币流通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协调,是一项全过程的管理活动。金融管理隶属于金融学,包含的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人才开发等。在从事金融管理或者展开经济核算过程中,需要遵从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原则;第二个是经济核算原则;第三个是责任与权力统一原则。 (二)网络金融范围 现阶段,网络排金融主要由电子银行金融和电子证券金融两个主要成分组成。其中,银行和证券交易所是这两种金融的传统管理方式。结合相关实践经验表明,传统管理方式具有管理效率低、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但是安全性较高,而现代的网络金融虽然便利性较大,风险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看出任何风险的出现是网络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有较大利润空间。 二、网络经济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法规不完善这一问题,有些制度法规存在较大的漏洞,从而大大增加了金融发展的风险。加之金融管理经验不足,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资本的显著特性,在金融发展以及执行制度法规过程中,存在不少不法分子,以“低风险、高收入”的承诺诈骗投资人资金。 (二)网络金融自身存在一定的风险 网络经济下,保密性是网络金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网络经济中开展任何一项经营活动,都可能存在信息被盗窃这一风险。一旦信息被泄露,其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加强对网络金融信息的保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存在一些漏洞,不少专业黑客为获取利益,通过各种方式盗取金融信息。或者利用木马、病毒等方式展开攻击,甚至有内部人员受他人诱惑,做出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给网络金融企业带来致命威胁。 三、网络经济下完善金融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完善制度 结合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一特征,我国应针对金融管理风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规制度,进而确保金融活动的顺利展开,并起到降低网络金融犯罪率的作用。另外,政府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对网络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进而在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提高降低网络金融风险。除此之外,需要加强信息保护,减少黑客攻击率,并结合网络经济发展情况构建网络交易保护法案,进而促使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网络安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尤其对于网络金融行业的发展而言,一旦没有做好信息加密保护,就会造成信息的泄露。结合这一情况,首先需要金融企业树立科学正确的意识,提高自身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信息保护工作的重视。并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其次,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引入病毒查杀软件和防火墙技术,养成常杀毒的习惯。最后,相关金融从业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并针对病毒和木马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实现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促使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需要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且完善的网络金融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此,要想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网络金融模式,需要定期加强对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提高他们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网络经济下,金融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额待解决。对此,相关行业需要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国家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健全和完善制度,加强对金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为促使网络金融的健康、稳定、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唐远航 单位:长沙县第一中学 金融管理论文: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 摘要: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金融管理,特别是在今天金融管理的位置越来越高。未来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度,以及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企业就需要注重金融管理工作。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如何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金融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比方说,可以合理的整合企业的北部资源,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通过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金融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以及需要面对的问题,从而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措施 一、前言 市场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部分就是资金的融通,可以说资金融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限制着企业经济的进步。企业为了能够保证经济的快速进步,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资金的融通,因此,就需要加强金融管理工作。然而,就目前我国发展中来说,金融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致使企业不能够有效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心,从而限制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甚至于无法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只有有效的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了解金融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结合实际的情况找到科学有效的道路。那么在企业发展中有哪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呢? 二、金融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定义 简单的解释就是金融从本质上就是资金的融合,是进行货币的流通、资金信用的传递,以及与资金有关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概括。从广义上来说,金融就是指货币,从货币的始发、储存、更换、结算、流通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而金融管理主要的就是以上的经济活动给予合理的管理以及制定一些规则,以此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金融管理,其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预算编制以及财务管理,当然,金融管理也是一个企业能否正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金融管理作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上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都会需要一些规章制度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比方说在资金的结算、货币的流通以及货币的信用问题上面,都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金融管理。然而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依照经营的理念去制定出相应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困难,因为,这要求整合所有的资源,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而解决这个问题基础的事情就是做好金融管理。资金能否融通是确定一家企业经营是否顺畅的保证,企业管理应当是凌驾金融管理之上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行,因此,金融管理尤为重要。金融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运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只有保持其正常的运行才能在市场中保住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躲避遇到的风险,可以说金融是一个企业能否承受风暴的保护伞。 四、企业经营管理中涉及到的金融管理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过多的问题,首先,金融管理的体制比较落后,这也是限制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就是企业的资金框架建设不合理,缺乏全局观;最后,就是所有企业需要面对的收款问题,如何确保安全的收回所有的款项,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着重考虑的问题。只有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金融管理落后 目前,国内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金融管理的模式还是沿用之前的,严重的滞后。这些金融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仅使用不方便,同事使用的人员也没有具备专业的技术。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应该注重金融管理的重要性。某些企业在实际工作没有过多的去关注金融管理,这也就造成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与此同时,很多的企业领导者本身就不具备金融管理的知识,这也就造成他们不都重视金融,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也缺乏科学的方法。而落后的金融管理也在某种程度山制约中经济的发展。 (二)资金框架不科学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最要的事情就是保证资金的流通,这其中包括融资、银行贷款业务、以及自身持有的资金三个方面。企业在日常的运行中会经常发现资金流向不明确的问题,大多数的企业在运营之前都有小笔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都是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被是企业还要面临着社会带来的压力,企业在承受这些要开的时候,如果企业自身的经济出现了问题,那么毫无疑问的说此时企业面临着双份压力,自己都没有能力去拯救自己又何来竞争了。此外,还有部分企业不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也不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时候如果向银行贷款,其承担的风险是企业无法估量的。 (三)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收款 企业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收款,可以说一个企业如果对于需要借款的单位了解不够透彻,那么在后续收款的时候将会遇到各种阻力,对于借款的单位一定要做好数据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信用评估,才能很好的掌握借款单位的资金运转情况,如果不这样操作,那么后续企业收回贷款将会难度增加不止一倍。 五、提高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式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处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就必须要充分了解金融管理的模式以及使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金融管理只有很好的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才可促进其发展。 (一)建设独立、科学、完整的金融管理部门 企业应当建设独立、科学、完整的金融管理部门。还应当设有专门的人员去负责企业的贷款回收工作,此外,还要及时的将回收的款项转交给相关的管理科室,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和权利,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这里要说明一下,在回收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借款企业的资金流通情况,比方说,是否有欠债的情况、欠了多少债务,以及现今企业的信用度是多少等,只有有意识的将这些问题带入进去,才能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此,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做好企业金融管理预算 企业的预算工作是指在某个固定的时期之内,对资金的使用状况以及经营中涉及到的所有方面的手指、资金运行的整体安排。预算是对资金数据话的统计管理,而预算管理又是金融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预算是将所有的问题集中到一个平台系统中的重要方式。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利用预算进行整个企业财务的经营效益。可以这样说,企业对于预算工作一定要重视,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化,其次就是在加强对预算的编制工作,预算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对项目的划分,此外,还要结合有关的部门对数据进行精确的审核,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管理各个部门的财务状态。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对于预计已经做好的预算编制工作,不可以随意的篡改,倘若发现问题,一定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只有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在规定时期内进行考核,对于参与考核的人员来说一定要严格审查,确保没有弄虚作假的人混在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三)加强管理水平,完成信息化 目前就发展的商机来说,主要表现在谁是第一个发现,只有先发现先操作才能在未来经济危机的时候做好准备,才能及时的抓住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好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事半功倍。前面我们说到目前我国的金融管理还比较落后,因此迫切需要企业注重信息化的建设,只有集中化的管理,才能有效的进行整合,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的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金融管理的工具能否完善也是确保管理科学化的因素。气压在财务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建设数据库,如今是网络化发展的时代,只有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提取才能有效的安排工作。 (四)创立科学的信用评价系统 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之前,一定要调查好借款单位的实际状况,比方说借款单位的生产产品、产品的质量如何、企业是否具有品牌、品牌的口碑如何、企业资金的运转状况、是否有欠债的情况等,这些问题在进行合作之前一定要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信用评估体系,才能确保自身所要承担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五)扩展金融渠道 在上文中我们有说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中,最重要是对资金来源的整合、银行的贷款业务,以及自身所持有的资金。可以说这些资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叫单一,企业为了能更好的增加资金的来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扩展资金的渠道,打个比方,企业可以直接上市融资,一旦上市,银行对于其贷款业务的要求就会降低,特别是高科技产品上面,只有扩宽资金的渠道,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不仅可以直接上市,还可以间接的上市,比方说可以和银行达成某种协议,共同承担风险,这样企业在银行贷款的时候也会相应的减小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企业可以提供给其他企金融管理服务,比方说资金的评估上面,又或者在资金的结算和融资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用这样的方式来确保企业金融上面的管理创新工作。 六、结束语 金融管理的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现今,金融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突出其地位,企业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意识。首先,就是要确保企业领导者有这个意识,只有领导层有意识了才能有效的下达各项指令;其次,就是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确保操作规范化;最后,就是要积极的开展各项有利于金融管理的工作。企业只有做好金融管理的工作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稼 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管理论文: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 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金融管理,良好的金融管理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以及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各大企业应当适时完善企业金融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力与适应能力。本文从实践角度对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企业金融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实践角度;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始终坚持贯彻改革开放的思想,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艰辛。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换挡调整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我国将实现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全面改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管理成为企业控制资本流动、调整市场配置的主要手段,因此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与内容,深入研究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所起到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提高,以及企业时候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1.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全面的资金支持与管理。为获得足够的运营资金,企业往往采取贷款的手段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随着融资手段的不断丰富,社会融资和各类融资手段也逐渐成为企业快速获得资金的重要手段,只有资金充裕企业的经营活动才能有序展开,所以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开始的基础,它的核心地位无法取代。不仅如此,科学的金融管理制度是企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作用,企业经营势必会遭遇各种资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托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在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的保障下,企业承受金融风险能力将会大大增加,在企业金融紧张时期,通过有效的金融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使企业渡过危险时期。 2.加强企业金融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办法 为保证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企业金融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其中包括设置专业的金融管理部门、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定期检查企业信用评级等措施[1]。 2.1设置专业的金融管理部门 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金融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经营资本正常流动的重要保障,需要予以特别关注。例如,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设置独立于财务部门的金融管理部,并聘请专业的金融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使企业资产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并且,企业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提高企业经营成本意识,随时关注企业负债风险,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资金回收的手段,保证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避免因负债率过高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增加[2]。 2.2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 企业金融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财务预算报表,因此,在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中,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将直接关系到企业金融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关于企业财务编制的规范化,首先应加强财务预算报表制作之前的调查与取证,确保财务预算数据来源的正确性。其次,财务预算一旦形成,则不能随意更改,对于财务预算报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以数据为更改依据,并追究相关共组人员的责任,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权威性[3]。最后,企业财务预算需要全面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全面的财务预算编制将确保企业管理层相关决策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2.3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企业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信息化,在企业金融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缩短金融数据的采集时间,有助于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人员实时掌握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信息化手段的企业金融管理工作将实现统一化与制度化,以更少的人和更高的效率,为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信息化建设保障。 2.4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经济活动的热情高涨,然而企业的经营无法脱离资金的支持独立开展,因此企业的经营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做后盾。在此情况下,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在维护传统银行贷款渠道的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利用社会融资的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社会融资的优点是企业的风险由企业所有人与投资人共同承担。然而社会融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企业投资方参与企业分红,虽然企业因资金充足而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企业经营者实际所获得收益需要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来定。具体来说,当企业营业额增长幅度较低时,企业所有者获得的实际收益明显减少,随着企业营业额的增加,这一问题才会得到明显改善。 2.5定期检查企业信用评级 由于企业信用评级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得到银行贷款,以及银行贷款额度,所以,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企业信用评级进行检查。实际操作中,当发现企业信用评级下降时,需及时明确下降原因,并采取有效及时的手段进行弥补,第一时间恢复企业的信用评级,确保企业的信用评级维持在良好状态。然而,在检查企业信用评级时,应当注意检查频率,高频次检查企业信用评级将导致银行方面怀疑企业贷款风险增加,反而会不利于企业融资。为此,企业信用评级检查建议一年时间为周期,历年信用评级查询记录需要归档,以备相关金融部门查阅[4]。 3.总结 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不仅取决于国内相关经济和体制改革的政策,也取决于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情况。基于全球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全面增速调整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在不断的放缓,给我国经济发展制造了更多的麻烦和挑战。在此增速换档期间,加强企业自身金融管理制度建设,夯实企业资本基础,提高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管理论文:计算机金融管理体制运用 一、现阶段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运行状况 我国金融管理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管理体制无法建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才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管理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才逐步走向成熟,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我国金融管理的模式逐步明确。 我国金融管理的初期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主要负责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主体,而各级的政府部门担任金融管理的部分职责。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因此,为了转变金融管理的模式,应该将管理的模式明确,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有关财政工作的新模式。 2.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经历了重要的变革时期。 旧的金融管理体制由于在管理主体上划分不明,使得我国金融管理改革的重点落在了明确管理主体的职责和权限。目前我国金融管理的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个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主体,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负责我国的货币金融流通,货币政策以及监管其他的商业银行,被称为“银行中的银行”。证监会负责监督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保监会负责保险行业的发展。这样就使得我国金融管理的各个行业和各个环节都有了明确的管理主体,有了明晰的职权划分,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市场健康的运行。 3.金融管理的过程中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管理行业的法律数量也在不断的递增,比较具有代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监督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管理奠定了法制基础。现阶段我国金融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金融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程,很多情况都是不可预测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二、目前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中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最为严重的是没有灵活的预警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对防风险的意识不足。 金融风险主要涉及到了资金运转的风险、理财的风险和监管的风险,而具备风险意识是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我国金融管理机构虽然还重视设置行业准入制度,但是对行业所属单位的风险监管力度不够。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对新加入银行个体进行资格的审批,主要考虑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而对商业银行控风险能力和运行机制缺乏考核。由于我国金融管理风险意识不足,导致金融危机初期银行没有做好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测,最终让我国消费指数持续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2.我国现有的金融管理机制反映不够灵活,能力有限。 在金融管理部门对重要的规章制度修改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一套完整的程序进行。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银监会作为我国金融管理的主要主体,在制定或者修改某些政策时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有些重要的事项甚至要通过国务院的研究。再加上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业缺乏与上级地区金融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金融管理机制的信息反映不及时,不够健全。在遇到突发性的金融危机的时候,迟迟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这样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世界经济千变万化的大潮下,灵活有效的金融管理体制会为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有力的保障。 3.我国金融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管理机构,它主要负责对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职能有限,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往往是联合了银监会等其他的部门进行监督。而且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部门设置过多,导致很多交叉性的权利长期存在,这给我国金融管理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是金融管理体系中的主要问题,金融行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金融监管的不完善会让金融机构的管理失去约束性,从而从制度化走形自由发展的方向。完善有效的金融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要提高我国监管部门的工作水平外,还要明确划分监管部门的职权,以及强有力的技术作为保障。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我国金融管理的技术保障。 三、运用计算机防范和减少金融危机 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金融管理中利用计算力防控金融风险,无疑是未来金融管理在信息时代的最佳选择,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利用计算机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 1.运用计算机可以及时地了解世界经济环境。 利用计算机可以建立起经济发展的动态数据库,对定期范围内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态势,对可能存在金融风险也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当前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是webservice技术,它可以完成对经济环境的监测。 2.利用计算机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并且有效地防范金融机构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运行的风险,其中主要存在于银行业。我国的银行全部由银联作为机构的枢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较广的网络体系,在银行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客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查询、转账汇款以及支付等一系列活动。但是,银行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由于外部或者系统内部的网络问题而导致银行网络系统的瘫痪,从而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转。但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比如,国外的很多银行尝试运用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技术来维护银行网络的正常运作。 3.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金融管理信息沟通和快速处理金融管理问题的机制。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在未来改革的方向主要是设立独立于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专门性的金融管理机构,这种管理机构将会行使以前所有金融管理主体的权利。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金融管理信息沟通体制以及处理问题的机制。运用计算机可以将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纳入专门化的网络之中,管理机构可以随时掌握信息沟通与问题的反馈处理,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协调各种防御力量,还可以预防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陈琳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管理论文:小议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完善 一、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履职面临的现实困难 按照现行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管理职能主要由“一行三局”承担,而证券、保险行业在市、县的监管机构为空白,监管效率不足,形成监管真空;而银监在市、县的监管人员太少、监管力量太弱,其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基层人民银行日常性监管手段不多,日常监管主要集中在金融统计、征信、账户、外汇管理等方面,较为突出的案例是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业务的检查,地(市)中支及支行没有检查权,必须先获得分行授权才能开展,处罚权更是集中在分行或总行;利率政策由人民银行制定,却没有相应的检查权限。此外,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是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对证券、保险机构仅仅有一个协调机制,而没有监管职能,基层人民银行在对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缺少抓手。 二、对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边界的诠释 确定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边界,首先须明确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边界。主要应包括:一是地方金融服务。主要是为中央在各地的金融管理机关即“一行三局”服务,为当地金融机构服务,为当地的民众(即金融消费者)服务;二是地方金融管理。主要是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会等准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退出、经营业务进行管理,同时履行风险救助责任;三是促进地方金融改革发展;四是支持金融创新;五是管理地方国有金融资产。在确定了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边界后,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边界,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不与银监、证监、保监和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重叠、交叉的原则确定。具体应是:(1)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适时调查反馈货币政策实施效果;(2)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加强人民银行业务系统的准入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合规合法经营;(3)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统计、支付结算、国库、征信、外汇、银行卡、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业务实施现场和非现场监督检查,防范金融机构业务风险;(4)适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综合评价及稳健性现场评估,有效防范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及系统性金融风险;(5)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切实防范区域金融风险;(6)密切关注地方金融发展态势,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切实维护辖内金融安全与稳定;(7)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金融稳定协调工作机制,实行监管信息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发展。 三、强化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重点与方向 (一)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为基层人民银行高效履职提供法律保障。一是建议尽快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重点应对金融管理相关条文进行修改。首先要增加相关法律内容,将总行新“三定”方案中确立的相关金融管理职责写入人民银行法中。其次是要及时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如“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报表和资料”,建议删除“银行业”三个字,应该是所有金融机构,而不仅仅限定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后是对相关具体执法检查处罚条款进行细化或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增强检查处罚条款的可操作性。二是制定完善金融管理法规。尽快颁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信用法》、《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法》、《金融机构购并条例》、《金融清算条例》等,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三是建立中小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机构除按照有关制度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外,还可受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委托直接履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 (二)强化金融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地方法人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加强金融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基层人民银行可在不违背“三定”方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从现有执法职能部门中抽调高素质金融管理人员组建金融管理专职部门,负责金融管理日常工作。二是加强“一台两库”建设,即加强金融管理工作平台、金融管理信息库和金融管理人才库建设。三是加强金融管理制度建设。要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及相关金融管理法规,制定出台符合地方金融管理实际,以“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管理制度、办法、指引等。 (三)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升整体监管效率。要转变金融监管的理念以及调整监管目标与重点。在监管目标的模式上,要完成合规性监管向目标导向型监管的转变。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发挥监管的合力作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内部监管体系、外部监管体系和社会监管体系三个部分。首先要加强自律性监管,即要筑牢金融从业人员自律、金融机构自律及协会自律三道防线;其次要加强专业性监管,培育独立且公正的社会监管机构,其中包含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特别是要强化审计意见对金融监管的作用;第三要加强社会性监管,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加强金融监管。 (四)积极创新金融管理方法与手段,不断拓展金融管理的范围和空间。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创新可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突破:一是开业管理。目前试行的开业管理工作,仅止于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必要时可由银行机构延伸到证券、保险机构及地方准金融机构;还应延伸到老金融机构开办的新金融服务与管理项目。二是重大事项报告。目前,金融机构报送《重大事项报告》中存在迟报、瞒报、漏报金融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为此,应增加瞒报、迟报、漏报金融突发事件等重大事项的惩戒、处罚条款,以确保金融重大突发事件报送的时效性。三是综合评价。要在现有《综合评价办法》的基础上,将综合评价范围拓宽到证券、保险机构,并建立分类别的《银行业法人机构综合评价办法》、《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综合评价办法》、《证券业综合评价办法》、《保险业综合评价办法》等评估办法,并适量增设定量指标数据及标准,以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四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要通过金融侵权案件深入挖掘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查处金融违法行为,督促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辖区金融安全与稳定。五是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应延伸综合行政执法检查触角,不仅应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常规业务,而且要检查其衍生、及中间业务,着力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同时综合行政执法检查也应延伸至保险、证券(期货)机构。 (五)加强金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和增强金融管理内外工作合力。要坚持“使用与培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培训、岗位交流、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执法实践等多渠道、多方式锻炼人才,促进成才,努力打造一支进得来、出得去、知识齐全、业务精通的金融管理队伍。 本文作者:夏旺春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 金融管理论文: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 摘要: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为了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好企业现代化建设,便必须重视金融管理。现在社会市场竞争也愈加的激烈,企业也必须重视自身金融管理水平的提高,合理地利用自身的内部资源,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主要分析了企业管理中金融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金融管理 资金通融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其也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为了确保企业发展的快速,必须重视金融管理。但是就现在而言,我国很多企业都无法将金融管理很好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这也会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所以,现代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策略,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管理本身便具备滞后性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金融管理的模式还不够完善,甚至还会选择传统管理模式,并且实际工作开展的时候,并没有聘请专业金融技术人员来进行管理。并且进行金融管理的时候,主要领导还是企业的领导。这些领导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很容易忽略金融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其金融管理知识并不专业,这也直接导致了无法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企业这些工作开展的效率比较低下。 (二)资金结构不够合理 企业在进行经营和管理的时候,往往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渠道往往是企业自身的资金、融资以及银行贷款。企业在运营的时候,经常会存在一些资金流转方面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也会导致企业压力比较大。若是企业面对的压力比较大,那么其经济运转便很容易出现故障,企业没有资金,自救能力也比较差,甚至会影响企业生存。 (三)企业收款比较的困难 很多企业在经营的时候,收款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很好的了解借款单位的实际信用情况,没有系统的评估借款单位存在的风险,不了解借款单位资金流转的实际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也会导致企业收款的难度比较的大。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将金融管理作用发挥出来的措施 (一)重视金融管理机构的完善 完善金融机构指的是成立专门、完善以及科学的金融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人员来回收相关的带宽,并将得到的款项交给专门部门管理,并且还应该对自身责任、义务和权力进行明确。在进行资金回收的时候,需要全面的了解单位资金流转情况、负债情况以及单位的信用情况,并系统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拖欠的原因,并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措施的制定,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运营。 (二)对企业金融管理工作预算进行完善 企业预算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收支情况以及先进流转情况的整体规划。通过预算能够合理的对资金进行控制和管理。预算管理也是通过预算来管理企业资金运转的实际情况,通过预算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的实际效率。这便要求企业必须认识到进行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对预算编制进行规范,在预算选择的时候,需要细化相关的项目,并将其和相关单位以及部门来核对。此外,还应该落实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通过预算来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做好预算管制方面的工作。此外,对于已经制定的相关预算编制,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更改,若是真的存在问题,那么需要进行报告分析的提高,更改也必须严格根据程序进行。还应该重视监督预算部门的完善,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定期的来考核,若是考核的时候,发现某些工作人员存在问题,那么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特别是处理那些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从而给预算编制的合理和规范提供一定的保证。 (三)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切实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商机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先人一步,才能够占得先机,抓住机会,帮助企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去,做好信息化的建设,集中化的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金融信息化的实现,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让财务管理更加的合理,切实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方面的效率,帮助企业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此外金融管理手段的完善也能够让管理更加的科学。并且,企业还应该进行内部数据库的建立,做好监控工作,让企业运营管理更加顺利的进行。 (四)进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交易进行前,企业需要全面的了解借款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合作单位的情况来确定合作是不是要继续进行,而想要做到这点,必须完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了解投资的风险,保证企业资金安全。 (五)重视融资渠道的拓宽 对于企业而言,其经营管理的时候使用到的资金,主要包含了银行贷款、融资以及企业自身的资金,这便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宽。比如可以上市融资,上市融资的渠道的相关要求要比银行贷款低一些,能够帮助企业高科技项目更好的投资,融资渠道的拓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转型。除了直接上市融资之外,还可以间接上市融资,和银行达成利益共享风险工单的机制,这样不但能够降低风险,还能够约束银行贷款。 三、结语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的突出,这便要求企业必须真正的认识到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并做好金融管理工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荣海 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分行 金融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 【摘要】 近年来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成为战略转型重要抓手。但是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平台),伴随着核心企业脱媒和跨界发展,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业务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客户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本文分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并从内部组织管理和产品创新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发展四大趋势。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和“三期叠加”关键期,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提速,金融脱媒加剧,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等内外部形势,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寻求竞争力与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供应链金融根本在于抓住“核心企业(平台)”,因此对合作方依赖度较高。二是核心企业(平台)加速脱媒,部分核心企业成立下属金融机构或保理公司替代商业银行,或通过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手段替代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适应合作与竞争的局面,深入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供应链金融特点,强化内部管理和产品创新,打造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一、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促进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进,将实现客户的批量拓展,增加新客户、新账户,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通过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提升客户粘性,增强客户忠诚度;通过交叉销售,提高客户产品覆盖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建立链式营销服务平台,实现资金体内循环,带动对公存款、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中间业务及个人业务等的协同发展,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提高商业银行综合收益。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和目标 商业银行通过为链条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来满足核心企业优化产业链条的需求,围绕产业-金融-链条,建立覆盖境内外、大中小微全量客户、线上线下的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一体化、自动化、专业化、差别化的“四化”目标,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水平。 (一)服务平台一体化 建设客户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客户体验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境内外、本外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供“投资-融资-结算-管理”的一揽子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实现供应链业务一点接入、条线联动机制。 (二)业务操作自动化 对外,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平台)合作,整合双方资源,通过系统对接共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或平台上的交易客户,提供全流程网上操作的金融服务。对内,商业银行业务受理电子化,银行子系统交互友好,实现贷款受理、尽职调查报告、业务申报,合同签约,贷款投放还款等各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三)服务模式专业化 制定供应链业务专项政策和产品管理办法。组建供应链金融专营团队,整体解决客户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选择供应链链条成熟、完整且链条企业较多的核心企业(平台)进行营销拓展。 (四)风险控制差别化 设计单独的供应链企业评级评价体系,创新整个链条进行整体授信机制,建立供应链融资预警平台,给予专项的信贷政策。深入研究核心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特点,实现经济资本占用精细化参数设置,探索建立相应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个性化、灵活的风险补偿和风险缓释方案。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融资线上化趋势 供应链金融线上化顺应了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进行深度整合,通过银行系统与核心企业、核心平台系统对接,实时交互数据和信息,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流程在线操作的网络融资服务。网络供应链融资在银行服务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启了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在服务模式方面,银行与核心企业双方平台融合为一个新平台,“三流”数据全面共享,流程齿接、信息实时交互,银行深入了解每个平台的经营情况、业务流程、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为核心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在业务模式方面,整合银行与核心平台资源,在贷前客户准入、贷中交易信息确认、贷后风险预警、逾期处置等各环节合作发挥双方优势,链条企业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和交易数据增信,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解决资金问题。在业务操作方面,银行与合作企业(平台)、物流、保险、借款人等互联互通,信息数据自动驱动业务,全流程在线方便快捷,提升银行集约化经营能力。在风险控制方面,运用交易、物流、保险等相关数据信息,自动预警、远程视频监控、共同控制风险。 (二)链式营销趋势 从营销单一企业向营销整个链条转变,“一链一策”地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定制产品,开展链式营销;转变服务理念,由简单的银企关系向协作发展转变,改变传统的企业提出需求、银行提供产品的合作模式,转为核心企业向银行提供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业务信息及数据,银行与核心企业共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在有效控制“三流”的基础上,为整个链条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实现银企共融、协同发展。 (三)专业团队服务趋势 组建总分支各层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专业团队,打破传统条线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和管理,负责辖内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营销、方案制定、产业链分析研究、线下产品线上迁移推广等工作,提升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专注管理与服务。 (四)盈利综合化趋势 将供应链作为整体服务对象,依据链条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紧密度、业务量等要素,制定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综合定价机制、收益分配机制。转变传统的以单一客户、单一产品为对象的思路,向充分挖掘整个链条的需求,考量供应链全链条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贡献度进行综合定价,实现单点盈利到综合化盈利模式的转变。 作者:赵洁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 金融管理论文: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完善 【摘要】 本文是针对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问题的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重要性,然后就现阶段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对策,展开了详细地论述。 【关键词】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问题与对策 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同时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在新的金融行业环境中也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不仅能有效地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满足不同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要远远领先于北方地区,目前暂时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而传统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完善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体制也就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 我国部分地方的金融机构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如内部结构部完善、资产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多数来源于金融管理机构本身的管理系统。另外,一些地方性质的金融控股企业,由于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同样也增加了政府对其监管和制约的难度。 (二)地方金融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 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地方政府部门设置的。但有的地区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没有设置金融管理机构的问题。同时,不同地区的金融管理部门在名称设置上也不同,其职责权利也有差异,这样就导致了彼此之间存在职责重合的问题。具体到各地方的金融管理过程中,有的金融管理机构会结合地方的规划政策展开相对应的管理措施,而有的地区则是根据具体的金融管理对策来规划管理体系,这样就会出现职能上混乱的局面。 (三)央地金融管理存在协调难题 现阶段,我国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缺乏硬性的指标约束,都是各地方自下而上的自愿行为,没有好坏考评标准。中央和地方就金融管理存在着不少协调难题。例如:协调机制不顺畅。各地方“一行三局”与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很难形成管理合力。尤其是当某一方牵头开展工作时,另外一方很难给予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又如,双方缺乏行之有效的金融风险应急预案。各地方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缺乏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和联动机制,彼此之间在风险处置上难以分清各自的职责,导致了应急预案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三、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措施 (一)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指导与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降低不良资产的转化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具体来讲,首先,需要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和约束金融机构的内部激励体制,达到对整个金融机构内全部决策、执行与监督行为全程监控的目的。其次,优化管理各类新型的金融机构,尤其是细节问题,可以通过对外部监管规范或制度的经营来避免一些金融风险问题。最后,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机构信息对外的透明度,并且定期面向社会公布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二)明确地方金融管理主体权责 在开展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时,重点应坚持中央直接管理与地方协调管理的原则,依照专业化的金融管理模式,明确地方金融管理主体的职责和权利范围。其原因在于,本身地方性质的金融管理就较为复杂,为了有效开展金融管理措施,应当明确区分开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管理界限。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管理体制是统一而协调的关系,中央对地方金融管理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样的引导有利于推动地方金融与地区经济的快速融合,提高金融机构管理的专业化水准。同时,明确地方和中央的金融管理机构彼此之间的主体权责关系,还有利于推动中央和各地方金融管理模式的开展。(三)建立金融监管的地方与中央协调机制地方和中央的协调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和中央金融监管权限上的明确性。一般来讲,在确保金融市场统一性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的差异化,并且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划分金融管理的权限,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与调动地方政府对金融监管的积极性。这样既给予了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权利,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监管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平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意义重大。另外,建立金融监管地方和中央协调机制,还可以通过对区域金融活动合法性和合理性判断避免监管盲区。 四、结语 强化地方金融体制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中央管理部门设计好顶层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指导作用,同时还需要各地方结合自身的金融生态特点与地方金融的内生性制度需求,逐步完善地方的金融管理体制,为地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王鹏 单位: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厅 金融管理论文: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1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1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前提 因而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现有资金及银行信贷。除此之外,发行股票、第三方投资也是企业生产资金的来源。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资金,涉及到企业的金融管理。金融管理是企业筹措资金进行生产的前提,在经营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 1.2金融管理有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 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保证资金链的持续供应极为重要。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需要通过扩大投资来获得更大的收入。但投资发展,就必然涉及到资金的使用,要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避免资金链断裂,就需要强有力的金融管理。 1.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金融管理至关重要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证。不难看出,企业要想长足发展,获取更大的利润,就必须控制好现有资金。要将金融管理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安置和使用资金,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2现阶段企业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回收较难当今经济格局下 企业往往将目光放在多个方面,涉及的项目较为复杂,导致企业无法准确评估信用风险。有些公司信用等级较差,资金回收困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有些企业资金链严重断裂,直接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 2.2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目前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股票、第三方投资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但过度依靠银行信贷,容易导致企业现金流不稳。而且,过度依靠银行信贷,还容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一旦国家调整政策,将对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打击。 2.3金融管理手段落后金融管理 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还未足够重视金融管理,甚至有些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也没有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这直接导致企业金融管理手段落后,影响企业对金融管理的正确认知,从而造成金融资本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3规范金融管理,重视金融管理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面对我国企业在金融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要想快速平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金融对企业的影响。否则,一旦资金链断层,企业经营活动将遭受重创。 3.1企业要设置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 负责监控企业的金融资金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时,身为企业金融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了解欠债单位的资金流转速度,分析其信用风险,并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当的资金回收手段。另外,企业还可加强自身的金融控制,在重大经济投资前先进行风险评估。 3.2注重资金来源渠道 确保企业资金供应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前,要明确现有的经济实力,提前预算,避免资金链断层。这主要涉及到对企业资金的预算、分配,加强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企业的资金链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3注重企业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升金融管理手段企业金融管理要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引入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管理。针对落后的金融管理手段,要进行改革创新,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使之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达到步调一致。 4结语 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要坚持与时俱进。企业的金融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充分发挥金融管理的作用,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作者:宋蕾 单位: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国际并购浪潮中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倾向:一方面,大型化的趋势明显,特别是随着国际购并浪潮的迅猛扩展,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目前已有的约6.5万家跨国公司,已至少能控制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并且,大型跨国公司的影响力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在蓬勃发展。这两种倾向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即企业的发展取向似乎存在着规模悖论。但深人考察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具有特定的理念和物质基础,而且也与以规模为导向的企业大型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于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以专业细化为导向的企业小型化,也是企业以培育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战略选择。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独特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独特条件,表现在公众理念和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的认识有了本质改变,即中小企业不仅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发展速度方面相对于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而且,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概念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中,中小企业已经表现出明显区别于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固有的自身优势对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的灵活性大,技术创新的动力强,能适应性地创造出就业机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阻滞全球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传递),同时具有参与国际化的相对主动性等方面。进入90年代,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使传统的大型企业望尘莫及。如1994年创立的网景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营业额就达807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企业。 其次,将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相对立的观点也开始受到挑战。传统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大规模生产(大企业组织形式)比小规模生产(中小企业组织形式)更具有成本效率。但研究表明,每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既能扩大,又能缩小。特别是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具有低稳定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规模经济也难以有一个确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分析规模经济时,除了要看传统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外,还要承认“地区规模经济”和“零件规模经济”等效益的存在,即规模经济也是一个需要细化和深化的概念。这意味着,人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已开始从片面的“集中论”和“规模经济论”中解放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物质基础。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在生产方式上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分散化生产为典型方式;二是由于非标准化,其技术基础以创新为核心。分散化的生产方式,意味着对产业组织形式的要求,必定是以小型、自主和创新的经营单元构成以横向一体化为特征的网络制组织形式,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技术等确保对系统的控制,从而既保证单个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又保证整个网络的经营有序。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比大企业也具有更大的相对优势。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从事研发(R amD)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全部雇员的比例约为6.41,而在大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4.05。在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5以上。这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充分的活力。上述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上的特点,也对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即管理的重心由常规的流程管理转向技术创新,经营目标由成本最小化转向利润最大化,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以中小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核心单位。因为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与高科技产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柔性化、虚拟化相匹配,并且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网络状的互补关系。 二、企业购并重组中的分拆出售已成为中小企业产生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界又掀起了新一轮以规模为导向的购并浪潮,加速了大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如从单个案例的交易规模上来看,购并的资产规模日益巨大,已有数十项购并交易额超过100亿美元。在实践中,由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的公司购并有近70没有成效(甚至赔本),只有1/3的购并交易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行购并重组。这一战略调整,客观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自1990年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公司核心能力”这一概念之后,提升核心能力,发展核心业务,创建核心优势,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在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条件下,为达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目标,退出与核心业务无关或背离的领域以避免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优势的最为重要的策略。 上述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购并浪潮中,以强化主体业务、突出优势项目、构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比例大大增加。具体来看,一是购并主要是在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展开。如在制药业,法国的罗纳菲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的法伊森制药公司;英国沃达丰集团以560亿美元购并美国空中通讯公司等。二是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企业同时大举出售那些与核心业务关联性不强的多元化产业。即通过分拆、出售等手段,剥离附属业务,以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如联合利华公司为实现其产业的优化组合,出售了其产业中的化工部分。 分拆、出售与公司主营或发展方向不一致的其他业务和资产,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进一步确保和强化优势地位;二是可以有效规避自身非强势领域风险对主体企业的不利影响,或将这种影响减小到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程度。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协同效应实现的过程(减小负协同效应)。分拆与出售手段在企业购并中的策略运用,必定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并促进其独立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协作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大企业对本属企业内部的分工实行外部化,从而实现社会范围内分工的细密和相关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这在客观上使中小 企业有了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大量产生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于企业大型化的规模扩张的。 另外,与新创方式(中小企业产生的另一途径)相比,通过分拆出售方式形成的中小企业,不仅在市场运作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而且由于这种分拆与出售大多是大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这一策略在客观上还可能产生对宏观经济结构的改进作用。即分拆出售后形成的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可以更自主地展开市场竞争,通过效率原则获得资源,从而促进经济的存量结构改进、进而优化经济整体结构。 三、小型化也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潜力的决定性作用日渐突出。理论上,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企业的经营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和发展使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能力。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先考察现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以及在适当的市场机会中,这些资源和竞争能力的价值;然后,确定与未来可能存在的商业机会所要求的资源和竞争能力相比的差距;最后进行如何弥补差距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弥补差距的基本途径有三个:(1)自我发展,建立内在的核心能力;(2)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3)兼并收购拥有某种企业所需专长的企业。 上述三种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方式,都可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相适应。如自我发展作为企业生存必备的要素,也是企业在规模扩张条件下保持自维持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即只有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小企业,才可能最终成为大规模企业。而与他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必要条件,则是本企业与他企业的互补性。在客观上,这就要求与非一体化相联系的中小企业必须具备区别于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战略联盟进一步增强这一能力。但自我发展要求企业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资源,特别是以此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建立战略联盟也存在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潜在可能性,并且不同企业主体必然存在的目标差异,也容易引起信任危机,使得战略联盟的管理难度加大,协调成本提高。因此,由于具有时效快、成本低和可行性等特点,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购并方式往往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选择。另外,如果构建企业核心能力需要的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某一企业的话,购并这一企业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采用购并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具有内在一致性。依照上述的核心能力理论,一些大型的从事多产业经营的企业,在通过购并增强自己主营业务能力的过程中,其购并对象往往是专营于自己主营业务相关领域并且有很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如1999年,为加强自己在图表软件业务方面的开发能力,微软公司宣布以13亿美元收购专门从事一般图表和技术图表绘制软件开发的高技术公司——维西奥公司。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大企业也要将与主营业务不相干的其他业务剥离出去,从而形成独立的中小企业。这样不仅使原有的大企业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中,而且也使剥离出去的小企业能专营于某一方面的业务,这有利于建立中小企业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专业细化的中小企业产业组织模式,也可以成为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来源。而通过互利的兼并、分拆、重组,可以使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同时得到最大化。具体来看,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导致的规模扩大与小企业的日益增多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企业为适应外来竞争,以形成自身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互补性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阻隔和进路选择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管理实践操作的不断完善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日趋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实趋势,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阐述和探求了此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以及 中小企业发展的进路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产品、电子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正是基于这一技术,它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为平台,通过对人力资源数据的收集、处理、集成,最终输出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有效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能积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被认为是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和现实形势的制约和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他们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这一发展趋势。 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大都被简单繁杂的数据统计、整理、计算工作占据,很少能进行优化人事管理、改进工作流程的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整合数据库中的信息,生成所需要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而且只要基础数据正确,系统的报表绝对高效准确,不会出现人工统计时的人为误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除了能简化工作量外,还能辅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人事管理,如系统定期进行岗位梳理,若内部人才库没有可匹配人员时,它能自动提醒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外部招聘;进行员工细分,发现高价值的员工;满意度的分析,发现激励员工的关键因素;人事预警,人员退休、员工合同到期能提前报警等等。 (二)对中小企业普通员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员工自我管理,满足个性化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自助终端能够查询员工的个人信息、工资绩效、组织构架、以及最新的企业动态;员工可以根据权限及时修改个人信息;递交个人报告申请;根据职业发展模块,结合自身兴趣,提出 培训需求,或者利用内部在线资源自我培训;员工还可以与公司任何一名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直接沟通交流。 (三)对中小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为管理者在更高层面上的决策提供条件。企业人力资源资料随时可以调阅,各类综合分析报表随时可供领导者决策参考;相关人事信息的递交和审批,管理者能够在线处理 ,意见批示可以第一时间下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帮助管理者随时掌握员工动态,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的战略管理。 (四)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改变管理理念 ,形成良性、互动、高效的企业文化。信息化的 自助管理不但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还改变了员工被动接受命令的状况;计算机系统将信息和资料共享,不但提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 二、中小企业面对人力资源信息化趋势的现实阻隔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日趋明显,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组成,组织结构较低 ,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中小企业希望能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的成果,提高 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但在运作时,中小企业却面临着很多困境。 (一)资金缺乏。毫无疑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无疑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开发初期要有大量的硬件、软件、培训的投入,开发成功后,后续的维护也要有相当的资金支持。另外,无论外部购买还是自主开发都需要资金,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这也是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二)管理不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企业 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特点而设计的,是以企业管理流程为基础,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没有哪一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适应各个企业。在目前我们的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一套稳定的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考勤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基础管理模块不完善,或是各个模块自身一体,不兼容甚至 自相矛盾。