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4 13:55:08

高中英语教案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18-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不仅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价值意义,更是有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英语教师要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以自主学习为前提,探究积累为根本,引导学生在提前预习和综合理解的过程中不断质疑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一、导学案的基本特征及运用价值分析

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集学习目标、任务要求、知识训练为一体,凸显先学后教和整体训练的特点。导学案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引导性,归纳课程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提前熟悉知识。(2)任务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训练任务。(3)拓展性,根据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的情况,进行文化知识延伸,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运用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为探究学习提供必要的载体帮助,使得任务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感知语言,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

二、设计导学案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主体需要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特点,采用层次化和类型式方法设计相应的预习思考题目,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2)过程探究原则,即围绕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感悟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3)拓展延伸原则,即围绕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视野的拓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有效运用导学案的策略

1.以学生学情为基础,设计差异性导学案

运用导学案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以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语言技能运用为根本,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设计不同的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差异性导学案,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和学习认知规律。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围绕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相应的导学案,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首先,导学案应该体现基础性,让全体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结构要素和达到基本技能运用要求。其次,应精心设置与教学目标匹配的学习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再次,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导学案设计策略。以差异性导学案来引导课堂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为深入。

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Reading),教师可针对生词识记、短语运用、思维表达等,围绕识记基础知识、运用语句等,设计相应的学习案例。同时,可设计词汇预习训练、文本语篇大意表达、写作训练等多种学习案例。还可设计分段式的学习案例,围绕“How to understand the article?”来设计选词填空、回答问题、选择答案等形式的学习案例,以帮助学生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突出探究式导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设计导学案不妨以丰富学习感悟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学习案例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教师要以任务驱动为引导,围绕探究来灵活运用导学案,可围绕课程难点知识设计讨论交流、探索发现等思考性较强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预习拓宽的学生的知识视野,可运用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规则,可运用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多元化的导学中,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例如,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Reading)的导学案,在学生阅读最后一封电子邮件的基础上,可设计“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fill in the blanks”环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深入研究文章题目及主旨,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以反思生成为动力,提高语用性技能

运用导学案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内化生成,可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和反思。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方式对导学案的运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语言知识的转化运用。再次,鼓励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更为丰富的学习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学生进行反思生成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Reading)的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可设计“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using the phrases we have learned today.”的导学案,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完成导学案任务。

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应以优化知识结构体系为前提,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方案,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整体学习思维;应以体现课程知识要点为载体,围绕课程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来设计;应以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指导为目标,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差异性。

第2篇

二、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导学方案,它是由教师在上课前提前发给学生的,让学生可以以此为依据对新课提前进行自学,并发现问题的方案。学生可以把发现的问题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必要时由老师精讲点拨并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导学案其实就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的一个“路径图”,指导着学生学习。它主要包括两个内涵,即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是为了指导学生更高效地“学”。

三、理论指导

导学案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合作能力。这一点与合作探究教学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是相统一的。

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自主学习法:为了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积极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四、高中阅读课导学案的设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之上,概括并理解整篇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要求,首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前要确立阅读文章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其次,阅读中的设计方案是导学案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并提高阅读能力,可把学案设计为:略读部分与精读部分,略读部分是指教师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主旨,理清文章脉络,旨在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精读部分则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细节,以便更好地欣赏作者优美的词句,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意图,并从中学习有用知识;最后,注重阅读拓展,升华阅读感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下是我以人教版英语选修7第4单元Sharing阅读课文“A Letter Home” 为例,设计的导学案的一部分:

Step 1 Fast-reading what is the letter mainly about?

Step 2 Detailed reading 1,Read part 2, and describe their school.

Step 3 Read part 3,and tell what the house,possessions,cooking methods are like.

