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智能化建筑设计

智能化建筑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07 16:01:50

智能化建筑设计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

1 概述

现如今,经济社会体制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我国建筑行业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能够发挥最大化的智能作用,为让你们提供更高品质的居住条件。建筑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通过建立了完善的智能化系统来实现,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和智能化系统进行探讨分析。

2 智能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智能化系统

可以说,在实际的智能建筑设计工作中。加强对智能化系统的建立是十分关键的,这也是智能建筑结构体系的必要前提,更是整个智能建筑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其次,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型新近的智能化系统被研发出来,从而为智能建筑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就具体归纳了在我国目前智能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智能化系统。

2.1 通信网络系统

所谓的通信网络系统主要由依靠语言、数字、图像等方面共同组成的。其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的相互连接,以此来确保输入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并且,这种智能化系统不需要过多人力的投入,能够真正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智能建筑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充分发挥智能化建筑多功能的特点。其也是当前智能建筑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智能化系统。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实际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系统等科学技术,在办公室内借助于办公设备来直接对用户提供服务,这样不仅有效减少了繁琐的办公程序,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也为广大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智能化系统,应当引起我国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

2.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这种智能化系统主要是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与控制,其实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智能化体系。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根据建筑设备不同的功能特点,自动将其分成若干个分项系统,以便于建筑设备日后的维修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其还可以对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施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信号,尽可能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2.4 防火自动化系统

近些年来,建筑火灾事故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也给我国建筑行业敲响了警钟。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加强对智能建筑防火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使其真正符合于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要求。通过将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自动化系统的相互结合,当火情发生时,报警装置会自动作出反应,并将火情程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3.1 首先,设计师要准确界定所建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物功能需要、国内智能化水平的程度及建筑物的规模进行定位。从规模上看,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m2以上用于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

3.2 智能建筑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尽量避免大进深的平面布局,保证办公区充足的阳光和室外景观。

3.3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

3.4 在进行智能建筑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做好布线工作,并对智能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划分,还要对智能设施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智能建筑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

4.1 地面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布线方便,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更可以用于旧楼改造,但会造成地面高差,使人感到不方便。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会产生高差,施工方便,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一般是在层高受限制时使用,要求线路少、交叉点少的分支线路,采用扁平线,施工同样方便,但要注意与办公家具的配合,做防静电处理。

4.2 墙面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

4.3 天花板

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出风、烟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

5 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除要考虑屋顶美观绿化以外,还可以布置吸取太阳能和风能以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等等,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一切能量和物质,同时也要设计防止自然力量侵袭的预防设施。

6 专用机能室的设计

6.1 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是整幢智能建筑的心脏部分,负责设备运转监控及安全保卫监控等。

6.2 咨询中心。咨询中心中需要配备电脑、多功能工作站、电子档案、影像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微缩阅读及闭路电视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智能建筑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发挥智能建筑结构多功能、自动化的优点,应该将更多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应用其中,使其发挥最大化的作用与有效价值,为人们人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智能建筑设计发展时间较短,一切还处于摸索中阶段,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流程,确保智能建筑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从而促进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歆,池越,石军. 现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9(03).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2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F41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国内在建筑电气节能领域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只是在节能方案、措施制定等过程中统筹分析不够,没有对建筑内部现有系统的综合能耗实现准确分析,在节能产品选型安装或节能方案措施的实施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应的基础自动化设备还普遍不足,在节能数据及运行效果的跟踪统计分析上不能实现实时动态管理,造成建筑电气系统节能产品或节能措施实施后,不能有效协调相关系统运行,预期节能效果不明显。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实施高效节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30%―50%的建筑能耗,但在能耗监控及维护管理系统上如果不够完善,建筑能耗节能系统就不能实现内部的实时调控,对建筑节能效果的调节管理也不够持续稳定。

一、开展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农业等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由此带动能源的消耗量增加,尤以建筑消耗居多,且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因而减少建筑耗能问题便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另外,随着能源的消耗,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等。为改善现阶段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加强建筑电气节能工作便尤为重要;此外,在我国推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节能减排问题是全民关注的共同话题,开展电气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后代的重要举措。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符合的准则