一些中小企业的各部门各自为政 ,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流程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不能很好的接口,工作不能闭环。另外,中小企业往往由于管理粗放,人员的流动性大,工作的连续性差,一些原始记录、基础数据缺失或者不规范,而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的最基本要求。由于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不到位,使得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缺乏基础的平台。 (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自身机制和发展的局限性,很难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撑,而 目前 中小企业尤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少既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具有专业化的工作态度和人际沟通能力,又精通信息技术,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人才,更谈不上具有结合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自主开发软件的复合型人才了。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模糊,他们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单纯地理解为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软件的开发还包括新型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大多数中小企业员工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给他们的工作及企业带来深刻的变化。 (四)外部服务支持 不成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大都要依靠外部支持,或从开发商处直接购买或通过外部咨询自主开发,而目前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软件开发商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一些软件开发商并不了解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及特点,一些适合大型企业的软件并不一定适应中小型企业,所以开发出来的产品或是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三、中小企业面对人力资源信息化趋势的进路选择 面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种种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才能趋利避害,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统筹安排。中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明确目标,明确企业是否需要、为何需要、何时需要、需要怎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当前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进行详细全面的需求分析。一是中小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不相同,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个符合本企业发展实际的规划,并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中小企业要树立循序渐进的思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个边建设、边完善的过程,即使已经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运行的过程中仍要不断维护,持续改进。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统筹安排。其一,中小企业要有统一的机构领导信息化建设,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 门的事,它涉及到企业的各部门、各阶层人员,业务的接口、信息的采集、处理、共享要求全员参与、各部门协调合作。其二,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正因为员工的相关行为尤其是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会直接影响着系统数据的及时准确性,所以要建立起问责机制、监督机制,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第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强调经济适用原则。要选择符合中小企业自身实际的开发方法和策略,事前要做好收益一成本分析、资金预算,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讲究实效,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二)全员参与,重点培养。一是要纠正思想误区,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全员参与,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刊、宣传栏、板报、专题讲座、组织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基本理论;可以在企业中引入“变革管理”、“创新管理”等思想,使员工在感情上接受变化,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奠定一个 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中小企业在着手策划信息化工作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重视细节,强调工作的时效性和操作的规范性等,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二是要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机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外训、轮岗、自学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既有一定人事管理经验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并且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中小企业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以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三)理顺流程,加强管理。一是理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及相关业务的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企业管理体系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信息化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实际作用。中小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管理方式、战略目标等重新设计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管理模块、业务流程,要有完善的招聘、绩效、考勤、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等职能相对应的管理模块,要明确每个业务模块的范围、流程、各个相关模块的接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和其他业务部 门的接口,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二是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要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经常变动,信息化的调整跟不上制度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反而会成为发展的累赘,阻碍企业的进步。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要求每个操作系统的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一个数据出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决策性失误,而为一个错误数据付出的检查成本更加巨大,因此在建设初期就要有明确的管理权责分工,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四)结合实际,渐进发展。一是结合实际分批分阶段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实施开发成本低、效益明显、效用大的模块,可以从关键点开始,以点带面,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侧重点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比如学习型企业可能更关注培训模块 ,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可能更关注招聘模块,各企业可以分批分步骤地实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二是可以逐步优化,渐进发展。在实际的运作中,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暂时还不具备购买大批硬件设施,从系统的角度规划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利用现有的资源,从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做起 ,如利用 Excel、F0x_base等办公软件先部分优化工作 ,从基础管理、员工素养等着手,逐步规范中小企业内部发展,待时机成熟再综合系统地开发。三是开发中注重兼容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开发过程中,除了模块设计要符合企业实际流程运作外,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为企业将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留有空间,要注意协调各模块间的兼容以及模块和外部门的兼容,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满足企业不断变革的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就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中小企业的单位数量、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就业人数进行分析,得出中小企业对陕西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融资瓶颈阻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解决。 [关键词]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陕西省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单位数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的执行,陕西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规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小企业单位数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2006年陕西省公有制经济单位共67542个,占总数的41.9%,中小企业单位共93772个,占总数的58.1%,比2004年末上升了1.9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33438个和12347个,分别占全省单位总数的20.7%和7.7%,与2004年相比,在全部单位中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21个和1.4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小企业的生产总量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且呈上升的趋势。在此增速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贡献率较高:“十五”期间,陕西省中小企业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省同期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的1.9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由于受能源、钢材、运输等价格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与最高年份的2002年相比,增速有所减缓,但比重一直保持在43%左右,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个百分点;2006年中小企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4%。 3.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近年来,陕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2006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415.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2007年1月~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1369.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90%。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所有制类型分析,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01年的31.78%上升到2005年的43.23%,这说明陕西省中小企业投资所占比重增速较高。 4.中小企业就业人口 从近3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陕西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要高于公有制经济。2006年末,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约712.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的36.7%。从产业结构来看,陕西省中小企业在第一、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大部分集中于第三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形成,能够解决陕西省城镇失业群体和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 1.中小企业融资的现有路径依赖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中小企业的现有融资通过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渠道进行,具体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外部企业或自然人入股、政府拨款、向亲友借款、向其他企业借款和其他。 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其资金需要量小、规模小等特点,其资金大多来源于民间融资,如向亲友借款、吸纳非正式的股权投资,只有某些国家扶持类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正规金融中的部分政府资金。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直接性的借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开始拓展其融资渠道,通过商业银行、地下钱庄等获取资金。陕西省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仍然是民间金融,通过地下钱庄等特殊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正规金融中的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所占比重较小。 2.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 如上所析,中小企业的现有融资路径依赖民间融资,而民间融资的局限性(资金规模小、贷款利率高等)无法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陕西省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困境,阻碍了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这种融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少。在政府实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之后,各家银行机构的贷款结构有所调整,但中小企业从银行机构获取的贷款总额和比重仍远远低于公有制经济。 (2)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陕西省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较少;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资金规模小;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在陕西省设置的分支机构和网点数量较少,均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陕西省仅有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其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有限。 就资本市场融资情况来看,陕西省目前仅有27家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和融资份额都较小;自2005年国家重新启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工具以来,陕西省仅有三家企业发行了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尚未涉足这一市场。因此,陕西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仅限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非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 导致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体制因素;二是微观主体行为因素,包括银行行为、金融市场行为和非公有制企业行为三个方面。 (1)体制因素。影响陕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力的体制因素主要表现为制度约束,包括银行机构信贷制度约束、资本市场制度约束等。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国家通过财政注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利润核销等方式降低不良资产率。为了控制不良资产率,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银行开始关注风险管理,仅对大型企业集团发放信用贷款,而对于其他企业,则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中小企业具有成立时间短、资本金少、规模小、无信用记录等特点,不可能满足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条件,但同时又无法提供抵押担保品,因此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大额贷款。商业银行的这种信贷制度的约束无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资本市场的制度约束主要体现为对中小企业上市门槛的设置,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其上市条件都较 严格,中小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的数量有限。目前陕西省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下半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新股发行重新启动,截至2007年2月,全国共有73家企业发行上市,融资约1200亿元。但同期陕西省只有两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了直接融资。 同时,陕西省涉足债券市场的非公有制企业过少,2006年全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超过100只,融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陕西省仅陕煤集团发行了企业债券、西电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西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发行了短期融资券。资本市场对陕西省中小企业的支持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2)微观主体行为因素。首先,中小企业单位行为缺陷。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地纷纷成立中小担保机构,为贷款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加大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量。但梁冰(2005)在调查中发现,截止2003年9月末,陕西省非公有制企业81.4%从未申请过信用担保,15.5%向1家担保机构申请信用担保,2.5%向2家担保机构申请信用担保,这说明陕西省中小企业在融资行为中对于创新性的融资工具缺乏认识,未能利用金融创新工具扩大融资。其次,商业银行行为缺陷。陕西省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手段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商业银行对企业经营进行指导的信贷杠杆作用发挥不力。由于银行对风险经营进行了重新认识,但风险管理手段没有进行适时的改进,“关系贷款”“人情贷款”仍然存在,造成银行对企业经营活动被动介入,未能发挥银行利用金融信息指导企业运营的作用。 三、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从以上两个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陕西省中小企业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体制因素和微观主体行为因素,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较弱,应该从各个方面完善并强化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1.正规金融 (1)完善银行体系,发挥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作用。完善的银行体系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小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通过正规金融进行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以获取发展所需资金。从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成为中小企业的信贷主体,而在短期内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信贷资金的,应该是政策性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应在支持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对中小企业有所倾斜。同时,应鼓励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陕西省成立分支机构和增加网点,扩大中小商业银行在陕西省的资金规模,从而满足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需要。 (2)规避资本市场制度约束,鼓励三板市场和海外上市融资。陕西省目前已经改制为股份公司的企业超过500家,这些企业可以在三板市场进行挂牌交易,据估算,到2010年陕西省挂牌企业可达到200家,募集资金60亿元。同时,国外某些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陕西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海外上市进行融资。因此,应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利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3)重视债券市场融资,大力推进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相对于企业长期债而言,短期融资券对发债主体的要求较低,实质上是为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从2005年5月国家重启企业短期融资券开始,仅半年时间融资规模达到了1353亿元,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但就陕西省的情况来看,陕西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短期融资券的运用乏力,到目前为止,仅有3家企业发行了短期融资券,具备发行条件的大部分企业尚未涉足这一市场。因此,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融资。 (4)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策性金融力度。由于陕西省处于西部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陕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优惠金融政策体系的支持,应争取政策性金融,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增加陕西省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等。同时,应加强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政策决策层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2.非正规金融 (1)发挥担保机构信用担保融资的作用,拓宽陕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路径。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银行风险经营的理念决定了银行信贷模式,即向大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向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贷款。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模式是为了控制风险,但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商业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因此,通过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进行融资是中小企业最佳的选择。但梁冰(2005)的调查发现,陕西省中小企业很少通过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进行融资,其主要原因在于陕西省中小企业对金融创新工具认识不足。为了发挥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功能,应从制度上和操作规程方面对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加以支持,沥清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矛盾隐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陕西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作用。 (2)创建风险投资基金,为陕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多层次的融资途径。陕西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创建风险投资基金能够为非公经济提供多渠道的融资途径,强化对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经济管理论文-中小企业发展与声誉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定量界定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 1.定量界定标准 (l)雇员人数标准。该标准是从企业雇用人数多少这一人的要素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也是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标准。 (2)资产额标准。该标准是以价值或实物形态从企业资产――物的要素之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与雇员人数标准相比,该标准在计量上存在一些困难:①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中小企业,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难以区分;②无形资产进入总资产或存在技术入股情况下,评估的技术可操作性差;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些企业主为加入中小企业行列获得优惠条件可能隐瞒自己资产量,而事实上这些企业按标准不在中小企业之例。 (3)营业额标准。该标准是从企业经营水平角度反映一个企业规模的大小,该标准也有两个缺点:①企业的营业额是个极易波动的量,受通货膨胀、销售淡旺季,甚至国际汇率等诸多因素影响;②与资产额相比,营业额更难以计量,可比性更低,也更缺乏可信性。 定量界定标准具有很大的相对性。首先是空间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同国家和地区偏爱的定量标准可能不同,如巴西采用雇用人员标准,斯里兰卡则采用设备投资标准;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一标准,具体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同为雇用人员数标准,澳大利亚取值区间为[0,500]、巴西为〔5,520〕,挪威则为[0,100];③不同行业,标准或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英国的制造业,建筑和采矿业采用雇员人数标准,而零售业则采用营业额标准;同为雇员人数标准,就取值区间而言,制造业为[0,200],建筑和采矿业为[l,25]。这是因为不同行业技术特征不同,要素构成各异;其次是时间相对性。即使是同一国家(地区)同一行业,采用的同一标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取值区间也可能变化,如美国对世纪50年代将制造业中的250人以下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现在则将上限提高到500人,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不同,行业整体规模结构也会发展变化;第三是中小企业本身的相对性。所谓中小企业就是指相对于同行业中大型企业而言,规模较小的企业,但中小企业会成长为大企业,大企业也同样可能衰退甚至故意分解为小企业。 2.定性界定标准 定性界定标准一般包括三个特征:独立所有、自主经营、较小市场份额。“独立所有”是多数定性界定的必要条件,但各国间亦有细微差别,如美德都强调独立所有,美国认为,只要业主持有50%以上的股权,就可“看作”独立所有而不管企业是否上市。德国则认为上市企业不是独立所有,不属于中小企业。‘怕主经营”是指业主本人控制自己的企业,但各国把握此标准的方法不一,如英国强调所有者(经营者)必须不受外部支配,以色列则强调业主自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管理职能。“较小市场份额”的表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如加拿大直接规定为“在其经营领域不占垄断地位”,意在防止垄断、鼓励竞争;德国则通过“不能以资本市场融资”和“对企业进行个人或家族管理”两个条件作了间接表达。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是定性标准,亦存在一定的相对性。 与定量标准相比,定性标准的优点是明显的。首先,该标准反映了企业内部具有生命力的特征,更具稳定性,有助于从长远角度把握中小企业这一范畴。其次,就本质而言,中小企业备受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在竞争中先天的弱势地位,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正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定性标准以是否在行业中占垄断地位作为一条分界线,为政府政策提供了决策证据。 3.中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几次调整。建国初期曾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62年改为按人员标准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3000人以上的为大企业,300-500人之间为中型企业,300人以下为小企业。1978年,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的规定》,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改为“综合生产能力”。1984年,国务院《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对中国非工业企业的规模按照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生产经营能力创立了划分标准,主要涉及的行业有公交、零售、物资回收等国营小企业。1988年对1978年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作了分别划分,将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类)、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类)和小型四类六档,当时中小企业一般指中二类和小型企业。1992年又对1988年划分标准作了补充,增加了对市政公用工业、轻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和机械工业中的轿车制造企业的规模划分。1999年再次修改,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与不定 从以上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力资本弱。从定量界定标准看,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美国不超过500人,巴西不超过250人,我国解放初规定为不超过3000人,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较差。认定性标准看,中小企业大都是业主自主经营,业主相对于从市场上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毕竟专业知识有限,管理手段、管理体制相对较差。第二,财力、物力有限。无论哪一国家采用哪种类型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资产额,经营额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各国政府才要制订标准把中小企业划分出来,给其以扶持。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不仅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人才的缺乏,财力、物力资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几乎都缺少形象力,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财大气粗,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计成本地从事市场份额的扩张以及品牌形象的铸造。而在市场竞争已由产品竞争经资本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的今天,若没有品牌形象,中小企业哪怕想从事传统的为市场拾遗补缺这一角色也是难上加难。在我国,更是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本身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尽管有许多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较好,预期前景也相当不错,但银行由于难以了解它们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发展前景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企业不能发展以至最终倒闭。如何克服中小企业的不足,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 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考虑。从外部条件来说,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的现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扶持中小企业。 首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在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 其次,在银行信用评级上,要克服人为低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的情况,把企业经营规模的权重降低。 第三,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在纳税人自愿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帮助其从税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聘请会计人员建账核算。 第四,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并且由于要负无限责任,故承担的风险很大,税收负担过重,会抑制它的发展。 但中小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应从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着手,中小企业从总体上看比大企业是要弱,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业务较单一,尽管从总体上讲相对于大企业处于劣势,但在具体某一项业务上,其人力、财力、物力相对干大企业却可以占绝对的优势。这有如战争中的强弱双方的较量,总体上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在具体的某一战役上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占绝对优势,各个击破。作为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汽车生产,但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汽车配件投放于市场,不能生产大的配件,可以生产小的配件。 因此,在企业内重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形象力等“四力”中,中小企业处于弱势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通过有效的集中而成为相对强势。但企业的形象力凭集中有限的资源却无法办到。因为他是一个企业各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有如弱国可以发展一两项世界先进的装备,但一国军力的最终体现是它的综合国力。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最最关键的是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形象力。 三、建立中小企业联盟,提高申小企业形象力 企业的形象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无法通过集中有限的资源从事某一项目的生产达到。鉴于此,中小企业惟有一条道可走,结成中小企业联盟。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钢。通过中小企业的联盟达到可同大企业媲美的形象力。 (-)如何建立中小企业联盟的形象力 单个中小企业的形象力不可能很高,但是不是很多小企业联合起来,它们联合体的形象力就高了呢?。小舢板的拼结还是小舢板,只有不同特点的舰船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舰队。中小企业联盟,是多家独立的中小企业,为了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交互方式,将先进制造技术的供需各方联合起来,进行过程重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型生产制造组织系统。对于每个成员企业来讲,实质上就是一种借势的策略,以各种方式借助外力,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聚变,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联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应包括:联盟组织结构的形式和联盟运行规则的组织设计。 1.联盟组织结构 横向联盟: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相互间资源的互补而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拥有一定的资源,但不可能拥有它所需的所有资源,为了使各企业的资源都能有效充分地利用,使得企业之间形成以某种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而进行横向联合的关系。成功的横向联合能使企业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纵向联盟:合作伙伴由于产品的供求关系而建立起的一种联盟。每一企业都面临供需矛盾,企业之间实际是一种“链状关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链状关系更加明显。因此每个企业都必将作出其纵向伙伴的选择,纵向伙伴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同一部机器,各个部门必须始终有效地运行 经营联盟:实质上是一种市场营销战略上的伙伴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而松散的联合体,它是由于企业间在市场分配方面建立的某种默契,经营联盟的确立,可以有效地避免不正当竞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避免不合理的定价,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间的相互残杀。 2.联盟运行规则的组织设计 无论哪一种联盟方式:其组合都有一个严密的组织规则,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的法规性文件,它确定联盟的加盟办法,加盟企业的资质要求;二是规定各联盟企业应符合的标准规范;三是与具体业务项目相关的协议和合同文本的签定规则;四是有关仲裁办法以及对违反联盟规则的企业的惩罚、清退的措施。 四、中小企业联盟的声誉管理 中小企业联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形象力,但中小企业联盟建立容易,提高和维持其形象力却非常难。由于联盟毕竟是一个较松散的组织,其中某一企业的短期行为容易为本企业带来利益而损害联盟的声誉,因此选择信誉好的企业,严格执行联盟的标准规范是联盟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创建和维护联盟良好的声誉是中小企业联盟能否具有形象力的关键所在。那种聚也匆匆,散也匆匆的联盟不仅会损坏其中中小企业的声誉,也会严重损伤中小企业联盟这样一种形式的声誉,这将使得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缺乏最核心的形象力而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联盟该如何加强联盟的声誉管理呢? 首先,在选择中小企业时,应该选择那些信用高的中小企业。信用是声誉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声誉一般都不是很高,但其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是否守信对联盟至关重要。联盟的声誉是靠各中小企业来创造、维护的,若有一个企业不守信用,对整个联盟可能就是灾难性的,联盟后形成的声誉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声誉能为盟内各中小企业共享,同样坏的声誉也会对盟内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入盟企业时要严格把关,把那些具有良好的信誉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对那种没有好的信誉的企业,不管它的资源多么为盟内所必需,在盟内生产环节上多么重要也不接纳其入盟。其次,严格执行联盟订立的标准规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要严肃处理,直至清除出联盟。 第三,加强声誉投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大多无法进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但良好的声誉不同于广告,通过大量的金钱的投入可以一夜之间策划出一个好的广告来。但好的声誉必须通过长期的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努力来创造,这一点各个有良好信誉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比较注重,也都做的比较好,但作为联盟要有组织地进行这方面的投资。企业联盟可以通过从事一些与公益事业相关联的经营项目。由于中小企业与居民的联系紧密,容易找准切入点,联 盟可以花少量的钱达到既赚取利润同时又获得好名声的目的。再就是尽可能的向慈善机构、灾区捐款,免费为社区解决一些困难,当各中小企业单独从事这些工作时,由于势单力薄,效果肯定不好,当联盟集中各中小企业的这方面的支出,以联盟的名义集中起来做时,效果就会好得多,对联盟声誉的提高非常有益。第四,激励联盟内各中小企业及其员工参与声誉管理,对那些积极参与创建企业的良好声誉的企业要给予奖励。员工是声誉的灵魂,针对中小企业员工归属感弱,素质相对较低的特点,要积极培训员工,使其行为符合职业道德,并学会礼貌、热情、得体的服务方式,因为那些有悻于职业道德的过失,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就可能导致潜在的声誉危机。中小企业的员工,由于他们中许多人与企业主一般都《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主人翁意识一般不太弱,关键是要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明白企业现在在做什么,做的如何,使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 第五,要加强与外界相关群体的交往。同企业联盟有利害关系的群体,包括客户、投资人、政府、新闻媒介等构成企业联盟的外部环境,他们对企业联盟的看法决定了企业声誉的好坏,为了创造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联盟应加强与这些群体的交流,同时在与他们交往时,要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和期望。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弱,但可以将它们集中于某一项目上的中小企业,通过结盟获取较高的声誉,并加强对声誉的管理,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探索 一、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面临金融海啸所带来的经济危机,资源的紧缺,能源的紧缺,成本的巨额上升等等非常严峻的生存挑战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这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经营范围广泛,在竞争性行业领域无所不在,几乎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首先,由于进入中小企业的门槛较低,生产规模小,行业之间产品同质性明显,缺少特色,则造成企业运作体制落后,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技术创新低下等诸多问题,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同时人才储备方面匮乏,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小企业对这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留不住人才又缺乏人才。最后,中小企业获取信息不及时、途径少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 第一,为什么要创新。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概念自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后来,创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创新的说法几乎无处不在。创新是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定律。企业必须能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和劳务,企业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强化企业创新,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成为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企业要长盛不衰,就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 第二,创新促进发展。吉列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詹姆斯·基尔茨指出:“应当鼓励冒险精神。我们认为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懒惰”。企业要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靠的是不断的技术与应用创新,创新是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企业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企业创新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是创新的基础,为新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发展又有利于创新,二者共同推动着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但目前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技术人才的缺乏和流失影响到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再者中小企业自身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的薄弱,难以应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创新的应用技术开发很少,引进的多,这些都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拌脚石。 三、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只有具有健全的市场体系才能发挥市场机制,使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自主创新管理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发明创造和产品外观、实用新型等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只有依靠自己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根、求得发展,因此要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重视产品的升级和更新,努力开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寻求技术依托,使中小企业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创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要确立人才引进政策及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各类创新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智力支持。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搭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潜能的平台,依靠优秀的人才不断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推陈出新,使得企业稳定发展,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员工的业务知识要不断更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能力。 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只有在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持续发展。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显现出的极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既需要大力培育,又需要大量涌现,广大中小企业只有在创新精神指导下,让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加快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主要指使用Web提供的通讯手段在网上进行交易,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等。电子商务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一切借助电子手段的商务活动,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上做生意。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因此,其能否顺利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可以说,中小企业能否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发展壮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大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中小企业如何尽快地引进电子商务,既是中小企业自身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理论界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自身的高效性、全球性、互动性等优势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和新兴的经营模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为了迎合和适应时代的需要,也应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为自身的快速发展拓宽途径。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的信息化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国家中小企业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中小企业中能上网的不到70%,只有40%左右的企业能用计算机管理部分业务,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企业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的甚至不到10%。 二、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是赶时髦,实际意义并不大。有的领导甚至对开展电子商务持消极态度,仍然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部分了解一些电子商务的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问题,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上网,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借以宣传企业形象,并未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由于此种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小企业中上网企业数量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中小企业上网少,浏览客户就少,网络给企业创造的效益趋于减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缺乏相关人才 除认识不足外,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一个现实问题。开展电子商务首先需要既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即我们通常说的信息主管。同时又需要全体员工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广泛参与企业的管理与运作,但其信息化程度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匮乏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直接原因。 3.缺乏必要的资金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的商业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等,亦称作电子商业(e-business)。因此,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以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完善的网络系统,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处境,因此。短时间内完善电子商务所需的物质设施,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存在资金上的压力。 4.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如前所述,发展电子商务必须依赖网络技术和网络系统,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乡镇甚至村级行政区域,这些地方网络基础设施往往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网络,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人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是互不谋面的,因此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并不是物质世界商务活动的翻版,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此众多的部门参与和复杂的环节,必然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保障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是还很不健全,尤其是在跨国家,跨地区、跨部门协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另外有关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缺乏保障。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探讨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网络遍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观念和营销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认识到网络在企业管理和营销中的作用。其次要确立知识是重要生产要素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是重要的生产力。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还要改变传统的资产观念。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企业中的资产主体地位。 2.创造软硬件条件,为实施电子商务提供物质基础 实施最简单的电子商务所需的基础硬件和软件条件其实并不复杂,从广泛意义的角度讲,只要企业拥有一台电子计算机并上了网,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了。许多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有一种误解,认为电子商务门槛很高,认为电子商务一定要做网上商场。有完备的配送体系和网上支付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其实,最简单的电子商务起步价至多也不过万元左右,包括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及另外要注册一个域名。所以,中小企业能否发展电子商务关键是观念,而不是物质限制。 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商务活动,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来统筹运作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其中包括策划、网络、程序、美工、贸易、营销、翻译等,因此。企业要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可以对企业员工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短期学习班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及应用技术的培训学习;也可以鼓励企业员工到有关院校学习进修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留住人才或引进人才等 等。人员培训不仅是指员工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企业—把手的观念问题。政府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信息化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并重视舆论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为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广大中小企业领导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4.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是指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实现的中小企业之间或中小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普通商务活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实质是依赖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因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专业性、公用性,公平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的电子商务服务实现网上交易,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是节省了自己建设电子商务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其次是市场范围得以拓宽,商业机会得以增加。中小企业在选择第三方平台服务时要慎重,一是要选择提供的服务与自己行业比较相近的第三方平台服务;二是要选择有一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第三方平台型网站,企业可以选择几个第三方平台网站提供服务。但不宜过多,如果选择过多可能影响到企业收集到商业机会信息的质量,有的网站提供的服务信息缺乏有效控制,导致虚假商业信息过多,反而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国内,比较成熟悉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阿里巴巴、慧聪和环球资源网等。 5.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要向信息化靠拢,搭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搞好企业资讯化的基本建设,整合与业务相关的企业所有系统。在满足客户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推销自己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现代营销理论所强调的客户、成本、便利、沟通,即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上来。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商务机会和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实现了无纸化电子贸易,发展中国家也正向这一目标迈进,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中小企业不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届时就有可能被剔除出“贸易链条”。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总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路还很漫长,作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根据自身状况有机地发展电子商务,这不仅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其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出口总额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基本一致,在我市工业体系中,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9以上,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文秘站:)到50左右。20__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战略,主攻工业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全市思工业、谋工业、议工业、促工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小工业企业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助推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次典型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从中剖析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探讨今后发展思路,以期能对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近年来,全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此背景下,全市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__年底(按市中小企业局统计口径),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单位有4388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15788万元,同比增长18.1。据测算,20__年中小企业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全市中小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小企业局提供资料显示,20__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7600人,占全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约20左右。 3、园区工业的主体。 20__年工业园共有中小企业58户。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4.7,同比增长75.72;完成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63.6;实现利润7376.4万元,同比增长121.3;实现税金4916.3万元,同比增长3.28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已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的第一增长极。 4、助推工业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十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助推器。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较20__年增长100.96、106.1和115.89,全面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三年翻一番”的要求,在全省11个全面实现翻番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并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33.11;实现销售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35.3,实现利润8043万元,同比增长122.9;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2.1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在全省80个县(市)中排名第四,实现利润排名第八,利润总额排名第十。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融资渠道狭窄。据调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缺乏资金支持。在这次调查中市企调队深入为民机械厂和桃酥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从走访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不容乐观,形势严峻。企业启动资金到位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如为民机械厂是始建于1966年的军工小三线企业,20__年,企业资产总计3221.1万元,年末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0人,大专学历的30人,具有技师技术职称的20人,全年工业产值1846.3万元,1999年11月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__年通过qs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摇臂、摩托车发动机及其零配件和舷外机等。特别是55马力舷外机是该厂通过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开发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企业面对如此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却因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形成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同类产品挤占。同样,桃酥王有限责任公司也存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情况。安牌桃酥王是省名优产品,市场销路很好,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企业只能在现有水平上维持生产,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产品再上档次。 2、管理水平低。由于我市中小企业从事的行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和企业的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调查中,有近半数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也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私营企业管理模式仍以“家族式”、“亲友式”为核心,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向高层次提升。 3、生产设备落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设备落后,部分设备服务年限超长,造成企业对设备的维修次数多,维修费用大;同时,对加工制造行业来说,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快,企业因无力进行更新换代,加大了企业产品成本,使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弱化。 如:为民机械厂目前仅有数控机床2台,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要更新现有的设备,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面对设备更新和资金捉襟见肘的矛盾却无能为力。 4、队伍素质偏低。由于企业小,无论是规模还是在知名度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仍需要一个过程,导致一些优秀科技人才都向大企业靠拢,造成小型企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职工素质低下,影响了企业发展。尤其在小型企业中,企业大部分管理粗放,相当一部分厂长( 经理)从农民队伍中产生,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和管理水平,企业职工素质较低,相应的技术培训滞后,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冲击。 5、企业改制滞后。全市的中小企业有很大部分是国有老企业,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负担沉重,尤其是一些企业的改制方案长期得不到批准和实施,使得企业不能及时甩掉包袱,轻装上阵,部分企业由此举步维艰。另外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发展方向趋同,市场承受能力差,也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制约。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 如何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重点。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而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产结构、走“强强联合”的路子是搞活中小企业的必经之路,这对于实现企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意义重大。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通过“优势企业+名牌产品+资本授权经营”,把一些相对好的企业和濒临倒闭企业中的好产品结合在一起,对于搞好企业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行之有效。走“强强联合”的路子,并不是要把每个企业都做大,而是要根据不同产业和产品对经济规模的要求,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水平,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的发展路子,培育一大批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企业。要扶优扶强,鼓励和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促进一批大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在扶持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同时,重点鼓励大企业、优势企业集团实现低成本扩张和重视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把大企业集团主导产品的品牌做大做强,扩大其技术总成能力,然后让其吸收和接纳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加工服务,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使资本存量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集中,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的优势和作用,打破区域封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联结和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从企业而言,强化企业内部计划性,形成科学、严谨的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决策、经营、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使企业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跨越,才能加速企业发展。优化资产结构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在企业改革中通过资本运营,把死钱变成活钱,实现资产重组;二是要善于以自己手中的小资本运筹社会大资本,通过股份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办法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职工的闲散资金,也可以通过向其他企业发行记名股票的办法,鼓励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从而增强企业资本实力;三是善于联优化劣,把优势企业资本盘大,把劣势企业盘活,使企业形成新的优势;四是善于运用无形资产,搞好优势互补,鼓励依附大企业的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全市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将中小企业与知名大企业攀亲,依托优势企业,实现企业的快速升级,借来“牌子”,扩大企业产品市场,“攀高亲、借名牌、促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如我市电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产权改革为重点,精干主体,引大联强,以资产重组、盘活存量为突破口,实现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20__年5月28日,电化公司将优质主导产业从母体分离,由深圳中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电化公司出资1700万元,共同组建电化高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通过改制、引资、引智、引人才,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得电化公司提升了竞争平台,求得了高位发展,经受住了市场风浪,获得了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间协作空间也越来越宽广,中小企业一定要在整个产业组织链中选准自己的位置。由于中小企业资源相对贫乏,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都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应学会运用借势策略,在重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主动与相关企业构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虚拟经营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并把它经营好,达到双赢目的。 发展中小企业应是我市“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这一第一发展战略的应有内容。从我市当前实际来看,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刻不容缓。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1、探索指导中小企业的新路子。中小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其投资、经营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因此,政府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其投资和经营行为。但政府完全可以利用经济手段诸如税收、信贷等政策来鼓励、引导中小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当前有关方面应抓紧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引民间游资投向各类产业,使游资变成资本。 2、出台相应政策,解决中小企业改革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在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部门收费还未降下来,有的甚至违章超标收费,致使改革成本过高。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改制转民,但因没有办理土地证、房产证,造成企业贷款难、注册登记难,从而留下了后患。改制成本过高的问题,仅靠乡镇和企业是难以解决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意见,把过高的成本降下来。 3、以市场为向导,不段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为依托,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争创名牌产品,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涵盖面较广,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特色产品少,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少。因此,除了要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以外,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小而全”的自我封闭观念,甘当配角,积极开展与大企业的配套和协作,通过以小补大,以特补缺,以专配套和以精取胜来获得发展空间。要有计划地引导已形成行业和产品优势的民营工业企业,依托工业园区,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4、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淘汰落后的管理方式。目前,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已分别建成了民营合伙企业、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股份有限公司,但均存在运行不够规范的问题,绝大部分还是沿袭陈旧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也是造成政府部门难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企业资信度差,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家族管理制度,逐步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产权多样化的私营工业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资产所有者组成董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而生产经营应大胆引进人才,聘请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中心和永恒主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创新就等于淘汰。当前,我市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而且装备也较落后,这就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和落后的装备。要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把招才引资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 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对接,推进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在科研单位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使中小企业由一般加工型逐步向科技开发型转变。 6、大力推进服务创新,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下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办事程序,使各项工作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坚决制止“三乱”行为。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所需的公平竞争环境和人文环境。二是加强对现有中小企业业主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融资体系,如建立中介信息机构,对企业的投资项目提供辅导、咨询和帮助;建立新的有效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四是通过开展企业产品推介会,以及各种展销活动,积极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五是建立信息网站等现代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市场行情和商品供求信息,提供法律咨询,通告政府有关规定,促进地区间信息交流。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香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行为分析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香港,中小企业是指“任何从事制造业而雇用少于100人的企业,或任何从事非制造业而雇用少于50人的企业”[1]。截至2000年12月,香港共有约29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香港特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内地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香港特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政府对自身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无疑是处理政企关系的思想前提。在这一问题上,特区政府秉承了港英一贯坚持的“市场主导,政府辅助”的经济哲学。在1999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董建华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特区政府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他说:“政府在符合经济规律的原则下,积极为市场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只有在市场机制失效时,才作出必要而有限度的干预……所有策略都必须是以市场为主导、配合私营经济发展为原则”[2]。 特区政府的这一理念首先是建立在对市场机制强大力量的认识上。特区政府相信,“企业家远比政府官员了解市场,相信企业家的集体智慧,也远比任何官定的经济蓝图更能够带领香港走上繁荣之路”。正如现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指出的,“每一天,本港市民和各行各业作出了数以百万计的经济决定。本港的经济,正是由这千百万个决定所合成的力量而推动。要增强这股经济力量,我们必须鼓励多元发展,让自由市场茁壮成长,以及让个人选择发挥功能。因此,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时,虽然敢于创新,但绝不会强行制定有违市场自然发展的经济策略”。其次,这一理念也是对香港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香港经济在过去半个世纪内数度转型,几番似乎面临困境,结果总是柳暗花明,重要原因“是政府紧守本位,专注于缔造有利于个人和企业发展的环境,而没有试图越俎代庖,代商界决定未来的发展路向……每一次香港成功走上经济新台阶,都与政府的直接指导和经济规划无关。这是我认为处理香港经济时必须紧记的第一条”[3]。 在处理政府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上,特区政府的基本理念是“最小的干预,最大的支持”。1999年12月2日,政府署理工商局局长蔡莹璧在立法会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我们必须明白商业决定应让商人作出,而非由政府提供导向……事实上,中小型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于其灵活性,政府过分的干预,只会扼杀它们的企业精神,后果只会适得其反……我们相信,市场的问题最终应通过市场解决”[4]。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所担当的是支持和辅助的角色”,政企关系的基本方针就是“最小的干预,最大的支持”。 所谓“最大的支持”,首先是提供有利营商的环境,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简明的税制及低税率、充足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鼓励应用科技的风气,以及通过健全法制保障个人及知识产权等软件和硬件,让中小企业可以在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最少的规管下,自由发展业务,发挥它们最大的潜能;并在秉承自由市场的经济原则下,协助中小企业发挥既有的优势,补充它们在规模、资源、技术、人力及市场上的局限;务求在尽量提供支持以及尽少作出干预两者间取得平衡。其次,就是尽量消除限制,鼓励公平竞争。其三,作为香港中小企业利益的代表,在海内外捍卫和促进香港的利益。 所谓“最小的干预”,其意思就是唯有在市场失效,或者未能对一些明显符合香港整体经济利益的项目作出投资时,政府才会介入。但这种干预必须十分谨慎。曾荫权曾多次进行过阐述。他说,“一般而言,政府会根据当时和未来的情况,仔细权衡在任何经济领域,或供与求任何一方面作出干预的利弊,然后以经济的态度决定:到底干预的利益大,还是不干预的利益大”[3]。 正是基于这个理念,特区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着力点除协助中小企业增强实力外,更鼓励中小企业自强不息,以增强本身的营运条件和能耐,注重企业治理,强化企业在控制成本、洞悉市场、维持竞争、掌握风险、灵活转型、进攻退守等各方面的实力,以应付不断转变的经济环境。署理工商局局长蔡莹璧指出:“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的施政方针,便是致力在自由市场的经济架构下,营造一个有利营商的环境,提供切合中小型企业多元化需要的支持服务,使这些企业能有效地营运,并提高其竞争力”[4]。可见,特区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目标是提高竞争能力,而不是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 二、香港特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特区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制定和执行符合香港实际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香港政府成立了中小型企业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工商团体代表、工业支持组织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就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事宜向行政长官提出意见,并建议所需采取的措施。为了加强对香港中小型企业支持服务的协调及发展,工业署在2000年4月1日成立了中小型企业办公室,其目的是确保政府制定有关增强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新政策既全面又有连贯性。 1、创造营商环境。 首先,特区政府致力于中小企业创造有利营商的环境,尽量减少市场的阻碍。政府充分认识到,对市场的过分规管和官僚作风,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以较低成本经营和以灵活取胜的中小型企业尤为不利。因此,特区政府致力维持简单而明确的低税制,尽量让企业保留资金作发展及提升竞争力之用。正如周德熙局长在立法会指出,政府把很多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公共收费尽量维持在低水平,这对于资金比较匮乏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工商服务业推广署与私营机构紧密合作,力求减少繁琐的政府程序,减轻规管措施造成的成本负担,以向工商界提供更优良的服务[5]。政府工商服务业推广处专责统筹和支持各政府机构全力推展“方便营商计划”及“推广服务业计划”,目标就是维持香港作为全球最佳营商地方和区内卓 越服务中心的地位。政府已通过上述计划实施了300多项措施,其中不少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营运和发展。此外,职业训练局的“创业发展中心”,为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设备完善的工作环境,以便筹备及发展新业务,并协助他们发掘新的商业意念、孕育企业精神及推行业务计划。 2、提供信息支援。 对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本身人力上的局限,在获取信息上可能比较困难。有鉴于此,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系列服务、活动和设施,以“一站式”的概念提供有关资料。例如,工业贸易署作为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前线部门,设立了“中小型企业信息中心”、“中小型企业网上信息中心”等,中小企业及创业人士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心获取经营不同行业所须申领的牌照资料及申请表格,各支持机构提供的中小企业支持服务和设施的资料,以及贸易伙伴关税税率等资料。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设立的“中小型企业中心”,则是中小企业的业务智囊网,提供免费顾问服务、专家热线咨询、业务成长方案、管理人员培训、信息科技应用及企业联系等服务,并进行中小企业调查,每三个月公布一次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指数,协助中小企业主了解业界的整体经营状况,从而制订更佳的业务发展计划。香港贸易发展局设有“客户服务中心”、“商贸信息中心”及“中小企业服务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而切合其需要的服务,包括“商贸咨询、市场信息、业务联系、市场研讨会及工作坊等。该局的“商贸信息中心”藏有齐备的商贸资料,包括全球各地的市场及贸易信息,内里更设有电子信息中心、多媒体中心、中国贸易信息中心自助商务设施等,为香港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企业融资。 在自由经济的大前提下,政府从不干预银行的商业借贷活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中小企业因银行及财务机构收紧借贷因而出现资金紧绌,特区政府在1998年8月拨款25亿元,推出了“中小型企业特别信贷计划”,由政府作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人,为成功获得银行及财务机构批出贷款的每家公司提供高达200万元或批出的贷款额的7%的保证额。计划自设立至2000年4月,共有9912家中小企业参与了计划,获得银行及财务机构贷款累计91.6亿元,所涉及的政府保证额为58.1亿元。工贸署及各支持机构也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及讲座,加强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知及技巧,以协助中小企业达到金融机构的放款要求,从而获取贷款。为了更好地协助香港小型企业筹集资金,特区行政长官在1997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已表示,支持联交所研究设立第二板市场。1999年11月,被称为“创业板市场”的第二板市场已经成立,在协助小型科技公司进行集资、发展和扩充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4、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在人才培训方面,政府通过各教育机构、大专院校及支持机构为中小企业培训人才,并协助他们开发、培育和发展新的人力资源。例如,在2000-2001年度,政府投入经常开支约287亿元于基础教育及142亿元于大专教育,占政府经常开支的23%。职业训练局在同年度获政府拨款21.1亿元,为各行各业培训各级人才。雇员再培训局先后获政府注资16亿元,该局目前通过50多间培训机构,在超过100间培训中心提供多项再培训课程。生产力促进局的“中小型企业中心”每年举办超过100个为中小企业而设的信息科技、商业管理、生产管理及品质管理课程、工作坊及研讨会。在2000-2001年度,生产力促进局举办了超过1500个训练课程,共有超过30000人参加,其中大部分学员均来自中小企业。贸发局的“中小型企业培训计划”每年筹办140多项为中小企业而设的训练课程,内容以出口推广实务及国际市场营销为主,目的是增强他们的出口能力及商业知识和专业技巧。政府除了培训香港人才外,还要致力吸纳世界各地方的最优秀人才,包括内地的人才。政府已成立专责小组,检讨现行的入境政策,目的是让香港可以从世界各地,包括内地,引进香港缺乏的优秀人才,从而提供其作为制造业及服务业中心的竞争力。 5、推动科技应用。 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应用科技及向富增值产业转型。政府推行了多项措施,推广科技的应用及高增值的工商业活动,主要的受惠者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措施包括:(1)设立7亿5千万元的应用研究基金,向科技为主的公司直接提供股本资金。