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室人文建设

科室人文建设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9:32

科室人文建设

科室人文建设第1篇

[摘要] 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的人才梯队呈“倒金字塔”式结构,这与正常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队正好相反。医院发展需要临床科室的发展去推动,而科室的发展关键是人才,人是构成科室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管理首先是通过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来直接体现的。如何进行合理的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优化科室内部结构、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笔者从更新理念、盘活科室用人机制、创新科室绩效评估、建立科室综合评价体系、注重科室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人才梯队;科室发展;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a)-101-02

医院发展需要临床科室的发展去推动,而科室的发展关键是人才。人是构成科室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管理首先是通过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来直接体现的。如何进行合理的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适应新形势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一个临床科室面临的新课题。研究医院科室的人才梯队情况和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优化科室内部结构,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室内涵建设,保障医院在高效低耗中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更新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很多医院在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职称分布不合理,形成“倒金字塔”式梯队结构;位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尚待建立完善;科室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未能得到深刻的挖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医院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合理使用人才。衡量和使用人才时,不能简单地看文凭、重学历、论资排辈。其中关键一点,就是要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更新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于人,首先占领人才建设制高点,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人才结构优化,才能使科室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2 打破传统,盘活科室用人机制

2.1 科室定岗定编

随着医院专业分工和组合调整以及管理系统的分化,科室的组织机构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对科室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科室人事管理是“统包统配”,因人设岗,往往出现编制过大,“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结构不合理,各类人员配备不平衡;没有通畅的人才进出渠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白科室需要什么人才,科室目前有什么人才,现有人才的年龄组合,现有人才缺少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人才?其次,要科学地测算科室编制,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科室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再次,要促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解决人才积压和浪费,调整科室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技术结构。

2.2 完善科室聘用机制

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制定岗位设置的原则及岗位职责和任务,建立客观的考核指标、办法和程序,按需设岗,按岗位职数进行逐级聘任,达到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岗尽其职、人尽其才。另外,要将职称聘任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对专业技术人员按合理的高、中、初级比例进行聘任,可高职低聘,对落聘或不符合岗位需要的人可创造条件在院内外流动,缺编岗位公开鼓励竞争上岗,为加强编制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3追求创新,加强对科室职工的绩效评估

激活科室的用人机制,调动科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职工的辛勤付出要回报,追求回报就要讲究公平、公正和合理,这需要创新,即对科室职工进行绩效评估。科室人力绩效评估,第一是根据组织目标确定绩效考评的目标,然后设立标准,对员工的实际业绩表现进行核查、评定。第二针对每个员工具体的业绩评价结果,与员工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奖惩方案和下一步的改善计划,使之扬长避短,达到改善业绩水平的目标。第三在考核中,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对科室医护人员的考核不但要重视技术水平等硬指标,也要考虑服务态度等软指标。

4持续改进,建立科室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提高科室职工的积极性。建立以“量化分类、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绩效统一”为特点的科室综合评价体系,对于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推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在科学测算基础上设计完成科室综合评价体系,并向各科室和职能科室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建立科室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可以实现科室综合目标管理,探索实施以成本核算为核心、以科室综合评价为依据的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的效益工资分配新模式:以科室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效益评价为手段,以质量控制为依据,以系数分配为杠杆。

5以文化人,注重科室文化建设

现代医院的竞争,从过去拼设备、拼技术到拼人才,拼到最后是拼文化。医院的文化建设依赖于各临床科室的文化建设,科室应该具有其自己的文化,才能使科室医务人员形成统一、团结、和谐的战斗团队,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形成团结、奋进、向上的科室精神。其次,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具备科学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学术腐败、造假成风和伪科学的侵袭。一个令人愉悦、团结向上的科室文化适合人才成长,相反,如果科室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一盘散沙,就会扼杀人才的成长。同时,在科室制度建设中,应注意平衡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应以激励为主,违规处罚为辅。无论是谁,对科室建设作出贡献的,都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实践表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极大地促进科室人才梯队的成长,所有人员积极上进,积极投入科室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一个科室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关键是人才梯队的建设。只有通过合理的人员编制,适宜地引进人才,恰当地进行绩效评估,引入人才激励和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科室综合评价体系,并积极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才能造就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战斗团队,科室的建设才能出现突飞猛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春兰. 医院人事改革中的编制管理问题[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74(1):36.

[2]隗铁夫,樊荣,冯勇,等.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绩效评估[J].中国医院,2006,10(3):51.

[3]程立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74.

[4]瞿东滨,金大地.加速科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54.

