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哲学论文

建筑哲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07 04:55:00

建筑哲学论文

建筑哲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空间场所;体验;哲学研究

人类学、符号学、美与崇高、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都属于建筑理论家和哲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和问题,这都是对于建筑意义的探讨。在魏玛艺术馆共同讨论的尼采与我们的心灵建筑研讨会中,哲学家、建筑理论家和艺术史学家针对建筑、文学、艺术、建筑的隐喻等问题。建筑空间场所的体验属于建筑理论界自身向哲学领域的一种拓展。

建筑理论十分非常重视建筑的哲理,哲学的批判理论也成为建筑历史批判与文化批判的理论基础。欧洲的建筑哲学家开始将结构语言学引入建筑思想当中,首次关注建筑的语言表现,学者的思维碰撞开始将解构主义引入建筑学;然而,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也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许多方面,建筑的理论范式和哲学的理论范式都成为了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

早自19世纪末,尼采就发表了建筑是哲学意志投向权利的审美客体的言论,首次提出了言说的建筑与知觉的建筑概念。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啦则提出了以超越笛卡尔现象的概念去理解建筑的观点。

当代建筑理论开始从关注建筑的形式转向建筑的逻辑,深入更普遍的本体论;但在另一方面,现代建筑理论又十分关注人与建筑的关系,可见其深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现象学哲学强调的是针对景观、场所、基地及其建造过程,特别是建构的后现代主义态度,这给建筑理论研究注入了生命力。近年来,建筑现象学也开始朝着哲学思考的方向探索,开始深入研究身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是人们感知建筑内在组成部分的的媒介,在后现代主义时期,人和建筑之间的联系再一次成为现象学的一个研究课题。建筑现象学所研究的内容是建筑的形成及其怎样产生作用,其不仅关注和认同建筑的基本元素,同时也关注建筑感觉层面上色彩、材质、管线等,而在所有感觉层面的元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其空间场所的体验。

空间是建筑区别于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的关键特征。长期以来,空间本身被看做一个数学概念,看做一个并不拓展,坚固的被动背景,被坎作为一个恒定的场域。建筑从诞生时期起就是一种空间,这是不同于绘画与雕塑的重要特征。

建筑一直在广泛的学科当中获取新知识,其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文化哲学了,哲学家对空间的解释也推动了建筑理论家对空间的再认识。罗杰琼斯认为现代的空间概念是一种符合隐喻,它体现了人们对分离、区分、连接、隔离、划界、分裂、区别以及一直等所有的关键和体验。几何定律和透视法是对人们无关联产所体验的一种提炼和总结。空间已开始被完全抽象化、综合化、外化为空无、寒冷的虚空。

近年来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跨学科探索交流中,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其中大部分达成了空间是交流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本质所在,是建筑的主角的共识。莱恩劳森之处:空间创造了环境,环境组织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哲学家讨论空间问题时,既从形而上的领域出发,也设计到形态的层面。哲学家认为空间是物质的伸张行和广延性,是所有物质系统当中各要素的共存与相互作用的标志。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说过,人们对空间的感知产生空间感,空间感则是人们对物体进行定位及距离测量的过程,是对空间的体验,而这些体验过程依赖于感知者的状况,具有不确定性。

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当中,场所就是天、地、神、人的集中体现。场所和建筑与城市空间有密切关联,场所精神在能够产生共鸣、能够容纳体验的空间中存在,场所既属于空间体验的产物,也属于空间的再创造。

诺伯格舒尔茨对建筑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做出了强调。他明确指出,建筑现象学是把建筑在实在的、具体的和存在的理论领域加以理解的理论,建筑现象学将建筑看成是一个具体的现象,一次来建立建筑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人要栖居则需要在环境中能够辨认方向,与环境相认同,栖居的真正意义在于生活发生的空间,即场所。场所是生活世界,是一种具有清晰特征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场所、场所精神、存在空间以及空间体验被纳入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范畴。

建筑和空间以及场所的关系具有唯一性,这是由于建筑和场所的同一性和一致性,这形成了场所精神的基础。建筑和场所有着形而上的、气候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联系,如果建筑脱离了场所,就会将这种联系隔断,自然也失去了场所精神。

人类建造了建筑了城市,因此人类也共同塑造了自身。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文化区建造我们的城市。我们想象中的城市有时候甚至比我们测量统计数据图纸中的硬性城市更加真实。这种想象既是虚幻的,又是现实的,是一种能够让人体验的空间。

弗洛伊德理论表明,体验是一种瞬间的幻想,是对过往的回忆。既是对过去曾发生过的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在的真实感受,是一种早年储存下来的意象的显示,同时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所以说,体验是一种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为建筑空间的一种再创造。

空间体验和城市场所和建筑相关,而城市场所和建筑又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相关,只有同时体验建筑和城市空间以及形成城市空间和建筑的社会和地理环境,才是完整的城市和建筑空间。建筑的空间在于创造一种能够提供体验的场所,而这种场所体验又和一定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意大利锡耶纳的市政厅广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大广场的正中是建于1297-1310年的市政厅,大广场中的9块石板,象征着这个注明城邦国家的9位杰出执政官。红褐色的陶瓦屋顶和砖石建筑墙面,始建于1196年,在此诞生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托斯干纳文化,历史、地理与文化交织的体验共同形成了锡耶纳的场所体验。

优秀的建筑是让建筑与环境成为共同的空间体验场景,成为自然的生活舞台和观众席,城市设计和体验,就是对生活的设计,对体验的设计。

参考文献:

[1l彭茨等编马光亭等译查戴维斯虚拟空间[c]剑桥年度主题讲座―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68

[2]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M]杨青娟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

[3I彭茨等编马光亭等译丹尼尔里伯斯金建筑空间[C]剑桥年度主题讲座一一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2

[4]孙周兴译.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6

[5]部元宝译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一一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95.

