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论丛

经济法论丛杂志 省级期刊

Economic Law Review

杂志简介:《经济法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373
总被引量:611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经济领域的软法治道——基于实证与规范的辨析

    作者:黄茂钦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经济领域的软法是公共治理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的规范模式。通过实证与规范的分析可以看到,经济领域的软法是由国家机关、社会中间层组织、市场主体制定或认可的、依靠某种拘束力保证实施的用以治理经济的法律规范。它具有不同于经济领域硬法的结构、效力与功能,它与现代法治具有道德性、民主性、规范性、目的性等方面的契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

  • 卷首语

    刊期:2011年第02期

    <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经济法学要繁荣发展,必须重视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本卷"经济法基础理论"专栏刊登了三篇文章。三位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诠释经济法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经济领域的软法是公共治理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的规范模式。黄

  • 经济法视域中利益实现方式的转变

    作者:甘强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经济法传统的利益实现方式是行政执法,这一方式表现为行政主导、强制性和单方性,是一种"命令一服从"的方式。在利益分化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干预手段市场化的条件下,这一方式遭遇了困境,因此经济法应当采用"多方联动方式",即由多元主体通过商谈博弈的方式来实现利益,这是一个开放立体的结构,不同的利益主体被允许进入其中充分地表达其利益诉求。在...

  • 交易关系的公权干预及其制度决定:从民法到经济法

    作者:段礼乐 刊期:2011年第02期

    对交易关系的调整存在着民法方法和经济法方法。基于制度分析和干预工具的选取,公权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和干预强度介入交易关系。由于存在干预强度和干预深度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调整交易关系的民法方法和经济法方法。二者的界限并非不可逾越。私人和公权的意愿和能力、交易的频度和重要性、交易成本等问题影响着公权干预从民法到经济法的变迁。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竞争关系的认定及其意义——基于司法实践的考察

    作者:周樨平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司法实践中,竞争关系的认定出现了由狭义的同业竞争关系向广义的竞争关系演化的过程。对竞争关系的宽泛解释使竞争关系的认定显得不那么必要。但是通过对实践的考察可以发现,广义竞争关系界定的意义在于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对其定义也应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在相当一部分案件中,狭义的同业竞争关系的认...

  • 论联营专利“必要性”的界定——以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法为视角

    作者:罗蓉蓉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专利联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竞争问题也引起了反垄断机构的关注,对其竞争效果分析的关键在于联营中包含的专利是否"必要的"。在对专利的必要性界定时,美国司法部的几份商业审查函给予了不同的定义,确立了专利"必要性"的评判标准。随后,法院在Philips案中提出了新的视角:对"必要性"评价应该遵循个案分析的合理原则的适用,特别要考虑到专...

  • 美国公用企业管制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郑艳馨 刊期:2011年第02期

    美国的公用企业管制制度历经两个多世纪的风雨,在其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所颁布的管制立法及采取的各种管制措施,在管制制度方面的特色及其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管制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它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合理规范公用企业行为,防范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发生,完善我国公用企业管制制度体系提供一些可咨参考的经验与教训。

  • 反垄断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告资格——以美国和欧盟的制度借鉴为视角

    作者:唐艳 刊期:2011年第02期

    反垄断损害赔偿诉讼在反垄断制度建构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现实交易中因垄断行为遭受损害的受害人不太好确定、诉讼效率等因素,将发起反垄断损害赔偿诉讼的诉权配置给哪些主体需要法政策的权衡。美国因为其注重效率的法政策取向以及特殊的判例法制度,由一系列判例确立了间接购买者规则,一度排除了非直接购买者的起诉资格;而欧盟则基于其...

  • 宏观调控的公共性不足及其法律克服

    作者:刘大洪; 廖建求 刊期:2011年第02期

    阶级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分离后,公共领域的主体成了社会公共性团体。建立在市场失灵之上的宏观调控因为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及政府失灵的存在,显示出公共性方面的不足。这种不足的制度根源在于法律制度框架没有为公共性团体参与宏观调控打造现实空间和法律制度基础。相应地,必须构建公众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体系。

  • 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督促机制:问题与完善

    作者:刘志云 刊期:2011年第02期

    近几年来,国内外银行业掀起一股践行社会责任的潮流。无疑,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过,跟国外同行相比,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仍然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外部督促机制的不足是造成这种状态的重要方面。从法律的视角观之,当前包括相关立法与执行机制的缺陷、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定位不...

  • “生前遗嘱”能否解决银行“大而不倒”困局

    作者:漆彤; 宋禹倩 刊期:2011年第02期

    如何解决金融机构所暴露的"大而不能倒"及道德风险问题,是本次金融危机后各国和国际社会改革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生前遗嘱"概念的引入,无疑是金融监管领域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作为国际上一种新的提法,各国对它的研究和制度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和完善生前遗嘱制度,至少应包括内容的适当设计、适用对象的选择和确定、明确的审查机...

  • 村镇银行民营化探究——对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严格限制的反思

    作者:柴瑞娟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银行业整体范围内,鉴于民间资本的信用风险及其风险转嫁、关联贷款风险、产融结合潜伏的巨大风险等因素,确应对成立完全民营化的银行予以谨慎对待。但对于设立于金融服务远远供不应求的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应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限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完全民有民营化。对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所产生的问题,如村镇银行投资人甄选、村镇银行人才...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评析及其应然路径选择

    作者:漆思剑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应当围绕国家调节经济这一原初性目的而展开。我国曾经有过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诸如产权论、竞争论、结构调整论等,都没有把握国家调节经济这一核心。现在,我们国家经济职能正在经历由统制、主导到调节的转变,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在。...

  • 美国独立监管制度的演进——兼论德国监管行政法对其的继受与分野

    作者:李升 刊期:2011年第02期

    美国监管法律的历史可以分为早期形成阶段、"新政"期间的发展阶段以及战后的调整阶段。从市场失灵到公共福祉再到社会性监管,在每个发展阶段,监管的目标与对象也在相应变化着。它集合了立法、司法与行政功能于一身,疏离于实体行政法体系之外,反而强调程序的公正性。这些外部特征的背后既有一系列的历史性因素更有来自于普通法精神的决定性影响。...

  • 美国产业政策立法与反托拉斯法关系探析

    作者:宾雪花 刊期:2011年第02期

    美国作为最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与那些明确体现产业政策的国家——日本和欧洲国家对照,美国几乎从未在官方文件里出现产业政策,而且长期以来,对产业政策持抵制态度。但它不意味着美国没有产业政策,或没有体现产业政策及其各种政策措施的内容的文件或规章。美国产业政策是事实上的产业政策,被称为"播撒了产业政策的种子",其立法受国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