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3 11:47:48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第1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与素养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两者有着相似的目标和内容。在语文教学“同课异构”活动中,以两位青年教师的《荷塘月色》教学进行全面评析,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案例一:重视对文章的多元解读

一位青年男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情感为什么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去荷塘呢?”学生纷纷回答:“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教师并不急于总结,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不宁静呢?”

教师此时开始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四一二反革命后,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异常苦闷,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根据语文阅读分析和拔高的一贯做法,有的学生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阶级高度,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认为《荷塘月色》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彷徨,面对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只能拿起笔书写自己心中的不宁静。”同学们听到精彩的回答后,都不约而同给予热情的掌声,教师也很满意,归纳到:“这位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苦闷和情绪都‘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了当时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进行了升华性概括,非常好。”接下来,教师没有对作者的不宁静进行进一步审美挖掘。

【结论】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解读立场、高度、角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课堂上学生都顺着教师的指引思路进一步拓展想象空间。教师片面构建作者的社会角色与作品的情感世界,自然将学生引入狭窄和错误的思考路径。

【对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从多元化角度去理解文章。我们从人性和审美的层面思考,在作者的多重身份中,不能只单纯看到他的“政治人”这一角色,作者同时还是一个丈夫、父亲、儿子。我们必须首先将作者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家,然后才是经济、政治等其他角色。

应从人性的角度入手,给学生展示出种种由人的本身出发的可能的行文背景,让学生多角度去解读,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人性的感悟、对现实的承担与接纳,让学生在求真的过程中感悟善、发现美。

案例二:重视让学生体验语言美

一位青年女教师在公开课中这样品位《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美:“如果把这篇作品比作一幅图画,作者用的是淡墨水彩,他运用具有彩色的语言,进行比喻和拟人,使画面的色彩浓淡相宜,同学们能否找出引发你想象力的修辞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审美体会呢?”教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给学生创设出一幅立体的荷塘月色的画面,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纷纷发表对语言美的感受。一位学生发言:“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作者用裙子形容荷花的姿态美丽。”教师进行对话引导:“为什么‘的群’是‘亭亭’的呢?”学生想了想说:“亭亭让人联想到身材高而苗条的样子。”教师对话:“什么地方能体现与亭亭相映衬呢?”学生说:“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能够使人联想到的裙子在摇摆。”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位同学的用词非常好,他用了‘摇摆’来形容荷叶,说明他看到了作者笔下的荷叶的什么美呢?”学生异口同声道:“动态美。”教师脸上露出微笑:“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找一位同学来描绘一下你所感知的荷花的静态美。”师生共同进入荷塘月色的美好情境。

【结论】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靠单一的讲授和灌输,会使课堂失去灵动性,不能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主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

【对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他们通过直觉体悟来感知文章的美。形成宏观上美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宁静月夜下的荷塘画面。就比如这节公开课,教师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学生展开荷塘月色的美好语言描述,进行文章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挖掘,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对散文知识和文体的掌握,并且能发挥学生在审美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语言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将文章内容形象、立体的展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好的灵魂。

荷塘月色教案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职;语文;有效性

对于职业教育,社会上普遍认为报考职业学校的孩子大多数出于无奈的选择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含义。职业教育不是以传统的理论学习为主而是以介绍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为主的教育,其培养的不仅仅是高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高素质人才。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学生素质、行为的引导者。在众多基础学科中语文教学比不上专业课的实用,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无可奈何地坐在教室里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但效率不高。母语教学何以沦落至此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反省。如何用语文去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让高职校的语文老师们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高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更新理念 提高效率

高职语文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这就迫切要求教师通过交流研讨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施,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研讨,让教师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职学校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营造多种交流氛围,进一步掀起集体备课的力度,范有效教学的科研氛围。教师课堂能注意精心设计不同能力层次的语文课后作业,尤其是能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让各类学生都能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利用和谐沟通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并善于计划、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适度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二、采用“三主一点一线”的教学形式

