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7 14:44:58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1篇

2011年10月19日,赛迪顾问《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前者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概括了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及特点,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面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后者分析了中国集团企业创新发展现状,预测了未来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出了集团企业信息化架构和信息化发展策略,为集团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环渤海地区的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珠三角地区则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显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集团企业普遍采用围绕产业链进行相关专业化发展、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重组整合等方式提高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内部管理复杂程度急剧增加。

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及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及各类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提供了参考,成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深入了解中国物联网产业和企业信息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资料。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2篇

1 “互联网+”的相关概述

1.1 “互联网+”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该发展趋势下,能够将各个生产要素进行集成运用以及实现优化分配工作。在互联网这种创新手段下,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中高效利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能提高各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其中,可以将互联网作为主体,促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形态趋势。“互联网+”的存在主要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使其广泛应用到制造行业、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促进“互联网+”时代的综合应用和创新性发展。在“互联网+”基础上,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性手段,增长了营业数值,不仅促进了大众创业发展,还为其提供了创新性环境,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增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动力,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和产业升级。

1.2 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互联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其中的“云”能够实现自我保护以及虚拟资源管理工作,在各个大型服务器上得以利用。云计算的使用具备自动管理优点,能够将被利用的信息集中、汇总,在无人管理方式下,利用应用软件实现合理的操作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为其提供较大方便,还减少人工操作期间面对的复杂现象,为工作人员节省大量时间,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实现成本节约目的,促进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云计算的应用还可以应用到大规模、无形空间内,为其创造无限空间应用规模,也能为使用人员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云计算存在一定的虚拟化特征,能够将无限网络服务器连接起来,也能对信息有效传递,不仅为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还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与可靠。云计算也具备通用性特征,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根据各个行业在发展进程中的服务需求,对资源合理利用,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

1.3 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时期发展下的一种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在现有发展阶段,能够实现网络的信息化发展,促使其工作的进步。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来实现的,在该基础上,不断深化与应用,使用户端逐渐扩展到各个事物中,促进各个事物信息的相互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物联网与互联网相比,深入到社会中是互联网应用的扩展性,也是互联网的创新性发展。利用通信技术,将各个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在该趋势下,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性,还能实现远程控制工作,促进事物的智能化发展。

1.4 大数据

大数据的大小与一般的数据库是不同的,在一般数据库基础上,其具备的储存性、管理性等,促进数据的组合,形成数据集。大数据适合应用到各个行业中,符合现代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一种信息多样化信息模式。在当前竞争趋势下,大数据存在较大的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实现大数据的升级与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的应用具有的优势为快速、多样以及大量,在大量数据模式下,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不仅能将发挥时效性,信息的多样性,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还能发挥独有的价值,促进数据流与信息流的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2 会计要素概况

会计要素主要对最基本的会计对象进行分类,不仅能促进会计核算对象更具体,还能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实际的经营成果展现出来。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分析,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同时,对于会计要素能够促进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表现,不仅能为会计基本理论工作的研究提供条件,还能在会计准则建设中发挥其核心要素。对会计要素定义的是否合理,与会计实际工作质量存在较大联系。我国学习了国际会计准则,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企业的会计准则提出六大要素。该准则的产生和构建为会计工作的执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新经济业务形式不断产生,促使我国具体准则的出现,基本准则的使用对会计要素还存在较大局限性,不仅无法促进具体准则的优化建设,也无法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所以,对会计要素进行修订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会计要素在使用期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其中的资产、负债、所有权,能够组成资产负债表。资产为资金主要的占有形态,负债、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相对应,为取得的主要途径,这些要素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充分展现出来。收入与费用、利润,这三个要素能够组成利润表,收入是经济活动中的流入,费用为经济活动中的?流出,实现收入与费用的相互配比,能够获得良好的资金利用效果,也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充分展现出来。基于对会计要素的分析,在“互联网+”时展下,也产生较大变化,不仅自身的范围得以扩展,实现计量属性之间的完善性,还明确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3 “互联网+”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1 范围的扩展

