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信息化管理

工程信息化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02 11:28:01

工程信息化管理

第1篇

分工细致、劳力密集型的建筑业对信息的依赖度愈来愈大,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产,必须加以充分利用和妥善的保护。通常,每项建筑工程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至维修保养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需要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公司和机构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完成,参与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其间涉及大量的文件及图纸往来,急需协调管理。大型智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包括设计阶段的各种图纸、进度控制;施工阶段的人员、物料、进度、质量和经济等数据,以及各类政府批文和法律文件等等。建设单位繁多,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管理,已成为优质完成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关键之一。此外,建筑工程特有的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意味着如果没有一个整合的信息系统,工程相关的信息将不能很好地保存起来,更难于转化成有用的知识以供将来借鉴。广东经济发展很快,但少数建筑工程已出现因缺乏基本的建筑结构图纸资料而不准验收。大量社会调查发现,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来搜查必要的信息,这将显著地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效率。总之,建筑业应加速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市场的迫切需求,是新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我国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介入建筑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并为改变建筑业信息化管理的落后局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建筑工程信息的构成及特性

2.1信息形态的传递形式

(1)文字图形信息。包括勘察、测绘、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计算书、合同,工作条例及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情况报告,原始记录,统计图表、报表,信函等信息。

(2)语言信息。包括口头分配任务、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介绍情况、谈判交涉、建议、批评、工作讨论和研究、会议的信息。

(3)新技术信息。包括通过网络、电话、电报、电传、计算机、电视、录像、广播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及处理的一部分信息。

2.2建筑工程信息的特性

(1)大规模性。建筑工程信息是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各环节、各有关单位发生的信息总体。不仅有取自建设项目本身的,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合同结构、合同管理制度、信息资料的编码系统、会议制度、监理班子的组织、项目的投资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等。还有来自项目外部环境的外部信息。如: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及设备价格、市场变化、物价指数;类似工程造价、进度;投标单位的实力、投标单位的信誉、毗邻单位的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国际环境的变化等。

(2)变动性。建筑工程信息不仅有那些在一定时间相对稳定不变的信息,还包括大量不断变化的动态信息。如: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投资及进度信息;反映在某一时刻,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阶段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机械台班数、人工工日数等。

(3)多门类性。建筑工程的信息有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和技术类信息,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组织类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单位组织信息;项目组织信息;项目管理组织信息。管理类信息包括;质量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合同控制信息;投资控制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经济类信息包括: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量信息。技术类信息包括:前期技术信息;设计技术信息;施工技术信息;材料设备技术信息;竣工验收技术信息。

3建筑工程信息分类及信息化系统

(1)投资管理信息。投资控制信息是指与投资控制直接有关的信息。如:各种估算指标、各类工程造价、物价指数、设计概算、概算定额、施工图预算、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合同价组成;投资目标体系;计划工程量、已完工程量、单位时间付款报表、工程量变化表、人工、材料调差表;索赔费用表;投资偏差、已完工程结算;竣工结算、施工阶段的支付帐单;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等。

(2)合同管理信息。指建设工程相关的各种合同信息,如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物资设备供应合同、咨询、监理合同;合同的指标分解体系;合同签定、变更、执行情况;合同的索赔等。

(3)信息化系统。系统是一个由相互有关联的多个要素,按照特定的规律集合起来,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的产生和应用是通过系统实现的,信息系统是整个工程系统的子系统,建筑信息系统是由建设方、勘察设计方、建设行政管理方、建设材料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各自的信息系统组成。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的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4建立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只有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建筑工程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查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查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系统和高效的运做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和可能。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提供了方便,对实体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样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

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应该着手建设三大系统:

(1)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系统;

(2)是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3)是建筑工程基于互连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傅京孙,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第2篇

一、前言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工程项目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但目前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我国建筑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快速、安全组织施工、工程资料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工程成本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项目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要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

(3)信息流量大: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处理工作。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4)制约性强:项目管理工作要符合项目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内在规律。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要辅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限制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管理工作。例如,使用PKPM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使用各种智能网络计划编制与管理软件安排施工进度,用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用施工资料软件编制工程技术、安全资料,使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这说明在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各参与者工作方式得到了改善,减轻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工程成本控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但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还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项目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利用对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及时掌握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有利于项目管理层的管理。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1、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

项目管理进度控制与管理主要是网络计划管理,首先针对工程项目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结合项目管理软件,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更好的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结合工程目标,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利于施工现场管理层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也为工程施工物资、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提供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信息。

