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3 09:24:05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1篇

精确农业是社会不断发展下的必然趋势,此农业管理方式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同时精确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机械改变了传统机械的部分技术手段,满足了农民对机械的要求,并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因此,我国应大力推广精确农业背景下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产品种类少

目前,我国针对不同的农业产品生产制造出了不同的农业机械,但是就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来看,其还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例如,对于农产品深加工种类的农业机械,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薄弱和不够成熟,导致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引进其他国家的农业机械,进而增加了农业产品的投资成本[1]。

1.2农业技术人才缺乏

我国农业机械的操作者一般是农民本身,而由于其没有成熟的农业机械操作技术,以至于面对大型的农业机械不知该如何使用,从而使机械的价值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中无法发挥出来。同时,部分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其机械操作水平较低,进而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着重培养一批高技术的农业人才,为农业产品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1.3农机手收入低

农业机械的使用多数只是在特定的季节,因此农机手在其他的时间都是空闲的,以至于其年收入不高,此现象的发生将导致农机手人才流失的现象越发严重,致使农业生产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2精确农业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2.1农业机械精确化

为了实现精确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必须要在播种和施肥时保证其准确性。同时改变传统灌溉无法精准而产生的干旱等现象,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实现农业精准化,省去农业生产时的人力、物力的同时,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应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精准化,并将此设置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目标[2]。

2.2农业服务体系化

在精确农业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还要确保农业服务体系化。在农业生产之前,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到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同时保证在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管理要符合服务体系化的生产要求,进而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3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农业机械朝着智能化发展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机械应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解决传统农业机械存在的由于其种类少而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现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智能化的趋势是势必可行的。通过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实现,可在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解决传统机械带来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国棉花由于生产效率低、价格高而降低了销售产量,若我国实现了农业机械智能化,那么销售产量必然会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上升[3]。

3.2农业机械化朝着绿色产品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随之增加。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在农业产品生产中应对农业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免因有害物质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避免农产品因农业机械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促使农业机械化朝着绿色产品方向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食物的同时,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氛围。针对此,相关部门应努力配合农业机械化绿色产品的研发,限制农业生产中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现象,并推动绿色产品生产的有效开展。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2篇

前景:生物医药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创新性的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至少10―20年的时间内,国内的生物医药研发大趋势还会继续保持。目前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在技术水平和投资上的一国超强局面短期内还无法改变,大量专利非一朝一夕所能追赶。比如生物技术药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单克隆抗体药,中国迄今不要说研发出原创新药,就是仿制都很困难。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正加快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上海研发外包达到3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服务外包中心。这无疑将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相关领域对医药研发师,特别是高端医药研发师的需求会持续旺盛。

分析:换句话说,普通大众想要在这个高科技领域实现成功创业,基本没戏。

创业领域之二:老年用品

前景: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亟待开发。

分析:产业刚刚起步,服务尚未完善,稍有不慎将被万人唾骂,除非你脸皮够厚,运气够好。

创业领域之三:智能家居

前景: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他们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

根据数据预估,2016年智能家电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2020年或将冲破一万亿,成为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关键部分,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分析:据权威调查宝报告显示,目前智能家居市场有四个瓶颈:一是无法抓住客户的痛点需求;二是购买成本高;三是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差;四是客户服务跟不上。要是能解决这些问题,你的创业将前途无量。

创业领域之四:农业项目

前景: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轰轰烈烈的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催生了农民的需求,也带动了农村市场的兴旺,同时更造就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高涨,甚至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往农村创业。

如今,城市创业成本高,竞争激烈,农村则生机盎然,优势凸现。农村的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创业成本低;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层次在提高,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使农村创业成了吸引力最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3篇

关键词:区块链;农业;新技术

一、区块链概念与优势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由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集成'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透明、匿名等特征优势,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数据保存的信任与安全问题。传统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中心化服务器中,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有偿维护和管理,中心化数据存在失真风险。而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则不会被轻易修改,具有不可逆性。其每一次数据更新,都会通过特殊算法加密并盖上时间戳,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更紧密,区块链中的数据也更具备溯源性。区块链的开放性比中心化数据库更开放,更安全。

