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室精细化管理

科室精细化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6 16:12:41

科室精细化管理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1篇

摇摇实验室作为高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新形势下培养实用性人才、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不仅是反映中职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国家对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强化和需求,我校实验中心以“高效率、高质量”教学服务为宗旨,大胆探索以建设“ 高水平、高质量”的实验中心为目的,强化管理,不断创新,保证了教学和科研顺利开展,增强了学校的科研实力。

1、明确实验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实验室与师资、图书馆建设是高职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状况不仅是中职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也是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各专业实验室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协调性不强,存在仪器重复购置、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难以开展等问题。在目前教育新的形势下,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具有广泛的覆盖面,从而为最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实验教学服务的标准化的实验教学平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建设实验教学中心。

2、加强和完善中心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实验人员的培养、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管理、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程的衔接等各个方面。实验中心成立后,首先从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入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损坏登记、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实验耗材的申购制度,和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从每一个细微未节的工作做起,从而保证了实验教学正常有序的进行。

3、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效率

随着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实验手段日趋现代,仪器设备的功能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经费,做到资源共享,是中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高职学校实验室机构不合理、不完善,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实验技术人员基本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实验室各自为政,实验仪器重复购置,使有限的实验经费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进而影响到每个实验室的正规化系统化建设,影响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实验中心建立以后,从课程建设、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规模的实际出发,结合实验教学课程内容改革,对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进行调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实验中心管理体制,统一使用实验经费,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仪器设备,从而有效地使用了实验经费,大大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4、增加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加上一些考试或就业面试没有实验技能考试,因而造成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验技术重视不够;另外,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大多是一些验证实验,这容易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其独立工作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不足便暴露无遗,容易出现“ 眼高手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实验中心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放在首位,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实验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对其实验报告进行集中批改,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不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5、逐步建立开放型实验室,为学生成才提供基地

学生是实验教学的对象,实验教学改革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思想。逐步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就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的机会,使其在完成本专业的实验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跨专业选择实验课程,作为选修课或第二课堂,进行创新性实验;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开放实验室主要指时间的开放和内容的开放,即学生可灵活机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见习。

6、重视实验人员素质的提高

实验中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基地,实验中心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其具有先进仪器设备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和学生对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也是搞好实验中心建设的关键问题。为此实验中心将队伍建设列入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健全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在职培训等措施,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训练,并根据中心建设的需求,积极参加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教育,从而保证了为实验中心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实验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加强管理、不断改革创新,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对实验中心的管理和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使实验中心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贺振旗.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9):41-43.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2篇

[关键词]加强 医院财务工作 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1)正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与精细化管理相关的文化理念,经过正确的引导、培训,为全体员工所理解、接受、认同,真正体现和谐管理理念。

(2)适宜的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有机地运用到医院的各个方面。

(3)医院的管理水平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4)医院承担、履行的社会责任,以及实现的社会价值,与全体员工的素质及员工的社会价值,得到协调、同步、和谐地提升。

二、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1)化繁为简,专注细节。

化繁为简是管理追求的永恒主题,在目标明确、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细节把握得越准、控制得越严,成效就越显著。

(2)流程管理,控制细节。

不可否认,流程管理越来越引起关注,详细的控制没有系统的过程优化设计,就谈不上“控制”。流程管理为最大的好处就是,系统分析了医院运行所有的事务,对各项工作之间相互的连接做了非常具体的界定,以便所有工作有条不紊。

三、加强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应用的基本框架

按照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其应用主要分为成本归集,效益评价两部分。

(1)成本归集

1.成本项目分类

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成本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医院基本上已建立起统一的成本项目雏形。分为: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等。

2.成本项目的确认

①医院直接成本可按照每笔业务交易的产品类别、期限按成本项目在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直接计入,即医疗业务成本的汇总归集。。②医院间接成本:医院的管理费用、医疗辅助类科室直接成本、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成本逐步分摊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③医院全成本:直接成本加上医院应分摊的间接成本,得出各类成本组成的全成本。即: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包括科室直接成本和分摊转移的间接成本。

