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8 16:20:33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1篇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86-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计划生育工作开始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情况。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因为接触群体的广泛性和层次的多样性,使得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更复杂、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依法行政与群众错误的思想认识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等三大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统筹社会综合改革,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等方面来促进和提升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打造和谐计生新局面。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和意识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由单纯的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行政制约为主和依法管理转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变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始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因接触群体的广泛性和层次的多样性,形势更复杂、任务更重、压力更大。作为一名基层的计生干部,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对基层群众的了解,对基层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作出了如下的分析,并思考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1 现状分析

1.1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部分群众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能够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村育龄人群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和传统思想影响较深,仍有一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比较强烈。而且现在人口流动性逐年增强,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使一些人占了管理漏洞的空子,明目张胆的违法生育。目前的违法生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现象: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是男是女,都想多生几个,不怕罚,罚得起,是所谓的“富而思生”;经济状况较差的,因为无钱可罚,所以大胆的生,是所谓“穷不怕生”;一些再婚对象,因为没有共同的子女,担心结合后影响夫妻感情或者老了没人养老,所以不管符不符合政策,冒险也要生;再有一些就是早婚早育或意外怀孕,因不忍心流产,心存侥幸地将孩子生下来;还有就是受一些违法生育对象的影响,不计后果跟风生孩子。上述所有的情形都是与现行的生育政策相违背,任其发展,必将导致低生育水平的反弹。

1.2依法行政与群众错误思想认识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程度的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也由过去的暴风骤雨到现在的春风化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随着“七不准”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计划生育工作更加的亲情化和有章可循。但长期接受计划生育高压政策的育龄群众在这种人性化执法的情况下,反而错误的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淡化了计划生育国策的严肃性。而且现在基层群众的民主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且有部分人群过分强调权利,而对应履行的义务普遍淡化,特别是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意识淡薄,对计划生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1.3一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

近年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农村合作医疗、移民后扶、公共建设征地补偿等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但这些惠农政策的补偿都是以农村人口为基数来计算补偿金额,也就是说人口越多,补偿金额也就越多。尤其是像我市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些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相当发达,村民可享受的福利也相对丰厚,而所有的这些资金分配都是以人口为基数。再加上90年代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征用后一部分当时自愿由农业户籍转为非农户籍的人员,在户籍改变后仍生活在农村,但享受的待遇却不能和农业户籍人员相同,尤其在生育政策上也不能享有农业户籍人员的优惠政策,从而引发了一些矛盾。这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甚至有些还是背道而驰。

2 思考对策

2.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先进生育文化理念

首先要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运用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等知识的宣传,切不可走过场,要让宣传内容家喻户晓,让育龄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其次要加强载体建设,针对育龄群众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生育文化的宣传上注重求新、求实、求巧。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活动、生育关怀行动等,坚持不懈地宣传先进的生育文化理念,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行为和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2统筹社会综合改革,做到政策兼容

首先各级政府和行政村、居委会在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时,要把计生政策统筹考虑,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享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前置性规定,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计生工作的舆论导向。其次是着力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借助经济、法律的手段,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待和补偿,让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计生家庭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激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提高监管效能、规范监管行为、化解责任风险、提升服务能力的总体要求,通过巩固和创新,建立起职责明晰、制度规范、运行科学、履职高效的责任区监管工作机制。

二、组织领导

因科室设置、人事调动及工作需要等原因,原局深化责任区监管规范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

三、工作目标

通过1-2年的努力,在基层工商所(分局)全面建立起以基层管理系统为平台,全员化参与、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操作、绩效化考评的责任区监管绩效管理模式。

四、工作内容

(一)实行责任区监管全员化

在原来实行区域责任区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岗位责任区概念,推行岗位责任区管理,将工商所所有人员均纳入责任区工作范畴,实现基层所责任区监管全员化。各工商所(分局)要根据工作岗位要求,设立相应的责任区,如:窗口责任区、经检责任区、内勤责任区、行业责任区等等。

(二)实行责任区管理信息化

责任区的所有工作必须以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软件为主,以市场准入、案件管理等相关业务系统软件为补充,全面承接,实行管理信息化。

(三)实行责任区操作标准化

1.工商所年度工作计划的标准化

(1)工商所(分局)的年度计划由所长(分局长)在当年1月底前制定,期间要结合县局基层工商所岗位目标责任制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2)有关计划任务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在《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年度计划的全文应通过添加附件的方法体现于《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工作计划-所年度计划的附件栏。

(3)所年度计划的名称为“县局××所(或分局)201×年度工作计划”。

(4)所年度计划内容必须100%涵盖县局基层工商所岗位目标责任制所有内容,并通过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软件的分配功能,将所有工作分配到位(责任区、责任区干部)。

(5)对企业的年度巡查户次(周期)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有关企业分类管理措施予以确定。

(6)工商所(分局)应当对各责任区的年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原则上实行季度通报制度。即自季度未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县局××所(或分局)201×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附件1)通过添加附件的方法体现于《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工作计划-所年度计划的附件栏(列所年度计划后)。

2.专项计划的标准化。

(1)专项计划由分管所长(局长)在上级布置工作后2日内制定。

(2)上级布置的工作,所(分局)必须通过制定专项计划来承接。所(分局)自行安排的工作也应当通过专项计划予以落实。

(3)承接上级工作的专项计划的规范名称为:“【布置业务科室名称】县局××所(分局)××(计划内容)专项计划”。如:【食品科】县局××所(分局)××(计划内容)专项计划”。详见《县局布置业务科室名称标准化表》(见附件2)。

