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8 14:48:01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1篇

在PDCA循环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计划”,好的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但人们往往只重视年终的绩效考核,却轻视年初的绩效计划,结果为绩效管理埋下失败伏笔。笔者认为,年初制定绩效计划时,可以采用“321”模式,即从三个层面、两个原则和一个协议入手,制订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绩效计划。 有了清晰可行的计划,绩效管理才能发挥导向功能,才能使绩效考核及评估等环节有章可循。

涵盖“三个层面”

绩效计划按责任主体可分为公司绩效计划、部门绩效计划和个人绩效计划三个层次,通过层层分解,使绩效计划在企业中全面覆盖。其中,公司绩效计划又可以分解为部门绩效计划,而部门绩效计划细分后可以作为制订个人绩效计划的依据。个人绩效计划的完成决定了部门绩效计划完成的好坏,而部门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又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绩效计划,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

第一层面:公司绩效计划

公司绩效计划包括年度目标、完成条件分析、财务预算、年度分解工作计划、组织架构及编制、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其主要思路是:完成什么样的目标,需要多少人、财、物,组织架构和编制是否能够满足达成年度目标所需等等,唯有周密计划,才能真正达成总的绩效计划和工作目标。

目标或者计划是否能够有效完成,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置条件,若前置条件达不到,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公司层绩效计划中,对前置条件的分析特别重要,最好事先将各项条件梳理、罗列出来进行评估,哪些方面存在风险,考虑是否有可能去克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计划的顺利完成。

第二层面:部门绩效计划

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计划包括本部门的职能定位、年度目标、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架构、费用预算、资源需求分析、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等。其中资源需求分析尤其重要,公司层面分解目标,如公司营销和销售指标,其分解到部门后即成为该部门重

要指标,因此,部门的目标计划在绩效计划的三个层面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哪个部门,其工作的完成都需要资源支持,如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无法调动和获取资源,就要未雨绸缪,在年初对本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认真梳理和分解,列入部门计划中,求得公司层面和其他部门的协助,为部门计划的实现提供资源保障。

第三层面:个人绩效计划

员工的绩效计划主要包括岗位主要职责、年度目标、个人发展计划、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绩效计划代表着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的绩效契约。在个人绩效计划中,最关键的是个人发展计划,部门可结合员工岗位需要及个人发展意向,经双方沟通后为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员工提供相关的业务培训和技能辅导,帮其更好地完成绩效。完善可行的个人绩效计划,不仅能使员工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更能增加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依赖感,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坚持两个原则

有些员工制订的绩效计划不切合实际,要么偏高,要么偏低,或者计划内容不够具体。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绩效计划的问题所在,及时帮助员工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计划一般要遵循两个原则:

SMART原则。利用SMART原则来分析员工制订计划和目标的有效性,不失一种有效的手段。所谓SMART原则,实际上就是有效制订绩效计划的五个标准:S就是绩效计划设置要有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M即绩效计划必须是可衡量的,能量化的加以量化,不能量化的使其质化;A代表坚持员工参与、上下沟通,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组织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既要使工作内容饱满,也要具有可操作性;R即绩效计划必须是员工能力的真实反映,是可以实现的;T指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权重、轻重缓急,拟定出具体时间要求,并定期检查项目进度,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以方便对下属进行及时的工作指导,以及根据工作计划的异常变化适时调整工作计划。遵循SMART原则制订绩效计划,才能制定出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计划评审原则。计划评审技术是一种规划项目计划的管理技术,是项目管理中的常用方法,它主要评审整个计划中每一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估算出每一作业所需要耗用的时间、经费、人力水平及资源分配。评审的内容还包括:在不影响最后工期的条件下,每一作业有多少宽裕的时间,何种作业是工作的瓶颈,并据此安排计划中每一作业的起始时间,以及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

在绩效计划制订后,管理者要对绩效计划进行评审,梳理出其中的难点和疑点,对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事先做出协调,一旦出现偏差能采取纠正措施,使计划易于控制,工作更有成效。计划评审是一种有效的事前控制和优化方法,可使各级管理人员熟悉整个工作过程,并明确自身职责,增强全局观念,抓住工作重点,使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采取纠正措施上。

签订一份协议书

绩效计划制订后还不算完成,最后一步就是形成一个绩效协议书,这份协议要经过协商讨论达成共识后方能签订,主要用于明确当事人的绩效责任,最终由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在该协议书上签字认可。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2篇

一、将企业的发展目标转化为被管理者的目标,让绩效考核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工资计提与企业的各项指标挂钩

(1)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按月度考核,包括利润、销售收入和相关指标等,工资与财务指标总挂钩率为70%。根据各单位创利难易程度、专业性质、市场开发等因素,工资与利润、产值指标实行差别挂钩。1)利润指标。挂钩率为15%。依据年、季和月度计划,采用“报表利润”指标与计划完成率计提工资基数。超额完成计划利润,按计提挂钩工资基数和超计划率增提工资,最高不超过15%。2)销售收入指标。挂钩率为50%。依据年、季和月度计划销售收入,采用“整合值(完成销售收入70%和验收工程量30%)”指标与计划完成率计提工资基数。超额完成计划销售收入,按超计划额的4%增提工资。3)相关指标。挂钩率为5%。根据《项目承包责任状》定量奖罚。

