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的成就

经济发展的成就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29 15:35:51

经济发展的成就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

在中国,切实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具备较大的战略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考虑到国际经济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趋势,务必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方能够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实力得到强化,进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党的以来,我国政府针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颁布了扩大内需、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多种方案与措施,此外还切实落实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策略,这些方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是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可知,经济回升基础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经济结构的科学性相对较弱,甚至个别领域出现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是投资,消费需求相对缺乏。所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非常关键,并且这项工作的难度还非常大。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益得到保障,能够使得我国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倘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是一种短期政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就是一种长期并且根本性的政策,这项工作的成效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经济结构变化会产生新的产业链,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格局的改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不但要运用有效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策略,还应该制定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与方案,切实结合短期措施与长期策略,进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源动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在当前世界中,新科技是影响各国或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够使得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站在新科技的制高点,能够使其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与潜力得到提升。根据有关专家预测,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革命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纵观历史,若是可以未雨绸缪,抓住机遇,并且迅速占据科技优势,积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就能够使得一个国家或是地区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凭借模拟科技,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信息革命的挑战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积极促进数字信息科技与高科技信息领域的发展,实现了持续118个月的繁荣。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前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够使得一个国家或是地区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中得到极大的进步,进而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空话,是需要在不断优化与实践的过程中落实下去,并且是在经济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最高宗旨、目标的引导下,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与优化,并且进行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整合,而针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其实就是针对经济有关要素彼此间的复杂关联性展开优化与调整,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若是要做到上述几点,务必要切实解决中国经济结构体制上的不足,并且均衡经济结构,凭借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措施,在经济资源发展的整个流程中,科学地配置经济要素与资源,进而做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鉴于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其实就是经济结构调整。而以下本文针对经济组织空间结构与经济质性结构的层面上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剖析。

2.1调整经济组织空间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凭借科学配置经济要素,优化经济资源布局的方式,能够有效优化并且调整经济结构,并且凭借这种方式,构建完善的经济发展形式,使得经济功能资源能够在社会与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实现存置、积累的目标,并且能够持续性配置经济资源,经济和社会也能够做到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经济组织空间结构能够体现很多经济相关要素彼此间的复杂关联性,例如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全国性经济和区域性经济,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发展。鉴于此,经济主体在进行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时,务必实现均衡性,并且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组织空间结构均衡目标的实现,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鉴于此,若是要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任务,就务必进行经济组织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2.2调整经济质性结构

由于经济相关要素非常多,并且种类各异,彼此之间在性质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若是基于经济有关要素的性质上分析经济结构,可知经济相关要素,若是性质存在差异,其相互关系与数量比重之间同样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就所有权性质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经济有关要素的差异包括国家经济、民间经济,并且两者其实就是经济质性结构;就经济相关要素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就能够得出新与旧的结果。当然,经济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是灵活动态的,针对经济结构展开研究,就务必针对新的经济相关要素展开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并且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间就会产生经济质性结构;就经济有关要素的性质与目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可知,能够划分成商业性经济、合作性经济、政策性经济,虽然经济类型存在差异,但是在经济体系运行与发展的阶段中体现出各种作用与功能。因此,商业性经济、合作性经济、政策性经济就能够构成稳定性相对较好的三维结构,当然,这也是其经济质性结构特性的一种体现。此外,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在性质存在差异的经济有关要素间进行经济资源的分配,并且在分配的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源的累积和存置。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2篇

摘要: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这种市场化的改革引发了我国经济体制在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改革 发展 前沿问题