(4)落实所本级安排工作的专项计划的规范名称为:“【本级】县局××所(分局)××(计划内容)专项计划”。如:【本级】县局××所(分局)××(计划内容)专项计划”。

(5)分管所长(局长)在制定专项计划时,应当添加好户口。事先确实无法添加的,由责任区干部在计划落实时添加。

(6)责任区干部应当按照要求认真落实专项计划,并将工作内容如实录入基层管理系统。

(7)专项计划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做简要小结(特别是报送特殊情况)于“专项计划小结”之“其它内容”栏。并在计划到期之日起2日内关闭。

(8)专项计划需要总结的,由各相应科室在基层管理系统中自行提取。

3.实施计划的标准化。

(1)责任区干部应当通过制定实施计划以解决《工商基层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提示”中的有关问题。其它实施计划由责任区干部根据工作自行决定是否制定。

(2)实施计划的规范化名称为:“县局××所(分局)××责任区(计划内容)实施计划”。

(3)责任区干部应当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实施计划,并将工作内容如实录入基层管理系统。

(4)实施计划执行完毕,必须在计划到期之日起2日内关闭。

4.阶段计划的标准化。

阶段计划由所(分局)的分管领导或责任区干部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其规范名称为:“县局××所(分局)××(时间段)阶段计划”

5.上下互动模块的标准化。

(1)上级交办件、12345件以及其它投诉件(12315行政执法系统处置的除外)的处理,统一使用《工商基层管理系统》的“上下互动”模块来承接。

(2)“上下互动件”,必须选择相应“来源”。处理“上下互动件”要做到及时办理、妥善处置、规范回复。

(四)实行责任区考核绩效化。

1.抽查式绩效化考核。凡需抽查(检查)或进行抽查(检查)的各项工作,科所必须通过《工商基层管理系统》的督查考核模块开展,在该模块中留有与之对应的数据。科对所(或责任区)的抽查(检查)中发现有数据弄虚作假的,对所实行一票否决(所在自查中已经发现的除外)。

2.报表式绩效化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对各工商所(分局)工商基层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印发《县局责任区监管绩效管理通报表》(附件3)予以通报。

五、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责任区监管全员化和《工商基层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的广泛应用,是基层监管模式的创新和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有利于加强基层管理,提升工作绩效。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各工商所(分局、队)、县局各科室(直属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重点关注;分管领导业务清晰,具体负责;机关科室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3篇

全面质量管理规定范围本标准规定了______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______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t15498-1995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体系的构成和要求。3管理职责3.1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3.1.1负责组织领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3.1.组织制定全局的方针目标。3.1.3审定全面质量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3.1.4组织评审质量管理小组成果。3.1.5负责部室、基层单位全面质量管理的考核评比及奖励。3.部室全面质量管理职责。3.2.1局长工作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和工作质量的管理。3.2.1.1在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处理日常具体工作。3.2.1.负责协调、调查、督促、推动各单位、各部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3.2.1.3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并组织检查、论断。3.2.1.4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定期检查各单位(部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3.2.1.5定期召开全面质量管理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及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会。3.2.1.6收集质量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3.2.计划发展部负责全局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的管理。3.2.3生产科技部负责全局电力生产、电能质量、电网运行及三项工程质量的管理。3.2.4市场营销部负责全局用电服务质量的管理。3.3部室基层单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3.3.1领导本基层部室单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对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局长工作部下达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任务积极组织落实。3.3.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规划和制定本基层部室单位的年度计划。3.3.3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按程序制定本部室、基层单位的目标、具体工作和活动,并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3.3.4定期组织召开本部室、基层单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检查、诊断当月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3.3.5积极开展和支持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3.3.6掌握质量动态、分析质量问题,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3.4部室、基层单位兼职质量管理员3.4.1处理本部室、基层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3.4.检查本部室、基层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3.4.3做好质量管理小组课题登记审定工作。3.4.4协助本部室、基层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会,参与审查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和评奖工作。4管理内容与要求4.1部、室的管理要求4.1.1局长工作部根据质量目标,于年初订出质量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4.1.分管部门负责制订、组织实施分管质量计划和目标实施工作,组织诊断每年不得少于一次。4.1.3基层单位负责制订,并具体实施本单位质量计划;基层领导对目标实施情况组织检查,每年不得少于二次。4.管理机构例会内容4.2.1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a)审批tqc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审查tqc保证体系及管理制度。b)检查tqc工作开展及质量目标实施情况。c)研究并决定tqc工作及考核奖励工作。d)每年二次由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主持召开工作例会,特殊情况可由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决定召开临时性会议。4.2.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会议a)讨论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讨论研究各级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情况及完善的措施和方案。b)研究各部门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及质量责任制执行情况。c)审查研究各单位qc小组活动计划和成果发表,组织质量论断。d)讨论研究开展质量月活动方案。e)讨论季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f)坚持例会制度,每季末召开工作会议,由局长工作部主任主持,各质量分管部室负责人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局长工作部主任可召开临时性会议。4.2.3基层单位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会议a)讨论研究本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及质量培训工作。b)讨论制定本单位全面质量管理规划及工作总结。c)检查本单位质量管理制度及岗位质量责任制执行情况。d)研究讨论质量月活动方案,审查qc小组活动计划及情况。e)坚持每月工作例会制度,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根据工作需要,组长可召开临时性会议。4.3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与考核4.3.1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a)是否把本部室、基层单位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进行以质量为核心的 综合管理。b)是否将负荷调查直到用户服务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对电能的质量、数量、成本等统筹安排,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治理。c)是否以提高人的素质来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来保证供电质量,把本单位的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活动都纳入“质量第一”的轨道。4.3.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a)局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实行以质量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考核。b)凡为提高质量做出贡献者、为挽救或消除隐患事故有功者,给予奖励;反之则考核处罚。c)本局工程的对外构件、外协件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接受检验时严格把关。对购进产品质量低劣者,一经发现,从严考核处罚。5检查与考核本标准的检查与考核按《______工作质量综合考核办法执行》。本标准的检查与考核还应按______有关规定执行。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 网络计划;路面进度;动态控制