确立的“三主一线”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有助于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其具体内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巧妙导入为主,以突出专业特色为主;以课堂评价为主线”,这种课堂教学策略以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为原则。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努力实践与展示,自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首先是明确学习目标或印发导学案,然后教师通过检查反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2.巧妙导入

创设情景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进入”的意思。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准学习的切人点给予铺垫、相机诱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当然还须顾及课文的类型导出重点、导出新意以实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优化。如:在学习散文《灯》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如果是平淡无趣的导入,会让同学们很反感,但如果让同学们回忆小时候一个人在黑夜独行时的感受来引起同学们共鸣,从而达到同学们对“灯”的直观感悟。如此一来,整个教学设计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3.结合专业特色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学校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必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辅佐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的学习中,以绘画为专业的学生,教师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荷塘月色”的景物特点,教师请四位学生分主题、分特点地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在黑板上重现。同学们就会以细腻的画工画出的“荷塘月色”韵味十足。紧接着教师再根据同学们所画的“月下荷塘”对文章深层刨析;对于以旅游为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先让小组成员共同找出《荷塘月色》的荷花、荷叶、水、月、树、路等一系列景物描写,然后教师创设模拟导游现场请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作“导游”向大家讲解“荷塘月色”这一景,这样一来就达到语文教学和专业锻炼的双赢效果。

4.教师点评

就是教师一方面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和互相质疑之中,另一方面对学生发表的看法进行分析评价。这一教学策略有利于语文教师的发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变为探索性、自主性、的学习,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尽可能充分的发展。高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特差,思想素质方面也有很多欠缺。课堂上语文教师常常是有力无处用;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没有兴趣。因此,转变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老师采取教学案一体化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教学案一体化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载体,是学生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依据。在使用语文教学案过程中,教师先把教学案提早发下去,要求学生先自学并记下疑难问题,上课时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后由组长报给老师;教师在这期间主要巡回听取讨论,并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分析概括出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方案,引导学生找到易于忽略的问题予以讨论。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也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建立起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总之,高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设计细腻、课前导入生趣、学生合作交流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而推动高职校语文教育高效、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荷塘月色教案第3篇

