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02 13:56:46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1篇

一、“十二五”规划背景

我镇地处西北部,两省交界处,西连,北界省商城、固始两县,是的西北门户,为两省的交通要道。全镇总人口4.7万人,农业人口45917人,贫困人口4607人。辖11个行政村,1个街道,镇域总面积为269.3平方公里,是我县面积第二、人口第三的山区大镇、人口大镇、农业大镇。镇内革命遗迹众多,有4处部级重点保护单位和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风景秀丽的金刚台耸立于镇西北部,海拔1584米,为第二高峰,大别山主峰之一。

根据目前人口数量及村镇职能,目前村镇规模可大致分四级:中心集镇:镇区;一般集镇:街道、和街道;中心村:村委会驻地,包括村基层村:各村民组。

年,全镇GDP实现3.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0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017.4万元,小城镇新增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

二、“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措施、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的基本战略,集中全镇人力、物力、财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

一是经济实力增强,贫困人口减少。到上年底,全镇年财政收入达到154.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分别比“十一五”前增长16%和15%。先后有500人基本解决温饱,贫困人口下降10%。

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镇共新修村级水泥路25条,总长75公里,修筑组级沙石路18条,总长64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80%的组通砂石路。完成农网改造12个村,解决了12(原30个村)个村,1200户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12个村,340个村民组开通了程控电话,解决了3000人的农村人畜饮水问题,通过修建、水渠等措施改良低产田340亩。

三是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镇共营造经济林4600亩,中药材3000亩;扶助多户农民养殖大户,发展养鸡10万只,发展养猪8000头,发展养羊1300头。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均开展技术培训500人次,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年均输出劳动力1万人(次)。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依据当地资源,基本形成一定规模石材加工工业园区,为当地农民就业提供了机会,农民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十一五”时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不仅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今后中长期发展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扶贫工作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部门挂钩联系,干部“帮、包、带、扶”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做到了“领导、资金、措施”三到位,对象、责任、目标“三落实”。

二是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管理不断规范,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前提。“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等资金200余万元,资金跟着项目走,专户专管,构建了上级监督、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五道防线,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率。

三是实施“一体两翼”扶贫战略,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举措。通过整村推进为载体,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和劳务输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一个村一个村帮扶,有效解决了群体贫困问题。

四是坚持自力更生,社会共同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条件。“十一五”期间,全镇村干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引导贫困山区广大群众依靠自身力量战胜贫穷,与上级定点帮扶单位、镇直各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经验同时,也有差距和不足:一是贫困面大。全镇12个村均有贫困人口;二是贫困程度深。按新的贫困标准,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4607人,占农业人口10.03%;三是扶贫支持力量相对薄弱,扶贫成本增大。综上所述,我镇“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开拓式扶贫,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帮助扶贫对象增加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和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进一步推进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和小额信贷扶贫,竭力缓解各类返贫现象。通过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坚持优先解决温饱与实现稳定脱贫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产业带动原则。四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机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贫、外部援助相结合的原则。六是坚持进村入户的原则。七是坚持提高贫困户收入与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八是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四、“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任务

根据县扶贫重点和我镇确定的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主攻方向,结合我镇实际,扶贫开发的重点是:(一)加大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县里产业化扶贫工作布局,大力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着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工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1、加大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良种种植力度,提高粮食的质量,全面普及推广水稻提升产业行动,力争五年内粮食良种种植面达95%以上,水稻提升面达98%以上,粮食的质量进一步提高。2、以等村为依托,大力发展高山有机稻、有机反季节蔬菜,引导群众积极种植高山有机稻、反季节蔬菜等绿色食品,逐步扩大种植范围,力争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实现高山有机稻种植5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2000亩。3、以街道为依托,大力发展香茶菜种植,通过与集团的合作,力争年均香茶菜种植面积达400亩以上。4、大力培育扶持名优茶产业。以、村为依托,积极培育、扶持生态高山茶、大茶等有机茶产业,力争五年内新辟、改造茶园4000亩以上,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格局。5、大力发展畜牧业。充分利用山场资源优势,在全镇范围内扶持农民大户积极发展畜牧业,力争年均“笨猪”出栏量达1万只,山鸡达5万只,山羊出栏量达2万只。6、加大林地和土地流转力度,以等深山区村为依托,积极开展林地流转工作,发展培育经济林,力争五年内山核桃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上,油茶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经济林面积达5万亩以上,有机茶种植面积达4000亩以上。以等村为依托,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发展培育优质水稻、小麦生产基地。7、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力争五年内培育1—2个农业龙头企业,培养农民经纪人达50人以上。8、大力发展菌药产业,利用山区资源,积极发展天麻、灵芝、茯苓、中草药种植,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逐步走上深加工、精加工,形成以天麻饮片制药、灵芝粉破壁、香茶菜提取等高科技农业产业。9、加大农业保险工作力度,全面实施农业综合保险。

(二)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实际,对当地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饮水、村组道路等工程项目有选择、有侧重予以解决,不断改善重点村、组的基础设施状况。1、新修12个村乡际、村际、组级水泥路49条,长90.5公里;2、新修等7个村组级砂石路27条,长45公里。3、兴修农业水利工程,力争五年内兴修塘40口,大堰22座,加固河渠5000米。4、实施农村安全引用水工程。在等村全面实施高位引水工程10处,彻底解决近4000人畜饮水安全问题。5、在、等村积极开展改林、改田工作,力争五年内实现低产改林改造1万亩,低产田改造1000亩。

(三)加大红、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38处红色遗址和等红、绿色资源优势,切实做好红、绿色旅游规划,加大红、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兴修等景区公路,改善景区交通条件,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切实保护绿色资源,抢救性维修红色文化遗址,切实加大红色文物保护力度,五年内力争打造一条红、绿色旅游精品线路。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1、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力争平均建沼气池100口以上;2、在中心集镇、三个小集镇建立垃圾填埋处理厂,解决近万人的生活垃级处理问题。3、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公益林项目,努力打造一个“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的绿色生态环境。

(五)尽力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贫困子女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结合实施的项目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好集中培训班,做到培训一人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力争每年开展技术培训达到1000人次以上,通过科技培训,让农民掌握1—2项的专业技术,走一条先培训后输出的道路。

(六)稳步推进互助资金试点。继续稳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坚持互助资金的扶贫性质,贫困户入社比例达到30%以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快互助资金运行速度,增大使用效率。

