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6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数量经济理论及应用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国际刊号:0257-2834
国内刊号:22-1063/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1.67
总发文量:1582
总被引量:17002
H指数:48
引用半衰期:5.1977
立即指数:0.0515
期刊他引率:0.9659
平均引文率:14.7647
  • 世界经济失衡:概念、成因与中国的选择

    作者:华民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世界经济失衡可以表述为这样一种状态:或者是由于世界供求关系不平衡而造成的一种失衡状态;或者是由世界经济共同体内一种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所导致的世界经济的失衡状态;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当今世界经济的失衡,既源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贸易格局的变化,又源于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二元结构,还和全球人口流动与商品、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性相联系...

  • 现阶段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的作用

    作者:李晓; 丁一兵 刊期:2007年第01期

    现阶段全球经济失衡并非临时性失衡,而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国际分工格局长期演变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其得到美国与东亚之间贸易-资金双重循环的支撑,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在这一双重循环中,中国作为部分生产过程的最终聚合地和资金循环的重要中介,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短期内,由于美国“市场提供者”的地位难以改变,发达国家私人资本对...

  • 建设和谐世界与开放战略的调整

    作者:张幼文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的开放型发展模式与世界经济是相和谐的。虽然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世界市场的产品与资源能源价格,但这是经济全球化把中国放在生产制造分工的结果。“新殖民主义”没有理由。中国是在积极参与而不是挑战现存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的,同时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又证明中国是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开放战略的调整和升级也证明了这一点...

  • 从汇率谜团到汇率决定的社会福利平价

    作者:张屹山; 渠邕 刊期:2007年第01期

    汇率及汇率制度之争的根本在于真实汇率的确定,而众多的汇率理论及实证模型得出的结论难以统一,有的甚至背道而驰。汇率及汇率制度理论发展至今,仍然存在诸多谜团。总结汇率理论及理论、实证汇率模型的根本假设在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生产力差异。从汇率形成原理和人类经济发展角度以及东西方文明的最高诉求而言,以其作为汇率及汇率制度...

  • 中日韩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与合作关系研究

    作者:庞德良; 安磊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日韩三国产业合作是三国打破经济一体化僵局的现实选择。确定三国产业合作的方向需要明晰三国产业结构问关系的性质。全球化时代,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已处于动态的整体性演进中。该整体性演进机制中推动核心和传导机制的变化在深层次表现为三国产业间分工体制的转变,在宏观上表现为三国产业间关系的变化。面对三国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的客观趋...

  • 创业环境研究框架

    作者:蔡莉; 崔启国; 史琳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以资源依附理论和经济学供需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创业环境研究理论框架,所构建的研究框架以创业资源需求与供给为基本关系,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即创业企业战略目标决定创业资源需求;比较现有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环境中寻找弥补资源缺口的途径;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创业企...

  • 产业集群的生态特征及其竞争策略研究

    作者:李辉; 李舸 刊期:2007年第01期

    借助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从对比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入手,对产业集群竞争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表明:在集群形成初期或集群规模较小时,群内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扩散能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不足之处在于可持续性较弱,后劲不足,且不能与环境发展相协调。集群形成规模后,则会表现出超强的竞争能力和由此带来的持续性发展。这一状态的形成需...

  • 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

    作者:彭向刚; 袁明旭 刊期:2007年第01期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即在政府主导的各种价值分配中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公共政策制定中,弱势群体的愿望和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真实的反映,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处于政治参与权利不平等的地位。社会公正的实质是社会主体权利的平等性,而转型期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权利上的不平等违...

  • 我国政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责任与对策

    作者:李德志 刊期:2007年第01期

    现阶段在我国政府理应承担的诸多责任中,全面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一项最具根本性的责任。因为它事关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完全实现,事关农民和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改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政府能否成功履行这一责任,取决于以下三个对策实施得如何:一是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这是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高的前提;二是完全普及...

  • 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论

    作者:张亲培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管制公正、分配公正。更要强调矫正公正。矫正公正有助于摆脱被动公正的消极状态,以主动公正积极地去消除人们蒙受的痛苦和不公正。矫正公正能够成立的首要条件是公共政策具有符合社会正义要求的持续性,为此必须持续地对支撑公共政策的权力结构保持敏感。在我国,权威政策民主论和参与政策民主论与公共...

  • 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

    作者:张康之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20世纪后期,参与治理被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得到广泛的推荐。但是,参与治理实际上是近代以来追求形式民主思路的延伸,是对近代以来政治的民主追求与行政的集权实践的综合。虽然学者们极力证明参与治理是一种更好的治理,实际上,它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变革的要求,参与治理的中心一边缘结构决定了它依然是一种包含着治理主体不平等...

  •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作者:李景林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

  • 中国传统哲学之“虑”的思想方式

    作者:魏书胜 刊期:2007年第01期

    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入的观念中,哲学就是“思的事情”,“思”是思想活动的唯一方式。“思”确是西方哲学的思想方式,但并不是人类唯一的思想方式。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哲学的思想方式不是“思”而是“虑”。“虑”的思想活动在针对的问题的性质、问题发生的根源以及问题的诉求等方面都与“思”的思想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 论国际物权关系的适当法——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之理析

    作者:吕岩峰 刊期:2007年第01期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物权关系统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所采取的共同立场,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成为解决包括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在内的物权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但是,对于物之所在地法原则适用的理论根据学者们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其实,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所以成为解决物权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的基本原则,既是由...

  • 全球化与国际法的人本主义转向

    作者:何志鹏 刊期:2007年第01期

    国际法存在着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传统。但是,由于20世纪以后出现的经济大规模跨国交往、国际危机与问题以及人权国际体制所带来的全球化趋势,国际法正在从“国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当前的国际法不仅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本主义规范,而且逐渐在整体上以人类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国际法的人本主义是实现国际法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