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会科学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Henan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河南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21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党内法规研究专栏、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文化学研究、教育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7-905X
国内刊号:41-1213/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9
复合影响因子:0.99
总发文量:3327
总被引量:15251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4.2053
立即指数:0.0153
期刊他引率:0.9528
平均引文率:7.9388
  • 司法改革与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研究——检察改革要以检察职权优化配置为核心

    作者:张智辉 刊期:2011年第03期

    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本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是行使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的检察权。因此,检察改革必然涉及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调整的问题。从检察改革十年来走过的历程看,检察改革的绝大部分任务,都与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行使有关。检察改革之所以始终是围绕着检察职权配置进行的,是因为优化检察职权配置是检察改革始终不变的目...

  • 检察职权的内部配置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

    作者:向泽选 刊期:2011年第03期

    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是检察职权运行的载体,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检察权的法律属性以及检察职权的具体内容,都需要通过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设置加以体现和承载。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设置应当体现和反映检察职权的内部配置模式,检察职权的内部划分或者内部配置模式,决定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质和量。但检察职权的内部配置在何种意义上影响和决...

  • 检察一体化下的公诉机制研究

    作者:彭东 刊期:2011年第03期

    检察一体化,是用以确定检察机关组织结构并指导检察官履行职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反映了检察权行使的一般原理和检察工作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检察权有效行使的内在需要。检察一体化建设也是我国当前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从工作机制上落实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有关规定的重要举措。作为检察机关核心的、标志性的职能,

  • 减少审前羁押的若干思考

    作者:万春 刊期:2011年第03期

    审前羁押又称未决羁押,是指专门机关对涉嫌犯罪者在法庭确定其有罪前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国外,羁押一般是作为单独的强制措施加以规定。我国法律则未单独规定羁押措施,而是将之作为拘留、逮捕的附加性后果加以规定,

  • 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权优化配置与制度构建

    作者:袁其国 刊期:2011年第03期

    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实现这项权力的优化配置,是推进检察改革、优化配置检察权的重要内容。近年,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对检察权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颇多,但其中对于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权的合理配置的研究相对较少。

  • 民事公诉权的优化配置与制度建构

    作者:丁铁梅 刊期:2011年第03期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安全、妨害市场公平竞争和垄断等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司法实践上,

  • 行政权检察监督研究亟待加强

    作者:韩成军 刊期:2011年第03期

    司法改革的根本动因是解决司法机关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人民的期望与依法治国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本轮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优化司法职权的配置。检察机关必须加强对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这是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毋庸置疑的道理,

  • 以人为本与反腐倡廉建设专题研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胡杨 郭佑安 刊期:2011年第03期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工作中去。如何理解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从理论上全面诠释党在反腐败问题上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变化,如何在工作中更加全面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我国理论研究界和各级纪检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

  • “以人为本”视域下中国反腐败政策的范式转变

    作者:毛昭晖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一、当今中国反腐败政策范式之评价公共政策评价作为衡量公共政策成效的重要工具,具有两层含义:检验公共资源分配的妥当性和以系统、科学的方法评价政策有效性。前者是指公共资源在不同政策中的选择和配置,后者是指公共资源配置后的政策效果。

  •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民本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创新

    作者:谢海军 刊期:2011年第03期

    反腐倡廉建设中“为了谁、依靠谁、相信谁”是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运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科学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构建了完整的反腐倡廉民本思想体系,包括人民利益本位价值观、人民监督主体观、反腐倡廉工作方法群众路线观等内容。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民本思想在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 再评王贵明先生的“恩格斯、列宁、倒退论”

    作者:刘放桐 刊期:2011年第03期

    "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倒退到近代西方哲学"是一个伪命题;所谓恩格斯、列宁持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存在质的差异,即认识论哲学与存在论哲学的对立,都是彻头彻尾的捏造;只有否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间的差异和同一对立起来的人才必然倒向倒退论。

  • 实践标准论与价值评价中心论的根本对立——知行观与杜威知行观之比较

    作者:蒋晓东 龙佳解 刊期:2011年第03期

    杜威的知行观与的知行观虽然在关于知识的来源和验证上存在一些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但实质上杜威是以价值评判而非实践验证作为判断知识真伪的根本途径的,因为他坚持人的行动要以价值评价为中心。在知行观总体上,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在知识本质上,是唯物辩证的真理观与相对主义知识观的根本对立;在知识的验证上,是实践标准论与价值评价...

  • 政治视角的西方信息技术哲学——论温纳的信息技术政治思想

    作者:卫才胜 刊期:2011年第03期

    兰登·温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技术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他从政治的视角研究信息技术。在他看来,信息时代信息处于意识形态的地位,信息技术并不像乐观主义者所期待的那样必然带来平等和民主,反而带来诸多的政治问题。温纳的信息技术政治思想既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足。我们要批判地吸收他的信息技术政治思想,为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提供警醒和借鉴作用...

  • 现代性政治及其限度——兼论印度学者帕萨·查特杰的现代政治观

    作者:陆保良 刊期:2011年第03期

    现代性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应然目标与方向。现代性政治的兴起和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印度学者帕萨·查特杰描述了印度现代性政治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如果把政治有限性置于西方现代性理论背景下进行审视,西方政治学的三大逻辑——公民社会、普遍意义的公民身份和民主政治很难适用于非西方国家。从现代性政治到现实的大众政治,从精英政治...

  • 新权威主义视角的晚清中国宪政变革研究

    作者:田马爽 刊期:2011年第03期

    新权威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或政治模式。它倡导国家在现代化早期阶段推行新式的权威统治。这种政治模式的适用国情包括国家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低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政治制度化程度、扩大的政治参与等。晚清中国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化建设等一系列宪政实践,与新权威主义一些特征非常相似。新权威主义模式是清末中国政治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