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07 03:35:20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1篇

目前我国约有6700万抑郁情绪困扰者,1.73亿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者,几乎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和压力与亚健康之中,70%以上的人感觉自己不幸福。心理疾病患病率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数量激增,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经医疗机构跟踪调查,心理问题人群普遍对生活、工作环境不满,因此环境设计作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设计理论与实践针对心理问题人群提出建构应对策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理论意义

(1)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理论研究是对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充实和深化。(2)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是对心理学研究与治疗干预理论的丰富与拓展。(3)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为创建和谐社会理论提供崭新角度。(4)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开拓了环境设计方法的新视角。(5)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丰富了环境设计的类型种类。(6)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拓展了环境行为心理学。

2.实践意义

(1)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在环境设计中充分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发展特殊需求的人文关怀,促进形成社会健康心理,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2)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丰富心理问题治疗手段,干预心理问题治疗。(3)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消解心理问题人群对生活、工作环境的不满意,指导特殊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4)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不仅可以满足心理问题患者的需求,而且可以应对正常人对周围生存环境的个性心理需求,具有普适意义。(5)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提升环境品质,提高使用者生活、工作质量。

二、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构架

将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作为大的指导方向,以心理问题人群心理需求为控制性目标,运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环境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发展适合中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人群的环境设计建构理论与创新实践。

1.环境设计与心理问题关系

(1)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问题忽视的表现。(2)环境设计对使用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3)心理问题高发对中国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冲击。

2.对心理问题人群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研究、总结

(1)心理疾病的心理需求,心理疾病的行为特点。(2)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心理疾病的思维、行为差异。(3)人的生理、心理调节机制。(4)心理疾病人群对环境设计的诉求。

3.分析归纳相关学科领域对环境设计的建构与影响

(1)心理学基本原理,环境心理学基础理论。(2)环境设计构成的主要元素: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家具陈设、材料构造。(3)建筑物理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

4.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对环境设计的评价

(1)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评价体系。(2)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评价工具。

5.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得出环境设计

创新理论并结合相关实践,总结出环境设计应对策略(1)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建构中,艺术、功能、体验的创新理论。(2)环境设计针对心理疾病人群特殊需求的建构,其实现的基础。(3)针对心理疾病人群的环境设计应对策略。研究中需要找到与以往环境设计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从功能、形态、结构、环境意识、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和阐述心理问题人群在所处环境中的表现。提出突破以往设计原则的新形式、新构造、新材料、新技术等创新应用的环境设计方法,以适应心理问题人群对环境设计的心理诉求。在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建立环境设计的评价体系,适应心理问题人群的心理、生理诉求。研究心理问题人群对现代环境设计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找到应对方法。不同心理问题对环境设计诉求不同,怎样归纳总结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种类心理、行为的差异;如何运用多角度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结合心理学,针对心理问题人群所期望的环境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如何解决心理问题人群对环境设计艺术性的特殊追求;如何将普通环境设计重构,应对心理问题人群的身心需求;如何在保障病人隐私基础上,与心理治疗机构、个患进行深入合作,是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注重环境设计创意,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一种真正新的思维方式,其标志之一就是它不仅能超越过去受各种因素限制的学术境界和设计方法学经验领域,而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所验证的新趋势。在传统环境设计的经验与反思中,寻求一些新的设计创意观念和设计方法。就环境设计而言,设计创意关注特定心理问题人群的人居环境,其设计思路、法则和方法,值得探索与研究。舒适的环境对人体保健及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以达到对生理、病理过程的调节和治疗作用。许多学者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健康人群的调查发现,健康与舒适的人居环境有密切关系。心理疾病病症具有长期性、较难根除、病因复杂等特点。优质的环境设计可以提供好的环境因素,减少空气污染,适合开展各种运动;同时可以改善神经功能,调节情绪,避免应激状态发生。建构以人为中心、复合内涵的整体人居环境,应注重生态观念的设计概念与应用,运用环境设计各项原则如生态平衡原理等进行环境设计构思,人文与技术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确立“病人与环境”观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中心地位,从人类生存与保健、可持续发展出发,在空间组织、环境细部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注重环境对病人医疗康复的作用,突出生态环境精神治疗功能。注重环境整体思维,在环境设计与社区关系、内外环境空间质量等方面进行宏观、长远、有机考虑,促进人居环境科学化、生态化、人性化的发展过程,建立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四、通过环境设计构建特殊需求人居环境