建筑哲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建筑哲学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哲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哲学思想;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经济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也促进了各类建筑施工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进入建设阶段,我国整体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项目时代。我国大量的工程项目为广大群众带来了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但也在与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产生了复杂因素,带来了巨大的人性、社会和环境风险。如何更好地平衡各方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处于和谐有序的环境之下,是当前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哲学思想的方向考虑问题,变以往“征服自然”的思想为当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一、建筑施工项目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所谓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系统及具体资源,通过特殊机制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属于项目管理领域最为基础普遍的因素。

哲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导人类主动接近自然、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涉及的问题较为多样,包括自然、社会、思维和人生等领域诸多重大问题。哲学的很多方面是与科学相互联动的,哲学以科学为基础,引导人们合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哲学与科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建筑施工项目活动,就是将有关建筑施工项目的科学思想、理论及观念物化为具体的理论实践活动,尤其是随着我国当前现代施工项目活动复杂程度的提升,建筑施工项目活动与科学的联系也越来越为紧密,如何推动建筑施工项目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利用哲学思想指导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人类认识的进程看,建筑施工项目活动也是处于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中心位置,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活动的哲学认识与思考是人类社会与时展的必然选择与要求。

二、建筑施工项目关注的哲学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关注的哲学问题主要包括建筑施工项目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及工程项目系统观、社会观及生态观研究,建筑施工项目理念及其价值冲突协调,建筑施工项目设计和建造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施工项目理念

哲学上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与劳动力,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也是如此,建筑施工项目就是要围绕特定目标,充分发挥建造者的主观能动性共同进行物质创造的理念。建筑施工项目理念贯穿整个施工项目活动的始终,是建筑施工项目活动的灵魂与归宿,势必会影响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与环节,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施工项目的优劣与成败。

(二)建筑施工项目发展观

近年来,经济发展及社会规划与建筑施工项目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以往我们追求的是“唯经济为核心”,引发了很多社会及生态问题,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与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升,当前必须树立科学的建筑施工项目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项目与社会的协调等多个方面,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更多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协调观念。

(三)建筑施工项目系统观

随着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向先进科学方向发展,其系统化与复杂化特征越发明显,因此,必须确立具有哲学意味的现代系统观,有效推进建筑施工项目内部各工程环节与系统工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并注重综合集成创新功能的充分发挥,积极促进以哲学系统观为核心的大工程项目观念的形成和科学创新发展。

(四)建筑施工项目生态观

建筑施工项目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类对自然加以改变、促进自然服务人类的活动,因此,建筑施工项目必须顺应生态发展及循环规律,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五)建筑施工项目价值观

建筑施工项目价值观主要研究项目的功能属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采用何种标准开展评价等问题。建筑施工项目价值观不仅要研究关于施工项目的一般的价值理论,也要研究在具体工程中,各种不同的价值准则的协调问题。

三、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哲学内涵

建筑施工项目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群体性活动,兼具技术性、管理性和社会性为一体。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正是以建筑施工项目活动为对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各类资源匹配,做好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各类环节的工作,并达成最终的整体目标。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本身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哲学内涵,并时刻影响指导着建筑施工项目的实践发展。因此,必须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进行哲学思考与分析,使其上升至哲学高度,从中提炼出诸多规律。

(一)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理念:哲学系统论的集成管理

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意思维,从全新的角度对各类资源进行对待,拓展管理的外延与视野,提升管理要素之间的融汇,进一步优化和增强管理对象的有序性。在管理行为实施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各类方式方法,促进要素及功能之间的优势互补,强调整体合力的作用。由于集成管理的理念贯彻整个项目活动全局,因此各项管理对象、资源要素可实现全方位、全范围和全阶段优化,使单项优势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促进整个管理活动效率及效果提升。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相结合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各种各样的关系错综复杂,必须采用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相结合的方针,协调处理、科学处理内部各种辩证关系,理清管理思路。

(三)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活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一定时间的活动,必须体现主体与客体的协调统一,并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

(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性:一般管理和特殊管理相结合,整体管理和具体管理相结合

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总体和分体工作,并分别由不同部门及工程管理人员负责完成,因此,必须考虑这一特殊性,在实现项目整体规划及目标的基础上,使项目内部各类工作实现整体统一。

(五)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充分体现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全面提升人在项目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组织整合和机制设计。

(六)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灵魂:开拓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思维及实践活动,是现代哲学的核心内容。从哲学观念来看,建筑施工项目的本质就是与时俱进,是体现人类智慧的典型。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更多强调开拓创新,包括施工理念、组织、制度、技术和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创新。

结语:

总而言之,哲学是其他各类科学的主导,更是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的原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体现、统领、指导与应用,构成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哲学内涵,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哲学的实践和体现。

参考文献:

[1]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2]何继善,王孟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哲学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

建筑哲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 自然论原型论光理论

中图分类号:TQ571文献标识码: A

一, 路易斯康个人介绍

路易斯康被建筑界誉为哲匠,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名行内著名建筑师。

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一半都拥有着永恒与典雅的气质,路易斯康认为建筑应该表达人的初始的空间功能的需求,应该还原建筑的本质;同时,对建筑的与影的运用又有十分深刻的见解,在他的建筑中,大多对于光的运用都十分的重视,从而启发着人们对存在与哲理的思考。通过他的建筑的表现,我们可以感知建筑学的真谛――超越技术、超越物质的人类的真实存在的体现。

路易斯康是费城学派的核心。

路易斯康认为设计的重点在于灵感的出现,从灵感产生出形式,形式引导出设计,其实,灵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建筑的存在空间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程度。建筑师的使命就是捕捉到这样的一种灵感,并将这样的灵感转化成为建筑设计。灵感与形式都是精神上的体现,是让人抓不到、摸不着,而真正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设计师的设计。这样的现象表现出来的就是从本质上来装饰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在建筑表面添加装饰物。

路易斯康的建筑风格受到了柯布西耶的影响,从而走向现代建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话,“建筑是量体在阳光下精巧、正确、壮丽的一幕戏,光也成为路易斯康的建筑理论范畴。认为建筑是呈现光艺术的舞台,而可概分为自然之光与表现之光”。

