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养结合现状

医养结合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9 14:46:54

医养结合现状

医养结合现状第1篇

关键词: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我国于2013年便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探索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的新模式。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推进“医养结合”也成为了两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河北省广平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

所谓“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通过医疗和养老的有机结合,让老年人健康养老安度晚年。农村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变的越来越严峻,再加上农村多有子女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这样的老年人在承担土地的耕种和家务劳动,还要帮忙照料隔代人。所以农村老人不仅不能安享晚年,甚至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这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困境,南阳堡村村医刘贵芳萌生了建立医养结合养老院的想法。她以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为依托,开创了结合医疗、养老、护理、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一)医养结合,让老人享受养老、医疗、护理三位一体式服务

刘贵芳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在乡镇卫生院旁边建立起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入住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人除了能得到一般的生活照料外,还可以享受到以下三方面的优惠待遇。一是医疗服务,因为医养结合养老院建在镇卫生院旁边,一旦老人生病变可享受“零距离”就诊。所以与一般的养老院相比,医养结合养老院能提供专业的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大病初愈的病人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供的专业护理。护士每天早晚两次查房,为老人测血压、量体温,及时掌握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此外夜间安排专人值班,定时进行查房,确保老人如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接受治疗。三是医养互换,实现老人的医养无缝衔接。养老院会定期对老人进行体检,将老人的基本身体状况详细记录在案,方便后期的复查和治疗。当老人生病时,进入“医”的状态,由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为其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当病情好转后,进入“养”的状态。真正实现了医养互换的无缝衔接,避免了老人在家庭、医院、养老院之间来回奔波,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科学管理,为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专业养老服务

一是区分管理。根据老人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的不同,划分为五保区、特困区、托老区三个入住区域。五保区主要接纳民政部门安排的农村五保老人,特困区主要接纳经济条件比较差的特困户、低保户,托老区主要接纳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离职老人、空巢老人和一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的老人。二是设立专人看护模式。每天设立一名护士长、两名护士、两名护工值班的专人看护制度。护士长负责开晨会、查房、监督各区的护理、指挥及卫生工作。护士负责每天按时查房、分发药品、指导用药等护理工作。护工负责养老院各区的卫生,对老人的衣服和床上用品勤洗勤换,保证干净整洁。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帮助他们整理床铺,给他们洗脸、洗脚、剪指甲。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要负责给他们打水、送饭、喂水、喂饭,保证他们的生活得到妥当的照料。三是合理配餐,结合老人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合理的为老人配餐,合理的搭配蛋白质、蔬果、肉类,保证老人营养均衡。每周将菜谱公布上墙,接受监督,整体上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低价养老,让农村老人住得起,住的好

养老机构之所以没有在农村普及,除了农村家庭养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之外,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养老院收费过高,农村老人肯定是住不起的。医养结合养老院立足公益,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维持养老院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尽可能低的减少养老费用,争取做到更多农村老人入住养老院。费用方面:一楼五保区的养老费用可由民政部门全额补贴,使五保老人生活需求得到基本保障。二楼特困区,主要采用补贴和缴费相结合的形式,低保户老人由县民政局每人每月提供不少于100元的生活补贴,其他的老人按照每月500的标准缴纳相关费用。三楼的托老区,主要接收的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养老院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收取不同的养老费用,一般对于可以自理的老人收费为每月500元,跟别的养老院相比价格已经相当低廉了,但是医养结合养老院的服务却并没有打折。养老院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开设有室、活动室等精神娱乐场所,有时还会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住的舒心,玩的开心。

(四)亲情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尤其是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抗拒养老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去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而入住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人们最大的感触是这里给他们带来了“家”的感觉,很亲切,很轻松。医养结合养老院树立工作人员把每一位老人当做自己的家人的服务宗旨,注重精神服务,要时刻关心他们的心理波动。对于老人在生活上遇到的一些难题,要及时跟老人沟通,帮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老人享受到家的照顾和温暖。

二、启示

多种养老模式并存及共同发展是将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养老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创新的养老模式正在迅速的得到推广,并在养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并推广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对促进农村多元化养老,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危机,建立最终的理想养老模式具有深远意义。广平县南阳堡村的案例,对新环境、新背景农村养老模式具有积极地参考价值,随着不断摸索,运营中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全球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4(2)

[2] 魏海兰.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措施研究[J].产业观察,2015(7):212-213

[3] 邹纯青.新型城镇化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5(7):183

医养结合现状第2篇

【关键词】 医学营养教育;营养状况;女大学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6-03

美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医学院校需要平均23.5学时的营养教育,但仅有27%的医学院校开设单独、必修的营养课程,强调医学教育需要对医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知识的培训[1]。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营养相关课程。即使医学院校,5年的医学教育中平均接受营养教育时间也仅为16.8学时,部分院校将营养教育课程并入了医学基础和综合课程中,使学生未能接受系统的营养教育知识培训[2]。陈观进等[3]研究显示:医学生对合理营养、平衡饮食知识了解不多,急需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通过这次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营养教育对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开设《医学营养》课程的必要性提供一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把开设《医学营养》课程的11级高职护理班所有女学生共438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与前后两次膳食调查。