1)节能应在保证实现建筑物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开展。开发智能化建筑物的目的即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完整的服务,因而在进行节能优化时,需考虑到其是否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正常的照明需要、运输通道通畅、休闲娱乐设施等正常运转等。

2)节能应在符合实际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节能技术的投入使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成本问题,不能一味追求高效节能而加大投资,增加建筑物开发成本负担。因而电气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节能优化时,需认真考虑节能方式的选择及其设备材料的应用,尽可能实现节能性能的优化与成本的控制。

3) 节能应满足低能耗的要求

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就是为了节约电能损耗、高效利用能源,但是在注意低耗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应用效果的满足。因此对于建筑建设中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要尽量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等新要求。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措施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改造是使智能建筑服务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措施,不但能够发挥建筑内部各系统的功能特性,还能优化控制电气系统和设备工作状态,进而使建筑电气系统能耗得到明显降低,减轻住户的日常开销。

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智能建筑内部用电等级和总荷载进行准确统计分析后,设计使用便捷且科学合理的建筑供配电系统,不仅能节约业主的一次性投资,使单位建筑的经济性提高;还能使建筑工程在日后使用中实现节能降耗。可以说智能建筑节能中的最关键环节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在实际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合理选择变配电所的位置,按照建筑的不同用电负荷对所需供电容量及用电等级进行准确统计,与住宅单体分布相结合,设计完成经济稳定的供配电系统。建筑区变配电所的位置要与用电负荷中心临近,不但能使建筑配电半径减小,以免出现往返长距离的供电情况,缩短供电电缆长度,使供配电系统投资成本降低;而且还能使配电线路半径缩小,有效降低线路综合损耗,使配电质量得以提高,实现其它用电设备运行高效稳定,降低能耗的作用。

二是合理布置竖井,在各层设计配电竖井、层配电箱等具置时,为便于缩短分开关配电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可将其设置到用电负荷中心。

三是变压器选择要合理,高层建筑电气节能的关键在于变压器的类型要选择合理,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其内部铁心叠片因电磁力线交变而发生磁滞及涡流现象,进而形成空载损耗,也就是铁损。随着材料物理相关理论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型节能材料的非晶态磁性节能材料已做为变压器铁心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形成节能的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

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S11、S13等型号变压器优化传统变压器结构的改良产品,对传统叠片式铁心结构进行改变,能够使变压器铁心内磁阻减少,与传统变压器相比其空载电流可减少20%―40%,变压器功率因数明显提高,供配电系统综合线损降低,系统供电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从配电源头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在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就要在设计对供配电系统后期扩容需求留有余地,要使变压器负荷率介于合理范围,一般多选择在75%―85%之间。

2.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在节约照明用电上不能只是通过照明灯具数量的减少或功率的降低来进行实现,而要有效利用自然光等光源。位于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通常多利用透光率较好的玻璃门窗等使建筑物白天照度得到增加,使开灯时间明显减少,以实现对自然光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约电能资源的效果。能够采用自然光的建筑面积照明,可以根据建筑物照明设计中的照度标准对现场照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应灯光控制系统对灯具照明进行自动调节,以实现不同区域对照明的不同需求。设计建筑物的夜景照明,要沟通好城市景观规划部门,不但要通过灯光的烘托效果使建筑总体风格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效果得到充分体现,还要将照明结合美学、艺术等方面特点,使建筑物夜景环境具有优美、优雅、舒适的特点。设计智能建筑的照明时,还要控制好照明系统,以免对周围环境的造成光污染,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人文与生态环境。

3.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及补偿方式

通过在配电系统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可显著的减少无功电流所造成的电能损耗。有条件的建筑物,可采用就地式无功补偿和集中式无功补偿相配合的综合补偿方式; 对安装容量超过 10 kW 的电机类用电设备,可在电机控制柜处就地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对于其他设备的无功功率,在变电所低压侧进行集中补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变负载的设备,其电动机端电压随负载而变化,会造成就地无功补偿装置内的电容器出现无功涌流,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电机由于涌流过电压而烧毁。因此对于此类设备不应采取就地无功补偿的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建筑电气设计工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设备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就将各种节能措施应用到其中,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传统的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建筑电气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消耗。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是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及节能是建筑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合理运用智能化和节能措施,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满足生活舒适性和功能性,同时还能减少投资,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

[1]范臻.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8):29-31.

