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遥感探测技术

遥感探测技术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28 11:54:26

遥感探测技术

遥感探测技术第1篇

[关键词]卫星遥感影像 内定向 外方位元素 地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P283.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43-1

0引言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卫星遥感技术研究的资金不断加大投入,摄影测量正逐渐从单纯的依靠航空摄影测量向航空摄影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两方面并重发展,基于当前卫星遥感影像的单片测图与修测技术对航天摄影测量极为重要。由于地方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地图的成图速度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我们对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地图等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要求尤为突出,本文简要介绍如何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的单片测图与修测来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

1卫星遥感影像应用概述

卫星遥感技术是快速、全面、精确地测定全球地形,搜索目标定位数据以及杀伤武器制导的最有效手段,遥感影像获取的数据可在GIS或专业影像处理平台的支持下,为地形测绘、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查等提供信息服务;也可转化为数字化战场所需的军事地理信息,是军事指挥自动化的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所带来的巨大军事与经济效益,引起全球民用与军事应用领域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国竞相研究开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应用技术的热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有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卫星遥感技术不断扩散的发展趋势。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卫星遥感影像处理平台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更新日趋成熟,目前可以获得的普通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主要有:IRS-1D、ASTER、JERS1-OPS、Resours-F的MK4和Kate200、COSMOS的TK-350等;获取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主要有:QuickBird、Ikonos、EROS-A1、AVNIR、COSMOS的KVR-1000、Resours-F的KFA-3000等。由于可以获取不同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因此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合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的制作。

2画幅式卫星影像的内定向和空间后方交会

2.1画幅式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内定向

摄影测量从模拟摄影测量发展到解析摄影测量又到今天的数字摄影测量,内定向也经历了从手工内定向、半自动内定向、全自动内定向的发展过程。作为摄影测量测图的第一步,内定向的本质就是从一种坐标系转向另一种坐标系。

数字影像的内定向的定位是通过利用框标的检校坐标和扫描,首先通过计算扫描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参数及在数字影像中可能存在的变形。因为原始资料提供给框标的校检坐标,所以找到并精确定位框标点就是内定向的任务,换言之,就是得到框标的精确扫描坐标来求解变换参数。

2.2画幅式卫星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画幅式卫星影像空间后方交会与航空摄影像片空间后方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关于外方位元素初值的获取方式以及外方位元素之间相关性的处理方式不同。画幅式卫星影像的六个外方位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在用不同的控制数据解求同一副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时,计算出来的结果差别较大,但是在控制点分布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老求解外方位元素。

3单线阵CCD卫星影像外方位元素的解算

3.1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间的相关性

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误差方程式中位置参数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使得求解精度低甚至无法求解。产生原因主要包括:(1)航天影像主距大,光束窄;(2)行高较高,导致误差方程式的各未知参数系数在数量级中相差巨大;(3)计算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待求参数。

3.2克服相关性解求外方位元素的常用方法

主要有:(1)在拥有大量数据的情况下,增加虚拟误差方程,从而使得各参数独立性增加,但其缺点是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2)在近似垂直摄影的情况下,合并相关项,但由于将合并项参数合并后,其几何意义不易阐明,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局限性。(3)将外方位元素线、角分开迭代求解。但是在数学角度上来看,这种方法不严密,而且所得过于依赖外方位元素的初值。

4引入粗差探测的外方位元素的测算

在解算外方位元素时,画幅式卫星影像和线阵CCD卫星影像需要控制点的地面坐标以及像坐标,但是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粗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存在必然会影像测量的成果,所以将粗差剔除,特别是在外方位元素的解算过程中,十分必要。

粗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数值差别也有可能很大,通常情况下依靠联系实际通过某种预先处理的手段,将在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大粗差以及中等的粗差剔除掉。而一些小粗差,则需要通过严格的统计检查。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的估计方法,对含粗差的观测值极为敏感,粗差对于其估计的参数会产生极大的影像。而稳健估计便是针对这一状况提出的,其主旨在于构造一种估计的方法,使其可以对粗差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5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制和修测地形图

因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资料较快,成图迅速,制图成本低廉。而单张像片测图具有相对简单,快捷的特点,所以我们研究画幅式卫星影像同单线阵CCD卫星影像制图具有十分巨大的意义。

由于地形图只能反映出绘测当时的地面状况,但是由于受到工程建设等人为的生产活动以及自然变迁的影响,地形地貌会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地形图逐渐就与实际地形不一致,所以为了保持地形图的现势性,保障其使用价值,就需要定期对地形图进行修测。地形图的修测大致分为地物修测,地物修测方式主要是基于正摄影像的地形图修测和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的地形图修测。

6总结

限于时间和篇幅的制约,本文只是对当前画幅式卫星影像以及单线阵CCD卫星影像的单片测量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叙述,是相对于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立体像对技术进行测图的一种补充方法,是对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贾光军,虞欣.基于GeoEye-1卫星影像的立体测图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10年12期.