(2)1999年推出了50亿元的“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有助产业创新或提升技术水平的项目。基金下设有“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以等额出资的方式,提供每个项目高达200万元的财政支持,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一些还未有创业基金投资但具商业潜质的研究发展项目。(3)通过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公司举办“企业培育计划”,为新成立的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以及在管理、市场推广、财政、基本设施和技术方面提供协助,帮助这些公司度过最初几年的创业期。(4)在创新科技署设立专利申请资助计划,鼓励拥有新发明的公司及个人为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作专利注册申请。每家公司或申请人的最高获资助额为10万元或专利申请费用总额的90%。 政府很重视电子贸易为中小型企业带来的商业机会。为加强各行业认识电子贸易的好处,信息科技及广播局、信息科技署与支持机构合作,向各中小企业推广电子商务。推广工作包括:举办研讨会及以探访及电话形式向企业推广数码证书的知识及应用,确保他们掌握电子商务和信息保安的最新信息;举办大型展览、印发宣传小册子及制作宣传短片及声带,在电视台及电台播放,以推动各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以及印制并免费派发有关信息科技及电子商贸的资料锦囊及光盘,并在有关的政府网站提供服务的信息等。生产力促进局的数码21广场还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信息科技应用方案,包括“香港网上产品”及“香港网上工业”系统,协助生产商、供货商及零售商获取最新信息,掌握网上香港与送货技术、电子数据联通的培训课程与顾问服务。为了协助中小企业应用信息科技,政府致力为工商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通过“电子交易条例”为电子交易建立明确的法律架构;建立香港 的公共电子核证机关为电子交易提供安全稳妥的环境;推出“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为商业及市民提供商业登记、缴交政府费用等的电子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工商界的营运效率和减低运作成本,并提高其竞争力。 6、协调拓展市场。 香港是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香港市场狭小而竞争激烈;再加上全球的经济及贸易逐渐一体化,更迫切需要政府协助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就此,香港贸易发展局不断增拨资源,加强贸易拓展活动,为港商争取更多市场机会。在这些活动当中,有不少是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而设的。这些措施包括:(1)出版名为《中小企业通讯》的月刊,向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2)在互联网上设立“贸发局”系统,专门为中小企业介绍海外买家,搜寻政府采购合约及招商信息等;(3)推出《中国商情快讯》,简介内地最新的商务法规,各类经营手法及行业发展,并就个别专题邀请内地官员及专家来港介绍情况,协助中小企业了解内地商贸形势;(4)由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个别咨询服务,邀请专家为中小企业解答有关融资、出口风险、内地市场法规等具体问题。 政府为加快中小型企业争取内地市场,财政司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专门研究中国加入世贸可能会为港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商机。特区政府在与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探讨中,也强调香港中小型企业对香港经济的重要性及它们的长处。其目的是为港商,包括中小型企业,提供最新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的情况,以协助它们考虑如何尽快进入内地市场。 总之,特区政府在自由市场和自由企业的经济架构下,按中小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的问题,沿着“便利创业”、“协助立足”和“促进发展”这三个方向,在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通过在筹集资金、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方面弥补中小企业不足,致力于提高它们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摘要】2007年由美国房地产和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的困境。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全球的经济衰退得以部分恢复,然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使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如何使之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呢?本文作者对此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困难 对策 企业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金、政策、投资环境、产品质量等。2007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的困境。虽然如今全球的经济衰退得以部分恢复,然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那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如何摆脱危机的阴影,实现“危”中求“机”,抢抓机遇,谋求快速发展呢? 一、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影响下的所面临的困难 1.亟需大量资金注入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加之由于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大量企业面临倒闭或发展困难,尤其是沿海中小出口型出口企业。而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而且突出表现为企业规模越小,融资越难,新创办的企业融资更难。在调查中,企业反映最强烈、最普遍的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性、长期性的老问题。融资难主要表现为贷款难。今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收紧信贷闸门,金融部门把有限的信贷资源重点转向了大企业、大项目,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加突出。 2.中小企业倒闭趋势不断加剧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去年8月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8.3%,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电力、纺织、有色行业亏损情况严重。倒闭的中小企业大都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就有大量中小企业停产,仅珠三角地区就有一两万家中小企业停产或者迁往内地。目前状况更加严峻。中小企业倒闭风潮似乎还有蔓延之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 3.资金紧缺,融资更难,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 最近据浙江省企业联合会等部门深入台州、温州、杭州等地,走访10多个主要行业和数十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口严重,现金流紧张,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贷款首当其冲被压缩掉,许多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资金链断裂的连锁效应将使更多企业受影响;此外,小企业处境艰难,使以往依附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链正在断裂。 二、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影响下的应对措施 1.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国家要积极协调财政、发改委等部门,认真落实有关措施。继续抓好小企业孵化、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扶持、骨干企业培育三大工程。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重点,继续抓好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的用地问题,要积极协调土地部门,利用国有企业的闲置厂房、土地和各类园区,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并比照享受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形成大型工业企业进工业园区、高新科技企业进开发区,中小企业进创业基地的新格局。 2.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要以服务业为主,把第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搞好规划,分行业选择一批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支持被关停的煤、焦、铁企业转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帮助其“二次创业”。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发展新产业。 3.多途径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担保难。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创新中小企业担保运作机制,探索将政府资金直接抵押在银行,作为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金,银行也可采取灵活利率,超出固定利率的收入部分也作为风险补偿金,然后由中小企业局和银行共同审核放贷,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样既可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又可降低担保门槛和成本。引导担保机构健康发展,鼓励各级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现有的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和企业资金参与,扩大资本金,放大担保效益,做大做强担保机构。 4.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开展强化企业活动,在企业中组织开展以基础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升级活动,评选一批管理先进中小企业和管理达标中小企业,以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和上档升级。继续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家素质。开展树立企业家形象活动,加强企业家的教育引导,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继续引导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5.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推进在每个县建设一个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服务队伍,使基层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得到最优质的服务。 三、总结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企业发展中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自身的多方努力。只有通过政策扶持,社会融资,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途径把企业做大做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实现“危”中求“机”才能实现企业扭亏为盈,造福一方百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具体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60%,实现利税约占工业利税的40%。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就业率与社会稳定,还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去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多压力与挑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融资问题、内部的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不足日趋凸现,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国;中小企业;财政分析 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1、1 市场竞争相对薄弱 事实证明,由于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中小企业在经济浪潮的中还是举步维艰。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社会处于短缺经济阶段,所以,不管企业生产的产品样式、性能如何都能卖一个较好的市场。但随着市场经营的不断完善,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商品大多供过于求,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少中小企业很难适应,处境十分困难。 1、2 融资问题日趋突出 中小企业要发展,必须考虑自身所具备的所有内部因素,考虑与行业环境的协调性问题,更多的要考虑企业发展必需的资本问题。如果只靠先前的原始积累,则几十年也未必可行,更何况机遇是瞬间而来的。怎样处理发展与资本的关系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人民银行近期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5.7%的中小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出现过资金紧张的状况。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市场竞争中总是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其中融资成本过高是令中小企业感到痛苦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如果从正式金融系统之外的民间市场融资,则成本在20%左右,比优势大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倍至数倍。 2 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法 2、1 财政资金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特殊问题,用传统方法既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也很难防范银行的风险。国外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行做法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创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美国国会向小企业管理局提供资本金,并授权小企业管理局向小企业提供贷款资助;国家还设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赈灾贷款基金、商业贷款基金和投资基金。 2、2 金融支持方面 金融支持成为所有企业生存的强大后盾,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致公认。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更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保证。世界各国,在维护中小企业从孵化到出壳到羽翼丰满的过程中,都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甚至是倾斜:意大利规定融资信用机构和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可为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计划提供期限不少于4年的参与式贷款,利息不超过同期分期贷款的官方贴现率,参与式贷款可由个人或集体担保。还设立技术创新特别滚动基金,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特许贷款,年利率为基准利率的60%,贷款期限不低于15年,前5年不计息,5年后开始还贷。 3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分析 3、1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投融资支持 (1)要为中小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那就是开设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并进入财政预算。这个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拨款;出售国有中小企业收入;从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中提取的一部分收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应由政府管理,在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换代、高新技术孵化等方面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具体形式可以包括资助、贴息、奖励、救济、坏账冲抵等。 (2)要为中小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扩大其融资渠道,那就是提供贴息贷款或低息贷款。对于那些有良好业绩的中小企业,我国应有政策倾斜,使其发展壮大,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国家应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这些企业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并且向金融机构推荐市场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同时,国家应重点扶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对从事节约能源、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环境保护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给与更多优惠。 3、2 加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关键之一,国内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在这方面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问题,因为技术开发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正是所欠缺的。另一方面虽然能勉强进行开发技术,但是缺少创新。针对这些问题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合作,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从政府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和各种媒体为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行为发展趋势、投融资渠道、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3、3 加强与国外的联系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方的需求,传达自己的意思,二者缺一不可。在国际交往中,由于语言的差异。使双方沟通不尽人意,但可以讲究一些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心思。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来回复他,这样会对这些信息有一些把握,从侧面看到他的想法,然后在反馈他所需要的信息。 3、4 规范和清理有关中小企业的税费制度 (1)我国应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制订应体现企业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取消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对一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确需特殊优惠的中小企业(如福利企业),也应实行先征后退或定向补贴的做法,以维护税收政策的同一性和完整性。其次,对新开办的中小企业也应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创办企业。如日本对于新开业的中小企业所购人或租借的机器设备(须经认定)和既存企业为提高技术能力而购入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在第一个年度里或是作30%的特别折旧,或是免交7%的税金。我国各地区目前虽然有一些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受惠对象的税收减免政策,但还不够规范化、系统化,今后应逐步清理、规范和完善并上升到法律形式。 (2)税收政策的改革思路。逐步剥离目前由企业承担的一些公共事务与社会职责,企业只承担生产与经营职能。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和收人机制,明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费用都应主要由税收来承担,不应再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额外费用。要通过规范税收制度,在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变费为税,使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负担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甚至可以向中小企业倾斜。制止公共部门利用自己的地位侵害其它企业的利益。加强对公共部门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检查,逐步建立公共部门产品与服务的定价听证制度,降低登记和最低注册资金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摘 要:多数中小企业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艰难,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此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有近3 000万户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得不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多数中小企业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艰难。解决好这一问题,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与市场繁荣的重要保证。 企业获得资金的正常渠道包括两类:债权性融资与权益性融资。前者在中国主要借助于银行贷款;后者则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而对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要求非常严格,绝大多数都无法达到银行要求;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又主要面对大型企业开放,上市门槛非常之高。中小企业基本无法搭上这一便车。 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此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谓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就是根据我国国情,建设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别提供融资机会的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它既包括各类大型企业融资的股票交易市场,也包括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初级产权交易市场。 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依据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并力主实施的一项重要国策: (1)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文件中,就专门强调要“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2)《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3)2006年2月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4)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参加2006《财经》年会时表示,“要逐步形成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结构健全、适应多种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的资本市场体系,理顺各种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定位”。 (5)2009年3月1日,为鼓励国内风险投资发展,专门由十部委联合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开始生效。 2 企业发展的阶段与相应的权益性资席 2.1 技术转化的阶段 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通常也是一项技术转化与产业化过程,其发展过程通常包括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种子期,是技术发明与申请专利阶段;第二阶段是导入期,这一阶段开始成立企业,进行技术立项和孵化;接着是成长期,企业起步成长,开始产品生产和市后是成熟期,企业发展壮大,产品形成市场规模。 2.2 相应的资本类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第一阶段所需的资金可称为种子资本,此阶段投入较少;第二阶段所需的资金称为创业资本,投入增多;第三阶段称为成长资本,需要更大投入;到第四阶段,则到了前期投入资本的收获阶段,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时候,企业一般采取上市的方式实现股权转让。 种子期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自个人收入或项目基金的扶持,而导人期与成长期的资金则需要借助风险资本,进入成熟期后,风险资本一般会在证券市场完成退出。 3 资本市场的体系层次 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链条,应该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相应的资本进入与其配合,直到最终功成身退。所以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分多层架构的。 3.1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一般包括4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区域性市场。 主板市场:例如美国的纽约股票交易市场、英国的伦敦证券交易市场、香港的主板市场等。主板市场是全国性的集中市场,主要是为大型企业融资服务。 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例如美国的nasdaq交易市场、英国的aim市场、香港的创业板市场等。二板市场是全国性的小型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上市标准要比主板市场低。 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如美国的otobb市场,英国的ofex市场等。三板市场是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未上市证券市场),主要为未上市的公司提供一个股权交易,募集资金的市场。它取消了对企业规模、盈利等条件的要求。 区域性市场(四板市场):如美国的波士顿交易所、费城交易所等地方性市场,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地方性交易市场,它们主要为区域性的小型企业进行融资与股权交易,这一市场位于资本市场体系中初级层次。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一般都比较完备,市场的体系庞大、条块结合、功能完备、层次多样。既有统一、集中的全国性市场,又有区域性的、小型地方交易市场,同时,市场还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便利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都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获得发展的机会。 发达国家的这种资本市场体系,对促进本国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各级资本市场都很发达,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区域企业都有一条完善融资渠道。 3.2 我国资本市场的构成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理论上讲包括4个层次:沪深市场、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拟议中的创业板市场)、正在试点的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 沪深市场(主板市场):我国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总量规模在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占主导地位。 中小企业板市场(拟议中的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板目前实际上只是主板的一个附属。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深圳创业板市场至今尚未推出。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otc市场):这一市场的主体目前由3种类型企业组成,包括从主板退市的公司;具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股份公司;未上市的试点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特点是设置一定的挂牌交易标准,股份连续性交易、具有融资的功能等。中关村作为国务院特批的全国唯一试点园区,目前已有8家企业进入试点实现挂牌交易。 产权交易市场:由原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部分组成。主要从事进行国有产权和技术产权的转让、对风险资本的投融资服务及其他各类创新业务。产权市场位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初级层次。 4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状况分析 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各种资本不但要能够自由进入,还要能够自由退出,如果资本进入后缺乏退出通道,市场就会陷入困境。 4.1 风险投资退出困难 国内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包括股份转让、ipo和清算三大类,其中,股份转让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主要方式。 国内资本市场由于创业板市场尚未设立,使得上市退出渠道受阻,投资机构只能以股权转让来退出投资项目,外资vc也只能依靠红筹上市模式实现退出。从近期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统计情况来看,有70%以上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转让;只有20%的项目实现了ipo退出,其中,境外上市的退出项目又占ipo退出项目数的90%。 4.2 我国资本市场的机制缺陷 风险投资退出困难是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国内目前除投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外,投资其他层级资本市场的各类风险资本,都存在退出困难的问题。 我国主板市场虽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市场容量小,进入门槛高,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加起来只占全国企业总量的万分之一,融资能力有限;二板市场到现在未能建立,曾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现在已经演变为“四不像”的中小企业板,成为主板的附属,投入此板块的风险资本只能寻求海外上市来实现退出;三板市场目前刚刚试点,政府步步小心,未来很难定论,也很难将其视为一条可靠的风险资本退出途径。 此外,即使未来二板与三板市场能够发展壮大,对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两个市场的门槛依旧太高。 5 利用产权市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5.1 产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优势 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由于前三层级市场都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产权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初级市场,由于约束少、创新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进入与退出的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便成为风险资本青睐的场所。从而最终由产权市场肩负起了促进中小企业与资本对接,使得中小企业快速全面融入资本市场的使命。 5.2 发挥产权市场的优势作用 产权市场既具有初始的私募功能,也兼有最终退出渠道的功能,可以与三板、二板等更高一级的资本市场对接,因而产权市场具有聚拢风险资本的功能。发挥产权市场这一功能,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资本,使其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途径。 产权市场场内交易的项目门槛较低,海外资本无需像投资证券市场一样需具备qfii资格,故产权市场集聚了众多的海外资本资源。发挥这一优势,可吸引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产权市场中的交易机构一般都具有广泛的业务信息渠道和功能强大的业务交易系统平台,有助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总的来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利用产权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今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必然举措。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 作者:毛锡平 许圣良 马慧民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意义以及面临的困难,再从开展电子商务的措施方面进行研究,试为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找到一条出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电子商务 发展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各种类型中小企业近四千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gdp近六成,进出口总值约占七成,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把商务活动的各主体如企业、合作者、消费者及政府连接起来,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一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有效、便捷的管理,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很缓慢,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还没有概念。所以,电子商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值得研究。 二、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 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有着明确的意义,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中小企业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电子商务打破现有格局,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通过互联网构造一个虚拟的大市场,扩展企业市场机会,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库存,缩短企业生产周期,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提高企业服务顾客的水平,显然实施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是急需的、必要的。但针对我国现状,发展电子商务还存在许多困难,总体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从电子商务的硬件设施来看,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基础设施都落后于西方,电信通道瓶颈现象严重,网上支付体系不完善,宽带网入户在中国广大地区很长一段时期不能解决,互联网上适用的语言主要是英文,中国的英文普及率没有其他地区高,这将会使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企业丧失很多商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2.从电子商务的软件建设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面临观念、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既懂商务管理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中小企业因资金、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员工素质普遍较差。没有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的人才来操作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营,许多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结果只是建设了电子商务相关的硬件环境,没有电子商务运营的管理体系和理念。 3.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组织内部的权责划分更趋于集中化,企业的电子商务转型往往要求企业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而电子商务发展的本质要求是需要规范化、条文化的管理,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首要目的就是加速企业的信息流通,也就是说,对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要搞电子商务就必须先搞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另外,安全认证、电子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等诸多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策略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发展观。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不能随波逐流。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只是一种工具,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也不能把电子商务视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万能之策。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也并非越早越好,它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人员素质、投资能力以及技术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既不能观望等待,坐失良机,也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投入。 2.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人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人员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要向信息化靠拢,搭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还要建立符合国际信息交互的规范,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中国电子商务规范,并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促进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4.系统规划。虽然中小企业管理相对简单,但任何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都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要有全局的概念,对企业和市场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要求中小企业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实现不同水平的商务与电子的融合,因地制宜开展电子商务。在对各种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有比较深透的了解基础上,中小企业应清楚各种模式的特性和差异,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企业成功运作电子商务活动的经验,并能从多种模式中正确地选择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的运作模式,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科学的、周密的、可操作性强的电子商务总体规划。 5.搞好企业管理体系的转型。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需要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信息,针对传统中小企业管理集中化和不规范的特点,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也要由“金字塔”向“扁平化”转型,以适应电子商务快速的变化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从简易作起,根据企业自身水平与需要,特别是商务的需要,选择实施电子商务的模式,从电子采购、网上营销开始起步做电子商务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在中国将迅速腾飞。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循环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小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决定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由于自身原因,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的转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联合中小企业可以跨越这些障碍,逐步实现循环经济。 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 1 引言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 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 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 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 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 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 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 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4 结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企业成分里中小企业占量最多,因此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是我国循环经济实现的基础,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循环技术创新是巾小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但中小企业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能否稳定地发展,能否协调好联盟各成员的利益,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联盟所选择的联盟模型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障碍,选择正确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实现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电子商务,助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在严冬中,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效率。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冷的冬天”。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金融危机 1 引言 忽如一夜寒风来,企业倒闭、银行破产,各种悲观的经济数据被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出来,人们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今年经济的一丝寒意,象冬天里凛冽的寒风吹在每个人的心里。而最难过的,莫过于进出口企业,台塑裁员,it企业裁员,鸿海裁员,各种对外的o e m 企业纷纷裁员,华尔街的员工都挤往中国来谋生。现实是残酷的,风暴席卷的力度是疯狂的。 2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 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重点商品进出口额中,有将近90%出现下滑;主要进出口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全部出现下滑,进出口总值相对上年同期下降了2 4 . 9 % ,其中,出口金额降低了1 9 . 7 % ,进口金额下降了30.9%。 2009年1-3月,中国重点商品出口总额2,803.2亿美元,同比降低20.27%。机电产品一季度出口额最高,达到1,436.9亿美元,相对上年同期下降20.8%。其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711.9亿美元,同比降低23.2%。食品类产品的出口下滑幅度较大,活猪、大米、玉米、食糖的总出口额约为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 2 . 9 5 %;其中,玉米出口降幅最大,同比下降了88%。 第一季度重点出口商品中,只有原油、煤和鞋类产品出口额出现增长,其中,原油出口增速最高,出口量为152万吨,同比增长134.1%,出口金额为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油出口价格的下滑幅度之大;煤和鞋类产品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和0.8%。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重点商品进口总额2,074.8亿美元,同比降低30.6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最高,分别为920.4亿美元和57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6.3%和28.8%。食品类产品进口额也有大幅下滑,鲜、干水果及坚果、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额为54.8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0.4%。 第一季度重点进口商品中,只有钢坯及粗锻件、肥料、农药及鲜、干水果及坚果四类商品进口金额出现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2.6%、43.1%、22.1%和16.1%。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总额均出现下滑。第一季度中国贸易总值为4,287.4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 4 . 9 %;其中,出口总值为2 , 4 5 5 . 4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 9 . 7 % ,进口总值为1 , 8 3 2 . 0 亿美元,同比降低3 0 . 9 % ,对外贸易仍然处于顺差状态。其中,进出口额最高的是欧洲联盟,为751.9亿美元,同比降低19.8%;其次是美国,贸易总额达到620.7亿美元,同比降低了15.7%。 在出口方面,中国向欧盟地区出口产品金额最高,为498.7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2.1%;向美国出口商品的金额也较高,达到455.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9%。中国从欧盟地区进口商品的金额最高,为253.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 5 . 1 %;从日本进口商品的金额也较高,为24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9.6%。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第一季度,不论中国还是世界经济都仍然处在经济萧条之中,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相对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购买能力明显下降。 3 电子商务可助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应对危机 在全球金融风暴来袭之际,我们不能只露出绝望的眼神,电子商务的逆势发展无疑能令人眼前一亮。近期,国内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公布了该公司2008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2 0 0 8 年比2 0 0 7 年在四季度涨了7 1 % ,全年涨了95%,可以说逆市上扬近一倍。阿里巴巴的海外买家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都增长了100万以上,中国供应商数量也在高速成长,光第四季度就增加了12000多家。 “全球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成为各国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新闻会上说。他指出,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同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效率,电子商务成为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最为可靠的手段之一。 一、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减少实物基础设施的投资。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若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要小很多,如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与传统的实物书店相比,几乎找不到豪华的办公楼、宽敞的营业大厅,甚至除了少量的畅销书有部分库存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图书品种都是在接到顾客的订单后再向各出版社订购的,几乎不占库存,但是亚马逊网上书店提供近300万种多种语言版本的图书,并且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用户达 1000 多万,1999年的营业额达15亿美元。因此,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减少在实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对于信息产品而言,如报刊杂志的电子版、视听娱乐和电脑软件及信息咨询提供等,若产品本身可以在线成交和在线交付的话,则销售柜台、仓储设施等完全是多余的。整个销售环节,从研制开发、订货、付款到产品的交付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由于减轻或消除了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企业可以将节省的开支大部分地让渡给消费者。 二、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因特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网上做生意,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电子商务达成的国际贸易免征关税,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业务量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快地向前推进。 三、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全天候业务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询问,只要企业及时回复,即可使访问者得到满意的答复。电子商务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四、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如1996年全球跨国贸易中以纸面单据为主的各种杂项开支达3500亿美元,占当年世贸总值的7%。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买价往往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的5-10倍。现在有不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中国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网上,让他们在网上直接交易,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五、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签约、洽谈、报关、租船订仓保险以及支付结算等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受时间的局限性大。而通过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六、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站点主动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逐渐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工具为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服务。 4 结束语 据统计,截止到2 0 0 8 年底,我国有1 0 0 0 多万家企业成为或正在成为电子商务的用户,中小企业网络接入率已接近90%。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冷的冬天”。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分析”教学思考 摘要 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式、引导式和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研究能力,同时体现了多样性教学方法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内涵、设计及效果意义,并结合公共政策分析学科特色,探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践应用中的具体操作过程。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分析”;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在于对政策系统中的政策过程诸环节及其系统内外诸要素进行因果分析或相关分析,从而改进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①它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强调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是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适应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②“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对公共问题感知的灵敏性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式、引导式和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将小组讨论引入到“公共政策分析”的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公共议题选择、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分享、课堂效果评价以及知识延伸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学生从学科基础课程向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方法迁移,力求增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技能,形成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③同时,学生通过讨论让自身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引入小组讨论法具有必要性,值得推广。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小组讨论法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小组讨论法的内涵 目前,依据学生积极性的高低,可以将主动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讲授式、主动学习式、协作式、合作式、团队式学习、基于问题式学习、基于项目式学习和同学互教式。④其中,小组讨论教学法是主动教学方法中较为成功的一种。它注重的是“讨论”,能够串联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由于问题导向的鲜明特征,“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不仅要加强公共政策抽象理论的学习,而且也要以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真实政策世界的理解。因此,“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所应用的小组讨论法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在课程教学要求下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围绕评价要素给出最终得分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点讲授之后,指定案例范围,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讨论,在最后的考核中按照相关规定和时间限制内进行案例汇报。教师并不参与具体讨论分析,但可为学生提供相关帮助及参考意见。学生在最后案例汇报中,必须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和规定时间之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例汇报,并且按要求在讨论过程中必须依据课堂知识点表述案例应用观点。大学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传统小组讨论形式。传统小组讨论是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中,组员委任某一个或几个代表发表自身观点;或全班为一个组,进行全班讨论。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传统小组讨论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点在于:一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点之后能够利用小组讨论即时反馈教学效果,扫描教学盲区;二是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在互动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其缺点一是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具体知识点掌握程度,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性强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中经常发言,“发言权”容易集中在少数主动性强的学生手中。二是在小组讨论时,由于只是给出了选题,容易在讨论中出现偏离,甚至出现与主题方向相反的情况,背离教学目标。对比传统小组讨论的优缺点,结合公共政策分析注重问题导向的学科特点,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应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两者的结合既可吸收传统小组讨论方式的优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公共管理学科中社会实验和情景模拟的必要性。 2小组讨论法的设计 小组讨论法基本是按照“理论知识—小组选题—自由讨论—展示与评分”的流程进行,其目的是能够达到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夯实理论基础的教学效果。 2.1理论知识的学习“公共政策分析”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整合性等特征。其教学目标一要系统了解公共政策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二要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及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三要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分析”知识体系不仅包含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和现实中的政策问题。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细致讲解,还需要对现实政策问题进行剖析。 2.2讨论主题——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恰当并且能够涵盖当前所学的知识点,例如,“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案例的选择基本上应遵循“寻找公共政策问题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原则。学生不仅要横向把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而且需要纵向把握公共政策的历史渊源及现实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利益相关者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结合当前的公共政策热点,小组讨论设计可选取具有明显利益相关者冲突特征的案例。当然,不同的案例同时也决定了小组讨论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与分析方法的侧重点差异。这要求教师在理论的讲授及案例素材的准备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备选案例的分析点有机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进行精心的、系统性的设计,并深刻意识到教学不仅要使学科知识系统化,更要紧密贴近现实政策世界,始终将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问题作为课程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小组自由讨论小组自由讨论环节首先要选择和确定组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组成小组。另外,小组讨论成员不宜过多或过少。人少,则可能导致讨论不充分,并且在最后小组展示中由于人数过少而无法充分表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人多,则可能导致组员间意见分歧过大,很难在课后讨论中达成统一意见,无法高效完成任务。根据教学实践,每组人数以4~5人为宜。其次,由于案例侧重于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其协调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自由讨论的时候,应透彻分析案例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并应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充分表达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最后,小组讨论的关键在于对案例的熟悉和透彻分析。小组成立之后,首先应经过集体讨论以便对案例有整体把握和完成角色分工,再经过个人相应角色的材料准备,最后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以形成最终的小组报告。“总—分—总”三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分工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结果和形成小组报告。由于小组自由讨论各个阶段皆是学生的能力体现,教师原则上只提供大致方向及知识点答疑,只起引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2.4小组展示与评分小组讨论的最后形式可以为辩论或座谈会形式。这些形式有利于小组成员角色扮演的呈现和利益诉求的表达。由于最终的小组报告展示代表了小组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综合成绩,学习效果评分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教师对小组的整体表现给予评分;二是对小组内的成员个体表现给予评分;三是小组内成员根据对小组贡献的大小进行排序,教师根据排序赋予相应分值。此外,还需要对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学习表现给予评分。因此,最终的学习成绩由上述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小组讨论部分应占总成绩的80%。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进行全面的能力展示,因而小组成果评价不仅应着重对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查,而且也需重视对组织形式、口头表达、随机应变及课件展示等其他能力的评估。在小组汇报阶段,除了汇报小组成员的最终报告,还可以由非小组成员进行现场答疑,通过互动增强对案例的理解和强化学习效果。 3小组讨论法的具体实践及效果 3.1小组讨论法的具体实践共四个班级参与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人数101人。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分成20组,每组4~6人。小组成员依据抽签顺序决定最后小组陈述顺序。评分制度采取综合评分方法,即总成绩由小组整体表现分、组员个人分、组员互评分、及课堂表现分综合而成,分别占比重为40%、30%、10%和20%。“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小组报告的教学目标是对政策系统中的政策过程诸环节及其系统内外诸要素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改进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因此,案例需要结合当前的公共政策热点,同时具有明显利益相关者冲突特征。此次教学实践中共安排了七个案例供学生自由选择:一,云南怒江到底该不该开发;二,油价调整背后的利益博弈;三,房价为何越调越涨;四,暴力拆迁何时休;五,如何牵住“看病难”的牛鼻子;六,汽车限购令伤到了谁;七,柴静雾霾调查动了谁的奶酪。 3.2小组讨论法的教学效果参与此次教学实践共计101人,及格率100%。其中,90分以上(优秀)8人,优秀率达7.92%;80~89(良好)39人,良好率达38.61%;70~79(中等)人数43人,中等率达42.57%。教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小组讨论法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肯定了小组讨论法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科探索能力上具有积极作用。 4总结 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式、引导式和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内涵、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法的应用,并非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小组讨论法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自由选择案例进行自主分析,侧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法的应用是在大学生教学中一次新的大胆尝试,特别是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会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全过程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动态评价系统构建研究“(2014B13)的部分成果 作者:李世祥 曾旭 马海燕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执行监管的困境分析 摘要: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形成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问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些这些困境:一从政治文化、行政体制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二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三从监督制度—“问责制”建设的缺失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困境问责制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公共政策正确贯彻执行,达到预期公共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许多制定十分周密、科学的方案,在执行时偏离了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方向,最终导致政策失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不严格,不到位。为此,必须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形成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些这些困境:一从政治文化、行政体制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二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三从监督制度—“问责制”建设的缺失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一、从政治文化、行政体制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文化、公共政策自身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环境等等。本部分主要从政治文化和公共政策自身特点的角度来对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影响进行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是指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认知等。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方式和程度。民主、现代的政治文化为有效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提供了文化背景,而封建社会专制的政治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效率的提高,一般表现为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封建历史相当的悠久,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为民做主思想等传统政治文化残余还是不能彻底清除,它的影响有时还是相当的深刻,造成了现代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之一的人民群众往往没有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渠道,造成了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冷漠,普遍认为“在其位谋其政”,国家大事是那些当权者的事,于己无关,长期以往,就逐渐地失去了参与政策执行监督地热情。而民主社会要求社会公众能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地主人,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既是自己的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所以这种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残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1]公共政策的首要特征在于“公共”,是对全社会的利益调配,而不是针对个人的利益。正是因为公共政策影响的不是一个人的利益,因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也存在着较强的外部效应。笔者认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一种群体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如果一个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游说政府,希望减轻他的农业税,或者提高他的福利水平,他会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准则呢?首先,我们不说这个农民是否具有这种游说的能力,即使有这种能力,他也不可能采取行动。奥尔森认为,在一个群体范围内,集体受益是公共性的,即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而不需要付出成本。如果这个农民去游说政府,那么得到利益的是整个农民阶层。集体受益的这种性质促使每一个集体成员都想坐享其成,来“搭便车”。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人民群众可能都很想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因为公共政策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理性的个人选择了不监督,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个人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并不是免费的,即使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有效,受益者也不是他一个人,成本—受益不对称,他人的“搭便车”心理导致了个人不会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这种情况必然阻碍社会公众特别是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 二、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狭义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广义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不仅包含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还包括履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职能的政党组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等。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作为公共政策监督体系的一个分系统,与公共政策制定监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在我国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监督体制的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导致在现实的监督中,出现了“弱监”、“虚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督的效果。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监督权力 要监督,就必须由监督权力。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现着监督权对执行权的制约。监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主体的地位、权能。但从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监督主体由于自身的依附性而缺乏制约力度,导致监督乏力。在行政系统内部,行使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权的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受同级政府人事、财政制约。虽然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监察机关对本级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但是,由于受同级政府人事、财政等的制约,在实际监督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独立性。在行政系统外部,行使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权的各级人大实际上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突出体现在监督方面的法规不健全,力度不够;机构不健全,强度不够;手段不配套,深度不够;尚未真正体现人大的监督作用。 (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功能不全,缺乏监督合力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监督功能。但是监督功能不全,导致它们没有有机结合、密切配合,没有能够整合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实效,体现多元监督的优势:⑴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在监督的多元主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广大党员同志,尤其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着领导和约束的作用,对公共利益的促进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监督作用的范围和空间是有限的,它只能通过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来实行监督,并不能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的动态跟踪监督。⑵立法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在理论上应该是最有效地、最权威的。但实际上,权力机关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监督方式单一,程序不完善,通常仅限于执法检查、质询等。”[3]因为人大既不同于行政机关行又不同于司法机关,它既没有调查取证的权力,也无直接处理案件的权力,这样就很明显地削弱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效能,也无法显示出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威性。⑶司法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只限于违法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公共政策执行,关乎的是公共利益,而不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则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监督申诉对象,因为只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害其合法权益才能提起诉讼。这样显然不利于行政诉讼的完善,不利于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⑷其他各种社会监督。在我国主要包括政协、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等。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他们享有各种形式的监督权力,诸如举报、信访、舆论批评等。并且舆论媒体的最大优点是社会影响力大、效果显著,但是无论怎样,他们改不了“民间”的性质和定位,没有“官方”的权威和地位,并且供他们发挥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效用的空间也很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效率。综上所述,不管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还是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在发挥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效能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相互之间不能有机的融合,出现“弱监”、“虚监”则是必然表现了。 三、从监督制度—“问责制”建设的缺失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责任最通常、最直接的含义是指与某个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4]责任的明确是公共政策执行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必要前提。没有责任,就没有义务,则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就没有保障。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有效保障方式之一,没有责任的监督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一个地区或者部门反腐败是否坚决有效,与这个地区或者部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态度和责任心有着很大的关系”,“少数领导干部责任观念淡薄,由于制度不完善,除了问题追究不到个人”。2003年,包括原卫生部长、北京市长在内,全国有近千名官员因防治“非典”工作不力被罢官免职;2004年4月,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亲自听取监察部关于中石油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北京密云县迎春灯会特大伤亡事故、吉林市东百商厦特大火灾3起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4月底,国务院又先后责成严查江苏“铁本”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等,包括常州市委书记、安徽阜阳市市长等20多名政府官员受到党纪政纪的严肃处分。这些案件的查处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问责制”与现行的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还是有着不相容的地方。作为一种监督方式,“问责制”实施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因为科学的“问责制”的前提是合理的配置和划分行政权力和监督权力,而这则有待于更深入的制度改革。 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对公共政策项目,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政策项目,“问责制”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一)“问责制”中权责不清、主体缺位 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监督主体不知道向谁问责,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什么,是一种直接责任,还是间接责任。给人的印象比较模糊,很难具体的界定这个“责任”。 “问责制”的主体是谁?结合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问责”的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人民行使问责权,“问责制”应该是一整套完整的责任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部门内部的上下级监督关系。因为在这种问责的监督体制中,人民群众追究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再追究各级政府中行使公共政策执行权的公务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监督互动。但是在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往往是下级因失误影响了政策执行而被上级要求辞职,并不是因人民群众的“问责”而辞职,造成了“问责”主体无权问责而缺位的局面。 (二)“问责制”定位不清 作为行政责任领域内的一个新术语,“问责”的定位到目前还不清楚。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问责”并不是行政处分的一种,在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它明确界定。所以,作为监督的一种方式,“问责”还是模糊的,界定不清的。在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问责”的实际操作还缺乏可行性。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伦理分析 摘要: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职能之一的公共政策,由于政府的存在,其内在以及外在的强制性,保证了公共政策实现分配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但是强制的背后,却隐藏着伦理性。本文以为对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将对于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尤其是“渐进式”、“实验式”的中国社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公共政策;伦理;价值;人性 中国目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但是在转型中,社会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态势:我国的城乡差距呈现失衡状态,而且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根本上的改进,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情况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关系普遍民生方面问题较为明显和突出。这一实际存在的问题,给未来社会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和未知因素,给政府更进一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功能提出了不易解决的难题。政府从内心希望一方面通过传统公共政策强制性去尽力维系社会旧有格局,另一方面又造出新的“缝隙”以及“非对称”的社会状况;这种困境使得重新反思公共政策成为了必要。本文就是从伦理方面对公共政策进行了分析。 一、公共政策 关于政策,官方有一个比较中性的解释,即“辞海”解释。政策是这样定义的,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从政策定义可以看得出,公共政策应该涵盖一个国家为维系社会发展而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出台的的政治方略或策略,或各种必要规范性文件。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定义,几十年间,未能达成一个所有人接受的感念。学者有的是从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中理解的。例如,作为公共行政学标志性人物的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就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1]这一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界定了二者各自的过程管理。有的学者是从公共政策的行为特点来界定的,例如政策科学主要的倡导者和创立者的哈罗德拉斯维尔与亚伯拉罕卡普兰则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2]这一定义更加强调政策的行为特征,从广义上说政策就是有目标的计划。还有的学者从其他角度界定公共政策,例如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它是由一系列谋略、措施、办法等组成的。”[3]不可否则,公共政策有其一定的历史使命。但是,从根本意义上说公共政策是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工具,其自身孕育着强制性和伦理性两种天然属性。 二、公共政策伦理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世界范围内宪政制度的推崇以及人权的日益受重视,公共政策的强制性越来越受到普遍的批评,公共政策的伦理性方面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公共政策在伦理方面蕴含的是一种相互交叉的共性,这种共性着重表现于以下两方面: (一)价值取向 价值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公共政策也莫不如此,而反映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正义论》开篇就明言中“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4]公共政策理自然应具备价值取向,这是其内在的要求,具体而言,有如下表现:其一,公共政策交织着其制定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和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主体均是公共机关或确切的说是政府,而作为社会公共机关的政府,本身代表着其所处位置或所代表阶层的价值观,尤其是执政者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其本身也蕴含着普世的价值观。例如公正性,而这一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维系社会基本公正的职能更是得到各界的强烈关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定位于人民服务者,与人民是一种契约关系,也是这一价值含义的体现。其二,公共政策的外在特点也深刻体现其价值取向。公共性,作为公共政策的最基本特点,深刻代表着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说,公共政策越来越来源于公共意志,越来越体现民主,体现自由,体现公众性。在更深层次反映的是政府与公众在公共领域的各种结合,成果就是有价值取向的、符合公众性的理性追求和制度安排。公共政策外在特征,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将其价值观合理、合法的落实于公众,同时公众也能就公共政策的诸多事项与制定者达成价值的统一体,使得公共政策能通过合法的途径和程序来表达公众的利益诉求,进而决定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提供。其三,公共政策的施行效果更富含价值属性。公共政策以维系社会更好发展为其使命,以社会利益的合理配置为基本职能,其最终的施行效果必然反映着价值观念。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的执行必然达到到一种有目的的安排,而这种目的则就是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的体现,如果不能达到这种价值追求,则说明公共政策的失效,必然催生新的公共政策来代替失效的公共政策,以使公共政策的施行能达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达到追求的价值。 (二)人性精神 公共政策本身蕴含价值取向,同时其也有人性精神。因为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均是人,都是为民服务的。就公共政策的人性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公共政策需要切实解决人的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毋庸置疑,公共政策是要解决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是解决公众需要的一些问题,自然而言牵涉到人的问题,不可避免涉及人性。因此,用于解决问题的公共政策必然需要具备人性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民主意识的进步,人们对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期望,热切希望公共政策的能够反映人们的普遍关切。一项反映人性的、能够切实解决社会基本问题的公共政策需要具备人性。作为基础性的管理,公共政策的人性化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为着特定的目的,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并经过有价值取向的考量,以寻得最适当的方式和取得最积极、最人性化的施行结果。众所周知,公共政策的各种方式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体现一定的客观性、合乎逻辑性。追求较为精确的计算和合乎逻辑思维的推理。由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公共政策的选择往往不一定能反映最优效果。这样,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们只能从现实的境况出发,体现为一种更人性的态度,用这种态度去真切感受真实的情况,进而妥善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二,追求人的发展也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目的。公共政策有众多目标,其中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发展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公共政策作为公众切身有关的一种方略,必然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人的发展有助于更近一步完善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人性化。公共政策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人的发展,可以说,公共政策未来发展的立足点将集中于人的发展。 三、结语 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从社会整体出发,进一步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虽然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然而,公共政策的意义更在于其蕴含的伦理价值,必然会附有价值选择和人性因素。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有助于从更深层探求公共政策的存在和行驶的合理性。 