[2]林毅宏.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3):33.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3篇

关键词:办公建筑;节能;智能化

1引言

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就决定了在建筑方面的不断提升的标准。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比较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办公建筑节能化设计方面逐渐的趋向于智能化。在建筑过程中使用合适的节能材料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施工进度,并且还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共同努力。

2智能化的设计原则

2.1节约资源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智能化最重要的还是要节约资源。所以在设计原则上始终是要秉持着节约资源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一定要以节约资源为标准,尽量使用可再生型能源,注意新能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以节能减排为宗旨。为能够缓解现如今全球资源紧张的问题出一份力。

2.2保证舒适度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同样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白领阶层来说,办公环境的舒适程度是工作效率是否可以提高的前提和保证。为了让员工能够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许多办公建筑的设计主要就是以办公室的舒适度为中心进行设计。所以,舒适度也是办公建筑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在采光、通风等方面要仔细、认真的设计,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保持身心的愉悦和健康,工作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2.3可持续性

任何一个建筑的设计初衷都不会是要使用一段时间就不用了,所以在智能化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建筑的可持续性,以发展为前提,以人作为核心出发点,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直观感受,全面的体现出人的逻辑思维,与实际的建筑环境相结合,做到多方面兼顾。智能化的设计还能够针对办公室的资源浪费情况有所改善,大大的增加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办公建筑中的常见问题

3.1采光效果比较差

由于建筑的结构设计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办公楼采光都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办公楼室内采光是比较差的,室内照明完全依靠电力。这样无疑也加大了电力的使用,能耗也是非常大的,根本不可能达到节能的目标。

3.2室内通风不好控制

传统的办公建筑中,室内通风是需要人工控制的。因为在办公楼的内部大多数都是工作人员,人员数量庞大,空气不流通。为了加强空气的流通,在办公楼内必须要开启通风口,在夏天高温的时候,制冷系统也是要打开的,空调耗费的能量也是非常庞大的。与节能减排的理念又背道而驰了。

3.3建筑的隔热能力较差

大多数的建筑来看,隔热问题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栋办公楼的隔热效果主要是通过墙体和窗户的的隔热效果体现出来的。一般的建筑外墙体就是采用加气混凝土砌成或者是采用玻璃幕墙。通常来说外墙是不会设置一个保温层的,只这一项就可能导致建筑的供暖、空调能耗的占比大大提升,甚至会达到总能耗的一半以上。

3.4可再生能源没有合理的利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办公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采用一些常规的能源,而且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其实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的能源是可以利用的,比如:风能,太阳能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能够大大的节省成本。然而在传统的建筑中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造成了许多能源浪费。

4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设计

4.1呼吸式玻璃幕墙的智能化设计

在自然的情况下,建筑墙与外界不是完全隔绝的,外界的大气压和室内的气压是有所不同的,会形成一个气压差,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个情况,会因为气压差的原因,空气进入墙壁内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建筑材料上可以选择呼吸式玻璃幕墙,能够与外界的气体进行交换,加速办公室的气体交换和流动,大大的增强了通风效果。可呼吸的玻璃幕墙,实现了建筑室内室外的自然通风的效果,而且建筑的墙体内的气压差能够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对建筑标准日益增高,能够进一步的实现节能减排,节省能源的目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工艺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4.2百叶式遮阳节能的智能化设计

从直观的原理角度来看,采用这种节能智能化的设计方式的幕墙最大的作用就是遮阳。新的工艺改善了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达到了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智能化的要求和最终目的。简单的介绍一下这种被称为光伏幕墙的系统,所使用的玻璃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在传统玻璃幕墙中放入非晶瓦的光伏组件,然后以翻页的方式将其放入两层玻璃的夹层之间。这样的话,技术人员能够很方便的对放置的角度进行调整,采光的效果可以最大化。现在的建筑设计中通常会把太阳能与办公节能相互联系起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设计将太阳能搜集起来,用来调节控制室内的温度,还可以在冬天的时候加热建筑中的水温,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节能手段。