科室人文建设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趋势

[DOI]10.13939/ki.zgsc.2017.15.043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行业的经费投入也持续增加,文科实验室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资金投入不足、运行不当等问题普遍存在,国家和高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现状,促使文科实验室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1 文科实验室概述

文科是指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科的培养方向在于培养“如何做人”而忽视了对学生“如何做事”的培养。这种观念培养的学生存在缺乏实证与调查、动手与实践能力。文科实验室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促进文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2.1 文科实验室以培养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的

文科实验室着眼于培养综合性人才,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文科实验室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文科实验室能够培养综合性人才。

2.2 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文科实验室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则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其积极发展。

2.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造性思维也是提高人们认识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社会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是当今社会的需求,创造性思维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应用对于培养文科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国内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文科实验室教学条件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技术成果也不断地浮现,文科实验室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文科实验室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高校对于文科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据调查,目前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于文科学习仍存在片面的看法,没有意识到文科实验室对于文科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对于文科实验室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其所发挥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引起高校领导及老师对文科实验室的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积极作用。

(2)端正社会对文科的B度和认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对文科的认知存在错误、片面的观念,认为文科需要学习的内容是固定、静态的,因此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认为文科学习只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背会即可,正是长期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社会对于文科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也是高校文科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有效性低下问题的原因。

(3)部分学校存在“重理科,轻文科”现象。据调查表明,目前很多高校存在重视理科教学,但忽视文科教学的现象,文科在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学校甚至将国家对文科实验室的资金投入用于理科实验室的建设,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文科教学,不利于文科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4 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未来趋势及建议

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日趋重视,使得文科实验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同高校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文科实验室,通过对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必要性和其在当前环境下出现问题的研究,针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高校要认识到文科实验室的重要性。高校只有真正意识到文科实验室对于文科学生的重要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文科实验室的重要性,才能够引起高校的重视,才能做到把文科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和鼓励机制,鼓励高校积极建设应用型文科实验室。

(2)加大资金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是文科实验室顺利建设并实施的必要基础。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使高校明确国家对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重视程度,确保文科实验室的建设顺利进行,加大资金支持是促进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建设文科实验室的积极性。

(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规划。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管理制度是文科实验室合理运行以及充分利用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虽已建成,但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甚至部分高校文科实验室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应用起来,要想改变现状,高校需要学习完善文科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进行正确、合理的规划,将应用型文科实验室能真正利用起来,发挥其促进文科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4)明确文科实验室教学的理念,提高利用率。结合文科的学科特点,明确文科实验室的特殊性。首先文科实验室与理科实验室相比,其更强调人文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文科实验室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文科的学科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应文科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实践动手操作与学科相结合;其次,文科实验室更强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文科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学科,其涉及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是相互交融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切勿把文科当作孤立的一门学科。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首先要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和正确的教师职业素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紧跟教学技术的脚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政策,端正教学态度,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5 结 论

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对于文科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应与时俱进,消除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使高校明确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引起其充分重视,高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合理运行,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保证充分发挥其作用,致力于促进高校文科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科室人文建设第3篇

关键词:高校院系 资料室 管理 建设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根据院系教学科研需要而设立的专业资料室,主要是进行与本院系相关专业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的工作。a与学校图书馆相比,院系资料室规模更小,专业性更强,服务对象的层次相对较高。院系资料室是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对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院系资料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等院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有利于贯彻高校图书馆规程,一般认为学科较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立院系资料室,院系资料室主要是为了收集、整理及研究与本院校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服务对象是全校相关专业人员。我国院系资料室从建设初期到现在,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资料室的针对性与专业性是高校图书馆无法替代的。所a以,加强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对高校及院校发展非常重要。其次,加强院系资料室建设可以加强学科发展与建设,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学科的建设水平,所以说,现阶段院系资料室的建设情况已经成为高校申请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说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对高校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最后,加强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可以提高科研水平,高校科研水平提高需要高校专业教师的钻研,需要院系资料室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服务,院校资料室是为了院系师生而收集整理的图书文献资料,院系资料室根据院校的科研立项及教师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性的收集整理专业资料,这样可以促进院系教师科研工作,提高院系科研水平。

二、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图书资料室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资料室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在资料管理员方面,高校资料室管理员的编制、职称、日常管理、业务等由相应的院系管理,管理制度并不与校图书馆管理相统一;其二,图书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管理并没有考虑到一些院系之间的图书资料共享,而是各个院系都分别有各自的资料室,资料室设置不区分院系学生及职工数量和专业多少,其三,院系资料室在图书资料的分类、采购、编制目录、借阅管理仍主要为管理员手工操作,图书资料管理电子化管理缺乏,教职工和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图书仍然靠手动查阅,院系资料室没有同学校图书馆网络连接。其四,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下,信息资源更新变化迅速,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缺乏、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与学院招生、教学管理现代化并不匹配,院系资料并没有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二)文献资源建设不足,服务水平较低