五、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学优点

1.以往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因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学生毫无头绪,应付了事,有些根本就不预习。如果教师上课前就给了学生导学案,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前就会积极预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导”就真正促使了学生积极地去“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案;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其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问题和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学案教学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案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具有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能力。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 学案的含义与构成

⑴学案就是在具有明确学习策略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且效果显著、学习效率较高的活动计划。

⑵学案一般包括目标、内容、情景、资源和评价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学习内容是指所要学习的知识。学习情境是学案的核心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真实的情境能够促进课堂的交际和真实的语言运用,使学生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资源是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根据所学知识与中心话题为学生编写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它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重复巩固、技能训练、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实现恰当的输出。学习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测。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

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组成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学案,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再教,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由这几个环节所构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也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笔者所尝试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自学预习—情境任务式课堂交流讨论—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课后反思。

⑴ 引导学生自学预习

学生预习是指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针对当前要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并提供学习策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而学生按照学案指导,利用工具书等资料,先自学所要学的内容,同时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笔者会让学生做好记录,在课堂交流讨论活动中提出来集体解决。

⑵情境任务式课堂交流讨论

①情境任务式学习。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在课外用英语交流或接触英语的机会有限。为了达到既学会英语语言知识,了解英美文化,又实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笔者把情境的创设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模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并且针对所学模块中的中心话题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相应的语言知识之后能够进行真实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从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层面上升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层面。

②课堂交流讨论。课堂交流的顺序是先小组后全班,课堂上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2 —5 人)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组内交流的内容通常是课前收集的资料、对某一话题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或者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的内容通常是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组内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交流中,学生展示各自的成果或收集到的资料,谈论自己的体会,提出心中存在的疑问,等等。交流时,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其他人倾听说话者的讲话,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照。通过小组交流,小组成员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到他人的想法,开阔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大多数学生喜爱这一过程,许多人都积极参与组内交流,争先发言。

③学习评价。教师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点评,及综合评价。而且,教师应结合学案中学习评价的要素,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或教师、小组成员的评价,逐步养成感悟反思与总结的良好习惯。

⑶课内训练巩固

学生能够自如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需要一个实践过程,课内训练这个环节就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它们在实践中强化知识。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操作性要强,比如让学生自主命题相互测验,或使用老师准备好的材料巩固练习,或者组织游戏及比赛,在游戏或比赛中做口头和笔头的练习等等。

⑷课后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抓住各个模块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后训练,及话题性作文,以达到巩固所学,活学活用的目的。对于有余力的同学,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与本模块重点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型,让学生比较练习,提高能力及品味。

⑸课后反思。

在每一堂课课后,学生要写出自己的课后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方法、计划落实、依然存在问题、及收获与不足。反思的内容写在学案后面,并由教师批阅,给出积极的评定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当面谈话解决。这种学习后有意识的反思,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冀盈. 高中英语学案设计研究[J]. 教育探索, 2015, 282(3): 20-23.

[2] 周银斌. 2009. 高中英语学案导学模式探讨[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第4篇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以及对文章信息进行整理和判断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感悟能力。目前英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主要是以“学案”为导向,将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作为教学目标。学案式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提前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并且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沟通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提高高中生英语知识水平,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学案式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迅速确定教学重点,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学案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对此,作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学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要想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学案式教学,首先应该深入理解学案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1.学案式教学的概念

学案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即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案式教学是以导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案为重点教学载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理念。这种创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言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另外,学案与教师传统的教案也不相同,学案是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案,学案的编制应该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框架和构思,其中凝聚了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心得。学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成长,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奠定了基础。

2.学案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案式教学虽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和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也有其自身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融合性。学案式教学是一种融合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诞生的创新教学理念,能够在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学案式教学还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深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且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二,主体性。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和教师,同样,学案的主体也是学生和教师。教师是影响一个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同样,学案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学案导学正是按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案式教学的具体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提前在每星期的备课活动中制定本单元的教学思路。其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一课时一个学案,以阅读英语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者以The first calendar这篇文章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学案式教学。

1.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preview)

首先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教师可以提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文章有个大概的认识。对于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提问如下:“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ots, lines and symbols engraved on stone, bones and ivory? ― Why will future historians not have to rely entirely on the written words when they come to record the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Why do historians who write about the distant past have a difficult task?―When was it believed that calendars were first used?”