4.3电力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于一个大型的办公建筑,电力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相当重要,而且很复杂的工作。在一栋办公楼中,我们分析一下它的用电特点,最明显的就是白天的用电量要远远的高于夜间的用电量,其原因不言而喻。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必须在电力系统设计上花一番心思。在电力系统的设计方面完全可以引入太阳能,把晚间储蓄的太阳能转化到白天使用,这样就能够让办公楼中的实际耗电量有所降低甚至大幅度降低。

5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的是办公建筑在日益的增多,而且越来越注重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智能化程度。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在建筑方面要不断的更新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第一位考虑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办公系统。为了达到更好的节能智能化效果,工作人员就要不断的对市场中的一些节能减排的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在宣传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的使用节能材料,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配合采用智能化的手段,建设新型的、智能化的节能办公建筑。

参考文献:

[1]孙德新.办公大楼智能照明控制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3,(4):117.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4篇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概念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它是由中央监控的计算机,现场控制器,住控制器,传感器以及执行装置等设备组成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可以实行对各个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及控制,还可以根据外界的环境条件,负载的情况等对电气设备进行适当的调节,让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能对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对建筑的故障能自动发展,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在进行故障检查时很容易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这样能大大提高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性。信息化有个特点那就是能够资源数据共享,那对于建筑的物业管理来说就相当的方便,比如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的收费来说,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就能实行自动化管理。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实行管理,创造了人们健康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对于建筑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照明度都能够自动调节,对于控制色彩,背景噪声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办公的安全,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智能建筑的空调以及照明系统消耗的能量很大,占了整个大厦的百分之七十,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利用自然光用最大的限度来节省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给人们带来空前的利息,适应现在商品经济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时代要求。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十多年的发展智能建筑有了自己的新领域,它的存在为人们生活以及生产,办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的发展势头也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最为迅猛了,它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但熟话说寸有所长必有所短,它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有着它自身发展不完善的地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1986年的“七五”计划初期就有提出要涉及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领域,并且国家纪委会同国家科委也同意批准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规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开始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阶段。1997年10月,我国建设290号文件《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它的发表对于我国的智能建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向规范化发展又进了一步。但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标准大部门内容都是比较笼统的,缺乏相应的细化计算以及选型方法,我国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虽然已经实施十多年了但是和我国的IT技术相比,它还是比较陈旧的阻碍了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发展的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是一个正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它现在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各种规范的发展跟不上智能建筑的发展也是正常现象。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传输信息设计困难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传输信道主要是由保护套管,线槽,电缆以及电线等等组成,实际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实际工程中对于弱电的线管都是十分密集的,对于它的设计经济合理,维护都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设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赶工期,就会去压缩正常的设计时间。对于弱点方面新增的系统都是比较多的,设计人员对于弱点方面都是不可能全面掌握的,对于弱电方面很难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智能建筑的各个设施的去向都难以做到。

三、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设计早点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中央控制室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它的主体部分就是中央控制,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变配电来实现的,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自动化设计一般是从中央控制室发出向各个子系统来进行控制的,所以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央控制室。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子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监控系统中它的作用是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的。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电子监控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相关维修人员可以及时对智能建筑进行维修,避免了故障范围的扩大,维护了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促进了人们的发展,维护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三)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节能系统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节能系统包括照明系统节能和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智能控制和定时控制。在我国大多数的高层建筑都是采用的智能控制,智能控制它有三个单元:系统,输入以及输出,它们与计算机都相互连接着。智能建筑通过对智能电器来实现对多路光源的控制。而空调系统节能是整个的智能建筑的关键所在,空调节能技术主要有水热泵,地源热泵等等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为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利发展条件,但这几项技术如果掌握不够精湛,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会影响其运行效率。

(四)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保护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保护,高层建筑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电气保护,保护用电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楼层的不断增高,对于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复杂,对电气保护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没有安全保护的设备很容易使得电路发生损坏,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险。才去安全保护的措施,既能保护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又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现在高层建筑中大多数都会涉及到电子设备以及布线系统受到雷电的影响,造成工作的影响甚至引发生命财产安全事故造成生命的危险。因此在高层建筑当中应该确保防雷装置的保护,这样既能保证减少电磁干扰加强工作效率,又能保护建筑设备,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

引言

随着国民的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项目工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许多建设单位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之上加强了智能化设计。然而,目前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合理措施,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概述