二、区块链技术的现状

区块链目前正处于以数字货币应用为主流的应用阶段,尤其当以太坊公司开源以太坊框架平台后,让数字货币的发行从技术上得到了绝对的优势,任何人只要通过这套框架的公布,进行修改添加,就可以进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也正由于技术的开源,造成了数字货币发币市场出现混乱,同时因为数字货币的火爆,以及一些不良机构和个人的大量圈钱,让区块链技术的ICO阶段受到过多的关注,而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光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负面影响。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非常突出。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价值也得到了各个领域企业的认可,国内很多企业都在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开发,而且区块链技术和各行业都可以产生有效的连锁反应。在农业领域,区块链技术的使用目前处于探素阶段,在现实场景中的推广和使用也有局限,但依然有农业企业在不断探素和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

三、区块链农业应用场景

(一)区块链与精细化农机研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有效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在具体的机械化水平上,耕种环节的农机水平要高于收获环节,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要高于经济作物方面。高端农机产品发展不足,低端农机产品过剩。农业科研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动力欠缺[2],高端农业机械的核心技术缺乏。我国精细化农机发展水平不高,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农机研发动力不足,研发所需数据不足等。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农机适合应用场景不同,各种地理环境数据缺失,都使得我国农机精细化研究受到不小的阻力。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分布式网络,共享各地不同的农业研究所需数据,并且降低了这些数据的维护储存成本,提高了数据真实可信性,这对我国农机的精细化研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农机因地制宜的精细化研发,提供了更真实可靠的数据源,也降低了农机精细化研究的成本,从而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二)区块链与农业物联网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依然缓慢,主要是因为推广成本高和农业物联网数据存储系统部署成本高、数据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凸显。而且由于各种数据的中心化和非公开性,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重复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造成网络资源浪费。随着成本低廉的传感器部署应用,物联网设备和数据成几何级增长,对于中心化数据处理的需求也呈几何级增长。虽然目前由亚马逊公司发明的云计算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数据储蓄问题,但成本依旧很高,而且不能解决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利用分布式数据库和点对点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降低中心化数据库设备布局。并且通过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使数据的可信度与安全性要高于中心化数据库。可以将物联网所获得的数据公开化,且可以转换为价值物联网,实现信息点对点价值传递,使得去中心化的农业物联网在交易方式和流程上更便捷。

(三)区块链和农业小额信贷农业小额信贷难。一是农民获允贷款难。由于社会机制的缺乏,一方面,小户农民没有抵押物,无法进行信用评估,造成银行的农业贷款放不出去;另一方面,想要向政府或者金融机构求助谋取发展的农户得不到资金支持。二是银行放款难、风险大、成本高。信贷机构对小户农民无法按照城市里的工薪阶层那样进行完整系统的信用评估,更不能按照原始的口碑模式进行不客观的信用评估,使得贷款和金融活动的成本增加、风险评估成本增加。三是契约执行成本高。由于农业活动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一旦农业活动受到损失,造成农户无法如期履行信贷契约,信贷机构执行素赔流程繁琐,执行成本高、效率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农户进行信用记录,且不可篡改。通过有效的区块链信用登记的方式,利用分布式布局,建立起符合农户实际情况的信用评估体系,利用区块链自动机器维护的性质,有效地减少农村信用评估成本,在不降低农业小额信贷门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贷款成本和银行放贷风险。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更能有效地监管农户还款情况和高效的信用度管理能力。同时,根据农业主体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农产品生产安全溯源等更客观更科学的数据信息作为信用担保证据,这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农业小额信贷的风险[3]。

(四)区块链和电商农业和电子商务结合发展至今,模式单一、局限性大,在推广上成本过高,见效慢,且效果不佳,受到物流条件及农户自身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加上推广模式和专业型人才缺少,更让农业加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模式推广见效甚微。农户不能更快、更直观地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价值,这也是农业加电子商务模式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随着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和智慧农业的升级,农业生产将会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产业化。区块链2.0的智能合约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农业共同打造发展,基本可以实现完全智能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和消费完成精准对接,最终达到智能型计划农业'最平衡合理的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由市场资源,实现农业点对点交易的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

