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07 16:43:05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1篇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远工程;培训;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9084-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师资短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落后,为此,国家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该工程通过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输送到农村,促进农村地区教育改革,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但由于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培训工作不够到位,加上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欠缺,使得资源现状、设备现状与教师需求、教学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严重影响了“农远工程”的使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国家开展了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国培计划”的开展,拓宽了教师视野,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很多受训教师也感到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的教学技能培训明显感到不足。如果我们在“国培计划”中增加一些“农远工程”应用的培训,就能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不仅能为“农远工程”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也能满足“国培计划”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

二、“国培计划”与“农远工程”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1.对“国培计划”学员调查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就需要掌握教师培训须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育部要求参加国家培训计划的项目学校,对本地区教师培训须求进行调查。2010年安庆师范学院对安徽省340所农村中小学的867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抽取了有关信息技术能力与培训需求方面的调查数据:

(1)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另外,“农远工程”的使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薄弱。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操作的教师只有4.6%,基本熟练的人有32.2%,不熟练的教师有51.7%,不会的教师有11.5%。上述数据统计表明中小学教师在应对“农远工程”使用中所需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能力尚显不足。

(2)教师希望获得培训的类型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表明,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普遍与时代的需要脱节,教师认为需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转换教育思想和观念。同时教师感到教学技能不高,授课模式比较呆板,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以落实到位。教师认为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希望掌握有关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和提高教育教学技巧培训的需求比较强烈,希望参加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特别希望参加信息技术培训。41.2%的教师需要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76.9%的教师则希望能学习新课程基本理论,而63.1%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提高,67.1%的教师则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能力。

2.对“农远工程”项目学校的调查分析

笔者2010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农远工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为了了解“农远工程”在农村中小学应用与培训情况,项目组成员对安徽省安庆地区18所“农远工程”项目学校16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也对农村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知识与参加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

(1)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知识

“农远工程”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传递知识,“农远工程”的有效利用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特别是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知识。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上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少,因此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低。调查发现,有不少教师对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知识不熟悉,对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知识熟练掌握的占4.2%,基本熟练20.5%,不熟练66.9%,不会的8.4%,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远工程”的有效应用。

(2)“农远工程”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农远工程”应用能力,主要是相应的培训没能跟进,为了提高农村教师应用“农远工程”的能力,我国针对“农远工程”开展了各级培训,包括部级、省级、市县级的培训。但普及面还不够,一般只有“农远管理员”及少数优秀教师才有机会参加培训。调查发现,只有13.3%的教师参加校外的农远培训,大多数教师只能参加校内的“农远工程”使用的研讨会,更多的教师则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目前只有34%的教师参加过相关培训,这其中多数教师参加的是校本培训,57%的教师未参加过培训且希望参加培训,9%的教师未参加且不愿参加培训。教师最想接受的培训内容是先进行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方法,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使用技巧。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国培计划”与“农远工程”培训须求是一致的。“农远工程”是信息化时代下,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传递知识信息,由于农村地区大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掌握不够,造成国家投资100亿元的“农远工程”项目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在“国培计划”中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知识的培训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农远工程”与“国培计划”的融合必要性

1.“农远工程”发展的现状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工程规划用5年左右时间,投资110亿元资金,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育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光盘,为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为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配计算教室,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经过5年多的建设,工程已基本建成,工程的实施与完成改变了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提高了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使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向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农远工程”在农村教育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如运行经费问题、管理问题,教师培训问题,特别是教师培训问题,“农远工程”能否有效应用,重点是教师,教师会不会用,能不能用好,直接影响着“农远工程”作用的发挥。但由于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这就造成了“农远工程”使用效率低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农远工程”的作用,就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2.“农远工程”与“国培计划”的融合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部组织实施部级培训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是“国培计划”项目之一,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5.5亿元,2010年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110万名,“国培计划”主要是培养一批“种子教师”,有力促进教师教育模式创新,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因此要求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以达到示范引邻,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国培计划”的开展给农村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在培训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国培计划”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培训领域的具体课程结构,目标和内容,均由各培训机构自主制定,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绝大多数培训机构设计了专家讲座,案例分析,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但对“国培计划”实施的目标,任务,模式等方面还缺乏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特别是缺少把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的培训。要想充分发挥“国培计划”培训作用,必须将提高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师教学能力结合起来培训。在“国培计划”中增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学技能,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农远工程”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因为教师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农远工程”开展教学活动。国家投资100多亿的“农远工程”项目,由于缺乏有效培训,造成应用效率低下。目前国家又在加大资金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如果不将培训与“农远工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不仅造成资金浪费,同时也将造成我国教育规划前后脱接,缺乏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国培计划”中增加针对“农远工程”应用的培训。

四、“农远工程”与“国培计划”融合的方式

1.“国培计划”培训引入“农远工程”应用培训内容

“农远工程”是用现代教育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知识,在“国培计划”中增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培训目标应是: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将教育技术整合到学校教学活动中。根据此目标,有必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培训。

(1)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传递能力、处理能力、认知能力、决策和施用能力,具体则是要求人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进而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设备,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资源学习的搜集方法,懂得常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是现代人们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重要工具,但由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各种教学应用软件种类繁多,教师要在很短的“国培计划”中得到充分培训是不可能的。不过计算机与网络是人们实现“自主与探索”性学习的有力工具,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人们必须要掌握自主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农远工程”使用的是现代远程教育,它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重点是培训如何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然后学会如何利用所收集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只有掌握了自主性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只有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才能得到专业知识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认识策略。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是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知识更新换代,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培训信息技术时应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重点培训获取、处理、认知信息技术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信息技术具体知识内容,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技术知识培训最优化。

(2)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方式培训:,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师是以“启发,引导,协助”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和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意义的知识建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农远工程”三种教学模式都是用现代教育媒体传授教学知识,它是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应用现代教育模式和多样的策略,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环境下,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须掌握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教学设计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学会全面地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的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中的各要素进行分析,然后,设计出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成为有效应用教学资源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与学的主要的基本方法。“农远工程”教育资源中有各种学科不同年级课程的教案,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案例,因此在培训时重点是选取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点评。通过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教学案例分析,让教师了解“农远工程”三种模式设备的特点和所能实现的教学功能,因为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只有掌握“三种模式”设备的特点和教学功能,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用最佳教学方案,达到教学最优化,如果教师通过“农远工程”三种模式教学案例学习掌握了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方法,从而满足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方法等方面知识的需求。