[2]陈静波,宋伟东,赵忠明.利用通用传感器模型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单片定位及正射纠正方法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遥感探测技术第2篇

关键词:遥感地质制图 蚀变信息提取 构造信息提取 高光谱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迫切希望能有一种“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方法来找矿,因此遥感技术以其独有的远程观测以及判断特点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就突显出来。首先,由于遥感是远距离探测技术,所以遥感可以不对物体进行接触而进行探测,正因为如此遥感技术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因此在进行找矿工作时,遥感可以将所观测范围内地表以及地貌的情况通过影像传输给卫星,然后由地面接收站接收图像,让工作人员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次,因为遥感技术覆盖范围广,并且能同时观测多个区域,所以节省了观测时间,并且传输的图像信息更加准确,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处理后的数据和图像找到矿产资源的位置,甚至能了解大致的分布范围,这为找矿工作节省了人力以及物力。通过研究遥感影像上的地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可认识成矿规律并圈定找矿远景区,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综合分析,可提取地质信息,在我国最早使用遥感图像的行业是地质行业。

遥感技术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遥远的感知”,因此遥感技术是通过远距离传输来进行观测和新词采集的,这就需要电磁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等的帮助。遥感技术在进行影像分析时,检测到的影像中会出现特定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含矿区域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标志。现人们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遥感技术当中,其中对计算机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通过遥感技术传输到地面的图像需要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图像和数据处理,才能将含矿区域显示出来,从而根据显示的情况进行工作项目计划的设计以及开展。遥感技术在地质方面的应用一般都是以制图为主,并与地质图相套合,使得遥感影像图与地质图具有相同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这可使工作区遥感概貌与地质图相互对应的,并能产生立体感较强的画面,以综合图件来反应工作成果。

随着现有矿产资源不断地被发现并且开采,导致矿产所在地普遍有自然及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不便于人工的探测及寻找,因此遥感技术在这种地形条件差、交通不便的高寒地区具有常规地质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二、遥感技术的找矿应用

遥感探测矿产的核心就是通过遥感探测器以及遥感图像等提取岩矿蚀变情况以及区域地质信息。在找矿中的直接应用就是提取遥感蚀变信息,围岩蚀变是热液与原岩发生的相互作用,是成矿作用。因此,蚀变岩矿物的存在能够帮助遥感技术进行探测,因为这种物质有光谱特征,在遥感影像上具有特殊的显示,因此能够根据蚀变的类型,预测矿物的种类以及分布。

遥感技术进行矿物探测的原理,是因为地物普遍都能够进行电磁波的反射和投射,而每种地物因为其结构以及特性不同,所以反射出的光谱也不相同,因此就可以根据地物反射出的光谱特征,判断地物的种类,并通过光谱图像进行信息的提取。

遥感技术能够对地物进行探测,并向地面传回遥感图像以及数据,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前期处理,进行图像的降噪,以及真彩色或者假彩色的合成,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所谓的目视解译就是通过以往的经验以及知识,对遥感影像上存在的地物根据其形状、颜色、周围环境等情况进行判读,从而判断出影像中存在的物体都是什么。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找矿的应用时也是如此,需要针对遥感图像的内容联系周边地质环境判断是否有成矿的可能。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找矿时,可以通过多种空间影像进行信息的提取,比如影像上的线状区域、环状区域、带状区域等情况,都能够研究矿物资源是否存在。除此之外,对于色异常以及断裂构造的信息提取都能够进行隐秘矿物资源分布的探测,这是找隐伏矿床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区域地质填图的理想技术之一。

三、遥感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一)高光谱数据的应用

遥感技术一直被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地质学中,但随着计算机领域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尤其是作为现展的技术手段也愈加显得重要,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遥感技术本身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导致其复杂无比,但是因为高光谱遥感的广泛应用,利用这种方法辅助地质工作进行探测的技术也开始逐步成熟。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因其高空间分辨率给遥感地质找矿添加新的血液,高光谱是集多种探测及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它的基础工作原理是利用成像光谱仪与纳米级的光谱分辨率来进行成像,成像的同时记录下成百条的光谱通道数据,这种技术能够进行辐射信息、光谱信息、地物空间信息的同步获取,从每个像元上均可以提取一条连续的光谱曲线。高光谱图像能够显示出丰富的信息,并可通过反演圈出矿化区。

(二)3S技术的结合

所谓的3S技术就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这三种技术,3S技术是目前地质勘探的业界利器,三种技术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利用GPS能够通过微信信号进行定位,并能够测量三维空间数据,在信号足够好的情况下,探测的数据是十分准确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的集合,具有储存、处理地理信息数据等多种功能,并且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具有高集成、一体化并且储存空间大的特点,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结合,能够为遥感技术提高海量的数据储存空间,并且还能够进行数据以及图像的管理及浏览,并能够将搜集到的海量地理数据信息然后回馈给信息中心进行分析,然后遥感技术RS负责在地理区域内进行找矿工作。

(三)遥感技术与传统地物化找矿方法的融合

因为矿床的形成并不是一种物质造成的结果,因此想要实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找矿工作,就必须要将遥感技术与地、物、化找矿方法结合起来,避免因为探测单一的物质而造成的失误和阻碍情况的发生。目前以遥感信息为主体,建立多源地学数据库进行综合信息找矿法势在必行。

结束语:

遥感技术作为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这一高新技术不但破解了我国目前由于资源匮乏而出现的深层次找矿难题,也为我国勘探科学的进步找到了新的出发基点。因为遥感技术实时、准确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工作中,这项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运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地质找矿的质量以及数量,还提高了找矿工作的准确性,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遥感找矿技术的实运用还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钱建平,伍贵华,陈宏毅.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L】.地质找矿论丛, 2012,27(3):355-359.