(七)整合扶贫资金,继续实施整推进。整村推进是一种有效、快捷的扶贫开发好形式,按照年实施、、三个村;年实施三村;年实施街道、上畈两个村;年实施斗林、两个村;年实施、两个村的方式轮流推进。按照年实施三个村;年实施、斗林、三个村;年实施、两个村;年实施、两个村;年实施、门山两个村的重点扶贫帮扶形式轮流推进。使整体村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通过五年的扶贫开发,力争“十二五”末,脱贫人口2000人,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财政收入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亿元,招商引资累计2亿元。

五、“十二五”扶贫开发发展的保障措施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各村、镇直各单位(部门)都要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和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镇每年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政委、镇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单位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科学制定工作意见、考核制度和奖惩目标,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2、科学制定好扶贫开发规划。结合新时期扶贫开发任务,认真制定好以村为基础,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不断提高规划项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2篇

  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湘西十八洞村学习考察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到十八洞村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回来之后,将学习感悟记录如后。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有个十八洞村。村旁山中有18个溶洞,洞洞相连,深不可测。这个苗族聚居的山寨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长期陷入贫困。2013年11月3日,来到在十八洞村,在苗族贫困户施齐文家中看望,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十八洞村风景优美,有“小张家界”之称。曾经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里的贫穷。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仅1668元,仅为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18.8%。而如今的十八洞村,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如同凤凰涅槃,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外国元首,“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从十八洞村出发,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一、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规划引领,实施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六个精准”解决“四个问题”。十八洞村在深刻理解上述精准扶贫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以规划为引领,通过制定全村整体发展规划、扶贫脱贫项目规划和农户个体脱贫规划等系列规划,实施精准发力。一是工作队严格遵循提出的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为十八洞村制定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二是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的统领下,十八洞村结合“五个一批”制定了一系列相互支撑的扶贫脱贫项目规划。三是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扶贫脱贫项目规划的基础上,工作组通过精准识别,根据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实际困难,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将贫困户落实到具体的扶贫项目中,为贫困户制定个体脱贫规划。

  (二)坚持党建先行,增强内生动力。花垣县委县政府以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和青年民兵突击队建设为载体,以转变观念、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为方向,形成了“党建先行,增强内生动力”的经验。一是精选驻村帮扶工作队。2014 年 1 月,花垣县委组建成立十八洞精准扶贫工作队,长年驻村开展工作。工作队进村挨家串户访贫问苦,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真正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二是加强村支两委建设。工作队召开选举大会,推选年轻有为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支书,推选致富能手担任村主任、村支两委成员。配备建制专干为村主干,增配 9 名村主干助理,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筑牢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组建青年民兵突击队。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把村里 20 多名在家的年轻人组织起来,组建“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击队”,帮助村里欠缺劳力的农户编竹篾条、糊泥巴墙、铺青石板,使全村“五改”工程稳步推进。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3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生力军作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坚持省级统筹、分级负责原则,重点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和乡镇属地责任,形成上下贯通、运行高效、落实有力、富有成效的管理机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以下简称村第一书记),按照本办法管理。

第二章  人员选派

第四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选派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扶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县以上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选、单位党委(党组)审核、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把关的程序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

第五条  选派驻村帮扶的干部,应当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热爱“三农”工作,一般为优秀年轻干部或年轻后备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村第一书记人选应有两年以上党龄和工作经历。

第六条  县(市、区)党委政府科学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根据驻村帮扶干部资源和贫困村实际,统筹整合工作力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非贫困地区和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贫困地区,可逐步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村选派驻村工作队。

第七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由县级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组成,一般不少于3人,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每期驻村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第八条  实行驻村期满轮换制度,坚持撤回一人补充一人。人员轮换时正在接受脱贫退出考核验收的,轮换工作顺延至考核验收结束后进行。村第一书记轮换时,设置15天左右交接过渡期,工作顺利交接后原第一书记方可离岗。

第九条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驻村期满正常轮换或驻村期间因身体、家庭或其他特殊困难确需调整的,由派出单位党委(党组)按程序与派驻地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沟通,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提出书面请示,经研究同意后方可调整。

第十条  干部驻村期间不承担原单位工作,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驻帮扶村。

村第一书记由派驻村所在乡镇党委任命,一般不挂任县、乡领导职务。

第十一条  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村脱贫退出后驻村帮扶工作队不得撤离,帮扶力度不能削弱。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接续进行驻村帮扶工作。

第三章  职责任务

第十二条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履行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全面参与村内脱贫攻坚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指导协助村“两委”落实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等制度。

第十三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县委统一领导和乡镇党委直接领导下,主要协助指导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具体工作中当好“六大员”:

(一)脱贫政策“宣传员”。主要是宣传中央和省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重点宣传“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特别是要到户到人宣传贫困人口脱贫6项指标和贫困村退出4项指标,让群众掌握脱贫政策、理解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二)村情民意“信息员”。主要是遍访贫困群众,对还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每月走访一次,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家庭困难、知悉所想所盼、调处矛盾纠纷;以村为单位,收集村情民意,及时向上级反映群众诉求,报告村级无法解决的事项,提出推进解决问题的工作建议。

(三)脱贫攻坚“战斗员”。主要是指导和参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协助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冲刺清零,逐村逐户排查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方面的问题短板;协助落实“七个一批”精准扶贫到村到户项目;督促完善落实“一户一策”脱贫计划。

(四)资金项目“监督员”。主要是参与金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文化、社会保障等到村到户资金项目的进村落地和组织实施,加强全过程监督。指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督促村“两委”对涉及脱贫攻坚的资金项目及时进行公开公示,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能。

(五)农民群众“服务员”。主要是全面了解掌握本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协调做好解疑释惑、情绪疏导、化解矛盾等工作;经常走访关心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指导开展民事领办、代办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六)乡村治理“指导员”。主要是帮助建好农村基层组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第十四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职责任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由各地结合实际具体确定。

第十五条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实行村第一书记负责制。村第一书记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安排、督促落实,并对队员年度考核等次评定提出初步建议。

第十六条  村第一书记协助乡镇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指导村“两委”开展工作、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帮扶任务,并负责汇报情况、衔接工作、解决问题。

第十七条  乡镇党委、村“两委”全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妥善处理驻村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关系。村“两委”主动接受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脱贫攻坚工作有关重大事项的指导和监督;驻村帮扶工作队紧紧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依法依规进行科学精准的工作指导,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第四章  教育管理