1.2 研究方法 在《医学营养》课即将开始时,运用“24h回顾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3天的膳食调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医学营养》课程授课,每周4学时,共36学时。课程结束后用同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有营养系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填表培训,食物量具了解。样本回收有效率100%,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α=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学营养》授课前后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数量 见表1。

2.2 《医学营养》授课前后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 见表2。

2.3 蛋白质来源分布 见表3。

2.4 授课前后三大供能营养素供能情况 见表4。

2.5 课授课前后三餐能量分配情况 见表5。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某高职学院护理专业女生的营养状况、膳食结构在《医学营养》课程讲授前后调查对比表明,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是增强学生营养知识,优化膳食结构,均衡合理饮食,改善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与多项研究[4-5]结果一致。

《医学营养》教育前,学生各种食物的摄入量除烹调油外普遍较低,尤其是鱼虾类、奶类、蔬菜、水果等。这与其它调查相似[6]。原因主要是女学生追求苗条、怕胖的心理,刻意节食,各种食物摄入量普遍偏低。但她们又喜欢吃零食,尤其是晚上,油脂较多等原因出现上述情况。通过有针对性讲授相关知识,食物摄入情况有明显好转,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对促进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形成科学营养观和合理饮食、优化膳食结构有重要现实意义。

由于学生食物摄入量较低,导致了许多营养素摄入量明显不足。乳类及制品、豆类等含钙高的食物摄入量低,导致钙的缺乏,只有总量的28.0%。将影响骨骼的钙化,导致骨质疏松甚至骨折。核黄素的缺乏除与奶类和豆类摄入少有关外,还与蔬菜、动物肝、肾、心摄入少有关。其缺乏将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出现多种缺乏症。蔬菜水果的摄入少导致维生素C的摄入不足。影响胆固醇代谢、胶原形成、解毒、防癌等。而动物性食物、鱼虾类的摄入不足,蛋白质的摄入量只有50.3%。将引起组织合成障碍,抗体、激素、酶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合成减少。也导致蛋白质在三大供能物质比例中偏低,只有6.7%。高油脂类零食食用较多,脂肪供能比例达到32.0%,脂肪摄入过高会引起肥胖、高血脂等。这样长期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健康、学习,需尽快纠正不良的饮食观念和习惯。在教学中有意加强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摄入量、缺乏症等相关知识的讲授。脂肪摄入量下降,其它营养素摄入量都有明显提升。

营养教育前蛋白质来源以粮谷类为主,优质蛋白质来源为28.8%,不足总量的1/3。优质蛋白过少将降低蛋白质利用率,影响其发挥生理功能。这与学生动物性食物和豆类摄入少有关。教育后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提升到44.1%超过了总量的1/3。

女大学生一日三餐热能分布不合理,早餐只占20.1%,低于30.0%的标准。合理的早餐应提供一日所需能量的30%,各种营养素也应达到营养素需要量标准的1/3才能满足人体正常工作和学习需要[7]。晚餐却占到41.2%,又高于了30.0%的要求。调查发现主要是不吃早餐,爱吃零食、外卖,偏食、挑食。与郭爱伟[8]等调查一致。营养教育后学生们意识到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有明显改善,但还是没有完全达到标准,可能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形成需要较长时间有关。

4 结 论

通过开设《医学营养》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优化了学生们的膳食结构,提高了各种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量,能量来源、比例合理,改善了学生们的营养状况,促进了身体健康。学生掌握了大量营养知识,对其在今后工作中进行营养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从其个人和群体角度,开设《医学营养》课程进行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乃至其他专业学生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Adams KM,Lindell KC,Kohlmeier M,et al.Status of nutrition education in medical schools[J].Am J Clin Nutr,2006,83(4):941S-944S.

[2] 李芬.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71-72;2010,48(25):105.

[3] 陈观进,陈新妹,李华文,等.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794-795.

[4] 解瑞宁,庞道华,张孝霞,等.护理专业学生营养教育分析[J].中国校医,2008,22(1):57-58.

[5] 秦春莲.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7,下期:14-15.

[6] 袁芝琼.云南某高校高护女生膳食结构调查[J].中国校医,2006,20(2):148-149.