(五)区块链和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就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补偿的一种保障制度。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农业从业者根本利益,巩固国家粮食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的“稳定器”和“助推器”[5]。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低、品类少,主要原因是农业本身风险高,农民入保意识淡薄且保险营销投入成本大,一旦出险,评估成本大、难度大,稍有偏差就很容易出现骗保、错赔等情况,对之后的保险业务造成直接影响。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农业数据接入,并且不可篡改,大大降低了骗保风险和投保风险。同时,通过传感器的数据收集,更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这样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评估成本,从而有效地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和推广。

(六)区块链和粮食安全溯源粮食安全溯源一直都是人们热切关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计量单位是转卖的加工次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农药、化肥、加工工艺、保鲜技术、添加剂、运输手段等信息往往被有意无意的隐瞒。消费者所知道的往往是生产加工者描述的所想让他们知道的内容,这样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等。而且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因为食品的特殊性,以及溯源系统的中心化管理可人为篡改等原因,很难追根问底查找原因气这也使得更严谨的粮食安全溯源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溯源系统,正好有效地利用了区块链的数据不可逆性和数据公开性,让粮食安全溯源变得更为公开化、公平化。而且在区块链技术配套物联网传感器以后,共同的区块链节点网络里,就能智能化进行溯源数据上传,减少人为因素的参与,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块链技术是一项链接世界的全球化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物品被信息化、数据化,农业生产和销售配合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使得一直落后的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而且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更让农业信息数据能够成为价值数据传播。

四、区块链的价值

(一)模式创新价值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实现农业多场景结合的模式创新,不但推动了农业线上、线下、物联、农村新电商的发展,更是将这些模式的各个环节打通整合。作好农业“种、产、销、运、价值”更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库存,降低农业库存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二)食品安全价值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分布式自治组织,构建数字农场,从土地承包开始,进行区块链化的认证,覆盖从播种到加工的全部核心流程,并与线下各个核心环节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及互联网身份标识技术,将生产商生产出来的每件产品信息全部记录到区块链中,形成每一件商品的真实生命轨迹[7]。同时,区块链串联了农场、农户、农机厂、农资供应商、物流商、仓储商、加工商、银行、信托、保险、贸易商、快递商、零售商,形成一条从原产地传递信任的“链”。为农产品盖上“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信息戳”,打破农业链条原来各自为政、极端利己的生态结构,利用区块链解决了一群不信任的人,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下,以同一个共识达成一种目的,供应放心粮并增加农户的收入。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4篇

1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指导

随着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的的高速腾飞,当前中国农业社会已经进入农用电子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成为了在农业工具机械中最活跃的技术手段。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趋向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农业机械领域中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特征。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中的动态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1 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智能化,高便捷化

农业机械领域中机电一体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是在农业机械工业化的基础上建立进而研究的,在农业机电一体化的的发展趋势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静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然后对其展开集约化,智能化,高效率化的逻辑分析甄别以及综合处理信息进行预判。

1.2 网络化,信息采集多元化,农业数据信息环境模拟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覆盖网络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现代农业机械中,已经成为电子集成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结合的高效率工作产物。电子信息的高速度数字处理技术和机电一体化高效率运行的网络化,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得以及时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

1.3 信息处理高效便捷化,智能辅助理想化

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就其开发应用来说,是以整合和存储各式各样的动态为自然信息的基石,用高效化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分享互动和及时分析,使得信息上的各类动态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管理。相对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来说,这样的发展趋势有着更加便捷化,高效化的好处,充分调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发展的辅助性