第十八条  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和管理。省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依托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选派、考核工作。各级扶贫部门依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驻村帮扶各项日常工作,具体抓好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指导、管理监督和业务培训。

第十九条  市(州)党委政府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分析问题、解决困难、推动落实,定期向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汇报本市(州)各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市(州)党委组织部、扶贫办等部门根据省上有关安排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县(市、区)党委政府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  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县域内驻村帮扶工作的调度管理。县委副书记或挂职县委副书记担任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全面负责本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具体领导和管理。从县纪委、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各抽调1名干部,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协助总队长开展工作,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勤考核、任务落实等日常工作。

第二十一条  乡镇党委政府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属地管理责任,明确1名党委领导担任本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县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每月召集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召开1次工作例会,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每月召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召开1次工作例会,传达上级要求,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任务,协调解决困难,督促完成重点工作。

第二十三条  派出单位履行支持保障和跟踪管理责任,精准选派驻村帮扶干部,每季度开展1次回访,帮助解决选派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落实各项待遇保障,并及时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等次干部问责调整。

第二十四条  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机构和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总队长,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以暗访为主的工作督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工作。

第二十五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坚持分级负责、全员培训。省级举办示范培训,市级办好重点培训,县级开展全员轮训。原则上每年初以县为单位对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不少于

2天的全员培训,上级出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关重大政策,应及时组织开展培训。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人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各级培训机构应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完善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相关制度。

(一)学习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必须把学习和调研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条件,积极主动利用工余、晚间等时间,自觉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重要论述,学习脱贫攻坚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努力成为懂政策、接地气的乡村工作行家里手。以县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学习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并纳入考核内容。

(二)考勤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必须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每年驻村不少于220个工作日(含因公出差、开会和培训),其中住村时间不少于160天。请假1至2天的,由乡镇党委批准;3天以上的,乡镇党委签注意见后,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批准。

(三)公示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照片、在岗或请假等信息及时在村委会公示;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向群众公示。

(四)例会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每周应组织召开1次由工作队队员、村“两委”成员、乡镇包村干部参加的工作例会,开展学习、总结工作、分析问题、安排任务。

(五)报告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每月向乡镇党委汇报1次工作,乡镇汇总情况后每月向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汇报1次工作;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每半年向派出单位汇报1次工作,每年向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提交书面总结。

(六)自律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应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严禁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严禁酗酒、滋事扰民,严禁接受吃请、收受钱物,严禁以权谋私、变相腐败,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

第五章  考核奖惩

第二十七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的年度考核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与各级组长单位组成联合考核组,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考核。

驻村工作不足半年的工作队员,由派出单位负责考核;驻村工作半年以上的工作队员,按驻村帮扶考核,作为本人年度考核结果。

第二十八条  坚持平时考核、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采取听取汇报、群众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核驻村期间政治表现、政策水平、工作业绩、群众评价、到岗情况等。

第二十九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分好、中、差3个等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驻村帮扶工作队年度考核好的等次比例不超过30%,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分别不超过20%。

第三十条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不占派出单位指标。当年受到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表彰的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可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不占20%优秀等次指标。

第三十一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的确定,由考核组提出考核等次初步建议,提交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总队长会议审核,征求省、市组长单位意见后,经县(市、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将考核结果逐级上报,并送派出单位及干部所在单位同级组织部门备案。省委组织部每年年底向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汇报考核情况。

第三十二条  加大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运用力度,驻村工作期间,年度考核有1次优秀且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优先提拔或重用;表现特别突出的,可按程序破格提拔使用。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为“差”等次的,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召回撤换;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一律召回撤换,被召回撤换的,到村任职时间不得计算为基层工作经历,两年内不得选先评优、提拔或重用;派出单位及主要负责人不得选先评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第六章  组织保障

第三十三条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驻村期间,原有人事关系、工资和福利各项待遇不变。派出单位、乡镇、村为驻村帮扶工作队提供食宿、在村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三十四条  严格执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有效驻村时间)每人每天100元生活补助、每月80元通信补贴的待遇标准。省财政对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给予补助,省级统筹调派的8个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由派出各市(州)和县(市、区)根据需要按照省上标准予以补助。

第三十五条  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租用房屋、水电、取暖、购置办公用品、文稿印刷、订阅报刊等工作生活费用支出,不得挪作他用。市县和派出单位可根据实际增加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取暖和交通补助。工作经费执行报账制,由村第一书记签字,经乡镇审核同意后支付,县级审计、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监管。

第三十六条  派出单位大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工作,帮助办实事好事。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和慰问困难群众所需经费,可在派出单位机关工作经费或业务费用中筹措解决。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委组织部会同扶贫办对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运用和有关福利待遇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落实不力的,追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责任。派出单位积极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安排1次体检。

第三十八条  省、市、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每年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及队员开展1次表彰奖励;及时发现总结先进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鲜明导向,营造良好氛围。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其他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4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年初,根据省委统一部署,34位省级领导分别深入到38个重点扶贫攻坚县中的定点扶贫联系县,开展扶贫专题调研,并撰写形成了调研报告。4月份,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副省长李炳军召集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部署落实行业扶贫责任。5月份,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专题汇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赣发[2015]10号)。6月份,召开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可以说,全省扶贫攻坚经历了一次大调研、大谋划、大举措的发展机遇期。

一、深入学习贯彻的重要指示和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

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其别强调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

6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并就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提出了在建档立卡、分类施策、谋划长远等方面下功夫,最后还就切实抓好扶贫系统作风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要求。

(三)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6月9日,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吉安县召开,这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主持。各设区市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明确,加快实现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目标,要求减贫任务提前完成,力争到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脱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贫困县全部退出,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会议要求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按“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要求,聚焦三个着力点,打好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三场攻坚战,并明确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六大工作机制。强卫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全省扶贫攻坚的目标、思路、举措都已非常明确,现在关键是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更大成效,确保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长鹿心社在讲话中强调,打好扶贫攻坚战,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

二、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攻坚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会召开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了很多切实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更加有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统筹精准扶贫攻坚政策措施。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需要配套政策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是指导全省精准扶贫的纲领性文件。为把《决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特别强调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决定》的贯彻落实,把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落实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执行。近一个月来,省办不断督促各地、各部门上报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目前省直有关部门材料已全部报齐,正拟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全省11个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实施意见》也已上报,省办正在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梳理汇总、统筹研究,并将有关情况报省委、省政府。同时,省办拟将省委省政府《决定》、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转的省直有关部门《实施方案》文件,以及各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的《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印发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考。在此,要求各设区市、各县(市、区)参照省办做法,将本地有关文件汇编成册,以形成全省完整的系统性文件。