医养结合现状第3篇

教学改革方法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对开展/:请记住我站域名/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所涉及的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部分就提出: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要求: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结合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三个目标: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即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为适应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寄生虫学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

教材建设

在过去以寄生虫的“虫学”为重点的基础上,增加“病学”的内容,因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在各论内容的编排上分为:形态和生活史、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流行与预防六个部分。以“蛔虫”为例,临床表现内容包括:幼虫所致症状:有肝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成虫所致症状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过敏反应症状;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和蛔虫性腹膜炎。诊断内容包括:病状体征检查、血象检查、病原学检查、物理学检查和主要鉴别诊断五个方面。治疗内容包括:病原治疗、集体驱虫和并发症治疗。这些内容的增加,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学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医学参考。在线虫、吸虫、绦虫、原虫和医学昆虫各章节后,均附上2-3个病例,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在学习相关内容后,结合病例,以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适应这样一种教材模式的教学,需要授课老师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识,为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以寄生虫生活史为主导,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在寄生虫病的诊断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主诉,首先要明确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和途径;在病史询问过程中,了解寄生虫在体内移行途径,及对机体组织所产生的损伤和引发的临床症状;寄生虫在机体内寄生的阶段和寄生部位与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了解寄生虫的排离阶段、排离方式和排离途径,做出相应的病原学检查,以明确寄生虫病的诊断;熟悉寄生虫在外界的生长发育条件、地域和其他生物间的关系,对防治寄生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人体寄生虫的基础医学内容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密切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密切结合,以适应“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师,或适应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都奠定扎实的寄生虫病基础。

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在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寄生虫学教学上,都采用小班教学和小班讨论的方式,在小班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采用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讨论,例如在讲解各论的第一个内容“蛔虫”前,我们提出一个临床病例:一个患有顽固性中耳炎的2岁儿童,长期药物治疗不愈,最后造成鼓膜穿孔,并且医生从患儿的中耳道内取出一条6.8cm的虫体,经鉴定为一条雄性蛔虫。这样病例的一提出就给学生一个疑惑,这种疑惑的解释,就是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将蛔虫在人体内移行过程联系起来,很快就获得答案,通过对蛔虫成虫基本形态特征的了解,自然就掌握了蛔虫成虫的识别要点。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带着一种解惑的心理进入学习状态,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掌握寄生虫在人体内移行和寄生过程,以及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在临床医学中的实际意义。

医养结合现状第4篇

【关键词】  中医急诊学; 急诊思维; 急救

急诊学是运用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及救护措施的一门学科。急救意识的强弱和急救能力的高低是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乃至某个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一段时间内中医在社会上的形象是“慢郎中”, 许多人认为中医大夫只能治疗慢性病, 不能治疗急症、危重症,这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限制了中医急救治疗的发展, 酿成了这种令人担忧的局面。从临床教学角度看,作为培养中医人才主体的中医本科专业学生临床急诊思维、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普遍不足[1],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急诊思维和急救能力是每个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笔者就几年来在中医急诊教学中所作的探讨及体会分述如下。

1 熟知祖国医学急诊的发展概况及现状,更新急诊观念

作为中医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祖国医学在几千年来治疗急症的历史和为人类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课堂上老师要重点介绍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著作及其影响,如:战国时期《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夕发旦死,旦发夕死”,“厥心痛,痛入以锥刺其心”这些都近似现代心肌梗塞、心绞痛的表现;东汉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广泛应用于外科麻醉,堪为世界外科手术抢救急腹症的先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的影响,以及金元四大家、明清医家对中医急诊学发展的贡献。而《灵枢·四时气》记载的近似现代的“腹腔穿刺术”、 《中藏经》记载的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金匮要略》记载的近似现代的“胸外心脏按压术”、《外台秘要》和《备急千金 要方》记载的导尿术、宋金时代《圣济总录》记载的鼻饲术、明代《种杏仙方》记载的吸痰法[2],都足以说明祖国医学有多种的甚至是世界最早的急诊抢救手段。尤其20世纪中叶至今中医急诊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中药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近年来各种攻关协作组的建立中药对心脑血管治疗的疗效得到肯定,特别是流行性传染病sars、h1n1的治疗都取得了独特的临床疗效,这些成绩都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必须向学生讲明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发展,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更新急诊观念,强化急诊意识,为培养急诊思维、急救能力作准备。

2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急”的意识

急诊患者病情急、来势凶险、传变迅速,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严重后果,危及生命,要时刻记住“急救为先” 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诊理念,急救的过程就是和死神赛跑的过程,比如对于“卒死”的抢救,必须在30秒内判断患者是否有生命体征,然后果断的进行心肺复苏,因为本病的抢救黄金时间就是4~6 min,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死亡。

3 以急诊“思维方式”为中心, 训练培养学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针对急诊患者个体差异大、疾病症状往往暴露不充分、临床诊断时间紧、资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况,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 诊断及鉴别诊断从而进行有效的抢救。比如对于“神昏”的病人的急救,首先让学生判断出患者的意识障碍是“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哪个阶段,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来判断是中风病(脑出血、脑梗塞)的昏迷、还是消渴病(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的昏迷,是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昏迷,还是有机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昏迷等等,通过“神昏”一个中医病症把引起昏迷各个系统疾病的表现和体征都能系统复习归纳,随着这种临床急诊思维方式的不断培养,学生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也不断加强。