根据我国企业对会计的相关规定,会计要素主要分为6个方面,其中,不仅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的相关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的权益,还包括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与发展,该模式的积极推动,使我国的会计要素也产生较大变化。对于资产来说,是企业传统经营交易、各个事项形成的,由企业对其控制并拥有,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基础条件。但是,相对应的,现展中对资产有了新的界定,是个体受传统事件的影响,对当前存在的经济资源进行控制[6]。经济资源是经济利益产生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权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明确看出,“互联网+”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权利的利用,将其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也是一种扩大使用现象。在确认资产的同时,也需要对其改进。传统模式下,对其存在的标准和要求只要符合资产定义,就能认为资产计量更安全、更可靠。新标准要求,确认并扩大模式下,当符合相关性的同时,遵循表述与成本效益原则,才能确认出资产。基于资产要素中存在的无形资产会计科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下的会计要素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一些无形流通程序、无形能量储存等,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可以确定出无形资产。基于以上对资产传统标准与新标准的分析和阐述,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下,会计要素随着网络时代也得以改变。因此,为了在互联网发展下满足当前的会计应用需求,需要基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会计要素应用范围,保证会计要素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3.2 计量属性的完善

根据我国对会计的相关界定,会计要素中存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五个。其中,主要包括公允价值、现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在“互联网+”时展下,会计工作是根据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应用与传递,从而使其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灵活运行,促进信息的相互关联与融合,在该趋势下,才能使会计行业发挥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这种发展?_步也将传统会计存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基础上,合理利用会计要素。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创新与发展,为了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会计计量属性也得以进步和发展。目前,历史成本法得以普遍利用,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我国在会计计量工作中,存在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利用历史成本实现属性计量的。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得以普遍利用,依靠历史成本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衡量,是无法确定出企业资产的,也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无法遵循可靠性发展原则。所以,基于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时展趋势下,需要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并对会计要素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符合会计计量属性。

3.3 要素之间的联系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恒等式的关系,资产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利润是收入与费用可得之差。当等式的一边产生变化后,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等式的另一边,会随着因果关系发生变化,这样才能实现等式具备的恒等性特点。在“互联网+”时展下,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已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信息的连接和计算,将各个要素相互连接,不仅使其在应用过程中更方便、更快捷,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使用成本。近几年,互联网以及网络信息时代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为了使会计要素满足一定的适应范围,促进要素的扩展性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完善化,一定要明确出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减少会计要素界定模糊现象,促进各个会计要素的准确计量,在这种会计要素恒等式发展下,才能使会计行业稳定进步,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其朝着新时代方向发展。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陕西省;农产品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23-03

一、物联网概述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一种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进行交互式联通的网络。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其运作原理如下:通过感知工具将物的固态属性转化为动态信息,在一定的标准框架下利用传输媒介进行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沟通,从而实现物与物之间交互控制的一种网络形式。物联网技术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货物信息,提高配送效率,从而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的目的。

(二)物联网介入下的农产品物流系统

现有的农产品物流业务系统在农产品信息采集和交互能力方面比较滞后,没有办法实现对农产品的实时监控。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使得农产品物流营运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在核心业务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就有足够的资源去拓展增值业务,本文在原有的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来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框架。

二、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现状

陕西省地处中国大地的圆心,800里秦川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适合农耕。在农业技术日益提升的今天,农产品的产量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可以让农业从业人员既增产又增收?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是关键。

(一)陕西省2012―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据表1,在这四年期间粮食的产量有起伏,而蔬菜、水果、肉类和奶类的产量呈递增趋势,说明农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附加值高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二)陕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由于2012―2015年这四年的农产品数据都是呈现线性变化的趋势,所以可以利用直线趋势模型也预计未来几年陕西省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趋势。

1.直线趋势模型步骤。

水果、肉类、奶类等同样可以通过这个模型进行预测。通过趋势分析可以看到,农产品的产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上述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不易运输等特点,对物流的要求就更高了。综合这些原因可以看到,陕西省对于提升农产品物流的效率迫在眉睫,而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物流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三、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目前的困境