2、施工计算

一般施工安全设施计算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设计计算,再由项目管理层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项目技术负责人在编制计算耗费大量时间,管理者审核又耗费大量时间,编制环节的繁琐,计算的保守,都会引起施工窝工、浪费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利用安全设施计算软件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和要求,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和地方规程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了便捷,根据施工现场提供实时数据。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工程经济、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软件在现场输入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后,将工程采取各项措施导出,并在规定时间上报至管理层,由管理层人员导入公司网络版中,进行数据更新;还可以在工程项目所在地采用拨号上网,直接登陆企业工程建设局域网或软件网络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输入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来控制工程施工,这样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有利于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

3、内业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单位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原始资料,是反映工程内在的质量凭证。一旦发生某些工程事故,它不仅能为事故调查和正确处理提供有力的依据,也是工程使用过程中维修、扩建、改建或增层等重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对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提高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和创优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信息化进行内业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资料的分类汇总都会让人一目了然,还能避免混乱、重复,同时可以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及时统计和汇总,更好根据施工顺序管理资料。

第3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造价管理信息化绝对不是某个建设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某种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以信息化技术实现造价管理现代化的一个进程。这一进程应该结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造价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造价管理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按照全寿命期、全要素和全方位造价管理的理念,通过建设项目各阶段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增强建设项目每个阶段和环节中信息的分析和统计功能,最终实现合理确定投资、有效控制造价的目标。

一、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

1、市场的发展需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我国目前是在国家统一定额指导下,各省和自治区编制本省的单位估价表为主要结算依据,以往每隔3年~5年定额就需要更新一次。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快速应用,要求定额更新的速度加快,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将定额编制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现在国家宏观控制和管理全国建筑市场,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度,而不同地区材料价格、人工费、机械费及取费等方面不尽相同。建设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和参与各方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点,或不同的城市,或不同的国家。建筑施工企业想要了解工程项目概况、投标地的环境、地理地质、材料价格、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来确定施工方案。建设单位想要选择一个好的施工企业,但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招投标活动又不受地区或部门的限制,要想全面真实了解一个施工企业困难较大。因此,充分考虑利用远程数据通信的方式来进行信息处理成为市场发展的需要。

2、降低工程造价有赖于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价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信息化后,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价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价价格。

二、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1、根据管理需要提供造价信息

不同阶层的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阶层用户的信息需求内容进行分析。对于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部门、造价管理部门、造价操作部门。不同层次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其职能和工作重点等各有差异。因此,各部门对信息有不同的要求,需求的详略程度不同,管理层次越高,对细节的要求越少,越是底层管理者,要求越多的信息细节;需求的时效不同,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应当总揽全局,周密考虑,造价管理部门则利用时效较短的造价信息进行分析;需求的水准不同,政府部门应综合其它信息源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造价管理部门只要针对本部门和行业综合分析。

2、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

( 1) 按公路建设项目( 一条公路或一座独立大( 中)桥梁或隧道) 划分工程造价资料收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是: 建设标准等级、建设地点、标段的划分、承担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建设工期等, 以及对建设工程造价有主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工程数量; 投资估算、概算、预处、工程结算、竣工决算, 以及造价指数; 建设项目总造价及其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造价资料; 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式, 平均运距及运输方法等资料; 主要材料、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及人工工资标准; 建设过程中有关设计和施工的重大经验教训, 以及变更设计和市场物价涨落, 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 2) 按工程类别( 按照概预算定额项目口径) 划分造价资料收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是: (a)路基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 桥涵等构造物工程、隧道工程、其他工程, 如标志牌、标线、GBM 等;(b)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施工项目, 应包括人工工日, 主要材料数量,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量, 生产率和劳动组合, 以及相应的造价资料等。

( 3) 按费用项目( 工、料、机及其他费用) 划分造价资料收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是:(a)工程造价构成要素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和定额直接费等造价资料; (b)与现场管理有关的造价资料;(c)各项费用及主要材料的比重, 以及相应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价格指数等资料; (d)施工实际成本与概预算比节约与超支情况。

( 4) 按不同的阶段划分造价资料收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是: (a)项目决策阶段的信息; (a)设计阶段的信息; (c)施工招标阶段的信息; ¼施工阶段的信息; (d)竣工保修期阶段的信息。