       为了讲授《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阅读过一些评论文章,不是越读越清晰,而是越读越糊涂,只好向专家们求教。   《荷》文有多种解读,我只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人生感伤”与“国事忧虑”。   持“人生感伤”的专家,提出很多理由,我归纳为三点:   第一、 朱自清不关心政治,他写《荷》文,不是针对“四·一二”事变的。   王家宏在《人生的忧伤虽轻犹重似淡还浓――对〈荷塘月色〉主题思想再商榷》中肯定,“朱自清是一个潜心做学问,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见《名作欣赏》2000年第4期)刘勇民还引用朱自清的研究生王瑶的话予以证实:“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政府的。”(《模糊的背影》,载《读书》1999年第11期)   第一、 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   刘勇民分析说:“1927年,朱自清先生的家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他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和感情上做出了巨大的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同前)封先勇还对朱自清与妻子武仲谦的关系作了一番探讨:“‘妻’对‘我’那天晚上的心理起伏和行为举止‘形同路人’,‘我’苦闷不宁,独自漫步荷塘,‘妻’却全然不晓,‘独自享受睡眠’。因而‘我’虽没有直接表达对‘妻’的不满,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不满和责备’”。(《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再思考》,载《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孙绍振教授肯定他的研究生邢娜妍的研究成果:“《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而是伦理性的。”其理由是:朱自清1920年北大毕业,到杭州一师教书,月薪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为节省计,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庶母(父妾)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的薪水直送家中。朱接出妻儿,在杭州居住。1922年暑假,回扬州,与父母没有和解。1927年暑假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因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超出平常的自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见《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第三、作者联想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表明他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   读到这些专家的论述,我感到茫然,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只好录下以下事实材料,向专家们求教,究竟哪些是真实的?   第一、 朱自清是“五四”先锋,“三一八”勇士。   据《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2期所刊资料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投降卖国的行径。会上通过了北京大学代表许德珩起草的宣言,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会后几千学生举行示威,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北大学生邓中夏、黄日葵、范鸿颉、高君宇、许德珩、朱自清、罗家伦、傅斯年等一直站在运动的最前列。   七年以后,也就是写《荷》文的前一年,朱自清已经是清华大学教授,“五四”精神仍在他身上闪闪发光。1926年3月18日,他又一次参加北京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游行,是两千名游行请愿者之一。他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遭遇卫兵的“枪林弹雨”,侥幸从死人堆里逃生。他在惨案后的第五天,以其亲历者身分写了《执政府的大屠杀记》,这是给段祺瑞执政府的判决书。这里抄录两小段:   “清华的指挥第二次叫声刚完,我看见众人纷纷逃避时,一个卫队已装完子弹了!我赶忙向前跑了几步,向一堆人旁睡下;但没等我睡下,我的上面和后面各来了一个人,紧紧地挨着我。我不能动了,只好蜷曲着。”   “这时已听到劈劈拍拍的枪声了;我生平第一次听枪声,起初还以为是空枪呢(这时已忘记了看见装子弹的事)。但一两分钟后,有鲜红的热血从上面滴到我手背上、马褂上了,我立刻明白屠杀已经进行!”(林非主编:《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89页)   朱自清1926年还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勇士,怎么说他第二年就变成了不关心政治的人?说他相信国民政府怀疑共产党也许是真的,说他不关心政治不能令人信服。   第一、 朱自清夫妻恩爱、父子情深。   朱自清独自出门观赏荷塘月色时,妻子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哄闰儿睡觉,正在履行当妈妈的职责。朱自清夫妻关系如何,众所周知,有他自己1932年写的《给亡妇》说得明明白白:“这十二年里,你为我吃的苦真不少,……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无论日子怎么坏,你连一句怨言也没有……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说朱自清夫妻关系“形同路人”,恐怕没有依据。   正如许多专家所说,朱自清同父亲的关系,确实一度紧张,这在《背影》一文中反映出来了。但是,他们父子矛盾在1925年已经和解了。1925年8月朱自清北上到清华担任教授,10月他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上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这里朱自清泪流满面,于是写下著名的《背影》,这标志着他们父子关系的和解。《背影》已经公之于众,事过两年,父子矛盾又从何说起?   第三、《荷》文结尾不是向往而是忧虑。   朱自清由荷塘月色,联想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而且因为现在已经“无福消受了”感到失望。由荷塘想到江南采莲,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一句至关重要,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到底”,意味着,作者这几天一直想着江南的事,今晚出去是为了忘却,却又因为想到江南采莲,终于不能忘却。“惦着”,查字典,不是“向往”,而是“挂念”、“放心不下”。那么,当时的江南,有什么事,让作者挂念放心不下?这不是一清二楚吗?   综上所述,朱自清在荷塘边不平静的心情,确实是对国事的忧虑,而不是什么人生感伤。他也许当时分不清是非,这也正是他苦闷的原因。他是否以荷花自比,也是可以考虑的。        

    

荷塘月色教案第4篇

文学性课文从其内涵说,主要指音韵和谐、优美形象的语言,通过描绘独具特色的场景氛围和鲜明生动的人物、景物形象,构成整体的自然生活图像或人文意境,形象化地表现大自然的风姿和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倾向的艺术作品。它具有以语言形象感人,以语言文字间蕴含的情意动人的特点。

二、现状分析

案例1:登鹳雀楼

一位教师教《登鹳雀楼》,在学生初读诗句、认识生字后,采取“大白话”的解析法教学生理解词语和诗句,把“白日”理解为白色的太阳,进而联系“依山尽”,指定其为“傍晚的太阳”;把“依山尽”解释为依傍着山峦消失了;把“入海流”生硬地说成“奔流入海”;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象化地理解为“想要穷尽目力,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只有再登上一层楼”,并归结为“这两句诗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讲解中生硬地联系了词语与诗句意思,指导、练习了朗读和背诵,即告结课。