第一,农产品采购系统不完善,产销双方信息不对称。我国的农产品供应系统主要是经中间商采购进入r产品批发市场,然后再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中间商过多,造成中间商攫取了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而种植户得到的收益很有限,尤其是在某些农产品丰收的季节,此种情况更甚,造成了“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农产品物流加工过程缺乏实时监控,使得安全问题严重。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相比具有“附加值低、保质期短、易变质、损耗严重”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产品必须要有严格的储存条件,但是存储条件高了就会使得农产品成本过高。加之,我国的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着监管不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降低农产品成本和增加农产品的保质期,同时使得农产品的外观、口味更佳,便在农产品中的加工中加入各种添加剂、色素甚至是有害药品。

第三,农产品销售点分散,物流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销售点多、配送路线复杂,配送区域分布不均匀,这些原因致使农产品配送效率降低,同时,由于企业物流管理理念和配送手段落后,对于车辆信息和货物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掌握。而我们制定配送方案中确定的配送路径和车辆安排都是基于经验而不是成本,这样就会产生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的后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从关心“农产品数量安全”转移到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农产品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新趋势情况下,配送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便被进一步放大。

第四,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农产品行业的集团化和产业化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结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独立地存在于市场中,产业中的上中下游参与方通力合作,共建信息平台和共同发展成为趋势。而农产品行业在这方面基本还没有作为,想要在以后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迫在眉睫。

四、基于物联网的陕西省农产品物流困境解除方法

第一,完善产销双方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做到及时匹配供求关系。产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不同空间的“供应商、中间商、客户、运输车辆”等信息通过REFD采集、录入,通过Intenet连通,形成一个各方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从而可以为“供应商、中间商和客户”等提供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实时查询平台。各方共享信息,可以减少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各方信息对称性,使得各环节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有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合理配置。

第二,建立农产品追溯查询系统,改进农产品物流生产加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追溯查询系统的建立,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条码扫描技术,给农产品贴上电子身份证,并录入唯一的ID代码代表该农产品,通过手持终端,扫描农产品的ID,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到数据中心,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电子化,有效建立农产品全程追溯查询系统。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以根据产品上的ID,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查询农产品相关信息,实现对所购买农产品全环节信息的实时查询,做到购物知产地,质量可追溯。这样当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就能及时知道引起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可以及时进行改善,确定问题的责任方,并追踪其整改。

第三,优化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农产品配送具有网点分散、每个网点产值低等特点,这样对于合理规划配送方案,降低配送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运用GIS系统设计配送可行性方案,然后利用综合因素评价法,选择出农产品最佳的配送方案;配送过程中充分利用GPS系统实时更新定位,通过GSM系统将实时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中心,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掌握配送现状,调整配送路线。同时,将REID和 GPS(全球定位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农产品在通过检验检疫中心和道口时,无须拆开包装,通过扫描REID标签就可以知道农产品的详细信息。

第四,通过物联网技术,共建中央数据库,建设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农产品的生产者、经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供应链可以将这些主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农产品的信息实时的传递到供应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消费者在零售商那里购买农产品,射频标签可以将消费者购买信息,实时传到中央数据库,同时可以实现自动补货和下货,这样就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及时掌握需求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推动大幅度降低产业链成本的目的。

五、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和物联网技术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从而提升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使得陕西省的农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中能够占得一席之地。但是,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陕西省的农产品物流也处在初级阶段,这两个领域未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9.

[2] 杜渐.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综述[EB/OL].上海情报服务平台,2009-12-25.

[3] 宁焕生,等.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2010,(12):514-517.

[4] 孙其博,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1-9.

[5] 艾耕云,陈俊芳.供应链风险扩散收敛模型与风险管理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487-490.