一、前言

网络计划技术是高速公路各参建单位进行进度控制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实际应用中多停留在施工初期的静态编制阶段,不能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工程进度控制,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各种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都在不断变化的多阶段决策过程,因此需要对网络计划进行动态控制,通过适时调整网络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使网络计划的控制贯穿施工生产的始终,达到指导工程实际,控制工程进度的目的。

在吉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三期工程2010为完成省交通运输厅全省通车1000公里的统一部署,在原批复计划柔性基层全部完成的基础上,新增55公里中面层的施工任务,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路面施工进行动态控制,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依托吉草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在路面施工过程中适时统计施工进度,采用软件绘制网络计划,通过施工进度信息的及时反馈,动态调整网络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网络计划的初始编制及关键线路确定

在吉草高速公路三期工程路面施工中,由于路基工程分段交工,路面工程需要紧随其后施工,按照分段流水作业组织实施。为此我们采用双代号网络计划,预先拟定了若干施工段落和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时间节点,以此编制网络图,下面以吉草高速公路三期工程某标段路面工程网络计划进度编制为例进行说明。

1.网络计划的初始编制

该标段总长度15.1km,划分A、B、C三个段落进行分段流水施工,A段为09年已完成的填方段,B段主要为需施工垫层的路段,C段主要为挖方段,经过2010年春季低温雨雪,部分段落翻浆,需要先进行换填,具体安排为:

(1)垫层施工为一个作业队,先施工B段,再施工C段。

(2)底基层摊铺1个作业队,A段、B段、C段顺次流水施工。

(3)基层摊铺2个作业队,1作业队顺次流水施工A、B段。2作业队为原底基层作业队在全部底基层施工完毕后,转为C段基层施工,与B段基层平行作业。

(4)沥青面层一个作业队,先施工A段柔性基层和下面层(含生产配合比及试验段),然后施工B、C段柔性基层,最后施工B、C段下面层。初步绘制网络图如下:

2.网络计划的调整分析及最终确定

该标段初步编制的网络计划,超过控制工期11天,主要原因是对新增路面工程计划考虑不足,仍然按照原资源投入和施工组织进行编制,新增任务完成难度极大,为确保总体工期,我们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底基层、基层施工要求进场2座产量不小于400T/h的拌合站。

(2)沥青路面施工要求加大拌合站沥青储存能力,增加至不小于200T沥青储存能力,并增加搅拌式改性沥青升温装置,以确保沥青及时供应。

(3)调整施工组织,沥青下面层配合比及试验段在柔性基层施工中穿行,以提前下面层开工时间。

经过反复调整分析,对初始网络计划中的相关路径进行压缩,最终确定指导施工实际的网络计划如下,关键线路为:1-25810111213。总工期为92天, 2010年6月11日至9月10日,

三、网络计划的动态分析及预测

随着工程进展,各项工程进度不可避免会出现偏差,为此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结合网络计划对当前工作进行动态分析,并对总工期的影响作出评价,对中短期的工作进度进行预测,进而调整施工部署,确保总体工程进度。下面仍然以吉草高速公路三期工程该标段路面工程进度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1.网络计划的动态分析

在工程进度管理过程中,我们适时对网络计划进行进度分析,寻找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现以7月5日分析为例,在7月1日,该标段因流域普降暴雨,洪水冲垮施工便桥及地方道路,基层水泥运输受阻,待7月5日恢复材料运输后,除A段柔性基层试验段工作因沥青有储备未受影响,影响B段底基层工期滞后6天,C段垫层工期滞后5天,修正B段底基层、C段垫层的当前工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8天、17天,对7月5日的网络图进行绘制并分析,当前关键线路发生变化,总工期超期2天,当前关键线路工作的持续时间需要进行压缩调整。

经过对当前关键线路分析,为确保总体控制工期,需要对C段垫层和底基层的工期进行压缩,我们采取了延长C段垫层和底基层作业时间的措施,来弥补洪灾造成的工期损失。在7月15日我们对进度统计之后,再次绘制网络图如下,经过计算当前关键线路存在两条,其1是1-25810111213。其2是1479111213,总工期为92天,总工期仍处于受控状态。

2.网络计划的主动预测

在网络计划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修正当前工作的剩余持续时间,可以判断关键路线的变化,对中短期的工程进度进行预测,并据此调整施工组织。仍然以该标段为例,在8月5日,由于出现连续晴好天气,B段柔性基层进度超前2天,C段基层进度超前3天,预计C 段柔性基层工期超前1天,绘制预测网络计划如下,关键线路为:1-25810111213。总工期为89天, 2010年6月11日至9月7日,总工期预计可以超前3天。