遥感探测技术第3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理国情普查 区域地理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27-01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我国资源、人口以及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也要求对地理环境的研究更加准确和全面。尤其是当前资源的开发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等,要求区域地理研究者提供解决的办法。遥感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有利于其在地理研究中发挥作用,这也使得地理国情普查与遥感技术的融合成为了可能。

1 遥感技术在国情地理普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遥感技术属于一种识别目标物的技术,但是它并不通过与目标物的接触来实现,而是借助探测器,对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进而处理和传递电磁波信息,达到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国情地理普查中应用,是由于它具备了四个特点:首先,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以及区域性的特点,宏观性的特点使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成为了可能,而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国情地理普查方法。同时,遥感技术又能够将区域内的空间以及地理信息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且反映出区域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遥感技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遥感技术在对地理信息进行观察时,能够从空间、时相以及破断三方面形成探测网,形成的地球表面信息包括了光谱空间、地理空间以及时间空间等五维信息,人们观察以及分析问题能够更加全面。再者,遥感技术具有多波段性的特点。在对地理进行研究时,遥感器能够发出不同波段的波对地物信息进行探测,也使得探测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比如在使用可见光波段的波虽然能够较好的探测整个城市概况,但是却不能探测城市的热污染,必须使用红外遥感数据。最后,遥感技术还具有多时相性特点。在对地理信息进行普查时,使用遥感技术能够对同一地理信息进行多时段的重复探测,获得同一地理位置的多时相信息,进而能够发现该地区的地理变化。

2 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使用步骤

在地理研究工作当中,使用遥感技术对工作的方法影响有两点,一方面是对地理信息进行研究时,减少了户外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是对于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变多,主要用来处理各种遥感数据,所以当前遥感技术在国情地理普查中应用时,多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用。在地理研究中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工作包括了五个步骤:首先要根据探测的对象以及内容来设置合适的遥感数据。此时应当注意遥感数据的选择范围应当比需要探测的区域要大,这样能够更好地分析目标区域与外部区域之间的联系。要根据目标区域中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种类以及波段,同时选择的遥感数据要不同时相,以利于对目标要素动态变化的研究。其次,处理遥感数据。在处理遥感数据时要依照研究的内容,不仅进行常规的发差强化、几何调整以及彩色合成之外,还应当提取特征信息等。第三,进行计算机以及人工识别,结合探测显示出的各种波谱特点以及影像特点,在空间、波谱以及时间上对各种要素进行识别,并且进行一定的简单分析。第四,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识别遥感信息之后,能够得到目标区域中各种要素的空间、波谱以及时间等信息,此时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拓扑分析和空间缓冲区分析。最后,要编写出有关的图件和研究报告。通过各种探测、分析得出的数据,将空间以及属性信息绘制成图,并且得出研究的结果,以文字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3 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调查地理要素的状况

在国情地理普查中,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对环境状况以及地理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是遥感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当前,我国的地球资源卫星在半个月内就能够重复覆盖地面一次,而气象卫星重复覆盖一次的时间更短,只需要几个小时,因此能够实现天气预报的“实时”播报。我国的地学工作者在对各种自然要素进行勘察时,能够有效利用遥感技术对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要素进行探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已经通过不断的使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遥感技术在地理自然要素的探测中使用更加成熟和有效。另外,在对我国特定区域的人文以及经济要素进行分析时,同样可以使用遥感技术,而且当前也已经落实到实际的应用当中,比如在城市的交通规划、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分布情况等多个方面。

3.2 为地理研究提供可靠地信息来源

地球表面的全部要素光谱特点综合就是遥感数据,当前,已经有较多的信息源,其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有法国的SPOT,美国的NOAA以及Landsat-TM,这些信息源的空间分辨力分别达到了10 m、1000 m以及30 m,另外中巴资源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了20 m,已经完全满足对区域地理研究。所以,在我国国情地理普查当中,遥感数据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信息源。

3.3 研究区域动态发展

在20世纪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航空遥感,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卫星遥感开始出现。而卫星遥感的出现以及发展,使地理研究中应用遥感技术成为了可能。虽然航空遥感发展要早于卫星遥感,但是由于航空遥感的探测高低不够,所以也导致了其拍摄的范围过小,受到局限,不能产生系列的、大面积的资料。而卫星遥感则能够在较高的高度进行拍摄,覆盖面积广泛,而且重复间隔时间段,能够轻易获取同一地区所有要素的不同时相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得,能够有利于对各要素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3.4 分析目标区域内经济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虽然,通过遥感技术对我国各个地区的人文要素、自然环境以及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研究比较少,但是遥感技术今后在这方面的应用会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通过遥感数据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可行的。因为区域当中的全部能够探测到的要素都能够被遥感数据所记录,而且每一种数据均为多要素光谱或者但要素光谱特征的综合,因此能够使用这些数据对各种要素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比如可以分析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联系等。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国情地理普查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在当前,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探测区域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提供信息源,有利于发现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的多时相数据对区域要素动态研究有很大帮助。总而言之,遥感技术在我国国情地理普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将来还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新运.城市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