[6] 凌中南.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10):5-8.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4篇

面对“互联网+”这项全新的事业,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集中全省智慧,学习经典理论,借鉴成功经验,掌握发展规律,从省情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全省“互联网+”工作新局面,促进创新创业,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汇聚新动能。

要从战略高度对待、促进“互联网+”发展。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重大判断和工作部署。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些都是我们推动工作的基本遵循。二要深刻认识全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和我省推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及时掌握。近年来,我省在农业、商贸、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借助互联网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点上的成绩和经验。但同时,我们在推动“互联网+”发展方面整体社会氛围不够,企业整体在“互联网+”领域竞争力不强,政府和企业在研究把握“互联网+”深度发展的要害问题存在差距和不足。龙江发展“互联网+”有经济基础,有若干产业优势带来的市场机会,有科教人才优势,也有靠独特的生态化资源引入外部需求的条件,特别是每年2000余万省外游客的应用需求。三要从战略高度来把握发展“互联网+”的重大意义。“互联网+”是全新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将产生一系列我们没有完全可知的新商业和服务模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还可以带动、重塑其他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推动“互联网+”要加强学习研究,特别要注意学习全球产业界、学术界关于互联网经济的经典著作,如凯文・凯利的《失控》《新经济新规则》、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及时掌握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对互联网发展趋势和新变化的研究成果,特别关注用互联网经济的新理念看待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商业模式,理念在思路前面。陆昊指出,产业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实践突破充分表明,“互联网+”在以下4个角度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一是以信息技术及其衍生商业模式为核心的行业最先受到影响,影响最先体现在胶片、唱片、报纸、邮政等与信息传播和存储介质相关的行业;二是信息技术对消费行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以支付、物流、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三是对专业领域的垂直挖掘和横向渗透,最直接地体现在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上;四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变与重塑。总之,“互联网+”必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在黑龙江推动“互联网+”应该怎么加,首先要按照模仿、学习“互联网+”成功的经典范例、学习前沿如“互联网+装修”、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的逻辑次序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其次要准确把握“互联网+”一些方向性的东西,例如关注生活当中的新变化、生活品质的提高、传统欲望新的表现形式和新技术条件下的欲望,关注生产当中通过互联网来高速配置生产原料、技术、加工能力、劳动力和市场,关注商业活动中的新模式等。第三要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设计中把握合作、专业化、差别化、规模效益、注意力、抓住合作领域的要害等重要原则。第四要突出龙江优势。要在有总需求增长或总需求替代,同时有区域竞争优势的领域率先推动“互联网+”发展。排浪式消费结束后,旅游、健康养老、高品质食品乳制品、高品质生活用品、信息服务、教育、文化等领域都有总需求增长空间。互联网兴起导致消费领域中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替代,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下转11页)(上接4页)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41%的高速增长;2014年我省网上卖出的商品零售额58亿元,同比增长42.5%,网上购买的商品零售额412.5亿元,同比增长44%;2013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近3年复合增速高达32.5%,2014年全国手机旅行预订的用户年增长高达194.6%,是增长最为快速地移动商务类应用。龙江有区域竞争优势的领域包括现代农业、生态化、资源及其深加工、对俄合作、人才及高技术成果等。陆昊结合我省情况,用观察感受和大量实例与大家交流了我省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几个领域及商业模式建议。在现代农业方面,可以把全部绿色、有机种植的数据都展示到互联网上,体现龙江农作物绿色、有机的核心竞争力;销售环节可以把产地、自然条件、渠道、产品品牌全部融入线上线下销售之中;奶牛肉牛养殖过程可以把养殖环境、检测数据与产品销售实现“点对点”对接,并与渠道保障、物流配送相结合,增强消费者对龙江鲜奶、牛肉品质的信心;农机使用可以运用互联网提高配置使用效率;金融保险可以通过互联网掌握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互联网金融保险最擅长的“点对点”服务产品,扩大业务领域;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探索农产品价格撮合机制,形成中期动态价格,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旅游业方面,要按照产品逻辑开发互联网旅游,一是与旅行社合作在互联网上销售各种景点、线路、时间、价格组合成的旅游产品,二是通过网络搜索为自助游、自驾游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在生态化背景下的健康养老旅游业结合方面,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养老与健康相结合、健康养老与旅游相结合,合理开发设计产品。在医疗方面,要实现线上的挂号、分诊、候诊、交费、取报告和线下的检查、诊断、治疗相结合。在食品工业方面,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原料配置问题,按照安全性、健康性、时尚性、娱乐性发展趋势刻画经典饮食产品,同时与互联网销售相结合,争取在游客中至少销售一次。在物流方面,要把握好满足龙江区域消费的物流主线,服务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总需求的物流主线,突出龙江优势资源、辐射全国的物流主线,以及对俄物流主线这4条主线,与互联网充分结合,使供求信息最大程度实现对称,提高物流企业的配送效率。在教育文化方面,要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进行网上课堂教学,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互动功能。