四、网络计划对路面施工动态控制的效果

通过对先编制好的网络图对路面工程进度进行动态管理,无论是施工角度的资源调配,还是建设管理角度的进度分析预测,都能够积极主动。尽管客观条件、环境以及天气等因素与编制当初情况差别很大,但通过对网络图的动态管理,在工程进度偏差影响到后续工作或总工期时,能够及时准确的抓住关键环节,及时采取对策,在2010年的6月至9月间,吉草三期工程克服了7月初吉林地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抓住8月份连续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日分析,日调度,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圆满的完成了新增55公里的下面层施工任务。由此可见,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进度管理还是十分有效的。

五、结语

本文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进度动态分析进行初步探讨,该方法能够清晰判断当前工作状态,通过动态分析和主动预测,寻找可能的调整方向,为工程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较多,各工序也并非匀速进展,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又是一个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过程,需要对进度、安全、质量和费用等多方面进行平衡,本文限于篇幅未能一一阐述,由于经验有限,只是从单一因素对网络计划动态控制进行了初浅的探讨,未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及非匀速的进度分析和预测,这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改进,以便于提高编制进度计划的准确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 121-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2102

1 引言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主要是按照当前的林业政策,将林业调查、监测以及管理等工作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实现对林业资源规划和利用的监督与管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是林业规划、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林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前提,也是森林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2 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林业的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建设中十分重要,所以国家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基层林业的情况进行调查、监测、检查、监督,较完整的掌握了基层森林资源的情况,然后进行科学、有序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但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人员不足

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由于受人员编制、工作环境和待遇多方面的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人员不足。

2.1.1 编制约束

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归属林业部门,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我国近些年来编制改革,基层林业单位仍归属于事业单位,但是在财政和人员界限上,出现界限不明不清晰状况。这种状况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产生波动,滋生自卑,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2.1.2 基层林业调查工作环境

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是林业工作中最艰苦的行业之一。劳动强度大,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工作地点一般在边远的深山密林,交通不便。林区环境复杂,时而杂草丛生古木参天,时而虫蚊汹涌,时而野兽出没,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长年的艰苦工作生活条件,加上待遇的偏低,让许多新人对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望而却步,老员工又千方百计的只想逃离,凡此种种,导致基层林业调查设计行业整体上缺乏专业的、稳定的技术人员。高学历、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流失,新人员不能及时补进,造成人才的断层,这对于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是一具巨大硬伤。

2.2 基层林业调查设计设备陈旧,缺乏先进技术装备

制约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因,除了人员不稳定、资金不充足以外,还缘于设备老套的问题。目前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总体技术装备是很陈旧的,无法满足调查的需求,长期以来限制了林业调查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限制了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在我国很多的基层林业单位,20世纪70年代的很多设备和仪器在21世纪的今天仍在使用,并占主导地位。设备的严重落后与不足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不良影响,既影响了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发挥,也阻碍了基层林业经济发展。

2.3 管理条例执行不到位

社会在飞速发展,而我国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工作质量已经不太适应现代社会。过于薄弱的监管力量无法填补技术人员漏洞和质量漏洞,从而很难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有效监督管理,跟不上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整个林业活动中,部分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人员缺乏法制观念,又没有完整的监督体系和监管力量,填补不了各种漏洞,很难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有效监督管理。

3 提高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质量的策略

3.1 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国家的林业资源规划和战略决策也在不断变化,基层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应紧随社会和国家的脚步,与时俱进。

首先,应呼应国家和各省市的相应林业政策,制定完整的林业调查规划,将局限于基层的林业资源的单一眼光,发散到完整的林业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各个层面去;然后,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不应孤立开来,应与其他林业规划、保护、利用系统和部门相结合,相互借鉴、相互参考、相互交流,以确保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符合地方实际,并科学合理;其次,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应该建立于产业链的思维之上,从林业资源的“培育―开发―利用―消费―再生”等各个环节充分调查林业的资源、市场、设备、循环利用等综合问题,为科学合理的基层林业规划设计提供足够的参考依据,同时,林业规划设计也应有利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进行;再次,基层林业资源是不断变化的,采伐量、造林面积、营林地点、市场供需等都是不断变化的,相应的基层林业工作者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也应随之调整和改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林业资源发展。

3.2 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运用网络进行日常工作,是现代化的一个前提条件。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与外界联系的窗口,为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和简单便捷的联系方式,提供了让人相互了解的渠道。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也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因此要加强互联网建设,加快基层林业调查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加大互联网资源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力度。

3.3 增加调查规划工作的法制化

在目前经济体制下,对林业的调查规划应该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将调查规划工作做得出色,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业务技能,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这是林业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更是林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林业调查规划已经涉及法律层面了。调查单位和调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依法、守法、护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林业秩序,同时,在处理林业资源纠纷、责权辨析时应做到依法进行,公正、合理,当林业资源受到损坏,要能以法律的武器保护林业资源,捍卫国家国家林产。在私有林权问题上,有些林业人员仅凭林业技术员或知情人指认,就确定林权,这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处理方式,应该坚决予以杜绝。

3.4 抓好基层林业调查规划的各个方面和具体环节,提高调查的效益和质量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包含了林业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各种专项规划、森林经营、各种公益林的区界划定、造林作业设计、森林抚育设计、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林木采伐作业设计、林木采挖移栽作业设计等,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应涉及上述的方方面面。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自己的环节和时间规定,基层林业调查应切实按时履行各环节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林业调查规划单位也应在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求下统一行动、统一管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专业性和统一性,切实保障林业调查规划的质量和可用性。

3.5 加强对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教育、监督和考核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可用性和科学性。应积极加强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具备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同时,应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使工作人员编制准确的林地调研方案、制定专业的采伐作业设计、记录要素齐全、规范标准、清楚明了的图件、装订完整严密的报告等。

4 结语

基层林业规划调查设计是关系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大事,对林业发展非常重要,以上分析了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促进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完善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振保.关于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业,2015.