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料建设不足,服务水平比较低。首先,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拨付经费不足,与院系资料室采购计划严重不符,院系资料室获得的经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纸质化文献价格上涨,使得院系资料室的拨付的经费不能满足采购要求;其次,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建设缺乏规划,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建设普遍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院系资料室采购文献资料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根据研究人员或是教师的需求决定的,没有对文献资源进行很好的规划,出现有些方面的资料过多,而有些方面的资料缺乏的现象;然后,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程度较低,院系资料室主要是服务于本院师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而各个院系资料室资源侧重点不一样,加上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及管理体制等约束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各院系资料室之间共建共享程度较低;最后,院系资料室服务水平较低,服务种类较少,主要是提供借阅服务,院系资料室资源资料利用率不高,院系资料室对借阅信息的记录不多,有些只记录借出信息,有些记录是纸质版,有些的电子版。

(三)人才流动率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经费普遍偏少,使得院系资料室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待遇较低,相比于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日渐完善,院系资料室人才待遇与院校图书馆人才的待遇差别比较大,另一方面,院系资料室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培训及专业教育,使得院系资料室人才得不到提升,这就造成院系资料室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动比较快。另外,高校院系资料室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院系资料室人员都不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做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教育程度也不高,还有些资料室人员身兼数职,管理院系档案、设备,也管理院系图书资料。院系资料室人才流动过快,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管理制度,注重信息化建设

高校各个院系应完善各自图书资料室管理制度,加强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具体表现为:其一,将院系资料管理员的职称编制、图书资料业务范畴、日常管理制度同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相统一,通过与校级图书资料管理和其他院系图书资料管理实现统一管理来实现院系之间、院系和校级之间资料共享,避免资料重复购买,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不少相关性强的专业院系的资料重复较多,这些院系可以通过资料室合并以消除资料重复浪费以将资源放在拓展图书资料方面;其二,院系资料室应实现网络化,在图书资料的分类、采购、编制目录、图书借阅方面通过网络化与校图书馆实现连通,这样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职工和学生查阅效率,比如,学生或教职工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来快速定位所需资料,又可以强化图书资料管理,降低成本,减少资料丢失。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高校院系资料室应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对院系资料室经费的拨付,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共建共享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资料室已不再可以满足现代资料室发展的需求,为此,院系资料室应该增加经费投入,在院系资料室中配备计算机,并将计算机接入学校的校园网与图书馆,根据院系科研人员及教师教学情况来配置计算机数量,具有较好条件的院系应该建立教师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及扫描仪等,使得院系资料室资料收集、整理、传递等都能实现现代化,可以满足科研人员、教师及学生等各种文献资料需求。二是,统筹规划好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应该兼顾专业性与系统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保证院系各个学科可以覆盖,能够有效地弥补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专业,对于院系各个学科类别的书籍资料应该进行系统全面的收藏,协调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情况是,避免造成重复,但也需要增加资料的专业性,突出院系本身的专业特色。三是,注重提供专业化及特色化资料文献服务,大部分的高校院系文献服务主要是提供借阅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地域性优势越来越弱,为了在信息网络时挥出院系资料室的作用,高校院系资料室应该提供有针对地服务,对本院系相关的科研教学书籍、资料进行汇编、整合,使得资料需求者可以快速获得资源,提高使用效率,节约时间。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整体素质

加强高校院系资料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首选需要给院系资料室配置充足稳定的管理人才,以满足院系资料室发展需要。在管理机制构建方面需要做到“定岗、定编、定责”,将资料室不同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其次,在资料室人员管理方面,要采用相应激励机制,在职员评优、待遇、职称核定方面更多地融入管理员管理成绩的考核,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院系师生的学习实践、科学研究服务。再次,应根据院系资料室管理现代化需要,加强资料室人员的管理培训。学院相关部门和领导应注重并大力支持院系资料室职员的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要加强职员与图书资料管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技能的培训教育。资料室管理人员应对培训学习有足够重视,树立学习意识,积极交流学习,更新技能知识,以满足院系资料室日益变化的管理需要。

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影响着院系教学科学的水平及学科建设发展情况,为此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代的变迁,现阶段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制度不完善;文献资源建设不足,服务水平较低;人才流动率高,整体素质不高;本文认为要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就应该完善管理制度,注重信息化建设;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只有这样,高校院系资料室才可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小兰.对我校外国语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探讨[J].南方论刊, 2011(3).

科室人文建设第4篇

【关键词】 实验室;文档管理;教学;院校,医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as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documents. Methods The problems in laboratorydocument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documents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measures of the management were strengthened. Resul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documents, there were problems of lack of consciousness, perfect system, professional staff,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open. Laboratory documents included files of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technology, article, and information. The key measur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was proposed.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documen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in promo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systemat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for laboratory management.