遥感探测技术第4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文地质;应用探索

本文利用新兴的综合性遥感技术作为探测数据来源,其原理主要是依据遥感器对地表物体进行探测,利用波谱的不同反应来识别地面上的各类地物。利用遥感技术对地下水勘察相关因素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判断。通过对地表含水断层、线性构造、裂隙、地面湿度等信息,准确地评价一个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同时,微波遥感还能够直观的对地下潜水层进行探测,使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全面、科学。

1.遥感技术应用概述

1.1遥感技术概念及特征

目前,人们对于遥感技术的普遍定义为从远处探测和感知事物和物体的技术的统称。因此遥感技术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遥感技术相较于其他探测技术来说,探测的覆盖范围较大。其次,遥感技术获取的探测数据,信息种类众多,手段多样,技术也相对先进。最后,探测信息表现大多是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表现,获取探测数据信息方式更为直接、快速。同时整个探测用时也相对较短。

1.2遥感技术体系概述

遥感技术的应用体系一般为探测信息的获取、传输、解译和应用。其中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对地表物体波谱进行探测。通过专业的遥感探测数据传播设备和软件对初步信息进行传输,然后再对原始探测信息进行对比统计处理。信息的解译则是主要通过模式识别、模拟实验和地物分析等方法进行信息的细化。最后对这些经过解译的系统性数据信息进一步的应用加工。

1.3遥感技术水文勘察中具体应用流程概述

在水文勘察中,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重视对地下水位有关的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同时注重对遥感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具体应用流程如下∶首先,对勘察地区背景进行必要了解,同时,确立明确的水文勘察目标。根据目标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其次,围绕勘察目标对遥感技术的相关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对各遥感资料信息进行细致的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同时,根据各类信息不同的遥感图像波段,进行合成波段的合理选择。以此对各类遥感探测图像信息进行解译。然后,再加工各类相关资料信息的解译结果。综合分析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根据土壤的水分、反射率、像元关系等原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位分布模型。根据土壤水分以及地下水位分布模型,对单波段以及多波段地下水位进行详细估算。把估算结果和地区背景资料、历史勘察资料等进行对比,检验勘察结果。最后,构建更为全面合理的地下水位分布模型,进行详尽专业的勘察结论以及勘察土建制作。

2.水文气象条件概述

水文气候条件是影响地下水资源最为直接的环境条件。其主要包括地表水文条件以及气象环境条件。地表水文条件包括地区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系环境,以及这些地表水系分布位置地表蓄水量。地区地表水系条件的优劣对判断地下水资源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气象环境条件包括地区降雨量、地区季节温度、风速等气候条件。降雨量也是判断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参考依据。温度包括日照时长日照强度等,通过这些条件能够准确地判断地区水分蒸况。同样道理,也要对地区风速进行详细定量侦测。这些气候环境条件的数据获取首先要以年为单位,判断地区长期所处的气候环境。同时还要获取地区短期的气候环境数据。通过当前气候环境的变量来判断地区所处的水文气象条件。

3.地下水资源遥感勘察具体应用方法概述

遥感技术对地下水资源的勘察主要依赖于卫星拍摄的当地地形变化以及气候特征等因素信息,然后通过地质学解译标志进行处理。解译标志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解译标志,一种为间接解译标志。本文采用的是人机交互式的间接解译标志中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式。首先,应该对地下水资源相关的地形地貌遥感图像、以及岩性构造、土壤植被、地表水系特征等进行遥感特征分析。其次,通过对遥感图像中光谱信息的提取分析,判断地层岩性情况。确定地区是否存在潜水含水层以及易存水性地层岩性构造。最后,通过数学统计学技巧以及模型学技巧等信息处理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单波段和多波段的评估模型构建。同时,对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实测印证,确保遥感技术勘察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

4.遥感信息分析方法概述

本次所采用的信息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再结合地区水质气象环境条件的探测以及对地区地形地貌的判断,对地层岩性以及具置信息的判断,最后,通过综合多波段模型呈现的水文数据的变化规律等信息,分析地下含水层分布情况。从而能从多个角度对影响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各个因素进行具体判断。更加准确的对地区的地下水含水层数量、地下水储存量、地下水深度、水质、形成年代等进行分析,为开发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勘察数据。

5.遥感图像数据处理以及水文地质信息提取方法分析

5.1遥感数据类型的选取

由于不间断的遥感影像成像方式以及独特的对地物的表现方式,遥感图像数据也有明显的特征。因此,在进行遥感图像解析之前应该选择更为适合的遥感图像类型,然后再根据不同图像类型的地物波谱特性曲线来选择合适的解译波段。例如对于水体多采用TM1波段进行解译,岩性识别则一般会用TM5或TM1波段进行,而对于植被则采用TM2波段进行。影响遥感数据类型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以及解译目标等影响。首先,环境因素包括,遥感探测时间以及地形特点等。如对于地质、地貌等遥感数据的解译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遥感影像探测。而对于植被的遥感探测多选择在春季和秋季。另外,考虑解译目标的面积大小以及时间跨度等因素的不同,所选择的遥感影像尺寸以及波段变化组合等也要符合解译目标的实际需求。