4 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

急诊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除患者病痛,抢救垂危生命,而不能因为强求中医治疗却背离医学伦理道德,目前阶段中医急诊仍以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为主要方向,教材中以中医辨证救治为主体突出虚实辨证及急诊必备中成药的应用,但对西医急救知识的叙述明显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应急救治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根据中医本科专业特点加强了中西医结合急诊的内容的讲述,在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框架下既突出中医急症的基本理论与辨证救治又强调现代医学的诊断与急救,将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 所谓“辨病”应该包括辨中医学的病与明确现代医学的诊断两个层次,所谓“辨证” 包括中医学的三因制宜四诊合参等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相结合[3],因此培养学生要把中医的急救理论和技术融入现代急救体系中,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辨病与辨证结合、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比如对“卒心痛”的讲授,引起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的可以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也可以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还可以是“带状疱疹”;而“卒心痛”的表现可以是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也可以是“胃痛”,也可以是“头痛”,还可以是“牙痛”,临床必须明确诊断;在抢救重症“中风”昏迷的患者时西药“甘露醇”的降颅压的作用优于中药,而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作用则优于西药,把两种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时,既让学生看到了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很好的临床疗效,又体现了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所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是培养临床急诊观念的重要方面。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医药诊治体系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是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但由于人们过于强调继承,习惯于从故纸堆里去找证据,长此以往,导致中医急症理论一直没有重大突破。作为一门实践医学,中医必然要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找出新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因此在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还要求其必须掌握现代医学的视触叩听、药理药效、理化检查,作为中医专业的学生要充分掌握利用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不断丰富自己内涵,掌握现代急救技术,创新中医急救手段,为将来服务临床做准备。

总之,在现代急诊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 通过中医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培养中医急诊人才是中医急诊今后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急诊观念、急诊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使之进一步掌握急救技术、提高急救能力成为合格的中医临床急诊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 雁,李 鹏,王 新,等.中医急诊学临床教学探新[j].医学综述,2008,14(10):1580.

医养结合现状第5篇

【关键词】中医养生会馆、功能设置、功能类别

一、养生者对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需求

中医养生会馆可以理解为它是具有休闲会所功能的中医馆的演变,也可以理解为是具有传统中医养生功能的休闲会所的演变,因此中医养生会馆兼有传统中医馆与现代养生会所的功能。

在对不同地区的中医馆及相关养生会所的实际调研中,笔者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功能构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中医馆的功能是通过中医自然疗法给患者治疗疾病,主要功能构成包含诊断功能、治疗功能、药房功能及制剂功能。养生会所的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使人们得以改善亚健康并且放松身心,主要的功能构成包含养生理疗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熏蒸泡浴功能等。作为中医养生会馆,根据中医养生学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将中医馆的功能与相关养生会所的功能结合后,还应融入二者功能之外的新型功能,如食疗餐厅功能、药浴养生功能、生态养生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及中医文化传播功能等。针对位于城郊风景区中的中医养生会馆,还应考虑其居住疗养的问题,因此还应考虑设置住宿功能。

简而言之,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构成可以考虑结合中医馆与相关养生会所的功能。对功能构成的构想有健康监测、经络理疗、文化传播、食疗餐厅、熏蒸药浴、休闲聚会、养生住宿及科学研究等。

二、 中医养生会馆的主要功能设置

1.文化展示功能

中医药文化展区功能构想的意义是想加强中医养生文化在中医养生会馆中的体现。中医养生会馆的文化展示功能在设计上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划分为文化展架、文化展柜以及文化展厅。文化展架可进行中医文化书籍及中医图典的展示;文化展柜可进行中药药材的展示,让前来养生理疗的客户认识中药。文化展厅具有较大的展览面积,可以进行相对全面的中医药文化展示,更加提升中医养生会馆的文化氛围与文化内涵。

2.体质检测功能

中医养生会馆将中医诊断与养生二者相结合可以使中医养生理疗更具有一定的依据性与合理性。目前一些中医养生机构忽略了诊断检测的功能,此功能在文中的提出希望可以为以后中医养生会馆检测功能的设置有所帮助。

根据调研,部分养生会所对于亚健康人群的养生理疗工作会从对体质的检测诊断开始。人的体质症状种类繁杂,应在进行养生理疗之前,对亚健康人群的体质状况进行检测,分析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从而运用最适合的养生理疗方式。

3.经络理疗功能

中医经络理疗功能是中医养生会馆的主要功能,需要采用各种中医养生理疗手段,对亚健康病症实施治疗与缓解。在养生理疗方式中,艾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方式属于治疗与理疗相结合的保健手段,在传统中医养生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中医养生会馆中的主要功能用房也是围绕这些具体理疗方式而展开设计的。因此,中医养生会馆中,经络理疗是养生者最常采用的养生理疗方式,其功能也是最主要与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最为吸引人群的养生方式。

4.食疗养生功能

中医传统养生理论中,食物养生是不可小觑的养生方式。亚健康人群通过饮食来配合养生理疗项目的实施,能够更合理的实现缓解亚健康状态的造成的困扰。餐饮食疗功能的构想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膳食疗法。食疗功能的设置既可以满足客户对中国传统食疗方式的需求,同时可以丰富中医养生会馆的内容,符合中医养生会馆的特点,突出中医养生会馆与现代养生会所的区别。