[KEY WORDS] laboratory; document management; teaching; school, medical

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12]。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发展规划有密切关系,是全面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35]。根据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实践教学的需要,我院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尤其是实验室文档的建设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推动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实验室文档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验室文档建设的意识淡薄

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只注重实验教学的准备和协助实验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文档建设的意识淡薄,不注意收集、整理和归类管理日常的实验教学资料,导致文档建设与管理工作滞后。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是有活动而无检查、有检查而无记录或记录不全,有措施而无落实、有落实而无资料存档,有计划而无总结等,既造成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资料的丢失,又不能及时地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服务。

1.2 实验室文档建设的制度不健全

过去,教学实验室都依附于相应的教研室,专职人员少,且实验教学设备、低值易耗品由设备科和实验室管理科统一管理,而实验室文档只是教学资料的一部分,不单独归类管理。另外,也无专门的制度或规定来规范或约束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导致实验室文档不全、流失或缺如。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我院将原来归属各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进行整合,重组了新的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使实验室文档建设工作列入日常教学管理日程。但目前实验室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管理的随意性还很大,势必影响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实验室文档建设缺乏专业人员和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院的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工作主要由实验技术人员来完成,而实验技术人员未经过有关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不具备档案建设与管理经验,不能规范地进行实验室文档的收集、整理和归类管理。由于实验室文档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造成实验室文档管理的乱、缺、无等现象,不能保证实验室文档顺利归档和调阅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1.4 实验室文档建设缺乏开放性和应用价值不大

目前,实验室文档管理的方法往往只是建档入库(橱),特别注重实验室文档的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和开发力度。由于对实验室文档建设的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足,使实验室文档管理处于半封闭或封闭状态,仅限于上级检查或院内检查,而缺乏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与利用,缺乏实验室文档管理与利用的良性互动,造成了实验室文档资料的闲置与浪费,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2 实验室文档建设的主要内容

为了及时、客观、准确地收集、整理和利用实验室文档信息,根据医学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对实验室文档进行了分类与管理。目前,我院实验室文档分为5大类27项。

2.1 实验室行政档案

包括:①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有关文件及材料;③实验室人员历年考核情况;④实验室人员工作情况及进修、培训记录;⑤实验室历年经费使用情况。

2.2 实验室教学档案

包括:①实验教学课表;②实验教学任务(实验人时数的统计);③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工作日志、实验项目卡片;④实验讲义、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指导书及参考材料;⑤实验教学讲稿、实验预作记录;⑥优秀实验报告及实验论文;⑦历年实验教学考试试题。

2.3 实验室技术档案

包括:①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的技术资料及说明书;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等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有关资料;③每个实验仪器配置、仪器装置改进或功能开发等情况记录;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记录;⑤实验室安全、卫生记录。

2.4 实验室物资档案

包括:①实验室固定资产帐及低值耐用品帐;②实验室用房、实验室桌椅及环境设施配套情况。

2.5 实验室信息档案

①基本情况:实验室名称、建立时间、面积、管理级别以及实验室改革、建设中重大事件;②实验项目基本信息;③实验技术人员基本信息;④每年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增减变动情况;④每学年教学、科研精密贵重仪器使用情况;⑥实验用房增减变动及维修改造等信息;⑦实验教学研究有关论文、各种交流会议文章、成果鉴定证书等;⑧各种奖惩材料等。

3 加强实验室文档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提高认识,健全管理制度

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要明确实验室文档建设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室文档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实验室文档内容广、专业化和复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职责范围,促使实验室文档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为此,我院于2005年下发了《青岛大学医学院教学实验室信息收集与档案管理的规定》,从实验室基本信息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信息收集整理的要求、实验室文件建档要求、实验室档案材料分类、实验室信息收集与档案管理的责任等方面规范了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工作,使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工作初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要求,为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的关键。要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文档建设与管理知识的培养与指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实验室文档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要选用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又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实验室各种文档资料,并按要求做好上报和存档工作,确保文档资料的准确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使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符合时代要求和教学管理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准确的档案资料。

3.3 加强实验室文档信息开发,完善服务功能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由档案管理向档案信息管理转化的过程,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最广泛和最快捷地提供档案信息[6]。实验室文档之所以能成为教学评估的指标之一,不仅仅是 因为实验室文档是一种历史记录,而且还是一种质量记录,能为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与管理提供参考,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因此,不能把实验室文档封闭在文件橱内或充当仓库呆账的角色,而是将实验室文档作为对外交流与开放的平台,加强各实验室之间,甚至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原本有限的文档信息发挥最大效益。必要时可建立实验室文档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极大地拓展实验室文档的内容,为实验室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使用与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起到关键性作用。