5.2遥感数据的处理

在遥感数据处理中,由于遥感数据特殊的传输处理方式,很容易对遥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或软件工具处理过程中出现对比度下降、几何变形等失真现象。因此,首先要对出现失真现象的遥感图像进行科学的误差校正,而误差校正要分两个部分进行。首先,对遥感数据辐射量的校正。遥感图像的辐射量主要是指图像的光谱辐射特征。光谱辐射特征会在经过大气层或传感设备本身是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出现辐射量误差。因此,应该根据具体的数据对比、数据分析等手段确定误差的范围。然后通过对传感器的工作参数进行微调来校正这种误差。其次,遥感图像几何位置的误差。对于遥感图像像元位置的误差,可以通过以一个典型的准确的地物作为空间位置的控制点,根据控制点对地表坐标和遥感图像坐标进行统一校正。

5.3图像合成波段的选择

大多数勘察对象的地物组成成分都较为复杂,不同地质结构的遥感波段参数也不同,其表现出的光谱特征也有差异。同时,同样的地物在不同波段上所表现出来的光谱特征也不一样。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选择遥感图像合成波段对地区地物组合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可以依据地区水文地质勘察结果以及图像数据提取目标、各种岩层光谱效应以及各个波段光谱信息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更为合适的遥感图像合成波段。

6.结论

本文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应用特征以及应用技巧入手,对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本文认为在进行复杂地质环境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可以应用遥感技术把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通过对地物遥感图像的定量分析,对影响水文地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评析。继而更加准确客观的全面判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缺乏遥感技术实际应用经验,对于遥感技术的应用知识系统和实践经验不足。可能会对遥感数据的解译过程出现一些不够严谨的理解。对于这方面的欠缺,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得到补充。

参考文献:

[1]马瀚青,高峰,黄新宇,等.《遥感技术与应用》30年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6,31(6):1215-1222.

[2]朱鹤.遥感技术在地表水源地水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3]刘红,张清海,林绍霞,等.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187-191.

[4]王润生,熊盛青,聂洪峰,等.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85(11):1699-1743.

遥感探测技术第5篇

关键词:公路勘察;遥感技术;公路勘察设计;应用

1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遥感技术已被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发展,遥感技术的用途将大大扩展。

1.2 3S技术

3S技术指的是RS(遥感技术)、GR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技术融合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科技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传感技术及空间技术等,具有信息采集、模拟制图及模型分析等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融合3S技术能够为公路勘察技术功能、数据资源的共享、结合提供有效的支撑。在利用GPS技术与RS技术探测公路实际情况时,可以使用相关资料及时获取地理信息的三维图像,并输出地形的三维模型,有助于了解公路工程地形的实际情况。利用RS技术与GI技术时也可以获得相对精确的勘探设计地形模型,有助于优化选线,这对于提高勘察设计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遥感与3S相结合,经过技术集成和开发,在实现信息分析解译、完成山区、沙漠、黄土沟壑区高速公路方案优化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遥感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遥感图像信息的宏观真实性、实时性和信息丰富性,为资源环境调查及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提供了最方便快捷、准确实用的依据。而3S与3D(三维地模-数字地形模型)技术相结合,可以生成公路设计区真实地貌景观,是全面认识公路交通自然环境,提高公路勘察设计水平的先进技术。

2.1遥感技术与公路测绘

遥感技术在公路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早期的遥感资料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思路,在大比例尺测绘和地质制图中,遥感与地质测绘的符合程度和可兼容程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如何充分发挥遥感地质的认识上仍有待统一,否则遥感地质将无法健康发展下去。遥感在测绘中主要被用来测绘公路地形图、制作正射影像图和经专业判读后编绘各种专题图。而常规的测量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存在一些很难测定的空白点,遥感技术的发展恰恰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2.2 遥感技术与地质勘察

传统的工程地质调绘(地质测绘)是依靠技术人员的野外作业来实现的,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人的视野受到地形和植被的遮挡,许多地质问题不易观察搞清。遥感图像信息的丰富性,为工程地质人员提供了最直观调绘依据,可以大大加快工作的速度。我国公路遥感技术应用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主要利用遥感信息调查路线带工程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影像逼真、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均有比较直观的反映,在工程区域地质条件评价、公路走廊带选择、路线方案比选、病害成因及其影响评价方面具有常规手段和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践的操作当中需要结合地质地貌的特征,运用地形的基本条件,开展路线的平纵勘察以及方案的设计。针对路线的设计,需要适应地形的特征,而不应当刻意的、片面的、过分的追求设计的高标准。一般来讲设计的实际标准不能小于规定的标准,并且加大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力度,对一些有价值的设计方式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勘测。针对不良的地质施工环境,诸如采空区以及岩溶地区等等,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新型技术,航测数模技术以及航测遥感技术等等,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计算出最佳的地质设计路线,进而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当中合理的避开一些较难进行防治的复杂路段,达到方案优化的目的和效果。