二, 路易斯康的哲学论

(一)路易斯康的建筑自然论

建筑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但是建筑师是人,人应该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并且能够与没有思想的建筑本身的需求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从而能够让建筑获得具有自然创造的浑然天成的永恒气质就是路易斯康的设计哲学的本质。

日本建筑师祯文彦曾经这样评价路易斯康的建筑,“可谓是一种‘受胎建筑’,一个中心理念及受胎的现象,正如植物之孕种,至萌芽以迄开花的过程。”从祯文彦的这段话中,让我们了解到路易斯康所经历的是有一条具有强烈的逻辑过程建筑之道。路易斯康的生存意志的领悟与建筑精神的把握相结合,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宇宙情怀和撼动人心的力量。

路易斯康认为每一种建筑材料都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意义。建筑师将这些自然中的语言通过建筑设计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最终以建筑物的形式呈现出来。最重要的是保持原有建筑材料的自然性,而不是打破或改变原有的自然语言。保持其本真性,自然性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设计。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路易斯康的建筑自然论,那就是在大的环境下,建筑要融合在环境中,建筑要与周围的生态和谐共生,建筑是在环境中生存的个体,但是不应该只强调个体,而忽略自然的整体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人造与自然之造的相互依赖,共同生存。

(二)路易斯康的建筑原型论

用路易斯康的话说“What was has always been, What is has always been, What will be has always been.”这在路易斯康的思考中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这里的表达出来的思想,在路易斯康的建筑中一直在被表现出来,不断地被诠释,逐渐成为路易斯康建筑语言的一部分,表达着路易斯康对建筑功能的理性思考。

路易斯康回归了人类活动对空间需求的本质,而尽量在建筑中将这种本质表达出来。

路易斯康认为,建筑首要的作用,摆在第一位的就应该是建筑的功能性。形式引起功能,功能是变化的,而形式是不变的,谈到功能,路易斯康认为那是最低级的下限功能 ,满足只意味着将房子造成遮蔽所而已。

当我们做建筑时,首先考虑的当然是效果有多惊人、造型有多炫彩,往往没有考虑到建筑本身的需要,每个不同类型的建筑都有它不同的建筑语言,建筑师应该首先要读懂建筑的语言,了解它的需求,再进行设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表现的东西。

纵观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华丽的外形建筑甚是少见,路易斯康的建筑造型大体是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穿插于组建。以正方、矩形、圆形,规则三角形为主。具有永恒和古典的表现的特征。路易斯康用这样简单的几何形体来构造建筑,保持着建筑的功能的重要性,不以绚丽的造型;来争夺建筑功能的地位。归其本真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是一种手段,听不见,看不着,只能从本质出发,从灵魂中体现。

(三)路易斯康的建筑灵魂论

提到路易斯康的建筑灵魂论,不得不出现上面路易斯康说过的经典的对话。路易斯康就好像能够与自然万物间的灵魂对话,并且强调建筑师必须尊重他的材料,发现他们的灵魂和本身的需求。他没有论述为什么,大概对于路易斯康来说,这是不需要再论证的理论。

建筑的物质条件归根揭底就是建筑所处的时空位置,也就是建筑的空间环境,而创作也同样会受到时代的制约。因此,时间和空间都会对建筑的产生有影响。对一个建筑师来讲,建筑哲学不仅是面对一个建筑又或者是一个方案而产生的灵感,而是建筑师的哲学修养与文化内涵,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总体感觉,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精神的力量。这种涵养往往和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所接受的哲学和语言教育密切相关,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会深刻印留在各自的脑海里,影响着将来的思想。

建筑的美在于它可以让人们的思想回溯,由此可以从一些曾经讲的话,或者曾经做过的事儿而产生的灵感。

路易斯康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建筑必须从不可度量开始,可度量的过程而最终是不可度量的展现。”路易斯康自己的建筑也是在遵循着这句话,如果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是不可度量的,那么在可度量的设计中,路易斯康的设计充满了古典建筑的影子,“尽管我们生活在现代建筑的土壤里,但我感觉我和以前的神奇建筑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些建筑经常在我脑海中作为一种参考”。【2】

(四)路易斯康的建筑光理论

在路易斯康的哲学理论中,建筑的光理论尤为显著和重要,在路易斯康的作品中,对光的运用也做到了极致。路易斯康认为建筑和光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共存,相互共生的。

路易斯康认为光是建筑的生命,建筑本是没有语言能力的,但加了光,就给建筑增添了一丝生气。通过光的表达,建筑变得有性格,有语言。变得耐人寻味。而没有光的建筑也就没有生命,没有灵气,更不存在语言一说了。

路易斯康说:“让我们回到金字塔的时代,听到工业环境所带来的嘈杂之声后,我们特别能体会到金字塔所散发出来的静谧,有其中能感受到人的表现之欲,这种诉求是在第一颗石头落定之前就已经存在的。”【3】

的确,在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不仅社会秩序变得浮夸,整个生态环境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也变得嘈杂也许多。建筑置身于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是浮躁的。

光,是上帝为人类世界造出的最重要的礼物。只有光,才有色彩;只有光,才能看见人类的容颜;只有光,才能看见自然万物的美好。在建筑这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中,光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光是灵魂之光,是赋予建筑生命的载体。没有光的建筑,更加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建筑。

三, 路易斯康的哲学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路易斯康摒弃了追求玻璃盒子的建筑潮流,而且走向了具有历史感与宗教感的建筑,在其中的一些建筑中所运用的历史风格元素可以和后来的“新现代”或者是“后现代”建筑师相比较。这些被运用于建筑中的元素被赋予了非常强烈的形式感和精神含义。

安藤忠雄从路易斯康那儿吸取了厚重的拥有纪念性的、精神性的空间和光的运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冥想之庭。 安藤自己最知道他从路易斯康那里学到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如路易斯康。只是看路易斯康设计的空心楼梯扶手就能知道路易斯康的设计师深刻入骨髓的。遮掉他不想要的,留下他想要的,令内外空间有趣而单纯,是安藤的拿手好戏。安藤说他是站在路易斯康的肩膀上做设计的!