3.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

所有未直接计入的间接费用都要进行分摊处理。在管理会计模块中可将间接费用分为管理费用、医疗辅助类科室直接成本、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成本按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分摊转移至各床服务类科室,具体分摊路径和标准为:①公共分摊部门向业务部门、业务支持部门和管理部门分摊;②医疗辅助类科室直接成本、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成本按营业收入、床位数分摊转移至各床服务类科室。

(2)效益评价

成本项目通过全院统一进行归集,对医院的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要素及其结构进行分析与监测。可测算各临床服务类科室不同成本项目的构成比,用于分析各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结构,确定各科室内部成本管理的重点成本项目。

四、加强医院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建设

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医院长期发展的必要因素。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首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使会计工作的目标,医院的目标必须是一致的。其次,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培育会计师务实,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使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特性,并能互相帮助,使良好的财务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展。

(2)推行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医院的目标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可以提高医院的前瞻性的市场,并在同一时间,控制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预算执行监测必须渗透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医院可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确保无盲区和盲点,实现精细的财务管理。二是要使监控措施不断的完善,不仅要对事后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要对事前和事中有所控制;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还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不仅要建立长期的财务控制目标,还要对短期的控制目标进行跟进。三是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相结合,形成多防线的措施,以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管理。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想使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除了要加强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应用的基本框架,具有一支专业知识的工作团队之外,还要加强医院精细化科学管理的措施,二者共同作用才能确保作为医院核心管理部分的财务管理高效高质的进行,保证作为新经济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曾利华.医院药品会计的精细化管理[J].财务界.2010(06).

[2]宋莎.试论医院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02).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3篇

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高职医学院校的实验(训)室也是造就和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教学基地,是锻炼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场所。我校在经历了升格改制和河北省专家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实践教学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在成立医护实训中心后,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在实验(训)室管理模式上打破成规,走出了一条精细化实验(训)室管理模式的新道路。

一、实验(训)室管理存在的诟病

1.实验(训)室制度问题多

实验(训)室制度问题多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某些高校在制定有关制度时,只是一味照本宣科上级文件,只是凭主观想象,不经过调查研究,致使其缺乏严谨性、规律性、系统性和较大的随意性;其二,体现在相对执行力小,不能一视同仁,甚至会出现有效性大打折扣的现象。

2.实验(训)室管理问题多

很多高校很重视实验(训)室建设,却没有将建设和管理同步,只一味的建设,忽略管理措施,由于传统课程体制的影响,“一流的设施,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使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为缺少日常管理,导致很多实验(训)室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短暂、零件锈蚀、仪器大量闲置、以致老化,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浪费了教学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3.实验(训)室管理不规范、手段落伍

很多高职院校部分实验(训)室都会存在教学仪器设备损毁率高,相关教学文件缺失、保管不全,工作效能低,离标准化管理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有的实验(训)室实验项目不明确,设备维护不精心,易耗品浪费现象严重、损坏或者维修不及时上报、没有实行电子化管理,容易出现账目错误、实验物品管理混乱的情况。

二、实行实验(训)室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

1911年,精细化管理理念由被誉为“科学化管理之父”的泰勒提出。这个理念是以精、细、准、严为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用精心细化、精益求精的态度去落实各项工作,完善各种管理工作的细节问题。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将医学实验(训)室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三、加强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精细化实验(训)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了,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处于蒸蒸日上的跨越式发展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而已经转变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不能再停留于凭感觉和经验来管理实验(训)室,而是在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下,建立并完善实验(训)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付之履行和贯彻,才能逐步使管理模式规章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此,我校在2012年对实验(训)室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主要有: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暂行办法、校内实训资源共享实施细则、实验(训)室开放服务管理办法等20余项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精细化实验(训)室技术队伍建设

医学实验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和方法,它涵盖了几乎整个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它具有严谨性、复杂性、精确性、工作周期冗长、研究技术手段更新较快等特点。鉴于此,实验(训)室的队伍建设需要一批灵活掌握研究方法、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面宽、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根据实践教学以及科研相关工作的需要,我校重新调整了实验(训)管理模式的结构,形成了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踏实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涵盖了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将一些有所建树的本科生、研究生充实进实验技术队伍,从而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改变职称结构和减小年龄结构,使我校实验(训)技术队伍成为不但有层次高的学术带头人,也有技术骨干的中级技术人员,来契合成一个合理的实验(训)室技术梯队。