作者:贾远军 单位: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哲学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运用 摘要: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哲学方法主要包括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这些哲学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对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哲学方法 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哲学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哲学方法的应用保障着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一、矛盾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分析事物最根本的方法,在整个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它是所有学科都应该重视的分析方法,也是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首先,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辩证方法。所谓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即其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其同一性。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而斗争性则寓于同一性之中,两者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第二,矛盾分析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第三,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以避免“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就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避免主次不分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的,是内在统一的。任何公共政策问题的产生都根源于矛盾,任何公共政策也都是为了解决矛盾。从政策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矛盾的解决离不开矛盾分析法。从公共政策的本质来看,公共政策一定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体现,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政府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手段。国家在运行公共权力时,如何做到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矛盾双方的利益需要是政府面临的重要抉择,将矛盾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分析中,有助于平衡矛盾双方的利益,使其尽可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从公共政策的特征来看,政治性和公共性、稳定性和变动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强制性和合法性是公共政策的矛盾性特征。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当政治系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以及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的政府所具有的特殊利益与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公众的利益一致时,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就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当它们的利益不相一致甚至发生冲突时,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就会相互矛盾。稳定性和变动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强制性和合法性也都是这种矛盾关系。再从公共政策的功能来看,公共政策对社会的存在、运行和发展有着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分配功能。一般常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平衡协调发展的,但当社会发展中出现不平衡不协调,比如在分配上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没有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时,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利益各方的冲突和矛盾。可见,公共政策领域到处充斥着矛盾。在这些矛盾的解决过程中,矛盾分析法大有用武之地。 二、利益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所谓利益,就是在受生产力发展制约的一定的经济关系中,人们为实现自身需要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利益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由于需要的多样性,人们之间必然形成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多方面、多层次利益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竞争性和协调性、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统一是利益的特征。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区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区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区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区分,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的区分是利益的构成,是利益矛盾的具体表现。利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人们的利益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利益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首先,从公共政策的实质角度看,公共政策是对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也就是说,公共政策是政府从自身利益和公众利益出发进行的具体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各种利益个体和群体参与的管理活动,利益分配是公共政策活动的核心。在利益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第二,从公共政策的类型角度看,分配政策是对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内部利益划分作出规范;再分配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各集团的种种利益进行平衡和协调的规范;规制政策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二是划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自律政策即自我限制的政策,是指政府规定了某些行为规范供集团在行动时对行为进行选择。第三,从公共政策的功能角度看,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将社会公共资源正确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而其关键是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公共政策中利用利益分析法,就是要权衡公共政策利弊得失,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协调、全面发展,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健康向前发展。 三、系统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所谓系统分析法就是在研究中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在若干选定的原则和准则下,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考察,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允许和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并推断各种可能结果,以期寻求对系统状态整体效益最大的方法。系统分析法之所以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由公共政策分析过程本身的系统性所决定。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活动视为一个由政策活动的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所组成的复杂大系统。公共政策活动的外部生态有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环境因素,也有全球的、区域的、一国整体的、地区的等层次因素,它们构成公共政策活动的具体情境事实体系。政策行动主体、政策公共财政资源、政策信息资源、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工具选择等则构成公共政策的内部生态系统。公共政策活动是其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通过互动实现相互适应和改造的过程。公共政策活动的外部生态既制约着内部生态,同时又为其运行提供了现实条件,公共政策活动的内部生态的变化,又改变着外部生态的状况。正是通过这种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间的互动,具体公共政策活动的功能才能得到实现。对公共政策系统的分析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从静态结构角度看,公共政策系统由公共政策的环境超系统与资源系统、公共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公共政策的组织系统与体制系统、公共政策的咨询系统与信息系统所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从动态运行过程角度看,具体的公共政策是一个处在自身系统和环境超系统交互作用下,由政策主客体的活动构成的、处在变动中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动态演进的动力源自其内部矛盾的展开,一类是公共政策系统与其环境超系统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公共政策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这一演进过程呈现出变动性、互动性、弹性和流动性诸特点,这一演进过程还呈现出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止等有系统关联的若干阶段。可见,系统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是极富实用价值的。 四、因果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因果理论是对事物和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理性概括和反映,它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前因后果,前后现象之间有必然性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异因异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是因果联系复杂多样性的表现。对事物和现象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因果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因果分析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政策环境与政策执行之间、政策资源的配置与政策效率之间的联系。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因果分析法有详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结果方程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结果方程模型属于因果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预测和公共政策评估中被经常采用。 五、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定量分析法是对事物的量的规定性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具体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典型的定量分析法就是福利经济学所主张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是政府以市场方式制定政策从而达到资源再分配目标的一个基本技术,被称之为试图用经济方法取代市场讨价还价的价格确定方式,使政策抉择达到帕雷托最优。帕雷托最优就是采取任何一个行动,都至少给一个人带来好处,但却不损害任何人。这在公共政策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由帕雷托最优的困境产生了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福利经济学:政策选择要使净福利最大化。也就是说,一项政策即使使某些人受损,但如果总福利大于损失,这项政策就应该被采纳。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法等。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评估中常用的定量方法。趋势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则是公共政策预测中常用的定量方法。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定性分析法是对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在公共政策领域,确认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借助于因果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实证分析要借助于归纳分析法和演绎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要借助于结构分析法,对新旧政策问题的相似性进行分析要借助于比较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性质的把握要借助于矛盾分析法。定性分析更适用于涉及社会、政治、价值、伦理和意识形态等难于定量的问题,定量分析则更适用于经济问题。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 六、理性分析方法、超理性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与理性方法相关的决策模型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和综合分析政策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是以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经边沁、密尔等功利主义者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科学家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决策理论。完全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限定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决策过程中必须把决策行为视为具有一致价值判断的整体行为而非个体或群体行为。决策者有绝对的理性,具备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能穷尽所有备选方案并预测到所有结果。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它政策资源的消耗。这些近乎完备的条件成为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在实践中无法使用的原因。西蒙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型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它是依靠有限的资源和信息,通过不断的搜索,得出满意政策方案的决策方法。这种模型是以“令人满意的”准则去取代完全理性所主张的“最大化”准则,所以又称满意决策模型。满意决策寻求的不是最佳,而是次佳或“第二最适”。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重视的是可行性研究和成本与利益分析,但它更主要的是仅仅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规则,这也成为其主要的缺陷。林德布洛姆在批判了理性决策的缺陷后提出了渐进决策模型。这一方法强调决策者的决策是从现行政策出发,只是对现行政策的调整。但渐进决策模型只适用于既有的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不是将来要发生的复杂的问题,因而它在政治上追求的是安全的而不是具有冒险精神的措施,这样公共政策就变成了补救性措施而非创新性方案。德罗尔看到了理性决策模型在可行性问题上的局限和渐进决策模型的保守倾向,提出综合决策模型,试图将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结合起来,并把两者的合理性加以延伸和综合。他认为现实的政策诉求可能是要求社会变革的,也可能是要求社会稳定的,因此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而R.M.克朗则认为应该把理性分析的科学和超理性分析的艺术结合起来[1]。克朗认为,超理性分析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判断、直觉、创造力、灵感、隐含的知识、信仰、洞察力、意志、超感交流和预见能力等。德热认为,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判断力的应用、创造性的发现、头脑风暴法和其它一些决策方法[2]。可见,超理性分析以主观判断为主,而这种主观判断应当建立在充足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之上。超理性不是非理性,非理性是建立在信息不完备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因此,超理性分析可以定义为在充足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主观判断,也即建立在定量分析、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当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包含社会、政治、组织、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因素时,理性方法就难以解决问题,就必须采用超理性分析方法。超理性分析方法主要有:问题的主观识别方法、趋势的直觉预测方法、方案的灵感激发方法、决策的经验判断方法、结果的模糊评估方法。超理性分析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大,为防止其可能导致的片面或极端情况的出现,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决策者具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政策过程能够排除明显的错误和缺陷;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变化。超理性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元政策目标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决策过程和政策特点。总之,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存在着包括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若干哲学方法,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比如,在进行利益分析的同时也必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也必然进行矛盾分析,而超理性分析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因此,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方法论体系,这些哲学方法对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建民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诠释禁电的公共政策周期分析 【摘要】“禁电”是当前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实施的一项公共政策,广州即为实施“禁电”政策的城市之一。文章运用公共政策周期分析模式对广州“禁电”政策进行分析,探讨该政策动态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于把握公共政策的内在规律,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禁电”;公共政策;周期分析模式 一、广州“禁电”政策概述 2006年11月14日下午,广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会,正式对外《关于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开征求意见,并报请广东省政府批准同意,自通告之日起,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含从化市和增城市)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这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行驶(以下简称“禁电”)。 新闻会上,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了广州“禁电”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之前,广州市一直以来都未允许电动自行车上牌及上路行驶。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该法第十八条规定,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2004年9月,广州市交警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提醒广大市民,在省有关规定出台之前,不要购买电动自行车,以免造成损失。2006年5月1日,《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该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作出规定的,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要求,广州市政府专门就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并确定由广州市公安局负责开展具体工作。广州市公安局在2006年6月召开了三场“电动自行车管理座谈会”,并委托广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展了电动自行车管理专项民意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为年龄16岁以上具有广州市常住户口的居民。调查结果显示:(1)公共汽车是目前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59.1%的受访市民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是公共汽车,14%为自行车,8.4%为步行,7.6%为摩托车,4.2%为私家车,3.5%为地铁,只有1%为电动自行车。(2)多数市民认为不适于发展电动自行车。78.4%认为广州目前的交通状况不适合电动自行车通行;70.0%受访市民认为“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有助于缓解广州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秩序”;72.8%认为如果禁行会给广州市的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带来好处。(3)大部分受访市民支持限制电动自行车。70%的受访市民表示支持市政府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制,13.7%表示“无所谓”,明确表示不支持的只有16.3%。(4)限制电动自行车对大部分市民的生活影响不大。分别有58.5%和32.2%的受访市民表示限制电动自行车对其生活“没有影响”和“影响不大”,只有5.6%表示“影响较大”。 据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称:在座谈会上,绝大部分代表赞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制。另从公开征求民意的结果来看,不予电动自行车登记及上路行驶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 根据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结合广州市的实际,广州市政府提出了不予电动自行车登记及上路行驶的意见,并于7月份专题请示广东省政府。省政府于9月底批准同意广州市政府的请示。根据省政府的批复和市政府的决定,广州市公安局起草了《广州市公安局关于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告》,并按照《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的要求,通过了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合法性审查,于当天对外。[1] 二、以政策周期模式分析广州“禁电”政策的提出 全国各地对“禁电”态度不一。北京先是“禁电”后改为“限电”,上海则没有“禁电”。而作为特大城市之一的广州,其“禁电”政策自然也引起了广大的电动自行车用户、厂商、经销商及一些市民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各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各方的着眼点主要是这项政策涉及的政策取向、路权分配、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决策程序的民主等等问题。而笔者认为对此政策在现阶段运用公共政策的方法来分析,对于把握这项政策的来龙去脉大有裨益。任何一项政策也不仅仅是一个文本,它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众多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式中,笔者选择了公共政策周期分析模式作为具体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周期分析模式也称为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式,是从公共政策的动态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出发,将公共政策看成一个多环节相互连接的动态运行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的内在规律。它对于从整体出发把握各个运行环节在政策运行中的功能,系统检测各环节功能发挥是否正常,检测政策成功或失败时关键环节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具有重要的意义。[2]一般认为,从政策过程来看,公共政策包括问题的认定、政策的规划、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一系列动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功能并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2] 任何公共政策都存在于这一系列动态过程环节中,并且良好的政策效果也在动态的政策过程中产生。一旦政策过程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环节存在问题则势必影响到政策效果。 考虑到广州“禁电”政策已然出台并刚开始执行,笔者着重从问题认定、方案建构、决策这三个环节作重点分析,对广州“禁电”政策的执行与评估也一并提出一些建议。 三、广州“禁电”政策过程在问题认定、方案建构、决策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州“禁电”政策在问题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公共政策领域也是如此。正如利夫因斯顿所指出的:“问题的挖掘重于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认定错误问题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远甚于用比较不完美的方案去解决一个认定正确的问题。”[3]因此政策问题的认定不仅是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的第一个环节,而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纵观广州“禁电”政策的发动原因,不难发现,此政策在问题认定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政策问题的发动欠科学分析 据广州市公安局就“禁电”通告召开新闻会时介绍,广州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专门就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并确定由广州市公安局负责开展具体工作。但从各种报道之中难以发现广州市政府的调研结果,也即广州市政府发动“禁电”政策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有何科学的指标和数据难以让外界所知晓。因此,在缺乏相应的指标分析和数据支撑下发动“禁电”政策难免令人对广州市政府“禁电”政策的动机产生猜疑并缺乏对公众的说服力。 (二)对问题原因的认识欠全面和深入 据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称:在广州市公安局在2006年6月召开了三场“电动自行车管理座谈会”上,代表们认为,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和市民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来考虑,广州应该优先发展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电动自行车不应成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绝大部分代表赞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制。但是,市民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是什么?有何具体的衡量依据?代表们是否在掌握一定的电动自行车专业知识及在相关的指标分析和数据支撑下发表意见呢?三场座谈会的参加人员主要是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市民、专家学者、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等,并没有电动自行车的行业代表获邀请参加,显然参加人员对问题原因的认识欠全面和深入。难怪闻讯赶到挤进第三次座谈会的广东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何小华在会上只说了一句话,就是:“你们不懂电单车!”[4] (三)考量问题的视野范围过于狭窄 广州市政府“禁电”通告及公开的信息并未直接指出“禁电”的理由,也没说明为什么“禁电”是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唯一途径,考量问题的视野范围过于狭窄。一是仅仅把三次座谈会及专项民意调查反映的意见作为政策认定的依据,意见的征集面过于狭窄;二是带有很强倾向性地进行意见征集,开始就引导人们往是否“禁电”考虑,致使对“禁电”以外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限制”和“禁止”应该是明显不同的政策选择。据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称:在座谈会上,代表们认为电动自行车不应成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绝大部分代表赞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制。另外,广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展的电动自行车管理专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78.4%认为广州目前的交通状况不适合电动自行车通行;70.0%受访市民认为“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有助于缓解广州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秩序”;大部分受访市民支持限制电动自行车。广州市公安局就此认为从公开征求民意的结果来看,不予电动自行车登记及上路行驶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但座谈会与民意调查显示的是绝大部分代表和大部分受访者支持“限制”电动自行车而并非“禁止”电动自行车。对“限制”还是“禁止”这样严肃的政策选择居然混淆了基本的概念,可见广州“禁电”政策考量的局限性和倾向性。 (二)广州“禁电”政策在方案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从动态意义上理解,政策方案建构过程就是政策的规划和制定过程。它具有以解决政策问题为目的、针对未来、技术性和政治性的特点。其中政治性是指规划活动是一个各方互动的民主政治过程。它要求有社会公众、利益集团等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参加。然而,广州“禁电”政策在方案建构过程表现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决策过程的封闭、缺乏民主。《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是“禁电”与否的必要条件。问题是“公开征求意见”与“听证会”有所不同,如何执行?“公开”的范围应有多广?怎样体现代表性?“征求”如何避免倾向性?“意见”如何归纳和取舍?这些都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广州“禁电”政策在方案建构过程中也因“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问题受到了较多的质疑。 广州市公安局召开的前两次“电动自行车管理座谈会”,又名“征求意见会”,邀请了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城管支队等单位代表,以及包括教师、医生及IT行业员工在内的“市民代表”,就“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中不仅没有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代表,广东自行车行业协会也不在受邀之列。事后没有一家媒体对这两次征求意见会进行任何报道。第三次“征求意见会”召开时,协会副秘书长何小华闻讯赶到挤进了“征求意见会”会场,但当局显然并不打算征求他的意见,他只说了一句“你们不懂电单车”,主持人就立刻宣布会议结束了。随后,《广州日报》在头版显赫位置刊登了题为《基本赞成电动自行车禁止上路》的文章,对第三次“征求意见会”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文章指出,与会23名代表达成比较统一的意见,“在老城区必须坚决禁行电动自行车”,而绝大多数“市民代表”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广州上路行驶,以保障广大市民的利益。”文章还透露,广州市政府将尽快提交“有关方案”上报审批,“预计在8月份左右在广州市正式实施”。[4]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在未展开充分的讨论之前,尤其是还没有社会公众、利益集团等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参加的情况下,政府喉舌的报道显然是给电动自行车的命运定了调:电动自行车很快将会被禁!这与政策规划的科学性、公开性、民主性不相符,必然引来社会各利益全体事后的反弹,甚至拿起法律作武器对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提出质疑。[5] (三)广州“禁电”政策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政策的决策过程就是政府接受最终通过的方案并使之合法化的过程,包括政府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6]必须强调的是,现代社会中政策的合法化还包含公共政策的正当性、合理性被社会公众认可接受的过程。因此,政策合法化不仅仅要求政策形式的合法化,更强调政策内容的合理、合法,为公众所接受。 广州“禁电”政策完成了各种法定程序:公开征求意见,报请广东省政府批准同意,通过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合法性审查,最后对外。在形式合法方面广州“禁电”政策并不存在问题。然而因为广州“禁电”政策在问题认定和方案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了人们对该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的质疑甚至以法律的方式反抗,可见其并未被公众广泛接受。不接受的公众不但包括电动自行车行业及电动自行车的拥有者,其实还包括电动自行车的潜在购买者和驾驶汽车的潜在受影响者(“禁电”以及已有的“禁摩”政策迫使部分人选购汽车,对原来就拥挤的交通造成影响)。正因为在问题认定和方案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使这些利益相关者没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政策合法化并不能抹杀这些人对政策不接受的事实存在,这对政府的管治是不利的因素。 四、广州“禁电”政策执行和评估的建议 如前所述,广州“禁电”政策已然出台并刚开始执行,尚难以对其执行和评估作出分析。但因该政策在问题认定、方案建构、决策这三个环节先天不足,在其执行和评估过程更应适当把握。笔者对广州“禁电”政策的执行与评估提出一些建议。 (一)广州“禁电”政策执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政策执行就是指将政策方案付诸实施,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尽管一项政策在出台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但只要是一项合法的政策,就应当得到有效的执行。政策的严格执行既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政策成功与否的需要。因此,广州“禁电”政策要严格执行在当前是无容置疑的。广州市公安局考虑到市民妥善处理现有电动自行车需要一定时间,对违反规定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进行15天的纠正教育然后再严格按章处罚。这样能给予政策一定的缓冲期,有助于政策的实施。但鉴于该政策在执行前的不足,在执行过程中还应注意:(1)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不仅要大力宣传政策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宣传政策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有说服力的宣传,提高政策的可接受程度。(2)积极消除政策对各利益集团的影响。例如考虑到目前郊区公共交通尚未完善,应当合理解决郊区居民的出行问题。又如对原有的电动自行车或其电池予以回购或补偿,对当地电动自行车企业进行补偿或支持。 (二)广州“禁电”政策评估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行为。它对于检验政策效果,提高政策和政策执行质量意义深远。广州“禁电”政策既然饱受诟病,更应尽快对此政策进行评估。评估时要有开放的胸襟,客观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并由中立的第三方主持。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修订政策或就此终结政策。 五、结语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民众在学习,政府也在学习,科学的、民主的公共政策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愿望,它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学习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或者说这是中华民族都需要补的课,有问题是正常的。广州“禁电”政策只是中国众多公共政策中的一例。通过运用公共政策周期模式对广州“禁电”政策进行分析,笔者期盼能引起各地政府的关注,处理类似问题时有所参考。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探究关于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本文结合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人才就业的特点,分析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事政策和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公共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影响,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来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北部湾高技能人才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2008年1月14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北部湾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组成。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的省份,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面临着来自东盟地区和国内各省份竞相发展的竞争压力。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今后8年是北部湾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区域人才开发与合作,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在西方被冠以不同的称号,如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等,它缘于1979年英国撒切尔政府。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意味着政府的管理模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新公共管理注重“顾客”导向、结果导向,强调绩效导向,即以经济、效率、效果三大变量来对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估。在公共服务方面倡导市场导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实绩为依据进行管理。 社会是政府的来源,服务社会是政府的职责和价值取向,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市场导向型政府”等理念,反映了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合理发展趋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可以指导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学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确立行政服务的理念,整合各方利益,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市场还无力全面负责公共性很强的活动,政府仍需承担必要的公共管理职能,这就要求政府在引入市场机制、培养市场力量的同时,还要规范市场管理,使市场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以便承担更多、更重的公共服务,同时还要把政府建设成为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型政府。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北部湾可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公共政策、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二、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北部湾经济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目前北部湾的人才队伍现状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无法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开放开发的需要,无法适应推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需要,无法支撑起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北部湾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的产业对相关人才需求较大。而发展沿海工业需要的技能人才等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随着北部湾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对外开放合作等,区域内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向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制造业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先进技术的大量应用和先进设备的大量更新,必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及人才的数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北部湾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有待完善 北部湾的许多企业依然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用人观念,企业招聘往往起点就是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也不管是否真正需要。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的能级错位和人才浪费现象。而学历层次为大专及以下层次的高技能人才,依然遭受着“弱势文凭”的社会歧视,存在就业机会少和就业层次低的现状。 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对高技能人才明显不利,仍然沿用老标准,将人才的定义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而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却因为学历和职称这两道“硬门槛”,被摒弃在“人才队伍”之外。许多地方为管理、技术研发人才提供好的待遇,却忽视同样做出巨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被作为普通劳动力,劳动者权益遭到侵害的情况比较普遍。具体表现为;(1)试用期长,试用期工资低;(2)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或合同形式化;(3)工资增长缓慢,且存在随意克扣或拖欠工资;(4)劳动时间被随意延长,加班无报酬或少报酬;(5)社会福利和保险无着落,就业不稳定。(6)违规收取就业押金等费用。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北部湾所独有,但在实际上阻碍了高技能人才的发展。 三、公共政策对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1.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产业政策是国家从宏观角度调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政府通过干预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配置,以期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会对区域内掌握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蕴藏着大量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扩大广西就业的主要出路,而且广西第三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具有潜在优势,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的促进与保障是必要的。应该利用北部湾建设和发展这一契机,把握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通过政策引导和相关配套体系的完善等途径,最大程度的拓展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渠道。 2.财税政策的影响分析 财税政策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促进充分就业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宏观调控职能。由于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与市场机制失灵并存,要求财政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财税政策可以促进市场发育和完善,保证资源最优配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财税政策可以做到:(1)促进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保持适当的协调比例,相应地扩大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2)调整经济结构。运用税收政策调节产业结构,以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直接扩大就业需求。体现在:一是鼓励自主创业;二是鼓励企业雇佣人才。 3.人事政策的影响分析 通过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和法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的权责利,可以对高技能人才就业实行单位控制和宏观管理。强化立法约束和政策引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劳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就业制度和服务体系,可以为高技能人才提供配套的就业服务。 政策因素对人才作用发挥的影响非常显著。政策相对宽松的地区或部门,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可以自由发挥出来。人才为了追求才能的发挥和事业的成功,就必然产生向政策宽松地区流动的愿望。 4.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影响分析 现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未能深入人心。《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规被一些企业看作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障碍而加以抵制。一些企业存在拖欠工资、加班不给报酬、不签劳动合同等违法侵权行为,甚至以经济效益差、社保负担重为借口,采取瞒、漏报甚至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义务。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上存在法律“盲区”,或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有些地方全员参与招商引资,劳动执法部门借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履行法定的职责,甚至以保护外商投资者的利益为由对一些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包庇纵容,对劳动者维权的请求置之不理。四、总结与建议——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公共政策选择 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高技能人才就业 (1)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第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重点培育和发展兼备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的行业,发掘优势产业、朝阳产业的潜力。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与东盟互补的新优势产业,努力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2)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尽可能挖掘就业潜能,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尽可能拓展新的就业领域,从这两个方面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包括:①改造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产业转变;②大力发展房地产等关联度大、拉动性强的行业;③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带动与旅游业相关产业;④积极发展会展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2.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 (1)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预算中设置“高技能人才就业补助”科目,从预算上给予资金保证。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种培训机构,加强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再就业能力。 (2)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支出,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通过区域内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对弱势产业实施合理保护,创造就业机会并实施积极的救助,适当调节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4)通过税收优惠来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如采用对高技能人才创办企业和企业雇佣的高技能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或者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的方式。政府要按照促进高技能人才就业与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以直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 3.改革人事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 (1)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高职人才的社会地位。高技能人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要树立系统的战略思想。要针对不同行业和职业要求,制定分类分层的人才评价系列、考核评价标准;评价重在业内、市场或社会认可,坚持实践检验人才,形成包括群众、专家、市场和技术等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2)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体系。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近期与长远目标、重点与全局发展、自主培养与吸引凝聚人才模式的关系,完善并规范企事业单位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和辞聘解聘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促进企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4.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才发展 (1)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使其真正发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加强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监管,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权益。 (2)尝试建立对高技能人才就业实施特别保护制度。可以借鉴国外关于促进就业和劳动保护的立法。比如德国实施的《强迫职业实习教育法》和《工业法典》等法律,鼓励企业雇用技能人才并参与培养;《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对技能型劳动者的权益加以规范和保护。 (3)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和完善企业单位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障,依法推行人才全员参保制度,确实维护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权益。 (4)建立职工凭技能、凭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待遇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在薪酬中考虑技能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推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由各级政府实行政府津贴等鼓励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分析及完善思考论文 摘要:公共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的价值化和民主化,而当前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政策评估的主体过于单一、在政策评估中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等。要想有效地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和效用应该做到:实施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明确政策评估标准。 关键词:政策评估对策信息公开 关于政策评估的概念至今学术界未能达统一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1]。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政策评估视为一种分析过程,其目的在于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也有的学者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既包括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也包括对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终结以及政策结果的评估[2]。还有的学者认为政策评估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鉴定人们所执行的政策在达成其目标上的效果,确认政策实施对于政策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笔者认为:政策评估就是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定的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或者效率所进行的综合认定、分析。 一我国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评估主体单一,缺乏独立性的政策评估组织。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使得大多数政府在公共政策评估实践过程中,只是根据总体安排或以部门为单位,或以系统为一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总结报告等形式对本部门或本系统工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由行政机关对公共政策作出评估和评价,致使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只重视自身评价,忽视作为政府行为相对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导致进行意愿表达以及利益诉求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单一化。 (二)缺少正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目前从事官方评估工作的人士绝大部分都非“内行人”,因此,他们在进行政策评估时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规范分析。这样的政策评估与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传统政治文化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和道德建设的纯洁性密不可分[3]。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观念较之过去有所淡化,道德是非标准也会发生一定转变,更为突出的是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 从而必然引起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的改变。 二完善政策评估的几个措施构想。 (一)建立多元评估主体。 针对目前评估主体单一化的现状,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在目前官方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实行政府、党的组织、权力机关(人大)、专业评估组织(包括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特别是“受到影响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参与等多元评估主体的结合,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其中,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和公众代表参与以及专业评估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和公众作为政府行为相对人,他们参与公共政策评估,能够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更能够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结论的公信力。专业评估组织(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大批专门从事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人士,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专业评估组织成员作为“非官方人士”,其观点和看法不受政府利益和本位主义影响,能更好地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真实性。公务员之家 (二)确保评估有关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把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等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公众了解并科学地评价公共政策。为消除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以满足公共政策评估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公开机制,除了国家法律规定应该保密的信息之外,公共政策过程应做到公开透明。另外,还要依法构建相应的问询制度,作为社会组织和公众有权依法问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不需要保密的所有信息,而被问询的机构和成员必须依法根据有关制度和程序作出回应,并且也要对所公开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估的依据。没有真实、详尽的资料和信息,政策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将无从谈起。所以我国政府应该拓宽政策评估的信息渠道,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中心、评估组织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的截留、失真,以保证政策评估组织能够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和决策机构除了法律应予保密的信息之外,其他一切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执行状况、评估结论等情况应通过公告、网络等各种形式及时向社会传播,增强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杜绝“黑箱”操作。对于政策评估组织来说,将有利于其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降低评估成本,有利于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的传播,便于及时了解政策效果。对于公众来说,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发表自己对有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三)完善政策评估的制度保障,实现政策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 制度是政策评估的保障。为实现我国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应朝以下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实现政策评估工作的程序化。通过制度规定除象征性或符号性的公共政策外,各项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进行程度不同的评估。评估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力求评估系统、全面、公正。评估结束后应及时撰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论公布于众。其次,要建立评估基金。政策评估是一次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长期深入到实践中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因此,必须建立政策评估基金,以免政策评估成为“空中楼阁”。最后,要重视评估结论,消化、吸收评估成果。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然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为防止决策者随意决策,执行者滥用职权,必须通过制度将评估结论与有关人员的奖惩直接联系起来,真正实现政策过程的权、责、利相统一,使政策评估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科学地运用政策评估的方法。 要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可信度。政策评估决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要求评估者应熟练地掌握各种评估方法和技术。目前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前后对比法、对象评定法、专家判断法、自我评定法等;政策评估的技术主要有计划评估技术、重要路径法、成本利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等等。这些方法的内涵、使用的方法、演算的程式、成本利益折扣的原则均须精练。应该说每种方法与技术都有其优缺点,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因此,评估者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加以选择和运用,必要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可信度。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个政策价值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平性;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利益 对“公共政策”这一概念的定义,戴维·伊斯顿在1951年出版的《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它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切入点。“政策主体同政策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政策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即任何一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都必然包含了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标准来进行的价值选择。因此,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表现出多元的形态,这种多元性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而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本文将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即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客体(即公众)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一、利益表达阶段 (一)政策主体 首先,政策制定主体是执行权力的拥有者。要做出有效的利益选择判断,需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需要根据社会国家的现行状况来确定公共利益的选择。因此,在利益表达阶段,政策主体的角色是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的提供者,提供可行的运行环境来保障公共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可行的环境包括相关的制度和沟通平台及监督。 1.可行的制度即公民参与制度化。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把政策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民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其二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把公民的政策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从政策的制定上来说,就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各自的渠道来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社会听证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政策参与制度化的结果就是形成合法的、有序的、合理的政策参与秩序。公民的政策参与必须而且能够在制度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因此,创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参与制度规范是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的前提。这就必须把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公民政策参与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使公民的政策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最终形成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2.电子政务,网上政府的发展,建立了联络政府、民众及其他机构的信息沟通平台。推进了公众政策参与的社会化。能够推动政策参与制度和规范成为公民的一种内在价值认知,成为公民政策参与潜移默化的行动准则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公民政策参与由一种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需求。 (二)政策客体 政策客体即公众。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是公众的政策,既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也应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但决不是特殊阶层或少数拥有权力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工具。为了使得政策的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公众需要有效地参与利益表达。 为了进一步拓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政策主体可以完善已有的公民接待日制度、市长公开电话制度、基层意见调研等比较有效的渠道,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形式注意现象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排除;此外,利益表达主体还可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工具来表达本利益集团对于某些政策的主张,或者透过这些传媒向社会公众灌输有倾向的观点,以形成广泛的舆论压力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 网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政策客体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都在网络平台上能够事先公示,以增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样公众能够更好地听取意见与建议,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信息的共通共享,及时弥补政策原本的某些缺陷,从而提高政策宣传和传达的效果。 由此可见,政策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为公共政策出台的公平性奠定基础。 二、利益综合阶段 通过利益表达阶段对公众分散的利益信息的采集,政策主体在利益综合阶段开始进行利益的博弈分析。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主要是就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博弈分析的。公务员之家 对于国家来说,重视的首先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政策主往往会做出政策做到效率最大化。通过利益的表达,有学者提出,严重的收入集中化往往阻碍了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进而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学者提出我国目前的再分配机制问题也很多,比如公正性的再分配还其本上是个空白。由于再分配机制不健全,因此初次分配中不平等日益扩大的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特别是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也体现在再分配机制上。这些学者既作为专家又作为政策客体,都强调了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操作和收入分配措施不力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使得作为政策主体的政府有很大空间采取合理措施来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政策主体——政府作为国家核心的公共权力机构,承担着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必须借助于公共政策,依据公平价值标准和准则进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重点就在公平。要弥补这些诸多的不公平,根本的途径在于政策主体的公共政策中的取向。因此,我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已经将注重公平、强调公平作为优先考虑。 三、利益决定阶段 党的十七大做出的决策,是根据国家现状采取的政策选择。目前从国际上判断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8,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因此,十七大报告重点提出了“公平”的原则。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首次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一个和谐的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利益表达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和保证政策的利益取向,也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探究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表达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才能保证公众的利益诉求得以广泛表达,确保公共政策公平公正。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分析论文 一、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当前竞争农业的发展趋势 1.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农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并通过农产品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实际价格、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实际质量、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综合体现出来。 (1)农产品成本。一般来说,成本与竞争力呈负相关,即成本低,竞争力强;成本高,竞争力弱。而在农业经营中,除生产费用以外,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加工条件、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农产品成本水平。 (2)农产品的实际价格。一般来说,实际价格与竞争力呈负相关。即在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实际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高;实际价格越高,竞争力就越低。而且,要通过降低农产品的实际价格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其难度相当大。 (3)农产品质量。一般来说,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呈正相关。即质量越好,竞争力越强;质量越差,竞争力越弱。而且,随着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形态已经从产品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农产品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又决定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4)营销能力。一般来说,市场营销能力如何,既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的地位和份额,又直接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大小。积极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恰当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正确的销售策略、有效的促销手段和良好的服务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不仅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2.当前竞争农业的发展趋势 今后的农业竞争,将日益趋于白热化。竞争农业,也将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其总体趋势为: (1)从局部性、区域性向全局性、全国性、全球性方向发展。今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能否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要比较区域内的产业、产品优势,还要从全国和全球的产业格局比较中寻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郑州市必须站在全国和全球的制高点,认真审定本地区的农产品发展对策,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并采用现代化的营销观念拓展农产品贸易。 (2)从传统的经验指导向信息引导方向发展。要在竞争对手越多越强的条件下取得胜利,关键是要充分掌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变化的最新“情报”——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迅速、更准确地掌握影响农业发展的各方面信息,将是郑州市必须尽快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3)从低技术水平的开发利用向现代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做到以多样化取胜、以优取胜、以廉取胜。郑州市必须审时度势地抢占农业科技的制高点,集中力量组织对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的攻关,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以及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无公害、营养保健和廉价方面的需求,作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要条件。 (4)从产后推销向产前订单农业、期货交易方向发展。以产定销这种被动营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不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产品产后市场势必会被产前的订单农业和期货交易所替代。郑州市必须将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等贸易方式,作为今后农产品营销竞争的重要形式。 二、郑州农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郑州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既体现在资源禀赋、财政及物化投入、市场建设等“硬指标”上,又反映在诸如人员素质、经营机制、农民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软指标”上。 1.观念上的差距 郑州市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业观念,认为农村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忽略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而发达国家是现代农业观念,强调在提高经济功能的同时,着力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作用。 2.发展阶段上的差距 一般说来,农业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阶段。目前,郑州市差不多是三种类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区进入现代农业阶段。而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3.农产品质量上的差距 以前,郑州市农业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忽视了质量,造成农产品质量水平总体较低,并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隐患。而发达国家的质量农业早已走上了正规。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郑州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0%左右;郑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60%~80%;郑州市农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2%左右,而发达国家是5%;郑州市肥料利用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则达60%以上。 5.农业开放程度的差距 郑州市农业的开放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与工业、服务业等“一视同仁”的。 三、从农业政策的重点内容上健全和完善提升郑州农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 1.把“三品”打造成我市安全优质农产品主导品牌的政策 “三品”是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简称。我市“三品”的发展要按照“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发展,树立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在发展“三品”时要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为主线,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树立农产品品牌为基本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标志管理为突破口,监督检查为保障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 2.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健全农业产业化政策 农业产业化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通过区域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科技进步和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经营与统一的大市场衔接起来;通过按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兴办加工和运销企业,把农产品生产同国内外市场需求衔接起来了,提高了生产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而把农业纳入了市场化轨道,也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 一是以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益;三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域格局,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区域结构调整,重组资源要素,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四是着眼于增加附加值,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五是发展二三产业和小城镇,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六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构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4.构筑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农业投入政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投向主要是由经济效益决定的。而农业投资大多数具有周期长、风险大、比较利益低的特点。所以,政府不但自身要承担一部分农业投资职能,而且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其他投资主体加强对农业的投资。根据我市近期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农业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明确地方政府在支持和保护农业方面的责任,调动地方财政支农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政府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和个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四是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五是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范围和数量,吸引外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5.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农业保险要逐步对主要农作物进行全程全季自然灾害保险和市场保险,改变小阶段如小麦收获时的防火保险的做法。对农作物和家禽家畜进行市场保险难度大,但这是农民最盼望的保险,也是保护农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应试行并推广。还要开设农民最低收入保险,如农民的一年收入达不到一定的数额,保险公司给予适当补贴,保证农民所得,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6.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完善农业科技进步政策 在提高我市农业竞争力方面,农业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入世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需要科技发展做支撑。其次,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更需要科技发展做支撑。再次,保护知识产权,对加强我市农业科研力量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改革农业科技机构和服务体系;三是建立新的农业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四是建立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政治变迁 参与选举决策者固然重要,但这种参与几年才有一次机会。在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大多数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每过几年,他们在选举热潮的裹挟下过一把“当家作主”的瘾,此前此后,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当顺民,对政治不闻不问,要问也不知从何入手。然而,决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为对民众的生计、国家的前途影响甚大。因此,决策决不应该是决策者们的禁脔,哪怕他们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真正的民主体制必须给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会。 谈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各种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既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也包括注意力资源。换句话说,在具体决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择,对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1962年,美国政治学家巴查赫(PeterBachrach)和巴热兹(MortonBaratz) 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权力的两方面”。[1]这篇短短六页的论文之所以很快变成政治学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的简单事实: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有学者曾比较过美国两个城市,甲污染严重,但当地政府与民众很少讨论污染问题;乙情况好得多,不过当地政府与民众却十分重视如何减少污染。究其原因,才发现甲城有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操控着议程设置,千方百计避免污染问题引起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官员的注意。[2]试想,一个被严重不平等困扰的社会,政府却从来不处理公正问题;无论在这个社会里其他问题的决策过程有多么民主,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只若隐若现的黑手在幕后操控着议程设置。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谁参与了议程的设置?为什么有些问题拿到台面上讨论、另一些问题却被排斥在外? 议程设置是指对各种议题依重要性进行排序。为了便于分析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我们可以将议程分为三大类:传媒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传媒议程是指大众传媒频频报道和讨论的问题;公众议程是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政策议程是指决策者认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政策议程设置,但这三种议程的设置可能是互相关联的。例如,西方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闻媒体可以引导民众把关注点集中在某些议题上。在那里,传媒要影响公众议程的设置,往往不是通过直截了当地告诉民众哪些议题重要、哪些议题不重要,因为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更有效的方法是对某项议题进行反复报道,并把这些报道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或时段。研究传媒议程设置的鼻祖之一科恩(BernardCohen) 有句话说得很到位:传媒如果对受众“怎么想问题”指手画脚,恐怕很难成功,但它对受众“想什么问题”的控制却易如反掌。[3]正因为传媒议程对公众议程设置具有毋庸置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在传媒学中,探讨传媒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已变为一门显学。[4]近年来,有些西方传媒学者更进一步,开始讨论传媒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关系。[5] 不过,传媒并不是影响大众舆论的唯一原因,政治动员、社会运动、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民众转变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情绪。无论公众议程是如何形成的,它与政策议程的设置关系更为密切。既然本文的侧重点是政策议程设置,我们将不会详细考察传媒如何影响公众议程,而是径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关系上。 如上所述,公众议程是社会大众认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尽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假如定期进行民意调查的话,从对“什么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的回答中就能描绘出公众议程变化的轨迹。哪怕没有民意调查,公众议程也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考察民众关心的问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为我们确定政治制度的性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不少人把官员的产生方式作为划分政治制度的唯一标准,这是把形式凌驾于实质之上。更关键的是,什么人在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民众关心的问题是否被提上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如果政策议程的设置被统治者或少数精英分子把持、民众关心的问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南辕北辙,哪怕官员是民选的,这种制度也不配被称为“民主”的。反之,如果公众议程能够对政策议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后者能切实反映前者的内容与排序,即使官员并非由直选产生,把这种制度斥之为“不民主”也显得过于简单化。换句话说,通过考察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我们可以透过表象、更深入地认识政治制度运作的逻辑。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依据政策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议程设置的模式(见表1)。[6]这篇文章将分别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其目的是通过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来揭示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门模式 这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在这种模式里,没有公众议程的位置;议程的提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在传统社会里,当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政治参与意识时,这是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在当代中国,这种议程设置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1988年的“物价闯关”也许可以算得上一个例子。 