转贴于

4 实验室文档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实验室文档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是实验室建设、发展和实验教学的历史记录。实验室文档的建设与管理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验仪器设备的革新以及新仪器设备的开发、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7]。

4.1 实验室文档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依据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室文档本身就是实验教学工作的积累和结晶,通过对实验室文档的建设与管理,检查实验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反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意见,以督促管理者和实验教师严格执行好各个教学环节,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实验室文档建设也可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提供依据和经验。

4.2 实验室文档建设有利于实验室资源有效配置

实验室文档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合理、有效配置,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实验室的资金投入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金以及合理有效地配置实验仪器设备,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保证。根据实验室文档中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和运行情况,合理有效地选择仪器设备、购置和更换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及重新配置教学科研设备,以免造成重复购置、设备闲置,有利于节约资金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4.3 实验室文档建设为教学评估提供真实材料

实验室文档是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开放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反映,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原始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依据实验室文档所提供的信息,可对高校的实验教学计划及完成情况、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及科研成果等进行定量分析和准确判断,并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因此,实验室文档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是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可为教学评估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4.4 实验室文档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实验室文档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和结晶,可为实验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成果的检阅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实验室文档建设的过程也是实验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实验教师可通过借鉴实验室文档,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吸收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实验室文档的比较、鉴别和探究等,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8]。

4.5 实验室文档建设是适应教学管理规律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

实验室文档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起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真实记载了教师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实验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并为全面总结和研究实验教学规律提供详实而丰富的原始资料。同时,实验室文档建设也是积累实验教学经验的工具和手段。另外,信息化时代因为需要加强实验室文档建设,随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普及,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发生了变化,只有掌握整个实验教学管理过程大量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和实行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宋象军,刘大林,汪春华,等. 建设一流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实验与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27(1):142144.

[2]张小林,周美华,李茂康. 综合性、涉及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7):9496.

[3]杨美玲,李云芳. 医学院校临床教学档案资料体系的建立与管理[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3):305306.

[4]杨艳平,王雅坤,杨卫东,等. 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探讨 [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7(3):9092.

[5]郭恩棉,刘智军,王鑫,等. 新教育形式下实验室管理方法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27(5):142144,156.

[6]刘芳,周晋阳. 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19(3):6971.

科室人文建设第5篇

【关键词】科室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力

一、统一思想和行为,充分认识科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科室作为医院中最小的组织单元和重要的构成细胞,其基础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一旦失去了坚固的基础,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科室是医院实现自我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科室建设搞好了,医院的基础才能够稳固,基础稳固了医院才能够发展,医院发展了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才会水涨船高。

其次,科室是医院孕育、培养、发现各类技术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是医院职工锻炼提高、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科室建设是提升医院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前提。只有科室建设的水平提高了,医院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增强了,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挥。

二、克服认识上的误区,端正科室建设的态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院科室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但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对科室建设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而表现出的种种不理解、不积极、不支持等现象的存在:有的职工认为科室建设工作是医院领导、管理部门或科主任的事,与己无关或至少是关系不大,主观上只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制度、规范的建设管理;还有的科室或职工,对于科室建设创建工作仅限于做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敷衍了事,缺乏深入、持久、全面的创建计划、安排和目标,更有甚者,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克服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和端正态度入手,积极教育和引导职工,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转变科室建设的态度,变消极为积极,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不断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科室建设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科室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和标准会随着管理手段的创新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更新。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总结科室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大胆尝试和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首先,要抓好科室人员技能和素质培训。选派骨干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技能、素质培训班、“三基”考试或技术比武,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将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其次,建立人人参与的考评机制。将科室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科室的每个成员身上,实行责任考核制,使科室建设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调动职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科室建设的水平。

四、如何做好科室建设工作

首先,要培养和选好科主任。要搞好科室建设,科主任的作用异常重要,科主任就是科室医疗经营活动和各项工作的组织群体,是现场的直接指挥者和决策者。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人物,是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在科室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他们必须要具备三种素质,所以在科室建设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作为科室的带头人,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坚持原则,大胆管理,善于协调干部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二是技术业务素质。科主任必须胜任科室的业务领导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三是管理素质。对管辖的人员、设备、物资等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其次,要强化科室执行规章制度的效能。强化科主任执行效能是科室保质保量完成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依据,是人治走向法制的途径,只有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程,才能使生产过程中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此外,专业技术培训要常抓不懈。在专业技术培训上,要正确处理专业技术和医疗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技术熟练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医疗安全工作的进展与效果,这就要求科室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科室成员业务素质,锻炼科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熟知常见危重病症的处理程序,随时做好危重病症的应急预案。

科室管理做到以人定岗。根据员工的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扬长避短。在科室建设中要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进行人员的合理搭配,以使员工更好的发挥特长,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员工在工作中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减少摩擦。这样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各项规章制度也才能够的有效实施。人员管理做到以德留人、以情留人。员工,特别是业务骨干的流失对生产的影响较大,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对于科室员工,除了要用医院的管理制度去约束他们,还要搞清楚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管理者要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要认真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激情。

五、丰富科室文化内涵,提高科室凝聚力

搞好科室建设,达到科室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室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树愿景、立标杆,开展创新型科室活动,探索科室的新方法和思维,将传统的工作经验与现实中经验结合起来,使科室建设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要加强科室政治素质培养,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岗敬业,力争创建一个和谐的新科室形象。

参考文献

[1]丁俊涛.基层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2,12.