智能化建筑兼备信息化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于一体,将建筑的结构、功能、管理、服务有机地融合,为人们提供一个节能、环保、高效、便捷、健康、安全的建筑环境。工程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点是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智能化集成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把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信息汇集的多功能系统。其次,信息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能够使建筑和外部保持信息互联,接收、存储、检索各种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为建筑运营管理提供基础的通信服务。第三,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以设备管理系统与信息设施系统为基础,提供各种信息应用服务。第四,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管理建筑各项设施的管理系统。第五,公共安全系统。为应对突发事件,设计的保障系统或技术防范系统。第六,机房工程。机房工程是保证各个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综合系统工程。

在进行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时,必须具有创新设计意识,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建筑功能的实用性。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就是为了营造一个低能耗、便利、和谐、稳定的环境。高层建筑的智能设计不可以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华丽、高端,背离建筑设计宗旨。智能化设计需要和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安全防控技术等有机地结合,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建筑功能需求。

2.高层建筑智能设计要点分析

2.1通信系统设计

通信系统设计是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通信系统有着较大的规模,通常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建设,提供互联网、传真、视频、数据和语音等综合传输业务。设计、布置通信网络时,需要预留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便于城市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接入、应用。根据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特点与相应的使用功能,在建筑内部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构建两级通信网络系统,以满足不同区域使用的功能需求。例如,在商业、酒店、办公等区域设置网络型程控交换机,提供相应的通讯业务服务。如果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较多,就可以采用ISPBX、EPON等通信接入技术,提供相应的语音、数据业务服务。通信系统的组成方式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通信系统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当地电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2.2系统互联与集成设计

高层建筑通常会有多个功能分区,例如商业、酒店、办公等功能分区。因此,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时,应当选用恰当的智能子系统,构建互联机制。不同功能分区有着相应的管理、运营和维护部门,所以需要设置相应的子系统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同功能分区部门的子系统之间应当保持相对独立。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还必须构建互联机制,使各个分区子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目前,高层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中,大多采用主从式系统、分立式系统或对等式系统方式,实现系统互联。通常,停车场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通信系统等应当采用主从式互联方式,在设备总机房设计主系统,在各个功能分区设置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当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扩声系统、会议系统等不需要共享信息的系统,可以采用分立方式。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应当采用纵横式集成方式。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目前常见的高层建筑系统集成方式,能够以动态的图形显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指令、设备状态,提供历史数据查询服务,有利于各个子系统之间联动。从功能分区和子系统两个方面,考虑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问题。首先,功能分区不同,但是子系统相同,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就应当进行对等式互联,设置用户权限,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其次,同一个功能分区内的同一个子系统,应当进行集成式互联。 

2.3节能与能量计量设计

高层建筑智能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建筑能耗。采用能量计量系统能够有效地掌握高层建筑能耗情况,有利于高层建筑的运营管理。高层建筑能量计量主要包括:总计量,即冷热源总计量、电源总计量、燃气总计量、蒸汽总计量、给水总计量等;分区功能计量,即冷热源功能分区计量、蒸汽分系统计量、给水分系统计量、变配电分系统计量等;分用户、楼层计量,即冷热源楼层计量、给水分户计量、电源分户计量等。智能化能量计量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各项资源的需求情况,选择恰当的设计形式,采用合适的计量装置。通过对能耗的智能化控制,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6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 网络设计

1 绪论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简称ib,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高科技与建筑完美结合。它一般被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2 需求分析和设计标准

时下,智能建筑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方向发展,实现智能化管理已成为重要标志。国外对智能大楼的研究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并在大厦出租率、投资回收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成功。在设计上考虑了以下几点:①实用性——即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15~20年不落后;②灵活性——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③开放性——即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等);④模块化——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⑤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进去;⑥经济性——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极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佳。

3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定义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以建筑环境和系统集成为平台,主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网络基础通道,由各种弱电技术与建筑环境的各种设施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形成各个子系统,从而构成了符合智能建筑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基本涵义仍然是原来意义上的弱电技术,只不过随着现代弱电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由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的,弱电技术的应用程度决定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

在总体结构上,我们建议设置一个中央控制室,所有子系统的控制中心(包括消防控制中心)都集中到中控室,这样做既方便了管理又节省了不少人力、财力、物力。考虑到各种因素,中控室可以用玻璃墙隔成不同的区域,以放置各子系统的控制柜。