环境设计既要尊重病人的共性,也要满足病人的个性,即使后者在人群中比例很小。这些个体精神状况、生活方式与大多数人差别很大。对于这些差别,环境设计应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入设计。不应把心理病人“非人化”,误认为心理病人的最大要求是“治病”。心理病人与健康人相比,病轻时差别极小;病重但无严重功能缺失时,人的基本、低层次要求仍全面存在,而这意味着对人居环境社科设计人性化具有更高的要求,如生活化、家庭化、个性化,而远非简陋的技术性环境能满足的。家庭化是环境情感化的一种方式,亲人的温情、家居般的环境,使人从心灵深处涌出温暖、舒适、安全的感受。空间从总体到细部处处包含着深切的体贴、关怀,有家庭的感觉。情感的引发,来自感知觉过程,“无聊”是现代人心情糟糕的重要原因,也是部分人寻求不良刺激的直接诱因。在对心理病人深入、细致理解的基础上,为心理病人创造适合的人居环境,区别于健康人的主流人居环境。文化丰富、宜人、具有积极人生哲理的环境设计,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发病率。设计具有热爱生命、认识生活的意义等积极健康主题,帮助病人充实、愉快地渡过病期。这不只是病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利用环境改善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状况,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五、融入人工智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人工智能是人类为自身需求,对信息革命进行改造形成的环境,舒适性与可控性是其突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塑造人工智能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从现代智能室内空间到智能生态游园,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精致的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并未对具有心理问题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做到很好满足。融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在信息传递与处理、自动控制上的巨大优势,使人居环境如同人的皮肤,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上更合理、有机、高效;为心理疾病人群创造精神文化虚拟环境,丰富生活、工作内容;创造反映病人各方面状况的虚拟环境,不但有利于快速掌握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而且降低医院接待强度,有利于家庭医疗、远程医疗等便民措施质量的提高。现在,从最简单的生命体到人类,处理环境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具有一定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因此可以获取有价值信息,对其消化、加工,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心理问题人群虽与健康人有认知、思维上的一些差别,但在当今信息社会,获取、消化、加工、创造信息的能力是必备的,心理问题人群也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六、设计绿色的人居环境

重视绿色自然环境对健康的作用,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人类是适应绿色自然环境的进化产物,具有与绿色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绿色自然环境具有内在的高度关联性、合理性,可以唤起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活力。“纯人工”环境功能片面,绿色自然环境不可或缺。除了我们较容易认识的生理、基本心理作用,绿色自然环境还是高层次精神文化重要来源。大自然生生不息,万物共生,使人们体悟到人生的真谛,这对于情感迷茫的心理病人尤其有意义。大自然千变万化,使心理病人思维灵动,富有创造力,可以缓解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大自然有其高度合理有序的物质存在,有其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人归根到底是自然物,只有在物质上、精神上与大自然融合,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地改变空气环境。而我们使用的空调系统只能把二氧化碳、脏污物质含量高的室内空气与氧气浓度高、相对清洁的室外空气进行交换,造成城市空气的污浊。更糟的是,空调系统使用的化学制剂等本身就是极具危害的污染源。公共环境作为含菌量高、卫生要求严格的场所,在设计、建设、运营中应充分认识与利用植物杀菌、更新空气的生态效能。

七、结语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2篇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中国特色环境伦理学研究方法 整体导向 “难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1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1.1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