科室人文建设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12-02

为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国家教育部在2013年重新制定了“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办学目的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基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经济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高校建设并管理好实验室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培养高素质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关键平台之一。近年来,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依托实验室提升办学水平的预期目标还没有达到,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创新性成果,实质上加大了地方高校与“211”和“985”等重点高校的差距。因此,加快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培养高水平、多层次人才刻不容缓。

一、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验室建设整体上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均衡的。实验教学的普及程度不高,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验室建设缺乏规划,管理混乱,实验队伍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一大障碍,并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最终影响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妨碍地方高校的全面发展。

1.地方高校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规模急剧增大。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校的目标致力于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专业,争取招收和容纳更多的大学生,从而忽略了实验室建设。一些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科研项目立足于理论方法研究,脱离了实验室的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缺乏严谨性,也见不到高水平的科研论文。目前,实验室建设规划、资源配置、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仍存在问题,课程的大部分学时重理论轻实验,教师只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将所讲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也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院系管理只是宏观方面的管理,在大政方针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分歧,问题多数出现在基层管理上[2],也就是在院系实验中心或各实验室管理上。虽然说实验室归学院或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但是地方高校旧的管理模式留下太多弊端,专业性的实验室被一些主要课程老师占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权利只是停留在设备的购置和登记,失去了管理的权力。另外,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基本上是依据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资源配置而建立的,在管理上依附于理论教学[3]。

2.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及其使用的无规划性。地方高校在资金短缺的条件下,将大部分资源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上来。针对有限的资源,学校院系之间都报各自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购置和更新实验设备,建立实验基地等。学校为了兼顾到各学科的发展,不得不将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或其他配套经费分到各个学院。因此,最终的结果是各院系都没有得到发展,实验室建设停滞不前,优势学科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水平,也失去了竞争能力。

3.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实验室工作被认为是一种辅工作,实验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非常少。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高校都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要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师资水平[4]。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对实验室建设力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陈旧的、落后的实验设备完全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加上管理混乱,地方高校几乎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院系学科发展受到制约,教师申请不到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严重影响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外界影响力。同时,人才逐渐流失,地方高校找不到在国际和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师。

二、改善实验室硬件环境,打造人才培养的平台

首先,科学规划和强力打造实验室基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按学科特色方向合理规划教学与科研究室,保证实验室设备投入不断增长,加大实验室及设备维护的费用,确保实验室实验人员的稳定。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打破实验室原有小实验室、封闭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着力建设开放型实验室。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院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有利于资源整合的管理机制,每个专业都要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在年度财务预算中保证经费投入,用于更新教学设施和添置仪器设备,全面提升实训基地的装备、水平、技术含量,以提高现代技术含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高质量的实践训练。探索教学实习基本建设模式和保障机制,重点建设各系部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同时,通过各种资金渠道来源,重点支持优势学科购置和研发先进的科研仪器,提升科研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力争申请部级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平台,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吸引优秀人才

完善学校和学院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实验室,积极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责、权、利关系。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优秀人才选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在学院的管理上,成立实验中心,该中心直接对学院负责,而不依附于院内的各个系部,实验室所有的成员明确实验室是由实验中心独立管理的,教学老师和学生有使用权,而没有管理权。因此,转变观念,建立激励机制,优化体制,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划化和标准化,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国外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很多顶尖级的科学家都是从实验室工作走出来的。根据院系学科的性质,确立1~2个学术带头人,组建科研实验室。依托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和现有资源配备仪器设备,扩宽实验室建设资金渠道,以科研带动实验室的建设,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又培养了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科研性专业实验室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教学实验室的发展,甚至可以向教学实验室转变。