3.实验(训)室工作管理的精细化

制定实验(训)室的管理条例是为了约束学生在实验(训)室的不规范行为,便于实验(训)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要营造出一个正常稳定教科研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实验(训)室的充分合理利用。针对于实验(训)室各种规章制度,只有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明确各自责任,才能使实验(训)室的功能最大化扩展。为此,我校实训中心在实验(训)室管理上秉承“六专”原则:即实验(训)室钥匙有专人保管、实验(训)课程准备专人负责、设备管理专人负责、实验(训)物品管理专人化、实验(训)室使用记录专人负责、进出入实验(训)室专人登记。之所以要在实践教学管理上突出精细化的概念,就是让实验(训)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使整个实验(训)室物尽其责,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实验(训)室管理的水平。

四、结论

实验(训)室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基地,作为在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取得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的场所,针对实验(训)室管理工作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需要管理者不断开拓和创新。精细化管理方式,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不可能在朝夕间完成,更不可能有捷径,只有通过逐步探索和发掘,才能实现实验(训)室管理质的飞跃。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效果,只有这样,实验(训)室管理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才能促进实验(训)室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将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一流的学术研究环境,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38.

\[2\]钮锡珍.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2009,11(6):119-122.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4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精细化管理;物流系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医院的运营,过高的支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也必然导致一部分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从而增加患者的看病负担。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天津北辰医院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依托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和探索实践医院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完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自2009年开始,医院对已有的物流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重新梳理物资的招标、采购、入库、科室领用、出库、配送等环节,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医院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更新物流系统之前,我们多次与库房负责人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沟通,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归纳、整理,具体如下:

(一)耗材供应商众多,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

医院耗材供应商众多,各供应商规模大小不一、仓库分散、服务缺乏统一标准,送货时间难以把握,缺货现象时有发生。

(二)总库房与科室二级库房库存管理脱钩

总库房不能实时掌握科室二级库房库存情况。总库房备货过多易导致库存积压,形成浪费;备货过少又会导致缺货,影响科室领用。

(三)总库房占用了大量空间

每年因物资保存不当而导致的耗损浪费了不少医院资金。

(四)库房送货不及时、配送错误等现象时有发生

整个物流过程中,医院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用于采购、物资及票据核对、科室配送等环节。由于供应商缺货导致的库房送货不及时或物资的品规、数量配送错误等现象的发生,经常导致一线科室对后勤服务部门投诉,影响工作情绪。

(五)经常出现信息传递中的错误

科室一般采用通过电话向总库房订货的方式,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和统一的标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名称、种类及数量的错误。而且,错误一旦发生,不仅责任不好界定,也给采购和配送环节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六)支出的实时、动态监控难以实现

物资材料支出增长过快,医院对科室物资领用的控制水平不高,同时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撑,不能形成对支出的实时、动态监控。

针对上述物流供应存在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成立物流系统建设小组,由主管副院长牵头,联合信息科、物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起讨论研究,对问题逐个分析、商讨对策,寻求优化医院物流系统的途径并制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考察、比较物流软件系统供应商。

我们根据物流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院内仓储、人员情况,结合前期物流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经过层层筛选,自2011年9月起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提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物流系统建设相结合的思想,开启了医院物流系统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搭建物流管理系统平台

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落实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我们将物流系统建设小组的前期讨论成果与物流软件供应商提供的物流建设方案有机结合,提出以下解决医院物流问题的方式,并搭建物流管理系统平台,为下一步的精细理念实施提供基础:

(一)统一物流供应商

将医院绝大部分物资材料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统一配送,这样有利于医院制订物流配送的统一服务标准,便于管理。同时,保证原有物资材料的品牌、规格、价格不变。