3、 构建“虚拟工程”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 为工程界所需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的进一步开发, 必将使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另外一个高度-- 虚拟工程。“虚拟工程”是利用计算机这一高科技工具创造的一个时间虚拟、空间虚拟及结构虚拟的三维叠加的虚拟世界。利用“虚拟工程”可以模拟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便于进行宏观、微观尺度的控制。实际上, “虚拟工程”是一个面向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平台, 体现了高度的可视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系统的核心是中央数据库, 各类信息文档经统一的分类与编码存入数据库中。中央数据库实现了工程所有信息的存储、调用、处理等功能。这要求公路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将信息处理的范围扩展到相关系统, 即在定额系统、投标报价系统、工程造价数据收集系统、造价指标系统等系统中实现信息处理集成化。如用CAD 绘图的工程, 可以直接利用CAD 软件计算工程量, 然后借助局域网传输到工程造价应用软件上, 根据结构部位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自动在价格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计算, 定额直接传给投标报价系统, 这些数据又可进入造价信息收集系统, 得到造价指数指标, 指标系统又对整个报价进行检验与指导。这样不仅确保了设计数据的一致性, 而且待建工程各施工段上特征参数、造价指数指标等造价数据资料一目了然,再配以CAD 图形标注, 恰似在眼前构筑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工程实体) 虚拟工程。将“虚拟工程”与数据库中类似工程进行对比与合理性验证, 有利于项目决策和各阶段造价控制, 既保证了业主的投资利益, 又避免了在最低合理价中标后承包商超低价承包造成不规范施工、延误工期、施工质量隐患以及增加后期维修费用等问题, 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标准化工程造价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在公路行业范围内的共享,可以改变目前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缺乏的现状,合理利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工程造价信息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以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为核心的造价管理系统,为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信息技术和内容上的支持,将有助于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迈上现代化、高智能化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孟昭海,孙剑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08)

第4篇

1.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概述

工程施工的企业信息化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非常必要,施工企业信息化是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的需求,所以要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逐步稳健的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也是对全球信息化革命浪潮的需求满足,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在这一浪潮下才能适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形势,进而取得更好的发展。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也是管理者公平决策的需要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只有在信息化的管理措施实施中才能将工程施工企业的各方面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

2.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体现的比较显著。很多人对信息化管理还处在购买硬件以及系统的建设上,觉得只要是能够进行联网工作管理就是信息化的管理。在信息化的系统不断推广深入下,系统的应用和工程施工信息化的管理在矛盾上就逐渐的锐化,从而对整个管理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2]。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这就在信息化的管理发展上走进了误区,并为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化留下了隐患。2.2建设模式传统、滞后还有就是在建设的模式上相对比较落后,和当前的时展需求没有得到有效适应。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信息化基础上进行实现,其中的制度就是管理的重要核心,同时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核心。所以企业不仅要能对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得到充分重视,也要能够对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得到重视,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些层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完成。在管理的内容上只是包含信息化的工作机构以及职责和工作内容这些基础的方面,缺乏创新性,并没有和实际的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就造成了信息化建设模式比较滞后,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发展。

2.3信息化人才缺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也面临着严重缺乏的困境。我国的工程施工企业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还没有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在信息化的人才特别是能够在管理也业务上都能有着高水平能力的人才方面较为缺乏。由于这一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对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阻碍作用,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总体的规划上存在着困难[3]。

2.4企业投入力度不够

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投入在力度上还有待加强。由于信息化的管理在硬件以及软件上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资金上的需求量也随之而升高,这就需要资金的供给要能得到保障。软件的价格由于超出了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管理基础的环境需求,所以在这一层面上的投入就相对没有得到实际信息化管理要求。信息化投入的偏少并且在结构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平衡,使得一些企业存在着对硬件较为重视,而对软件的重视度却得不到提升,而信息化的管理主要是依靠着高性能的软件进行完成的,所以这就造成了资金的投入不仅没有达到实际的需求,而在投入的使用效率上也相对较低。

3.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分析

3.1转变管理观念

要想对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就必须要能够从信息化管理思想上进行强化。思想意识能够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前景有着重要决定作用,所以在思想意识上的提升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保障。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信息化的管理认识上还没有达到全面,故此就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当中,走入了信息化管理误区[4]。

3.2提升施工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将企业的运行中的生产过程以及资金的流动和客户的交流等过程,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呈现,并通过多种信息系统网络进行采取加工处理,并生成新的资源。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动态的了解和观测提供了动态的平台,能够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5]。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的决策者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的管理认识得到加强才能保障信息化管理质量的提升。可通过对工程施工企业决策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并加强其自身的素养提升,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增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带动整个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性。