电子信息化的农业生产机械是建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基础上的新型农业生产工具。 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相结合的科技手段在传统农业工具范围内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电子信息自动化的农业改良机械可以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具体含量情况进行自动化的对农作物的施肥作业。还可以根据当地病虫害对农业经济作物的具体受灾状况来调节农药在农田间的使用量,根据当地农田的干旱情况及时灌溉,喷灌,进行自动化的用水量调节。电子信息智能化的可以调节拖拉机黎作土壤时的深度状况,及时改善土壤量化栽种标准,防止耕田土地固结和肥力下降等状况。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合成信息技术分析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得出与庄稼所需化肥、水分、农药,耕作以及其他植被影响状况等。就可以减少各种农田耕种成本的投入,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环节中的人力负担,提高土地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电子信息化的农业机械还十分有利于周围农田环境的保护。电子信息化的农业机械通过对农业环境的数据信息的采集进行综合性的数据分析,使粗放型的农业耕作方式向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便捷化不断迈进。自动化的农业数据分析使种农业耕作原料的使用量达到非常准确的程度,经营可以像汽车生产线一样达到便捷化,精细化。从而实现农田土地的规模化耕种与协作步骤劳动,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作物的生产周期达到最大的效益化收入。介绍电子信息化的农业机械技术与管理系统,引入这种当今发达的农业生产概念,可以为我国今后信息化的农业生产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2.1 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串联化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下的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是指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机械进行一定方式的改良与升级。让新一代的农业电子信息化生产装备机械适用于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农田耕作劳动等环节。自动化的农业机械内涵是在各个农业劳作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农业电子信息化机械代替人为手工工具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例如:在农田种植业过程中,使用农业信息自动化的拖拉机、联合割种机、水源排灌机、机动运输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联合种植,播种,操作运输等方面进行全自动信息化的作业,使全部农业生产环节由传统的人为机械化到电子信息机械自动化过度。从而实现现代各农业生产部门中电子信息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化,可以大范围的,全方位的,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 电子信息技术化下的农业机械的背景应用状态

2.2.1 电子信息化的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动力,也重视整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自动化,智能化多角度的提高农田的自我耕作效率,解决众多地区农业生产劳动力生产不足的影响。

2.2.2 根据当今中国的国情、国力确定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化的发展规模与进程,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具体农业状况,劳动力改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适应性发展。

2.2.3 我国经济农业,劳务农业,持续性农业,可规划农业,劳动力导向性农业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应该着重以农业生产为先头兵,加大三农科技与创新投资力度,进行全方位的试验与改革,把机电一体化与电子信息科技化的农业机械广泛的推广下去。

2.2.4 电子信息技术下的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农业可理性化服务而不断迈进。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种与农业相配套的产业发展。在集成高效化发展的模式下,充分带动各种链式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解决与发展生产力。

2.2.5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不断创新,不断迈进,是其优质内涵。在集约化,智能化的模范电子信息带动下,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标。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5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农业知识培训;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7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其中,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中迅猛发展的一部分,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顾名思义,即通过应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信息接收、思考、判断以及决策等思维行为过程,进而扩展人脑的思维和行动,帮助人们高效智能化地解决特定问题。近年,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1],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育培训中的地位,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农业知识培训中的可行性也成为教育界热议的新话题。

1我国农业发展背景和农业培训必要性分析

11我国农业发展背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依靠农产品,农业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尤其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相比,依旧有较大差距。

12开展农业知识培训的必要性

反思其他发达国家在r业发展上实施过的举措,包括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注意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和高技术,重视农场管理;经营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以看出,我国在农业知识培训、素质教育、技术推广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为发展我国农业,培养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以及一批愿意为农业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高学历人才成为关键。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的共同努力,而开展农业知识培训,则是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一条夯实的道路。

2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例如,智能化的作业批改可以大大减轻教育工作者的沉重负担,在线学习等网络教学模式可以让人们更灵活地接受教育。从人工智能诞生伊始,其就与教育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延续发展至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

计算机网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新,而人工智能对网络教育的渗透,又将其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2]学生可以自主地登录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根据智能导学系统制订学习计划,进行在线测试。例如近年来大为流行的MOOC课程,学生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获取全球最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并可以量身打造自己的学习计划。

22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师辅助系统

近十年来,智能传感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令信息的采集及处理越来越准确高效,这无疑使得人工智能与辅助教学系统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深入。借助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传至系统,借助于数据库系统对信息准确的搜素和整合能力,实时地为学生提供答案或相关信息,答疑解惑。目前此类应用软件的应用广泛,例如小猿搜题、百度作业帮等。

23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数据库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高效地搜集、分类和检索碎片化的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更有效地分配和管理信息,在教育中引入智能化的数据库系统势在必行。现如今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入,依托知识库系统对教育信息的整合与构建,学生可以将已习得的零星的知识点进行扩充,由点至面的不断学习新知识;依托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来,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让人们从爆炸式的高密度信息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物为己用,因材施教。