(2)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按季度和年度考核,工资与绩效指标总挂钩率为30%,定量奖罚。1)合同。根据《项目承包责任状》,合同履行能力等指标,工资与合同履行总挂钩率为15%。2)内部流程。根据《项目承包责任状》,内部流程指标包括重点项目节点完成率、工程验收计划完成率、回款与清欠计划完成率和主要设备完好率等指标,工资与内部流程指标总挂钩率为13%。3)学习与成长。根据《项目承包责任状》,学习与成长指标包括科研项目计划完成率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状履行率等指标,工资与学习、成长指标总挂钩率为3%。

(3)专项考核指标。专项考核指标按月度考核,包括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等,实行以罚定奖。

(二)工资投放严格依据各项指标

(1)对项目部实行月预提、季滚动、年结算和节超工资指标跨年度使用。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建立和完善“自主调控、以丰补歉”的长效机制,月份一般按照项目部计提工资的90%水平投放。

(2)对项目部实行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动态调控。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以工资计划月份上月末财务会计部提供的《单位资金收支周报表》数据为依据。计提工资指标或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不足时,项目部需要提出分析报告,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上报经理批准后予以借支工资。1)资金累计和当期超支,当期无可支配资金的单位,借支保底工资,直至最低工资标准(A类)。保底工资=单位员工“三险二金”平均扣款额+基本生活费(最低工资标准×80%)。2)资金累计超支、当期结余,当期有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的单位,依据当期绩效评价考核计提工资额投放。最高不得超过当期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额度或公司平均工资水平的90%(B类)。3)资金累计结余、当期超支,当期有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的单位,依据当期和累计绩效评价考核计提工资余额投放。最高不得超过当期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额度或公司平均工资水平的110%(C类)。4)资金累计结余、当期结余,依据当期和累计绩效评价考核计提工资余额投放。最高不得超过当期可支配人工费预算资金额度或公司平均工资水平的130%(D类)。

(3)对公司机关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完善薪酬分配、企业风险和效益联动机制,压缩机关工资收入,鼓励机关人员向一线流动,实行机关薪酬分配按承担的风险、企业效益和岗位责任动态调控。1)当期(累计)未完成利润计划并亏损且计提工资指标不足,按资金评定类别借支工资,最高不得超过施工生产一线和项目经理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70%。2)当期(累计)未完成利润计划并亏损或计提工资指标不足,按资金评定类别提高一个档次借支工资,最高不得超过施工生产一线和项目经理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80%。3)当期(累计)完成利润计划且计提工资指标充足,按资金评定类别提高一至二个档次投放工资,一般情况,最高不得超过施工生产一线和项目经理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90%。特殊情况,最高不得超过施工生产一线和项目经理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100%,由公司绩效工资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审定。4)公司机关工资收入原则上不得超过全公司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5)按照“28法则”,机关部室绩效奖励的80%要向业绩突出的20%人员倾斜,拉开收入差距,不搞平均分配,充分发挥岗位绩效管理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实现绩效考核标准量化,实现多项职责的综合平衡

根据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主要采取四种分配方式。即:第一,对项目部或有承包指标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分配制。第二,对项目部、劳动力管理中心作业层人员实行全额计件工资分配制。第三,对机关、项目部管理岗位人员岗位评价系数和部门绩效考核,实行浮动岗薪工资分配制,岗薪与岗位职责、贡献、效益和公司经营成果等挂钩。第四,对机关、项目部等单位的辅助服务岗位人员实行岗位协议工资分配制,协议工资与重要程度、岗位责任、劳动强度挂钩。

(一)项目部及承包经营指标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分配制

项目部管理人员绩效工资的计发:

项目经理薪酬收入=岗基薪+绩效薪+激励薪+项目综合津贴±岗位考核奖罚

项目部管理人员薪酬收入=(岗基薪+绩效薪)×岗位价值评价系数+激励薪+项目综合津贴±岗位考核奖罚

(二)一线作业人员实行全额计件工资分配制

一线作业员工和劳务用工要严格执行公司统一定额单价,项目部可根据工程的难易程度、规模大小、工期要求,适当调整公司制定的“施工定额人工费指导单价”,原则不超过10%的调整幅度,全面实行定额工日或实物量计件浮动工资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计件工资的结算与支付:

(1)项目部在作业成本部核定的作业成本人工费(含劳务工资)控制范围内,对一线作业员工实行以完成实物量为计件承包模式,签发《工程施工任务单》,并将计件工资与材料、机械消耗挂钩,与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考核挂钩。

(2)《工程施工任务单》必须实行三权分立,由项目部定额员、工号负责人、项目经理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签发,下达到班组长执行,班组长根据《工程施工任务单》组织施工和考勤,单项工程完成后,工号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验收审核,预算员核实工作量,定额员进行结算、申报、支付计件工资。项目部在签发任务单或与工号长签订承包的同时应下达材料定(限)额领料单,完工后定额消耗部分扣班组20%,节约部分奖励10%。

(三)机关管理岗位人员实行浮动岗薪工资分配

机关管理岗位人员岗薪工资的计发:

公司领导班子、机关部长薪酬收入=岗基薪+绩效薪+激励薪+工龄补贴+交通补贴(车改)±岗位考核奖罚

机关管理岗位人员薪酬收入=(岗基薪+绩效薪)×岗位价值评价系数+激励薪+工龄补贴+交通补贴±岗位考核奖罚

绩效薪、激励薪:是指完成当年规定指标所得薪酬,不采用统一模式,主要是按部门所承担的指标、难易程度、重要程度,实行“一部一策”制,并签订《年度公司机关部门责任状》。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1.引言