3.3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提升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和操作人员的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要能够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升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层面进行加强,加大中高层的重视和对执行力度进行有效提升,同时也要能开辟多种渠道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深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以及培养推广,增强信息化人才在操作水平上的提升。在普及信息化知识的同时,需要进行对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进行遴选,从而保障人力资源及知识资源的充分供给和有效的管理,并在信息的收集上进行重视。

3.4加大资金投入

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信息化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培训等方面的资金费用要能得到保障。可借助政府的力量在投入上进行辅助,建立并完善支持系统应用的宣传和交流信息的沟通平台,政府要在信息管理制度上进行结合实际加以制定,保障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6]。资金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基础,所以企业要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措资金,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的建设起来,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管理;信息化管理;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打破计算机科学以及技术范围,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推动力,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全球化发展,在建筑市场中激烈竟争,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将需要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确保建筑行业发展。

二.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信息化的一般定义,是指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几个方面。

我国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把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需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即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时代潮流,是覆盖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我们在全球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抓住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程施工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施工的技术难度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各个单位和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传递的信息量也就不断增多,信息的传递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由此现代工程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模式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可靠性、经济性方面都明显制约了施工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时,对工程施工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进而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的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极强,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的增加与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都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的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就难以实现管理的高效运行。加强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加大施工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比重,还有更深刻的内涵。首先,信息化管理可以将所有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加工、传递和共享,减少了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作业。其次,信息化管理使监督、检查等需要信息反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工程施工的计划性工作和组织流程更加科学化。

四、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工程施工管理实行信息化, 集记录、查询、计算、传送、决策信息等功能于一身, 对施工和工程监理提供了科学、快速、准确的管理方式, 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其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1)缩短施工期限,可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网络,减少窝工和返工,缩短建设工期。

(2)节约项目成本,可利用网络招标系统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投资和成本监控,实现快速工程决算。

(3)自动化收集信息,提高施工效率。现代利用高科感知功能对土壤表层的酸碱度、温度以及土壤实际密度等,并且能够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收集。传统模式是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亲自测定,对土壤酸碱度、温度以及实际密度的测定都要进行人工开挖,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传统科技发展的落后,检测设备的检测效果相对较差,与现代的信息化检测有很大的出入性。而现代的技术能够对现场检测完毕后,对当时检测的结果在CAD工程制图中进行快速修改,缩短了整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工程施工领域在信息化的引导下,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全面数字化。如今我国开始全面普及工程施工发展信息化的程度。施工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相关设备,为工程施工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是,全面数字化开始深入到企业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等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施工企业全面数字化必定指日可待。

(2) 高效和精确管理施工项目。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发展令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得到强化,而施工企业的管理层也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大大地提高企业和施工方的工作效率,无形地令施工项目获得一个高效的管理。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运营成本开始逐步递减,而且还可以精确监控着企业的支出和成本,这种具备着高效性和精确性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吸引着施工企业的最大亮点。

(3)市场导向性。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上文提及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相关设备,全面发展信息化。所以大部分施工企业都会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4)电子商务全面普及。过去,我国的施工企业大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力的依赖性过强,当施工企业发生人才流失时,许多项目的施工就没有办法如常进行。这时候,信息化的发展令建筑企业解决了这一大难题。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减少人力的参与,加上电子商务这一应用可操作性强、方便等优点,作者认为,电子商务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施工企业重要的经营手段,为企业的不断发展铺路。

(5)采用适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策略。施工行业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市场上也没有一款完全符合施工行业特征的成熟的管理系统,其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复制,不同的企业进行使用时只能进行定制或者进行二次开发,不仅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也大大的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因此,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建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完善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五、结束语

工程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对工程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 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茂刚.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J].施工技术,2000,29(11):3-5

[2]何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7):106-108.

[3]刘芳东.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4]陆正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28-29.

第6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一、前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各种资源,而信息是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项目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项目施工行业中。特别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进度计划管理软件、工程资料管理软件等专业软件得到广泛应用,集成化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已开始用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然而,由于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等原因,现有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未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推广。至今多数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其落后表现在尚未正确理解信息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现行的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上。据有关国际文献的资料统计

1.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的问题有关。

2.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

3.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建设工程项目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目前,我国市政建设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二、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工作量大 市政公用工程常常具有多个专业工程交错,综合施工的特点,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制约性强 市政公用工程有旧工程拆移,新工程同时建设的特点,有与城市交通,市民生活相互干扰的特点,施工用地紧张,用地狭小,施工流动性大的特点。

3.信息量大 施工方在招投标过程中,承包合同洽谈过程中,施工准备工作中,施工过程中,验收过程中,以及在保修期工作中形成大量的信息。

可是,在传统的市政建设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应该看到,建设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