二是着力构建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和支撑。应该说有的县(市、区)在结合实际,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特别是构建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上,下了很大力气,采取了很多措施,也总结了很好的经验。最近吉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构建了完整的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架构,这对推进扶贫攻坚起着重要的作用。省办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提请省扶贫开发小组转发了吉安县的文件。新阶段扶贫开发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县要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是难以奏效的。特别是县、乡、村、户四级组织保障工作做得如何,至关重要。这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转发的文件,就是特别要求县级要组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并下设产业扶贫、设施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结对扶贫等七个工作组;乡镇要组建扶贫工作站,由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做到有固定机构编制、固定工作人员、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工作经费“四个固定”;对村级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干部结对帮扶也有明确要求。这项工作,原则上要求25个贫困县依照执行,其他非贫困县参照执行,并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组建工作,有关文件报送省扶贫和移民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适时开展督查,督查情况予以通报,请各地予以高度重视。

三是着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帮扶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起着重要的“管道”作用,也是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中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要立足“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按照中央、全省新一轮定点扶贫安排部署,统筹谋划、分层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新一轮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已全面启动,省委各部门和省直各单位及副厅级直属单位、中央驻赣单位、大专院校、驻赣部队、省属企业和驻赣央企、金融机构等共291个单位帮扶301贫困村名单已确定,正在签发文件。各设区市、各县(市、区)也要迅速将市直和县直定点帮扶单位落实到贫困村,并将定点帮扶贫困村单位名单报省办,省办将汇编省、市、县三级定点帮扶单位工作手册。由于省、市、县三级共将派出5000多个单位帮扶2900个贫困村,因此1个贫困村可能出现2个甚至2个以上定点帮扶单位,对此要协调处理好几个驻村单位的关系,以形成最大的扶贫攻坚合力。省、市、县扶贫部门要与组织部门合作,督促驻村帮扶单位选派2至3名有较强工作能力、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明确一人担任队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原则上任帮扶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省、市、县要对驻村工作干部搞好培训,并加强督查工作。

四是着力抓好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结对帮扶,是起着把扶贫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精准“滴灌”到贫困对象身上最直接的“管道探头”作用。要求各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实现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无缝对接,做到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贫困户信息互联互通。结对帮扶要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要精准施策打好结对帮扶组合拳,实行“五定”(即: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一户一策或多措并举,要开拓思路、创造特色,尤其要结合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类一套帮扶方式、一户一套帮扶办法,要重点做好帮扶发展产业、帮扶就业创业、帮扶完善保障、帮扶改善条件和帮扶提升后劲等。近期到一些地方调研,发现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在贫困户的大门墙壁上订贴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信息卡,一目了然,也便于监督。这些好的做法,各地可学习借鉴。

五是着力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之年。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对做好全省下阶段扶贫和移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十三五”规划扶持的2900个贫困村已经确定,各地要以省委省政府《决定》为指针,切实抓好2900个贫困村的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围绕2900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年度项目计划制订工作。规划要分三个层面进行。第一,要抓好四大专项规划。①关于搬迁移民扶贫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搬迁移民扶贫条件和范围等政策要求,首先结合对“十三五”贫困村调查摸底,摸清需要搬迁移民村组或居住点数量,以及搬迁户数和人口数,并摸清其中建档立卡户数和人口数。同时摸清非贫困村需要搬迁移民村组或居住点等相关数据。按照贫困村优先搬迁,并确保到2018年完成贫困村搬迁任务的要求,进行全面规划。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前三年搬迁移民重点是贫困村,后两年则侧重非贫困村搬迁。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凡是列入搬迁规划的村庄,不再安排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也不允许新建房屋。关于搬迁移民所需财政和金融支持方面,据悉国家将采取重大措施,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力度,包括财政直补和金融贷款两个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有关政策。至于整体搬迁中涉及非贫困户搬迁支持问题,国扶办的意见是仍按各省原有政策支持,所以在规划中要把上述等有关因素考虑其中。②关于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对未列入搬迁移民扶贫的贫困村,结合贫困村调查,按照“全面摸底、分类推进”的思路,将2900个贫困村中的村组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不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多、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实施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占比较高的“满目疮痍”村,作为重度贫困村民小组;第二类为已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较少、基础设施条件一般的,作为中度贫困村民小组;第三类为基础设施相对较好、新房占比较高、已实施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占比较低的,作为轻度贫困村民小组。在村庄整治规划中,要按照优先整治重度贫困村民小组,并确保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的要求做好规划,即“十三五”时期前三年,重点整治重度贫困村民小组,后两年则侧重整治中度贫困村民小组。对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尽可能利用省里为每个贫困村专项安排1个村民小组的整治项目和资金,并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解决。25个贫困县如在常规安排的村庄整治项目计划内三年不能完成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任务的,可利用“十三五”贫困村数量较“十二五”贫困村数量调减了20%,但资金仍保持不变这一条件,扩大安排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数量。如采取此措施仍不能完成任务的,则由县(市、区)筹措资金予以解决。同样,非贫困县如在省里安排的项目和资金计划内,仍不能完成贫困村村庄整治任务的,由各县(市、区)筹措资金予以解决。目前“十三五”确定了2900个贫困村,如在此之外,还有那种“满目疮痍”的村没有包括在内,请各地将其列入市、县级贫困村,进行扶持,其村庄整治建设资金筹措由市、县安排和落实,并如期完成整治任务。③关于产业扶贫规划。国家对产业扶贫基本思路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支持其通过直接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改变贫困状况。结合我省实际,具体组织实施方法有三种:一是针对贫困村,通过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二是针对非贫困村,通过在乡镇级层面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将非贫困村中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考虑到在乡镇级层面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涉及农户较多,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可允许在一个合作社中,发展3-4个产业,以满足贫困户产业发展多样化实际需求。三是鉴于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因而对于一时推广不了“四位一体”模式的地方,可推行“五定”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即低保户特别是纯低保户,可在为其提供低保补助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资产性投入获益的发展模式来实现增加其收入。现在我省有的是通过分户或集体发展光伏产业获益,有的是通过投资农商行等金融产业获益,有的是通过投资建标准厂房和批发市场获益,也有的是投资种、养、加产业获益,但总的要求是尽可能选择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上,且比较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困此,各地要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好“十三五”产业扶贫发展规划。④关于“雨露计划”培训规划。要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做好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度计划。其次,要抓好整体规划,在做好专项规划之后,要抓好“十三五”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总体规划。制定规划要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落实好“十三五”期间重点是前三年的精准扶贫投入,统筹集中各方面政策、资金和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再次,要抓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各级要将“十三五”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及各专项扶贫规划、行业规划与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把精准扶贫攻坚规划与全省区域发展规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统筹起来。水库移民规划与扶贫规划同样操作。