建筑工程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会从工程、技术、成本、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对整个工程加以管控。似乎,质量仅仅是建设工程的一个小小环节。其实,并不是如此。我所理解的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不仅仅指上面那一个小小的环节,它应该包含整个建筑工程的全部过程管控,是工程、技术、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集合体,各个环节都优秀,才能称为建筑工程质量优秀,各个环节都实现标准化,才能称为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为企业,我们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盈利,在盈利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自己在整个建筑业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研究标准化管理,实施标准化管理,最终实现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达到不断盈利和持续生存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工程管理标准化、技术管理标准化、成本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进度管理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加以实施。

2.工程管理标准化

工程管理标准化以项目管理标准化为基础,侧重点在于全面把控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项目管理标准化的重点在于成立标准化的项目组织机构、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龙头,项目总工为主导,各部门主管为核心,所有管理人员自上而下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把工作做好,团队很重要。龙头、主导、核心,这些成员就是项目组织机构的主要力量,必须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确定了龙头、主导及核心,一个标准化的项目骨架就建立起来了。接下来,我们要为这个标准化的骨架补充血液――各部门成员。各部门成员的挑选可以不必过于苛刻,毕竟一个好的部门领导绝对能够领导出一个优秀的小团队。

项目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部门工作及责任。标准化的项目组织机构应当做到各部门独立自主,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当每个人把自己个人的工作做好时,每个部门也就把自己部门的工作做好了,整个项目的好坏自不必说。这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点带面的效果。标准化的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化的组织机构,标准化的制度,标准化的执行力,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机构。

3.技术管理标准化

3.1图纸会审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接收到施工蓝图后,应由技术主任在一周内组织各专业对图纸进行审核并提出疑问以及更改方案,并按照要求整理汇总,提交甲方及监理单位签字确认。

3.2前期策划

工程管理,技术先行,技术管理,策划先行。没有经过策划的工程,就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只知道乱飞乱撞,撞对了,一切顺顺利利,稍有偏差,就会落得满头包。因此,作为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必须时刻牢记,策划先行,在工程开工前45天内做好工程策划,策划内容包含: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物资材料清单、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进出场计划、临设安排、施工道路安排等。

3.3方案及交底

分项工程开工前10日内必须完成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方案应当切实可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在方案编制、审批通过后,针对方案中涉及到的各个施工环节或者检验批类型,编制专项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当详细明确,易于理解,并且能够真正意义上指导施工,交底应在施工前2日内下发至各施工班组,并由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工人现场操作情况进行现场交底。

3.4检查改进

技术人员通过方案和交底指导现场施工,但方案和交底未必能够一成不变适用于现场。技术人员应当时刻关注现场施工情况及施工质量,根据现场环境的变化,施工季节的变化等,及时调整方案,重新下发交底。同时,通过对现场的检查,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对于现场发生的问题,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多进行检查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下发整改交底。

3.5进度计划

技术人员应在每个月月底编制下月施工进度计划,并及时下发至各施工班组,同时抄送各科室进行传阅,要让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施工进度计划下发至各施工班组后,要求各施工班组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结合自身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及节点安排计划,提交至项目部工程室,由项目部工程室组织实施。

3.6材料计划

技术人员应根据进度计划,编制模板、木方、钢筋等材料的进场计划,提交项目物资部。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对周转材料的使用作出合理的安排。

3.7素质拓展及培训

作为技术人员,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指导现场施工的前提。时刻不要忘记,自身素质拓展及培训学习的重要性。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进行学习,对方案及技术交底进行培训,并在学习培训结束后不定期进行效果检查,使技术人员能够真正意义上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的能力。

4.成本管理标准化

4.1成本标准的制定

组织成本标准制定工作组调查研究、收集数据、作业研究成本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组织会审成本标准修订颁布正式成本标准

4.2成本标准的贯彻

贯彻项目成本标准是企业成本标准化管理的基本任务,成本标准的作用也只有在得到严格及时的贯彻之后才得以体现出来。贯彻项目成本标准是一项比较复杂细致的工作,牵涉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企业内部各部门必须统一认识,上下一致,才能确保成本标准的顺利实施。成本标准的贯彻大致分为制定贯标计划、贯标准备、标准实施、监督检查与总结提高五个阶段。项目部成本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成本标准,认真贯彻成本标准,时刻牢记,项目成立的目的就是盈利。只有认真贯彻执行成本标准,做到成本无小事,以项目盈利为第一目标,建筑工程的成本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4.3成本标准的复审

成本标准颁布以后,应当有一定的稳定期,以便通过贯彻使用转化为生产力,发挥成本标准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一般来说,项目成本标准中的成本子目编码体系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只有当出现新施工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才对其进行补充、修改与删减。成本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投标报价水平,有利于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有利于解决项目材料费难以控制的问题,能够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是完成项目管理终极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质量管理标准化

作为企业,要乘势而上,切实实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认识,针对企业实际和特点,制定企业质量管理标准。

5.1设置专职质检员

质量管理,首先,必须设置专职的质检员。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开支,未设置专职的质检员,而是由技术人员兼职,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质检员责任重大,专业性要求很高,技术人员虽可兼职,但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况且质检人员的工作侧重点应该是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及整改,而技术人员的工作侧重点应该是内业资料的编制、下发、整理归档,侧重点不同,兼职必然无法真正做到技术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设置专职质检员,与技术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施工现场专业、高效的质量管理。

5.2成立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

施工企业,应当成立以质检室为核心、项目全员参与的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计划安排、指挥调度、检查指导工作。同时,施工过程中要将质量标准化管理检查情况逐一记录在册,定期进行现场质量大检查,将检查结果汇总,作出书面检查记录,下发至施工班组,限期整改,并复查。