三、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一) 施工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1、收集整理相关公共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自然条件信息,市场信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采用编目管理存入计算机,市场信息包括:机械设备供应商表,机械设备价格表,材料供应商表,材料价格表。自然条件信息报括:施工土类别,地下水高度,交通条件,环保信息及天气、气温等。

2、收集工程概况信息。如设计工程的工程名称、设计说明、工程编号、工程实体信息场地环境概况和建设单位、造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3、整理相关施工信息:施工记录信息、技术资料信息等。

4、项目管理信息:施工合同,工程进度控制、协调信息,工程成本信息,材料计划信息,安全文明施工及行政管理信息,竣工验收信息等。

4.1 工程协调信息:日施工计划表、工程统计表、材料消耗和现金台帐等。

4.2 工程进度控制信息:施工进度计划表、资源计划表、完成工作分析表等。

4.3 工程成本信息:承包成本表,目标成本表,实际成本表,和成本分析包括计划偏差表、实际偏差表、目标偏差表及成本分析表。

4.4 材料计划信息: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原材料计划、施工机械计划、设备需要量计划、资金计划等。

4.5 商务计划:施工图预算、中标投标书、合同、工程款及索赔等。

4.6 安全文明施工信息包括:安全交底、安全设施验收、安全教育、安全措施、安全处罚、安全事故、安全检查、复查整改记录等。

4.7 项目竣工验收信息:施工项目质量合格证书、单位工程交工质量核定表、交工验收证明书、施工技术资料移交表、施工项目结算、保修书等。

(二)建设工程文件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程文件是反映建设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施工文档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反映建设工程质量状况的重要文档资料。施工文件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竣工图四大部分。

1.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1 施工图设计会审、技术交底。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填写会审记录;设计单位作技术交底,并作交底纪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留有双方签字的交底文字记录。

1.2 工程开工报告相关资料

1.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大中型工程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位、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1.4 施工日志记录文件

1.5 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记录文件

1.6 工程测量记录文件。工程测量记录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建设工程定位、尺寸、高程、位置等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资料。

1.8 施工记录文件

1.9 工程质量事故记录文件

1.10 工程竣工文件

2、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是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全面反映工程质量控制和保证的依据性证明资料,包括工程项目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施工实验记录和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文件,交接检查记录。

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具体内容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竣工图

竣工图是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和记录各种地下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详细情况的技术文件,使维修和改扩建的依据,必须长期妥善保存和进行进行备案。

第7篇

一、健全机构、配齐人员

两河指挥部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规定,充分认识工程档案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技改、审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项目立项开始,就成立档案小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文件、图纸、合同等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本单位各部门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定期召集有关参建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项目档案工作会议,汇报项目档案工作进度,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新事物,有别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学会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一是积极参加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二是在工作中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方法,由业务工作水平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业务能力较差的管理人员进行帮带培训工作,在档案资源、文书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档案收集工作。陡河青龙河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在与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签署各类合同、协议时,明确规定工程档案应具备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移交时间等,把项目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纳入合同管理,明确图纸资料移交的具体要求和处罚条款。指挥部制定了《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归档目录》,按照前期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等八项内容将档案整理的收集归档范围进行了分类,明确了建设单位资料接收范围及向城建档案馆移交资料范围。《施工监理阶段资料立卷整理标准》对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了详细的立卷整理方法及数量等要求。

二是建立合同台帐。合同管理是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建设初期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对项目建设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制定合同审批单,对合同签订日期、内容摘要、审核领导、经办人、份数、保管出处等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并分类汇总,建立台帐。围绕合同,由经办人负责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装盒后定期移交档案室。并为日常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档案移交、鉴定工作。依据《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为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指挥部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适用于指挥部内部资料及施工监理单位移交程序及表格:指挥部相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均按照《归档目录》要求及移交流程移交资料,遵循“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在掌握审核标准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马虎迁就,以确保项目档案的质量。

四是档案分类编号。为了系统、科学的管理档案,充分发挥工程档案的作用,安全有序的对档案进行保管,档案室首先对工程总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工作。按照六个单独立项子项目将档案分类大项依次分类。结合工程实际特点,编制了档案号、档案类目设置、档案分类形式、排序等具体方案。

五是档案数字化建设方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在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中日渐增多,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两河指挥部将工程档案及文书档案列入档案数字化范围,按照档案部门规定,制定档案数字化扫描加工方案。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建设