(二)将医院库房外延,实现中央零库存

既减少库房占用面积,又避免总库房的库存备货压力。同时,严格规定物资从采购到配送至医院库房的时间,彻底杜绝送货不及时和库存积压的问题。

(三)由物流公司派驻人员,完成医院内部科室的配送工作

第三方物流可以通过规模效益弥补这些配送人员的成本,医院也节省了原库房配送人员的支出。

(四)安装物流系统软件客户端,取消原电话请领方式

在有物资申请需求的科室安装物流系统软件客户端,取消原电话请领方式。科室的物资申请计划全部使用软件系统请领,物资申请人在本科室的电脑终端上填写需要申请的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通过软件系统上传至库房管理人员,彻底杜绝信息传递错误。

(五)在医院库房安装物流管理系统,设专人对接

由库房管理员汇总科室申请单,形成统一采购单发送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将物流公司送货明细单与物资核对无误后通过双方接口导入医院物流系统中,根据科室申请单,完成科室出库工作,并将科室出库明细数据生成医院支出报表。

三、实现对支出的有效控制

以上介绍了北辰医院物流系统建设的整体情况,而对于解决医院支出增长过快等相关问题的方法,我们将其作为建设重点,更新管理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重新制订了相关科室工作的管理规定,规范了操作流程,特别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透过物流软件系统建设落实到管理实处,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

(一)对耗材入库价格的监管

医院在年初开展耗材价格的招标工作,中标价格就是各种耗材在该年度内的入库价格,一般不允许发生变动。然而,在实际耗材入库的工作中,价格监管工作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单靠人力,就会使得入库工作变得十分繁琐,同时也很容易由于工作疏漏,导致某些材料未按照招标价格入库。这种错误即便事后得以修正,也构成了医院管理漏洞,不仅可能造成医院的损失,而且也可能是导致医院支出上涨的一个潜在因素。根据需求,我们在物流系统中通过以下3个步骤,完成了对入库价格的系统自动监管功能:

1.提供招标价格录入功能,每年初库房管理员把招标价格录入信息系统;

2.系统设定在入库时只能使用系统自动提示的招标价格,对于普通入库人员不提供价格修改权限;

3.将价格修改权限赋予库房管理员,同时必须对每一次价格修改的原因及修改情况做详细记录。

(二)物资支出的事前预算计划和事中控制

为有效控制科室支出,避免支出非正常上涨情况的发生,我们设置了科室支出预算管理功能,对科室超出预算支出的部分实现实时预警。预算的编制工作由财务科根据本年度医院的发展战略规划及经济形势制定院级的年度目标,再按照科室性质如临床、医技、医辅、管理科室分配二级预算指标。在形成科室级预算后,就可以结合物流系统提供的预算控制功能实现对支出的控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系统提供科室预算额录入功能;

2.科室物资出库时,系统自动查询该科室当月已申领情况,并与该科室预算额做比较,如果超出预算金额,则系统给予预警,不允许生成出库单;

3.医院制定严格的超预算申请流程,对资金的超预算审批进行严格管理,如确实属于科室业务需要使用的物资,库管员则予以批准申请,必要时适当调整预算额并做详细记录;如属于非正常情况超额申请,则予以驳回。

通过预算控制的方法,医院对支出的控制由单纯的事后分析转变为结合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从终末管理走向过程管理,从主观式的经验决策转变为客观的数据导航,彻底将医院决策层由被动转为主动。

(三)物资支出的事后“收入成本比”分析

每月底,由审计科根据物流系统数据出具科室支出同期对比分析报表,并参考当月科室收入情况,计算出科室收益的“收入成本比”,分析科室支出上涨的原因以及收支比例上涨不相匹配的原因,并将分析结果纳入科主任、护士长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支出控制与科室负责人的绩效相联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通过事后分析报表及结果为医院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有效增强全院职工控制成本的意识,达到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目的。

(四)将物资支出情况按照“物资类别”分离出“维修材料”进行分析

考虑到医院旧楼的部分科室的设备、房屋陈旧,该部分科室维修材料支出会比较大,同时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科室有些设备的维修也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在分析科室支出情况时按照物资类别从总支出中分离出“维修材料支出”。由于“维修材料支出”具有金额大、出库量少的特点,我们对“维修材料支出”情况采用了跨度相对较大的办法进行分析,实行季度考核和年考核。