5.药浴养生功能

中药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即用中药煎的药水。中医养生会馆是中高端的中医养生场所,因此药浴的功能不能忽视,在中医养生会馆中设置药浴功能,可以更加完善养生理疗项目,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更全面的养生服务。

6.环境养生功能

中医养生学中的环境养生包含自然环境养生与社会环境养生两种,此处的环境养生功能指自然环境养生。环境养生包含室外环境养生与室内环境养生两种,作为中医养生会馆,需要体现中医的环境养生是必然的。根据笔者的调研得出,良好的室内环境与生态的自然环境会成为人群选择中医养生会馆的重要因素。环境养生功能的设置也成为中医养生会馆与其他养生会所相比的一大特色。

7.休闲娱乐功能

当今体验式休闲时代背景下,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机构的兴起使得亲友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聚会休闲方式就是结伴去做养生理疗。因此,中医养生会馆的休闲聚会功能是当今体验式休闲时代的产物。在设计中需要在养生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适合人群聚集以及进行休闲活动的休闲场所,从而为前来养生的人群营造轻松愉快的养生氛围。

8.住宿疗养功能

中医养生会馆中住宿疗养的功能类似于疗养院,此功能适用于郊区型的独立式中医养生会馆。我国目前进入老龄化的社会状态,对于一些退休后的老年人而言,利用闲暇时间住宿在养生会馆中既可以方便自身随时进行养生理疗。对于一些高端商务人士而言,他们由于长期面对工作的压力,会造成身体的透支。因此,在处于亚健康的情况下,高端人士们会选择像度假一样在养生会馆中选择住宿来进行合理的体质调养。

9.科学研究功能

中医养生会馆重在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养生理疗服务。科学研究可以为前来养生理疗的亚健康人群各自的亚健康症状和病理进行分析与探究,制定相关养生方案。现有的一些中医馆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中医养生研究工作,可以保证养生理疗的方式可以紧随时代脚步,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不断出现的亚健康症状来研究新的养生理疗的方式方法,实现养生理疗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二、 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类别分析

在功能设置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列出了中医养生会馆的多种功能构想。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中医养生会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定位以及主要服务人群不同,上述功能不能够完全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去。因此,笔者将上述对中医养生会馆提出的功能构想进行了类别的划分,分别上述各个功能归类到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及拓展功能中去,希望能在设计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功能的选择,进行合理的功能配置。

1.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即构成某个建筑或者空间必须具备的功能,其功能的设置能够反映这一建筑或者空间的属性及基本运作。对于中医养生会馆而言,其核心功能即为中医养生,是一种新型的养生建筑类型。作为会馆,其具有会所建筑空间的休闲性质;作为中医养生会馆,其主要建筑功能即为中医养生,因此,与养生和休闲有关的功能都应该是其需要具备的。

但由于每个中医养生会馆的条件不同,关于养生内容的功能在设置中也会存在偏重与简略。最基础的养生功能为经络理疗养生,是中医养生会馆必须具备的功能。由于药浴中的足浴是当下最为普遍的养生项目,因此也是中医养生会馆中必备的功能空间。

2.拓展功能

拓展功能是配合基本功能而设置的,有了拓展功能的搭配,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具有丰富性与合理性,使用功能上更加完美与平衡。在前文所列的功能设置中,文化展览功能、检测诊断功能、食疗养生功能、药浴养生功能、生态养生功能等属于中医养生会馆的拓展功能。当没有这些功能时,中医养生会馆凭借基本功能仍旧成立,适合规模较小的会馆。当添加上拓展功能时,可以丰富中医养生会馆的室内空间与功能配套,适合较大规模的中医养生会馆。同时,拓展功能的选取需要依据中医养生会馆的选址以及市场定位来选择。

3.其他功能

其他功能是跟随时代潮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而设置另一个层次的功能。在前文所述的功能设置中的健康课堂功能、科学研究功能以及住宿疗养功能即为其他功能。根据笔者调研,很多人在期望中医养生会馆具有住宿疗养功能,一方面是将中医养生会馆作为养生度假场所,另一方面是愿意在中医养生会馆中住宿疗养,以便更好的达到养生效果。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希望中医养生会馆能够提供给养生者们定期的健康养生课堂的教育。一些中医馆和中医养生馆与相关医疗机构或高校进行合作,以便于进行中医养生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探究出更完善的养生项目。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高端的中医养生会馆越来越多,其功能构成及设置应该适应我国当今时代背景。中医养生会馆中各功能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共同构建了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系统。养生理疗与休闲体验是中医养生会馆最主要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中医养生会馆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且通常会有很大的占有率,因此成为中医养生会馆的主要功能;养生课堂、休闲、食疗、药浴、展览等功能则以拓展或其他功能的形式出现在中医养生会馆中,对增强中医养生会馆的活力,丰富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和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和构成不仅能为养生者提供舒适的养生环境,还能带来传统文化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孙涛.亚健康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

