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国际史研究

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Studies

杂志简介:《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302
总被引量:223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0.8571
平均引文率:13.6111
  • 冷战国际史研究在中国——对过去20年研究的述评

    作者:夏亚峰; 刘磊 刊期:2008年第03期

    过去二十年,冷战国际史研究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学者在充分利用最新中文材料的同时,积极引进并利用来自美国、英国、俄国及东欧等国的档案资料,并已发表了有关冷战史的重要研究著作。最新的中文冷战史研究出版物显示,中国学者采用了更为公允的学术研究方法。此外,通过与国外学者的合作研究项目以及与外国学者之间有意义的学术对话,中国...

  • 出版说明

    刊期:2008年第03期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7》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档案选编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的档案都在一定程度上

  • 卷首语

    作者:李丹慧 刊期:2008年第03期

    <正>本辑"特邀专论"栏目,推出美国学者夏亚峰的"中国冷战研究综述"文章。该文着重介绍了过去20年来冷战国际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评说了中国冷战史研究领军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提出了中国冷战史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机遇。文章的英文本在美国哈佛大学《冷战研究

  • 革命与危机的年代——和中国对外政策的革命性转变

    作者:陈兼 刊期:2008年第03期

    本文的主题,是1958年的兴起和中国对外政策以及安全战略"革命性"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革命后的革命"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不是由于领导人的心血来潮而突然发生的;从试图以急剧的革命性手段来改造中国国家与社会并重建中国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的勃勃雄心来看,的发生是时代中国历史发展课题中的应有之义。在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出现了一系列"革...

  • 越南战争和约翰逊对华政策

    作者:翟强 刊期:2008年第03期

    1965年8月,约翰逊总统做出决定,放宽对华旅行限制,允许美国医生、科学家以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人员访问中国,从而修正了美国政府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就一直执行的对华旅行禁令。约翰逊为什么做出这一政策调整?不少学者认为,约翰逊采取此举是为了缓和来自盟国以及来自国内(包括政府幕僚、国会、舆论和学术界)要求调整对华政策的压力。但"缓和...

  • 对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原因的历史考察

    作者:肖瑜 刊期:2008年第0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犹太人之所以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离不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而苏联人的支持尤为重要。对于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的原因,学术界向来说法不一,本文利用最新解密的俄国和以色列方面的档案文献,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国共内战时期东北地方层面上的中苏关系——以旅大地区苏军《实话报》为例

    作者:郑成 刊期:200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以驻旅大地区苏军占领当局发行的中文报纸《实话报》为切入点,通过报社的运营、刊载内容两个方面,来考察国共内战时期地方政权层面上的中苏合作的具体特点,以及该时期苏联驻外机构的对外宣传的实质和内容,进而从地方政权层面的视点来探讨中苏同盟关系的形成过程。二战后,随着苏联红军和中共军队进驻中国东北,中苏双方在地方层面上发生大...

  • 中苏关系漩涡中的《友好》与《苏中友好》杂志

    作者:潘鹏 刊期:2008年第03期

    《友好》和《苏中友好》分别是中苏友好协会和苏中友好协会的机关刊。作为中苏互惠对开杂志,它们都是由对方专家协助在本国编辑,再送到对方国家印刷和发行,曾经在沟通两国建设经验、促进友谊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中苏分歧的产生和发展,《友好》和《苏中友好》逐渐从"友好之窗"演变为论争的"前沿阵地",针锋相对地宣传各自政府的...

  • 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网外交专栏圆桌书评会对梅尔文·莱弗勒《人心之争》一书的评论

    作者:邓峰 刊期:2008年第03期

    2008年2月22日,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网外交栏目圆桌书评会了对梅尔文·莱弗勒(Melvyn P.Leffler)~①的新著《人心之争:美国、苏联和冷战》~②一书的一组评论文章以及作者莱弗勒的回应文章。此次圆桌书评会共邀请了四位评论人:挪威诺贝尔研究所(Norwegian Nobel Institute)的杰尔·伦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高级研究...

  • 进入更具“国际史”内涵的冷战史“新研究”境界——《冷战同盟及其困境》评述

    作者:余伟民 刊期:2008年第03期

    <正>近年来,中国的冷战史研究队伍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壮大。其中,一批冷战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为这支队伍的新锐。他们利用国际史学界在冷战结束后兴起冷战史"新研究"所提供的机遇,从研究视角、档案文献、理论和方法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史学前沿接轨,及时吸取

  • 《冷战,1947—1991:一段激进时代的历史》述介

    作者:孟钟捷 刊期:2008年第03期

  • 赴非洲新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

    作者:李丹慧 刊期:2008年第03期

    <正>【采访者按语】冷战作为一部国际史,其首先表现为以意识形态、制度为分野的分庭抗礼,不同制度的国家卷入其中,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国际斗争;由此引发美苏集团对各地区、民族或国家事务的卷入,插足各国国内政治,间接支持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权力之争;与此同时,身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外的中间地带的民族国家,走"中间道路"的可能...

  • 延边籍朝鲜人民军退伍军人采访录

    作者:徐龙男 刊期:2008年第03期

    这是一份极有史料价值的口述资料。关于朝鲜族中国部队编入朝鲜人民军及其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情况,以往鲜为人知。在中国和俄国的档案文献公布以后,人们也仅仅知道1949年夏天和1950年初,在朝鲜方面的请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族部队经过整编,分两批转为朝鲜人民军序列。但是,这是否就是中国军队中的全部朝鲜族部队,这些部队是何时进入朝鲜...

  • 历史资料与科学认知——南斯拉夫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史的编撰传统

    作者:柳博德拉格·迪米奇; 王卓 刊期:2008年第03期

    <正>我们可以将塞尔维亚史学家编撰南斯拉夫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史的传统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由如下因素所决定:历史研究和写作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史料开放的程度,信息公开的程度,以及历史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和洞察力。在以往的数十年中,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一直不利于学者们探究南斯

  • 英国档案中的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丘吉尔与斯大林会谈记录的补充说明

    作者:王大卫; 杜蒲 刊期:2008年第03期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第3辑(2006年秋季号)确实给了读者一次真正的享受,该辑发表了据俄罗斯档案翻译的英国首相及战时领袖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10月9日抵达莫斯科的当晚,斯大林(Joseph V.Stalin)与之首次会面的谈话记录。丘吉尔如果能好好休息一下的话,他也许会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