在各子系统配置上①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大厦主要部位进行24小时实施监视。并作记录,以便发生事故后备查。②信息管理系统:停车场系统:智能收费和管理系统。楼宇控制系统:实现机电设备的监控从而节约能源、节省经费;实现所有智能系统的集中管理。③信息网络系统:以太网接入:为增值服务提供平台。有线及卫星系统:获得娱乐的主要手段。综合布线系统:建立通讯网络(即信息网络)基础通道。手机信号放大系统:处处无手机信号盲区。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如图1)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如图2)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参考国际标准的规定,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①工作区子系统②配线(水平)子系统③干线(垂直)子系统④设备间子系统⑤管理子系统⑥建筑群子系统。(如图3)

工作区子系统(如图4)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件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部分。在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常用术语服务区(coveragearea)替代,通常服务区大于工作区。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话、微机和数据终端,也可以是仪器仪表、传感器探测器。

水平布线子系统(如图5) 水平区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楼层分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一般情况,水平电缆应采用4对双绞线电缆。在水平子系统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应采用光缆,即光纤到桌面。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和监视系统,并方便地进行管理。水平子系统的电缆长度应小于90米,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管理间子系统(如图6) 管理间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中。其主要设备是配线架、跳线、交换机或集线器、理线器、机柜等。其主要功能是对本层楼所有的信息点实现配线管理及功能变换,以及连接本楼层的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如图7) 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电缆组成。它连接通讯室、设备间和入口设备,包括主干电缆、中间交换和主交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或插头。主干布线要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接地应符合eia/tia607规定的要求。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设备间子系统(如图8)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子系统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所有楼层的资料都由电缆或光纤电缆传送至此。通常,此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程控机系统的主机房内。

建筑群子系统(如图9) 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所需要的硬件主要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等。

综合布线拓扑结构以及典型配置(综合布线拓扑结构)(如图10)

典型配置为每个工作区有二个或以上信息插座;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2条4对对绞电缆;采用增值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4对对绞线。

4 综合布线以及测试技术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线缆、铜缆、光缆和接插件以及相应配套的产品是我们和用户共同选定的,虽然这些线缆和接插件都满足is011801、eia/tia568a、tsb-36、tsb-40、tsb-67等标准,产品均通过了ul认证,但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将这些线缆和接插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其整个工程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人为因素,必将对整个缆线系统在诸如连接正确性,接续可靠性,短路,开路,信号衰减,近端串扰(next),突发性干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可靠性,误码率及整体性能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诸方面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向用户证明缆线系统的安装和网络系统安装是合格的。综合布线的质量至关重要,事实上,计算机网络工作时,设备是很少出故障的,所产生的错误有60%是安装问题,因此认真测试保证质量是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的关键。

对综合布线测试技术而言,第一,验证测试。第二,链路或信道的认证测试。

对于光缆链路的关键物理参数:衰减:①衰减是光在光沿光纤传输过程中光功率的减少。②对光纤网络总衰减的计算:光纤损耗(loss)是指光纤输出端的功率power out与发射到光纤时的功率power in的比值。③损耗是同光纤的长度成正比的,所以总衰减不仅表明了光纤损耗本身,还反映了光纤的长度。④光缆损耗因子(α):为反映光纤衰减的特性,我们引进光缆损耗因子的概念。⑤对衰减进行测量:因为光纤连接到光源和光功率计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额外的损耗。所以在现场测试时就必须先进行对测试仪的测试参考点的设置(即归零的设置)。对于测试参考点有好几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所测试的链路对象来选用的这些方法,在光缆布线系统中,由于光纤本身的长度通常不长,所以在测试方法上会更加注重连接器和测试跳线上。回波损耗: 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在光纤连接处,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改进回波损耗的方法是,尽量选用将光纤端面加工成球面或斜球面是改进回波损耗的有效方法。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插入损耗愈小愈好。插入损耗的测量方法同衰减的测量方法相同。

具体测试方法(如图11):

5 总结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7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设计;思考

在建筑设计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智能化建筑以其具有的高效、灵活、低耗能的特点,成为建筑设计的创新“黑马”,它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智能建筑更能适应未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也成为重点。