在矶崎新的筑波中心,这个可以看作后现代“历史主义”典型体现的作品中,也有类似先驱者路易斯康的许多形式元素

文丘里是这样评价路易斯康的,是康教会我用诗意般的感觉去塑造建筑的。

四, 小结

一座没有功能的建筑不能称之为是建筑,让我们遵循着路易斯康的脚步,来赋予建筑以生命,以精神,以灵魂。

参考文献

1 周扬 孙才云 论印度管理学院设计中折射出的结构主义哲学思想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 卢倚夫 有电影《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解读路易斯康 山西建筑 2009(7)

建筑哲学论文第6篇

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出发,现代分析哲学把传统形而上学看作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而加以拒斥。一系列的学说都试图证明世界的真实性有着和语言的同构特性。那么在世界的存在图像里静止的建筑是否同样存在被语言分析的可能?其意义是否会有另一个表述方式?这是文章需要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 语言分析 意义 图式表达

“思想在命题中可以这样表现出来:命题记号的要素与思想的客体相对应。”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作为二十世纪的大陆哲学重要一支,现象学的发展给予了人们思考对象世界的一种模式。

面对几个世纪哲学对于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割裂了人与世界的存在这样一些观点,现象学的支持者们提出,忘却了的存在才能真正揭示存在本身,当人本身不再具有人性,物自体不再具有物性,人与物的意义才会得到充分的显现。“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开始起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 融合了主客体的二元对抗,还原一切表象,这就是现象学在对世界的认识把握中做出的努力。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现象学开始得到肯定。它使得我们能够走进意识的范畴,去探究对象如何在意识中构建自身。

在建筑领域,现象学的理论得到了延伸。作为对象的建筑最终必须以个人的体验作为终结。正如海德格尔所想,作为建筑的存在者必须依附于它者的存在而存在。而这里的“它者”便是处于认知经验中主体地位的人本身。这样的存在才是实意的,想要得到对存在最真切的把握,就必须破除一切“形而上学的暴政”(海德格尔),去除工具理性对于生存经验的掩蔽。在建筑上的实践就是去除对于结构、功能、材料的无限度的关注,而真正把思考的主体-人,放到被思考的地位。

建筑现象学从感性的角度,对建筑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精神作出表述。我们不得不问这样一个问题:建筑的存在,只是一个从人到物的指向性关系,并且对于建筑本身的确真的可以去还原?从现象学的理论出发,回答似乎是肯定的。

对于“在”,从早期的柏拉图到后期的海德格尔等等,都重视从理念去把握,认为物的存在所具有的“表象”都是思考的来源,外界的超感性的世界是可以被思考和表述的,只是对于被表述的存在的形式有着各自的观点。总体上,这是一种从主体的角度去把握世界的方法论,具有浓厚的主观意向性。对于建筑的启示则在于将建筑的存在非实体化,而倾向于多考虑人文因素的影响,以便创造出可被直观感知的,建立在知性接纳基础上的普遍认同。那就是场所精神的创造和衍生。

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这个时期分析哲学在英美国家的存在。他们用一种更为理性的眼光关注哲学,关注世界。他们相信方法学,认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就可以毫无疑义地对所有思想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归类和分析。这样的关注能够给予建筑怎样的启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分析哲学的传统在于反对形而上学,以及重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仅是进行哲学研究所必须的方法,而且也是哲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本身。

对于语言的分析,罗素和弗雷格等强调逻辑分析对于哲学问题确实性的把握,他们认为,在面对一些日常问题的时候,日常语言的不严谨的特性制约了意精确性的表述。这就需要创造一种精确的逻辑语言加以说明。逻辑语言强调的对于意义和意谓的区分与建筑的存在性有着直接的关联。

意义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解释学和语言分析哲学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对分析哲学而言,“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是命题或理论有无意义的标准。分析哲学给意义带来了语言学的转向,分析哲学家采用客观主义的论调,将意义置于语言与实在的对应上。于是意义被还原成一种既定的使用方式,意义的结构对应于语言的结构,对于意义的理解实际上来源于对于语言的分析。语言是经验世界的客观产物,所以只有符合经验上的用法或能被经验证实的命题或理论才是有意义的,而无法为经验所论证的都被打入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另册。

功能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中主要内容,其潜在方面提升了环境的意义,“内容决定形式”——现代主义建筑为之赞赏的格言再次说明建筑应以内容打动观者。这样的内容之所以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可以被受众普遍认同,这样的一种以时间和生存方式的“检验”无疑给予了意义的肯定。在《建成环境的意义》一书中作者提到“任何活动可以分为四部分:1、活动本身;2、活动的特定方式;3、附加的、邻近的或联想的活动,成为这个活动系统的一部分;4、活动的意义。以上2、3、4项可变形导致形式的不同……”实际上,在这里个人以为作者对于活动的理解是基于建筑的本身的,一种附加于建筑上的外部主体干预。这里不妨以我自己的方式对这段话转移,那就是“任何建筑环境的生成可以分为四部分:1、建筑及其环境本身;2、建筑生成或者建筑之为建筑的特定方式;3、建筑的记忆诱导和联想功能;4、建筑及其环境的意义”,那么这里我们再运用分析哲学的理论去将建筑环境的意义与语言的意义进行类比,语言实际上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解释:“任何自然语言(非人工语言)可以有以下四个组合:1、语言本身;2、语言的组织方式;3、语意的外延;语意的内涵。”这里除去语言和建筑环境本身,后三者可以视为两者意义生成理论的变项。