六是着力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瞄准器”和“衡量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就建档立卡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建档立卡核查和纠错。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对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核查要求,我省已经部署开展建档立卡数据专项核查清理工作。数据质量是分析问题和研究政策的基础。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由于数据质量导致数据分析工作无法进行,或者数据分析结论严重背离客观实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就缺乏支撑。请各地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数据填报和核查工作。第二,要做好“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工作,这次调整的贫困村有相当数量是新纳入,各地要认真细致地对贫困村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第三,要做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建档立卡的识别和标识工作。国家正在部署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退出标准、程序和后续扶持政策。省办也正在研究,大致按照“鼓励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保障扶贫政策不变”的思路,制定贫困人口退出的相关文件。由于建档立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作用。

七是着力强化资金项目管理。扶贫和移民资金项目是我们工作中的“高压线”,必须严格规范运用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以稽查审计为手段,省级对各地扶贫和移民项目及资金管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稽查审计;设区市对各县(市、区),县级对各乡镇,以3年为周期,实现稽查审计全覆盖。要强化动态管理,分别依托国扶办、水利部移民局的信息系统,开发资金项目管理模块,对各地扶贫和移民资金、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要完善制度,规范各地项目与资金的管理,并推行引入第三方参与项目的管理,做到项目设计、决算、验收等方面科学规范。这里要强调一点,现在资金项目审批权大部分都已下放到县,可以说是审批在县、执行在村,有权必有责,县级责任重大,省办正在起草加强资金项目监管的具体办法,要求县级务必要加强监督管理。

八是着力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打好这一攻坚战的重要力量。要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江西社会扶贫网,广泛、深入、高效、准确地动员、组织和配置社会扶贫资源,实现社会扶贫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要组织开展好今年“10.17”扶贫日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参与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社会大量潜在扶贫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有效直接供给,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提升社会扶贫攻坚精准度。各地各部门要参照全省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省级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活动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舆论氛围。

九是着力做好水库移民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要是移民的搬迁、移民村庄整治建设、移民产业发展扶持和移民培训,已经和四大专项扶贫实现了有效整合。当然其他一些特殊属性工作,比如推进三峡后续年度项目实施,加强水库移民安置管理,需要我们做好细致的工作。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程序性很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各级移民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和执行有关政策。

十是着力加强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引导好舆论宣传、政策宣传,为精准扶贫攻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当前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加强对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决策部署,以及全省扶贫攻坚成果的宣传,进一步总结推广好成就、好典型、好经验,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也要求我们既要干得出色,也要说得出彩。今年上半年,我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成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等中央主要媒体都有反映我省扶贫攻坚经验和成果的宣传报道。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宣传工作,省办已经草拟了《全省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这次会议印发了征求意见稿,正式印发后要认真执行,以促进我省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抓好扶贫和移民系统作风和干部能力建设

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我省已开启了小康提速的新征程,“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开局告捷。省委号召,要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保持定力,实现同步小康。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也进入了大有可为的攻坚期,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切实抓好扶贫和移民系统作风和能力建设。

一是要大气谋事。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要站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着眼实施我省“十六字”发展方针,围绕促进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战略部署,瞄准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的工作目标,切实担当起让老区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历史责任。这就需要不断加强调研,积极谋划扶贫攻坚新措施。在这方面,有很多市、县,做到了对扶贫攻坚的大谋划、大举措,以大会战的决心谋划和推进扶贫开发。

二是要精细做事。扶贫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三种“施策”,再到研究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滴灌式”举措,都需要细而又细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三是要高效成事。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攻坚阶段,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只有5年时间,而我省提出的是力争提前两年到2018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时不我待,必须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更加有效的行动,就需要扶贫和移民干部提高执行力,抓一件事成一件事。要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要廉洁处事。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对照慎独、慎初、慎微,坚决守住纪律的底线、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交友的底线,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把“三严三实”融入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管住生活小节,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今年,办党组为抓好扶贫移民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开展了“廉洁扶贫行动”,要求认真开展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项目合同和进培训课堂的“三进”活动,切实加强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要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建立群众廉政评议制度,增强群众监督的力度;要严格廉政考核,将廉政考核纳入系统各项考核评先内容。今后,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考核、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都要加入廉政建设内容。对干部、职工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地区和单位,实行评优“一票否决”,项目资金安排不列入优先考虑范围。凡涉及扶贫移民资金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的,省办在系统内进行通报。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5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的安排,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第一环节的准备工作,经领导组办公室批准,今天,召开局机关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和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对今天前来指导我们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检查组牛局长、梁局长、成局长和李主任等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召开的是市扶贫局机关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既然是专题民主生活会,它就既具有普通民主生活会的特点,也就是说要解决普通民主生活会要解决的问题;更具有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特点,就是要突出专题,集中精力解决好市委提出的专题内容。对于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明确要求: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三三战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精神,奉献科学发展”这个主题,集中分析检查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检查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注重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宗旨意识、政绩观、责任心和事业心、艰苦奋斗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希望大家在发言的时候,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突出这个主题,不要本末倒置,更不要跑题。通过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我们要切实分析查找到班子和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下面,我就代表局领导班子和个人作分析检查。

首先,我对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与全国、全省各市一样,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扶贫工作县(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有了较大改善,贫困县(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整体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个别贫困县甚至跨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扶贫部门和市直兄弟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扶贫县(区)干部职工,尤其是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倾注了我们扶贫系统历届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31年扶贫开发的历史值得认真总结;**31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效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造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值得总结和表彰。但是,我们在看到扶贫开发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迄今扶贫开发工作中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市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致贫因素虽然有所改善,但迄今尚未根本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干旱”、“光秃”、“沟壑”、“闭塞”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资源流失”、“资金流失”、“劳动力流失”和“人才流失”等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

二是我市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旱涝霜雹自然灾害频发而避灾能力很弱,因灾、因病、因学和因市场波动等因素造成大面积致贫返贫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