而剥离了“维修材料”之后的支出,更加能够反映出科室的实际支出问题,且可以与科室“材料费”的收入情况相比较,更加准确地反映科室实际支出上涨情况,以及收支匹配情况。

综上,我们将解决支出上涨过快的问题细化为3个阶段处理,即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在事前阶段我们通过监管入库价格、制订科室预算等方法进行计划;在事中阶段严格制订管理制度并规范工作流程,对支出进行实时监管;在事后阶段采用“收入成本比”、“剥离维修材料”等多种分析手段充分挖掘数据信息,力求通过数据呈现出管理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切实将精细化理念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从而应用到管理实处,使决策层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控制支出问题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结束语

医院应用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医院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而言,不仅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也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建立起全面的、长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需要全院各个部门紧密协作以及全院职工的积极参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修正并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编辑 吕志新)

参考文献

[1]赵莉丽,李道苹,金新政.精细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 13(5):71-73

[2]毛羽,张岩,邢红娟,等.公立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2008, 24(5):345-347

[3]张文静,钟胜,吴晓东.医院内部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库房主动式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3):33-37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精细化管理方法应用到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中,比较运用精细化管理前后合理性评价考核指标及相关投诉率。结果 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对合理性评价考核指标有极大改观,同时降低了相关投诉率。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起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in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d in hospital management in effect. Methods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hospital management, the more rational us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meticulous management and related complaint rate. Results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use of sophisticated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indicators have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ile reducing the rate of complaints related. ConclusionFine management mod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play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Fine management, Rational use, Antibacterial agents

【Author′s addres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Jingzhou, Hubei, 434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4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了全国抗菌药物的专项治理方案,同时各种检查考核中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纳入评审体系。为此,医院为适应新形势下抗菌药物管理的需要,结合医院情况,于2010年底开始着手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中,在第一阶段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运用前(2010年7~12月)和运用后(2011年1~6月)每月对临床科室的一线医生随机抽取2份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历,共抽取病历2 336份;涉及Ⅰ类切口的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的病历为必检病历,共计病历934份;应用信息化手段,以抗菌药的使用金额为指标,统计科室每月的限制级、特殊级药物的使用率。按要求计算各科室的DDD值、限制级、特殊级药物的送检率。

1.2精细化管理方法

1.2.1建章立制,岗位管理[1]制订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与各临床科主任签订承诺书;通过院内文件对考核通过后的各级医师和药师授予处方权和调剂资格;修订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细化订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率、送检率等指标。细化工作岗位职责,实现各级各类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环环紧扣,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2.2重视培训,人人过关医院针对科室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采取集中培训和单独培训两种形式,集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法律法规、指标解读、考核流程等,使其有清晰的认识。单独培训分为以科室为单位和以单个医师为对象两种情况,培训内容涉及病历书写、药代和药动性。在业务学习阶段,由各科室自行安排,主要是各专业诊疗指南的学习;在考核阶段,管理小组将采取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 力求人人过关。

1.2.3临床药师参与,强化精细化[2]医院积极推动临床药师建设,将有资质的药师按其受训专业安排到具体科室, 通过参与查房、病案讨论及临床用药,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给予合理化建议并书写药历。临床药师还针对性的查阅记录所在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不合理情况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和上报。临床药师每月还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病历进行抽查,填写分析表。

1.2.4依托信息化,推进精细化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医院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手段,全力推进精细化,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确保考核数据的精细和准确, 实现更加便捷、高效、高水平的管理效果。

1.2.5完善奖罚机制,营造积极氛围[3]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需要依靠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在实施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医院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展现“奖勤罚懒”,使各级各类人员都能做到恪尽职守,勤奋工作,通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1.2.6及时反馈,深化精细化[4]医院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处方和抗菌药物使用点评及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后反馈临床科室,由科室及时进行整改。

1.3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管理小组成员根据制定的各类标准对抽检病历进行打分,每份病历总分100份,90份以下为不合格。计算机统计的客观指标按具体的评分标准对科室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评价