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价格改革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价格从由政府管制过渡到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难度可想而知。1980年代初,邓小平曾警告,价格改革必须如履薄冰。[7]直到1985年,他还认为“理顺生活资料价格恐怕要用三年,加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需要的时间更长”。[8]从1985年到1987年,随着物价改革缓步推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上扬,出现1950年代初以来从未见过的通货膨胀率。[9]到1988年2月初开会分析经济形势时,中央政治局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物价上涨幅度过大,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为了稳定物价,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的措施。在做了这些铺垫后,国务院4月初决定调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对城市职工的补贴由暗转明。尽管如此,全国随即掀起了一波抢购狂潮。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改革理应放缓一点。但当时中国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认为,价格改革刻不容缓。在5—8月会见外国访客时,他反复强调,“物价改革非搞不可,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希望闯过物价改革这个难关。[10] 在此背景下,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虽然文章作者很清楚,物价改革会暂时损害不少人的利益,但他相信,人民对这种冲击可以承受。 基于这种乐观的估计,中央政治局于8月中旬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8月19日,该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新一波抢购狂潮,甚至出现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来抢购商品的情况。 在物价闯关这个事件中,议程设置完全没有民众参与。决策者下决心快速推动价格改革后,甚至没有做出争取民众理解和支持的努力,只是一厢情愿地假设民众会明白决策者的苦衷。结果1988年全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飙升1818%,造成民众普遍不满。事后,邓小平从这个事件中汲取了一个深刻教训:“制定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只要注意这一点,就不会犯大错误。 如果发现错误,要赶快纠正,不要掩饰,不要回避“。[11] 动员模式 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员模式里,确定一项议程后,决策者会千方百计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也就是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众议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决策者会放弃关门模式而采取动员模式呢?首先,广大民众具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关门模式的正当性遭到普遍的质疑。其次,所涉及的议程执行起来需要得到民众普遍、自觉的合作。再次,决策者缺乏实施该议程所必需的资源。 在这三种情况下,决策者会希望用某种方式动员民众参与议程设置,以减少执行阶段的障碍;但他们同时又不希望、或不放心民众主动参与议程设置。 中国人民非常熟悉动员模式。在时代,从、三反五反,到总路线、、,再到四清、,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战略性的议程设置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动员模式一般包括五个阶段:首先是“运动开始,发出文件”。 文件既可采取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形式,也可采取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形式,甚至还可采取“最新指示”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层层传达、普遍宣传”。传达往往是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需要强调速度时,则要求传达不过夜。 第三阶段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习是指学习文件、社论、辅导材料之类,其目的是让大众吃透中央精神,包括为什么要提出新议程,什么是新议程的“精神实质”,以及落实新议程的步骤、方法等。第四阶段是“抓住典型、以点带面”。 典型既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典型的意义在于用实例向广大群众展示新议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工作,动员模式希望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而达到贯彻落实新议程的目的。 美国政治学者林德布洛姆曾将政府获取民众服从的手法归纳为三大类。第一是压服,即在暴力威胁下,民众不得不服从;第二是收买,以恩惠来换取民众的服从;第三是说服,通过教育动员,让民众内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将政府意图转化为自觉行动。时代常见的动员模式便属于第三类,其优点是比压服和收买成本低,但缺点是难以持续、长久地奏效。[1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议程设置方面采取动员模式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未放弃。例如,在以下政策的议程设置中,这个模式依然在起作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0年),在个体经济中开辟就业渠道(1981年),在农村全面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推行国营企业工资改革,破除大锅饭(1985年),改革劳动制度、打破铁饭碗(1986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年),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1992年),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5年),对公有制企业实行大规模减员增效、下岗分流(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 内参模式 在内参模式里,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形形色色的智囊通过各种渠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列入决策议程。他们往往不会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而更看重决策者的赏识;他们有时甚至不希望所讨论的问题变成公众议程,因为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招致民众的反对,最终导致决策者的否决。在这个模式里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只有智囊们与决策者的互动。 在时代,大部分重要决策都是由、等最高领袖亲自决定的。[14]那是一个伟人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内参模式的地位。以下三个例子从时间上跨越了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内参模式的特点。 案例一:1950年6月下旬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初,朝鲜人民军已经解放了朝鲜90%以上的领土。当时社会主义阵营普遍以为朝鲜统一指日可待。中国领导人却没有盲目乐观。8月23日,在总参作战室工作的雷英夫等人经过反复研究最新情报后做出判断:美军可能很快在仁川登陆,切断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形成南北包围和夹击人民军主力的态势,使朝鲜战局发生逆转。他们进一步预测,9月15日是大潮,美军这一天登陆的可能性最大。得知后说:“这些判断有道理,很重要”,“很快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战争肯定是持久的、复杂的、艰苦的”,并随即作出应对部署。[15]雷英夫的报告直接影响了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决策。 案例二:1956年6月,波兰波兹南的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生活状况而举行示威,保安部队进行镇压造成很大伤亡,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和愤慨。8月,曾因“右倾民族主义错误”而被解除统一工人党总书记职务的哥穆尔卡再度出山,并要求当时担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返回苏联。10月17日驻波苏军出动坦克部队包围华沙,企图进行镇压。波兰人民群情激昂,波苏军队互相对峙,形势非常紧张。在整个事件中,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一直强调问题的核心是波兰的反苏情绪,把波兰事件定性为“反共事件”。但通过深入采访,新华社驻波兰记者谢文清的判断截然相反。他在10月12日的电文中说,问题的症结是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苏军出兵后,谢文清又在10月22日发回的密电中写到,“华沙的调集军队之举是不够明智的,引起人民强烈的不满”。[16]当时,中央有关波兰的信息主要只有大使馆和新华社两个来源,中央后来接受了谢文清的意见,批评了大使馆的看法。受到、高度赞赏的谢文清调研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中共中央对苏联的立场。[17] 案例三:1969年3月,中苏之间发生武装冲突,从而引发了对苏联战略的讨论。有人认为,苏联的战略将会东移,进攻中国;有人认为,苏联仍是向西,同美国争夺欧洲。国内最担心的则是美苏是否会联合反华。1969年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新华社驻西德记者王殊以翔实的材料和数据证实,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苏联的根本利益在欧洲。对于发展中德关系,王殊认为,首先要破除西德是“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国家”的老框框。通过广泛采访,他得出结论,在西德占主导地位的是和平主义。同时,西德经济发展很快,有扩大国际市场的需要。 如果加强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双方都会有好处。王殊因而建议中央考虑先邀请西德反对党领导人访华,以推动执政党更积极地发展两国关系。看了王殊的报告后,、大加赞赏,并于1972年7月下旬单独召见了他;外交部也破例数次对他发出内部通报表扬。王殊的报告对最高领导人确立中国的全球战略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后来中德关系果然发展神速,于1972年9月29日草签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其中王殊功不可没。[18] 由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时代的内参模式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参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与国家安全有关;第二,内参主要不是来自研究机构,而是来自参谋和情报收集机构。 第三,内参往往是个别“智囊”的作品,而不是“智库”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如何让新生的共和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问题。很显然,这三个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 改革开放以后,内参模式更为常见,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是,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说时代首先要解决的是自立问题的话,那么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中国自强。发展现代经济涉及广泛的领域,其复杂性超越了任何个人的能力。这就要求对决策辅助机制加以改造。过去那种依靠个别智囊的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决策需要,必须代之以决策咨询群体。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提出了决策科学化的口号,并着手逐步建立健全思想库体系。 最早出现的思想库可能是1980年形成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其成员是一批具备“通天”关系的高干子弟及知识分子子弟。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该组成员四处调研,并把报告直接送到中央领导人办公桌上,为198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备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后来,他们又参与了中央关于农村的几个“一号文件”的制定,形成一支有实力的决策研究力量。后来,发展组成员分别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简称体改所) 等研究机构。[19]随着改革向城市和工业方向推进,体改所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1980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在此前后,另外一些智囊机构也应运而生,包括国务院内设立的若干个研究中心(后来整合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信国际研究所等。[20]19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研究领域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因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部委办、各重点高校属下的研究机构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卷入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21]即使在以前被视为非常敏感的外交领域、两岸关系领域,近年来也出现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思想库。[22]除此之外,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各派也不甘寂寞,纷纷利用其“直通车”的便利向政府高层建言、反映社情民意。[23]与此同时,中央领导人还从各领域特选了一小批所谓“中央直管专家”,作为最高决策的咨询对象。这些与中央保持直接联系的智囊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当然更大。[24] 上述思想库一般都会出版诸如“简报”、“参阅”之类的内部报告。这些发行量很小的内参,往往可以直达天庭。最高领导人则几乎每天都会圈阅、批示、转发一些报告。[25]在正规渠道之外,部分研究人员还凭借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人脉关系通过非正常程序向最高当局递交密札或进谏。[26]2002年末,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任以后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更加重视,并作出了表率。 从2002年12月26日到2006年5月26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已经举办了31次集体学习活动,请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讲课,平均40天举办1次学习活动。[27]同时,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思想库、智囊团的建设。[28]为此中国科学院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增强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咨询能力”;[29]中国社会科学院也要求各研究所“努力担当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任,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30]可以预见,未来在议程设置上,内参模式还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借力模式 在内参模式中,政府智囊们只关心自己的建议是否会得到决策者的青睐。借力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无论中外,一般而言,政府智囊们都希望直接影响决策者,而不是采取迂回的方式;不到万不得已,政府智囊们不希望因诉诸舆论而得罪当权者。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偶尔出此“下策”呢?恐怕最主要的原因是,智囊们深信自己的建议有强大的民意支撑,而政府内部却存在反对的声音。 在中国,借力模式并不常见,但最近却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从1990年代起,中国开始市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根据1993、1998、2003年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改革后城乡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越来越高,而享有社会性医疗保险的人比例越来越小。[31]2003年的非典危机暴露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缺陷,也顺带引发了人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32]但此后仍有政府官员公开声称,必须进一步推行市场化的医疗体制改革,让“国有资产逐步退出公立医院”。不过,在2005年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却发表了6份专题报告和1份总报告,证明医改是“不成功” 的,甚至是彻底“失败”的。由于这些报告刊登在内部刊物上,它们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05年6月底,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葛延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总报告的内容。 他指出,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应该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追求公平,要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要强调卫生投入的绩效,即在有限的全社会卫生投入水平下,使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而市场化改革不可能达到这两个目的。[33]几乎同时,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也在《医院报》上说出了“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话。[34]这两则报导一面世便在媒体上和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媒体上一时间出现大量有关医改的报导和讨论;而民众则几乎一边倒地同意“医改不成功”的判断。[35]虽然有些市场派的学者坚称,医改不能走回头路;[36]虽然卫生部希望回避关于医改是否“不成功”的话题,[37]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如果政府医改的思路不作重大调整,民众是难以接受的。[38]看来,智囊们借力之举相当有效。 上书模式 这里的“上书”是指给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作利益申述之类的行为。上书模式与内参模式十分相似,都是有人向决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处在于建言人的身份。在内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不过,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平民,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人。只有这种人才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其实,即便是精英们的上书,往往也是石沉大海,毫无反响。清朝不断“上书各中堂、各大人、各先生” 的龚自珍在《送南归者》中不是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一般民众,人微言轻,他们的上书往往在秘书那里就被挡住,很难送到决策者跟前。无论古今中外,由平头百姓一纸上书影响议程设置的案例简直是凤毛麟角。 上书模式固然很少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例子。2003年7月3日,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并流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几乎同时,2003年8月中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方案。怒江兴建水电站的决定马上引起一批环保组织的反对。 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媒体发出反坝的声音,争取舆论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上书国务院领导,要求停止怒江水电梯级开发。2004年2月中旬,在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报告上,国务院总理亲笔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暂时搁置了一度箭在弦上的怒江水电工程。[39]2005年7月,总理赴云南考察工作期间,地方官员向他反映怒江水电建设停工已久,地方不知如何进退,希望中央能尽快定夺。温总理回京后,即指示发改委、环保总局、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加紧论证研究,尽快拿出自己的意见”。由于担心怒江工程重新启动,61个环保组织和99位个人又于2005年9月起草一份公开信,并将它呈送国务院、发改委、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40]与此同时,支持开发怒江水电的人也上书中央领导,希望该工程早日上马。[41]正反两方面的上书形成拉锯战,使中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怒江工程定案。民间组织的活动与上书如此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这在中国恐怕还是第一次,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随着社会自由度的加大,社会地位不同、立场各异的人将会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发言权。 因此,上书今后有可能变成影响中国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之一。 外压模式 与上书模式一样,在外压模式里,议程变化的动力来自政府架构之外。它与上书模式不同之处不在于“外”,而在于“压”。在上书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希望通过给决策者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议程设置;在外压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在上面提到的怒江水电一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外压模式的影子。在一般情况下,外压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只有在初始阶段,外压模式里的议案倡导者是可以确定的。随着议案影响力的扩大、议案支持者的增加,会越来越难分辨谁是倡导者。这时的关键是议案的民意基础到底有多广,是否对决策者构成足够的压力。说到民意,我们应该区分两部分民众。一部分是所谓“关切的民众”(attentivepublic),一部分是一般大众(generalpublic)。前者在数量上永远是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对公众议题不仅十分关心,而且相当了解。他们对议案的支持有助于防止议案滑出舆论的焦点圈。后者是大多数人,他们对多数公众议题的注意力往往是短暂的,很少长期、执着地卷入某项争议。正因为如此,一旦一般民众支持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对决策者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公众议程最可能变为政策议程。[42] 第二,外压模式产生作用的前提是少数人关心的议题变为相当多人关切的公众议程,否则压力便无从产生,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即使某个议题已经提上了公众议程,要最终进入政策议程的话,同样也需要时间。因此,外压模式的一个特点是所需时间一般比其他模式长。 第三,由于头两个特点的存在,研究者很难准确断定外力通过什么方式最终影响了议程的设置。他们能做的无非是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将外部压力的演化与政府议程的变动联系起来。 上述三点是一般情况下外压模式的特点。但也有特殊情况,即突然出现所谓“焦点事件” (focusingevents),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进而迫使决策者迅速调整议程。焦点事件一般都是坏事,如灾难、事故等,它们会对某一群人的利益造成现实的伤害、对其他人的利益产生潜在的伤害。这类事件的发生使得利益群体、政府官员、大众传媒以及广大公众对现存问题有更深切的认识,希望纠正明显的政策失误。[43]注意焦点的集中有助于打破已往的力量平衡,使争取议程转换的意见在公众舆论里占据上风,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决策者在短期内调整政策取向。 因此,有学者把焦点事件引发的反应阶段称之为“政策窗口”(policywindow)。[44]由于焦点事件的影响是直接、快速、容易确定的,不少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45] 过去,在中国议程设置一般采取的是上面提到的五个模式,外压模式比较少见。尽管早在1980年代中期,中央领导人就在提出决策科学化的同时,提出了决策民主化的主张,[46]直到1990年代后期以来,带民主色彩的外压模式才越来越常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压力从何而来?压力为什么会产生影响议程设置的效果? 先看压力的根源。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高速增长,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增长率也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到1990年代末,有些问题已变得触目惊心,包括环境危机、贫富悬殊、缺乏经济与社会安全等。与此同时,社会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改革初期,由于社会分化程度低,哪怕某些人必须为改革付出代价,他们也往往愿意牺牲短期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相信,改革最终会使所有人受益。随着社会日益分化,改革的金字招牌脱落了。[47]那些在前期改革中利益受损的阶层对新推出的改革不再毫无保留地支持,而是对带有“改革”标签的举措疑虑重重,生怕再次受到伤害。这些人仇视滥用权力、中饱私囊的官员,敌视一夜暴富、挥金如土的新贵,蔑视巧舌如簧、发“改革”财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感觉到中国的改革到了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候了!这就是政府面临的社会压力所在。 那么潜在的压力是如何转化为现实压力呢?四个领域的变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利益相关者的施压、非政府组织的卷入、大众传媒的转型和互联网的兴起。 先看利益相关者的施压。当社会分化不太严重时,各利益相关群体往往处于“自在”阶段,缺乏“自为”意识,也不大会为自身的利益向决策者施压。随着社会分化程度提高,各利益群体对自身利益变得更加敏感,会产生向决策者施压的冲动。当然,冲动是一回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施压是另一回事。这里的关键是利益相关群体的动员能力。在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拥有政治和组织资源的地区无疑最强。 区域政策是利益相关群体施压的一个例子。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存在地区差距,但问题并不突出。其后,由于国家政策明显向东部倾斜,导致东西部差距迅速扩大。[48]1990年代初,学者与政策研究者就地区差距展开了一场争论,当时的主流要么认为中国地区差距没有扩大,要么认为地区差距不算太大。[49]邓小平也主张应等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再“突出地提出和解决” 地区差距问题。[50]不过,落后地区不愿再等了。这时,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有来自内陆的代表公开表示对中央倾斜政策的不满。面对内陆省份越来越大的压力,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可惜,具体政策措施力度不够。因此,1990年代后半期,对政府区域政策的批评不绝于耳。在这个背景下,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并于次年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正式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阶段。[51]其后,在全国人大上,面临巨大转型困难的东北三省人大代表纷纷投书,强烈要求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2003年9月,“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终于正式也成为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52] 再看非政府组织的卷入。在过去20年里,中国目睹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团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全国共有各类在民政系统注册的社团近17万个。[53]事实上,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组织仅占社团版图的一个角落。大量组织选择注册为商业机构,或者干脆不注册。[54]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按照中国法律,县以下的草根组织根本无需注册,如那些在企业、机关、学校、街道、乡镇和村落内开展活动的社团。加上未注册的组织,全国至少有50万以上的社团。[55] 大多数社团对公共政策没有兴趣,但有一类社团最大的关注点便是公共政策,即倡导性社团。人们习惯于把这类社团称为“非政府组织”或“NGO”。在中国各类NGO中,环保NGO最为积极。1990年代以前,中国也有环保社团,但绝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组建的、半官方的环境科学研究团体。那时环境污染问题还不太突出,民众对此不太关心。因此,那时的环保社团要么研究多于行动,要么干脆没有什么行动。1990年代以后,生态环境恶化日渐显著,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高涨。在这个背景下,涌现出一批民间环保NGO.[56]进入新世纪,民间环保NGO(尤其是高校学生团体)开始在各地大量出现,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2000多家环保NGO.[57]它们的经费主要靠自筹(相当大的比重来自境外)。除了开展环保教育、配合政府编制环保计划、担任有关机构环保顾问外,这些环保NGO还竭力呼吁改善生态环境,并动员各种力量干预破坏环境的行为、工程和计划,对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58]上面提到的怒江水电工程便是一例。 环保NGO数量不多,但能量巨大,原因之一是很多组织与大众传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媒把环保NGO的声音以放大的方式传播出去,无形中加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中国的大众传媒不仅充当了环保NGO的“扩音器”,而且近年来在公众议程设置方面扮演着越来越积极主动的角色,进而影响到政策议程的设置与调整。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有三个层次:报导或不报导哪些“议题”,是否突出强调某些“议题”,如何对它强调的“议题”进行排序。[59]这里说的不是指某几家传媒机构的某几次报导,而是指传媒整体在较长时期里的报导活动。很显然,不进入第一个层次,民众对一些议题就不会感知。例如,1980年代的煤矿事故比现在更普遍、更严重,但当时并没有成为公共议题。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矿难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是因为传媒对它进行的广泛报导引起了公众的重视,不仅进入了第一个层次,还进入了第二个层次。[60]在一个较长时期里,进入第二个层次的议题当然不止一个,这时,如果传媒对一系列“议题”的报导呈现一定排序的话,也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判断。 近几年来,中国民众对三农、农民工、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关切,在很大程度上是传媒强调的结果。在中国,媒体的角色一直被定位在“宣传机器” 上。[61]为什么党的喉舌近年来会变得越来越具有公共性,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双向桥梁呢?这是因为媒体的量和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量方面,与改革初期比,电台的数量增加了三倍,电视台、报纸、杂志的数量都增加了十倍以上。[62]质的变化更为深刻。从1980年代开始,传媒便开始市场化,这个进程在1990年代以后加快。现在,国家仍掌握电台、电视台、报纸和一些刊物的所有权,但失去了国家财政拨款的传媒机构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一旦追求利润成为传媒机构的主要驱动力,其日常运作的逻辑便改变了,它们必须考虑:如何吸引读者或观众?如何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当然党和政府的机关报、机关刊物的自由度比较小,但这些传媒机构在转向传媒产业的过程中,都增设了自由度相对大得多的附属报刊,例如《人民日报》属下的《环球时报》,新华社属下的《瞭望东方周刊》,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属下的《新民周刊》和《外滩画报》,广东省新闻出版集团属下的《新周刊》,以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属下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本来就不属于党报系统的《中国新闻周刊》、《财经》、《商务周刊》、《中华工商时报》等报刊相对独立性也不小。在这些著名报刊的带动下,全国几百家报刊(例如《江南时报》、《大河报》等)纷纷开辟或增加新闻评论和公共事务讨论的版面,不断拓宽言论边界。影响所至,已经波及广播和电视媒体。 在竞争的压力下,媒体往往会主动“三贴近”,不时报导敏感的新闻事件,评论敏感的时政话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众传媒开始更积极主动地为各种利益诉求开辟表达的空间,促使某些民众关心的议题变为公共议题,进而推动国家政策、法律、体制的变革。 大众传媒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传统媒体内部,还来自新兴网络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以往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格局,并且为公众讨论公共事务提供更开放的空间。 如果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之日算起,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不过10余年。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用“爆炸性”来形容。1997年初,全国的互联网使用者不过区区62万人;到2006年1月,这个数字已经暴增至1111亿,而且增长的势头仍没有放缓的迹象。2000年前,由于网民数量低于1000万,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随着网民在2001年突破2500万,情况开始发生变化。2002年,当网民超过4500万时,网络舆论急遽升温。2003年,当网民达到7000万时,网络舆论风起云涌,“黄碟”案、刘涌案、黄静案、宝马案、日本人珠海买春案、京沪高铁案、孙志刚案在虚拟空间掀起一波波巨大的舆论浪潮。无怪乎这一年后来被人称作“网络舆论年”。[63]此后,互联网成为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舆论对公众议程设置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与传统媒体比较,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人人都是潜在的信息者,信息多向(而不是单向)传播,传播范围可以瞬时传遍地球每个角落。这些特点使控制信息难上加难,使普通网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也使公共权力不再可能完全在暗箱中操作。[64] 出现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瞬时性的网络媒体后,公众议程的设置逻辑也开始发生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说到底是由屈指可数的传媒机构设置的,政府通过控制传媒机构来影响议程设置相对比较容易。进入大众网络时代,情况就不同了,网民可以通过互动,将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而不是传媒机构认为重要的问题)变为公众议程的一部分。例如,在宝马车撞人、孙志刚被打致死、农民工讨取欠薪、医疗体制改革失败、郎咸平批评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网上讨论活动中,网络舆论都显示出设置公众议程的力量,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触犯了民众十分关心的公平正义原则。 由于网络已成为反映民意的渠道,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对它也越来越重视。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都透露,他们也曾亲自上网,了解舆情。 2004年9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为此,在传统内参报告以外,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局信息处最近开始定期编辑《互联网信息摘要》,报送国务院领导。[65]近年来,不少大案如安徽阜阳假奶粉案、广州农民工讨薪遭打、湖南嘉阳违法拆迁案等都是通过这条渠道迅速上达国务院的。[66]从高层对网络舆情的高度关注,可以看出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之大。 当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的作用完全可以互补。 当某个议题引起网民广泛关注时,传统媒体往往会马上介入,进行采访和深度报导,黄静案、日本人珠海买春案、京沪高铁事件都是这样的例子。反过来,某家传统媒体机构对个别事件的报导可能在网络论坛上引起轩然大波,使它迅速变为公众议程的一部分。在更多情况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很难辨别是谁引导谁。“孙志刚事件”就是两者互动的一个典型。在网络普及以前,广州地区的报纸就曾对“收容遣送事件”作过一些调查性或揭露性的报导,仅在2000年至2001年两年间,这样的报导就有6则之多,但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67]2003年3月20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未带证件,在广州收容所被打致死。3月底,一位在北京学传媒的研究生在著名BBS提供网站“西祠胡同”的“桃花坞”讨论区公布了这个消息。“桃花坞”是全国各地媒体从业者聚集的地方。这则消息于是引起了《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记者陈峰的注意。陈峰与他的同事在采访孙志刚的亲属和有关部门以后,于4月25日率先在报纸上对此案进行了揭露。[68]其后,别的媒体纷纷转载。但更重要的是,这时中国的互联网已拥有近7000万网民,孙志刚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果没有网民的推波助澜,这个事件也许会像以前一样很快风平浪静。然而,借助网络的威力,这个事件导致舆论哗然,形成强大而持续的民意压力,并最终推动政府于6月20日废止了实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交叉作用竟能这么快导致一项制度的变革,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空前的。 除了像孙志刚案这样的“焦点事件”外,在多数情况下,舆论影响公众议程的设置、进而影响正式议程的设置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对比最近几年提上公众议程的话题与政府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一条清晰的脉络,包括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户籍改革问题、义务教育问题、公共卫生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在所有这些领域,舆论对原有政策的批评一般都比政策调整要早3至5年,前者对后者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69] 最初,舆论批评的焦点集中在具体政策领域,但人们逐步认识到,具体政策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中央政府采取了“效率优先”的整体政策导向,[70]地方政府则为了追求GDP高增长率而不惜一切代价。于是,近年来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我们看到对这种政策导向的普遍质疑和强烈抨击。面对舆论压力,中央决策层不得不作出回应。为了缓解批评,2002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试图重新解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意,使用了“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71]但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告诉人们,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如老板、经理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需要重视,单靠财税等再分配杠杆来调节是远远不够的。[7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虽然仍然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但其已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大大冲淡。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干脆放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提法。[73]2005年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进了一步,提出未来中国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74]从“发展是硬道理”、“先富论”、盲目追求GDP增长,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历史性的跨越。没有民众对“改革”的质疑反思,没有新兴与传统媒体对公共政策的激烈辩论,没有社会要求重新定位中国改革的强烈呼声,政策导向出现如此巨大的转折是难以想象的。[75] 在今日中国,六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依然并存。但与和邓小平时代相比,强人政治的色彩已近销声匿迹。在议程设置过程中,随着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人民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 逐渐式微,“内参模式”成为常态,“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外压模式”频繁出现。用执政党自己的术语来说,议程设置已变得日益“科学化”和“民主化”了;或用国务院总理的话来说,议程设置“突出了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全局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76]虽然“科学化” 和“民主化” 的程度未必尽如人意,但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治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西方舶来的“威权主义”分析框架则完全无力把握中国政治中这些深刻的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个标签像狗皮膏药一样往往被随处乱贴。中国政治在此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贴在中国政治上的标签却一成不变。如此荒唐的概念与其说是学术分析工具,不如说是意识形态的诅咒。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分析论文 一、制度制约公共政策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到今天的市场经济制度,制度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却的。而政策与制度一样,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伴始终的。制度、政策都是起源于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但具体的产生方式、作用并不同。 首先,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追求目标是理性的,他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是理性人。但理性人不等于正确的人,再加上诸如信息不对称、成本损耗等等客观因素,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不能实现。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弥补个人理性的不足,弥补一些客观因素的负面作用,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尽可能的实现。但制度出现,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在其框架内细化、归类,制定各种政策来辅助实施。这样,政策就产生并发挥作用了。 其次,个人虽是理性人,但理性并不能弥补他自然性上的缺撼:个人的生命过程及生活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他无法预计生老病死,也无法预计天灾人祸。单个人在自然面前是脆弱的,需要合作来减低这种不确定性。而合作使人成为社会人。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使社会人的合作更趋合理,更有利于个人在幼年与老年获得生存保障,更有利于人避免一些天灾人祸,并使自己有能力应付一些不可抗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但至于怎样合作,怎样使幼年与老年获得生存保障,怎样应付灾难,则是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制度呢?制度如何制约、真包含政策呢? 制度,通俗而言,就是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则。更确切的说法,本文采用美国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思?诺思的定义:制度提供框架,人类得以在里面相互影响。制度确立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构成一种经济秩序……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在诺思的定义中,制度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同时,制度又是规则、要求和行为规范。因此,制度不外乎是各种具体存在的行为规则、规范的合体。政策作为规划、社会目标、议案、政府决策、计划、项目等多面体的表征词,自然而然不会脱离制度框架,而是从属于制度框架。 由于制度并非是单一形式的,具体的罗列会使制度显得纷繁芜杂。这种情况并非制度分析家们所愿,因此,制度分类是很有必要的。而政策与制度的真包含关系也主要体现于此。 诺思的分类方法,是把制度区分为宪法秩序、操作规则和规范性行为准则三大类。同时,他又指出:这三类并非断然分开,分界线并不明确。 第一类是规范性行为准则。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制度,它们涉及到“文化背景”(拉坦语)与“意识形态”(诺思语)。它们是宪法秩序、操作规则的背景材料和渊源。这一类制度包括社会所处的阶段、文化传统、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心理因素等等。它们常常是非明文规定或非条例化规定的,但却使社会上的人们在潜在的国家强制力下潜移默化。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得到确定。这类制度的特点是“根深蒂固”,变化缓慢,变动不易。 第二类制度是宪法秩序。诺思认为:宪法可以定义为对管理的条款与条件(集体选择)的规定,这里的管理包括规则的制定、规则的应用和规则的坚持与评判。这一类制度规定确立集体选择的条件和基本规则,这些基本规则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Davis与North)。人们一般称之为立宪规则。这些制度一经设定,非经特殊而谨慎的程序,如集体选择的条件等等;非经特殊的紧急情况,如战争、政变等等,它们不可以变动。当然,这种不可变动并非绝对,只是相对一个长远期而言的。就长远而言,没有一种制度是不可变动的。 第三类制度是操作规则。这类制度是在宪法秩序的框架中创立的,是宪法秩序的具体安排。它包括法律、法规、社团、合同以及政策等等。制度制约公共政策也主要体现于此。政策作为依宪法秩序而制定的具体安排,它的产生、制定、执行无一不受到宪法秩序的约束。弗农。拉坦认为:1、宪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地调查与社会实验,或者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压制作用。2、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3、宪法秩序影响到公共权力运用的方式因而影响到由公共政策引入经济的扭曲的类型。如果这些扭曲很大,则市场便会显示出引入的制度变化将发生方向性错误。4、一种稳定而有活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一种关于解决冲突的基本价值和程序上的一致性,这种意识会大大减低创新的成本或风险。正是由于拉坦的这四个宪法秩序的观点,政策作为一种操作规则,必然受制于宪法秩序安排。 由以上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对政策是制约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宪法秩序这一类制度首先得得以安排。由于这些“确立生产、交换、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的指导性、宏观性及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就来执行操作任务。各种政策把宪法秩序具体化,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逐渐上升为法律、规章;体现到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则表现为带有经济意味或政治意味的组织、合同、社团等等。而各种政策在制定、执行时又不可逾越“基本规则”的限制,它们在制度框架中“生根发芽”,用具体规则充实整个制度。政策是制度的附生物,随制度的产生而产生,也随制度的消亡而消亡。同时,由于制度的指导性及难变动性,有些政策建议虽是可行的、有收益的,但由于制度间的相互牵制,建议不能上升为政策。 我们回到前文的范德海德政策建议上去,查看一下当时的属制度范畴的背景材料:19世纪末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泰国作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也是一体化中的一员。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使泰国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从而引起地价实际上涨;泰国政府采用农业研究和灌溉投资的对策来干预地价上涨;同期,泰国一直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军政机关投资和相关基础设施(如铁路)投资也需增加;另外,当时泰国王室及政府高层官员拥有的绝大部分土地在另一Rangsit区,一旦灌溉政策实施,农民会大批从Rangsit区迁往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政府高层官员的既得利益就会失去。 从这份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泰国当时的制度中的两对矛盾:其一为国家安全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制度间的矛盾;其二为保护社会中上层人物与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清楚地凸显出当时泰国制度框架中的牵制关系。安全要高于部分经济利益,已受益者不会放弃既得利益,二者一结合,契合点就是给社会带来净利益的好政策在制度框架中的牵制作用下被无限期延长。 二、政策影响制度 政策从属于制度,在制度框架中生成与运用。但政策的特性决定了它并非被动的适应制度,它也不仅仅只有利于制度框架的完善,它还会积极或消极地在制度框架内发生量变,最终促使制度变迁、达到制度创新。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政策能动的反作用于制度。 至于政策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由一定的主体作出,同时对一定的客体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要求、希望、规定、强制等等都可以被视为主体的某种政策”。政策源于人类自身的切身需要,但它产生于人类在解决比较现实的问题的时候,它是在制度形成后或逐渐形成期中的具体操作。较之制度,它更具有行为特征。而政策的确切定义比较难用精确的语言说明。就众多公共政策学家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四种极具代表性的说法: 其一,以哈罗德?拉斯维尔为代表,认为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这种观点强调了政策行为的设计和目标功能。但缺乏具体做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其二,以戴维?伊斯顿为代表,认为政策可视为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对某一具体政策而言,这种价值分配将在与政策相关的目标群体范围内进行。这种观点强调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但忽视了政策的创造功能。 其三,以托马斯?戴伊为代表,认为政策是政府意志的体现,是政府选择作为与不作为的行为。这种说法强调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强调其实践性。但忽略了作为不一定是政策,或许只是一种“做法”。 其四,以詹姆斯?安德森为代表,认为政策是政府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过程概念,表现在政府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这种观点强调政策的实证性和动态性。但忽视了政策执行过程的重要性。 事实上,政策不仅仅是计划和目标,也不等同于价值分配,更不等同于政治行为,同样也非只是操作性和动态过程。政策应当是它们的集合,以上四种观点只不过是政策不同层次的形态表征而已。政策是制度框架中的“砖石”,它是“广义的规划”。这种广义的规划是灵活多变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政策由于其“潜移默化”的特征,使它又成为相对恒定而持久的政府决策。这是政策的本质属性。与政策的起源密切相联,政策是人与人合作中的一种“契约”,是有关集体成员的一种默契,是要求所有成员在给定的环境中能预测其他成员的行为准则。但这种政策又不等同于法律、法规。虽然法律、法规也近似于一种“契约”,也可以在给定环境下预测他人行为,但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契约将会受到多大程度的惩罚。但同时也如第一部分提到的,许多政策会逐渐上升为法律、法规。惩罚程度会被明确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政策与法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甚至可以说法规、法律是政策的法律形态。 很明显,从上面可以看出,政策具有目标特征、行为特征、灵活多变特征、实证特征以及法律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是能动的反作用于制度框架的。 (一)、政策具有很强的目标特征。它是为了解决人类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在制度框架下细化的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其内容形式,然后加以执行、评估等等。在执行过程,要多方考察,看它是否偏离原来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很强的目标特征,原有制度得以强化,制度框架得以完善。也同样是由于很强的目标特征,政策在执行、反馈中也会波及到原先目标,会使政策执行主体意识到目标的欠缺或偏颇。经过一系列程序,使目标有所纠正,进而巩固和完善制度的分目标。 (二)、政策的行为特征是指政策本身是在实践中完善、成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任何一项政策制定出来都不是面面俱到、事事料到的。因此政策的最终成形是人们在实践中加以操作并完成的。但这种行为特征不仅仅是一种被动执行行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执行的。因此政策虽有目标,但为了更趋于理性化,往往在政策执行中变动目标,甚至影响其他目标,为制度增加新鲜“血液”,促进制度创新。 (三)、政策的灵活多变特征,是相对于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较长期稳定性而言的。由于政策是为制度服务的,制度变迁必然会引起它的变动。但同时由于其灵活多变,也就是执行反馈的灵活性,使它更容易促使正处于量变最高点的制度走向质变,使制度创新得以实现。 (四)、政策的实证特征是指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从发现政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各个方案――选择最优方案――执行所选方案的活动过程。由于这个过程的逻辑性很强,大多数政策相对于制度要求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可以称之为“好的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发现问题就可以有正确的解决方案。政策主体往往由于自身的因素,如素质、信仰以及心理等等,另外加上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认识等等的不同,政策极有可能是无效率的,是“坏的政策”。只要这个“坏的政策”实行时间足够长,就可能严重影响制度安排,不是破坏,便是突变,进而影响到制度变迁。 (五)、政策的法律特征是指政策逐步完善,逐步合理,可以上升到法的阶段,成为法律或法规。政策的法律特征在人类的政治发展过程是相当普遍的。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权力无论在法理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为少数人垄断的。这少数人提出的政策甚至不需要任何程序就可上升为国家法律,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这种“金口玉言”式的立法状态,政策更多的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这一方面促进了制度框架的巩固,但同时也使得制度框架变得僵化起来。人们的意愿往往不能实现,而改变起来又不容易,各种制度安排间必然会产生不均衡,从而引起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用诺曼.尼科尔森的话来说,就是:“制度变化正是依存于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政治经济’事件”。 我们再回头去看范德海德政策建议。在这项灌溉政策中,目标是相当明确的:为给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提供灌溉服务,给泰国带来大量的净社会利益;行为特征则体现在这项政策是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的,即怎样对付大米出口激增后土地价格的上涨问题;而其动态或实践性则体现于这项政策从开始到论证结束后,范德海德设计方案的出台。因此,这项灌溉政策建议虽然在1902年到1909年间屡遭否决,但其生命力却很旺盛。各个制度安排间的相互牵制,虽然有暂时的妥协――灌溉建议不被接受。但是,在出现新的制度安排,即二战后世界和平趋势加强,亚洲地区民族国家逐渐独立,开始谋求自身的发展,同时,世界银行也给予相应的支持,这项孕育在旧制度内的政策建议终于被采纳执行,范德海德设计的水利工程也终于得以完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固然不能说灌溉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制度,但作为一个“好政策”,它确实是在影响着关键性的经济制度的运行的。它开始没有被采纳实施,但在无形中,并没有人否认它的真正价值。 三、政策主体对制度的影响 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范,而政策则是在制度框架下行为规范的细化与执行。政策体现并执行着制度。而政策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的。一般而言,政府的高层官员以及官方机构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体。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政策主体。不可避免地,政策主体要对制度框架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通常情况下,政策主体对制度起正面影响,他们在维护、巩固和完善既有制度。然而,一旦负面影响出现,由于政策主体的特殊地位,将会对制度产生极大冲击力。本文中主要探讨政策主体对制度的负面影响。 (一)、依据西奥多?洛伊的类型学,政策可以分为分配政策、再分配政策、调控政策、和基础性政策。诺曼?尼科尔森分析,这种类型划分的标准有两个: (1)、强制的程度。 (2)、对个人影响的直接程度(相对于个人选择的环境) 也就是说,个人在运用公共权力对政策进行选择时,他会考虑到这种政策的强制性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直接或间接的收益或限制为多大。这两个标准,决定了政策主体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并非是十分顺从、一心一意的服务于大的制度框架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曲解目标,变动执行。其后果就是需要有另外的制度安排来协调这种不和谐。 制度变异应运而生。而这种变异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二)、制度对政策具有真包含关系,使得政策主体与制度的关系相当微妙:政策主体更类似于制度框架中众多的“建筑工人”,而制度则类似于“建筑工程师”。本来一座大厦的设计、指挥是由建筑工程师来进行的,但由于“制度”在此等于一个盲人工程师,他心中有数,也会有别的工段长给他介绍情况,但还由于看不到真实的大厦进展情况而有些束手无策。而建筑工人则一方面按工程师的设计进行,以免大厦全倾伤及自己,另一方面又会考虑到各自的利益,或偷工,或减料,这种集体选择方式产生了异化。再加上集体选择本身的局限性,如从众、冒险心态等等,从而造成“政策主体”中集体选择相当困难,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妥协的后果就是制度内部的不均衡,制度逐渐发生变迁。 (三)、政策对制度的能动的反作用,使得政策主体在保护原有制度和反对原有制度上具有很大的主动权。一个政策问题产生后,由于其触及到制度框架或制度框架中其他具体制度安排时,政策主体认为有必要介入时,政策问题就会被立案及至制定对策并付诸实施。一般而言,介入的必要性取决于国家本身的费用利益计算,其中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取向。但由于制度本身具体条件的约束,首倡政策的主动权一般都掌握在政策主体手中,而非一般的看到此项政策优势的普通人手中,所以在一项有利于制度框架稳定和逐步创新的政策建议提出来后,由于政策主体的倾向性不同,这项政策建议并不一定能上升为政策并执行。可以说,政策主体的作为与不作为对制度变迁也有很大影响。 (四)、制度框架的庞大,制度安排的繁多,必然使各项具体制度间产生一些“真空”地带。这样,对那些属于精英类政策主体而言,就会看到如何使自己制定的政策更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的机会。虽然在公共行政领域内政府机构应以追求社会效益、维护公平与正义为目的,但作为政策主体的是人。人不可能个个都是高尚的,在一个以维护上层人员利益为目标的制度框架中,政策主体极可能钻政策“真空”的空子,制定一些貌似合理而事实上不公平的政策,也会否决一些貌似与大目标有冲突而事实上很合理的政策,进行政策“寻租”。这种现象更常见于发展中国家。产生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人指出的那样: (1)、发展中国家的执政的政治集团和军事集团往往具有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舆论等权力于一身的倾向,这一方面使得国家的政府部门迅速膨胀,助长不负责任和办事不求效率的官僚主义作风;另一方面形成政权部门对于经济过程的过多干预,甚至出现政治和军事集团代替经济部门作出经济选择的情形。 (2)、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不得不较多考虑满足社会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而实行无偿或低价的物品与服务的分配,另一方面有往往无暇顾及各方面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政策主体更多强调职业道德自我约束而较少重视法规的管束。从而为这些人“寻租”提供机会。 (3)、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往往过于单一化,不允许具有共同体特色的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的存在,即使出现了自发的共同体公共组织,也常常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而遭夭折;共同体为自身提供公共物品的努力也可能遭到政策主体的反对而失败。 以上谈论的都是政策主体对制度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不会否认政策主体的正面影响是主流。只是政策主体事实上也是制度创立与选择的主体。一旦负面影响产生,就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波及制度本身。研究其负面影响远比说明正面影响有用的多。在制度创立初期,政策主体会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维护和巩固制度,使制度框架更加完善。但如同任何新事物一样,一旦制度完全定型,人们就会熟视无睹,他们会寻求一种制度框架中的个人发展。所以政策主体目标异化,政策主体与制度主体(主要指制度的创造、选择者)已经分离,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促使制度变异。 泰国湄南河畔的灌溉建议事实上就是由非政策主体提出、但遭政策主体否决的一项政策建议。政策主体即泰国政府的高层官员们在Rangsit区拥有大量土地,在Rangsit区,政府曾做过大额灌溉投资,兴建Pasak水利工程,同时,该区还是泰国第一座水稻试验站所在地。不言而喻,泰国高层政府官员是原先灌溉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对原先的政府采取的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政策是满意的。他们对旨在维护他们上层人员利益的制度的政策是同意并执行的。但到范德海德水利工程建议提出后,这项工程虽然有利于全社会收益,但由于它触动了政策主体的利益,这种干预影响损及政府要员的利益时,这项政策建议就只能是建议,而不能上升为政策。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使得泰国原先的制度已经变迁,政策主体也不在是Rangsit区的收益者,权衡考虑,这项政策建议才真正成为政策。 结论 本文从范德海德政策建议谈起,对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做了粗线条的探讨。 众多制度分析学家对制度的定义以及分类的探讨包含了一个普通的事实:制度制约政策,制度对政策是真包含关系。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制度因素不可忽视。而政策科学的凸现及广泛应用,又使得人们发现:政策从属于制度,但其特性决定它并非被动适应制度,而是对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政策与制度并非自然生成,而由人类选择决定,所以本文还得出一个结论:政策主体对制度有很大影响,在一项制度刚刚被选择及创立阶段,这种影响大部分是正面的;在一项制度已经完全成熟和略显僵化时,政策主体许多时候对制度起负面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对制度的冲击力相当大。 内容摘要 本文从范德海德政策建议谈起,对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做了粗线条的探讨。认为:制度制约政策,制度对政策是真包含关系;同时,政策的特性决定它并非被动适应制度,而是对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另外,本文还认为:政策主体对制度有很大影响,在一项制度刚刚被选择及创立阶段,这种影响大部分是正面的;在一项制度已经完全成熟和略显僵化时,政策主体许多时候对制度起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制度的冲击力相当大。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分析论文 一、从政治文化、行政体制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文化、公共政策自身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环境等等。本部分主要从政治文化和公共政策自身特点的角度来对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影响进行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是指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认知等。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方式和程度。民主、现代的政治文化为有效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提供了文化背景,而封建社会专制的政治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效率的提高,一般表现为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封建历史相当的悠久,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为民做主思想等传统政治文化残余还是不能彻底清除,它的影响有时还是相当的深刻,造成了现代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之一的人民群众往往没有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渠道,造成了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冷漠,普遍认为“在其位谋其政”,国家大事是那些当权者的事,于己无关,长期以往,就逐渐地失去了参与政策执行监督地热情。而民主社会要求社会公众能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地主人,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既是自己的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所以这种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残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1]公共政策的首要特征在于“公共”,是对全社会的利益调配,而不是针对个人的利益。正是因为公共政策影响的不是一个人的利益,因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也存在着较强的外部效应。笔者认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一种群体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如果一个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游说政府,希望减轻他的农业税,或者提高他的福利水平,他会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准则呢?首先,我们不说这个农民是否具有这种游说的能力,即使有这种能力,他也不可能采取行动。奥尔森认为,在一个群体范围内,集体受益是公共性的,即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而不需要付出成本。如果这个农民去游说政府,那么得到利益的是整个农民阶层。集体受益的这种性质促使每一个集体成员都想坐享其成,来“搭便车”。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人民群众可能都很想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因为公共政策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理性的个人选择了不监督,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个人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并不是免费的,即使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有效,受益者也不是他一个人,成本—受益不对称,他人的“搭便车”心理导致了个人不会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这种情况必然阻碍社会公众特别是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 二、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狭义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广义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不仅包含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还包括履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职能的政党组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等。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作为公共政策监督体系的一个分系统,与公共政策制定监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在我国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监督体制的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导致在现实的监督中,出现了“弱监”、“虚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督的效果。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监督权力 要监督,就必须由监督权力。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现着监督权对执行权的制约。监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主体的地位、权能。但从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监督主体由于自身的依附性而缺乏制约力度,导致监督乏力。在行政系统内部,行使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权的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受同级政府人事、财政制约。虽然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监察机关对本级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但是,由于受同级政府人事、财政等的制约,在实际监督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独立性。在行政系统外部,行使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权的各级人大实际上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突出体现在监督方面的法规不健全,力度不够;机构不健全,强度不够;手段不配套,深度不够;尚未真正体现人大的监督作用。[2] (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功能不全,缺乏监督合力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监督功能。但是监督功能不全,导致它们没有有机结合、密切配合,没有能够整合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实效,体现多元监督的优势:⑴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在监督的多元主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广大党员同志,尤其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着领导和约束的作用,对公共利益的促进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监督作用的范围和空间是有限的,它只能通过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来实行监督,并不能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的动态跟踪监督。⑵立法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在理论上应该是最有效地、最权威的。但实际上,权力机关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监督方式单一,程序不完善,通常仅限于执法检查、质询等。”[3]因为人大既不同于行政机关行又不同于司法机关,它既没有调查取证的权力,也无直接处理案件的权力,这样就很明显地削弱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效能,也无法显示出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威性。⑶司法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只限于违法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公共政策执行,关乎的是公共利益,而不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则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监督申诉对象,因为只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害其合法权益才能提起诉讼。这样显然不利于行政诉讼的完善,不利于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⑷其他各种社会监督。在我国主要包括政协、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等。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他们享有各种形式的监督权力,诸如举报、信访、舆论批评等。并且舆论媒体的最大优点是社会影响力大、效果显著,但是无论怎样,他们改不了“民间”的性质和定位,没有“官方”的权威和地位,并且供他们发挥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效用的空间也很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效率。 综上所述,不管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还是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在发挥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效能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相互之间不能有机的融合,出现“弱监”、“虚监”则是必然表现了。 三、从监督制度—“问责制”建设的缺失方面看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 “责任最通常、最直接的含义是指与某个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4]责任的明确是公共政策执行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必要前提。没有责任,就没有义务,则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就没有保障。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有效保障方式之一,没有责任的监督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一个地区或者部门反腐败是否坚决有效,与这个地区或者部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态度和责任心有着很大的关系”,“少数领导干部责任观念淡薄,由于制度不完善,除了问题追究不到个人”。2003年,包括原卫生部长、北京市长在内,全国有近千名官员因防治“非典”工作不力被罢官免职;2004年4月,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亲自听取监察部关于中石油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北京密云县迎春灯会特大伤亡事故、吉林市东百商厦特大火灾3起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4月底,国务院又先后责成严查江苏“铁本”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等,包括常州市委书记、安徽阜阳市市长等20多名政府官员受到党纪政纪的严肃处分。这些案件的查处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问责制”与现行的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还是有着不相容的地方。作为一种监督方式,“问责制”实施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因为科学的“问责制”的前提是合理的配置和划分行政权力和监督权力,而这则有待于更深入的制度改革。 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对公共政策项目,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政策项目,“问责制”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一)“问责制”中权责不清、主体缺位 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监督主体不知道向谁问责,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什么,是一种直接责任,还是间接责任。给人的印象比较模糊,很难具体的界定这个“责任”。 “问责制”的主体是谁?结合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问责”的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人民行使问责权,“问责制”应该是一整套完整的责任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部门内部的上下级监督关系。因为在这种问责的监督体制中,人民群众追究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再追究各级政府中行使公共政策执行权的公务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监督互动。但是在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往往是下级因失误影响了政策执行而被上级要求辞职,并不是因人民群众的“问责”而辞职,造成了“问责”主体无权问责而缺位的局面。 (二)“问责制”定位不清 作为行政责任领域内的一个新术语,“问责”的定位到目前还不清楚。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问责”并不是行政处分的一种,在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它明确界定。所以,作为监督的一种方式,“问责”还是模糊的,界定不清的。在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问责”的实际操作还缺乏可行性。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分析论文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公共政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深刻性、广泛性、艰巨性都表明,它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投入,广泛参与。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公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参与条件、参与渠道,社会公众才会真正树立起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鼓动起人们的政治热情。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愿望。市场经济体制的构筑过程也就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公民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要求过问和参与与自己利益关系密切的公共政策过程,甚至就某些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向政府讨价还价,施加压力。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公民参与提供条件,如产权保证、物质和必要的设备保障等。 3.政治现代化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政治过程必须向民主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从民主化角度来看,人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就应当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公民再也不仅仅满足于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对象)而存在,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强烈地要求向公共政策系统表达自己的意愿,具体过问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使公共政策能够更充分地代表自己的利益。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认为公民参与,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是贯彻民主信念的进一步落实,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去解决社会问题,它可以发动社区资源或公民来推动发展计划,也可以使更多公民通过参与的过程认识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集体参与,可减少政策上的流弊与个人的私欲,进而确保一个更可行及公平的决策。基于每个人知识有限,思维的方法不同,群体智慧对于决策来说相信是比较优越和可靠的,因为这是经过众人参与,互补长短的情况下得出来的。其次,通过意见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冲击,不但可以使个人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个人的私欲亦得到调适,使政策依据群体的意愿而做出。 2.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对于一个政策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公民参与,有助于政策决策主体充分考虑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利益和愿望,并把政策目标的确立和政策措施、手段的选择建立在符合这种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之上,以减少政策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其次,公民参与,可以减低执行时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3.公民参与,促进了政策相对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有助于提醒政策执行主体尊重政策相对人的人格,并注意激发政策相对人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和接受主动性,减少政策执行中的阻力和实际存在的强迫性和人格侮辱等违背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还有助于改变政策研究和咨询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而代之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重视角,扩大政策研究和咨询的领域,并使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实践公民参与的争议与反思 “公民参与”是很理想的理念和正面的行为,但在实践方面,要鼓励一个人去参与社会事务,要求他或她不单是只顾个人的利益,而是采取利他人的倾向,关注公共事务,从而介入参与和协助、表示意见、推广活动和参与决策,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一些学者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也提出了质疑。 第一,很难确定公民大众的真正意愿,持这种观点的认为一般公民没有空余时间去关注或去认识政策问题;那些有时间和有兴趣的,未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很多没有参与组织的公民都是较沉默、被动,对社会上的政策很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很难确立公民意愿。第二,批评公民意见多属短视,一般公民的意见常被指为只求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不能容忍;而且所要求的多属狭隘的利益,而忽略社会全局性的发展。第三,公民参与效率低、耗时和昂贵,而且使政府部门内的专业及行政人才难以发挥其知识及经验,不能采取果断措施,令工作效率降低,未能应付瞬间万变的现代化社会形势。最后,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满及不安。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一般市民的期望亦相对地不断膨胀,常常提出过高要求和不切实际的论调,而当这些要求未能适当地被满足时,这些公民的内心很是不满,对政府及社会产生不信任和不安。 与此不同的是,对公民参与持赞同观点的学者却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一,指出多数公民较被动,对一般政策很少有自己的意见,是符合实况的。但要求那些有见识、有意见、有亲身体验、有切身利益的基层公民,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总是有裨益的。至于专业知识和才能方面,公民未必完全掌握,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他们的认识便会加深,而且他们作为受益者的切身感受和不受部门领导的位置影响,对专业和官员能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第二,公民意见是否属短视,在未有机会参与和发表时,在未有比较和分析时,实难先验地下判断。第三,公民参与是否耗时和昂贵,很难有定论。很多政策都是涉及广大公民的生活和利益的,且有长远影响,只有深入和详尽的反复研讨才可减少日后出错时所带来的失误和浪费。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公民受教育水平上升,通过传媒而接触世事日多,对生活质量及政治权利的要求不断提高。 四、公民参与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思考 虽然在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存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公民参与的理性化程度较低、公民参与的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较低、政府官员的错误观念等诸多现实问题。但近年来公民参与已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接受与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是公共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对政策中公民参与及政策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1.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就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公民参与经常化、制度化。 2.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方法和渠道。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广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者可以多采用一些公民参与的方法,如深入交流法、在政策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价值取向法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这是较为积极和主动的做法。 3.营造有利于我国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为公民参与创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背景。一般来说,有利于公民参与发展的文化氛围有:一是普遍的平等观念;二是广泛的自主意识;三是强烈的责任感;四是法制原则。为此,必须克服传统政治文化造成的参与中的冷漠和急噪情绪,积极培育公民参与所需要的适度、理性的心理背景。 4.树立政府官员的正确理念。政府部门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官员对待公民参与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公民参与的作用发挥。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合法权利,承认公众在公共政策整个运行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分析论文 1研究背景 伴随着春节的来到,春运大潮又向人们涌来,一张小小的车票再次牵动了中国13亿民众的心,“买票难、买票贵”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火车票作为一种垄断性的稀缺资源,一直沿袭限时限量的发售模式,多少年来,无论媒体曝光也好,民众提议也好,铁道部对此始终不作任何回应。 2008年,对于大多数房地产商而言,这个冬天来的有点早。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和我国房地产最新政策的推行,房价大幅缩水,老百姓持币观望,开发商惶恐不安,房市岌岌可危。面对如此窘境,如何对当前的房地产政策进行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政策,成为了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大建设”,然而这个大建设却通常分三步走。最初制定方案时考虑不全面,不得已又重来一遍。试问最初对公共设施改造政策进行评估时,为何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若究其深层原因,不难发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2传统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按照相关的评估程序,就政策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包括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一定的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满足需要的活动。政策评估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要进行价值判断,非有价值尺度不可,这个价值尺度就是评估标准。传统政策评估标准包括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长久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开始转型,利益主体多元化显现。政府根据社会客观规律和不同利益主体需求,在对政策评估时往往更偏向于生产力标准,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可以肯定地说,效率、公平作为我国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但是,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以及各个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公共政策实施的结果并不能保证完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此外,由于我国传统的政策评估体系在目标、方法和结果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和人为操作性,例如:不考虑政策目标达成情况,只要政策制定与执行者的行为动机和出发点被认可,则该项政策就会被肯定;同样,不论政策执行时采用何种办法,只要效果良好就对其予以认可;此外,只要政策的实施过程符合程序规定,无论效果好坏,均认为政策是良好可行的。因而,改革政策便成了“双刃剑”——往往是伴随着某项改革政策的出台,部分人受惠,而另一部分人则受损,如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伴随着公平与效率失衡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城乡与区域的失衡,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失衡。 提高经济效率,保证社会公平,其最终目的在于关心人、解放人、尊重人、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无法体现公关政策以人为本的制定与评估标准。如何使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的成果,如何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需求,如何有效保护弱者的利益,如何有效调动多数人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有效解决收入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这就必然涉及到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与评估标准是否能够坚持以人为本。 3公共政策评估的人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效率”、“公平”、“公正”、“发展”等元素,但是归根结底,其核心价值应该是“以人为本”,是实现公民主体利益的最大化。以人为本不同于以物为本,不同于以官为本,不同于以阶级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 3.1人本与物本、官本、阶级本、民本的区别 (1)以物为本。人本都通常是相对于物本而提出来的,当前的物本思想片面的、不科学的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 (2)以官为本。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官本位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在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切都以上级为本、以官为本。上级的吩咐,无论正确与否,通通照办,将老百姓的福利、权利践踏于脚下,就是以官为本的真实写照。 (3)以阶级为本。在阶级斗争的年代,共产党的方针就是:个人不能为本,个人必须以自己的阶级属性加入一个组织,以一个群体为本,如果一个人不是党员,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就是阶级斗争的局中人。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存在着阶级属性,但是生产力是没有阶级性的。如今若仍然过分强调人群中阶级的对立,是不正确。 (4)以民为本。在中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通用,人本也即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集中表述。但在当代,作为一种哲学价值观,人本和民本又是不同的,因为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 (5)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包括了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因此,我们应该从“人人”和“人民”两个层面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 3.2公共政策评估的人本标准 (1)公共政策要将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生活的需要,才有必要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任何公共政策都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根本前提,以是否实现增进人民的福祉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根本的价值尺度。 (2)公共政策要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更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对公共政策有知情权和建议权,并成为评价公共政策的最终权威。 (3)公共政策要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生活和工作环境。 (4)公共政策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公共政策不能见物不见人,要充分理解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为人民群众创造精神愉快、社会和谐的人文环境。 4公共政策评估中人本标准的体现 4.1改变传统公共政策理念 改变公共政策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公共政策的首要地位。一切公共政策都必须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要破除把人作为发展手段的陈腐观念,不能片面强调人民的义务、责任和奉献,而应该以实现人民的权利、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一切践踏人民基本权利、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妨碍人民实现理想的政策,都是不能容忍的。 4.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公共政策的主体,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更有利于实现正确的政策目标,要经过人民群众的充分讨论,有的还要经过人民公议或者公决。政府必须改变单方面随意决定政策手段和方式的习惯。当然,人民群众也是政策的客体,但决不是被动的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和愿望,逐步减少行政强制手段,充分发挥诱导、劝说、道德教化等人性化的工具,切不可任意扩大政府的强制权力而剥夺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4.3树立全新的公共政策目标体系 树立全新公共政策目标体系,要把本末倒置的公共政策目标重新排序。就要求我们: (1)明确公共政策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满足人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需要、满足人的长远发展需要、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以牺牲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为代价的公共政策是不能容许的。 (2)建立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改变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核算体系,必须使经济增长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评估考核体系,矫正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的片面考核办法,端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以是否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协调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环境为评价政绩的基本依据。 4.4改革公共政策运行机制 (1)正确确立公共政策目标。政府应该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有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问题优先确定为公共政策目标,把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摆在公共政策问题的首位。要逐步提高保证人的发展需要在公共政策问题中的地位。 (2)建立开放的政策制定体系。要保证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问题界定、信息收集和意见征集等方面沟通渠道的畅通,鼓励各方面的利益主体包括地方、部门政府、政府官员和公众等从各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要求。不断拓宽公共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渠道,改变少数政治精英垄断政策议程的不合理状况,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参政权。广泛建立政策听证制度,完善民意调查体系。 (3)搭建公众监督平台。人民有权知道、监督、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与公共项目;也有权评价、监督、了解执行公共项目的各级管理者。因此,政府考核机制应当搭建一个公众参与的平台,人大、政协、司法、媒体、人民团体等作为这个平台的主要支柱,将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自己要求和呼声的民主渠道。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分析论文 1我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 作为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然而,公共政策在付诸实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种具有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其效能必须经过实际的执行过程才能得以发挥,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说,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并未采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政策,而是将政策束之高阁,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从而使严肃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2]。 (2)政策选择执行 现实中运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着共同政策目标的小政策组成,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他们“耍小聪明”,“打小算盘”,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政策附加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加进原来政策所没有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但在一些地方,计划生育罚款却是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偏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政策失真,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从而产生抵制情绪,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法外施恩”,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甚至逆风而行,“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抵制心态异常顽固。 (6)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演变成野蛮执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还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向执行对象解释政策不够,宣传不到位,忽视了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旦执行对象对政策不理解,出现为难和抵触情绪,执行人员就采取制裁、经济处罚等方式,野蛮执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背离工作程序,甚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3]。 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有着主观或者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有漏洞可钻。一般说来,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一是政策是否合理。如果一项政策规定的各项内容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将表现出政策行为规范与客观实际的强烈冲突,使政策执行失去了实践基础。政策执行机关在执行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时,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来敷衍。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政策的明晰性,要求政策方案要有严格的执行界限、科学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评估标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将使政策的可操作性减弱,使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无所适从,同时,缺乏明晰性的政策会引起政策的界限不清,导致执行者有空子可钻,对政策随意变通,同时也为有关领导化解“风险”提供了口实。三是政策是否“前后左右”协调一致。现在,有许多政策是政出多门,莫衷一是。面对众多相互冲突的政策时,政策执行者不得不采取“优选法”———顶头上司的优先,其他领导的靠后;经济监督、杠杠部门的优先,其他部门乃至党政机关的靠后;领导个人交办的优先,集体名义布置的靠后。这种做法违背了“政策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必然导致国家受损,群众吃亏,正确的政策难以执行。四是政策是否多变。今天制定一个政策,时隔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又匆忙出台一个新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多变,朝令夕改,法无常规,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就无法建立起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就很难使人遵从。 (2)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这表现在: 1)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比较起来,素质普遍不高,从而,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政策、科学知识的训练,很难形成科学行政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难免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2)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变化的随意性很大,人治色彩浓厚。目前,政策执行中“按章程办事的运作”,“受规则约束的运作”,“形式主义的非人格化的统治”,“不因人而异”等观念并未深入人心,随处可见官僚的“任性专断”,“这种官僚主义常常以‘党的领导’、‘党的指示’、‘党的利益’、‘党的纪律’的面貌出现,这是真正的管、卡、压”[4]。书面形式的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官场逻辑,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显然,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递减的重要原因。