5.3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施工单位要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措施要明确,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标示要齐全、清晰,要积极采用"四新"技术,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重点监控、严格把关,精细化施工,实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化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要真正发挥作用,履行职责,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严把开工关、材料关、工艺关、检测关、验收关,做到"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验控"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质量管理标准化。

5.4注重现场质量检查与控制

项目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行业规范,根据行业规范要求及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切实做好现场质量检查与控制。现场质量检查要采用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断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1)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2)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3)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的偏差。(4)套,是用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如对阴阳角的方正、踢角线的垂直度、预制构件的方正等项目的检查,对门窗口及构配件的对角线(窜角)检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6.进度管理标准化

进度管理,不仅仅是工程室一个科室或者现场工长一个人的责任,而应当是项目全员、全科室、全项目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6.1进度计划编制

技术人员应在每个月月底编制下月施工进度计划,并及时下发至各施工班组,同时抄送各科室进行传阅,要让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

6.2进度计划实施

施工进度计划下发至各施工班组后,要求各施工班组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结合自身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及节点安排计划,提交至项目部工程室,由项目部工程室组织实施。

6.3人员安排

进度计划的实施必须有能够满足计划要求的人员的配合。项目工程室在安排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人员是否充足。当人员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时,应当催促施工队伍增加人员,并将现场人员实际情况如实上报项目领导层,寻求解决办法。

6.4机械、材料安排

建筑工程的对象是实体建筑,实体建筑的完成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实体材料,实体的实现需要得到技术措施的配合,则必然消耗大量的非实体材料,也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进度计划的实施必须要求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能够及时合理。

6.5计划分析

施工单位每个月月末都应当组织召开进度分析会,针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本月的月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进度计划未能实现时,一定要查找并确认原因,避免在后期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再次出现相同问题。

7.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在减少安全事故、树立企业形象上意义重大。标准化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7.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施工现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生产的副经理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二责任人,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各班组设兼职安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下,做到责任人,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7.2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项目部领导应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法规。在动力设备、输电线路、地下管道、密封防震车间、易燃易爆地段以及临街交通要道附近施工时,以及在实施爆破作业、在放射、毒害性环境中施工、使用毒害性、腐蚀性物品施工时,应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检查是贯彻执行安全标准的重要环节。坚持公司每月一次,项目部每周一次,施工员、班组长、安全员、值班员日检查,通过安全检查、监督,做到随时发现问题或隐患随时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整个施工现场处于受控状态。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制度,专职安全员有权中止施工的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并限期整改,而且有权进行奖励和处罚。项目部全体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禁止烟火的地方严禁吸烟。特殊工种全部持证上岗,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保护”,并定机、定岗、定人操作,加强机械的管理和保养、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7.3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施工现场针对具体情况,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项目经理带头,各科室全员参与,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对现场整洁化、整齐化、规范化、文明化提出要求,制定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8.总结

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有利于建立企业品牌市场,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实现,不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事,它需要项目全科室参与、全员参与,也需要各级工程管理机构、建设管理机构的监督。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不仅仅对企业有利,它同样有利于建筑工程本身,有利于提供给业主方便、舒适、安全的环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是利国利民的大计。

参考文献

[1]方.浅谈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J].价值工程.2011.

[2]王建利.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建筑安全,2010.

[3]杨晓明.工程项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 2011,(04) .

[4]王超.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J].现代商业, 2011,(17).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4篇

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管理工具,其过程就是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和结果应用的一个过程。___供电公司在实施政工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实行周工作计划书,培养个人的计划、谋划和策划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对工作的计划、谋划、策划,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从20__年5月以来,政工部门开始实行周工作计划书制度。

每人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于每周五前,提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未完成工作及下周工作计划,部门主任根据个人提报计划,审核本周部门工作、制定下周重点计划。每周一召开早例会进行通报和个人工作点评。这样,每个岗位根据各自的计划开展工作,部门主任则跟踪、检查、督促和评价每个人的工作情况。

周工作计划书的实行,让岗位人员的工作计划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制定个人工作计划时,由部门主任根据个人的工作强度、工作能力定期提出摸高目标,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了政工部门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20__年底,他们着手研究20__年政工工作总体思路时,先后3次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有关人员集中讨论,最后形成了20__年党委一号文及3个附件,全面规划了20__年政工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使政工工作做到月月有重点,季季有高潮。

这个文件成为指导___供电系统政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他们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六爱六亲”活动,充分体现了工作上的超前性。通过建立工作月报制度、信息联络制度和经济责任考核制度等,结合实际开展“爱心十大行动”、进行爱心平安宣誓、编写了爱心平安宣言、三字经,突出特色,富有新意,使爱心平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营造了和谐、积极、团结的文化氛围。6月,集团公司在该公司召开了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经验交流会,与会领导和代表对该公司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之,该公司政工各部门实行的周工作计划相对于月度绩效计划,其特点是:更加细致、操作性更强、评价更及时、改进工作更到位。

借鉴经济工作经验,对政工重点工作引进项目运作方式

今年年初,他们提出了“一抓、一推、三实施”的政工工作总体思路。“一抓”即以扎实开展政工创一流同业对标为总抓手,“一推”即积极推行政工绩效管理,“三实施”即实施“六爱六亲”、“标杆效应”、“银杏文化”三大工程。“一抓”是“一推”的基础,“一推”是“三大工程”的保证,“三大工程”是“一抓”的重要内容。