分别汇总抽检的病历数,统计相应的合理率,见表1。

2.2抗菌药物使用率

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分别进行统计, 2011年1~6月的使用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规定的要求,见表2。2011年1~6月和2010年7~12月Ⅰ类切口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抗菌药物送检率

回顾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送检率,其限制级和特殊级药物的相应指标明显下降,见表4。

2.4DDD值

DDD值由2010年7~12月的59.6%下降到2011年1~6月的46.7%,距离40 DDD的目标差距不大。

2.5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

2.5.1预防使用率2010年7~12月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87.4%,2011年1~6月预防使用率下降至25.9%。

2.5.2预防使用时间2011年1~6月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基本上集中在术前2 h之内和术中,符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与2010年7~12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011年1~6月与2010年7月~12月相比较,住院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级别基本集中在非限制级和限制级药物内,其中非限制级药物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6。

2.7抗菌药物使用导致的投诉

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医疗投诉由2010年下半年的18起下降到2011年上半年的7起,下降率为61.1%。

3讨论

3.1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归档病历的检查分析,目前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 ②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③抗菌药物剂量使用不合理;④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⑤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⑥送检标本的种类存在偏差;⑦忽视抗菌药潜在的不良反应;⑧围手术期用药过多、起点过高 [5-6]。

3.2精细化管理的显著效果

本研究将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中来,通过建立组织架构、制订工作计划、梳理目前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制订考核标准、针对各科室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体培训、每月对科室指标和个人指标进行考核、以及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显示,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送检率、DDD值均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引入,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严格的按照指南、规范、文件的要求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同时,精细化管理是获得群众认可的重要措施[7],从医院的抗菌药物引起的投诉情况来看,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4小结

精细化管理是将复杂的事简单化、简单的事流程化、流程化的事定量化,将定量化的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8]。它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可用“精、细、准、严”概括。精就要求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准就要求准确,信息的准确、决策的准确,数据的准确等;细就要求工作要细化、标准细化、管理细化;严就要求严格执行,严格监管[9]。现在,精细化管理已经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0-15]。总之,精细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科学有效的,能够强化医院各各层面的执行力,激活广大医务人员的内在的活力[16]。

参考文献

[1]林丽萍,黄玩英,吴素虹.眼科门诊治疗室精细化管狸的成效[J].现代医院, 2012, 12(9): 81-83.

[2]张丹,龙敏.干预措施对外科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20):76-77.

[3]唐斌.医院精细化管理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解[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 21-22.

[4]赖小玫,秦千子.精细化管理在病案终末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3,17(3):72-73.

[5]黄良胜,许晓菲.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9):146-147.

[6]马国辉,邢颖,甄健存.综合干预对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业,2013,22(18):74-76.

[7]毛羽,张岩,邢红娟,等.公立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5):345-347.

[8]张红梅, 罗灿,方静华.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招聘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11): 120-121.

[9]姜亦虹.医院感染管理科建设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58-59.

[10]彭月霞.实施精细化提高医院病案管理质量[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168-169.

[11]王东文,杨笑芳,侯璐.医院药房实施药品精细分类的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5):165.

[12]邵浙新,陈屹一,张佳敏.实践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办公室行政效能[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111.

[13]叶剑芳,方霞波.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19-121.

[14]许巧玲,冯娟,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42.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九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便民、规范、廉洁、高效”为宗旨,以“规范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全面提升商务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效能建设,为推进和谐商务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科学化为方向,以精细化为取向,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加速实现管理思想科学化、管理组织精干化、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知识化,逐步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机关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每项工作的具体标准,明确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在全员中树立精品意识即:工作精益求精,办文的要经得起推敲,办事的就要尽量办得人人满意,努力追求“零缺陷”、“零失误”、“零差错”。树立细节观念即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坚持工作从细节抓起,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坚持以过程的刻苦造就结局的精彩。

(二)实施制度建设规范化操作。建立健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内容和要求,用制度规范质量做到精而管用,用制度落实工作做到执行有力,力争做到所有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机关运转协调。

(三)实施机关工作程序化运行。制定主要工作流程图,坚持按程序操作,做到人人严格按程序办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丰富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促进良好的作风形成。