2.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这一阅读训练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文章,找到文章的主旨句,学会通过关键句、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初步判断。比如这篇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主旨句:第一段:Future historians will be in a unique position when they come to record the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第二段:Up to now,historians have assumed that calendars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dvent of agriculture,for then man was faced with seasons.第三段:Historians have long been puzzled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have been engraved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

3.让学生进行精细阅读(careful reading)

在此阅读训练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进行阅读理解,这些细节中会包含一些语法、语言现象、背景知识等内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环节教师也要设置问题,不过问题的形式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比如:The paintings which have been found on the walls of nomadic dwelling places .(a) have taught historians something about the nomadic way of life(b) have no other content than their artistic merit(c) are not thought to be connected with an ancient calendar system(d) are invariably accompanied by odd dots, lines and symbols

4.鼓励学生记录笔记(jottings)

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或者对文章的学习有自己的领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与教师沟通分享,便于接下来更顺利地学习。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写道:For several years you have been writing to a penfriend whom you have never met in person.You will tell him that you will be visiting his country soon and expressing pleasure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meet each 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5.文章内容生成训练(practice)

学生认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旨以后还要进行生成训练,这一环节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主要的训练形式可以表现为:Up to now, historians that calendars into being with advent of agriculture, for then man with a real need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about the seasons.Recent scientific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this assumption

incorrect.Historians long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The nomands who these markings

by hunting and fishing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which

about 35,000 B.C. and about 10,000 B.C.

三、学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案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影响的双向学习过程。学案式教学并且没有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这样创新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对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案式教学模式以学案为教学载体,所以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设计。特别是对于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翻译、动嘴说话,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感官的学习作用,也可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

3.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案式教学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系统的教学理论,在学案编排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中落后的一面,充分考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并且对学案的编排可以增强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

四、结语

学案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更扎实地掌握英语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创新的教学理念使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有了新的思考,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下面我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学案导学法”的特点

“学案导学法”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要主动地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二、“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1.学案设计。学案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凭借,其基本框架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方法、问题讨论、预习检测等几个方面。

2.学生分组。根据各班的实际人数、个性差异等,以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主持本小组的活动。

3.交流展示。交流展示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过程。学生的交流展示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学案的编写原则

1.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领悟知识的奥妙,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3.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师生观念是前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开始实施时会碰到许多困难。首先是学生不适应,很多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就是“讲”师,上课要多讲。其次是教师不适应,教师们认为学生没有自学能力,先学后教行不通,课堂上少讲将会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落实。因此,转变师生的观念是前提。

2.教给学生方法是关键。一是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学法。比如学习词汇时,可以让学生先运用音标进行识读,然后再听录音进行自我正音,要反复地听音、逐步培养学生按语音规则拼读单词的习惯。

3.自主合作探究是核心。本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个性特色,使他们在自学交流展示过程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获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这样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提高。

第6篇

【关键词】个别化教学;教学案例;高中英语

一、个别化教学的提出

两年前,我校开展了个别化教学的课题研究,提出了以学案导学为突破口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宗旨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优生也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个别化教学实施以来,我通过反复实践,及时反馈、对比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些操作比较简便、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现在,我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1 Unit 2 Lesson 3 Sport Stars这一课的第一课时学案来说明个别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二、个别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定下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掌握以下重点词汇: brilliant, skilful, awful, useless, amazing, keen, unusual, fortunately, compete, champion, violence, athlete, event.

2)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段落大意,并能了解掌握有关大小威廉姆斯运动生涯的相关信息。

3)能够运用新词汇谈论体育名人。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不同的层次进行施教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同一进度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课堂活动指向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程度的设问、激疑释疑,培养学生思维与解题能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学案的前两个任务设计如下:

Task ⅠTranslation.

卓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巧的,熟练的_______________

糟糕的,极度的_______________

差劲的,无用的_______________

不平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冠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Ⅱ Choose the following word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mazing fortunately keen compete champion

1.Bailey_______against athletes half his age and won at last.

2.Max's success as a number is really ___________.

3.I broke my arm playing basketball but __________ it's fine now.

平时教学,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花一定的时间教授学生新单词,包括怎么读,怎么记忆,并且还会讲解有关构词法的内容。设计任务一和任务二是对学生进行又一次的语言输入过程,采用词汇复习导入的形式。

Task Ⅲ Read and the heading of each paragraph.