三是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情况同时存在,并且后者更为严重。至今,文水、汾阳、孝义三个县(市)尚未被列入国家和省扶贫工作县(市)范围,这三个县(市)20xx年底还有10.8万低收入人口没有机会享受扶贫政策的扶持。

四是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五是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六是到2020年,全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方针、要求、机制、战略等已经制定,政策体系正在完善,下一个10年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启动,而我市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刚刚形成,尚待进一步修定完善和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

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这些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

第一、**的“五大”贫困特征和“五个”致贫因素,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取得效果。因此,**的扶贫开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而不是靠三两个阶段性的攻坚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突击战”。长期以来,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扶贫部门的同志,在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上,自觉 不自觉地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情况。“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时期十年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都明显带有这一特征,各级都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实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就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但扶贫工作的实际结果是,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贫困人口并未减少,有时候还会增加。以**市为例,其贫困人口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这本身说明,在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彻底解决和消除之前,贫困问题就不会消除。由于**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市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除此而外,贫困概念还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前,贫、富的概念不会消失,贫困与富裕的矛盾会一直存在,扶贫济困问题一直会是社会领导者与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到20xx年底以前,我们即使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的阶段性任务,也只是基本解决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讲,就是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的“饭能吃饱,衣能穿暖,居能蔽风雨”的绝对贫困问题;到2020年,我们即使胜利实现了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也只是解决了我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这就是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绝对贫困现象虽然基本消除了,但相对贫困现象还会依然存在,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不会结束,扶贫开发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从事扶贫开发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同志,一定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协助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战略,克服急于求成思想,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当然,到2021年以后的贫困程度,肯定与现在的贫困现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也要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如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20xx—2020)、“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计划等,以使扶贫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取得成效,以使绝对贫困现象能够在2020年年底之前逐步加以消除,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返贫压力不断增加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于我市的区位劣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短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造成的,但从主观方面讲,过去直至现在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扶贫开发考核体系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使得贫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倾斜“基数”不倾斜“绩效”,使得一些县的贫困人口迟迟得不到减少,并且出现了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竞相争取挤入国定、省定、插花贫困县的不正常现象。从我个人主导思想上也认为:**市扶贫局和各县扶贫办在20xx年底保住了山西省扶贫开发最大市的头衔,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政绩”,因为贫困人口少了、贫困村少了,省级以上给的扶贫资金就少了(临县、兴县沾了一个很大的光,石楼、中阳受了一个很大的害)。由于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这种不科学的扶贫政策和考核体系不改变,即使区位劣势和自然条件逐步改善了,但贫困人口基数问题与返贫人口数量过大的问题也不会解决,而且会在越扶越“贫”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第三,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目标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问题,从客观上讲,我市地处内陆山区,区位劣、条件差、灾害多、抗灾能力弱,再加上改革开放起步迟、发展慢、观念旧、技能低,综合素质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造成了较大的贫困人口基数和较多的基础设施欠账。尽管近年来,中央和省政府每年财政以5000万元的增幅投入我市的扶贫开发事业,从20xx年度不足1亿元到20xx年会突破2亿元,但其与我市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以及需要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比,仍是“小补丁补大窟窿”,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县两级规定的扶贫开发配套资金跟不上,各级扶贫部门的经费捉襟见肘,使得一些该做的前期工作,如规划、设计和论证,扶持贫困对象认定与扶持项目确定,以及项目实施后的检查、验收与跟踪绩效评估等跟不上,从而造成了瞄准机制不准和扶贫政策脱靶与外溢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县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特殊的扶贫资金与普通的支农资金两者之间的政策界限区别的不是很清晰,把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殊的扶贫开发资金视同于普通的支农资金捆绑整合使用(其在移民扶贫项目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县级扶贫部门不据理力争,省、市扶贫部门也避事宽容,是造成这一问题较长期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各级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后,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第四,关于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问题,其客观原因是在新世纪初我们做扶贫开发规划时扶贫系统人员少、时间紧、经费缺,只是套着国务院和省政府《纲要》、《规划》作出了我市的十年扶贫开发《意见》,在之前未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规划本身不甚符合**各县(区)实际;另外,《意见》实施的主动权在省级以上而不在市县两级,我们只能被动适应,不能创造性地主动开展工作,如因完成“三个确保”任务而使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市、县两级甚至省扶贫办也无能为力。当然,从主观上分析,也有我们争取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除此而外,扶贫开发的一些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如扶贫开发规划应当怎样制定?扶贫项目应当怎样管理?扶贫开发效果应当怎样进行评估?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极差的相关责任人应如何追究等,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和制度,也就是说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弊病只有在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之后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立法以后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第五,关于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的问题,需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结束后,从上到下来进行理顺。

第六、关于**市20xx—2020年新的扶贫开发十年《意见》与“十二五”规划制定问题,我们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安排,积极开展制定前的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上述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主客观原因分析,我们在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工作内容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意见,征求了各县(市、区)扶贫办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这个思路我们初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其具体内容为:

咬住“一个目标”:全市到2020年底以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好“两轮驱动”: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农村低保为主的救济式扶贫;另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扶贫部门负责的开发式扶贫要做到应扶尽扶,并且两个部门要搞好衔接,特别注意交叉部分贫困群众的救助和扶持工作。

坚持“三条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以扶持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为目的;第二条是坚持开放式扶贫方针,形成以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第三条是坚持立体式扶贫方针,变一次性经济扶持为主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

围绕“四个着力点”:一是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四是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实施“五大扶贫开发工程”:一是要实施好“整村推进工程”;二是要实施好“移民扶贫工程”;三是要实施好“雨露计划工程”;四是要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程”;五是要搞好“产业化扶贫工程”。

做实 “六项”工作:一是要科学确定我市贫困人口标准,并与省定、国定标准有机对接;二是要准确划定贫困区域类型,实行按主导产业分区域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三是要在专家指导下制定扶持特殊类型贫困区域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四是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整合各类社会扶贫资源,以保证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五是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注重扶贫开发效果,积极开展小额信贷贴息、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并创造条件启动中国扶贫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联手开展的金融扶贫试点工作;六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健全扶贫开发机构,强化扶贫开发队伍,进一步完善巩固扶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开展对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一是沿黄(河)红枣改良扶贫开发区;二是优种核桃规模栽植扶贫开发区;三是杏树、沙棘覆盖扶贫开发区;四是以脱毒种薯推广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开发区;五是谷子、莜麦、胡麻、葵花等优质小杂粮与油料作物规模种植扶贫开发区;六是设施棚菜(瓜、果、菌类)扶贫开发区;七是牛羊猪鸡兔标准化舍饲规模养殖扶贫开发区。在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内,都要扶持发展与扶贫主导产业相配套的扶贫龙头企业,贮藏、加工、运销、服务体系以及扶贫开发行业协会。