环境伦理学需要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整个生态系统。在整个地球上,大海被严重污染;大小湖泊被各种垃圾污染;热带雨林和其他原始森林被人类肆意砍伐。我们吃的蔬菜被浸透了农药;我们吃的肉是化学饲料催化出来的;我们吸的空气被高度污染;这是人类目前的生存现实。生命伦理学必须走向世界生命伦理学、地球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要担当如此责任,则必须要走出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采取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在过去,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没有自身的价值,大自然只有利用价值,人类只顾人类的发展,忽视了自然的保护,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的认知前提是:“大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人类有义务保护自然”。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系统,人类和大自然相互依存,人类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基本发展规律”。人类的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发展;依赖于物种的多样性生存;依赖于动植物和大江大河充满蓬勃朝气和活力。因此,环境伦理学需要用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

1.2以“难题”和“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以“难题”或“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在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进展中,从根本上了颠覆以前的的关于理论与应用、思想与实践的关系的传统认知。对“难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伦理学在一种伦理突破的意义上,着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重建一种生机勃勃的环境伦理。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伦理学中对“难题”和“问题”的充分解决,既是世界环境伦理学形态整体变革的浪潮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要创建的新颖的、顺应世界潮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理念主要是发端于西方的环境伦理学之中,但由于环境伦理学问题具有现实性,环境伦理学中在各国出现的“问题”与“难题”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以“问题”或“难题”为导向的的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有希望在这些“问题”和“难题”的启发下,重新审视我们的环境伦理学体系,从而促进环境伦理学的发展。

1.3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两者并进的研究方法

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发展起源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环境伦理学学者通过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从而引领了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中国道路并不排斥西方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相反,西方的环境伦理学优秀理论最易于从基础的视角上提供切近和进入中国环境伦理研究的路径。然而,仅仅依靠W习西方的环境伦理学来发展我国的环境伦理学是不够的,探索环境伦理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需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在对中国国情的调查基础上,探索我们应对环境伦理学的中国理念以及我们必须应对的中国的“难题”及“问题”。因此,对环境伦理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言,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两者并进的研究方法是至为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西方的环境伦理理论,重视理论框架的建构,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从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伦理学。

2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当前存在的生命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方法的整合,可以为以后学习和研究生命伦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运用以整体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环境伦理学,打破了传统的环境伦理学以人为中心,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隔离的局面。只有运用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才能让人的生命更加健康,地球生命更加和谐。以“问题”或“难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意图使环境伦理学通过对“难题”和“问题”进行分析、调查、治理,并提供指导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推进环境伦理学的学科研究。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两者并进的研究方法特别突出了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问题。在研究进路上,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以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问题为基础来发展环境伦理学理论,通过重视理论框架的建构,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从而建构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

参考文献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环境;中学英语;学生发展

一.引言

学习环境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近三十年来,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引人注意的课题。很多研究者已经证实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关于中学课堂环境的研究不仅起步晚、比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对自然科学课堂的研究,对英语课堂不够重视。因此,研究英语学习环境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出能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学习环境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二.学习环境的定义

学术界对课堂环境的含义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学者们主要从学校和课堂两个层面对学习环境进行定义:一是学校层次;二是班级或课堂层次。从学校层面,Taguiri认为学校氛围是一种士气,包括生态学、环境、社交系统、文化等不同维度。Loukas和Robinson从竞争、合作摩擦、和对班级的满意度四个维度探讨了学校氛围。

从班级或课堂层面,学习环境也叫课堂环境、班级环境、课堂气氛或班级气氛。西方学者所研究的课堂环境指某一学科课堂上的环境。本研究中的学习环境主要指课堂环境,是由学习者的社会心理环境,由学生凝聚力、教师支持、课堂参与、任务取向、语言学习、学生间的合作与和平等七个方面构成。

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学习环境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德国心理学家勒温(Lewin)提出的人类行为场理论。勒温认为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是个体与其心理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心理环境指包括对个体行为有影响的一切事实。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勒温的人类行为场理论,莫瑞(Murray)需提出了需要―压力理论。他也强调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把个体因素称为需要;把环境因素称为压力,是支持或阻碍个体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

1920年,斯腾(Stern)提出了个人与环境的适合理论,认为个人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积极一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若两者不一致则会使个体感到不适而退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需要和学习环境压力的两种关系状态,进而了解一个班级的环境。

