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 and Masterpiece

杂志简介:《名家名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7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评论、创作、品味、人物、见识、创新、视角、造型、实践、技艺、评鉴、应用、考证、心路、传承、翻译等

主管单位:山西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西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8854
国内刊号:14-1373/I
全年订价:¥ 676.00
创刊时间:201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2646
总被引量:126
H指数:4
  • 黑格尔哲学视域下对赫拉克利特“河流”的再阐释

    作者:杨元凯 刊期:2018年第04期

    对于赫拉克利特“河流”的解读,我们仅仅认为“流变是永恒不变的”,它似乎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有说。在黑格尔哲学看来,流变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通过自我否定,感性确定性认为最真实的东西,恰恰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在流变中,下一刻的“我”反对这一刻的“我”,“我”在自我反对的过程中自我取消。“我”消失于自我反对之中,正如“我...

  • 悲与悯之歌——试析《雪国》中的“物哀”美

    作者:赵佳玲 刊期:2018年第04期

    《雪国》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让世界认识了“美丽的日本”。小说中凝聚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与美。感伤、凄怆、悲凉和孤独感遍布始终,细腻的抒情和忧郁伤感的“物哀”之美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结。既有作者的身世之恸,又折射出日本民族文化的渊源。

  • 夏目漱石和鲁迅的比较研究——以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为中心

    作者:黄雅伦 刊期:2018年第04期

    鲁迅和夏目漱石是中日近现代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年代,而且对现当代社会仍有很大的意义和影响力。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创造了很多相似的人物形象。从夏目漱石和鲁迅作品中塑造的具体知识分子入手,探究两位作家笔下知识分子的特点。

  • 翻空造微《湘中怨》——《湘中怨解》浅析

    作者:张春荣 刊期:2018年第04期

    沈亚之的《湘中怨解》是唐传奇中的一朵奇葩,它凄美朦胧的意境、摇曳多姿的情致和哀婉凄绝的故事,为唐传奇的殿堂增色不少。它带给读者的文学美感源于其“三美”:诗意美、意境美和缺憾美。

  • 胡适考据思想浅析

    作者:黄政 刊期:2018年第04期

    考据又称考证,是学者从事文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分析了胡适考据思想的形成和精神内核,并对胡适的考据方法及其得失予以评介。

  • 诗中有画景外有景——屠格涅夫散文诗的中华审美特征

    作者:文广会 刊期:2018年第04期

    19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生当中拥有众多的经典作品,其文学方面的造诣是极高的,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屠格涅夫在散文诗方面的造诣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尽管屠格涅夫所创作的散文诗相较于其他的散文诗作家来说要少很多,但是这并不影响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在其创作当中的重要意义,...

  • 《丑小鸭》的精神熏陶与成长催化的意义

    作者:王少莹 刊期:2018年第04期

    安徒生童话对引导儿童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人格重塑具有重要意义。从坚持主张、主动追求、正视“残缺”、抵抗自卑等方面探寻作品的主题内涵,重温经典,感受魅力。

  •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作者:邵玉湾 刊期:2018年第04期

    《古诗十九首》和《诗三百》往往相提并论,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流传影响既得益于在诗歌外在形式转变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更来自于诗歌情感抒发的真切自然和人物刻画的传神逼真。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思妇之诗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诗歌文本出发,对其中的思妇之诗进行研究归纳,找寻不同的思妇形象,深挖她们的心理。

  • 浅谈《诗经》中的讽刺诗

    作者:李玉珍; 张勇 刊期:2018年第04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地反映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人们的生活状况,其中的讽刺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辛辣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本质,描写了百姓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劳动人民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的精神。

  • 探究古代妇女的反抗精神——以《诗经》中的七首爱情诗为例

    作者:任颖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诗经》所收录的作品之中,爱情诗所占的比重最大,大约占《诗经》总篇幅的30%左右。《诗经》中的爱情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有许多反映古代妇女反抗精神的诗歌,言辞恳切,读之令人神往。主要以《诗经》中的七首爱情诗为例对古代妇女的反抗精神进行具体探究。

  • 《项羽本纪》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作者:唐贵英 刊期:2018年第04期

    《项羽本纪》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创作,是《史记》中的第七卷内容,记录了秦末楚霸王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精致细腻,入木三分,完整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对此,简要分析《项羽本纪》中奠定的传统中华文化特色,并对项羽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探讨其性格特征所带来的值得世人学习的传统文...

  • 李渔《无声戏》情节研究

    作者:陈晓优 刊期:2018年第04期

    李渔的《无声戏》,围绕“惩恶劝善”这一主旨,通过叙述民间老百姓的普通故事,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以此告诫世人。出乎意料的反转情节和巧合的故事情节给小说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和戏剧性。小说概括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官场,嫖赌,子女等,用诙谐通俗的语言向世人传递了作者自己的人生哲理和经验,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

  • 余华小说的死亡叙事——以《古典爱情》和《在细雨中呼喊》为例

    作者:胡雨玭 刊期:2018年第04期

    死亡是文学创作的一大母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几次涌起书写死亡的热潮,如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和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其早期作品主要表现血腥、暴力、死亡等社会黑暗面,成名后仍然执着书写死亡。试以其成名前后的两篇小说——《古典爱情》和《在细雨中呼喊》为例,分析其小说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死亡主题如...

  • 也是一支生命的歌——《合欢树》主题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徐玲 刊期:2018年第04期

    史铁生的《合欢树》入选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么短的一篇散文,这么常见的母爱主题,这么平实的语言,让高中生读?让高中生在为提高拓展而选修的教材上读?不禁让人质疑教材编者的眼光与意图。在《新百花散文书系当代卷·史铁生选集》中,竟将这篇《合欢树》置于第一篇,难道编者的眼光也有问题?不禁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了怀疑。在教...

  • 试论悲悯情怀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者:任小燕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是一个有着非凡经历的、阅尽血腥屠戮的人,一个亲历过世态炎凉的人,但他的小说创作却诗意化地表达着对善与美的歌颂与追求。有如此经历的人,心里却还能充盈着满腔真诚的善意,眼里还能看到青山绿水、美好的风景,还能感受到人性的真善与真美,与其说是他的批判的辩证哲学思想,不如说是他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悲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