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推动“互联网+”的各项工作。一要营造良好氛围、带头学习研究。二要分行业、分领域编制“互联网+”规划。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四要提供物流通道,降低电子商务成本。五要强有力支持属地互联网企业发展,评选、推荐全省最佳网上商城、网站和增值服务项目。六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学生创业,“互联网+”是面向年轻人的事业,大学生最具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在参与并推动“互联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贴近市场、具有创新活力的优势,推动“互联网+”企业与资本市场合作。八要充分发挥具有掌握全部移动终端、流量大幅提升优势地位的电信运营商、国有新闻出版单位在推动“互联网+”中的重要作用。九要加强“互联网+政务”工作,把能在网上完成的政务工作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5篇

【关键词】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

1.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

通过访问企业,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及数量需求。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就业既有国企、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又有民营、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就业岗位主要是一线的技术、工艺、技能、销售方面的管理与操作人员。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而言,走向基层,走向一线,这应该是一种趋势。

我国目前已逐步实现以下目标:逐步建立完成行业或区域物联网管理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溯源、防伪、跟踪等物联网公共服务;建立国家代码解析服务系统(Code Solution Service, CRS);逐步建立完成国家物联网管理中心。

目前,中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物联网业务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多个领域,正是因为如此跨行业所以其带动性强,会带动微电子、软件、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发展。从发展预测上看会带动成千上万亿各行业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广阔的发展空间,势必需要相关行业的大量人才。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由于物联网起步伊始,目前,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极其匮乏。为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争得先机,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纷纷抢占物联网人才资源。

2.企业需求量最大的物联网专业职业岗位

通过调查显示企业需求量最大的物联网专业职业岗位是物联网硬件开发人员,物联网硬件开发人员占65.1%;物联网软件开发45.3%;物联网应用与维护39.6%;物联网嵌入式应用38.3%;物联网技术支持37.3%;数据库处理24.6%;物联网应用开发30%。

3.课程设置力求面向职业岗位

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中、高职不同阶段职业教育内容和教育水平的定位的正确理解,不能走学科型的发展道路。必须改革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提供保持与产业同步更新的教学内容,按不同的分级标准进行理论课程的整合。

4.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物联网课程中

物联网专业的职业证书主要是家认定的职业证书,据不同证书的特点,社会培训机构的课程大多针对特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设计,注重实践,强调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证率高。缺点是短期速成,缺少系统性,突出专业技能的培训,以通过测试为主要目的,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淡化职业素质的养成。因此,建议在原有培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吸纳社会培训机构的成功经验,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融入物联网技术专业的课程计划中。

5.加强学生英语技能培养,锻炼学生写作和沟通的能力

就企业而言,经常会遇到项目方案和投标文件的编写以及和各方谈判的工作,所以写作和沟通的能力是考察人员能力的重点之一,也是工作中所必须的能力。

6.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企业和毕业生都希望院校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企业希望学生从院校毕业后能直接胜任工作,而不希望企业对学员进行二次培训。建议学校加强在校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企业普通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再学习的能力(即具有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技能、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和文档检索与信息搜寻的能力(即借助字典阅读的一般的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及技术说明的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等。所以,学校在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另外,由于有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所以必须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7.结语

未来十年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成为热门人才需求,发展物联网不仅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断定,国家对物联网行业的推动及其本身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滋生对该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物联网;物联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在这个信息化,产业化的时代,各企业间的竞争无比激烈,以致于许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公司相继破产,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各企业纷纷进行产业改革,将重心转移到了互联网,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减少广告费用,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以及信息量。因此发展起一批以电子商务为工具,互联网为平台的交易形式。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电子标签门票投入使用,这为我国物联网发展打响了在应用领域的“第一炮”。

