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 省级期刊

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杂志简介:《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111/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实践探索、动态信息、活动·课程、研究论文、综述与述评、书评·书讯、科学文化与传播、本期专题:场馆资源与学习、专题:变革中的研学、设计...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科技馆
国际刊号:2096-0115
国内刊号:31-2111/N
全年订价:¥ 34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5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1402
总被引量:470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7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5
  • 谈展教融合情景下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作者:梁兆正 刊期:2016年第05期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对于科技馆来说,既是一种具体技术又是一种展示手段.其中,虚拟现实的最大特点在于可视化,它使不可及变为可触及;增强现实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它使实景与虚景叠加,实现真实且动态的过程可视化.科技馆的展教融合关键在于“借题发挥”,“题”就是展厅里的展品展项,“发挥”就是基于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开发的拓展型教育活...

  • 人类学的新取向-大英博物馆的“诞生与死亡”展览

    作者:徐纯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为庆祝大英博物馆250周年庆,他们的馆员使用殖民主义时期人种志学的旧有收藏,以新的学术研究方法所提出的当代人类学观点,呈现于“诞生与死亡”展览上.展览的赞助单位是从150年前就开始支持大英博物馆的生物医药学慈善机构惠康基金会,并在他们捐赠的展厅里,让观众了解大英博物馆旧收藏的新观点,并以新展示手法表现博物旧收藏的历史感.而这个展览...

  • 博物馆家庭观众研究-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

    作者:王心怡; 傅翼; 张晖 刊期:2016年第05期

    家庭观众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科技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家长的视角,将科技馆参观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家庭观众的基本情况、参观预期、参观体验、参观评价及后续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包括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在内的家长个体背景会对家庭参观科技馆造成明显影响“人际互动”项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家庭观众前往科...

  • 上海科技馆三个学术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刊期:2016年第05期

    在近日揭晓的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杨刚博士、叶俊伟博士、蔡荔博士获得青年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

  • 互联网时代科普微视频的兴起与发展

    作者:陶贤都; 赵林欢 刊期:2016年第05期

    科普微视频以其内容生动、篇幅精练和传播快捷的特点,成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兴的科普形式.科普微视频主要有个人原创和团队制作两大类,按形式可分为科普动画、科普小实验、科普微电影以及科学演讲四种.当下,科普微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应坚守自身原则,注重科学性、真实性和受众需求导向.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普微视频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随“时”随“...

  • 上海科技馆荣登“十一”假期旅游"红榜"

    刊期:2016年第05期

    近日,国家旅游局“十一”假期各地旅游质量统计,上海科技馆荣登“秩序最佳景区”、“旅游安全保障最佳景区”两项红榜.七天长假期间,上海科技馆共接待观众12.88万人次,同比增长16.4%,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确保游客尽兴而来、满意而归,上海科技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用优质的服务树立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形象.

  • 上海自然博物馆“猫头鹰的食丸”教育活动的效果分析

    作者:苏凡雅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猫头鹰的食丸”活动为例,对此类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进行实证调查,深入分析了场馆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学习效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 经典名著的再创作-上海博物馆“西游·丝路”特展回顾

    作者:马云洁; 黄祎晨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上海博物馆“西游·丝路”特展以文学名著《西游记》为故事背景,联结起古代丝绸之路沿途的重要地点,用亲子互动的形式再现玄奘“西天取经”的真实历程,传递有关历史、地理、交通、商贸、文化的知识,在游戏中激发儿童探索世界的热情.

  • 沪上11家科普场馆组建"自然联盟”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16年9月20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牵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崇明生态科技馆、上海信谊百路达银杏科技园、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儿童博物馆共同签订协议,携手组建“自然联盟”。

  • “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的启示与思考

    作者:李华; 童江波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介绍了“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的特色与亮点,并分享了该活动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5 年来的体会和经验,提出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旨在为探索博物馆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提供一些参考,推动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的科学教育.

  • 第八届"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揭晓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16年9月16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第八届“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颁奖仪式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中国博物馆成长的每一步都有着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力量是博物馆前进的重要动力,现今,全国4000余家博物馆共有志愿者近25万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展着有特色、有价值的志愿工作.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小动物模型制作--以三类小型土壤动物为例

    作者:缪克佳; 卜云; 张云飞 刊期:2016年第05期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建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水熊虫、蜱蟎和原尾虫三类小型土壤动物的模型,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自然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以期为解决微小动物直观呈现的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 博物馆沉积物柱状岩芯展示标本的制作新方法

    作者:崔冠瑜 刊期:2016年第05期

    天津自然博物馆利用氰凝试剂对沉积物柱状岩芯进行定型和加固,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为今后此类标本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基于导览App的博物馆科学诠释

    作者:李熠 刊期:2016年第05期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的逐渐兴起,给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改变的契机.以上海自然博物馆A p p 为例,探讨了“互联网+ ”背景下新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应用,并思考了其对博物馆科学诠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 “2016看到未来-VR/AR/互动科普应用与科技传播峰会”成功召开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16年8月20-21日,“2016看到未来-VR/AR/互动科普应用与科技传播峰会”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科技馆、科研院校、科普企业共计300多人,通过会议、展示、体验、考察等丰富的形式,共同学习探讨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科普场馆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