1 建筑智能化概述

1.1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想

我们进行智能化建设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合理的投资和低能耗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任何设施与系统都要服从于这个目标,否则建筑智能化就失去意义了。因此,充分认识和理解建筑智能化的概念,是设计高品质智能化建筑的前提。业主方、设计院、施工承包方是建筑物的三大关联体。业主方应对智能化建筑的概念做充分的理解,对项目提出合理的智能化要求。设计院则应与时俱进,对项目的可操作性和信息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作出充分的预估,使系统的功能设计恰到好处。施工承包方则应从系统规划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因此,业主、设计和施工三方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围绕下列几项原则去协调和统一设计思想:智能化建筑设计时,应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建设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建筑物主体相配合,尽量做到同时设计和同步施工建设;明确各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及各自的责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业主方当前的各种使用功能,同时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以便业主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动与扩充。

1.2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繁杂,为探究其内在的联系,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我们首先要了解系统的组成。

我国在2000年颁布实施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并于2006年根据社会进步的情况适时予以修订,使之更全面、更深入、更完整。在上述国标中把建筑智能化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的定义如下:

1.2.1 信息设施系统:

为确保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及信息畅通,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进行综合处理的多种类信息设备系统加以组合,提供实现建筑物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

1.2.2 信息化应用系统

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而组合的系统。

主要包括:工作业务应用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管理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系统。

1.2.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具有对建筑机电设备(变配电、给排水、空气调节、采暖、通风、运输等设施)测量、监视和控制功能,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管理要求。

1.2.4 公共安全系统

为维护公共安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而构建的技术防范系统或保障体系。

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等。

2 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以建筑设计为平台,结构、给排水、空调暖通、强弱电各专业共同参与进来的过程,其中,建筑设计又起到龙头和协调的作用。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除了要有自身特点外,还应注意智能建筑的特殊性。

2.1 建筑智能化的整体设计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需要面向功能,为功能的实现而合理配置,并且尽量优化组合,从而使各系统既能完成各自的功能,又能使系统兼有信息共享、系统联动和协调处置的能力。

因此,我们我们考虑如下几点,来整体把握智能化系统的设计。

2.1.1 设计者应当整体掌握各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是把系统设备简单地“堆积”到设计中。

2.1.2 智能化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设计者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不能只从局部考虑,而没有考虑到能否和被设计的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

2.1.3 不同建筑物,基于用户档次,应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配置以及运行的要求,皆有不同的需要。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目标建筑的整体功能和实际需求,不能过分夸大智能化,造成该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浪费,形成与现实脱节的现象。同时,我们又要兼顾日后的发展,有冗余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切忌“高不成,低不就”,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

2.2 在设计环节上的相互协调

建筑是一个整体,其内部的所有系统不是一个简单堆砌。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能闭门造车,而忽视与外部的协调。

那么,设计者应当充分重视以下几方面。

2.2.1 设计者因为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或者由于业主往往期望在本系统、本地区等范围内成为亮点,提出过高的需求,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合理地配置,这就需要设计者密切关注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素质。

2.2.2 设计者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要求。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或者片面地重视硬件方面的要求,而疏忽了对其软件方面的要求,致使设计时在总体思路上,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2.3 智能化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主体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这就需要设计者更加注重与主体设计的相互沟通,对智能化各子系统进行充分地布局,从设计上避免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阻碍。

2.3 相关系统“接口”界面的技术控制

在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诸如楼宇自控系统中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消防系统与安保系统的信息共享、消防系统的火警预报与灭火设备的联动控制、安保系统的各子系统间的控制信息互联及各种控制技术自动报警的联动,以及各种管理信息集成的通信资源共享网络的互联、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结合。我们把这种相互的关系可归纳为二类,即设备硬件间的连接和系统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软件方式的相联,它们都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良好运行,它是把握系统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也是系统工程的技术难点。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相关系统“接口”界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早期的技术控制,提出根治的方法,确保智能化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

2.3.1 系统结合的功能要求应具体明确

对相关系统的结合的功能要求,应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整体构思后,分别具体提出,并且须分别明确,严格落实到位。

2.3.2 “接口”技术及通信协议应统一

对相关系统结合的“接口”界面技术应标准化、统一化,尤其在通信协议、网络构架等方面应明确要求,并分别予以限定性地具体化。

2.3.3 采用成熟的系统技术

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首次性的研究或开发,积极采纳成熟技术系统技术,选用技术、服务皆优的设备及供应商,优先推行有成功先例的系统应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雨.浅谈智能建筑设计[J].华章,2010,(09).