一、物联网概念及简介

物联就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此层面上,通过网络交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约定协议,将各种事物呈现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和通讯联系,达到程序化管理的网络。物联网就是把各种事物相互联系起来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以电子网络为基础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二是客户端不再是死板的人与人,而扩展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进行两者或多方面的沟通。

二、物联网的优势地位

(一)具有较好的赢利点。物联网将贸易的交易方式设置为虚拟的物联管理,在主流上完全符合现今互联网流行的趋势,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同时这个虚拟的物联管理系统能从时间和空间上有效的节约资源,通过虚拟的物联推动实体的物联。企业可以自由设置符合自身特有的虚拟的物联管理方式,为企业的需要调度系统和仓储提供管理。另一个赢利点是物联网的虚拟的贸易市场和交易空间,可以降低企业在车辆空驾率方面的浪费,同时也可以为贸易双方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

(二)符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物联网是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与实物化的转接,实现了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的普及化,将电子商务运用在成熟的物联配送系统中,缓解电子商务中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对现有物联企业的电子商务的改革也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的,实现了国内物联管理与电子商务的对接和完善。

(三)有效利用网络节约能源。物联网通过建立相应的物联网站,在互联网上对不同区域的物联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及时整合所有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必要的数据收集和筛选。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现实企业虚拟化的电子交易,在互联网上进行订单的接收和处理。当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达到有针对的培训,以实现企业特定的需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四)及时收集和处理信息。物联网站的的作用是收集整理社会物联资料,提炼出有用的部分,组装成有特定形式的物联经济模式,对车辆和各类物件进行特有的装配和分送。物联网站通过电子商务对交易对象进行分类,干预客户、联盟企业、物件配送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贸易进行全程跟踪和处理,以便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信息需要。

(五)有利衔接贸易双方的空隙。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已然成为现今的主流,物联网站也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向着潮流的前线迈进,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货运和中间商,将客户端与企业端两者建立在电子商务上,通过网络直接将两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减少中间环节的参与,降低交易不必要的费用浪费,也在空间和时间上减少了耽误和滥用,保证物联订单的速度和准确度。

三、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的物联信息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两个层面的综合系统。第一个层的信息系统由一些标准的程序编码、约定协议、网络技术等设施建设组成。第二个层面则是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主要管理货物营运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当然这两者都是围绕信息收集、处理、整合进行的。而第二层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一个制度化的服务体系,要求企业对此有合格的技术和适度的资源,在技术与资源高度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商业智能、知识管理、数据整合等高度条理化的管理。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则是处于第二个层面上,这个层面包括开发平台、运营平台和信息平台。大多的物联网站都是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贸易服务,物联一词便是从虚拟网络到现实实物的转化和延伸,也是物联管理信息化的拓展。

(二)各地区的配送机构独立发展,缺少统一的发展政策和规划,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形成物联设施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同时降低了物联系统运作的效率,因此无论从物联行业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还是物联行业内的行规、制度,都需要近一步的完善,尤其在配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部分更需要完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这是现代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这理所当然的也是物联网的优势所在,物联网站要求管理员对社会物联资源进行整合和对物联信息及时处理、,使客户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查询到他们所需的信息内容,供他们选择业务和服务,利于物联双方顺利进行交易。正因为物联网站的这个优势,今后的企业管理趋向性的向着物联网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这一市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我国现用的物联网站主要以规范化的管理系统和电子化的业务操作为一体的A系统来实现管理操作的。A系统将物联管理的现行模式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衔接物联客户、联盟伙伴、物联资源三者间的空隙,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实用的管理系统,把客户服务作为经营的主要管理体系,提高现行网络的综合物联能力,让企业以主流的形式参与竞争,取得供应链的优势地位。