配送运输论文:药品冷链中运输与配送“新蓝海” 药品冷链断链大多发生在消费终端,而药厂到医院、药店的环节都能较好地确保证药品温湿度要求。 “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在成为生物医药强省的征程中迈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大步。作为浙江省龙头企业的华东医药,从2002年起就已经涉水药品冷链配送。在遨游医药蓝海多年之后,华东医药提供怎样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又将以何种姿态迎接转型元年的行业竞争? 多年的从业经验让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竺君君看清了目前中国医药物流市场的一些特点。“小批量、多批次的小作坊发运方式仍十分普遍,除了制药企业发运以外,大量需要冷藏的药品根本找不到有效的冷链运输条件。” 2011年是新医改的攻坚之年,完善药品冷链管理成为了强制性的国家政策,药品冷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经吸引医药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医药生产、批发、零售和消费各终端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并将药品冷链作为长期且重要的基建项目来实施。 第三终端的冷链难题 许多制药企业把目光都盯在了第三终端,即乡镇农村医疗医药终端。可是在整个药品冷链系统的三个环节(仓储、运输和配送),乡村运输以及远程运输却成为医药配送人士最为头痛的问题。 乡村地区一般位置比较偏僻,交通网络并不发达。不够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乡村运输成为了一个难题。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竺君君介绍,华东医药根据乡村运输的特殊性,针对性的合理调配配送的频率。 “即使合理地调整了配送的频率,由于乡村运输中很多工作都是需要提前做到的,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急救的药品需要临时配送。” 竺君君说,“这就需要主次干线的一个合理安排,当主干线的冷藏车在途经某个乡村时,当地的临时调配车辆就会进行交接,通过提前的调度工作,既保证了主干线的车辆不耽误时间,又保证了急救药品的准时送达客户。由于路途较远,保证车厢内的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是远程运输中需要解决的关键。” 对于远程运输,在客户的订单下达后,第一个时间我们先预定一个仓位,确定了双方城市的一个温度状况之后,根据实验数据对药品进行不同的包装。竺君君谈及了华东医药对于药品包装的一些探索。“我们对药品的包装进行了一个改进,虽然运用的还是一个普通的泡沫箱和冰袋,但泡沫箱并非越厚越好,我们在1毫米的泡沫箱外面增加了一个保温或者反光的纸箱,以节约成本和增加保温的时间,这是我们工作领域中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针对无法监控的长途运输的难题――航空运输,竺君君表示“远程运输的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实验形式的实验数据为依据的。在发运之后,会催促客户去提货。之后我们会进行一个货物的跟踪,并做好客户的信息反馈,这些信息对我们做好下一次的运输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药品冷链监控滴水不漏 归根于成本问题,目前一些物流公司依然采用人工确认温度进行温度管理,但这种方式只限于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测定,缺少运输环节的连续性温控数据。如何实现全程实时温度监测与控制,是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冷链管理时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使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冷藏药品冷链环节的监管工作。对于整个药品冷链系统的三个环节,华东医药有限公司率先与药品监管部门合作,采用先进的信息化远程监控技术,实行无缝隙药品冷链物流。 华东医药在冷库端安装了药品仓储环境监测和报警系统软件,对在库冷藏药品的温湿度实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记录和超标异常情况报警,并通过互联网将企业端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药品监管部门。 “仓储环境监管系统主要分为在线监管、现场管理、数据分析和备案情况。我们对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库房门和断电情况进行数据信息采集。” 竺君君介绍,“由于开关门对仓库门边上的温湿度影响较大,我们在冷库安装了三个温度探头,而在门附近安装了一个湿度探头。” 竺君君说。 “为了适应不同时期不同职责人员的监控要求,华东医药还配备了一个现场的人机交换界面,主要有一个本地的PC监控系统,这个系统放置在办公室,方便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以及流程的改变。另外还有一个现场的触摸屏,主要是用于现场的维修以及查询。” 在车载环节,针对大批量冷链药品的配送,华东医药的冷运车上都安装了药品冷链运输环境监测系统软件,每辆冷藏车配置3个PT1000温度监测探头,对运输过程中药品的温湿度进行自动监测、记录和异常情况报警,“温度探头10秒钟就会上传一次温度,这样当药品发生质量问题或者客户对于配送药品质量有疑问时,也可以登录这个系统进行历史数据的查询。” 竺君君说。“GPRS数据网络功能支持车载运输途中将温度信息实时传送至远程的监控系统,在上海的一个控制中心,已经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控制以及监测。” “在整个运输途中,我们通过GPS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输到药品监管部门。”她继而介绍,“当冷藏的药品送达目的地的时候,将对历史的数据进行现场的打印,并且进行了签字的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一整个的交货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医药针对在运输途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碰到高速公路上的堵车问题,或者说车子进行停驶或维修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在车厢底下配备的一个汽车外接电源就发挥了作用。当车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接通220V的电源,让车子通过电来进行制冷,从而保证正常的制冷情况,同时车厢的门板也是进行了双层的保温,万一在堵车的情况下,也会有20分钟的紧急处理时间。” 在最后的远程配送运输方面。“目前华东医药在远程运输上主要还是针对2到25度的产品,2到8度的产品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登录,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的整个布局。” 据了解,华东宁波仓库目前主要运行在洪塘分部,北仑分部将在今年5月建立完成,洪塘分部分成仓储工程和车载工程两部分。宁波洪塘的各个库房都有实时温度监控,所有的温湿度数据也是10秒钟上传一次,方便管理人员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实时地查看公司的状况。 “我们所做的努力在于,无论针对乡村运输还是远程运输,药品冷链三个环节的监管都要做到滴水不漏。” 竺君君说。 药品冷链的艰难探索 尽管华东医药不断加大对药品冷链物流的投入,并与监管部门取得了良好的合作,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药品冷链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业内人士进行一番艰难的探索。 竺君君指出了华东医药的一些现实困扰:“第一,车辆进出市区受到限制,导致我们无法向上海、北京等地方发展业务。第二,在远程运输中的仓位安排没有优先权,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蔬菜和海鲜货物有一个绿色通道,只要这些货物一到机场就会提前安排仓位,药品虽然是一个急救药品,可是国家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来扶持,所以导致我们要提前安排仓位,而且提前安排的仓位还不一定能上去。” “另外一个较严重的就是冷链断链,在医院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药房之间的交接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采取冷链措施。虽然我们也在省内的大多数医院配备了一些医院里用的冷链车,可是他们真正使用的并不多。” 竺君君提出了忧虑,“我们希望厂家在药品出厂的时候能有一些冷链断链或者是药品变化的数据,以保证我们在冷链配送的时候能多一点点的争取时间。” “医院的监管力度不是很强,让我们在医院退货的时候无法识别他这个药品到底是不是变质,导致我们的配送方面或经营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竺君君说,“对于药品的质量进行评估还需要稳定性数据支持,但是一般的药品物流公司缺乏这方面的数据。” “所以我们要在流程里面能够建立和上游供应商紧密地联系,出现流程偏差的时候,跟生产厂家共同去评估可能对药品质量带来的风险。希望交接环节在以后都有所改进。目前的冷链发展之路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相信经过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大力合作,药品冷链物流能够取得很好地发展。” 现场问答实录 问:“湿度温度计是怎样的一个温度计?应用原理是什么?” 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竺君君(以下简称“竺”):“是三个温度探头,一旦温湿度出现异常时,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监管部门人员就会收到报警短信,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避免人为疏忽导致的冷链风险。药品冷链信息化监管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华东医药实现了全程药品冷链物流实时远程监控,确保了疫苗等生物制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信誉。” 问:“温度计的探头有线是否连到了冷藏车的车载终端,运输产品的批号、数量以及产品的最新技术是否也有所显示?” 竺:“探头是有线的连到了一个驾驶室里。然后通过GPS跟GPRS定位系统传输到我们上海的监控系统里。但是不能显示产品信息,这只是一个温度监控器。与运输的批号相关联的是温度监控的运输系统,在我们的监管系统里的运输单子上才能看到产品信息。” 问:从接到客户订单,到完成配送的过程,你们怎么安排行程? 竺:下单当天晚上12点之前所有的订单就会在仓库里面分拣完,隔日配送。凌晨四点钟驾驶员根据不同的路线,提走所有的货物,然后进行配送。如果中途出现变故,例如天气原因或者医院的节假日,我们会事先跟客户沟通。基本上因为省内配送一天内基本上都能完成,如果偶尔不能完成的话我们会有一个外接电源,也就是说插电过夜,进行第二天的配送。 问:针对跨越省区的药品配送,你们如何操作,配送的效率如何?冷藏车是自购还是租赁的? 竺:目前华东医药只在浙江省进行配送,今年有计划往福建和江苏、安徽方面发展。车辆是自购的,因为针对机场配送方面我们监管不到,包括邮政方面我们也是不放心的,所以感觉还是自购冷藏车配送比较合适。 只要是医院当天下的订单,当天全部处理完,一般都是一个星期递送一次,他们要来去保持这个两天的库存。根据订单频率,华东医药循环在1星期3次配送,也就是说隔一天配送。针对一般的制药厂只需要配送需要足够的库存即可。 问:您刚提及,有一个监控系统在你们的冷链管理当中。一旦监控到温度已经超标了,你们的应急的方法或者说是流程是怎么样的? 竺: 我们对药品有三层包装,第一个是层内包装,对于生物制品来说就是一个瓶子,然后中包装,然后一个大包装,药品在2到10度的情况下,拿到一个25度的常温态下,能保持一个20分钟的冷藏的保温效果,但在断链的时候,我们有十分钟的紧急预案,比如说像车辆方面,如果说堵车了或车辆损坏了,我们有一个外接电源,然后比如说库房里面,库房里面,我们有5个冷库,如果其中一个冷库出现问题,十分钟内没有解决的话,我们就会发生移库。 问:即使十秒钟传一次,但如果在途的温度还是超标了,最终到客户手里仍然是超标的,你将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保证对客户供应的物料是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没有断链的? 竺:温度偏差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曾对运输包装做过一个统筹运输实验。对包装进行监测,包装本身有25分钟的保温时间,不是说一超标药品就发生质量变化的,其实有10分钟的预警。我们有10分钟的时间去反应情况,如果10分钟之后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有备用的车辆,或者让司机在附近的地区进行一个外接电源。 如果超过25度,我们要考虑怎样去除湿,但是这要考虑到药品的品规和运输规模。 针对超温的药品,由于产品有一个温度上限和下限,这需要一些稳定性数据来支持,如果说一旦超标,例如已经达到了50度,在24小时之内通过应急措施是可接受的,超过24小时我们只能进行回收或者销毁。 配送运输论文:关于零散货物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融合发展的思考 【摘要】合理衔接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是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整合物流资源、提升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内多地的现场调研,明确了零散货物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导致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环节衔接不畅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影响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政府推进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干线运输;城市配送;融合发展 1、引言 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电商大潮推动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较快发展,也对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联合呈现的物流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传统干线运输与两端城市配送松散衔接的发展模式,其服务效率已经很难适应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配送效率提升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配送中心多为自营,节点布局分散,干线运输车辆与城市配送环节的接驳点相对分散,加剧了城市道路网的通行压力,引发交通堵塞、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部分城市已对从事干线运输的大型货车进行了限行,可以预计,未来城区内货车限行的城市还将越来越多。整车运输因货主单一,在通行权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干线运输与配送服务往往由同一载运工具一次完成不经换装。而对于单票货物量在0-3吨之间的零散货物,干线运输与配送服务是两阶段的工作,由于干线运输时将不同货主的货物拼凑为整车货运进行运输,为了实现“门到门”运输,不可避免地需在配送环节换装至多台配送车辆。因此,零散货物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间的衔接已成为影响末端用户物流服务体验的关键环节。 2、零散货物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融合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零散货运市场已基本形成快递(0~30公斤)、零担(30~300公斤)、专线(300公斤~3吨)三个细分市场。其中,除了快递提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在企业层面基本实现干线运输和配送环节的全覆盖外,零担和专线目前仍以“点到点”的干线运输为主,由货主自行提货,或依赖企业外部的社会运力资源进行配送。 部分大型干线运输企业已实现了在城市配送领域的业务延伸,但零散货物运输市场的主力实为广大的中小微货运企业及拥有1-2辆货车的个体车主,这些企业不具备必要的作业场所,多以临时租用的居民住房作为仓储设施,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运营管理水平也较低,自身并不具备融合干线运输与配送服务环节的能力。而一些功能合理、运营良好的物流基地通过相关企业的集聚,已发展成为促进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如常州亚邦物流基地即可为入驻的专线企业提供“同城物流公交”服务,将干线运输货物统一配送到客户手上。 3、影响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作为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其融合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多重内外因素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物流节点为不同运输环节的衔接提供作业场所,其服务功能与运营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所呈现的整体服务质量,是现阶段推进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道路条件对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的衔接效率也具有较大影响。从市场主体层面来看,参与业务融合的各方企业的发展规模、业务构成、运营管理水平,以及具体的组织、合作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融合发展的实际效果。 此外,高度个性化和信息化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在进一步优化提升运作水平的同时,加强业务融合。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也对推动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融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4、推进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 要推进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的融合发展,应针对基础设施、物流服务需求、市场运作主体等影响因素,着重发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同步提升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4.1依托基础设施的融合方向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尤其是物流节点在不同物流环节间的衔接作用,为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的融合提供在物理空间上的便利,引导设施实现更合理的布设。 1、促进节点用地集约化。优先利用既有的物流园区、中心,在城郊用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统一规划建设城市配送分拨中心,引导各类服务本地的一级转运、分拨节点在空间上的集聚整合。2、促进节点功能多元化。在城市配送分拨中心内设置零担专线运输和仓储配送专区,吸引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企业、车辆进驻;依托节点建立对货运中小企业及零散运力的服务质量与诚信评价体系;鼓励具有城市配送分拨功能的大型物流节点吸引电商进驻园区开展业务。 4.2依托市场主体的融合方向 视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经营主体的发展程度与阶段,以单个或多个企业为载体,加强业务融合和资源互补,以加强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融合发展。 1、强化企业自身业务拓展融合。以大型干线运输企业为主体,通过对配送企业的兼并、控股等,实现在城市配送领域的业务延伸;以自营物流的大型电商、连锁超市等为主体,进一步整合社会物流服务资源,拓展提供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紧密结合的社会化物流服务。2、强化企业间业务协同合作。经营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业务的中小物流企业,以联盟形式加强在零散货运服务方面的资源和功能服务整合,实现运力、线路与网点等资源的互补;大型干线运输企业通过加强与经营城市配送业务的中小物流企业及零散运力资源的业务合作。 4.3依托信息化手段的融合方向 继续建设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整合和对接;物流平台运营企业依托实体节点和市场资源,采用手机APP等多种形式,开发针对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业务的信息平台功能,并积极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商平台对接。 5、结语 建议政府部门在充分激发和保障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服务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的节点设施,鼓励建设具有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接驳功能的公共型城市配送节点。同时,利用政策手段和行政杠杆,积极引导和推动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融合发展。 配送运输论文:基于铁路运输的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随机发生,以及灾害发生后对应急物资运输的迫切要求,铁路作为大宗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力配送应急物资。文章主要基于灾害应急物流的概念,研究物资配送车辆的调度优化,找到车辆调度的优化路径,保证应急物资能在最短的时间和径路配送。 关键词:应急物流;车辆路径;调度优化 1 应急物流概况及意义 应急物流是指在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等发生后,需要紧急组织运输物资、资金等来保障受灾地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中的生命财产损失[1]。因此,国务院建立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设立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同时,民政部也增加了一个新的建设方案,即将中央级救灾储备库由十个增加到二十四个。 在理论方面,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研究总体上还属于研究初期,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应急物流中存在的物资需求及配送的问题,对应急物资需求量的预测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应急物流系统和应急物资调度问题的研究,也希望能够丰富现有的应急物流相关系统内容,能够对现有应急物流实现方案研究有一定的进展。 文章研究中建立的灾害应急物资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希望能够起到以下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协调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间的调度,将紧急救援物资送达受灾地区,以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2 我国铁路应急物流研究存在的问题 (1)我国救灾物资存储量不够。这是我国在突发性的灾害来临时面对的最大问题,也直接影响了铁路运输之前的物资集结进度。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灾害类型南北方截然不同,使得主要存储的帐篷、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不能在铁路货场大量存储,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的准备过程。 (2)铁路救灾体系不完善。我国的救灾体系包括国家和私人捐赠,以及一些社会组织,这些救灾物资一般分散存储在各个城市的不同地点,因此经常会发生物资供需上的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铁路救灾网络指挥救灾物资的运输,提高物资集结和运输的效率。 (3)由于救灾信息不畅通、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等原因,往往造成大中型城市的批量救灾物资不能及时运输,而考虑附近存储量不高的城市运输,造成了物资运达后救助范围小的现象。特别近年来出现的救灾初期物资出现短缺,而救灾后期可能出现物资过剩的情况,导致了救灾物资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虽然应急物资无法按正常情况来应对供需情况,但是铁路的直达性好和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度机车车辆,保证物资能够大批量的一次性配送到位,减少对救援车辆路径的干扰。 3 铁路运输路径问题的研究 车辆路径问题(VRP):通过组织连续的一个系统里的点,根据车辆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的需求选择路线,车辆通过这些组织好的点,以达到最终目标[2]。VRP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行车路线的设计,其二是出行时间表的安排。目前有关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可以表示为:给定一个或多个中心,一个车辆集合和一个顾客集合,车辆和顾客各有自己的属性,每辆车都有容量,所载的货物不能超过它的容量[3]。 通常情况下,车辆路径问题主要的研究影响因素是车辆运输目的地、车辆分类、目标函数以及其他的因素。在铁路应急物资运输路径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运输路径主要受到了现有可供作业的铁路站场和装卸能力的约束的出发地、目的地选择性特点,而车辆特性主要是受到车辆数量、调运时间以及车辆载重约束的影响,从而建立时间最小化的目标函数。 车辆调度问题典型的模型是VRP模型,其目标函数是确定完成运输量所需要的车辆数以减少调运时间,主要有配送车辆、货物、物流中心、运输网络、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等构成。但是对于应急物资的运输问题而言,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尽快调运车辆将应急物资运输到灾害发生地,因此应急物资在运输过程属于货物装卸混合的装填,运输车辆的类型和物资种类都不尽相同。特别的,不同于典型的VRP模型的是,调运车辆不必返回原地,且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运输的不间断性,运输成本不再是考虑的因素。 4 应急物资基于铁路运输的车辆调运优化模型研究 在建立模型前,要先设定模型的边界条件。根据铁路运输和应急物资的特点,在整个运输网络中要先确定需要运输的应急物资数,以寻找能够满足需求数的所有供应点。在运输过程中,要忽略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简化模型的计算维度。 受灾点和物资供应点组成无向图G(S,D),其中S={S1,S2,…,Sn},S0是物资供应点,S1,S2,….,Sn为N个受灾点;D为边集,dij∈D(Vi,Vj∈V,i≠j)指列车i的行驶速度Vi到Vj的距离。 假设:铁路运输列车集为L={L1,L2,…,Ln};当列车L经过边(i,j)时XLij=1,否则为0;当列车L配送到受灾点Vi救灾物资时ZLi=1,否则为0;M为铁路运输网络中能够提供的运输应急物资的最大车辆数,G为列车的最大运载量,Gi为受灾点Vi所需要的物资数量。根据以上描述建立调运列车数和车辆满足0-1整数约束的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5 结束语 应急物资的畅通是减少灾后损失的重要保证,因此合理快速的统筹运输安排有利于灾后救助,也是铁路应急运输应急物资能力的体现。文章在介绍应急物资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应急物资和运输路径研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应急物资基于铁路运输的车辆调运优化模型。应急物资一般是综合运输的方式,这种单纯的考虑铁路运输虽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但是与实际的运输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是文章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配送运输论文:基于行为导向法的运输与配送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 本文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与配送课程进行应用探讨,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力求有所创新。 关键词: 行为导向教学法 运输与配送课程 教学创新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差别发展,对物流人才的柔性能力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对物流人才需要进行差别化、针对性培养与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的一种延伸,是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贯穿教育教学之中的教学模式。 一、《运输与配送》实行双向互动教学的意义 《运输与配送》作为物流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更新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运输与配送》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多维体。同时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变化莫测的社会发展,需要更柔性的教学模式适应经济问题的时效性,增强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提高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构建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输与配送》课程的教学体系 1.层次化培养目标 按照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建立分层次教学体系。按照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分层次分阶段教学的培养。在基础层充分运用模拟教学法,借助实验操作软件,训练学生专业素质和从业能力;在应用层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模块应用训练;在创新层将多个项目进行综合,通过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物流、管理类竞赛,提高综合能力。解决原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之间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和交叉的问题。通过项目的实现,学生将物流管理的理论内容相互衔接与融合,形成较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与思路。如在创新层引导教学中,将仿真技术、运筹学应用到运输与配送课程中的运输路径规划部分,通过实际项目进行完整地训练,既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 2.模块化课程内容 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组织,着重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目此,结合我院教学条件对运输与配送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运输与配送基础知识模块,运输规划模块,配送管理模块。并且进一步确定每个模块应实现的教学实践目标,然后将实践能力目标分解成为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即知识、方法与技能。 运输与配送基础知识模块。学习内容包括运输与配送基本概念、功能、作用和运输的基本系统。实践能力目标包括掌握运输、配送与物流其他环节的关系,以及运输基本系统的特点,学生具有物流全局观念。 运输规划模块。学习内容包括运输合理化、运输成本、运输价格、运输路线等。实践能力目标包括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特点和计算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决策,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合理化水平。 配送管理模块。学习内容包括配送模式、配送作业和配送组织。实践能力目标包括掌握配送功能和合理化方法。 3.多样化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为目标引导物流管理教学组织过程,采用跨学科综合课程模式,结合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使学生通过主动且全面的学习,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从而实现教学、学习和工作的统一。 PBL教学法:学生按照兴趣和研究方向自由组合与教师协调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团队,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有一定难度、能结合实际情况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特点分工合作、制订学习计划、收集相关资料文献、确定一致认同的方案。在各小组课余学习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意愿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其进度和时间管理,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分析情景,找出问题,提出设计方案,或者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创设情境并设计方案。此方法在设计时要从学生角度进行,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指教师选用典型案例,如在运输规划模块,笔者给出某物流公司的运输难题,学生通过对运输路线的重新设计、运输成本的核算等进行科学的决策。 4.体验化学习环境 结合学院的资源优势,与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由老师、学生、企业人员三方共同在实训基地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补充教学内容。通过这种体验教学,学生除了能直接到企业现场工作外,还能理解运输调度、线边物料投放、配送中心管理等实际物流内容,缩短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的距离,加强学生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思考,给企业提出创新性建议,达到理解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以运输与配送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与实施策略。通过实践探究表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诸如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切实可行。 配送运输论文:谈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 摘 要: 目前,中职教育是基层物流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培养物流人才,在人才特色化培养、物流行业特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对中职物流专业中商品运输与配送进行有效性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构建符合职业导向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职物流专业 商品储运 商品配送 当代物流是一个新兴的复合产业,同样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商品运输与储存等环节中都需要大量技术人员。中职院校是培养这些基层物流操作人员的摇篮。由于设备有限,尽管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这一类专业,对这些基层物流操作人员培训时,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实训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商品运输与配送的教学实践做出简要分析,帮助中职学校认识到自身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促进中职学校更好地开展物流专业教育。对于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下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头等大事。 一、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职业定位 随着21世纪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购物的高速发展,当代物流这个新兴的复合产业应运而生。目前物流行业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市场所能提供的总和,整个物流专业都处于一种缺乏专业人才的状态中。这种情况对中职学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提出重大考验,中职学校对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要定位于中低层,以培养综合性操作人才为目标。在整个教育培养过程中,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物流专业中的商品运输与配送更是需要重点培养的环节。中职学校培养的这种综合性操作人才具有专业的物流人的从业精神和服务他人的意识,接人待物也经过专业训练,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自主解决物流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这些人才是整个物流行业的基石,着眼于当下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培养商品运输与配送的物流人才的目标要符合当下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发展前景 当今时代,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经济的飞速增长中物流产业成了重要支柱,也在工业化进程中成了最基本的服务模式,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中职学校开设物流专业无疑是顺应当下时展潮流的。在物流行业中,商品运输与配送是整个物流行业的核心,中职学校大力重视物流专业中商品运输与配送方面的人才培养是符合当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的。国际上,物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已经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发展前景可见一斑,尤其社会对于商品运输与配送方向的人才需求更是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物流行业在社会中服务于消费者,物流行业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体现了我国物流专业不断服务化,更是市场竞争和商品运输与配送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综合社会各个方面,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三、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教育模式 学校对于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时间为三年,结合整个物流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商品运输与配送的课程设计中要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基础,开展素质教学,保证学生在实践中将书本上可得的知识熟练运用,这是人教版教材对于中职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教育思路必须紧跟学生的学习进度,以社会需求为参考,保证学生“基础扎实,能力过硬,适应性强”,只有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对于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商品运输与配送方面的专业人才。在中职学校三年的教育过程中,学校重视教育的内部联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基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校的教育课程安排做出调整,加强商品运输与配送方向人才的培养,保证学生综合发展。学校要积极优化对于物流专业学生的教育方式,完善课程设计,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优秀的物流专业商品运输与配送方向的专业综合性人才。 四、结语 在当下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开设物流专业非常符合发展需求。面对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趋势,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于中职学校培养物流人才的关注力度,倾斜更多教育资源集中发展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好的综合性物流人才。 配送运输论文:Dijkstra算法在物流配送运输中的最短路径优化研究 摘 要:传统的Dijkstra算法一般用于计算一个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小代价路径,它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因而可以应用在物流中的配送线路规划上。原始的Dijkstra算法在实现时不仅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而且执行效率也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传统的Dijkstra算法,对其数据存储和算法思路进行了优化。最终通过实验证明优化后的Dijkstra比原始的Dijkstra算法在执行效率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Dijkstra算法;最短路径;物流配送;优化算法 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科学合理的物流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物流配送活动中,主要是把一批货物从配送中心运送到一个或多个非固定客户的接货处。通常配送中心与客户之间有多条运输路线可以选择。如果配送中心不进行运输路线的合理规划,往往会出现不合理的运输现象,如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等。不合理运输会造成运输成本上升。因此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从而使运输成本降低的同时又使服务水平得到改善是物流配送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论文是笔者在湖北某软件公司实习期间,参与的一个物资综合管理系统,其中有一个模块是关于车辆调配和物流运输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Dijkstra算法并对其进行优化的物流配送最短路径选择算法。通过实验发现,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1 Dijkstra算法介绍 1.1 Dijkstra算法思想及步骤 Dijkstra算法用于计算一个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代价路径,它是按路径长度递增的次序来产生最短路径的算法。该算法的输入包含一个有权重的有向图G以及G中的一个顶点s,用V表示G中所有顶点的集合,S表示已求得最短路径的值顶点,w(u,v)表示从顶点u到顶点v的权重(设定权重均为非负值),(u,v)表示从顶点u到顶点v有路径相连,d(v)表示从顶点s到顶点v的最小权重。步骤如下: (1)初始时,集合S只包含顶点s,s的路径长度值被赋为0(即d(s)=0),选择顶点m,若存在能直接到达的边(s,m),则d(m)=min{w(s,m)},并将顶点m加入集合S,对于所(1)Dijkstra算法的效率与顶点数N密切相关。 (2)在存储图形数据和运算时,需要定义N*N的数组,其中N为网络的结点数,当网络的结点数较大时,将占用大量的计算机内存。 (3)当从未标记节点集合(V-S)选定下一个顶点m作中间节点后,在更新最短路径的过程中,需要扫描所有的未标记节点并进行比较更新。而未标记节点集合(V-S)中往往包含大量与中间点m不直接相连的节点,即Cost[j,k]=∞。因而很多操作无效而导致执行效率降低。 2 Dijkstra算法优化 2.1 数据存储的优化 通常在一个城市交通图模拟出来的网络图中,存在很多顶点(物流运输的地点)和边(道路),而且错综复杂,但真正与某一顶点相关的边和顶点是有限的。以邻接矩阵或关联矩阵为基础的算法中,存在着很多权值为∞的元素,这些无效的元素占用了大量的计算机内存。如果在表示网络结构图的关系时,只是记录与某一顶点相关的边和顶点,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无效的权值为∞的顶点,从而起到节约内存的作用。具体步骤如下: (1)依据最大相邻顶点数的概念,计算出网络图中的最大相邻顶点数m; (2)根据网络图构造邻接矩阵。以网络图中的顶点为行,以该顶点相邻的点为列,矩阵的行数为网络图中的实际顶点数,列数为网络图中的最大相邻顶点数m,改邻接矩阵中的值为与行顶点相连的顶点值。如果该顶点的相邻顶点数少于最大相邻顶点数m,则用0代替。 (3)根据网络图构造判断矩阵。对照上一步构造出来的邻接矩阵,用邻接矩阵里的各个元素对应边号的权值代替同一位置的顶点值就构成了判断矩阵; (4)然后根据邻接矩阵和判断矩阵求网络图上某一顶点到其他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2.2 算法思路的优化 传统的Dijkstra算法能求出网络图中的最短路径,但是在顶点和边很多的情况下,该算法需要遍历很多节点,而且很多是无效的顶点,所以执行效率比较低。其主要表现在:更新新加入的顶点m到集合V―S中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时,需要大量比较d[m] + w[m,v]和d[v]的大小,而此时很多顶点并不与m相邻(即w[m,v]=∞),这样就增加了额外的运算量。由于Dijkstra算法是计算从起点到某一顶点的最短路径,我们也可以将其表述为计算从某一顶点到起点的最短路径。因此求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分解两个子问题,即计算由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和由终点到起点的最短路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复杂度。 传统 Dijkstra算法在提取最短路径节点时需要遍历所有的在集合V―S中的顶点,并更新最短路径值,所以算法的实践复杂度为O(N2)。而本文改进的算法将此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进行求解,而且符合并行处理思想。这样对执行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于网络图中顶点数和边较多的情况下。 3 结束语 在物流配送中,合理的配送路线规划不仅能够及时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可以节约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所以求出最短配送路径算法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配送路线规划的实际情况,选择Dijkstra算法作为物流配送路线规划的核心算法,并对它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方法,在数据存储和算法思路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使优化后的算法能够提高配送路线规划的效率。最后经实验证明,优化后的Dijkstra算法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运输效率。 配送运输论文:探究遗传算法应用于物流的配送运输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物流业也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在物流业中,物流配送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以临沂地区的物流业为背景,为了更好地解决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建立了一种遗传算法模型。实验计算表明,通过用遗传算法进行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可以方便有效地得到问题的最优解或者近似最优解。 关键词:遗传算法 物流配送 优化 临沂地区 1.引言 市场经济的改革以及跨地区贸易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是指将客户所购的货物及时的送交客户的过程,物流配送不仅是物流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物流配送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优化物流配送路径。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山东的临沂地区,临沂市被确定为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将利用商贸市场集聚的优势,以建设大物流促进商贸流通发展为目标,建立连接江苏、辐射长江三角洲,连通日照、连云港的商贸物流基地,服务于省内外商贸流通和经济建设。那么在这样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合理地选择配送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偶缩短配送时间,也能降低配送成本,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都有较大贡献。 优化配送路径是一个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不少算法,比如节约法、扫描法等,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物流配送的决策分析中。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最早是由John.H.Holland于1975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结合了生物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学的优化搜索方法。它的优点非常多,比如鲁棒性强、速度快、搜索范围广等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针对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然后引入了遗传算法来优化,最后进行了实验计算,研究表明,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较好的结果。 2.优化物流配送路径的数学模型 物流配送的优化可以描述为:配送中心用多辆汽车向多个客户送货,其中汽车的载量确定,客户的位置和需求量确定,通过优化,使得汽车所行驶的总路程最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 (1)各路径上的客户的总需求量小于等于汽车载量; (2)各路径总长度小于等于汽车配送一次可行驶的最大长度; (3)一条路径由一辆汽车进行配送,且必须满足个客户需求。 通过对以上条件的分析,建立物流配送路径的数学模型。首先规定以下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K为配送中心拥有的汽车总量;[Qk](k=1,2,…,K)为各汽车的载量;[Dh]为汽车进行一次配送所行驶的最大长度;L为客户总数;[qi]为客户i的需求量;[d0j]为客户与配送中心的长度;[dij]为客户i和客户j之间的长度;[nk]为第k辆汽车负责的配送的客户数,若此值为0,则表示此汽车未使用;[Rk]为集合,表示第k条路径,其中[rki]表示客户[rki]在路径k中的顺序为i,令[rk0]=0表示配送中心。经过分析,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3.优化物流配送路径的遗传算法 3.1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遗传算法是一种很好的搜索优化方法,它的操作对象为种群的所有个体,个体与问题的解是一一对应的,其中选择、交叉和变异是最主要的操作。它的流程图如下: 图1 遗传算法流程图 这种算法主要包括6个基本要素: (1)编码:通过编码将空间的数据转变为基因型串数据,在编码前先进行量化。 (2)生成种群:通过随机方法产生初始种群,每个个体对应问题的一个解。 (3)评估适应度:用来评估个体的优劣,评估结果作为遗传操作的依据。 (4)选择:通过“适者生存”的选择方法,从当前种群中选取适应度高的个体组成新的种群,适应度越高,被选择几率越大,但不能保证一定被选择。 (5)交叉:将选出的个体存入配对库,进行随机配对,产生新的个体。 (6)变异:引入变异是为了解决在交叉过程中引起的信息遗失现象,按概率改变染色体基因位。 3.2优化配送路径的遗传算法构造 (1)编码方法。在本文中,配送中心用0表示,客户用1表示(L个1表示有L个不同客户)。每条配送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配送中心,配送路径的最大值由配送中心的汽车总数K决定,这样,L个1或者K—1个0随机排列成一条染色体,则对应一种配送路径方案。 (2)初始种群的产生。由1和0构成的序列称为一条染色体,那么由多条不同的染色体构成初始种群。 (3)适应度评估。在评价一种配送方案的优劣时,既要判断是否能够满足约束条件,又要计算它的目标函数值。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首先判断各配送路径方案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则该路径为不可行的路径,然后计算目标函数值。适应度[Fi]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1Zi+MiG] 其中,[Zi]为目标函数值,[Mi]为染色体i所对应的不可行路径数,G为权重因子,为值较大的正数。 (4)选择操作。在本文中,综合使用最优个体保留策略和轮盘赌法,首先,将所有染色体按照适应度小进行排序,对于适应度最高的染色体,则直接进行复制;然后采用轮盘赌法,使剩余的染色体产生下一代的N-1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被选中的概率为它本身的适应度与种群中所有染色体的适应度之和的比值。 (5)交叉操作。交叉操作主要是按照交叉概率将除了第一条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进行交叉配对,本文采用两点交叉法。 (6)变异操作。本文所采用的变异操作是为了保证一旦某基因片段需要发生变异,那么另一片段也要发生变异,这个片段是随机产生的。 4.实验与计算 在本实验中,采用C语言编程,以2辆汽车为5个客户配送为例,其中汽车载量为8000千克,一次配送最大行驶长度为40千米,配送中心与客户以及客户与客户之间的长度由下表表示(单位千米): 5.小结 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方案中是可行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配送路径的数学模型,然后简介了遗传算法的原理,并进一步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物流配送路径中,最后通过实验计算,证明用遗传算法能够得到快速的得到物流配送路径的最优解,是提高配送效率有效的方法。 配送运输论文:物联网技术在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业务的需求,建立以及完善运输车辆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对运输全过程的车辆以及货物状态的监测,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物联网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车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因此,文中首先对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重点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中的应用设计以及实现的功能,最后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GPS 0 引 言 B2C(Business to Customer)电子商务是指企业针对个人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的总称,企业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是以网络零售为主,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该种模式能够节省客户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易效率。然而,在物流配送运输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丢失现象时有发生,以及在配送过程中导致订单配送延迟等。鉴于此种现象,建立以及完善运输车辆实时动态监测尤为重要。在该环境下,物联网技术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实现智能物流,减少人工操作失误以及货物损坏等。因此,研究物联网技术在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物联网技术简介 1.1 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RFID)等,将所有商务活动的物品信息以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时进行信息交换及通信,实现智能识别、追踪、监控以及管理的网络技术。该技术由RFID 技术与Internet 相结合,提出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该代码对物联网上的每一个物品都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编码,当该编码通过读写器时,就会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指定的计算机内,最终实现全球智能监测网络。 1.2 物联网相关技术 物联网相关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IP和IPv6 技术。GPS技术能够提供车辆定位、防盗、行驶路线的监控以及指挥等功能,若有意外状况,能够及时将获取的信息模块化,在企业电子商务监控中心地图上显示出来,及时反馈给客户;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对拥有全球唯一编码的物品进行自动识别以及信息共享,实现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对物品进行跟踪、追溯以及定位等功能;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是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GSM/CDMA移动网等),通过无线收发设备(无线网桥、MODEM)等建立无线局域网,将传感器终端所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电子商务监控中心,为企业以及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或者服务信息;传感器技术能够探测以及感受到外界的信号或者化学组成等,在电子商务中主要是通过红外、门磁来确保电子商务办公以及仓储的安全性,也能够在物流过程中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轨迹等;IP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石,IPv6技术拥有的地址容量可达到2128个,能够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有限的问题,能够实现电子商务中任何一个系统、设备以及物品数据的对接,方便实施智能化控制。 2 物联网技术在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物流配送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探索物联网相关技术在B2C物流配送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货物损坏,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下面对其应用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2.1 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系统的功能需求 首先,要求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来监测获取车辆所处的具体状态,物品周围的温度、湿度以及车辆速度,同时根据监控中心发来的控制指令,进而完成指令任务;其次,需要对车辆实时监控,要求用户在任意时刻都能通过发出定位查询指令来获取运输工具的地理位置,并且在电子地图上表示出来,获取货物以及车辆的准确位置;另外,要能够实现风险控制,当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运输人员能够通过网络监控中心发出紧急求救信息,对人员或者货物进行技术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2.2 分析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流程 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流程如图1所示。客户在下过订单之后,电子商务网站将订单录入到托运单;仓库按照发货指令进行发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合同;配送中心对车辆进行调度;进行货物配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配送给客户;客户提取货物之后,填写回单,然后将回单返回到配送中心,完成货物的配送。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对车辆实现实时跟踪以及监测,进而确保货物的安全,同时及时将监测的信息反馈到配送中心,便于客户查询。 图2所示是物联网技术对数据的传输流程。首先,需要登录合法的账号及口令,在登录完成之后进行系统初始化;其次,对车辆速度、温度、湿度以及车内货物信息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之后的数据结果反馈到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以及配送中心,完成这一过程,退出运输系统。 2.3 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方案设计 物联网技术在B2C电子商务运输设计中,运用GPRS技术、传感技术等,其整体建构如图3所示。 2.4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功能 首先,实现实时监控。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中的GPS接收机,传感器将配送车辆的定位信息,及时传输到配送监控中心进行相关处理,并且配送监控中心能够计算出当前时刻车辆的最佳匹配位置,并能将车辆位置在配送监控中心及时显示出来。运用GPS技术能够将车辆的实时位置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传送到电子商务监控中心,进而实现信息的全程监控。其次,采用传感技术以及射频技术能够监控商品是否损坏,若用户需要了解当前商品的详细信息,电子商务中心将商品的位置以及状态信息详细地传给用户,同时还能够通过视频技术将所看到的货物状态反应给用户。最后,实现风险控制功能。应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视频监控器能够准确获取车辆速度、车内温度、湿度以及货物的相关状态等,车辆的数据采集系统也能够将车辆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动态显示,对于不正常的状态给予报警或者提示。另外,车载子系统所采集到的相关参数以及视频等信息都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无线传感网络发送到物流监控中心,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文字、图片或者视频传给用户,以供用户查询。 2.5 系统运行效果展现 在我国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已经使用了相关技术,在电子商务运输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车辆实现实时监控,如货物正输往北京市朝阳区东五环,就会在监控中心详细展示这一信息,图4所示是系统的车辆实时监控界面图。通常情况下,在图上一般都能够确切地了解到车辆的准确位置以及路名信息。 运输过程中,根据上面所阐述的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功能,能够对车内的湿度、温度以及车辆的速度实现全面监测,使监测中心人员了解到最新以及最全面的货物信息,进而了解货物是否有损坏或者丢失等,同时详细显示车内温度、湿度及车辆速度等,图5所示是系统中的货物在途控制界面图 3 物联网技术对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 物联网在中国也称为传感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科研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与自身相比,有着重大进步,对我国的配送运输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提高物流配送质量、追溯货物的行踪以及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等。 3.1 时刻追溯货物的行踪 电子商务网站的商品大多是由企业集中生产或者采购的,一般情况下,能够确保商品的质量。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些著名的网站也时常出现商品质量以及运输问题,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而且还有损消费者的利益。如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淘宝网,2012年举行“双十一”活动,在这一天各大商家相继推行优惠活动,引发消费者疯狂购物。然而,由于购物量较大,导致大批的订单不能够及时发货,或者在发货的路途中出现各种问题,不能在预约的时间里将货物传给消费者。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建立商品追踪系统,进而为每一个商品贴上唯一的标签,使得每一件商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码。在产品有自身的属性信息后,就能够随时将附加信息储存到EPC中,而这些数据对于追溯商品的行踪具有重要作用。当这些数据统一集中到云端时,就会被授权用户所共享。消费者仅仅需要在网上查找相关商品的EPC信息,就能够获取该商品的所有信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商品的真实信息,而且还能够随时了解商品的运输路线,商品在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通过对商品实现追踪,最终促进用户对商品的信心以及购买商品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提高物流配送质量 长期以来,B2C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为物流配送,大多消费者反应物流慢或者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等,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合理利益。物联网技术中的GPS技术及GIS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物流,并且实时监控货物状态,进而实现智能物流。在网上订单到达后台后,立刻生成相关商品的清单,向仓库发出送货请求,通过仓库传感技术对商品的库存位置进行获取,利用仓库传感技术能够对商品的详细信息进行监测,尤其是商品若出现破损等也能够及时的反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另外,消费者还能够对商品的在途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3.3 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B2C电子商务与传统的零售业相似,都需要对商品进行提前库存,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服务水平,最终降低库存总成本。在今后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其核心竞争力应为库存管理能力以及货架存放效率。一方面,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使货物信息自动发送。电子商品贴有标签后就能够自动发射信号,利用无限局域网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人员就不需要对物品进行手工扫描,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拣货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使货物随机摆放,节约货物空间。由于仓库中的商品都带有电子标签,并且在标签中包含有商品的尺寸以及库存位置,在仓库的存放过程中,可以根据货物的尺寸进行摆放,对于大型的商品摆放在仓库里面,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存放空间。商品若按照销售程度进行摆放,最为畅销的商品摆放在仓库外,方便工作人员装载货物。 3.4 推动移动商务的发展 在B2C电子商务配送运输中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将PC电脑网购搬到移动终端购物,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同时对货物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产品的最新动态,为消费者开创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移动购物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移动支付也能够确保支付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最终推动移动商务的发展。 4 结 语 如今,B2C电子商务通过完备的双向信息沟通、灵活的交易手段及快捷的配送运输,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购物模式。同时,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应用成本低,逐渐在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为电子商务的物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实现时刻追溯货物的行踪、提高物流配送质量、提高库存管理水平以及推动移动商务的发展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可靠的服务。 配送运输论文:煤炭储存配送运输中机电设备管理及维修 摘 要:煤炭的储存配送是一项相对复杂,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后续的正常作业。煤炭运输中皮带机作为主要的工作设备,其能否顺畅运转直接关系着煤炭储存配送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煤炭皮带机的工作原理的分析介绍,指出了影响皮带运输机正常运转的相关因素,进而探讨了皮带机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皮带机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煤炭配送运输 机电设备 故障分析 处理对策 皮带运输机的安装不规范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标准都会引起故障出现,轻者降低工作效率造成时间、电力等资源的浪费,重者可能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给个人、家庭或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如何全面掌握皮带机的工作原理,及时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降低皮带运输机出现故障的频率,保证煤炭运输的顺畅安全十分重要。 1 皮带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皮带运输机是一种借助摩擦驱动来进行工作的设备,其主要部件包括输送带、托辊、滚筒、驱动、制动、装载、卸载等。在工作时将煤炭放在输送线上,运输机借助滚筒以及托辊同胶带之间的摩擦力运转后将煤炭等物料输送到目标位置。 2 干扰皮带运输机正常运转的因素 干扰皮带机征程运转的因素包括煤炭的质量、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设备整体状况、运输胶带的质量水平、以及皮带的硫化水平这四个主要方面。 2.1 煤炭的质量 如果煤炭在装载过程中并未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例如:煤炭存在较多的杂质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在装载、卸载的过程中使皮带被划伤的状况,这对皮带运输机的正常工作都会带来风险。 2.2 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设备整体状况 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的不够深入或者相关的操作不够标准规范就可能引起:(1)皮带机发生堵斗、卡死状况,这时候若不及时关闭机器就可能使皮带被磨损或者被拉断;(2)如果运输机的托辊或者滚筒已经损坏而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进而可能引起皮带损坏;(3)皮带机上的相关螺栓发生松动或者滑脱,一些衬板未能严密牢固地焊接在一起,这些部件脱落在皮带上也会使皮带损坏影响到设备的工作质量。 2.3 胶带的质量水平 不同质量水平的胶带也直接关系着皮带运输机的工作质量,而皮带机的生产厂家众多,质量标准相差很大,如果皮带的质量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就极易出现皮带脱胶或者龟裂等状况。 2.4 皮带的硫化水平及天气、环境因素 在对煤炭进行硫化时,可能无法做到标准切割,另外,胶的配比不科学合理,存在气泡就可能使粘合出现问题。如果环境、天气过于潮湿,就可能会降低摩擦系数,使皮带出现打滑现象影响到皮带机的正常工作。 3 皮带机经常出现的故障及处理对策 3.1 存在非正常噪音时的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 当皮带运输机的驱动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就会有非正常的噪音出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异常噪音来了解、掌握设备的工作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托辊工作出现异常,发出一系列节奏感较强的震动性质的噪音,就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皮带运输机的轴承孔心严重偏离了外圆的中心,或者是无缝钢管的厚度没有达到足够的均匀程度。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增大离心力,致使发生异常噪音。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对减速机的位置做出校正,避免皮带机的输入轴出现断裂状况。 3.2 皮带打滑故障的处理 当煤炭无法顺利运量上去、煤炭回溜或者洒落时就应当判断是否是由于打滑造成的。导致打滑的原因有:运输机的工作环境较为潮湿,一定量的煤泥等附着在滚筒上减弱了摩擦力导致皮带打滑;也可能是由于胶层磨损相对严重或者老化致使表面变得过于光滑降低了摩擦力。这时候就应当对配重进行适当的增大、更换新的胶带或者是增大滚筒的摩擦力等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3.3 皮带跑偏的处理 皮带运输机工作过程中胶带与预先规定的运行区域发生了偏离就称之为跑偏,这类故障经常出现。通常皮带的工作范围不应当偏离滚筒或者托辊断面带宽距离的5%。事实上,这一标准只有在皮带机空载或者重载的调试过程中才能够达到,在真正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煤炭、配重、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很难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当运输机发生跑偏的时候就会引起物料的洒落,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3.3.1 滚筒错位的对策 运输机的皮带之所以会发生跑偏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对设备进行配置安装是没有实现滚筒之间的严密配合。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在对设备进行安装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合理地依照设备的纵轴线、滚筒轴线以及硫化轴线的安装标准进行设备安装;适当地选择相关位置安装一系列的控制设施,例如对于皮带的回程或者重载部位应当尤为注重对跑偏问题的控制,当皮带发生跑偏时要及时通过开关做出调整,以防皮带和支架之间由于过大的摩擦力造成设备的损坏。对于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调试过程应当进行严密的控制,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2)对于跑偏问题的出现还有可能是由于设备、部件的质量不过关造成的,例如粘结环双侧的尺寸不够科学合理,一些部件发生松动等。因此在设备部件的采供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严格进行把关,选择标准规范的设备部件,对于设备的存放保养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减缓设备的磨损、老化进程。相关的粘结工艺也应当依照标准实施,确保设备的整体质量。 3.4 煤炭洒落问题的对策 煤炭发生洒落通常是由于运输机的皮带发生跑偏导致的,这是由于跑偏会使得皮带两侧失去平衡,使得煤炭发生洒落,这时候就应当对皮带的位置重新进行校正。对于转载点这一经常出现煤炭洒落的位置,可以通过更换运输机的挡料裙板,对钢板进行加长或者是减少皮带的物料运送量等方式来进行解决。 配送运输论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配送运输设备选优配置 摘 要:对配送运输设备选优配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选优配置的原则,在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出配送运输设备模糊综合评价的3大类9项指标,即货物适应、环境适应、特殊适应、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效益、技术性能、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能。构建配送运输设备选优配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结合实例对配送运输设备的选优配置进实例分析。 关键词:配送;运输;设备;模糊评价;配置 引言 随着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物流需求越来越多品种、小批量。作为物流重要功能之一的配送,是面向最终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是物流系统服务质量的最终体现,也是物流成本形成的重要环节。当前,针对物流配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重点是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中心内各功能区优化布局、作业系统的优化设计、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共同配送及配送运输的线路的最佳选择等方面,鲜见对于配送运输设备优化配置方面的关注。配送运输作为末端运输,直接与顾客接触,其服务质量对于物流配送乃至整个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因而,合理配置配送运输设备,对于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降低物流系统的运营成本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影响配送运输设备配置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城市交通状况的制约,还有货物的差异性及设备本身的性能等等。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配送运输设备的优化配置进行探讨。 一、配送运输设备配置原则 配送运输设备的配置直接影响到货物送达顾客手中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为保证配送运输的高效、经济运行,在进行设备配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货物种类、作业环境、配送运输距离、运输路线状况、作业量等决定了配送运输设备类型、额定作业能力和数量。作为末端运输的配送运输设备的配置,必须以能够适应配送服务为基本原则。货物种类较为单一,配送运输量较大、频率较高的,应考虑额定作业能力较大的运输设备;货物种类较多时,需要考虑运输设备的通用性,尽量地提高设备的适应性。 (二)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物流配送运输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配送运输是一个收益既定的服务环节,作业过程中不再产生新的收益,因而,配送运输设备的购置成本及使用和维护保养费用就直接反映了该环节的经济效益。设备配置的目的就是在满足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最小。 (三)系统性原则 物流配送是整个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配送运输又是物流配送环节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把货物交付到顾客手中的重要的任务。配送运输设备的选择,必须考虑与配送中心的装载设备和顾客的卸载设备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保证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考虑配送运输设备的适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要以系统的观念,对整个物流系统作整体评价。 二、选优配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配送运输设备的配置要根据货物类型、配送运输路线的状况及设备的工作性能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到目前为止,货物的配送运输主要是以公路运输来进行,因此,本文只分析公路运输车辆的选优配置。根据上述原则,本文构建了以下指标体系,共三大类9项指标。 一是适用性指标。(1)货物适应,指设备适应货物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的程度。(2)环境适应,指设备适应所在地的路况,气候的温度、湿度等的程度。(3)特殊适应,指设备的机动性、人机适应性以及满足特殊作业要求的能力。二是经济性指标。(4)购置成本,指购置设备时一次性支付的成本,或分期付款总额的现值。(5)使用成本,指燃油或电力、保养维护、维修、操作人员工资、保险及其他费用,(6)使用效益。指使用设备能产生的收益。三是技术性指标,(7)技术性能。指设备的动力等各项额定功能指标及设备质量,(8)可维修性。指设备维修及性能恢复的难易程度,(9)安全性能。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概率,从人员安全、货物安全及设。 (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评价法是应用模糊集理论对一个系统进行评价的方法,其评价的对象可以是系统的各种替代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平判出各种备选设备的优先度,为设备的购置与使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步骤如下: 1.邀请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可以邀请设备管理人员、设备操作维护人员、配送中心管理人员、装卸人员、财会人员、货物生产单位人员及其他企业人员等参与。 2.确定评价项目集与评价尺度集。评价项目集即上述3大类9项指标。采用5级评价尺度,即评价尺度集为E=(e1,e2,e3,e4,e5),其中e1=0.9(最好),e2=0.7(较好),e3=0.5(一般),e4=0.3(较差);e5=0.1(最差)。 3.确定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可通过小组讨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项目的权重集W=(w1,w2,w3,w4,w5,w6,w7,w8,w9),分别对应三大类指标中的(1)~(9)项指标。 4.按照已经确定的评价尺度,对不同设备的评价项目进行模糊评定,并计算隶属度矩阵,第个方案的隶属度矩阵为: 5.计算第k个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定向量Sk:Sk=WRk 6.计算第k个方案的优先度Nk:Nk=100SkET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 某配送中心要选用配送运输设备,从中心各部门及外部共挑选了9名相关专家组成评价小组。经评价小组讨论,指标体系的权重 由此可以看出,方案2比方案1具有更大的优先度,因此,该配送中心选用某品牌的微型货作为配送运输车辆更为合理。此外,如果有更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则评价方法与此类似。 