案例2:桂林山水

一位教师教《桂林山水》,采用理性概括法和抽象说教法进行教学,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生词后,并未讲解具体语句所描绘的桂林山水的静谧、清绿、形态万千、秀丽险峻的景物形象,进行充分的诵读感受和想象体会,教师仅通过词句字面意思的认识理解和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很快地从中概括出“静、清、绿、奇、秀、险”等概念化景物特点,继而引领学生由“漓江的水真……桂林的山真……”等个别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生硬地分析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对表达“热爱桂林山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进行思想道德说教,并生硬牵强地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个教学过程忽略了优美语句的描绘,模糊了多姿多彩的景物形象,弱化了思想感情的具体感受,使学生的学习所得仅剩下词句的理性解释,景物的抽象特点和思想感情的空洞说教。

反思:以上两个教学均忽略了文学性课文的特点,悖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走入机械繁琐、僵化死板的教学误区,抽象概括、干瘪无味地进行景物特点和思想感情剖析,不留感知、体验和思维想象的空间,完整地走入一教到底的理性教学误区,导致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缺省了具体、优美语句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形象感知与积累,凝固了形象思维,泯灭了艺术语言的创造潜质。

三、对策

这类课文的教学要避免太实、太死、太干、太全的教学方法。力求营造一种切合课文文本诗意的氛围,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绘声绘色地引导学生进入形象的意境。注重具体语言的感知积累,注重语言形象的感受想象,注重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

(一)语言的感悟

案例1:游园不值

师:一首好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们觉得哪句写得最好?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么样呢?请你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生1: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装扮得生机勃勃。

生2:杏树高高地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到来;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

生3: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

案例2:荷花

师:请同学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

生:我觉得这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好像荷花很有力地长大。

师:我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怎么“冒”出来的呢?

生:我觉得是“探”出来的。

师:带到句中读一读。

生:是“蹦”出来。

生:是“伸”出来。

师:好一个“探出来”、“伸出来”、“蹦出来”。在你们的世界里,白荷花是活泼可爱的啊!同学们,我为你们飞扬的想象力喝彩!

师出示问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里?摇 ?摇出来,仿佛?摇 ?摇。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蹦出来,仿佛想到外面透透气。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仿佛向人民展示她的美丽。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跳出来,仿佛想和我们交朋友。

师:多美的荷花呀!无论是含苞欲放的,无论是半开着的,无论是全开的,所有的荷花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的迷人的荷花吧!

反思:语言感悟是什么?如何感悟?从以上两个课例可以得出有益启示。语言的感悟就是培养学生语感,感悟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彩。如果仅仅停留在意思理解的层面,不仅有碍于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深刻领悟,还有碍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鉴赏能力的提高。

语言的感悟应立足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依托文本,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语言。让学生在诵读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二)情感的熏陶

案例:观潮

师:潮来时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读第三段。

(学生纷纷读)

师:你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就在眼前,非常壮观!

生2:白浪翻滚,很有气势!

生3:我听到了钱塘江在怒吼,看到了江水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师:我也仿佛看到了六七米的浪潮,声音如地动山摇。那万马奔腾、白浪排空的气势,令人心动。

师:我们一起观赏一下这天下奇观!(大屏幕上出现汹涌的江水,并配以激昂的音乐),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钱塘江!你看到这江水,听到这音乐,心情会怎样啊?你想对钱塘江说什么呢?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钱塘江气势雄壮、磅礴,非常壮观!

生:我的心潮也像钱塘江那样汹涌!

师:称为“天下奇观”,真是名不虚传啊!看了就会心潮澎湃,打开书,我们再一次怀着澎湃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反思: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从这一课得到了例证。老师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

创设课文情境,引导想象课文情境,都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看着滔滔的江水,听着配衬得体的音乐,读着课文的有关段落,情感油然而生,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活动不仅要导疑、导法,还要导情、导语。教师语言的魅力,也能增强课文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激情。

荷塘月色教案第5篇

依据学生智能方面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创新设计哪些形式的语文作业呢?