第8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界面管理

1 引言

大型项目的合同种类繁多,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耗时费力,很难实现合同信息的快速提取,对合同执行状况难以进行动态跟踪,对合同索赔缺乏信息支持。基于管理流程的合同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对大型施工企业的所签订的各类合同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合同状态进行跟踪;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合同评审的网络化;根据合同确定项目的预算成本,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对比跟踪;依据历史工程索赔事件建立索赔事件库为项目获取索赔机会提供信息支持。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管理流程的改进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全面推动了流程管理的实现与组织的变革,对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实施进行流程分析,将相互关联的管理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分析和理解,确定项目管理流程、操作程序、工作逻辑关系,从而提出并优化有关管理流程,建立一套标准化、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流程,将有利于对整个项目系统或系统中的某个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动态的、系统的管理,从而保证了各项工程施工活动的决策正确性及其实施结果的预期性,最终有效地保证项目合同管理目标的实现。

2 大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流程简介

2.1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概念

管理流程是指管理活动中一系列相互关联行为的序列结构,它反映了在某种活动目标的导向下,这些活动的先后顺序、承转关系,制约、推进和输入输出的客观规律。按其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总体流程、局部流程和细部流程,总体流程规定了管理活动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相互关系;局部流程反映各管理阶段重要环节的相互关系;细部流程则反映各管理环节中业务活动的相互关系和流转过程。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是它反映了建设工程施工生产的客观规律和管理活动的特点,将施工过程所需要的信息流和物质流进行有机结合,并为施工技术作业和管理活动输入行为目标、物质条件、运作规则,促使其产出预期的结果。

2.2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特点

管理流程具有目的性、必然性、多样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2.2.1 目的性是指管理流程表达了管理业务完成的过程,一定以实现相应的管理业务为目的:

2.2.2 必然性指管理业务的完成必然要通过某种流程;

2.2.3 多样性指许多管理业务完成方式不具有唯一性,指一个管理系统中总是存在多种管理业务,因此存在多种流程,而且这些流程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严密的组织的。一个管理系统的流程是由多种不同的流程构成的流程体系;

2.2.4 层次性指由于管理系统的功能具有层次性,相应的管理业务与流程也具有层次性,即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业务的流程可以分解为若干较管理业务流程组合。

2.3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构建步骤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成功实施,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流程体系,而一个理想的流程体系结构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流程同步,指流程应具备在质量、数量、时间等方面准确满足建设项目合同目标实现的能力。(2)流程高效,是用总的流程成本来计算,理想水平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保证项目信息流程、资金流、物资流的运转。管理系统流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管理业务分解、相关管理业务分析、构建管理流程责任分配矩阵、绘制各级管理流程图等。

管理流程设计是大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流程设计通过将某项管理工作分解为各个管理活动,直到管理工序,并区分具有不同性质或特点的工序,根据管理科学原理采用不同的工序完成方式,在此基础上确定的管理工作完成过程,为科学地确定系统结构、系统的管理规范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现有管理系统重新设计中,通过流程研究,优化与再设计,使进一步通过结构再设计实现系统整体优化有了较好的基础。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分解及相应流程的构建一般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对建设合同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与探索,确定分解的准则,是按管理职能划分或是按工程实施顺序划分等准则;

(2)确定某项管理工作的管理活动组成,并理清管理活动中各个管理工序,初步拟定某项管理工作完成的综合流程和相应的子流程;

(3)去除每项管理职能的流程中的不可行的方案或明显劣于其他方案的方案,保留较好的方案。

2.4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控制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控制是利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目标的因素进行识别、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的目标控制的原则、原理、方法及措施做出全面的系统规划,进而对建设行为状态实行跟踪控制和组织协调,从而保证对建设项目管理职能的履行,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它涉及到利用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管理活动做出最优化决策和指令,使每个管理过程始终逼近项目目标计划。控制系统的决策、指令及执行,是由项目管理部门的高级、中级、及技术管理三个层次实现的,三个层次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目标计划的实现。信息系统的信息敏感程度,与控制系统的决策优化水平关系极大,而控制系统的决策优化水平,直接影响到计划与实际的差异程度。因此,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必须设计成相匹配的系统。

2.5 合同管理流程的界面分析与管理

界面,又称接口,是指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间的界限,是子系统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纽带。界面管理是指协调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以实现系统目标的活动,除了组织上、管理上、技术上的协调之外,还要协调各系统界面的相互关系。

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人们越来越强调系统的集成,在工程项目中界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项目的各类系统,如目标系统、技术系统、行为系统、组织系统等,他们的系统单元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界面。项目管理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及各个子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界面,而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各管理流程之间的接口。