四.学习环境国内外研究

4.1国外研究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认知及其对学生学业和态度的影响是国外课堂环境研究的重点。学生学业除了受自身特点影响外,还与其学习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很多研究可以作为此结论的依据。哈佛大学哈特向、梅及纽康姆是最早进行学习环境研究的学者,他们发现学生周围的学习环境影响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哈特尔(Haertel,1981)调查了4个国家的17805名学生和8个学科,发现学生对课堂环境的知觉会对学生学习的认知和情感结果有重要的影响;1997年,Hunus&Faresr(1997)在化学课堂里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课堂环境中的四个维度:学生凝聚力、教师支持、参与及任务取向维度,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积极的相关;道曼(Dorman)在2001年对澳大利亚1055名中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与他们的学习效能呈正相关。2002年,巴克和仇伊(Back,Choi)对1012名高中生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关系。

4.2国内研究

我国课堂环境研究的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和大学课堂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课堂环境的概念由我国心理学家引进到学校管理心理学(赵庆红,2012)。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堂环境概念和结构的阐述。从20世纪末开始,逐渐出现了关于课堂环境的研究。如1994年,Cheng研发了一种适合香港情况的课堂环境量表,他在香港小学作了调查研究,发现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环境感知与学生的情感表现高度相关。李晓东和张炳松(1999)在调查中发现,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是影响学生求助态度的重要因素。2001年,江光荣在中小学中利用《我的班级》问卷作了调查,发现班级环境对于学生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屈智勇、邹私与王英春(2004)也利用《我的班级》问卷调查中小学生,结果发现班级环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班级环境对学习态度的直接作用比对学习效果的直接作用大。他们还将中国的班级环境归为三种类型:团结向上型、一般型、问题型。团结向上型班级的学生比一般型和问题型班级的学生更加喜欢学校,在学习兴趣、学习效能和学习自信上的得分也更高。韩立敏、卢谢峰、江光荣(2004)研究发现班主任的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相关。2006年,候秀丽调查了大学外语课堂环境的现状。孙云梅(2010)调查了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感知在师生间、不同性别间及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间存在的差异。

五.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密切关系,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Fraser,2007:103-124)。然而,在中国的中学课堂环境里,老师和学生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亲和力,老师也忽略了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上,老师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成绩也要积极营造主动、合作与和平等的课堂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提高对学生的支持,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教师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再次,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要总是提问学习好的或积极踊跃的学生,给学生创造平等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最后,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在每节课的开始介绍这节课的安排,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Fraser,B.J..Classroom Environment[M].London:Croom Helm,1986:1-70,92-119.

[2]Walberg,H.J.Anderson,G.J.Classroom Climat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68,59(6):414-419.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4篇

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共同面临的问题。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必须采取全球性的视角,需要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建设美丽中国,创建生态文明,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心理学家的责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第二届全国生态与环境心理学大会于2013年10月19-2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美丽中国——心理学的贡献”。大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探讨各个心理学领域如何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出贡献。

本次大会的主办方是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承办方是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协办方是北京心理学会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会议主席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苏彦捷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的吴建平副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国内多位生态与环境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杨宜音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严耕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为大会致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生态与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行为的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也不单纯是技术的问题。生态危机的首要原因是人类的行为。关于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研究主题,与会代表从不同学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晓毅作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主题报告,指出农村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生态环境的退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农村污染物的增加;外来污染物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农村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地区造成了新的贫困,并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俊秀作了“汽车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大会主题发言,通过对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考察了环境状况评价、环境风险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对汽车使用的影响,指出汽车的使用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行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绍杰等就“第二十一次‘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问题的问卷调查’”作了大会主题发言。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来自世界各地,调查主要发现:第一,今年环境危机时钟是9:01,与2009年的时间相比减少了22分钟,同时也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时钟后退。第二,在各类环境问题中,“气候变化”是在环境条件类别排名前三位中的首位。第三,总体来说,82%的受访者认为解决环境问题最主要的障碍是“追求利润(人类欲望)”。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苏丹和王明怡对新生态范式量表(儿童版)进行了修订,量表分为四个部分:自然的权利、人类行为结果、对人类行为态度、人类免责主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贤伟等报告了“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的研究,检验了大学生环境关心、环境心理控制源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