医养结合现状第6篇

关键词:医务礼仪;医患沟通;教学体系

1课程背景

2009年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明确指出医学本科生技能目标须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以及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此项规定为我国今后医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医患沟通作为医学实践的基本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医学生学习并掌握医患沟通的原则、方法与途径,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文精神,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是一对默契的同疾病作斗争的战友关系。但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大环境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和谐音符: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不能互相理解、医疗纠纷增加等,直接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进而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中,医患沟通不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出现医患沟通不畅的原因,除了医生缺乏沟通技巧与沟通意识之外,也反映出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在医学体系中,生物医学与人文医学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对医学生人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积极改善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其多角度感受患者需求的质素,使患者在接受良好医疗技术的同时感受良好的人文服务,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1]。在此背景下,医患沟通学逐步走上医学历史的舞台。目前,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在世界各国医学院校都处于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美国医学院校将医学生的沟通技能作为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进行积极培养与训练,在入学早期医学生即可实际接触患者,除了让学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外,着重训练其与患者的沟通的思维和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而英国医学会不但重视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而且在1987年就将医患沟通技能评估纳入医生资格考试[2]。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以自然科学为主,忽视人文科学知识的培养,临床带教时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非技术性医患关系,考核重点也放在操作技术上,忽视了沟通技能评估。部分医学院校虽然设置了医患沟通相关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指导,更缺乏必要的医患沟通实践,使得医学生在进入真正的临床工作后,面对患者时普遍存在焦虑、紧张、自信心不足等状态,加之对当今医患关系的现状认识不深,缺乏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进而缺少医患沟通出现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2课程性质与定位

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对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深度的掌控等环节都是以此为基础。对于医务礼仪与医患沟通学,课程的性质可以从以下方面认识。

2.1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相互交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目前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反映现代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能使医生与患者相互沟通、相互信任,更大限度的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还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2.2医患沟通学 医患沟通学是研究医患沟通的过程、沟通行为以及医患关系等诸多因素,探索如何以沟通医患双方相关信息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研究如何将心理和社会因素转化为积极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推进现代医学诊治伤病和维护健康的一门学科,即向医学填充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要素,丰富医学的科学内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为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探究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一门新的应用型边缘学科。

3课程体系构建

3.1课程目标 医患沟通课程是一门融合医学伦理学、医学礼仪学、心理学、伦理学及临床医学学科相关知识的临床实践性课程。课程需从医患关系入手,将心理学、伦理学、医务礼仪各个方面与医患沟通整合,了解医患沟通存在障碍的普遍原因及误区;同时将不同人际风格的沟通技巧及不同专业的沟通技巧和医学的沟通技能等内容整合为"沟通技巧"模块,培养医务人员在进行医患沟通时应把握的技巧原则和策略;另外,介绍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医学生深刻认识到医患沟通教育的必要性,力求形成完整的医患沟通体系。

3.2课程任务 本课程属于医学人文类公共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医患关系的现状,提升对医患沟通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以人为本的工作服务理念,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了解医患沟通中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掌握医患沟通中的伦理学原则:了解医患冲突情形下的特殊沟通技巧,了解医患纠纷中的媒体危机公关:学习临床路径及医院数字化建设模式下的医患沟通模式: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医德修养对从医道路的重要意义,树立"仁心仁术、至精至微"的从医理念。

3.3学时分配 医患沟通学课程首先开设18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及实践课时,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见表1。

3.4教学方法 理论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与师生互动: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求我思考变为我要思考,如观看典型案例录像后就某纠纷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掌握并运用了医患沟通中的哪些技巧及媒体公关,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容易忽视的医务礼仪有哪些进行讨论;尽管同一问题很难得出统一、正确的答案,但对于学生见仁见智的回答通过辩论、师生互动等,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在进行医患沟通时充分调动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奠定基础,同时也可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

实践课程采用角色扮演。在手术谈话、危重患者谈话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传达坏消息,如何与愠怒和投诉的患者或家属打交道等,在不同的医患沟通场景中,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让学生明白良好的沟通态度和技巧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及、好的沟通效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而且通过扮演患者,让学生换位思考并切实了解患者的需求,学习如何切实运用沟通技巧与方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锻炼培养其主动、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力。

引入标准化患者教学方法。"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也称模拟患者,即选择正常人或患者进行专业的规范化训练,用于医学技能培训中,模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等情景配合医学生的技能培训。在医患沟通学教学中,可设置不同的医患沟通不畅情境,由"标准化患者"模拟由缺乏沟通而引发冲突场景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让医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反复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直到其满意为止。有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标准化患者教学方法,可明显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3]。

3.5考核方法 当前国内对医患沟通能力的考评缺乏系统完善的体系及研究,主要以卷面考核理论知识为主,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综合医患沟通学本身授课特点及学校安排、学生负担情况,决定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由于《医患沟通学》课程的实践性都较强,决定了该课程考核更加侧重理论应用能力,能力测试为考核的中心环节。本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分别占到总成绩的40%和6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见表2。