2.利用“顶岗置换”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农远工程”的应用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2篇

远程教育,它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封闭教育、经院教育”的特点,自我负责学习过程的管理。允许师生在时空上的准永久性分离,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如果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学习是电大公共英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模式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远程教育的核心理念。远程教育是电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也对电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及时的外部支持。为此,本文结合电大公共英语的学习,分析在此种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表现与原因,探讨在远程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浮躁心理

与在传统学校中学习的单纯目标不同,参与电大远程教育学习的学员文化水平、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和心理素质等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提高学历层次,学习动机有很强的功利性,存在相当浮躁的心理。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必然会妨碍和放松自主学习的实施。经过调查研究发现,30%的学生承认他们最真实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是出于“喜欢和爱好”、“便于专业研究”的只占15%左右。虽然有55%的学生把学习英语以“提高素质”为动机,但当问及“英语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时,36%的学生认为是“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27%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时间紧张”,26%的学生认为是“缺少及时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多数学生总是寻找各种主客观原因来解释,而不是从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总是希望能以轻易地获得成功。

1.2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学习方法的形成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电大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对于进入远程教育模式后,缺乏在远程教育模式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以至于在学习心理和行为方面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进行。经调查,只有8%的学生能经常进行自觉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定期进行单元复习。绝大多数人只是有时能够进行自觉地预习、复习等。还有的学生是不会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处于被动或“机械”地状态。在回答“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你是怎样处理的”这个问题时,只有35%的学生会“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而39%的学生的反应是“马上查金山词霸”,还有14%的学生是“跳过这个生词,懒得去查”。这样既影响阅读效果,又达不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1.3缺乏学习计划或没有严格执行既定学习计划

在对学生的日常英语自主学习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65%的学生习惯跟着老师面授辅导的教学进度学习,自己没有制定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和系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再加上日常工作或生活事务的影响,往往随机性的进行学习,学到哪里算哪里,而不是按计划进行。18%的学生虽然有计划,但实际上并没有按照计划执行。真正做好每日计划并每日事情每日毕的学生几乎没有。正是由于缺少学习的计划,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员除了完成面授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课文和背诵单词等之外,并不知晓英语到底到掌握到什么程度,要了解什么,该怎样学等等。这样也提不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形式,老师催一下就做,没有人催就得过且过。调查发现,25%的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27%的学生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远程英语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

2.1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远程教学中,老师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将其化成自己的内在动力。同时要指导学员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等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参照点的作用,学生正是在既定正确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地选择和确立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学习成果,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2.2完善学习服务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远程教育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为电大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电大学生则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视频、CAI课件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集中面授、函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辅导答疑、电话等各种教学手段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支持。此外,还可以较大范围地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角、英美文化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电影对白配音、英语诗歌朗育、英语电影视频欣赏等丰富有趣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内、课外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外语的自主性,提高对外语的爱好,提升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

2.3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电大学生在学习任务开始之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认知特点,制定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听课能不受干扰,多长时间做阶段性的总复习一次。如果学习计划有针对性且目标明确,学生就会督促自己通过努力来获取成功,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时也可请老师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计划。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要清楚英语虽然不是自己的专业,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是必须掌握的人生技能。要了解它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过程和语言的积累,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4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为了有效地学习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是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需要勤学苦练,但是也要讲求方法。方法不对,往往事倍功半,导致形成英语难学的概念,学习效率也不高。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要对外部的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对新的信息吸收进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有新的经验进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信息,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老知识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是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转换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这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环境的学习方式。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目前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不知道如何学的现状下,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会收到实际的学习效果,学生才能学会学习,更好的受益于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方式。

2.5组织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并不表示学生完全独立和放任自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尤其注意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多渠道地主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网上活动和网下活动两方面。虽然在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分布在各地,但是通过网上活动可以形成一虚拟的团队。网上活动主要通过在远程教育的网站上进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可发帖子到论坛主题帖下。如果不是特别疑难的问题,老师并不要急于回复,而是由其他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尝试解答。等学生回帖有一定数量后,再由相关教师做出最后解答和点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加深对所问知识点的理解。网下活动,是指小组成员根据地理位置的远近,组成各个小组,然后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英语沙龙聚会。也方便了平时不经常见面的小组内的同学能够在面授课堂之外还能在网下接触。居住条件好的同学,靠近公园或靠近社会活动中心,充分利用早晨或晚间的空闲,在小范围内组成自己的“英语沙龙”,形成宽松、融洽、愉快、自主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听、说两项的训练也弥补了网上教育的不足。

2.6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监控学习质量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通过在学习过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反思性的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元认知水平,实现了学习的自我调控。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某些方面的有意识的关注。经研究,自我监控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当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时,他们会运用复述和记忆、自我评价、环境营造、复习先前的试题和作业等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的次数会明显增加。远程教育学生都不在老师眼前,可能在家中或其它不是很安静的场所,周围会有很多干扰,不如教室里的学习氛围浓厚。这时,自我监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自我监控是指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生为保证学习任务的达成,提高学习效果,达到自定学习目标,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任务执行情况。检查时间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学习进度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及时对最佳的认知活动做出分析和评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改变学习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电大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学习活动完后一项后,填写自我记录表和清单。学生通过记录表来监控和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3篇

1系统分析

在开发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笔者一直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开发系统。首先进行了系统调查,熟悉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然后是随数据流进行分析,对教务系统中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E-R图和转换成关系模型[1]。

本系统采用的是ASP﹒NET和ADO﹒NET。ASP﹒NET是内建于语言运行环境中的编程结构,特别是在创建Web应用程序显示了强大的功能。ADO﹒NE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数据。ASP﹒NET和ADO﹒NET的结合很容易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记录集。使用这些脚本建立和打开记录集,处理和输出数据。系统的开发环境为:服务器端windows2003server+SP4、iis6.0、netframework1.1数据库:SQLSERVER2005设计软件使用DreamwerverMX。

