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新声

乐府新声杂志 省级期刊

The New Voice of Yue-Fu(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杂志简介:《乐府新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8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理论、作家作品、音乐评论、传统音乐、民族音乐、音乐科技、舞蹈艺术、音乐史学、电子音乐、音乐美学、百年卓越...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1-5736
国内刊号:21-1080/J
全年订价:¥ 168.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716
总被引量:5157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5
期刊他引率:1
  • 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王丽虹 刊期:2019年第04期

    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为鲁艺)音乐系,在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其人才培养有着广阔的战略视野。为了储备革命音乐力量,鲁艺音乐教育不仅立足当前,为抗战培养人才,也放眼长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建设培养储备人才;不仅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也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改造;不仅重视课堂教学,也理论联系实际,...

  • 赣南采茶戏音乐与徽州文化、曲艺、民俗关系研究

    作者:樊凤龙 刊期:2019年第04期

    赣南采茶戏与徽州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赣南采茶戏和安徽采茶戏作为茶文化的体现,构成了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在徽州的民俗及民歌、曲艺等各种文艺形式中都有所体现。本文试图探析赣南采茶戏的诞生与地域关系,从采茶戏音乐中窥探徽州文化,探讨采茶戏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 对辽宁朝阳德辅博物馆藏史前石埙考察的一点认识--兼谈火烧沟和红山埙

    作者:陈秉义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对朝阳德辅博物馆收藏的二件史前红山文化石器进行了考察、测音后得出自己的一点认识,并对与之相关的火烧沟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埙(包括民间收藏的红山埙)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重点对兴隆洼石埙和石流星进行了探讨。

  • 八千年石埙的发现及史前礼乐之器初探

    作者:王冬力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朝阳市德辅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兴隆洼文化石埙的发现并最终被辽宁省文物局专家评审组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结合中国史前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礼乐之器及德辅博物馆馆藏的自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鼓、石埙、骨笛、石磬、玉哨、陶响器以及陶铃等史前礼乐之器的实物解读来分析礼乐之器在原始宗教...

  • 探索中国歌剧音乐语言的新语汇--歌剧《我心飞翔》音乐研究

    作者:王安潮 刊期:2019年第04期

    歌剧《我心飞翔》在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现代化的进程中,在音乐手法上进行了适合戏剧表现需要的主题音乐贯穿法,进行了适合人物性格和景致的音乐主题形象塑造。本文通过音乐宏观或微观的技术分析,试图剖析该剧在中国民族歌剧新语言方面的探索。

  • 论辟斯顿《第五弦乐四重奏》第Ⅱ乐章的调性序列和声手法

    作者:张宝华 刊期:2019年第04期

    沃尔特·辟斯顿(Walter Piston,1894-1976)在20世纪美国学院派作曲家中享有极高声誉。他的创作继承了巴赫的传统,延续了鲁赛尔、勃拉姆斯、福雷等作曲家的精神,并推动了美国专业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发展,对当代的音乐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辟斯顿如同一条纽带,联系了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很多人认为辟斯顿的作品过于墨守成规,他既不像许...

  • 歌剧《沃采克》中赋格曲的研究--以第二幕第二场赋格曲为例

    作者:张一琼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贝尔格歌剧《沃采克》中赋格曲的分析,探究赋格曲在该歌剧中的运用,及其中重要的复调技法,进而探讨赋格曲这一特殊复调体裁在歌剧《沃采克》中的重要作用。

  • 从音乐修辞的视角探究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特征

    作者:张晔林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研读与梳理后,试图总结音乐修辞的评判准则,从而去探寻其本质。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尝试通过这一视角来分析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独到之处,阐述其修辞手法、效果、意义及多重修辞手法的关联。同时,笔者希望借助修辞视角进行音乐分析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作品的特征与价值。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民族器乐独奏音乐形态分析

    作者:孟乔; 李淑琴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影响,我国的民族音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城市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新文学、新艺术的诞生,民族器乐演奏家们也在探索民族器乐发展的出路,这一点不仅在民族器乐自身的发展历史中有所体现,在电影音乐中亦有所展现。笔者在本文中选取了七部带有民族器乐伴奏的电影作品,...

  • 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特质与魅力

    作者:陈丽艳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为更加彰显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真正魅力之所在,就要更加明确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最本质、最核心的艺术属性和艺术特质,主要包括:一、传统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精神与气质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肇端与根本艺术价值及魅力所在;二、包容性与时代性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在文化精神、气质及艺术价值与魅力所在;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

  • 艺术想象与逻辑之关系--以普契尼的八部歌剧为例看普契尼式的歌剧“回声”

    作者:赵丽萍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目前可见的生物视野中,恐怕人是最复杂的了。不是因为构造,也不是因为质地。应该说是人的思维意识。而能够正确表达真正意识的有可能是哲学、宗教。音乐也是容易走进人的意识深处的一种手段。这种超级体验意识,具象到音乐的想象则是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完成穿梭,在合理结构中蕴含逻辑,而其又恰巧与科学理论相吻合。黄金分割点历来被称为美的刻度,...

  • “异域情调”与法国气质的交叠--从双钢琴曲《西班牙狂想曲》论拉威尔音乐中的西班牙情结

    作者:徐华菲 刊期:2019年第04期

    拉威尔的音乐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其中涉及西班牙的音乐作品十分突出,不仅在作品数量上引人注目,也在艺术风格上获得了较高的赞誉。本文以双钢琴曲《西班牙狂想曲》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创作特征和演奏重点的分析,讨论拉威尔如何实现西班牙音乐风格与法国音乐传统的融合,并对西方音乐史上的"异域情调"创作现象做出解读。

  • 探究比才艺术歌曲--《塔兰泰拉舞曲》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

    作者:关斌 刊期:2019年第04期

    对乔治·比才艺术歌曲的分析与研究较少,笔者通过在国外图书馆翻阅大量音乐文献资料,最终找到了这首极具研究价值,带有独特风格的声乐作品--《塔兰泰拉舞曲》,并对作曲家独特的采用异国情调--舞曲风格所创作的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并结合笔者在演唱中的实践感悟与切身体会,对于在演唱作品时风格上的把握、音乐上的处理以及歌曲中遇到...

  • 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WoO47之2看其少年时期创作的继承和前瞻性

    作者:付宁 刊期:2019年第04期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但他少年时期在波恩的作品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他12岁发表的一首钢琴奏鸣曲WoO47之2入手,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作曲家在少年时期的创作中所体现的对当时作曲风格的继承,以及对自己成熟甚至晚期作品特点的萌现。

  • 华人作曲家歌剧创作的“文化自信”与多角度释义--以周龙《白蛇传》为例

    作者:张玢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以美籍华人作曲家周龙获得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的歌剧《白蛇传》为例,对华人作曲家歌剧创作的"文化自信"做了多角度释义。周龙凭借"双异国情调"将中国文化生动地传译到了西方,获得了良好的传播度,将《白蛇传》移植中文版本的思考,也为华人作曲家海外歌剧作品的国内接受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