二、关于生态视阈中的心理学研究

生态运动的兴起影响了各个学科的建构,在生态视阈中对心理学进行研究成为学科发展的新潮流。关于这一主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吴建平作了“心理学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报告,提出大学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于:生态理念应当成为所有课程、所有项目、所有职业的基础指导思想。作为一门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心理学在减少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方面应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兴的保护心理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跨学科行为研究。如果未来的几代人想要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人们就必然需要健康的心理来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如何维持地球上无数的生命形式,可以成为心理学的核心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訾非提交的会议论文《走向生态主义的心理学》,回顾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范式和学术氛围正在形成之中,是心理学的一场新革命,可称为心理学的“生态主义运动”(ecologistic movement)。心理学研究需要从“物理学隐喻”向“生态学隐喻”转变。这场重大变化也意味着心理学界必须能够包容传统与新生的研究范式,兼容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承认在探究心理现象的不同层面与不同子系统时应该采用与之相宜的研究方法,从而催生出更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如此一来,所谓心理学的生态主义运动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理论本身,而是扩展到新学术氛围的建构了。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李明作了“天人之际:人文生态视阈中的心理科学”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原本作为生物学分支的生态学业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以将人类作为“一个特殊的生物群落”来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人类生态学”为过渡,进而形成了将人类文化和心理视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核心中介变量来探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建构作用的庞大学科群。这个学科群被称为“人文生态学”。从人文生态学开始,“生态”理念已经超越了学科限制,成为指导学科群的元理论。从这个元理论角度审视心理学,可以看到当前心理科学的诸多贡献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第一,作为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实证科学,心理学将成为人文生态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心理科学将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关键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三,心理科学将成为诸多学科之间融合的桥梁;第四,心理科学将成为未来生命伦理的重要指导;第五,心理科学将为新的健康观念提供支撑。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王广新作了“主观我与生态我:对立与融合”的报告,提出生态我是未来自我发展的方向,然而应该看到,从小我即生态意识尚且薄弱的主观我进化到生态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自身的需要必将使得主观我与生态自我之间处于对立姿态。经济发展至上主义、环境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环境漠视行为、炫耀性消费与过度消费、生态小我观等都会阻碍生态自我的建构。而人口的继续膨胀与爆炸造成的巨大环境需求,会造成主观我与生态自我对立的进一步加剧。建构主观小我与生态大自我的融合渠道是: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倡导环境关心、教育与培养环境意识,倡导节俭之风,倡导全球化的大生态观,进一步提倡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三、关于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与会代表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朱建军作了“利用环境促进心理健康”的大会主题报告,提出环境设置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有用的方式。在心理咨询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类型,设置不同的环境,比如对抑郁症有缓解作用的环境,对恐怖症有治疗作用的环境,虚拟环境也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他还进一步提出,心理咨询中心环境的设置如何能尽量对各种来访者都有益,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张连成提交的会议论文《锻炼环境对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来自生态心理学的解释》指出,生态化运动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运动,锻炼心理学领域受到生态运动的影响,表现出锻炼行为研究中的生态化取向,锻炼环境与锻炼行为对心理健康起着协同作用。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尹可丽等报告了“气候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经历气候干旱事件的昆明大学生对干旱的情绪体验及应对方式”等研究。研究表明,经历干旱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在应对气候干旱带来的负性情绪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理性调节、寻求社会支持、暗示调节等。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池丽萍作了“自然环境的情绪和注意恢复功能:地方依恋的作用”的报告,研究发现环境对个体的恢复性作用受到个体与环境存在的情感联系的影响,只有那些个体依恋的环境才具有注意恢复和启动情绪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叶柳红等对博物馆复愈性量表进行了中文版的修订,能够作为测量博物馆复愈性作用的有效工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张帆等对什么样的教室环境更适于学生注意力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自然元素的教室比普通教室对学生的复愈性高,学校可以通过将自然元素引入教室而让教室环境更美好。