3人工智能与农业知识培训的结合

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转型,这为新时代的农业知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近年来劳动力转型的趋势日益显著。随着农业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有素质、懂知识的农民投入农业生产中来。因而,对于农业知识培训的革新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已被提上日程。

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领域融合的不断完善成熟,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知识培训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农业教育培训领域崭露头角。

31人工智能应用于农业知识培训的优势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看,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从业者的基数巨大但是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农业专业领域的知识匮乏,农业知识教育的推广不仅薄弱,而且效率低下。因此,伴随着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传统教模式的强有力革新,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知识培训展示了其强大的威力和优势,具体可以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

311个性化教育针对性强

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的网上在线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地制订学习计划,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这有力地解决了学生参加农业知识培训的时间成本问题,农业从业者可利用闲暇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另外,针对于培训者的当前知识水平和培训需求,培训平台可以个性化地安排教学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12教育资源利用率高

我国当前的农业知识培训,教育教师需求数量和实际在岗教师资源极不匹配,具备丰富农业专业知识和农业生产经验的教师数量缺乏,这是导致农业知识培训推广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而人工智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福音,智能化的教学进程得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放。同时,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共享可以让先进的农业技术走进千家万户,让学生与优秀农业知识的距离不再遥远。

4平台开发的系统架构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一个合理的农业知识培训平台能够像一个优秀的教师那样具备完备的农业专业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知识,并且能够模拟及扩充教师的教学过程。除此之外,该培训平台还能够准确实时地与学生进行信息交互,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并可以自适应地完成教学效力评估和反馈,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基于以上分析,该开发平台的系统架构分为学生模型、教师模型、综合数据库模型和人机交互接口四个组成部分,结合下图对每一部分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41学生模型

学生模型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准确地评估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背景、知识水平、知识架构进行诊断和评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进而实施个性化教育。

另外,学生模型需要对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入库,对教育效果进行评定,从而诊断出当前教学计划是否合适,以便下述教师模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灵活调整。

42教师模型

教师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体,一个合理的教师模型应该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教师模型首先完成教学内容的选择,这要根据学生模型中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的评定,并且针对学生既定的学习目标,并从下述知识库中调取对应的内容,为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在确定了教什么的问题之后,教室模型要确定如何教的问题,即选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教学方式的选择依附于学生模型,而又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进行反馈动态,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策略。

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并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疑惑时,教师模型应该实时地提供信息支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因而教师模型要实现与人机交互接口的实时连接,在问题到来时控制模块驱动应答部分为学生答疑解惑。

43综合数据库模型

综合数据库模块为农业知识培训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知识库模块中分类别地存放着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文本、图像、自然语言、多媒体等多个类型的学习知识。一旦教师模型中完成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便由此模块中调取相对应的文件开展教学。

专家评估模块用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为教师模型中的各个环节的反馈和更新迭代提供数据支持。在一个完善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以此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策略的更新。

为了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还需要引入测试考核模块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量化考核。测试考核模块中包含学生答题库和成绩测评库,准确检测出开展农业知识培的作用与效果。

44人机交互接口

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知识培训的过程是学生和系统进行交流的过程,所以一个友好的人机接口是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模块中,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流畅地接收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借助于人工智能中对语音和图像信号的先进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接口可以智能化地接收分析和理解学生的自然语言信息和动作信息,进而为系统提供宝贵的输入信息。

5总结和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知识培训模式,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教育领域的一次尝试。依托于人工智能应用于农业知识培训的优势,并针对于农业知识培训的特点,提出了农业知识培训平台的具体系统架构,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模拟和扩展。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培训平台,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具备良好的人机信息交互和教学反馈能力,自适应地开展农业知识教学,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扩充与革新。

参考文献:

[1]李昭涵,金桦,刘越.人工智能开启“互联网+教育”新模式[J].电信网技术,2016(12):6-10

[2] 张欣,王浩,O永刚浅谈人工智能与教育[J].电脑迷,2014(1):95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6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信通 云计算 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39-02

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对于农民而言,其需要价格低、信息及时、质量有保障,具体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如农资信息、农产品栽培、畜牧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资及农产品买卖信息如产品价格信息、就业信息等。政府和涉农企业也希望通过农业信息化增强时效、降低成本。