(四)实施商务风貌标准化体现。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规范礼貌用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构建和谐商务。

四、方法步骤

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与全市每年开展的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具体步骤是:

(一)学习动员。通过召开动员会,组织学习等途径,引导大家充分认识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搞好精细化管理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科室要对照精细化管理细则的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工作,规范行为。积极落实有效措施,做到思路有创新,工作有规范,落实有程序,效率有指标。

(三)细化考核形式。实行科室工作月报制。各科室每月工作月初量化安排,月中局领导督查,月末总结报告。

五、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细化管理是被实践证明的先进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机关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商务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具体实践。商务局全体同志都要提高认识,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灵魂和精髓,把思想统一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上来。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7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率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因此,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保证手术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1]。精细化管理即使用精细化的分工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来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手术效果,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中。我院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9岁,排除:(1)有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的患者;(2)有严重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3)恶性肿瘤的患者;(4)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类型:胆道手术33例、胃肠手术34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乳腺手术4例、甲状腺手术3例、微创手术20例、传统手术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护人员、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行。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2.1工作环境从细节之处抓规范建立合理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环境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合理的手术室物品运转流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间物品、设施的摆放合理有序,利于操作。1.2.2细节护理从细节之处抓质量规范护士言行礼仪,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需求为主动服务,关爱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微笑服务患者及家属,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2]。1.2.3物品管理从细节之处抓落实专科仪器、设备专人检查维护,无菌间物品有醒目的标识,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污染、变质的物品,做好登记和管理,重点物品、药品做好班班交接工作,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1.2.4考核管理从细节之处抓实效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临床效果,监督并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慎独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护士主动充分的照顾患者的需求,利于反馈相关的管理结果。1.2.5人员管理从细节之处抓高效精细化的管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不仅能够使护理工作安全连续的进行,而且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休息,在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减少发生医疗差错,从而实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3]。护士长主动关心护理人员情况,加强手术室防护措施的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1.3观察指标采用我院手术室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护理质量的考评,包含5个方面: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每项细分成若干小项,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则效果越好;手术效率从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分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得分≥85分为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观察组在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精细化管理对手术效率的影响观察组手术效率在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各项设备和较高的建设成本,是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及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导致分工不清,工作混乱,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引起医疗纠纷[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效显著,能够使护士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营造和谐环境,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真正贯穿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赖度,降低其焦虑情绪[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士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促进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并且在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对手术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为推动医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芋玉,吴应虬,黄爱丽,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41-43.

[2]许巧玲,冯娟,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42-144.

[3]路桂梅.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47-148.

[4]张建,叶桂美.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627-628.

科室精细化管理第8篇

关键词: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精细化管理;满意度

0引言

现代外科学的进步,很多是得益于外科设备的进步,由于腔镜设备的进步,致使从19世纪90年代早期,“大外科医生-大切口”的年代结束了[1]。大量的腹腔镜操作应用于普外科,一个腔镜外科或者叫内镜外科的时代到来了,从此腔镜技术在各个科室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那么越来越多的外科腔镜设备的引入,也就带来许多的实际问题。腔镜手术器械结构精密、复杂、价格昂贵,成为管理的难点,加强腔镜设备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不仅是手术室质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完成腔镜手术的重要保证[2]。精细管理方式最初适用于制造业,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医疗行业[3]我院从2012年以来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开展腔镜是在1999年,也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那时腔镜设备相对落后,手术种类单一,手术量少,无所谓有精细的质量控制。通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院腔镜手术几乎占据了外科手术的80%,设备也由原来的一台,发展到现在的多个品牌的多台,手术例数亦大幅度的增加。从2013年实施精细化的腔镜设备管理和流程的不断改进,本文收集实施精细化管理前2012年10月至12月300例腔镜手术,与实施精细化管理后2013年1月至3月300例腔镜手术的器械使用情况和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

2方法

2.1护理人员培训

2.1.1成立腔镜设备管理小组,任命一位年资高、工作责任心强,有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组长赴腔镜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全面掌握腔镜的使用说明,各规格参数的设置,腔镜器械的拆分、组装,清洗、保养等。不定期请腔镜设备的工程时来院对腔镜组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定期要对以上工作人员考核,使所有的腔镜护理工作人员都能对腔镜及相关器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熟悉相关的使用流程。