为抓好“六爱六亲”、“标杆效应”、“银杏文化”三大工程,他们借鉴经济工作经验,对其引进项目运作方式。出台了“三大工程”项目责任书,明确了项目专责人、项目主要内容、项目如何实施、项目最终所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部门主任与各项目专责人签订责任书,这样,部门主任可随时跟踪检查督促各项目进展情况,而专责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随时向部门主任提出要求,确保项目完成。“三大工程”,对政工重点工作实行项目运作,使责任更加明确,也为下一步实行绩效考核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实施“标杆效应”工程中,他们紧密依托“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纪工团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大政工格局支撑体系,建立了涵盖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民主管理与监督、企业文化建设、团青工作的大政工创一流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设立了90项对标指标,制定了20__年至20__年政工同业对标目标规划、落实措施和评价标准,每项指标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初步建立起指标体系、组织

体系和责任考核体系三位一体的较为科学完善的政工同业对标体系,填补了国内地市级供电企业政工同业对标的空白。先后与江苏苏州供电公司、陕西渭南供电局结为政工同业对标单位,《中国电力报》专门介绍了他们开展政工同业对标的经验和做法,据此研究的《政工系统标杆管理》成果被集团公司作为管理创新成果推报至中电联。

推出绩效管理试点岗位,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为了让绩效管理理念更加深入各岗位人员,他们把宣传干事、企业报编辑岗位作为推行绩效管理的试点岗位,并制定了岗位绩效管理目标责任书。

根据绩效管理的要求,部门主任与每个岗位人员签订了20__年目标责任。其中,明确了全年总体目标,分解全年目标到各岗位目标,规定了各自完成任务的量质期,提出了完成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他们借鉴周工作计划书的模式,制订了“新闻宣传工作周备忘录”,每周把宣传重点列表排序,定时间、定人员、定媒体,使新闻宣传工作步入计划管理轨道,做到了有策划、有计划、有节奏,使得重点突出、成绩明显。去年6月,___电网遭受风暴侵袭,他们对在自然灾害情况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进行研讨,制定了“三快一发挥”(充分发挥通讯员队伍的作用、快速到达现场、快速撰写稿件、快速在媒体发表)的新闻报道应急预案,为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外宣工作打下基础。今年4月,___电网遭受暴风雨袭击,他们立即启动新闻报道应急预案,采写稿件、编辑图片,很快把稿件传到了山东电力报、___电视台、___日报等新闻媒体,展现了电力人全力以赴抗灾抢险的精神风貌,受到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试行党支部绩效管理,提升党支部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对政工工作实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他们结合实际,积极把绩效管理向基层延伸,力求建立一个以党委为领导,政工各部门相互协作配合,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政工绩效管理体系。

制定实施了《党支部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每月27日,将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中有关政工口的重点工作用电子邮件下发各党支部,作为与各党支部签订月度绩效合同的重要依据。各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月度绩效计划,于月底报政工部。确定绩效沟通的主要形式,即年度绩效评估会议、季度政工例会、月度网络公示,对各党支部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提升意见。绩效考核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和年终先进评选挂钩。月度网络公示结果纳入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季度、年度考评结果,作为年度先进党支部评选主要指标。

推行政工绩效管理的几点启示

绩效管理随处可见。政工各部门实行两年多的周工作计划书,每周一例会上,部门主任对每人一周的工作点评,都是绩效管理的表现形式,其实我们现在许多管理工作都可纳入绩效管理范畴。

不唯理论,重在操作。管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原理是相通的。该公司实行的这些绩效管理办法,是在干中学、在学中不断改进提高,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绩效管理。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5篇

摘 要 绩效管理体系是以实现企业最终目标为驱动力,以关键绩效指标 和 工作目标设定为载体,通过绩效管理的三个环节来实现对全公司各层各类人员工作绩效的客观衡量、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从而调动全员积极性并发挥各岗位优势以提高公司绩效,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的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的三个环节为:制定绩效计划及其衡量标准;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绩效指导;最终评估、考核绩效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个人回报。

关键词 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目标 绩效计划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作用及意义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

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者行为化的标准体系。也就是说,关键绩效指标是一个标准体系,它必须是定量化的,如果难以定量化,那么也必须是行为化的。如果难以定量化和行为化这两个特征都无法满足,那么就不是符合要求的关键绩效指标。

(二)关键绩效指标的作用

1.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键绩效指标体现对组织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

3.通过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

(三)关键绩效指标的意义

首先,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KPI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

其次,KPI为上下级对职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的共识,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

第三,KPI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

第四,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的绩效的反映,KPI帮助各职位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

第五,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KPI执行结果,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动予以改进。

二、工作目标的设定

所谓工作目标设定就是由主管领导与员工在绩效计划时共同商议确定,员工在考核期内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考核期结束由主管领导根据所设定的目标打分的方式。是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一些相对长期性,过程性,辅,难以量化的关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对于部分职能部门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对于公司整体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不能由绩效量化指标来衡量。在此情形下,工作目标设定的价值就在于:1.提供了绩效管理的客观基础和全面衡量标准,以弥补仅用完全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所不能反映的方面,更加全面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2.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相互结合,使上级领导对公司价值关键驱动活动有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3.各层各类人员都能对本职位职责与工作重点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组织中的每位基层员工对完成整体绩效指标起着坚实的基础作用。然而每位员工由于更多地承担整体程序中的一部分过程,这种对过程的努力很难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在这种情形下,工作目标设定的价值在于:1.确保这些基层员工同样能确立下一绩效年度的绩效计划以明确组织对自己的绩效期望以及自己下一年度的努力方向。2.对那些无法用量化结果来衡量的工作过程设定衡量使绩效表现的差异得到区分。3.使所有员工的努力方向与组织的整体绩效目标相一致。