2 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当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农村信息化平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以“农信通”、“农科在线”、“信息田园”平台为依托,开展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已实现一定收入规模。

其中,“农信通”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信息化服务,其业务基于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短信、彩信、语音、手机上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务畅通、方便了解民生信息,从而解决农村“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图1是肇庆特色的政府主导、企业助推、媒体宣传、渠道互动四合一的信息化田园运作模式。

以肇庆移动公司为例,其12316非值守无线专家系统,该热线提供人工以及自助语音服务,内容包括:三农政策咨询、接受投诉以及处理、专家咨询、农产品市场行情、病虫害预报与防治、种养技术等。其系统方案如图2所示。

尽管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但是其服务水平和层次还难以充分满足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需求。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有自己的云平台,中国移动“大云”、中国联通“沃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运营商可在自己云平台上建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于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而言通过按需使用,运营商通过虚拟化、云调度等一系列技术的运用,从而减少减少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惠及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挖掘、地图搜索、视频会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更高层次的服务。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就是万物都接入到互联网,物体通过装入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GPS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其他方式接入到互联网,最终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分析。物联网技术可通过3G手机或电脑对农业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进行远程监控;也可对自然灾害、农业运输车辆等定位和视频监控;用户可通过3G手机和电脑实时对粮库进行温湿度监控,还可对农产品加工阶段,对绿色食品的加工监控、乳品的溯源、出口农产品的溯源及交易跟踪等。未来的农业在以移动通信为承载网络的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于运营商深化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前景展望。未来三大运营商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小娟,钟蔚.农村信息化需求分析及运营商发展思路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2012(5):18-21.

[2] 胡文岭,张荣梅.浅议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76-78.

[3] 崔文顺.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农业工程,2012,2(1):40-43.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7篇

一、 “互联网+农业”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农业”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建设起智慧农业。目前,我国“互联网+农业”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对“互联网+农业”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始终认为“互联网+农业”就是电商农业,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借助电商销售农产品只是“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的一部分。甚至一些农民认为互联网缺乏真实性,抵制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因此,农民认识的提高对智慧农业的建设至关重要。其次,“互联网+”与农业的对接不够全面。我国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季节性、突发性等特点,但是当前“互联网+”并没有做到与农业特点的完美结合,对于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庄缺乏更多的支持。最后,部分技术不够成熟。“互联网+农业”涉及物联网技术,但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传感器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导致基础数据缺乏,增加了大数据的分析难度,提高了融合成本。

二、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对策

强化“互联网+农业”意识强化“互联网+农业”意识,是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我国农民对“互联网+农业”认识不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想强化人们的“互联网+农业”意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强“互联网+农业”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互联网认识淡薄或是存在认识误区的地区,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次,组织相关活动。活动的开展便于人们对相关认识的加深,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农业”的优势,并产生学习热情。最后,提供互联网技术指导。为各个农村地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农业损失,也是增强人们“互联网+农业”意识的有效手段。例如,某乡村为了开展“互联网+农业”项目,发展智慧农业。一方面,在当地的学校组织了学生的宣导工作,提高祖国未来策略实施的质量;另一方面,集中留守老人及妇女,进行相关意识的宣导,并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互联网+农业”的认识。

1. 提高资源共享效率提高资源共享效率是实现智慧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想实现农产品资源信息的共享,首先,各级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的合理规划,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及生态化发展进程,突破各个部门体制的障碍与限制,制订智慧农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建立示范基地,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从而调动起我国农民的改革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从而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快相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往往会涉及多种技术,而农民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者,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能力往往不够,加强相关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改善农民技术使用现状,强化农业技术性要求,解决农产品滞销现象,提高农业、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效率的关键。最后,打造一批生态智慧农业基地。借助基地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与扶持,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效率的提高。