一、分层次,吃自助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如学了《荷塘月色》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辩词:浩渺、渺茫;幽僻、幽静。

2.连词成文:袅娜、凝碧、幽僻、风致、倩影。

3.摘录文中你认为写荷塘风光很优美的句子。

4.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创作一幅月下荷塘画。

5.如果你在荷塘边,面对美妙的景色,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你把感受写下来。

6.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荷塘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可以自选两至三题做)

二、提问题,作推想

这种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两个自己还不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推想,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讨论,再求教于教师。这种作业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作业,课堂教学就很自然地延伸到课后,使每一个想提问的同学都有提出自己疑问的机会,并且也都能得到较为具体、妥善的指点与解答。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推想答案的能力。过去我们的教学大多是教学生如何答问题,而不教他们如何提问题,而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科学发明,都是先有问题才有答案,不可能是先有答案,再去寻找问题,况且今后社会的发展更加切实需要一批勇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只有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去探索,去寻找它的答案和解决办法,才是真正的创造能力的表现,也才能真正造福于社会。所以,学会提出问题,可能是教学上更值得重视的问题。这已不仅是一个作业形式的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培养问题,是学生自己语文修养真正得到提高的关键环节。这里仅举两例。

第一例:关于《登高》

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作客”相同?

推想:不同,这里的“作客”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处在战乱的年代。

第二例:关于《荷花淀》

问:课文第24~29段中,当水生嫂问:“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说:“没有什么话了。”可后面又说了几句“最重要的话”,这是为什么?

推想:前后有本质区别。“没有什么话了”,是对生活、生产而言,相信妻子都能做好;“最重要的话”是对气节而言,可看作是夫妻的诀别语,所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由于给学生开辟了这样一个舞台,他们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自己设问,自己推论,反复思辨,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使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延伸。

三、作联想,再创造

这种类型的作业要求就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创造新的组合方式或结局。这就使学生将课文学活而不是学死,将课文的内容融会贯通后再进行自己的再创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能。比如,将诗歌改成散文,将小说改成剧本,将剧本排演成节目到舞台上去演……篇幅有限,仅选《过万重山漫想》一例:

荷塘月色教案第6篇

一、打破僵化模式,推行开放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氛围

创新是人的智慧充分自由、生动活泼的展现。实践证明,宽松开放的弹性氛围有利于学生直抒己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彻底打破那种教师紧锣密鼓地教,学生正襟危坐地听的口耳授受关系的僵化模式,还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如曾有教《黄鹂》一课的精彩片断:教师提出问题:

“课文先后四次写到黄鹂。每一次,黄鹂的境况和作者的感受各异,你认为哪一次描写最好?并说明你的见解。”

思考后学生甲说:“第一次描写黄鹂最重要,写出了作者童年迷恋捕鸟,从而引出黄鹂”;

乙说:“第二次描写黄鹂写得最好。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作者见到了声音迷人、色彩艳丽、姿态矫健的黄鹂”;

丁说:“第四次描写得最好。因为作者由江南春季黄鹂的美丽,黄鹂与大自然的和谐,联想到其它动物,从而进一步升华到我们人类,阐明人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达到‘极致’”。

戊却说:“我认为四次黄鹂的描写都很重要。因为……。”

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从而实现“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2]的要求。

二、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方式主要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者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导成份,只有把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各种水平的创新思维。如在《荷塘月色》《荷花淀》《药》这三篇课文中,开篇都是描写月亮的,其目的是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这是集中思维推导出的结论。但是在这三篇课文中,描写月亮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荷塘月色》描写月亮的目的是营造一个静谧、孤寂的环境,衬托作者“不宁静”的心境;《荷花淀》描写月亮的目的是为了渲染宁静清新的气氛,烘托水生嫂淳朴勤劳的形象;而《药》则借月亮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代特征,暗示夏瑜就义时沉寂肃杀的场面,这是发散思维推导出的结论。所以,创新思维要以集中思维为基础,把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结合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两者结合并举。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知识教育体系来看,教师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而忽略对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把两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训练。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3]写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只有思维活跃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所以,教师要牢记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通过让学生写周记、日记、作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训练中,教师不硬性规定文体、文题,让学生自由写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个性。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独特性等思维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让学生写《我的老师》,首先,可以启发学生从老师的外貌、性格、脾气、品德、才能、喜好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选材。其次,鼓励学生在材料立意上大胆寻求标新立异,在体裁上敢于不拘一格。同时鼓励学生实话实说,在习作中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激发个性化的认识感悟,启发学生作相关联想,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4]有所见就是一种创新思维。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人云亦云地对待书本,对前人的成就毫无怀疑地接受,是创新思维所忌讳的。有疑就必须质疑,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这篇悼词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悼念之情。教学时,可以词语揣摩为切入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为什么不用人们常说的“停止了呼吸”或“心脏停止了跳动”来表述,却用“停止思想”来表达?这个提挈全文内容的关键问题的提出会马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源流,培养学生根据语境进行创新表达的能力。