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这些最新动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过程及内容,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及趋势。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体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人们在一起谈论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一般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似乎社会经济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庞大体系,但实际上社会经济体制有两个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是财产制度,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制度,有时也叫所有制结构,财产制度反映社会经济成分的状况及构成;另一个是资源配置方式,即社会通过何种方式配置资源,例如,是采取计划经济方式,还是采取市场经济方式,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所谓社会经济体制,主要是由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这两个部分组成的,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构成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最基本框架,社会经济体制的其他构成部分都是由这两个组成部分而演化出来的,是这两个组成部分的延伸和具体化,最终都是由这两个构成部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谈论所谓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虽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主要的是指社会的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有着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财产制度现在主要体现在企业体制上。也就是说,财产制度往往通过企业的所谓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内容表现出来。其次,资源配置方式在现在就是表现为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在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市场经济这种配置方式。因此,人们要研究现在的社会经济体制,当然就既要研究企业体制,同时也要研究市场经济,因为这两个内容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最基本的框架。

二、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主线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实际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或者说有两条极为重要的改革主线,这两条改革主线贯穿于改革的整个过程。

第一条改革主线是以财产关系的改革为中心,可以称之为以财产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改革主线,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所有制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承认非公有经济的作用及力量,大力推进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强调深化国有制企业改革,实行股份经济,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性所有制结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条主线,实际上就是指围绕财产制度的变革来推进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推进改革,我们叫市场化改革,也就是围绕着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条主线来推进我们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内容及过程,当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当然就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虽然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离最终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比较遥远。因为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建立市场体系及制度的问题,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整个经济体制,包括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农业经济体制、区域经济体制、宏观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也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是极其庞大和繁重的。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不是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就会马上形成,非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很快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的。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并末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加速市场化改革。为了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我们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回答下一步我们怎么样深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而有序地尽早建立起来,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它仍然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形式,因为它一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变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它仍然在变革和发展。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也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国际化进程而变化。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3篇

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增长途径及效率不断地改进,这种改进促成了制度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革新,因此,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推生出发展环境的改善,结合当前新余的现状来看,新余经济规模(主要是工业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全省前列,这是一种可喜的成绩。但是,就其发展环境来评价,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交通状况、治安执法状况、环境治理、人才保障和创新能力等等。另外,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持经济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治安执法环境作支撑。现在,很多地方表面上经济社会一片和谐,实际上是政府用高昂的代价换取的成果,不少企业都是在法律体制之外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办事不公正、缺乏透明度、各种勒索、抢劫、绑架等治安违法犯罪现象迫使很多投资者或企业主要在经营企业中付出大量的额外成本支出,导致投资信心不足,社会忧患感日益增强。再者,人才和技术环境还缺乏法律基础,区域经济要发挥其辐射引导带动功能,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技术创新的核心就是要有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在我们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整个人才保障不足,而且还不断出现人才外流的现象,这本身是市场规律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人才保障措施中还有潜力可挖。

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法制环境培育的必要性

我们作为内陆经济发展区,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带动周遍发展的制高点,不可否认,法制环境建设应当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基石。第一,法制环境是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区域中心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充分发挥其城市功能,形成各种要素聚集的洼地效应。各种要素要不断从各个领域汇集在一个地方,就必须有刚性的、规范的制度了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制度就是法律制度,比如我们的上海,全国各地的各类资源都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与它的政策法制环境长期保持稳定性关系极为密切。第二,法制环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法制经济,区域经济的内涵就包括经济发展中要有各类要素的参与,形成了良性发展的经济链条,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了和谐、平安的投资氛围,才会对外界的各类要素产生吸引力。第三,法制环境是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所讲的区域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是一种辐射经济,经济发展和辐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引发大量的人口聚集,也必然会促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人口的聚集最终目的是能否在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培植一种留人安家的城市生活环境,把各种涉及利于人居的事务经过法律引导到环境创建中来,把住房、医疗、保险、就业、起居、交通、入学等各种生活要件和社会事业用法律加以规制,让人们有章可循,从此获得一种在事业、生活及社会事务中的平安富有朝气的精神力量,来加快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创建步伐。

三,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法制环境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首先,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努力打造透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由于各种法律的日益健全,市场的功能就是以法律调节为主,促进政府只能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提高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主导作用。第三,我们讲的法制环境,在充分运用法律引导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和公德引导,积极创设有利于经济稳健发展的人文环境。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4篇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的发展成也在环境,败也在环境。、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客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多弊端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适应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一些领域或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展,除它本身先天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外,软环境建设的先进或滞后,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探究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迫在眉睫,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软环境的范畴