四、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学科[5]。学科建设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发展得好,就会带动其他非重点学科的发展[6]。实验室的发展规划是学科建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且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根据“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的总要求,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依托实验室的建设平台,结合学科发展之所需,增加学科前沿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发挥实验室对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学校可以制定政策、专门设岗,鼓励教授、博士进实验室,把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使他们在实验室中能够得到发展。目前,国家鼓励大学科研创新性体制的建立,多数重点院校在国家实验室的支持下,购置和自主研发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了科研条件,更可喜是已经在国外有研修经历的博士生进到了实验室,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并且发表了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事实证明,实验室需要大量“双师型”人才,如何将社会高层次的人才补充到实验队伍中来,又如何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这是地方高校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出国留学、岗位学习、进修、科研实践等培养渠道,开阔实验室人员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领域。在提高理论的同时,还要在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改善实验人员的知识结构,向先进的实验室和单位学习,注重提高实验队伍的内在素养,向多层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持续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和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完善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促进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同社会其他改革同步进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入实验室,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技术队伍。地方高校通过实验室建设,将会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培养方案的改革,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重大作用,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李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45-147.

[2]晏小红.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76-78.

[3]丁轲,李广录,赵芙蓉,等.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0,13(5):135-137.

[4]牟英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2):26-28.

[5]朱建设.试论中国高校的品牌战略[J].江苏高教,2003,(6):24-26.

[6]赵丽杰,陈作明.高校如何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77-181.

科室人文建设第7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12-02

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实训室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条件,是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提高实践能力、综合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在目前的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在思想观念、经费投入、专业发展、评估体系等方面都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专业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不仅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1]所以培养实践意识,提升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合格幼儿教师的必经之路,学前教育实训室则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实训室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还可以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既能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又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对学前教育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基本上都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发展为重心,以多渠道、多层次、高质量地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师资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和优化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且还要建成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校内实训基础设施。例如,专用的钢琴房、舞蹈房、音乐排演厅、手工实训室、蒙台梭利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以及多媒体实验室和微格教室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建设一套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的实验实训系统。包括幼儿园仿真实验室、幼儿潜能开发实验室、儿童心理与行为观察室、育婴实训室、儿童健康检测与保健指导室、儿童玩具馆等专业实训室、幼儿活动设计室、福禄贝尔恩物教具研究室、儿童感觉统合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保证了实践性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技能训练,推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3.推动科研发展,服务社会

学前教育实训室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进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不仅促进了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专业教师及研究者进行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推动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改变了过去与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对象极不相符的形而上的研究状况,增强了学前教育研究的实证化。学前教育科研工作者可以借助各类实训室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如儿童行为观察实训室,通过这个实训室,科研工作者可以研究学前儿童注意力的特点、同伴关系、游戏水平等问题,这样一来学前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学前教育实训室还可以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于社会。如儿童感觉统合实验室,不仅让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还可以与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对儿童提供感觉统合训练及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还可以为这些机构的实际训练工作提供指导。如育婴实训室也可以配合育婴师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参加培训的各类社会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总之,学前教育实训室在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中都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加强实训室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训室建设缓慢

现代化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文科实验室建设。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滞后于理工科实验室,学前教育实训室的建设也因此受到影响。学前教育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在思想上不被重视,得不到应有的投入和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而且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受培养目标的影响,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仅仅以培养艺术实践技能为主,建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实训室,而这些实训室与音乐、舞蹈、美术专业的相应实训室相比,规模小,设备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经费投入少,并不能真正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需要。其他类型的学前实训室也因受到专业培养目标及实训室建设定位的限制,实训室种类不齐全,规模较小,且建成后开放时间短,利用率低。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前教育实训室整体发展缓慢。

2.定位不合理,评估机制不健全

学前教育实训室在建设之初就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定位,建设标准不明确,缺乏建设发展的有效机制。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实训的认识模糊,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实训工作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及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方面的重大作用,而单纯地把实训室建设目标定位在辅助教学工作方面,其结果最终影响了到实训室建设标准的确立,发展思路及长效机制的形成。而在目前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还没有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评估指标。文科实验室的检查、评审尚无统一标准,缺乏规范化操作依据。[2]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也存在这一问题,以评价促发展,评估机制的不健全,必然会影响到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

3.实训教育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的建设都很成熟,课程设置能够兼顾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的发展。但在实训教育体系方面还不完善,存在实训目标空泛,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具体操作性,实训活动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实训活动的管理组织松散,缺乏有效指导,实训时间得不到保证等问题[3]。实训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实训室建设不被重视,实训室定位不合理,建设标准难以确立,发展思路也不明确,直接影响到了实训室建设和发展。同时,实训室建设缓慢又直接会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和专业研究与发展。

三、学前教育实训室的建设策略1.更新观念,合理定位,科学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理工科才会建立实验室和实训室,实际上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文学科专业也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亦如此,所以学前教育需要各类实训室的建立和发展,更需要人们对实训室正确、合理的定位。学前教育实训室不只是课堂教学的验证场所,是学前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平台,更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明确了实训室的定位,就必须制订出实训室建设和发展的长远规划,包括实训室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建设的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还要建立起实训室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实训室建设走向科学、快速发展的道路。