要理解建筑环境的意义,就要可以明确进行意义的判断,这里首先引入对于语义学方面语句的真值判断的理解。弗雷格在1892年发表了《论涵义和所指》一文。一般语言学家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它的所指。弗雷格以充分的理由论证了必须对词的涵义和所指进行区分,他提出在不包含“相信”、“认为”、“同意”、“希望”等词的命题中,决定命题真值的是命题的所指;一旦包含就比较复杂。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在代数中a=a与a=b之间的差别只是表达形式上的,a、b互换等式仍然成立。但是在语言中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晨星”和“昏星”的关系。他指出,晨星和昏星的所指相同,但是涵义却不同。“晨星”具有我们在早晨看到的那颗最晚消失的星的涵义,“昏星”具有我们在晚上看到的那颗最早出现的星的涵义。同样,我们也可以想象当两个表达式涵义相同的时候,对象也有可能不同。比如“我的老师”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所指各不相同。甚至更有一些表达式具有意义,但可能没有对象。从分析哲学普遍的观点来看,语言与世界具有同构的关系,那么,对于一个建成的环境,我们也有必要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事实上,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建筑环境成为了一个处于各种复杂关系中的元语词,为此,我尝试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实践:我选定一个具有一般熟悉程度,即大众化的建筑场所,然后分别向8位朋友询问了一些问题,这种方式可视为一种建筑概念化语言表达的游戏,被询问的同学来自不同地专业(其中3位来自建筑相关专业)。

方式一:我试图去采用一些具有非指谓特征的语词去表述某一个位于上海地区建筑,这样的方式比较类似于罗素所提出的摹状词理论的现实应用。幕状词是一组具有描述功能的名词短语。这里采用幕状词两种之中的不定的幕状词去表达我想要指涉的建筑,它的表达形式是:“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a so and so),如“一座山”。具体描述像“建筑具有冰冷的视觉效果、强烈的压迫感、传承了某一段历史的风格以及一些时间性的表述(如何时可以看到建筑周围出现怎样的场景)” 等等。事实上这样的摹状词的表达,提示了我所想要明确的建筑给予受众的非相似性感受。 然而当我向同学询问这个建筑的具体名称时(对应于摹状词理论中的专名),得到的结果却很失望,8人中只有一人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且并非来自建筑相关专业。这个测试很好地证实了区分一个命题真假不可以单纯从涵义出发;这涉及了关于设计者的意义与使用者的意义的区分,当我表述这个建筑时,是在明确了设计者的具体构思,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前提下进行诱导的,我实际上代表了设计者对于这个建筑意义的理解。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诱导是失败的,描述性语词的涵义并没有在被询问者的意识里形成相关图式,尽管我觉得已经非常详尽。于是,我采取了另一个方式去表述。

方式二:我略去了很多关于选定建筑的意向性的表达,直接采取了限定摹状词的方式,它的表达形式是:“该如此这般的东西”(the so and so) '',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这些限定摹状词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描述对象的某个唯一特性来指示该对象。具体操作如:“该建筑位于某个范围之内,它里面有着怎样的空间形态”等等,很迅速3位建筑相关专业同学,以及大部分其他专业同学给出了正确答案,并且有时需要的表述只是一条就已经足够。事实上这样的的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这样的摹状词直接对应于专名,它很好证明了对于一个表述最终真值的把握来源于所指。这类似于弗雷格所说的从对句子思想的把握到认定它真值的推进,追求真就是努力从涵义推进到所指。

通过这个实验,一个特定的建筑被逻辑地分解成了很多语词的片段,建筑的内容是被包含在一系列描述之中的。我们不通过纯粹的思考去经验地理解建筑,建筑不是一个物体在感觉世界里的还原。没有了现象学强调的对于人和物的模糊解释,这里人站在表述主体的位置上,建筑是被表述的对象,一切的对于建筑感受我们通过语言加以明确。建筑离开了形而上的可能性,这里对它的理解我们用简单的专名给予确定。这也符合人们日常对建筑的理解——指涉一个对象时,首先给出名称,这就是建筑及其环境的本身,文章开头的题记也表达了这样的涵义。个人认为,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以上所提到的第二点,即建筑生成或者建筑之为建筑的特定方式是最能够明确一个建筑的独立性的,通常,我们在指向一个特定建筑的时候,除了知道它的特定名称之外,就需要了解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了,很多物质层面的东西,譬如材料、形式等。这也是来源于建筑本身最直观的感觉材料。

在现下的社会里,多元环境的交杂,很难营造出一个具有纯精神元素留存的空间,那么,再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再提传统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否合适,并且,是否那种离开了记忆残留的空间是否就真的没有所谓的场所精神了呢?应该不是这样的,个人觉得,对于场所精神应该广义理解。

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里提到,一切的语言由简单记号在命题记号中的构成得到完善。事物在事态中的可能关系和名称在有意义语句中的可能关系构成世界的逻辑形式,客体在情况中的构成与简单记号在命题记号中的构成相对应。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当对象处于建筑场所之中,当时所发生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由很多对象参与其中,这样若干个对象的集合,形成了特定场所的事态,并且最终构成场所特质。由于考虑到语言发生的固定性和瞬时性(即作为表述的语言有着固定的语法结构等,和语言的产生和流逝是瞬时的),那么对应于语言,场所特质便具有同样的特性。这里我们不再提场所精神而用场所特质去表达,区别就在于,现象学对于场所精神的理解具有主观性,而这里,场所的特质实际上是由语言同构分析得到的,我们应该从横向去理解建筑的状态,而不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在这里建筑被分解为语词,并且由它的固定性我们完全可以形成全面的理解,同样流变的状态也帮助我们不断更新认识,不会过多拘泥于场所的历史意义,或许本就没有历史可言。场所的地域性特征也是现象学强调的观点,实际上,如果我们针对对象场所具体分析,那么,具体的特质也就代表了风格,不能说地域性的,正如语言的种类不同一样,虽然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指向同样的含义。在当今世界交流融合的情形里。我们身处一个场所里,经常无法认识到属于当地的场所特性,实际上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处在一个环境里,只需要明白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觉,而不需要知道来源,这也类似于《逻辑哲学论》中的观点:“我们只能命名客体,记号代表着它们……我们不能论断它们,一个命题只能说一件事物是如何,而不能说它是什么。”