从概念上说,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主要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社会条件主要属于软环境的范畴。软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调动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因素。

二、当前经济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乱减负的指示精神,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全国经济软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办法,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得不到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商利益。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

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冷横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五是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软环境建设的概念

从软环境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软环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深遂,又复杂。那么,相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来说,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职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地方资源和人力,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如何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抓好软环境建设,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思想的体现。

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和人才留住。因此,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目的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间的竞争,是政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好坏,是检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软环境好,就能把人才招来,就能把项目留住,反之,软环境不好,办事效率就不高,吃拿卡要成风,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抓好软环境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一些公职人员手中拥有审批权、执收执罚权,而且这些权力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和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好软环境建设,正是营造一种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执法行为,让腐败行为,不公平的行为或的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软环境建设,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

3.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推动和促进硬环境建设的需要。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离开骨架,灵魂就没有着落,没有灵魂,骨架也会失去生命。只有二者俱佳,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正确理解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1.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过去盛传外商进入中国国门,不仅怕高关税,更怕数不清的公章和扯皮;企业立项审批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修改报批文件资料多达数百万字;经办人员被踢皮球式地来回折腾等等。像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悲剧不能再在今天上演。

2.文明开放、服务周到的软环境就象“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把投资商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缺陷”服务。

(三)搞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谁在治理环境上用力多,谁就会成为成功者。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估价我们的发展环境状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痛下决心,万众一心,加大措施力度,努力营造最佳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者兴业提供良好平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本地热土上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任务非常艰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的积累已久,有的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措施。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大局和共同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改进自身的工作,研究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大局为重,使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该放权的放权,该变通的变通,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三乱”行为作为重点,动真的、干实的,确保尽快见到成效。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受理各种投诉案件,监督各级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永远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若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3)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做到通过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方行为,狠刹一股歪风。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领导挂帅,分工负责,集中治理。各级督查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跟上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

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努力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软环境建设工作形形,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我们的大环境好了,才能共同迎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胡广鹏,《兰州学刊》2005(5)

[2]《重拳整治窗口单位,优化发展软环境》陈仲文,《四川党的建设》2005(7)

[3]《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陈兴发《现代企业》2005(5)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5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定位。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现在所说的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在宏观上应该说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不是农村经济本身,更不是行政层次上的县及县以下经济。

目前,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定位存在某种误区。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的县域经济GDP占全国GDP的55.2%,市辖区GDP占全国GDP的44.9%。之所以出现这么一个数字,50%以上是县域经济,这里面显然是把县域经济等同于县及县以下经济了。如果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全部的农村经济都纳入到县域经济的范畴,这不是我们所讲的要发展县域经济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县域经济不能等同于县及县以下经济。从范畴上讲,至少不能把农村经济中的农业这一块或者是第一产业这块包括在内。这样讲县域经济的份额就不是前面讲的50%以上了。最多也就是40%左右。再把农村分散的第二、三产业剔除的话,县域经济也就只有3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的份额就比较低了。

通常有一个概念,就是把县域经济说成是县一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经济的总和。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区域经济。按照这个理解,那么县域经济应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县域经济就是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经济。城乡结合部的经济,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镇经济。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具体的说,发展县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从75.6%,降为2004年的59%。来自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上升到了34%,从新增的收入来看,50%以上是来自务工收入。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那么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第一,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第二,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第四,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

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首先,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要根据新的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理顺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省级直接到县的财政体制。根据这个精神,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给县级政府更多的调节余地。

其次,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第三,在金融信贷方面还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健全融资担保机制。要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要深化信用社政策。要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第四,投资政策。一是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6篇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其生产经营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1、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成为社会总产出和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东部沿海部分省市更是高达60%以上。在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平均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活跃市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投入还为上游产品和服务找到了市场,从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