3.5.1形成性考核 包括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个方面,分别占70%、30%。主要是通过在日常课程与实践中检查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科学测评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

3.5.1.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观察学生掌握并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来进行测评考核。

3.5.1.2学习方式考核,观察学生在日常课程中参加讨论情况及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反映出来的思维能力,在进行角色扮演及面对标准化患者时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等。

3.5.2终结性考试 严格遵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命题覆盖全部学习章节,既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也重点考核其进行医患沟通时的分析、解决能力。

4体会

4.1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的核心 长期生物医学模式的限制和影响,使得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人才时更注重单纯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当前医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掌握与单项技能操作能力较好、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临床思维分析能力较差的现状,在临床面对患者时往往束手无策。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这种"灌输式"模式培养的医学生医学人文实践能力较弱,难以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创新医学教育模式,注重医学人文实践成为当务之急。医患沟通学着意培养医学生运用医学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弥补医学生人文知识结构及社会应用能力培养的不足的现状,填补医学技术与人文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的空白。同时辅以真实案例和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逐步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增强沟通能力。

4.3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目前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现状是临床教师在学校与医院里进行严格的知识理论教授与训练,医患沟通学课程的授课、医学人才沟通技能的培养同样在学校与医院完成,因此高等医学院校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对培养现代高级医学人才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是大批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一时难以适应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任务。所以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养成,不仅需要课程的引导,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师只有深入临床研究,才能言之有物、行之有方,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医学生及早树立医患沟通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杜淑英,李作兵.案例教学法指导医患沟通学见习实践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0,14(5):52-53.

医养结合现状第7篇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181医院7个临床科室2011年1月~2011年6月间入院的住院患者病案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共863例。男性492例(57%),女性371例(43%),年龄18~91岁,平均(46.83±16.31)岁。

1.2研究方法

在住院首次询问病史时收集各项信息,平时查房进行补充和修正,对符合评估条件(年龄达到18周岁,意识正常,能正确表达)的患者在入院三天内完成心理状况评估、社会支持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疾病认知评估,在此基础上由临床医师使用《临床整体评估表》,结合躯体疾病评估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整体评估结论。部分评估项目于出院前进行复评。

1.3研究内容

(1)躯体疾病评估。按现行的疾病诊断标准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对躯体主要疾病、次要疾病作病因诊断、病理诊断、病理生理诊断。(2)心理状况评估。采用中文健康问卷(CHQ12),初步了解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12分。≥4分为有心理疾病,需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继续测定,请心理科会诊并做心理干预。(3)社会支持评估: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系统评估。分数越高,社会支持度越高,对社会支持不佳的患者予以重视,并由医院专设的患者资源部参与协调和干预。(4)营养状况评估:使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对营养不良者,须与营养科医师会诊,查找原因,制定营养支持方案。(5)疾病认知评估: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简易问卷,评估患者对本次住院所患疾病、患病原因、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认知度及对本次住院诊疗的重视程度。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躯体疾病评估本次抽样侧重内科科室,多数患者疾病构成复杂,见表1。

2.2心理状况评估863例住院患者心理异常比例达36.8%,肿瘤科50.3%,神经科47.5%,肾脏科42.1%。

2.3社会支持评估863例住院患者社会支持评分不佳者占28.5%,肿瘤科、肾脏科和老年科社会支持不佳比例较高,分别为47.2%、39.7%、36.3%。

2.4营养状况评估各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较大。863例住院患者中,理想体重者52.7%,肾脏科、神经科超重率较高,分别为37%和31.4%。

2.5疾病认知评估863例住院患者中,疾病认知良好、一般、较差的比例分别为20.6%、53.5%、25.9%。

3讨论

后医学时代,致病因素由理化、生物因素为主向行为、社会、环境因素为主转变,疾病类型也由传染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向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主转变。本次住院患者评估抽样调查主要侧重于慢性病较多的内科系统。从初步结果看,患者躯体疾病并发症多,多数在3种疾病以上,而且构成较复杂。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会诊合作,以及要求临床医师具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

3.1住院患者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在经过心理评估的初步筛选后,心理异常者还需要继续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继续测定,结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症状,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躯体化、恐惧和精神病性因子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既往研究显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受躯体、社会、人格等多因素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对患者战胜疾病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压力,如果诊疗过程中不注意对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评估,往往导致医疗服务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应帮助患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鼓励他们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网络,而医务人员也应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心理指导及多方面协调,于出院前对原评估结果异常患者进行复评,心理异常及社会支持不佳比例分别下降了37.6%和40.3%。

医养结合现状第8篇

[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调研;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5-0590-04

通过调研了解当前我国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法规,从而探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在医疗美容行业中的发展空间,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当前我国美容行业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明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修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了解当前我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及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探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标准,提升毕业生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1 内容和方法

1.1 调研内容:包括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现状与趋势;医疗美容岗位基本情况、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职业岗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等。