四、关于生态心理治疗研究

关于生态心理治疗研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张桂赫作了“医易心理治疗方法论和方法模型”的报告。他立足于周易与中医交融的文化背景,借助西方心理学生态自我的理念,探讨了医易心理治疗可能的理论基础,并尝试提出了医易心理治疗的方法论和方法模型。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温娟等提交了会议论文《生态心理学对心理咨询的启示》,提出心理咨询的对象应该是来访者的整个心理系统;心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动力,而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有一套复杂的动力系统来支持心理系统的运转;心理系统中个体心理所依存的就是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心理健康就是维持心理系统的平衡,保持其动态的运转,但与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心理系统还需保持恰当的纵向发展以适应环境,使心理系统的运转达到最优的状态;进行心理咨询时,最重要的是对来访者心理系统的整体评估。

聊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赵富才等报告了“自我接纳团体辅导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探讨了团体辅导对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效果。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赵爽以生理—心理—社会—生态的整体论模型为基础,对大学生压力水平与社会网络构建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丁佳丽、杨智辉也作了会议报告。与会代表还探讨了老子“无为”思想对心理咨询领域的贡献,阐释了“无为”思想的内涵及其与不同心理疗法的联系,并对道家价值观量表进行了初步编制。

五、关于交叉学科对生态与环境心理问题的探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吴宝沛提交的会议论文《进化环境与当代环境》认为,进化环境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当代环境与进化环境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而不是跟他们的父母兄弟生活在一起,现代传媒和互联网也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理距离,而两种环境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在石器时代进化而来的大脑或心理未必会产生适应的结果,这种当代环境特征给人类带来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祖群提交的会议论文《岜沙苗民的文化特质: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解读》,借鉴格尔茨的“文化—解释”逻辑,用实地考察的方法书写了岜沙苗民的文化特质民族志。岜沙苗民奉行“人树一体”的朴素自然观,最大程度地便利自己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学系付桂芳报告了“农民工内隐社会态度的实验研究”,对农民工的心态变迁及其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尹佳骏等报告了“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城市认同与社会适应水平研究”,认为在北京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和城市认同状况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年提高,城市认同和社会适应呈正相关。

曲阜师范大学苏金龙、杨昭宁等报告了“生理温暖同人际温暖的联系”,认为生理温暖与人际温暖虽然看似属于两个不同领域,二者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理温暖可以促进人际温暖,而人际温暖同样可以改变个体对温度的知觉;同时二者还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王凡基于CNKI文献计量学分析,报告了“2000-2012年我国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指出环境心理学论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自2005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探讨了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础问题:主体范围问题、环境权利体系问题。与“人类中心论”认为道德只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同,“生态中心论”认为起码应把受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自然物与人的关系作为环境道德调整的直接客体,人类与这部分自然物构成社会的扩展体——“共同体”。环境权利体系则试图把环境权利内容扩展至生物多样性,赋予生物物种生存权利。主体范围和权利内容扩展的目的是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权利体系。

1前言

    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可以选择的发展之路。在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深人研究中,有两个基础问题值得首先研究,即可持续发展的主体问题,以及伴随着主体问题的权利义务问题。传统理论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上这些问题似乎不值得讨论,但随着生态伦理学把道德调整的范围由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环境法学对环境权利体系的深人研究,使这两个问题成为深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的基础。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可供人类选择的发展之路,这一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正逐步得到认同。从字面上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可持续性。综合性与动态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特性:(1)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其中,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目标。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间题、社会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体。(2)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里并不是要求某一特定的活动永远运行下去,而是要求不断在内部和外部进行变革,保持协调与发展。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同学者的侧重点不同。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保持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生态学家呼吁人们重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及其功能的保持,社会学家主要注重于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一般公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1)在经济学上,环境损害与环境后果必须计人经济成本,必须把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2)社会学上,强调通过公约、法规、文化、道德等多种途径,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容,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3)生态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深人研究,正是从多学科多角度全面探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经济学的提高整体效益,社会学的实现效率公平,生态学的共同进化,都有两个共同的基础问题:(1)利益、权利的主体范围是什么?(2)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简言之,即可持续发展是谁的发展?“他”有权做什么?“他”必须保护什么?