由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分项目规划,组成**市 “黄土高原沟壑区特殊类型贫困区”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并结合即将出台的全国、全省第二个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规划》(20xx—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出我市相应的扶贫开发《意见》与《规划》。

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八项机制”:一是以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制定、论证、评估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逐年总结、修订、完善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二是以扶贫对象的识别、瞄准、进入和退出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态监测机制;三是以贫困人口减少和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绩效考核机制;四是以各级政府扶贫开发投入逐年增加与各类扶贫资源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扶持机制;五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扶贫中引入市场机制;六是以管办分离、项目报帐、审计评估、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项目监管机制;七是以各级扶贫领导组牵头抓总,各级扶贫部门承办,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扶贫开发协调机制;八是以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实施、企业捐助、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员机制。

上述扶贫开发思路和工作内容,我们仍在修订和完善过程中,预计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结束时能够最后确定。对于这些思路和工作,局机关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不等不靠,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对于县(区)一级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督促各县(区)尽快加以解决;对于需要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向市扶贫领导组打出请示报告,请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帮助解决;对于需要经过上级扶贫部门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给省扶贫办乃至国务院扶贫办写出意见或建议,在上级制定方针政策时能够给予考虑。

以上就是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检查。

其次,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安排,局党组在集中精力分析检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班子和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找。通过学习、调研、走访、座谈、书面征求意见和与班子成员以及科级干部相互交流谈心,总体来说,大家对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xx年底市扶贫局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以来的工作是肯定的。大家认为新班子组成以后,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理顺了局机关多数干部的情绪,统一、稳定并且扩展了各县(区)扶贫工作机构,争取到了较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特别是在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来**调研时,**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受到了省扶贫领导组和国务院扶贫办主要领导的好评,给市委、市政府争了光,给全省扶贫系统争了光,因而20xx年度被省扶贫办列在10个扶贫工作市之首进行了表彰。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集中的反映,还是在今年3月下旬市委、市政府20xx年度责任制考核组经过与局机关的每位干部职工谈话后,对局党组提出的三条反馈意见的内容:第一是班子成员沟通不够;第二是有的班子成员定位不准;第三是20xx年度责任制分解不科学。其中第一条意见是这三条意见和建议的核心,切中了我局的症结和要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抱着边学、边整、边改的态度,从责任制考核结束到现在,我利用“五一”假期和星期六、日的时间,主动与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普遍进行了1—2次的谈心沟通。在谈心中,我与每个同志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沟通思想,并力求形成共识。通过这些谈心活动,弥合了隔阂,增进了团结,达到了相互不纠缠历史旧账,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为进一步建设和谐型机关奠定了基础。

在其他党性党风党纪方面,无论是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宗旨观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上,还是在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拼搏赶超、与时俱进、敢闯新路上,所有班子成员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问题,也没有群众反映什么突出的问题。对于局机关接到的群众来信来访,我们都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保证了全市扶贫开发系统的和谐和稳定。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6篇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贫困发生率从70%多降到2015年的7.2%,减贫成效得到国际公认。党的十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总书记、总理亲自在抓。

据统计,每年总书记的第一次国内考察到的都是贫困地区:2013年是甘肃特困地区;2014年是内蒙古民族地区;2015年更是将扶贫工作作为调研重点,第一站是云南,第二站是延安,5月浙江考察谋划“十三五”时把扶贫作为重要内容,6月考察F州专门就扶贫工作召开座谈会。总书记要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工作,做到“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即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总书记亲历亲为和高位推动,传导全党全社会、各地区各部门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

到2020年脱贫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一高于、一低于”(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央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一直都把建设一个没有贫穷的中国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二五”以来,广大中央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仅国资委监管的106家中央企业以及3家电信企业出资成立的铁塔公司共结对帮扶了遍及21个省(区、市)的246个贫困县,约占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2%,比“十一五”末增加了57个县,平均每家中央企业结对帮扶2.3个县。除以上定点扶贫任务外,还有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21个县(区),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16个县(行委),40多家中央企业参与了产业援疆工作。“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47.4亿元,开展各类定点扶贫项目2 872个,举办各类培训班959期,培训干部人才62 207人次,援建学校786所,援建医院(卫生所)948所。在援疆、、援青工作中投入无偿援助资金31.23亿元。中央企业结对帮扶的地方党委政府多次来信来函,对中央企业及其扶贫干部提出表扬、表示感谢。同时,在中央企业结对帮扶的2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108个革命老区县,占中央企业结对帮扶县的44%,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4.83亿元。中央企业帮扶金寨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5年多时间。目前,中央企业与金寨合作项目13个,投资规模162.82亿元。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7篇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村入户调查的决策部署,围绕确保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的调查摸底,切实找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摸清脱贫需求、明确帮扶措施等,做到按我省现行贫困标准,精准识别,不多报一家,也不漏报一户,逐户逐人完善帮扶措施,为打赢“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调查内容

(一)摸清扶贫对象。通过入户调查,逐户摸清贫困户的家庭人员结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教育水平、就业技能、住房情况、家庭财产、收入来源、林地耕地、致贫原因等,确保挤出水分,查漏补缺,找准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二)找准致贫原因。通过入户调查,采取“问、访、看、查”等方法,逐户摸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帮助贫困户查找和分析致贫原因,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在基础设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能力提升、帮扶政策等要求,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

(三)选准脱贫路子。通过入户调查,进一步细化每个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帮助贫困户选准脱贫路子。一是按照“十项重点扶贫”措施,提出一户一策的帮扶清单;二是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提出一户一策的脱贫计划。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三、调查范围

进村入户调查的对象为2015年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和新申请为贫困户的农户。

四、人员安排

按照全省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设立以省药监局云震处长为组长的调查小组,组员为陈德文(市民政局科员)、王善洪、黄连英、何夏、李达军、窦诚。

五、时间安排

入户调查工作从2016年6月8日起,时间约一个月。

六、工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由镇农业服务中心从市扶贫办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导出并打印《贫困户列表》,并提供新申请农户的《贫困户申请书》,交调查小组备查。