四、结束语

现代应急物联新技术逐渐向物联自动化技术、可视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方向发展,它们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支持,更相互融合,并科学、高效地运用于物联系统的各个环节。其中,预警系统、网络平台、跟踪系统是应急物联信息系统建设较为重要的三个部分,需要大力提升其技术水平。

无论从物联网的本身优势还是从电子商务的逐步应用上,物联网都占据了现今经济的主流市场。在一个可以利用虚拟网络解决一切商务问题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要在牢固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准确驾驭物联网与物联网关之间的间隙,努力更新信息安全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建立起一个完整、科学、节能的管理系统,让企业在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电子商务中取得一席之地,使其成为其利润的增长点和优势点。

参考文献

[1] 赵基兴.韩中两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可能性[J]. 中国流通经济, 2009,(06) .

[2]途鸽物联网“1+4”服务保障[J].运输经理世界,2008,(10) .

[3] 胡军华,颜娟.苏州:虚拟化物联网十年变身[J].运输经理世界, 2007,(10) .

[4] 张丽.海尔物流:家电下乡的即需即供物联网[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 2009,(03) .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7篇

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推出“余额宝”业务,将其金融版图从信贷、支付扩展到理财。据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7月1日,仅仅18天时间,“余额宝”中货币基金用户人数超过250万,吸资规模达66亿元人民币,“余额宝”一跃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多的货币基金。

 

“余额宝”是阿里巴巴提出“平台、金融、数据”战略后迈出的重要一步。所谓“平台、金融、数据”战略,最早于2012年9月,马云在“网商大会”上提出,具体代表阿里巴巴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3年内以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和阿里云等“七剑”业务为主;第二阶段,5年-8年内以阿里金融为主;第三阶段,8年-12年内以数据平台为主。这标志了阿里巴巴将彻底打破电子商务平台游戏,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创新商业形态,正式开启从电子商务平台型企业转型为运营数据服务型企业的旅程。自阿里巴巴提出“平台、金融、数据”战略以来,阿里巴巴“动作频繁”,从淘宝分拆到入股新浪、高德,以及近期菜鸟工程和“余额宝”,无一不是围绕新战略布局。作为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阿里巴巴战略转型同样昭示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趋势一: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流量入口成为互联网领域竞争焦点。一直以来,流量变现是互联网领域主要的盈利模式。谁掌控了流量,谁就掌控了互联网的核心动力。随着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以社交网络、地图、智能语音等为代表的新兴流量入口,成为未来互联网领域竞争焦点。如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获取社交网络带来的新流量和更充分的数据交互,从而更精准更好地提供服务;苹果公司舍弃谷歌地图,开发自有的苹果地图,以更好地利用用户位置、行程目的地、驾车和购物习惯等数据获取更多的商业价值;谷歌公司推出新一代语音搜索应用Google Now,并在其安卓操作系统中将语音交互接口开放给所有的应用开发者,意图将对互联网领域流量入口的掌控延伸到移动互联网。

 

趋势二:跨界经营将成为互联网领域常态事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和信息沟通的基础工具,愈来愈多的互联网企业凭借积累的用户优势开始跨界经营。如阿里巴巴发展支付宝、“余额宝”业务涉足金融行业,实施“菜鸟工程”,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腾讯官方证实微信5.0将推出微信支付,实现线上线下支付对接,正式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企业相继实施跨界经营,除了获取额外收益,最主要的是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服务,提高用户粘性,让体系内的生态更为健康。

物联网工程发展趋势第8篇

>>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景区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研究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展望 大连市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规划与景区规划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智慧景区IT能力模型及其核心构成研究 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及发展趋势探究 成都智慧体育旅游景区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研究 国内智慧景区发展研究综述 论公允价值的发展趋势 论物联网中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构成及未来发展趋势 从网络英语词汇的构成探究其发展趋势及影响 智慧城市引导下的智慧旅游构成及支撑体系研究 河西走廊智慧景区旅游发展前景初探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景区信息系统设计 浅析智慧景区功能与框架的设计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吴信才,白玉琪,郭玲玲.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4).

[7]林锋.基于DotNet和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8]邹湘军,孙健,何汉武,郑德涛,陈新.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