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摇篮

记者摇篮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ist Cradle

杂志简介:《记者摇篮》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闻践行、采编杂谈、新闻写作、职业素养、专题探讨、探索研究、品牌建设、新媒体、主播在线、广电视听

主管单位:辽宁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际刊号:2096-3858
国内刊号:21-1032/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总发文量:8596
总被引量:509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104
期刊他引率:1
  • 势在必行

    作者:樊景文 刊期:2005年第11期

    又到一年发行时。

  • 发扬传统 与时俱进——写在大连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

    作者:邵竹畔; 孙国桐 刊期:2005年第11期

    大连日报创刊于1945年11月1日,至今已走过60年的历程。大连日报的60年——

  • 职业意识,当记者的第一天就要确立

    作者:栾俊学 刊期:2005年第11期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记者所制造的产品不仅影响到一个个体.而且还会影响到某个领域.某个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所以,记者的职业意识,不仅决定着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实、公正,并经受住客观的验证,而且能折射出记者的责任、品格、新闻敏感、价值取向判断。

  • “质感”新闻时代的记者人格魅力——记者职业及新闻精神随感

    作者:常玲 刊期:2005年第11期

    “我是新入门的,请问各位,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容易获得成功?”在各大网站传媒聊天室里,最常见这样的帖子。回应者也往往寥寥数语,说得不痛不痒。

  • 记者追求的“真、善、美”

    作者:吉永成 刊期:2005年第11期

    职业精神,是每个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应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范和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全力承担社会责任的生命境界,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

  • 在思想情感上贴近听众

    作者:沈霞 刊期:2005年第11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党员.新闻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的体会是立足岗位、服务听众,在主持中,高扬主律,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寻找党的意志和群众意愿的结合点,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情操和理想信念。用新知识、新观念,引领听众寻找新生活的途径...

  • 从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看媒体和谐发展走向

    作者:刘景来 刊期:2005年第11期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05]14号)的下发,标志着中国报刊发行市场开始走向积极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如何认识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如何预见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后报刊媒体的未来走向,将成为报刊媒体负责人必须认真思考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问题。

  • 助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沈阳日报》开展区域经济报道的几点体会

    作者:梁利人 刊期:2005年第11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沿大西洋中部,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在600公里长、100公里宽的地带,建立了由5个大都市和200余个小城市组成的世界最早的经济区域集群,这些以大城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区域,成为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经济区域集群,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区域经济的原形。

  • 党报解读性报道的原则及方式

    作者:潘艳君 刊期:2005年第11期

    媒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手段.帮助受众对新闻事实或最新信息进行解释的报道,称为解读性报道。它应受众对信息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需求而产生并大行其道。作好解读性报道,对党报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导向性和服务性,具有重要意义。

  • 选题,先问受众是否喜欢

    作者:李同生 刊期:2005年第11期

    观众对一个栏目是否喜欢,应该说因素是多方面的,内容的、形式的、技术的等都不可缺少,基础则是选题是否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能否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都具有一个产销对路的问题。一个题材选准了.记者的创作欲望强烈.采编制一路顺手,播出后容易引起反响;否则记者自己对选题兴趣索然,制作的节目也很难会有观众。记...

  • 对话式报道再探

    作者:赵胜利; 兰英新 刊期:2005年第11期

    笔者在本刊发表的《对话式报道初探》中,初步探讨了对话式报道的界说、分类、主体功能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本篇中,笔者将探讨对话式报道的特点、采制和应注意的问题。

  • 劫夫的歌“当然可以唱喽”

    作者:王晔 刊期:2005年第11期

    那是在1981年,东北音乐界特别活跃。三省联手举办的《哈尔滨之夜》,《沈阳音乐周》、《长春音乐会》相继举行。特别是借辽宁举办《沈阳音乐周》之机,活跃在全国各地乐坛上的老将新星云集沈城。给人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每当傍晚,辽宁体育馆,中华剧场等演出场地外,便摆满了昕音乐会人的自行车。施鸿鄂、朱逢博、叶佩英、魏启贤、郭颂、关牧村...

  • 我的一日记者

    作者:刘宏志 刊期:2005年第11期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2003年的11月8日.大连《新商报》为了把这一天过得更有意义,组织了“一日记者”体验活动。作为《新商报》的忠实读者,我有幸以特邀记者的身份参加了那次活动。

  • 一切只为那一个真实!

    作者:王立军 刊期:2005年第11期

    人的生命是宝贵。新闻的真实如同人的生命一样宝贵。为了还一名自焚未遂民工清白的承诺.更为了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为此,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跟踪采访。

  • 华老一幅画 海味三降价

    作者:李荣升 刊期:2005年第11期

    因为职业和工作的需要,做为美术记者的我有机会较多的采访.报道全国、省、市的美术创作、展览和专访著名画家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