结语 本文利用模糊评价法选用配送运输车辆,该方法求解简单,容易操作,能够实现配送运输设备的合理选用配置。当然,在评价指标的组成以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上,还需要在设备配置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更为深入、更为切合实际的研究。评价小组成员的组成,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配送运输论文:优化军事物流配送运输保障 摘要: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不仅是对人和武器最佳组合的较量,更是对运输保障能力的考验。运输保障跟得上,部队才能有战斗力,才能打得赢。军事物流配送运输是保障军队平时训练、生活等军事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军队战时的大动脉。 关键词: 物流配送;军事运输;优化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及其向军事领域的加速渗透,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适时,适量,适地”的精确后勤保障令世人瞩目和震撼,美军后勤保障的实践表明:实施有效的军事物流配送运输保障,不仅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倍增器,更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1 军事物流配送运输的作用 军事物流是为保障军队平战时或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所采取的具有军事性质和目的的物流活动。它是物流在军事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军事物流配送运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部队用户的需求,将已经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的军事物资按时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的物流运输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大吨位、高效率运输力量的出现,干线运输无论在铁路、海运或公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实现了低成本化。但在干线运输之后,都要铺以支线运输和小搬运,这种支线运输及小搬运成了物流运输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环节有和干线运输不同的许多特点,如要求灵活性、适应性、服务性等,优化和完善这个环节,往往能解决运力利用不合理、成本过高等问题。 军事物流配送运输或输送,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处于“二次运输”、“支线运输”、“终端运输”的位置。优化军事物流配送运输,能够使分散的供应保障活动协调运作,减少整个军事物流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创造了更多的军事物流效益。 2 现代军事物流配送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军事物流配送运输是军事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军事物流保障目的的关键。因此,搞清军事物流配送运输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它内部的客观规律,我们才能用这些规律指导军事物流的实践,改善不利因素,实现军事物流配送运输的高效、快捷。 2.1 运输管理机制不健全,配送运输计划不完善 目前,军事物流运输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经验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由于军队物流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导致军事物流管理中出现漏洞,存在问题。在物流实践活动中,不能充分挖掘利用部队现有装备人员的潜力,制约了军队物流运输活动的高效性。其次,缺少完善的配送运输计划。“一计划多用”的现象尤为明显。 2.2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比较落后。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为14680.4公里/万平方公里,印度为5403.9公里/万平方公里。这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计算则差距更大,我国每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铁路74.89公里,排在世界第60位之后。如果按人口计算则排在世界第100位之后。在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晚的环境下,军事物流作为后继发展者,国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推动军事物流的发展。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没有完全接轨,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和相对独立性,没有很好的协调发展。军事物流的发展处于从属地位。 2.3 物流专业人才欠缺,信息化水平低 当前,军队物流专业管理人才还相当缺乏,军事物流运输网络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军队内相关的物流设施建设还不健全。尤其是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它严重影响了军事物流配送运输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人才培养速度,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弥补我国物流技术的欠缺。 2.4 物流设施和设备标准不统一,运输成本高 我国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备标准不统一,限制多式联运的开展。以集装箱为例,海运和铁路运输各有各的一套集装箱标准,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造成了多次的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公路、航空中。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严重影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载荷率。虽然军用物品包装已有初步的标准,但在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施相衔接的物流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影响较大。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货物的在途时间较长,物流速度降低和成本上升。根据调研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公路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合,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铁路因能力不足,使相当数量的商品失去销售机会或无法保证企业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水运因运输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使许多产品失去了低价运输的途径,诸多的因素都大大地增加了物流的运输成本。 由于我国物流系统存在的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军军事物流配送运输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军物流运输管理比较分散,调度效率较低,运输系统现代化程度不高。运输管理缺乏体系化,整体化。物流运输方式相对单一,表现为主要以传统的公路运输,运输的货物量少。没有很好的利用铁路运输的运输货物量大,长距离运输的优势,不能满足军队长距离运输的物质需求。物流效率低,物流运输成本高。 3 提高军事物流配送运输的措施 3.1 建立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科学调度物流运输 物流网点是军事物流体系的起点和基干,多层次的军事物流网点能及时跟踪控制和科学调度物流运输。美军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展开了“三种物流网点”的建设,即本土物流网点、近海物流网点、海外物流网点。所倡导的“聚焦式”后勤就是以物流网点为依托展开物资保障的最佳样板。这些网点军民兼容、资源共享、信息化程度高。军队物资保障机构与地方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由供货商直接将物资供应部队的物资保障方式,减少了物资供应运输环节,大大降低了相关费用,提高了军队的保障质量。 军事物流运输活动的运量不确定特点,导致物流管理过程复杂。靠人工去实施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物流运输活动的要求。如美军提出了全球资源可视系统的概念。该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在一起,使得部队指挥官可以不间断、可视化地掌握全部资源的动态情况,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物流保障效率。正是依托该系统,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信息处理中心仅有1500个工作人员,却使数万部队的输送、数亿元的开支,以及几十万种不同型号、规格的装备物资供应顺利进行。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发展的需要,只有信息化的管理工具才能实现物流运输中的全程监控,掌握物流运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对运输工具进行科学调度,合理使用。提高管理的高科技水平,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3.2 建立模拟运输网络,优化运输方案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物流活动中,利用的高科技工具越多,物流的整体效能就越高。物流运输部门的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它的物流水平,决定着它在物流行业的竞争能力,标志着它在未来竞争中的发展潜力。 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领风骚,在新军事变革中引领潮流,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网络,模拟运输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运用模拟运输网络系统实现对物流运输活动的全程可视化,及时对有关情况进行跟踪控制,整体协调,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 模拟运输网络系统是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实现对运输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决策、指挥和控制的模拟。它是对物流运输活动中的综合因素的抽象化分析、实施、优化的直观显现。该系统能直观暴露实际物流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及突发情况,它能使物流运输部门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减少损失,使物流运输活动在预计的情况下进行组织实施,确保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模拟运输网络系统具体有以下子系统组成:①运输工具选择系统;②运输方法及道路筛选系统;③道路状况分析系统;④任务分析系统;⑤制约因素分析系统;⑥车流、人流和距离分析计算系统;⑦综合分析信息系统;⑧方案制订系统;⑨可视化模拟、突发情况预测系统;⑩问题反馈分析系统;{11}人工干预操作系统;{12}方案优化决策系统。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 3.3 采取组合运输系统,减少货物空载率 组合运输是指物流运输公司与其发生业务关系的供应商及其客户进行组合运输的方式。它可以防止货车往返之间的空载。要真正防止空载,就必须搜寻运输的货物。日本的花王公司就是实现组合运输的很好例子。开始时,花王公司主要是与花王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组合运输,即花王公司将物品从工厂或公司运抵销售公司后,与当地花王公司供应商联系,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装车运回工厂,这样就不会出现空载。后来,由于组合对象的逐渐扩大,所有其他企业都可以利用花王公司的车辆运载货物,花王公司与其销售公司之间近80%的物品运输都实行了组合运输。组合运输系统有效地减少了货物的空载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节约运输资源,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我军军事物流运输应建立有效的组合运输系统。目前,我军的物流运输主要是小单位独立保障模式。比如以师(团)为单位的汽车营(汽车连)保障自身物流需求。师与师之间,团与团之间相对隔离,运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保障模式严重限制了我军协同作战的发展。未来战争是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因此,对保障也提出协同保障的要求。在未来战争中,要求统一调度利用诸军兵种的物流运输资源,实现单位之间物流运输的组合利用,尽量避免空载,减少运输资源的浪费,形成一个高效的物流运输保障网。 3.4 科学选择运输工具,综合运用多种运输方式 在实际军事物流运输活动中,科学合理选择运输工具,能有效地节约运费开支,降低物流成本。因此,我们要根据货物的种类,贵重程度,运输距离的远近,环境道路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的时效性。同时,结合运输工具的特点采取适当的运输方法。汽车运输的特点是灵活性、机动性强,能够实现运输的“门到门”。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送货物量大,运输距离长,能满足远距离高需求。空运的时效性强等等。综合运用多种运输方式能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实现物流运输的高效、快捷。 3.5 结合军队实际,制定战备配送运输方案 军事物流运输活动不同于地方的物流活动,它服务于军队这个特殊的对象,体现部队的特点,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要求物流运输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准确性。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配送运输方案至关重要。 制定战备配送运输方案时,要根据物流运输部门的任务、性质、自身能力、保障类型、兵种类型等因素进行制定。按照从实际出发,从战争出发,认清军事物流运输的军事性。军事物流运输不同于地方物流运输活动,他具有战争性质和军事企图。军事物流运输关系到战争目的能否实现,能否满足战争需要。 平时,我们要利用军事演习,抗洪抢险等紧急情况检验战备运输方案的可靠性、操作性。评价其满足战争需求的实践性,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正、完善。确保战备配送运输方案在战时用得上,保障跟得上,确保其战争的实践性。 配送运输论文:国际物流配送运输的外包和自营决策研究 摘 要:国际物流配送中,运输方式的选择是降低配送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配送运输的外包和自营的对策,建立模型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并通过美国考察的结果加以实例验证,以解决长期以来在国际配送网络中存在的高成本问题,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建立配送网络提供一种决策工具。 关键词:国际物流 配送 车辆 决策 1.问题的提出 国际化配送是全球的配送活动,国际配送运输是物流配送决策中的关键所在。除采购产品的成本外,一般来讲,配送运输成本比任何其他物流活动的成本所占的比重都高。尽管配送运输决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首要的不外乎运输方式选择、承运人运输路线的规划、车辆调度和集中运输等项内容。而在运输方式方法的选择中,配送运输是以汽车为主的。这是因为汽车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能完成的特点: 1.1门到门服务,配送仅指从物流据点至需求用户之间的货物输送,是工厂和配送中心之间的货物输送,配送中心到顾客之间的货物输送,不是依靠车站、码头的运输。配送以服务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为优先,因此,应尽可能地让顾客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采用高弹性的送货系统,如紧急送货、顺道送货与退货、辅助资源回收等,为客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便利服务。 1.2准时运输,即货物按客户要求的指定时间段被运送到客户手中,集时间、空间为一体的运输方式,配送运输是从客户定货到交货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容易引起时间延误的环节。影响时效性的因素很多,除配送车辆故障外,所选择的配送线路不当、中途客户卸货不及时等均会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因此,必须在认真分析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用系统化的思想和原则,有效协调,综合管理,选择配送线路、配送车辆及送货人员,完成货物的最终使用价值的实现,要比单纯的运输要复杂得多。 1.3配送是按照顾客订货所要求的品种、规格、等级、型号、数量等在物流据点中经过分拣、配货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顾客。因此除了各种“运”和“送”的活动外,还要从事大量的分拣、配货、配装等工作。“配”是“送”的前提和条件;“送”是“配”的实现与完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规模优势获取较低的送货成本。 在配送运输中,车辆的选择又是最首要。配送运输业务车辆的对策一是企业自己拥有运输设备,二是与运输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外包运输业务。 从用户的角度的理想状态是,运作绩效更好,服务更方便,运力更大,成本更低。满足用户的需求,从企业的角度企业必须投资运输设备以获得运力以遵守长期协议。一般情况下如果运量大,自营运输服务会比外购服务更经济些。但是有的企业对服务有特殊要求,公共承运人的服务就将无法满足其要求,所以即使成本高也不得不自己投资或签订运输协议。自营运输的优点是. 1)高度可靠的快速运送服务; 2)非通用的特殊设备; 3)货物的特殊搬运处理要求; 4)要求服务随叫随到。 公共承运人服务于众多客户,优点是运输总成本较低,运输设备的效率高。选择公共运输外包的好处是企业运输风险小,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车祸、货物的损毁、回程空驶、运输设备的闲置浪费等都可以避免。但并不总是能满足单个用户的特殊需要,运输外包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国际配送运输在时间、空间要快速满足用户需要,选择公共运输就难以达到此类要求。公共运输就世界范围而言,发展方向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这种状况使其可能拥有大量的由不同背景发展起来的、为在第三方物流业方面取得成功而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就美国而言,已有400多个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其中大多数公司并不一开始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是传统的公共运输公司。 因此如何选择配送运输需要科学的计算和决策,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缺少此方面的详细考虑,在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战略问题。 2.模型的建立 配送车辆型号繁多,商品品种、数量复杂,一类商品运输用的自购车辆和外包运输公司的车辆不会是一种型号的大小,如以某种车辆比较的,难以说明问题。但任何车辆都需要投入资金,作为固定资产,从管理角度固定资产都有价格,从价值的角度,不同技术型号的设备就可以进行比较的了。在可以考虑的决策指工具中,现金流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经济分析工具。通过分析多种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可以揭示这些投资过程的一些重要经济待性。现金流量是指将技术方案看作一个独立系统的条件下,系统中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统称。现金流入是指进入该系统的现金,现金流出是指离开该系统的现金。这里所指的现金可以是纸币、硬币、支票、汇票等。一个时期内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之后的差额,称为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特点是: 1. 它有助于进行经济分析。只要首先把所要研究的过程或者系统明确定义(资金的流人、流出、年份),则现金流量就把整个系统中资金流通的时间过程明确表示出来。 2. 现金流量可以十分明确、有效地表明一个系统经济分析中所用到的资金流通信息。 3. 不同技术方案表现为不同的现金流量,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研究,可以评价不同方案的优劣,从而进行方案决策。 4.通过研究某一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可以了解这个投资过程的一些最本质的问题。例如,该投资过程对于给定的投资收益率是否有利可图,企业应当怎样安排投资过程中各年度的费用,从而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设t=0时,向银行存入Ae—rt美元,按连续复利计算t年之后在银行的存款额恰好是A美元,也就是t年后A美元在t=0时的价值为Ae—rt美元,那么,对流量为的均匀货币流,在时间段[t,t +t]时所存入的t美元,在t = 0时的价值是t·e—rt =e—rtt. 由积分学的微元法可知,当t从0变到T时, [0,T]周期均匀流在t = 0时的总价值可表为: P=Ae—rtdt=Ae—rtd(—rt) =e—rtd(—rt) 配送运输论文:轨道运输作用于城市配送系统可行性分析 摘 要:文章针对于目前城市发展现状,将轨道运输作为新的运输手段纳入城市配送体系之中,并对于轨道运输作用于城市配送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研究当下城市配送体系中引入轨道运输方式的可行性与实践对策。 关键词:轨道运输;城市配送 城市配送服务一向被称为“物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物流服务中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形式,其时效性与经济性一直是物流服务企业研究者与物流企业经营者们探讨的话题。在现今城市发展规划有了长足进步与重大变革的前提下,随着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城市轨道运输运用于城市配送服务体系是城市配送服务运输方式的一个新选择。在结合传统的城市公路运输体系的情况下,轨道运输能够为整个城市配送体系的优化起到重大作用。 1 轨道运输运用于城市配送的现实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社会分工不断专业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距离不断加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从我国近十多年的发展观察,城市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过程中,我国许多城市空间布局越来越趋向于“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并以“城市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城市群中,人员和物资集中在各城市,并在各城市之间集中流动,“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布局的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集中与分离,这种集中与分离带来各功能区人员或物资的集中,并在各功能区之间的集中大量的流动,城市群内各城市的集中和在各城市之间的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员和物资在各功能区或各城市的大量集中,与在相对集中时间段内及时流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解决人员流动问题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被广泛证明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轨道交通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城市人口固定时间大规模高速流动的需求,因此被各大城市广泛采用,将此经验推广至物资流动范畴,将轨道运输手段引入城市配送系统,结合传统的公路运输,使得城市配送系统更符合当今城市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构架的不断强化,现代城市轨道运输与传统公路运输结合不断加大,引入了轨道运输手段的城市配送体系也就有了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轨道运输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形式,具有运量大,运速高,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对现行城市交通资源占用小的特点,将其运用于城市配送体系之中,能够更好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物流服务更好作用于城市发展,其具体优势如下。 ①降低城市配送服务成本。鉴于轨道运输所具有的运量大,运速高的特征,能够将货运的在途时间尽可能地压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物流企业关心的运输成本通常产生于货物积压与在途时间过长而库存保管成本。加快物资本身流动速度就是对物流成本最大的控制。轨道运输在加大了单次运载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单位商品的物流成本,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 ②更适应于现代化城市经济生产与生活需要。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配送系统中,无论是面向一般终端用户的生活性配送还是面向于生产企业与大型零售终端业态的生产型配送都对于配送服务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大型零售业态所追求的零库存模式还是制造型企业的敏捷制造,“JST”生产模式都对于供应链上游所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及时性要求。而城市终端普通用户对于产品配送服务的时限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公路运输因其自身限制,不能很好地完成城市配送服务中的运输职能。而轨道运输因其运速快,不受城市交通状况限制,准点及时的特质,能够在城市配送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缓解城市交通系统压力,降低环境污染可能。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时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尤其是现代交通系统成为了碳排放的重点来源。而城市交通拥堵也是不少城市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将轨道运输引入城市配送系统,除了可以对系统内效率进行优化,同时亦可改善城市交通运输状况,降低污染,实现经济效应的同时落实可持续发展。 2 现代城市规划下的轨道运输作用于城市配送可行性分析 正如之前所言,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城市地理空间空前化扩大,功能区划分明确。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应,避免现有资源的浪费,城市规划中都有意识地把具有相同职能的区域在地理位置上进行整合。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现代城市规划布局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形式,代表城市为重庆市等。一定区域内的中小型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应也会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区域城市群,实现区域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其代表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等。 无论是“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的大中型城市,还是多个中小型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其城市配送面临的最大难题都是各功能区之间地理范围内的极大分散。轨道运输对于城市配送体系的贡献的前提还是在于轨道运输在现代城市规划下的城市之中是否具备可行性。我们就以重庆市为例,分析轨道运输作用于城市配送的可实现意义。 首先,巨大的物流需求是轨道运输作用于城市配送体系的第一个前提。重庆市主城区内就被划分为解放碑、沙坪坝、南坪、观音桥、杨家坪“五大商圈”,以及以朝天门批发市场、盘溪观农贸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系列商品集散中心,其物流需求的庞大程度不言而喻。同时推进的万州、涪陵、长寿、江津、永川等五大市级物流枢纽建设,也使得重庆市的物流需求在很大程度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正是在这一需求递增的趋势下,轨道运输能够更好地完成城市配送中的运输职能。重庆市的特殊性就在于作为直辖市,其所辖区域远大于普通城市,物资在城市不同区域内的流动需要高速高效的运输手段来完成。因此,轨道运输可以被看作解决城市巨大物流需求的有效手段加以利用。 其次,重庆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已颇具成果,现有的城市轨道建设已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的覆盖率。。根据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计划在主城区修建“九线一环”共10条轨道交通线路。预计“九线一环”建好后主城每平方公里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将达到0.65 km,至2012年重庆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40 km。如此密集的城市轨道建设是将轨道运输用于城市配送系统的先行硬件条件,虽然现行的城市轨道建设主要服务对象都是城市客运系统,但是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城市人员流动问题得以很好解决之后,将轨道运输纳入城市配送体系自然是水到渠成。 3 轨道运输与城市配送相对分散性的协调 既然城市配送是指城市配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实施的,以配送为特有组织方式,实现发货方到收货方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总称,包括运输、拣选、加工、包装、拆分、组配等环节。这就决定了其服务对象包括了大量零售型门店与产品终端用户,其居住的分散性与需求量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城市配送体系需求预测不确定性,同时对城市配送运输环节的及时性构成了很大的挑战。 正是因为城市配送的服务对象有着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与需求水平的波动性,决定了城市配送必须在运输环节上具备足够的弹性,能够将物流服务区域扩散至城市每一个生活区域,并且能保证物流服务能够在客户所要求的时间段内送达。轨道运输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运输运量不足与时效性较差的缺点,实现一定时间内大量物资的定点高速流动,但是受限于轨道建设本身的特点,轨道运输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支线覆盖能力。这就决定了在城市配送系统中,轨道运输的定位应更多被使用于干线运输,处理大宗物资相对集中的流动。 从流程上,城市配送服务起始于城市以外的物资集散地,经城市配送中心周转,完成选拣,加工,包装,组配等一系列只能,再经配送中心运输至产品终端用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鉴于之前所讨论的配送服务终端用户的分散性,轨道运输方式在这一阶段的运输中就将面对大量轨道固定性与服务对象相对分散的矛盾。 因此,如果将轨道运输作为城市配送物流服务的主要运输手段,解决好轨道运输路径相对固定与配送服务终端用户地理位置相对分散性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运用好现代城市轨道运输与传统公路运输的有机结合,开展联运,做到轨道运输与公路运输无缝衔接,将轨道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传统公路运输辐射面积大的优势整合,实现城市配送系统功能结构升级。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中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①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在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内设置物流节点中心,使得配送服务对象分级化,在一定程度内减少被服务者的分散性。将原来配送服务由配送中心直达客户手中的形式转变为由一级配送中心向二级中转站运输,再由二级中转站向单个配送服务对象转运的形式。这可以使得配送服务运输过程中的分散性与不确定性得以降低,使得整个配送体系的运行效率得以增强。 ②加大转运节点建设,减少转运成本,尽可能实现公路轨道联运无缝衔接。在城市配送的过程中,被运送的物资通常要经过两种以上的交通工具进行运输。而在我们讨论的加入了轨道运输的城市配送体系之中,联运更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在转运节点加强物流服务中的装卸搬运职能,通过对系统的优化实现轨道运输与公路运输无缝衔接,是实现城市配送体系整体升级的必要步骤。 4 结 语 将轨道运输纳入城市现行配送系统,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城市配送体系的运作效率,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城市配送系统的优劣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城市配送系统的提升能够增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意义深远。
工业工程论文:对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和趋势探究 前言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20世纪产生的一门学科。工业工程学科产生于美国,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并在这些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学者为工业工程下了一些新定义,用以反映现代工业工程的内容和职能。其中我国学者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为:工业工程是以系统科学和运筹学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角度对各种系统(主要是生产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优化、评价和实践,以达到不断提高生产率和整体效益的目的。下面就对工业工程涉及的管理、规划与设计进行浅析。 1.项目管理 在一个项目中,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协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为了确保成功,要求来自不同组织的工作人员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理位置上有一个整体的沟通。在项目管理中,主要可以分为几大部分: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 随着项目过程和项目生命周期的集成出现的项目管理方法学中,首先确定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施行过程的哪一个部分;其次指派专门人员完成各个过程或是一个过程的一部分,这些人员都要进行特定工具或特定技术的培训;最后将各个过程所需的信息输入或传出给负责项目的人员,以保证项目参与者良好协调的信息流和很好的沟通。一系列设计严密的过程由适宜的信息系统支持且由训练有素的团队执行,那么该组织定会有很大的竞争力。 成功的项目管理要求成功的进行项目范围和成果范围的计划、执行、控制。而建立团队和组织学习在项目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一个清晰的流程,并知道如何在过程中正确的走每一步,这样在项目管理中才可以取得卓越的绩效。 2.产品规划 2.1规划与产品整合开发 当前市场的特性是: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迅速增长的商品复杂度和极度变革的技术创新。在创新周期逐渐缩短的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投资回收期也在不断缩短。这样,时间就成为目前最富挑战的因素。企业如何快速成功的占据市场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加速创新产品的开发,而产品原型的生产则成为了快速开发产品的关键。 2.1.1快速开发产品的特征 特征有完整的生命周期、正确的组织形式、流程的实施、人力和技术资源的协调以及产品开发流程的结果。这些独立模块在有一个大致边界后可自由发展至成熟,但这些带来的资源的重新配置、整个项目过程的同步等问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2.1.2快速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 (1)过程计划,计划是规划各种过程的第一步,在涉及一个复杂的研发项目时,过程的计划是必须的。目前已经开发出的面向小组的项目计划系统(TOPP)的协调是通过单一通道下的计划来实现的,它实现了面向阶段和面向结果的集成,并且可支持计划制定者来协调快速产品开发和研发中的全局性工程项目。 (2)物理原型 (3)数字原型 总体而言,建立整个系统的物理或者虚拟原型极其重要,尤其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 掌握了快速开发产品的特征和快速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之后,还要考虑研发队伍成员之间的通信与协作问题。在研发创新性产品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会为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项目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3.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规划与设计 3.1以人为中心的3个基本目的 目的是:设计应该促进人的能力提高、应该帮助克服人的局限性、培养人的接受能力。这些目的应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初始设计阶段成为设计人员的驱动性思维。运用以人为中心的框架会保证产品或系统的生存性、认可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成功。 3.2面向制造的设计 面向制造的设计的目标在于在早期的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可生产性的问题,以便在较短的交付时间内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顾客并满足顾客需要。面向制造的设计将被运用于工业环境中,所以我们要关注提高工程师个体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促进设计与制造小组之间较好较早地交流沟通。 4.工业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工业生产的全球化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技术不断涌现,工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工业工程不断吸收新技术,以适应全球化的工业生产。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新形势下发展要求。 (1)多学科融合加快。现代生产日趋复杂,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促进了工业工程学科大量的引进系统的科学思想及系统的工程理论和方法,广泛吸收各种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如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专家系统以及生物力学、心理学、运筹学等,使工业工程这门综合性学科不断充实完善,日趋现代化。 (2)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工业工程的研究应用领域遍及生产工程、物料搬运与存储管理、工厂与车间管理、成本分析与控制、价值工程、可靠性工程、投资分析、 财务分析与管理等各个生产领域。近年来,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扩大到如流通、商贸、服务业、非盈利性组织等非生产制造领域。 (3)研究手段日趋复杂。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新的工业工程研究手段不断出现,其研究方法也日趋复杂。如传统的数字仿真只能得到用数字表示的仿真结果,以及相应的二维图像,其应用深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最新的仿真技术可以将仿真与虚幻现实技术结合,将设计者置于虚拟现实的环境中,使其能“身临其境”地发现潜在问题,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实施时间、避免反复的设计。模糊数学、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等,也不断引入到方法研究中。 (4)强调以人为本。现代工业工程对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新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其中心问题是对人和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生产系统中,人始终是重要角色,提高生产率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以人为中心来展开研究。人、机器和设施的最佳组合,人在变速、高速系统中的适应性,环境对人的影响等这些人类工程学的课题也是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 5.结语 当代全球竞争的热点已由硬资源(物质资源)转向软资源——科技、信息、资金和人才,争夺的焦点不仅是占有这些资源,更重要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面临21世纪,强大的先进制造技术将使制造业能够灵活、快捷地适应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能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灵魂,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工业工程的创造活力,使工业工程学科更加充实,更加完善,更加普及。随着制造业的曙光在中国大地的展现,工业工程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也必将出现重大突破和飞跃发展。 工业工程论文:探究工业工程改造虚拟现实实验室 引言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是研究组织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来使用包括人、机器、材料、信息及能源等基础因素来进行制造过程的学科[1-2]。工业工程具有管理学和工程学双重属性,它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分析、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3-5]。工业工程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主要是为工业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本科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现代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开设实验的总体层次结构见图1所示。工作研究实验属于基础工业工程层次,它的技术体系是着眼局部改造。 基础工业工程加上人因工程、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物流工程这5个实验模块构成了传统工业工程,其特点是着眼于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和整体系统的效益提高。传统工业工程加上企业信息化及系统建模与仿真2个实验模块构成了现代工业工程,它在全面性、整体性的基础上,吸收了信息技术的特点,面向企业的柔性化、集成化、全面化服务。其中工业工程的一些共同核心实验设备群包括:机械加工单元、产品装配单元、原材料、产成品仓储单元及设计与管理单元,见图2。因场地面积、设备台套数、能耗等资源所限,也为了给更多的同学以更直观、更深入的工业工程实验沉浸式学习体验机会,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业工程实验室能够有能力在网络上进行虚拟现实的展示。1虚拟现实展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6-7]。人的眼睛接收的信息量最大,所以虚拟现实中最重要的就是三维(3D)立体的展示。立体视觉就是需要两只眼睛看见的有所不同,从而形成视差产生立体感[8-9]。 形成3D立体视觉的方法,我们总结归纳为: (1)色分法。这种方法又叫补色法,在接收机屏幕上用互补的两种颜色分别显示出供左、右两眼观看的图像,如图3所示。 (2)振分法。将左右眼图像分别用偏振方向正交的两个偏振光投射到人眼,通过戴上一副通透偏振光的眼镜,使两眼分别看到所需图像,见图4。 (3)时分法。以一定速度频率轮换传送左右眼图像,显像端在屏幕上轮流显示双眼应对应的各自图像,见图5。 (4)空分法。利用空间位置,把画素分配给左眼和右眼,见图6。 (5)真三维。立体视觉系统中最新的研究方向,可以直接观察到具有物理景深的三维图像,见图7。2经济型VR/3D改造方案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的[10-11],其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出一种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3]。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也为了给同学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工业工程实验沉浸式学习体验平台[14-15],我们提出了工业工程实验室经济型VR/3D改造方案,如图8所示。 整个系统业务流程由下向上可分为:“三维信息获取”、“三维信息处理”、“三维信息”与“三维信息接收”4个环节。 1)三维信息获取。获取实验系统三维展示的原始数据(源信息部分)。此环节中,我们采用的硬件是富士REAL 3D W1立体数码相机,见图9,设备造价约为3 000元。其有效像素1 000万像素,采用双潜望式镜头。可获取3D静止图像(多重画面格式的MPO及JPEG格式),也可获取3D动态视频(双图像通道的立体声3D-AVI格式)。 (2)三维信息处理。对获取的三维展示信息进行理以及格式转化,以获得我们所需格式的图像及视频。此环节,我们采用的软件为3DCombine软件,目前其最新版本为v5.33,造价为49.5美元。以3DCombiner软件对获取的双通道的图像及视频进行合成,处理为“Red/Blue Anaglyph(Color)”格式的图像及视频,见图10,以适应经济型三维信息接受(红蓝眼镜方式)。此环节的硬件部分,可采用普通的图形工作站结合红蓝眼镜(塑胶镜架、树脂镜片,约5元/副)等各种实验观测装置。 (3)三维信息。将处理完成的Red/BlueAnaglyph(Color)格式的图像及视频存储起来,上传至Web Server,通过网络将三维展示信息进行虚拟实验室的传输。 (4)三维信息接收。以PC机等个人设备通过校园网和Intranet/Extranet/Internet途径,接收虚拟实验室信息,并以多个红蓝眼镜等方式进行三维展示(纸质镜框、塑料薄膜镜片,约为1元/副)。整个系统造价低廉效果佳,只需在原有虚拟实验室软硬件的基础上增加不到1万元的投入,就可完成对工业工程虚拟实验室系统进行经济型VR-3D改造。 3结语 工业工程实验室经济型VR/3D改造方案,可以在原有的工业工程虚拟实验室系统基础上,给同学提供一个低成本高质量的沉浸式学习平台。可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扩充,以得到性能更好的虚拟现实体验(如以闪断式液晶眼镜展示“Interlaced”图像视频,也可以偏振光眼镜、液晶眼镜立体显示器、环幕、球幕及真三维显示器展示转化后的相应专有图像视频格式),但需要增加进一步的投入。 工业工程论文:加强工业工程人才素质能力培训研究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已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适时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脱离了社会需求,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这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状况,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成为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教育部部长周济在 2006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必须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针对人才的定位、能力目标和培养机制进行一些探讨。 1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界定和内涵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人们潜意识里人才指的是那些具有一定学历和毕业文凭的人员。实践证明,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人才并不能划等号,很多没有学历但是通过自学和钻研成为人才的比比皆是。20 实际 80 年代,王通讯在《人才学通论》一书中指出:“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这一定义突出了人才必须具有能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20世纪 90 年代,叶忠海在《普通人才学》中指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这一定义强调了人才的社会性,也就是“人才”能否成为人才,有没有适合人才发展的社会平台非常重要。21 世纪,罗洪铁在其着作《人才学原理》中指出:“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这一定义考虑了人才自身的客观素质条件和外部因素要相结合。 综合上述人才概念的发展和各个学者的观点,我认为人才的定义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 一是人才的自然属性; 二是人才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是指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包括其自身的心理素质、技术素质等,社会属性指的是人才本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工业工程的目标是应用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那么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自然属性应该包括优化理论的掌握以及理论方法的实践应用能力。从高校该专业的培养体系来看,既有工科的相关课程,也有管理类的课程,还有相关的实践指导课程,目标就是要提高该专业人才的自然属性水平。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社会属性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从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来分析,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三资企业、集团公司、服务业、生产企业等,从事生产组织、协调等管理工作以及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运行、控制、改善和创新等综合性技术工作,担任工业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生产工程师,管理顾问(质量、物流、成本控制),操作分析员以及类似的职位,也可在高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优异者可报考工业工程、管理、法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做专职的工业工程师。从该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内容来看,主要是初级的生产系统测定、中级的生产系统分析以及高级的生产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方案更多的是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从需求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要求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个性,也就是就业者能否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协同工作; 二是专业技能,也就是本文提出的人才的自然属性; 三是潜能,也就是就业者在新环境中的学习能力。综合前述,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生产活动运行基本规律,具备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相关理论,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的需求对生产活动进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改进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显得不足,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专业教 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 2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为了使 IE 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面向市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知识型到能力型;从成本型到效益型;从实用型到前瞻型;从自我型到合作型;从封闭型到开放创新型。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总体效率和效益,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分析、计算、设计以及优化等),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工业工程大学本科生是一种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程专业理论与技术,具备工程知识背景,懂得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系统工程理论与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现代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生产、服务与管理系统所提出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控制和创新活动的高级工程人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的特点是:他们经过三至五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成为合格的工业工程师。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基础能力:阅读、写作、数学运算、听说能力;创造性思维、决策、想象、学习、推理能力。应用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协调能力;系统分析、优化设计能力;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新领域的能力;新技术方法的鉴别选择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学习与创新的能力:随着工业工程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是每一个匝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通过生产实践来扩充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是未来匝教育的一个培养目标。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不论是产品还是思想,要想在社会和市场中保持优势,一定要不断创新,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就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及需求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低。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的企业产品适销对路,有竞争力,需要扩大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类企业对工业工程有较强的需求,也是我国推行工业工程需要首先抓住的对象。但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产品已失去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理顺产权关系,完善经营机制,调整产品方向。 我国曾推行过许多管理技术,但单项地推行不足以解决系统的问题,而工业工程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从提高系统总生产率的目标出发,统筹分析,合理配置,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改善方案。我国的一些机械、电子、汽车、飞机制造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实践证明,它对挖掘企业潜力、提高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些专家研究认为,结合我国国情,企业应用工业工程可以在系统规划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效率工程、质量控制与保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营销工程、工业安全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对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从前文所述工业工程人才的定义以及培养的目标,结合我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经验,我认为和国内重点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教学改革重点名牌高校有着他们明显的优势,而且都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各方面都有良好的接口。而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个方面的投入不充分,硬件条件落后于名牌高校。再加上大众化教育带来的低生源素质,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刚刚起步,要把该专业办好,办出自己的特色,使专业建设健康发展,使学生们在将来有良好的出路,我觉得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改革:搞好课程整合,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培养计划制定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修订并不断完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力求准确把握各门课程的选定以及课时、学分的合理分配,严格筛选教材,努力使工业工程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打破常规,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工业工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现场动手能力,做实验和不做实验不一样。实践环节非常重要,要突出两大特点: 强调分析设计能力; 强调系统性,打破以前实验的孤立性。 人才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抓好实践环节,培养综合性人才以高校为依托,与国内着名大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科技与科学应用于生产和管理。以高水平的分析和优质的服务,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搞好专业建设积极聘请高水平的学者、企业家、行政管理专家和工程专家来我校作报告和讲学,增强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在学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结合我校该专业的现有的办学状况及本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阶段性的重点投资项目和方向,把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将学科发展和科研方向一致起来,把实验室不但办成教学的基地,同时也是学校为企业生产服务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现在我校正在努力建设广西区特色工业工程专业,关于特色的内涵、交叉学科的交叉点如何定位、三流合一(机械工程、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如何实现等问题,各高校有不同的认识,很难将他们统一起来。就连工业工程已开展了 130多年的美国至今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把该专业放在机械学院是否最佳,以人因工程为基础的模式是否是最合理的。其实这也正反映了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开放性和强调以创新为主的先进性。因此我们要在借鉴和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以工业工程的思想搞工业工程专业,将各门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业工程专业越办越好。重视实验及实践环节要使我们的工业工程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在制定本专业培养计划上多下功夫,突出实验及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在将来的工作中有用武之地。 因此建设好工业工程实验室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已开始对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进行投资。发展技术比技术发展更重要,在新的形式下,建议各高校间建立网络联系、互通情报以求互补。通过实践环节教学过程的深入进行来提高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搞好窗口课程的教学,核心专业课程综合性较强,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应该重点考虑这些课程的需求。目前外资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求较大,对他们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很高,因此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要在学生中大力 宣传,使他们认识到提高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确保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英语和计算机不再是自己的弱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入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从内容上具有其他教学方法都无法比拟的综合性。从教学方式上,强调营造真实生活环境,强调学生亲自参与,完全不同于课堂讲授法的、由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科知识灌输。工业工程在国内已经发展了 20 年,正在逐渐形成规模和新的技术优势,工业工程人才是一种实用型人才,为了在未来岗位中发挥作用,工业工程教学应当加强案例教学和在课程中引入更多的实际项目 工业工程论文: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里的应用 引言 不断发展成熟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大量先进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是以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也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领域之一。工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工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尤其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在某些领域已经追上先进国家的脚步,甚至取得了一定优势。但整体水平的追赶,依然需要漫长的过程和时间。在工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自动化控制是一项不可或缺,也无法规避的关口,自动化控制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电子技术是自动化控制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要推动工业自动化,就必须从发展电子技术着手。 1电子技术概述 1.1电子技术的基本内涵 电子技术是在自然科学完善和成熟过程中所形成并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正式确立的。电子技术的正式出现,起源于机械工业发展到极致,人们急需一种新的技术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的时期。电子技术的形成,契合了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当时市场需求,一经出现就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以此为开端,发展诞生出一系列在人类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技术,计算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发明。计算机的出现,是数学和机械的高度融合,它标志着自动化控制得以实现的可能,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短短一百来年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对电子技术的一次突破。电子技术依托电子元器件来实现功能,因而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水平和工艺质量对于电力技术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子技术刚刚出现的时代,由于设备技术水平不高,很多功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在工业领域进行大规模应用。但就是这样,电子技术的优势也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改进,电子技术在工业领:请记住我站域名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2电子技术特点分析 自动化是电子技术最大的优势和特点。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往往通过智能芯片等设备来实现,如果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十分有利。生产效率是现代化大生产高度重视的一项关键指标。电子技术这个特点,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大量资源被投入到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中。随着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发展,在生产效率之外,加工精度也成为电子技术发挥优势的一项内容。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越来越趋于复杂,加工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产需求,比如最新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已经达到了纳米级别,这种级别的加工精度是人工机械加工所无法企及的,必须依靠电子技术。经由电子技术构成的精密系统对原料进行加工,达到设计的精度标准。电子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突破了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精度瓶颈,将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子技术出现后,工业产品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水平实现了飞跃,发展进程得以加快。 1.3关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时至今日,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看到电子技术的身影。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生产力有极大促进效用的电子技术受到企业家的广泛青睐,因而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之一。电能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种类,应用范围覆盖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给电子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宽阔的发挥空间。未来,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从电子技术自身所占产业,向相邻产业链逐步扩展,必将遍及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绝大部分。 (2)电子技术是门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许多先进科学技术都有促进作用。其中,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结合程度很深,许多通信领域的难题都依赖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来解决。计算机领域同样如此,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了软件技术以及单片机等远程技术的发展。 (3)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的理论的出现,为电子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必须实现自我突破,在更高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实现占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综上所述,电子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令人期待。 2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领域的应用分析 一是在工业工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大量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成为可能。国外先进国家的高水平生产力与其大量应用自动化控制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自动化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结构、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等相配套体系尚未建立,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案,使用相应的电子元器件构件成一个系统,全面覆盖企业生产流程,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有效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向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个管理节点间信息、指令的有效传递和反馈,从而将企业管理活动纳入有效的控制之中。电子技术在工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使其作用达到最大化。 3结束语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多应用,并建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就现阶段而言,自动控制、智能化是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现代化事业实现的速度和效果。电子技术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视国内外发展水平的差距,全力以赴推动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技术事业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工业工程论文:对工业工程的教学方式浅析 1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在工业化发达国家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使这些国家的生产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我国工业工程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我国自从1978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我国从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给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有些企业开始应用其中的一些单项方法,取得了成效。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型企业中只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获得显着效果的只有30多家。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已涉及到汽车、钢铁、电子、建材、家电等十几个行业。同时,在华合资的许多企业都已开始使用工业工程技术,设立了专门的工业工程岗位和部门。如天津OTIS公司制造部就采用了专设工艺、生产、设备一条龙管理的大工业工程系统的现场管理;日本丰田公司在华合资的30多个企业也在推行工业工程为技术支持的丰田生产方式。 工业工程的应用效果及工业工程人才的奇缺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从1992年国家教委首次批准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以来,迄今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这是扩大最迅速的专业之一。但由于时间短,在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缺乏科学有力的指导和统一的标准,各高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不同,导致培养模式尚不一样。随着WTO的进入,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制约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的颈瓶,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国际化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已成为各高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各高校在抓紧培养该专业人才的同时,都在积极寻找探索最合适的发展工业工程专业的路子,使该专业更快地成熟与完善。 2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2.1工业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使培养出来的工业工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师资是关键。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现在我国学校教学的授课形式大多是强化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有关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教师队伍应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采用在职进修,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应该是既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应该定期让授课教师参与到教学实验和实习环节中,创造机会让教师到企业中实习,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多做课题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出优秀的工业工程人才。学校还应聘请一些企业优秀的IE人才走进学校,讲授实践经验,在学校内举办相关的企业运用工业工程成功的案例讲座,扩大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 2.2教学中优化工业工程专业的方法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原来采用的传统的教育手段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各级、各类院校已经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CAI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辅助学生学习。各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在教学实习上应有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也有如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采用借助系统仿真甚至是虚拟技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节省了学校添置昂贵设备的经费。这方面国外也有先例,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组建了各种各样的工业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如美国的MIT、哈维马德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以集中化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辅助性的服务,为工程教育提供一个高新技术的教育培训平台,使学生在经过高起点的先进技术培训后,可以很快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需求。这些优化专业的方法适应培养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潮流。 2.3建立校办实习工厂,增强学生的实践环节 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综合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属于应用学科。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人员经常到企业深入生产现场,对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科学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生产现场的活动,所以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工业工程实践中的各种作业定额、作业方法都是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收集,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后制定出来的,这就要求在工业工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要重视。使实验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生产运作的过程,最低程度的发挥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实验室在现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这种实践环节就要求教学中教师知识的构成和试验设备的配套。我国尚未建立发展学校与工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机制,虽然各高校都有与企业联系的实习基地,但由于企业必须考虑自身利益,要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很难。因此,笔者认为还是高校建立自己的实习工厂最为有效。 2.4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技能竞赛相结合 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应不断修订完善,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工业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创新及 技能竞赛融入进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学生才能学有所用,提高专业能力。课程考核可采用多种方式,成绩考核应加大生产实践的权重。考核内容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更要重视对知识的运用。对于一些多次参加科研项目和技能竞赛的学生,在本课程结业时应酌情加分。这样能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环节的积极性,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立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加强硬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进考核方法等多个方面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有效地优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工业工程论文:重视电缆在工业工程使用安全 近几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出口和内需的作用日益重要,这样就使工业项目大量的上马,而工程质量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我国加工业发展得很快,许多加工设备都是新型的、成套的,这样对供配电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电缆和规划电缆的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对电缆的使用会造成危害,从而影响到全厂的生产和安全。 1电缆的选择 1.1导体的材料用作电缆的导电材料主要有两种:铜和铝。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铜的导电率高,延展性好,损耗低,但价格稍贵;铝的比重小,相同电阻值铝芯电缆比铜芯电缆轻很多,便于施工,但同截面的载流量比铜小,应用范围窄,例如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就不能使用。导体材料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应根据负荷的性质、工程的地质条件、当地市场货源等情况进行选择。 1.2芯数一般的工业项目都是中高压(10kV或35kV)供电、低压(0.4kV)配电。中高压一般为3芯,考虑到低压配电一般为三相四线制,所以选择4芯或者5芯为宜。 1.3绝缘材料和护套的选择 1.3.1普通电力电缆一般有两种应用较为广泛,分别是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缆。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主要有1kV和6kV两级,优点是重量轻,价格低,但是低温时容易断裂,高温时绝缘容易加速老化,所以室外或者比较重要回路都不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缆使用时介质损耗低,外径小,载流量大,并且线芯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也要高于前者,所以此种电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工程。 1.3.2阻燃电缆分为一般阻燃电缆、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一般阻燃电缆阻燃性能好,价格也便宜,完全能达到火灾时的使用要求;如果厂房人员密集,宜选用后两者,这样火灾时烟雾和有毒气体不至于对人员造成很大伤害,便于逃生,但是无卤阻燃电缆一般只能做到0.6/1kV。 1.3.3耐火电缆按绝缘材质分为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有机型是用云母带包覆两层作为耐火层;无机型是矿物绝缘,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因此适合在冶金或相关行业中使用。 1.4电缆截面的选择 (1)载流量:电缆的载流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电缆所处的环境温度、敷射方式、土壤热阻系数等,同时还应考虑一些修正系数,如:多回路或多芯电缆校正系数、电缆发热引起周围空气温度的升高等等。 (2)按技术要求校验:①按温升校验:电缆按发热条件的允许长期工作电流应该大于线路的工作电流。当同一根电缆敷设方式有变化时,应该按照散热条件最恶劣的方式选择。②按电压损失校验:末端设备电压实际值与额定值有偏差时,将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和安全,所以端电压必须符合电压偏差的允许值。③按机械强度校验:避免在运行或安装过程中断线,或因受其它伤害而损坏,以保证供电的安全。 (3)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的选择除技术条件外,经济条件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电缆选择的正确与否,更关系到投资成本的控制。我国目前普遍应用IEC287-3-2/1995《电力电缆截面的经济最佳化》来校验电缆截面。2电缆的敷设选择电缆敷设路径时,应避开可能有腐蚀的区域,远离热力设备及管道,尽量少穿越管道、道路和桥梁。在新建厂区时,应充分考虑到电缆附近的近期及远期规划,避免因后续建设迁移电缆线路。电缆的敷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安装场合。(1)地下直埋;(2)电缆沟;(3)电缆隧道;(4)桥架或构架上。 2.1地下直埋直埋敷设是将电缆直接埋在地下,初次投资小,施工简便,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敷设方式,但电缆容易受到腐蚀性物质的侵蚀,并且查找和检修故障极为不便。直埋电缆应选用铠装电缆,敷设在壕沟内,且沟内电缆不应多于6根,沟底宽0.4m~1.4m,且必须有良好的土层,沟深应满足0.7m~1.0m。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石,并且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电缆通过建筑物的基础、散水坡、墙体及铁路、道路等应穿钢管保护,与其它设施及管道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满足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表5.2.3的要求。 2.2电缆沟电缆沟敷设分为不可开启单侧支架、不可开启双侧支架、可开启单侧支架和可开启双侧支架四种。电缆在多层支架上敷设时,高压电缆位于最底层,低压电缆位于最上层;电力电缆应置于控制电缆之上。室内多选用可开启,室外多用不可开启,且沟上需加盖厚度不小于0.3m的覆土。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重量不宜大于50kg,室内经常开启的盖板宜采用花纹钢盖板。可开启电缆沟净深一般为0.8m左右,单侧支架的沟宽0.7m~1.1m,双侧支架的沟1.0m~1.7m;不可开启电缆沟净深一般为1.8m左右,单侧支架的沟宽0.7m~1.1m,双侧支架的沟1.0m~1.7m。电缆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3%,沿排水方向的适当距离应设集水井及泄水系统。电缆沟的高度小于1.5m时宜选用砖混结构,大于1.5m时宜选用混凝土结构。 2.3电缆隧道当电缆的数量太多(大于40根)时,应考虑在电缆隧道内敷设。电缆隧道敷设便于维护检修,同时不宜受到外界的各种损害。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应在两端设置出口,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应增加出口。隧道净高度不宜小于1.9m,两侧支架间净通道不应小于1m,单侧支架净通道不小于0.9m,且隧道内应有照明,电压不得超过24V。电缆隧道中应考虑分段排水,底部做成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坡度,可根据地形坡度的适当位置设计集水坑,排水边沟向集水井也应有0.5%的坡度。 2.4桥架或构架上电缆在桥架或构架上敷设,路径选择范围较广,不受设备及基础等影响,与其它管道交叉容易处理。此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厂房内部的配电电缆敷设,可以利用墙壁、楼板、梁及管道支架作为安装支柱。无铠装电缆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垂直高度在1.8m以下时,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电缆在梯架、托盘或线槽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大于40%。电缆桥架内每根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处及每隔50m处应设置标记,注明电缆的编号、型号及规格、起点及终点。钢索悬挂敷设只适用于电缆根数很少且属于短期或临时使用。不论何种敷设方式,都应做好电缆的接地防雷及防火封堵措施,敷设时必须满足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并在始端和终端留出一定余量。电缆敷设是工业工程建设众多复杂工作之一,要想做好这项工作,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对电缆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有全面及透彻的了解,只有做好电缆工程的各项工作,才能为工业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投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工业工程论文:工业工程优势人才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专业建设在追求标准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失时机的展现专业特色的发展轨道,使专业建设从追求外在的标准化质量,向着追求特色和卓越品质转变[1]。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在全国遴选了3000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广西于2011年启动了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现已正式立项279个专业,建设558门课程。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建设特色专业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高校谋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的必经之路[2]。工业工程是管理和工程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开始于1994年,我校开办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开办工业工程的9所院校之一,2006年我校工业工程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区优质专业,2011年9月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根据全国和广西教育改革的形势,如何使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适时进行专业改革,凝炼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1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1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国际趋势纵观国际工业工程教育,我们发现国外许多高校的发展所表现的特征是专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突显特色[3]。以目前美国顶尖工业工程专业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密西根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这几所大学的工业工程(学院)系按照美国新闻周刊的排名,名列美国大学中的前四位。这四所大学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其特色与当地的经济特点相吻合,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业工程以电子制造业为擅长,密西根大学以机械制造业为擅长,佐治亚理工学院则以物流与运输服务业为擅长,而普渡大学则以人因学和农业为擅长。因此可以讲,工业工程是与地区经济和国家经济紧密结合、为其发展提供服务支持的一个工程学科。学科、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密切结合,是一个专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故作为一个地方性大学,其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应遵循国际潮流,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1.2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广西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加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广西发展千亿元支柱产业及重点工业产业实施方案》等对广西工业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更加促进了广西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电工电器、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制糖业、纸浆制造业、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等一些产业已形成了区域性、集群性、专业化、社会化大协作的生产格局。但是,总体来看,广西的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劳动效率偏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缺陷,急需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许多企业的实践表明,这必然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专门从事生产效率和效益改善的工业工程人才有更多的需求。从美国的统计数据看,工业工程人才与其他专业人才需求的比例是1:80,也就是说在应届毕业的80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工业工程;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经验是1:60。但我区目前只有三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每年毕业生仅200人左右,而我们初步估算广西目前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约为3万人。所以说,根据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对工业工程本科人才有巨大的需求缺口。 1.3教育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及《教育服务新广西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一批面向支柱产业,特别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的广西现代化建设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求的专业,实施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行特色专业及其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其成果将为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工业工程专业是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故将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是教育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需要,是落实教育服务新广西发展行动的具体体现。 1.4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宗旨的体现我校作为中央部委与广西共建的地方高等院校,其办学定位是“立足广西,依托部 委,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到2015年把我校建设成为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适度、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办学宗旨是为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宗旨及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中急需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的人才需求,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定位是:“服务广西,面向制造业,兼顾服务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有坚实的制造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管理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工业工程高级复合型人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具体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宗旨,专业定位和学校定位保持和谐一致,是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和更好地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础和保障。 