2功能模块

主要分为通知管理、招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考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

2.1通知管理子系统

1)全体学生通知

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通知,所有学生均可以看到该通知。

2)学生个人通知

教师可以向一个或多个学生通知(类似短信提醒功能)。学生在登录系统后通知栏目会闪烁提示有新个人通知信息。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工作忙忘记了按时进行选课,教师就可以利用个人通知来提醒学生及时选课。由于远程学员大多数是在职人员,经常有学员因公出差,甚至长期在外工作,这部分学员,只要能及时上网,就可以保持与学习中心的各类信息沟通,了解到个人目前学习进度和情况。这一功能在实际应用上可以配合班级QQ群对学生的通知传达,取代了以往对学生一个个电话通知,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良好,也很受远程学生欢迎。

3)教师通知

该栏目对象有2类,一为学习中心管理人员,二是实验辅导教师。学习中心管理人员可通过预设的个人帐号登录,查看管理人员有关的通知及文件。由于实验辅导教师是以外聘教师为主的,每个学期根据各个专业实验课程的不同向本地各高等院校相应聘用,因此教学人员流动量较大,学习中心管理员可以在管理系统后台预先设置好每个辅导老师账号及所安排的课程,教师即可以查看到有关的教学通知和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安排。

2.2招生管理子系统

1)在线报名

报名远程教育的学生可以在线填写报名表,并上传个人数码照片和前置毕业证书的扫描件(也可以到学习中心现场采集照片和扫描),即可完成报名。

2)缴费

学生报名及入学考试费可以转账到学习中心指定银行账户。学习中心还开通了网银、支付宝等多种网络转账方式,方便学生缴费,可实现学生异地报名及缴费功能。

2.3教学管理子系统

学习中心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学习材料管理、课程教学计划管理、选课管理、实验实习管理等教学操作。在此简单介绍课程教学计划管理和实验实习管理2个部分。

2.3.1课程教学计划管理

课程教学计划管理主页面如图1。

选择查询条件,输入课程代码或者课程名称,点击【查询】按钮。可以查看到各专业开课计划。教学计划包括该专业的课程介绍、课程实施计划、课程所需的学分和课时,任课老师等详细信息。对于新专业也可以通过【新建】教学计划,设置新的教学课程[2]。

2.3.2实验实习管理

辅导老师可以通过系统上传实验辅导材料,实验通知,在实验完成后通过系统上报实验成绩。

2.3.3教学管理子系统基本关系图

2.4教务管理子系统

2.4.1学籍管理

教师可以对学生学籍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学生通过登录系统,查看、校对并按要求补齐自己的基本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资料直接提交到基本信息资料库,即完成学生基本信息档案的建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登录系统的记录,学籍异动、毕业审核过程、毕业论文指导、奖惩和处分等操作。

2.4.2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是学籍档案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伴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包括考试成绩、重考成绩等。它是数据库是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库、必修成绩库、重考成绩库总评成绩库、选修成绩库等组成。由于是学分制管理,每个学生的课程设置情况可能都不同,在设计上将学生学籍库、教学计划库和成绩库之间利用公共关键字段学生ID来进行表链接,实现查询功能。

2.5考务管理子系统

2.5.1开考计划查询

可查询各个学期的开考计划课程设置,考试时间等具体信息。

2.5.2考试名单查询

按照课程或学生信息查询学生选考情况,并有打印功能,便于考场安排。

2.5.3组考表自动安排

按照浙大考务要求,考场必须是25人的标准教室,而且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不能安排在同一教室,因此系统设计了自动分配功能,在同一时间考试的课程,如果人数不足25人,自动合并到一个教室,并按照要求排成25人考场。以往手工排考试安排表需要几天的时间,而系统排表只要几秒就可以完成了,大大提高了考务排表的时间,并提供了打印功能,便于张贴在考场供学生查看。

2.5.4成绩管理

期末考试是由浙大直接批改,成绩由浙大统一,考务系统采集浙大提供的成绩信息后,供学生登录查询。系统提供了丰富统计功能,能够统计出平均成绩、还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统计出单科成绩的平均曲线等。

2.6财务管理子系统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4篇

厂街中心完小远程教育工作计划为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和电脑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学校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及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设备的巨大作用,让我校教师学生能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促进我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计划。二、指导思想。以上级有关现代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精神和大理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为指导思想,以我校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科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常规教学和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齐头并进,有力的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全面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三、工作目标。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探索教学,充分开发远程教育的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学期教师培训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开发;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四、具体措施。2、作好计算机和卫星资源接收的常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并正常运行。出现故障,及时上报并联系人来维修。机房保持清洁、各位教师做到按要求操作和学习。

3、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填写好各相关的记录和使用情况。4、重视管理员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学习网络维护和管理、整理、开发远教资源,充分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收看优秀示范课和课堂实绿。5、按时接收现代远程教育卫星资源,不断利用远程教育网的接收,下载积极推荐给教师,提高教师备课的利用率。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观看相关优质课堂实录。通过观看“实时课堂”、“同步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网络知识学习兴趣。6、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障教师、学生在正确使用设备时不发生任何事故。7、积极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宣传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们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促进麻痹大意的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8、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多媒教学和公开课提供便利、帮助、师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9、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努力让全体老师早日争着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5篇

1现状案例及应用反思

1.1案例一:农远工程调研中的有效性应用案例

我们对于农远工程的调研是一次纯教育科研行为,没有任何的检查和评比或其他额外的任务。在阳泉市最为偏远的一所镇小学,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标准的农远工程模式的设备,计算机、数字投影仪等。调研组参观了在这里讲授的语文课,课程内容很流畅、无可挑剔。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主导讲授、同学们小组讨论、同学代表的个性发言、师生们学习后的观点交流,还有老师利用计算机、投影展示的教学情境和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课堂,农远工程设备才会得到有效性的应用。从调研结果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性应用,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时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教师使用农远工程设备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农村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考察了两个乡的6所学校,其中有一个典型的村办小学中,一位近40岁的女教师,带着20多个1-3年级的学生,进行复式教学,他们利用着一套一模式农远设备、一套配套的光盘,20个孩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需要看光盘时,到另一个窑洞看DVD。DVD中播放着光盘教学节目。