智能化建筑设计第8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施工

【分类号】TU855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的综合布线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通信情况,它不仅对人们的通信情况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工作人员管理建筑物也有重要的影响。但当前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管理,提升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水平,保障建筑的通信流畅。

一、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施工

(一)桥架安装方面的施工

桥架安装是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智能化综合布线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在布线时,应注意:第一,施工人员在安装之前,加强对相关的设计图纸的审核,减少在安装时因实际与图纸不符等问题而影响桥架安装问题的出现,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施工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槽截面以及桥架的利用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使最大线缆的点用率符合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第三,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接地处理或者将电气联通,从而避免在安装桥架时留下漏电的安全隐患[1]。

线缆敷设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线缆敷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内容:第一,施工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尽量按照相关要求在放置缆线的位置贴上标签,特别是起始和终端的位置。此外,施工人员在标签发生损坏或者褪色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第二,施工人员需要留出冗余的缆线。智能化综合布线需要缆线在敷设以后留出一段,并且长度需要在3米以上,对于工作区的需要在0.3m-0.6m,光缆需要6m-10m[2]。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预留缆线的长度;第三,智能化综合布线在完成以后,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验,从而保证其质量,但在这一问题的落实上,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提高其执行力度,减少对缆线铺设质量的影响。

预埋管线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对管线进行预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些施工人员在对管线预埋以前没有对管线进行确认,为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对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二,在暗管的敷设上,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或者设计要求开展工作,可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管或者PVC线管。此外,施工人员在使用弯管器时,需要对弯管进行保护,并保证暗管的弯曲半径是管径的六倍以上,保证直线保护管的占空比低于40%;第三,对于需要穿过变形缝的预埋管线,需要施工人员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安装补偿装置,与此同时,关闭保护管的管口,进而防止管口堵塞,对线缆的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第四,在预埋终端和起始端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将其高度与其他设备的高度一致,这样既可以保持设计的美观性,同时还能保证其质量[3]。

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设计

(一)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工作子系统

设计人员需要将工作区的子系统终端将其与插座连接,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适配器和扩展软线装配软线。在连接其与插座的同时,将其连接至I/O终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信息点的应用类型和数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使用与之配套的适配器。当系统用途不能被确定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集合点配线的方法,这种方法会给二次维修带来一些麻烦,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4]。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对弱电系统的相关内容及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选择供电设备、铜缆、电源线等加以注意,使其能够符合设计的标准,达到设计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

连接用户和干线子系统的主要部分就是对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它的设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通信质量。水平布线子系统负责的是一层楼的通信情况,需要连接信息插座,将水平子系统的另一端与机房的配线架进行连接。设计人员在设计和布置水平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布线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其合理性进行确认。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需要将布线的线缆与施工现场相结合,使其更加符合现场需要,而设计人员也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对防火阻燃的级别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安装的质量。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垂直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线路要求,安装干线路由装置,从而建立完整的语言系统,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常使用垂直的铜缆或者大对数的光缆组成(如图1所示)。设计人员需要将垂直子系统的其中一端与设备主架线相连,另一端与各楼层分配架相连接[5]。垂直干线光纤信息网需要根据设计好的信息而确定,并做好预留工作,注意防火措施的强化。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配线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设备交换,设计人员需要将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相连接,配线子系统的设备通常被设计人员设计在机柜内部,为预留的数据设备进行交换提供充足的空间。而对于一些管理要求高的系统,需要设计人员为其设计电子配线架,从而保证其管理水平与质量。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配线子系统的要求,为其配置符合的弱电间环境,用于配线子的交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以及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通信质量,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反映。但智能化综合布线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其的关注,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促进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萍,吴开达.浅析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2]智能化管理布线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发展前景展望――综合布线:通往智能化时代的必经之路[J].现代建筑电气,2012(9):I0002-I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