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杂志简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91/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比较论坛、公共治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金融体制与市场研究、社会保障、学术新锐、数字经济、特别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主管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3-3947
国内刊号:11-1591/F
全年订价:¥ 26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8
复合影响因子:2.03
总发文量:1552
总被引量:24187
H指数:65
引用半衰期:3.82
立即指数:0.1314
期刊他引率:0.9949
平均引文率:6.292
  • 产权制度与法治

    作者:罗纳德·A.卡斯; 倪斐(编译) 刊期:2007年第05期

    法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而法治取决于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本文从阐述财产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产权制度作用于法治的机理进行了剖析,指出即使是与法治要求最相符合的制度,都难以有效阻止所有的法律变革或者完全消除政府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只有对法律变革作出适当规定并留出适当的自由裁量权,才能有效地实行法治。

  • 司法权的本义

    作者:兰迪·E.巴奈特; 文亦非(编译)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一般观点认为,是“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创设了司法审查权。本文批驳了这一观点。尽管宪法中没有关于司法审查权的明确规定,但是通过对宪法缔造者们在制宪会议、州批准会议上以及批准之后的实际言论的原意主义解释的分析,无可辩驳的结论是,司法权的本义中包括了司法审查权。“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只是将这一本义更加清晰地揭示出来。

  • 论法院调解的定义及其原则

    作者:于建伟 刊期:2007年第05期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分析了法院调解的定义和原则,为进一步探讨法院调解的其他问题奠定了基础。

  • 一项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贡献

    作者:N.格里高利·曼昆; 大卫·罗默; 大卫·N.威尔; 王少国(译) 刊期:2007年第05期

    本文检验了索洛模型是否与生活水平的国别变化相一致,提出了一个既包括人力资本积累也包括物质资本积累的扩展的索洛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跨国数据。该模型大约解释了人均收入国别变化的80%,支持模型预测的是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估计。本文也检验了索洛模型关于生活水平趋同的结论,即是否穷国趋向于比富国增长得快。检验表...

  • 经济增长的外生性探讨——基于MRW框架的分析

    作者:本·S.伯南克; 里菲特·S.戈卡伊纳克; 林忠(译); 王慧(译)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外生性问题,本文利用Mankiw,Romer和Weil(1992)提出的实证分析框架来检验平衡增长路径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借助这个框架重新考察了索洛增长模型中的变量,并对几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和TFP增长率进行了估计。根据对模型和增长率的估算结果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即长期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等行为变量显著相关,而这种相关性很难由...

  •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

    作者:纪玉山; 吴勇民 刊期:2007年第05期

    科技创新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而对日本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持续的动力,而我国则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科技创新乘数极低。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及对地区差距变迁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李静; 刘志迎 刊期:2007年第05期

    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一个非参数的分解框架,把中国各省区劳均产出指数分解成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劳均资本积累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等四个部分;在指出传统DEA模型的缺陷后,用SBM模型求解了上述分解。最后对不同时期劳均产出收敛或发散的来源作了进一步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改革时期,劳均资本积累的产出效应逐步降低,生产率和...

  • 中外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

    作者:黄英君; 江先学 刊期:2007年第05期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主要从产权和国家两个层面研究和探讨中外保险制度发展变迁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制度分析,文章对我国保险制度变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并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富有启迪性的观点和结论。

  • 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转变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作者:卞志村; 毛泽盛 刊期:2007年第05期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新旧两种范式,旧范式以政府干预为精髓,而新范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契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工程,我国原有农村金融体系已构成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产生金融约束的根源在于农村地区长期的金融抑制。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除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实现范式转变。而以新范式为指导,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政...

  • 证券监管体制的国际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赵洪军 刊期: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各国证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金融产品创新迅速发展,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此背景下,各国的证券监管模式与体制也随之有着不同程度的演变和完善。其中,适应金融机构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一元监管模式成为国外成熟市场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国情,发现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

  • 信任、不信任与民主制的悖论

    作者:皮奥特·斯托姆卡; 闫健(译) 刊期:2007年第05期

    本文论述了信任与不信任产生的条件。一个全面的信任模型至少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被信任者的可信度”、“信任者的基本信任倾向”以及催生信任的文化因素。信任文化的产生既有结构原因,又有历史原因。本文认为民主秩序是孕育信任的重要力量。

  • 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

    作者:马得勇 刊期:2007年第05期

    政治信任是一个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政治信任的分布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对政治信任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分析结果,目前对政治信任起源的两种理论视角,即制度的和社会文化的视角对政治信任成因的解释均具有意义,两种解释理论至少在实证研究上并不相互排斥。本文最重要的发现是,在东亚及东...

  • 企业网络中的信任创造研究

    作者:刘仁军 刊期:2007年第05期

    企业间的信任是企业网络形成的基础和有效运行的保证。在企业网络运作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信任可以通过计算途径、推测途径、动机途径、能力途径和传递途径得以创造,其中计算途径最为重要,它是企业网络运作的基石,其他四种途径是它的补充和发展。日本分包网络的实践告诉我们,制度性的制裁条款和激励性的契约安排有益于企业网络中的信任创造。

  • 降低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

    作者:李章泽; 孙鸣鹤 刊期:2007年第05期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行政管理成本最昂贵的国家之一。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可用帕金森定律和黄宗羲定律来解释其根本原因。本文不打算在原因分析上多费笔墨,只想从制度的角度谈谈如何降低行政成本,具体途径为:缩小规模、创新流程、优化结构;建立低行政成本的政府框架,完善制度约束;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推动行政成本正向激励;强...

  • 论中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理论依据之缺失——以德国和美国制度比较为角度

    作者:朱秋霞 刊期:2007年第05期

    现行中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结果,当时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中央财政收入比例为60%。这一比例的理论依据来自国际比较。本文以德国,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比例,公共支出任务划分,发债权安排比较为基础,证明了以中国中央财政收入60%比例作为中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之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