1.2案例二:国培计划大学生农村小学顶岗教学调研案例

2010年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省、市教育部门安排,派出了1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小学顶岗教学。我们选择了最为偏远的乡镇村小学进行调研。调查了6个乡镇,20多名赴农村顶岗教学的学生。他们都承担了一门主课的教学工作,还有一些班级工作,大部分承担了英语课的教学,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但他们都能得心应手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其中4个学生,分别代了两个班的全部课程,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有一个学生,承担了三个年级的英语课程。在农远工程设备安装就绪之后,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老师们多少都有些畏惧心理。他们有的不想用;有的想用,但是担心怕用坏了;有的怕用了教学效果不好,影响成绩排名;有的教师不会用等。种种原因造成了所配置的农远工程设备的闲置状态。自从国培计划的大学生到了学校顶岗教学后,这些闲置了几年的农远设备,基本上都运转起来。但是,也有一个乡镇小学,日常的村民基本用电还不能保证,所以已经配备好的二模式、三模式设备还一直没能投入使用,教师们只能“望设备兴叹”。

1.3案例三:农远工程设备的闲置分析

本调研受学校领导和课题组委托参加了山西省教科院组织的、教育部教育布局调整项目赴平鲁、朔州、左云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我们重点负责农村远程教育方面的内容调研,印制了调查问卷,在当地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当地学校的老师、学生就农远工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当地师生们的帮助和支持。随后我们撰写了调查报告,提交山西省教科院,入编了山西省2009年教育发展年度发展报告集,也在国家刊物上发表,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关于农远工程的有效性问题分析问题。在我们考察时,正是撤乡并镇、撤点并校之际,当地的政策是每个乡镇保留一所小学,建立寄宿制学校。一些学校刚配置的一模式或二模式设备都在重新分配和安置中,也有些设备在个别教室中正在使用。我们参观考察了近10所学校,他们的各种制度都很完善,可是,我们感觉到这些设备使用的迹象不是很明显,且没有看到三模式设备机房有学生正在上课。

我们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是推动农远工程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的升学考核的关系是领导和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还参观了新设备的实验室,同样感觉到使用的迹象不很明显,所以建议,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实验设备应充分的物尽其用,发挥其作用,真正让农村学生享受信息技术的资源,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当前,正是新课程推进之际,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不是孤立的一般应用问题,而是要适应新课程的应用。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如果有农远工程的影子,就是有效性的应用,如果农远工程与新课程推进脱节,其有效性就值得质疑。

2各级政府及领导关注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2.1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人大代表的关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些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人大代表说,有些地方设备运来了,但没电没钱用不起。电力部门对学校仍按工业用电计算,许多学校交不起电费,好端端的设备只能放在那儿当摆设。有的代表反映,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了硬件配套,但是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不均衡且使用情况较差。有的学校只是购置了几台电脑应付上级检查,在平时却不让教师使用;有的则是缺乏教师以及设备、网络维修专业人才。

2.2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的原因分析

(1)没有电,闲置;

(2)有电,费用高,用不起,闲置;

(3)有电,不会用,闲置;

(4)有电,不愿意用,闲置;

(5)有电,不让用,闲置;

(6)有电,机器有问题,不能用,闲置。

这些设备是教学的设备,要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VCD机器或计算机,还是网络设备的使用,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用。

2.3关于教学问题

农远工程提供了教学设备、手段、环境,这些设备应由教师来使用,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包括: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硬件问题、软件问题、人员问题、教师使用、维护管理。

2.4农远工程设备的利用

农远工程设备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帮助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设备。

(1)想不想使用,教师的思想和意识是第一位的;

(2)能不能使用,是设备完好问题;

(3)会不会使用,是教师由不会到会,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

2.5农远工程的意义

信息时代,需要为教师、学生插上信息的翅膀。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如何学习、如何考查、如何评价、有什么要求,是记忆信息概念、记忆信息知识,还是操作信息设备,应用信息设备教学和学习,这是衡量信息技术设备有效性应用的关键。

2.6教材及用教材教学的问题

教学中常出现软件不配套问题,教师用的教材与设备配套的软件不一致问题。教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面对教师不足问题,可采用设备播放课件替代教师。上机做练习,不如传统做题训练,让学生们多做练习。

2.7关于教育教学的考试评价——教育导向:以教材为中心,教教材,学教材,记忆教材,考教材;以知识为中心,教知识,学知识,记忆知识,考知识。

3新课程理念指导推进,考量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农村中小学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这场变革,并在变革中避免进一步扩大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无论对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乃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正都是至关重要的。

3.1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一——是否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首先要对“过度”进行深刻的反思。其实不论基础教育,或是任何教育,怎么能不要知识的传授呢?问题的核心是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唯一的目的,更不要过度。课程改革是综合性改革,涉及到诸多因素。但在实际中,由于农村学校宣传的不够,资料的缺乏,教师培训的不足,许多教师简单地将课程改革理解为就是教材的更换,从而批评课程改革不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改革目标。被错误地认为不要学习书本知识了,学生的经验将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批评课程改革违背的教育的规律。

3.2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二——是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目标,被误解为不要接受学习了,不要记忆背诵了,批评课程改革是放任学生自己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他课程的主要区别,笔者认为,就是要彰显《纲要》所说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不是一般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做到了多少呢。

3.3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三——是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被误解为不要考试和评价等,从而对课程改革发难,对新课程怀疑,对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冷淡。这里需要深刻反思的是“过分”,评价是教育的导向,评价需要考试,然而评价或考试如果只是分数,只为了排名和升学的选拔,那就是过分看重了选拔功能,失去了评价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农远工程有效应用与课堂教学四大要素设计

4.1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更不是“人灌”变“机灌”,而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引领者和服务者,重新构建教师的角色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学生的对这些有兴趣吗?学生乐学吗?学生开心快乐吗?如果学生对学习厌倦了,那我们的教育成功吗?