2.依托高校课程改革,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则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强调了教师教育课程要强化实践环节,并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应强化实践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高校依托课程改革,构建一个与理论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条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的必经之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校内实践基地――学前教育实训室,学生可以在实训活动中活学理论、活用理论、领会理论的真谛。校内实训室是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就必须加强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

3.建立工作坊,优化实训形式,促进实训室发展

工作坊是以具体、多层次和多阶段目标为出发点的实践形式,所有的目标都要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来实现,实践项目主要是引领学生在做中体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工作坊实际是一个虚拟的临时团队,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兴趣、需要等自由组成工作坊,选择实训场所、材料和时间。工作坊优化了实训形式,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实训室则是为工作坊提供了充足的工作空间、材料和制度支持。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做中自主建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在应用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

学前教育实验室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实训室制度、实训室建设标准等,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给予监督和指导,定期检查,确保建设成效。实训室建成后,更需要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指导实训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训室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总之,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探寻符合专业特点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理论上不断提升、不断完善,才能逐步建成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学前教育实训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02-10.

科室人文建设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文化,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建设实验室文化

参与实验文化建设的主体人员有三类: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实验员。只有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实验室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

1.1相互尊重 三类主体人员缺一不可,相互之间没有差别只有分工不同,学生负责学习,教师负责授课,实验员负责实验技术和管理。只有抛弃传统的主次分别、僵硬的教学关系,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才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这是建设实验室文化的基石。

1.2共同学习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社会在进步,每一批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教师和实验员应自主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创造力的培养,新知识的学习充实更新,使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技术管理上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知识需求,发展交流互动式的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建设先进实验室文化,创新改革实验室制度

2.1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实验室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定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在实验室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实验室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实验室特色发展思想,弘扬以爱实验室为核心的学习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工作精神,树立和践行实验室荣辱观,用先进的思想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2.2 促进管理制度创新,科学发展实验室文化 当前实验室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要解决实验室文化建设同日益增长的实验教学发展和需求还不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学校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解决实验室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管理制度创新。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引入高层次人才,增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把建设实验室文化放到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上。改善内部人文环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整个实验室全体人员的文化自觉性,提高实验室文化总体实力。

3 关于建设实验室文化的举措

3.1推进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改革实验室制度 巩固实验室建设中的共同先进文化道德基础,全面深入的发展建立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在改革中探索,在实践中加强,牢固树立为整个实验室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的精神。在中心工作人员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出“以学生文本,提高自身,发展实验教学”的实验室核心价值口号,形成目标体系,在思想上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认识,用先进的思想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当中,利用学校新近制定的制度,制定符合本实验室的实施细则,科学规范、指导和提高每个参加实验室建设人员的行为素质。

3.2 坚持实验室文化建设道路,努力实现个体实力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些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文化水平,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待遇和思想认识,,调动实验室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实验技术队伍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确实提高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会议的等级、参观培训学习的层次、深造期间的待遇,向学校积极争取提高每个中心人员的职称待遇、考评奖励等级等,充分实现所有中心人员的个人价值,提高向心凝聚力,为建设高效、丰富、繁荣的实验室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学科前沿,融入世界科技发展的主流,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实验室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3.3 发挥实验室文化在教学中作用,实现实验教学的发展 以本实验室文化为基础,强化在实验教学当中的指导地位。教学中教师们严谨求实、鼓励创新,丰富实验知识的教与学的手段,提倡学用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方法,优化改进实验技术,打造出一批教学能手,提高了教学质量涌现出众多优秀学生,充分体现了实验室文化的重要建设作用。

4.4 加强完善实验室文化建设,继续探索高校实验室文化改革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工程,是在不断的建设、探索与改进中完善发展的。作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只有以我们党的先进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遇,稳步发展、切实力行的实现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飞跃,形成自身独特的,符合社会主义文化要求的实验室文化。

4 结束语

总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深化实验室文化改革、推动实验室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实验室自身文化总实力,对全面建设高校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2011.人民网

[2]夏石头,萧浪涛,匡勇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5—7.

[3]吴振强.高等学校实验技术队伍团队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25—28.

[4]郭金龙,朱瑞良,马荣德等.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79—182.

[5]杨安,洪家慧,魏勇刚.论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555—557.

[6]吴根,陈实.文化冲突与融合———实验室管理的必由之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75-179.

[7]周详.教学研究型高校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4(9):111-115.

[8]郭祥群,胡荣宗,穆纪千.着眼于素质和创新精神,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21(2):183-188.

[10]高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之我见[J].鸡西大学学报,2006,6(6):10.

[11] 高珍,贺维军,吕占霞. 新形势下化学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