3可持续发展与“共同体”范围扩展

    可持续发展主体的社会学意义是道德、法律、公约等调整的关系的主体,因此必须界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法律等调整关系的范围。可持续发展代表了当今科学对人与环境认识的新阶段: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机的整体。系统科学认为,一切研究对象都可以视作一个系统,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可以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动物界、植物界、生态圈、地球乃至宇宙。在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对任何系统的研究的都应首先确定系统的界面,然后才能研究系统内部关系和系统内外之间的关系。生态伦理学的“共同体”扩展说,首先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范围问题。

    生态伦理学是现代伦理学对传统伦理学的最大突破之一,它以生态科学为直接依据,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被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调节或制约的关系。为区别于传统的社会范围,我们把生态道德的调整范围(community)译为“共同体”。生态伦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奥尔多·利奥波德于1949年写道:“所有伦理学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之上:个体是一个其部分相互依赖的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大地伦理学不过是扩展了共同体的范围,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从总体上说:大地。“共同体”扩展说认为,道德作为一种控制行为的自我约束因素,调整的范围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川,最初人类只能用道德约束个人、家庭,而后是部落、地区乃至国家,种族平等、全人类平等和代际公平是现在道德的主题,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加强和生态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把道德扩展到动物、植物乃至生态圈或更大的范围。生态伦理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如果脱离现实则会沦为虚幻。当一些生态伦理学家把“共同体”范围无限制地扩展乃至外层空间时,这种道德就缺乏了真实性,这也是传统伦理学认为生态伦理不值一提的原因之一。

    在“共同体”即道德调整的范围问题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人类中心论”、“弱人类中心论”以及“生态中心论”三种观点:(1)“人类中心论”有许多种不同观点,其共同点是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才值得尊重,道德只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弱人类中心论”是“人类中心论”的一部分,为了区别前者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等观点,它一方面认为人不必把“内在价值”和“权利”向自然界其他物种转让,另一方面认为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角度看,对于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行为,应经过道德考虑及理性权衡,进行约束或节制,这样环境才能得到保护,人类种系的延续与幸福才能与生态平衡与稳定相辅相成。即道德应调整与环境有关的人的活动。(3)“生态中心论”认为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具有权利,应得到尊重。即道德应调整人与环境间的关系。

    上述三种观点对法律、政策、文化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讨论它们分别兴起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对深人理解其理论很有意义。“人类中心论”兴起于近代西方提倡人权反抗神权的过程中,它鼓舞人们追求自身的解放,其中关于人的平等、自由、公正等观念至今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弱人类中心论”是一些“人类中心论”者,通过对现代环境危机和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反思而提出的,由于它没有打破原有的“人类中心”的伦理体系,而是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了扩展,因而容易被人们接受。“生态中心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危机而兴起的,生态科学与环境危机分别是它产生的科学基础与现实基础,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全新观念,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主义运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它试图打破原有的“人类中心论”的伦理体系过程中,过多的激进、神学、神秘主义的色彩影响了它被人们广泛接受。

    “弱人类中心论”希望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共同体”的外部关系),以达到保护人类整体利益的目的。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但是它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潜在性和长期性。以有典型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为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利益是潜在而长期的,但这种利益与人类当前短期的巨大利益如建设水坝发生冲突时,仅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即使考虑长远利益,我们也往往只能做出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为预测远期利益有多大是很困难的。

   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受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自然物与人的关系作为环境道德、环境法律和环境管理调整的直接客体,而不是间接客体,这与生态伦理学的“共同体”扩展说不谋而合,为避免与传统的人类“社会”概念混淆,本文也采用“共同体”代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环境法律等调整的范围。什么是与目前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相一致的“共同体”范围呢?目前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是:人类社会+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生物物种的生存栖息和延续的权利,也是保护自然的最低限度,破坏生物多样性被认为是人类对生态完整性最大最现实的破坏。当把人与自然物的关系纳人道德、法律调整的范围,也就是赋予自然物的某种权利后,我们就能讨论人的“环境权”这种新型权利了。

