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杂志简介:《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74/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育学博士论坛、高等教育理论、大学治理、比较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招生与就业、改革与发展等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教学会
国际刊号:1003-2614
国内刊号:23-1074/G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39
复合影响因子:1.19
总被引量:85707
H指数:69
引用半衰期:3.4043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8844
平均引文率:4.8545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比较的视角

    作者:毛建青 刊期:2006年第07期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有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大主体。这两大主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数量、在校生数、师资队伍、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相对垄断所造成的。因此...

  • 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反思与批判

    作者:李志峰 刊期:2006年第07期

    文章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这四个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库恩的范式理论是判断学科合法性的标准吗?高等教育学独立的研究方法是必需的吗?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是学科和高等教育是研究领域?

  •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三重视界

    作者:王刚 刊期:2006年第07期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比较一致的选择,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过程中找准目标定位的必然选择。

  • 学习型组织结构与高校组织结构的契合

    作者:郭必裕 刊期:2006年第07期

    为科学设计组织结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应变能力,文章在分析学习型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结构是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内在需要,并列举若干优化高校组织结构的措施。

  • 论现代大学策划的概念及其内涵

    作者:吕志明 刊期:2006年第07期

    文章提出了现代大学策划的概念,对其内涵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中国高校扩招前后的规模效益比较与辨析

    作者:王冲 刊期:2006年第07期

    当我们在讨论因扩招给高校带来规模效益时,不能忽视高校的产出质量问题,因为规模效益是以不变质量为前提的。中国高校连续6年的扩招,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普通高校生均事业性经费等反映高校生均成本的指标,均随着在校生规模的增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由于高校产品质量难以定量评价,致使我国高校扩招后出现的生均成本降低现象无法...

  • 论生涯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角色定位

    作者:刘月秀 刊期:2006年第07期

    职业生涯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达到个人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要使生涯教育取得一定效果,高校要处理好相应的角色定位。

  • 高校优质生源争夺的对策性思考

    作者:潘娟华 刊期:2006年第07期

    采取有力措施争夺优质生源是当前高校招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总结高校招生实践,认为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对策有:做好招生宣传,树立学校在考生中的良好形象;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新兴专业的招生比例,改造传统专业;破除“面子观念”,招收部分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给高分考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开发优质生源。

  • 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作者:崔雅莉; 马于强 刊期:2006年第07期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文章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危害作了具体分析。同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 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学校职业指导指向

    作者:王彦斌 刊期:2006年第07期

    文章简单分析了学习化社会的特征,总结当前学校职业指导诸缺憾,阐明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学校职业指导五大功能指向,思辨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学校职业指导愿景。

  • 大学德育过程审美文化研究论要

    作者:尹玉英 刊期:2006年第07期

    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有丰厚的基础理论,形成一批成熟的部门美学。与大学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大学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学德育施行过程中借鉴审美实践,会较好地优化和提升大学德育过程,促进大学德育过程审美化进程,切实保证和提高大学德育质量。

  • 道德能否成为一门学科?——解读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

    作者:翟艳芳 刊期:2006年第07期

    约翰·威尔逊在其重要著作《道德教育新论》中贯穿了一种道德教育的观点,并在道德教育的实践方面设计了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家庭模式等。威尔逊关于道德学科化的设想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可行性还有待探讨。

  •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探析

    作者:李英林 刊期:2006年第07期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一种良莠并存的矛盾现状,既有良好的表现又存在种种道德人格缺陷。文章以文化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矛盾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环境及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主要文化原因。

  • 论坚持高校德育的整体性原则

    作者:李军 刊期:2006年第07期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只有坚持德育工作整体性原则,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大德育观”,按照系统性、整体性、统一性要求,对德育工作做统筹规划,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加强与社会、家庭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形成高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相互协调...

  • 大学生体验式民族精神教育问题研究

    作者:李祖平 刊期:2006年第07期

    基于当代大学生体验式民族精神教育状况,文章认为,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体验式民族精神教育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民族精神教育,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