在“语言图像论”里,维特根斯坦又提到在命题与事实的逻辑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命题中包含的名称要素与所描绘的事实中包含的对象要素是相对应的,命题中包含的名称以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定的逻辑结构,这种结构与事实中包含的对象之间的组合方式或逻辑结构也是相对应的。在他看来,所有的图像都可以由语言的分析得出。那么作为建筑来说,建筑的语言则是平面、立面、空间、结构等等,既然如此,从这些语言所推算出的图像就必须是一定的,因为,作为元语言,它对于目标语言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又作为系统之组成部分,它有着自身所必须具有的规定性,所以使得建筑的生成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维特根斯坦同时又认为,语言是与经验世界相对应的语言,它是用来描述经验世界的,而一旦超出了这个经验世界的范围,则没有语言可以与之相对,即不可能用语言来加以描述。那么可以很明显地说,建筑的生成只是在当前意义上的生成,它拒斥凌驾于存在者意义之上的存在,那种直观感受赋予建筑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在破除现象学的约束之后,可以回归更理性的建构方式,即求得建筑的“真”。这又和后期的“逻辑实证主义”所表述的可证实性相联系,再延伸至当今英美盛行的“新实用主义”所提出的“可实验的事物才是本真”的观点对应起来。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想象,面对既成环境的现实,我们可以不去考虑曾经的历史给予它时间维度上的涵义,环境的存在就是当时性的,那么脱开了时间的束缚,就可以从更为理性的角度把握建筑自身,把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一个空间图式的转换解构到具体语言的组成。实际上这样的思路一直对当今的建筑创作手法产生着影响。

分析哲学意义在于它探讨了科学的意义标准问题,科学语言的逻辑结构问题,科学理论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当一个理论体系在受到经验挑战时是如何由边沿向中心逐步修正的过程等。这就使得建筑的自身存在有了更为理性的基石,并且,在面临很多当时性的问题时有了更为稳妥的技术处理手段。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又是使我们的概念保持清晰,避免因逻辑混乱造成思想不清的有力保证,对于建筑从元语言到对象语言的“翻译”过程不会产生差错,其指导作用是明显的。

走出现象学,并不是对建筑现象学意义的否定。我们要采取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看待建筑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一种思考方式,每一个理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固定的弱点,建筑在它的指引下应该避免被束缚思想的活跃性。分析哲学也是从另一个侧面给了我们理解建筑的诸多可能,但这些可能性也不一定都正确。分析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哲学不是一个理论和体系,只是一种方法,用来解决哲学问题,那么当哲学问题解决之后,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建筑呢?是否也应该接纳一点这样的态度,不要从太多主观的视角放大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建筑也不需要太多无指向的理论,它目的是解决问题,一旦问题能有解决的可能,那么理论的论说是否还需要处于这样强势的地位呢?

参考书目:

【1】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王庆节、陈嘉映合译,三联书店,2006(第三版)

【3】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2002

【4】 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张汝伦、黄勇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5】 张庆熊、周林东、徐英瑾,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

【6】 冯?赖特, 分析哲学:一个批判的历史概述,陈波译

建筑哲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溯源;复兴;人本;天下

中国建筑业近年来忙得不亦乐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热浪席卷大江南北。然而民族建筑却没能在大兴土木的时机中得到发展。相反,传统的精华在汹涌的形式主义的恶浪中一退再退,直到大片的城市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和神韵。传统的建筑文化在喧嚣的现代都市里,在那些夕阳下高层建筑的阴影中慢慢的沉沦。国民渐渐开始忘记了历史,忘记了祖先,忘记了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而对眼前沾着洋气,带着发达国家气息的国际流行货趋之若鹜。人们没有认识到,我们的文化已经被一点点侵蚀;人们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精神在盖着现代印记的空间里失去了应有的方向;人们更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一切都是在盲目追逐流行方式付出的惨痛代价。

建筑是多种人文形式的综合产物,基于哲学,艺术,美学,物理,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而引导建筑思潮与形式的变革的主要力量是在哲学上的变革,没有那一种力量能象哲学这样深远而有力的影响并铭刻在人民的灵魂深处。哲学对人的影响是从人的世界观渗入的,最终会形成人的信仰。而缺乏能足够用以权衡利益,抵制不良风气和诱惑的信仰是当代建筑师最主要的问题。在经过几十年中国的建筑试验和建筑笑料的积累后,我们不禁要反思:中国建筑的方向在哪里?能够引导民族建筑业复兴的旗帜在哪里?指引建筑师信仰的精神支柱在哪里?

中国哲学的鼎盛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先秦时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黄金时期,具有引领中华文化的强势,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哲学品格令后世为之倾倒。这一时期,可谓群英荟萃、学派峰起,哲学思潮此起彼伏,激荡冲撞;哲学巨人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画面。可以说,先秦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著名哲学家有老子、孔丘、庄周、墨翟等,他们深邃的哲理思考,足以与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并肩齐名。然而与西方先哲不同的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状况下,先秦诸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品质。诸子百家争鸣于同世,各有其不同的风格:儒家的醇厚、墨家的严谨、道家的超逸、法家的冷峻等。这段时间产生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神世界。

当代的中国建筑界,并不是需要在思想上捡起诸子百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去,并牵强附会的解释其建筑的某种形式与古人的只言片语相符合,例如设计一个上圆下方的建筑便解释为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思想相应,在明知道天非圆,地非方的现代社会仍然用这种错误观念作为设计立意,这是对古文化的曲解,也是对现代哲学思想的亵渎,更是显示本人在理论水平和常识上的肤浅。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居然会出现在中国建筑高等学府的重要设计方案中。可见今人对祖先遗产的利用上,仅仅是从毛皮和文字的生搬硬套,缺乏对其精神内蕴的深掘。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这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而如何让这些遗产再次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纵观先秦诸子哲学的品质第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在天人关系的整体把握中,关怀人的终极取向和现实价值。它的源头仍要归溯到《周易》上。《周易》往往将“天道”、“地道”、“人道”并列,人并不低贱。“它初步显示了人的觉醒,尽管不很充分明确,但毕竟开了先河。老子说得更直接:“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明确说明了“人亦大”,人应在天人关系中占一席之位,“人居其一焉”。荀子更精辟地点明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的缘由,并最终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建筑的本质就是以人之力改造自然,用建筑这种工具来为人所用。当今世界,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离开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理解那么一切建筑意图将是无本之木,无水资源。不能成为被人所接受的真正的建筑,也就远离了建筑的初衷。偏离了建筑是以人为中心的宗旨。欧阳友权先生认为:“我国的人文精神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这种生命的大智慧,是文明社会人的理性精神的基石。”