1.2 调研对象

1.2.1 调研范围:中国境内开展美容服务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涉医美容机构、大型美容院及化妆品公司,国家卫生行政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及同类院校等。

1.2.2 调研对象:美容行业专家、医院美容科负责人、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生活美容机构负责人、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同类院校专业负责人等。

1.3 调研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人员、同类院校及本校往届毕业生中广泛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综合应用文献与网络信息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团体焦点访谈法、个人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调研方法,其中发放问卷共计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72份,回收率89.6%;团体访谈11次,个人访谈30人;重点调研同类院校40所,美容企业352家。

2 调研结果及分析

2.1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 我国美容行业现状与趋势:以《中国美容时尚报》为首的专业权威调查机构协同中国美容美发协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及业内同行对中国美容业调查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美容业属于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它的总体规模将在本世纪超越任何产业而成为最大的社会产业。目前,全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是“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为154.2万家,平均每家美容店的就业人员为5.1人。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专门的美容机构已超过100万家,美容从业人员达600多万人,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5.1%,高中或中专学历者占53.5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11.37%,其中具备医学背景者只占3.83%,从业人员多为1~3个月短期培训,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要求差距很大。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员多为临床医生转型,需要医疗美容技师约100万人,而每年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不足6000人,就业率高达100%,历届毕业生人数仅占全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0.1%。

2.1.2 人才需求情况与职业岗位要求:通过对18个省、2个直辖市的国有综合医院、民营医疗美容医院、民营美容机构及化妆品公司等352家美容机构的调查显示,77.38%的机构需要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逐年上涨。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美容(医疗美容咨询师、医疗美容技师)和生活美容(美容顾问、美容美体技师、美容导师/讲师)两大职业领域。2008~2012年的5年间,在医疗美容咨询岗位从业的应届医疗美容技术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升[1]。调研结果显示(见表1),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职业领域的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有所差别,教学内容虽基本相同,教学重点却各有侧重,用人单位在选人、育人、用人上主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选取。

2.1.3 我国美容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我国美容行业日趋规范,先后颁布多种政策法规,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2002年4月16日颁布《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2002]103号),指出从事美容医疗应用技术的医务人员可以是美容医师,也可以是医疗美容技师或专业性美容护理人员。2004年3月1日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正式出版,分册指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人员是不同于美容医师和美容护士的第三类人才即医疗美容治疗师。2004年10月22日教育部、卫生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文件将美容医学相关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正式列入“医疗技术教育系列”的专业目录[2]。2006年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卫医发〔2006〕125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不允许报考临床执业医师。2010年颁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监管的通知》,指出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着准入标准不高、人员素质偏低、质量管理不严等问题, 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技术操作规范[3]。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活业”[4],各省市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重庆、广东、江西等省市均提出要加快发展美容产业文件,做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区域的经济发达的城市,十二五期间对医疗美容人才的需求将表现为量更大,质更优的特点。

2.2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2.2.1 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点分布情况: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有近20年的历史。1993年原大连医学院、原江西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创办了第一批大专层次的医学美容专业[5],到1999年,相继有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办此专业的大专教育,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办学状态数据库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9月,全国有64所高等(职)医学院校开办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高专的学历教育[6]。

2.2.2 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就业情况:通过对各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本专业毕业生三年后毕业岗位调查统计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综合性医院的美容科、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化妆品厂(公司)、美容院等多个岗位,岗位主要包括医疗美容咨询师、文刺师、激光操作技师、美容美体师、美容顾问、美容导师、美容店长等岗位,见图1。

3 结论

3.1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美容业现在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较快增长期,这种快速发展态势表明:该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目前,每年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不足6000人,就业率高达100%,历届毕业生人数仅占全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0.6%。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广阔的就业市场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应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职业领域:目前美容市场的人才需求以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为主,这个结果提示教育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核心技术应该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育重点。专业人才培养应将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条培养路线同时进行,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掌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医学美学相关知识,掌握医疗美容基本理论和技能,主要在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机构及化妆品公司等医疗美容技术岗位,从事医疗美容咨询师、技师、美容顾问及美容导师/讲师、美容美体技师等工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医疗美容技术专门人才。

3.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适应市场岗位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特点和人才需求现状,以校企合作双赢为前提,深化“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双线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多方订单、多类订单”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多方订单是指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与不同的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分方向实施订单培养,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多类订单是指针对用人单位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实施长期、中期、短期等订单培养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专业课程体系要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经过调研、分析,不同职业岗位的教学模块有重叠也有区分,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进行教学模块的选择和设计,根据“多方订单、多类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整合、重组各个模块,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因岗设课,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岗位化、职业化、模块化改革便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组,对于企业开展不同的职业岗位培训、开发职业岗位培训包、开发职业岗位培训项目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各类办学院校应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依据,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7],建立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是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医疗美容咨询师”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的建议[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262-2263.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1):74-84.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监管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管发〔2010〕20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3).

[5]吴勇.高职医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72-973.

[6]孟群,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96-206.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