4.2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二——教学内容媒体是否有转变

农远工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呈现单一教科书,更不是教“教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交互式地应用呈现课程内容,通过精心有效的教学设计,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农远工程的设备就是教学内容呈现的媒体和设备,起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更不是简单地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倡导基于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如果农远工程的应用只是原来黑板、粉笔的替代,那就失去的它的意义。农远工程设备的应用应该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4.4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是否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倡导基于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探究师生的互动方式。“互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农远工程的应用,是否改变了“一言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等。

4.5培养研究型教育和创新型教师

加强对研究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引领,培养“师心”是关键。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最为关键的是培养教师的内驱力。当前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改变其固有的、不合时宜的关于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其中涉及教师的知识、信念、观点、态度、行为和兴趣多种因素,由“继承型”、“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教师探究教育科学,将追求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职业使命与教师自我生命质量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教书育人不仅是职业需求、专业要求,更是事业追求。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办教学点,由于教学班级规模不大,教师要尽量发挥教学点小班的优势,多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组织方式,这正是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教学的优势,要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新课程推进和农远工程有效性应用的实验研究。对于个别教师过分依赖大屏幕播放课件,不注重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导致教师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机会,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和灵魂,应注重研究复式教学问题,特别是偏僻农村教学点的科学合理应用。真正发挥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新课程推进考验农村远程教育和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注重农远工程与当前的新课程推进的整合研究,提升其有效性应用。农远工程的教学方法问题,只能从解决“用什么来教”的问题来考虑其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主体”教师是怎么来思考、怎么来驾驭的,才是首要问题。农远工程不是孤立的教育工程,其有效性应用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应该在当前新课程推进的大形势下考证其有效性,在农村大教育的视野下来检验其有效性。

5落实国培计划与农远工程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国培计划其全称为“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指出,中央财政将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由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教学,顶替出当地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培训。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响应国家、省市教育部门支教精神,派出了首批100多名毕业年级学生参加了“国培计划”大学生顶岗支教教学活动,奔赴农村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大学生奔赴农村一线学校,带去新课程理念,实现农远工程有效性应用。

“国培计划”专家郭元祥对国培计划评价说,不可缺失规范性与有效性,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新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国培计划”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培训方式不仅决定着参训者的学习方式,也影响着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国培计划”采取的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多数培训机构设计了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但从培训实施的情况来看,参训教师的选拔缺乏标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对新课程一无所知,难以承担“种子”教师的责任,有的参训教师反映是“雪中送炭”,但对其缺乏后续关注,无法展开持续性学习。

“国培计划”在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注重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突出“问题教学”,采取“研训结合”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总结经验、培养反思能力。要切实体现“国培计划”培养“种子”教师的功能,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认真遴选参训教师,真正选拔那些能够胜任“种子”责任的人员参与部级教师培训;二是关注参训骨干教师的后续研修和可持续发展,把参训教师的后续研修与自主思考纳入“国培计划”培训方式之中,引导参训教师的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和导向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评价学员参与培训所发生的变化,如教育教学观念有哪些改变,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何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对此未给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当前提高“国培计划”有效性的当务之急。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6篇

我们正在见证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稳健发展。

1 开放教育资源发起机构在全球范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从高等教育到中等教育,从一流大学到地方大学。从教育财团到个人,学科领域十分广泛。

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最初的几个密集性论坛之后,UNESCO开放教育资源团队的成员不断增加,且一如既往保持活跃。

3 开放课件联盟最初由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为非营利性组织。该联盟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各种教育机构,成员数量持续稳步增长s。

4 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自2001年开始资助麻省理工学院起,资助了许多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在推动开放教育资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经济资助和庞大的专家顾问团队,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至今仍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欧洲近期的进展情况在工作组报告中受到特别关注,这些进展通常与开放和灵活学习方面的开放教育资源有关,特别是与开放远程学学有关。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计划”和荷兰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计划”同时启动于2006年,目前这两所先行一步的大学已进入必须尽快解决全面转向开放教育资源的战略性问题的阶段。其它参与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服务于自主学习的多语言开放教育资源计划”的八所开放远程学学,目前正在制定自己的开放教育资源战略,或正在落实自己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政策。在这些大学中,土耳其阿纳多卢开放远程学学于2008年(该校成立50周年)宣布了自己的开放教育资源综合发展战略,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的一个令人关注的新计划,获得了由休利特基金会的部分资助,该计划旨在组织一系列开放教育资源研讨会(共三个研讨会)。开放教育资源战略实施研讨会已于2008年5月在英国开放大学举行,主要是一些欧洲远程学学参加,会议已形成成果。英国开放大学和荷兰开放大学两个计划的案例已提交会议并进行讨论,涉及诸如战略、可持续性、技术、知识产权、课程、学术、参与、质量、组织机构等问题。此外,参与者就开放远程学学的各种体制问题进行了辩论。

开放教育资源战略发展研讨会主要是为普通大学和大学联盟举办,共享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服务于自主学习的多语言开放教育资源计划”的知识和经验。会议于2008年10月28-29日召开,比利时鲁汶大学主办这次会议。

开放教育资源能力建设研讨会是为各大洲开展开放教育资源能力建设搭建平台。会议以增强开放教育资源的意识。汇集开放教育资源不同观点、战略和优先发展事项。研讨会的组织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密切沟通,计划于2009年1月(具体时间待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召开。

最后,有关ICDE 2007年校长常设会议后开放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发展,还需强调以下方面: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开放教育资源:未来发展之路”一书,作为国际团队的成果,该书集中反映了如何推进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指出了关键问题、优先发展事项、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做些什么“。该书目前已被翻译成13种语言。

6 特别工作组成员之一――Fred Litto,在2008年7月伦敦召开的第五届泛英联邦开放学习论坛(PCF5)上,就ICDE开放教育资源特别工作组的工作做了发言。谂坛颇有启发,与会者甚众,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Susan D Antoni、休利特基金会的Marshall Smith和Catherine Casserly,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就职印度国家知识委员会(NKC)的Vijay Kumar做了大会发言。 7 2009年ICDE/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世界大会(标志为M-2009 Conference)将于2009年6月7-10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召开。当然,开放教育资源作为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将在会议上讨论、评估并推进。

八、结论和建议

正如在第五部分指出的那样,汇总意见包括了2007年SCOP会议的结论、建议(经特别工作组审议并被采纳),以及特别工作组对ICDE下一步行动计划所作的补充。

特别工作组最终研究报告中的10个主要结论是:

1 第一个问题是:“‘开放教育资源如何就响应UNESCO全民教育’政策、能力建设、扩大参与和学习机会做出贡献?”