[2]何润忠.基层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5(6):222~223.

[3]夏琦义.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业,2013(33):137~138.

[4]葛忠成,王树忠.浅谈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若干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189.

[5]蔡文春,叶章发.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0(2):1~4.

[6]马志武.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若干探讨[J].花卉,2016(8):55~56.

[7]于海东.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275.

[8]钟 鸣.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园艺,2016(12):234~235.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6篇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和色彩,工作方式主要依靠政策和地方条例调整,基本上形成以行政制约、“人治”管理为主的运作模式。法制建设滞后。计划生育工作往往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多,提供服务少;要求群众尽义务多,考虑群众的权益少;考虑政府行使的权力多,而考虑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少。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经济是一种命令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即,计划生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计划生育工作应该怎么办?在新形势下就要求计划生育必须改变过去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忽视提高人口质量、把优质服务只看作是技术问题、忽视尊重公民合法权益、只追求拓宽服务领域、忽视技术服务质量的倾向。因此,迫切需要立法。经过多年的酝酿,于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法》)正式颁布实施。《法》颁布实施以来,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以下简称人口与计生)基本国策的地位,将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把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方针、制度、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保护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一、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法律是规范社会成员及集体在开展社会活动中做出各种实际行为的准则。人口与计生工作作为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的一部分,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还关系着国家兴衰、民族强盛与否的命运。特别是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言一行、一举一止与芸芸众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所应享受的权利和义务都体现在计生工作人员手中。怎样实现广大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对等交换?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来实现。因此,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工作具有三个必要性:

(一)具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化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之所在。特别是《法》和《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依法行政,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行政行为,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以宪法为主线,以《法》为依据,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主体、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相配套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法制体系,结束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府和地方性法规开展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历史。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育工作,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与规范公民生育行为,以及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在人口与计生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确立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使人口与计生工作直接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人类进步,为人口与计生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具有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必要性

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与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克服“官贵民贱”的观念,纠正认为法律只是管老百姓的和片面强调法律对“民”的强制性的旧的、封建的观点;克服“依习惯行政”的做法和观念,认为有些做法过去就是这样的,甚至效果不错,现在也可以照旧这样做。实际上,依法管理计划生育不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依法办事,既可以强化依法管理又可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做出的行政行为必须做到合法、合理、公平、公开。三是开展服务,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方面,从依法行政角度讲,突出的就是要坚决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七个不准”的规定。

(三)具有合理调整广大育龄群众生育、节育行为的必要性

实行人口与计生依法管理是维护群众民利,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生育的迫切需要。计划生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又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群众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人民群众既有按有关法律和政策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也有获得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意志,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力。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只有坚持依法治理,才能切实保障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权利,才能维护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体地位。二、基层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之现状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但是还有一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地方经济较落后,群众的思想没有转变,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致使部分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养儿防老、门头风的思想依然存在。二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不强、素质不高。还习惯于过去那种靠行政强制性干预的办法。造成了基层农民的计划生育没有根本转变,而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思在不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与新形势下、新的情况不相适应。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反映在“三个强化,三个弱化”上。即:有超生欲望的人群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了,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弱化了;民

告官的意识强化了,服从政府管理的意识弱化了;计划生育服务机制强化了,行政管理机制弱化了。这些矛盾的出现,使计划生育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产生了新的阻力,给长期习惯于依靠行政制约,习惯于集中突击、暴风骤雨式工作方法的计生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带来了新的困扰,提出了新的挑战。三、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拓宽思路,达到“一个转变”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强化、深入和计划生育“七不准”规定及《法》的出台,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进入“由人治向法制,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与服务并重”的重要转折关头。伴随这一转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靠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落实“七不准”,就必须走依法管理的路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实行“党政牵头、舆论先导、部门联动、综合施治、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新思路。在具体运作中,坚持“思想教育引导,经济处罚制约,部门联动助阵,执法部门攻坚,政法部门护航”的原则。促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正在从粗放型管理中解脱出来,开始由“人治”逐步走向“法治”轨道。

(二)找好载体,找准切入点,做到“四个强化”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计生工作的现实选择,是计划生育长期依赖行政管理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管理,思想、组织、措施保证是关键。在实施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过程中,要抓好四个重点:

l、强化宣传教育,创造法制环境。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先导。因此,要把解决基层干部和群众知法、懂法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要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并在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突破。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条例》中法律责任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懂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突出强制案件的宣传,通过对案件的跟踪报道,公开曝光,增强宣传的震动性和警示性。突出政法部门保驾护航的宣传,营造令行禁止、违者必究的氛围。在宣传形式上,除了坚持“社会舆论扬法,办班培训讲法,宣传制品送法、文艺演出传法”等形式外,还充分利用“进村入户说法”(与民谈心)、“公开审理示法”(召开依法强制执行现场会)形式,为群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法制课,达到了“执法一人、教育一片,执行一户、教育全村”的社会效果,把宣传教育向广泛性和深层次拓展。通过深入、广泛、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入人心,促使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得到明显增强。