2.3 遥感技术与公路选线

公路选线是公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的路线方案既经济合理,又快速高效,并且安全可靠。因此,对高新技术勘察手段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影像和遥感数据,对公路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地质勘察以及钻探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勘测人员完成对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的分析和判断,提供给路线设计人员进行地质选线。在该工程中,需要首先对公路沿线范围内相关的卫星影像资料、遥感数据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等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多光谱卫星影像等,对公路的地质地貌、构造分布、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分析,从而为路线方案的选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建设性意见,确保公路路线的合理性。

2.4 遥感技术与公路隧道选线

高等级公路隧道规模一般比较大,随着长大隧道的出现,投资巨大,选择最优线位往往可以节约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入,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遥感技术在公路隧道的选线优化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占得部分规模较大,随着大隧道的出现,投资金额的增长,如果选择最优线位通常可以节约将近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资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由此可知,遥感技术在公路隧道的设计的选线优化工作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结束语

应用卫星多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探测技术对公路规划勘察区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隐伏构造信息及不良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的研究,开展了3D-GEO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在公路工程深部立体图形图像解析及选线中的应用研究,为优化公路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速度提供技术支持。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江红,杨厚波.测绘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28):17-18.

[2]戴文晗.遥感与3S技术开发及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杨长根,陈彦恒.现代测绘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9(4):67-69.

遥感探测技术第6篇

【关键词】卫星遥感影像;影像处理;石油物探测量;测量草图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并可以从地面操控遥感卫星拍摄最新的影像图,现势性强,能够在施工前几个月甚至几星期获得。这些特点启发我们考虑使用卫星遥感影像取代传统地形图,在施工前购买各个工区范围内的遥感影像资料,经过技术处理后应用于地震生产。

一、遥感及遥感影像

1 遥感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2 遥感影像及其精度

遥感影像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它可以较为真实地展现地球表面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信息。这比传统的地图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影像地图已经成为重要的地图种类之一。

遥感影像上具有丰富的信息,多光谱数据的波谱分辨率越来越高,可以获取红边波段、黄边波段等。高光谱传感器也发展迅速,我国的环境小卫星也搭载了高光谱传感器。从遥感影像上可以获取包括植被信息、土壤墒情、水质参数、地表温度、海水温度等丰富的信息。这些地球资源信息能在农业、林业、水利、海洋、生态环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是用于记录数据的最小度量单位,一般是用来描述在显示设备上所能够显示的点的数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个像元点所表示的面积。像元相当于电视屏幕上的一个点,相当于计算机显示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当分辨率为1km时,一个像元代表地面1km×1km的面积;当分辨率为1m时,图像上的一个像元相当于地面1m×1m的面积。随着高空间分辨力新型传感器的应用,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已经从1km、500m、250m、80m、30m、20m、10m、5m发展到1m以内。

3 GoogleEarth中的遥感影像

3.1 Google Earth

Google Earth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投资300多亿美元于2005年6月推出的以网络为平台的地图服务系统。Google EARTH的卫星影像,并非单一数据来源,而是卫星影像与航拍的数据整合。其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快鸟)商业卫星与EarthSat公司,航拍部分的来源有BlueSky公司、Sanborn公司、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快鸟)、美国IKONOS及法国SPOT5。

Google Earth提供的遥感影像有如下特点:(1)解析度高,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上的斑马线;(2)遥感影像图片完整,可实现全球任何区域的无缝拼接;(3)使用方便,操作简单;(4)可免费使用。

3.2 利用TBC将物理点展在Google Earth中 TBC,即Trimble Business Center,是美国Trimble(天宝)公司的新一代后处理软件。TBC不仅能够处理GNSS(包含GPS和GLONASS)数据,还可以处理全站仪、水准仪、3D扫描仪数据。

TBC软件支持导出叠加到Google Earth里的图像,可以实现将TBC软件里的测量数据直接导入Google Earth展现。

二、遥感影像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

1 遥感影像预处理

为保证所使用的遥感影像的精度,首先要对获得的遥感影像进行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预处理最重要的一步是几何精校正。由于许多现有地形图的比例达不到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要求,所以采用实地进行GPS定位的方法来帮助校正。在图上均匀布设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然后组织经验丰富的内外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测量,保证控制点的精确度,最后由内业人员完成遥感影像的校正工作,从而确保遥感影像的精度。

2遥感影像的应用

2.1辅助工区踏勘

以往对物探新工区的了解只是通过地形图上描绘的地形、地貌进行简单地实地踏勘,由于受工区范围、地形与地物交通等条件的影响,不能做到完全、详细地了解。现在采用遥感影像后,地形、地物的现势性增强了,对新工区的踏勘可以根据卫星遥感照片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

2.2辅助测量草图的绘制

利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遥感影像作为底图,在AutoCAD制图软件中进行电子草图的绘制,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上的河流、湖泊、居民房、公路、油井等特殊地物的轮廓精确的绘制出来,然后通过外业测量人员记录的原始草图加以补充(管线、高压线的位置)和修正,这样可以为测量草图的绘制工作节约大量的时间,并且可以极大的提高草图绘制的效率和准确度。