2专业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定位 2.1专业建设理念按照广西“加强基础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加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钢铁锰业、电力工业、制糖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大力培育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生物质等产业”和“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我们将培养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以“育人为本,质量第一,求真务实,突显特色”作为专业建设理念。我们认为,工业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级应用人才,要肩负起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首先培养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追求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所以我们把育人作为本专业发展的根本,把质量作为本专业的生命,把求真务实作为本专业发展的行动保障,通过培养使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走出校门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我们把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建立优势品牌作为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实现特色—优势—品牌的专业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成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广西在工业工程领域培养出急需的高素质“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的应用型高级工业工程技术人才。 2.2专业建设目标定位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我校“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及“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区级)”实验室,我们确定的专业建设目标定位是:通过三年的建设,将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成为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和现代物流等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14+4”千亿元产业紧密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知识传授-187-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形成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核心,重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形成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办学条件齐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色鲜明、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教学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区内领先、具有显着优势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在校内形成对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本科专业的强力支撑,在校外对同类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改革和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形成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辐射全国,成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广西机械、电子、物流等重点发展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撑的平台,在国内乃至东南亚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 3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3.1专业建设及改革思路本专业的建设及改革思路是:“调整结构,适应产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工业工程专业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了解不多,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特色专业是今后建设与发展的追求目标。结合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和自治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以及本专业10多年来办学的体验,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坚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建立以“重点实验室—硕士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专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根据广西区域产业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建设从特色到优势到品牌的提升过程。 3.2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根据本专业“育人为本,质量第一,求真务实,突显特色”的建设理念,“调整结构,适应产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改革思路,构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一个核心、两个融合、三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两个融合”:即将广西优先重点发展和新兴产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相融合,将学科必须开设的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相突出核心,注重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基础课程的设置既要系统地讲授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时介绍学科研究的新进展,还要兼顾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呼应,既服从“专业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突出本专业培养特色[4]。配合本专业培养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选用优秀教材,同时根据本校课程教学中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教学特点,编写适应本专业教学需要的相关教材。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广西经济建设和优势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我们将以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提升科研基础平台建设的水平和学科团队的整体素质,使本专业的建设水平达到广西领先、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目标,形成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供急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为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 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我们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4.1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和创新。一方面,要更多地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教育模式与体系,将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5]。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加强和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对制造和服务等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制造及相关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广西优先重点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起高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实施整体优化,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实施模块教学制,拓宽专业知识面;建立学位课程制,确保专业的基础理论;预留专业选修课,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 4.2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基础工业工程》和《设施规划与设计》两门专业特色课程。这两门课程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具有承上启下、关联课程系统的作用。我们将以这两门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专业课程群教材建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选用国内高水平教材,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方向课程及特色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将编写特色教材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以及物化教学改革成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4.3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重在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教学方式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民主化教育方式,要求注重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使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对称、和谐、宽容、信任的环境,给学生决策权和选择机会,倡导灵活的策略和多元的选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允许不同意见存在,培养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4.4强化创新,重视职业精神培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人单位更注重能力素质评价。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操作技能、学习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受到更多关注。敬业精神与进取心仍然是许多用人单位所十分看重的素质[6]。故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能力。要突出培养学生在应用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4.5凝炼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校办学风格的传承者,更是专业特色的创造者。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只有通过教师的实践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故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首先,在整体上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在人才引进、人员配备、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并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搭配;其次,对个体而言,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应注意吸纳和补充新知识,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去企业、工厂等挂职锻炼,培养和提高工业工程业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第三,还要注重从生产一线聘任部分兼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建立具有互补性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按梅县发电厂提供的图纸,制作一个类似阿拉伯数字“2的与大轴同心1/4圆转速探头安装支架,转速探头安装支架半径较靠背轮大约2厘米,这样支架安装后距靠背轮圆周约2厘米,以方便调整探头与测速键槽间距离。支架上均匀开孔以安装探头,保证至少可安装10个测速探头。探头安装孔间距均匀,车好螺纹可直接安装磁阻探头,而且必须保证探头安装后垂直于大轴方向以防测量出现偏差。 (2)在机组停机后靠背轮开槽机组停机后揭开前轴承箱,将新支架放到汽轮机阻尼轴靠背轮处比对尺寸,测量靠背轮与前轴承箱盖之间距离,确定有足够空间安装新支架及探头,如空间不足则取消改造。将汽轮机阻尼轴靠背轮圆周中间段上均等开60个长30mm×宽10mm×深6mm大的测速键槽,要确保靠背轮的强度,并控制加工精度,防止出现不平衡量。对轮上的键槽沿轴向两端保留不开口,取在阻尼轴靠背轮圆周中间位置而不单边或两边开缺口,目的是防止靠背轮转动后出现风力扰阻引起风鸣异音等后患。 (3)安装新端子箱由于新支架较前轴承箱出线孔较远,探头电缆长度不能直接引入原来的端子箱,对比新支架位置及探头电缆长度重新安装一个较靠近的新端子箱。 3.2开始工作开工后,先拆除旧支架上的损坏探头及与之配套的前置器。保留4个探头,其中2个作监视用,2个探头备用。备用的探头电缆保持不变,依旧接到原来的端子箱。如改造后使用中的探头有磨损现象,可在端子箱直接更改接线使用备用探头而不需要揭开前轴承箱。新支架由于制作、安装等原因不可能完全与大轴同心,但一定要使支架垂直与大轴方向,以防有探头恰好正对测速键槽边缘而导致测量不准确。由于新支架只是在1/4圆的下端固定,上端悬空,所以在安装新支架时,不能使支架顶端 4.6开发综合网络平台,整合多维资源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基础平台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投资的基础上,我们拟开发涉及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实践、前沿技术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平台。该平台将整合工业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实践素材,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方便地与教师交流、互动,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5结束语我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建设,适应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中的急需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物流产业”等产业的人才需求。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校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整体优势,大胆进行探索、创新和试验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及北部湾经济承受较大压力,以防变形。新支架使用弹簧垫片加螺栓固定,固定好后轻摇支架应无松动、晃动。安装好支架后在每个安装孔用记号笔做好记号,以方便数据记录。新支架安装8个探头,其中3个至DEH作为控制及三选二超速保护停机,3个至ETS三选二超速保护停机,1个BTG盘显示,1个汽轮机机头数字表显示。新支架的探头电缆接至新端子箱,布线时应将电缆集中捆扎在附近的油管上,同时要考虑受油冲刷摆动产生摩擦的可能。在前轴承箱出线口处,应将电缆向下绕一个低于出线口的弯曲半圆后再穿入出线口,以防止油顺电缆流出电缆口。由于新支架为1/4圆,只有下端固定,上半部分悬空,应将探头尽量安装到靠下端,理论上上端振动较下端大。为防止上半部分由于振动导致探头磨损,安装时也应尽量拉大探头与测速键槽间距离,以1.2mm左右为宜(旧支架安装1.1mm左右)。 3.3数据记录4结束语#1、2机组汽轮机测速装置改造后,转速测量准确,运行8个月未出现探头磨损现象,使用效果较好,提高了汽机转速测量准确性和安全性,标志着改造成功。 4.6开发综合网络平台,整合多维资源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基础平台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加大实验室硬件 建设投资的基础上,我们拟开发涉及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实践、前沿技术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平台。该平台将整合工业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实践素材,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方便地与教师交流、互动,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5结束语 我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建设,适应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中的急需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物流产业”等产业的人才需求。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校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整体优势,大胆进行探索、创新和试验,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研究内容,强化优势领域,发展特色方向,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并为国内相关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工业工程论文:工业工程在公共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就要求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在向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的同时,提高效率、缩减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因此,公共组织绩效管理作为一项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在我国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发展及存在问题 (一)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含义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有两个基本作用:(1)评价和考核功能,即通过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公共组织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2)改善和提高的功能,即在绩效评价和考核的基础上,对公共组织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提高公共组织运行的效率,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水平和产出质量的目标。 (二)国内外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绩效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公共组织的特点,对公共组织绩效管理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例如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卓越提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的主体建构问题,详细分析了评估主体结构中所应包含的具体主体和结构。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齐二石等提出了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综合评测模型。由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核心与难点是建立科学、准确、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因此,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绩效管理的评价和考核的功能研究了如何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而对于公共组织绩效改善的理论研究较少,更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法。 二、工业工程(IE)理论与方法的本质特征 从工业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创新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工程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并与工程技术和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产业的生产和服务科学化。它除具有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特征外,尤为突出的是应用的工程操作性、技术方法的系统集成性、应用领域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实践性很强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哲理。 三、工业工程应用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一)公共组织的组织特征 与制造业相比,公共组织有其自身的特征:(1)公共组织的行为是外在性的直接体现。公共组织的行为后果,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一个有效率的公共组织可以最小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促进社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使经济运行更为有效,而缺乏效率的公共组织可能以很高的成本运作,则会造成社会发展的相当缓慢。(2)公共服务的无形性、无法储存性和服务质量的不易掌握性。(3)公共组织主要以提供服务或劳务产出为特点(产出特点),而不是提供具体、有形的产品。这一特点决定了公共组织提供服务或劳务的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一过程,即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的。从表面上看,公共组织的产品是无形的服务或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的结合,但用系统的观点来看,服务系统与制造系统的本质是一样的。从现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角度来看,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无形服务过程都可被视为“投人――变换――产出”的过程,而变换过程的运作与管理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和问题。 (二)高绩效公共组织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分析,意味着公共组织趋向高绩效组织的改革过程是以人为中心的,与企业中的人本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传统层级管理中将公共组织塑造成“遵守规则”、“机械人”式的公共官僚体制的否定。改进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应当围绕这些方面展开,采取相应措施以使公共组织具备这些特征。现代工业工程对生产系统的研究,其中心问题就是对人和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人、机器和设施的最佳组合,人在变化系统中的适应性,环境对人的影响等都是现代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此外,在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研究中也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因此,工业工程对生产系统中人的研究,为改进和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使之具备高绩效组织的特点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三)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近几十年来,现代工业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已经完全产业化,不仅在制造业广泛应用,而且在建筑工程业、服务行业,诸如宾馆、饭店、医疗卫生、体育、教育等领域的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医疗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拿大等国家在航空服务与管理中广泛运用IE技术,大大提高了民航的服务水平和业绩;香港在60年代进入工业工程,目前主要应用在服务行业,非常有效;我国也有将工业工程应用到医院和餐饮等服务行业的成功案例。现代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工业工程的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科学基础,而且,为工业工程在公共服务的领域中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四、工业工程在公共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可以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1)应用工作研究的方法改善公共组织的服务流程,降低公众的等候时间,进而提高公众对公共组织的满意度。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单位工作量进行衡量,利用岗位设计和薪酬设计的方法,结合公共组织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岗位管理制度和工资体系,使各级工作人员的收人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制定更加合理的工资制度。(2)服务质量是提升公共组织形象的重要内容所在,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公共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和改进,充分调动公共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服务。(3)在公共组织新建和扩建过程中,根据公共组织提供服务的特点,通过研究人员和设备的搬运流程和路线,应用工业工程设施规划和设计的理论方法,对公共组织的各类设施、人员进行平面和空间的规划设计,从而使公共组织能够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4)应用成本管理和工程经济的分析方法,对公共组织的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投人产出分析,以及对昂贵公共物品的采购评估等,改善公共组织的管理效果。(5)应用工业工程中人因工程的理论方法,对具有不同服务目的的公共组织,设计符合工效学原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要“以工作来适应人,而非以人来适应工作”。据此对公共组织的服务环境等进行改善,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 五、总结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公共组织的运作效率,运用工业工程思想、理论与技术体系全面地改造公共组织的运行系统,即通过对公共组织系统的分析、诊断与评价,在改进公共组织的设施选址、布置设计、流程再造、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公共资源,对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公共组织的综合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和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工程论文: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创建思考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企业信息化伴随着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挖掘潜力的的可能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为企业组织整体的改造及升级提供新型的技术平台,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等局面,作为企业信息化主体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成功率比较低,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显着,BPR(业务流程再造)、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应用也存在高失败率的现象。由此可见国内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究其原因是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体系不规范、作业流程不标准等初始数据缺失或和零散分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二、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及其核心思想。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的内涵在于有判断地综合利用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实践中获得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进行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提出一个能经济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以期实现预期的“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目标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技术对制定作业标准、规范管理流程等过程的工程再造是经典IE的方法,而这些技术正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基础。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发挥工业工程作为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的作用,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基于管理流程设计并服务于管理的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引进现代管理原理和系统化的开发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存储检索,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决策的系统,而标准管理流程的设计正是应用工业工程的结果。通过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企业信息的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改善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灵魂。在全球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工业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丰田公司创立的精益生产模式(LP)和准时生产制(JIT)模式,夯实了丰田公司的基础管理,为公司实施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合作制造趋势日益明显,横向一体化正在加强,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的运作与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是先进制造技术(ATM)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大进步。再到后来的敏捷制造(AM)、企业流程再造(BPR)、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智能制造(IM)、并行工程(CE)等均是工业工程在新的全球技术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现代工业工程的突破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有经典与现代之分,经典工业工程研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也就是企业内的基础管理及其标准,例如作业方法、场地布置、生产线设计、能力平衡、标准工时、人机关系、物流系统规划等,所以早期工业工程被誉为“效率工程”。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与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大力宣传的BPR、MRPII、ERP、CIMS、SCM、JIT等概念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范畴。IE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许多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作缺乏或不到位,如对基础IE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在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等方面,难以给现代IE实施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地支持。而我国现阶段还没 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造成了ERP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绝不可以忽视。 1.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各种物料的期量标准、物料表(BOM)的编码规则、代用件的代用规则等等都需要IE的支撑;像标准工时这种数据,如果没有经过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很多实施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估计值,进而影响到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企业信息化还包括CAD/CAE/CAPP/CAM/PDM等软件的应用,这些软件的有效使用都是以基础数据的准确为前提。 2.对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即在理解、理清企业发展远景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确定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如果缺乏信息化总体规划,很容易导致系统繁多、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高等问题。 3.MRPII/ERP是制造企业以对其资源的计划与控制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的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某一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根据MPS确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所以,生产计划是企业各种资源调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统与实际生产经营保持一致的关键。各种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如销售预测(计划)、生产及物料需求计划与控制、库存策略与控制等又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内容之一。 4.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础。BPR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它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戏剧性”的改善。工业工程的分析评价技术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5W1H”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是其进行流程优化的主要工具。 5.信息化管理的其他环境,如生产均衡性、设备可靠性、人员的素质以及供应商的配合程度等也需要工业工程的支撑。 6.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不断引入工业工程先进的制造与管理模式和理念,如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CE)、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等等,以加快企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工业工程论文:建设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 论文关键词:工业工程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南京大学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 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 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 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 It is always a 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 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 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 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 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 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 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 4 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 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工业工程论文:试析民办普通高校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文摘要:根据对全国170多所已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的调研,结合德强商务学院的实际,本研究把该学院的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本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提出了自己的“3+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四个教育平台”和“十个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012年该专业毕业学生的相关统计表明,采用这种“3+1”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都有显著提高。 论文关键词:工业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要求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对系统可能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它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很快向世界其他许多工业化国家传播。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证明,工业工程的普及和应用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工业工程在我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处在蓬勃发展中的学科,它伴随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近10年,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迅速,所以国内目前已有17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黑龙江省目前有6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他们分别是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开设)、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2001年开设)、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2004年开设)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07年开设)。其中,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是唯一的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在5年时间的实践中,围绕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依托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对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下面是笔者对民办普通高校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报告。 一、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起的他们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的实现方式,它规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体现出的是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的组合,其中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必须使之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 根据国家专业目录中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要求,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应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使他们成为将来能对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培训,要具有对工业工程的管理系统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初步的能力[2]。该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管理学和机械工程(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主要课程包括电工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或电子、冶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筹学、管理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要求学生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掌握系统管理中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能,要具备某一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的基本技能。 经调研,在全国170多所已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该专业分别设在高校的机械与电子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航空港工程系、工程技术学院、海洋学院、采矿工程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机械汽车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电子机械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电与动力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等系或学院。在主干学科中,主要涉及机械、电气、冶金、采矿、制药、汽车和食品加工等。 从我国全国范围看,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培养模式: 第一种是以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为代表的机械类四年制本科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将工业工程专业设在他们的机械院系,其工程技术教育依托于其原有机械专业。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的机械工程方面的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第二种是以天津大学为代表的管理类四年制本科模式。天津大学将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依托于他们的管理学院。他们要求,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再学习和掌握工程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再了解一门工程学科(主要是机械工程)的知识内容,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第三种是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五年制双学士学位模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前3年在他们的机电工程专业或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学习,然后品学兼优者再在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习2年管理专业的课程。通过5年学习,成绩合格者毕业时获工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第四种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六年制本硕连读模式。 第五种是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北大学等为代表的以电子、冶金、化工及其他相关专业为依托的四年制本科模式。在这些院校,其培养模式既体现了很强的工业工程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各自所依托的专业的特色。 以上学校其历史、专业优势和行业背景等都不相同,所以其培养模式就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可见,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定位,如何探索出一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专业定位 我院工业工程专业设在我院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在深入研究国家专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根据我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对该专业的专业定位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开设本专业的各高校对于该专业所依托的专业选择虽然不尽相同,但机械工程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以电子电气专业为依托的并不多。但是,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要求有电子电气背景的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我院是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的地方高校,管理、金融和会计等学科专业可以对工业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中的管理学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我们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下设的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已开设多年,实验条件齐备,师资力量雄厚,可以对电子电气工程学科有很好的支撑。 综合上述分析,我院就把电气工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把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在研究电子电气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上,主干学科为管理学和电气工程。由于专业定位准确,由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所以该专业的招生规模近几年就不断扩大,已从2007和2008两届的20多人快速地增加到现在的平均每届80人以上。 2.“3+1”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应具备较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对工业工程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此,经过几年的探索以后,我们提出了一个“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学好相关基础理论。我们给学生开设了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部分专业方向课,同时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第4年即第7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未通过的则重新进行培训。学生的生产实习期满后,根据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在第8学期再安排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在该实习期间,根据自己实习的内容,学生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后,对于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会将他们留下来。 通过此种模式的培养,尤其是通过最后1年的在企业的实习,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因而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3.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依据,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单元,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课程设置应以“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为原则。为适应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将我院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成“四个教育平台”和“十个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平台中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数学、体育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公共选修课为任选课,主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具与语言、艺术与体育、卫生与健康和时事政治教育等相关课程。按规定,在公共选修课中,每个学生至少要选修其中的3门课程。通过对此平台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接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也可以接受到数学、外语、写作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该平台中的课程教学要求是在第1至第4学期完成。 学科基础课和学科选修课为学科教育平台中的两个模块。其中,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中主要包括工程图学及CAD、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管理学和运筹学等,主要在第2至第4学期开设。学科选修课中包括本学科中的共同课程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主要有管理类课程、电气类课程、机械类课程、经济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等,要求从第3学期开始开设,到第6学期完成。 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模块共同构成了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其中,专业核心课中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效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和“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5门课程,涵盖了该专业的核心内容,相继在第4、第5和第6学期开设。根据目前社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该专业的内涵,我们为之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生产管理方向上的“工业企业现场管理实务”“企业资源计划原理与应用”“成本控制”和物流管理方向上的“先进制造系统”“现代物流设备”及“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等课程,在第6学期开设,学生可限选一个专业方向进行修读。通过该专业方向上的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具备在某一专业方向上的初步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还可以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组织行为学”“生产系统仿真”“安全与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学”和“会计学”等来学习。安排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意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及其发展动态,增强其适应性。本模块课程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要求在第7学期的前8周完成。 能力教育平台的学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有基本能力教育、就业能力教育和综合能力教育三个模块,其中包括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职业资格培训、就业指导和毕业设计等。在职业资格培训方面,要使学生经过培训能获取“见习工业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上述各教学平台的学分分配情况见表1。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必须确保实践教学的学时,并且做到4年不断线。同时,还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在我院,工业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了6:4。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同时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践教学则突出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依托院内的实验室和院外的实训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中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做到了4个学年8个学期不断线,并把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我们每学期都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授课,或请他们为学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专业竞赛、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及撰写科技论文等。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还设立了创新学分,以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实践内容方面,我们注意循序渐进,即先做验证性实验,然后逐渐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过渡。我们对每门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尤其加大了电气工程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学时。我们重视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和协作,注重以企业生产实际为背景来设计教学案例和实验实训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与产业对接的实践教学的体系。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走进企业,能把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他们的第二课堂。如此之后,学生就能根据实习内容完成他们的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论文,就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等都得到较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就能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经过5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我院特点的 “3+1”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四个教育平台”和“十个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012年毕业生情况的统计数据表明,采用“3+1”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专业实践技能,都有显著的提高。2012年我院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共25人,其中70%以上的学生都通过了行业资格认证,都取得了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其中更突出的,有两名学生被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有一名学生获得了省级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一名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期间即被选派到天津去学习丰田的生产方式;他们的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背景的毕业论文还被评为我院的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简析工业工程在医疗行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在医疗行业普遍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因素。将工业工程理念引导医疗行业管理领域,对于提高我国医疗行业服务水平、工作效率和提升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满意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医疗行业管理引进工业工程理念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提高我国医疗行业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业工程 医疗行业 服务水平 管理水平 工业工程(IE)在19世纪末开始发展,20世纪初便逐步运用于医疗行业。在工业工程发达的百近年历史当中,工业工程不仅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而且也在医疗行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工程的精准理念和定量化技术方法要以从Q(quality,质量)、C(cost,成本)、T(time,时间)、S(service,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医疗行业管理水平。尽管工业工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因而加强对工业工程在医疗行业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大力实施医疗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将工业工程理念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当中,不仅是提高医疗行业管理水平的现实之举,更是增强我国医疗行业服务能力的长远之策。 1 工业工程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尽管工业工程与管理都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当时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工业工程与管理的不断创新发展,现在工业工程仍然与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别。一是二者的职能和作用不尽相同,工业工程更多的是具有技术的职能,追求的是服务效率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管理则具有领导、指挥、决策、控制等职能,不仅要追求效率而且还追求效益。二是二者需要的专业人才不尽相同,工业工程所需要的是技术型和专业型人才,更多的是提供和解决管理技术问题;管理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为领导决策、指挥、控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专业、顾问以及专业人员。三是二者还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工业工程为管理提供目标服务,能够将医疗行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的可行性 与制造业生产产品相比,医疗行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和生命,而生命又十分宝贵,因而医疗行业的服务更具有重要性;医疗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无形式、非储存性等特征,而且医疗服务的质量不易掌握;医疗服务行业还具有需求的不可预测性特点,制造业可以通过市场预测来确定生产计划,而医疗服务行业则无法进行预测。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工业工程很好的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当中。随着医疗科学与医疗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越来越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领域不断发展,使医疗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在这种形势下,将工业工程理念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工业工程的技术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推动医疗管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制度化、效能化的方向发展。 3 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的路径 3.1 明确工业工程应用理念 “技术性”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属性和特征,分析、实验、测定、规定等是其具体方法,。因而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必须进一步明确其“技术性”的属性和特征,将系统工程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医疗行业管理当中,实现系统整体的优化,而不是某个局部或者某个资源的优化。因而必须将系统分析和信息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研究、设计、量化、评价、决策、管理,使各种专业化的工业工程技术管理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当中,着力提升医疗行业管理的系统性、关系性和融合性。 3.2 创新工业工程应用方式 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必须在创新工业工程应用方式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对医疗行业应用工业工程的投入,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着力构建工业工程主管信息系统,推动医疗行业工业工程管理系统的组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医疗行业管理当中,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医疗过程管理,将作业管理和人因工程引入医疗过程当中,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加强医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平衡记分卡制度,特别是要突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服务品质管理,大力实行TQM(全面品质管理),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服务吕质管理机制,提升医疗行业竞争能力。 3.3 完善工业工程应用机制 尽管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已经在发达国家取得了成功,但我国要想更好的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就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我国医疗行业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工业工程系统化理论体系,加强实践总结,完善相关理论,为我国医疗行业更好的应用工程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加强医疗工业工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方面应在有关高校当中增加与医疗工业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医疗行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医疗行业更好的应用工业工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各级各类医疗行业要大力加强对工业工程的应用,成立专业的工业工程部门和组织机构,制定和完善工业工程应用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实现整体系统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我国各级各类医疗行业步入持续、健康、快速、科学发展的轨道。 4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我国医疗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人们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科学利用和合理整合医疗行业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尽管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将工业工程引入到医疗行业管理当中,但仍然没有取得重要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可行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用机制,真正发挥工业工程在医疗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国医疗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工业工程论文:建设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 论文关键词:工业工程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南京大学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 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 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 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 It is always a 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 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 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 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 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 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 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 4 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 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工业工程论文: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 摘要:论述了 工业 工程的内涵,以及其基本职能——创新的重要意义。 总结 了信息环境下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创新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工业工程;创新 当代世界 经济 发展 的主流已经从“知识经济”转向“创新经济”,称之为“创新力经济”。有效利用人力与资本并鼓励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全因素生产力”。在历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发明的前提下,信息与信息之间、经营与管理之间、 企业 与企业之间发生着交融互促的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应运而生,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必要的技术与理念的前提。 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 科学 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工业工程将人、信息、物料、设备、过程和能源集成到产品、服务或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把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贯穿整个寿命期做为目标。 工业工程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围绕提高作业效率为重要内容的传统工业工程阶段;与运筹学相结合进行更系统和精确设计的独立活动阶段;以系统工程为新的支柱,形成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系统科学体系阶段;目前可以认为是工业工程应用各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范围的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工程在其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职能。 1、工业工程的内涵 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 理学 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1]。 工业工程不仅用于生产事业,还可用于服务业、 金融 业等领域。由其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看出它的内涵相当广泛。工业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研究方法多样,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另外与运筹学、系统工程、 计算 机等 现代 科学技术紧密结合[2]。 工业工程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不断改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坚信“改善无止境”——“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工业工程强调人的因素,它将影响人的因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追求人——机——环境关系的最佳、最和谐状态。工业工程是集成系统的整体优化,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孤立考虑和仅仅将各要素简单相加都是不合适的,它追求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整体效益,要产生1+1 2的效果。 2、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评价、完善改造以达到促进系统不断创新的目标,是工业工程的功能之一。这里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改进、工艺改进、设施改进、系统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改进、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工作开发等。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它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办法”。从其内涵可看出,改善是实现工业工程任务和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工业工程的永恒目标,是工业工程的灵魂,而改善的结果是创新。 工业工程是一门对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综合技术,其工作过程是一个集体努力和综合创造的过程。如果把它理解为管理,它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管理系统与工作程序以提高效率。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除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外,就是创造性技术。随着发明学、创造工程、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先后提出了一百多种创造技术和方法,其中1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4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5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6大提问技术(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这些都是改进与创新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由此可见,工业工程需要高度的改善改造性,改善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功能。 3、 工业 工程的创新技术的特点 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可以概括为:针对知识资源无形性,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征,并有利于实现集约 发展 的管理方法与技巧。它的研究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集群性。把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全方位的改善效益。 (2)虚拟性。 经济 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创新技术的虚拟化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 (3)融合性。创新技术应当是多元、合作与共享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享,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改善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忽布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形成双赢或多赢的管理运作。 (4)模糊性。 现代 网络 通信技术使创新的来源无处不在,没有明确的边界。 小结 工业工程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研究领域,凡是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评价以及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方法,都被及时纳入了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范畴,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而工业工程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工业工程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 工业工程论文: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环境非常复杂,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参差不齐。在本文中,笔者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展开调查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应对策略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是由上个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率先提出的,是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的系统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末,工业工程被正式引入中国,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工业工程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程度不断加深,影响力也不断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最早可见于上世纪中期的重庆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之后,我国众多高校纷纷设立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全国已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多达160余所,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工业工程管理人才的同时,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状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充分了解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状况,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指导就业,笔者对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现状进行调查[1]。 1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状况 1.1设计调查问卷与选择调查样本 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选择H省多家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抽样调查方法,具体过程为:一是选择多所工业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做好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工作;二是针对H省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状况展开抽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三是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引入统计学方面的理论与工具,就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2]。在本次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了H省的九所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所得的各项数据均来自这些院校。 1.2问卷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随机抽样的办法,将调查问卷发放给目标人群,经填写后并回收。本次一共发放了26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94.6%,最终的调查结果为:1)对学生为什么选择工业工程这一专业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冲着“工业工程”这个名字而来的,约占到总数的61.66%,对工业工程学专业内涵及将来从事的岗位并不了解。而表示本身就非常喜欢并对工业工程这一专业有所了解的学生仅占到总数的7.77%。这一项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热爱此专业,而是顾名思义,觉得选报这个专业可能将来会好就业,但对将来的就业岗位和素质要求知之甚少[3]。2)在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过程中,实习经验与专业知识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Office办公软件,但对工业工程专业在工作中必须用到的CAD、MATALB、visio等掌握的并不熟练。因此,工业工程学生除了熟练学习基本计算机办公软件外,更要加强对CAD、MATALB系统作图软件的学习。3)针对工业工程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各项能力与意识展开了调查,具体包括成本与效率意识、全局意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等。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这一点与缺乏实践教育有很大关系;还有部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不佳,另外,其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很大出入。4)笔者对毕业生是否对本专业及所学课程满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3.25%的学生对本专业及所学课程非常满意,26.51%的毕业生表示满意,54.22%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还有6.02%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这能够体现出当前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还需要改进[4]。5)笔者针对现有的教育状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教育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课程所涉及到的范围太宽泛,内容太多,导致学生学而不精;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未能够合理地安排学时,大四阶段找工作期间,还有很多重要课程;三是实践教学比较少,未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导致学生理论难以有效联系实际。6)很多毕业生都表示在课程中设置的基础工业工程、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学科对于就业有很大帮助,各种实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论应用能力。7)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有70%的学生表示找工作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多学生都过分侧重于薪资待遇,对于后期的发展潜力及工作环境等并不关心。在本次调查中,毕业的就业方向为:有44.58%的毕业生从事与工业工程相关的工作,有28.92%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工业工程专业关联不大,有8.43%的毕业生从事办公文员等事务性工作,有6.02%毕业生从事金融财会等工作,有7.23%的毕业生从事销售工作,4.81%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流管理及外贸相关工作。 2调查发现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一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考取证件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仅仅是看别人考什么证书,他也去考,没有深入分析自身的就业需要。二是对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而当前很多教师与学生都未意识到这一点,仍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三是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计算机技术。四是在对本专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持一般态度。五是在毕业生的工作中,专业课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未能够扎实地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六是学校针对该专业配置的实验室数量不足,实验室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七是就该专业学生就业难度方面的调查,学生们普遍表示就业非常困难。八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十分小,很多毕业生只有都进入了大型制造行业就业,才能发挥专业的优势。当前学生普遍对工业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拥有信心,这是由于我国工业工程专业出现的比较晚,社会各界对于该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大。但是当前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3应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关策略 通过上文有关内容我们可知,当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笔者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3.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学生知识体系培养中,培养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高校应加快教育改革,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满足需求的人才。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在信息时代,企业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有必要将网络技术、算法导论、统计软件应用等内容融合到课程中,从而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可以增设机械CAD、CAE、CMA等课程。高校还可以增加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经济类法律与国际经济学等课程。这样能够弥补学生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向企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除此之外,高校有必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增设创业管理这一课程,帮助与促进学生创业,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在学科划分方面。除了教育部要求的各项课程之外,高校应进一步细分专业课程,将所有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与专业方向课等。专业方向课主要由两方面课程组成,管理技术与工程经济。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实际需求或兴趣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深度,这也是高校践行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重要表现。三是在课程要求方面。我国高校在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时候有必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引入英文授课,如项目管理概论等。质量管理与设施规划等课程则有必要引入双语授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为查阅外文资料奠定基础。 3.2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 在时展的过程中,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走在知识前沿,才能够向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一方面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到国外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储备量;还可以积极引入国内外优秀的教师补充到现有教师队伍中,全面强化师资力量。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教师与国际化的发展环境融合起来,随着更新专业知识,进而向学生传授最为先进的前沿知识。这些新的知识能够使得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不会与社会需求脱节,使得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3积极优化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一堂灌的授课方式在大学中司空见惯。这种授课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高校也亟待改变,却未有更好的方式加以替代。很多教师也努力改变教学方法,然后成效不佳。针对此,笔者认为高校应积极参考国内外的教育大环境,引入西方教育中的优秀部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单纯的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具体策略有:一是教师将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上,师生之间构建起融洽的关系,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为学生组织讲课,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也可以是教师设置学习问题,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及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二是教师可以引入辩论会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后需要完成书面的研究报告、技术报告等,教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这些方式下,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还能够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3.4改变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 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基于此,高校应积极改变当前的教育培养模式:一是对优异生进行重点培养,由其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在大二时期,高校可以选拔部分能力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组织师资力量对其进行学习指导,并鼓励其参与到实验室的项目中,在实践中更深刻的领会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余时间,其能够带动与帮助其他学生学习,使得整体的教学成效得到改善。二是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给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社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中优秀的工业工程师到学校授课或做专题报告。他们能够将企业的信息带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企业及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更深刻的了解。 4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环境非常复杂,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在本文中,笔者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而当前很多教师与学生都未意识到这一点,仍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高校所所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此,高校应深入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早一点接触社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工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作者:顾旭娥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