然而自从秦统一中国后的漫长的时间里

封建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众的精神控制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在单一的哲学体系下生存,缺乏足够的思想空间,对超出儒家思想精神世界的探讨少之又少,导致了集体思想偏移,而儒家的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哲学如一锅温水,大家都在烧,但是谁也不愿拿出自己烈性燃料来煮沸这锅水,免得开水溅出后烫伤自己。中国的现代哲学思想者总是瞻前瞩后,在建立个人的哲学思想时生怕亵渎了先人,攻击了师祖,得罪了挚友。树立的理论含糊而没有攻击性,缺乏向传统和权威宣战的勇气,一种“和”的精神遍布文化领域,偶尔有微露狰狞的苗头也成了一些守旧者围攻的靶子,被消灭和同化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

盲目的崇拜现代建筑对中国文化破坏的现象看似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实际这是一个社会的根源问题。因此,单纯的从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这些专业角度来寻求解决中国的建筑问题的一切想法,不管如何精彩,如何动人都是徒劳的。不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建筑问题的数量只会与时俱进。建筑学博士后徐千里先生曾经以钟摆形象的描绘了人类思想的进程,人类的思想总是从一种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来回的摇摆,在这个摇摆的过程中人类的思想才逐渐的走向成熟,人类社会也得以发展。然而,这个钟摆的运动是需要动力的,而这个动力就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激烈的斗争。在哲学方面需要有战斗特征的理论作为武器与传统抗衡。正如马克思主义引导俄国和中国的革命,尼采的超人哲学是点燃起二战的导火索一样。只有拥有足以毁灭旧思想观念和重组过时精神体系的斗争思想,才能得到受旧思想压迫和折磨的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人本主义”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武器来引导民众的思想,但过多的关怀很可能会使人从一种“谋利”的思想走向另一种“待利”的思想。因为世界的资源是一定的,过分的强调人的作用和利益的同时就是在损害其他人群和物种的利益。民众的思想不能左右的,但是是可以引导的。单纯的“人本主义”可以引导民众的思想达到初期阶段的目的。因此“人本主义”仅仅是一个打破现阶段盲目崇尚流行风气的一种武器。却不能作为我国未来长久哲学思想内核。

若要形成长期的,类似儒家思想的深远体系,必须结合本国的“天下主义”思想。因为我国国民重大缺陷就是缺少民族意识,缺少民族凝聚力,因此需唤起民族精神。“人本主义”已经十分强调人的个体性,而“天下主义”正是最终综合单个的个体利益之和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天下主义是道义主义,也是文化主义。是不根据“利”和空间和时间为标准来评判事物的,而是根据“道”的准则作出选择。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由无序走向有序,由分散走向凝聚,由个体走向群体,由弱小走向强大。如果“人本主义”是我国民众思想的原点,那么“天下主义”便是引导我国民众思想的目标。

建筑哲学论文第8篇

一、中国历史建筑哲学———和谐之美

“天人合一”的哲学定理是中国建筑哲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对我国建筑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和”这一观念一直指导着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形制。传统的古代师徒制度将建筑工匠们的经验以及技术口口相传,加之灵活使用和思维的拓展,古代设计、规划与施工等营造活动则显得更为丰富多变,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智慧形态。如战国时代的《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叙述了有关城市建设的完整规划思想;在建筑规划的选址、布局、规划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水土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如“辨方正位”、“相土尝水”等理论的流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独立建筑中,我国特有木架结构将建筑本身的结构相互“锁住”。使整个框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并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独有结构特性,达到“墙倒屋不塌”的建筑水平,可谓独树一帜。在整体的建筑中,中国建筑多以组合而有序的排列为多数,讲究各个独立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廊柱等结构联系起来;而在建筑色彩、建筑方位以及建筑形式及空间等结构方式中,也常常杂糅“天干”、“地支”、“八卦”、“五行”、“阴阳”等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充分显示出华夏子民对整体构思的重视,而并不是注重条分缕析的思维特点,将人与自然、建筑等构成有机的和谐整体。难怪李约瑟在游览和研究清代皇陵后由衷地赞叹道:“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会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二、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历史建筑美学之和谐

中国建筑的和谐美,同时体现在建筑形制的和谐上。儒家学派的思维特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浸透于生活中的每个领域,也必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与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尤其体现在宫殿、坛庙、陵寝等皇室建筑形态之中,这也变相地表明中国古代建筑用自己的“身躯”与“血液”写下了当时帝王社会的“政治伦理学”,并通过建筑形式的尺度、均衡、对称等形式美学原则以及色彩、线条、体块等手段将本是抽象的伦理道德符号的演绎,变为具象化的“礼乐和鸣”。

(一)“中正无邪”的布局构造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对称形体的构成体现了尊严和重要的特性。从结构与功能上区分,大致分为正堂区、休寝区、苑囿区三个功能区域。根据传统儒家哲学“中庸之道”的价值观,在建筑领域里也能看到强烈的“尚中”情结,表现了我国建筑领域的设计者们清醒的世界理性精神,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统理念之一。集中体现在中轴对称的运用和强化以及中心对称的以攒尖式屋顶来强调的建筑形式。正如《乐记•乐论篇》所言:“中正无邪礼之质也”[4]。在周代时期,中国院落空间布局已经呈现出对称的建筑形态,重要的建筑空间处于中轴线或中心点上。这种以方正的院落空间为基础,于其中营造各式对称秩序园林建筑形态的方法,已然成为城市、宫殿、坛庙、庭院建筑布局的主要模式。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设计以前后中轴线为主干,而左右交轴线则往往被忽略。西方著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那曾从人的视觉角度说明对称对人的心理机制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对称所以投合我们的心意,是由于认识和节奏的吸引力。当眼睛浏览一个建筑物的正面,每隔相等的距离就发现引人注目的东西之时,一种期望,像预料一个难免的音符或者一个必需的字眼那样,便油然涌上心头”[5]。