2、强化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实施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必须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工作队伍。在队伍建设上,首先要抓好计生队伍的整顿,要在计生系统中推行竞争上岗,择优用人办法,通过考试考核,精简了一批文化低、素质差的人员。其次,抓好专业培训,使计生人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减少在行政执法中的盲目性。每年要举办2—3期依法管理培训班。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立案、查证、下达处罚决定书、送达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五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一旦发现有违法违纪现象,经查实后,轻者批评教育,重者调离岗位,为人口计生依法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强化管理机制,促工作上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程序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合理的执法原则是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关键所在。为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章可依,要从基础建设抓起,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上岗责任制》、《立案审批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计划外生育费征管制度》等工作制度和《生育证发放审批程序》、《成人残鉴定程序》等工作管理程序,严格规范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各种行政行为,增强了原则性,克服了随意性。为了保证制度和管理程序更好地得到执行和遵守,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长抓不懈,落实“三责任九合同”的管理办法,逐级建立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分九个工作口自上而下签订了管理服务合同书。把工作关系以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责任,有效地促进了依法管理工作的开展。

4、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技术保障。充分发掘基层卫生资源,利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育龄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及各种致富技能培训服务,定期邀请医院专家前来指导讲课,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教育。注重发挥卫生医疗网点和医疗专业人员作用,在中小学开展人口国情教育与计划生育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人口理论、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知识,向青少年普及计划生育知识。全面开展以妇女病为重点的生殖保健服务。与卫生医疗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妇科病普查。针对大部分育龄妇女工作较忙的实际情况,把妇科病普查与双查工作结合起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同时,加强基层技术服务网络硬件建设,完善各项服务设施,为已婚育龄妇女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措施,政策推动,力求“四个结合”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是依法治县和新形势下开展计划生育的客观要求,如何开展依法管理,要做到“四个结合”。

l、力求职能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形成综合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关键是一个“法”字,离不开法律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单靠计生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公、检、法、司全面介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体行动是突破行政执法难点,保证依法管理全面实施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执法力度,基层要联合法院成立“计划生育巡回法庭”,由县法院行政庭庭长担任计生法庭庭长。计生法庭做到当时接案,当时受理,保证了执法效率、执法质量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安、检察等部门紧密配合。快速反应,现场办公,从快处理,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2、力求与村民自治、合同化管理相结合,积极推动人口与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把开展村民自治,落实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作为基层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突出点,它是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的体现,也是贯彻省计生委提出的“县指导、乡负责、村管理、户落实、群众参与”的具体实践。一部分村委作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逐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以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为载体,努力加强村级计生管理,探索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村委在与村民代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讨论通过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由村委会与育龄群众签订《一(二)孩生育证管理服务合同》、《避孕节育管理服务合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合同》、《全程优质服务合同》、《接受新婚期教育服务合同》等项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合同。以双方协议的形式,将《条例》和村规民约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具体落实到合同中,既有甲方对乙方婚育行为的监控和优质服务的承诺,又有乙方履行义务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保证。由于合同的内容实行民主决策,群众感到公正、公平。为提高合同信誉,计生部门率先兑现服务承诺,落实各项优质服务。通过实行村民自治、合同化管理,不仅增强了村两委班子依法

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感,也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参与计划生育,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3、力求与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促后进村转化。依法治理计划生育后进村,是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针对一些工作相对落后的村,要坚持依法集中治理,本着“重在思想教育、贵在政策疏导、慎在强制执行”的原则,在政法部门人员的配合下,由基层计生工作人员配合,驻村攻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计划生育难点、热点问题。要始终以思想教育这根红线贯穿于依法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要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以心待人、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管理;健全制度;社会职能

1.引言

当前,我国的各类企业/公司均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改革,同时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将自身的社会职能逐步剥离。而计划生育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义务,是每一个公司都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探讨,首先阐述加强公司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接着分析新形势下公司进行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开展公司计划生育工作的原则与策略。

2.当前公司计划生育工作现状分析

2.1计生宣传教育难以落实到位,宣传达不到效果。

在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注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因此对计生管理有抵触情绪,加之部分媒体不够客观的报道,也给计生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作为承担“一票否决”压力的管理主体单位,计生管理工作难度不言而喻。

2.2难以准确掌握员工的婚育信息,没有获得共享信息的渠道,导致员工计生信息滞后。

目前,街道的人口计生管理数据并没有与单位实现共享,存在信息不对称。员工在出现婚育状况发生变化时,不予报告。比如离婚、再婚方面,特别是存在着“离婚购房后复婚、闪婚闪离”等现象,单位较难掌握;又如有的员工在办理第贰孩再生育审批时,刻意隐瞒父母离婚或再婚的情况,使审核难度增大。

2.3人口流动的影响。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招聘的员工早已不拘于本地户籍,同时会外聘一些临时工进行补充劳动力资源,这种情况产生了许多流动人口。由于育龄人群的居住环境难以被公司掌握,就会增加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深入,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当前的青年人婚配形式已经不再局限在当地,出现了许多异地婚姻以及跨国婚姻和生育,这些新情况均为公司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2.4不断上升的离婚率与再婚率。