(一)工作目标设计原则

1.明确具体:有明确具体的结果或成果。

2.可以衡量的:衡量可以包括质量、数量、时间性或成本等,或能够通过定性的等级划分进行转化。

3.相互认可:上级和下属认可所设定目标。

4.可实现性:既有挑战性又是可实现的。

5.与企业经营目标密切相关:所设定的目标必须是与企业紧密相关的。

(二)工作目标设计需具备的技能及背景知识

1.职位分析能力:职位分析是一种对目标职位所从事的活动、主要目的及与其他职位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能力。

2.背景知识:职位分析的结果是对职位所从事的主要活动的了解。这种了解成了工作目标设定的一种背景知识。同时,由于职位分析还包括了该目标职位与其他职位间的相关性分析,其结果是了解了目标职位的下道工序或客户对该职位的所应有产出的期望,这种客户期望的了解成了设定工作目标的背景知识。

3.工作职责描述能力:职位分析的结果是了解目标职位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活动。将这些工作活动归纳合并成关键的职位职责并加以描述是设定工作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

4.设定有效衡量的能力:对每一关键的职位职责制定出能够区分绩效差异的衡量,这是整个目标设定的关键能力。

三、绩效计划

(一)绩效计划的定义

绩效计划是被评估者和评估者双方对员工应该实现的工作绩效进行沟通的过程,并将沟通的结果落实为订立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计划和评估表,它是双方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绩效计划的设计从公司最高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子公司及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各子公司而言,这个步骤即为经营业绩计划过程,而对于员工而言,则为绩效计划过程。

(二)绩效计划的作用

绩效计划作为绩效管理的一种有力工具,它体现了上下级之间承诺的绩效指标的严肃性,使决策层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对公司价值最关键的经营决策上,确保公司总体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突出绩效的企业文化。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通过它可以在公司内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能有机地将股东的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整合在一起,其价值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公司所认同和接受。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6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沟通;环节;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地被引入国内各行业,近年来国外普遍使用的绩效管理系统被逐步引入医院管理领域。且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组成

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所期望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医院绩效管理是通过对医院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应用于医院目标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绩效管理通常被看做一个循环,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与绩效反馈。

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它锁定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目标必须服务于医院制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绩效管理目标则是将医院战略分解到部门、员工,分解为他们各自的几项关键任务。计划与设定目标的成果就是与员工议定的与战略相关的、极少数几条关键的绩效指标。但医院绩效管理与企业的绩效管理有一定的区别,尤其在绩效计划阶段,医院的关键绩效指标不能单纯地以业务量来衡量,而必须同时兼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必须考虑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绩效辅导

所谓绩效辅导是指绩效计划的执行者的直接上级和其他相关人员为帮助执行者完成绩效计划通过沟通、交流或提供机会,给执行者以指示、指导、支持、监督、纠偏、鼓励等帮助的行为。绩效辅导的特点是动态持续不断地沟通。员工与上级就工作进展情况,潜在障碍与问题,可能的解决措施等持续不断进行沟通,必要时对绩效计划进行修改,这是绩效辅导的核心思想。

3.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评价,对医院一定经营时期的经营效益和经营着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医院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是决定整个绩效评价系统指标体系和价值取向的核心因素。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3)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可将考核指标从效率、效益和质量三方面着手:效率指标包括门诊量、手术量与疑难程度、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效果、护理水平、病历质量、门诊专家出诊率、处方合格率以及感染管理等;效益指标包括成本控制、执行物价政策等。每个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以及指标对实现医院总体目标的重要程度,对指标及其权重进行取舍,建立医院、科室、岗位三级评价体系有机结合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

4.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就是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员工,并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它主要是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就被考核在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员工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提高员工个人绩效,并推动整个医院绩效的提高。

二、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的管理思路和工具,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多医院对其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不足

1.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很多医院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混为一谈,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如前所述,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是对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它侧重于事后的评估,是正确评价科室和个人的绩效,以便有效的进行激励,是判断式。而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侧重于信息的沟通和整体绩效的提高,目的是保证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计划式的。

2.重考核,忽视绩效计划制定环节的工作

绩效计划包括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绩效目标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科室和员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和期望。有了绩效计划也就有了考核科室和员工的依据。将医院的战略目标按照组织层次进行层层分解,具体细化,各层次目标就转化为具体的考核指标。员工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个人的绩效计划支持科室的绩效计划,科室的绩效计划支持医院的绩效计划,从而保证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说绩效计划制定环节是绩效管理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3.忽略了绩效沟通的作用

应当明确的是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员工,挑员工的毛病,而是为了帮助员工提高绩效。绩效沟通应贯穿绩效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持续的沟通,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员工工作的进展状况,对员工工作进行实时评价和辅导,及早发现绩效管理实施中的问题,比要是对绩效计划进行修改,以避免更大的损失。通过持续的沟通使员工的价值取向和医院的绩效管理目标一致,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医院的战略目标高度统一,从而达到双赢。

4.轻视绩效反馈的作用

有的医院重视考核,但考核的结果只有管理层知道,不反馈给广大员工,这就曲解了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管理不是单纯的考核员工,而是通过绩效反馈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应当改进的地方,从而积极引导员工不断提高个人绩效。

现在的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构建学习型组织,科学运用绩效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效益,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红.论医院绩效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9,3.

[2]李敏.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3).