2 第二个问题是:“开放教育资源在推动和强化知识型社会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3 与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有关,将开放远程学学的特色与开放教育资源的理念衔接起来可能会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解决方式)。

4 “开放”并不意味着“免费”。

5 发展开放教育资源必须摒弃过于传统的方法或教条的观点。

6 在考虑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潜力和机遇时,多样性至关重要。如目标群体、目标和发展计划、发展现状、国家制度、规模和范围、内容共享等等。

7 由于上述多样性,确定国际一级的优先发展次序比较困难,应该从机构和国家层面考虑。

8 如前所述,“知识是公共产品”,这需要公共资金。

9 可持续发展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取决于资金结构的变化(即比重或额外资金发生的变化)。

10 必须进一步挖掘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合作和建立伙伴关系的潜力和附加值。

特别工作组最终研究报告中的几个主要建议是:

ICDE(和成员)应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A 不再解决开放教育资源的一般性问题(这些工作许多其他机构正在做),而应重点研究开发适用于自主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教育资源学习材料(开放远程学习在开放教育资源方面的特色与ICDE会员情况有关)。

B 深入分析开放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主要的假设条件或理由、各种必要的行动(如ICDE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间开展合作)。

C 就开放教育资源的实施、质量保证、可持续性、对语言/文化的适应、内容和服务、知识产权/版权等主题,形成开放教育资源与开放远程学习相关的实用性报告或指导手册,所有这些主题都应以实际案例研究为基础(如来自欧洲的领先者的案例、一来自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和其他区域性协会的案例)。

D 充分利用ICDE网站,作为信息交流和讨论的论坛:建立ICDE会员支持中心及其它机制。以就战略、政策、最佳实践和专业 知识进行交流,促进合作。

E 在强化意识、寻求官方支持、以及利用ICDE的品牌进行媒体宣传方面下大力气。

F 从教职员工、学生、教育机构的角度出发,列出他们期待且能获得反馈的问题。

G 与区域(或洲际)开放远程学习协会(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AIESAN、亚洲开放大学协会、非洲远程教育协会、美国远程学习协会、巴西远程教育协会)和其它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休利特基金会、开放课件联盟、开放学习共同体、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开展深入合作。

H 为了培训教职员工,与相应的开放远程学习协会合作创办开放教育资源夏季研究院,每个区域(或洲)建立1个,并挑选会员机构带头实施:ICDE会员(不全都是)及非会员参加。

I 建议H所提到的开放教育资源夏季研究院与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行动计划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如前面所讨论过的,该计划由休利特基金会资助,2008年启动了开放教育资源系列研讨会。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三个开放教育资源研讨会中的最后一个,是为欧洲以外的开放远程学学领导层举办的能力建设研讨会,目的是向其它几大洲提供帮助。研讨会将于2009年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我们开始ICDE特别工作组工作的地方)召开,为随后召开的区域性(或洲际)开放教育资源讨论会(或夏季研究院)搭建一个探索性平台(或样板)。在这方面,ICDE、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和其他开放远程学习协会间的通力合作应是明智之举。

最后,特别工作组向ICDE执行委员会建议,解除特别工作组职责,解散特别工作组。从能完成上述建议的ICDE成员中挑选专家,成立新的特别工作组。新的特别工作组应经ICDE执行委员会同意。

关于最终报告,特别工作组向ICDE执行委员会建议公开出版、围绕出版活动组织公关和媒体宣传。通过ICDE会员。在尽可能多的国家将该报告提供给媒体,并分发给利益相关者。

九、后记:印度揭示了发展之路吗

印度总理拥有的高水平智囊团,被称为国家知识委员会(NKC)。NKC自2005年10月开始工作。已出版并向印度政府提交了两份年度报告。据NKC称,就这些报告采取的后续行动是值得称道的,政府采纳了其中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NKC的议程中把教育置于最优先的位置,将其作为实现快速和全面增长的核心手段,突出强调发展、卓越和公平。

“国家2007年报告”回顾了NKC 2006年提出的建议,提出了2007年建议。2007年一系列建议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卫生信息网络、门户网站、法制教育、医疗教育、管理教育、知识产权、创新、传统卫生体系、公共资助研究的法律框架。此外,还涉及与特别工作组报告有关的两个领域:开放和远程教育(ODE)、开放教育资源(OER)。

NKC报告的第17页是这样阐述的:“远程教育可以为为数众多的学生包括有特别需求的学生提供接受教育的途径。随着媒体多种多样。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远程教育受众面显著扩大。NKC建议在远程教育方面应重点建设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公共开放资源,建立学分银行,提供国家性考试服务。”

NKC报告的第51~52页阐述了开放教育资源。

下面我们引用了三段令人感兴趣的原文……

“我们在知识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接受教育的途径。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通过互联网宽带,加速开发和传播高质量的开放,学习材料和开放教育资源。这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和更广泛地获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并大大改进教学方式。”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7篇

成功的教学必有完善的计划,即使有再强的执行力而没有好的计划也于事无补;教学计划是教师学习与实践、思考与探索的结果,是教学实践、反思及不断升华的历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制定有必要厘清几点:

一、厘清学段教学内容,构建水平四学校教学内容框架

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构建的核心之一,整体构建是涉及全校的课程内容分布的问题,厘清三级课程管理系统学段教学内容,构建学校教学内容框架。

《课标》(2011版)列举的课程内容如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游泳或冰雪类、武术类、其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等。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江苏省2014年7月﹚的课程内容划分为必学、限学、自选三类,必学内容:基本活动技能﹙田径类、体操类﹚;武术;体育与健康知识。限学内容: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韵律活动与舞蹈;民间传统体育等。自选内容:游泳、花样跳绳、定向运动、新兴运动项目等。我校已有的课程内容如 “每月一赛”(拔河、合作跑、跑操、广播体操、接力跑等);海门市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花样跳绳、踢毽和跳橡皮筋﹚。