Paragraph 1 a)Brief introduction

Paragraph 2 b)Family background

Paragraph 3 c)Training and study

Paragraph 4 d) Success and achie

-vements

任务三属于快速阅读,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答案,在平常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让学生关注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整体领略,宏观阅读,学会跳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理解主题,提醒学生抓住核心词、主题句,不要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要学会对生词的推断等。经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到本学期为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阅读策略进行阅读。这些策略在这一课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应用,学生的阅读效果也相当不错,学生通过阅读初步理解了课文各段的内容,并验证预测,为完成后面的阅读任务作了铺垫。

Task Ⅳ Work in pair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Why are the sisters unusual?

2.What kind of background are they from?

Task Ⅵ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任务四和任务五属于精读,通过精读,获取课文的细节信息,为更深一步理解课好准备。这两个环节对于基础生来说,可能会有难度,但可以以pair work的形式完成,这样就能够使基础较差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TaskⅤ Tell the 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isters to each other.

最后一个环节是阅读能力的升华部分,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学困生一般较难达到,但优生可以达到,中等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操作也是可以达到的。

3.达标测评

个别化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达标测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教学进度和计划自己适时的安排一些测评,针对每个小模块,自己重新编排一些考卷,跟学案一样,根据课堂的不同目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出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做,都能从练习中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测验时试卷设计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如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检测题:

Ⅰ.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各单词的正确形式。(必做题)

1.There are many a_____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take part in the tennis tournament.

2.The reporters are discussing the big e_____ which have happened recently.

3.We hope Liu Xiang will be the 110m hurdles c_____ again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Ⅱ Review the text. (必做题)

The Williams sisters were born in a poor and dangerous area of California. It was full of _______________. Finally, in 1991, the sisters' family moved to ________. When they were young children, their father started to train them hard to _____ each other. Their mother taught them at home so that they ______ while developing their __________. Today, both sisters are ___________ at college. They have already expressed ___________ in working in it after their tennis careers come to an end. The sisters' road to success has been _________. They have won in many big________. Has tennis ever _________ between the two sisters? Fortunately,no.

Ⅲ Writing(选做题)

Voice your opinion

Key words:

这种设计方法可使优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给中等生和学困生上进的机会,激发其求知欲。

三、个别化教学的意义

第7篇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学案、新课程

“学案”,即导学方案,也称为“导学案”,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兼顾学生学情,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能力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即依据学案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策略而进行的双边的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我国近几年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在教学实践和实施中不断摸索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对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试图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中不难发现,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被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因而出现了诸如学生活动以粗放型为主;目标不明确或活动目标在学生活动中很难落实到位;不能将所有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等负面现象,造成课堂实效性低,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就只是流于形式,或是做公开课的表面文章,而实际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讲的多而学生活动越来越少,又回到了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套路上来,形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而近几年在一些省份所倡导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则大大改善了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实现多维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不但是指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充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上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语言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从而实现了多维教学目标。

二、挖掘学生潜能,将学困生融入课堂。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虽然我们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形式进行,但往往是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掌控着讨论的全过程,并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程度较弱、口语较不流利的学生却失去了提高的机会。“导学案”教学模式则可以根据学案中研究性任务的不同,学生自行分配,动手、动脑、搜罗信息、发表意见等各尽其能,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尤其是这种教学模式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将每一位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的平等性。

三、促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平等、民主、公平”。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组织者、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学生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座位是灵活多样的,学生是面对面而坐,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教师则是在各组之间巡视。这种模式是为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探讨服务的,有利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英语学习任务是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的,课堂气氛是融洽热烈的,这无疑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是有学案辅助的,学生任务目的性更加明确,学生活动有的放矢,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有预见性,因而在学习中更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避免了以往课堂中学生活动“热闹”但实效性低,多数是用来公开课摆摆样子的不利现象。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中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我们一线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案”设计要注意教法和学法两条线索。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编写“学案”也变得十分重要。“学案”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师是如何教的,也要体现学生是如何学的,简言之,“学案”包含了教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两条线索。“学案”中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应该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而这主要体现在设问导学环节的设计。设问导学是学案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学案的核心部分,是整节课中学习内容的难点。因此,设问的设计也要体现精巧和独具匠心,使学生通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引导辅助,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语言综合技能,发挥潜能。