我们可以看出项目管理系统与外界以及项目管理系统内部之间的流程要素以及各管理流程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他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的界面有很多种类型,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描述:

(1)项目的各类组织系统之间以及项目整个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管理界面。例如,政府主管部门、项目管理组织、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等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形成了复杂的管理流程界面:从总体上,项目所需要的资源、信息、资金、技术等都是通过界面输入的,项目向外界提供产品、服务、信息等也是通过界面输出的,所以整个系统与外界也存在着复杂的界面。

(2)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之间的管理流程界面。建设项目自可行性研究至设计、设计到施工、施工到验收,在这些界面的两侧的管理环境及参与单位都有着显著的不同从而导致管理流程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不同的工作、人员行为以及控制方针,从而形成了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之间的管理流程界面。

(3)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职能管理流程界面。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在项目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关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由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不同、目标不同,按其职能可将项目管理系统分解为进度管理子系统、成本(投资)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等,从而各个子系统之间构成复杂的职能管理流程界面。

(4)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管理职能系统内部也存在管理流程的界面,例如进度计划管理系统中,进度计划的编制分为总体实施计划及各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的编制。在总体计划编制的管理模块中,输入是项目管理目标及上层系统组织的意图,输出是项目的总体实施进度计划,对于年度进度计划的编制而言,其输入是总体实施计划,输出是项目的年度实施计划。所以,不同阶段的计划编制工作之间存在流程界面。

(5)部门间流程界面。部门间流程是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职能部门的流程,即流程的系列活动是由不同职能部门的人来共同完成的。部门间流程的活动是不同的,但却是相关的,活动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些活动乍看起来是不相干的,但通过某些其他活动的媒介,这些活动间也发生了远程联系,通过这些不同部门间的相关活动的共同作用产生了特定的结果,从而构成某一工作完成的特定流程。诸如,在建设项目的计量支付中,对于项目管理组织而言,首先必须由工程处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随后由计划处计量人员进行造价审核,最后由分管领导审查签字。这项管理工作的实施跨越了三个部门,产生了部门间的流程界面。

因此,我们要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分析,运用集成管理的思想,对流程实施集成管理,做好各管理流程的界面协调,保证各管理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不同管理流程的物资、能量、信息通畅地流动,同时要处理好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整个管理系统始终处于有效平稳的状态。

3 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3.1 背景分析

某大型项目的合同管理流程系统需要全面地归纳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事务,其中包括招投标文档,并通过分类登记、关联管理、跟踪催办,使原本散落在各个部门和各个人案头、柜子中的所有合同台账、费用往来、文件往来、进度款、付款凭证、变更及其处理过程记录等均可有条不紊地记载到该系统中,使原本难以理清的施工管理和合同事务变得有章可循。要求该系统不仅本身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还可很好地桥接工程项目的其它业务管理,如:对进度计划管理、材料与物资管理、投资控制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各个管理系统之间起到协调、监控作用。

3.2 本项目合同流程管理的目标分析

本项目的合同流程管理主要是实现对项目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索赔、终止、结算等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同时为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信息和完整的文档管理。具体包括:

(1)实现对合同签约的流程化管理,该部分内容可链接到招投标管理子系统中;

(2)以合同为主线,以费用为中心,实现对合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3)对合同变更、索赔等重要合同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其中变更部分链接到计量支付中的工程变更管理;

(4)对工地会议、大事件、物资供应等进行记录,以便查询。

本系统所涵盖的业务范围是针对工程相关合同生命周期中的各项业务,包括基本信息的管理、工程各类合同的签订、履约监控、变更、索赔、终止、结算等业务和工程备忘录。

按照合同的生命周期,本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涉及的业务过程有合同的申请审核、工程各类合同的签约、履约、计量与支付、变更和索赔、终止、结算等业务。本系统主要分为基本信息管理、合同签约管理、合同进程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索赔管理、合同终止管理、工程备忘录七大模块。

合同管理子系统采用目录树层状结构,对合同申请、审核、签订、索赔、计量、支付、变更等合同相关业务进行全面、有效地管理,使工程项目各有关单位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实现进度、质量、费用三大目标。

3.3 合同管理综合流程图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建立的合同管理综合流程图。

3.4 主要的功能模块的分析

3.4.1 合同签约管理模块

本功能模块是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规范经济行为,有效控制投资规模,规范合同的签约行为。其主要功能包括如下几点:

(1)实现合同文本审核流转单的增、删、改;

(2)实现合同文本审核流转单的在线流转;