当前我国的离婚率和再婚率均处在历史高位,结合我国民政部的最新调查统计数据,结婚与离婚比例已经逼近6:1,即离婚的夫妻数是结婚者的六分之一。离婚者再婚之后,还有一批夫妻在没有被有关部门审批就计划外怀孕的情况也十分多见。这些情况很容易造成企业计划生育管理者数据统计的重复或者遗漏,影响了工作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2.5 部分基层计生队伍对计生工作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计生干部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基层单位未能重视日常计生管理,对职工的婚育情况了解不足,出现一些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如:男职工发函推迟、漏发函的现象;个人计生档案资料不全面;职工婚育情况没有及时上报等。

3.公司实施计划生育的原则

在新时期,公司的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而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

首先,公司应严格履行在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职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利益最大化作为自身的目标,但是同样应该将计划生育作为自身的利益导向政策,以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其次,应以综合治理的角度进行公司的计划生育管理。这里的“综合”指的是应将计划生育工作和公司的日常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依据我国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将其整合进企业的综合管理目标。

第三,应坚持计划生育管理中的服务特点。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服务于员工,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集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了解员工的实际特点与需求,从员工的角度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以服务促管理。

第四,应构建一批高素质的计划生育管理团队。公司负责计划生育管理的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例如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以及优生健康知识等,从而胜任该岗位,增强员工的信服性。

4.加强公司计划生育管理的策略

4.1强化公司的计划生育管理意识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下,公司并不能像传统的“单位”一样对其员工进行约束,加之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司员工的流动性上升。而且,随着公司不停进行内部改制,往往将大部分的精力置于经济指标方面的管理,而公司的计划生育工作则退居于不再重要的位置,甚至有一些公司对计划生育工作并不予以关注,这样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司在地域性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效。所以,要求公司的管理层应该牢牢树立计划生育管理的意识,并把计划生育工作归并入公司的日常管理体系里,将计划生育管理与公司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融为一体,从而使公司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

4.2健全公司的计划生育制度

公司的员工,由于受到当地文化风俗的影响,加上员工的思想意识等均良莠不齐,彼此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公司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结合笔者的管理实践,以及当前的计划生育管理现状,提出以下的一些策略。

首先应通过责任制的方式,将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规定部门责任、岗位责任以及个体责任。公司要坚持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严格依法管理,切实落实计生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在责任制管理模式中,管理的效果是通过层级的方式进行确定的,一旦公司的员工中有违反计划生育现象产生,则相关负责人应负主要责任;对于公司辖下的基层单位,则应使领导层与党支部牵头管理,并以分层的形式将责任层层落实,一直将工作落实到最基层的班组,同时构建以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为成员的计划生育机构,单位党政“一把手”担任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坚持亲自抓、负总责,一旦出现问题则立即解决。在公司的内部,引入与户籍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同时以员工的住址为管理单位,与员工签订计划生育保证书,从而将责任落实到人。对员工的婚姻状况信息进行准确的登记和管理,并注重信息的更新,将有关的证件通过网络注册的方式进行管理。

其次,应以严格的考核机制来夯实计划生育管理的效果。员工的工作绩效里应涵盖其计划生育管理的情况,制定与计划生育有关的管理制度和绩效条目,通过周期性的检查和抽查,以薪酬和考核等方式来强化管理效果。

此外还应在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开展协作,通过部门的配合实现计划生育的齐抓共管。应使公司的各级管理者意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效果不是仅靠公司管理部门就能实现的,应在各个部门权利配合之下才能实现。所以公司的所有部门之间必须建立长效的配合机制,通过彼此共享人员生育的数据信息,实现齐抓共管。

4.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公司的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才能以员工利益作为出发点,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达到计划生育的管理目标。

首先应引入民主管理的计划生育管理方式,不应使用过于强制的管理方法,以避免引起员工的反感。笔者的经验是,在公司中成立了计划生育职工代表大会,并在每一个部门选出了部门代表,召集代表定时召开会议,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并及时向基层转达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等,使管理中引入民主化的特点。

其次应将服务意识融入到管理之中。通过收集和整理员工的计划生育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同步的及时更新,来了解员工当前的婚育情况。而对于已婚的员工,则通过定向管理的模式为其建立跟踪数据库。为计划生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持。服务意识可以体现在一些日常的事项中,例如为育龄员工组织生殖健康检查,孕前管理讲座等,还可以定期发放避孕用品等,提升管理的效果。

4.4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公司员工是公司实施计划生育的实践主体,所以,在公司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过程里,一方面应关注对于员工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还应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内容及方式,使公司员工能够树立起对计划生育的正确认识,并引导员工将个人的计生行为和公司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统一。具体的宣传范围可以是:

首先应进行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员工对计生避孕的关注和了解,协助其做好优生优育和避孕节育等。同时定期聘请有经验的医学医院进行计划生育公开课,使员工树立健康科学的计生思想。

其次应结合实际进行分类教育,因为员工年龄、学历等均不相同,所以在计划生育的宣传实施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层次的员工的实际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类的教育。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结合员工婚前、婚期、婚后进行分类,并为其安排了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5.结束语

在当前的国家政策之下,虽然计划生育的政策出现了一些改动,但依旧是公司的管理要务之一。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结合工作开展的现状和不足,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阿斯娅.探索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满意之途径[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08)

[2]王海霞.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认识和建议[J].企业家天地.2013,(4).