2.3辅助物理点点位偏移设计

高精度遥感影像能够精确地表示出各种地物的位置信息,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特殊地物的位置来设计激发点的点位偏移。在施工之前,首先利用遥感影像对激发点进行室内设计,然后交给外业测量人员进行实地放样,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激发点的一次测量成功率。

2.4指导物探测量施工

在物探测量工作中,利用高精度的遥感影像,可以知道工区内外较大范围的地形、地貌情况,为项目运作、指挥提供精确的信息和帮助。利用AutoCAD、TGO等软件,把整个工区的测线或物理点匹配到遥感影像上,进行测线附近的遥感影像的判读,分析出测线所经过的地形、地物、障碍物的大小和分布特点,便于精心组织生产和后勤转运。

在高精度遥感影像的辅助以及原始测量草图的帮助下,工区内道路信息越来越精确详细,由此绘制出工区内道路分布图,对照此图安排每日工作任务,既能减少每天出工时车辆在找路上花去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工区内的道路分布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如每天提前安排好车辆接送测量员的路段,尽量保证各个测量小组的上下车的地点相距不会太远,从而减少车辆在接送人时花费的时间。

三、应用效果小节

1遥感影像应用于物探施工中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道路信息。

2高精度的遥感影像辅助测量草图成图,不但可以使测量草图更加精确,还大大缩短了测量草图的出图时间。

3遥感影像的应用使点位偏移更加合理,既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一次测量成功率。

4利用遥感影像绘制工区交通图,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探测量工作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势必会越来越快。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如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相信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将会给物探测量带来更大的促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家柄.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遥感探测技术第7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 农业应用 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也从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其已经被应用到农业、土壤以及气象等多个方面,且应用范围还正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农业中,遥感技术所拥有应用范围最广、发挥作用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农业生产方面。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不断向高效化、精准化以及多样化方向发展,其已经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

一、有关遥感技术的概述

遥感,顾名思义,也就是遥远的感知的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通过远处感知、探测事物或是物体的相关技术来传输、分析以及处理信息,对事物或是物体所具有的特征、性质以及变化等进行揭示的一种具有综合特性的探测技术,其是以通过遥感器来对地面事物或是物体性质进行的空中探测为主要工作原理。遥感技术是按照不同事物或是物体所具有的不同波普响应的原理,对地面上的各种事物或是物体进行识别,其具有非常强遥远感知能力。详细来讲,就是通过空中的飞机、飞船以及卫星等飞行物中所具有的遥感器来对地面的数据和资源进行收集,并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传送等。[2]

二、遥感技术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1.信息的收集范围大

具有遥感技术的航摄飞机具有10千米左右的飞行高度,陆地卫星所具有的卫星轨道高度可以高达910千米左右,因此,其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范围是非常巨大的。

2.信息的获取速度快

卫星可以进行围绕地球的周期运转,其具有对所经地区的各种最新自然资料进行实时的获取。可以对原有资源进行及时更新,或是对资料的新旧变化进行动态性的监控与监测。

3.信息的获取限制少

地球许多地区的自然条件都是非常恶劣的,例如沼泽、沙漠等地区是人类很难到达的。遥感技术是从空中进行地面监测,所具有的地面限制条件较少。在条件恶劣地区采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各种珍贵资料进行及时的获取。[3]

4.信息的获取方法多

遥感技术可以按照任务的不同自动选取对应的波段以及遥感仪器来进行信息获取。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微波探测等。采用的波段不同其对物体产生的穿透性也是不同的,进而对不同地面物体的信息进行获取。

三、我国农业中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

1.调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

遥感卫星对地表进行扫描监测采用的是多波段传感器,其可以对地表物体所特有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在卫星图像中,不同的地表物体所具有的纹理、形状以及色调等信息都是不同的,根据有关的地理特征,可以对地表物体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区分,这个过程就是农业资源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基本原理。

2.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的生产情况

通过遥感图像对农作物的类型和种植面积进行识别和区分,其利用的是农作物所具有的光谱特性,再根据图像的多时相及不同波普可以实时、动态的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评估。在我国,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生产情况最早是应用于小麦和水稻生产中。

3.监测和评估农业灾害

不同的地表作物所具有的波普特征是不同的,即使是一种作物,在其不同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的基础上,其所具有的光谱反射率的曲线也是不尽相同的,遥感技术正是利用这种理论来对地表作物的灾害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4]

4.监测农业生产环境

在农业生产环境中,遥感技术的监测作用在多个方面得到应用,例如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监测中。其中,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主要是对大气的污染和污染源分布进行监测,以便对大气污染的程度、变化以及范围等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对水环境进行监测主要是对各大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主要是农村生态变化、城市开发状况、矿区生态破坏以及森林覆盖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监测。

四、农业生产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

1.对遥感信息模型进行深入发展

遥感技术进行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遥感信息模型的应用。通过遥感信息模型可以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农业参数进行计算与反演。以往人们尽管已经发展和应用了一些诸如绿度指数、农田蒸散估算、作物估产、干旱指数以及土壤水分监测等遥感信息模型,但是其仍然无法与现阶段的遥感应用需求相适应。所以,需要对遥感信息模型进行深入的发展,这在遥感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中仍然属于一个前沿问题。

2.综合利用遥感技术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植物发生病虫害后,其叶片结构会发生变化,利用近红外的光谱反射率可以进行准确的显示。不过,植物叶绿素的质量和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也不会产生变化,人的肉眼是观察不到的。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这种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预测和预报,而且还能对植物的受害情况进行清晰的辨别,尽可能的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之中。

3.向微波遥感技术发展

现阶段,国际遥感技术的主要发展重点就是微波遥感技术,其具有其它遥感技术所没有的穿透性、纹理特性以及全天候性,可以对恶劣的气象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末就已经在农业中应用遥感技术,并在土地利用调查、农作物生长监测以及产量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仍然无法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调查、病虫害预测预报以及动态土地监测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来对遥感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蒙继华,吴炳方,杜鑫,张飞飞,张淼,董泰峰.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J].国土资源遥感,2011(03).

