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民主与法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高层、特别报道、封面、争鸣、法治、社会、社会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民主与法制》社
国际刊号:1003-1723
国内刊号:11-1529/D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10691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立即指数:0.00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13
  • 法政录

    刊期:2015年第10期

    总理记者招待会回应热点问题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中外记者的17个提问,涉及经济发展、简政放权、反腐倡廉、楼市调控、污染治理、香港政改、中美和中日关系等热点。解疑释惑,不避敏感,一系列“巧喻妙答”透视出改革关键之年的施政思路,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

  • 公共事

    刊期:2015年第10期

    消费者投诉量创五年新高 国家工商总局3月12日报告称,2014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其受理消费者投诉116.22万件。同比增长14.3%,投诉量及增幅均居五年来最高,排在前五位的商品投诉类别是日用百货、通讯器材、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和食品。网络购物投诉同比增长超三倍。

  • 跨区法院未来可期?

    作者:祁彪 刊期:2015年第10期

    从只是停留在审判工作层面的管辖权变更(如行政案件的相对集中管辖),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由探索建立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扩展到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标志着拉开了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向深层次迈进的帷幕。

  • 两会代表委员对跨区法院的期待

    作者:李天琪 张志然 刊期:2015年第10期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再到2014年12月2日,中央深改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最后到明确在北京、上海试点设立跨...

  • 跨区法院改革的先行者——专访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在存

    作者:祁彪 刊期:2015年第10期

    2014年年末,在司法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上海和北京两地跨行政区划法院相继挂牌成立。

  • 设立跨区法院:且行且探索

    作者:罗书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高度:司法改革向深层次迈进 连续两年,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分别在两个最高规格的纲领性文件中都相继对事关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作出决定,亲自代表党中央对出台这两个决定的背景、目的、意义作说明。

  • 司法改革到底要动谁的“奶酪”?

    作者:何能高 刊期:2015年第10期

    近年来,有关司法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任何改革都必然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因此,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怀疑者、质疑者也颇有人在。据说,一些年轻法官因为担心法官员额制里可能会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纷纷辞职转身当上了律师,形成了所谓的“离职潮”。为此,一些人在微信圈里对司法改革冷嘲热讽.颇有微词。那么,问题来了,

  • 最高法:司法体制改革驶入快车道

    作者:李蒙 刊期:2015年第10期

    新年伊始,最高法和最高检就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意见。 意见中不乏一些新举措,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对“疑罪从无”“公正司法”“司法独立”“人权保障”等过去司法中曾存在诸多问题方面的改革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 最高检:检察工作要走向具体而深入

    作者:侯兆晓 刊期:2015年第10期

    2015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印发实施《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2015年修订版)(下称《意见》),就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检察改革提出六大重点任务、42项具体任务。最高检检察长在今年两会报告中指出:“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

  • 对假公济私者说“不”

    作者:龙启群 刊期:2015年第10期

    读贵刊《校中校: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载2015年第3期),很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对这些假公济私者说“不”!

  • 能人的悲怆与浪漫

    作者:辛春雨 刊期:2015年第10期

    “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褚时健的‘褚橙’、柳传志的‘柳桃’、潘石屹的‘潘苹果’时,人称‘中国乳业之父’的郑俊怀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悄然东山再起,携手红星品牌生产出了‘启冠’奶粉。与褚时健不同,他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乳业。”2015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封面文章《沉思郑俊怀》,细读这四篇专题报道后,使笔者充分明了一个道理,郑俊...

  • 首法官的自责

    刊期:2015年第10期

    大法官在提及呼格吉勒图案之后,表示“对错案的发生,我们深感自责”,并“要求各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这个态度很好,但尽管态度决定一切,可是仅有态度也是不够的。因为对人们来说,看的不仅仅是表态,还要看最终落到实处的效果,“听其言,观其行”实际上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 构建严谨的陪审员选任程序

    作者:胡夏冰 陈春梅 刊期:2015年第10期

    陪审员(包括参审员和观审员,下同)的素质直接影响案件审理质量,关乎社会公众对陪审制度的信心。因此.世界各国在选任陪审员时都非常慎重,建立了严格的陪审员遴选程序,以确保抽选出来的陪审员能够胜任案件审理工作,并且有能力对案件作出公正裁判。我国台湾地区十分重视人民参审员(他们将陪审员称为人民参审员,以下简称参审员)的选任,

  • 警察为何屡屡被侵害?

    作者:董玉萌 刊期:2015年第10期

    2007年2月9日,云南省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件引发广泛关注的袭警案。2006年11月,广南县杨柳井乡派出所民警罗民在执行公务时,被涉嫌抢劫的赵忠文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猛刺4刀。次日凌晨,赵忠文逃回家中,携带炸药逃至其母家躲藏。事发后,公安机关部署抓捕赵忠文,民警周卫鸿、岳代武、张显和治安联防队员高峰、王江驾驶警车追赶,赵忠文将4包炸...

  • 有点儿迷信的法官

    作者:周恺 刊期:2015年第10期

    研究判词的学者不少,但学者的判词与法官的角度不同。学者是从史料的价值研究判词:判词反映了怎样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反映了怎样的法制状况;判词中体现了哪些法律规定,又能发现哪些原本未知的法律规定;当时的审判制度是怎样的;各类案件各有多少……法官不同则不同,因为写判词的是他们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