五、诱导联想,展开想象,给学生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

《课标》强调:“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5]想象和联想能力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翅膀,可以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如教学《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时,可让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象作者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通过有意识的联想和想象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联想能力。

六、分析评价作品人物形象,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可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从语言、神态、动作、服饰等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地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人物形象,体会、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由。这样,不仅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充分调动了他们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课标》精神指导下,根据创新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注释:

荷塘月色教案第7篇

“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是一种阅读的新理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将自己所体会的情感赋予文章里,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人生感悟,领略作者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有对文章的独到见解,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只有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更好地展开想象,感受不同的阅读心得,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始在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应用,虽然翻开了语文个性化阅读崭新的一页,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受到限制,不能更好地开发潜能,改善现状是目前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趋势。

人类有史以来就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及所要表达的人生真谛。然而为了应对考试,语文阅读已经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一味由教师代劳帮助阅读,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的。

三、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个性化阅读来说,学生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支配更多的时间,通过对课文的赏析,读出情趣,切实地把握好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有关荷塘的画面,给学生打开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这样才能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实地体会荷塘月色之美,倾听这种美的感觉,自由地鉴赏课文。

从有声有色的画卷中隐约可见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个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

(二)独立思考,读后反思

语文个性化阅读,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通过想象阅读、体验阅读加以把握。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外在的媒介,深入理解抽象的文字,才能高效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设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充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任何阅读,都需要学生思考,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体验作者的写作心境。很多阅读都是通过故事说明作者的不幸遭遇,我们往往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这就是读后的体验。教师往往让学生写读后感,其实这就是读后反思的一种过程。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读后反思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阅读,达到 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真正目的。

(三)强化训练,尊重体验

语文个性化阅读是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下,教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模式教学,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自我学习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荷塘月色教案第8篇

1.深解文意,切忌孤立作答。

由于简答题一般出现在高考的主观试题阅读部分,因此在完成这类题的时候,切忌孤。立静止地回答。要总览全篇,根据命题要求精读有关部分,认真钻研,再做答案。

如高中第一册《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描写的是___;原文流露了作者和感情;就本段而言,则只有之情。为了准确作答,就必须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精读此段,便可概括出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月色)原文流露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以及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就本段而言,则只表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2.充分利用试题的全部给定信息。

上挂下联是阅读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只靠推想和猜测有些题是难以确定答案的。要认真阅读,看清楚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求解的是什么,隐藏有什么,暗示着什么,答题形式和要求是什么。

如1991年现代文阅读第34题: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我们在答题时应首先注意到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牐瑺我们可再借鉴文后小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这样我们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就会得出“1928-1828=100”。由此“这特殊的日子”便是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

现代文的阅读测试点在原文里,跟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答案也往往就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给定信息。

3.概括转述。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对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如1995年现代文阅读24——28题是阅读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其中第25题是阅读第二自然段。附阅读内容的第二自然段: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作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本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并且每条不超过8个字。假如我们的考生不全用自己的话去加以概括,而是摘录原文的语句,那么就有可能答成“把内容装进头脑”,“意在模仿程式腔调”、“守着利禄主义”,答题就不全面,自然就不够准确。倘若只是走马观花。没能认真阅读原文,尽管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有可能答得似是而非,含糊不清,从而失分。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原意,整体把握文意,具有准确简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转化为正确的答案。即:第一种弊端是“死记硬背古书内容”。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