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国际史研究

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Studies

杂志简介:《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302
总被引量:223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0.8571
平均引文率:13.6111
  • 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30年

    作者:徐蓝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是一个相当年轻的研究领域。结束前,中国学术界一般把对战后国际关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研究和评论归属于"国际问题研究"的领域,从而开启了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大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学者能够从世界各国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密档案资料,使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中国学者在战后国际...

  • 出版说明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8》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档案选编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的档案都在一定程度上

  • 卷首语

    作者:李丹慧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在本辑特邀专论栏中,中国的世界史专家徐蓝对迄2008年止近30年来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状况,分阶段、分类别、分专题进行了详细述评。通过全面考察中国此学科研究的各种成果,徐蓝认为,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已经

  • 纸板城堡?——华沙条约组织秘史

    作者:沃伊泰克·马斯特尼; 李锐; 金海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1955年当华沙条约组织应对北约而成立时,西方的官员们轻蔑地视之为"纸板城堡",有名无实。15年之后,他们终于把华约尊为一架可以蹂躏大部分欧洲并有可能打败西方的军事机器。而另一个15年,这架机器分崩离析,在一片唏嘘而非轰然之声中消失了。如此一段历史值得反思,不仅是因

  • 华约及其巴尔干成员国的冲突(1959—1969)

    作者:约尔旦·巴耶夫; 郭洁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苏联领导人的自信心在跨过了1950年代中期以后立刻明显地获得了增长。1961年10月,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关于20年赶超过美国的发展规划,从而将此种自信心切切实实地表现出来。1956年11月,

  • 从欧洲导弹部署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里根—布什和密特朗的政策

    作者:塞穆尔·韦尔斯; 樊百玉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1980年代见证了欧洲和美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和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领导下,引人注目的法德关系得以恢复,它对欧洲政治产生了刺激性影响,并通过建立单一市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在华盛顿,罗纳德·里根(Ronald

  • 中苏关系正常化与邓小平对苏外交决策

    作者:孙艳玲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中苏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80年生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外交事件,是中国对外关系格局从"一条线"向全方位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作为当时中国外交工作的最高决策者,邓小平主导着整个事件的进程。在处理中苏关系时,他全面审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中美苏三角关系的现实,始终以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重,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审时度势,把握节奏,一步...

  • 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网外交专栏圆桌书评会评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新著《一个失败的帝国》

    作者:邓峰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托马斯·马达克斯撰写的导言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Vladislav M.Zubok)之所以在美国成名,是因为他既是1996年《克里姆林宫冷战内幕: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一书的合著者,又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已播出的"冷战"系列纪录片的评论人——该纪录片长达24小时,包括附有旁白的照片、行动片段、对当事人

  • 《中苏分裂:共产党世界的冷战》一书评介

    作者:夏亚峰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2008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吕德量(Lorenz M.Luthi)学术专著《中苏分裂:共产党世界的冷战》。吕德量师从著名冷战史专家盖迪斯(John L.Gaddis)教授,于2003年取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

  • 如何架起中美之间沟通的桥梁?——评《与敌人谈判:冷战期间的美中会谈,1949—1972年》

    作者:何慧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基于最新的解密档案对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有了一大批成果,即使不能说汗牛充栋,也可以说是浩繁庞杂,无论是关于这个时期的中美双边关系,还是各自的对外政策,都既有宏观论著,也有个案研究,因此,要在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研究上有新的突破确实非常不易。夏

  • 1960年代美国政府中国问题专家艾伦·怀廷教授访谈录

    作者:何妍 刊期:2009年第01期

    艾伦·怀廷(Allen S.Whiting)教授是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192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帕斯·安伯伊,1948年获康奈尔大学学士学位。怀廷教授在大学期间开始接触中文,毕业后分别于1950年和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51—1953年,他于西北大学担任政治学系的助理教授,由于受麦卡锡主义的席卷,失去工作,随即赴台湾继续学习中文、搜集...

  • 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二)

    作者:李丹慧; 梁志; 周娜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受访者:马法贤,山东省寿光县人,1926年5月出生,1940年3月参加八路军,1978年5月离休。离休前为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守备二师副师长。采访人: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李丹慧、梁志、周娜。时间:2008年12月6日。地点:上海市上海警备区第五干休所马老家中。之一:对组建中国赴赞比亚军事专家组暨外训准备工作的回忆(2)(1971....

  • 1956—1966年匈中关系的变化——来自匈牙利档案馆的有关材料

    作者:王俊逸; 姚昱; 郭又新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在1956年之后的岁月里,匈牙利的政治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正当地支持改革派和反对改革派的人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党和政府领导都要找到改革派和反对改革派之间的平衡。而这种结局是两种倾向互动与对立的结果,即匈牙利对苏联的依赖,以及匈牙利尝试实行相对独立的国内政策的努力。

  • 英国麦克米伦内阁对华政策文件

    作者:张民军 刊期:2009年第01期

    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1894-1986)于1957年1月10日接替艾登出任英国首相,1963年10月19日因病辞职,担任首相职务长达6年之久。其任职期间所形成的内阁会议的决议、备忘录,以及首相办公室文件被收集整理为麦克米伦内阁文件(Macmillan cabinetpapers 1957-1963)。该文件最初保存在英国的公共档案馆(Public recordoffice,London),1998年...

  • 中法建交多国档案选编(一)

    作者:姚百慧 刊期:2009年第01期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并决定在3个月内任命大使。鉴于中法建交不仅对中法两国,也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关注。近年来,相关当事人回忆录的陆续出版,各国档案的纷纷开放,进一步推动了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从目前可以查阅到的史料看,美国、法国、中国、澳大利亚、德国都有涉及中法建交的档案,其中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