[3]李建军.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探讨[J].企业活动-改革探索,2007,7.

[4]李兵.医院绩效考核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6.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7篇

南京卷烟厂的标志以绿色和蓝色作为基本的色彩,用绿色象征环保、健康、自然和活力;用蓝色象征科技、清新、现代和发展。以企业名称第一个字母“N”和象征东西两半球的两片烟叶相互叠加形成企业标志,体现了企业内外、上下互动合作,共创并分享成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企业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并以来源于南京地域文化中的“避邪”吉祥物“巨灵神”来进行形象化传播。

南京卷烟厂以打造高科技国际化卷烟企业集团为目标的企业远景,以共创价值、分享成功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以强大自我、回馈社会为内容的企业使命和“超越每一天”的企业精神再一次将全厂员工的精神集中起来,共同打造新南烟,并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我厂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大力实施以企业形象、基础管理、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新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工程”,用机制激励人、用物质奖励人,通过奖励有突出贡献者,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了企业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及人人“超越每一天”来体现出来。

而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就是要在以这样的企业文化为背景,去为“三赢”而努力。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来考虑职业生涯设计,那么它既要有利于组织发展,又要有利于员工的成长;既要有利于组织当前目标的达成,又要有利于组织未来目标的实现,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如从现实角度来考虑职业生涯设计,它既要有利于个人职业活动有积极的表现,又要有利于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要有利于个人的整体发展。为此,要使职业生涯设计达到以上双赢、三赢的目的,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全程性原则

全程性原则也称系统性原则。即将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考虑,同时将职业生涯计划实施当成一个系统工程,并纳入到组织的发展战略之中。从横向上,企业的各级组织、管理及决策者、员工本人都积极参与;从纵向上,贯穿企业的整个工作过程,贯穿员工的整个人生。

针对我厂的现状,是厂的各级管理者与基层员工都必须积极参与,将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人生变成一个系统工程。为每个员工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档案,依此为基准,根据员工的各自能力,适当的升迁岗位,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升华,同时也激励着员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职业生涯出现亮点,充实他们的人生。

二、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企业、个体和环境等三方面的差异性因素。掌握好差异性原则,有利于体现职业生涯设计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特征。

(1)企业的差异性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各职业之间的差异、各岗位之间的差异、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各职级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厂员工所在的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及其他职务大小等一系列的问题,构成了我厂内部的差异性。一项生产工作必定又各岗位的员工相互协作配合才能完成,不管从挡车工、机修工、辅助工,还是管理销售人员,都是决定企业的差异的因素。

(2)员工的差异性因素。主要指员工个体之间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个性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家庭及社会背景差异等。当然,在我厂这个国家大型企业中,员工不可能是清一色的相同,文化背景差异和年龄差异可能是我厂现阶段的主要差异,即我厂几年中引进的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与原厂的老职工在文化层次的差异。

(3)环境之间的差异。主要指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及与之相关的差异性因素和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多种背景差异。

三、阶段及时限性原则

所谓阶段及时限性原则,主要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组织和个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整和安排各个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计划。职业生涯设计的阶段性时限主要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

(1)短期计划。一般为三年,这一阶段职业生涯计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和明确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

(2)中期计划。一般为五年,这一阶段职业生涯计划的重点是要规划出3~5年内的职业生涯的目标与任务以及具体实施途径。

(3)长期计划。一般为5~10年,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计划重点是要设定较长远的目标。

根据阶段时限性原则及我厂的实际情况,短期和中期计划是可以优先考虑的,其中各岗位的岗位培训,以及跨工种的培训计划也可以提到日程。同时员工的思想素质也可以在培训项目范围之中。例如:将一个主要学习机修的维修员工,经过一个中期的电气维修技术的培训,使其掌握电气的维修技术,即出现“一专多能”“多面手”的复合型技术人员。使其的职业生涯出现一个闪光点,充实员工的职业生涯。其中短期计划可以采取那种增强员工本岗位技能为主的培训计划,比如针对处于操作岗位生产第一线的挡车工,采取卷烟机内部构造及操作中所遇故障排除的培训,即可让维修技术人员讲解,也可以让经验丰富的老挡车工讲解。

四、发展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制定和采取职业生涯的具体实施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变化与发展性因素,如目标或措施是否能依环境及组织、个体的变化发展性因素而作调整,调整的幅度及范围有多大。因此,要从促进员工发展的理念出发,把岗位发展与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使员工和组织都能在职业生涯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获益。

一份良好的职业生涯计划,应该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1)目标明确。设定的和执行的步骤可行,措施明确得当并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洞、不切实际和不着边际。当然,不可能让一个挡车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全掌握机器维修技术,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会实现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是必要的。

(2)有可调性。设定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环境情况是随时可变的,一位希腊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同时也说明了计划也应该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做相应的修改。当一线操作人员的一项培训计划和另一项计划意外冲突的时候,就需要相应的延后与修改。

(3)目标统一。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总目标和分目标、主目标和次目标等要统一、一致。目标的统一必然可以使员工明确,使计划的实施完善。

(4)切合实际。要符合组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需要,符合个体的性格、兴趣、特长并能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当员工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计划的实施才会更顺利,才能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例如最近一段时间的维修人员技能比武的培训,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5)具有可评估性。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及标准,以便进行检查评估,为修订职业生涯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实施生涯规划时,必须为日后可能的计划修改预留余地,修订的依据是每次的成效评估。至于计划修订的时机,必须考虑下列三点:第一,定期检测预定目标的达成进度;第二,每一阶段目标达成之时,要依据实际达成的状况修订未来阶段目标可采用的策略;第三,客观环境改变影响到计划的执行。其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涯目标;重新选择职业;重新考虑或调整生涯途径;执行计划与措施的变更与修正。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每次的培训计划做个评估,为下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计划做个基础,使其更完善。切实影响到员工的自身职业生涯。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档案,以及培训计划进度指示表,使计划更规范。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第8篇