2.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物联网作为现阶段主要的农业信息技术实现方式,加强物联网平台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增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的关键。物联网平台的应用,农产品需求量的上升,还会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快农业生产逐渐走向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及信息化。因此,首先,梳理互联网思维,结合农业发展的特点,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强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其次,进一步发展大数据技术,利用云存储、云计算来加强农业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市场分析及供需配比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在耕作土地上构建集成网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传输及视频监管。此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还要加强农村相关设施的建设,普及互联网、计算机的使用,做到村村通网络、家家用网络、人人会利用网络,才能为两方面的融合打好人力基础。其中,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是推进农业走向智慧化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产品销售精准化、绿色化、服务化的重要技术支撑。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才能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首先,政府要转变自身的职能,做人民的服务者。积极构建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农业改革提供指导与帮助;制定信贷补贴、扶持政策,减轻农民农业改革压力。其次,利用互联网优势,改变传统的“三农”格局,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农业、农民、农产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科学的供需市场,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优化配置,例如,某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人们文化水平的限制,刚刚收获的马铃薯找不到销售市场,而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供求市场的分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马铃薯大量囤积的问题,不但可以保证农民的收成,还能保证农产品价格稳定。最后,政府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政府的监管要实现产品全覆盖,对每一个农产品都要做好编码记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真正实现农业智慧化发展。

智能农业发展前景第8篇

互联网冲击传统农业

作为一家传统农业企业,大北农以饲料、动保、种业、植保、生物饲料、种猪六大产业为主体,2013年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66.61亿元。虽然业绩斐然,但他们的管理层还是认为,这些年农业企业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第一个发展机会是最近这一二十年,当全世界都已经进入IT时代时,很多农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却认为IT跟农业没有关系,导致农业企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错失了发展机会;第二个发展机会是手机的普遍应用,农业企业也没能跟上步伐,反观那些科技公司,如2010年4月创立的小米科技,目前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而这正是时代带给它的价值。

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都试图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北农也不例外。在PC时代,农户们还没有普遍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但到了手机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对农户和大型养殖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他们获取数据的能力,获得信息的对称性加强了。以前在农村,尤其是那些偏远的乡村,农户们的信息获取非常有限。然而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使农户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由此导致的问题是,以前靠区域性差异带来的价格竞争优势没有了,所有人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比价,这就给农业企业带来挑战,必须改变其产品模式和服务方式。

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也在不断缩小,以前靠渠道营销的模式已经不断淡化,以前的经销商在不断变成服务商、体验店模式,逐渐地不再以参与产品本身的流通作为其唯一业务,而是改为提供各类创新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小,可追溯的东西越来越简单,再加上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整个行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智慧大北农计划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几年大北农做了很多探索。薛素文认为,“传统财务更多是核算概念,但财务本身能创造更多价值,要把公司财务前移,延伸到市场层面,通过帮助客户改变商业模式和提高管理效率来改善客户本身的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增长。”其中最核心的改造是在供应链环节,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全部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建立一个虚拟平台――智慧农业网(简称“智农网”,见图1),从2011年到目前,大北农绝大多数的交易和服务都要依赖这个平台来完成,2013年,在智农网上完成的交易额达到了150亿元。为了更好服务自己的农户,大北农在这个平台上部署了很多互联网产品,来帮助农户完成交易或体验各类增值服务。比如为合作伙伴(经销商)提供了进销财、农富宝、智农网店、体验中心等系统,为养猪户开放了猪管网、行情宝、猪病通、微信养猪等网络平台或APP系统,全面解决了智农网平台上的成员企业的公司化运营、科学养猪、融资理财、网上开店、品牌宣传、信息获取、疫病管控、学习提升等各方面的需求。

以养猪业为例,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要想统计出全国每年出栏的几亿头生猪具体在哪个农户、哪个猪场,每头生猪的生存状况如何,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些在互联网时代都不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北农的解决方案是推出“猪管网”。也就是智慧大北农中的智慧养猪计划,让养猪户使用大北农为养猪企业量身定做的“猪管网”,目的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把尽可能多的猪管起来,让养猪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高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时知道生猪的成长状况、环境变化、养殖状况,并形成各种数据,包括养殖户补栏、出栏、存栏的数据、猪价数据、疫病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知道客户需要哪些方面的服务,并且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更多的商业模式,比如他们目前在考虑利用猪管网积累的数据形成养猪的可追溯系统,直接对接部分屠宰企业,形成从养殖户直接到屠宰场甚至是终端消费者的安全生猪交易平台。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生猪交易过程中对养猪经纪人和猪贩子的依赖,缩短生猪交易链,为消费者吃上安全猪肉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