4环境权利体系

    环境权是一种新型的人权,是环境危机时代全面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产物。环境权的含义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

    有关环境权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5、60年代以“八大公害”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暴露了传统权利体系的缺陷:民事权利如财产权、人格权、相邻权等的设计不完善,宪法基本权利设定的不足,国际法领土权对环境保护的不力,等等。但是,传统法学囿于其产生时代的局限,无法适应环境侵害这一现代社会的新问题,而对原有权利进行改造,又恐怕破坏原有体系的严谨,使本受保护的一些权利受不到保护,因此,只有破除传统法学理论的樊篱,另辟蹊径,创设新的法律权利。环境权正是作为环境危机时代全面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产物而形成发展起来。

    1960年,原西德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的规定,这引发了是否要把环境权追加进欧洲人权清单的大讨论。在美国,围绕着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宪法依据问题,也于1960年掀起一场举世瞩目的争论。这一系列的讨论是有关环境权研究的开始。处于环境权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的美国和日本,率先开始环境权的立法实践。1969年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与日本《东京都公害防止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环境权的形成和深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规定下来,之后许多国家纷纷在各自的宪法中确认环境权或涉及环境权的内容。我国学者陈泉生对环境权利体系作了研究和总结(见图1)

    但是,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环境权利体系的完善引发的许多问题,如环境权保护的义务范围如何界定?环境权的权利主体、权利性质、权利客体如何认定?种种问题很难处理恰当。其主要原因是环境权有着不同于其他权利的特点:①环境权是一项主体广泛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也是一项集体权利、代际权利,而且是全人类的权利;②环境权是一项价值取向多重的权利,它既体现人的权利,也反映人的义务,人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意味着环境有受人尊重的权利。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就是保护珍贵濒危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再如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亦指出:“每个生命形势都是独特的,无论其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受到尊重。”“应尊重大自然,不得损害大自然的基本过程。”

    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存在的,环境权利体系的完善必然要考虑对应的义务体系,除了对其他公民、其他组织、其他国家、后代的义务外,全人类意义上的义务也是不能回避的,全人类意义上的无限制的权利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系统或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造成社会问题和生态灾难,进而危及人类自身。只有把自然物的权利与环境权结合起来,才可能建立完善的权利体系,但是法律保护的自然物范围不可能是没有限度的,与环境伦理对“共同体”的扩展一致,与环境权利体系相一致的是其他生命物种生存和延续的权利。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6篇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评价 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 .Be r l y n e 的对照刺激特征( c o l l a t i v e s t imu l u 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瞭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 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hi138\Com]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中特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 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

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

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

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发达国家的使用后评价[1]

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 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 Space: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 Spaces:Hard Architecture andHow to Humanize it);1975年,Edward 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 Fourth Dimensionin Architecture: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Man’s 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

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 and 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 h r i s t o p h e 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 Generated by 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 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ople&TheirPhysical 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 StatesGreen Building 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 profile,荷兰的ECO 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

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 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

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

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

2.现场踏勘与测量

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

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

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

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

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

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 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

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

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

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

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

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W.F.E.Preiser et al,“Post-Occupancy Evaluation”VNRCompany.New 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建华,吴硕贤.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中乔木下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园林.2002.(5):48-50.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Space:TheBehavioralBasisof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Spaces:HardArchitectureandHowtoHumanizeit);1975年,Edward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FourthDimensioninArchitecture:TheImpactofBuildingonMan’s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and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and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hristophe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ontheSynthesis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Generatedby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Services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eople&TheirPhysical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Physical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StatesGreenBuilding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荷兰的ECO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新晨

2.现场踏勘与测量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1]W.F.E.Preiseretal,“Post-OccupancyEvaluation”VNRCompany.New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