【关键词】软件;策划;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6-01

引言

嵌入式软件已经在我国航天导弹武器系统等尖端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GJB5000A-2008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已经并实施,航天嵌入式软件项目的研制过程逐渐要依据这个标准进行。软件作为航天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其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分系统级软件规模已经超过数万行。同时从事软件研制人员已经形成一个组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紧密的团队,从任务书、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实现、软件测试、交付和维护等环节,每个岗位可能涉及到多个人员。如何通过软件项目策划,保证软件研制流程明晰、可控、软件产品质量可靠,成为型号研制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 项目策划的目的

随着管理要求日益严谨,软件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和准确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利用软件策划帮助研制方提高研制进度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策划的目的是为执行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旨在使软件开发人员及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软件项目策划过程,使项目管理人员遵照过程实施项目策划活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及执行相关策划活动。

2 软件策划前提和输入

项目策划的前期,软件项目组成员要积极参加整个系统项目的早期策划活动,并在系统方案的制定和评审过程中,共同讨论方案报告,协商有关软件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资源等,从而逐步了解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进度、功能等。同时对设计输入的任务书要进行认真评审,对其每项内容了如指掌,并纳入配置管理。参加项目策划活动的人员还要接受相关培训。

3 软件策划的规程

软件策划需经多个步骤,从而对整个项目阶段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根据输入的任务书和标准等,首先依据策划的主要内容,制定软件策划的工作计划,然后选择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确定软件开发阶段,其次就要进行工作分解结构(WBS)分解,这是策划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在此基础上进行规模、工作量、成本和进度估计,最后形成软件开发计划。其中有多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策划的真实性和可执行性,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3.1 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是归纳和定义整个软件项目范围的一种最常用方法,它将一个项目分解成易于管理的几个部分或子项,以确保找出完成项目工作范围需要的所有工作元素。

工作分解结构是对软件工作产品和软件过程进行分解,以层次结构来组织软件项目的产品元素和活动元素,将项目的软件工作产品和软件过程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元素。

WBS分解时,通常按照树型结构,不断将项目的最终目标分解到一些较小工作单元,直到这些工作单元可以被很容易地“控制”住为止。在划分任务时,任务的颗粒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颗粒度太大,难以及时发现问题;颗粒度太小,就会增加管理成木。任务的颗粒度最小可以到半天,最大到周,一般以小于3天为宜,也就是说项目经理能够在1周中至少检查2次成员的工作进展情况。适当的任务颗粒度便于监控,另一方而也有利于调整任务。当出现任务拖期时,可以比较灵活地重新安排人员接手其他人员的任务。

3.2 项目估计

根据WBS分解的项目内容进行项目估计,项目估计包括项目规模、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这是整个策划中的关键环节,只有项目估计尽量准确,才能保证项目进度、质量能够受控。为了保证项目估计合理性,可采用下面措施:

1)借助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是“经验”的量化,通过和历史项目的数据对比,可降低估计的风险。在借鉴历史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可比性,要考察项目类型是否类似、生命周期模型是否类似等。

2)采用多种估计方法互相验证。在估计时可以采用多种估计方法,然后对多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其差异以判断合理性。

3)细分任务。任务拆分的越详细,就越容易估计,越容易和历史数据对比。内容任务要完备。估计时要识别出所有工作,不要有遗漏。

4)有估计经验的人参与估计。一方面要对参与估计的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估计经验。每次估计完成后,都要和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经过3-5次反复,则可积累估计经验,提高估计准确性。

多人分别估计并形成估计表,然后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形成软件估计报告。

3.3 资源和管理计划

人力资源策划方面要包含完成软件开发项目必需的人员数量,姓名,指明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正式软件测试、软件产品评价、软件配置管理等分别所需的人员数目及总数。相应岗位若需通过相应岗位的培训考核,则还要制定培训计划。

项目负责人要确定软件项目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包含硬件设计人员、任务提出方、测试设备负责人、用户代表、评测机构等。从而协调制定相关的计划或关键点,描述利益相关方的权限和责任,以及与其它组织的关系。

基础设施资源的策划要同步进行,估计时参考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根据项目需求、工作产品的规模,考虑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目标环境或者这些环境的任何适当组合情况下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源。同时制定测试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数据管理计划、里程碑评审计划和沟通计划等。对上述计划确认后进行配置管理。

4 风险估计

标识风险源为项目研制过程中检查随时间而更改的状态提供了基础,直接显示出影响项目研制目标的各个因素。风险源来自项目的内部和外部。随着项目的进展,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风险源。项目策划阶段就要识别和分析风险,并制订风险减缓计划,才能进一步跟踪项目风险,及时消除各个风险源带来的影响。

5 形成软件开发计划

策划输出的果就是软件开发计划,根据WBS分解的结果,根据软件任务、任务的工作量、项目成本、任务之间的衔接关系、系统的约束条件和人员分配表等,得出项目的进度和关键路径,并得出软件项目预算,连同项目进度及网络图写入阶段软件开发计划,在形成项目计划过程中,如出现各项约束条件与任务进度冲突情况,需重新估计。软件开发计划应通过正式评审,从而保证具有相应约束力,并纳入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