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研究

南亚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South Asian Studies

杂志简介:《南亚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0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印度经济、南亚安全、印度外交、印度人民党专题、南亚国际关系、地区安全、南亚地区安全、边界与边疆、印度对外战略、印太战略、外交史研...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南亚学会
国际刊号:1002-8404
国内刊号:11-1306/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3
复合影响因子:1.82
总发文量:482
总被引量:3054
H指数:18
立即指数:0.0513
期刊他引率:0.8947
平均引文率:13.0256
  • 21世纪的中印关系:印度的根本战略关切及其逻辑起点

    作者:宋德星 刊期:2007年第02期

    在新的实力基础上的印度现实主义对华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便在于正确引导印度的对华大众舆论,以及建立在战略自信基础上的新的对华政策逻辑。而正是这一根本变化,决定着新世纪里中印两国能为克服相互关系中的种种困难而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使和平与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

  • 美印民用核能协议与印度核武器国家地位问题

    作者:赵干城 刊期:2007年第02期

    印度核武器政策的理念基础,是印度自我认定的大国地位,其目标并不是要挑战国际体系,但印度的行为与既定国际机制不相符合,导致印度被迫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美印核协议是美国修正其政策的结果,为印度解决因核试验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铺平了道路,其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是印度核武器国家地位的法理问题。

  • 论印度核政策与核战略

    作者:夏立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印度核政策与核战略主要特点包括:拒绝加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但宣称支持真正核不扩散的目标;推动与巴基斯坦在军事与核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进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保持可信的最低限度核威慑;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印度发展核武器成为南亚核军备竞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巴相互核威慑有助于防止双方发生大规模常规战争,但也存在偶发...

  • 中印双边合作的基础、问题与前景

    作者:吴永牟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中印同是发展中大国,双边合作基础广泛,但也存在着值得注意的矛盾与问题。双方需要在合作中不断消除疑虑、猜忌与误解,增加互信,在21世纪为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印双边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

  • 对俾路支解放军恐怖活动的分析

    作者:叶海林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以数据分析为方法,选取了巴基斯坦一个有代表性的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军,考察其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以此来总结该组织的行动规律,界定其性质,并与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恐怖组织塔利班进行数据对比。本文揭示了不同恐怖组织在根本属性相同情况下存在的重要“技术性”差异,从而为建立恐怖组织行为模式做出初步尝试,并为有针对性地...

  • 从跨境民族的视角看斯里兰卡泰米尔人问题

    作者:刘艺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从跨境民族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斯里兰卡泰米尔人问题相关各方的责任,指出泰米尔人作为跨境民族的特殊性,是斯里兰卡泰米尔人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印边界问题座谈会纪实(下)

    作者:刘朝华(记录整理) 刊期:2007年第02期

    谭中:我想问你同不同意这样的说法:第一,对印度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国家;对于中国来说,印度不是最重要的国家,也不是第二重要,也不是第三重要。第二,在解决边界问题上面,印度比中国更迫切。

  • 佛教中的“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

    作者:姚卫群 刊期:2007年第02期

    佛教修习或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涅粟或成佛。这就需要论证信众达到这种目的的可能性。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心性清净”和“如来藏”观念就是在进行这种论证时经常涉及的。“心性清净”观念在佛教中较早提出,而“如来藏”观念则是在吸收改造“心性清净”等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和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对理解佛教基本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以...

  • 佛教密宗女性神佛

    作者:李南 刊期:2007年第02期

    佛教密宗的神殿中女神云集,蔚为大观,其中不乏忿怒的凶神。大量女性神佛的出现与印度教性力派崇拜的兴起不无关系,而忿怒女神的涌现则是佛教密宗重要义理的体现。

  • 汉译佛经中的偈颂与赞颂简要辨析

    作者:陈明 刊期:2007年第02期

    汉译佛经中有许多诗颂(诗偈),有的属于重颂,有的属于讽颂,有的属于赞颂,很容易被混淆。本文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初步辨析,着重突出佛教赞颂诗与其他诗体的差异。

  • 第二相新解

    作者:张忠义; 淮芳 刊期:2007年第02期

    对于因三相第二相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试通过欧拉图、文恩图、表达式等各种方式来分析这一问题。由于除宗有法问题的存在,同、异品的关系在具有宗法性质方面类似于反对关系,再用P和-P来表示同、异品就不合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第二相中应明确表示出除宗有法的要求,即用(P∧-S)IM来表述因三相的第二相。

  • 尼泊尔佛教的亮点(上)

    作者:马维光 刊期:2007年第02期

    作为佛陀故乡的尼泊尔,从古迄今均与佛教有不解之缘。佛教在尼泊尔经历了荣枯兴衰的漫长岁月。尼泊尔曾是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联系的枢纽,也是佛教文献和梵文作品的宝库。对于佛教历史尤其是佛教在尼泊尔的历史,本文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和一些新颖的说法。

  • 穆斯林启蒙思想家赛义德的道德观

    作者:孔菊兰 刊期:2007年第02期

    1857年民族大起义之后,印度穆斯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落千丈。为了振兴穆斯林,次大陆著名穆斯林启蒙思想家赛义德创办《道德修养》杂志,引导人们同腐朽的道德观决裂,并唤醒穆斯林的民族意识,使之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 印度诗学对泰国诗学和文学的影响

    作者:裴晓睿 刊期:2007年第02期

    泰国文学传统中存续着丰富的印度诗学元素。印度巴利文诗学理论是泰国诗学的本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味论和庄严论。印度诗学的部分原理在泰国被接受并对古典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是基于印、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的相似性。两国诗学的相异特征则体现了民族审美经验的差异,以及泰民族在吸收异质文化过程中对原创诗学的分解、融合、改造和发展。

  • 印度表演艺术与敦煌变文讲唱

    作者:吕超 刊期:2007年第02期

    印度表演艺术与敦煌变文讲唱之间存在很深的渊源关系。二者在授受流变过程中,体现出异质文化融会时的过滤机制。佛教入华,亦带来了印度历史悠久的讲唱艺术,促成中土释门梵呗、转读、唱导、俗讲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梵剧途经西域传入中国,在当地文化影响下一路蜕变,最终在敦煌完全汉化,和变文讲唱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