2、教学中有效利用学案。

“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的过程分为三部分:课前、课中、课后。实施中,教师可以将学案先发放到学生手中,布置预习任务;课堂上学生根据设问导学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课后根据巩固性作业进行复习、消化。例如,英语教学中每一模块的第一节课是Introduction部分,通常用来引出每一节课的中心话题,积累或复习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在“导学案”这种模式下,教师就可以在“学案”中设置相关的词汇填空等习题,学生通过学案进行“预热”,这样,在课堂中再进行讨论或对话练习,就避免了学生由于词汇匮乏而造成“无话可说”的现象,不但符合了新课程理念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生成,实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3、提高业务,及时反思归纳。

“导学案”教学模式由于贯穿课堂的是学生的活动,因而灵活性很强,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师德修养。同时,在不同的授课班级所反映的问题也必然是不同的,教师一定要针对问题及时做好反思和归纳,及时修改学案或调整环节,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3、协作完成,注重合作。

“学案”的编写过程工作量是较大的,它需要教师在编写前一定要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了解本节课在整个高中英语知识体系中的比重;钻研近几年高考英语的趋势;了解学生学情等等。编写中还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或活动进行导学,要具有多样性,所以,若是个体就很难全面。教师应该以年级为单位协作完成“学案”的设计,在合作切磋中不断加工、完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虽然近几年在一些学校已经展开,但在实施中教师还是不断遇到不同的问题或疑问,若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希望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牛津高中英语》导学案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阅读教学应该在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技巧和综合表达运用前提下突出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学习习惯,增强阅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导学案运用于阅读环节教学,能够对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优化起到促进作用,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化和学教生成化,实现先学后教,以学促教,以案导学,形成阅读理解与表达运用的良性互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底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1.围绕阅读教学要点设计导学案例,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包括语篇词汇、语篇表达主题、文化背景知识、相关语法表达运用等。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语法运用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在阅读理解学习中的难点。

针对上述问题,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围绕教学环节知识要点,从文化背景知识和语法运用规则等方面予以体现。在教学中,一方面,围绕文章表达文化背景知识拓宽文本表达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另一方面,呈现高频率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言运用知识。在知识要点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体现层次性,让不同类型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

对阅读环节中的要点设计能够有效发挥预习引导作用。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块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学中,可运用导学案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导学案设计中,可围绕“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Charles Dickens’s writing?”设计查理·狄更斯的作品价值、代表作品、作品特色。可建议学生从其作品写作特色中了解英美文学中古典文学的特点。这样的导学案例可更好地拓宽学生的阅读学习知识视野。

2.突出阅读导学互动探究表达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导学案的运用不仅仅在“引导”作用发挥上,更重要的是突出“活学”价值。这种活学就是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互动式的探究表达,以此增强学习认知体验感悟,培养综合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导学案中的拓展练习延伸作用。学生按照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合作、角色表达等方法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可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状况引导其主动探究交流,更好地发挥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可针对自己的疑难问题通过反复训练予以解决。

教师在引导学生互动探究过程中,可有目的性地选择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表达交流。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3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Reading A”中的习题,在到学案的设计中,建议学生依据自己的疑难,围绕“Why was Loulan an important city about 2,000 years ago?What do you learn from Loulan disappeared?”建议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可通过一定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3.关注阅读导学教学评价反思运用,满足不同的学生发展需求。

导学案的运用效果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模式予以呈现。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个体差异,设计一定的检测练习题。这些检测题目的设计应该呈现发展性,让学生在导学评价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体验。这样的评价反思,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过程变得更为清晰,增强认知体验。

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导学案学习运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点评,要求学生对练习的过程,以及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反思,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以这样的形式进行评价反思,可对学生的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方面起到引导促进作用。教师应该运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激励引导,以此增强其语言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这样的导学运用反思,更能够提高其运用有效性和发展生成性。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是通过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重在预习中学会质疑;(2)引导阅读学习过程应突出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的思维和语感得到充分激活;(3)教师应注意“导”“学”关系,以导引学,培养学生善思、会学、能用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王庆桃.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型导学案的设计[J].大观周刊,2011,(28).

[3]陈燕舞.新课改下高中英语导学案中启发式导学之运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