[3]单展华.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科技财富.2009,(8).

[4]陈太明;劳动力流动与政府教育投资的收益:模型与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基层管理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避孕药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90-02实行计划生育,必须坚持以避孕为主的方针,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是一项关注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跨入新世纪以来,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迈进一个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的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也是如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育龄群众对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的满意度,是广大药具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1.创新思路,规范药具管理制度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制度,是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保障,是实现计划生育药具管理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健全各项切实可行的药具管理制度,才能使药具工作有章可循,使避孕药具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基层需建立的制度有《需求计划编报制度》、《发放管理制度》、《储存管理制度》、《统计报表制度》、《宣传培训制度》、《检查考评制度》、《基层药具发放员岗位责任制》、《质量检测制度》等八项药具管理制。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药具管理制,才能使人们有所遵循,做到人人有职责,工作有准绳,使得我们的各项工作走向条理化、定型化。2.创新方法,规范药具管理工作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整个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口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物质保障。科学地管好药具,合理地发放药具,正确地指导育龄人群用好药具,对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做好如下四项工作:

2.1计划发放:药具计划发放是药具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药具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要坚持计划免费发放渠道,层层按计划和要求及时调拔到位,按照药具发放原则,定人、定时、定量送药具到育龄夫妇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满足需求。

2.2计划编报:计划编报是药具管理的核心业务。基层计划主要有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需求计划常以乡级为起报单位,以当年的半年年报表使用药具人数和现存各类药具数量、品种为主要依据,药具管理人员应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合理编制并逐级上报,做到既保证供应又避免积压浪费,分配计划由乡级对村级下达,必须做到既要满足需要,品种多样,让群众有所选择,又要指导药具合理应用。

2.3账表管理:账表管理是药具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做到账册(表)齐全,记载及时、完整、准确,账表册、账物相符。

2.4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药具得重中之重。首先要建立基础设施完备的储存,确保避孕药具的质量。严格按照《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管理规范》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之规定,确保药具管理机构工作用房面积,乡镇不少于30平方米,库房通风干燥,做到“四无”(无虫害、无鼠害、无蜘蛛网、无杂物)和“三防”(防火、防盗、防潮),库房温湿度控制在0-30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其次,避孕药具堆放有序。避孕药具要按品种、规格、有效期分层堆放,一般要求堆放距离墙壁大于30厘米,垛距垫高大于10厘米,其间距为30-50厘米。再次,做好出入库。药具入库要进入验收,认真检查药具名称、规格、数量、产地和有效期,并做好记录,出库的数量、药具的品种、规格、型号、有效期等情况了如指掌,保证出库药具无质量问题,让广大育龄夫妇所使用的药具既安全又有效。3.创新模式,提高药具发放使用率和有效率

3.1将药具发放服务融入村民自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计划生育,是一条适应新形式、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免费药具发放服务新途径。

3.2政府为群众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实行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指令和按需服务相结合,政府上门服务和群众自我服务相结合,使领取和使用避孕药具成为育龄群众的自觉行为。

3.3群众持服务卡按需领取避孕药具,既满足了部分群众使用量较多的需求,又避免了两地分居对象对按计划供应时的浪费,为国家财政节约了开支。

3.4增设社区、农村避孕药具免费供应点,群众凭服务卡领取药具,减轻了村级计划生育药管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和咨询服务,从而提高了避孕药的使用率和有效率。4.创新队伍,提高药具管理的能力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药具管理科学含量不断加大,对各级药具管理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加强培训力度,定期开办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讲课,使基层药管人员做到“三懂”“三会”“三到户”,即懂药具的基本常识,懂药具基本性能,懂药具基本使用方法和副反应处理;会宣传,会管理,会指导;宣传到户,咨询、随访到户。其次,要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紧密地联合起来,使药管人员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药管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药具管理相关知识,以及药具计划、统计仓储等知识。使这只队伍牢固树立“心系国策、敬业奉献”的工作理念,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计生精神,努力成为一支思想解放、大气开放、团结实干、注重民生的工作团队。推动药具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可持续发展。5.创新内容,提高宣传知名度

为进一步扩大避孕药具宣传的覆盖面,使宣传活动吸引育龄群众广泛参与,应制作避孕药具知识宣传品,制作避孕药具实物展示卡和避孕药具使用指南宣传册,进村入户进行避孕药具知识集中宣传,并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适时更新宣传的侧重点。针对农民从事生产和生活特点,根据农村实际要求,对在家务农的农民利用雨天或冬天空闲时间组织宣传教育,对就近经商、务工农民利用节假日或早晚进行宣传教育,对外出经商、务工流动人口采取邮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对青少年利用课堂讲座教育。另外还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流动播放人口计生标语口号和计生动态新闻,重点宣传避孕药具知识和性保健知识。总之,以大局意识为基础,以群众意识为根本,以创新意识为核心,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人皆知,家喻户晓。6.创新机制,加强考核评估

避孕药具管理服务的考核评估要从育龄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育龄群众的满意度为落脚点。县、乡、村都科学设置考核评估内容和方法,做到平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和以人本意识回归。在考核中除了听汇报和查资料外,还要随机上门入户或电话询问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使用和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真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避孕药具服务与管理的最终目的。

总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整个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口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物质保证。加强基层避孕药具管理,才能更好地获得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支持与配合,从而保护好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