2.2设备管理

2.2.1建立专门的腔镜设备及器械库房及器械柜,各品牌不同的设备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存放盒,都要编号排序。2.2.2术前与手术医生沟通,充分准备所用器械,将所用腔镜设备及器械在患者接入手术室前要分别就位并检查设备、器械的完好。患者麻醉前要和麻醉师手术医师再次沟通、核对所用设备、器械的种类、数量、数据参数以及设备、器械摆放对麻醉师及术者是否会产生影响。2.2.3术中紧盯术者使用器械的变换,警惕器械中出现零件脱落、导线、管道扭曲、打折的发生及时纠正。术前术后轻拿、轻放腔镜设备、器械,尤其时镜头,要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2.2.4减少环节,手术室建立专门的腔镜清洗、消毒室,以减少在运送以及不同部门操作人员损坏的机率。术后专门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清洗,清洗前将各部件拆至最小化,拆卸后的小部件放到专门的容器内,防止丢失。先用流动水冲洗表面血迹,用专用毛刷反复刷洗管腔,对不易清洗的器械如分离钳前端小齿槽可用较软的小刷子进行清洗,必要时用针头剔除小的污渍。高压水枪冲净管腔内的残留组织物及血块,用纱布擦干器械后,手术器械完全浸入多酶溶液,在30~40℃下用超声机清洗10min(镜头不能放置于超声机中清洗)。机洗完毕再用纯净水反复清洗,高压气枪吹干,待干燥后在器械的关节、轴节、钳端等部位涂上专用剂,再进行检查,按器械卡及照片清点、安装好。尤其要注意小螺帽、小弹簧等小部件,发现缺漏及时查找并补充完整。细、锐器械前端用胶套保护,分别装入器械盒内,根据器械不同材质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备用。如涉及到特异性感染手术的腔镜器械,术后应浸泡消毒30min后按上述要求进行清洗。2.2.5建立设备、器械故障、损坏、丢失上报制度;设立专门的腔镜设备、器械登记本,设计成表格记录当天患者姓名、术式、术者、器械核对使用情况,是否完好、缺失,是否需修理、补缺,将术后清理、消毒检修、补缺过的器械、设备打包,登记姓名、日期后送专用设备、器械室保管。2.2.6加强细节管理如统一培训,精细设备、器械的拿准、放稳,避免碰撞,导线呈圆圈或8字缠绕,并将这一理念完全传达给手术医生,再连接导线与设备时避免摔、碰、撞击、对折的发生。活动的配件,尤其是小零件一定要分门别类包装、放置,并且是多套的备用,以防万一。

2.3建立奖惩制度

2.3.1腔镜组组长负责腔镜围手术期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每日有手术巡视员进行手术巡视,发现问题、缺陷要记录,每月汇总并向护士长报告,对反复出现类似问题或贵重设备损坏,器械零件丢失的人员给予处罚,对经常受到医生表扬、设备、器械准备齐全、到位,极少发生问题的人员给予奖励,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设备、器械的损坏、遗失率明显下降,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1。

4讨论

外科腔镜技术已成为外科发展的主流,尤其以普通外科尤甚,这样腔镜设备、及器械的管理以及手术流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严重依赖这些器械、设备的手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进程。通过规范化的设备管理和护士培训,提高设备完好率,使护士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以及设备日常保养维修,工作中能严格遵循操作原则,提高了护士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手术的高效率和安全性[4]。其次通过严格的考核及奖惩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精细化管理最早期是用于管理企业的科学管理理念,其管理的中心思想可以概况为“精、细、准、严”[5],近年来应用于医疗,尤其目前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手术室,因此精细化的腔镜设备、器械和围手术期的管理既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运转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又能保障设备、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郑树森(主译).腹腔镜外科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2]杜育芳.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的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7):862-863.

[3]车群江,黄晓君.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的管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5):123.

[4]华靖,李霞,等.精益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