(二)“高大为贵”的审美态势

中国传统建筑中,功用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体量。在王权建筑中,常常通过巨大的体量感来突出王权的尊贵和震慑力。所以建筑物本身的体量感便成为华夏传统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和谐美的重要品质。只有通过强大的体量感,才能彰显王权的秩序性和人与当时社会的礼制的“和”。作为古建筑中重要类型的宫殿、都城、陵寝等建筑形式多是通过“高大为贵”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建筑本身的恢弘气势。《周易•彖传》说:“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者,阳刚、威壮、雄大、壮美之谓也。就是传统建筑“高大为贵”之观念的深刻反映。建筑的尚“大”之风,在建筑史上一直保持着一脉相承态势。如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前殿阿房,东西四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这一描述将阿房宫的体量之大、气势之恢弘、面积之广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再如唐都长安,据考古工作者的初步实测,唐长安都城的外郭城东西宽9 500米,南北长8 470米,周长35.5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其总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10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万里长城的建造无疑是中国建筑的卓越表现,它蜿蜒盘旋的身姿如同飞舞磅礴的巨龙,盘卧在中华大地上,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月的时空交错中舞动着,向人们传颂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故事。

(三)打破绝对对称的“均衡之美”与“礼乐韵律”之美的呈现

传统建筑中的均衡之美是与中轴线或中心点建筑形式相关的建筑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又一基本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的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2]12。均衡感从建筑形象上来讲,具有安慰、灵境、坦然、持重之感。但是,建筑布局的整体效益还受制于很多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等,如具体的场地、交通、地形、山势等因素。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我国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他们往往通过多变的艺术处理形式,将建筑在绝对对称形式被打破的情况下使设计依旧保持良好的均衡性,使建筑仍然具有良好的均衡审美效果。如我国著名传统帝王建筑十三陵,其中长陵是整个陵区的中心,本在神道的设计中用纵深笔直的道路铺设才能合于中轴观念,但由于神道两侧远山布局体量变化所致,便将神道走向做了偏东北方向的艺术处理,使神道在略有弯曲的基础上靠近东部形态较小的山峦,远离西部形态较大的山峦,这样便在视觉上使人感到更符合均衡之美的建筑构图。“礼乐韵律”之美是中国建筑美学中的重要语汇,是塑造意境美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大自然中,韵律美随处可见,起伏的山峦、荡漾的波纹、绵绵的细雨都是韵律美的体现。而建筑艺术中的韵律美则是通过相同或相似的构件装饰等按照一定规律规则排列成的。整齐的韵律美将建筑的外在或内部在布局或形态上获得完美统一,进而达到和谐的境界。“韵律是使任何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比方说,一些散乱的点,我们要想记住它,虽说不是不可能,那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些点所仅有的效果,是混乱或单调,别无其他。如果把同样数量的点分成组,这样一来,整体效果就是可以认识的一种重复了,这些系列马上就变得有了连贯性,我们说它已经图案化了。眼睛常常会本能地把自己的感受归类成为一个有韵律的系统,所以在看星星时,人们常常趋向于把那些距离大致相等、光辉大致相当的星星看成一体,从而建立起一种星座图案,一种美学上的满足就会应运而生。”[6]在传统建筑布局中,中国建筑韵律是通过建筑群落以横向铺排布局而在平面上展开的。如故宫的部分房屋设计,用统一的柱子等距离排放,柱后窗门样式相同或相近,每隔一段距离便是一间屋室。屋室多为左右对称,或是在柱边放置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台基。有序不乱的固定模式定期重复,宛如音乐的不同声符的和谐交织,既显示出了王权的壮观景象,又不失庄严中的韵律感与节拍感,在心理上使人得到统一排序的震撼效果。

三、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的和谐之美

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也必然对中国建筑哲学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其所表现的美学意义依附于“礼”的特点十分明显。而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学派———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筑美学中为儒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对中国建筑艺术也具有深远的美学意义。在哲学范式中,儒家与道家学派都讲求“天人合一”。但究其侧重点,却各有不同。如果说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思想与情理统一的审美理想被宫殿、陵寝、庙宇所呈现,那么道家的心物相通、追求自然和谐的审美之道便在我国古典园林景观中淋漓地体现了出来,更在文人士大夫中获得了自由的升华。在古典园林中,建筑是被赋予其中的,构成园林所必要的条件就是建筑。山水中的亭台楼阁,小河边的拱桥轻跨,百花中庭院点饰的美学意境随处可见,它们都是园林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园林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建筑美的光辉。道家将“无为”作为“天人合一”的道法,人只要以“无为”的态度回归自然,便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强调自然与返朴归真的情怀,也正是这种情怀奠定了中国建筑美学的深厚的哲学基础。园林是人们亲近自然,从“内”向“外”的重要媒介,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之所。它把建筑变相地运用于现实的自然环境,是建筑向室外空间的有机延伸和拓展。中国园林美学讲求意境之美,意境之美是中国园林建筑的灵魂。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和谐为美的审美意境,意境为中国园林美学之灵魂,是中国园林追求的对美的事物的审美的创造,其和谐是由多元化和不同差异杂糅而成的优美。在园中,只要角度稍作变化,就能将庭院的景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进入“人动景变”的情景中去,产生一种虚实相生、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也是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意境,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将无限的景致囊收其中。在传统园林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造园者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空间组织调整,圆满地解决了“无限于有限之中”的矛盾,将美的感受不断丰富完善,创造出园林艺术的意境之美。在传统园林中,造园者以景观为物质基础,以“天人之际”为表现形式,以“心与境契”为理想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创造出了无穷的以“和”为美的审美意境。

四、历史传统建筑中“和谐之美”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