2、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人口众多,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国有企业由于正处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关键阶段,不仅难以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而且还要减员增效,排放一定量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就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1992年到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774万人。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压力将更大,而大量劳动人口不能就业,就会极大地制约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扩大,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3、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的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这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财政增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的税收。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纳税1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9.3%。在一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四川省1999年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近45亿元,占全省工商税收的23%。温州市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占2000年全市工商税收的72%。

4、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利润作为社会生产剩余的一部分,在发展社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企业都要追求盈利,只要合法经营,企业盈利多就表明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对社会的贡献就大。目前,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约为20万家。据科技部2000年对86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企业技工贸总收入14639亿元,实现利润1005亿元,上交税金780亿元。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利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运用也具有积极意义。一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资本要素;二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存入银行,起到了融资作用,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三是用于消费,成为整个社会消费的一部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奢靡性消费除外);四是企业剩余的一部分,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形式转化成为社会财富。企业创造的剩余越多,为国家贡献的税收也就越多。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实践已经证明,这种选择不但没有影响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正确认识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既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又打击其非法和不良经营行为,规范其发展,做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不损害国家和劳动者的利益;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强化税收的调节功能,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高收入特别是非劳动所得进行调节,对逃税者予以重罚;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中作出更大贡献。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

1、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教育“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培育的产物。它的发展是否健康,理应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同时它能否健康发展也应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基本路径。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深化的新阶段、新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民生的任务特别繁重;资源相对不足,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7篇

关键词:增长方式;发展方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01-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说,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型不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对经济运行活动的健康开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因为“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种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步所要求的制度上的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1]

一、以“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基本规律

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强调的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2] ,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是一种手段,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才是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有了经济的增长却不一定有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可见二者之间并不是作为必然条件而存在的。

既然经济发展会对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那其就具有了不同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发展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而不是一味地单纯地增长,因为“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经济增长可以在不产生任何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那么人人都会完全赞成”[2],但事实却是这种主要依靠GDP增长、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却是生态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当然这样论述也并非对我们曾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的指责,而是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发展的方式,而不能再一味地遵循以前的增长方式,因为“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它(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教授等在《增长的极限》中也曾警告世人:受资源约束,增长是有极限的。

不容否认,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以满足内需、保证人们生活水平、摆脱短缺经济作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生产资源和劳动力更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流动,并加以组合利用,突出中国的资源及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转为现实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富民不富,消耗资源大、收益小,价格低,结构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等,如果再不转变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那我们就会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态,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无发展的增长”(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 [3]。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更加优化,所以凡是“增长速度很快而且没有重大失衡的国家(像日本和德国)因其居民享有不断上升的高生活水平而受人羡慕” [4],增长速度快而又没有重大失衡的状态可以说当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方式,不过,由于经济转型不能一蹴而就,培养优秀产业结构需要一定周期,所以建立起完全适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转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子孙后代未来发展资源有充分保障的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环境不断改良和人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的发展轨道上来。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心在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并不是就增长问题而解决增长问题,从经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是一种根本性转变,是从根本上扭转“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的原有发展理念,可以说这种转变不单单是淡化了对GDP增长的认识,而是标志着中国经济策略重心的改变,标志着科学发展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如果说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那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重在发展的科学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必须符合规律,如当资源成为稀缺时,人类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提倡和鼓励“创新”也就成为实施科学发展的路径之一。“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加强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如果“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6],从一定层面来说,这就是一种实施科学发展的表现。从生产力理论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运行方式,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新跨越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最终目标。

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来看,确立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综合性发展,“因为现实个人所具有的人类性、社会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发展将使个人和人类社会达到内在统一”[7],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的经济发展需要人来实施和推动,如果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不能实现,那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很可能就仅成为一种理论语言,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符合人本身要求的模式,而且也是人类实现自我诉求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研究思路和从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到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转变的一般趋势,注重从更广阔的视野强调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体系上下工夫,使之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8] ,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如人口、资源、环境等,所以即使有了良好起步,有时也有可能猝然而止,“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下去,也不一定会沿着事先确定的道路前进”[9],其关键还是要看发展方式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能够可持续的,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数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和能源的节约,不仅能够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能够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如果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富有可持续的内涵,那其科学性也就不容质疑。