[2]齐虎春.遥感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0(06).

遥感探测技术第8篇

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等信息,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人类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就是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二、遥感技术的分类

(一)按搭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分类

1.地面遥感,是指把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2.航空遥感,是指把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如气球、航模、飞机及其它航空器等。

3.航天遥感,是指把传感器设置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等。

(二)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方式分类

1.主动式遥感,即由传感器主动地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收集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其主要优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波段和发射方式。比如,雷达和激光器。

2.被动式遥感,即由传感器直接收集目标物反射太阳光的反射或目标物自身辐射的电磁波。比如,常用的摄影机和多光谱扫描仪,热红外扫描等。

(三)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波段分类

紫外遥感,是指利用紫外波段的大气窗口进行探测的遥感技术。波长在0.01-0.4um。紫外遥感在地质调查中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主要用于探测碳酸盐岩分布。碳酸盐岩在0.4μm以下的短波区域对紫外线的反射比其它类型的岩石强。另外,水面飘浮的油膜比周围水面反射的紫外线要强烈,因此也可用于油污染的监测。

可见光遥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遥感方式,波长为0.4--0.76μm的遥感技术。通常以摄影、摄像或扫描方式成像,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遥感技术。可见光摄影遥感具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但只能在晴朗的白昼使用。

红外遥感,又分为近红外或摄影红外遥感,波长为0.7~1.5微米,用感光胶片直接感测;中红外遥感,波长为1.5~5.5微米;远红外遥感,波长为5.5~1000微米。中、远红外遥感通常用于遥感物体的辐射,具有昼夜工作的能力。常用的红外遥感器是光学机械扫描仪。

微波遥感,对波长 1~1000毫米的电磁波(即微波)的遥感。微波遥感具有昼夜工作能力,但空间分辨率低。雷达是典型的主动微波系统,常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作为微波遥感器。

多光谱遥感,利用几个不同的谱段同时对同一地物(或地区)进行遥感,从而获得与各谱段相对应的各种信息。将不同谱段的遥感信息加以组合,可以获取更多的有关物体的信息,有利于判释和识别。常用的多谱段遥感器有多谱段相机和多光谱扫描仪。

三、遥感技术的特点

1.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

遥感卫星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侦察范围广,获得情报多。比如,卫星视角为20度的情况下,从3000米高度的飞机上可看到1平方千米的面积,而在300千米高度的卫星上看,可看到10000平方千米的面积。在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每秒可以飞行七八千米, 绕地球一周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一个比较长寿命的卫星,可以在太空持续工作两年以上,从而保证了侦察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几十圈,只要运行的轨道合适,几乎可以看遍全球。如果发射几颗卫星,构成卫星侦察网,可以在某些地区实施不间断几乎无遗漏的监视。

2.限制少,精度高

利用卫星进行侦察安全可靠,合理合法,有超越国境的自由,不存在侵犯领空、领海和受防空武器威胁的限制。国际公认离开地面高度100千米以上的空间,不属于地面国家的住宿范围。宇宙空间不受国界限制,卫星可以任意出入。因此,侦察卫星比任何高空侦察机有更大的安全性。同时,也不受地形、气象等条件的限制。同时,利用遥感卫星进行侦察,获得的图像清晰、准确、精度高。海湾战争中,美国"曲棍球"侦察卫星装有图像探测器,由雷达发射微波信号到地面,经回收识别后再反射到太空。它的活动不受云雾和夜暗的限制,可识别地面约0.3-1米的目标,尤其适用于干燥的沙漠地区拍摄卫星照片。它能分辨出坦克种类,计算出坦克、帐篷、甚至人员的数量。

3.信息量大、种类多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的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空袭南联盟的行动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15-20种不同的卫星。

四、遥感技术在武警部队遂行任务中的应用

(一)在执勤处突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的地理环境变化非常迅猛,目前许多地区地图多数都比较陈旧,现势性较差,部队使用困难。传统的地理保障形式是以基础信息为主,不能满足部队行动的特殊保障要求,无法更好地为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武警执勤处突需要特殊的地理信息保障。部队行动时对点状、线状地理目标的信息要求更多、更具体。其中主要的道路、周边地形、制高点、市区街道、地下通道与管网、广场、桥梁、隧道等要素,对部队集结、机动及兵员和后勤保障物资的运输影响很大,必须重点保障。遥感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能及时获取任务区域的各种最新地形资料,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的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空袭南联盟的行动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15-20种不同的卫星。