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摇篮

记者摇篮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ist Cradle

杂志简介:《记者摇篮》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闻践行、采编杂谈、新闻写作、职业素养、专题探讨、探索研究、品牌建设、新媒体、主播在线、广电视听

主管单位:辽宁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际刊号:2096-3858
国内刊号:21-1032/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总发文量:8596
总被引量:509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104
期刊他引率:1
  • 记者的诚信细节

    作者:冯越 刊期:2005年第12期

    我认识的第一个记者.是辽宁日报的崔中文,那是1970年,我在宽甸县农村插队,来了一个穿黄军大衣的青年,说是到县里采访,并根据辽报领导的指示,必须顺便看一看下乡知青。中午在大队办公室里见过面之后.晚上他真走着山路,到我们青年点来了!我记得是一起吃的苞米面饼子,

  • 与年轻编采人员谈学习

    作者:李元 刊期:2005年第12期

    《记者摇篮》邀我写一篇如何当好学习型记者的稿子,思虑一番,还是采取与新闻界年轻的同行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学习的角度好谈。

  • 学习是编辑的第一需要

    作者:曹晓春 刊期:2005年第12期

    有人把编辑责任比作足球场上守门员的责任。这个比喻对编辑工作来说很形象。因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是新闻传达到读者的最后一道关卡。如果说传球失误还可以寻找机会补救的话。守门员的责任失误却无法挽回。编辑编稿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上和政策法规上的差错,也包括具体事实的技术性差错,还包括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字等方面...

  • 快速转换角色需要学习

    作者:高慧斌 刊期:2005年第12期

    自1995年从事新闻工作至今的10年间.我跑过党政共青妇、人大政协、公检法司和工业经济等多条战线。虽然有的行业从事报道时间不长.与所学哲学专业又不搭界.但能够快速转换角色,熟悉业务.归因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经过重新加工整理,我如今已出版了对42位名人的访谈——《魅力人生》和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深度透视——《正视中国教育》两...

  • 学以养德 学以增智 学以致用——做一个学习型记者之我见

    作者:冯保良 刊期:2005年第12期

    谈学习.是个很宽泛的题目。在当今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不管从事哪一行工作,学习都应该如影随形贯穿始终。所以,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准提出来,诸如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笔者在这里重点谈一谈如何做一个学习型记者。

  • 读书之乐

    作者:张雷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中国人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群体,凡事大都强调其功用,这也是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提出来的中国古代技术发达而科学不够昌盛的原因之一。古人对读书也给予了很多功利主义的功能,即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马轿”,你看,这金钱、高官、美女竟然都藏在貌似高洁的书籍当中.自然我们也不能说这“金钱、...

  • “神六”返回报道的夜班应急处置

    作者:崔铁民 刊期:2005年第12期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行我国首次多人多天宇宙飞行后。在全球瞩目下成功返航着陆,举国欢腾。当日辽沈地区出版的多家主要报纸中.只有辽宁日报独家即时报道了“神六”返回的消息。辽宁日报对这一重大新闻的处理体现了及时和突出的编辑思想,不惜一版整个版面.图文并茂,喜庆热烈,庄重大器。当天报纸到读者手后,各方反应...

  • 见证60年变迁——读《大报历史上的今天》感言

    作者:任怡平 刊期:2005年第12期

    有人曾说过.新闻是易碎的。曾几何时.笔者也曾苟同。但是,自笔者阅读了大连日报从4月1日开办的《大报历史上的今天》专栏后,深切地感到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珍贵的新闻价值,即使在经过栉风沐雨的30年、40年、50年甚至是60年后.穿过时间隧道,透过卷帙浩繁的纸张,当年新闻工作者不辞辛苦、历尽艰辛从第一线...

  • 泪水在键盘上滚落

    作者:徐黎光 刊期:2005年第12期

    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余载.大大小小的采访经历过无数.唯有2003年对我市援外医疗队员的一次采访让我感动不已。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告别家乡父老,离别年幼的孩子,在异国他乡救死扶伤,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颂歌。

  • 点燃激情写英雄

    作者:白建平 刊期:2005年第12期

    系列录音报道《党员刘长铭》在2005年3月14日到3月20日的沈阳电台《沈阳新闻》节目连续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听众打来电话,称赞刘长铭事迹感人,不愧是保持共产党先进性、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

  • 我带市长去“采访”

    作者:张毓敏 刊期:2005年第12期

    在30年的记者生涯中.我采访的单位和个人真是无计其数。有些往事在记忆中随着时间,或尘封或流逝,但八十年代初与市长的一次共同“采访”经历,却让我时常萦回脑迹,难以忘怀,感悟颇多:这个经历也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做人为文的动力,努力践行“为人民鼓与呼”的方向。

  • 感受太子河文明

    作者:黄晓红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为拍摄一部电视系列片,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多公里,足迹遍布本溪两县四区的各个村落,采访手记达5万余字……这是我八年电视记者生涯的第一次。这部系列片,就是2003年本溪电视台摄制完成的纪录本溪独特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八集电视片《太子河文明》。

  • 我该怎样奉献真诚

    作者:马纯秀 刊期:2005年第12期

    那是一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小事,但这件小事,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 三下群英村

    作者:王兆山 刊期:2005年第12期

    1996年11月19日,《辽宁日报》社会周刊头题刊发了我采写的通讯《庙岭山下好大嫂》,这虽然算不上什么优秀作品,但为了采写她,我三下群英村,颇费了一些工夫。时间已流过近10年.但三次采访的一幕幕往事犹历历在目。

  • 放飞梦想

    作者:陶铭 刊期:2005年第12期

    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很小的时候就想到其他的城市去走走看看,父母经常有意无意地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天下需要我知道的趣事很多.培养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也培养了我想做为一个见多识广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