体育教师必做的学校体育工作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南通市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海门市季度体质与视力状况监测等;“每月一赛”; “体育节”(田径运动会、球赛等); “一校一品”﹙篮球、足球等﹚;市教育局、体育局组织的体育比赛,学生全员参与的比赛﹙广播体操、跑操等﹚等。

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筛选课程内容,选择学校具备条件、学生喜欢、教师能教的教学内容,构建水平四学校教学内容框架,具体思路:1、体能﹙田径类、体操类、武术等﹚、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知识、校本课程确定是学生必修的内容。正确处理一般体能类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体育课上成体能训练课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与运用中形成基本运动技能并增强体能。 2.依据精教类、简教类、知晓类、锻炼类教学原理确定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如篮球精教类教学内容,“一校一品”篮球大教学单元内容﹙40–50课时﹚,分配在各学年学期中。结合各社团种类确定简教类教学内容﹙乒乓球、羽毛球等﹚,并分配在各学年的学期中。3、整合测试项目,融入在相应的运动单元教学中。南通市初中学生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方案,考生体育成绩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平时体能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测试和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三个方面组成。每学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体能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测试3项,其中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跑为必测项目,其余2项在体能素质类与运动技能类项目中各选测1项。可供学生选测的体能素质类和运动技能类项目各不少于3项,且各学期2项选测的项目不得重复测试;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规定在题库中田径、体操、球类三大类测试项目每大类各供选三项,学生每大类“三选一”自主选择考试。中考题库中三十多个测试项目,每学期教体能技能选测6个项目、必测1个项目,初一、初二、初三上学期五个学期可选教题库30多个项目,初三下学期根据学生选项,复习应考。如何优化整合中考题库考试项目呢?遵循运动项目教学先易后难的顺序如跳跃类,先立定跳远再立定三级蛙跳、立定三级跳远,后跳绳、跳高、跳远,可确定初一立定跳远、跳绳,初二立定三级蛙跳、跳远,初三立定三级跳远、跳高;与精教类、简教类、知晓体验类教学内容融合如篮球运球绕杆、运球投篮﹙中考题库测试项目﹚安排在篮球教学单元的运球、投篮部分。4、处理好基础年级、毕业年级教学与中考内容之间的关系。初一、初二基础年级学生在相对集中时期系统地学习。如初一上学期选择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实心球 ﹙体能﹚;广播体操、篮球、足球﹙技能﹚;耐久跑﹙男女生必测项目1000米、800米﹚等教学内容。5、除运动技能外,教师对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与开发,形成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水平四体能技能教学内容逻辑性编排构成学校课程框架即各学年学期的教学内容分布如初一上(下)学期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知识、耐久跑、立定跳远(跳绳)、实心球(快速跑)、坐位体前屈﹙30秒立卧撑﹚、广播体操(技巧)、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每月一赛”(海门市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等。

二、目标统领内容,合理布局学年、学期教学计划

《课标》(2011版)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是“捆绑”在一起描述的即内容紧随目标,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学生学习何种运动项目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学生喜欢并认真学习与锻炼。学习目标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细化水平学习目标可得到下级学习目标。

“目标引领内容”,细化水平学习目标可得到具体教学内容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如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学习目标之一: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运动技术和简单战术,教学内容是达成学习目标的载体。水平四各年级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学生学会运、传、投等篮球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参与简化规则的篮球教学比赛;学会运球接投篮等“组合”技术,会学一些需要进一步掌握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参加具有一定对抗性的篮球教学比赛;会用所学技战术参加篮球教学比赛。各年级篮球教学比赛内容:在规定区域中教学比赛如汽车轮胎替代篮圈的长方形平地、半场、全场篮球教学比赛,运用传球、运球、投篮单项技术教学比赛;“组合”技术和简单战术的教学比赛;运用所学篮球技战术教学比赛等。

教师根据学校条件、学生学情等确定各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如何在各学年学期中序列教学内容呢?遵循教学内容与季节、天气状况相适应如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知识教学单元星布在雨天上室内课;遵循教学内容与学生体能储备相适应如初一第一学期初广播体操、学期末实心球;其他如每月一赛在每月月初等;毕业年级学生初三下学期统考,恢复体能、学生选项分组教学、体能与技能训练、心理训练及适应性训练及考后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运动。

如何分配每学期教学内容的课时呢?以每学期16周课时为例,体育理论、健康教育3-4课时,精学类运动技术10课时,简学类或知晓体验类运动技术8-10课时、体能技能项目19-20课时,校本课程项目4-5课时。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单位,各学年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可运用单元教学的形式教学。单元教学计划设计一般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分解教学法还是完整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等决定教学单元技战术重点、难点及教学内容搭配,就学生学习状况分配教学单元课时。以融合在足球教学单元中的定位球踢远为例,运用分解教学法,运动技术各环节具有阶梯性,原地定位球踢远技术、助跑定位球踢远(上一步、3-5步助跑)技术。原地定位球踢远技术、助跑定位球踢远(上一步、3-5步助跑)技术、教学比赛(踢准、踢远)等组成小单元教学,与足球运球绕杆等小单元教学串接构成大单元教学;搭配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练习如立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

运用单元教学编辑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可结合学校体育活动设计,仅选用考试测试项目,会让学生失去体育运动兴趣,更不会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要课内外结合,教学延伸到课外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单元教学中的大量练习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课时得到补偿,丰富的练习手段、多样的组织形式等能够引领学生自主锻炼、拓展练习如排球——垫球,学生运用垫球技术自主练习或垫多比赛、集体游戏——垫球接龙等,在课外良好的体育氛围中体验体育文化魅力;匹配学校群众性体育比赛,学生能运用体育课习得的各单元教学运动技能参加各种比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如每学年秋、春季田径运动会、“每月一赛”等是学生学习交流、锻炼、展示的平台;各种主题形式的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融会贯通,如不同教学内容组合在单元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运动原理的理解,例实心球、排球发球、定位足球踢远用力方法即用力速度快、距离长,用力部位即球的后下方相同。并开发教学内容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实现学习目标,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四、针对性且个性化的设计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是单元教学计划的具体化,要避免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化,分析课时教学内容,确定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如实心球初一重点用力顺序,难点投掷角度;初三重点远离器械、鞭打技术,难点投掷高度;身体练习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技术教学载体,设置辅助练习如用“抱膝跳”体会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运用直观教学法,结合挂图讲解、模型示范等,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运用语言法渗透体育运动技术原理和健身方法等教学教育。课时计划体现身体练习的课堂运动密度与强度学科特点;运用分层分组教学等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技能形成、体能发展,并享受体育运动乐趣。