三、小结

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现实的物质基础和人类对于经济活动的认识,人类只要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约束过分的经济活动,“慎重选择、制定发展模式,在生产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在消费部门改变消费模式,达到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2] ,在发展中求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就可以使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就可以实现不仅有数量增加,更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以及效益、环保、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改善等一系列的目标。

可以说,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变见证了中国的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以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视野由关注从单一要素结构投入、结构变化拓展到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三条主线,从而有利于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推动经济增长转变。”[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实际上就为我们探索科学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不但要把目光放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而且还要放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环境上,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刘碧云.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38.

[2]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27-138.

[3][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6.

[4][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130.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6]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3.

[7]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8.

[8]唐龙.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探索,2009,(1).

经济发展的成就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阶段;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个国家要想得到较为良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制定出较为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对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以及规律进行有效的把握,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经济理论基础,这也加大了各国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在对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所存在的区域差异,是各个研究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不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点,笔者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一)计划经济阶段

我国在1949-1979这一段时间之内,经济发展模式一直都是处在计划经济模式当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物质资源本身就十分的匮乏,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落后,在生产产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生产总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先有计划,之后才能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生产,也由此而延伸出了计划经济,由此可见,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国庆状况,因为在“平均主义”模式下,人们生产积极性也就大大的降低,实际生产也就很难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最终人们生活水平也就普遍都较为低下,最终我们也得出了计划经济这一种发展模式很难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改革。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所以经济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所以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也正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且经济发展模式也由之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我国经济水平也在1979-2009年这一段改革开放时间内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这一阶段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进步。

(三)加强经济创新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也十分显著,但是,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贫富差距较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就不再满足于之前的发展模式,需要不断的进行经济创新和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而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二、中国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我国本身就国土辽阔,并且各个地区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地理特征,所以说,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的发展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托于资源;有些则是依托于劳动力;还有一些则是依托于交通,再加上那个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经济时空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笔者主要就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传统经济格局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

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是较为显著的,就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来说,因为这一片区域本身开放时间就十分的早,再加上其自身交通十分的便利以及叫较为优越的港口条件,致使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的高于内陆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内陆地区也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这个时候,很多沿海企业也都开始向内陆地区转移,因为内陆地区本身就具备较为丰富的资源,再加上土地租金以及劳动力都较为低廉,这也知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传统企业向内陆地区发展的现象,而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内陆地区经济水平也就能得到一定的促进和发展。

(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较为迅速

在我国经济不断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内陆地区经济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我国内陆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地理因素所影响,所以很多地方交通相对而言不够便利,这也致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收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对于内陆地区也在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生产力、交通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这也致使一些内陆地区资源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应用和开发,再加上一些沿海地区产业在升级过程中,一些传统企业也迁移到了内陆地区,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较为迅速[3]。

(三)中西部地区发展以城市单体为主,区域带动效应不强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在其中一直属于弱势,在城市化发展也较为的单一,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城市产业群,所以,这一区域之间的经济带动效果相对而言也十分的弱,最终就致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而中西部地区经济之所以不能形成有效的区域带动,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本身就有待提升,很难对周边经济起到较为良好的辐射作用;其次则是因为中西部地区本身还处于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阶段,这个时候自身对于周边的辐射能力也就受到了限制,所以最终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区域带动。而针对这一现象,我国经济要想得到较为良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让其形成较为良好的区域带动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模式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探索,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断的进行创新和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因为产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也致使我国经济空间变化转移情况越来越显著,所以,如何在寻求新的经济模式就成了较为关键的问题,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本文也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齐元静,杨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3.

[2]德吉央宗.探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全国流通经济,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