(3)实现合同文本电子文档的挂接;

(4)实现对合同模板的增、删、改;

(5)实现对因招标项目的信息查询;

(6)实现合同文本电子文档的在线批注、审核。

合同签约管理流程。

3.4.2 合同进程管理

合同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度信息管理、质量信息管理、计量信息管理、支付信息管理四大管理模块。

1、进度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反映工程的进度计划与完成情况,可由各标段的进度计划与完成情况的相关数据编制汇总得出进度汇总表。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实现进度计划、完成情况的调用;

(2)实现进度计划、完成情况的信息查询;

(3)实现各标段进度计划、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2、质量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提供工程检测与评定及质量事件的信息。可由各标段质量检测、评定及其相关数据汇总得出工程质量汇总报表。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实现质量信息的调用; (2)实现质量检测、评定与质量事件的信息查询:

(3)实现各标段质量情况的对比分析。

3、计量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对各标段每期工程计量信息的查询与汇总,可由各标段审核后的计量及相关信息,如工程量清单、中间计量表汇总出审核后的中间计量总表。其流程图。

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实行计量信息的调用:

(2)能够察看其他模块中相关的支付、质量与进度信息,能够对累计完成数据进行统计,并且用直方图对合同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能够对完成项目进行费用分摊;

(4)对以往审核后计量信息的查询。

4、支付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对各标段每月支付信息进行查询与汇总。可由审核后的各标段支付及其相关信息,如中间支付单、付款单等汇总出审核后的中间支付汇总表。支付流程图包括中间支付流程图和竣工支付流程图。

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实现调用支付信息;

(2)实现对中间支付信息的查询;

(3)对支付金额超过支付比例的进行预警;

(4)对支付款项做支付跟踪,查询实际支付时间、支付数量,及累计各期的支付数。

3.4.3 合同变更

主要实现合同变更的查询汇总,并分析合同变更的变更工程量和计算审核,实现对非合同变更(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的量价分析,并设置是否记人合同总价调整的功能。可实现由合同变更的基本信息,包括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时间、审核记录等汇总得出合同变更情况一览表,并予以合同的变更管理的功能。

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当有新合同变更单进入系统时报警,提示相关工作人员;

(2)对各标段合同变更单的查询:

(3)对各类变更进行量价分析;

(4)对合同变更审核过程进行查询;

(5)能够通过查询相关的设计变更单审核工程变更单。

3.4.4 合同索赔

该模块主要实现合同索赔的查询汇总,并分析合同索赔的变更工程量和单价以及工期。本功能模块不实现索赔的录入,索赔申请审核在投资控制子系统系统中实现。该模块可实现由合同索赔的基本信息,包括索赔日期、索赔原因、索赔内容、索赔审核意见等汇总得出合同索赔信息一览表。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提示、查询、跟踪合同索赔状况;

(2)合同索赔与相关工程问题关联:

(3)合同索赔需进行量价分析和费用分摊。

合同索赔的基本流程图见图7所示

3.4.5 合同终止管理

1、合同中止和终止合同中止和终止后要进行结算和资料移交等工作。该模块的输入为合同中止和终止的基本信息,该模块的输出主要为合同中止和终止的基本信息列表。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合同中止申请审核信息和终止信息的增、删、改:

(2)合同中止申请审核信息和终止信息的查询。

2、合同结算

合同结算指系统根据结算日期汇总合同投资的各项信息,如合同金额,发生变更金额,累计完成投资额,累计进度款支付金额,剩余合同投资等,本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合同结算功能。该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合同结算信息的增、删、改;

(2)合同后生成合同剩余工程量清单。

3.5 接口

合同控制系统不使用外部专用软件,因此本系统的接口主要是指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合同管理是投资、进度、安全/质量控制的依据。

(1)与投资控制子系统通过合同分解编码和清单分解编码相联系,两个系统的交叉主要在实际计量支付的管理和变更、索赔对投资的影响上,实际审核的流程交由投资管理子系统实施,审核结果的支付数额、变更索赔数额等传给合同子系统做进一步查询分析。

(2)对于计划进度控制子系统可通过合同编码直接和进度子系统相联系,合同子系统关于进度计划与计划完成情况的信息由计划进度子系统调用,由合同子系统进行查询分析。

(3)对于质量控制子系统可通过合同编码直接和合同子系统相联系,合同子系统关于质量检测、评定与质量事件的信息由质量控制子系统调用,由合同子系统进行查询分析。

(4)对于招投标项目的合同相关信息可由招投标子系统调用,包括在合同申请过程中招标项目的中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