课时教学计划为班级学生量身定做,因此具有针对性。体育教学是一个预设与生成的过程,而教师与学生之间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是最大的变数。如男生喜欢球类运动,课上预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进行球类运动能保持他们学习的热情;女生能遵守课堂秩序,可引导她们之间的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等。分析各班学情,因势而导,达成教学教育目标。

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第8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学;继续教育;现状;挑战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经常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已进入到了可以通过宽带上网的互联网发展新时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时都深刻认识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开放性的教育必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1、现代远程教育的全球趋势

新世纪,各国政治家都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现代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共识。为迎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挑战,各国政府对远程教育备加重视,并制定专门计划加以支持、实施。

英国政府计划在2002年底以前,建立全国教育网络,使全国的学校免费与因特网相连,给每个学生配备电子邮件地址。英国政府还把1998年定为网上教育年。至今,英国全国各级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学校。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迅速,正在实施第二代Internet工程,加快网络运行的速度。前总统克林顿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一所学校、教室和图书馆,通向每一个儿童。他在演说中表示,要使美国每一个儿童8岁进能够独立阅读网上信息,12岁能借助网络学习,18岁能够上大学。美国政府近年来用于网络教育的开支每年高达100-200亿美元。美国的网络大学有300多所,80多所大学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学位。日本文部省1994年制定了一项5年计划,到1999年,日本公立小学两个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到2001年所有的中学,2003年所有的小学将全部上Internet网。1996年,文部省又提出了21世纪媒体技术的发展报告,要求在大的研究机构充实网络和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日本已经拥有20%的光纤网络,到2010年,100%的日本家庭都将可以访问高速、高效的多媒体业务。法国教育部制定了为期两年的紧急培训计划,即从1998年秋季开始,在各培训学院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有关培训,以便引导儿童能够提前熟悉网络,使教育能够提前实现现代化。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拨出专款初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统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的开幕式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多媒体超级走廊,这是一个完整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计划。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展了远程教育。远程学习既支持一般的课程,也支持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习。两国的教育部门都买断了加拿大开发的Wab-ct教学管理平台,供学校免费使用,极大地推进了以网络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1]。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我国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函授形式,第二个阶段是广播电大形式,第三个阶段即部分高校试行开展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学习的远程教育形式。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点支持并加快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建成一批网络学校。”

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1999年1月3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我国网络大学教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由最初教育部批准的4所院校(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发展到2002年4月的67所。目前网络教育主要分5个层次:一是“研究生课程进修”如清华大学等高校提供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针对已获得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二是“专科起点升本科”,绝大多数的试点高校提供这一类型的远程教育;另外三种形式分别是“第二学士学位”、“高中起点攻读本科”和“专科”。在专业设置上,多集中在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学科上。从教育模式的应用上,网络大学所采用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和远程课件模式两种。前一种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直播课堂+网上自学课件+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后一种模式则可表示为:自学课件+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在学制上,主要实行弹性学分制[2]。

截至2001年底,已开设8个大类51个专业,组织了近300门课程和一批素材库、案例库,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已达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校生达24万余人,教育部投入资金达3.6亿元,社会投入资金达10.7亿元,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3]。

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开展起来,但历经四年的发展,网络教育给人的总体印象,无论从社会效果还是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并没有占据远程教育的主体地位,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网络学院的招生计划并没有显示出远程教育的特色,而是成为全日制招生计划的补充。不少试点高校只是流于远程教育的形式,其教学计划、内容、形式和教材选用都与全日制面授教学没有本质差别和改进,而学费却是全日制的两倍。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挑战:

(1)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仍需继续建设。尽管教育部已经组织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专家组,2002年4月还下发了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文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核心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日前也由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完成,由教育部9月23日在京宣布,但对于一个新生事物,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仍需完善和补充,以此来规范网络大学的教学行为,保证网络大学的教学质量,提高网络大学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2)经费投入不足和相关的师资力量不足仍是困扰网络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只有清华等少数大学实行了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大部分试点院校实行远程课件模式,教学上仍以面授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多在融资渠道上下功夫,如同国外和国内的网络大学和互连网运营商加强合作,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如“网上人大”的建设。在对外合作上我们需加大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但各开设现代远程教育的院校应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远程教育模式,不要都是一个面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远程教育形式上,我们提倡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网络大学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计算机水平和网络应用水平的统一培训,建设一个科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学科布局和教学课件的建设上仍需加大工作力度。在学科建设上,由以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向以多学科共同发展转变,调整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关系,科学地做好学科规划工作。在教学课件的建设上,不局限于远程教育学院本身,可以和其它学院共同开发;不局限于一所学校本身,应加强和其它远程教育学院和国外网络教育学院的合作。目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管理软件多,来源复杂,同一类软件也有多个版本,且互不兼容,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如办公网、校园网、城域网、互联网上应用的软件。我们要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在网络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局域网的建设要同外部的因特网相适应,相协调。这方面我们有些负面例子:如内蒙古的一所高校,1998年投入7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但是却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原因就是完善的校园网与外界的通道太窄,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带宽是64K,与中国电信的带宽也仅2M,造成“信息孤岛”,与外界交换信息困难。这要求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有整体规划的概念,这样才能保证局域网发挥应有效果。

(5)在校园网的具体建设中,还要注意基础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应用建设和信息人才建设共同发展。所谓基础建设就是对学校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提供一套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需求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建设中既要保证与外界的畅通,又要保证整个方案适合实情。信息资源建设要求我们做好各种信息库、教育资源库、图书库等的建设和更新,否则,网络信息会成为“无源之水”。网络应用建设要求我们要实现在线课程管理、在线答疑和考试的功能,要建设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要将整个学校管理和信息传送、信息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人才建设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掌握硬件维修和软件开发维护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在校师生员工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培训,使全体师生都能熟练掌握上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