(二)入户调查。调查小组根据贫困户相关资料开展入户调查,填写《贫困户情况调查表》。通过核算2014年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对贫困识别标准(按我省现行贫困标准2650元以下),结合家庭人口、住房、医疗、教育等实际支出情况,确认农户是否为贫困户,并在《贫困户情况调查表》中,写明意见及理由。对确认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脱贫措施调查表》,并根据贫困户的帮扶要求,按“五个一批”的要求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提出帮扶措施建议。对不符合条件的,纳入2016年脱贫名单或剔除。

(三)数据上报。调查小组每天将当天调查结果整理,填写《进村入户调查工作“五个一批”每日情况表》和《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十项措施”每日情况表》,并上报至镇政府。镇政府每周汇总,填写《进村入户调查工作“五个一批”每日情况表》和《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十项措施”每日情况表》,每周五上午上报市政府办,并抄送市扶贫办。

(四)配合复查。我镇完成调查后,要认真配合由调查总队牵头组成的省第四调查组对调查结果进行复查。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镇成立了镇扶贫开发进村入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委副书记、镇政府主要负责人黄田平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善洪同志担任,组员为黄连英、何夏、窦诚、李达军。各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进村入户调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并委派分管扶贫工作的一名村干部专职做好调查工作,至始至终全力参与调查工作,以铁的纪律确保调查工作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十三五扶贫工作总结第8篇

12. [调研报告1] ×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 [佚名][2008年6月2日][27] 落实责任 搞好服务 是确保小额信贷扶贫成功的关键 ——xx县黄瓜园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 xx县黄瓜园镇,位于县城西北面、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的交汇地带,距县城18公里。国土面积89.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4013户农户,总人口9889人。是全县三个重点镇之一。 黄瓜园镇虽属坝区重点镇,但由于村……

13. [模板范例] 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的请示 [佚名][2008年5月31日][68] 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的请示 调研报告 工作汇报 规章制度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会议发言稿 庆典致辞 竞聘演讲稿 晚会主持词 区委、区政府: 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是实施我区“**”战略、建设“平安**”和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

14. [心得体会] 关于我县扶贫开发的思考 [佚名][2008年5月31日][20] 关于我县扶贫开发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着眼于发展,着眼于解决相对贫困,整体上推进农村社会向小康迈进,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如何抢抓机遇,大打扶贫攻坚战,对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快……

15. [工作总结1]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5月12日][34]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

16. [工作总结1]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wcp][2008年4月29日][26]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

17. [工作总结1]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12日][57]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

18. [工作总结1]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76]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近一年来,我局驻村工作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驻村工作支撑起坚强的后盾 去年四月份驻村工作一开始,局党委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关心驻村队员生活入手,立即购置灶具和被褥,使驻村队员的生活问题有了着落,落实了驻村队员的各项补贴,使驻村队员无后……

19. [工作总结1]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49]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把计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到我办的此项目标任务,我办按照与县委、县府签订的帮扶目标责任书,重点帮扶凉风乡的新桥村和书房村新增户12户、联系户22户、帮带户66户,分别占任务数的240%、220%和275%,优……

20. [调研报告1] ×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 [佚名][2008年4月8日][72] 落实责任 搞好服务 是确保小额信贷扶贫成功的关键 ——xx县黄瓜园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 xx县黄瓜园镇,位于县城西北面、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的交汇地带,距县城18公里。国土面积89.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4013户农户,总人口9889人。是全县三个重点镇之一。 黄瓜园镇虽属坝区重点镇,但由于村……21. [工作汇报] 驻x镇扶贫工作队总结汇报 [佚名][2008年4月4日][115] 市委驻xx镇扶贫工作队总结 市委第xx批农村工作队驻xxxx镇扶贫工作队,由我市xx个机关厂矿组成,全队xx名队员,定点对xxxx镇xx个村进行帮扶。一年来,工作队紧紧围绕进驻时确定的:“扭住一个要务,坚持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以加强调查研究为切入点,以为老百姓办实事为着力点, 以帮助定点村脱贫致富为落脚点,开拓进取,顽强拼……

22. [事迹材料]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佚名][2008年3月31日][481]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

23. [模板范例] 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书 [佚名][2008年3月28日][71] 新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书 甲方: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乙方:

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新村扶贫既是扶贫开发的载体工程,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市扶贫新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产业立村,生态建家,祥和安康”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把贫穷落后、产业……

24. [工作总结1]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5日][123]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近一年来,我局驻村工作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驻村工作支撑起坚强的后盾 去年四月份驻村工作一开始,局党委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关心驻村队员生活入手,立即购置灶具和被褥,使驻村队员的生活问题有了着落,落实了驻村队员的各项补贴,使驻村队员无后……

25. [工作总结1]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5日][80]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把计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到我办的此项目标任务,我办按照与县委、县府签订的帮扶目标责任书,重点帮扶凉风乡的新桥村和书房村新增户12户、联系户22户、帮带户66户,分别占任务数的240%、220%和275%,优……

26. [工作总结1] 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4日][1205] 立足实际 理清思路 群策群力 共谋发展 开创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新天地 ——萨尔托海乡2008年扶贫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县被确定为部级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

27. [经验材料] 立足欠发达地区实际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残疾人扶贫攻坚 [佚名][2008年3月24日][75] 立足欠发达地区实际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推进残疾人扶贫攻坚 xx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域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设5个镇15个乡,全县总人口22.3万人,是个传统的农业山区县,全省欠发达地区县之一,我县共有残疾人12300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多,以全县贫困残疾人的调查为依据,当年共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现将我县扶贫工作做……

28. [会议发言] **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佚名][2008年3月21日][144] 更新观念 审时度势 真抓实干 合力点燃扶贫攻坚的旺火 **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进入2008年以来,从全国到地方,都给予了“三农”工作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我们农业战线的工作者来说,喜讯频传,好事不断:党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迎合广大农民的多年企盼;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我们“三农”工作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特别是党中央率先在黑吉两省实行农业税全免试点的英明决策,更令人……

29. [会议发言] 在巾帼扶贫培训班上的讲话 [佚名][2008年3月21日][100] 在“巾帼扶贫”培训班上的讲话 开发区群工部部长 各位老师、姐妹们: 能够看到这么多妇女参加培训班我非常高兴。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解放前我们大部分妇女足不出户,整天围着锅台转。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要求,我们广大妇女也要参与到社会浪潮中,为经济快速发展尽一份力。为此我们两级妇联为了让广大姐妹能学到一些实用技术和所需知识,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巾帼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